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范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篇1

1.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根据市场需要,仅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岗位的变动。

2.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表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如“,动手能力强”“高素质人才”等表述。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我国教育方针的总体思想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劳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总方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以其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一方针概括了当前的科学、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时代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体现这一统一的教育方针外,还应将其具体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指职业导向性和社会应用性。在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这两方面特色,这也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是对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和短期的会计培训不同的是,高职会计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在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普通会计人员。作为职业教育,高职会计教育与研究型、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将很快面对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因此,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一线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中,为适应以后的岗位需求,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到会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会计工作而无需再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3.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发展。高职毕业生主要是在人才市场,通过简历投递、面试,得到企业认可后,才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完成了职业选择,其作为人才的价值才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由此看来,人才市场的选择,也可以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各个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面向基层,培养出用得上的会计人才。从横向来看,应当定位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从纵向来看,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会计、出纳、报税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发展岗位应定位在财务主管、税收策划师、主办会计、理财师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

4.体现知识的结构定位要求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知识的要求可知,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不是越多越越好,而在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看来,高职会计教育需要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配置。高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其次,应当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再次,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三、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

1.为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涉及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两个方面,包括培养内容方式体系、培养保障体系和培养目标体系。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培养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实施高职会计教育的前提

篇2

顾明远先生编写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可以这样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一要提高教育水平,二要改进实际效果,关键是要提高培养对象的质量。标准则是看教育目的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一般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它的队伍建设得怎么样,二是它的设施建设得怎么样,三是它的文化建设得怎么样。主要是通过文化建设,特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使得队伍和设施都能得到科学配置,都能提高效率,都能发挥效能,都能提高效益,都能实现预期效果。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聚精会神,还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

改进学校教育最终落实在教育要素的优化上。一般来讲,要看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反馈、教育研究是否得到了科学优化,特别是要素整合优化是否做到了位。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达到则要看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第一,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和宗旨。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有社会本位要求,也有个体本位要求。教育目的是否达到,要看我们培养的人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不仅有目标、有标准,还有实施的途径和评价的方法。除了对学前教育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外,对其他类型教育也提出了完整的要求。

一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二要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方面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三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会计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87-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针对教育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思想一以贯之,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这一核心内涵构建课程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因此,构建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坚持能力为重的实质在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于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1)实现课程育人。将德育渗透到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计观。

(2)着重能力培养。根据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3)提升综合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必须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知识技能与身心健康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2 基本原则

(1)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培养。

(2)将顶岗实习,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纳入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3)强调理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须、够用”为宜。

(4)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基础实践能力、专项训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5)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完善创业能力和具备职业迁移能力。

(6)课程设置主动适应行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从业必备的知识及技能。将职业准入资格标准融入相关课程,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接轨。

(7)课程设置遵循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适当增加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比例,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 基于素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从最初的“传授知识”培养模式发展为强调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种涵盖“能力培养”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按照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构建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应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思路。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模式上既不能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系。具体思路如以下几点。

2.1 确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和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会计、财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迁移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主要就业岗位(群)。

①会计职业岗位:出纳、会计、稽核。②服务外包的业务流程外包(BPO)相关岗位:会计服务、财务服务。③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相关岗位:业务助理、记账。④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关岗位:银行柜员、理财岗位。

(3)人才规格。

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如表1。

2.2 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理解不深入。

在现代社会,人从事终身不变职业的几率大为降低。因此,每一个人不仅会面对职业能力的提升,还会面对职业的变换。因此,高素质将是高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的需求。与此相悖的是存在“仅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而忽视基本素质的培养”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课程设置仅以会计专业就业面向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安排。对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为表征的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忽略了高职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出现“泛职业化”的问题。

篇4

【关键词】加强;大学体育;功能作用;人才素质;全面发展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时展呼唤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可见,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我国教育方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国高等学校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体育是人才成长必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增强身心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方法和途径。大学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境界的升华提供了前提,对大学生智力、品德、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高等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大学生目前的素质状况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我们所讲的人才素质,实质上是指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修养的性质和质量。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迅猛异常,高等学校增加,专业设置增多,招生人数扩大,这对提高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质非常有益。在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智育素质得到普遍增强。但是,高考做为一种选拔制度似乎无可厚非。但相当一部分中学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好与差的标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脆弱,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往往掩盖了德育、体育与智育不相匹配的发展,掩盖了学生身心素质不断下降的危害性。“教学质量看升学率,思想工作看犯罪率,健康问题看休学率”,这是似乎成为了一些学校自我评价的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下,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长期刻苦学习中变成了知识的载体,无法感受学生时代亦是人生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历程。由此引出的情绪问题自然不能正确解决,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大学生,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部分大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常常发生心理失衡。由心理认知的偏差、懒惰松懈滋生导致大学生疏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下降明显。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升大学生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 大学体育与人才素质培养

如果说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没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先天不足”的话,到高等教育阶段还不赶紧补救就是“后天失调”了。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阶段没有升学的压力只有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若再不对大学生加强体育教育,进行体质、精神和灵魂的塑造,我们的大学生无论今天的学业多么优秀,明天却可能没有健壮的体魄胜任工作,无法将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因此,大学体育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重要方法和途径,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劳技教育有内在联系,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5

Abstract: Economics textbooks as "the most dazzling pearl on the crown of social sciences" have 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 Despite of making a lot of achievements, Economics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an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goal and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well. The wa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s textbook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from subject system to teaching system is discussed through analyzing Economics courses.

关键词: 经济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

Key words: Economics; subject system;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55-02

1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保持了持久的快速增长,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百姓的闲谈,市场、需求、GDP、CPI等经济学名词几乎成了全社会最流行的词汇。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四种“显学”主宰过人类的知识和思想,其一为原始巫术,其二为中世纪的神学,其三为近代哲学,其四就是现代的经济学。作为目前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其大师级人物仍是今天学术天空最闪耀的明星之一。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经济学是人们对各种经济关系及经济规律的一种认识和反映。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他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前苏联的模式,分别按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或行业)类别设立所谓“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等对应学科,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陆续开设经济学课程,为了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区别,都统称为《西方经济学》。现在很多的经济学家大都有共识,在适当的时候会取消西方经济学名字,而把它改称“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做出优异的贡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社会对专科层次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高职财经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也由过去的《西方经济学》名称逐步向《经济学》、《经济学基础》转变,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别于本科注重经济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向满足岗位、职业群、需要的教学体系转变。

2高职经济学教材的现状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学习主体对其信息加工的客体,是教师构建学生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外部工具和手段。传统的观点认为教材就是“知识仓库”,强调尽可能详细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资料罗列的详尽性、严谨性。

经济科学的文献汗牛充栋,在过去的时间内,高职经济学的教材多数使用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由于本科经济学教材的内容难度大,强调学科体系,与后续课程和实际经济生活联系不足,高职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学习之后感到用途不大,成了“屠龙之技”的课程。

为贯彻教育方针,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和从事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写出版了大量的经济学教材,对经济学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注意,突出存在的问题的是:①高职经济学教材的体系大多沿用了传统本科《西方经济学》的体系,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大量的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高职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趋同,教材内容的选取缺乏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缺少实训环节,案例雷同,与教材内容和实际经济生活联系不足,学生对基本的经济学理论难于理解,没有专业针对性,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使用同一本教材,与后续课程的联系脱节;③经济学课程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导数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感觉很不适应,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一基本方法。④教材体例陈旧,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章节目编排方式,习题普遍是简单的问答形式的题目,设计技能训练等实操类练习题或者材料完备的案例分析题很少。

3高职经济学教材要符合教学体系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观、人才观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材是一种学习资源,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库,面对教材这种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师生应该成为新材料的主人,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新的主体。教材必须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必须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置于教材设计的核心位置。

如何在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下确定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目标,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影响经济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会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所以要妥善处理。

3.1 教材的目标结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高技能型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适应性,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的。教材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特点、读者对象对教材的内容起决定作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经济学教材可分为应用型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教材。

经济学教材的目标结构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美国哈佛大学曼昆教授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以鲜活的经济实例激发初学者的浓厚兴趣,因而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学畅销书。

高职经济学教材的目标设置得是否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和优秀教材的特点,教材编排上体现综合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已够用为原则,以掌握经济学思维方法为目标。

3.2 教材的内容结构高职经济学教材的内容选择要区别于本科的学科体系,突出知识、技能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教材结构上体现宽基础,把主要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原理介绍清楚,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实用性,一是要突出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的联系;二是要把握经济学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基础,使教材成为构建教学目标的载体。针对不同专业教材内容的选取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在经济周期、开放经济等内容要适当增加,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材,在供给、需求、市场理论方面有所侧重,对于电算会计专业的教材要在成本理论方面增加篇幅。三是在经济理论的表述上,尽量少用的代数表达方法,多用图形和列表的方法表达。

3.3 教材的过程结构首先,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学生入学分数低,学习兴趣不浓,教材案例、内容要围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出发,通过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等过程,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其次,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体现能力形成的过程。在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和应用几个阶段,教材的编写要遵循“知识-实践模式-独立操作-形成技能”的发展模式。知识以够用、兼顾后续课程为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思考题、实训练习等模块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案例的分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独立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再次,教材的过程结构设计要体现实用性。高职教育以任务驱动为教学主线,以工学结合模式为目标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经济学教材应该编写任务驱动、模块化的新颖教材,以适应这种新变化。

参考文献:

[1]梁玉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改革[J].北方经贸,2005,(12).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法和相关专业指导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定位并体现学校与专业特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具体落实,因此,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三个层面来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在我国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法来规定。高等教育法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必须达到以上最基本标准,这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性需求。

高等教育法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对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有明确规定,这说明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与研究生层次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本质性的差异。

但是高等教育法并没有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定是不同类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都应遵循和达到基本要求,包括学术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遵循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目标宏观规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其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条件对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高校自身来确定。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每一种类型的人才又可以进一步细分。高校首先应该确定自己主要培养哪一类人才,然后再根据其办学特色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北京工商大学提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2003年启动的五年一轮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和各高校制定的“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多数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切合实际。

三、学科专业层面

专业层面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层面的具体落实,最能直接指导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确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专业中去,因为专业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

即使在同一类型大学中,由于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如西安文理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所在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要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与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软件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81-01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中体现,它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设置与优化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企业所需的人才,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重点是更新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现行专业课程体系已暴露出不足与弊端,不改革不足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广东科技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这几年的教学改革经验认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工作岗位所应有的核心能力,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高职软件人才的需求及现状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严重不相适应,特别是华南地区,这一现象变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短缺。二是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经过笔者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调查发现,软件高级人才需求占5%~10%,软件工程师需求占30%左右,程序员却占60%。市场需要占大多数的普通的程序员。但是,软件行业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高端人才技术水平不高,低端人才偏少,导致大批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无用武之地”,而许多软件开发公司却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学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一矛盾已深深制约着我国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培养软件技能型人才在课程体系等方面实现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高职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软件人才的定位不够明确。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将软件人才的培养定位在“软件蓝领”上,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仍很模糊,并没有形成准确定位。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盲目向本科看齐,采用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致使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有理论、无实践,没有技术应用能力;另一种倾向是没有考虑教育的层次性、滞后性,不分辨市场的真实性和饱和度。

2.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采用模块化教学,也只是将不同的课程拼凑一起,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强调遵循知识系统的衔接性,过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材没有结合生产实际,教学内容陈旧。许多高职软件专业在办学上沿袭了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方式,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已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的案例、项目很少运用软件新技术,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度低,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实践技能培养上,很少涉及到文档规范、安全意识、团队意识、职业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

三、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定位

通过对各类软件企业的调研,发现软件企业对人才层次、就业岗位、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在分析企业岗位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确定软件专业技能型人才岗位,由此确定其岗位能力。

1.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培养目标是立足东莞,服务广东,面向华南,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开发语言,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检测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的主要就岗位是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维护。

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构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一是要瞄准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因此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建设要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长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实行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五是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组合、共同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六是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训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媒介,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这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达95%以上,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近三年来参加各类软件设计大赛获得了国家级奖项3人次,省级奖项30人次;专业教师在专业水平上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发表多篇教育教改论文,出版工学结合教材多部,由此探索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工作岗位所应有的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需要树立求变创新意识,持续不断的改革,以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这种变革不是全国整齐划一的模式,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发挥本校传统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各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各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积极主动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育思想、落实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具体做法。

二、修订的原则

鉴于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在修订的过程中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准确定位

学校发展定位指: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制定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根据总体战略目标给学校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此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地域特征,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新时期人才。

2、统筹协调

首先,学校根据战略发展目标,统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战略目标一致。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校级公共基础课需要由学校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供不同课型的公共基础课供不同学科专业来选择,还包括,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要由学校设置统一的规范。其次,因大多学校都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经常出现各专业课程交叉现象,需要学校统一协调。比如,校级公共平台课程,学校必须统一协调,在最高学分限定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就必须有学校组织协调,共同寻求平衡点。华南农业大学统一要求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政治课程国家有统一规定,文科公共选修课和理科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需要学校统一设定;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协调工作量比较大,比如数理化课程,不同专业对知识深度和广度需求不同,学校要组织开课单位设置不同的课型供不同专业选择,同时也在原则上要求本校的一级学科需要选择的类型。

3、循序渐进

按照步骤循序渐进的完成,首先学校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第二步是,校级、院级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协调工作,第三步是,各专业在以上条件之下设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A校首先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意见,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召开教学单位会议,在国家既定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协商英语、政治的学分、学时分配等问题,协商完成之后。交给各学院、各专业在以上商定结果的前提之下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期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最后,学校审核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各专业遵照前期协调确定的结果,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级平台课课型、总学时、总学分等;二是,形式审核,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统一排版,便于统一印刷和以后的教务管理。

4、动态管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教育需求发生变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更新,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之后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大修一次。

华南农业大学规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4年进行一次大的修订,然后是对实施中的培养方案,发现有不合适的问题,每间隔2年可以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三、突出特色的举措

1、课程设置层次合理

以“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自2001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的要求,构建了“三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级指: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设立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便于全校保持一致,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比如英语、政治、文科类全校选修课和理科类全校选修课;第二个平台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分类,设置大类基础课程,考虑到二级学科的特点,个别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差异较大,二级平台课每门课程又设置不同课型,供不同二级学科选择,比如,大学数学,在该校设置4种课型,难度较大的两个课型供理工科和数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两个难度较小的课型供文学、管理学科和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科选择。第三个平台是,各二级学科设置本学科必修课程,供本学科下面的几个专业学习。模块是指,每个专业把课程性质相同专业课程组成一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选求一定量的课程。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给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华南农业大学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丁颖实验班。设置丁颖实验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是:依托优势专业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自2008年起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三个“丁颖实验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六个专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专门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专门安排实验室、专门安排教室、专门组织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指导教师 。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小班教学,夯实基础,强化通识,实行导师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和科研训练;高年级专业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根据前期对导师熟悉情况和个人学习兴趣爱好,正式选择导师,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其次,给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华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启动了“红满堂计划”。实施“红满堂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200名优秀学生,每学年给每个学生1000元资助。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结合其个人特长,给每位学生安排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优生优培。学校为进入“红满堂计划”的学生提供跨专业、推荐读研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然后对立进入“红满堂计划”的项目中期检查,合格的颁发荣誉证书。

3、密切联系社会需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特点,设置“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在大学四年连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共6个学分,3个学分是学校统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讲座》,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另外3个学分是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性活动。

四、小结

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蓝本,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人才培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该主意的四个原则,即:准确定位、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和动态管理。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A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课程设置和管理上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通过“丁颖实验班”、“红满堂计划”以及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特点,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

篇9

【论文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课题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 潘懋元著.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

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 金融教育 教育管理

金融行业是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金融领域人才缺口巨大,而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在教育上仍存在大量问题,难以适应社会需要,教育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教育现状

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是培养广大金融基础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管理观念难以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局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表示学校教育与现实脱节,工作后难以迅速上手。这是由于学校长期以来的教育方针主要以培养较高层次人才为主,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方面,以银行相关知识为主,对保险、证劵、理财投资等的教育较少,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行业。因此,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2.教育方式老旧,授课效率低

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为课堂教授,这种授课方式便于管理,简单易行,但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学生理论性知识学习不到位,而实践性知识又缺乏,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学以致用。因此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所培养的学生很难符合市场要求。

3.生源变化大,管理机制不适应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随之产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源问题。首先是生源的暴增,突然增加的生源使得学校在硬件设施配套上显得紧张,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不到位,同时加大了管理难度;其次是生源质量的下降,大量优秀生源进入本科教育,而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自律性差,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二、改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提高培养水平

高等金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等金融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要求,应改变课程设置,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院校在开设银行业课程的同时,加大保险、证劵、理财投资等课程的教育。通过增加金融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全面学习金融相关领域知识。同时还应重视其他职业技能课程,如计算机、文案写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切实增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

2.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主。这样的授课方式互动性差,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找到兴趣,很快丧失学习积极性。要改变授课方式,应从基础教育开始,首先是课堂上增加多媒体教育内容,丰富课堂乐趣,通过案例带动学科;其次是课堂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加实习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最后是增加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开设多门金融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课程,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3.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对生源的影响相应增加。最突出的就是生源数量的剧增和生源素质的下降。对于学生数量的剧增,不仅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还应该从管理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管理条例,合理安排课程和实习,保证各个班级的教学,确保教育水平不下降,师资力量有效利用。对于生源素质的下降,应多开设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以应用为指导,强化技能教育,弱化理论教育。严格落实校规校纪,有效遏制消极怠学、逃学等行为,改善校园风气。从多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学校的环境、软硬件设施进行改革和改造,提高高等金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水平。

总体而言,高等金融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应从学生培养出发,以就业为指导,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要从改变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式入手,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11

1.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所说,“大学首先是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个能从众多学科中获取大量知识的地方”。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核心原因是社会需要大学培养人才。大学的根本功能就是依托现有的人才造就未来的人才。

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共同努力的方向。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大幅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一些高等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纷纷主张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我国大力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要求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人才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

近年来,美国主要是以政府法令形式将课程的综合化确立下来的。199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质量方案》。该方案认为:“加强专门人才在生产和科技部门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此,“要求在课程改革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日本筑波大学把综合科学纳入教学计划,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这已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现在,日本其他大学也纷纷仿效,大搞课程综合化的改革。

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国内外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尽管各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设,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目前我国整体上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理论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和困难忽视了某些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科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试方式不够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不够完善,经费、设备、场所需要进一步的投入与建设。

根据1998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于2002年设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本着这样的目标与要求,我们一直发扬北大荒精神,肯干、实干,学校、学院也历来重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重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教学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几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有必要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毕业阶段实践教学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应的毕业阶段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而改善在此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为国家培养专业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三强”人才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不断改善专业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改善目前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阶段实践教学中针对性不强、学校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缺乏必要的交流联系等问题,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和学校企业互联机制,充分掌握学生在毕业阶段实习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通过与企业积极对接,提高毕业阶段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工程综合设计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与管理进行剖析,分析工科专业毕业阶段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开展立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较系统地分析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阶段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构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阶段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力求提高大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实践检验后,可以在同类专业中起到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突破现阶段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中,学校与实习单位对接性不强的局限,制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方案。

篇12

关键词: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90-02

中国梦,少年梦,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著《少年中国说》于今日传诵校园内外,学子口中。其中一段话传唱广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寓意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少年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垒石,如果不重视教育,国家希望发展堪忧。

高校作为教育的培养平台和人才的输送基地,在少年成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国家期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实施的结果是否吻合,成为检验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的标尺。职业院校在努力创办专业,提高培养质量,但在实施的过程出现了一些状况,令目标与结果之间出现差距。

1 高职培养目标滞后国家人才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强盛,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中国目前经济处于调整优化阶段,产业格局虽仍以制造业为主,但加大了科技研发和核心技术资金人力投入,虽短期内仍然无法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但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逐渐前些。另外中国政府部门多次在相关场合强调,未来服务业将取代重工业和投资业,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亮点。高新技术支撑下的现代服务业,成了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新引擎。而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培养仍与前些年无异。

如汽车行业,国家在很早就出台了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激励政策,强化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重要性,并把它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资金、技术、市场推广等瓶颈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新领域。产业要发展必定需要人才,国家出策,政府搭台,院校出才本应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但就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对新能源的研究领域的专业甚少,更何况高职院校培养新能源汽车装配、销售或故障诊断等一线人才的专业设置少之又少。对专业的定位,何时开设,教育部职称司一直在讨论但为付诸行动,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国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院校必须放眼看世界,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高职教育现阶段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 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区域行业现状

在高等教育的各项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教育培养依托于专业设置,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首先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的总体原则是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本地区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要求,制定出体现不同层次、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是综合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多方面的调研与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框架下设定的。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调整和修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毕业生不能适应行业企业需要。

毕业生就职于岗位,服务于行业,那么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就是整个环节的重点。走访调研、实地考察、邀请企业专家召开研讨会,通过种种方式确定区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质量数量,以服务于区域经济。通过几家企业就能确定区域的需求,是不是有些一点窥面,以偏概全,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最终又有多少学生留在了所学的城市,尤其以二三线城市为主。如汽车大类中的汽车运用技术或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专业,将人才培养岗位设定为汽车销售、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销售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看上去五个岗位群体都与汽车相关,但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巨大,隔行如隔山,三年的时间内要想学生学到适合岗位需求技能,说上去挺简单实际上太困难。且地区与地区间对不同岗位群的需求量或地区经济结构差异都没有体现出来。

3 课程实施效果虚接职业岗位能力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课程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设计教学,这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创新,让教育更加贴近本质。

学科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按照授课内容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或认知规律而展开的平行推进体系,是以老师的“教”为中心的。而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复杂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整合的串行递进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设计的关键在于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而如何在认知规律和能力养成的原则下选择合适的载体与学习情境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是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作为课程设计实施的负责人,必须能双通于企业与教学,既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要求,又要熟悉职业教育理念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法,这样对于从事传统教育多年或很少深入企业的教师来说成为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样导致课程教学设施的效果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有些不适应。

4 教学实践结果虚浮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就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

提高质量、由大变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根本性的变革。现阶段职业教育定位于高技能型人才,但实际的教学结果对学生而言根本称不上技能型。技能的培养依靠的是反复的训练,是建立在有充足的时间和配套的设备,并得到企业检验的标准和认可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的。但教学的开展实施都是有计划的,任何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授学生多项教学内容的能力并养成相应的技能看上去挺美,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让学生都掌握技能就显得更加困难了。

略懂皮毛,浅尝辄止,培养学生获得了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评判的标准和体系来源于岗位却没有得到企业的检验认可,没有让学生训练出获得技能,这是高职教育目前的现状。

国家指导高职院校扎实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而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了种种差距。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高校与企业未能深入融合,教师与岗位没有彼此互通。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应把握经济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需要,同时行业企业应直接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互相解决企业之需,院校之求。另外教师应到岗位中锻炼并具备职业技能,让课程教学与技能评价与一身。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更高境界,是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可操作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魏小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06).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 成人 成才

近来引起社会热议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又一次将大学生的成才与成人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所谓大学生的成才就是通过高校的培养等使大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可用之才。所谓大学生的“成人”,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识、人格健全、有修养的社会人。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是可以同时实现的,这也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社会、家庭、高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关系逐渐走向对立面,成为一对矛盾体,也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焦点。本文尝试从家长、教师与高校几个方面就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孩子,每位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从孩子的幼儿期开始就会展开各种各样的早教工作,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更是变本加厉,很多家长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或兴趣,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导致很多孩子真的都没有“童年”。到了中学阶段更是关键时期,中学结束之后要面临考大学的考验,家长的神经变得更加紧张,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用管,成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大学阶段,孩子通常不在父母身边,多数家长已经没有办法再对孩子进行中小学阶段那样的约束。但是,之前长时间的在学习方面的“过度教育”,以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长期忽视,这些所造成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危害也慢慢凸显出来。一方面,由于父母长期扮演“权威”角色,在权威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孩子终于“自由”了,而变得异常叛逆,我行我素。如无视校规校纪,长时间的泡在网络上打游戏,长期旷课或上课不听课等等。另一方面,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个性与成长,使得孩子只会考试,不会做事,不会做人。如有的大学生学习很优秀,但是就是不能与同学好好相处,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等等。

二、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状

《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以看到,“传道”被放在了第一位。所谓“传道”就是要求教师要言传身教,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人格力量的培养。良好的品行、品格、人生观是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我国高校教师中存在较严重的“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很多高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教育中的“育人”环节,缺失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国情教育和心理交流等等。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的应该还是政策导向问题。因为目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完成方面,使得教师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书”上,而更重要的“育人”工作却被遗忘在角落里了。从根本上讲,教师要正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高校要调整相应的教师考核标准,要给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行。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专才教育,而非通才教育。我国长期施行的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相关专业知识开展,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等都很少。例如,我国很多高校的理工科培养方案中都不设语文或相关课程,笔者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作为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和交流工具,这门课程的缺位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2013年国家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还提出“削枝强干”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删掉或削弱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枝蔓”课程,强化专业主干课程。从我们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更注重大学生的“成才”,而非“成人”。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以“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例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分离,学生个性的发展得不到重视等等。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忽视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现状,杨叔子先生曾提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西外的林敏校长也曾说:“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承,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唤起生命的火花和潜能。”我们应从这些话语中得到启发和警醒,让教育更好地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

总之,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关系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家长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子”心态,我们首先应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修养的社会人,然后再考虑孩子的“成才问题”,且不可急功近利,适得其反。高校教师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注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培养。高校要审视自己的培养目标,可以考虑由培养专门人才,向培养有鲜明的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专门人才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2]汤永春.优化德育环境确保大学生成人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作者简介:

篇14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它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它的针对性在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处事、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其具体目标如下:

一、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养成,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所谓科学精神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精神价值的体现。要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不仅要在教育观念上,而且还要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在教育管理制度和组织上不断加强二者的融合。

(二)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与智力的相互结合,这种结合既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目前,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和文化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

二、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优良大学文化氛围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优良大学文化氛围。而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因而,要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建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模式,就必须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

(一)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塑造校园精神为活力点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所处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只有弘扬反映时代特征、适合人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园精神,才能使学校永葆生机与活力,这是学校发展的主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三)以校风、校训建设为核心点

校风、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学校对历史实践经验的扬弃与升华,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又有相对稳定的本质与内涵。校风作为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四)以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精神为落脚点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其他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于主要地位。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性精神为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境界、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培育复合型人才,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依托之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仅是时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间的相互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充分开发以学生个体为载体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多元化的共存、共振变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期。

[2]蒋德意:《论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拓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期。

[3]李恒川:《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