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与职业教育范文

大学与职业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与职业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与职业教育

篇1

一、劳权意识是时代对大学职业教育的要求

劳权,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处于现代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利的总称。它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一,劳权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其二,劳权的具体内容是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其三,劳权所涉及的是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的比劳动权利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劳权又有个别劳权与集体劳权之分:个别劳权是指由劳动者个人享有和行使的与劳动有关的权利。其权利的内容主要是工资、工时和劳动条件等劳动标准方面的权利,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与卫生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集体劳权,又称团结权或劳动基本权,是指劳动者运用组织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包括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的权利、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等。是否具备劳权意识,关乎劳动者权利保护成效的高低。劳动者较高的劳权意识,有助于督促用人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劳动者权利保护机制,有利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善,促进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乃至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

步入21世纪,我国大学教育也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想一步到位越来越难。社会的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有了新的要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职业教育很有必要。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受过职业训练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以满足社会经济结构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中都存在共通点:培育大学生劳权意识不可或缺,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理想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几个方面。倡导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有其深刻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把重心放在培育大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之上,强调目标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的职业,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大学生劳权意识的培育,导致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就业陷阱时不知如何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诱惑下,用人单位受降低用工成本的驱动,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和解雇成本的法律责任,往往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以就业协议签订代替劳动合同签订。此时,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懂得依据《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此外,试用期的滥用,合同的短期化,格式条款包含诸多“霸王条款”,都使得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规的宣教,使之具备劳权意识。

二、劳权意识养成有助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劳动者具备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职业素质对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次,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方面。比如,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

职业能力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由上可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我们培养的人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因而,我们在不断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必须将其外化为职业能力,使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权作为基本人权,是人权的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关系市场化、货币化的产物,是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作为公民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许多行业已经或逐步走出计划经济篱笆,教育业、中介行业和部分农民均已走向市场,劳动者的市场观念、自由选择意识和劳权意识的加强,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法治国家的确立。劳权的确立与保障,为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中,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低下或存不良记录的劳动者都将难以生存。而劳权意识淡薄会产生面对就业陷阱束手无策或非理智解决纠纷的窘境,劳动者漠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信用缺失,劳资关系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畸形发展。因此,需要注重培育并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劳权意识,促进大学生内在基本品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其职业素质与能力。

三、劳权意识培育与职业教育契合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并涉及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不断满足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又应该包括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或者说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切需要一支知识广博、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努力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信任,既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和挑战,又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为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学校教育。必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课程结构,强化劳权意识培育。在专业知识上,要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把劳权意识培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去。对于个人而言,职业可以满足生存、温饱、发展的需要,是谋生的手段,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实现生存的需要,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安全需要。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对职业的选择,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获得职业必须通过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学校教育在此就显得极其重要,必须利用专业素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载体,使劳权意识与职业课程契合作用大学教育之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我教育。虽然每一个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人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直接的动因。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准备积累阶段必须注意劳权意识的养成,使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准劳动者。通过包含劳权理论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学习与探讨,将会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个体力量与劳动群体力量的差异,为了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断努力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为了能够尊严且体面地劳动,需要有勇气通过自身或集体的力量去争取。可以说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实质上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篇2

关键词 入学教育 职业教育 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Organic Fit of College Freshmen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deal Education

Abstract University level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eriod for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life, the freshmen education is enlightenment lesson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Fac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nd talent for the the first productivity of social, organic penet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deals of education, enrollment in education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elf-positioning,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s well as their future employment and life,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freshmen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l education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教育的环节之一,也是新生进行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开端。因此,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将成为各所高校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多为校史校情、校纪校规、专业介绍、法制教育等,缺少对新生进行较高层次思想方面的教育,例如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等。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但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只占极小比例。虽然近几年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也有部分涉及职业规划的内容,但由于时间短,内容少,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如何将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入学教育中,让学生在大学初始就关注职业规划和理想、目标的管理,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之一。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论水平,深入掌握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生入学的初期,大部分院校都是由辅导员开展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所以辅导员是实现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媒介,是连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因此,这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首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对于大学新生的重要意义,进而研究处于新生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新生的的思想需求,教育好和引导好新生迈出大学的第一步,同时帮助他们在大学的初级阶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强入学教育的吸引力

当前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途径基本为军训,新生大会,作报告,开年级或专业小会,发宣传资料等传统的“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理念,这不仅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反感,对入学教育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也无法让他们较好的吸收入学教育的“精华”,严重影响入学教育开展的效果。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以新颖的手段和创新的形式为入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较自由的聚会、座谈、聊天、QQ交流、论坛交流等形式向新生们宣传概念,也可以通过主办主题活动、主题演讲、参观或者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例如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还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资深职业经理人与大学新生作经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求职市场”,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而在理想教育方面,可以举办一系列如“未来的我”演讲比赛,“我的理想”征文比赛,“理想工作”参观活动等,同时注重将“榜样效应”和心理辅导纳入其中,榜样效应即通过不断推荐值得学生学习的正面榜样,让他们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进而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心理辅导则是在当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教会他们如何以理性的观点去看待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为理想奋斗。

在教育形式上减少“被动因素”,注入更多“主动因子”,将教育强化和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有助于真正发挥入学教育的作用。

3 重视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系统性,构建完善的入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入学教育属于阶段性的短期教育,缺乏连续性。“这种集中式、短暂性的入学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远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不仅只是入学教育中的,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因此,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理想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延伸,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社会形势,制定不同的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针对性,通过不断实践检验和完善,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大学阶段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和人生理想,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在入学教育阶段就应该建立学生个人职业与理想档案,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的引导、调节,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4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教育模式,全面支持大学生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

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而应该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和配合。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摇篮,理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做好家庭和学生、社会和学生的中间人,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让社会认识当代大学生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们对职业和理想较难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在入学教育开始前,学校可以通过寄信或组织新生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大学教育中有关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其中。给孩子更多成长空间,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情感,鼓励和引导他们乐观自信的面对生活,树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第三,社会是大学生的校外大课堂,学校应有效借助社会资源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关心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职业选择倾向、人生理想等等。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形成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起点,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变化,结合大学新生思想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促使我们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力度。在新生入学起就开始职业教育和理想教育理论教学和操作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人生理想,同时充分发挥职业导向作用,制定大学期间的行动和目标,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为今后的职场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季宜敬,何学军,杨琦.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内容及方式探讨—以南京工业大学的实践为例[J].高校辅导员,2010(4).

[2] 鄂倩.浅谈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3] 陈洋.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对策和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3-155.

[4] 王子婧,杨丹.对新时期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教育时空,2010(5):141.

篇3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大学;使命;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5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职教春天”的来临。

2011年12月中旬,笔者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二期高等职业学校领导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研修班的学习。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研修班上作了题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讲话。鲁昕的讲话分“《纲要》实施一年来职业教育取得新成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发达国家经验为职教体系建设提供新视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新任务”等四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存在问题和目标任务。

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批职业大学,开创了现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职业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担当了改革发展的先锋,很好地履行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所在的南通职业大学就是我国职业大学30多年“摸爬滚打”的生动缩影。学校发展历经探索、转型、跨越、提升等四个时期,如今,办学规模已经达到较大的“体量”,现有高职生、中职生、成教生、培训生等各级各类学生近2万人;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该学校是首批获得立项的江苏第一家市属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各项招生指标稳居本地高职院校“第一名”、江苏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各项就业创业指标亮点纷呈,取得省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六连冠”;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自20世纪70年代办学以来,已累计为地方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被誉为南通建筑、机械、化工、纺织、旅游等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然而,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新生代高职院校作为后起之秀涌现并迅速崛起,再加上国家对高职院校升本政策的“封口”,职业大学的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职业大学的明天在哪里”、“下一步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等问题,突出地摆在了现有各职业大学的领导层与广大教职工的面前。成为一时困惑各个职业大学共同的难题。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纲要》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的提出,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清晰答案,为职业大学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鲁听的讲话更是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及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的理解。对职业大学而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学校今后改革发展的“导航仪”和“助推器”。这一战略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黄金十年”,更重要的是由此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未来十年将是职业大学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承载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的“伟大十年”。

一、作为老牌院校。职业大学应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先导作用

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是一套层次结构完整、功能定位准确、布局科学合理、体制机制健全、上下贯通协调的有机整体。一条完整的职业教育链条应当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鲁昕在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教育,其体系之内既要有层次,又要有结构,层次包括专业层次和学科层次,结构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上。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评价;缺失

一、引言

很多大学生都在感叹:现在的公司面试笔试一轮接一轮,身心疲惫不说,还老是担心自己被刷下来。很多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获聘的可能性,几乎是场场面试必到,社会还戏称这种人为“面霸”。这不禁要问:机会真的只是凤毛麟角么?到底是企业太过挑剔还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带着这些问题,我想以企业对大学生面试环节的评价作为切入点,从而管窥大学职业教育的缺失。

二、从面试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缺失

面试,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在发言盈庭的面试环节中,第一印象却是十分关键的。大学生在面试时一举一动反映出来的信息,包括:知识,素养,态度,性格等都能被准确的解读出来。其实,这就是职业素养问题。以下归纳了企业对大学生面试过程中透露出职业素养问题的几点评价:

1.言过其实,眼高手低,忽视基础

很多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学到的只是些理论知识,而且理论和实际操作往往脱节严重,但是他们却自视甚高。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对大学生也做过类似评价:很多学生在简历中把自己吹嘘得多么厉害,但是动起手来,往往连最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1]有句古语说得好“不只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注:荀子《劝学篇》)。老师往往对成功光环渲染过多,总让学生们感觉成功其实不难,却没有让学生看到成功人士也是从小事做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获得今天巨大的成就。导致了学生在还没工作的时候就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对小问题小事情嗤之以鼻,还摆出一副非大事不做,非大成不就的姿态来。以至于大学生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才会在面试中出现言过其实,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2.缺乏基本的商务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对礼仪方面是十分重视的。古代《弟子规》中就对衣着容貌做了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行为方面,孔子于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在面试过程中基本的商务礼仪是十分讲究的,恰当的行为举止能助你顺利通过面试。然而很多大学生在面试时候的基本商务礼仪是相当缺失的。

搜狐网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张雪梅在一次参访中就说到过:“很多大学生应聘时基本的两关都没做好,我们肯定就对他失去了兴趣。在简历关,很多大学生为吸引我们的注意搞得过于标新立异,有的甚至弄成了粉红色还贴上大头贴,失去了招聘的庄重性和严肃性。在面试关,有些大学生要不就浓妆艳抹,要不就不修边幅,给人一种不重视的感觉。还很多站没站相,坐没坐姿,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问好和再见都不会说。”

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职场上和人交流,而基本的商务礼仪又是打开交流之门的先导。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只在乎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少,而忽视对学生基本商务礼仪的培训,很少在学生面试或者入职前开设关于商务礼仪的课程。而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的对基本的商务礼仪知之甚少,恰恰又会反过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3.缺乏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差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学科之间的细分逐渐增强,社会分工也是越来越细致,这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顺利运行绝对不是靠一个或几个全才可以完成的,而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合作才能保障一个企业平稳有序的运行。因此,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是否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绝对是当今各个企业在面试中考察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百分比排序如下(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综合合作能力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专业技术能力,这两种能力对大学生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在面试中,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仍然是屡见不鲜。

三、从大学生面试存在的问题,折射出大学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

以上三点折射出大学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之前受到“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影响,我国大学的职业教育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认为大学就是个追求学术的圣地,职业教育会“玷污”学术的圣堂。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历程:建国以后,国家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就业完全是国家指令性的任务,大学生还必须无条件服从,从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但长期以来,大学里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不太重视的。

1.大学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都把重心放在对理论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知行不合一。大学生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完整的结合起来。在高中阶段,理论学习是每个学生重要的任务,高考时学生的录取与否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因而理论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了考生的命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作为他们监督和施教的重点[4]。到了大学以后,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没有看到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结合点,应该更加重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相互结合。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也考了许多证,理论知识强,但是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嫁接到实际工作中。在入职时,仍然需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回炉”,重新进行一段时间的入职前培训。很多用人单位甚至还感叹,当今很多大学生还不如中专,大专生。这些中专,大专生在工作中动手操作能力强,而且勤学好问,比大学生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实际工作中。

2.学校缺乏入职前职业指导教育

在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面试之前,学校应该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是缺失的。他们一味重视学生的就业率,但是没有看到学生在面试时的表现,决定了他们是否会被企业录用,这方面反过来也是会影响就业率高低的。学校没有开设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面试中的技巧和讲述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他们在面试和就业之前对社会的形势有个大概的了解。才不至于到了面试的时候,对职业观一无所知,到了用人单位后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学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方面的缺失是相当严重的,这也是学校不重视入职面试前教育所导致的。

3.学校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没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可雇佣技能

什么是可雇佣技能?Hillage & Pollard认为,可雇佣技能可简单地理解为得到并维持工作的一种能力,但更加复杂的理解式一种自我发展,自我挖掘能力。Hillage & Pollard认为将这种能力分为4个要素:1.可雇佣资产(Employ ability and assets,即知识、技能和态度);2.部署能力(Deployment,即职业管理能力,包括寻求工作能力):3.演示能力(Presentation,即求职能力,如面试技巧和写作能力);4.个人环境(Personal circumstance,即家庭责任、外部环境因素,如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机遇)[5]

而可雇佣技能的培养,光靠学校的正常课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完成。在《讲堂录》中写到“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便游四宇而已。”而也是这么做的,他曾利用暑假实践游历湖南农村积极参与实践。由于学校缺少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引导,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匮乏,认知与实践脱节。从而在面试和工作中表现出看问题不深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四、结论

在大学教育中注重的是对学生学术和理论能力的培养,而企业则注重的是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学校如何开设职前教育和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可被雇佣技能,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就业能力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认识上,学校应当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和就业之间对能力要求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对企业的要求形成正确的认识。再次,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积极开展系统的职业化教育,使大学生们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大学生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楠.如今的大学生怎么了[J].商界评论,2009(3).

[2] 刑文祥 张照彬.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0(10),67-69.

[3] 雷康敏.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J].教育管理,2009(4),135-136.

[4] 郝利群.浅谈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改革,2009(8),231-232.

[5] 赵婕.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技能的以提高就业质量[J].黑龙江对外贸易,2010(6),146-148.

篇5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伴随着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其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素质成为目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于质量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辞海》对“质量”释义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则作如下表述:“实体满足顾客需要(明确的或隐含的)的能力特性总和。”由此可见,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据此,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界定为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包括国家和企业)和个人发展双重需求的程度。其中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二是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三是要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

职业教育的质量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来统一衡量,应有自身的质量标准。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不是单一的教学质量,而是涉及职业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和活动。因此,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人们对质量观的认识,也由精英教育的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为主要标志的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向大众化的多维质量观发展。

1、职业本位质量观

职业是个体社会存在的载体,是社会分工的表述,它“不仅是个体所习得的职业资格与所获得的工作经验的一种组合,而且更重要的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是个人社会定位的一种媒介,也是个体与社会交往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这种教育就是以学生谋得职业安顿自我、适意地栖居为目标,职业本位的特征十分显著。从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的视角来看,普通高等教育是学术、学科性教育,它以文本知识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其职业目标具有非定向性特点。而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现“职业”和“技术”特色。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很快承担生产一线的基本技术操作,并具有适应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潜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职业目标具有鲜明的定向性。因而,职业本位当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

2、适应性质量观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或社会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其适应性表现为: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创富的条件相一致;另一方面,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如果教育的发展超出经济社会的承载力,就会出现资源瓶颈;如果教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培养的人才不具备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就谈不上职业教育的真正质量。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就在于职业教育必须从社会的实用性要求中找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社会生产的发展变革中,提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才。

3、能力本为质量观

这是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兴起,90年代进人我国的一种质量观念。刚开始,它是一种“能力本位”思潮,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才形成了“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我们称之为能力质量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的质量观,突出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特征,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当然,这里的能力不是狭义的技能,是指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4、特色化质量观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片面地用本科教育质量标准来衡量职业教育,从而指责高等教育大众化降低了教育质量;另一是职业教育盲目向普通本科看齐的攀比。由于实际办学条件的限制,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理论水平不及本科,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又不强,致使这类学校既无规格又无特色。应该明确它的质量就是突出培养的人才具有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便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所在。

5、多元化的质量观

多元化的质量观就是不能用一种教育质量标准,取代多种教育质量标准,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标准取代大众教育阶段的标准,不能用重点高校的校准来取代职业教育的标准。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就应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子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不同类别的高校,由于其定位不同,目标不同,当然质量标准也不同,这就是造成了质量观及质量标准不同。实际上,即使在同类院校,由于专业的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别,其质量观也存在差异。我个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要求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这包括学校类型的多元化和质量观的多元化,不同类型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尽相同,在确定办学教学质量的定位上也有差异,培养创新人才必然是与多元化的质量观紧密联系。

三、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t存在的不足

1、办学观念落后,职业教育质量定位不准确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尚短,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清楚。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关门办学”的教育指导思想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影响很大。部分职业院校不安于“职业”教育,而是热衷于模仿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式,追求多专业、综合性、大而全的“学术型”、“通才型”教育;还有一些职业院校,不愿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不研究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而是热衷于专升本,追求“升格”,以此来提高学校的身价。结果事与愿违,既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又因为起步晚、起点低、师资力量缺乏,软、硬件不到位,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职业院校还照搬学科型大学的模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相当多的专业教学上还明显存在着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教学与实践脱节以及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高职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设置的不断变化,影响了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2、特色不鲜明,人才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目前的一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追求实际应用性,不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本校办学条件,科学地构筑和建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模式,而是套用传统的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式,沿袭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专业设置;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职业岗位分析去开发课程、进行教学。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仍满足于传统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人才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创业情况,培养的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

3、教师队伍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方面由于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特殊性认识不够,习惯于过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式,从而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许多职业院校缺乏专业教师,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专业要求,也使得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本位原则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还有一些教师受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职业教育有错误认识,认为职教业育“不正规”、“层次低”,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4、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职业教育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是产生“能工巧匠”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强调以实用性为原则,切实为专业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可是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由于人力物力及教育理念的影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老化与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许多家长对职业教育不信服;另一方面毕业的学生因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脱节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或者因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不如普通本科生又职业的专业知识及实际动手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处于就业尴尬境地。再从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来看,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业形式严峻,势必会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长远发展。

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职业教育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确立,要基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把学科本位的质量观转向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由学术性导向转向职业性导向,强调职业院校及其培养的学生对社会及市场的适应性,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在很大程度上在模仿普通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科教育的质量观,以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来评价。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应着重强调职业能力的掌握,学习更多的是技术知识。“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两种既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知识体系,它们各有自己的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和评价标准。再者,职业教育人才所要求的实际能力不仅是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还应具备创业或创新的综合能力。

2、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使技能型的课程直接进人车间、岗位,使训练与岗位工作交融,这样,学生毕业走向岗位时,能缩短或消除适应期,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并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实习、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生产实际的主要机会,高职教育的最鲜明特征即在于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实验、实训理当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3、加强专业和重点课程的建设

抓专业建设主要是搞好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按照高职的培养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在社会用人部门的广泛参与下,设计好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不能按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的标准来设置专业与课程,而应与用人单位一起,针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出发,以社会需求、岗位需要为导向,横向上打破专业、学科的空间限制,纵向上突破按学期顺序的时间界线,把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使二者并重,相互结合,职业技术课中的实践课程部分更应加强。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92-02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育部1999年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几年中,大学招生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十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999年的90,23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631万人。扩招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2010年毕业生人数几乎是1999年的7倍。

在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同时,其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2003-2006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5%-77%,2007年为70%。虽然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但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然而,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这里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从用人单位角度看

第一,部分行业市场萎缩。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的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计算机专业的招聘总量排名第二,而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排名位居第二。《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如法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都成为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这些专业在五六年前都是热门专业,由于前些年热门专业的扩招、行业的稳定成熟,导致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已经成了失业率高的专。

第二,招聘单位用人标准盲目抬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时一味强调高学历,而不考虑人职匹配。还有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只选择名牌学校的毕业生,结果往往是“大材小用”,最终人才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流失严重。

2.从大学生角度看

第一,就业观念有偏差。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放弃“热门”,导致了就业难。而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上的一些误区,如过于看重工作环境和待遇,也导致了就业难。在就业期望方面,大中城市、发达地区依然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依然是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激励机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此种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们的就业筑造了壁垒,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在中国西部、基层单位、条件艰苦的单位或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很多岗位需要大学生,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去这些地区和单位工作。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

第二,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差距。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偏高;而在学生看来,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偏低,出现这种差距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第三,部分大学生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一些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经验不足、就业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

第四,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毕业生无法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盲目从众,从而导致其职业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清楚,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大学职业生涯教育“落伍”,势必影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从学校角度看

目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在调整过程中又出现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现象,造成供需失衡,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总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中,职业发展路线不清晰、专业能力与要求不匹配、就业定位发生偏差等是重要原因。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要在专业设置等方面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同时,更要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这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举措。

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入手提高就业率

职业生涯的英文是“career”,习惯上将其翻译为“职业”或“职业生涯”,往往被理解为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职业生涯不仅局限于“工作”或“职业”,还包含个人的“生活风格”,即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所有活动。美国著名职业问题专家萨帕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是生活中多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是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简单地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终生职业经历。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时间里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职业教育开始引起高校注意,并且发展迅速。2003年,随着高校毕业生突破百万大关,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毕业生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提出了要在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设想,并做了一些尝试。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些高校已逐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但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就业的作用如下:

第一,可以克服盲目攀比心理,调整择业心态,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职业生涯教育能引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素质现状,即思想状况、道德状况、人格魅力、性格特征、技能和能力,素质优势和缺陷等;能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理想职业应该具备的全面素质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丢掉“精英”意识,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

第二,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爱好以及社会环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扩大对职业的了解和对各学科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使其尽可能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获取职业途径,学会独立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生活。

第三,帮助大学生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许多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处于迷茫、浮躁甚至颓废的状态,学元所长甚至学业荒废,导致毕业时不具备就业的条件和能力。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另一方面,经过科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有助于学生增加认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知识能力储备的方向性与针对性,为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提供一些途径和办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 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灏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尤其是职业院校师生,探讨“工匠精神”,必然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事实上,“工匠精神”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匠人,散布于各行各业,强调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旨,传承到当下,已然成为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的象征。其核心体现为精益求精、好中求优。当然,“工匠精神”的生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细节做起、从细小培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数以亿计职业化人才的基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工匠精神”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理应让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从而培育大学生的工匠意识,锻造大学生的工匠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工匠习惯,确保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厚实品质基础。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何谓“工匠”?工匠就是那些喜欢持续打磨自己的产品、不倦优化自己的工艺、享受追求完美品质过程的那些人,他们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偏执的要求,甘愿将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99%,虽然这中间只有微薄的利益,对于社会长远的发展来说,却是长久造福于世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瑞士表、德国车这样的品牌,都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却成为百姓慕名追求的产品。那么,工匠精神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工作态度上的一丝不苟。工作态度在工匠精神的维度上,是指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操作,不追求“短、平、快”,不强调短期利益,不急于求成,而是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二)产品质量上的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主要体现在工匠们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道工序、一个环节、一个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实现产品从优秀到卓越。正是工匠们止于至善的产品质量追求,才能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三)职业精神上的持之以恒。工匠精神就是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几十年如一日,有的甚至倾其一生只钟情一件事。只有职业精神上的持之以恒,才能让后辈懂得坚守的价值理性。

二、职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举措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只强调短平快、急功近利是不可能实现,只有在一大批人在具体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厚实大国基础。对此,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索如何重拾工匠精神的命题,并且紧密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一)坚持职业标准,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品牌的保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之所以能率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与其对行业标准的追求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在当前德国的各行各业中,共有2.5万个标准,确立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给各行各业的人一个规范,让大家按照规范来做,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德国产品为何深受消费者青睐?行业标准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此,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要确立与工匠精神相对接的职业培养标准,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审视我国职业技术培育标准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一是缺少标准,包括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二是有标准却不执行或者不按照标准来展开教学,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满足于“大概”“大约”和“差不多”,而不是追求“100%”的要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能力一般”。对此,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从制定培养标准,以标准来开展教学,要求达标,不达标就不予以毕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形成求精求准的工匠品质。

(二)坚持规范操作,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制定规范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守规范主要体现为日常学习、生活、顶岗实习中耐心、细致和专注,概而言之,就是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因此,在职业教育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树人的实践中,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每道工序和每个细节,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刻刻、处处要求大学生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不管是实训前的准备环节、实训中的练习环节,还是实训后的整理环节,都要把细节做好、做实、做细,丝毫不能马虎,丝毫不能懈怠,因为这些都是养成工匠精神的充要条件。职业素养无小事,工匠精神无大道理,只有从细节做起、从规范做起、从平时做起,才能生成工匠精神的职业文化素养,才能生成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职业品质。对此,要把坚持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其能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所有的事情。

(三)培养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精神。指出:“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敬、可为的”,但是,要实现这些特质,必须要经过历练、锻造和教导。要想可为,就要能干事、干成事,然如何能实现一番作为呢?必须要学会淡定、坚定,能够乐此不疲、精益求精,除了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艺外,还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专业课”,这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情怀。所谓职业情怀,实际上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只有拥有强烈职业情怀的人,才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从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特别的敬业精神。对此,在职业教育中,要从如何培育大学生敢于担当、认真热爱、甘愿付出的职业情怀着眼,不应该让职业情怀成为一种奢谈,而是通过思政课、专业课、职业素养课等课程来厚实大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职业情怀,使其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夯实制造业大国的根基。只有在职业教育中坚持职业标准,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坚持规范操作,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培养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精神;同时,积极营造“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大学生乐于一丝不苟、善于追求卓越、敢于耗费精力,才能培养他们的工匠定力,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慢的艺术”上来。如此,工匠精神的培育才有它生长的土壤。

作者:陈皓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单侠芹.工匠精神引导下对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6(8).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49

国内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关于提升大学生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问题探讨很重要,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方法更重要,特别是高职学生,本论文就高职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了实际的分析研究,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重要。那么教师的能力培养根据教育部教高司〔199942〕文的表述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突出强调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双师型”“三能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实践教学状况能力要求往往具有代表意义熟悉相关职业领域内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掌握相关职业领域内的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国外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便开始了关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状况的研究。为创立更能适应知识社会需求和体现职业教育属性的课程模式,在坚持职业教育职业性、发展性、过程实践性和行动性的基础上,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5月9日颁布新的课程“编制指南”,指出要用“实践教学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取代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实践课程方案,所谓“实践学习领域”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工作教学实践系统化的课程,这是教师职业课程理论与实践开发的一个革命性尝试。1998年马格德堡大学巴德教授以及慕尼黑大学斯洛安讷教授通过两个典型的试验,进一步细化了基于实践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案,强调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相关的隐性知识(经验)的重要性。汉堡理工大学的潘伽罗斯教授通过建立模型,从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等四个基本元素分析了工作过程的含义,认为工作过程就是这四个基本元素在特定的环境中的产物;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等职业教育专家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并指出以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学理论、实践为主的原则来有效促进课程的实施。

综上所述,国外与国内学者关于创立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途经、方法与实践更能实现知识社会需求和真正体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属性的课程教师队伍的研究。其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地研究了课程开发教师实践教学方法及相应的实践教学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提升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探索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参考框架。

论文探讨研究对象、总体框架、解决的问题、主要目标等,我们国家的教师的实践教学状况研究实施起步比较晚,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原有基础薄弱、来源渠道单一、业务素质较低、数量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对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三能型”“双师型”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面对“三能”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制度,要求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开展“立地式”服务,加大“三能”教师引进力度。我省高职教育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数量上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科学定位,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一种重要类型。“职业性”与“高教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但是我省高职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职业性”与“高教性”的关系,“十一五”期间过分强调“职业性”,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同时导致高职毕业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我省高职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高职教育的“弱势 ”在教育过程中显而易见,并集中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由此可见,关注的热点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结合,其中不乏可供借鉴其他省的经验资源。因此怎样做到将工作过程系统理论与具体专业课程实践高度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教师人才,是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研究状况是这一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普遍偏低,亟待提高。采用校企合作,附属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扩大引进教师渠道,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等方式培养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没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势在必行。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价值观 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每个个体自身兴趣和需要而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它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尺度。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然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无序化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知、职业评价及职业选择。因此,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应积极探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认知存在偏差

大学生职业认知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高校大学生受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在经过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以后能获得一份更好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却没能很好的认识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没有把握好度,走入了期望值过高的择业误区。因而这种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同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一种“无奈的选择”,总以“职业”为贱、“一线”为苦,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

1.2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主体意识增强

高职大学生身处于大转型的社会,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从各个不同侧面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拒绝社会过多约束,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他们在确定职业目标时,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从“关注社会”逐渐转变为“关注自我”,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在择业时,过分看重眼前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而缺乏全局战略思考和长远职业目标规划,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目标短期化、功利化。

1.3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待提高

职业素质是指个人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职业者对社会职业认知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一些高职院校认为职业道德偏“软”、偏“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通过开展有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高职生深入理解职业价值,明确职业方向,从而失去了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引导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影响。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些特点在高职生就业问题上也表现突出。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这种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高职生在择业时不得不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问的收入差别,也就是说,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高职生不断流向能够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

2.2多元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处于知识信息的聚集中心,因此他们接受各方面文化的影响远比其他阶层多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对高职生的影响更为突出,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往往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

2.3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不健全的影响。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限制高职生自由流动的就业政策依然存在:社会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还没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人才交流与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妨碍了高职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高职生的职业选择。

2.4是学校和家庭职业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传统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仍片面强调学生要绝对树立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这种一元职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影响产生了冲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滞后,只重择业技巧、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轻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一些家长进行职业教育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忽视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重智力、轻素质,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养等同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3. 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坚持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体现学生为本,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充分就业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要强化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

3.2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中的方式和结果。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构建大学生科学职业价值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如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强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环境。

3.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认识职业社会,并正确引导正确认识社会需要,调整职业目标,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单位参加岗位见习、实习,让大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3.4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作用

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要加大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5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才能形成成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科学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强化自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帮助他们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正确的择业动机,帮助他们自觉结合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并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该论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90后”高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与实践》课题( 2011lslktmks-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6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篇11

 

职业教育起源于西方,其演化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对于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而言,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实践,但仍有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使大学生职业教育未能体现出其本意。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思考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国内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就业依靠国家统一分配,生涯规划和教育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深化了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及高校开始实行收费入学、自主择业,生涯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被人们重视。我国高校职业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

 

1.第一课堂教学方面。第一,高校对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的职业教育工作仍仅在大四学生群体中开展,以个人完整的职业生涯过程而言,还没有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第二,高校对学生职业教育课程的参与度要求不一。一些高校没有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缺乏针对性。第三,高校的职业教育师资不稳定。高校应当吸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教师,并且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使他们能够胜任高校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2.职业咨询工作方面。第一,高校的决策层还未能领悟到为学生开展职业咨询工作的意义,尚未健全职业咨询服务的职能,不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第二,高校职业咨询工作应当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支持,高校应当对职业咨询师进行培训,完善相关场地的设施。目前,许多高校缺乏相应的人员编制及必要的经费,导致职业咨询工作的开展进程缓慢。

 

3.职业教育活动方面。第一,职业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许多高校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学校领导、老师、招生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义务与责任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指导与规划,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第二,职业教育活动的功能不完整。许多高校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等同,和完全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三,职业教育活动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一些高校至今还无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和人员,大多数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造成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局面,从而使高校的职业教育工作难以系统、高效、科学地进行。

 

4.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第一,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以课程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特征是以“灌输”为形式的单向性教育教学,不能实现个人和职业相适应的目的,缺乏案例材料,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高校对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不敏锐。涉及原因众多,如就业指导人员和经费不足、信息封闭,但更多因素是不具备科学的人才信息和计划,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严重不畅,相互的认可度较低,从而导致求职失败。

 

5.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方面。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没有支持系统的保障,缺乏必要的创业辅导,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较少。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绝大多数大学生以功利化心态对待创业,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实质精神不相符。大学生多以感性的创业思想为主,缺乏一定程度的理性思想,对创业能力及品质的要求缺乏足够认识。第三,高校未能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必要作用,创新创业指导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形式主义,受教育者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学习氛围。

 

二、国外大学生职业教育经验的优势之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明确指出:“学习和职业方向指导,应看成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和职业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1.第一课堂教学方面。第一,赋予课程学分,拓展课程类型。30%的日本国立大学的正式课程体系中已经纳入了职业教育课程,并且使职业教育课程获得了一定的学分,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企业见习课程、就职课程、生涯意识形成三大类。在加拿大,200多所社区学院和90多所高校在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职业咨询的同时,以无学分的必修课和有学分的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第二,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英国里丁大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技能》课程作为最著名的毕业生去向课程,这门课程的视频涵盖了200多个专业。诺丁汉大学除了向所有学生发放职业辅导手册外,还编写了法律、贸易、计算机等行业的求职手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2.职业咨询工作方面。第一,咨询队伍的构成体现了职业咨询的专业化。斯坦福大学的职业发展中心一共有21位工作人员,其中,参与职业咨询工作且具备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达到了11位。在一正三副的组织结构中,主任和1位专门负责招聘市场研究工作的副主任每周保持着5小时的职业咨询时间,2位副主任在所有时段负责职业咨询的推广工作和服务工作。第二,在咨询方法上,主要采用前测、现场、后测的咨询流程。如马里兰大学,学生第一次来到咨询中心时会被要求进行先期测评。前测主要负责观察来访咨询学生面对的困惑和压力程度。在现场咨询时,咨询师会使用MBTI等量表,配合自主研发的价值观卡片,帮助学生解析面临的困惑。现场咨询之后,咨询中心通常会要求前来咨询的学生填写问卷,了解学生的反馈。第三,许多高校与职业界联系密切。美国的职业界将意见、建议等以政府和媒体作为中介反映给学校,从而对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3.职业教育活动方面。第一,高校将单向讲座与参与式专题讨论课相结合。在日本,专题讨论课通常由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用小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满足和尊重,以俱乐部形式活跃气氛,进行交流和答疑。接触式专题讨论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场所,组织者可以利用模拟招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业界研究专题讨论会聘请的是工作在前线的社会业界人士和专业教师,可以和学生产生更紧密的互动。第二,高校十分重视校内与校外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日本的立命馆大学为例,学校选择了450位学生作为信息的带头人,这450位学生来自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专题讨论会等组织群体,这些学生作为学生和生涯中心的联系纽带,负责收集学生反馈、传递就业信息、策划生涯活动等。

 

4.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第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制度性。每年的4月份不仅是日本高校新生开学的时期,同时还是高校为大四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期。部分学校还将原本针对大四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针对大三学生。第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规范性。日本高校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门课的开设主旨在于为学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位,尽最大可能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学校的学生。日本高校十分重视就业率及为学生争取更理想的就业岗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包含的服务非常全面,例如,举办海外求职、法律实务、教师资格等专题培训和讲座,并且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第三,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反馈机制,便于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内容。在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对于毕业之前在校参加过职业教育活动的学生制作详细生涯档案,并且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和跟踪。

 

5.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方面。澳大利亚高校在归纳和总结创新创业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运用成熟的启发式案例材料进行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指导实务课程中,澳大利亚高校以众多真实案例材料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使学生对创业流程及新建企业的运作体系产生更现实的了解。对于案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设计创业计划、评估市场潜力。进行启发式案例教学和指导,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创业动机,为以后独立创新创业活动做好铺垫。

 

三、增强国内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效果的对策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活动中,政府制定了较全面的法律法规,投入了必要的资金,高校开展了积极的课程改革,完善了评估系统,同时随着社会各界的加入,构建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理论,使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丰富。可以看出我国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国应当完善相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规范性方面得以提高,构建全面的大学生职业教育方式和内容,注重大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使家庭和社会有一定的参与度。

 

我们应当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个人应当自幼儿园时期到高等教育,甚至一直到职前接受教育,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理念是相符合的。例如,在美国,人们从幼年6岁开始就接受职业教育,强调各个教育时期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将职业生涯准备作为引导和线索,体现了培育综合素质的渐进性特点。目前,社会发展有其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其中少不了人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我国可以参考美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注重职业生涯准备时期的任务,打消职业教育仅仅作为职前教育的思维定势。我国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应当将职业教育当做基础教育改革任务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从纵向来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含有职业教育内容,并且相互连续;从横向来看,以充分注重职业教育为基础,制定职业教育和一般教育相衔接的政策,将政策作为指引,使家长和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方面产生渐进性认识。

 

此外,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建设,学生自从入学开始就应当接触职业教育内容,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接触各行业信息,对目前全球各类职业范畴进行基本了解,培养自身的职业理想。职业教育在学校内部的开展分为三个系统性时期:第一时期为职业了解时期,在这个阶段,重点在于对学生实施职业认识计划;第二时期为职业探索时期,在这个阶段,学校主要让学生借职业探索形式,掌握职业分类,并引导学生在职业群中产生尝试性规划和选择;第三时期为职业选择时期,在这个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集中研究自身确定的职业。

 

总之,国外高校的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存在许多先进之处,国外高校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体系,保持了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同时,国外高校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国外高校十分注重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为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工作建设提供了许多有利经验。

篇12

关键词:劳动法;大学生;职业道德

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对550个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55.8%的单位认为大学生更缺乏“实干精神”,47.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综合素质”,在学生中,选择缺乏“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只有12.5%和20.7%;20.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对广东省三所高职高专院校15个专业抽样调查1086份有效问卷也显示,在学生中,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对在校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很有帮助”的只有41.9%,选择“有意识地在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只有47.5%。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呼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而大多数学生自身几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使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劳动法》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利用课程教学平台,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完善其素质结构,成为合格建设人才的坚实后备力量。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所开展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为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种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素质,要求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在社会道德系统中,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有特色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道德层面,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从事某种职业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人的成才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乃至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年,国家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专业技术水平高,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高专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今天的高职高专大学生,虽然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他们正处在担负社会责任、从事某种职业的准备阶段,一旦学业结束,就要进入社会,终身或较长时间从事某种职业。在校期间,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更具特殊意义。

二、法德相济,在《劳动法》教学中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

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形式,但这些课程本身存在内容庞杂、课时量少的问题,尚不足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有效培育途径难题。因此,有必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特别引入到一些专业课程当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与形式,弥补常规做法的不足,更好地推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笔者在所执教的《劳动法》课程教学中展开了职业道德培育的相关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劳动法》理论学习中培育职业道德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在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这说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切实保证,劳动者的义务切实得到履行,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我国三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继续前进。在授课中要摒弃“讲法律就是讲法律,讲道德就是讲道德,道德与法律要泾渭分明”的旧观念,注意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明白道德的底线是法律,突破了道德底线的行为,就要承担法律的后果,并注意讲透彻劳动权利与义务这一辩证关系,使学生领悟到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法》中还有一些重要条款的规定,也有赖于劳动者秉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得以切实贯彻。如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的规定,第十八条中有关“采取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第二十五条有关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中有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模范执行,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这需要劳动者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而非“被动接受”。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将知识点讲授结合到应培养大学生作为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养成守法的行为习惯上,通过劳动者所应当履行的这些劳动义务的学习,来启迪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觉悟、润育和激励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强化其职业道德意志,使学生明白应在内心深处形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并体悟到需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

(二)在《劳动法》实践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

《劳动法》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主,包括情境模拟、课堂辩论、影音资料鉴评、社会调查四种方式。为配合劳动者义务方面法律规定的理论学习而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时,可选取典型恰当的案例,更有效地寓职业道德培育于《劳动法》教学之中。如进行徐德昌诉丰华圆珠笔公司因其与他人合伙生产同类产品损害公司利益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案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该案的关键是认定原告徐德昌违法、违约行为究竟是否成立,被告丰华圆珠笔公司对其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是否合法合理”分析的过程之中,要注意解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劳动关系,是以合同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上的权利义务,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因自身的主观原因被证明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因而使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实为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合同对方用人单位当然有解除合同关系权利。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法院均支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处理决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劳动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做出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而自食苦果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甄选、巧用这些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水到渠成促成职业道德培育。

三、《劳动法》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通过相关法律课程如《劳动法》推动道德教育是可行的,在学期末,通过对三个班149位学生进行调查和个别访谈显示,反映取得了一定成效:有93.8%的学生认为要“有意识且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针对“假如毕业后进入并不喜欢的单位工作,在寻找更合适自己的工作单位同时”,86.8%的学生选择“可能会认真工作,尽职尽责”,只有3.8%的学生选择“马虎应付,反正不会久留”。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法规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强化对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矫正是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通过劳动与职业法制教育,教育学生懂得职业纪律和劳动法律,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依法办事,在涉及自身利益时要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且敢于依法维权。

当然,法律与道德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也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之间却也同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联系紧密,毕竟劳动者职业道德构建在法律层面上涉及到契约理念、诚信理念、忠诚理念的支撑,这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相对应。如果说,因契约理念而生的契约义务对应的是法律义务,那么基于诚信理念而生的诚信义务则是潜在的法律义务或者说附随义务,从本质上讲都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忠诚理念则包含着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含义,就法律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处理用人单位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时是否以法律允许的规则为底线;道德层面的要求则是高于法定规则的处理或者说在法律没有规则的边缘是否以善意为出发点来应对,就忠诚义务而言是在法律约束力之上更为强调道德的约束力。所以,有必要通过《劳动法》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培育职业道德,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敏强,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审视――2004年广东地区大学生择业心态及状况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4,(3):88.

篇13

“突出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向。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对工作的认知和适应的一种体现,一般认为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能力、职业文化等。而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表现出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规划。个人的择业方向,通常都是以其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职业理想的作用,主要在于对人们求职、择业及就业准备影响。它对人的职业生涯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一个人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可以说是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选择的过程。职业往往影响个人及其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职业理想的核心是对特定职业价值内涵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现实中,进入高职院校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实际上是种无奈选择。学习期间积极性低,表现消极,缺乏信心,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其对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树立职业意识和形成岗位能力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核心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难点,必须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和细小习惯的修养得以形成,必须实现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工作中。职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身心条件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自我修为等形式养成和培养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对职业了解与适应力的一种体现。部分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本专业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及个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处地位及权利与义务不清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介绍专业概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史和前景、性质特点等,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进而增强其对将来从事所学专业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这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人才素质的基础和要素,是职业人才价值的直接体现。职业能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形成的,是一个人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主观条件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活动(如技能竞赛、演讲辩论比赛、专业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氛围及学校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都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文科院校更为明显,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都能成为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在某些情况下,第二、三课堂教育的感染力和深刻性更强。

三、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点

篇14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途径

一、高校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是高校目前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现行的教育方式不利用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高校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培养人才的压力也逐渐增加,虽然很多高校以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开设了一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课程,但是总体来看,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仍然是高校教育的核心,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从教学资源、师资、考核、后勤辅助等方面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对学生最终的考核也是以专业成绩的好坏为标准。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高校中被忽视,而德育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也关系到大学生在将来就业中的表现和道德规范,学生的德育水平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当前高校教育重知识轻德育的做法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虽然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素质教育日益被重视,但是总体来看,理论教学和书面教育仍然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的课程安排仍然以课堂学习为主,教学内容局限在书本知识中,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授课,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埋头于各种作业、考试和评比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得到的实践机会很少,一方面学校认为实践及具体操作都是毕业以后的内容,因此学校很少安排专门的实践课程,最多就是实验操作或模拟训练,另一方面校外实践机会很少,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知识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升,不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成果,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3.高校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有所忽视

高校教师是开展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要求,如一味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等,却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没有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首先,有的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深,将自己的工作内容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个人品质以及言行思想的关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缺乏责任感,导致素质教育的开展效果不够理想;其次,教师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专业性不足,一方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不清,对学生缺乏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和规划,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不从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

4.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忽视

高校素质教育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方面,心理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无法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融入和适应工作环境,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首先,高校管理学生的手段较为生硬,高校通常单纯依靠规定、制度、纪律等约束学生,对学生缺少鼓励和正面的引导,导致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没有做到以生为本这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其次,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较为欠缺,教师与学生日常沟通交流较少,没有真正的尊重和关心学生,导致很多学生遇到学习及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策略

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将两者融合可以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的融合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树立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教育理念也要进行及时更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势在必行,只有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因此高校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对此,高校领导者要坚定素质教育的路线,同时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安排素质教育的课程或活动时加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高校的教学目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过关,而应该转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就业人才,改变人才培养思想和模式,在专业教学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同时,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需求,并指导学生理性分析自身现状,挖掘自身潜能,认识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2.建立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点,当前高校在实践教育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首先,高校要改变日常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现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的成果落到实处,通过实践课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传授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同时达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其次,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在校内建设实践基地,另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例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平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不断完善职业素养。

3.打造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在职业道路上表现,因此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加深对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真正了解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其次,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社会或企业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实际的就业环境和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使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更有针对性;再次,高校聘请优秀的行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或者定期邀请学者专家到学校讲课,通过学习和讲解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确定自己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便于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综合性。

4.构建基于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考核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