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范文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电商行业商业模式

篇1

>> 从“双十一”看电商营销 从“双十一”网购井喷谈网络团购 从双十一看电商征税问题 中国制造“双十一” “双十一”网购现象 从囚徒困境理论角度解析“双十一”电商大战 从双十一天猫销售看未来电商发展格局 从“双十一”看当下网购的消费心理 从“双十一”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 电商“双十一”冲锋绝招! “双十一”中的电商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加入促销盛宴! 从“双十一”网售狂欢实体惨淡看现代服装业的渠道变革 中国经济“双十一”现象 从“双十一”看电子商务物流存在问题 聊写作流行病,话题从“双十一”开始 从经济学视角看待“双十一”现象 “双十一”24小时网购全记录 双十一,正让“网购问题”放大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二)电商上市分析

阿里上市期间,马云出席克林顿全球倡议大会时谈起阿里成功,马云表示,美国电商发展没有中国快速的原因是美国基础结构太好了,电商在美国只相当于一道甜点,而在中国却是一道主菜。马云“主菜”的比喻形象道出电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一种常规化的购物模式。网购不可能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但是在与传统商业模式竞争并存的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国内几大电商纷纷上市,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阿里在上半年提交IPO文件后于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几大电商的相继上市,使中国电商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中国电商巨头,阿里的上市会对中国电商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中国目前整个电商发展的格局。相反,阿里上市后会带动中国传统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更加关注电商发展,它为其他电商提供了顺风车,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会借助这股春风兴旺发达起来。

总之,随着几大电商的相继上市,将会带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发展,电商行业的投资将会增大,也会带动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转型,甚至会给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在国内外的上市起到推动作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将迈入新的台阶。

三、从“双十一”看目前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电商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会选择通过电商平台来购物,但是,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 网络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为题是多方面的,包括财产安全、隐私安全、货物安全等,这些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问题越突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就越大。许多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就是因为对网上交易缺乏安全感,因此建立健全更加安全的网上交易机制,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虽然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网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也被消费者诟病。购买的产品与交付的产品不一致,拿货不付款、拿款不发货,或者不及时交货、不及时付款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的诚信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对网上购物活动不相信认为其不可靠。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看似大幅度优惠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价格虚假与欺诈现象,消费者并未得到表面上看起来的实惠。一些电商以“全网最低价”,“限时抢购价”为噱头吸引眼球,但当顾客下单后却缺货,或以标价与结算结不一致等手法欺骗顾客,其低价虚假成分很大。因此电商行业应加大监管力度,来减少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物流问题

电子商务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在现代社会给人们节省时间带来方便。能够实现这一方便快捷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物流。卖家与买家货物的交付就是依靠物流来实现。但是在货物运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流时间长,仓储保管不仔细以及搬运货物不轻拿轻放导致货物损害的问题。还拿“双十一”这一特殊时期来举例,“双十一”当天,全网包裹数量达到4.09亿,面对物流瓶颈,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得不到预期的购物体验,便会对电商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电商如果解决这一问题,便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同质化的运营模式

目前电子商务网站面临的最重要的瓶颈因素就是商业模式创新难,同质化严重。先看团购网站,为什么现在比较艰难,阿里的曾鸣说了这样一句话:团购网站在商业模式都不清晰的情况下,用反互联网的方式,线下疯狂铺销售团队,碰到问题是必然的。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B2C型的电商也只是他的销售模式搬到网上,根本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因此电商一定要根据所专注的行业及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服务,准确定位个性化业务,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

四、中国电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电商发展势头仍然迅猛

由6年来的电商在“双十一”当天交易额来看,电商的发展仍然将呈现良好态势,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研究显示,未来3年内,电商的销售额在整个销售行业中将处于上升态势,而传统商业模式的销售额将进一步下降。但这并不能表示电商能够替代传统的销售模式,相反,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并存,二者竞相发展。

(二) 农村电商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今日,阿里巴巴透露在未来3~5年内投入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让诸如浙江的“淘宝村”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着新生代农民工从城市回到农村,适应网购的他们会将网购习惯传播给农村的消费者。进而广大的农村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开发。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三)跨境电商数量及业务将增多

从2012年开始,政府越来越多的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跨境电商。国家就在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五个城市开展试点,并且按照行邮税来计算,放宽了口岸的监管。到今年为止,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未来几年,跨境电商也会深入到人们的消费生活当中。(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这又是最坏的时代――利率市场化脚步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加入战局、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深化、监管方式不断升级、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已箭在弦上……农商行曾经引以为傲的规模速度型的发展方式,正在逐渐失效,甚至成为包袱。

改革征途,棋至中盘。面对严峻的挑战,重获新生的农商行应该如何应对?追逐现代金融企业梦想的出路又在何方?通过转型发展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似乎成为农商行突破发展险滩,驶向现代金融企业彼岸的不二选择。

遇困境:“内忧外患”倒逼转型

“与十年前相比,农信社、农商行面临的发展状况更好了吗?”面对记者关于农商行转型发展的采访,一位农商行董事长以一个这样的反问打开了话题。“十年来,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在体制、机制和自身实力方面,都有了大幅的提升,这是事实。但在我看来,农商行如今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外部形势,与十年前相比,一样困难,甚至更加严峻。如果说十年前农信社面临的是生存危机的话,那现在农商行所面临的则是一种发展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所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农商行当前的发展环境,并不为过。”

内忧外患?!用这个看着惊心动魄的词汇来描述当前农商行面临的种种发展挑战,似乎确实不失贴切。

从外部挑战来看,一直以来缓缓潜行的利率市场化步伐,从去年开始突然加速,目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从央行透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存款利率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也将在不久成为现实,这无疑会给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带来巨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由于有国家利率管制的护盾,几十年来,我国银行业一直以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而农商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是如此。由于受自身实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等因素所限,目前农商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拓展方面进展缓慢,基本处于探索、起步状态。一旦利率市场化实现,农商行的利差收入将被进一步压缩,给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这似乎还不是最坏的,让农商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倍感压力的,还有正在酝酿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这意味着几十年来隐含在银行背后的国家信用担保将彻底抽身而去,转而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银行的最终信用担保问题。银行将不再是“只生不死”的黄金行业,一旦银行自身经营不力,最终将不得不面对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政策层面的压力迎面而来,而来自市场方面的挑战更是步步紧逼。一方面,随着城市金融市场的日趋饱和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农村和县域市场正在成为银行业积极拓展、布局的新蓝海。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新型金融机构等,都在不断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布局。农商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明显优势,正在遭遇强力挑战,农村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逐步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触角不断向金融行业延伸,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在电脑上轻敲键盘,通过移动终端的无声操作即可完成金融交易,并能收获高收益的金融服务――各种“宝宝”们和P2P网贷在带来一场全民金融狂欢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银行业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在悄然间被改变和颠覆。原有的产品和服务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和体验,存款在流失、客户在流失,原有的盈利模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患频仍,内忧则更让人忧心。农商行十年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得益于十年改革红利效应和市场宽松环境,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今这两大助力因素正在发生逆转。一方面,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初步到位,改革红利效应对于农商行业务发展的刺激效应正在逐渐消退。而农商行内部,经历了十年暴风骤雨式的变革洗礼,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热情也逐步开始呈现出疲态。另一方面,农商行过去十年赖以高速发展的以规模扩张为导向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正在逐渐失效。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以高增长、高资本消耗为特征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甚至成为继续前行的包袱……

面对新的政策环境、新的市场挑战、新的经营局面,加快转型发展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不转型,改革将难以实现突破;不转型,原有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甚至已经取得发展成果,都可能在激烈市场竞争的蚕食下逐步丧失。”

谋对策:转型之道路向何方

回溯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以速度和规模扩张为核心的粗放式发展和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成为农商行实现快速崛起的两大主要依托。

随着监管方式日趋升级,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对好资本约束的“紧箍咒”,成为整个银行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这意味着,农商行过去十年那种无往不胜的“高资本消耗、高成本、高风险偏好”的外延式扩张之路,逐渐走向了尽头。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资金成本必然随着市场竞争被进一步抬高,而随着存贷款利差空间的缩小,以往那种不计成本地获取资金、随行就市投放资金,然后坐等获利的经营策略将彻底失效。能否在经营中获得预期收益,考验的将是各家银行对于资金的运营能力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不能在上述两种能力上获得提升和突破,未来,农商行即使能够凭借自身传统的网点、人缘、地缘优势获得资金,也不一定能够实现盈利,“规模不经济”将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

“转型发展的本质,是找寻一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道路。具体到农商行的转型发展根本方向上,就是要转变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一位在改革洪流和市场开拓中打拼十年的农商行董事长,这样解释自己对于转型发展的理解。记者通过一系列采访发现,这一对于转型发展的理解,已经在整个农商行乃至农信社系统成为共识。

不仅于此,对于未来实施转型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各地农商行(农信社)也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规模和速度已经不再是关注的焦点,而质量和效益则逐渐成为一切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聚焦的核心。

记者通过采访、梳理后发现,当前农商行的转型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经营理念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决摒弃传统的“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树立讲质量、重效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始终把质量和效益作为首要目标,追求平衡发展。落实资本约束、财务约束和风险约束,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和考核套利,不计成本地拉存款、拉客户,不计资本地冲规模、争份额,不顾风险地争放贷款、违规经营。而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智力资源推动业务发展,探索经得起经济周期和时间检验的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农商行共同的探索诉求。

其二,经营模式由传统“存贷汇”向“综合金融”转变。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多元化业务经营的拓展力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正在成为业务模式转型的主要方向。在具体路径上,坚持以专业的产品设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走“资本节约型发展”和“综合经营”之路,使农商行从传统的、低层次的“存贷汇服务机构”向“综合金融服务商”、从“融资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的探索,正在掀起一波热潮。

其三,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总行-支行”机械式管理传导模式向集约化、流程化方向转变。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全面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实行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风险集中化管理。探索试行事业部制,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彻底解决原有管理架构形成的条块分割、信息传导不畅、制度执行力低下等问题,从加强风险管控和提高运营效率出发,完善前中后台平行运营和总部与分支机构垂直运营机制……一系列内部管理变革正似春潮涌动。

其四,盈利模式由主要依靠存贷息差向收入多元化转变。农商行日益意识到中间业务对于平衡业务结构、优化和完善盈利模式的现实意义,开始探索建立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管理、业务推进、资源配置、考核激励等长效机制,强化中间业务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收入多元化。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由“柜台型”向“离柜型”转变。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在节省资源、降低成本、高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被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农商行探索提供现代金融服务的主渠道。

古人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能够使我们努力从危机寻找转机,并迎来生机。某种意义上,当前的发展“危机”也是一次重生的契机,能够促使农商行开启一段转型发展的新征途。目前来看,至少在战略方向上,农商行的转型之变,令人充满期待。

定胜负:固本强基决胜未来

在这个以“变”为核心的商业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能否跟得上市场变化的脚步,顺势而变,更加重要的是在种种变化面前,要能守得住自己的本色,保持住战略定力。

对于投身转型发展洪流的农商行而言,无论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上如何顺势而为、创新求变,惟一必须始终坚守的就是“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转型为社区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经营策略。

明晰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成功转型的基础。农商行是地方金融机构,根基在县域,市场竞争的优势也在县域。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商行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网点布局、服务和产品更加贴近农民和县域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这也是农商行能够在未来与众多来势汹汹的市场挑战者一较高下的关键砝码。

事实上,近两年来无论是试图重新回归县域市场的金融大鳄,还是希望在农村市场分一杯羹的金融新兵,所有的后来者无不把社区金融作为深耕县域金融市场的有效策略大力推进。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深化,未来在这一领域,农商行将不得不面临一场更加惨烈的贴身肉搏式的竞争。因此,农商行的转型发展无论怎么转,都必须以巩固县域市场为前提,提前布局、完善、深化社区金融发展战略,紧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设立金融便利店和社区银行网点,逐步构建“便民惠民、服务快捷、功能丰富、风险可控”的社区金融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小微企业提供错时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把社区金融业务打造成为农商行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业务,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经济资本分配定位上,积极落实资金回流工程,坚持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的先发优势。

在明确“支农支小”和社区金融方向的基础上,要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将是农商行成功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农商行应该加快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实现收益多元化,尽快弥补收入结构单一的发展短板。在经营理念上,亟需尽快确立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三足鼎立的地位,加大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和投入。在经营机制上,优化中间业务的组织运作体系,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中间业务进行归集,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增强合力。同时,应加快健全中间业务考核考评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营销的积极性,为打好拓展中间业务攻坚战储备足“粮草”和“兵源”。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已成为实现金融产品研发、业务操作和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成功转型的重要支撑。农商行应该加快科技发展步伐,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营转型。加快系统研发,以核心业务系统为平台,研发灵敏的信息采集、分析、控制、反馈和处理系统,建立一系列模块化的管理模型,将管理活动的每个系列、每个层次、每个环节都置于自动程序控制之中,以达到减轻管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以科技支撑为基础,加快电子银行发展,提高电子银行对于传统柜面业务的替代率,实现既降低运营成本,又提升客户体验的目的。

规模不经济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村级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6;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现状

1.农村商品物流量大、种类多

从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总量、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农资市场容量等方面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农村商品物流总量非常大,例如2014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已经超过了36亿,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3%,而农资市场容量也超过了1.5万亿,但是庞大的物流市场所涉及到的商品种类千差万别,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农作物生产用品、粮食产品运输等,但是目前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庞大的产品运输需求,双向物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协同解决,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必须尽快的优化整合产品运输。

2.农村物流组织形式多样

农村农业生产由于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收入十分有限,所以实际上物流需求相对分散,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两个传统性质的物流组织,首先是供销合作社,截止2014年底,农村供销合作社县级以上的有2770个,县级以下有25000个左右,和农业生产资料相关的连锁企业有2400多家,配送中心6300多个,县级以下的配送网点超过了36万个,日用品县级以下配送网点超过了33万个;其次是邮政物流系统,中国邮政目前对外的服务网点有70%左右都分布在农村地区,2015年中国邮政农村快递网点超过5万个。

3.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农村宽带用户比例较低,信息应用平台基础设施缺乏,另一方面物流公共信心平台重视程度低,投入不足;其次表现比较明显的是车辆设备技术水平较低,物流所需的重要交通工具过于落后。

4.农村物流政策落实困难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十分关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但是村级物流发展的实质性问题还是市场的引导,村级物流的发展属于市场发展行为,国家政策的落实十分关键,例如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推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再加上没有大型企业的介入,村级物流无法实现良好的规模经营,资源整合能力差。

二、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1.建设村级物流综合平台

农村物流现阶段发展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所以需要通过物流综合平台的建立,规范化的发展建设村级物流网点,通过村级物流服务站的建设和引导,推动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

村级物流服务站需要发挥自身在农村生活用品配送、农资产品配送、农产品收购、市场信息公布查询以及村级快递收发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为农村提供综合一站式的物流服务。村级物流综合平台发展的关键要有大型企业的帮助,村级物流站是综合平台的枢纽,最终目的是推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朝着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2.村级物流服务站发展组织模式

村级物流发展组织模式的核心是村级物流服务站,然后结合企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资源整合型的现代化农业流通经济模式,实现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用户(农户)和农村的有机结合,发展村级物流。村级物流服务站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结合村委会、村级超市、农村专业大户、供销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家庭农场等来构建农村专业的物流模式:

(1)企业+物流园区+村委会+农户

村级物流服务站位置的选择一定要方便物流园区产品配送,同时村委会对于物流服务站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有效的推动村级物流行业发展,通过企业带头,充分的发挥村级物流园区的配送作用,村委会提供场地支持,同时吸引农户加入,在村委会周围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

(2)企业+物流园区+村级超市+农户

村级超市承担着我国农村80%以上的零售重担,农村日常用品的购买大多数都是通过村级超市实现的,村级物流服务站的构建需要充分的发挥农村超市商品展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而企业物流园区则为超市提供物流产品配送,例如京东和阿里巴巴在发展农村电商的时候都是以农村超市为突破点,通过农村超市来连接企业和农村消费群体。

(3)企业+物流园区+社区服务中心+农户

社区服务中心能够为农村提供综合化、社会化的服务,例如农村市场购物消费、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产品的销售、科技信息服务、医疗健身以及文化娱乐项目等都需要社区服务中心来提供,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以供销合作社形式存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超过了38万个,所以可以充分的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来推动村级物流服务站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优势,结合消费购物职能、生产资料供应职能、农产品购销职能以及信息服务职能,同时带动农村个体户的参与,发展村级物流一体化模式。

(4)企业+物流园区+家庭农场+农户

近两年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家庭农场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生活建设资料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正是村级物流服务站发展的追求点,利用家庭农场的这种需求,将其作为村级物流发展的重要对象,企业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交通设备、人员技术和物流社会,而家庭农场为村级物流发展提供合作点,推动企业到农户的村级物流服务站建设和发展。

三、结论

村级物流的发展和网络布局并不像快递行业的发展,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的建立必须抓住物流这个关键点,需要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体系落后的现状,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构建多层次的村级物流服务平台,充分的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超市、村委会和家庭农场,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开辟新的村级物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佳华.浅析农村电商及特色化进程发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

[2]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

篇4

科技大佬谈“互联网+”

马云:互联网要把虚拟和实体经济结合

“互联网+”是互联网公司应该思考加什么,传统产业改变应该思考“传统经济+”。互联网加传统经济确实是未来机会所在,但这种合作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一种深度融合。互联网不是简单上一个网那么简单,未来的互联网经济应该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共赢。

雷军:“互联网+”就是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思维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总理报告提“互联网+”,意思就是怎么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的思维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增值、提效。总理引用“风口理论”,说明总理非常关注互联网行业。包括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四段提到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都体现了对互联网行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希望互联网行业能成为中国新经济转型的助推器,激发市场活力。

周鸿祎:“互联网+”是一场化学反应

“互联网+”就是各行各业和互联网一起发生的一场化学反应。为什么是化学反应?把氢气和氧气混在一起,它们还是两种气体。但是一旦它们产生了化学反应,就能变成水,这就是本质的变化。“互联网+”也是这样,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利用互联网对所有行业的再造,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互联网+银行、基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电子商务;互联网+制造业=工业4.0。

刘强东:创新将大大带动传统行业快速升级、更迭

电商是“互联网+”的代表行业,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电商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智能、O2O、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移动购物这些领域都在进行大量的创新,这些创新将大大带动传统行业快速升级、更迭,形成新的以互联网和电商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马化腾:“互联网+”是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机会和使命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机会和使命,“+”代表一种突破自我的附加值。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过去三十年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总理报告中提到,目前我们面临着“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等严峻问题。尽管挑战当前,却始终不乏乘风而起的机遇,这便是总理所说的“风口”。过去几年中,互联网产业给中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不少崭新的产品和服务横空出世,在广获成功的同时,也给传统行业反向输送了不少启迪和思考,促使其在竞争和融合中实现突破蜕变。

篇5

分吃之前,需要先把蛋糕做大

通过无线互联网的发展,手机购物将成为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不可阻挡的生活方式,而这个市场还不够成熟,不够强大,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我们不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手机微信或来往中能赚到多少钱,而是要看到未来整个市场份额的多元化的竞争机制。如果来往不参与这场竞争,那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格局将会过早锁定在微信上面,那么微信将变成人们主要的生活平台。如果微信只专注于做游戏开发来赚钱,那会阻碍整个互联网的发展。

竞争者的加入,会让微信跑得更快,同时迎接一些强大竞争对手,也会促进整个无线互联网化的快速扩大和发展。未来,微信和来往竞争最大的意义,是把中国老百姓手上手机的功能多样化,丰富多彩化,让整个无线的市场打开,打开以后才能容纳无数的无线创新者进来,假如今天我们不把这个市场份额做大,那未来的无线市场将进入窘迫困局。

吴泳铭

“无线人才”需求将大

阿里巴巴在几经组织架构调整后,无线事业部主要负责的是手机淘宝客户端,在接下来这会成为阿里巴巴无线业务拓展的重点之一。

截至目前,手机淘宝已经积累了3.2亿用户,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淘宝的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并且淘宝上大部分的商家来自手机上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0%。阿里巴巴旗下另一大平台天猫上的用户也大部分是通过淘宝客户端进行交易的,未来阿里巴巴会将在移动端将偏消费类的服务进行整合,其中天猫的一些内容会被融入手机淘宝。而就在近日,阿里无线业务开启了“无线人才总动员”计划,其将为多个无线业务招募上千个产品、技术、设计和运营岗位。这也将是自去年两个月阿里巴巴停止社招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对外招聘。

于刚

真正的“狼“来了

‘真正的狼来了’,这里的狼指的就是‘移动化’。几年前我曾在一次电子商务大会上讲到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将来无商不电商,而现在,我再次预言,将来是无商不移动,如果跟不上,就会被‘革命’。

国内移动电商今年大概占比是9.2%,到2016年的时候占比会翻倍,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了欧美的速度。美国去年大概占比3%,2016年也会翻倍,大概在7%。这一组数字说明中国的移动电商发展速度远超美国,而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移动电商会被国内这些电商领军企业所看重。

动商务不仅仅是一个进化,电子商务从PC搬到移动设备上,移动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它的随身、随地、随时,利用它的本地化,利用它的扫描功能,利用图象识别功能等都有大量的创新,将来还会有更多创新,而这种移动商务由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让不同层次的大众都能享受到电子商务便利。

邢孔育

移动端会产生新的行业巨头

目前移动电商还处于早期,大部分从业者还只是用PC端的思维在做移动端,但不可否认移动端会产生更大的价值。移动电商对传统电商的冲击很定会有,阿里巴巴、京东在PC端建立的游戏规则在移动端会瞬间消失,但是现在还没法看清谁才是未来移动的霸主。由于移动端硬件的特性和用户使用习惯的不同,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现有的移动电商,应当先进入移动电商,服务好核心用户的移动化,是非常务实的选择,并且应当区别产品的品类,采取不同移动化的方式。利用微信这样具有一定用户规模的平台进行移动化尝试,可以降低风险,并且进展相对较快。

移动端会产生新的行业巨头,甚至有可能从服务业电商中诞生,此外,移动电商对启动中国8亿农村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徐易容

未来移动电商会出现更多新商业模式

每天约有70多万的设备在访问美丽说的App,大致80%的设备是iOS设备,估计到今年年底,美丽说的手机访问量会超过PC端,电商行业的移动化促使导购网站也在迅速的移动化。

对于未来的新消费环境和群体变化,移动电商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年手机淘宝双十一创下的数据或将成为这股趋势的开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或许到明年,移动电子商务的成交额就会超过PC(个人电脑)端。

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逐步提高,以及网络环境的逐渐改善都将为移动电商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由于这些基础带来的特性,使得移动电商与LBS、扫描拍摄、通信和传感等应用得以结合,可以带生出不同于PC端的新商业模式。

李森

小成本移动电商应尝试“轻运营”模式

篇6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国松、执行会长李刚、常务会长秦自成等领导,以及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斌、郑州娅丽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孙立、郑州云顶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涛等600多家河南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李刚作了以“深入推进‘五大工程’,推动落地重大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河南省服装行业2014年工作要点”报告,并邀请郑州逸阳服饰电子商务代表进行经验推广交流。会议宣告了河南服装“电商联盟”成立,郑州逸阳服饰董事长刘涛任首届理事长。

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郑州逸阳服饰电子商务自2010年至今的发展成果,让与会人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及目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不少服装企业希望加入电商联盟,以期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心同力将河南的电商行业和服装业做大做强。

电商力拓线上渠道

2014年,将是河南服装业新的历史起点。本次会议成立的河南电商联盟是由360搜索郑州营销公司、阿里巴巴郑州产业带、郑州逸阳品牌女裤等30家成员单位发起,由河南省内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个体商户、企业、教育机构、学术机构、社会团体以及行业组织等行业自愿组成的,已有百余家河南省服装企业加入的联盟组织。

电商联盟的组建,将使河南服装品牌在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拥有系统化、规模化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可以更加快速地拓宽服装企业营销渠道。电商联盟甄选了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营销,“大淘宝”全网营销解决方案,“指尖精品店”微营销移动互联应用服务,顺应大数据时代,帮助服装企业在更高起点上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已成为传统服装企业发展转型不可或缺的渠道。利用电商平台,中小服装企业可降低超过一成的运营成本,提高15%左右的市场份额。”李刚说。

电商联盟成立以后,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立占地超过300亩的河南服装电子商务物流园区。这个集商务办公、商品展示、订单处理、数据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电商培训、配套公寓、文化餐饮、娱乐休闲等模块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园区,抓住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机遇,为中部区域营造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氛围,打造出了电子商务服务商圈。这里将有专门的物流集散地,可容纳至少300个商家,更加便于河南服装企业之间互动交流,更大程度上优化了电子商务的便捷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曾指出,电商对实体商铺存在一定的冲击,但长远来看,线上线下又是优势互补、相互助推的,电商简化了中间环节,将更多的优势资源直接呈现于消费者的面前。消费者获益,就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根基,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头。

逸阳电子商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3月,从3个人的小组织已成长为150人的电商团队。在2013年淘宝“双11”活动中,逸阳女裤达到全网日销售3000万元的销量,其中逸阳旗舰店日销售额2500多万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90%,成为天猫女裤行业的领导品牌。

“五大工程”保驾护航

本次会议中,李刚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出的一系列政策红利,确定了河南省服协未来一年的工作方向,深入推进“五大工程”,科学谋划,主动作为,推动河南服装快速发展。

具体包括:深入推进“巧媳妇工程”。2013年全行业有65家“巧媳妇”示范企业,企业用工“三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而且生产能耗有效下沉。在2014年,将新增300个示范工厂,遍布全省30个市、县,安置20万青壮年妇女就业。

深入推进“安家工程”。2013年累计走访企业3000余家,收回调研表2800余份,需求工业厂房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需求100万平方米,意向投资额约为100亿元。目前已为锦荣置业、中金汇仁服装孵化园等导入安家工程。今年预计建设12个园区及新型市场,落地14个项目,占地9000亩,建成300万平方米厂房。

深入推进“品质高提升工程”。建设河南品牌服装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建设。继续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知名度,争取推荐20个优质企业申报“河南省名牌产品”和“河南省著名商标”,推荐3~5个优秀品牌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深入推进“信用合作融资工程”。行业于2013年成立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城市商业信用合作社,累计为130家企业放贷5.2亿元,截至2013年底,共为河南服装生产和流通企业放贷7亿元。2014年计划发起成立服装行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建立以“政策牵头、行业主导、企业共建”的新型模式化融资服务平台。

深入推进“新型市场拓展工程”,建立“电商联盟”。全力打造河南服装“云销售”技术平台,在新兴城镇和城中村实行“一条街、一座城”的发展模式。

点线面发展共创繁荣

本次会议还就河南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对实体商铺的发展进行了“点线面”式的系统规划,即一个店、一条街、一座城的发展思路,建设特色新兴商业模式,让休闲购物走进生活。

在新兴社区打造“休闲娱乐一条街”。伴随着河南省住宅地产日趋成熟、新兴城镇化和城中村改造、新兴农村社区建设,当地涌现出大量的新兴市场和专业街区,这为服装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项目充分整合业内资源,以区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一定地域的居住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满足人们生活、购物、文化、观光等多种需求。

河南服协新兴市场拓展工程办公室负责人李文杰认为,社区商业街具有四大优势:第一,商铺讲究“成行成市”,社区商业街整体打造特色商铺;第二,商业街相对传统社区商业内容更加丰富,购物休闲,两全齐美;第三,社区商业街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消费质量和生活质量;第四,社区商业街拥有固定的客流,开发商也具备一些优惠政策,可谓“钱景”广阔。

在县级城市铸就“购物生活一座城”。河南省正处在县域发展规划的初级阶段,县域核心商业区提升空间巨大,而河南省内服装品牌终端店面普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品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篇7

行业的火爆意味着新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困扰着从业者们。跨境电商下一步的前景如何?生活服务类电商该怎么操作?电商如何走进社区和农村?种种疑问或许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跨境电商进入全产业链融合

在电子商务大会现场,电商从业者和电商关注者们济济一堂,分享了电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跨境电商。

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4年海淘人群1800万,成交规模1400亿元。预计在2018年,中国的海淘人数将达到3560万,海淘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中国消费力量的崛起,庞大的市场需求与价值,已经让很多海外的商家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商场门口标语已经从“拒绝拍照”过渡到“欢迎中国买手”的字样。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以北京为例,介绍了三个值得关注的数字:第一,最终消费超过60%;第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达70%;第三,在消费中电子商务的贡献为80%。换言之,北京本地的GDP之中,60%以上来自于消费的拉动,GDP增量之中80%来自消费,消费之中又有80%来自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欧盟电子商务协会政策主任马丁・霍斯(Martin Hos)认为:“传统的跨境贸易有行政上的壁垒和立法的障碍,阻碍了这些企业的跨境贸易,但是当前开放的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表示:“随着消费的升级,品质消费带动跨境电商更为迅猛的发展。因为商业模式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更新了传统模式,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大数据引领的C2B的反向定制和实体零售的互联网升级。”

专注做出口的跨境电商平台小笨鸟董事长许丹霞更注重全产业链的融合。“从最终的理念来讲,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整合的概念。小笨鸟目前整合了从B2C、B2B到O2O的整个平台。”许丹霞说,“整合设计体系,解决了我们生产产品的转型升级问题。如果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去做,这个难度就太大了。所以就需要用一个整合的概念,是用一整套的互联网体系、平台,把全产业链深度组合。”

据许丹霞介绍,利用现有资源匹配,是非常便捷的方式。“利用现有资源,尤其是利用那些在海外已经运转良好的电商平台,就是一个快速的方法。”她说。

对于众所关注的新税制改革,毕马威中国税务事务所合伙人师迪特解释说,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进口税制改革并不是寒冬,而是进入规模化、机智化、快速成长的通道。“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也是一个成熟的标志。”他说。

“互联网+生活服务业”并非一蹴而就

“互联网+”思维的盛行也让传统生活服务业眼前一亮,包括出行、外卖等O2O领域已经深深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O2O甚至成为“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代名词。但也有观点认为O2O倒闭源于资本匮乏,引发人们对这一蓝海市场发展之路的思考。

好药师CEO蒋志涛、e袋洗CEO陆文勇以及金百万董事长邓超在被问及各自项目的盈利状况时,纷纷表示企业目前都处在良性循环中。三家企业虽然分属医药、洗衣和餐饮等不同行业,但都因为撬动了O2O最重要的内核――刚需、品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经营情况还不错。

蒋志涛表示,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的打通为好药师相关门店带来20%至30%的业绩增长。“O2O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希望O2O这种模式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增长。”他说。

“e袋洗采用的是每个小区的众包服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O2O企业喜欢自建物流,但我们知道,自建物流对洗衣行业来说不适用,因为它淡旺季比较明显。”陆文勇说,“我们自己本身不做全职的物流,也不开线下店,只有专注,才能够让项目真正盈利,并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

在邓超看来,金百万的U味项目――一个能模拟厨师操作流程的智能锅+半成品平台+烹饪方法云系统,也是因为解决了消费者在家做饭的效率问题,为消费者降低了做饭的时间成本,目前处于盈利的状态。“因为传统餐厅一天只有两个时间段创造价值,所以当餐饮企业做主成品时,它完完全全是在利用餐厅的闲置产能,不需要再增加人员,也不需要再增加任何设备。这样可以帮助餐饮企业延伸服务、释放产能,不管是C端还是B端,都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同时降低成本的做法。”他解释道。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目前,我国在供给侧上存在诸多供给不足,首先表现在生活服务业。“一旦生活服务业和信息化、互联网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他表示。

解决电商社区服务和农村电商的难题

在商务部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通过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中小城市、进社区,打造流通产业升级版”被明确提出,涵盖了目前最为活跃的两个增长点――电商社区服务和农村电商。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涉农电商平台超过3万家,其中纯农产品电商平台已达3000多家,在这3000多家中仅有1%盈利。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缺乏规模化、标准化,品牌信誉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专业性人才紧缺等。

“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放心产品,什么都白谈;有了放心产品,但不能形成标准化,也白搭;有了放心产品,能形成标准化,但不能保证运输和配送,还是徒劳;有了放心产品,能形成标准化,能解决好运输和配送,但服务水平跟不上,只能叫蛮干。”张月琳说,因此,农产品电商的出路,要从质量、标准化、运输配送、服务等方面抓起。

篇8

诚然,电子商务本身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但近一年多来,这种线上的商业交易方式背后的东西越来越清晰,以至于近来“快滴”和“滴滴”刺刀见红的血拼,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必将经受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这种挑战同样会带来传统与新型的融合以及新的市场格局。去年,阿里金融与上海农商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又是一次震惊四座的行动。据了解,虚拟信用卡的操作路径是:阿里金融通过淘宝天猫买家的数据分析(如购买习惯、手机号码使用时间、年龄、性别等),给实名买家1至5000元的信用支付额度,买家在手机支付时可使用信用支付额度购物,合作银行把钱支付给卖家。支付宝从合作商家处抽取1%的信用支付服务费。

上述林林总总的事实正在告诉我们,传统的任何服务与产品均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于转型策略,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将是一种必然,这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主要的是商业模式的设计及策略的执行上。

反观我们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存在诸多不适应当前商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农村市场的发展需要的因素。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很需要金融支持,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村草根网商,更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毋庸疑,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服务创新将带来更多机遇。以下笔者将从现代农村电子商务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入手,分析并阐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如何与农村电子商务共同发展并共赢。

首先,涉农金融机构不能忽略农村金融服务之本,即对“三农”全方位的支持理念!所谓全方位必然要涉及到从生产、物流、流通及消费等各个环节。而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如何让广大农户在完成其农业生产环节后,达成农产品与消费端最直接的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将产生最核心的作用。而搭建并维护这样的平台,实质上需要足够的信贷资金的支持,这将给涉农金融机构提供很好的业务促进的机会。当然,这也需要对传统的抵押贷款的方式做必要的调整。草根网商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链条中最值得关注的主体之一。他们普遍具有资金需求,但因其在发展初期的综合实力弱,在融资市场上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即便如此,仍需强调,金融机构应从农村草根网商的成功案例看到新兴农村电子商务的无限商机,进而关注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收益和盈利前景。

其次,涉农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带来挑战和机遇。阿里集团副总裁兼阿里金融CEO胡晓明披露,阿里金融已服务了25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放贷800多亿元。阿里金融的小微贷款仅凭信用,无抵押、免担保,7×24全天候服务。到2014年,阿里金融的服务范围可达100万家小微企业,授信额度在3000元至100万元之间。而面向个人客户的贷款可低至1元,根据目前客户数据,可向1.96亿个人用户授信。阿里金融依托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收集了海量的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征信成本,据胡晓明介绍,阿里金融的授信成本仅为0.1元/人。显而易见,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不仅拉动了新的金融和支付需求,而且正在驱动金融业的整体变革。因此,与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的协同创新将是涉农金融机构的一条重要出路。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市场,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型,都存在互相的需要与依存。

篇9

6月29日,第三方移动电商平台“拼多多”所在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书。文件显示,拼多多计划通过IPO交易筹资最多10亿美元,拟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据悉,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运营、研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和运营资本,包括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暂未确定发行价、发行量,也未敲定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中国的电商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零售电商生态日臻完善,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再有新形式的电商平台出现,而拼多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新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是主打“拼团”的社交电商平台,用户可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的拼团,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2016年9月拼多多现任CEO黄峥创办的“拼好货”合并,组建成为目前的拼多多公司。据相关数据显示,拼多多以22.4%的渗透率超过京东(22.3%),成为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于成功,也引发其他电商巨头的纷纷效仿。2018年上半年,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淘宝特价版”的App,直接对标拼多多的拼团模式。而在3月,京东推出类似拼团拼团“京东拼购”,并开放独立招商入驻。

此外,垂直型各类社交电商也纷纷启动融资与IPO。4月23日,分销型社交电商“云集”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1.2亿美金融资,4月19日,工具性社交电商“有赞”借壳中国创新支付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加上4月12日,导购型社交平台“什么值得买”再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冲击“导购电商第一股”。移动社交电商一时暗流涌动,成了群雄逐鹿、巨头纷争、资本重兵布局的最热门电商领域,长期关注社交电商行业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

二、专家观点

对此,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EN)电商快评予以评论解读:

亮点一: 急速扩张 成长惊人

1、营收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7年全年和2018年Q1收入分别为5.05亿元人民币(下同)、17.44亿元和13.85亿元,2018年Q1收入同比增长37倍。

2、GMV

拼多多成立近三年,2017年一年做就到了1412亿元人民币GMV,相比之下,京东2014年年初GMV才达到这一数字,这也相当于阿里2009年中的GMV水平。此外,2017年每个季度GMV几乎都翻倍增长,而阿里2017年GMV的同比增速为22%,京东为38.4%。

3、活跃用户

根据招股书数字,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到2017年底是2.44亿,约为阿里的47.3%,2018年第一季度活跃买家为2.94亿,为阿里的53.2%。

因为拼多多和京东的业务模式不同,拼多多的公布的年度活跃买家,而京东披露的是年度活跃用户,但比较京东2017年底2.92亿和2018年Q1的3.018亿年度活跃用户数字,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京东。

4、订单数量

招股书显示,2017年全年和2018年Q1,拼多多总订单量分别为43亿单和17亿单。这一数字可能已经超过了京东。京东近期并未公布订单量,仅在去年第二季度共订单量为5.9亿,因为第二季度有618大促,所以这一数字应当在四个数季度中算高的,即便依此为平均值计算,京东一年的订单量也为24亿,低于拼多多2017年的43亿订单。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目前相当激烈,拼多多也面临传统电商巨头、垂直电商、实体零售商的挑战,但由于拼多多拥有大量且活跃的消费群体、创新互动性强的消费体验、社交+电商无缝对接的能力、性价比极高的商品和留存商户的能力,这些都支撑着拼多多的快速成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经过了前期的快速发展,面临巨头的夹击,拼多多能否持续盈利,提供相对低价的商品同时保证质量、避免被贴上“低廉质量差”的标签,是今后营业收入高增长的一大挑战。但单从交易总额上,拼多多在2017年一年的快速增长足够引起阿里和京东的不安。”

亮点二:在线营销收入占八成

招股书显示,拼多多的收入主要包括在线市场服务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两部分,拼多多平台的收入主要来自在线广告和交易佣金,与目前其他电商平台在商业模式上具有一致性。

在线市场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在线营销服务和佣金收入两部分。在线营销服务类似于淘宝的在线广告系统,2018年第一季度了贡献了80%的收入。佣金收入是指拼多多依照商品价值向商家收取的0.6%的佣金。2018年第一季度,佣金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网络服务年费、交易佣金、营销广告费是传统电商平台盈利模式的“三板斧”,此外,随着拼多多平台大数据的积累、用户画像的完善、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可能衍生的出诸如2C端的消费金融、2B端的在线供应链金融,以及物流服务、云服务等新的盈利模式,预计不出两年拼多多就可以实现盈利,实现自我“造血”。

亮点三:创始人绝对控股 腾讯持股18.5%

招股书中披露了截至本次发行股份前的持股情况,个人方面,拼多多创始人、CEO黄铮持股50.7%、绝对控股;机构股东方面,腾讯持股18.5%、为第二大股东,高榕资本持股10.1%,红杉中国持股7.4%。

腾讯和拼多多关系密切。腾讯产业基金在B轮融资时介入拼多多,拼多多起家于微信生态,其低价、拼团的策略正是借由微信群、朋友圈的社交关系链条病毒式传播、快速起量。

2016年7月,拼多多获得来自腾讯等机构共计1.1亿美元的B轮融资,正式加入腾讯的电商联盟;2018年2月,拼多多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腾讯同意向拼多多提供微信钱包接口上的接入点,使其能够利用腾讯微信钱包的流量。此外,拼多多和腾讯已经同意在支付解决方案、云服务和用户交互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同时探索并寻求潜在合作的机会。

曹磊认为,拼多多“社交+电商”的模式非常符合腾讯胃口,而美团点评和京东亦是腾讯的左膀右臂,这三家在零售电商、生活服务电商等业务上互补,共同构成了拱卫腾讯系电商版图的“三驾马车”,分为对标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口碑和飞猪等平台,从而对阿里巴巴发起了新一轮挑战。未来腾讯若能进一步加大对拼多多的投资,不仅拼多多能在美团和京东的优势整合下拥有更大价值空间,腾讯也能借力拼多多来制衡淘宝。

亮点四:成立三年“火箭”上市 创电商新纪录

对此曹磊认为,首先,拼多多成立三年递交招股书启动IPO,应该是电商行业有史以来最快的一家,而在此之前的积累则是“聚美优品”保持:成立四年就上市。此外,拼多多比较低调,与媒体和公众外界直接沟通较少,所以更给大家急速成长起来的“黑马”印象。

其次,拼多多的拼团模式是以用户来发展用户,所以引流成本非常低,整体的运营成本相对比京东这样的大平台,更加可控。虽然财报数据显示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金额不是特别大,只要开源节流、开发盈利产品,加上IPO后有融资进来,现金流还是非常充沛。因此,拼多多选择此时启动IPO,我认为应该说背后应该更多是资本的力量在推动,当然公司上市后,对于拼多多的品牌、平台、商家、用户发展,以及公司治理的完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投入也大有推动作用。

第三,成熟型创业公司“独角兽”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二次发展”,在当下非常普遍存在。曹磊注意到:最近包括小米、美团点评、齐家网、宝宝树、拼多多、找钢网、优信二手车(已上市)、有赞(已借壳上市)、同程艺龙、什么值得买等电商平台、品牌都有纷纷披露招股说明书或成功IPO,此外还有沪江网、51信用卡、微贷网、猎聘网等互联网公司也冲刺IPO。此外,还有一大波互联网创业公司和“独角兽”也即将宣布启动海内外资本市场IPO进程。

对此,电商、互联网公司“现象级”IPO浪,曹磊预测:互联网中概股IPO “第四次浪潮”已经开启,而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已小米、美团点评、拼多多等为代表的“新电商”成为引领这股上市热潮的“主力军”,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电商时代”正在开启。

缘何是拼多多引领“新电商时代”2.0时代?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传统电商的发展遇到瓶颈,流量红利消失殆尽,电商用户增速大幅放缓甚至负增长,而移动互联网上的用户购物比例占全网购物70%-80%的份额。过去以为搞个APP提高用户下载量就万事大吉了,很多人走了个弯路。近期,以拼多多(拼团模式)、云集(分销模式)、有赞(工具模式)、小红书(社区模式)、什么值得买(导购模式)为代表的五类不同模式社交电商,接连获得融资或启动IPO的“行业级”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于社交电商模式的认可程度更高了,这也意味着有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新电商时代”正在到来。

曹磊指出,与社交网络的嫁接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这标志着消费零售电商行业正开启“去中心化”的新纪元,其中仅微信生态圈体系内的基于社交的电商年GMV规模不在1万亿元人民币话下。社交媒体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家克服获取新客引流瓶颈的重要工具。以拼多多、云集为代表的裂变式的社交拼团模式,依靠用户“口口相传”能形成“裂变式”传播,以极低的成本带动新用户增长,是移动电商、社交媒体相结合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曹磊进而指出,多家社交电商平台接连完成融资和借壳上市,社交电商会得到资本的这般青睐,主要是在平台获取用户流量方面,社交电商平台的模式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是流量磁铁,低廉的商品价格,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朋友圈等体系实现裂变式传播,以非常低的成本代价取得了海量的用户流量。而传统电商平台以内容营销、竞价、广告推广等获取流量的方式的成本,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变得越来越高,盈利的难度也加大,在这种环境下趋利的资本集团自然更倾向于流量成低,发展空间和潜力大的社交电商,资本抢占入局、电商平台涉足社交第三模式已成趋势。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报告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的社交电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B2C类平台:小红书、美丽说、蘑菇街、萌店等;(2)B2b2c类平台:云集、有好东西、爱库存、环球捕手、好不满仓等;(3)导购类平台:什么值得买、美柚、堆糖、省钱快报等;(4)“拼团”模式:如拼多多、“淘宝特价版”、“京东拼购”、洋码头“砍价团”、苏宁易购拼团、贝贝拼团等;(5)服务商类:有赞、点点客、微盟等。

此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进而指出,目前国内社交电商发展有以下四大特点:

第一,社交裂变模式:社交电商运营拼团、分销和社群三大模式能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例如“拼多多”所采用拼团模式中,用户通过拼团模式分享商品、店铺链接,相当于免费在做平台推广,因此为平台带来了低成本的用户流量。同时对于用户而言,拼团带来的较低价格则节省了购买成本。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中,消费者时常会碰到难以挑选出满足自己需求的合适商品的窘境。社交电商平台将社交流量与电商结合,通过社交媒体让商品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至消费者,同时来自友人、大咖的背书还能提高对消费者商品的信任度。此外,社交电商通过社交媒体渠道下沉,开发了三、四线城市以下的用户资源。以拼多多、云集为代表,通过社交电商模式,消化了大量滞销农产品,为农村地区电商体系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二,门槛低 服务周全:社交电商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平台入驻比较条件宽松,以此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店主、卖家。部分社交平台如云集,还会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服务,从选品、物流、客服、IT系统、内容等(美工设计、营销方案)到商家培训等,统一提供。

第三,高效供应链:电商平台发展社交模式的益处还在于,能够通过拼团等模式分析各类产品的用户需求量,将数据反馈至上游供应链中的生产商,能解决供需匹配问题,同时还可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不同于传统电商模式,社交电商基于个体信任,通过社交关系链实现商品信息的传递和交易的达成,实现商品与个体之间低成本、高效率链接。

篇10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农业地区;绥化市;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互联网+”的本质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使得“互联网+”的提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概念被迅速传播和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创造了全社会追逐“互联网+”的热潮。“互联网+”其本质就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依靠互联网平台,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分享、获取各种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得到法律、融资等相关服务[1],改变相对落后状态,提高竞争力。只有搞清这些内涵,才能抓住研究问题的要害。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在线化、数据化之后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反过来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其它领域,使得该领域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它的价值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原有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环节,从而实现效率重建,一方面可以促进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优化原有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优化原有的销售结构。今天的互联网就是百宝囊,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找到“互联网+”的应用所在。所以“互联网+”的精髓,就是去找到每个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最佳路径,甚至去优化传统模式。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的传播。大家看到,“互联网+”的涉猎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以“互联网+农业”为例,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而且还要改造互联网应用模式以适应农业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寻求农业在互联网中的商业逻辑[2],创新思维。

二、如何推进“互联网+”在绥化农业产业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可实现农业科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3],比如订单农业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农业周期开始前,在各大相关网络平台上绥化农业信息,吸引订单,这样就拓宽了订单范围,便于集约集群整合发展,而且减少了中间商环节,还可以将种养加工过程向合同方全过程展示,增强客户体验和客户粘性。近年来,有大量的农民和合作社都加入了电商行列,不止零售还有批发,以山东寿光为例,很多种子批发商从08年就开始网络经销,到目前做得好的其交易额已经超过线下,甚至有放弃实体专门做网销的。“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行动,推动农村“双创”行动蓬勃发展[5],2013年起阿里平台上农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零售拼平均增长速度,互联网农业销售空间巨大。再比如农机和富余劳动力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农机和劳动力资源信息迅速互通,有效地配置起来,节约更多的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农产品的价格撮合机制,可以形成中期动态价格,联通和中米目前合作了这个机制,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价格撮合机制是对“互联网+现代农业”功能的强化。

第二,“互联网+零售业”,这个我们基本上都有切身感受,电子商务已经覆盖了物质生活的全方位。从全国层面来看,2014年网上零售额2.8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数额之大,说明需求市场的旺盛。如近年出现的一系列“淘宝县”和“淘宝村”,就实现了农产品、农业劳动力、消费者等农业经济要素的最佳配置,即为农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实现了增收,为消费者提供了最优质合适的消费品,还促进了部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4]。绥化主打的就是农业牌,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产业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是已有的品牌优势,就是竞争力。针对人们对高品质饮食的需求,首先可以将种养过程拍摄成辑,在网上提供种、养、加工全程监控的资料证明,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销售环节把产地、自然条件、渠道、品牌全部融入线上线下销售中,可以考虑在大的电子商城中开设专卖店,或者建立绥化自己的像中米网这样的专业化网站,给绥化本地的零售业户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绥化作为优质农产品产区,具备提供优质原产品的能力,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个能力与互联网的影响力实现最大程度的聚合。

第三,“互联网+物流”,物流连接着厂商和消费者,这个环节效率是关键。绥化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不仅要谋求物流动得快,更要研究如何“少动”甚至“不动”来降低成本,整合现有农业、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资源,建立物流仓储信息采集和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第四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吸引菜鸟网络、淘宝、京东等国内外电商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分支机构。培育一批信誉良好、服务到位、运作高效的快递物流企业,加快形成有效支撑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第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创新聚集平台,要研究如何让互联网金融与企业更好结合来助推实体经济。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由于技术原因能够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可以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消费者,接纳度较高,而且对于中小微企业或者个人创业来说这个融资渠道更为便捷,完全符合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思路,人才优势、技术成果都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个媒介予以转化。另一方面,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正在急剧扩大,比如农业龙头企业,它有着全产业链中最为丰富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建立起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产业上下游提供金融的投融资、网上支付等服务,可以贯穿于农资销售和购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过程。

第五,“互联网+教育”,好的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名校名师,名校名师就像一个点,怎样把这种点的成功向面上进行有效辐射呢?首先教师资源流动性受限,但网上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受限,市域各校之间,以及与外地名校之间建立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分享课堂教学、题库,整体提高绥化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一个应用就是农业信息化推广,互联网催生出一个先进农民群体―新农人,他们懂得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营销,文化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通过有组织的互联网教育对他们进行信息化的科技、营销方面的提高,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可以有力的培养他们成为农村新一代带头人,推动农民创业就业。

第六,“互联网+旅游”,物质生活的提高让人们在旅游上也逐渐体现出个性化,更愿意在线上筛选旅游信息,选择更适合的旅游产品,操作也更为便捷快速。绥化的互联网旅游要做大,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加强在线宣传,借助各类电子商务和旅游商务平台,广泛宣传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旅游线路、农家乐和涉旅的交通、购物、餐饮、娱乐供应商等,提供比较全面的旅游资讯服务,打响旅游品牌和影响力。其中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绿色食品如果把它包装宣传成地域旅游产品,像哈尔滨的红肠、列巴那样成为经典,来者买之,不仅促进产品消费还对绥化是个最好的宣传。二是提供在线预订服务,信息掌握的同时还能实现预订,既可以与旅行社达成在线线路、票务等的预约,还能直接与配套服务的供应商预约,实现网上旅游产品全流程订单式服务。

“互联网+”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要想不失时机地抢抓这个难得机遇,将各项工作推向深入,地方政府就要从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分行业、分领域编制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动创业创新,推进“互联网+政务”工作,为绥化市农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 考 文 献]

[1]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5(6):8-10

[2]肖力.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2015-07-10(11)

[3]项坤宁.新农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农业”成焦点[N].农民日报,2015-07-30

篇11

电商大时代下,阿里巴巴研究中心用大数据与开放模式解读生态,走出了自己的“小而美”之路。

估值最高可达千亿美元,是的,这正是资本市场给阿里巴巴集团开出的价码。最近阿里即将上市的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几乎所有视线都在集中解读阿里巴巴各条引人注目的业务线,却忽视了位于北京的阿里巴巴研究中心,而这里恰是为电商高歌猛进指明方向的关键所在。

 

其实,“研究”这样的套词,每个人说起来都朗朗上口,柳词般流传于各种商业机构,用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真正能做好“研究”的却凤毛麟角。

“我们没有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高额经费,也没有成千上万的研发‘军团’,但我们专注于电子商务,探索这个领域里的‘无远弗界’。”阿里巴巴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告诉记者。通过“感知前沿、发现未来、推进共识”,既为阿里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电商参与各方的发展贡献精神食粮。如此,成就一个“小而美”的研究Style——既逐世而无闷,发潜思之幽光。

 

生态探测器

与工业时代便存在的老牌研究院所相比,阿里研究中心着实年轻,至今不过6岁。起初,它没有设在电商气氛热火朝天的江南,反而在传统文化与老工业盛行的北京落户。按梁春晓的解释,只因中心的创立者多居于此。现在看来,这反而是种幸运,研究中心因此少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成为更加精准的电商生态探测器。

 

2007年,正是电商即将发力的时段,按照艾瑞统计,当年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17.4%,达到561亿元,C2C市场爆发式增长,B2C网站不断增多,而作为领头羊的阿里巴巴也感到压力倍增,国外的电商“先贤”能学习的经验越来越少,国内更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相关的研究机构。

 

而另一方面,当时电商业态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小卖家、渠道商、品牌商、服务商之间的各种竞合,组织越来越纵横交错,也越来越具有模糊属性的生命系统,电商生态已经初具雏形。

 

因此,作为电商服务商的阿里,觉得有必要成立自己的研究中心,像“探测器”般准确地感知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发现生态物种的进化方向,再将探测结果“传递”出来,保障阿里按照正确的方向演进,同时,推动新兴的电商业态被大众和传统组织理解、接纳。

 

于是,阿里巴巴请来梁春晓,由他负责阿里巴巴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梁春晓曾经预测门户演化路径,提出泛门户概念,也精于搜索演化、IT转型、电商发展等方向,是信息经济领域内鲜有的多面型专家。

 

在梁春晓的眼中,既然电商生态是多元化的,那么对它的研究也应该是多方向,多角度的。因此他在“招兵买马”时,并没有局限于专门的学科背景,使得研究员团队有经济学、社会学出身的,也有MBA和数据分析的高手,文、理、工科不一而足。

 

毕竟,任何一个研究课题都不是某一个专业背景能够独立完成的。例如,为电商玩家们提供物流服务的服务商兴起,这其中不只是简单的商业模式问题,也有规模经济的经济学问题,还有供应链优化的管理问题,民营大物流兴起的社会学问题……因此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研究课题,获得完满的研究结果。

 

同时,研究员们也必须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电商行当里,传统的书本知识难以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实践知识,甚至是其他伙伴领域内的东西,如此,才能在共同的研究中彼此理解,不至在快速的电商变化中迷失。

 

此外,梁春晓超看重研究者的好奇心。在他看来,这种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会激发研究者激情,保证他们对电商新经济的高度敏感,不是脑袋里成天想着大企业怎么样,而是专注于新兴中小企业的成长,进而感受到技术如何改变商业,乃至影响世界。

 

正是有基于研究人才的多元化、善学习和好奇心,阿里研究中心才能凭借数十人的团队提出 “小而美”、“C2B”、“电商经济体”等重要概念,准确预测电商服务商群体的崛起,设计出与CPI(Consumer Price Index,物价指数)媲美的iSPI(Internet Shopping Price Index,网购物价指数)……

 

开放之道

当然,这样的成就也得益于阿里研究中心“按照互联网开放的方法做研究”。其一半以上的研究成果都是与其他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

依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说法,既然互联网企业起家于互联网,就必然具有互联网的基因。在这样的基因下,管理、运作、研究的模式自然也应该秉承互联网的方式,开放、共享、合作必然是基本属性。

 

因此,阿里巴巴研究中心没有走上其他同类机构的老路——组织团队,做出成绩,然后逐步扩大自己的规模,且只玩转自己一亩三分地,与同行、学界、政策研究机构相隔绝,让“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

 

要知道,电商是一个互联网的动态概念,封闭性研究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例如,对电商服务业的研究,对“三农”电子商务的研究,对电商环境效益的研究,必定要涉及很多企业、高校或者社科研究院所。

 

其中,高校的研究可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社科院所可以解读政策上的要点,阿里研究中心则能获得一手的电商案例,处于不同位置上的研究主体贡献不同的知识,三位一体,获得共生的研发成果。如此,便可明晰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了解三农电子商务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清楚电商如何提升物流效率,提升环境效益……

 

更多的时候,阿里研究中心深入各地调研前也会向合作机构发出邀请。就像到浙江遂昌、江苏沙集做农村电商的探访,中心会提前联系农村经济专家和农业专家去实地探查,调研如何用电商做农产品、特产买卖,农民如何从生产者转变成市场化的经营者,此种欠发达地区自力更生的模式如何复制……

 

这些调研需要多方共同“会诊”,才能感受到前沿的变化,再在此基础上,发现电商生态进化的方向和规律,最后,借助研究上的“小伙伴”,将研究的成果在更多的渠道中展现出来,达到“推进共识”的目的。以此让更多人意识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不必重复犯错、失败,减少电商通向未来的阻力。

不仅如此,阿里研究中心还从各个领域内选取专家顾问,与中心的高层共同组成“评议委员会”,一同评审研究员们的研究课题。“有点像报纸、杂志的编审制度。”梁春晓告诉记者,关键看研究课题是否符合商业生态的发展方向,研究的方法靠不靠谱,此人或他所构建的团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最后由委员会一人一票选出值得做的项目,不合适的“选题”自然会被“毙掉”。由此保证中心符合电商生态的主流研究方向。

篇12

在“术业有专攻”的金融界,童明更准确的身份定位,应该是一位“主要从银行同业部门弄钱出来”的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透过与信托、券商等机构的合作,童明弄到的银行资金便能注入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尽管这些地产项目的开发时间或长达两三年,而那些出自银行同业部门的资金理论上的借期都在一年以内。

“不要把‘短债长投’看成坏东西。要让石头在水上浮起来,就要让它有足够速度,拿同业资金投长期资产,就是用融资速度弥补融资期限。”童明表示,上述对张瑞敏名言的“巧妙使用”,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副总的原创”,他对此“深为佩服”。

可现在,童明却无心阐述他撬动银行同业资金的“精妙”理论。一场席卷自银行间资金市场的流动性风暴,不仅令他的“商业模式”骤然陷入困境,甚至就连他提及的那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压力。

进入今年6月以来,伴随着央行全面缩减在银行间市场投放资金的规模,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大为收紧,机构对资金的饥渴程度持续加重。作为国内银行间同业拆借基准利率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下称“SHIBOR”)数度出现飙高,SHIBOR中的隔夜拆借品种甚至一度升至13.44%的罕见高点。此时此境之下,多数银行为确保流动性万无一失,尚且大举融入资金,童明要借出同业资金则成了“无稽之谈”。

但业务的暂时停滞,显然不足以让童明这类混迹金融圈多年的“老油条”感到焦虑。他真正的恐慌却在于,央行此番强硬出手,矛头似乎直指过去数年间风头正劲且利润颇丰的买入返售、票据转贴现等“另类同业业务”。这些涉嫌规避信贷规模限制乃至银行体系内资金空转的同业业务,却恰恰是童明们搬运资金、赖以生存的基石。

可是,更有理由恐慌的却是央行以及中国经济当局。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从2006年至2012年,中国银行业同业资产平均增速高达32.31%,较同期银行业总资产平均增速搞出了12个百分点;同业负债平均增速则为31.05%,较同期银行业总负债平均增速高出10.98%。

不过,支撑银行业同业业务“超常规增长”的动力,既非银行业为保障流动性而新增的同业业务需求,亦不是券商、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体系内存放资金数量的正常增长,而是严格信贷规模控制下,银行业借道“另类同业业务”,开展大量表外融资,或以存款自我派生套取利差收入。

而这样的增长,无一不是在挑战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和有效性,也无一不是在为经济当局掌握真实宏观经济数据平添阻碍,由此积累的同业资产负债风险乃至部分区域性金融机构不断放大的流动性风险,足以引发货币政策当局的密切关注。

或许更令央行警觉的是,伴随着兴业银行2012年依靠同业业务创新所取得的亮眼业绩,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乃至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银行,也从2012年年底开始竞相在同业业务领域发力,这也让“另类同业业务”从部分金融机构的特色尝试,转而迅速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扩散繁殖”。作为同业业务“异形”扩散的直观表现,在今年一季度,同业资产负债的增速,尤其是买入返售资产的增速更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于是,出手绞杀同业“异形”,几乎成为央行必然的选择。而选择在传统上流动性最为紧张的六月即半年末考核时点,在银行间市场对同业资金“釜底抽薪”,央行的做法在被市场机构称为“铁血”的同时,却也因导致市场激变和恐慌情绪蔓延,引发广泛争议。

“异形”真身

毫无疑问,童明以及他在多家银行同业部门的“业务伙伴”,无疑是央行此次“铁血绞杀”最激烈的反对者。但仅仅在一年多以前,童明却“连银行同业业务是啥都搞不清楚”。而他从一名“缺乏技术含量”的“贷款掮客”,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同业资金掮客”,则和信托受益权成为同业资金投资标的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信托受益权,也正是同业业务走向“畸形崛起”的关键。

2011年11月,在一次饭局上,童明再次抱怨起日益严苛的信贷规模限制以及银行风控的严厉,让他为各色项目争取贷款的生意越发艰难。闻听此言,当时在座的一位券商人士接过话茬表示,贷款固然不好拿,“但老兄可以在同业资金上动动脑子”。童明也立即借着推杯换盏的机会,向这位券商人士了解了所谓腾挪出同业资金的要诀。

随后,通过一位相熟的农村商业银行行长,童明便开始了首次尝试。在借助一家信托公司,为一个待融资的地产项目设立信托计划后,童明通过一家自己控制的皮包公司,认购了这一信托计划。随后,在信托公司的帮助下,一家充当过桥角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理财资金,从皮包公司手中受让了地产信托计划的受益权。到此时,童明预先疏通好的农商行终于登场,以自营资金从过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手中,以认购理财计划等形式获得了上述信托的受益权,并列在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

对童明而言,这么一个看似复杂的融资结构,其实质就是农商行以同业资金满足了地产项目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农商行名义上是增加同业资产,并不会触及信贷规模限制,同时也可大幅减低风险控制上的资本占用,因此只要搞定了最终同业资金的出资方,这类融资要远比传统的贷款更容易获得。过桥银行则充当了将信托受益权转化为同业资产的作用。至于信托受益权,则是为了规避银行理财资金及同业资金的投向限制,而刻意设置的灰色法律概念。

尤其令童明感到兴奋的是,透过初期的实践,他发现,在资金运用的权限上,不少银行的同业部门具体业务人员,要远大于一般的信贷业务人员。于是,从2012年年初起,这个精于算计的掮客便开始利用各种资源,试图结交各家银行的同业业务人员。

“试了一圈下来,还是城商行、农商行的同业部门好打交道。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的同业部门,位高权重,能搞定一个就不得了了,但不容建立资源。国有大行、各分行做同业这块的多数胆小,不敢冒险。”童明总结道,“而且有好几家城商行、农商行,都是我教他们怎么玩这个业务的。他们学会后,有的还自己当起过桥银行,一年同业业务量比过去几年加起来还多。”

随着腾挪银行同业资金的“中介技术”日益娴熟,童明也开始逐渐尝试一些更为复杂的业务结构,以更大程度上规避各类监管要求,或是满足部分银行在同业业务上更为审慎的风控流程。券商资管、更多的过桥机构,相继在童明及其银行系统内合作者的筹谋下,被引入到灰色的“同业资金融资”过程中。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则是银行同业部门实际出资人的角色以及信托受益权的基本结构安排。

尽管干得热火朝天,但童明们的“银行同业生意”说到底还是小打小闹的手工作坊,其所能驱动的同业业务规模扩增,也相对有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此种业务模式纳入同业业务基本战略的做法,则是导致上述同业业务“异形”达致今天惊人规模的直接动因。

“说实话,他们吃肉的,我们只是喝点汤。人家业务网络是全国性的,无论找项目还是拿资金,都太方便。更重要的是,他们卖的不单单是信托受益权,还用银行信誉给这个信托受益权增信,这个就很吸引中小区域性银行了。”作为同道,童明对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时开拓同业业务的战略优势,有着清晰的体认。

在2012年的同业业务扩张中,以兴业银行为代表的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是将所谓“抽屉协议”与信托受益权加以捆绑,变相将银行信用担保注入到同业资产之中,从而极大地开拓了此类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市场。具体而言,“抽屉协议”即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与购买信托受益权同业资产的中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协议(即俗称的“双买断”)或做出其他兜底承诺的方式,由股份制银行对相关同业资产进行非公开的担保,由于这种担保并不公开,因此被比喻为“置于抽屉中的协议”,也同样因此不会形成风险资本占用而创造了“额外的货币供给”。

在这种业务模式中,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角色既可以是单纯作为通道的过桥银行,也可以是项目的提供方和整个交易的协调者。

除去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买入返售”同业业务,构成同业业务“异形”的,还有一度规模达致数千亿元但被监管机构加以整肃的“同业代付”业务,银行与农信社间一度兴盛的票据转贴现回购业务,以及部分意图获取城商行、农信社高利率而借同业存款之名进行的同业拆借业务。而这些业务的整体规模及风头,虽不及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业务,却同样是大量资金借助同业管道自我循环乃至进行制度套利的重要“病征”。

谁在裸泳?

曾有信托业内人士评估,从2013年年初至5月底,在信托业新增的近两万亿管理资产中,至少有半壁江山来自于同业资金购买信托受益权的业务模式。尽管这一说法,在银行及信托行业内部均引发争议,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同业业务与信托间出现愈加紧密的媾和,而这种媾和到2013年一季度达至更深程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同业资金市场流动性大潮的骤然退去,部分同业业务尤其是“另类同业业务”的激进者,其忽视风险、追逐短期利润不惜期限错配的“裸泳姿态”暴露出来,几乎无可避免。然而,“谁在裸泳”的答案,却有可能与市场传统的揣测,有所差异。

兴业银行自2011年起,便因其在同业业务领域的强烈进取姿态,而被视为股份制银行差异化竞争中,力求在同业业务细分领域确立独特优势的典型。而在该行2012年启动条线改革之后,大力发展资金业务及同业业务,也被正式纳入该行的特色发展战略之中。

在数据层面,兴业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位居全部A股上市银行的首位。至于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领域,截至2012年年底,其买入返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的资产总额为3947.15亿元;而同期,民生与之类似的指标,即买入返售其他金融资产(包含信托受益权及定向资管计划受益权)的总额为967.71亿元,招商银行买入返售其他类金融资产总额为136亿元。有意思的是,光大银行在处理信托受益权时,却并未至于同业业务买入返售项下,而是颇为老实地至于“应收款项”项下,2012年年报中,这一数字则为1636.94亿元。

显然,凭借2007年即开始深耕同业业务市场的先发优势,以及2011年以来在信托受益权等同业业务创新上的大胆尝试,兴业银行在2012年确实成为了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另类同业业务”的翘楚。而在这一年,大量的买入返售资产以及兴业银行作为过桥银行的收益,也确实令兴业同业板块为整体业绩贡献颇多。

正是基于兴业银行在“另类同业业务”领域的历史地位,在整肃同业业务的风暴来临之初,市场也普遍认为,兴业银行会首当其冲。尔后,有关光大银行因流动性问题未能按期偿付同业资金的传闻中,兴业被圈入其中,也再一次加深了市场对兴业同业乃至流动性管理的疑虑。

可是,兴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以及同业业务运转情况,或将令持有上述预期的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坦率地说,我们流动性很不错。我们不存在没有按期偿付同业资金的问题。即便是个别交易对手没有及时向我们偿还资金,也不会引发连锁危机。”一位兴业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证实。

在兴业银行内部看来,其坦然应对此次同业业务风波的底气,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虽然兴业同业业务从2011年开始保持着连续两年的高歌猛进之势,但从2012年起,兴业银行高层已经决心对同业业务进行规模收缩和结构调整。今年四月,兴业银行同业业务负责人在一个私下场合也证实,基于风险考虑和其他因素,兴业银行对同业资产规模的收缩已经全面开始。因此从2013年年初起,兴业银行在同业资产尤其是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领域的增量资产几近为零。这种对业务风险的前瞻预判,也令兴业在此次危机中得以保持主动。

前述兴业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还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同业资产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因此兴业对流动性管理的安排也格外审慎。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26日还披露,今年6月、7月兴业还各有1700亿同业资产到期。由此获得的现金流将进一步增强其流动性储备。

当然,尽管兴业在流动性上较为超然。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巨量的以信托收益权为代表的非标同业资产,如何尽快进行处置,仍旧是一个棘手难题。

同时,由于兴业以自身信用参与"暗保"大量信托受益权同业资产。在目前尚不明朗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这些资产可能出现的兑付风险,绝非兴业以过桥银行身份所能逃避的。

兴业银行2013年以来在同业领域的“见好就收”,似乎并未让其他大中型银行对同业业务扩张有更审慎的思考。在2012年年末,至少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复制和赶超兴业同业业务模式,甚至到今年5月中旬,在浦发银行提出的“五大战略”中,同业业务同样“忝列其中”。

经过2013年前5个月的此消彼长,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同业资产增速和增量均已超过兴业银行,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大量配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在同业资产规模上也已经超越兴业银行。然而由于在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资产期限配置上的过度激进,这家银行的流动性却在6月的风波中陷入苦苦支撑的窘境。该行的一位同业业务人员则表示:“这完全是央行人造的黑天鹅事件,在之前的风险评估中,我们确实对此缺乏准备,现在的处境十分被动。”

不过,复制兴业2012年战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骤然陷于被动,却仍有丰沛资源,应对流动性的挑战。

而在这场同业盛宴戛然而止后,最可能立即出现“不良反应”的,却是那些与童明之类资金掮客关系密切的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这些机构不仅自身承受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在内部人员与资金掮客紧密的利益勾连之下,对同业资金投入长期项目的期限错配风险控制上,也更为松懈。

“我现在反过来帮他们(即童明在几家农商行的合作伙伴),帮他们去找资金,把头寸平掉。”童明苦笑称,“不管是煤老板,或者大国企,还是别的,只要能弄出资金就行。”

以暴制暴

虽然央行在流动性管理问题上的态度最近已有软化的迹象,可无论是总理于6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发言,还是近段时间以来的央行表态,阻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自循环”的政策目标不仅趋于明确,而且在短期内似乎并无松动的可能。而作为资金空转的最大标靶之一,对“另类同业业务”的绞杀,也势必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在此情形下,银行同业业务主流发展模式的调整,也将成为国内银行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业资金买信托受益权这种业务模式,即便没有央行这次的流动性收紧,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监管风险。”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家现在是利用信托受益权在法律上的模糊定位。其实监管部门出个规定,这条路就堵死了。”

在他看来,未来银行同业业务,首先需要回归传统的功能定位,即配合计财部门做好流动性管理,同时做好同业间的结算清算,而非过去强调同业业务的盈利属性,在传统的功能定位之上,同业业务部门则应把业务重心至于同业渠道的合作上,借助同业合作扩大银行间的渠道网点共享。此外,银行同业部门还应加强对标准化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运作和管理能力,尤其把握目前资本市场深度调整中出现的机会,与券商、基金、保险公司展开广泛业务合作。

也有股份制银行同业银行部人士认为,与其一刀切叫停买入返售领域的业务创新,不如加强同业部门风控力量的配置,强化对同业资产期限错配风险的管控能力。

而对兴业银行来说,自去年年底做出收缩同业资产的决策后,在处理存量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资产的同时,推进其银银平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将会是其同业领域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方向。

与此同时,针对同业资产计提拨备、限制过度的同业拆借业务等监管传言,在本次风波发生,也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也将进一步改变同业业务的发展生态。事实上,兴业银行在目前的同业业务运作中,已在内部自行要求计提拨备。这一做法也可能在业内被进一步推广。

可是,也有银行同业业务人士认为,央行试图以流动性规制同业业务的做法,“属于莽撞的以暴制暴”,不仅不能真正解决资金难以注入实体经济的困局,反而会导致新的风险积压。

一位招商银行内部人士就指,绞杀同业“异形”,“可以戳破泡沫,但不一定能挤出泡沫”。“把钱给到实体企业又怎样,过去两年,大量的实体企业拿贷款买金融机构股权,买理财产品,这个也是金融机构逼迫的?”

篇13

一、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团县委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我县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0.62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一倍;2013年,我县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1.33亿元,比2012年又增长了一倍多。电商大军异军突起,2013年已有网店数215个,从业人员1451人,电子商务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掌柜”。

(二)电子商务县域特色鲜明。县已被列入“中国电商百佳县”之一。现在网上卖简易衣柜的商家,百分之八十来自的大东坝镇,其中最为集聚的西山村进入全国首批授牌的14个典型“淘宝村”之列;我县支柱产业--茶叶进军电子商务,同时带动了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政府提出了“打造‘网络绿茶第一市’,再造一个线上的‘浙南茶叶市场’的目标”;丰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也已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打产品。

(三)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一是出台《实施意见》,在财政资金、税收、用地、金融等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如加强通信及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网络支付和金融体系,构建信用和认证体系等;三是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在“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引导下,推进“物流配送进农村”子工程。四是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开展职业化培训、技能化培训。

二、电子商务统计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目前其综合数据由团委、经商局为主在统计,而统计部门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其统计范围与统计口径与其他部门是不一致的。但总的来说,由于电商企业运营方式的特殊性,统计部门要把电商企业的销售收入数据纳入统计,在制度设计上还需进一步的探讨,要结合电商企业的特点在统计指标设计上有所突破,避免多、全和繁的老路。

(一)电子商务统计指标设置简单笼统,不能全面反映情况。今年上半年,仅在规上批零住餐业商品销售额统计中对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作了分项反映,并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造成了只有“规上批零住餐”单位可以粗略反映,而其他行业的规上单位、全部“规下”单位和个体单位无法反映的局面。

(二)我县电子商务主要分布在个体工商户中,统计上难以客观反映其数据。比如我县的西山淘宝村有40多户卖简易衣柜的电子商家,2013年销售额超1800万元,虽然其行为也是直接销售,但在统计上由于其属于个体工业登记,所以只进入工业统计抽样框反映在工业环节上,但无法在商贸环节反映。又如我县茶叶市场个体商户,网络销售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销售渠道,其销售额已经包括在传统商贸统计中,而不单独记录电子商务交易额。还有我县目前许多以网络销售为主的个体经营户为无照无证经营,无固定经营场所,隐蔽性强,导致无法进行统计。

(三)电子商务的规模企业“上规”难。“规上”企业在统计上是全面反映的,不像规下或个体是抽样推算反映,所以各级政府对企业“上规”工作都非常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从今年年报开始,批发、零售企业“上规”申报条件除了基本的“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还需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加盖税务部门公章的企业增值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在目前,大部分电商企业都没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没有执行严格的会计制度,而且电子商务行业税收方面的政策还没完善及落实,因此电商企业在税务部门基本都是零申报,这就影响到纯电子商务企业的“上规”申报工作。

三、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统计制度方法的研究。统计制度的制定权在国家和省一级,实施是自上而下的,但意见反馈是自下而上的,这需要一个互相对接和交融的过程。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抓紧完善电子商务的统计制度,基层有关职能部门结合本地电商行业管理的需要,加强研究,多提建设性意见。

(二)完善县域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团委、经商、统计等部门都有各自不同的统计口径,彼此需要加强沟通和衔接,明确职责分工,综合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源,协同开展电子商务统计工作。建议:团县委重点负责全县个体户电子商务交易额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经商局重点负责全县限下单位电子商务经营情况和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情况收集、汇总和提供;统计局重点负责“四上”单位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情况的收集、汇总和提供。统计部门作为综合核算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的衔接。

篇14

一、2020年度目标任务

按照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38个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596户、贫困人口11070人的巩固提升目标任务,以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为抓手,以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为平台,全力推进商务精准扶贫,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2020年继续积极开展和参加相关消费扶贫活动;组织贫困村企业参加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及展会,组织企业参加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扩大贫困村农特产品销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市场拓展活动为抓手,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持续推进“扶贫”公益品牌建设,鼓励支持我区贫困村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禀赋主动对接省内省外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动员区内企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鼓励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优先购买“扶贫”产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鼓励“扶贫”产品企业与园区、酒店、旅游景区等合作共同设置“扶贫”产品展示区域。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以“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活动为抓手,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动区产品走出去。2020年全年组织贫困地区5户次以上企业参加活动和展会,1月至3月集中开展2020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100余家商家参与此类活动,促进消费达1500万元,其中贫困户参展20余次,涉及金额200万元。组织了15余家(次)茶企参加川货全国行站展销活动;组织10余家企业报名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川货电商节暨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和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供电商发展智力支撑

采取电商协会、电商企业与电商培训机构三方合作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实际操作培训;培育一批电商专业人才、农村带头人,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技能,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应用能力。2020年依托区服务业产业园区举办电商培训人员25人次。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开展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其中培训贫困村人200余人次。

(三)推进贫困地区企业和产品拓展市场

1.推进电商进农村,“农产品+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子商务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过去主要以“工业品下乡”为主,变为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并行的双向流通。藏茶、红心猕猴桃等农产品依靠电商加速上行成为发展的主动力。

2.建设本土平台,龙头电商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区网商总数共计2000余家,从事经贸的网商数量进一步增加,发展向好。“京东•馆”等本土平台规模日益壮大,“易田”、“数字云仓科技产业发展限公司”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带动了当地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3.建设电商产业园,加快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发展。引进果岭云仓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区建设生态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为区各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电商专业服务、咨询和培训服务,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协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企业产值。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协调疫情工作

今年疫情发生,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区经商局作为抗疫的一员,承担着酒店、旅馆、商场超市、企业以及帮扶大院等疫情控制工作,任务繁重。为配合好全区疫情管控工作,区经商局全局上下勠力同心,深入小区张贴和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并入户宣传防疫政策,督促并协助各小区做好进出人员“问检登”。同时多方筹措为“联包帮”社区和大院采购了目前市场上紧缺的消毒药水和电动喷雾器等消杀用品,由副局长杨汭嘉带队送到社区和大院居民手中,并指导群众正确使用,赢得了大院居民好评。

除了帮扶大院和社区,我们还深入诚信超市、吉选超市、凤凰超市、好立方购物广场等各大商场超市、酒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商场超市,我们排查了生活必需品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物资供应情况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在酒店旅馆,我们详细了解了旅客入住、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经营场所定时消毒、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等防控措施开展情况。

2.风雨同舟,携手度过洪灾

8月18日,草坝镇发生100年不遇洪水,洪灾发生后,区经商局快速响应,全局动员,第一时间紧急向受灾严重的地区运送应急救援物资,并尽可能抽派人手进行抗洪抢险。

三、目前存在问题

1.支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一是基础设施还有薄弱的地方,部分农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多,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二是物流配送等受交通条件、网点布局等因素制约,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山区无法实现直达;冷链物流发展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且成本较高。

2.传统企业、专合组织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一是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认识不够,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缺乏足够的信心,创新动能不足;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3家,不足10%涉足电子商务,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注重抓生产,对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品牌创建等缺乏足够的意识,发展电商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3.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够。缺乏农产品龙头骨干电商企业,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包装等标准化程度低,交易规则、溯源体系、理赔机制不健全,产品交易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4.专业人才不能满足需要。一是区内多数电商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招聘引进的电商企业关键技术人才受地域条件、环境条件、待遇条件等制约留不住人才;二是农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方面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政策引领,全面提升应用水平。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工程。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逆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按照消费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