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社会网络;政府;市场;边界
我国的经济转轨与社会结构变迁过程,是国家行政性的资源配置权力趋于弱化和市场交换关系的配置力量逐渐增强的体制替代过程。但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体制断裂或体制漏洞,导致原有资源配置方式低效或失效,而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网络就成为一种适应性的替代选择,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市场、政府和社会网络是资源配置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分别有着各自的作用边界。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边界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结构表现形式,表现为主体间的相互联结的状态。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交易内化到网络中的那部分就是它的边界的体现;而政府对于资源的配置边界则表现为对社会公共资源的调控,当然,在市场发生失灵的时候,政府也使用行政计划方式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行进资源配置。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在其边界内运作的边际成本是最小的。而一旦越过边界,则会出现资源配置低效和无效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使用不当的资源配置方式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进而带来局部或整体上的资源损失。因此,即使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部分替代另一种方式,这种替代也必须是在既定的边界限制下发生,同时,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不可能对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全部的替代,而且单一资源配置机制作用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社会网络不会随着正式制度的完善而“下岗”,它并非是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一个“临时工”,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相得益彰的补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发挥作用必然需要网络。因此这张社会之网,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可以存在并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理性化程度不高,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网络配置很容易成为一种钻体制漏洞的工具而突现其反功能。这需要从正式制度着手来遏制其负功能的发挥。
二、市场与社会网络的边界
张其仔(2001) 认为在配置资源时,企业和个人是选择关系网络还是市场,并不是简单出于生产成本最优的考虑,也不是简单出于对交易成本追求最优,而是出于对总成本最优的追求。只有在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对利润的边际贡献相等时,企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劳动力流动为例,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在招收员工的交易形式选择上是如何考虑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影响的。
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只是作为一个无性格“角色”存在。至于企业应该雇佣谁,不在经济学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中是没有交易成本之说的。但实际上,企业在雇用劳动力上有着多种考虑,因此也会对应着多种成本。例如,企业需要聘用一名经理秘书,如果仅仅定义工资水平,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应聘者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受到雇用。因为这样可以使生产成本最小,交易成本也会最小化。但如果企业对雇用这名秘书上存在着其他情况的考虑,如工作经验、性别、可靠性等因素,那么就会极大增加搜寻成本,这时仅仅依靠市场是很难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合适人选的,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总成本上升,交易成本大于生产成本的现象。如以上提到的那样,当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对利润的边际贡献不相等时,企业是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于是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便会选择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来招揽合适的人才。通过主体网络内部的动员,经过熟人推荐和介绍,来寻找适合改职位的人才。猎头公司的存在便是缘于这一原因,它成为市场和关系网络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三、社会网络自身的边界
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政府、市场和社会网络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目标,就需要发挥社会网络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或双失灵时的替代和补充作用。当然,也要看到我国出于经济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上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如要建立社会网络合理的配置资源机制,应该分析社会网络的有效运作空间。
一般来说,社会网络的运作需要满足两个独立或同时存在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大量和复杂的社会信息,与这些信息社会成员是不可能完全掌握的,也就是说由于寻找有效信息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费用, 使用社会网络则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第二个条件是社会竞争的存在。社会竞争存在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 、组织与组织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交易和获取。社会竞争越是激烈,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就越大。因为,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表现为一种信任机制,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个信任机制作为一种预期可以大大减少社会交易双方的交易费用。
尽管在上述两个条件单独或同时存在时,社会网络的运作可以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但这个运作空间也不是无限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个运作空间也会实效。如同规模经济扩大开始会伴随生产升本减少,而到一定规模后会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而导致生辰成本上升一样,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也会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实效。这一点可以借用一个小模型来说明。
假设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限制,存在因信息不完全而出现的不被发现的欺骗行为的概率,设为1-q,q代表信息传播的可靠性,其大小取决于传播技术 和网络的规模n,当传播技术提高信息传播的可靠性也增加,而随网络规模的扩大信息传播的可靠性降低。则可以建构模型:n >0,n n
假设在网络中的成员只与合作的人合作,不与投机者 交易,或对存在欺骗行为者给予对欺骗行为的惩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这种行为将成为网络中的一种均衡战略,只要网络成员在整个网络范围内的交易是无限次的,可导致(合作,合作)结果的出现。这一条件就是,在某一阶段选择欺骗带来的一次性收益小于始终合作带来的收益:
用力越强,合作均衡越稳定;反之,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力就会越低,直至降为负数,合作均衡就会被破坏。
四、结论
社会网络的运作空间,决定了社会网络、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但决定的不是社会网络的合理边界。因为政府内权力和企业内权力仍然可以参与到网络中来。网络和权利的配置模式一旦替代了市场模式,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最优组合,应该是由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市场秩序最大化的保证,而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一方面则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经济管理;社会资源;资源优化配置;意义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产品和劳动交换场所、以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体系。现代市场经济存在错综复杂、 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的矛盾体系, 这些矛盾体系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影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 共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这些矛盾体系, 才能把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矛盾体系的内容包括: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产权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有制结构的矛盾; 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矛盾,等。产权矛盾和所有制矛盾属体制性矛盾,在体制没有突破的情况下, 研究这些矛盾缺乏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只研究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分析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探讨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二、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
(一)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存在此多彼少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特点在于进入市场的经济主体, 内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外有竞争的压力, 并在优胜劣汰中形成一种社会强制。这种特点必然产生社会资源配置手段和社会资源配置目标这两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矛盾。
1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
政府和市场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矛盾。政府按计划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一是市场和计划双轨制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源的计划性配置仍很多, 旧的计划经济烙印很深, 政府迷恋权力并习惯于计划调控, 对以市场调控经济的方式、 方法不认识或者认识不够, 甚至有时是有意识拒绝由市场调控经济的运行。市场调控就意味着政府权力的丧失,中国在加入 WTO 的过程中, 反对最强烈的是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 因为一旦加入 WTO,就必须按照WTO 规则和市场规则办事, 社会资源配置就应以市场配置为主, 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就没有计划的特权。这一例子充分说明市场和计划之间矛盾的严重性; 二是市场与现行政策的矛盾。市场的调控是即时的, 而现行政策是根据制定政策时的实际状况制定的, 不可能完全反映现时的市场状况, 无法像市场那样即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当然市场调控也有局限性, 也会产生“外部不经济”,“ 看不见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当“市场失灵”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三是市场规律和现行政策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支配市场的是市场规律, 市场规律是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发挥作用的,而政府在制定现行政策时,考虑最多的是社会的整体需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执行现行政策和抓住发展机遇的矛盾。作为经济行为主体, 其经济行为必须受到政府政策法规的制约,而市场经济中又有很多商机与现行政策的利益取向不相一致。
2、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社会资源配置目标的矛盾,资源配置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兼顾公平。市场经济存在竞争规律, 经济行为主体都是竞争的参与者, 竞争规律遵循优胜劣汰,才能体现效率和发展生产力。公平是每个人的天生要求,任何人都要求在任何方面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只有公平, 社会才会稳定, 效率才有保证, 经济发展也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显然,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所要求的效率第一, 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二) 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矛盾
市场经济中,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内在矛盾,主要有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总量上的均衡与失衡、 结构上的均衡与失衡之间的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总量上和结构上处于均衡状态,国民经济就能平衡发展, 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通缩或通胀”等经济发展局面, 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相对的、 暂时的, 不平衡才是绝对的, 只有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 经济才会出现波动, 成为经济萧条或膨胀的根源。无论是哪种情况, 作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的政府都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以达到经济的平衡发展或朝政府所需要的目标运行。
2、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的矛盾市场的运作和变动是有周期性的, 有高峰有低谷。市场变动瞬息万变,信息的流进流出、 供求关系的变化、 商品价格的升降、 消费者偏爱的改变、 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动,宏观经济运行周期也影响市场的变动, 这些变动使市场变动呈现周期性。市场变动周期与市场主体之间一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另一方面市场变动周期要求市场主体的素质相应地即时发生变化,而市场主体素质的变化需要一个缓慢式、 长期式的学习积累过程, 市场主体素质的改变相对于市场变动是滞后的,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三、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管理
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 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其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使用是否带来了生产的高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一般说来,那些在同行业中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劣势企业,会因其产品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遭淘汰。因此,从资源使用这个角度看,归根到底是看有没有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效益。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靠的是市场途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和优点,它能够自发地实现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内部的优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优化配置的企业集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由于市场调节作用的有限性使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因此,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供求的总量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环境等,必然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而在企业内部,部门或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则主要是由市场途径来实现的。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优化资产结构,形成合理的创新机制,从而在微观的企业,部门或地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这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一种,以达到社会的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大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的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规划及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四、意义与启示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通过对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的研究, 使我们掌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各种矛盾关系和各种矛盾的运行规律, 这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关键的作用。
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做实践指导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诸多矛盾是围绕资源配置展开的, 解决好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抓住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中资源配置这一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视市场的各种矛盾, 辩证分析各种矛盾,遵循矛盾的发展规律, 掌握好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及时调整矛盾双方, 使矛盾双方协调统一发展。这种方法对于指导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ume, D. , THN, Book Ⅲ, PartⅡ, Sect . Ⅴ. 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 , 1890. 287- 288
[2]Coas e, R. W. , Adam Smith. s View of Man. ASCA, Vol. ,1976. 559
[3]黄捷荣, 张长生, 郑志国. 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研究. 北京: 红旗出版社, 1996. 58- 61
[4]陈东琪, 李茂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73- 75
[5]Cf. Mc Nulty,Paul J. , Economic Theory andMeaning of Com -petition. Quarterl y J ournal of Economics, 1968. Nov. : 82
[6]李风圣, 吴云亭. 公平与效率.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112- 114
[7]陈宇胜. 改革、 发展与收入分配.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31- 133
[8]Kornai, J. , Socialist Syst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 tyPres s, 1992. 37
[9]胡永明. 市场经济与产权改革.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99
[10]胡正旭.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J],甘肃社会科学,1995.5
作者简介:
郑玲敏,女,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新西路支行客户部经理,经济师
杜丹,男,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团校)财经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关系着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近20年来,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10.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二,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几乎是发达国家的四倍。这足以说明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节约意识差,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的不够牢固,在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方面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办事,资源管理粗放,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制度不完善,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节约的科学,经济学中的节约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生产成本的节约主要在微观层面,交易成本的节约主要在宏观层面,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经济学研究节约问题假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资源稀缺和理性人。因为资源稀缺才有必要研究节约问题,如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研究节约问题就没有意义。同时,节约也只有在理性人假设的条件下才成立,只有人的理才有可能节约资源,非理节约无从谈起。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人并非完全理性,他们在消费自己的资源时非常理性,消费国家或他人的资源时部分理性,或者非理性,他们总认为国家或他人的资源无穷无尽,无论如何消费都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代价,自己的资源是稀缺和珍贵的,来之不易,这种观点和想法是产生损失和浪费的根源,也是人的本性决定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依靠制度来管人管事。制度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好的制度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恰当的制度选择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的制度有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讲主要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从微观层面讲主要是履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和规定。这两个层面的制度都很重要,它们相互补充完善,缺一不可,但相对而言,能从根本上抑制资源的损失浪费,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资源配置制度,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来调控社会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余缺,用经济的方法把资源节约与否的受益受损规定到个人,使所有的人都能为自己消费的资源付费或负责,使社会资源的价值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社会资源的初次配置很关键,初次配置的公平、公正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能否有效的被利用。如果社会资源的初次配置合理有效,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基本一致,那么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资源的二次配置就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严谨、细致、周密;如果社会资源初次配置就不合理,资源的社会价值不能得到真正体现,或者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配置在不需要资源的地方和不能使社会资源发挥作用的地方,那么无论资源的二次配置多么优化,对资源的管理有多么规范和严格,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是不可避免的。如某工厂如果是免费用水或用水成本很低,工厂很可能就不关心节约用水问题,也不会采取更多的措施限制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措施制度越多,监督成本就越高,有时候监督成本甚至超过水费,这对工厂是得不偿失的,但如果工厂的用水成本很高,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就不得不千方百计节约用水,控制成本,这是制度和市场的力量,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竞争机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对资源利用的招投标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真正体现资源的社会价值。有竞争才会有节约,竞争是节约的最好约束,竞争是通向节约的钥匙,竞争机制把节约纳入到比赛的轨道,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使社会资源的产权明晰化、节约制度化,使社会资源的配置不断优化。目前我国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资源消耗高和损失浪费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的社会氛围,逐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运行制度化和法制化,社会资源产权明晰的目标,尽可能的把资源利用的效率不断提高,把损失浪费不断降低。
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各种社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市场化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可分成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市场化的主要贡献是促进社会整体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促进市场化的有序发展,重点是形成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带动社会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使社会资源从低生产效率部门逐渐流动到高生产效率部门,资源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从短期看,生产资源在均衡点方位沿着曲线进行移动,实际上是在相对稳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增长。从长期看,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社会资源逐步实现均衡的状态。
而从微观的角度上看,我国市场化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优胜劣汰机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强,当部分微观主体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市场的淘汰或者兼并机制将会发挥自主调节作用,以保持整个经济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自身管理方式、创新现有经营模式等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企业需考虑如何进行技术革新,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并非授权使用或者是引进,而是以一种自我技术原创来促进自身生产技术轮替,最终使企业的“造血”功能得到提升,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有效的动力。
二、结束语
宏微观市场主体都应紧密联系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当中,充分利用市场各种有效资源,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从而增大市场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亟需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市场化要对经济增长发挥良好促进作用,注意明确政府的职能,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政府规模过大将对社会和市场产生过重的负担,也是影响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竞争机制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与标准
资源配置,亦称资源分配,它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及其产品产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该种资源及其产品产出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各种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的一种,以达到社会最高效率和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
教育是人们众多需要中的一种,它能为人们提供包括消费和投资等多种效用。作为消费品,教育体现为一种个人享受和修养;而作为投资,它可通过改善个人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因素来提高个人未来就业机会和收入。与其他产品一样,教育产品供给也要消耗大量稀缺的社会资源,包括师资、土地、建筑场馆、仪器设备和资金等。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要,保证一定的教育产出,人们必须将一定的社会资源分配到教育部门中去。同时,由于人们教育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我们还必须保证教育内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获得必要的资源投入。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增加教育整体或其中某种类别教育的生产资源投入必然减少其他社会产品或其他类别教育的生产资源投入与产出。因此,为了达到最大化效用,我们要求有限的资源在教育部门进行合理配置,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使用。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的一致性来衡量。教育产品价值是单位教育产出增加带来的产品价值增量,其现实形式就是学费。教育产品成本是因增加单位教育产出而损失的最高其他产品价值量。在教育产品价值和产品成本不一致,如前者大于后者的情况下,将生产要素从社会其他部门转移到教育是有好处的。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教育产量会增加,教育产品价值下降,同时,社会其他产品产量会减少,相应产品价值上升,从而使教育产品成本上升。只要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不一致,这种生产要素转移就应该继续下去,直到二者最终相等。以上是从教育部门整体来看待教育产品价值及其成本的,如果从部门内部,如某所学校来看,教育产品成本就会涵盖因该学校增加教育产出而导致所有其他同类学校、其他类别教育以及社会部门的产品价值量损失。只有教育产品价值和所有教育产品成本一致时,教育资源才会实现合理配置。
二、计划和市场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采用什么方式去分配资源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资源配置方式要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基本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有计划与市场两种类型。计划就是通过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判断,用高度集中的计划指令将社会资源分配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去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则是以个体消费者和企业决策为基础,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将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理论上而言,计划和市场都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依靠计划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必须获得准确的教育社会供求信息以确定合理的教育资源投入量和教育产量。教育需求方面,政府必须分教育类别、专业等了解社会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偏好,并将其汇集成教育社会总需求。教育供给方面,社会教育供给能力由教育产品成本大小决定,因而政府必须对其他社会产品需求、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教育和其他产品生产技术等进行全面调查。然而,政府要准确获得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产品社会需求信息和生产成本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实际中,政府规定的教育计划指标很容易偏离实际的教育供求状况,导致教育供给不足或过量、教育结构失衡等问题。同时,在计划方式下,学校的招生和资源投入等统一由政府承担,学校缺乏独立利益,因而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不足。这样,学校就可以不讲管理、不计成本,导致政府教育计划的落空。
市场方式意味着教育资源配置由教育消费者、学校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主体来推动和完成。首先,个体消费者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追逐产生了教育需求,但是其他消费者也存在相同需求,这样消费者会为获得入学机会以其知识、能力和经济实力等展开竞争,教育需求竞争会形成教育市场价值。其次,教育市场价值会激励教育供给,教育投资者为获得投资收益,竞相办学和扩大招生。但是,学校的供给能力会受到教育产品成本的约束,在市场环境下,教育产品成本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价值来衡量(具体为生产要素价值和生产要素耗费量之积)。学校提供教育会引发对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需求大小由生产要素的边际教育产品价值决定。但是其他社会部门也存在相同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竞争会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价值。生产要素市场价值既反映生产要素在教育中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反映生产要素在其他部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而代表教育生产成本。最后,学校根据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来决定教育生产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在两者不相等的情况下,学校增加或减少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是有利可图的,学校必然将教育生产推进到两者的相等点。在这里,最优教育资源投入量和教育产量得以确定。
与计划方式相比,市场教育资源配置由教育消费者、学校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微观主体而非政府充当配置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些微观主体之间结成了复杂的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关系,正是依靠这种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资源才得以在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教育内部不断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价值的形成与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最为关键,前两者为各主体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市场信息和收益激励,后者是调节教育和其他产品供给、实现教育供求均衡的基本条件。如果社会存在某种资源交易或流动障碍,或者一些主体如学校根本不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力,教育产品价值就无法推进到教育产品成本水平,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难以实现。
三、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我国教育也实行一种计划体制,即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一元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对教育资源采取单一的计划配置方式。其配置过程一般政府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要求,制订一个总的教育资源配置计划,然后将这个计划分解成各下属应当承担的任务,一直把这些计划落实到最基层。在这种配置方式中,政府包揽了办学权利和义务,既担当了学校的举办者又担当了学校的投资者,同时还直接担负管理学校的职责,学校无条件地接受计划分配到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可以依靠政府力量迅速集中社会资源增加教育投入,在一定时期内对教育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也暴露出计划信息失灵、教育资源配置脱离社会需求以及抑制学校办学活力等问题。
为改变传统教育体制带来的办学效益低的现象,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地方教育职责、对学校简政放权、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以及改革学校招生制度等。学校自主办学权力的扩大,强化了市场^、才需求对学校招生和办学的引导。同时,中小学也开始向学生收取学杂费。消费者和学校之间的缴费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市场交易关系,为真正确立教育服务价值提供了科学评价标准,增强了学费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格杠杆作用。在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又在教育面向市场、改革单一办学所有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各种民间和社会办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集中配置教育资源的弊端,加强了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引导,提高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益。但是,从整体上而言,我国教育还未脱离传统计划体制的基本框架,政府对教育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行政管制,这些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学费价格功能的发挥,阻碍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
第一,办学准入限制。虽然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但是由于办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很多民间和社会资源难以流入教育部门,导致教育供给不足。与此相对应,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在迅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供给不足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教育产品价值背离正常教育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目前,我国居民教育支出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家庭教育支出比例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支出比例。居民教育支出增长的重要来源是择校费等选择性教育支出的大幅增加。北京大学课题组2004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有择校行为者2004年总教育支出平均为5262.5元,其中择校费平均达4525.6元,费用与高校学费相当。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禀赋来看,我国的教育生产成本不会高于发达国家,更不会出现高出数倍的情况。
第二,学校自主办学限制。目前,我国各级中小学也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集中统一的行政领导体制,政府对学校的校长任命、机构设置、人事、入学招生、专业设置及学位授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在重要的教师人事方面,学校用人和教师自由择业还受到传统户口、档案和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目前学校之间除部分特殊人才外,大部分教师还难以正常流动。这些限制大大束缚了学校自主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和教育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学校无法按照社会教育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包括调整学校科目、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也阻碍了教育生产要素在学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第三,学费管制。从2003年开始,政府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一费制”,对义务教育收费种类和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学费管制在于治理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等问题,但是,学费管制也强行将教育产品价值降低,扭曲了教育的社会供求信息,阻碍了社会资源流入教育部门,不利于教育供给的增加。同时,还会使学校做出适应性调整,降低教育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费及其水平代表市场对学校教育的认可程度或评价等级,提高教育质量也意味着学校将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回报,这样会对学校办学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而在学费管制下,所有学校收费不分地区、教育质量等差异全部“一碗水端平”,这无异于将竞争性的学校办学转变为一种“公共产品”,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反而获益更大。这将严重挫伤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动机,最终造成普遍性的办学低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行政管制对教育竞争和教育资源流动的制约。它不仅阻碍了教育供给的增加和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严重的教育收费问题,而且也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要求,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四、构建教育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就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或环境来促进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教育产品市场价值形成。这种教育竞争机制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竞争性教育产品市场
教育产品市场是教育服务购买者的学生和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之间结成的交易关系,是形成教育产品价值的基础,其现实形式就是办学市场。要充分发挥办学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必须保证办学市场的竞争性。如果办学市场存在供给垄断,教育提供者为攫取垄断利益,会主动限制教育供给和人为提高教育产品价值,从而使生产要素无法充足地流入教育部门,导致教育产品价值和成本相背离。保证办学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开放办学,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能够平等参与教育提供。目前,要实行自由办学准入制度,降低办学准入门槛,同时实行学校自主招生,改革高校学位授权和专业设置等的政府审批制度,实行简单的政府备案制度,为学校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竞争性教育生产要素市场
教育生产要素市场是教育及其他社会部门与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结成的交易关系,是形成教育生产要素价值的基础。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的分割或垄断也会阻碍生产要素在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教育内部自由流动,从而造成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的背离。师资是学校的核心生产要素,教师劳动力市场是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师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的关键在于保证师资的自由流动,这需要我们从社会整体上大力改革传统户籍、档案及人事编制等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建立自由的教师择业和学校用人体制。
(三)自主办学实体
在市场方式下,教育资源流动是通过教育主体间的资源交易来进行的,因此必须确保教育主体具有独立产权。学校是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只有存在独立的主体利益,它才会主动参与教育资源配置并承担经济后果。因此,学校必须是一个自主办学实体,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和理由进行决策,有独立的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组织、学位授予、经费使用以及人事等权限。
一、成本及其本质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2)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干春晖著:《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4.[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俗时竞姆汛踊峒乒鄣憷纯矗褪亲什南模蛘咚担时竞姆咽且宰什募右匀啡虾图屏康摹6什且恢制笠涤涤谢蚩煽刂频木米试础?/P>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就是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优化分配并合理利用的过程,是高职教育资源在不同利用领域上的有效分配。而社会资源则专指为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所能提供的除院校以外的足以转化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开发这些社会资源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途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能更深一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高职院校校内资源的使用现状
(一)各类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率高
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和平台,包括校内的教学建筑、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图书馆藏资料、教学师资等各类资源。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投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这些校内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扩建或新建的校区。另外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稳定,这些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再加上某些院校实行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率。
(二)实训设施设备等资源不能紧跟行业发展
高职教育中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联系生产一线,紧随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配备,就是为了缩短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管是依托于科技发展的工科,还是以人文为主线的文科,在操作标准和实施环节上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由于某些因素,高职院校内这些学科的模拟教学环境却不能紧跟实时发展,这就造成了滞后性。
(三)校内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师长期发展需要
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支精干而又卓越的师资队伍,则需要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师资,既要具备所授学科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样也需要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仅仅依托校内常规的教育教学资源,很难使教师在一段时间或一个领域中有较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的理念不够先进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但在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思想,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理念较为落后,行为较为传统。例如,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理论课还是停留在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地点以教室为中心、备课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上,实践课则有缺乏专有体系和考试制度、依附于理论课、设计性环节少等理念问题。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具有多重性
高职教育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应为高职院校自身,但由于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配置主体又存在着多重性。每个院校中的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都可以是资源配置的承载或运作主体,院校与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甚至联盟又可以是资源配置的联合主体,给予院校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政府机构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与专业建设发展互惠互利的企业则是资源配置的隐性主体。各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的联系详见图1。
图1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多重主体
(三)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实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方面存在稀缺性,再加上各地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的院校在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上存在差异,因此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并未完全有效地实现优化配置。例如,常州科教城内的5所高职院校,虽然在实训场所、图书馆资料、专业师资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在学生学分互认、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共建共享、教师培训一体化等方面尚未真正起步。
三、基于社会资源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
(一)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
体制资源就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拥有者,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官员掌握和支配的各类资源,也就是国家公共权力资源,其核心要素包括国家及其下属机构和官员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行使的公共权力等。尽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逐渐弱化,市场调控能力和地位日趋增强,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方面占据主体地位的现实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首先可以与相关政府机构建立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院校在对体制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在自身与体制资源的支配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点,然后以此来作为建立互动关系、发展并维系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高职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双方关系越紧密,关系网络建立的就越牢固,也就会从政府及教育部门获得更多的资源。其次要为政府和社会主动提供服务,任何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帮助。例如高职院校可帮助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和学生群体游行等突发事件,对地方人社部门或行业协会开展有关教育类工作,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参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另外,还可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当前的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性差,运行成本较高,所以利用体制资源优势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可延伸集团的教育事业与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功能辐射的特点,引导集团内的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从而快速健康发展。
(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知识资源是指高职院校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反映和认识基础上,能够组成、维持、参与并服务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资源,它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各种效益的知识类成果或能力的总称。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创造和拥有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专业品牌、技术专利、文献版权等显性知识资源,另一种是隐性知识资源,即体现院校不断积累和创造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运作机制和行为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同类院校、科研院所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职和退休专家的智囊团作用,他们在决策咨询方面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持。例如,帮助学校确定办学模式、发展规划、发展定位乃至校训等重大问题。在系部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则应发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的一线专业人士和行家的智力与能力作用,协助系部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效果评价等,介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另外,社会组织和行业的各类研究性活动项目,也给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例如,专业类行业协会的专业学术课题,教育部门和机构的教学教改课题,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的专业横向课题等。这些社会类知识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都可以增加高职院校的知识拥有量,促进隐性知识资源向显性知识资源的转换,同时使大量知识得以汇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
(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是管理型人力资源和技术型人力资源,前者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后者就是指教师。是否能合理利用并配置这两类人力资源,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主要从“三个关系”和“一个层面”来进行。“三个关系”是指高职院校的纵向关系(政校关系)、横向关系(校校关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关系)。在纵向关系中,公办高职院校可聘请在任的政府官员担任学院某一机构的特聘专家或名誉主席,民办院校则可聘用前政府官员到学校直接任职,以此获得更多的教育发展信息和发展资源。利用横向关系就是由同类院校中相同专业的教师担任兼课教师,弥补师资的不足或丰富学科知识。合作关系则是邀请企业的一线生产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一个层面”是指校内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参加的各类进修培训项目,包括依托行业的双师素质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以及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访问学者、管理人员研修班等校外培训。
(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雪灾过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
这一自然灾害将给中国未来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自然灾害将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场自然灾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变量,它既不能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不能减缓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反地,由于在重建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所以中国的经济还会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03年中国非典发生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步伐非但没有放缓,反而因为消费快速增长而出现了强烈的反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的配置受制于各种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本身就是资源配置的内容。有些学者把经济学看作是资源配置之学,认为经济学不讲道德,只需考虑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即可。然而任何学者都不否认,在研究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回答资源归谁所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属于超越生产力层面的生产关系问题。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资源归谁所有并不重要,但是他们同样清楚,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交易费用等于零的现象并不存在。所以,不同所有制形态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应当有所不同。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还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制度直接规定所有权的表现形式。所以,在研究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问题,而假定生产关系一成不变;也不能仅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上层建筑各个因素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影响。
因此,在回答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自然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乃至人们之间的劳动关系,还要考虑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上层建筑中的表现,以及意识形态对社会资源配置所产生的影响力。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状态下,任何一个自然要素的短缺,都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重构。但是,封闭的经济状态正逐渐被开放型的经济结构所取代。在分析自然灾害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时,还必须考虑到各种外部因素,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因素。可以这样说,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如果只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那就很可能是盲人摸象,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一个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所以,考察中国的经济发展曲线,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政府投入比较大的年份,中国的经济就会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凡是政府投入相对较少的年份,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会出现短暂的波动。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既反映了中国的经济性质,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政府掌握绝对的经济主导权,在电力、电信、钢铁、石油、化工、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领域,国有企业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所以,当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电力、电信、钢铁、铁路带来严重损害的时候,人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意识到,政府必然会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入,而政府投资又会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而使中国的经济繁荣兴旺。
政府在电力、钢铁、电信、铁路、公路等领域的大规模投入,还可以带动民营资本投资的增长,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通货膨胀。但是,这种通货膨胀下的增长比滞胀或者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打个形象的比喻,在汽车发动时,必须启动点火装置,而自然灾害在某种程度上类似这样的装置,它让那些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重新获得政府订单,而政府在重建的过程中,不仅会投入资本,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力,因此,灾害之后的重建还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
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自然灾害问题,必须考虑到政府在重建过程中的社会福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灾害本身也是经济学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学在设计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或者产业结构模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这一重要变量,那么,经济学的理论就是不完善的,或者至少是不周密的。
讨论中国灾后重建的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重建会给哪些行业会带来增产的机会,还应当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人们注意到,在此次自然灾害面前,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国有垄断企业。这些企业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采用了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没有为可能到来的自然灾害准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所以,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它们必然会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灾害改变的不仅仅是政府投入的总量,还包括国有企业经营的质量。因此,自然灾害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管理的优化并非全是坏事。
重建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多的是反思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电力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需要重建的还有中国的资源配置模式、生产关系乃至影响生产关系诸要素的法律制度。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提高当地生产力水平,但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依赖国有企业,而没有吸收社会资本,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就无法形成,通过竞争发现价格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实现资本的多元化,那么,不但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且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透明度,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
生产关系的变革需要法律制度支撑。我国虽然制定了包括铁路法、电力法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法律规范,但现在看来,这些法律规范在自然灾害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从性质上来说,法律规范旨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法律规范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问题。我国的铁路法、电力法从微观的角度,规范了经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条件。但是,由于这些法律具有浓重的行业色彩,所以无法强制要求铁路、电力企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自然灾害到来时,就会出现数十万人拥堵在火车站广场、长达数公里的高速公路堵车现象。这说明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也说明法律制度在“不可抗力”条款的误导下,没有为经营者设置相应的救助义务。
总而言之,在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生产力层面的资源配置问题,中国的社会所有制结构乃至相关法律制度都有重新修正的必要,因为无论是微观的权利义务配置,还是宏观的资本社会配置,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灾害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通俗一点说,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在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方面,乃至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都需要决策者认真反思。这场自然灾害虽然会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在自然灾害到来时,信息的机制、资源的协调能力、决策者的应变方式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种制度意义上的重建可能比单纯的经济重建更为重要。所以有些学者呼吁,我们现在不能仅仅关注电力设施的修复,铁路建设的投入,还要关注自然灾害给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一个经济转型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所以,我们在研究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现象的时候,不能仅仅从经济学的一般常识出发,分析经济问题,而应当从中国的社会结构切入,剖析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可变因素。具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首先,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还将持续多久,消费型的经济增长如何实现?
其次,如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提高国民社会福利方面,政府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第三,社会结构中除了政府和市场主体之外,是否需要非政府组织,而传统的非政府组织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在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社会资本在传统的垄断行业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
第五,在自然灾害到来时,消费者群体变得孤立无援,如何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或者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让他们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增加自我应变的能力?
第六,面对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协调的难题,政府如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如何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强化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
第七,政府在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如何增加信息供给,在气象、交通运输信息方面,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
第八,在利用金融、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时,如何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
第九,在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如何改变中国的资源调配方式,从而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
第十,在强调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上述问题既有生产力层面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但最终都落脚到制度建设的问题。可以想见,如果建立民主决策的社会体制,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那么,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会如此严重。如果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推诿或者互相指责现象,那么,就说明相关部门没有从灾害中吸取足够的教训。我们当然希望相关部门找出问题的根源,改进自己的工作。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旁观者,也没有批评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建设者。这场灾害应当有助于中国社会转型,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改革,有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归结起来,这场灾害应当有助于中国社会观念的变革――在自然灾害到来时,我们都是权利主体,也都是义务主体,总而言之是社会责任主体。
一、交通资源的识别与界定
交通资源是指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体及其与运营相关的所有外部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关系和约束条件。这是交通资源最合理、最恰当的定义。
(一)在这个定义下的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市场资源:即经济及社会需求。
2、技术资源:包括构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的技术资源,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参数、等级、水平及类型。
3、财力资源:即资金。资金要素的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分配渠道与运用等内容。
4、空间资源: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稀缺资源,必须优化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5、动力资源:即能源,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内容。交通运输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不但稀缺,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及经济运行的安全。
(二)交通资源具有这样的一些类型及特性:
1、交通资源可分为直接要素及间接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资金与空间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直接要素,在主观上能够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能源、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间接要素,在主观上难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2、交通资源可分为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与资金是可再生性要素,它们是进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之中的。
3、能源是准再生性要素。交通资源可分为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与空间是不可替代性要素,是建设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必须集约化利用。
二、按什么标准配置交通资源
我们考虑,交通资源配置的标准可以分成四个基本维度:
1、区位标准:包括时间、成本及距离等基本指标。区位标准是最基本的维度变量,是交通运输存在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给予优先考虑。
2、服务标准:包括可及性或连通性、通畅性、机动性、质量特性等指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或体系的基本定位。
3、社会标准:包括公平性、行政性、安全性及国防性等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及公共安全的一类要求。公平性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交通出行权。它还是避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恶性经济循环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行政性与安全性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需要。国防性是维护国家与安全以及军队机动作战的基本要求。
4、经济标准:包括适应性、财务性及国民经济性等指标。适应性反映了交通运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及水平。财务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是市场经济或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国民经济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了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效果。一个交通运输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都好,在经济及制度设计上是最合理的;财务效益好而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项目不可行;财务效益不好而社会经济效益好,项目有公益性特点,此时如果项目必须执行,项目运行则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经济补偿或补助。
三、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层次及对象
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建设及实施上。为此,我们需要为配置交通资源准备、生成并提出一系列的备选方案,提供最后的评选及具体设计建议。要达到这个目标,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变量应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来描述或表达,每一层次应能体现一定的决策等级或任务要求。我们建议将决策变量分成四个层次来设计。
第一层次:战略功能层。按照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和社会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发展某类交通运输方式,或打通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交通通道,布置各种类别的交通聚集区等。例如提出兴建青藏铁路、能源运输专用通道、旅客城际快速轨道等。
第二层次:战略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和服务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空间资源的配置,构造连接各经济及社会活动区域的、基于通道及特定交通运输方式的宏观网络,主要确定网络的覆盖区域、宏观走向及区位特色,适应或引导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宏观布局。
第三层次:宏观规划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服务标准和经济标准,以及经济及社会资源、空间资源、资金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配置,构造交通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线路、网络节点、场站、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枢纽等具体内容,形成逻辑上的交通运输网络。
关键词:网络经济 国民经济 影响机制
一、网络经济对社会经济的渗透机制分析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使得各种以网络形态为特征的经济活动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出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作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已经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去了。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迅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以迎接网络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种必然选择。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还催生了一些新兴的“边缘产业”。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间的相互结合和发展新产业的速度大大提高。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诞生及其快速增长,必然使其影响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并对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一个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它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快速、机动、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总之,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新兴性、战略性、知识密集性、资源能源节约性、高渗透性、高就业性、高增长性、高产值性、高效益性等特点,使产业创新、集聚、扩散周期缩短。形成了从相关产业向非相关产业的转移,带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刺激消费欲望,保持了市场的旺盛需求,使经济出现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二、网络经济影响经济效率的机制分析
(一)网络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1 网络经济下“资源”的内涵扩大
在网络经济中,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的不再是机器,而是信息和网络,它们成了网络经济中的核心资源。网络经济中最为重要资源是信息(包括知识),其它物质资源在网络经济中则被虚拟化、数字化和符号化,成为电子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市场配置。可以说网络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信息资源的配置和被数字化的实物资源的配置。
2 网络经济突破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
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另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在网络尚未出现的前提下,市场资源配置信息散见于供给与需求的各个体之中,因而难以获取充分、及时和准确的信息:计划的资源配置信息也会因传递过程中信息的放大与缩小而失真。总之,这两种资源配置的模式都会因缺少了网络而使信息扭曲,最终降低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充分而及时的网络市场信息,能够使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供求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从而能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
3 网络经济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性,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推动了各传统经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消费者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逐步实现与各经济部门传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同时改变各经济部门传统的政务、商务和消费运行模式及业务流程,产生并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它电子应用服务,并带动产生出某些体制、管理创新和运行机制的变更,从而促使各经济部门合理资源配置,降低其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最终达到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网络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人们为达成交易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它构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一个信息匮乏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为交易的达成付出诸如搜寻、签约、监督等成本,即交易成本。科斯(L.H.Coase)认为,企业组织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最优规模由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决定。网络经济正从多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
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降低。通过信息网络化,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管理费用越来越低。从MIS到MRP、从MRPⅡ到ERP,企业在网络环境下不断重新整合自己的战略资源。各个环节的信息成本都大幅降低,内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网络经济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并逐渐将其内化到企业中。
企业外交易成本下降。企业外交易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在网络经济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搜寻成本高昂造成的价格分散,使得市场难以产生高效率。电脑网络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它可以很好地解决搜寻问题。通过网上的软件,可以快捷地找到想要的相关信息。网络中接近零费用的信息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主观不确定性,降低了错误决策的成本。
(三)网络经济效应分析
网络经济效应就是网络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机构、生活和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的总称。其产生的核心根源是创新。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和容许的态度,甚至是抱积极鼓励的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互联网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发生网络经济效应的因素之一是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具有收益递增和外部化。网络的经济效应体现在:一方面,网络极大的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递十分迅速、便捷。极大地降低了时空成本。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局限,不可能在大范围内收集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因而很难针对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广泛收集用户信息,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企业在顾客得到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仍然可以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网络也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经济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减少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减少由于搜集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的降低和社会净剩余的增加。因此网络存在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网络经济作用于国民经济的路径分析
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及经济活动各环节渗透作用实现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为三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创新性推动了信息产业的高倍性增长,引发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高速创新性推动信息技术的快速产品化、产业化,创生出电子信息产业,为经济社会信息化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高度集群应用形成信息平台运营业,负责信息内容的传输;基于公用信息平台的以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为基础形成的信息内容业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服务。三大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信息产业链条。构成了信息产业系统。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生出的互联网信息网络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导引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发生变革
信息技术及产品的协同应用形成的公用信息平台运营业与信息内容的相互融合创生出互联网信息网络,并实现互联网信息网络的主要功能――信息通信和资源共享。互联网信息网络以其独具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特征和传播信息的即时性、高速度、数字化特性,将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及各种功能呈现在广大应用者面前,影响应用者的思想观念及行为,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和传统文化变迁。
(三)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促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政府、企业、消费者、外贸等)快速信息化,进而促进各部门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促使整个经济社会效益极大提高
[关键词]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优化 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应当看到,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可以说,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1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基础性的要求是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形成低投入、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益的良性经济循环。当然,提高增长质量还包括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居民福利等内容,但其基础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体现着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和质量。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2004年,我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世界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和31%的煤炭。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资源利用效率低意味着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大,加剧了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降低了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上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资源配置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首先,资源配置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增长质量的提高。从宏观角度分析,资源配置包括一次配置和二次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一次配置是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的配置。资源的二次配置,是指资源在一次配置的基础上,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流动、重新所形成的再配置。资源一次配置所形成的要素配置结构,决定着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而资源二次配置决定着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资源的一次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资源二次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说,资源配置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但要重视资源一次配置,而且要重视通过资源二次配置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资源配置数量及结构的变化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从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必然伴随着资源配置的变化,即生产要素在行业、部门和地区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结构的变化。
综上所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体制机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消除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体制。造成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不少地方仍有很强的规模扩张冲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忽视效率、效益,而且预算“软约束”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在投资审批、信贷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控制资源一次配置,引导资源二次配置。有些地方片面追求GDP,为了一时的增长数字好看,盲目投入大量土地、资金等资源,导致投资过热等经济结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应采取完善体制、改进政绩考核指标等综合措施,适度控制资源一次配置的方向和数量。同时,应科学引导资源二次配置。资源二次配置,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也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科学引导,以推动技术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经济增长必须注重协调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人类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尊重生态自然资源应有的基本属性,按照生态自然规律对稀缺的生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提升生态资源的各项功能。环境保护不仅存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联系,也存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它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应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联系是环境与经济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互影响。
2.1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切实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我省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地区发展不够协调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增长质量就难以提高,发展后劲就难以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难以有效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以往那种经济过热之后减缓速度的调整,而是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战略性的调整;不是简单地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而是同时对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进行提素质、上层次的全面调整,只有完成了如此深广的调整,海西经济才能在危机过后成功转型。
2.2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走绿色经济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能力与质量。污染减排优化环境质量,节能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和保障。
要坚定不移地在进一步发挥产业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在拉长产业链上多做文章,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行业扩张。要鼓励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发展中促调整,在调整中谋发展。就产业而言,我们既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存量优化,又要通过新建项目实现增量提升。我们将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以低碳、绿色为导向,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把产业规模做大、层次做高,在调整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3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减量、循环、再利用的基本原则,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区域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要以石化、冶金、电力、建材、制药、轻工等行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试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要进一步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要突出抓好农业要素集约、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村乡镇。
2.4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必须大力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要注重运用财政、信贷等综合手段,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企业清洁生产和公众绿色消费。要推动资源价格改革,促进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要加强制度创新,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要完善环境金融政策,坚持污染者治理和开发者保护,把企业环境违法等信息纳入金融诚信系统,以信贷控制规范企业环保行为。要加强环境监管,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监测服务体系,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倡导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全面统筹推进,努力打造山青、地绿、天蓝、水碧的生态城市,为福建未来和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6,(3):8-12.
[2] 刘 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分析[J].理论前沿,2006,(12):11-15.
[3] 曹立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关键词]工行;重点支行;资源配置;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53 — 02
一、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社会实体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都是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经济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明显低下,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
工行作为金融企业,其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机构资源、人力费用资源、营销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工行资源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结合分行所辖支行的不同贡献,将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选择性和倾斜性向经营贡献度大的重点支行配置,实现工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工行内部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工行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行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工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工行属于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服务社会中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社会效益原则是由工行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结构特征。
2.绩效性原则。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业绩和效果最终体现在效益上,没有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只能坐以待毙,在激烈竞争中落伍,被淘汰。因此,绩效性原则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工行经营的根本因素,是工行经营动力机制的核心。
3.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寅吃卯粮,而应该树立长远经营意识,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工行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4.系统性开发原则。工行的资源系统是各种资源要素以一定方式、一定组织结构组成的复合体,资金、人力、财务、信息资源等都是构成工行资源系统的基本要素。工行资源系统是多阶梯系统,它的多级阶梯结构决定了工行是复杂敏感的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功能,因此,资源优化配置时一定要注重系统性。
5.重点性原则。工行内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经营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打破常规,
避免面面俱到作法,要根据各支行、各部门、各项目、各产品的不同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重点性和倾斜性配置,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三、工行实行重点支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支行内部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支行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作为市场主体的支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提高和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引导支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关键之处,发挥事半功倍作用,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市场是支行的“生命”,关系到支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支行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是支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支行从事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支行在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支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支行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竞争目标客户,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工行对重点支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和引导作用,着力优化支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从而促进经营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优化支行资源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经营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与金融资源、价值贡献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导向,加大对业务发展快、人均效益高的重点支行人员投入力度。首先,有效开发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继续实施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和全局着手,通过调整激励机制等途径,积极推动员工从二线向一线、从后台向前台、从管理向营销岗位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支行人员配备,通过“增一线、控二线、减三线”和业务流程改造、运行管理改革、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释放人力资源,将有创利能力、有创新激情的员工充实到一线从而确保全行的前台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再次,加强网点营销人员配置。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支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促进人员,特别在营销人员在一、二级支行之间的有序流动。将取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员工在支行辖内进行统一配置,进一步充实网点的营销力量,力促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最后,对于新增人员进行倾斜配置,将新增人员的80%以上投入到重点支行,从而保证重点支行新增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按照盘活人员存量、提高素质、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支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2.优化人力资源费用配置。完善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定效,将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与所在行、部门的经营成果更加直接紧密的挂起钩来,实现人力资源费用向一线倾斜、向营销人员倾斜,倾斜幅度可控制在5%至20%之间,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励支行整体提升,突出业绩贡献,提高工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辖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应全行经营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在经营性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的分配上突出向效益、质量等关键指标和绩效进步的支行倾斜,对某些突出的重点项目或发展较好的支行优先予以考虑,通过提高激励费用与重点产品的挂钩力度引导支行的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完善各支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增加同业占比、日均指标和业务增长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引导支行以高于系统和同业平均增幅为各项业务发展的底线,将财务资源优先投入到符合政策导向和产出比最大化的业务中,争做市场的竞争强者。
4.优化机构资源配置。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环境、营业网点效益、客户资源状况、周边市场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加
支行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着力提升现有营业网点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通过对低效网点撤并和迁址,对地理位置优越、客户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的网点改建和升级。机构资源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渗透,适度增加渠道资源,机构布局进一步合理和优化。此外,对陈旧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加大人员和硬软件设施的配备,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优化营业环境,切实提高网点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福建高校;R&D;资源配置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R&D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R&D资源的有效供给。当前,我国的高校R&D资源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配置方面和国际上的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校R&D资源配置研究的意义在于,在投入有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配置资源,尽可能使科研成果产出最大化并得到有效的转化,达到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的。
1R&D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1.1R&D资源配置定义与内涵
高校R&D资源,即投入于高校R&D活动中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等。高校R&D资源配置指资源配置主体通过各种手段将不同的资源配置到资源承接者中去,具体分为高校R&D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结构和配置机制三个方面。
(1)高校R&D资源配置规模。其大小反映了国家对高校R&D活动的重视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质量。高校R&D资源配置规模不仅与市场有关,还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宏观调控。如果高校R&D资源配置达不到一定规模,就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也就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高校R&D资源配置结构。高校R&D资源配置结构决定了高校R&D资源的使用效率。只有当高校R&D资源在不同方向上都能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并且使高校R&D资源与其他种类的社会资源都形成有机组合的时候,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3)高校R&D资源配置机制。当前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为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划配置是以政府为主导,计划机制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行政手段将资源进行分配以实现资源配置。市场配置是市场机制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根据市场供需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实现资源分配与组合及再分配与再组合。
1.2资源配置理论基础
“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最初由古典经济学提出,强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他们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通过市场利益诱导,可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新古典经济学家则认为,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条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帕累托最优”是衡量资源配置是否处于最优的标准。“效率”在经济学中通常指投入(成本)与产出(收益)之比,经济活动追求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通过有限的投入得到尽可能最大化的满足。研究与发展活动也是如此,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对效率的追求和对资源配置的重视。
2福建高校R&D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2.1福建高校R&D资源投入量
为研究福建高校R&D资源配置,先对其整体投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2006-2015年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及福建统计年鉴。
(一)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科研人员是高校R&D科技活动的主体,其规模与质量直接关系到R&D科技活动的成果水平。2015年,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7567人,在各省中仅列第17位,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科技活动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相去甚远。2015年,福建省全省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126572人,高校4539人,占比仅3.6%。可以看出,在福建省R&D科技活动中,高校的规模远低于企业和科研机构。
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福建省高校R&D全时人员从2006年的2692人年增加至2015年的4539人年,增长了68.6%。虽然在2010年和2012年有所回落,但总体趋势处于增长中。然而,从高校R&D全时人员占全省R&D全时人员的比重来看,却是持续下降的趋势。虽然2014年后有小幅上升,但和2006年相比,该比重下降了46.3%。这说明福建省R&D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重点持续向企业与科研机构偏移,需要引起关注。
(二)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经费投入
R&D经费是R&D科技活动的重要支撑。2015年,福建高校R&D经费投入15.37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仅0.06%,在国内属于中下水平。与福建省地理位置相近且高校数量接近的浙江省在2015年投入高校的R&D经费56.14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0.13%。可以看出,福建省高校R&D经费占GDP比重还不到浙江省的一半。在全省R&D经费投入中,占比最多的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占比都很低,均不到4%。
从近十年的投入情况来看,福建省高校R&D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2.00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13.96亿元,增长率高达598%且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然而,从高校R&D经费占全省经费的比重来看,却是在2009年开始由上升转为下降,并于2013年降至2.19%,甚至低于2005年的2.24%,2014年虽有上升,但2015年又再次回落到最低水平附近。这也说明,高校在省内R&D活动中的受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从以上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福建高校的R&D资源投入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都处于较低水平。且虽然数量上不断增长,但在占比上却呈下降趋势。
2.2福建高校R&D资源配置结构
由上文统计分析可知,福建省的高校R&D资源投入在国内处于中下游水平,且投入占比有减小趋势。在此情况下,合理配置R&D资源尤为重要。
(一)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人员配置结构
2006-2015年福建省高校R&D科研人员职称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高级包括教授、副教授和高级技术职务人员,中级包括讲师和中级技术职务人员,初级包括助教、初级技术职务人员和其它。从占比来看,各级人员比例相当。从近十年发展来看,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呈小幅上涨趋势,中级职称人员比例的上升更为明显一些。这说明科研人员的职称分布较为合理,且成长性较好。
人员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种项目上的配置情况如图4所示。从占比来看,应用基础项目上投入的人员最多,均达到70%左右,基础研究项目次之,20%左右,试验发展项目最少。从近十年发展来看,基础研究项目人员占比有小幅下降但基本稳定在接近20%的水平,用基础项目人员比重呈小幅稳定增长,试验发展项目人员比例则是上升到2010年后就转为持续下降。这说明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的重点是应用基础项目,基础研究较为薄弱,试验发展项目活动程度很低。
(二)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经费配置结构
科研活动经费来源情况如图5所示。从占比来看,绝大多数的经费均来源于政府资金,占60-80%,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来源均占比很少。从时间上看,这一比例并没有明显改变的趋势,说明福建高校科研活动经费始终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其他渠道的经费来源还有待拓展。
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种项目上的投入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从占比来看,应用研究始终占有较大比例,约为60%,其次是基础研究,约20%,试验发展最少。从时间上看,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基础研究变化不大,试验发展经费比重则在持续减少。这一结果也说明福建高校R&D科技活动重点始终在应用研究项目上,且处于逐年递增中,试验发展项目投入最少且仍有持续降低的趋势。
3结论与建议
从本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福建高校R&D活动无论是在人员还是经费的投入量上都处于国内各省的中下游水平,虽然投入量在持续上升,但占比均呈下降趋势。配置结构方面,人员职称配置较为合理,但经费来源仍然以政府资金为主,未见企业资金的占比增长迹象。在项目投入上主要偏向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较为薄弱,试验发展项目投入很少且占比趋势也在下降。可以看出,当前福建高校R&D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不理想。为了改善福建高校R&D资源配置,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推进高校发展,突出各校优势
福建省高校数量较少,尤其重点高校数量不多。省内高校共88所,其中985高校仅厦门大学一所,211高校仅福州大学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数量不到一半,这与科研水平发达的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主管部门应当考虑这一情况,给各个高校提出规划性的建议,在对高校的科研管理政策上也进行适当的引导。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应立足自身优势,加强科研活动强度,提高福建省内整体的研究与发展水平。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则应在优势学科上多进行基础研究的探索,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水平一般的院校及专科学院等,科研能力较弱,建议以实用型的项目研究为主。
3.2支持平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福建省内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资金,高校争取到的企事业资金支持占比较少,这说明高校与企业的不够紧密。在研究与发展活动活跃的创新性国家,如美国等,其高校的大部分研发经费由企业承担,政府资金主要起引导性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推进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采取产学研的方式,让研发活动中拥有不同优势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合作互补。一方面高校通过合作平台争取到更多企事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以需求为导向,有的放矢,有效完成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