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思维导图范文

高中语文思维导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思维导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思维导图

篇1

一、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追求课堂自主高效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早已深入教者之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模仿先进的教学模式,尝试探究着各种教学方法。但现实状况依然是老师找不到可以放手的好理由,学生找不到自主乐学的好途径。历经探求尝试验证,笔者终于找到了能让初中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自主高效的利器―――思维导图学习法。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由一个中心出发,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是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的图形。

思维导图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运用:将课文根据文体内容及应抓要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有层次地展示出来,即引导学生经过联想、想象、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将文字图文化。

三、思维导图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运用状况:思维导图是21世纪风靡全球的瑞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在全球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超强的思维风暴。发起人是英国东尼·博赞,他著有《思维导图大全集》一书,电视广告中的学之源头脑风暴,全脑开发、陈克正“高速记忆法”,均是着眼于对大脑思维模式的研究。全球已有2.5亿人在享受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世界500强的许多企业已把它作为员工的必修课程。一图胜万言,思维导图引发的大脑海啸已惠及全球。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人教版《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首先展示的就是课文图解,那就是思维导图的一种,思维导图用于教学将大有可为。

理论依据:大脑潜能无限,左右脑各有分工,记忆主要由右脑负责,而右脑对图形的记忆力是对普通文字记忆的100万倍。课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实也是对思维模式的改进过程,是激活调动大脑多方功能的过程,故能充分的激发大脑的潜能,才能开发智力,提高效率。

四、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

工具:白纸、水彩笔和铅笔数支

方法:1)从白纸中心开始画图,周围留出足够空白。

2)在白纸中心用图象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即是将课文中心和标题图形化置于中间。

3)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颜色。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大脑兴奋,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

4)将中心图像与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将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不要画成一条直线。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枝权一样更能吸引眼球。尽量多用图形。

6).在每条线上使用关键词。所谓关键字,就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词。

五、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形成一套基本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有模式可用

与学生商讨基本的导图符号,商讨绘制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及适用所有类文章基本思维导图模式的方法,并形成一套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按所给思维导图增删完善。如以一支笔代表作家作品,以圆中加点代表文章的中心,以梯子代表层次,以心形图代表爱、想念等。笔者将语文课文整理出了六大分支:作家作品、文章主旨、文章结构梳理、美点赏析、重点提要、课文拓展。这六个一级支上又有分支,尤其是结构梳理,支上分支极多,建议放在中心图右侧,便于书写关键词。笔者是从中心图的上侧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绘制六大分支,以免遗漏和便于书写,并便于学生形成习惯。下面是《出师表》导图及适用所有课文的粗略图:

(二)教给学生战胜困难的方法,帮助其克服怕羞怕难心理

通过思维导图在具体课文中的运用,学生充分地体验了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有了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的强烈冲动;在课文思维导图的大体模式的增删完善中享受着自主学习的乐趣。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问题:不会绘制中心图、图不成形、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

这时要告诉学生,中心图多为文章的中心,是在对全文内容把握的基础上再借用图画将主旨直观的表达出来,要用到比喻、象征、夸张、想象、借代等手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老师做起来都有难度;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图,可先将中心图空出,在完成其他环节后再设法补上。

图画虎犬不分,没关系,图能自认就行,那只是增强记忆的方式,真实图形自在心中。画标准图形是画家的事。敢画就是有胆,能画就是有才。

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面对这个问题,老师要降低要求,分层次给学生提目标,让学生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向思维导图深入迈进。祝贺学生找到了自己的重难点。理不出层次提不出关键词这正好体现了思维导图的神奇作用,能帮我们发现难点,这正是独学、对学、群学要解决的重难点。全体参与,优秀者可在基础模式上自创,困难者学会依样画瓢,根据示例去增删完善。让人人有得,个个有成就。

(三)小组为单位,分层要求,交流激趣,评比励志

以小组为学习竞争单位,针对学生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学习,并以自我推荐、同学举荐、老师赏评等方式交流评比激趣,评出“超强创意星”并大力表彰。

六、思维导图的作用:实现课堂的自主高效

(一)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能够自主

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学有抓手,能知要点、明难点。在按照老师所给导图模式分析课文时,学生知道应抓之点及自己的难点所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能做,学生个个忙碌,老师只需巡回引导,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还课堂与学生。

(二)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乐意自主

在绘制导图中要用上比喻、联想、想象、夸张借代等手法,激活学生思维。在梳理课文层次结构时,体会到了能将复杂的课文梳理得层次井然的成就感;更有在梳理中发现课本的错误的惊喜,俨然自己就是一个研究者,这种自豪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提取关键词的思索中分析与概括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交流自己作品及品同学不成形的或创意丰富的作品中,快乐地享受智慧的交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以自我推荐、同学举荐、老师赏评等方式的评比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考试检测中享受分数提升的幸福……诸多的可喜变化,让学生乐于利用思维自主学习。

(三)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享受课堂的高效

思维导图模式在让学生绘制彩色导图中要用到联想、想象、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法,寻找以图代文的途径,思维被全面激活,大脑处于高速运行之中,枯燥的信息变成了彩色的生动图画,记忆必然快速而深刻。

如阳宇浩同学为《杨修之死》设计的中心图用了漫画手法。军账中对峙两人,曹操头部硕大如球,心却小如绿豆;杨修双目望天,长舌上搁刀,喻示了曹操的心胸狭小、杨修的恃才放旷祸从口出;马凤君绘《星星变奏曲》主图用红色与蓝色的变幻分别象征黑暗与光明;刘哲宇为《陈涉世家》绘的主图是一面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反”字下面光芒万丈,陈涉头戴王冠,意味着高举反旗,首事之功,永耀史册;李涛介绍傅雷时用了英语与汉语互换来表明其翻译家的身份。

在完善思维导图模式中学生至少要完成六个主支,其中多大数同学都会在理层次与提关键词中遇到困难,于是就有了思考的重难点,就会调动各种思维方式及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资料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层次分析的能力、关注整体、细化局部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篇2

一、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智图,即通过运用具有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其最大的教学特色就是图文并用,将文字信息通过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白重难点,从而实现对课程的总体把握。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积极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将深埋于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储备进行丰富吸收,从而在想象与逻辑之间实现平衡发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说,思维导图源自于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其采用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方式,将整个课程进行层级化的分类,再通过不同的图形、颜色、词汇、线条、符号加以区别,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并且可以积极发挥大脑机能。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中的应用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的最大难点在于不知道要写什么,对于教师提出的作文命题,往往脑袋空空,没有内容和素材可写,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想明白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切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调动自己脑海中的素材进行升华和包装。比如,在“暑假里的一件事”的作文命题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在哪里过的暑假,去哪里玩了,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为什么有趣,自己?恼庑┦虑橹械玫搅耸裁雌舴⒌鹊龋?先让学生将自己暑假里经历的一件事情进行口头描述,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调动已有的写作素材,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讲述的内容进行写作,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

2.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安排文章结构

记叙文,在叙述方式上有顺叙和倒叙两种叙述方式,所以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分别为学生讲述两种叙述结构。比如,倒叙可以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先表达自己从这件事中所受到的启发,然后再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最后进行总结,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主题。

3.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文章表达

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创建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拨出一期颇有影响的节目,介绍学习障碍儿童通过思维导图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期节目使思维导图广为人知,如今,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这种工具,并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在英国,思维导图被列为国民中小学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教育机构也对该课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而在我国,思维导图而在学校教学中却较为少见,今天我们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运用角度,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进行简单的探讨。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书中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该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呢?本文从思维导图在活动方案制定、搜集整理资料、活动交流阶段的运用三个方面,通过三个案例进行初探。

一、制定活动方案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案例一]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

1、第一次指导

我先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学生把“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写在白纸的中央,作为中心图像,然后请学生自己针对汉字提几个问题。孩子的问题有: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汉字是谁创造的?汉字有什么结构?汉字有哪些故事?有关汉字的谜语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汉字?有关汉字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通过学生的汇报,我把问题与中心图像用粗线相连,成为思维导图的主支并将不同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但这些主支都是关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引导,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指导,对方案进行完善。

2、第二次指导

看着自己手中的思维导图,我问孩子们:“你决定用什么活动形式表现自己小组的主题?”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手抄报、打印资料、拍照、记录、演讲、讲故事、各种曲艺形式、写作文、制作PPT、竞赛、制作调查报告等。有的主题需要采用几种活动形式,同一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接着我请同学在自己思维导图主支之下列出第一层分支:活动形式。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汉字是谁创造的?可以通过查资料,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给大家。汉字有哪些故事?除了在班上讲故事,还可以收集网络中有声资料,通过微信群普及给大家。有关汉字的谜语有哪些?可以通过制作字谜花灯、竞赛等有奖问答形式。汉字有什么结构?可以制作PPT课件,讲解给同学听。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汉字?可以制作调查表,同时还可由此衍生出“街头乱用错别字”这样的调查主题。

通过学生汇报,我再次完善班级的“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思维导图,并请各小组组长在第一层分支后列出成员分工,并请各成员在自己分工后面填写好完成时间,汇报地点。

这样,活动的方案基本成型。

二、搜集整理素材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

以搜集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例。我先指导学生把“信息传递的方式”写在纸的中央,作为中心图像。然后可以按照时间分成几个主支:远古、古代、近代、现代。指导学生以不同时间阶段及信息传递方式为关键词搜集资料。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主支基础上再画出分支,比如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借助器物;古代有飞鸟传,驿传,狼烟,旗语、灯光等;近代:交通工具、电报;现代:电话、互联网。再把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到不同的分支中。比如飞鸟传后面可以画出鸽子、大雁的图案;互联网的后面可以分出QQ、微信、EMAIL等。有的分支还可以继续延伸分裂,比如可以列出跟此项传递信息形式相关的成语、小故事等。还可以总结不同形式传递信息的优缺点。总之,运用思维导图,学生更容易将资料进行分类、辨析、去伪。

三、活动交流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从语文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来看,每个阶段既要有课外实践环节,也不能缺少在课堂中交流学习的环节,而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使课堂的交流变得充实而有序。

[案例三]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

借助大屏幕分步向学生展示本次活动过程的思维导图,先出示“与诗同行活动交流”为中心图像。

接着出示经探讨决定的四种活动形式为主支:诗歌朗诵会、自己写诗合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整理诗歌。

然后分四支展示每支活动的过程。

诗歌朗诵会分各小组选题朗诵、教室布置、串词准备、道具准备、场地清洁、拍照报道等分支。每个分支后面先注明负责此项的小组组别,再在组别后注明所需材料、完成时间等。

自己写诗合编诗集分教师导学、小组交流、完成原创、交流修改、合编诗集等分支。每个分支后面注明活动时间。

诗歌知识竞赛分出题方式、教室布置、串词准备、道具准备、场地清洁、拍照报道等分支。出题方式后面注明一半学生出题、一半老师出题。其他分支后面注明各负责小组,但组别与诗歌朗诵会组别要有不同。

篇4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43-01

引言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符合学生现状要求与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从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而言,其有利于实现高中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记忆的情境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入手可以发现高中语文中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特别是长篇需要背诵的文言文部分,例如《游褒禅山记》、《蜀道难》等都是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从学生的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够浓厚,死记硬背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的烦恼痛苦的记忆变成轻松快乐的记忆过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首选需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个深入的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让学生自身形成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修正、补充与完善,最后帮助学生得到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游褒禅山记》的教学时,考虑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更好记忆,该教师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的特点采用了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的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为切入点,将褒禅山的命名、禅院、华山洞、前洞以及后续的探洞过程,这样的一个叙述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将山的实景展示给学生,更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环境,在缓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畏难情绪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

二、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有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情境

思维作为学生理解高中语文知识点以及更深层次内部规律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形成的情境。利用高中语文知识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时,先将滕王阁各种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这个阶段可能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一边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仿佛置身其境一般感受滕王阁当时的景色。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并且逐渐形成思维导图模式,这样一来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总结,也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此类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条件反射的进行想象,就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结合思维可视化创设更利于概念形成的情境

学生一旦形成了对语文知识点的概念就能够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2]。]思维可视化中有一个关于思维导图的内容,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点中相近或相似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将原有的只关注答案、关注结果的方式变成更加注重答案与结果生成的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后期进入到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思维导图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进行立体化对词语、图像等方面信息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

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之前,先将最符合原著最贴近原著的红楼梦87版中第一集“林黛玉别父进京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进行讲解,讲解其中人物性格、人物说话特点,对视频中出现的每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做法将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得到具体化,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虚幻的想象,利用实际的视频资料将学生的想象结合现实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林黛玉进贾府这件事作为全文的主线将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分析并联合起来,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了整个事件中牵涉到的所有人物、所有存在各种关联的人物的内在联系更加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整体概念。

四、结语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已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思维可视化结合学生的特性、认知特点创建一个思维情境,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加深理解,牢靠的掌握知识点。

参考文献

篇5

一、依据文本,设计导学问题

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语文学习,当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便会自主学习语文,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多媒体网络技术走入了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讲解小说、唐诗宋词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更生动地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盛宴。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将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它的格调就像夜曲一样悠扬轻柔,在诗中作者追求浪漫以及喜欢自由的性情与康桥悠然恬静的风光浑然一体。本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便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真心情和康桥的美。针对这个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想象诗歌中有哪些景?

2.作者在康桥上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诗歌如何巧妙地将景与人有机融为一体的?

根据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放映康桥的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尽情地想象康桥的风光和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情感。

二、依据差异,设计导思问题

问题教学法必须考虑到各种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理解力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游戏的角度提问题,游戏的娱乐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先要了解他们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设计具体方案来提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例如:有些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他们一直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纠正他们解题思路的错误,这样便可以完善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那些基础的问题往往满足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系数高的问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提高。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如何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散思维,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例如两家门第相当,私下勾心斗角累世的宿怨使得他们在一起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剧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罗密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她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贤淑少女。她对罗密欧的爱让她变得勇敢,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抛弃了少女的矜持,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是一个追求自由,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新时代资产阶级女性。在对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设计的问题: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学生在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后便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独特的见解。

篇6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3-02

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也进入改革快车道。作为各科基础教学的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灌输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撑握语文知识,进而为学生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理解和驾驭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也是教师魄力的表现。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维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前提是,语文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自主创新性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语文老师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学生需求的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尽信书”的礼仪膜拜式教学,不搞好“唯吾独尊”式的灌输式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对传统的教学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勇于突破现有的教学成绩,敢于激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用信任和引导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现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递一日千里,如果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拘泥于封闭式教学,那么他将因脱离时代的发展轨道而被时代淘汰。现在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非常普遍了,利用多媒体的三维立体动态画面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学,收获将不是一点半点;另外博客教学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利用博客教学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在当下新课程改革之际,有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校本课程,这种由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学学习将会全面爆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意识

高中语文课丰富多彩,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而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结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演讲模式,学生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整个教与学上达成共识并共同确立奋斗目标,因为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都进行了参与,自我认同感和被重视的感觉促使学生进入“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学习氛围维持下去,并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提供强有力后盾。整个过程的实施不是无计划的,是教师在编排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精心设计,将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在考虑进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时效性,也能达到教师在整个自主教学中的理想效果。

三、坚持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认可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叛逆未过,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得到认可与认同,如果此时批评多于表扬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弃科”放弃这一科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深度相对初中有所提高,所以常与学生沟通是必要的,如高一入学的第一节课我问学生:“如果将语文分为几个大块蛋糕的话,你认为哪一大块蛋糕最难啃呢?”好多学生都回答说“作文”,我激励学生“学了这一课之后,你们会认为作文中最好的一块蛋糕,不信你们和我一起来试试。”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语文学习需要思维与感性的结合,所以当学到有精彩的部分,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如果学生能用自已独特的思维将这一部分解读出来,将当即对其进行认可与表扬,并赞同性的鼓励“你最棒”、“你真棒”,使学生在大家的认可中提升自我认可能力。

四、努力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我国的传统教学沿袭了师为尊者为大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了恐惧与老师沟通的心理,从而遏制了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为师者应该尽全力为学生创造相关的学习环境,制造民主学习气氛,鼓励中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根据语文学习特点,结合高中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环境,比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演讲比赛,用游戏方式或表演形式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欢乐中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转变教学模式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教学思想,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电子技术,例如多媒体或博客培养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创新思维,在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自我能力的认知,通过帮助学生对自我认知能力的重新塑造,让学生在一个欢乐的轻松的氛围内进行语文学习。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摸索出适合时展的先进的教学模式,为现代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创先.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探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所谓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声情并茂营造教学情感氛围,通过感彩的表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根据实际课文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如学习《与妻书》一文,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同年代相类似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电影片段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景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看完电影片段后,播放与课文相符的背景音乐,叫不同的学生分别朗诵一段,让学生感同身受文章主人公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内心汹涌而出强烈的感情浪涛,品味课文的词句,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文章的背景交代清楚,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当时的情感表达。通过情感教学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重视人文教学,引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习惯把文章分解式讲解,对文学的字词句进行传统的语法分析,忽略文章的整体感,破坏课文的整体意境及所要传达的信息。重视语法教学无可厚非,但也要培养学生欣赏文章的能力。或者只重视课文的思想境界而忽略课文原本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混淆教学思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把语言的思想文化作为基础,穿插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每篇课文的感彩。课文皆包含人生哲理,人文精神。老师通过教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扬善弃恶。若学习名家名篇,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演讲或辩论等多种形式学习课文,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感受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互动设问教学,训练学生语文思维方式

老师是语文教学的教导者,学生是主体。故老师进行教学时,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设计必要的情景,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语文思维方式。互动设问对教师备课要求较多,教师应事先准备好问题,且把问题根据课文实际内容穿插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技巧性地引导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设问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索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互动设问教学要求老师对语文课程教学有充分的备课准备,对穿插在课堂教学的每个问题都应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分析问题,整理出答案,回答老师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与答案,分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认知的能力,最后由小组长总结和归纳小组意见进行回答,老师对问题进行认真讲评,并对各组答案进行点评,点评答案中的欠缺之处,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互动设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考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进行互动设问教学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问题应由简到难,且问题的难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容易,太难或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故老师在每次互动设问教学后,都应对学生的反应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改进不足之处。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其次,选取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要多提问,鼓励其多发言;譬如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小组可以选取后进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作为组长对小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发言,激发其学习热情,老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其发言行为,最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其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指路人,故老师也要时刻提升自己,加强自我学习。老师之间定期举行教学交流分享会,分享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老师也要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后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是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以课文为中心,贴近学生,不偏离教学内容主旨。作为老师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方能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鹏.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2]朱云超.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2).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复习 技巧 方法 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67-01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潜力

1.1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底下听与记。这个灌输性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对学生们的启发、探究与引导。教师并没有起到知识传输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下,与学生们进行思维性探究,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2对学生多采取激励的教导方法

不管是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一定程度赞扬与鼓励,来增强学生自己的自信心,老师也是一样,不管学生们取到什么成绩,对同学们忽视或者冷嘲热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压,因此应采取激励的教导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1.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优势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时展的趋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对语文教学知识点进行分类,课件已经取代原始的书本、黑板、粉条、口教式教学。能更加系统性地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类,然而这样教学对老师的知识面和宽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2 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学习规划

2.1抓住基础知识的复习时机,夯实基础性知识的落实

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老师应该认真分析教育大纲对语文考试的要求,从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联系、比较,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个结构性比较强的系统复习模式。

2.2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加强解题能力

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师在课内对知识系统的重难点进行更好的划分,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复习内容中能够推进重点强化,提高学生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课外知识的阅读,来扩宽同学们的知识网络系统。

2.3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针对性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技巧,使同学们在应试的时候能够巧妙地运用,由于学生很多时候跛脚的部分不一样,因此需要老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同学们进行查漏补缺,并且做好及时的辅导工作。

3 运用高效学习方法

“记”即记忆,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对字词句,语音、词汇标点、文学常识等一定要紧扣教材,对已经涉及或者了解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与规律,进行强化记忆。“悟”即领悟,主要针对的是阅读与文言文解题技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师对阅读文章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对不同系列的文章进行系统性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们自己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文章与书籍,多读、多记、多写,强化学生们的课外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

4 多让学生进行思路、思维、思想的提升性训练

4.1明确复习方向

在写作、阅读方面,帮助学生们学会找到理清文章的“钥匙”,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们要理清自己的写作方向是什么,有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思维来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能够很好地配合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写作的提纲,优化写作的进程。

4.2完善知识体系

整合语文知识体系,在熟能生巧中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已经很熟悉的知识,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到语文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与一般规律,在规律中寻求更好的解题之道,能更好地对已经熟悉的或者是不熟悉的知识点能够有一个个更好的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4.3融合多板块知识

通过系统性的语文复习工作,进一步来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认知,思想认识水平,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政治、历史、地理等,扩宽不同领域的思想见解,能够很好地帮助语文知识的复习进程,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能够上升到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个整体性的发展,转变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空间,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思想意识得到了一个跨越性发展。

3 结语

高中的复习工作,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朝一个死胡同里面撞,很多时候每个学生们都有不同的学习技巧,每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特殊问题特殊分析,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与策略,针对学生们的理解与领悟能力,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积累,发现自己的潜力,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进步,并且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逻辑分析思维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也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语文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以新颖独特的o助教学方式、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高中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手段与表现特征,同时是学生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高中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为核心,语文思维与应用为升华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一)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掌握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学习规律,语文知识最终内化为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过程与方法。

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课前预习,对课堂所学的内容与层次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巩固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找出课文的重难点做好标记,针对课文后面的练习部分的难度较高问题准备好问题,在课堂上提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在确立好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带着良好的心理状态、极强的求知欲、快乐的学习情绪积极地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上课要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抓住关键内容重点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采取学思结合的方法,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复习中应注意系统整理、独立作业、分析错误、系统小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与阅读表达能力,身心发展逐渐趋入成熟期,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的认识、理解与看法,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生更是有着独立、个性化的需求,对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充满期待,激发了语文学习的求知欲。为了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应体现出基础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特点,为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提供更大的空间,有助于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实践学习模式研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多种多样的方式使高中语文的教与学得到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指导合作式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化,可以创造语文教学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师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材要求设计教案,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听、说、读、写等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如教学诗歌《雨巷》时,多媒体应发挥声光电的特色,播放配乐朗诵《雨巷》的课件,帮助学生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感与迷离感。应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把握诗歌的中心意象,深入体会雨巷诗人戴望舒细腻多情的诗歌情感。

(二)微课打开口袋课堂,促进自主式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式学习,使语文学习呈现出异彩纷呈、流畅自如的现象。微课是信息技术下的一种移动客户端的学习方式,由于有着知识点丰富、形式新颖有趣、时间上相对自由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口袋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内化,是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的微课是针对课堂的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教与学活动等学习重难点而制作的,内容精简、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学生可以按需选择、自主学习、掌握进度,提升学习效率。

如教学《兰亭集序》时,为了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领悟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教师可以将本文的一些重点的疑难字词句、情景交融部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行文的巧妙等知识点,分别制作成微课课件,帮助学生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熟读成诵、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晰的语言,促进学生自主式地反复学习,体会本课中绘声绘色地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三)突破学习重点难点,展开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针对学习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不仅具有强大的模拟、仿真功能,而且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跨古逾今,教学窗口呈现出声、像、图、文并茂的艺术美,产生极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氛围中迅速进入学习意境,在审美体验中深入文本内涵,在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展开探究式学习,在生动、活泼、有趣、有料的环境中轻松突破学习重点与难点。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是: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对比手法的运用与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教师可以根据作者惆怅的心情,将美读成诵的朗读音频体现在活泼美好的寒秋景色中,山河的壮丽衬托出人民不能主宰大自然的悲哀,更突出强烈的革命精神,包含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词中的多种对比在多媒体课件别用不同的颜色标志出来,达到鲜明的对比效果,学生一目了然。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体现在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准确精当。

(四)多媒体写作指导,增强多元化评价。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作文修改的评价”中明确指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可运用信息技术,在作文评价中将教师导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内在情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实践学习模式中,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有声、有色、有趣、有料的强大功能,运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促进听、说、读、写。同时,指导学生在趣味学习情境中进行合作式学习,利用微课的方便快捷性随时打开口袋课堂进行自主式的知识点学习,对于语文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入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写作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纪亚品,赵军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

[2]左臣凤.试论高中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契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

[3]魏元涛,韩丽丽.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

篇10

笔者认为:在汲取传统写作教学精髓的基础上,合理导入课外阅读机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素材、语言;再在这个基础上,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面,丰富他们的写作经验;再根据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鼓励他们进行模仿式练习,这可以将他们的想法和行文风格落实到笔端,打造出良好的写作练习平台,从而让高中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写作习惯。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本文将围绕素材收集、手法分析、模仿练习三个方面,分析课外阅读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继而指出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挖掘文字素材,丰富知识底蕴

课外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他所撰写的文章往往会脍炙人口,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在围绕课外阅读培养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时,语文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挖掘文字素材,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比如,《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名著,这些著作不但在文字风格上别具一格,而且在内容上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遥相呼应,真实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和政治特色。在学生阅读期间,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书中暗指的历史事件及事件造成的影响,还有时间等问题进行记录,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

当然,课外阅读的范围并不局限,也可以在社科、教育等方面,如有关地理、历史、军事航天等知识的书籍等,都是良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像军事、航天等图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现状,他们撰写议论文时能提供有力论据;阅读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可以在撰写记叙文和议论文时提供佐证。所以,围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应当是提高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前提,值得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分析行文特点,归纳写作技巧

在欣赏课外阅读作品的同时,分析作品的行文风格和写作手法,是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这部作品在风格上不但流露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同时在行文的风格上还包含了大量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作者将“痛苦”这种感受拟人化,并写出了“痛苦总是守在欢乐旁边”的句子。这种经典的句子不但值得学生积累和借鉴,而且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重要“导火索”。

当然,在分析句子的描述手法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围绕课外阅读材料的行文框架、步骤进行分析,由此让学生懂得如何避免“流水账”,让文章更有悬念和可读性。比如,小仲马的《茶花女》,这部作品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来记录一个人的生平,颇有人物小传的特点。而且,通篇穿插了茶花女这个人物的性格特色,以及第三人称的回忆和心理旁白,所以带给读者一种观看舞台剧又能听到旁白的错觉。另外,作者还利用倒叙和回忆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构筑,让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有悬念。将这些丰富多样、特点鲜明的行文技巧传达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进行模仿,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也可以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作文质量。

鼓励仿写训练,落实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是落实写作练习的重要阶段,在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写作教学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课外读物的内容、特色与精髓。比如,在围绕《巴黎圣母院》的行文风格和文字特点来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选择题目、体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其行文特色与写作技巧。不过,在这期间难免会有学生将仿写流于表面,导致创作出了“徒有其形,而无其意”的“三无流水文”。这时,针对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及时点拨和纠正,帮助学生把握课外读物写作的精髓所在。

当然,也可以脱离课外读物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和学习心得以周记的形式撰述,然后以周为单位,对学生作品进行阅评,优秀文章当堂朗读。自己的作文获得认可而且被当堂朗读的学生,不但可以瞬间提升自己的写作信心,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写作热情。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课外阅读伴我行”的写作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小组写作竞赛,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期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束语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情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80-0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的思维都在以“你如何考,我如何教”为中心,平时教学也更注重对考纲、考点的条分缕析、逐个强化,于是理工学科搞题海战术,人文学科则分解细化,于是我们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处境日渐困窘,教材中所选的原本很具文学趣味和审美趣味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都在因培养学生所谓的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而被肢解的支离破碎,甚至面目全非。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和同学科组老师在交流中常有此困惑:即授课前也制订了一定的教学目标,授课中也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但一节课下来,总发觉很多学生没有情趣,消极接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细究其原因,一个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的作用,即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面对有血有肉的、个性各异的学生,语文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一项任务,则是激发、培养学生积极的觉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能否在语文课中运用好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每节课学生学的有趣味,教师教的有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兹细陈如次:

1.以情施教,情教结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看,所选文学作品可谓诗有“意”,散文有“神”,小说有事“情”,戏剧有剧“情”。也就是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再现和表现。“再现”是对社会实践生活的描述,是感性的;“表现”是作者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思想态度,而思想态度又是建立在深厚情感基础上的理性感悟。如果语文教学仅仅把社会生活还原给学生,即对文学作品进行再现,而没有用建立在这种社会生活基础上的思想情感感染学生,即未能实现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只能说这种教学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学性以及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情感不断地交织融合,从认知生活到感悟生活,达到三者情感的共鸣,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传承人类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认识真、善、美和假、恶、丑,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离开生动、具体的形象,美感就无由产生,更谈不上美。然而,美育必须以“情感”为中介,离开情感的介入尤其是学生情感的参与美育就很难进行,因为情感是作为评价的尺度参与整个审美过程。

2.以情施教。情教结合,是实现语文课教学目的必然需要

1.以情施教,情教结合,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审美氛围,并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节奏美。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美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必须创设一个能使学生进入持久审美需要的环境。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会运用作品本身的情感起伏波动,以情为“线”,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为“针”,“穿针引线”地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逐步地、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一一共鸣,即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同时,在这个审美过程中,教师的微笑,带来了教学交际顺利进行的情感基础;教师的情境导入,给学生开启了欣赏美的大门,吸引学生去欣赏,学生的审美兴趣和需要产生了;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甚至“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体态情感表达,都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的联想、想像空间,学生的美感体验更加强烈、丰富、深刻,甚至沉醉其中并得到美的教育。

2.以情施教,情教结合,可以使学生走入一个艺术的天地,完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最有功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境”是基础,“情”是关键。整个情境教学过程应该是以情导――以境铺――情境悟。所谓“以情导”,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选择相一致的情感导入教学;所谓“以境铺”,就是语文教师在情感的渲染下进入诗境的铺写,使学生通过联想、想像获得的形象补充,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身临其境的画面。所谓“情境悟”,就是教师通过“境”与“情”的关联互通,让学生对形象美进行理性的感悟,但绝不是逻辑推理。所有文学作品,只有在浓烈情感渗透下对美的形象做感悟(审美思维),这种语文式的(美的)理性认识是形象、思想和情感的结合产物,它的审美效果才是深刻而久远的,因为它启发和指导学生对美的创造。

综上所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在平时教学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功打底,必须做到以情施教,以情串教、以情悟理,达到作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情感的共鸣,从而在教学审美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积极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是非善恶正确取向的教育决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功利化,只有靠我们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培养,也惟其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敖敦,《论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6).

[2]刘理,《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科学研究2002(3).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学;根本;诵读;诵读时间;诵读方式;兴趣;课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80

一、语文课堂现状

诵读就是诵读和背诵。诵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背诵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记忆力体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进行长期适度训练。

诵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一种明智而主要的教学手段。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讽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语文都经历了熟读、熟记乃至苦读苦记的历程,记忆力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如此“兀兀以穷年”。白居易达到了苦读苦记的程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领略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而教学实践中的诵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反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诵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被弱化,学生诵读水平每况愈下。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诵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型之路。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诵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诵读训练,已经具备了诵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诵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诵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诵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诵读有直接关系。

二、反思

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学科。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诵读。诵读是字音清楚,声音响亮地读。它是将书面语言再现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诵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

美国教师认为,大声诵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效果。记得“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老先生也大声诵读着,他“微笑起来,而且把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读。那鼎沸的读书声和先生投入的诵读情境是令人神往的。再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们对“读”有不少精当的论述,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如我国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强调“读”收到好的效果。可见古人语文教学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诵读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优秀诗文”。无论是古人的经验,今人的实践,还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无不在昭示着我们:应该重视诵读。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古人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但这并非是要彻底地“返朴归真”,回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语言文字入手,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读书,启发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达到感情的升华。

三、笔者的做法

1. 保证学生诵读时间和切实的指导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诵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诵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如预习性的诵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就被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精彩小结而轻率的打断了,诵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可见,学生的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因此,语文教学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我们语文教师可利用早读、课堂以及晚读的时间,来保语学生的诵读时间。可如今的现状是早读及晚读课的形式和质量都还不尽如人意。早读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搞卫生,其他任课教师检查作业,学生出墙报、做练习,只是齐读或刚开始大声、渐渐小声以致最后无声,只读课文、只读背诵文段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和部分教师不清楚早读和晚读课的目的、作用、形式及该选用哪些材料,以致于出现早读、晚读目的不明、形式单一、材料贫乏的局面。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早读和晚读课,笔者精心准备早读和晚读的内容,使之丰富多彩而不单调,笔者还规定当天早读和晚读的诵读任务,跟学生讲明要进行反馈的。因此,学生喜欢早读,也十分重视早读,这样的早读和晚读才是高效的。

要有好的诵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在保证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的同时,还要给予切实的指导。指导学生诵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诵读的好习惯,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巡回指导,通过生生对读,师生评读等方法加以辅导,特别应重视中下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诵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读中有导,导中有读,真正把诵读指导落到实处。

2. 注重诵读的方式

单一的诵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诵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诵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诵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戏剧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诵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笔者在教的《雷雨》一文,就采用了分角色读这一方式,通过读,周朴园、鲁侍萍鲜明的个性特征,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了。而笔者在教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这样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比如,婉约词,情感细腻,李清照的《声声慢》,笔者选择个别女生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选择个别男生读或齐读。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先范读出义愤、沉痛之情,再让学生读。《荷塘月色》采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

经过反复的诵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学生诵读完后,笔者适当点评,也可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还要鼓励同伴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而通过评价,强化对诵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但评价要“因人而异”,如平时胆小害羞的人终于“登台亮相”了,应迅速给予鼓励性评价,而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在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之处。交错运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提高学生诵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3. 创设情境,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中学生由于课业紧,学习压力大,对诵读重视不够等原因,对诵读,对学习无兴趣可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诵读方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或多媒体的示范性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有人说:“一次成功的诵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诵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充满情趣,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陈情表》一文时,不是用太多的讲解,而是身穿肃装,表情严肃,用低缓而常常的中音,饱含深情的诵读,来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音色深沉,苍劲,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教师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诵读和学习的欲望就能被激发出来。

诵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诵读录音教材是诵读大师经过认真揣摩制作的优秀作品。它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诵读水平。例如,在讲《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笔者利用录音教材,录音一播放,先声夺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今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如果到诵读课文的第二阶段时,再让学生一味机械的诵读课文,学生就会昏昏欲睡。这时教师要交给学生诵读选择权,诵读创造权,并应变着法子让学生深入细读课文,强化对诵读的激励功能。笔者对这一点应该说是很注意的,经常通过设计“课文诵读会”“诵读表演会”等诵读比赛,强化对学生诵读能力的隐性测试,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孩子们听教师读得很美,但自己却读不出味来,找不着美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必须趁热打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如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断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最后达到清人唐彪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那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语文课堂啊!对于一些思想感情浓厚的文章,教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诵读,因为情感绝不是灌输讲解得来的。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去读,用情去读,带着兴趣去读,他们才能真真正正地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4. 教师设计诵读课型

其实诵读教学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如:我们可将诵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教学线索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欣赏过程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教材处理的手法来设计,可将诵读作为一种信息提取的活动来设计等等。

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对“课型”的最为简单的解释是: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所以,诵读课型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诵读,兼以品析、讨论、讲解等等。这种课型适用于诗歌、文言文教学,也适用于精短的散文教学。比如,笔者在教《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就设计了这样的课型。

第一步粗读。课前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看上去这个任务不难完成,但是却需要做很多细致工作,为了不读错音,学生们课前进行了积极的预习,碰到一些不会读的生字都主动去查,把读音认真的写在课本上,因为这一课生字较多,笔者提示他们可多写几遍记在脑海中,比写在课本上看上看下的轻松。想知道句中怎么停顿,就必须清楚这一句说什么,课下注释就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翻译书工具书也派上了(下转第87页)(上接第81页)用场,让笔者高兴的是几位同学到办公室找到笔者自己,探讨“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如何停顿,这使笔者窃喜: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读啊!正式上课时分段抽几个学生来读,读音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停顿的把握也比笔者预期的要好。

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阿房宫赋》的课堂阅读环节,笔者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诵读,在选哪那一段的问题上学生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但很快便亮出了结果:男生读第一段,女生第二段,并给出了理由:恢宏巍峨适合男生,脂粉香气适合女生。这表明学生们对于文中的传神描绘已经在脑海中有了感官的印象,于是笔者顺势提出了这次诵读的要求:不仅要动嘴,流畅无误的读,还要动脑,在脑海中建起一座巍峨的宫殿,画出如云的宫女,带着感觉带着画面去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地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笔者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诵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一位学声乐的女生被大家推荐起来进行了精彩的范读,赢得了满堂的掌声。第三段稍长,笔者进行了范读,然后鼓励几个学生起来大声诵读,最后进行了齐读,在齐读时注意到有的学生已经不用看课本,从头到尾背下来,着实让笔者有些兴奋。

反复的诵读中,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传神描绘、情调韵味,不用教师多讲,已慢慢跃出纸面渗入心田。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在《阿房宫赋》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笔者和其他几个语文教师共同商量并决定:几个班联合举办了一次诗歌诵读比赛和书法比赛,这对鼓励学生诵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之后考查这一课的知识点时,发现学生们记得比较牢固,极少丢分。

四、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诵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诵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如果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也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

篇13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22-0025-0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人的精神养育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均衡现象。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俗资源,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内涵,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寻找世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之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核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营养,并变为自己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语文教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都深知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宽泛,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嵌入”这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据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怎么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其主要责任应该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在应试教育这块“战场”上取得“战绩”,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资源了。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自己的语文课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我们应该将语文教育的营养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这样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不仅是人们世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积淀、产物,而且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学者陈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它的内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绪的情结、色彩的喜好、图腾的对象,它如同人类身体中的DNA,留在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它通过潜在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响时,无论是接受、修正还是舍弃,都是主动、自觉的。人们在延续、发展民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灿烂主线。

因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应该强有力地“嵌入”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案例与体会

1. 从“礼”教起,课堂显露生机。通过研究文献,笔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认识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因此,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深刻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识的篇、段,以期从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视角。

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说“礼”为题作文,学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礼”的意义和内涵呢?笔者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对"趋"行细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如下启发:

我国是礼仪大国,这一点在古人对举止言行做的具体要求上就可看出来。古人比较重视步行,对特定场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触龙说赵太后》描写触龙见太后时的情景说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在太后气头上去见她,“遵礼”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础,触龙虽慢慢挪动脚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这既是显示遵从君臣之“礼”又是表现对太后的“尊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对太后的劝谏获得了成功、小礼节就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着,由此生发,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与人交往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公共场所慢步轻声,约人见面遵规守时等,这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表现,也是弘扬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需。这节课,不仅指导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对他们养成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说“氓”解“雀”,发现深层意义。成功利用《触龙说赵太后》中趋礼的解读,尝到了民俗教育的“甜头”,促使笔者下决心引导学生挖掘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内涵,更深入地寻找民俗教育的意义。特别是说“氓”解“雀”的过程,更加深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

说“氓”――讲《氓》一诗,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随俗”的几句,将其与下文表示决裂的誓言对比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整体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语言温和委婉,虽已私下定情,因为无“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迟,这是一个多么守礼遵法的女子!对“媒妁”之俗的顺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女子温和柔顺的人性之美。然而,这样一个和顺温婉的女性,面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发表了与之决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两段描写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温柔而又坚强的立体性格,显出了《诗经》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解“雀”――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同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离别话语实际展现了难舍难分的姑嫂情,这种真情融在民风习俗中充盈着淳厚的人情味,教学中渗透诸如“牛郎织女”一类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 灞桥一 “柳”,引发考题寻“踪”。在紧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面对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卷面上的8分会因种种原因而损失过半,甚至全部丢失。而导致学生读不懂作品或答题出现失误的原因,正是学生民俗知识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词“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针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做了学生阅读情况统计,结果发现,24人中只有一人认为“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此题的正确率仅为4%。当问到选对了答案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不正确时,他又只能回答诗中写的不是“故国之思”,至于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其实,只要学生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灞桥折柳的习俗,就能知道灞桥与折柳是别离的象征,再联系“风物尽前朝”即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应该是作者在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表达的应是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而非“怀念故国”之情。可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的主旨。更无法想象作者“想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的感伤了。

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灞桥”“折柳送别”这些古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怎样地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向往的师生互动、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学境界与学生知识现状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由此,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必须加强民俗知识的教学,并带领学生“补”做高考题,寻找民俗踪影,体会民俗知识的“钥匙”作用。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庆卷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为材料命题,就“此夜曲中闻折柳”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句提问,或从“折柳”问起,直奔民俗主题,或从“梅花、关山”隐藏民间乐曲的踪迹(《关山月》原为汉代反映征人思乡报国情感的《鼓角横吹曲》,它与后世琴曲《关山月》都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梅花落》则是南朝至唐间较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学生对两支曲子略知一二,就会发现此题与《春夜洛城闻笛》的阅读都把民族乐曲知识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之一。学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点民俗,对提高古诗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再比如,高三年级进入11月考以后,频繁的讲题与做题,学生会逐渐感到疲劳,此时,根据诗歌鉴赏题目的需要,适时渗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识,会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暂时从疲劳中解脱。

有套试卷,以姜夔《淡黄柳》一词为材料命题并加如下注释:“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这首《淡黄柳》词是姜夔寄居合肥写的,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感兴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内容――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这正是寒食节这一节日的来历。

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绘声绘色又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出处。从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动烟火,就演变成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足下”的故事,演变成了足蹬柳木荡秋千的习俗。

听了这段故事,学生们被其中人物的行为打动了,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忠诚、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堂课是利用民俗知识促进是个教学实践中的进行的一次知识拓展与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识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识背后定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宝库。而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样伴随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4. 从节令习俗的描写中,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民风民俗的相关内容已有所关注,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把节令民俗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华夏各民族丰富的风俗民情,为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的节令描写中。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终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中的好运气”,以便他们过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的却是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预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为争取这一权利,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她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记录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边城》和《红楼梦》的部分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中端午节划船、捉鸭子热闹非凡的情景,充满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赛歌定情的民俗描写,将湘西古老的边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悦其情。而作者则通过这些,赞美了边民纯朴善良的心灵,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红楼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场的服饰、不同节令热闹的宴饮场面和豪华的布置,表现贾府地位的显贵、生活的奢华,与最后贾府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定会灭亡的历史必然。

三、反思及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涉及到一些传统的民俗风情,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如果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好这些民俗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理解文本的障碍,提高学生的民俗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挥其在语文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挽救许多目前正在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篇1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悟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1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能力的主战场。然而目前很多课堂,注重教师教学方法多,考虑学生学习方法少;布置课外作业习题多,重视课内当堂训练少;传授课本现成知识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这些问题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释疑解难,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深层次地把握和领会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引导学生在学中疑,疑中“悟”

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习中,学生面对未知的知识,一定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再次质疑,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即列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文本、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语文课堂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环节。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文本内容设计问题。恰当的、有一定技巧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把文本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于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班上的多数学生;对于有理解难度的问题,应该面对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质疑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新问题,让学生的疑惑能够及时地得到同学或者老师的解答,做到学中疑,疑中悟。

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文本,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先自己罗列出来,再分组讨论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有:文中只是写了故都的秋吗?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写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与别的地方的秋又有什么不同?文中主要通过哪些画面呈现故都秋的特征?这些画面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再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围绕形神兼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故都的秋怎么呈现出“形”,怎么呈现出“神”?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欢呢,还是感到伤感呢?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参考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并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逐步对文章进行解读,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可见,教师正是用问题在知与未知之间嫁接了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思维习惯得到了训练,感悟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学中感,感中“悟”

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含有浓厚的感彩,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使他们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悟文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开口说的,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让学生写的,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当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时,语文教学就有了生命力。在学中感悟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更是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充分地领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针对学生答案不一的感受,只要不偏离文本内容,教师就要多进行鼓励,不要刻意地寻求唯一的答案。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感悟文本的同时,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素养会不断提高,进而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能力也会获得提升。

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各抒己见。结合学生的感悟,教师从意象、意境的基本含义入手,归纳总结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然后自然引导学生根据景与情的关系,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体味诗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积极地感悟诗歌、领悟诗歌的内涵。

三、引导学生在学中想,想中“悟”

语文是语言类的学科,需要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才能很好地深入文本,还原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悟文章的情感与内涵。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场景。

例如,教学课文《雷雨》时,师生一起探讨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过了三十多年,周朴园还保持着房间原来的样子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保留着屋子原来的样子,体现了他对鲁侍萍的念念不忘,表现出他对鲁侍萍的真情。有的学生则认为,他的做法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曾经的青春,却没有真挚的感情,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暴露了他的虚伪性。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而然地剖析了人物性格。

四、引导学生在学中评,评中“悟”

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因为在理解文本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相互的评价中,可以进一步认知文本内容,达成共识。教在引导学生评价时,无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都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实现学中评,评中“悟”。

例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解题时,笔者问学生:“‘君’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有的学生回答:“‘君’就是君子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笔者接着问:“有哪位同学评价一下他的说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君’字除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高度评价,还有对刘和珍的尊重。”又有学生说:“我不赞同前面两个同学的观点,我认为‘君’字只是对人物的一种称呼,不能体现出感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笔者再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题,最后促使他们达成共识。

可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交流,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五、引导学生在学中背,背中“悟”

背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绝佳的途径。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把一些经典的语句背诵下来,慢慢咀嚼,不断领悟,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地提升。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本内容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句子熟读成诵。背诵时,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当堂上台进行背诵表演,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随着语言的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在提高。

总之,用“导悟”激活语文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指明方向,让学生闪耀智慧之光,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