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力优势,挖掘其多元智力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
1 重新树立观念
1.1 智力观。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因而教学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成绩。当职业学校的高分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上时,用人单位却多不满意。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智力观”,学业智力与实践智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高水平的学业智力只能是在学校中成绩出众,而成功的实践性智力可以产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好办法。该种智力所具备的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其具有实际的价值。作为职业中专学校,我们培养的是职业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观应是:
1.2.1 “懂得赏识”的教学。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从而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1.2.2 “对症下药”的教学。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我们的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层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给予每个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1.2.3 “主动发展”的教学。教师须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智力特点、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而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是否有效。
1.3 评价观。
1.3.1 灵活多样的评价。评价学生不能只依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无视不同学生各异的特质、情感和学习风格,这样无形之中会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应建立“以人为本”评价体系,将一段时期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录音、图片、涂鸦或图表、个别谈话记录等都考虑进去,综合评价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1.3.2 真实性的评价。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学生知识、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应确保按照学生实际作品或表现来评价。揭示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
1.3.3 实践能力的评价。职业学校应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2.1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来开发多元智力,而且还要求教师把多元智力整合到教学活动中,进行项目学习。
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灵活度很高,与当前市场经济形式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因而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能用所学知识会处理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项目教学,便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而,我在开课前就已通过问卷等方式对每一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行了调研。第一课时,通过随机抽签并适当调整,将班中同学分成了每六人一组,一个班分成六个项目组,每一组即为一家模拟公司,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自定经营项目,并推选了经理,内部管理条例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以公司形式将市场营销的4ps策略融入各公司的发展企划中,进行相关理论教学。而我是六个公司的顾问,通过合理安排时间,与各项目组进行充分的沟通,成为各项目组的良好促进者,对各项目组的学习进展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协助。要求他们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在项目组中的作用。
2.2 教学手段。多元智力是一道多彩的光谱,其教学策略更加五彩斑斓,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在教学中应该“为多元智力而教”和“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开发旨在促进多元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
2.2.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影像教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工作。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
2.2.2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方式就某一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分析、写作训练。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考、交流。课堂下进行课外指导以提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引导查阅资料、组织课外调研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强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学生面对背的座位排序,而要求学生按小组面对面侧对教师的坐法,这样可以更加方便讨论和活跃气氛,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2.3 案例法教学。总结选取有关案例,事先将案例布置,学生课前先阅读,掌握案例要点,针对课堂讲授原理,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深入剖析案例,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的掌握,通过案例分析,还能掌握一些教科书一般不重点讲,但在实际运作中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4 角色扮演法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我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公司的实际作业,体会和掌握市场开发、产品、商标的设计、营销渠道的建立,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
2.2.5 合作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是以异质或同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例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项目教学中,班中的一名调皮男生因为绘画很好,就成了“各公司”的抢手货,于是他经常跳槽,最后成了班中“拿薪”最高的人。通过这样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3 案例运用
市场营销课程《品牌和商标》
课前知识:在前一次课,学生已学了产品的整体概念,设计了自己公司的产品的整体概念和产品组合等内容。并已知品牌和商标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多种智能模式学习,理解商标和品牌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重要意义,感受认识著名品牌和商标的成功之处,能用语言、音乐、绘画、逻辑、人际合作、道德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品牌和商标的理解;并掌握品牌策略;培养他们欣赏美,关注公司相关经济纠纷的市场案例,并从中受到保护知识产权的教育。
学生课前必要的前餐:各小组即各公司组织调研和收集本公司竞争者的品牌和商标。每个成员课前交调研记录。
学习活动的设计:
逻辑-数学:统计目前自己了解到的本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牌、商标及相关策略,并分析其隐含意义;
视觉-空间:剪贴或画一画已知本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牌、商标;
音乐:寻找优美的音乐配合本公司的产品形象;
身体-运动智力:利用业余时间去商场、超市、专卖店、公司进行调研,收集品牌、商标的种类和图样;
人际关系:用小组合作集体创作设计本公司的品牌和商标,并明确品牌营销策略;
语言:各公司选派代表用语言描述本公司产品的品牌、商标设计的创意;
道德:利用案例说明知识产权维护的必要性;
自我认识:描述自己学了《品牌和商标》后的感受;
评价方式:评出“明星公司”、 “最佳发言”、“收集资料能手”、“最佳设计”“最佳创意”等。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从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人的智能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观点,那样认为人的智能主要决定于智商测试,其实这种简单的智商测试只能测评人的数理逻辑思维与语言智能,而人的真正智能是多元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任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与一般语文阅读的本质既有相同不同,它应该是教师指导小学生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的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结合自己头脑中己储备的信息进行连续性的思维活动,把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还原为具有特定自然景物特征、蕴含的特定思想情感过程。简单的说一般语文阅读就是由“言”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言”、“意”的双向还原过程。正确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意义有助于更好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教学的基本过程;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有助于深入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基于上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认识,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所担当的任务。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的质量,能力能够进行听说读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大纲的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构想
(一)多元化理论指导
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应正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总之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确立了学生自主精神后,还要掌握和拥有多种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快速有效的教学成果。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所以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二)阅读活动实施策划
1、小学阅读教学中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加德纳强调通过直觉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以达到智能培养的目的。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至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直觉学习对学生的真实影响与强大无比的力量。直觉学习是一种强大有力的学习,在许多情景中被证明是足够可靠的。
2、小学阅读教学中身体―――动觉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人的身心之间有着隐秘而复杂的联系,当心理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生理能量。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羞怯、紧张等,实际上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如柔韧性差、灵敏性差、耐力差;反之,心理健康、思维活跃,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动作敏捷、意志坚强,表现在行为上便是柔韧和富有耐力。因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躯体是自我的一大重要资源,它拥有巨大的潜能可待挖掘。关于身体的理论已成为一个学科群。
3、小学阅读教学中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语文学习中强调合作学习,也正是基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学习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合作过程中,合作调查、实践、访问、查问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培养学生之间为人处世、和睦相处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学会理解和完善,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教学
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内省能力和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只是它们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组合不同,因此每个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智能差异。人类的各项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该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观
以传统智力观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存在着极大地缺陷,因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例如口头语言表达、实际动手操作、音乐鉴赏与欣赏、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方面智力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多元智能理论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人们解决问题时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因此每一种智能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而要要重视学生每一种智能的发展,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为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强弱不同,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评价哪些人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优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力的不同组合。这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智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八种智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得早些,具有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的较晚,都是初步发展。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也各异,导致了学生之间学习兴趣的差异以及学习风格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多样化,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同一内容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以适应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对老师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过于片面,只注重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能的考核。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从单一方面考虑,应该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积极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评价学生。比如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由老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和家长来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笔者有了这样的认识:第一,多元智能理论给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快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还要将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重新定位,要以开发学生的智能为最终目的。第二,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单一智能观,在校的每一个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智能优势,不能对学生以智能的标准区别学生的好坏,而应该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让其发挥自身更为突出的智能,关注他们的优势,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职业学校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同,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学的硬件投入不多,设备陈旧、简陋、落后;不积极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制约着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发展。2.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及技校出来的学生;二是高考落榜者。前者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后者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并且参加过高考,英语基础要稍好些。所以考生知识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如果全部用一套教材对教学与教学效果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3.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单词、语法、课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没有认真地去拓展知识面,没有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接受知识的环境,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知识的内涵和传授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4.学生自身情况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只是仅仅依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自己也不花时间和力气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没有上进心、对知识没有一颗渴求心。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英语教学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众多学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理论与教学情境相结合。任君庆[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曾晓洁[2]分析、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智能本位”和“情境化”评估的评估理念及评估的多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2.智能理论与高职课程相结合。蒋满英[3]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当前的项目课程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探讨了“项目型多元智能”的高职课程模式。
3.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徐亚辉[4]认为,教师应当把教学工作当作“专业”发展,要不断地“反思自我”和“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对教学对象应当发展“教育性理解”和个性化教学,运用多元智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现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甘玲玲[5]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八项基本智能,强调人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并应用到教学当中。龙伟忠[6]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培养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并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措施。
4.智能理论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段美荣[7]认为高职院校当前考核方法传统、单一,考核内容侧重认知能力、忽视实践能力,体现不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及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的多元化、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其教育观与考核观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左明章[8]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作用,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示例来阐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央大力支持物流服务业,物流管理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类院校中开设,然而目前高职物流专业仍然沿用本科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侧重于物流设计、运作与管理理论的教学,忽视高职物流的人才培养本应侧重于企业基层岗位需求的技能操作能力的问题。因此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和加强人才保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前多元智能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共有八种智能。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弱势,学生之间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的差异,而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这就要求既要考虑给学生培训部分相同的课程和技能操作,即共性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个性特点。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的智能具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如何使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日益重要。这种模式既要便于辨认不同学生的认知系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智能的发展,也要运用导向型教学方法培养使其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3.课程体系设计。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学校应成为“学生课程的人”,需要多方人员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帮助学生选择特别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课程。课程目标需具备针对化、导向化和情景化,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的系统性,以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虽然在众多学科中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收获,然而具体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
1.多元教学与现实不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不同实施导向型教学,确保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但事实是由于国内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教学资源、教师素质等很难确保个体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更多的状况是沿用本科的共性基础模式,提供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理论知识传授。
2.导向型教学目标与实际不符。高职物流管理培养的技能型、知识型全面人才,导向型教学针对的是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设置岗位,围绕该岗位需求培养促进学生智能多方面发展。然而目前课程体系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框架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单科分段式”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