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教育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提高农民素质,缓解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当前,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数量庞大,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如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由于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欠缺,就业能力差,无法与城市群体处于同一就业竞争地位,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必将造成进城务工农民生活贫困,致使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阻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挖掘农村劳动者的潜力,增加其人力资本,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还指出,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和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劳动者劳动收益率与其受教育的性质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受过专业教育,尤其是受过职业教育(含培训)的劳动者收益率更高,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人力资本化,使其增加技能,参与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来,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将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二、河南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河南各类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办学效益、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职业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河南省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2.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河南省在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整体布局,对部分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培育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郑州市不断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起以“旅游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现代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四类职业教育中心。
3.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近年来,河南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首次建立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三、当前河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教育资源较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基层一线工作,人数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同时也质疑职业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把职业教育当成所有受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重视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规划和引导,致使职业教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
2.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缺乏保障。融资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运用不合理,阻碍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校舍、硬件设施和办学设备已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校持续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但目前财政拨款普遍不足,职业教育的学费水平也普遍偏低,许多农村贫困学生缴纳学费也很困难,某些学校的学费还要上缴部分到财政进行统筹,使得学校的资金来源远远低于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项培训经费,由于管理渠道不畅通,有些经费在下拨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截留,使得这些经费往往不能真正用于职业学校,挫伤了学校的积极性。
3.职业教育定位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不适应当前农民需求。目前,河南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开设的专业往往依托学校现有何种专业教师或是市场目前何种专业人才紧缺,而不是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虽然职业学校在名称上各有特色,但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宽泛,专业口径越来越扩大。往往是公共课、基础课、通识教育比重过大,而专业的、能力性的、技术性的科目比重过小。一些职业院校受某些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专业设置上无论自身条件具备与否,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由于学校没有准确的方向定位,最后培养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学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精。针对河南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未能充分契合。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多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林类的职业学校更是如此。职业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民实际需求,难以为农村学员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
4.“双师型”教师缺乏。在目前河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分离的现象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院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且比例失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紧缺。职业教育既然是为劳动力的职业发展进行职前教育或在岗培训,那么,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就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能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等引进课堂。但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由于时间、精力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现场实地考察了解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形成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制约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性与职业性。而且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有时借助一些综合性大学,很少有企业人士参与,难以体现职业教育重实践、重职业性的特点,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与实效。
四、河南职业教育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公共教育经费对于职业教育的更多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比普通高中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低,高职教育的财政预算内投入也大大低于普通本科,而通常国际上的一贯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3倍。从2012年起,河南省财政设立了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在全省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同时,对于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贡献较大的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特色的职业院校,政府应给予更多资助或其他政策支持,可以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银行、企业资金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加强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2.职业院校应更新观念,增强为农村劳动力服务的意识。首先,职业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不仅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公平对待的态度,更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精力的投入。其次,职业院校要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创新办学指导思想,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拉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结合点,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再次,职业院校应强化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加强实践环节,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3.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专业内容要符合农民工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职业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作用。首先,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遵循劳动力的认知变化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合理。其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特色。职业院校要善于开发自身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在针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的专业特色上做文章,形成核心优势。再次,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量力而行。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和体现农村劳动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师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资料、培训经费等方面衡量自身是否达到开设和实施某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切忌不顾现实条件而盲目开设专业的短期化行为。
4.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型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模式。随着河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职业学校可根据所掌握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安置。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的协作,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使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能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2号)的规定,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煤矿等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已随管理权限下放移交地方管理。但是移交当时,由于部分煤炭单位没有下放地方管理,致使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也未能随之移交。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精神,决定将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中国煤炭销售运输总公司(不含武汉分公司)、中煤生产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煤炭物产集团公司(本部)、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中煤多种经营工贸公司、北京华煤工贸公司、四达矿业公司、中煤建设集团公司(本部及工程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国际技术咨询开发公司、中煤设备成套总公司、中国煤炭工程机构装备集团公司、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康安全技术开发服务公司、华晋焦煤公司、北京煤海实业总公司、中煤审计事务所、中寰会计师事务所、北京煤矿机械厂、神华集团公司(不含已参加内蒙古、天津、辽宁三省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移交你市,实行市级管理。移交数据以1997年末决算数字为基础,由你市进一步核查后确定;缴费比例、待遇政策等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自1998年9月1日起,由你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上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的通知》(财社字〔1999〕179号)的规定,上述移交你市企业降低缴费比例后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足支付基本养老金的部分,已包含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内。根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财社字〔1999〕131号)的规定,上述移交你市企业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所需资金,请你市统筹安排,确保移交你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2000年2月21日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服装设计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教育中,能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5]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3):1-6.
[关键词] 管理模式 学生自治 自我管理 劳动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把劳动管理和劳动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一种较为科学、实用的劳动模式的确立和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的建立发展,为将来职业岗位需要和今后的个人生活做好充分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建立一种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以理解、尊敬的人本理念为前提,以提出期望、确定标准为目标,以鼓励、激励为手段,以充分认识劳动对个人成长的意识为动力而建立起来的。
一、基本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推选值周长,并由值周长去搭建“小班子”,经过管理者认真辅导,使之确立劳动目标和管理方法、工作方案、工作艺术。以便使劳动值周过程在劳动教师的督促和引导下,值周长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约束紧紧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完成劳动教育。
当然,这些自觉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动力源,即学生对劳动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对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我价值含义的理解和同步进行的其他思想教育内容获得。让这些认识固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习惯,不只是使之成为他们自治管理劳动行为的动力,还要使这个育人效果经得起生活和社会的考验,成为融入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元素。
二、具体的操作内容
我们在总结多年来从事和研究劳动值周管理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每个内容、环节进行了细化,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强调将内容、方法与目的紧密结合。
1.规范性内容
①确立形象标杆。如每天三次站队。校园劳动中落实“三人成行,五人成列”的队列管理。理解和强化“一眸一行是形象,一言一行是素质,一点一滴是服务,一分一秒是岗位”的总体形象理念。校园劳动中学生穿校服,配戴劳动教育胸卡。同室的工具摆放、规范的语言交流,倡导班级有专业特色,有形象特点,树立“礼貌我先行”、“学生我来示范”的形象标杆,让每个人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②建立考核制度。一是班级以10分为满分的量化考核制度。一是以100分为满分的学生个体考核制度。其中班级量化考核纳入对班主任考核范畴内,学生个体考核进入档案,来强化班主任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懂得付出和回报的关系,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③搭建劳动的学生分配制。劳动教育严格按着“一人一岗位,一人一责任区”进行分配和考核。不断强化岗位责任,为对学生的个体考核提供第一手材料。
④建立劳动标兵的评选制度。学生在每一次的劳动中,以5%的百分点比例,让班级通过多样化选举这次劳动中的劳动标兵。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自豪感,劳动的光荣感。
2.思想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机说道,“只有当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思想,被孩子们的接纳并印在行为中时你的劳动才是最伟大的劳动”。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它的意义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体悟到了对于他们成长、成人的作用和意义时,才能够在头脑中接受他,在思想中重视他。才能把诸多的硬性内容印在他们的行动中,才能成为劳动教育。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劳动意义的大讨论教育,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是创造美的活动,所有创造美的活动都是美的,劳动是美的!使他们真正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直至以劳动为乐。
五、劳动教育作用
1.在思想方面
通过“自治管理”模式,使学生从自我觉醒中变成自觉行为,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岗位意识。使学生体悟到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从“自我、本我”中走出来进入“超我”境界”。
2.在行为习惯上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体悟到“优秀是一种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
3.培养了一种理念
(一)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天鹅之歌》的内容里,裴斯泰洛齐就提出在生活中受教育的重要思想。在“伊佛东”的学校里,裴斯泰洛齐特别重视体育,把各种体操训练发展到师生生活当中,为了全面锻炼机体,编排体操,体操能有节奏、有顺序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家庭和学校应该都进行体育活动。家庭里的生活劳作产生的动作,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例如生活中的做饭、行走等日常活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运动会、体操、游泳等。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里,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需要思考如何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体育精神,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活体育活动项目。例如,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解动作、说明动作、注意安全等,让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把此项活动布置成家庭体育功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地要求练习次数。这样,就能把体育融入生活里,让生活里充满体育活动。
(二)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生产劳动当中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理念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在结合劳动来帮助贫苦农民,让贫苦农民通过学习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改变贫苦状态,而且把德、智、体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联系,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有积极意义。裴斯泰洛齐提出的“劳动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各种身体器官,职业、生活能力等的训练,也包括一切实践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起初阶段和最基本开始是劳动教育,且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就是关节活动。人类关节活动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能力,它能让人类的各种体力得到发展,也是体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关节活动是体力活动的要素,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体力活动是最基本的劳动,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关节活动。体力发展是培养各种劳动的技能、习惯、教育和训练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在儿童开始就主张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他通过各种关节活动发展加入到劳动技能当中,例如手抓、走动、脚蹬等关节活动,通过这些力量和技巧来发展儿童身体。裴斯泰洛齐通过制定“技能入门”,用于帮助实际劳动,也作为体力发展的内容,像一些身体体操内容中有推、拿、挥动、掷等简单体操项目。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够全面促进儿童体力发展,同时把劳动技能掌握。这就是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家庭和学校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
(三)强调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开展
裴斯泰洛齐强调打击、拉转、震动、投掷、压等的基本要素学习以及体力训练,必须要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为了实现教育人,要使人的各种机能发挥完全,包括脑、手、心、智、体、德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时进步。例如儿童体育活动可以使旺盛的精神体力得以宣泄,能使压力舒缓,也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活动开放才能形成人际互动,促进儿童培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体育运动对全面体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和其他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体育中的技能、认知、情意等落到实处,使体育教育与各类教育并重。
(四)体育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本能
裴斯泰洛齐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增长认识,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和研究,体会其中的知识和方法。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习者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更要让继承者在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能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让体育学习者逐渐把体育生活充实,能够发现和思考体育动作以及体育的每个环节,并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发现新内容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自我实现的情感,还能促进体育发展。例如体育教育课中的创作课程,老师可以利用教导者的立场引导孩子的体育心灵,促进孩子创作能力的发展,并与他们互动相处,完成体育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个孩子的体育意识,根据不同孩子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施教,帮助孩子的潜能表现,鼓励孩子从各类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体育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体育教学实现最好效果,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五)体育教育工作应逐步增进
教育是为了人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人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德、智、体的教育协调,这三者彼此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裴斯泰洛齐就对整体教学过程存在的最简单教学因素,也是教育要素,做出强调,教育要从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让儿童从最简单的开始接受教育,然后逐渐增加复杂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这个理论全面实施到儿童的初等教育体系当中,让初等教育能够使德、智、体等的教育和谐地在教学中展开,并能均衡地发展德、智、体的教育。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认为是关节活动。关节活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动作,生活当中处处包含着它,如撞、拉、跳、压等,把这些基本的关节活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体育活动也应该从简单因素开始,等这些简单动作熟练掌握,再进一步训练复杂动作,根据人的体质和年龄的增高而逐步加强训练。这样逐渐地由简到难的动作练习,就可以使儿童力量和技巧逐渐发展。
二、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强调健康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体育作为人类获得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和手段,裴斯泰洛齐在19世纪时就已经提出了体育的价值,认为体育活动对人类、国家以及社会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健康视为人类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根本目的,这为以后体育课程的有效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与发挥。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与研究分析,并从作者深刻的体育思想中得到了更深的含义。
(二)孕育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中,早已孕育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联系,而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来源离不开这位伟人的体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有着高度一致性。首先,就素质教育的含义而言,狭义上是针对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与在裴斯泰洛齐的“头、手、心”的思想较为对应;其次,素质教育的三个素质层次,正好对应到作者认为人发展的三状态中,即自然、道德、社会的素质与状态。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裴斯泰洛齐还把思想深入到青少年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中,在相应的初等教学中,认为不仅要使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而且还具有三方面教育获得平衡发展的能力。通过上述思想,可以将教育的各类要素进行划分:智育所要表达的最基本元素是直觉的有效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类与智力相关的能力;德育表达的基本元素为情感的互通性,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我行为的情感与爱的能力;体育要表达的基本元素则是身体的活动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三)体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要从婴幼儿开始,而且作为母亲以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婴幼儿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育与活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且母亲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欠缺,体育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必须通过国家和家庭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来开发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启发,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开展幼儿体育教学。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幼儿体育项目与活动的开发研究。只有以研究的相应成果为基础,才能逐步积累的经验实施到我国幼儿体育的具体教育中。其次,要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性专业人才。专业性人才是进一步发展幼儿体能的引导者,各个高校应该设立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性人才。同时也要加强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才能广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幼儿中的开展。再次,编制适应幼儿体育教育的配套性教材,这也是普及体育教育方法与知识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对于我国母亲了解幼儿身体成长与发展,采取合适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体育活动要与儿童的运动天性相符合,遵循其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所论述的要素理论,要我们在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原则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儿童与生俱来的性格就是运动,也是自然的一种本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而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的现象,这也恰恰显示出孩子的自然属性,我们的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师资水平和安排的实际教学等,存在的问题都很严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儿童的教育有别于成人,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重视儿童先天的规律,不在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发展必然会遇到阻碍,也限制了体育发展。如果也不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给儿童教学,最后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些教材内容距离儿童很远,而且有很大的难度,不能有效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施,这就让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选取方面,要用一些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运动项目,让儿童喜欢体育运动,选择合适的竞技类体育运动,让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上,要与儿童生活中的简单动作进行结合,让儿童的体育教学与日常行为活动联系起来,有效的促进儿童体育学习。
三、结束语
关键词:良好劳动习惯;小学生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而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在校内和校外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劳动环境创建在校内
(一)提课间餐
我校的特点是之一是早上第二节课后,孩子们都要吃课间餐,孩子们可以由老师分组或自由组合,轮流去食堂提课间餐,发放给教室里面的同学们。以前这事由老师去完成,孩子们都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现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体验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含义,体会劳动的快乐。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示和指导,如注意安全等等。
(二)整理校园
让同学们动手美化校园,动手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卫生、校园环境以及特色校园的创建,当然他们的许多思想和创意可能不符合实际,但是营造这种动手、动脑的氛围,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桌凳等。
(三)开展迎新活动
迎新活动即为每年的元旦活动,学校开展迎新活动形式多样,一般以文艺娱乐为主。但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参与,我们不妨可以营造一些让孩子动手、动脑的迎新氛围,如开展水果拼盘大比拼活动、饺子宴、捏汤圆等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这样,既丰富了生活,又锻炼了自己。
二、劳动环境创建在校外
(一)开辟劳动基地在家里
现在的小“懒虫”越来越多。为此,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首先应该养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做事情,不能因学得慢或做不好而着急,更不能半途而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收拾碗筷、择菜、洗菜等。有针对性地认识一些工具、蔬菜和生活常识等,同时通过自身的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
(二)开辟劳动基地在街道,在乡村
孩子还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如打扫公共卫生、帮邻居拿报纸、植树、种花等。农忙季节,有机会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播种与收获的感受,让孩子更多了解比如育秧苗、插秧、稻子成熟、收割稻子、把晾干或烘干的稻子用打米机制成大米等。因为现在的好多孩子见到玉米杆总爱问“妈妈,那是什么树呀?”等问题。
三、老师、家长的做法
(一)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我国一位教育专家也对中国孩子进行过调查,在学校和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心理问题较少,学习自觉性与责任感较强。因此,老师与家长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年龄,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可以愉快完成的事,或者是在老师,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可以顺利完成的劳务活儿。原则是让孩子能够看到这项劳动的成果,并对劳动产生兴趣。
(二)让劳动变成快乐的游戏
老师让孩子劳动时,孩子可能正在玩。既然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就要巧妙利用这一点,让劳动和游戏相结合,唤起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对于上小学的孩子,老师可以让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在迎新活动中,老师不妨对孩子们说:“老师来当厨师,你们来当服务生,各就各位。”
总之,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热情离不开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小学生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只有那些有助于人们去认识世界和开拓世界的多种多样的劳动,只有在进行创造的进程中实现人的个性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的劳动,只有用使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劳动去充实空余时间,才能使人幸福。
参考文献:
[1]唐西胜.大师谈儿童习惯的培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一提到联络,便含有彼此相处的意思。倘使我们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络,便不啻承认教育与生活是两个个体,好像一个是张三,一个是李四,平日不相识,现在要互递名片结为朋友。联络的本意原想使教育与生活发生更密切的关系,不知道一把它们看作两个个体,便使它们格外疏远了。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先生用学名喊他,妈妈用小名喊他,毕竟他是他,不是她。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o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反过来说,平日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平日过的是奴隶牛马的生活,便把《民权初步》念得透熟,熟得倒过来背,也算不了民权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
(节选自《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雷 蕾
一、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应确立群体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有在每个孩子的每一方面发展的原有基础上所确定的个体发展目标,另外还要树立大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是涉及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同步调、同方向地实施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着重点
包括:1、学会生存:这是一个人能顺利生存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与条件。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是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初步的自我保护,增强自理能力,即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学会学习:主要指培养孩子从小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等。3、学会关心:指要帮助、教育儿童关心社会、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关心知识、真理、学习,以及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这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高度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坚韧性及全球观念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
主要有两点:1、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在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两大方面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业务素质一是要抓好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国内外幼教改革的动态和信息的学习,二是抓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2、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一日活动的保教质量。要让幼儿知道,生活的一切都是他们学习的环境。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使幼儿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同时要加强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要有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用知识本身吸引和诱导孩子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探索,去解决疑难。另外,还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多样、多维度、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如分组活动、个别活动、自由活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等等。
幼儿园的素质教育目标
印小青
幼儿园素质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的素质,研究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孩子们“路边有只要死的小花猫,你看见了怎么办?”孩子们异常兴奋地回答:“踩死它、踢死它、用石头砸它……”只有少数几个说:“救救它,”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孩子们都表现出很强的自私、报复心理,缺乏同情、谦让之心,南京有个女孩,学习很好,家境也不错,爸妈只要求她学习,很少与她交流,她说她唯一的感觉是孤独,她说周围的世界太平静以至平静得令人生畏,有时她竟用刀片割破自己的手腕,看着鲜血一滴滴流出,心中无比兴奋。这两则事例真令人震惊,又令人心寒,更促使我们深刻地反省,我们的教育到底哪儿出了错。为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第一要注意孩子人际智能的培养,3岁以前的婴儿对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物十分敏感,如果这时缺乏交往机会,日后在生活中便很难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当幼儿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幼儿可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结交友谊,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安全情况下,应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同龄人交往,尽早让其进入社交圈,长见识,消除交往中的胆怯、恐惧心理,培养其交往能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利他精神。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幼儿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的最早表现,后来的差异主要在于婴幼儿期成人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要让孩子总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中心,应结合具体事例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应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即:“抗拒诱惑”的能力、忍受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对自己提出成就标准的能力,在幼儿期可采用诱因、说理、心理训练及行为训练等方式来促进幼儿自制力的发展。
在辅导评价时儿童绘画中贯彻素质教育
闫嘉伟
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他们总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观看世界,并通过稚嫩的小手,将眼中的世界表现在他们的画面中,透出一种纤细的感情和强烈的认识欲望。因此,儿童画想像之丰富、构思之胆大、造型之朴拙,反倒达到了许多成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我认为,在辅导和评价儿童绘画时,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原则:
一、掌握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往往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夸张强调,其他则淡化,好像照相时用长焦将主体拉近而虚化周围景物一样。比如画人物,或许因为孩子认为眼睛是最美的部位,所以将两只眼睛画得很大,甚至占据了整个画面,而鼻、嘴则画得很小。这在儿童画作品中很常见。这种主体极度夸张、人物比例失调的作品正是孩子质拙、纯真感情的宣泄和表露。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用成人的条条框框约束儿童绘画,应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作品的含义。
二、引导儿童绘画中的个性专长。每个儿童对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表现在画面中是每个孩子的绘画风格各不相同。儿童的美术学习应是接受一种思维的方法而不是纯技法的训练,孩子用自己的头脑将事物的感受通过绘画独立地表现出来,也就是其自身个性的流露。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和发展孩子的个性,而培养其绘画个性则必须建立在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上,即对事物独特的见解、眼光和思维,它是美术才能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在辅导孩子写生画荷花时,我在重点地讲了荷花的生长规律及结构之后,就让他们仔细观察,要求抓住荷花在自己头脑中最初的那种强烈感受和印象,把它们画出来。在作品中,有的孩子注重表现花的色彩,有的孩子夸张了荷叶体量的阔、大,有的则对荷杆发生了兴趣……表现形式与手法的丰富,极其令人惊叹。
总之,在辅导评价儿童画作品时,注意以素质教育的原则为基础,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其自身的天性,就能不偏离正确方向,取得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应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符 黎
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让幼儿更加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里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然而在现实中,幼儿是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聪明,可在生活能力方面却是越来越低、越来越弱。我们所应该做的是:
一、通过了解、观察,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如让幼儿观察家庭中长辈的劳动活动,从而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在自然角摆放劳动工具、材料等,利用周围环境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经常带领幼儿参观,从不同角度了解劳动,认识劳动的益处。
二、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可组织幼儿参加劳动教学活动,如开展“小小能人”系列活动,通过“美食城”、“娃娃家”、“小小修理铺”等角色游戏活动,或让幼儿参与种菜、浇水等实践,也可利用多种废品旧材料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并把作品陈列在活动室或带回家,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一、谈心时以诚待人。
陶行知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谈心就是一种心心相印的真教育,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方法。谈心时,必须尽自己关心之情。笔者所带的班中有位姓李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开小差”,完成作业敷衍了事,恨不得下课铃一响,就跑到乒乓球桌边操练。笔者选择在一个晴朗的课外活动后找他谈心。结合他乐于的“乒乓球”,让他了解了世界冠军邓亚萍等几位名将后,让他明白“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的道理,希望他更好提高球技的同时,要把像面对乒乓球一样的热情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并肯定他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果不然,在后来的两周,他的语文、数学测验直接提高了9个和7个名次,但是英语仍然没有上升。掐准事时机,我给他及时的表扬,同时为他解决急切上进的心理,并在思想上进行开导,进一步解决他偏科的状况。笔者同时借助他的进步分别找班上存在此类情况的同学谈心,给予他们在精神上鼓励和希望,在身边的实例和社会典型人物事例的教育感化中,他们实现了迈进。以诚待人,用时间和诚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和重视,最终会实现谈心的目标,诚心赢得信心,实现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在有效的谈心中实现班集体的整体进步。
二、思想上以行为展现
行为是思想的表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有这样一个事例“独生子女赵某,小时候父母娇生惯养,放任自由。在校做错事,跟其家长反映,家长当作耳边风,对其管教不严。进入初中后,该生花销逐日放大,骗、偷、抢等屡屡出现,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学生和家长引以为戒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得重视的案例。言语上的获得,知识考试上的优良,永远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境界。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用实际的行动,常以家访、课后交流、谈心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行为监督、辅导和教育,不能姑息低劣或者趋向庸俗低劣方向的思想行为出现或者存在,及时教育和家校及时沟通显得极其重要。在很多情形之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跟踪了解,及时提示和斧正不好的苗头,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些许不良行为出现的时候,家校扮演的角色处在严谨的教育位置上,操之过急,或让学生感觉小题大做,不闻不问会助长负面行为的不断滋生。小学阶段是属于“在小不育大来育不起”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犹如小树苗,不能在容易修枝打叶让其茁壮高挑成长的时期选择放任自流的态度,需要融进关注、爱心,需要付出时间、大量精力的教育阶段,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修品正德,品行结合的一贯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劳动教育以德为先
劳动,在哲学角度,是人类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基本,在教育中,劳动依然不能改变其重要的教育学习地位。由于学生的品质教育和知识学习在一些情况之下处理出现矛盾,我们往往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学生的在考试上的追求体现得几乎畸形。这是脱离劳动、工作实际的怪胎。只抓统考科目所谓的主科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或只传授劳动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劳动技能的指导,乃至在劳动、动手之时指手画脚发号施令,都会抹杀劳动的学习提高本意。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指手画脚,只会衍生被利用的心理,在精神境界上师生存在从属的阶级思想,学生歧视劳动就是指手画脚频繁出现的结果。在劳动中,班主任亲自动手是重要的,更关键的是,征求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安全上考虑的更多之外,还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与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变换一样重要。重视劳动,就是重视学习知识的运用,重视学习的本质。劳动需要道德,避免强权和急切的心理在其过程中的出现,这就是劳动中的“以德为先”。
四、家访中以善待人。
家访须融洽与家长联系。家访是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洞悉繁多个性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交谈时,要实事求是向家长汇报,虚心听取家长意见等。家访需要的更是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基本掌握学生家庭的大体历史状况,教育状况。鼓励学生和家长的进一步协调和正常交流,实现隔代思想理解的基础。在大量的家访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尚是“夫为妻纲 父为子纲”的思想状态之中,抵触和逃避便是学生常常采取的办法,这是所谓的“好刀不切把”的重要写照。家访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借鉴学习长辈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习惯,多以业界名人,身边典型为例子,帮助他们认识“青出于蓝”的本质含义。对于家长,需要沟通家庭影响和父母思想行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尽力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认识理解的距离并付诸实际的行动,使之实现学生家庭中的长幼笑颜,就是教师家访的善。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于做好长幼关系的进一步融洽,这是家访中急需的教育情节。
情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更适用、更有价值的理念,重视以诚待人、重视行为展现、重视以德为先和以善待人,多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爱心的关注和爱心行为的付出,在长期坚持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中,在当下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中,学生得到的关爱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得到感化,并在感化中有自信、坚毅等品质为动力,学生不断成长之时,必将催开美丽的情感教育奇葩,接出丰硕的果实。
A.育其身,尤指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成长
B.育其心,包括德、智、美三育
C.思想教育
D.政治教育
E.文学教育
7.2.在先秦儒家那里,审美活动为了实现的和谐是(CD)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天人关系的和谐
D.人际关系的和谐
E.人与自身的和谐
7.3.认为,美育和宗教相比(ABC)
A.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B.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C.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D.美育是永恒的,宗教是暂时的
E.美育是多元的,宗教是一元的
7.4.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认为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分为(BCDE)
A.化
B.熏
C.浸
D.刺
E.提
7.5.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的“四育”是(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7.6.贺拉斯认为文艺的三个特性是(ADE)
A.真实性
B.虚构性
C.哲理性
D.情感性
E.形象性
7.7.归纳起来,美育的内涵有(ADE)
A.美育是人格教育
B.美育是性格教育
C.美育是心理教育
D.美育是情感教育
E.美育是艺术教育
7.8.下列表明美育是人格教育的是(ABC)
A.孔子以山水比德
B.屈原以芳草自喻
C.古之君子对梅兰竹菊的精神认同
D.王维的“空山不见人”
E.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9.下列可以证明美育是诉诸感性的句子是(ABCDE)
A.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
B.岂独山水,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
C.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
D.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E.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
7.10.美育的能动性表现在(ABE)
A.审美主体在美育过程中有着创造性,自觉参与其中
B.主体在审美中能有自觉的追求
C.美育可以潜移默化
D.美育诉诸形象
E.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现能动性
7.11.美育与德育的区别是(AD)
A.德育有外在强制性,美育从内心,从人的情感角度打动人
B.德育高于美育
C.美育高于德育
D.道德规范是一种严肃要求,审美感化往往使人亲和
E.美育等与德育
7.12.美学家宗白华把境界区分为(ABCDE)
A.功利境界
B.伦理境界
C.政治境界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歌曲教学 音乐知识 音乐欣赏
德育在教学工作中占首要位置,它是各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主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比起班级教育、团队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其他间接途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的艺术问题。音乐教学一般包括歌曲、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部分,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就渗透在这三部分之中。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1.寓情感与歌词中,进行思想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于一节音乐课来说,不仅要使学生唱出旋律,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演唱歌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觉得学生只有从心里面真正地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完美地演唱歌曲。我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如教学《小小太阳不是我》时,为了给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在新课导言中,用几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进行对比启发教育学生不做家庭中的小太阳,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做好生活的主人。又如教学《卖报歌》时,我通过讲解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旧社会的小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不能去读书,为了生活,只能当童工,又累又饿;有的背着木箱子,到处奔跑,为人家擦皮鞋,有的赤着脚卖报。还有的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孩子,却又不忍离别的痛苦。学生听到此都流出了眼泪,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幸福,又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然后,我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唱得认真而有感情,特别是唱到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时,他们的歌声是那样的坚定激昂,相信这首歌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启示。
2.在感受和理解歌词思想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和理解歌曲后便进入正式的“唱”,教师的范唱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刚刚对歌曲产生兴趣,自然急于听到歌曲的旋律,所以教师要以优美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体现出青少年欢快活泼的情绪,使他们产生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唱上一曲的欲望。在理解美和感受美的基础上产生旋律的美,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在音乐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对中学生来说,初学乐理,确实有些难度,也枯燥,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结果会截然不同。
1.选择具有深刻道理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每堂音乐课不可缺少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正确用嗓,然而实践证明,单一的发声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起不到引导发声的作用。面对这一现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善。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并从中得到启示,我注重从这一角度进行选曲。如三年级学习常识“符点音符”时,我选用了歌曲《歌声与微笑》,曲子虽然很短,然而旋律听起来却像动画片中小动物的音乐节奏,富有趣味性和儿童天真烂漫的特点。在用“a”音唱同旋律时,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符点音符及声音持续的长短。在学习符点音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了思想教育,而且掌握了音乐知识,更启示他们戒骄戒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
2.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学生往往喜欢唱歌不喜欢学习乐理,而乐理知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怎么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如在教学生打节奏时,我通过口读顺口溜,用打击乐器打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教育了学生热爱劳动,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在音乐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生对音乐欣赏是比较感兴趣的,当他们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时他会立刻说:“好听。”这种欣赏仅是一种直觉的感性的反应,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欣赏音乐,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鉴别。教师的方法得当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从实际出发,学生在欣赏课中必将受益匪浅。
四、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学生有新的想法和创作了新的内容时,都希望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因此要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1.特长展示。当学习了一首新歌曲时,让学生表演自己的演唱特长,还可以展示学生的演奏特长、跳舞特长、表演特长等。
2.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音乐教材中有的歌曲孩子会唱,你可以先让他展示一下,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可以让他当一回“小老师”,领同学们唱歌。
五、做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完全由教师摆布,任教师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一条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唱、一起表演。
激发和引导学生从旋律中感受音乐的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完整地听歌曲,更是通过欣赏课让其掌握欣赏的正确方法。如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曲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用心去理解这个曲子,在欣赏之前,我给学生讲了国歌的由来及其产生背景,告诉他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个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是用英雄的身躯筑成的,同时用幻灯和电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可以说满载着一种激情、一种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欣赏这首歌曲,便很容易接受斗争到底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毅力,甚至有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会联想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长时间这样锻炼,学生逐渐感受到一首歌曲的精妙之处,感人之处,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己的欣赏观点,掌握欣赏方法。通过欣赏,学生开发智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开阔音乐视野,从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
德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思想境界,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使学生具有“五自”能力(自强、自理、自护、自立、自学),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音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艺术,努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潘小英.浅谈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2]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1,(07).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意识;体育心理
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学生应该了解体育的真正含义,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社会则应该加大体育意识宣传力度,并且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众所周知,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利于增强我国国民体质。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增强体质,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体育运动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能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等等,总而言之,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加强他们的体育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颇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全面地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改变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呢?在我看来,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本身体育意识的转变
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题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内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改变中小学体育现状,首先要改变中小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体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主动接受关于体育的思想教育。德、智、体、美、劳是中学生要接受的必不可少的教育。要想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当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他们对体育认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兴趣、意志、爱好、个性等等方面都容易在体育活动中真实地表现出来,我们应当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主动并乐意接受关于体育的思想教育。
(2)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小学生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意识,长期的学校生活、有规律的体育课程使他们形成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加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而对于那些体育意识比较淡薄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逐渐改变对于体育的看法。
二、学校方面应做的转变与改善
学校对于体育方面的转变与改善将会对中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产生很大的影响。
(1)学校要改变对体育的传统看法。目前,我国的学校出于升学压力,应付教学,由于重智轻体,导致许多学校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都把体育当成了一门必须要考试的课程,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培养个性、形成良好品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学校有必要改变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努力改变学校的体育设施。现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改善,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就是如此,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学生没有足够的良好的设施去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就只能以学习为主,体育意识相当淡薄。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尽量去改变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毕竟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教育设施的完善与否,与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必然有一定的关系。
(3)教师方面的改善。在中国传统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教师的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及他对本职工作的看法和重视程度都将影响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看法。
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就应该端正态度,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刺激和宣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地设置目标,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一步一步地提高体育能力,进而实现更高的目标;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结果正确归因的指导等等。
三、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培养教育,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因此,要想好好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加强中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就需要我们的这个社会多理解,多支持。
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只片面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些想法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认识看法。根据调查表明,当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比较好的,动机是正确的,但也应该看到,在很多的学生中存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缩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就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参加较少,很少有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对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总而言之,中小学生是最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之一。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目标。正因为这样,社会各界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不合时宜的传统看法,为中小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
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如何定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取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实际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规定是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和本真,而对其性质和价值定位的规定,又是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研究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办学模式等诸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一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究其原因,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只有用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把握和回答这个问题。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视角,具体说,就是从三个维度及其结合中思考规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
第一,法律维度。从法律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198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表征主要有:一是强制性。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是一种强迫性的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不仅指向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家庭(或公民个人),也指向作为教育主体的国家、相关社会组织。就是说,无论是家庭还是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任何妨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二是免费性。义务教育的经费由国家承担,对其受教育者实行免费教育。免费是完整的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免费性是实施义务教育强迫性的基础。否则,一个家庭经济拮据,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义务教育强迫性又能奈何呢!三是普及性。义务教育要求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除按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外,都必须接受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四是基础性。义务教育就是国民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教育就是通常说的基础教育。五是公共性。义务教育是社会的公共事业,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学校是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义务教育的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义务教育由国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全社会都关心、参与和支持的事业。六是平等、公平性。义务教育赋予一切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出身阶层,平等的享有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由国家向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实现义务教育权利的条件。义务教育对每个适龄者都一样,是公平的教育。
第二,教育自身维度。从教育自身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通常人们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阶段)称为基础教育。也有的学者撰写的文章指基础教育为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的突出表征是基础性。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为非基础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就受教育者自身而言,是接受高中教育、中专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人类社会将从政治型、经济型社会向学习型社会发展,小学初中教育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第三,社会维度。从社会维度上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要受其他系统的制约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为其他系统服务。农村教育性质的表征主要是支农、富农和为农,概言之,就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制定决定的目的是为“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市协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规定“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世界而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都是如此,例如印度学者在谈到小学课程计划时,指出:“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相联系,最终使学校成为重建印度农村的工具”。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三维性质集于一身,既是义务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也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三者虽有各自的内涵,但是统一的,是相结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彰显其中的一维而否定或排斥另两维中的任何一维,都是片面的,都会割裂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完整性。我们应当抑简单性思维而扬复杂性思维,也就是说“要求我们的思维是永远不要将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整体”真2f。只有运用复杂性思维,才能从全局上,三维地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也才能对其价值给出准确的定位。
二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干什么的?理论的表述就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有许多阐释,其中不乏真知卓见,但也有偏颇之处。有学者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教育的基础地位就是要为高一级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也就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所以,升学率的目标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目标。同样的观点,有的学者阐释为:基础教育,从性质上说,走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应对全面的基础教育实行统一的政策,要让农村的中小学校集中精力办好义务教育,让农村中小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种知识,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集中精力修完完整的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也有的学者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这一维度出发直截了当地把农村教育定位于培养农民的教育。也有的学者由此出发提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地方化”、“职业化”的结论。
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局部来看,从一个维度考察,上述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的定位的阐释是很精辟的。但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规定。因此,只有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出发,才能引伸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正确的定位。否则,就会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引向偏斜。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三维性质决定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应该是三维一体的,即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国民的基本素质;具有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人才。这里重点谈谈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的辐射作用,即向农村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劳动技能、文明素养等,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按照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具有基本的文明素养,成为新农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有些人否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其理由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是为当下的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普通农民,因此教育就失去了前瞻性、进步性。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是个动态的概念,要做动态的理解,既包含有对当下的农村服务,也包含为发展过程中的农村服务,更包含对未来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其含义是非常宽泛的,从产业而言,不仅仅是农业,还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从就业岗位的类别而言,与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农村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参加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部分要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小城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建设,成为农村新兴行业的劳动者;相当一部分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思想素质好、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的一代知识农民。这样的农民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同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主力军。有些人头脑中总是有些抹不掉的观念,一提起农民,就从落后、愚昧、贫穷、低人一等联系起来,轻视农民,看不起农民。实际上,无论从时间维度上看还是从空间维度上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都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历史意义上的农民,即使是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农民,而是懂科学、懂技术的新一代农民。实现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不是空话,必须有教育教学和实践内容的体现和支撑,其基本内容应该有:国民基本素质教育、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教育、职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术技能教育等诸多方面。对这些内容不应该有所偏颇、偏废或排斥任何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都会在实践上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引向歧途,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就无法实现。转贴于
三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现实,同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而要缩小这个差距,使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符合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和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
第一,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片面教育转为全面发展教育。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基本的国民素质,又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本领、能力和品质。而现实的农村学校教育,则是一种片面的教育。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潜性的教育指导理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行动,则是地地道道的片面教育。现实的农村教育是一种以文化知识为唯一内容和指向的教育。这种情况高中甚于初中,初中甚于小学,小学甚于幼儿园。学校的德育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思想品德课,一个是思想教育活动,前者只限于说教,缺少思想上的针对性,具体性,学生只记了一些知识,对其心理的教化成果甚微,许多学生是不得不学,而且学而不做者甚多,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各种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许多学校没有任何思想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展一些活动,甚至搞得有声有色,但多半图形式而无内容。有活动,没教育内容,这种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体育、美育工作缺失,音、体、美课程,也是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不但课时很少,而且也没什么相应的活动,有的学校因为师资缺乏、质量不高,而不能正常开课,音、体、美教育严重缺失。相反,文化科学知识课或升学考试的课,则受到异常的关注,不仅课时多能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文化科学知识课的延伸。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压得直不起腰,喋喋叫苦。有的初二学生中考后,撕掉了教科书,用以表示向负重苦难的日子告别。片面的教育已发展到极端,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以文化课测评分数论英雄,上者到重点班,次者到普通班,下者到戏称的爱心班,甚至考试分数成了排座位的标尺,高分者坐前排,低分者坐后排。片面教育就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评价一所学校优劣,升学率是最根本的指标,升学率高的学校和老师,都会得到奖励,而升学率未达到要求的,就会受到惩罚,某县委书记就是因为升学率低而向全县百姓道歉。然而这位县委书记从来也没有因为学生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而向百姓道歉,这一事实说明某些为官者,隐性的教育理念是推行全面教育的极大障碍之一,而对片面教育则起到助推的作用。
第二,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脱离实际转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不但没有享用这些资源,反而走上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道路。近些年的改革虽也规定一些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时间甚微,也没有很好落实。并且这一点点的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课程,不仅不够稳定,也是一种形式、摆设,甚至成为某些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学生和家长可向学校交钱或顾人顶替,学生本人未必亲自参与。有些学生虽然也参加一点儿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但是有劳动和实践,却没有教育,为劳动而劳动,为实践而实践,这不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农村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致使农村的决大多数学生日益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厌恶农业劳动、厌恶农民、厌恶农村。致使脱离农民、脱离农村、脱离农业,成为多数农村孩子的广种价值取向和选择。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对当时中国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经济建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的话虽说的是解放前,但仍适于现在。现实的这种可怕后果,不能不使人们忧虑,也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孩子们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根本保障,更是培养新农村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唯一方法或根本途径。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仅靠书本知识和说教是不能实现的,而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就是劳动人民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动素质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引申出集体主义、群众观点、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为人民服务等的思想品德,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态度是亲自参加劳动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没有这种体验和感受的人,在口头上说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但永远也不会把这个情感内化在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中。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走劳教结合的道路,让学生亲自生产和社会实践,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劳动、劳动人民的光荣、伟大,从而生长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价值取向。正如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做到学以至用,至用促学,学用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t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在教育领域有少数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坚持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很多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的是没有得到支持,没有认真总结,更没有自觉的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失误。
第三,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变精英教育为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在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我们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实地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特别是重点校或实验校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是对少数尖子生的教育,是对权贵和富人子弟的教育。农村的重点中小学,被称为贵族学校,现又改称为优质学校,是精英教育理念的产物,其存在就是精英教育的实践,其结果辐射到全部小学中学,使精英教育理念弥漫整个教育领域。这些所谓的优质学校,是集中了国家或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界域中的尖子学生或权贵、富人子弟,而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平民教育是面向百姓的教育,面向普通百姓子女的教育,面向普通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平民教育也是平等教育,应当提供给每个受教育者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享有国家提供的同等的教育资源的权利。维护每个学生的平等教育权利,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仅仅为了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服务;而置大多数学生的后续生存发展而不顾,实在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第四,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变单一文化知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为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教育相渗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就其教育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而言,仍然是以单一的文化知识为唯一的内容,课堂传授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严重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要,脱离教师学生的诉求。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课题组在福建6个县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占本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80%以上,有96.2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意识、基本劳动技能、态度等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94.17%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小学、初中阶段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意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85.71%的小学生喜欢或很喜欢职业技能课,99%的初中学生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开设职业技术课。我们在吉林省东丰县调查两所初中,2004年和2005年毕业生中,分别有60.34%和55.63%留乡务农,外出打工分别占19.5%和21.2%,升入普高的分别为16%和17%,升入职高的分别为3.8%和5.5%,个别复读。就是说,农村初中毕业生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或者出外打工参加城镇建设。而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基本没有开设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义务教育目标定位单一,“离农教育”“升学教育”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一大批初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类课,不应该为他们的职业选择奠定某些基础吗!
近些年,通过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内容,增添了某些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但内容随机性较大,缺少吸引力,多半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我们认为,排斥职业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最大误区之一。其实许多国家对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对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评价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动手能力,是否奠定了成为熟练工人所需要的良好基础。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犹太人认为,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学习知识、专研律法都不能代替劳动的技能。从古代开始,希伯来人就极为强调掌握一门技艺,要求儿童无论贫富贵贱等级高低,到成年时都必须掌握一门手艺。部落所有的头领也都有技术,甚至可以和街上的匠人媲美。以色列建国之前,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建立的基布兹组织中,就很重视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各种农活,掌握最基本的饲养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经营自己的小农场、小饲养场、小植物园等。建国之后的以色列,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熟悉劳动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的生产原料和加工过程,学会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要掌握各种劳动技术,如材料加工、制图、制表、电子、裁剪、缝纫、家务操持、家政管理等。普通学校8年级(相当我国初中二年级)要学习“以色列工业和国民经济”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的主要运行机制、产品的生产及市场营销、财政金融的基本法则等。中学高年级的劳动教育有了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学校把劳动教育分成农业技术教育和工业技术教育两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一门专门技艺。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学完中学课程时,已基本上完成了基础的劳动教育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学有专长,这对其选择专门化的大学教育方向以及未来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做任何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
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领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基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经过多次研究,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了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选择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和使用劳技教师上我们突出抓了三点:一是保证劳技教师的政治地位,在每学期评优时都给劳技教研组一个名额。二是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估中劳技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为劳技教师创造专业技术提高培训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扭转了教师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偏见,调动了劳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劳技教学大纲要求,给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安排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一学习织物洗涤技术和烹饪技术。初二学习缝制技术和手工缝制工艺、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等。重点从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入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加强劳技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劳技教学经费的投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定期投资,逐步武装,建设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践操作基地:一是缝纫基地,二是烹饪基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到现在为止学校为劳技教学购买专业用书、教具和基地设备总投入资金近6000余元,使我枝劳技课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否理流程,抓工作职责到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工作,劳技课也是如此。我们对劳技课的管理流程主要抓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
目标管理:劳技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而服务的。分目标越具体明确就越靠近总目标的实现。我校针对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学习烹饪技术这一章后,要求学生除了解、掌握一些烹饪常识外,最终要使每个学生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这样,教师在制定实现此目标的教学计划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管理:首先,是开满课时,每班每周两节的劳技课时必须保证,不许随意串课、空课,没有教案和课前没做实践操作准备者不能进入课堂。几年来,由于劳技课教师工作的努力。从没缺过一节课,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所有劳技教师都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都非常喜欢上劳技课。其次,把劳技课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多数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结合”五心”教育,开展孝心献父母活动,要求学生应用劳技课掌握的劳动技能做到脏衣服自己洗,每周末或假期期间帮助父母清理房间卫生,制作可口的家常饭菜,以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教师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做为评定学生劳动态度的依据。
行为管理:对劳技教师在教学行为要求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洗涤时,教师先拿出有墨水、油渍、水果渍的衣服,现场操作洗涤办法。开始学编织技术和服装裁剪与缝制时,先拿出几件毕业生的手工制品,让学生欣赏。通过直观的教法和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实体,激发了学生对劳技课的浓厚兴趣。荫生他们想动手掌握劳动技术能力的欲望。
四、分步实施预定目标,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同样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为使劳动技术课教学系统化,管理科学规范化,我们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路数,使目标分步实施,初见成效。
从90年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了劳技课的位置,当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配齐教师,筛选补充了教材,因地制宜,开设了织物洗涤、花卉栽培、棒针编织、手针缝制工艺、小手工制作等课程,在教室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成品制作展览比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标志着我们劳技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在烹饪课教学中,老师们又摸索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们了解掌握了一些菜肴烹调常识和切配工具烹调工具使用方法后,刀工则是学好烹饪技术的难点,很多学生刀工水平很低,不是切得慢就是切的规格不合标准,粗的粗,细的细。为了加强对学生刀工训练,我们增加了一门主食课一面食制作。从和面,做面片、烙饼、切面条(切面条是为了练刀工)。从擀饺皮、拌饺馅到会包饺子,按制作程序来教学生。为了使学生的实习材料不浪费,排成大课(两小节连在一 起),并且把课安排在上、下午的后两节,这样不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操作,而且课后还可以把学生练习后所擀的面片、面条等加工成熟食,学生可以饱餐一 顿。在练切土豆、萝卜、白菜时,教师紧接着就教给学生怎样炝土豆丝、拌成小咸菜等,课后就成为学生膳食的小菜。这样就可一举两得,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又掌握了一些小菜的制作,还解决了吃饭问题,使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满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思想。现已有80%的同学基本接受和掌握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我校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又上一个新台阶,迈出了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