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评价方法范文

教师评价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师评价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师评价方法

篇1

1 高等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既可以准确地了解学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又能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信息反映,对教师改进教学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 国内独立学院的教师评价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管理方面尝试做了很多工作,期望通过绩效管理考核进行教师评价,使广大教师能围绕学校总体目标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许多独立学院的教师评价模式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表1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绩效管理办法中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模式。

3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评估已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评估已有评价方法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年度考核于每学年末进行,从工作量、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学部(系)评价四个方面考核教师工作绩效。教师工作量依照有关办法确定;学生评教情况由两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成绩平均后取得;督导评教由两学期督导听课记录所给定的成绩平均取得;学部(系)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由本学部(系)负责人直接给出或以不记名的方式由本学部内部人员投票得出。每项考核均采用十分制。教师的工作量权重为40%,学生评教权重为30%、督导评教权重为20%、学部(系)评价权重为10%。教师年度考核总成绩由上述四项加权得出。

3.2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

3.2.1 考核标准设计的缺陷

近十年来,独立院校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它在吸收民间资本办学以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独立院校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达到本科生应具备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相对突出专业技能,应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所以,对独立院校的教师评价标准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普遍的评价标准,又要符合独立院校特有的评价标准。以上述的教师理论课程课堂评价指标和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为例,我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采用了目标导向模式,指标体系的设计常用目标分解法,按照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对目标逐级分解,同时使各级指标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以便明确可测。评估力求体现教育规律和全面,对现有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指标体系的设计仍然基本参照公办一二本高校的评价模式。对独立学院教学结果特色凸现不够,例如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讲练比例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应在指标体系中有所反映。其次,定性评价不足。指标体系中影响教学结果的无形因素性问题的设计不够,如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指标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够。

3.2.2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所要求的标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不突出

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也还是按照公办一二本院校的评价体系来做的,独立院校的“独”字表现在哪里呢?难道能做到课后辅导耐心及时,按要求布置、批改作业就能培养出“本科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独”在哪里呢?考试方式体现了创新特色吗?

3.2.3 考核评价信息准确收集的问题

在评估指标确立后,准确收集各项指标的信息就显得最为重要了。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借助日常管理程序收集数据,如从规定上报表中提取信息;抽查或普查方案,个别访谈或小组座谈;专家组或委员会评议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指标采集和处理中存在误差。如目前常用的学生评教的调查方式涉及的学生人员其成熟认知事物的能力参差不齐,不能保证采集信息对评价充分有效。由于缺乏基层管理机构层次(比如本校的教研室层次还较薄弱)对日常教工基本表现数据的常态记载收集或信息不完整,信息处理有误差及效率较低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真实的评价结果。

4 独立学院教师评价方法改进的对策

4.1 在评价观念上树立人本的评价理念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就要求关注教师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现有独立学院的评价考核过程是由学校制定出评估考核办法,根据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品德、能力、出勤、业绩等方面的表现加以量化,由校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者对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由于完全比照企业其实效性值得商榷。高校教师是准知识型员工,在教师评价中应该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尊重每个被评价者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体验,通过评价活动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帮助其自我成长。

4.2 构建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三者构成:评价考核方法和工具,评价考核程序,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完美结合。三者的基础是方法和工具的开发与确定,而最关键的是设计出精细、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4.3 在学生评价上提高准确度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工作效果要在学生身上才能得到体现,因而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最有发言权,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如何真实反映事情的本源而不掺杂任何情感因素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和教师及学校都要对学生有个正确引导,培养其明辨是非和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

4.4 合理应用评价结果

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 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要达到愉悦和承诺的结果,愉悦是说教师被考核评价后,能愉快接受自认为较为合理的结果。承诺是说教师被考核评价后,经过正确的归因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绩效。

参考文献

[1] 曹江培.360 度考核法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 同勤学.基于BSC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决策参考,2010.2.

[3] 张提.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郭健.论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运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篇2

    一、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困惑

    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使衡量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当教师的授课极具魅力,能够吸引学生听课,能够将复杂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其讲解能够与学生达成某种一致的时候,学生乐于听讲,这是否就可以说该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呢。事实上,现实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教师的科研水平非常高,讲授的课程也非常受欢迎。这是任何人都会表示支持的情况。在大学里,能够将科研与教学都做得很完美的教师,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

    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非常高,但其讲授的课程并不受学生欢迎。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科研水平高,是以一定的时间投人为代价的。这样一来,该教师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有时候,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不一致的,教师科研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即便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其科研对象是完全统一的,仍然无法将两者统一起来。因为科研惯常使用的是逻辑思维,运用的工具是抽象术语,采用的是书面化语言和叙述方式。而教学活动使用的是口头语言,且不能出现大量生僻的概念术语。逻辑思维虽然是必要的,但不一定占主导地位,于是便会出现教学语言与科研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可见,科研与教学有时候是有冲突的。

    教学上,教师应该是居于客体的地位,而非主体的地位,因为教学是双边活动,而不是教师单边的活动,教师必须根据情境条件进行教学设计。而在科研中,教师的思维可以是非逻辑的、跳跃式的,这种方式不能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三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但是讲课善于煽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往往认为这些课程是最好的。必须承认,这部分教师善于形象思维、善于语言表达,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他们还达不到要求,也很难搞出科研成果。但是这部分老师却非常善于知识传播,他们能以学生理解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那么,受学生欢迎是否是评价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呢?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涉及另一个更为根本问题,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传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两者并不完全统一。知识传授是指最新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固定知识的传授,这是大学教学和中小学教学的根本差异所在。可以说,对教学水平进行高低评价是很难的,我们不能运用一些简单化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必须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多重因素。

    二、现有教学水平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从现有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价方法看,其局限性是相当明显的,其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起作用较为有限。高校一般采用教师授课、学生打分为主。学校制定评价标准,确定分值,学生根据评估标准进行打分,最后累加总分加以平均。这种评估形式最大的弊病就是随意性较大,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缺乏必要的约束,有时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

    从学生方面说,对自己较为喜欢的教师,打分一般较高,而不甚喜欢的教师打分相对较低。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教师只要平时注意和学生接近即可达到目的。据笔者近几年来对福建师范大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视程度呈逐年递减的态势。一年级的学生最为认真,82%的学生都能根据评估表格标准认真打分,评价结果基本真实可靠;二年级学生态度次之,仍有61%的学生认真打分;三年级学生中,认真打分的学生只占30%,有30%的学生是胡乱打分,40%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四年级学生打分最不认真,认真给教师打分的同学不到20%,50%的学生是胡乱打分,余下的同学则干脆弃权。学校对不认真打分的学生是没有办法加以约束的。

    从教师方面说,假如某教师因学生评估得分较低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惩处,该教师就可能在期末考试时加大试题难度作为回应。这也是学校没有办法加以约束的。这种情况虽是少数,但其负面影响却很大。由于评分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评估的分数本身难以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有时候,得分高的教师不一定比得分低的教师强。

篇3

1科研评价现状

11评价制度的导向偏离

艺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需要作品来呈现的,但目前艺术学科研成果主要针对的是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报而不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这就如同评价一位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这位画家画的质量而是这位画家论文的质量。

12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艺术系列职称评审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最主要形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同行评议。所谓的同行及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各自省市的文化系统,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和各省市在评定条件、标准界定以及政策把握上不尽相同,所以评审专家极少邀请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和省外专家。艺术系列职称评审基本上都是由各省人事厅或省教育厅来负责组织实施。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该系列职称评审基本都是集中评审、“会议评审”。即在一定时间里,组织邀请若干名省内艺术系统的专家学者,一起对被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集中发表见解、看法和意见,最后由专家组组长综合评议专家意见,写出综合评价报告和鉴定结论。

13监督力度不够

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内部监督主要来自本校的学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可见,高等艺术院校学术委员会应担负起本校内学术监督的重要职责。但现实情况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监督上发挥的作用较小,对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监督有所缺失或乏力。

2成因分析

(1)在科研评价的机制上,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主要是注重艺术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这就容易误导教师只重视艺术理论,轻视艺术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同时,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就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或许对于其他综合性学科专业来讲,论文和课题是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而这是由其学科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和课题申报。但是对艺术学科来说,这样做就有点舍本逐末。

(2)在科研评价方式上,“集中评审”和“会议评审”操作容易、效率高、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同时存在时间仓促、方式单一的问题,而评价方式单一又极易导致评价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评审者的主观来把握的,在评价过程中随机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会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意愿。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因专家的兴趣喜好不同、认知程度不同、侧重考虑不同,被评价者的成果其高下就会出现差异。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与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评价效果。而且同一系统甚至同一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会影响科研成果评价的公平性。

(3)在科研评价的监督环节中,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省内同行,而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的也是这些人,这就导致了实际操作的“自己监督自己”,非常不合理。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乱象丛生,某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在职称评审中出现了贿评、拉帮结派等现象。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评审“圈子小”、“范围窄”,更应该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确保科研成果评价的规范化、透明化。

3完善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对策与方法

(1)重视价值取向,确立“教师为本”。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艺术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应少些功利、少些浮躁,更多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艺术学科教师真正想要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使严谨、规范、科学的学术标准、价值取向得到体现。提倡科学、合理的评价价值取向,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质量。

科研评价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追求真理的学术权力,不断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对评价的预期目标、内容等的制定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评价后的信息不仅要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更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是通过对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科学衡定和合理评价,确定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真正使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得到认可。

(2)正确把握科研导向,积极鼓励科研实践。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等艺术院校也不例外。艺术学科实践性强,教师把创作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艺术院校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制度,将教师的艺术创作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相应的科研积分,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确认,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高规格的艺术类比赛比较少,例如全国美展每五年一次。为促使艺术创作回归本质,鼓励教师的创作积极性,应对其他同层次、同规格的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展览、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高等艺术院校也应根据艺术创作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研制度,在兼顾对和课题申请,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加侧重教师艺术创作实践,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完善评审标准,改进评价方法。确立的思想和导向最终要以改进评价方法为落脚点。

首先,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当前以科研成果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是高校的普遍做法,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高校本身面临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评估、检查,科研成果的数量是其中占有很大权重的一个指标,而且成果计数、文献计量等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还能避免评价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多采用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过多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质量却良莠不齐。为减轻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可采用“代表作制”,即: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鼓励教师在科研上“重质不重量”。量化的选取不管时间长短和数量多少,其量化结果是瞬时的,还需要用定性的思维来考虑其前因后果,这有助于评价结果的合理、准确。当然,也不能忽视科研过程的评价,以避免出现“几年不开张,开张管几年”的现象。无论是运用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评价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有些科研评价指标因其自身特点制约而难以量化。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建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要借鉴科学的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价。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它们在协调政府、社会、市场、高校的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政府在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超过半数的经费支持,但政府却没有一家专门的科研评价机构,而是委托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估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来具体承担。英国的科研评估机构虽然包含有政府设立的科研评估机构,但是政府只从事涉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估,对具体科研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估,则完全交给中介机构完成。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在政府严格规则和有力监督下,由中介机构进行的科技评价工作是有效率和可信任的,值得我们借鉴。

(4)弱化行政取向,进一步加强评审监督。目前,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无论是程序设置还是组织实施,基本上都有行政力量参与。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会破坏科研评价的公正、公平,会使教师对自己的学术发展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有些教师会将精力转移到学术以外,搞不正之风。

同行专家最能了解研究工作的水平和价值,同行评议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因此,同行评议为世界科学界所普遍认同。但是,同行评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如评价主观性太强,人情关系等,这就需要加强对评议专家的监督。把评议专家的道德情操、学术品格纳入到遴选标准,建立匿名评审制、评审责任追究制以及评议专家随机遴选制等,坚决维护学术公正,严惩学术不端。还要扩大评议专家的遴选范围,尽量降低行政权力的干预力度。随着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在科研评价中要积极发挥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入网络监督方式。

篇4

关键词: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模型

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以及公众对高职教育关注程度、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改革越来越被各高校所重视。但是对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要求、工作难以精确量化等问题使得现行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制度、评价方法以及技术都有待完善。因此,建立以公平与全面为核心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是进一步深化高职改革和不断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1 高职院校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现状

我们国家对高职教师的绩效考核起步相对较晚,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多数是沿用本科院校的标准,以探索和借鉴相关经验为向导,没有具体、合理的理论指导作为支撑。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教师绩效考核的方法,主要是以学生评教为主线,运用数学方法将考核指标简单量化,最后用简单的数值计算对数据进行整合求得评教结果,以此作为高职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这种考核办法的人为主观性比较大,存在以下不足。

(1)人工统计,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2)单一考虑学生的评价因素,缺乏对高职教师综合素质的定性考核。

(3)使用同样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没有考虑教师的岗位、工作的差异和特点。

2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一名高职教师是否优秀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涉及到很多定性化的指标,它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也不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通常用带有一定模糊性的评价指标来判定高职教师优秀与否,但是,评价指标具备一定的模糊性,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纯地用优秀和不优秀来区分,因此很难直接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相应的评价结果。因此,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非量化的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转换为量化指标然后再加以衡量,从而能够较为全面、科学、合理的对高职教师做出综合评价,准确的反映出高职教师的工作状况。

3 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用模糊变换的综合评价法对高职教师绩效进行评定,具体过程是: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评价指标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称为评判集E),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价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算求出评价结果的量化值。

3.1 评价指标的设定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基本涉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往往是建立在以上这三个方面中所涉及到的数个、甚至数十个评价指标之上。本文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经验和与专业高职教师开会研讨,确定评价指标集U,U=(U1,U2,…,Un)。构建了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如表l所示。

评价指标和权重在不同的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2 评价评语集的设定

确定评价集E,采用等级方式E=(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

权重,是指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即占的比重。考虑到操作简便、实用,本文采用了德尔菲法来确定本评价系统中各指标的权重。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判断,由专家直接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值。本文通过组织高职教师代表和负责高职教师管理工作的领导对各指标在高职教师绩效评定过程中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和讨论,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得到如表l中所示的权重。对应的权重集为w={wl,w2,……,wn),其中n=7,且∑=1。

3.4 实例分析

假设评价小组由10名学生、5名督导、5名同事分别对该教师A的教学这一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最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同理,可计算出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的评价结果B2、B3利用加权平均模型运算M(・+),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如下:

由以上分析,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教师A的绩效评定等级为良好。

若评价过程中出现相同等级,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给定一个评价等级V=(90,80,70,60,50),通过计算使评价结果成为一个具体的量值。

4 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在探索与完善过程中还而临很多的挑战和问题,高职教师绩效评价活动应在正确的评价理念和原则指导下,根据学校长远发展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过程与结果反馈,促进高职教师的工作产生更大的价值。

4.1 优化高职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高职教师绩效评价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准确并且能够完整地反映高职教师工作,要尽可能考虑高职教师个体的共异性,以实现有效的通用可比性;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对高职教师的绩效做出描述与评价,反映高职教师绩效的不同维度,从根本上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篇5

一、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困惑

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使衡量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当教师的授课极具魅力,能够吸引学生听课,能够将复杂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其讲解能够与学生达成某种一致的时候,学生乐于听讲,这是否就可以说该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呢。事实上,现实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教师的科研水平非常高,讲授的课程也非常受欢迎。这是任何人都会表示支持的情况。在大学里,能够将科研与教学都做得很完美的教师,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

二是教师的科研水平非常高,但其讲授的课程并不受学生欢迎。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科研水平高,是以一定的时间投人为代价的。这样一来,该教师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有时候,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不一致的,教师科研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即便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其科研对象是完全统一的,仍然无法将两者统一起来。因为科研惯常使用的是逻辑思维,运用的工具是抽象术语,采用的是书面化语言和叙述方式。而教学活动使用的是口头语言,且不能出现大量生僻的概念术语。逻辑思维虽然是必要的,但不一定占主导地位,于是便会出现教学语言与科研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可见,科研与教学有时候是有冲突的。

教学上,教师应该是居于客体的地位,而非主体的地位,因为教学是双边活动,而不是教师单边的活动,教师必须根据情境条件进行教学设计。而在科研中,教师的思维可以是非逻辑的、跳跃式的,这种方式不能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三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但是讲课善于煽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往往认为这些课程是最好的。必须承认,这部分教师善于形象思维、善于语言表达,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他们还达不到要求,也很难搞出科研成果。但是这部分老师却非常善于知识传播,他们能以学生理解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那么,受学生欢迎是否是评价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呢?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涉及另一个更为根本问题,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知识传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两者并不完全统一。知识传授是指最新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固定知识的传授,这是大学教学和中小学教学的根本差异所在。可以说,对教学水平进行高低评价是很难的,我们不能运用一些简单化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必须考虑影响教学效果的多重因素。

二、现有教学水平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从现有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价方法看,其局限性是相当明显的,其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起作用较为有限。高校一般采用教师授课、学生打分为主。学校制定评价标准,确定分值,学生根据评估标准进行打分,最后累加总分加以平均。这种评估形式最大的弊病就是随意性较大,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缺乏必要的约束,有时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对立。

从学生方面说,对自己较为喜欢的教师,打分一般较高,而不甚喜欢的教师打分相对较低。为了获得较高的分数,教师只要平时注意和学生接近即可达到目的。据笔者近几年来对福建师范大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视程度呈逐年递减的态势。一年级的学生最为认真,82%的学生都能根据评估表格标准认真打分,评价结果基本真实可靠;二年级学生态度次之,仍有61%的学生认真打分;三年级学生中,认真打分的学生只占30%,有30%的学生是胡乱打分,40%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四年级学生打分最不认真,认真给教师打分的同学不到20%,50%的学生是胡乱打分,余下的同学则干脆弃权。学校对不认真打分的学生是没有办法加以约束的。

从教师方面说,假如某教师因学生评估得分较低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惩处,该教师就可能在期末考试时加大试题难度作为回应。这也是学校没有办法加以约束的。这种情况虽是少数,但其负面影响却很大。由于评分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评估的分数本身难以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有时候,得分高的教师不一定比得分低的教师强。

三、改革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设想

在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中,有一种方法叫行为评价法。该评价法是假定相应的行为理论研究带来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评价者表现出来的行为来进行绩效评价。行为评价法引申到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中,就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来进行教学水平评价。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分为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是能对学生起作用并带来实际学习效果的行为;无效的教学行为不能对学生起作用或起相反的作用,不能带来实际学习效果的行为。在既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有效的教学行为,主要受到教师的能力、努力和角色(任务)认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力是由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决定的;努力是指个人在完成任务时所运用体力上或心理上的力量;角色(任务)认识是指个人认为在工作中应努力的方向,或者说是教师对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活动和行为认识。因此,通过行为评价法确定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个人特征,更能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行为评价法具有较高的适应程度,适合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

本文选取了福建师范大学190位本科生(三、四年级,文理兼有)对这种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并对15位在福建师范大学工作3年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了适合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方法。170位学生在对“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行为,如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激发与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的高低”的回答中表示强烈同意和比较同意的达97%。从这一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行为评价法表示极大的认同,而且对问卷中所列举的10项行为评价法的评价要素指标也表示出强烈的认可。同样,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所有教师都认可学生问卷中所列举的评价要素。

篇6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教学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教学包含教学条件、课程难度、教师教学、学习效果等多种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同时师生之间关系复杂,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也较多,因此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下面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评价主体的研究,二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内容研究,三是对确定体系中各个指标后,如何最终评定教学质量等级方法的研究。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研究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多种途径或方法,如: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行政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由于评价主体的角色差异,其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应有差别,每一种评价方式及其结果只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部分,而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的全部。由于高校教师的数量大且评价次数频繁,如果采用组织领导和同行进行专家普查的评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也因为人际关系及不熟悉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于操作。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被多数高校普遍采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这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过程听课,对教学质量有深刻、全面的了解。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因此我们认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科学、合理的。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研究

由于对于不同学科门类、不同性质课程、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授课对象的教学难以比较,因此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考虑主要从能直接反映教学质量并有共性的最基本因素等方面加以设计。从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看,指标的设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由于不同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解和侧重点不相同,因此评价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3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就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制定评价的各个指标,并且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设置每个指标的权重,然后组织学生填写问卷或进行网上评价,获取数据,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所有评价对象的分数,然后根据分数来确定等级。如表1所示。该表采用了五级制的评价标准: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差,E为较差。其中:A―90,B―80,C―70,D―60, E―50。每张表格的计算方法为:该表格总分=Σ(一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权重),一级指标得分=Σ(二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学生的数量,去掉5个最高分和5个最低分,再把得到的分数进行算数平均,得到评价的分数。

(2) 层次分析方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有序的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

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是:

首先,根据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化结构体系,如表2。

表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

目标层U 准则层B 方案层C

课堂教学质量 b1教学态度 c11上课精神饱满,讲课认真、负责

b2教学内容 c21思路清晰,阐述准确

c22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详略得当

b3教学方法 c3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c32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c33教学手段丰富多样,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b4教学组织 c41要求严格,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勤

c42能有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c43教学计划明确,环节设置完整,进度适宜

b5教学效果 c51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整体状态好

我们规定目标层为课堂教学质量,准则层为B=(b1,b2,b3,b4,b5)T,方案层为C,由于影响因素bi对目标U的影响程度,即重要性权数wi不一样,因此,将准则层B的5个因素根据影响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全部比较结果可用矩阵A表示,即:

我们称A为判断矩阵。若A满足一致性条件,则解特征值问题Aw=nw所得到的w=(w1,w2,…,w5)T经归一化后作为目标U的影响因素b1、b2、b3、b4、b5的权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作为准则层的bi的各个影响因素cij的权重。

(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使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得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正确规定模糊评判的因素集和合理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① 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U。U={U1,U2,…,Un},每项评价内容的分指标构成集合Ui={ui1,ui2,…,uis},(i=1,2, …,n),根据各个分指标所起的作用大小定出权数分配ai=(ai1,ai2,…,ais ),并且aij满足以下条件 ,同时给出Ui的权重为A=(A1,A2, …, An),同样满足条件 ,。

② 建立评判集V。V实际上是确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级,V={v1,v2,…,vm},元素vj(j=1,2,…,m)为各种可能的总评价结果,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定性说明的文字,既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非模糊的。如在十分制的评价等级中,V={v1,,v2,…,vm }={10,9,8,7,6,5,4,3,2,1}

③ 进行模糊评价。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对Ui中的每个指标uij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对评价集元素vj(j=1,2,…,m)的隶属程度rikj(j=1,2,…,m),由此组成单指标评判矩阵Ri,从而可得出对Ui的综合评价Bi=ai*Ri,对每个Bi进行归一化处理。由此,我们得到矩阵B=(B1,,B2,…,Bn)T,,则可得到U的综合评价:B=AR=A(B1,,B2,…,Bn)T,=(A1,A2, …,An) (B1,,B2,…,Bn)T,再将其进行归一处理为B,该教师得到的分数等级为M=BV T。

4总结

以上分析了现在流行的几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价值和特点:

(1)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人为地给各个评价指标指定了简单线性关系,且根据经验给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结果具有参考性。但是我们不能证明各个评价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线性可加性,也不能证明权重的合理性。

(2) 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学化和模型化,使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科学合理,排除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了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利用统计方法,克服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克服了原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全面、准确、合理。

参考文献:

[1] 闫在在,卢静莉,张淑芳.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统计研究[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81.

[2] 谢安邦.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1.高职计算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现状分析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其他专业的教师都是一样的,采用学生评价、系部评价和院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计算机教育有它的特点,其知识更新的速度快,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够激起计算机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很多计算机教师都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大家都想上计算机基础课或者一些比较简单的专业课,因为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下,上基础课或简单的专业课更容易,也更容易在评价的时候拿到高分,从而得到较高的课时费,而上难度较大的课程反而在教学评价的时候拿到低分,获得较低的课时费,这就造成了对上难课教师的不公平。

2.高职计算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改进措施

2.1对计算机课程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打分

要想实行“以课程难度为基础的课时费激励”评价方法,那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对课程进行难度打分。那怎么样才能够完成第一步工作呢?不是由哪个老师或领导就能够制定的,必须成立一个评价团队,评价团队的成员必须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非常了解,并且不能全部是本校的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从校外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与课程的难度评价。评价时先将所有要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汇总,然后定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可以先选一门公认最容易的课程来定,然后再由评价团成员对每一门课程参照基准分来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得平均分来作为该课程的难度分。

2.2根据计算机课程的难度分数来定课时费

在第1步工作完成之后,计算机专业的所有课程就有个难度分数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课程的难度分数来确定课时费,难度分数低的课程,其课时费也就低,难度分数高的课程,其课时费也就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校领导觉得难操作,那还可以根据课程难度分数,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难度等级,分别为高、中、低。然后再对这三个等级的课程确定相应的课时费。当然,对一些新开课程,如果难度比较大,如果没有教师愿意上,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费,充分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3教师根据计算机课程难度和课时费来选课

在完成了第2步工作之后,就可以让教师根据课程的难度分数和课时费来选课,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想拿到更高的课时费,就必须选难度分数较高的课程,而对于那些不想学习新知识,只想轻松一点的教师,那就只能够选择难度分数较低的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公平公正,也让课时费低的教师没有怨言,让愿意付出的教师得到更多的回报。这一步在执行的时候可以灵活运用,如果在选课的过程中,大家还是喜欢选择难度低的课程,说明课时费没有吸引力,那么可以拉开课时费的差距,甚至可以让难度最大的课程的课时费是难度最低课程课时费的2倍甚至3倍。如果选难度分数较高的教师比较多,那么就可以缩小课时费的差距。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教师选课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的良心循环。

2.4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对教师的课时费进行系数评价

篇8

科学、合理、公平、积极地评价教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它是合理地培养和使用教师的前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力措施,也是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基础。

如何抓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师评价,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教师等级考核评价

所谓“等级”考核,是指教师考评标准区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考评标准,考评时根据客观事实,对照考评标准,作出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1.考评操作时,采取分层考核,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考评方法,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先由组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考核教职工,由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考核组长,由校长办公室考核主任。而主任、校长等也要经过民主评议。评议的过程中也允许教师有申诉、阐述的权利。

2.考核标准由学校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后制定,考评方案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才能执行。这个讨论的过程使教师对评价标准心中有数,使教师考评有主动性。

3.对教师节评价不能一锤定音,它应该是动态的,一定时段内的多次评价,有利于避免片面性。但过密的考评也是不利教师的,无论在精力和时效上都是不可取的。因此,采取月考的时差是比较适当的。每月考核评定一次,主要考核教师节的职业道德表现、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等。

二、班组等级考核评价

班组指班级及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班组等级考核是指对班级、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及工会组进行考核考评等。类别相同或相近的考评,可以评出先进和落后,有利于教师的比学互帮。

三、阶段性考核评价

篇9

关键词:高职 绩效评价 3600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3600绩效考核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因其评价方式科学全面而在企业中掀起一股学习的浪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3600绩效考核方法也逐渐被运用到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中去。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较为缓慢,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也多搬抄普通院校,评价方式单一且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造成评价缺乏科学性与全面性,也难以很好得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然而3600绩效考核方法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有效得减少评价误差,获得较为真实的评价结果。这种绩效考评方式的核心在于“反馈”,也就是通过全方位地收集不同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公开讨论,为教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善,促进教师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还能减少教师对评价的防御心理,对被评价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1]。因此,3600绩效考核方法将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有一系列要求。

一、高职院校运用3600绩效考核方法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中间力量,任何评价方式的初衷和灵魂应该是以人为本,围绕人来展开工作,3600绩效考核方法也不例外。因此,在运用3600绩效考核方法时应该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参与同其他教师间的互评,还要积极客观地对自身进行评价。从而使教师能从内心要求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综合素养,获得完美的发展。[2]

(二)全面性原则

教师是具备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良好政治素质等的综合体。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教师的价值观、所反映出来的行为道德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接受教育最多来源于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3600绩效考核方法要求对于教师的绩效评价应该更加全面,既要评价其知识水平、教学质量,也要评价其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激励任职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十分关注自身的修养问题,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

(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600绩效考核方法比传统绩效考核方法的优势在于最真实地考查教师的绩效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要想全面考核一个教师的绩效,除对其科研、教学等方面考查外,还应考查其政治素质,对于科研、教学等方面,可建立具体指标进行量化,然而教师的政治素质却不便于采取量化的方法,也难以寻找出具体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因此,对于教师的政治素质,例如之前所提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采取定性的评价方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得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结果。

(四)持续性原则

现有的高职院校多在年终才开始对教师绩效进行考评,教师多在接近年末时注重自身表现并将评价压力施加于学生身上,布置大量作业或者分发大量参考资料,用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教师中易造成一种“临时抱佛脚”的风气,不利于客观全面的了解教师的绩效水平,也易产生不公平现象。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因此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应持之以恒,多注重教师平时表现,从而激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自我提升。

二、高职院校3600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

科学合理的选择考核主体对于3600绩效考核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选择那些最有机会接触和观察到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主体作为评价者,而这些评价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学生就业单位、教师自我评价。

领导作为学校的整体管理者,也是原有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决定者,在3600度绩效考核方法中,领导对于教师的评价任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更有能力对于教师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再加之教师的整体质量关乎着学校的整体实力,因此,学校领导对于教师绩效评价会加倍重视,会更客观得去评价教师的绩效水平。当然,为了全面考察教师,领导的评价只能作为一个部分,并不能成为考评标准的唯一。

同行之间工作性质相似,在整个绩效考评中具有自己的优势,作为同行,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师绩效水平。同行也是平时接触时间最多的,对于教师日常表现,尤其是政治素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再次,同行之间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在交往之中往往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学生作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之间参加者,对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工作态度、教学行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多以个人喜好为准,因此,学生评价只能作为参考因素之一。

教师自我评价是3600考核评价信息来源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教学效果有着更清楚的认识,通过教师本人的自我描述,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就业单位通过对就业学生的观察考核可反映出教师培养学生的质量以及学校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别,在一定程度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做出一定参考。

三、高职院校3600绩效考核的评价内容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其独有的特色,大都以本科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标杆,对教师的评价也是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入手,尤其关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也主要是教学数量(课时数)、教学质量(学生评数)和科研水平(科研获奖、、课堂级别以及数量)等,没有很好地体现出高职院校对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3]。笔者前面提出,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考评应更加全面合理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一、师德水平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完善造成了职业学校地位不高,再加上多数家长宁可孩子在“千军中过独木桥”也不让孩子选择职业院校。这就导致最后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基础知识较差、学习兴趣较低、自主能力较差的那部分群体。而这就更需要高职教师更加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给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爱岗敬业,多跟学生交流,对学生对教学负责,给学生起表率作用,在重树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二、专业知识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即使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要求区别于普通院校,但同样作为人民教师,基本的教师专业知识是共同所需要的。作为高职院校教师也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掌握一般教学方法知识、课程知识以及对于学生的足够了解。

第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的需求正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不同之处,“双师型”教师除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查应作为绩效考评的重点之一,教师的职业能力就应包括:教师对于程序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核心技能的了解程度、在企业实践的经历等。可通过教师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或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进行判断。

第四、工作成果

即教学成果、实用成果和科研成果。这主要是衡量教师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多少成果,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成就。比如,在教学成果方面,教师获得了哪些教学成果奖励;在实用成果方面,教师发明了哪些应用成果并运用于实际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等等;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承担了多少课题等等[4]。

四、高职院校3600绩效考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

在3600绩效考核方法中虽倡导“以人为本”,绩效考核的重点在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但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也作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定位,指导着学校一切的工作内容,教师的绩效评价也应全面反映学校的发展战略要求。3600绩效考核方法中,应注意将学校的发展战略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定合理统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二)树立评价主体的客观评价意识

3600绩效考核方法的评价主体在选择时虽尽可能包括一切接触到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人,但其中不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于同事之间的评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易造成熟人评价高、不熟的人评价较低;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教师的评价多出自于对教师的喜恶,或迫于教师的威望,做出不真实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虽更直接,但不乏教师的自我夸大心理;用人单位只能根据就业学生表现做出评价,学生表现也受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有高有低,存在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反映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绩效考核前,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评价主体进行培训,树立其客观的评价意识。

(三)有效的双向沟通

绩效评价的过程也应是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学校应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沟通习惯。在确定实施绩效评价之前就应向教师讲清楚评价的目的,并从中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吸取正确的意见完善评价内容,从而逐渐打消教师的抵触心理,使绩效评价能够顺利进行。在绩效评价完毕以后,要及时向教师反馈绩效评价的结果。从激励角度上说,要想激励员工达到工作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向他们反馈个体已达到或未达到预定目标的具体情况。通过反馈,教师才能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具体做法,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利益[5]。

(四)评价制度的适宜性

绩效评价制度是否适合具体的学校,在评价的实践中就需要针对该校具体的学校文化及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出修订,就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尝试出最适合学校的教师评价制度。因此,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进行不断的修整,以适应本校和教师的发展。应该多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先进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自己院校的发展特点制定出最适合本校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环境发展的不同随时进行更改修订。

参考文献:

[1]郭健.试论360度反馈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3(9):47.

[2]王亿,杨波.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9(11):116.

[3]郭奇,赵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1(21):77.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9-01

至从2002年以来,以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始,学院就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本科教育,因此教学始终是学院的第一位的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完善是基本的保证。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基本内容,成为学校日常评价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一、影响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师评价的因素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有权与其他顾客一样对服务作出评价;学生与教师密切接触,能够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准确的评价。但是从学生的身份来看,他们有一定局限性,

1.学生对教师评教的重视程度

从历年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教来看,参与学生人数不是很积极,有些学校采取各种强制手段,让学生给教师打分或给予文字评价。例如,不评价的学生不能参与下一学期的各种课程的选读及不能在系统中查询各科考试成绩等方式。这是由于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有一种脱离考试的解脱感,甚至有些学生有到大学度假的感觉。这样会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教学的期待感不强,他们就不会太关注教学效果,因此,对评教的认真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的意义、作用的了解。也会影响他们参与教师评教的积极性。

2.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能力

学生都很年轻,求知欲很高,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极高的热情,敢于创新,这对教学改革和创新方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还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教育的特征和理解能还有限,因此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无法理会和判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有可能更多地倾向于教学是否能够容易理解,是否有趣而定。尤其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努力的部分学生更是无法对教师课堂教学给予正确的评价。

二、学生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1.学生在教师上课中进行的课堂评教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进行的学生评教。评价组织人员事先将一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的姓名和所授课名称汇总在一张表格上,利用在某位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在学生班级对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给与的教学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学生可以针对教师的某堂课做一个具体的评价。不利点在于,课堂上有部分学生随大流,由于时间短,学生一般都是即兴的评价,也只能对具体的一节课的评价,不能有一个非常全面系统的评价。还会受到班级部分同学的影响;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所有一个学期的任课教师的授课做一个合理评价,是不太可能,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评价表中有许多教师学生有可能不认识,怎么可能对教师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由于是随堂填涂评教卡,有许多学生评价教师不是根据教师真是的授课情况,而是根据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好坏来评价,在这点上年轻教师评价分数相对高点。

2.学生自己组织的文字评教

学生通过对授课教师进行文字评教的方法。事先教学秘书就一个学期的所有任课教师的信息汇总发给各班班长,通过班长在班级集体活动时间,让学生对一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与合理的文字评价和建议并相应打分,各个班委对学生的文字评价和建议给与汇总的评教方法。这种评价的组织者是学生,相对来说,学生更能畅所欲言,把他们最真实的评价给老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像我上面说的学生本身的局限性,在知识、认识和判断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对教师做出合理的客观评价。从实际操作中发现,某些组织人员在统计分数和汇总学生意见时,不是根据学生的真是建议和评分,而是以自我的意志为主,随意填写建议、意见和评分。还有部分班委自身能力局限性,没有判断主流建议和评分的能力,也会造成对教师评价的不合理。

3.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网络评教

通过学校的网络评教平台,学生在自由的时间段内对一学期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评价。这种评教方式由于评价时间长,所以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评价实际,可以有时间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深思熟虑后评价。但是网络评价往往在期末进行,评价环境不在教学现场,评价时间是学生的业余时间,因此难以控制不确定性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比如学生的互相讨论可能会左右个人的意见,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出现代评的现象。并且是多门课程需要同时进行评价,为了节省时间,学生会一口气将该学期的所有授课教师一起进行评价,从而产生心理测量学中的顺序误差。

三、根据不同的评教方法,合理安排评教时间

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理解评教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评教方法的特点,合理安排评教时间,使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课堂评教:每个学期初利用课堂评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每位教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就想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一样,可以对教师的初次授课给一个感性的认识做一个评价。

文字评教:每学期中可以利用文字评教,这时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内容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做一个评价,并可利用文字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网络评教:每个学期末,学生和教师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授课任务,这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教师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我院在期末结束时,学院统一安排地点和时间,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

总之,无论利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推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学到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之合理教学评价机制,对学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黎辉, 高翔. 教育测量与评价[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6.

[2]莫晓辉,刘飞. 浅析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J]. 教育教学研究,2007,23.

[3]张杰, 汪建飞, 徐万祥.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2, 16.

篇11

关键词:教学能力评价;能力估计值;多面Rasch模型

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这种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面对相同的评价指标,不同评价主体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和使用往往是不一致的,同一个评价主体对不同课程的评分标准的把握可能也不一致。有的评价者明显要求严格,评分普遍偏低,有的评价者正好相反;有的课程难度相对大,有的课程难度相对比较小。如果教师①讲授的课程难度比较大,又遇到了要求比较严格的评价者,该教师的评分会显著偏低;相反,如果教师讲授的课程难度比较小,评价者的要求比较宽松,该教师很容易得到比较高的评分。现有的评价体系用原始分直接相互比较并按固定的分数段划分等级,评分过高和过低导致评分的区分度不够,评价主体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不一致导致“苦乐不均”,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研究者试图通过构建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解决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2][3]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定义、权重设计和评价活动过程管理方面[4][5][6],对评价数据的应用问题关注不够,特别是对评价分数的主观性问题和分数的相对高低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7][8]。要对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价,我们必须尽量剔除评价分数中不合理的主观性因素,并合理划分评价等级。

多面Rasch模型为剔除主观性因素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却不能解决评分等级划分的问题。该方法在人才测评、英语口试等主观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在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则应用非常少。本文将多面Rasch模型引入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应用之中,用于剔除评价分数的主观性因素,并补充聚类分析法重新划分等级,从而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多面Rasch模型将被评价者得到的分数分解为被评价者的能力估计值、评委宽严度、项目难度以及等级难度等因素。被评价者的能力估计值独立于评委的特点以及特定项目的难度,而在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同一个评委往往在不同的时间对多门课程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不同课程难度不同,评委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剔除这些因素才能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作出准确的评价。利用Facets3.63.0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被评价者的能力估计值,再利用聚类分析法将能力估计值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从某高校的一个学院抽取了2014年5月至6月的105份课堂教学评价表。其中,听课人共6位,被听课的教师共23位。按照听课人将23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分类,18位教师分别被4位相同的听课人评分,其他5位教师被若干不同的听课人评分。听课人的编号为A、B、C、D,教师的编号为1、2、3…18。将18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抽取出来,每位听课人给每位教师的评分按照同一听课人的平均分计算。例如,编号为1的教师被编号为A的听课人评分两次,编号为A的听课人对该教师的评分按照两次评分的平均值计算,被听课人最后的分数等于4位听课人评分的均值。经过整理,我们得到了4位听课人对18位教师的评分数据共72个,形成本次研究的样本。

(三)描述统计

听课的基本情况为:听课人共4名,其中3名男性和1名女性;被听课人共18名教师,其中10名女性和8名男性。

每位听课人对教师的评分情况见表1。编号为A的听课人打出的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81分,平均分为86.3,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8人,低于平均分的人数为10人;编号为B的听课人打出的最高分为91.5分,最低分为84分,平均分为87.8,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9人,低于平均分的人数为9人;编号为C的听课人打出的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80分,平均分为88.2,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8人,低于平均分的人数为10人;编号为D的听课人打出的最高分为93.5分,最低分为83分,平均分为89.1,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9人,低于平均分的人数为9人。从评分分布情况来看,A与C的评分比较接近,B与D的评分比较接近。

二、实证分析

教师的原始分数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听课人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我们无法直接评价教师自身的能力,所以将教师的原始分数分解为被评价者的能力估计值、评委宽严度、项目难度以及等级难度等因素,从而得到教师能力估计值。

(一)听课人对评分的影响

1.听课人的宽严度

宽严度用于描述听课人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的一致性程度,结果见表2。听课人A的宽严度为0.28 logits,是最严格的听课人。听课人D的宽严度为-0.27 logits,是最宽松的听课人。分隔系数为2.94,信度为0.9,听课人宽严度卡方检验x2(4)=28.8,说明听课人之间的宽严度存在显著差异。

宽严度的Infit值表示听课人打分与听课人自身宽严度相符的程度。听课人很难按照一个恒定的宽严度打分,多面Rasch模型允许Infit值在0.5到1.5之间波动[11],大多数研究设定为0.8到1.2之间[12]。听课人的Infit值在0.81到1.08之间,说明听课人自身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是比较一致的,没有出现对同一个人打分前后宽严度不一致和对不同的教师打分宽严度不一致的现象。

所以,本研究中宽严度不一致来源于不同听课人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不一致,而不是听课人打分与自身宽严度不符超过了一定范围。自身能力差的教师遇到了打分宽松的听课人,相对打分严格的听课人,分数有提高的可能性;自身能力强的教师遇到了打分严格的听课人,相对打分宽松的听课人,分数普遍要低。但是,本次研究的4位听课人是相同的,并且4位听课人的打分与自身宽严度是相符的,不同听课人之间的宽严度差异不影响对教师自身能力估计的准确性,但影响原始分数的大小排序,导致按照原始分数评价教师自身能力的准确度不够。

2.听课人对项目难度的把握程度

项目难度用于说明听课人在哪个测评维度上把握严厉(数值大),哪个测评维度上把握宽松(数值小),估计结果见表3。根据该校的课堂评分表,题项2为“讲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该项评分标准把握最为宽松;其次为题项8“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能力培养”,说明教师在这两个题项上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题项4为“教案准备充分,课堂信息量大”,该项评分维度把握最为严格;其次为题项5“语言表达规范,师生双向交流”,说明教师在这两个题项上很难得到较高的分数。

项目难度的Infit值出现异常,合理的范围为0.5到1.5之间[11],大多数设定为0.8到1.2之间[12]。题项1“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和题项7“课堂组织严密,教学纪律良好”小于0.5的临界值,题项3“课堂内容充实,讲授内容熟练”处于0.5到0.8之间,说明听课人在这些评分维度上评分过于一致,区分度不高。

听课人对三个评分维度把握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评分过于一致。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听课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评分标准,分数不能体现教师在这项能力上的差异;二是教师在这三个评分维度上表现比较一致。这三个维度都是比较容易观察的,18位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上,一般都能达到这三项基本要求。

(二)剔除听课人影响后的教师能力估计值与排序

1.教师能力估计值

18名教师能力估计值范围为-0.92到1.05logits之间,全距为1.97logits。其中,编号为5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最高,为1.05logits(S.E=0.17);编号为12和9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最低,为-0.92logits(S.E=0.16);编号为16和17、编号为15和3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是相同的,分别为0.11 logits和-0.99logits。分隔系数为2.89,说明评分整体是有效的。分隔信度为0.89,说明教师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x2 (18)=157.2,p=0.0

Infit值用于说明听课人评分的一致性程度,是用模型预期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的统计量。Infit值可接受范围在0.5到1.5之间,具体取值视测评精度需要而定。如果测评精度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将Infit值设置在0.8到1.2之间。编号为4的教师的Infit值等于1.66,大于1.5的临界值,说明4位听课人对该教师评分非常不一致;编号为17、3、13、12、9的教师的Infit值为0.5到1.2之间,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也存在较大不一致;编号为16、1、15、18、14、10、7和2的教师的Infit值都小于0.8,说明4位听课人对这些教师的评分与模型期望相比过于一致。

2.教师能力估计值排序

将原始分数和教师能力估计值分别排序,1表示最高,2表示次高,依次递减。排序结果(见表4)显示,原始分数排序结果与能力估计值排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编号为4、5、8和16的教师的原始分数排序与能力估计值排序是完全一致的。相比原始分数排序,编号为1、15、17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排序提高了一个名次,编号为2、3、7、6、9、10、12、13和18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排序提高了两个名次,编号为14的教师能力估计值排序倒退了两个名次。

(三)等级划分

利用SPSS20.0的聚类分析法对教师能力估计值和原始分数进行分类,根据每个类别的均值大小排序,并划分为若干等级,分析结果见表5。

说明:原始分数等级(a)表示按照固定分数段划分等级:90分及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原始分数等级(b)表示用聚类分析法将原始分数划分为4个等级,教师能力估计值等级表示用聚类分析法将教师能力估计值划分为4个等级。空格内的数字为划分到不同等级的教师对应的编号。

将不同等级划分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按照固定分数段划分等级,教学质量评价分数一般分为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编号为4、5、8的教师被划分到优秀等级,其他教师被划分到良好等级。用聚类分析法将原始分数分为四个等级,编号为5的教师被划分到优秀等级,编号为1、3、4、8、15、16、17和18的教师被划分到良好等级,编号为6、10、11、13和14的教师被划分到中等等级,而编号为2、7、9和12的教师被划分到及格等级。用聚类分析法将教师能力估计值分为四个等级,相比原始分数划分等级的方法,编号为18的教师从良好等级下降到中等等级,编号为10的教师从中等等级下降到及格等级,编号为5的教师仍然被划分到优秀等级。

三、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多面Rasch模型,利用某高校2014年5月至6月4位听课人对18位教师的72个评分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听课人之间打分的宽严度不一致并对三个评分维度把握不准确。因此,我们应该使用教师能力估计值结合聚类分析法划分等级,从而更加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能力估计值对教师真实能力的估计更加准确

测量理论假设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分数代表真实能力,其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不存在评委导致的非系统性误差。教师能力估计值是从原始分数剔除评委宽严度、项目难度以及等级难度等因素影响后的余值。如果听课人之间的宽严度一致,评分与自身宽严度一致,对评分项目的理解和把握一致,那么教师能力估计值等于原始分数。相反,教师能力估计值不等于原始分数。

在本次研究中,听课人的打分与自身宽严度一致、不同听课人之间打分的宽严度不一致的现象不足以造成评委导致的非系统误差,但是听课人对三个评分维度把握不准确导致原始分数对教师真实能力估计不准确,这是非系统性误差。因此,原始分数不足以代表教师的真实能力,教师能力估计值对教师真实能力的估计更加准确。

2.教师能力估计值等级划分比原始分数固定分数段划分的方法更准确

将不同分数划分为若干等级的目的是体现分数的相对高低,从而说明教师能力的相对强弱。按照固定分数段划分等级往往是人为规定的,无法体现分数分布状态对分数高低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聚类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将教师能力估计值与聚类分析法集合起来,既能剔除听课人对分数的主观影响,也能体现分数的相对高低,从而体现教师真实能力的相对强弱。

(二)管理建议

本研究能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将教师能力估计值结合聚类分析法用于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1.数据分析常态化

高校往往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管理的日常活动,其数据可以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数据来源。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结束后,管理方应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数据分析,将原始分数分解为教师能力估计值、评委宽严度、项目难度以及等级难度等因素,将教师能力估计值结合聚类分析法将教师分数划分为若干等级。

2.听课人管理制度化

多面Rasch模型可以用于发现打分异常的听课人。对于自身宽严度不一致、评价项目理解和把握不准确的听课人,要进行提示、培训甚至淘汰,建立对听课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听课人认真履行职责。

3.评价项目动态更新

管理方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评价项目开展分析,及时更新评价项目。对于分值很高的评价项目,应该将其总分分解为若干等级,并进行定义和描述,促进评委对评价项目的理解和把握。[13]对于区分度不高的评价项目,可以作为教师基本职业规范的评价项目,而不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对于相关性比较高的多个评价项目,可以考虑利用因子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再次提炼,提高评价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注释:

①本文的教师均指大学教师,能力均指课堂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J].教育研究,2008(1):17-22.

[2] 喻方元.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80-85.

[3]董河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42-43.

[4]刘伟,孙林.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968-971.

[5] 谢巍,柏宏斌.模糊评判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109-111.

[6] 王振友,王振强,陈莉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5-27.

[7] 张克非.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客观性处理及反馈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3):44-46.

[8] 钱存阳,李丹青.多元统计分析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1):40-43.

[9] 石志亮.多面 Rasch模型分析软件 Facets在英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4):143-148.

[10] 孙晓敏,薛刚.多面 Rasch模型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J].心理学报,2008(9):1030-1037.

[11]Linacre JM,Wright B D.Understand Rasch Measurement:Construction of Measures from Many Facet Data[J].Journal of Applied Measurement,2002,3(4):486.

篇12

关键词: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75-02

一、前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众多,如学校整体管理、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管理、教学保障、教学计划自身、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技巧等,这些条件中的“硬件”方面的因素受到学校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能一步到位,而其中的“软件”因素即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我们可努力着手的方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1]。

学校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高等教育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对教师理论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测评,给予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鉴定、诊断、调节、激励、导向、改进、管理作用,为学校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日常管理的核心工作,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原则[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思维。学生是产品,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这一特殊产品质量高低的直接反映。把教学的全过程加以控制管理,实行全面、全员的教学管理,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管理的必然。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要重视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抓住每个环节的质量,这一点又以课堂教学最为突出,即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效果的保证。

2.教和学的统一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是按教学能力对教师是否胜任教学,是否具备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包括搜集教学资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口语与表达能力、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二是按教学工作对教师是否按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进行评价。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教与学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除了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还应通过多渠道的学生反馈意见,随时调整教学状态,充分发挥教学技能[2~4]。

3.指标体系应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考虑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师现有水平,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既要全面反映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又不能过细过多,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要突出重点,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教师教学评价管理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其教学思想应具有应用型的特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建立起教学基本构架,确立教学目的,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各理论课的教学步骤,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实施教学评价管理要注意方向性、客观性、全面性、主体性、公开性、可行性等一系列评价的原则。

当前众多同类院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倾向于从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常说的教学效果。它包括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学生的考核成绩(如及格率、优良率、不及格率等)。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中主要考虑的是教师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教学技能和工作态度等,不仅要以教师教学工作总量来评价,而且还要考察教师的工作过程、工作效果、教学水平。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5~7]。

三、评价指标的内涵与等级判定方法

课堂教学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各科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目的、内容、形式、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效果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也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5~7]。因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非常重要,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前文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同时,也使得各项评价指标的内涵判定标准即如何量化显得尤为关键。如何科学、公正、准确地制定内涵,是每个教育工作管理者不断探讨的课题。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例说明,见表1。

在“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多项指标,而每项指标对教学质量所能起到的作用程度又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需要用权重来加以反映。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时应考虑权重分配的科学程度与权重大小的合理程度。

本文探讨的指标体系中其权重分配形式为分级权重分配,即各级指标的各项指标权数之和为1。在每一项的分项指标都是以1为单位进行分配。

四、教学质量评价结论的反馈

我邵阳学院很早就开始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督导的方法,制定了较为正规的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制度,通过听课、学生评教、教案与作业检查等多方面对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指导,以过程跟踪、全程检评、全体参与、多方考核、督为手段、重在提高为方针进行质量监控[5~7]。

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在进行评价结论的反馈工作中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6]:①首先要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中心思想是促进教学,而不是打击打压个别老师,必须做到尽可能的客观公正。②每听一次教师的讲课后,督导成员对其进行全面讨论和评议,指出优点加以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意见,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尽快利用校园网络将讨论结果对教师进行反馈。③学生评教结果和教师同事评议的参考,任何只看单方面的结论都有失偏颇,学生的评教将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分为教学态度、备课情况、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板书、作业和辅导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同行教师的评议与学生评教基本相同,但情况汇总后不给出反馈意见。④及时、认真负责地收集信息,按照评价指标处理督导、学生等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评判,确认结果,作出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其后需要学校教务督导、专家、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评价人员确认和被评价教师的自我确认,最后写出书面评价报告。报告中要列出评价等级、分值和中肯的评语。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不断改进薄弱环节,根据自我反馈的强化作用原理,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

教学质量管理永远是一个新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求的变化、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变化,管理方法也相应发生改变。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事务纷繁复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逐步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科学。

参考文献:

[1]交通技工教育研究会.交通技工教育优秀文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37-39.

[3]张忠年.高校教师评价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3,(5):35-36

[4]宋丹,周福战.对高校教师评价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6):84-85

[5]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3):97-99.

篇13

Abstract: The teacher morals assessment method is enhances the teacher morals training the important way, mainly includes the teacher self-appraisal, the public opinion appraisal and the student assessment and so on. Through these assessment method, causes the teacher morals to internalize by “the heteronomy” is “the autonomy”, arrives at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education the ultimate objective.

关键词:教师道德 评价 方法

key word: Teacher morals assessment method

作者简介:李树民(1972-),男 ,河南省渑池,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华美德教育与高师德育研究。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术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09- 08mdjnu

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道德实践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对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提高教师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师德评价适宜于采用教师自评、社会舆论的评价、学生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下面对这些基本的方法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教师自我评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必先正己,教师道德评价可以从自我评价开始,如果每个教师首先搞好自身的评价,就能促进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统一,就能提高教师道德评价的水平,实现教风、校风、学风一直到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

什么是师德的自我评价?教师将自我的职业道德行为与既定的师德规范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活动。在教师的自我师评价中,评价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这种评价是在教师内心进行的,它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它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肯定,是教师在心里上感到快慰和满足,鼓励自己坚持教师道德信念,也就是中国传统伦理所说的“谨乎其外”,且“养乎其内”。因此,自我评价要比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深刻、持久得多。

教师自评可以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和认识自己;二是通过与同行的对比来评价自己;三是通过自我分析来评价自己。当然,这三种方式都有可能得出一些不准确的结论, 原因是主观性强,客观性差,易出现评价过高或过低现象,因而在教师自评中出现误差同样是难免的。我们必须对教师自评做科学的指导,来达到自评的目的。

二、社会舆论的评价

社会舆论简称舆论,是指生活在一定环境的群体对社会生活的事物和现象所表达的某种倾向性态度。社会舆论是教师道德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量。它以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标准,对教师道德行为和有普遍影响的教师道德事件和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评价,形成带有明确倾向的共同看法,从而对教师道德建设施加有力的影响。所以,社会舆论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精神力量,是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对于利于教师道德的行为或品质给予赞扬,对于不利于教师道德的行为或品质给予鞭笞,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关键,以促进教师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教育服务。

三、学生评价

学生既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道德行为的最直接判断者。在学校和社会中,每个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对教师道德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道德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观察的直觉性。因为老师的仪表风度和言行举止完全暴露在学生面前,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教师评价。

(二)、结论的印象性。学生对老师的观察,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直接给老师下结论:好、不好、差和太差等。

(三)、感情的直接性。学生有了对老师的评价后,会很直观的表现在与老师的感情的相容或不相容,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接受或抵触。

学生评价可以问卷调查与座谈会两种形式进行。问卷必须要设计得科学合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成人尚有一定距离。因此,学生对教师评价必须合理引导。

学生座谈会一般是用来深入了解学生对某位教师较为集中的意见,这样能更有针对性的向教师提出改进措施。有关研究表明,学生评价是可靠的,对教师的日常师德表现尤其如此。由于一个教师的师德状况在与学生的关系中表现的最清晰和最透明。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评价教师受到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其结果要具体分析。

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处处起表率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就是说:道德规范最大的作用在责求自己,其次才是要求别人。“身教重于言教”可谓历久弥新。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推动和谐教育的实施。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乃是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通过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一种有利于满足于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具有良好道德关系和和精神氛围的社会。由此而论,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学生评价,形成对教师道德建设的价值认同,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实现构建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平时成绩;模糊数学;模糊评价

一般来说技校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小学和初中属于“差生”、“后进生”,理论学习上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技校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技校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不能过于偏重,而是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安排实操课程,注重推广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化等教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理论。

目前,大部分技术学校期末评价方面均是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计算求出总评成绩。一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70%。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分,比较容易评定。而平时成绩是一个模糊化的概念,如何合理给出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保证每个学生的分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

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首先划分不同的分数段,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实操效果、期中考试等,最后根据每方面所处的分数段,给出一个大概的平时成绩。在这个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较多学生会得到相同的分数,且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喜恶体现在了分数中。学生往往对最后看到的平时成绩表示不解,有时表现认真的学生,其平时成绩反而低。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任课老师对其存在偏见,等等。一些期末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为了使其总评成绩合格,只能拉高其平时成绩,这与其平时表现不相符。

总之,这种常见的评价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需要一种具体的、科学的评价方法,使平时成绩能够客观真实体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模糊数学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模糊数学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教授于1965年创立的。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平时成绩的评定,是精确性对模糊性的一种逼近,是在数学与充满模糊性的现实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定方法是一个能够比较客观反映实际情况,科学、全面、精确而简便易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1.建立有关的模糊集

(1)首先定义因素指标集为:U={u1,u2,…,un},相应的权重集为:A=(a1,a2,…,an)。其中,ak(k=1,2,…,n)表示指标Uk在U中的比重,。

(2)建立评语集为V={v1,v2,…,vm},vj(j=1,2,…,m)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平时成绩评定分为五类,即:V={v1,v2,v3,v4,v5}={优,良,中,及格,不及格}。那么按照评语等级对应的模糊评判向量F分别为:

(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2.确定判断矩阵

从因素U到评价集V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其中,rij表示因素指标Uki对于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rij的值按如下方法确定:对于各个成绩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得到对于指标Uki有vi1个v1级评语,vi2个v2级评语,…,vim个vm级评语,则对于i=1,2,…,n有。

3.模糊矩阵运算

(1)首先计算因素指标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B。

当,可作归一化处理,即令: B=(B1 B2 … Bm)

(2)计算评价结果

因素指标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为B=(B1 B2 … Bm) B1,B2,…,Bm分别表示U对于评语v1,v2,…,vm的隶属度。对于每一级评语vj设定一个权值f1,以反映该级评语的重要性程度,得出权值矩阵:F=(f1 f2…fm)。

(3)评价结论

最终评价结果是一个代数值,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分值越高,说明学生的平时成绩越高,反之,说明学生的平时成绩越低。

二、基于模糊数学的平时成绩评定实证分析

下面以笔者曾经教过的《消防系统施工》课程为例(教学周为20周),详细说明模糊数学评价法在平时成绩评定中的应用。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学期表现见表1。

以甲学生为例进行计算:

(1)因素指标集为:U={u1,u2,u3,u4,u5,u6},其中u1=出勤,u2=上课状态,u3=回答问题,u4=作业,u5=实操过程,u6=实操结果。相应的权重集为:A=(0.1,0.1,0.1,0.3,0.2,0.2),满足。

模糊评价矩阵为:

(2)隶属度向量为:

由于,作归一化处理,即令:

B=(0.550 0.214 0.104 0.066 0.066)

(3)评价集V={v1,v2,…,vm}={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评语等级对应的模糊评判向量F为:F=(95,85,75,65,55)

则甲生的平时成绩为:

同理,可求出乙生的平时成绩为75.859,丙生的成绩为64.263。可知,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平时成绩分别属于良、中、及格的范畴,与其平时表现情况相吻合。

三、结 论

基于模糊数学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用模糊语言描述的定性指标,能较大程度地避免传统方法主观随意性大的弊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在使用此方法的两年中,每位学生的分数均与其平时表现相吻合,学生对于自己的得分从没有异议。

在实际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各因素进行权分配,这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另外,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需要统计大量的数据,会占用一定的工作时间。同时在统计过程中,需要用到Excel以及Matlab等相关软件,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如果单层因素评价不能满足要求时,我们可以将各因素进行细分,采取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这样做虽然计算工作将更加复杂,但其评价效果也更为接近实际。

参考文献:

[1] 宋兵.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J].铜陵学院学报,2005,(2):110-111.

[2] 熊旭平,赵建三,陈芳.基于模糊数学的测量学平时成绩评定[J].山西建筑,2007,(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