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范文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篇1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篇2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

3、艺术家的主体性表现在,怎么认识世界,如何描述世界,如何描述艺术家所认为的世界,如何平衡群体和个体,如何平衡现实和潜意识。

4、艺术的主要特征形有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水彩画;表现技法;艺术性

一、水彩画表现技法的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水彩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要求水彩画也能画出雄厚、大气的画面,创造的主题内容能够反映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时代的脉搏。自从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其就一直倍受艺术家们的喜爱,经过他们一个多世纪的学习,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水彩艺术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绘画材料的出现与新技法的创新,使得水彩艺术创造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时代感。水彩画是一门对技艺要求非常高的艺术学科,技艺是它得以独立存在于艺术界的要素之一,也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逐步增多,各式各样的异国文化不断涌入国内,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艺术审美观念,引起中国的本土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中国当代艺术也随之呈现了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文化观念和艺术审美观念混乱的时期,水彩画在中国也随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总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在创作思想,还是选择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语言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水彩画的表现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二、水彩画技法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水彩绘画艺术中,作品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线条、色彩、光线效果等要素在画面的完美组织和表现技巧运用的完美程度,通过这些要素表现出艺术家的美意境。艺术性高的艺术作品,给人的感染力也强,发挥艺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就更大。本文就从水彩技法表现的艺术性进行研究,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水彩画表现技法的形象性

水彩技法表现的形象性是指:在水彩作品中画家利用各种水彩技法表现出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展现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杰出的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年),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是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其它门类艺术(如绘画、音乐、雕塑、电影、戏剧等)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不管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具体的形象。水彩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画家通过主观艺术劳动对客观形象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形成的,对此,要求这种艺术形象必须体现出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反映出画家的思想感情,还要体现出作品的主题内容,这些情况在艺术作品中常表现为主观思想消溶在客观的形象之中。[1]

2.水彩画表现技法的主体性

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艺术生产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精神生产,这种艺术生产是离不开认得实践劳动和主管思想活动,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总是用一定的图像符号来反映社会生活,这种反映不是单纯的临摹或再现,而是融入了艺术家乃至欣赏者的思想情感和个人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主观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的主体性,在水彩绘画的过程中,肯定离不开人主体劳动。艺术创作是离不开主体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更加不能没有创造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和物质生相比,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生产过程中这种主体性更加明确,也更加突出。而要将艺术家的主观因素物化的过程自然离不开艺术语言形式,水彩画有着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在物化对象的表达中有着其它画中所代替不了的表现效果。

3.水彩画表现技法的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对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进行审美的意识。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知识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不容,每个欣赏者在审美价值上会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无意中会体现出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从美学角度来看,社会中存在的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这种美是否凝聚着人类劳动。自然中的风景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2]艺术美是人类对美的实物地审美意识的表现。其次,艺术美高于现实美,是由于艺术美蕴含着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情感、善良等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认识到艺术形象是经过了它的内在处理并融合了它的审美价值观念。再次,艺术美注重内容美也注重外在的形式美。艺术美不能脱离主题内容,欣赏作品的审美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作品的内容美,和重视艺术语言的形式美,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三、在实践中对水彩画技法的艺术性探索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水彩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水彩画突破其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探索出新的表现技法,拓展水彩画的表现领域,促使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力。科学的发展为水彩绘画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工具,使很多绘画技法成为可能性,技法的创新往往又促使新的绘画观念的形成,新绘画观念的出现又会追求新的技法去表现。[3]所以,水彩画的发展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部技法发展史,一切的水彩画发展都离不开水彩画技法的运用和创新。水彩画是一门对技艺要求非常高的艺术门类,技艺是它得以独立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和熟练各种表现技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水彩画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水彩画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发展的、创新的、符合时代的水彩艺术,才能真正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著名现代水彩画家柳毅,他的作品就借鉴了中国画的意境美学精神,运用西方的绘画表现方式,画出了中国文人画里的意境美。他不仅在概念上引用意境的审美精神,他对于意境的涵义也有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实践了追求意境这个美学观念,他们采用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去条件色等等丰富的艺术手法,实现了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超越、趋向于无限的“境生于象外”的虚实结合意境的追求。[4]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2

[2]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幽报出版社,2000年版

[3]黄铁山等绘《艺术观潮中国水彩名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8

篇4

关键词:网络文化;艺术生产理论;消费主义;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1-02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正在一个从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向电子网络传播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上,并且我们可以大胆预言网络传媒取代传统传媒将指日可待。网络传媒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优势无疑在于它的载体技术上的先进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高科技为基础,传受空间成为虚拟,传受双方具有交互性,开放和无中心的全球性等。[1]”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传媒不仅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媒传播方式,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网络设备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并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更是产生了代表着当今大众文化趋势走向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网络文化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科学)和硬件的支撑(万维网平台)才得以产生。二是说网络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它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虚拟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现实的社会层面的依托。根据,我们以为精神属性的文化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随支配的特殊生产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网络文化的精神层面或者说虚拟性的部分归根结底受到物质生产层面或者说现实社会的实在性的部分的制约的。

但是网络文化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句“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所能概括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必须细致具体地去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走向。

二、从艺术生产理论看网络文化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对大众文化予以特别关注。但他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大众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态度不同,他是从技术层面角度分析着手,论证了古典艺术“光晕”的消失以及对用先进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可以很好地说明当今网络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确阐述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讨论了艺术生产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本雅明认为,同物质生产一样,文化艺术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技术、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的。在这里,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生产者,他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技巧)产出艺术作品(产品),以此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的需要。而文化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就是文化艺术生产力与其生产关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结果。“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艺术上的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4]”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相当于生产技术)就是艺术生产理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艺术生产技巧要先进于传统媒介。下面笔者试用艺术生产理论来具体分析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新特征。

得益于网络媒介作为其基础性的艺术生产技巧,网络文化实现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就不可能出现,而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化也不可能区别于传统文化。像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其中的艺术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与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互相分离为模式的:我们回想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进行文化交流的。那时,作者只负责艺术创作,集中精力从事于精神生产。然后媒体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去联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过印刷、录制等方式将作者的精神生产凝固为一种得以传播的作品。最后读者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等手段来“消费”这些艺术产品。整个文化艺术的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创作阶段、媒体的传播阶段和读者的接受阶段。三个阶段相对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有影响或联系。这就说明在过去,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5]”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使得读者群体开始从消费者慢慢转变为生产者,最终实现了网络文化中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网络中读者亦不单单是被动的作品接受者,读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讨作品甚至参与到创作之中,读者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说此时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二者关系真正成为了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以解读:

首先是作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二者围绕着作品所显现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因为在过去,作品并非是一个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仅有的沟通就是极少数读者有幸与作者进行书信往来),在作者创作作品时,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缺席的,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计划;而等作品到了读者手里,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到读者对作品的反响。而在网络世界里,围绕着作品,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构建,二者以参与性的方式去进行艺术生产。例如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拍片计划与进度放在主页上与粉丝分享,并通过与粉丝交流而发现新的灵感重新运用到拍摄之中。另外,现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充分地让读者自行决定作品的走向。这些都是网络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作品而积极参与的体现。

其次是读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读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例如,过去任何一种媒介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快捷便利地将各式各样的爱好者不分国度的聚集在一起。在过去,如果你喜欢读书,或许你可以参加某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定期领取读物以及参加交流会。

但是现在,你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键入你感兴趣的关键字,就可以迅速键入任何一个兴趣小组,同组员们进行交流讨论。而这种读者与读者在贴吧、论坛或者小组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心得体验,它更具有一种创造性,例如小说爱好者之间不仅交流关于某作品的感想,他们也会创作同人小说。因此这种互动性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同样会产出文化艺术作品。

正是以上这些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我们更加确信未来网络文化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三、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迅速取代了以“光晕”为标志的传统艺术[6]。这种新技术下艺术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到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艺术经历了从本真的独一无二性向复制性、可修改性,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从个体性凝神关照向对展示价值的群体性消遣性接受等一系列的转变。[7]”本雅明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支持当代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网络媒介上看到代表着精英文化的“光晕”的消失,这是大众文化在网络平台对精英文化的一次胜利。至此,网络平台成为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场所,而非像过去一样由精英人士把持着发言权。网络媒介无疑在这方面为实现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如同庞勒在《乌合之众》里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个性的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无名氏”,这个集体也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在当今的网络上,大众文化一味地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排斥,很容易像葛兰西所批判的那样,形成一种在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排他性的。因此我们要警惕这种新的“文化霸权”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似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普通民众似乎是获得自与发言权。可是实际上这种大众文化自由自在的背后早已被消费主义所浸染。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已经同大众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得大众的价值观变得更容易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的隐藏性广告会不知不觉间在网络上以自由发言的模式去标榜一种以物质至上为基础的“幸福的”生活模式,以此来操控大众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资本家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兜售自己的商品,使大众沉浸在消费的狂欢之中的真实目的。这无疑是在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总体言之,网络文化还是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陷阱”,那么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是体现普通民众智慧的绚烂多彩的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2]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5] 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A].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 数字娱乐产业 数字漫画 漫画的表现形式

一、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动漫产业在数字娱乐产业链中具有主体性的地位,并构成了数字娱乐的基础。在数字娱乐产业中,只有漫画、动画和游戏三大主体产业相互之间形成了大体对等的纵向逻辑关系,而其他产业则可以被视为衍生性的横向协作产业。无论从产业逻辑来看,还是从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漫画都具有优先地位。

在数字绘画浪潮的席卷下,欧美、日韩等国家正在开始发展数字漫画,作为一种新形态的艺术作品,数字漫画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们。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画面是数字漫画最主要的元素,所以对於数字漫画的画面表现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数字漫画作品进行系统的、有序的分析,找出数字漫画的画面表现方法及特点,并予以归纳,从而为数字漫画的制作者提供参考。并且根据说归纳资料和特点,制作一部数字漫画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能够更加直接、生动的体现。

三、理论背景

数字漫画是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历史上第一部数字漫画叫做《Shatter》。《Shatter》最初是以第一代苹果电脑为平台,使用鼠标和点阵打印机完成的。它随后又被翻拍成类似於传统的黑白漫画的样式,并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色分离。

1988年,《Shatter》的绘制者Mike Saenz继续创作了《Iron Man:Crash》――第一部数字图形小说。之后,其它的数字漫画渐渐开始出现,并且以CD存储或纸张印刷的形式开始出现,

那么,什么是数字漫画呢?

关於数字漫画的广义概念,笔者认为可以参考维基百科上的描述:

“数字漫画是直接以电脑作为工具来制作漫画的,相对於普通漫画所使用的传统媒介,数字漫画使用电脑进行扫描和上色。

四、数字漫画的类型分析

数字漫画具备以下3个特点:数字性、可播放性、互动性

根据数字漫画的定义以及特点,笔者按照数字漫画的表现形式,将其作如下分类。

传统型:这种类型的数字漫画从形式上来看与传统漫画区别不大。一般而言,画框内的人物和背景都保持不动。以画框为单位,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逐一出现。读者既可以通过按按钮的方式对画面进行翻页操作,也可以使用“播放”的设置,让漫画自动播放。

例如由芬兰的公司Remedy Entertainment所开发,由3D Realms所制作并且由Gathering of Developers公司於2001年7月所发行的著名游戏《Max Payne》,其过场动画便是以数字漫画的形式进行表现的。黑暗、阴沉的画面配合着同样色调的故事情节感染着每一个玩家。

网页型:网页型的数字漫画顾名思义,其浏览方式与网页的浏览方式类似。通常,这种类型的数字漫画是以网页的形式或数字漫画浏览器的形式出现。以网页形式出现的数字漫画,可以参考。这种的形式的数字漫画结构相当的自由,充分利用了网页的界面和互动性,打破了传统漫画的观看模式。其故事情节可以是单线性发展, 也可以是多线性发展。同时也为多结局漫画提供了条件。

影片型:影片型数字漫画在构图、色彩、声音、镜头运用以及叙事手法上都借鉴了电影的表现手法,但在学习的同时也保留了漫画自身的特点。如手绘风格的画面、画框式蒙太奇的运用、对话泡泡的运用、声效文字的运用,漫画符号的运用等……分图层绘制的制作方法使得人物和背景是分离的,便於使其互相移动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动感。如电脑游戏《家园》的过场动画。

互动型:互动型数字漫画是目前数字漫画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最复杂的阶段。它包含了前面三种类型数字漫画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在他们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互动的成分,使得数字漫画不但看起来更生动,而且更有游戏性。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metal gear solid》系列数字漫画。

五、结论

数字漫画作为数字时代的一个新兴产物,无论从其表现形式还是从其市场价值的角度,都是值得当今的多媒体从业人员研究的。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将数字漫画进行了四个方向的分类――“传统型、网页型、影片型、互动型”,并期望这样的一种分类方式能为后人研究数字漫画提供系统的研究方向。也为繁荣我国的数字娱乐产业做出一分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cartoon.省略/make/dmzt/200605290031.htm.

篇6

一、以生为本开展美术教学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要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首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发挥。第一,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泥塑、雕像”类课程的学习中,应结合学生兴趣,应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艺术的真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做简单的泥塑,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融入学生,与“生”同乐,共同享受艺术之美,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第三,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以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融入美术教学中,提升他们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二、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新颖性是吸引、维持、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能极好地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第一,教学中,注重采用生动、丰富、幽默的教学语言,另外,还可适当应用一些校园、网络流行语等,以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民间美术”时,可结合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等进行教学,唱几句民歌,说几句地方话,不仅能提升美术课堂的活跃性,还会加深学生对艺术的认识理解度,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第二,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板书时,注意字体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美,感受身边美的艺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增长他们的美术知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放下课业负担,轻松愉悦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合理应用美术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美术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临摹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等,每节课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有利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中,除了分析、讲解作品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临摹一幅自己最喜爱的画,这样,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体会到作品的精神、意境和神韵,还会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创新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中,采用创新型美术教学策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高中学生思维较活跃,比较有主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适当的自主空间,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其次,引导、支持学生举办班内、校内美术展览、书法比赛等,并且筛选出较好的作品进行投稿,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注重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真实、直观的影视、图像资料拓展美术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妙趣和乐趣,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美学情感。

四、把握教学各要素

影响高中美术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重点有三个,即学生、教师和教材。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教材是美术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扩展美术知识,加深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度,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能力。教师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7

中班时幼儿就利用报纸制作过小报纸球,用涂染、彩绘的方法创作了恐龙蛋,个个都爱不释手。因此,我就利用大的报纸球启发幼儿进行创意,充分利用报纸球立体、可剪、可挖洞、易粘贴的特性进行手工制作,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锻炼幼儿动手操作及合作能力,并体验利用物品制作及装饰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并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意识,渗透环保教育。反思:

旧报纸通过撕贴与气球的加工组合,居然能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能变成一件件漂亮富有创意的立体摆设,变成幼儿想象中的头盔、帽子、汽车、房子、人物、动物……这样的手工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操作性强、安全环保。手工创意制作要求幼儿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次活动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前期制作大报纸球的过程中,孩子们用大量的报纸碎片和浆糊进行涂抹粘贴,共需三层才够硬度,工程可谓浩大,但孩子们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弱,相反对结果很期待。总是不断问我,什么时候我们进行大恐龙蛋的制作。可见,兴趣是活动的原动力,选择幼儿喜欢又具有想象创作空间的制作题材是多么重要。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及对材料的理解做出选择,形成制作意图、表现自己的构思,同时,手部肌肉得到锻炼,耐心、细心的品质得以养成。而且,材料提供能充分让每个幼儿动手、动脑,在大胆尝试中探究、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制作出各种报纸球艺术作品。

篇8

关键词:美术作品;经济价值;影响因素

一、美术作品作为一种商品的特殊性

美术作品是文化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特殊商品。美术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于固定时期的美术作品体现了固定时期特有的审美特点、文化理念及特殊技法和材料,是艺术家自己独特思想感情的传达,这种文化艺术价值具有主体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因此美术作品才具有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从而衔生出经济价值。在经济学中,价值的含义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美术作品是画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作品,因此肯定具有经济价值这是无疑的,但是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和普通商品的衡量方式是不同的,因为美术作品是“显形”的美术作品和“无形”的思想价值的结合。美术作品的外在呈现形式包括材料、使用的工具等都是可以转换为经济价格的,但是思想价值有高低之分,而思想价值的高低很难用经济价格去衡量,因此影响美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而且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也很难与其艺术价值划等号,因此,美术作品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其经济价值的衡量复杂性。

二、美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

要研究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就必须要知道美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有哪些。艺术品的买卖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商品交易方式,根据据中国古代美术史料记载,工艺品交易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了。发展到汉代已初具形态,即“佣书”“佣画”市场。到了唐代,绘画市场迅速成型。唐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贞观、开元之代,自古盛时,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购求至宝,归之如云”。至明清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艺术市场交易规则。当今,很多人都热衷于收藏书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的大中型城市都有了出售中国现代画家作品的画廊、拍卖行及文物艺术品市场等,因此美术作品往往在这些艺术机构中流通,在流通中实现了其经济价值。

三、影响美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

早在隋唐时期,张彦远即在自己的著作中列出了名家画屏价目表:“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值金一万五千。”可见即使在隋唐时期,画家的艺术作品已被分成三六九等。但是影响美术作品经济价值的因素有哪些呢,本人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内因来看,画家的艺术造诣是衡量其作品价格高低的最重要因素。

第一,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受画家艺术造诣的影响。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及技术技巧高低的一个综合反映,而因为画家水平层次不齐,所以作品的价格就出现了高低优劣。从一般情况来看,画家艺术造诣高的,其经济价值也高。如齐白石的作品,可能笔墨纸砚等材料的费用并不高,创作时间也不长,但是为什么他的作品竟能拍得如此高价呢,众所周知,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也是相当高的。因此从根本上说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是由其艺术价值决定的。

第二,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受画家知名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知名度越高,价位就越高。因此,艺术家应积极努力勤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凡高活着时,没有知名度,一张画10法郎都没人要,在悲观绝望中自杀身亡,但他死后三年英国举办了“后期印象派三大画家”的画展,知名度骤然提高,其艺术价值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一张画卖到8250万美元。对凡高来讲,其艺术质量是固有的,不变的,但知名度发生了变化,价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第三,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价格不一。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成就都不是一天练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艺术的理解及技法的熟练程度都会加深,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价值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是闪现的、稍纵即逝的也是很珍贵的,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都是画家高度凝结的思想灵感的结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会体现出价格上的不同。

其次,从外因看。经济环境,投资市场等影响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

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中国艺术作品市场繁荣离不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的发展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潜力。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繁荣的经济、稳定的政治环境会加大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因此会影响艺术品的供求关系,最终会影响美术作品的价格,反之,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社会环境,美术作品的交易价格也会降低很多。

第二、历史价值影响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一般情况下,历史价值越高,价格便越高,宋瓷就比清代的瓷器价格高,清代瓷器的价格就比当代的瓷器价格要高。判断一件艺术品的价格,要看历史价值,没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很难有较高的价位。因此在收藏艺术作品时,要收藏有历史价值的作品,这种作品一般不会贬值,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越大。

第三,偶然性因素。如艺术品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因为艺术品很多都是在拍卖行完成交易的,交易期间避免不了存在因为相互竞争,投资者占有欲一时膨胀会引起非理易。特别是被一时炒热的作品,投资者往往会忽略了其实际的艺术价值,将艺术作品推向了虚高的价位。

第四,美术品的经济价值夹杂着者众多的利益关系。因为现代绘画作品的价格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交易一件美术作品需要诸如美术评论家、交易机构及投资者各方面的利益,因此绘画艺术品的价格并不一定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相符。有时显得过高,有时又显得过低。有些美术评论家和投资者刻意炒作,哄抬价格,使得原本名不见经传、艺术价值低的作品,会突然卖出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但实际上大多数作品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四、小结

美术作品作为兼具文化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影响其经济价值的因素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美术作品的交易中总结出影响其经济价值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思想和艺术的结晶,用价格很难衡量出其价值,特别是在艺术品投资热的今天,希望艺术家脚踏实地,经营者、投资者理性投资,规范运营,还艺术品市场一片净土。(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明林. 当代绘画作品的价格与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2(5)

[2]王庚兰 张玮.我国绘画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7)

[3]张巧. 浅谈艺术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实现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3(5)

[4]陆霄虹.国内艺术品市场特征价格研究[J].新经济,2010(2)

篇9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美术教育不只是理性知识的教导,不只是产出美术作品,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可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新的关系、新的思考和新的解释,也才可以促进学生灵感的激发,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一、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如美国,德国,日本的成为世界强国是与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和环境是分不开的。创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艺术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要取得质的飞跃,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就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创新(包括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教育创新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见解独到、富有更高审美情趣,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或实践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并不突出。因此,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单元,美术教育实际上是受到中国教育本身的局限性限制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地位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的创新特点和学习的热情,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学习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系,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为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题作用,活跃学生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美术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个人的创作风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创新型教师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与自然科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受传统的逻辑和规律约束较小,比较侧重于讲究想象力,创造意识。而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美术学习系的重要引导者,提高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施美术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学的深度上要不断开拓创新,在专业技巧上精益求精,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实行开放性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实现教与学角色创新,把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带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重引导,轻说教,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同时积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及时收回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对某一学科具有比较强烈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其学习动力以及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在师生间树立平等的思想,对具有不同审美情趣、审美取向、审美观点的学生要有包容的气度,平等对待,努力为学生提供和营造尽可能宽松自由、崇尚个性的教学氛围。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不足。其次,要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作品中的优点,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情趣。再次,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让学生在良好的创新氛围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高自我,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善于表现自我的学习心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校园积极开展与美术相关的活动,像书画比赛、文化艺术节、手工艺品制作大赛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中是否具有主体地位,是学生发挥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审美和创新。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因此,要提高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美术方法和美术表达方法。。首先,应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创造出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其次,美术教师还应该加强跟学生的互动。实行多情景 、多形式以及多元化的互动,在遇到问题时多鼓励学生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研究讨论,使其体会到知识产生过程的喜悦感,这样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总之,美术教育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多质疑、多想象、多创造、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克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就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开拓视野,拓展领域

首先,在硬件方面,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美术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教师初步讲解、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再予修改的模式进行,该模式的缺陷过于注重理性,而感性的东西太少,因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检索、鉴赏艺术作品的新途径,提高了他们自身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将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环境之间进行交流。实践证明,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软件方面,美术教学更应该站在学科战略的高度,扩展视野,实行多专业和多学科的相互借鉴学习。就美术这个学科层次来说,像素描、色彩、图形创意、字体与编排设计等需要相互借鉴彼此的一些有用的东西。就美术与其他学科这个层次来说,美术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有用的表达方法,比如数学的立体结构,社会科学的注重实践的特性等等。

(五)优化教学设计

美术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实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偶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必须设计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课题,增强教学内容和课题的开放性,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环境相的素材,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体验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迸发新思想,促进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更新教学评价标准

美术教学应该改变那种以课本知识为重的评价标准,因为这种评价标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和学生个性的不同决定了美术教育也必须实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不能搞“一刀切”,“唯一论”。而是应该实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教师的这种评价应该更加包容,且这种包容是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公正的态度上。另外,还应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几个层次间的评价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七)切实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美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美术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于绘画和鉴赏。美术教育是一种智慧技能型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技能和技巧训练中,不拘现有的绘画模式和表现风格,不断引导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探索。不仅美术的一些专业课程,比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创意、字体与编排设计等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重要的是美术是需要表达的,利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正是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学生只有积极的参加美术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现代社会对美术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独特的见解、独立的意识,富有创新精神。而美术创新教育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篇10

【关键词】理解本体论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音乐文化产业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作为一门非具象的艺术,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事相,自古以来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音乐与哲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均对音乐的产生及其本质作出了探讨。

自十八世纪起,哲学中心从本体论问题转向认识论问题:不再以对宇宙万物本体的研究为起点,而是转向人在万物中的位置。从笛卡尔和康德开始,所有的研究都以人为中心展开,而音乐正是这一变化的重要表征和把握这种变化的重要标准。

二十世纪来,西方哲学流派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象学派的罗曼・茵加尔顿,释义学派的狄尔泰、伽达默尔等人关于艺术的精辟见解,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美学界,使得音乐本体论,即音乐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艺术哲学的高度被提出来,阐释了音乐艺术存在的真理性。

对音乐本体论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于润洋先生关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二重性的精辟阐述代表着音乐美学界的较高成就: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客观存在的观念性客体。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依存。这就表明音乐作为一种用来表达人类情感的“音响结构体”,既不是物质性的,也不是“纯意向性对象”,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音乐本体论的研究属于音乐哲学理论的范畴,本文试图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释义学理论应用于音乐本体论的探讨,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该理论;同时,发挥哲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阐释这一课题研究对我国音乐创作、音乐文化产业、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哲学释义学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创,称之为释义学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释义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起源于古希腊,包括荷马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中世纪后,解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圣经》、法典和史籍,这一时期理解只局限于人对某些文本的解释活动和关系;到了近代,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释义学引入了哲学,经狄尔泰的发展,理解问题变成了人文科学领域的普遍研究方法,即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使释义学大大向前发展。

现代释义学在近代释义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值得关注的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人物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从狄尔泰手中接过了释义学的思想并进行了现象学的改造,将理解看作是“人的亲在”的存在方式,即理解者对现象的理解也就是对自己存在的理解,理解和解释属于人存在的基本结构,具有了中心的、本体论的意味,这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当代释义学宗师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通过现代释义学构建了一种“理解本体论”,认为理解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交往形式,人们在理解的关系中生活、交往和思想。理解的限度,决定了人的认识限度和世界经验的范围。理解构成解释者的视界,支配着文本的意义显现。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来研究理解的意义问题,并以伽达默尔的艺术真理为切入点进行论证,对音乐美学,尤其是音乐本体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伽达默尔的释义学对音乐哲学启发很大。音乐作为人的创造物,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总离不开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作曲家运用乐音符号系统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用以反映自身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为创作主体,作曲家将头脑中形成的完整的乐思流程记录在其乐谱“载体”上,这为演奏主体提供了客观依据;演奏者作为“二度创作”的主体,使乐谱重获新生,同时也将自身的“理解”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而作为音乐作品的鉴赏者,将演奏者传递的声音信息在头脑中整合,通过“理解”能动地对作品所含的创作意图、思想、意义价值等作出评价和判断。音乐作品是历史的、固定的,而理解者是现实的、不断变化的,作品的意义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音乐在作曲家、乐谱、演奏者和欣赏者的动态阐释和实现过程中存在。

从“语言”概念探讨音乐艺术本体特性

音乐素材是人类精神实践的创造物,是特殊的语言形式。如果没有声音这种特殊的语言外壳,再精彩的音乐作品都是缺乏说服力的。声音是音乐艺术得以在主体意识中存在的基础,从伽达默尔的“语言”概念探讨音乐艺术本体层面的特性,有利于理解和把握音乐的独特性。

语言性作为释义学对象之规定:人们所理解之对象是通过语言得到自身的存在表现,成为理解对象的。音乐是抽象而无形的,同时它又是具体的,包括音调、音高、音质、时值、强度、音量、节奏、节拍和速度等术语,这些可以直接感知的性质在音乐作品中结合起来,使音乐立刻就很容易理解。作曲家利用这些音乐素材,运用强大的内心听觉和丰富的创造力构建起头脑中酝酿已久的音响,并记录在乐谱上实现了音乐作品的客观存在。乐谱作为作曲家形象思维活动的承载物,为演奏(二度创作)提供了唯一客观实在。

语言性作为释义学过程之规定:人们理解和解释过程是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理解过程即是解释过程。解释过程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展现理解之意义的过程。作曲家创作一首音乐作品,或者是为抒情,或者是为叙事,或者为了描绘景色,但都离不开理解与表现。创作者利用乐理、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等专业知识,把所有与众不同特点的音乐素材组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音乐发展形式。作曲家与声音素材融为一体,通过直觉和听觉、知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创作,正是语言性理解过程的阐释。

语言性作为释义学理解模式之规定:在伽达默尔看来,现代释义学的理解模式即是“对话模式”,理解的过程就是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所谓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语言正是谈话双方进行相互了解并对某事取得一致意见的核心。”现代释义学的“对话模式”为音乐接受即欣赏主体提供了借鉴。演奏者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和研究,将脑海中的乐音符号经过重构、整理变成想象中的音乐形象,以演奏的形式进行传递,实现与乐谱的“对话”。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使音乐存在在语言一致上的相互理解成为可能。

“视域融合”的过程预示着突破和创新

理解者与理解文本对话的过程,即是理解者与理解“视域融合”的过程。任何理解和解释都发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理解者本身的各种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理解者总是带着自身的“视域”来理解文本。理解者有视域,文本也有自己的视域,理解过程就是这两种视域融合的过程,在保留各自视域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视域。一切艺术作品的再现,或读诗、或看画、或演奏乐曲,均可视为向观赏者的显现。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视域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次新视域的形成,就预示着理解的突破和创新,这决定了意义的理解是一件开放的、无止境的事件。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其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也是音乐艺术的独特性所在。

音乐由作曲家、演奏者和听众共同分享,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仅是音质、力度、音调、时长、表现力的变化,更是动态的视域融合过程。著名管风琴家里奥・克莱曼的演奏让人神往,最印象深刻的演奏是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音乐质朴感人,艺术性与并入每个音符中。作品熔巴洛克音乐艺术风格、德国严谨的对位法和教堂音乐传统于一炉,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在哥特式科隆大教堂里,长长的回声时间使声音得以持续存在,得以从石质墙壁上弹回,以一种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方式包围着听众,此时,把音乐看作是声音与人的统一体毫不奇怪。演奏家将自己视域中的音乐传递给欣赏者,欣赏者将声音进行构想和领悟,产生与创作者成为一体的幻觉,在音乐中忘却时间,忘却自我。这正是伽达默尔“视域融合”观点所表达的意义。

“效果历史”表明艺术作品的客观性

理解是在视域融合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而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的“释义学情境”是不同的,因而,视域的不同则影响了理解的过程。理解总是历史的、有限的、相对的,并处于特定的情境中,它总是包含着对传统、权威等先见在内的理解,人们的理解无法摆脱而只能以正确的方式进入到理解情境。伽达默尔还提出了“效果历史”概念,认为“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与理解相同,通过对作品历史性、有限性和相对性的确认,来表明承认艺术作品的客观性。

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音乐作品本身所特有的内涵、情感等因素,都是不以接受―欣赏者意识为转移的。我们无法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听出愉悦、恬静,也不能从巴赫虔诚的众赞歌中听出愤怒与反抗。音乐总是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特定时代背景,特定时间风格,均在作曲家的创作中留下烙印。同时,作曲家个人的生活环境、感情经历等因素也能动地对作品产生影响。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追求自由一直是贝多芬心中不可颠覆的信念。他受“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接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崇尚正义的个性解放,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用音乐感召深受苦难的人们为自由和幸福斗争,正是这首交响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该时期也是贝多芬遭受最大痛苦的时期,耳聋的残酷事实让他痛不欲生,将苦难转化成创作之力量与源泉则是作曲家生活经历的展现。作为欣赏者,只有将自己的视域进入作品的特定释义情境,才能把握它的深刻内涵。肯定艺术的基本价值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在正确理解创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情感传达的基础上强调意义的多样性,是伽达默尔“效果历史”概念见之于音乐的启示。

现代释义学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人类主观两机的抽象―哲学是人类理智的抽象,音乐则是人类心灵的抽象,两者在矛盾同时,亦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对现代释义学的一系列概念和命题进行阐述,以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来审视音乐的存在方式,更加广泛地关注音乐的哲学问题,同时对人类审美的观念、经验、趣味、理想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释义学指导下,我们不断审视创作者、作品、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研究注意力已经从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转向了作品与其欣赏者的关系,这对我国未来的音乐创作领域有重要启示。风靡全国的原创音乐类节目《中国好歌曲》,可谓是一场崭新的、全方位的听觉盛宴。众多创作人的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苏佩卿的《格格不入》融入了印度音乐的元素,另类的七拍子节奏叫人回味;胡莎莎的《唱念爱》把爵士乐和京剧元素相结合,使古老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碰撞出火花;谢帝的《老子今天不上班》这类原汁原味的方言歌曲,突显了地域文化特征,在音乐里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歌曲的编配上,民谣风与弦乐四重奏、Rap遇上放克、民族乐器配合弦乐队,这些“混搭风”让我们惊奇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新时期的“视域融合”,多元化是一个重要特征。任何音乐创作都是为其欣赏者而存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关注音乐接受者,了解其审美观念及心理意识活动,音乐创作不能离开音乐理解活动中的“视域”,应尊重欣赏主体在音乐存在过程中的地位。这是现代释义学为我国音乐创作领域提供的有益借鉴。

现代释义学的发展,使音乐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肯定了人类音乐艺术思维及审美经验中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了听众对音乐作品意义构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与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密切相关的。著名旅法钢琴家、多媒体音乐会创始人宋思衡,利用视频、画面、图像、灯光、舞台、舞美等因素的结合,将音乐、文学、现代媒介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打通成一个开放的平台,给欣赏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从《交响情人梦》、《肖邦・爱》等多媒体音乐会中,让我们深刻地感到:21世纪的古典音乐会将不会是一盏灯、一台琴和一个艺术家,它将是集钢琴表演、舞台戏剧、灯光和多媒体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而《寻找村上春树》的演出,更是实现文学、音乐、媒体的跨界融合,赋予了听众新的意境和审美需求。没有主持,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乐队,宋思衡用指尖在黑白键上“寻找”村上春树。身后的大屏幕上,图景的变幻与流畅的琴声相互应和,使观众通过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窥探到演奏者与文学家的内心。用音乐“翻译”现代作家村上春树,同时配合多媒体手段,是个有益而富有启示的尝试:演奏者按照自己对文本(文学作品)的理解,用音乐语言进行“意译”,成功地拉近了我们与文本的距离,同时通过视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使欣赏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某种意义上,是“视域融合”观点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外延。注重多维度、宽领域的“视域融合”,满足现代社会中欣赏主体的审美需求,宋思衡与他的多媒体音乐会为活跃我国音乐文化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现代释义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教师应把视域更多的集中在音乐表现、创造、欣赏等,积极引导学生个体主动对音乐客体进行理解和感受。通过个体感知达到感情共鸣,使感受者自然地达到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的共同升华。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人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的生命”。音乐是个性化非常强的艺术形式。音乐欣赏者个体亦具有多样化特点。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各具特色。现代释义学的发展,对高等音乐教育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学本身具有很强的边缘性,吸取其他学科的东西(如哲学、文学),积极促进各学科的交流融合,为改变单一的课程功能,走向整体的综合性课程功能提供借鉴。

篇11

关键词:个性化;个性化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个性化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如何设置特色化的艺术课程、艺术化的教学过程、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多样化的艺术活动、高雅化的艺术环境等等,构成了公共艺术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命题。

一、个性化、个性化教育内涵分析

“个性”一词英文称为“inpiduality”,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即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参考文献:

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教育学中“个性”的概念是从哲学和心理学个性概念引伸出来的,认为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教育者的知识与受教育者的个性的交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研究他的学生的个性:彦回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子路在用兵方面有独到的方法,公西华在外交上很有才能等。了解和掌握人的个性心理,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个性化教育是指在个体已有的遗传素质基础上给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针对个性现状的、能使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不断激化而形成新的内部存在的教育。[张莅颖.美国个性化教育:经验及启示[M].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个性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个性化教育将个性与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以及社会性做对比,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肯定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现行的公共艺术教育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但我们看到,这种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逐渐僵化,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的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是以艺术活动和艺术美作为教育内容,向学生传授并能够接受艺术,从而充实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精神的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教育类型更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艺术是最富于个性化的创造,美术教育可以培养起人对色彩的感觉,教人发现生活中新鲜有趣的事物;音乐教育使人懂得什么是同情、悲悯、欢悦、滑稽以及动人心魄,可以焕发对生命的热情,使人的情感得到丰富的表现。要想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在艺术选修课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元要求。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变得更有层次,更科学、更公正、更具合理性,不但能彰显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艺术感觉。[蔡云凌.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三、个性化教育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完善人、发展人的集中体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个性化教育原则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需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教学评价、艺术活动和艺术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实施途径来完成。

1、课程设置特色化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课程设置特色,逐步建立完善的并有各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为基础,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个性化因素,考虑从语言艺术、表情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等四大艺术领域着手,开展课程建设。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尊重和适应学生在艺术兴趣和艺术学习上的个体差异,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可能满足广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按照课程的教育和发展功能及教学活动形态,应超出常规的科目、内容的范围,不断地发展和产生新的变化,增设其影视、戏剧、舞蹈、文学、礼仪、艺术设计、摄影、书法等课程,使之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环境,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再次应根据本校、本地区的实际,努力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门类,不但能持久开展本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将对本地区的艺术文化传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教学过程艺术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公共艺术课不是艺术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介绍一大堆名词、术语,让学生只是学会哗众取宠、夸夸其谈的常识。公共艺术课也不是休闲课,讲授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的内容,把课程沦落成看电影或听音乐,老师轻松、学生放松。公共艺术课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要做到教学过程艺术化,首先教师要深入调查了解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知才、识才,不仅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哪个学生擅长语言艺术,哪个学生擅长表演艺术等,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使同学们在各自不同的个性基础上发展自己。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超越过去。再次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对有特殊想法和个性突出的学生多加赞同,使学生充满自信,学生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表现才能得到施展,从而刺激发展了他们的个性。最后教师要以其直观、生动、富于美感和魅力等特点的教学,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3、学生学习自主化

学习自主化是个性化教育实现的基础。学习作为一种人的自觉活动,是学生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学习自主化化就是学生要把学习活动变成自觉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快乐和生活,在教育生活中发展完善个性。教师要从以讲授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教学中的主角还给学生。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把学习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通过自己努力学习现有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把学习变为个人自主的行为,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4、评价方式多元化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评价观以目标评价为基本形式,只注重学习结果,强调统一性,忽视个别差异。这种评价观显然不能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要求。首先评价目标要具体化和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是对于个人潜能的激发,并不强求所有的人都掌握同样的知识,所以教师教学评价目标应是差异化的。一堂课的教学,有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用,而有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拔高,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不同特点来设置每堂课差异性教学目标,把评价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其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综合。过去,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以考试的成绩(总结性评价)为唯一标准,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育的评价,要遵循多样综合的原则,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评价;既有主体评价,又要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还要有定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充分调动潜能,实现个性的发展。[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M].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艺术活动多样化

除授课的形式之外,学校还应举行各种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举行大学生艺术节

艺术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大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使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进行体验,不但让学生接受了一次艺术的洗礼,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近几年兴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犹如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充分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艺术活动方式可以进行文艺创作竞赛(文艺节目、美术作品、歌曲、诗歌、小说、摄影等的创作竞赛)、文艺表演(纪念某一节日或宣传某一时期中心工作而开展的文艺演出等)、文艺评论(影评、书评等)、文艺欣赏(音乐欣赏、书法绘画摄影欣赏、文学作品欣赏、时装表演等)、娱乐联谊(联欢会、茶话会、周末舞会、野餐、友谊赛等)活动。艺术节活动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2)开展社团活动

学生艺术团应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和“为同学们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团宗旨,成为大学生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成为广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园地,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课堂。学校可以对一些艺术社团实行俱乐部制,如服装设计俱乐部、陶艺俱乐部、摄影俱乐部等,由学生自主管理,聘请专业优秀、德艺双馨的专家、教授、老师担任艺术团的指导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排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业务水平。采取梯队式管理建制、发挥艺术特长生的骨干作用,保证艺术团的艺术水平、队伍建设都能稳步、持续发展,整体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主导校园文化的艺术方向,活跃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

举办艺术讲座

讲座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一堂好的讲座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学校每学期定期邀请国内外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来校举行不同类型的艺术教育讲座,内容可涉及多个艺术门类,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扩展知识面。

举办展览或音乐会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包括海外艺术家来校举办展览。高质量的书画、摄影、现代艺术等展览,可以使学生大开眼界,了解艺术的现状和历史。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邀请本地区的乐团来校为学生举办专场音乐会。同学们在感受到音乐魅力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欣赏音乐以及听音乐会的规则。使学生经常性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可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又可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使校园艺术舞台涌现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样的高品位艺术佳作,进而推动和带动整个校园文化的开展。

6、艺术环境高雅化

首先倡导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通过课堂、网络、广播台、报纸、比赛等途径,利用宣传栏、格言牌、艺术廊、校史馆等校园人文景观,发扬“环境育人”融合式教育优势,营造人文艺术校园大环境,使学生随处、随时、随地接受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M].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其次要建设学校美术馆和音乐厅。美术馆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美术学习的资源,馆内的各种藏品,与藏品相关的作者研究、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等资料不但能使学生熟悉美术知识,增加对美术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接触大文化背景,提高综合素养。此外美术馆还能为学校举办各种展览提供固定场所,吸引艺术家来校举办展览。除了常设展览和艺术家的特展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美术馆举办个人或联合展览。音乐厅可以为知名艺术家提供来举办音乐会的机会,使学生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可以给本校学生提供更多走向舞台的经验。再次,要建立网上艺术馆。目前网络已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网上可以向学生展示名人艺术作品、介绍艺术家生平、艺术史和最新的艺术动态。同时建立艺术类板块BBS,学生在这里自由交谈艺术、发表自己的创作经验、心得体会及对艺术类选修课的评价等,学生还可以上传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等供大家欣赏。最后要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搞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在教学楼、公寓、活动中心、食堂等学生公共场所建立艺术走廊、树立格言牌,赋予校园景观以人文气息,可以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这些都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必备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是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健全审美心理结构的高素质的“个性化”人才。个性化教育是与规范化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开展个性化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莅颖.美国个性化教育:经验及启示[M].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蔡云凌.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篇12

审美体验的本体特征

体验作为审美过程和美学接受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直接联系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具体说来,是审美主体在对象的引发、诱导和共鸣中,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美学经验的“前理解”为前提,达到“视域融合”的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审美境界,是一种“审美之中主体心力情感投入、体悟、拥抱对象的心理活动”[6]101。事实上,对于审美体验的界定,中国古典美学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体验本身也浓重地印有“品味”“涵泳”的意味。审美体验在审美过程中起着理智与情感、主体与对象的中介作用,陶冶、净化的过程正发生在其中。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云:“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7]715只有从内心感知文学和艺术,才能像登上春台和赏玩国花一样让人流连忘返。“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审美也就达到了体验与共鸣的境地。中国美学中关于“意境”“意象”的阐述,则更直观地道出了审美体验的魅力。意境的关键在于虚实相生、超以象外,有情有景正是审美体验生发的前提,而主体以精神性的生命体悟灌输至外物之中,同时又从外物的特征体察自身生命的存在,最终通达“超以象外”的妙悟至境,方为大成。王夫之曾在论述《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表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8]140。正是主体的情与现实的景密切结合,产生的“象”又超出了世间的哀乐,给人以充盈而又强烈的历史时空情怀。“关情者景,自与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9]144中国古典“目击道存”的体悟方式往往以直观性体察万物,“天下何地无村,何树无木叶?”[10]250屈原悲愤而又伤感的“袅袅秋风兮,洞庭波兮木叶下”[11]65,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的“秋风吹面,彻骨生寒”[12]1273,都是审美体验的千古绝唱。审美体验既有心理学层面的意义,又有审美发生论的价值。在西方,体验重点强调的是对生命的经历和感受。“experience”兼有动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也可以作名词“经验”讲。但是普通日常生活琐碎的经验并不能全部构成体验,体验不仅仅是经历,更是获得一种永久意义上的感受。“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他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了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个东西就属于体验。”[13]78审美活动能否生发出主体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什么艺术的欣赏,当艺术形象相应地表现着欣赏者的体验的经验,它才可能成为调动体验的活动,从而唤起共鸣的对象。”[14]24里普斯的“移情说”与中国古典的心物合一、情景交融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话语方式和主体界定上有所不同。“这个道芮式石柱凝成整体和耸立上腾的充满力量的姿态对于我是可喜的……我对这个道芮式石柱的这种镇定自持或发挥一种内在生气的模样起同情,因为我在这模样里再认识到自己的一种符合自然的使我愉快的仪表。”[15]41-43主体以自身独特的色彩给予向客体倾注自身生命的力量,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审美对象就同时具有了主体的特质与色彩,审美的欣赏活动也就变成了“对于自我的欣赏”。简单说来,主体欣赏的其实是“物化的自我”,而外物在被观照中也带有了主体情感的力量。“在这种模仿里我的内部活动是在双重意义上只和所见到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我和它完全同一了,我也就感觉到自己在它里面自由、轻松和自豪。”[15]41罗曼•英加登认为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了“同情”,而同情也正是审美体验的关键,“当它(对象)在情感的同情中得到理解时,这就把我们所想象的人物的欢乐或欢悦的赞叹‘移入’被感知的现象并且彻底转化了它。一旦发生了移情现象,就产生出一种奇怪的同想象中的人物及其状态的直接交流或友谊,我们产生的情感非常类似于我们在现实中接受这样的人和他的心理状态时可能具有的情感……这些共同的情感体验就是审美经验主体对所构成的审美对象情感反应的最初形式”[9]212。但是以上还都是立足于传统的审美经验,面对审美泛化的消费时代和文化工业,审美体验情结已经渗透至个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现代性语境中的审美体验也将放下精英式的话语言说,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和多元的路径进行新的转型。“众所周知,审美经验丰富和深化了人类生活。它们还对个性的形成有着良好的影响……所以几乎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水平上,我们都发现了追求审美经验的倾向。”[9]393

消费时代的精神需求特征与美学体验结构

美学体验结构在消费时代首先呈现出“符号”建构的色彩。“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转变。”[16]36消费社会仍然是以市民大众为主体组成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因为现在机器大生产的福特主义的盛行,“理性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劳动模式使得劳动时间与家庭休闲时间泾渭分明。因为劳动者在上班之余不可能短时间恢复体力,所以从事生活资料的家庭生产主要依赖于市场与消费。同时,有限时间内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也是付诸整体社会的消费。工作与休闲的二元对立模式越来越明显。多种多样的商品和物质文化生产保证了劳动者休闲与生活的选择,“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与消费时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更有甚者,形象自身也变成了消费,而且是最为炙手可热的商品”[16]38。鲍德里亚认为当代的消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以及附加商品之上的审美文化意义。于是,对于生活和艺术的体验就成为市民社会普遍而又多元的方式,古典时期精英化的知识分子独语言说已经让位于群体式的聚众狂欢。曾有学者谈及对大英博物馆的游历体验:“阅览室还是环形的,四周堆满书,游客可以进去,坐在阅览室里面模拟看书,当然不可能真正地阅读。阅览室的门口还有一块牌子,说明曾经有多少名人来这里看过书,马克思自然名列其中。这就给游客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你也以为自己是在和名人分享同样的阅读空间。可以说,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旅游效果完全体现在所谓‘体验经济’或‘虚拟经济’的原则。”[17]5神圣的知识体验与超越时空的怀旧情怀确立了其独一无二性。“神圣”与“超验”的符号意义成为审美体验对象的重要因素。

但是进入消费时代,独一无二的体验已经改弦更张,大规模技术复制与“拟像”情结的时代已经来临。虽然有学者从“光晕消失”、“仿像”的平面化和无深度来批判后现代,但是不可逃避的是:对于符号消费的体验性和身份建构性已经深入市民社会,使以前贵族可以体验的审美对象(大英博物馆)为更多人所体验。拍摄精美的纪录片和《卢浮魅影》等新时期的影像再现了卢浮宫等的体验价值,甚至还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情怀。可以说,古典时期一元的体验价值已经更改,“贵族式”的符号价值不断产生。“天安门站一站就给钱,景观看一看就给钱”,正是以符号虚拟体验的建构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甚至往往越是价格昂贵、历史浓厚的审美对象,消费者体验到的符号价值、审美价值和自我认同越是强烈。“印度一个宾馆,400美元一天,比一般的五星级宾馆高出3至4倍,因为该宾馆在印度最古老的一列火车上,每个零件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这正是消费时期审美体验的符号建构。根据马克思人的社会实践性理论,人具有“两个尺度”上的生产意义。可以按照“物种的尺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更要以“内在的尺度”来实现自身文化和意义等层面上更高层次的要求。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也是按照层级结构细化了人价值需求的层面,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边沁从个人满足与快乐原则出发,也划分出若干个层面:“感官的快乐,财富的快乐,技能的快乐,和睦的快乐,名誉的快乐,权势的快乐,虔诚的快乐,仁慈的快乐,作恶的快乐,回忆的快乐,想象的快乐,期望的快乐,基于联系的快乐,解脱的快乐。”[19]90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蒂博•塞托夫斯基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现代人的需求可以大致区分为“社会舒适”与“个人舒适”。在他看来,所谓的“虚假需要”正是最有价值的社会与审美等高层次需求,因为经济现代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进程已经将美学渗透至市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是无法区分基本生存的“真实需要”和更高层级的“虚假需要”的,美学早已进入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社会实践被看作是文化的,但立刻就在符号体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20]147市民社会中大众的体验渴望促使美学体验与“身体”密切结合起来。冗杂、重复的社会生活需要审美的“良性刺激”,身体在消费中也创造了新的神话。人的本质也从抽象的形式原则转化为充满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身体地位也成为一种文化表征,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组织模式。这都是符号建构与美学转型合力的结果。

其次,美学体验结构呈现多层面性。消费社会处在后现代良好的科技条件和工业生产中,第三产业旅游业、休闲业等的风生水起也不断激发、促进了消费体验,而美学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地贴近现实,可谓“飞入寻常百姓家”。美学体验从表征结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种。第一,“怀旧性”。这种体验指向历史维度,以再现的空间感和乡愁体验为核心,对抗消费社会中的世俗性。如参观革命老区,考察敦煌,观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高考1977》等影片。第二,“尝试性”。如自然生态“农家乐”餐馆的兴盛,对时尚的追求,苹果等电子产品的花样翻新等。时代的快速更新一方面带来审美的更迭,另一方面却是回归自然的体悟。第三,“挑战性”。如恐怖电影、蹦极等富有挑战性的文艺活动。审美的高峰体验刺激了平庸生活的心灵,也从极端性上与“崇高美学”遥相呼应。第四,“幻想性”。指借新媒体的高新技术,以网络空间、科幻影视、他者变异等多种形式体验美学的自由性与开放性。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以审美超越再现后现代景观的时空自由,以主体间性的回归重构历史与文化体验,带给现代无穷的魅力,成为后现代最为明显的景观。时空变异也成为幻想性美学体验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把缩微和变形的世界景观再现,如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和迪斯尼乐园都为局限在一处空间的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转换,极富审美魅力。美学体验不仅是在表征层面,更是对客观外物和主体自身的独特感受,更为侧重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美学体验从意义结构出发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主观意义式体验结构。主体通过美学体验不仅是满足自身层面的“需求”,更是在资本主义压抑和理性的统治中,找寻感性舒张和自我实现的价值。由此,体验层面上的审美文化就具有了反抗性和颠覆性的色彩,带有西方微观政治革命论的印记。主体性也在网络空间、艺术设计等后现代语境中重新获得确证。主体在消费中首先是自由的狂欢和游戏的愉悦。

“艺术也和手工区别着,前者唤作自由的,后者也能唤作雇佣的艺术。前者人看作好像只是游戏,这就是一种工作,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成功。”“促进自由艺术最好的途径就是把它从劳动转化为单纯的游戏。”[21]150这种心理满足感是在如游戏般自由的消费中得到的,如消费社会中的网络游戏、“达人秀”、“好声音”等等,本身就是对平民自由精神的舒张。“如果我们就与艺术经验的关系而谈论游戏,游戏不是指行为,甚至不是指创造活动或享受活动的情绪状况,更不是指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所实现的主体性的自由,而是指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13]130审美体验不仅具有主体性个人的自由,而且在后现代生存和存在的本置上,美学体验在消费时期彰显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第二,区隔式认可体验结构。通过对文化产品消费的不同,来建构主体的身份与符号意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层次较高的消费者群体中。“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就必须进行非必需品的消费,要追求名誉,就必须浪费。除非与衣食无着的赤贫者相比,否则,徒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带不来声誉的。”[22]22消费的联想意义由此产生,因为经济实力、文化层次、审美能力和消费趣味各有不同,所以从不同主体的消费中可以表达出相关个人的本体信息,布尔迪厄将其界定为“区隔”(distinction)。他认为消费中的区隔体验带来社会层次的差异感和优势群体的满足感、认同感,一辆汽车、一块手表或者是休闲场所都体现出社会权力的区分。美学成为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表征,但这同时也给了市民阶层以认知和反抗的权力。第三,群体意义式体验结构。消费活动中的美学体验不仅是主体个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更是代表、融入某个集体或某个阶层的审美趣味,带有“共同美”和“审美共通性”的属性。“心理学无法解释这些色彩斑斓的意象,除非把素材收集起来加以比较,提供一套专供讨论的术语。根据这套术语,在幻象中出现的东西是集体无意识。……一个事实是,在意识缺失之时———梦境、麻醉状态和精神失常状态———浮于意识表面的心理产物或内容表明了心理发展的原始阶段的全部特征。”[23]241人们在精神深处不自觉地带有集体美学倾向的意味,并以自身的消费行为和美学取向、文化心理适应自身所在群体的亚文化,一方面彰显自身在某个团体、某个年龄阶层的审美品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获得同伴和他人的审美共鸣与文化认同。如电影《失恋33天》,除去感情的真挚、鲜明的形象和妙趣的语言之外,影片的成功更得益于对“80后”生存状态和人文情感的关注。黄小仙的率直纯真,王小贱的执着个性,大老王的幽默洞明都成为年轻群体同感共鸣的对象,百花奖影帝影后更是群体审美认同给影片的最高褒奖。消费时代的美学转型在群体体验中获得了如此温馨的价值和感人深思的力量,在后现代语境中将继续深刻影响着群体与社会。

篇13

关键词:美术;审美;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10-03

美术不但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冲击,同时它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它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状况和精神状况,是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大自然、艺术、生活等等方面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审美能力,因此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也有所缺失。对于美的感受和认识是人们心理的主观活动,同时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美与丑的一种判断过程。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美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一、审美能力的概念及其缺失的原因

(一)审美能力的概念

审美能力是人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要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讲,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美的长期系统评判,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

目前,人们的审美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主观和客观问题。

首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绘画能力培养,而缺乏对绘画对象历史背景以及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学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美术课程中所涉及的雕塑、建筑艺术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内容都都在教学中被忽略。再次,学生审美能力差异较大,只有很少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等元素,而其他同学对此一无感知。最后,当前美术教育缺乏对学生美术价值的培养。美术价值培养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让学生通过审美教育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而完善自身人格。

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审美能力培养的概念

审美能力培养是美术学的重要目标。审美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主观意识,人们在看到一件事物时,通常都会以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对该事故进行判断,因此,审美会直接受到人们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的影响。

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以及国家对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美术教育通过发掘和利用艺术中的审美因素,来对学生美术意识的进行强化,进而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慢慢的走入了各种画展以及艺术品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领略作品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美。但是在众多的欣赏者中,真正能够感悟到作品真谛,与艺术作品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的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源自于人们审美基础以及鉴赏能力问题,目前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介绍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影像和书籍,但是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而并没有通过对艺术作品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分析来研究其所蕴含的艺术规律,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艺术作品更深远意义的体会。美术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认识艺术的规律,来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中的精品进行鉴赏,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进而有效提升自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有效提升学生美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和自身情操。

三、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开阔眼界,引发审美意识

美术具有丰富的知识空间,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而且能够了解到优秀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政治以及当时的绘画水平,建筑工艺等知识。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画了北宋城市生活的景象。汴京郊野的春光,繁忙的汴河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让人们体会到当时社会的美好与繁华,也能了解宋代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发达的商业,以及普通农民的生活等,使人产生与美术作品的情感交流,增长知识,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并获得全新的洞察力,继而引发审美意识。

(二)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审美享受。美术教育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帮助,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个性魅力。

(三)陶冶性情,培养个性情操

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能使学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例如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女性的柔美,端庄和优雅;地区的摄影,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与朴实的人文历史,唤醒人们少数民族生活深切的关怀。这些源自生活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学生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谐的人生观,不断增强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奉献之情。

四、审美能力培养在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对美术学科要领及知始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艺术本质,提升审美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借助画笔抒发出来。但是就目前各院校美术教育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教师教的方面

(1)教学理念问题

美术教育是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实践和创新。但是目前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院校的美术教育都是忽视了美术教育中美育的功能,而只是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来应付考试。

(2)教学方法问题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通常都采用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机械模仿,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培养。

(3)教学内容问题

美术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基础,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和逃避心理。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育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且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样就将美术教育单独分开,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很多有效的教育资源都被浪费掉。

(二)学生学的问题

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力。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求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对美术进行学习时,首先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来了解艺术语言,进而引起审美意识。但是因为学生个体发展不同,学生审美能力差异也较大,只有很少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等元素,而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无法通过作品的形式来感受作品的美,因此也更谈不上审美内容的实践。

(三)评价体制问题

评价活动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和比较教学活动价值和效果的总结性过程。在一般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以量化和性质评价来实现最终的考核、研究目的。而目前对于美术老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时,主要是通过定期地书面形式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难以对教师素质有全面的掌握。

五、美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利用美术课堂培养审美能力

(1)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要不断探索,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思想。只有将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才能够不断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并用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技能等,适时地运用各种新颖的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

(2)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美术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推广,在此情形下美术教师应该要转变教学模式,对自身角色有一个深刻认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应该是知识体系的灌输者。教师应该有多通过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并且应该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在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不同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客观才在的,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首先,就是必须要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着个体差异的,每个人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也有差异。这一点与他的生活环境、智力发育等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不同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最终实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在传统教育中,美术教育跟其他学科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国家规定通过一定的考核方法来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学生成绩来划分学生学习成果。只有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从而更加容易引起学生审美意识,促进审美能力培养。

(3)创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是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来使学生对美术课固有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

首先,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培训,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的目的。而美术技能培养包括素描练习、色彩写生、简笔画临摹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培养目标,对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在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和运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春夏秋冬来作为主题,让学生在满足色彩构成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对画面色彩进行搭配,这样一来,不但完成了教学内容,还可以在学生自主搭配色彩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其次,将美术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让学生将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加强学生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美术教育技能。比如在素描练习上,教师可以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分别以对方为对象进行素描练习。学生练习完成后,可以进行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审美能力。

(二)利用美术实践培养审美能力

(1)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冲击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山川河岳、江河湖海、男女老少、喜怒哀乐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和感受的表达。我们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其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应该深刻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美。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可以有效培养其对自然、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审美能力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获取真知检验真理的第一步,实践是素质教学的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对于需要感官刺激与实物体验的美术教学来说,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加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完成。因此学生应该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体验活动,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积累艺术创作素材。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才能够逐渐培养美术创作想像,进而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生活实践来培养审美能力

发现以及捕捉生活中的美,对于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张大千先生笔下的荷花作品风格独特,品种繁多,在世界画坛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更好的抓住荷花的神韵,张大千先生曾在颐和园居住过两年,在此期间,他每天早中晚三次对荷花池中的荷花进行观察。后来包括在张大千先生居住过的很多地方,他都曾种植过荷花。通过对荷花长期的观察,它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牢牢的抓住了荷花内在所特有的性情和神韵。这与他长期以来观察事物而不断凝聚的审美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和体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利于捕获生活中的思想火花,感受生活的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4)通过创作实践来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只靠看来完成的,教师应该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自己绘画。从审美学的角度上面来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绘画创作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绘画人才,因此也不奢望学生能够创造出多么精彩的作品。让学生亲自动手,主要是让学生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头脑中的审美意识来指导自己手中的笔,从而提升自身美的体验。

比如,写生可以将自己对生活中发掘和认识的美进行书面的艺术表达,体现自身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学生可以通过写生来培养自身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审美能力。

(三)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审美能力

(1)校内资源的利用

学生的人生经历相对有限,对很多现象和背景甚至一些实物没有明确的认识,如果老师单凭教材来讲解,这很难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来展现相关实物或者情景,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性将会大大提高。比如教材中出现对四合院、砖瓦房的描绘,但现在这些建筑在生活中很少见,很多同学对它们没有主观上的认识,单凭想象很难认知,如果借助多媒体上的图片或者视频来讲解,将会使得学生们身临其境,对其的印象也会加深。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一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们可以及时迅速的了解相关的美术资源和动态,比如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参观一些知名的美术馆和美术展,这对于学生而言都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参观网上的画展,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促使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学校应该要创设浓郁的艺术氛围,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民族文化艺术活动,通过活动来对民族艺术作品的思想和理念进行评价,继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比如,可以针对不同作品的画面、色彩、构图、线条等等元素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进而实现艺术欣赏的目的。

(2)校外资源的利用

在社会中,美术作品主要有三方面作用,即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美术界,都有着非常多的极具影响力的美术大家,他们的作品不仅聚集了美术知识和美术技法,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教材。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名家作品的鉴赏,来发现作品中所蕴涵的形象美、表现美、思想美以及感知美,通过对美的诠释和感知来激发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美术作品赏评活动和画展,来培养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

六、总结

当今社会,教育、文化以及艺术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变迁,美术教育的任务不再只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训练,而是更加关注精神以及艺术修养的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是美术学的重要目标。审美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主观意识,人们在看到一件事物时,通常都会以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对该事故进行判断,因此,审美会直接受到人们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的影响。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以及国家对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美术教育通过发掘和利用艺术中的审美因素,来对学生美术意识的进行强化,进而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感受美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欣赏美是审美能力的深入和发展,创造美是审美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如果能够牢牢的把握这三者的关系,那么就基本完成了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柳志远.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考试周刊,2010(02).

[2]李本元.审美教育在美术课中渗透的内容及策略[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3]张永龙.通过基础美术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张春燕.解释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美术审美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何士扬.修心养性 成德化质――中国画家的先天才性和后天修养[J].美术观察.2008(09).

[6]张志军.审美教育在师范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

[7]路遥.美术教育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探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8]朱忠元.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J].甘肃高师学报,2002(04).

[9]许家德.艺术的审美教育与社会文明[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篇14

【关键词】 古代;音乐审美;教育;启示

我国2011年颁布并试行的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标准把“以审美为核心”明确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首,自此,音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产生作用的结果。“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立,外因是现代社会对于美育的重视及对于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充分利用的人类社会环境;内因就是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定与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事情,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由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于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并且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音乐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动其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使之在愉悦中受到教育。音乐审美教育让人们拥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人们善于发现、感受、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还能够使人们通过“美”体察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创造自身和社会的美。

普通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最终确立,根本原因还是要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我国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发展与衍变中寻找。从我国自身的音乐教育发展来看,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大教育家孔子通常以美育作为德育、智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使真、善、美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达到和谐统一。他主张教育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使他们的身心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此,有学者作出这样的解释:“‘兴’,起也。诗言浅而易感,足以兴起人心,故曰:‘兴于诗’。礼以恭敬辞让为本,所以立身,故曰:‘立于礼’。乐所以调和情感,足以成性,故曰:‘成于乐’。”[1]

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作为音乐教育功能最本质的一个方面,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有时被占统治地位的领导阶层重视,有时被打入冷宫,但却得到古往今来众多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所共识,并对其进行研究、论述。随着现代社会对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进一步重视,我国2011年的音乐新课程改革又把“以审美为核心”列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怎样步履艰难的走到今天,并出现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中,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求根据。中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其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所以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与“礼”紧密相联,于是在周朝末年和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礼乐思想,将“乐”与“礼”,即音乐与政治联系起来,也就有了“礼乐”一词。孔子在区别美与善的同时,在实质上却是重善轻美,一再强调礼乐思想,认为“《韶》”乐既美又善,“《武》”乐美而未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宰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强调的礼乐思想,实质上就是将音乐置于礼的制约之下,成为封建社会“礼”的附庸品。所以,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特别是音乐的教化作用,始终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重视音乐对于人民的潜移默化作用。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于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音乐这门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意义上来说,儒家的“礼乐”思想却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遗留了较深的负面影响。儒家乐教重教化、轻审美,没有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更谈不上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完整的人格塑造为目的。它是以培养为封建社会等级制服务的社会成员为目的,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根本,使“乐”仅仅成为礼教的一种手段,一个工具。

另外,作为对中国音乐教育思想颇有影响的道家,他虽然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崇尚自然,推崇“大音希声”,对中国的音乐与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但是,道家的音乐思想也没有真正的把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从根本上只是把其看成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道两个流派,都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意义,没有从音乐这种审美的艺术形式自身去寻找音乐教育的功能。儒家强调符合“礼”的音乐,本质上重视的是封建礼教;道家强调“希声”的音乐,本质上重视的是修身养性。所以从根本上说,儒道两家只是把音乐及音乐教育看作为其实现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具有极其明显的功利性。后来,两汉时期出现了糅合儒、道、阴阳各家思想的音乐美学著作《淮南子》;魏晋至唐时期,音乐美学思想开始摆脱儒家礼乐思想的束缚,探索音乐的内部规律及音乐的特殊性;尤其是《庄子》、嵇康、李贽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反对束缚、反对礼教、追求自由、反对异化、要求解放、蕴涵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探求音乐自身的规律特征的思想之光,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今天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确立现代音乐课程理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宋元明清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变得更为保守,但在这一历史时期,又同时出现了李贽的以“童心”说为基础的崇尚自由的美学思想,还有《溪山琴况》对于琴学意境、琴学审美的要求,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争得一席之地。正如蔡仲德先生所认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注重研究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化作用,而较少深入音乐的内部,对音乐自身的规律、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美感作用、娱乐作用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孔子如此,孟子、荀子大体也是如此;儒家如此,墨、法、道(主要是《老子》)、阴阳、杂家大体也是如此;汉儒如此,宋明道学家及其他文人大体也是如此。”[2]

纵观上述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很早就为人所认识,虽然由于封建“礼乐”思想的根深蒂固,使音乐教育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始终与政治关系密切,成为统治者达到其统治目的的工具。但是,仍然有许多音乐思想家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超越了功利实用的一面,并对音乐教育审美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挖掘与真实、细腻的阐述。另一方面,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音乐自身所独具的审美魅力,在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的同时,音乐的审美意义以及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作用仍然受到了音乐思想家、教育家的关注,并逐步加以重视。在少数论述音乐特殊性、论及音乐教化作用的实施途径的古代文集中,如《声无哀乐论》、《乐出虚赋》等论著,仍能够认识到音乐自身的特殊规律及特殊作用。

从整个古代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其对于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启示: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1、音乐的审美功能

自古以来,音乐让众多教育家有所感慨,孔子所谓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还有《乐记》中所说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3等等评论,其原因就是在于音乐具有一种其自身所特有的美的品质。音乐的美一方面存在于音乐本体,离不开音乐自身这个作为客体的感性对象;另一方面,其与审美主体密切相关,离开了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受,就不能使审美主体对音乐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感受、体验与领悟。

音乐具有唤醒和整合人格的力量,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其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一个人要培养和形成完美的人格,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和造就高尚的思想情操,还要进行富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之下,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滋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音乐审美功能是以音乐的美去作用于人的身心,乃至社会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可以说,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审美功能。

所以,音乐的“审美功能”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反映,而人与自然及社会生活之间审美关系之所以能够成立,完全在于“人”有其特定的“实践性”和“主体性”。人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领域总是不断扩大和深入,于是越来越丰富的“审美客体”涌入“审美主体”的视野,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

2、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音乐教育是一种真正具有审美特征的教育,其自身规律告诉我们,必须突出音乐的审美特点,而不能够将其视为一种科学知识的或思想道德的非审美的音乐教育。早在周朝,当时的统治者就利用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防万世之情,而教之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上的、审美水平上的教育了。

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最为本质的功能,审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音乐教育的直接性结果。音乐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审美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接受理性的规范、引导、净化,从而得到控制、调节,把它进一步引向审美境界,使受教育者完成自觉的审美境界的塑造。通过审美境界的塑造使受教者对艺术的形式及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领悟和感受,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并最终使受教者性情的陶冶、人性的建构。

音乐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主要包括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境界、塑造审美人生。音乐教育所建立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力。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使人类超越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审美对象的非实用层面进行感知,达到非功利的、非实用的状态,形成自由和幸福的体验的审美开端。音乐教育所建立的审美境界是在音乐等艺术教育活动中自觉地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较强的生理因素,但又不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理解和想象,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的结果。通过音乐教育,受教育者的理解、想象等心理功能得到培养与锻炼,使个体能够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之中领悟到无限的本质内容,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和谐共进,引起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感受。音乐教育对审美人生的塑造,对人生态度的构建,是以理性来净化人类感性中动物特质,并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渗透,将其转化与升华;同时,音乐教育还运用感性的方式避免理性说教的抽象性,赋予其发展的动力与生命力。音乐教育的美可以打开人性之“真善美”的大门,引发人类对于人性、对于世界的思考与感悟。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塑造“人”的工程,只重视理性发展而不重视感性发展的教育,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育。

二、审美体验、情感、创造和个性化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

早在《尚书·舜典》中“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等论述,都已经透露出有关音乐教育在对人的情感、人格塑造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在氏族“乐”的教授过程中,人的情感在音乐的学习中成为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感,使原始乐舞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审美意义。在季札的音乐评论中,其对音乐的欣赏并未仅仅局限于音乐的“形”或音乐的“意”,而是把音乐意与形相结合,并结合自身经验知识,通过想象把握住本质,抓住音乐的美与音乐的内在意蕴。即由乐音过于细碎急促的“美哉!”想到了使人民受尽苦头的苛刻的政治制度;由《齐》中声效洪大的“美哉!”而想到了大国之风,以及大国之无量的前途。另外,《庄子》中提出“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4,明确的把音乐与人的性情联系起来,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自然之情,并对这种表现自然情怀的音乐加以肯定,高度肯定了音乐审美应该具有主体性,认为审美主体应该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嵇康在《琴赋》中“怀戚者闻之,则莫不憯凛惨凄”,“平和者听之,则怡养悦愉”[5]等等评论,都是从音乐审美主体的体验来谈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不同感受,认为人们能够积极主动的从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到心满意足、快乐愉悦。嵇康突出强调审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并主张一种自由发挥、积极主动的审美态度。明代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必须出于真性情,必须具有独创性,具有独特的个性。其更是肯定了音乐以自然为美,要求音乐内容上抒怀不应该受到“礼”或“天”的束缚,形式上应该自由发展而不受成规制约,音乐的发展变化应该完全服从于表现不同个性的需要。后来在徐上瀛所说的“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和,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6],认为演奏的技巧应该借助想象与内心的审美、内心的音乐意境相结合,不应局限于技巧,主张琴乐演奏者—即审美主体应该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并在审美的创造性活动中建立起个体人格的肯定与完善,达到技艺与审美的谐和统一过程中的最高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音乐审美教育的四个关键因素: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审美创造和审美个性化。

1、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在感悟的基础上,将音乐艺术的审美意蕴和审美内容表现在受教育者的意识中,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的审美经验、生活观念等内容结合起来,成为受教育者意识的直接体验。审美体验能够使个体在对音乐艺术形式进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某种理性的内容,并进一步在个体的情感等内容中得到感性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如数学问题、地理测试等,都可走捷径找到现成答案。审美则不同,审美不存在“答案”,只有体验。受教育者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是审美活动的基础。音乐审美体验就是对审美对象——音乐的感知与把握。音乐只有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才能形成一种完美的审美体验。如体验音乐的音响,我们可以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并与以往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内心中形成知识经验的建构,在乐音高低形成的旋律的跌宕起伏中完成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2、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由欣赏作品或演奏演唱作品而引起的一系列的情感反应,情感既是音乐艺术之源,又是主体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归宿。审美情感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情感,不是纯心理或纯生理的反应,往往是伴随着他对作品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解而产生的,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愈深刻,其获得的情感就会愈真实,最终得到的审美效果就会越好。可以说,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把自身情感、经验与思想意识融合在一起,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肯定了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其中认为诗乐之发生效用,其根本的原理即在于以情感人或以情动情,具备情感的人接触到表现情感的诗乐,极易产生共鸣而为之感染,而绝不能诉诸理念的直接说教;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否认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认为音乐中没有情感,音乐也不能表现情感。这就可以说明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素有争论。但是,这些关于审美情感的观点都是由于我国的封建制度下思想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即使如此,其中还是肯定了审美情感在音乐审美中的地位。所以说,审美情感仍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审美获得的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对于“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能称为美感。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其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人们普遍都承认和重视的。情感和美感在音乐体验中常常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为融和的状态。情感的介入是美感产生的前提。“美感是感知、理解、意志、想象等多种心里过程以情感为中介的综合统一。其中关键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情感。”[7]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应该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并且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音乐是情感的最佳载体,是情感无限强有力的杠杆,情感融于一切音乐审美活动之中,整个音乐进行的过程就是情感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情感的抒发、情感的交流、情感的激发。

3、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指审美主体用音响动态来抒发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外在感受的审美活动。人们通过审美创造,可以把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把内在听觉所做出的的审美判断表达出来,是一种极为主动的审美活动,也是音乐美育的重要审美手段之一。“审美创造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对象化活动,即人们遵循‘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而进行的一种主动、自觉的审美造形活动、审美经验的形式化过程。” [8]

别林斯基曾说过:“在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一切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重复之弊。” 所以,创造性是各门艺术共同的审美品格。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音乐的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的“不确定性”特点,使不同的听众欣赏不同音乐作品必然会获得不同的感受。音乐的情感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审美创造是使学生进入音乐审美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引导他们动手尝试音乐创造活动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欣赏音乐的同时,应该个性化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所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另外,审美活动的创造过程也就是审美情感的释放和升华的过程。我们进行音乐的创造活动,也就是使个体的情感生命得以伸展、抒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情感得到解放和提升,并开创新的人生,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

4、审美个性化

审美个性化是指音乐美育应该关注如何更充分的保持并发展人的个性,鼓励人在审美活动中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多方面表现自身的具体追求和才能,从而使审美创造真正成为人的个性健康发展的标志。音乐审美应该表现出审美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个性特征,在审美过程中也应该饱含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由于享受音乐美感的个体不同,其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存在差异性。审美差异是由于审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造成的,由于每一个审美主体都具有一个独特的心理世界,他只能以这个独特的心理世界与外在的世界展开心灵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带进去。因此,审美活动的整个审美过程都是个体的活动,决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予以限定。

在我国,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关键因素等也很早就被我国的教育家所认识,而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自古以来就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从我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历史发展脉络看来,音乐的审美意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在很多历史时期经常被政治的、思想的、伦理的教育功用所掩盖,成为辅德益智的有力工具与有效手段。但是,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以及人们音乐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完善,人们终归还是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意义与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能够发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认为音乐的美可以使人发现生活的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丰富情感的审美效果。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改革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智能化的未来社会成为全球性的热点和难点课题。音乐审美教育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与学科环境下,也在积极的参与到浩大、壮观的世界性的改革浪潮,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多次的音乐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对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进行大胆地畅想。

一、民主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教育的民主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憧憬的目标,更是近现代教育史上诸多进步教育家的理想和追求,由此,音乐审美教育的民主化也将成为未来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从审美教育机会民主化与审美教育管理民主化两方面理解。

(一)教育机会民主化。

教育机会民主化,既每个人在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机会上应该是均等的、全民性的,这种均等性与全民性不仅仅是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应该体现在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本领等方面。民主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做到不分民族、性别、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所有的社会个体都能获得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为所有的受教育者提供同等优良的教育渠道、环境、师资等受教育条件。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民主化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经费不足、师资队伍数量短缺与分布不均、教育质量不高等。

(二)教育管理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既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民主管理是保证音乐审美教育体制的正常运转、实现音乐审美教育民主化的重要方面。在音乐审美教育的施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主体与客体,人人都能成为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并能够自由的进行阐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尊、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

另外,在整个音乐教育机制、音乐教育体系的管理上,我们也应该讲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音乐教育的管理不仅仅是领导层的责任与权利,更是全民的责任与权利,人人都应该在音乐教育管理中发挥主体性原则,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教育管理活动中。

二、终身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对个体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出于社会个体生存的需要,终身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推广,许多国家将终身教育思潮转化为国家的教育决策和政府行为,教育终身化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乐章中的强者。那么,音乐审美教育的终身化也必将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对于社会个体来说,终身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的生存环境中保持信心。同样,终身的音乐学习也能够不断的锻炼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挖掘人类的潜能,不断的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新知识、新观念。所以,终身化的音乐审美教育也必然能够使审美个体在持续地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获得对于“美”的理解、把握,感受时代的进步与“美”的变化,不断的体会“美”的内涵。例如,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不仅仅只是立足于学校教育,而更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可以运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氛围教育等多种形式,使音乐审美教育持续地对社会个体的成长发挥作用。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将进一步更新,将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其结构将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将成为一个覆盖全社会、纵横交错的网络,成为人们认识美、感受美、理解美的窗口。

三、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随着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于人性、个性的进一步关注,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致力于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人文化”,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其本质特征就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音乐教育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坚决反对整齐划一与思想僵化,倡导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应该重视个体的能力、心理结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的兴趣、动机和需要,使受教育者在其自己的教育中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音乐课程也应该随之建立一套适合可行的音乐教材、音乐课程结构、教学评价机制与音乐课程管理机制,从而能够从每个学生自身出发,去衡量音乐教学过程与音乐教学效果。这样一来,音乐教育就能够充分关注人性,重视个体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尊重个体的审美创造,就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审美教育。

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既有利于发展个人特长和闪光点,又有利于发挥个人潜能,捕捉个人智慧的创造之光,能够帮助社会个体实现自我,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以,未来的音乐审美教育改革仍会在人性化方面做出努力,人性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应该是未来音乐审美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多元化的音乐审美教育

随着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步步加深,人们能够日益深刻的体会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够独立的存在,只是构成世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应该是具有国际意识的多元性人才,那么,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多元化的教育。于是,面向世界、面向国际的教育改革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但是,目前音乐审美教育的多元化仍存在管理体制、经费、语言等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够适应世界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渠道的多元化便成为未来音乐审美教育所追求的发展方向。

音乐审美教育应该是放眼于世界的教育,全球音乐的相互理解并不会带来文化的混乱,而是带来有益的文化风暴,所以未来音乐教育一定应该是开放性的、世界性的和多元性的。但是,任何民族的音乐审美教育更应该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主体,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点,只有民族与世界相结合、外来音乐文化与本国音乐文化相交融的多元化形式,才是未来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越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审美教育,就越能够在教育的国际化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在立足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全面实现音乐知识的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使受教育者成为既有民族个性,又能够客观看待、正确理解多元文化的国际性人才,真正使音乐审美教育发展成为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化相统一的,极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感性能力、理性思维培养之中具有无法比拟的巨大作用,这就注定其必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中国要稳稳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的音乐审美教育就绝不能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就,而应该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与人类教育的核心,在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一版;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9月北京第二版;

[3]曾洁珍《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一版;

[4]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5]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

[6]马东风《音乐教育史研究》京华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

[7]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8]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述要》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年5月第一次印刷 1993年12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