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传统文化的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的思考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热;文化自觉;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说,是指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首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更是指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就像基因一样长久地保留在民族意识深处,决定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视角、进路、分类和解码方式。它倡导人文精神和道德完善、正义正气、求实精神、发展和应变精神,这些内容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过程也只有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才会免于食洋不化。

一、当下的传统文化热

近年来,品读、研究经典成为热门话题,传统文化再次“热”起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众层面,传统文化复兴的活动此起彼伏:国家开展“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立百所孔子学院和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电影《孔子》票房过亿,央视同步播出动画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从少儿读经班到公司老总班,从于丹说《论语》到易中天讲《三国》,一时间市场上有关传统文化经典的书也浩如烟海,传统文化热俨然成为新世纪备受人们关注的人文景观。

面对传统文化的复兴,社会上争议声也很大。有的人认为以往我们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应捡拾回归传统文化。有的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甚至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冲突,对传统文化热持批判态度。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思考

二、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分析

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和追捧,就拿很火热的百家讲坛来说吧,它的热却是一个传播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百家讲坛播出的时间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晚上11:30、早晨6:40、中午12:30),但在这样的时间段播放,结果居然会在中央电视台变成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节目。不乏有炒作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与文化多元化有关。所谓文化多元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用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文化多元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识、互识和共识),为传统文化热提供了可能。

2.与文化大众化有关。传统文化经典以前大部分局限在精英文化的藩篱中,只能为少数人所接触理解,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与现实存在距离感。但近年来,在媒体和部分学者的推动下,传统文化逐渐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通俗易懂中让人们开阔了视野,革新了观念,这样,人们对传统文化就产生了兴趣,又基于大众文化涉及的主体范围广,消费人数多,使得传统文化变得炙手可热。

3.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关。主要是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和人与人的异化,比如环境污染和一些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人们虽然钱多了,但也多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没有办法很安宁、很愉悦的享受现代生活。活的很机械、很忙碌,没有停下来思考自我的时间,精神世界很干瘪,失去了寄托。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重拾传统文化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以慰藉自己的心灵。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增强,西方文化大肆来袭时,他们也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况且,西方现代文明带着问题而来,需要通过融合东方文明来纠正、补充和调整西方文明的不足,从而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西方现代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又能解决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发展危机的新文明形态。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

传统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基础是封建等级制度,如今传统文化存在的基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古,更不能是全盘照搬。那么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究竟在哪?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辩证分析,提炼精华。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与时俱进的内容,又存在落后腐朽的东西。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境遇中站稳脚跟,只是简单分类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现代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分解,真正的剥离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形态,抽出最一般最普遍的成分,发展其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修身”,若能剥离封建政治因素,可能更能保障人权,更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2.双层推进,融入现代。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把剥离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中,对其进行补充、纠正和完善,建立一个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讲,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东西改头换面,做到与时俱进。具体来说,既需要对剥离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现代价值的内容进行现代语言范式、逻辑思维的转换,又需要对之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丰富其形式和表达,进行文化再创造。简言之,使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时代的价值。

3.耐心宣传优秀文化。我们宣传的是去粗取经、去伪存真的精华部分,甚至最好是结合现代修补完善好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和”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保留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宣传传统文化还要有耐心,人们接受传统文化需要过程。已经接受传统文化的人要精心研读,找出精彩的部分,帮助没接受的人慢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化他们,扩大宣传传统文化的队伍。

4.净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传统文化本意为让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有精神上的寄托,如果像有些人把它视作牟利的手段,那么传统文化让人们接受的难度可能很大,很多人可能还没入门就闻声而逃了。歪曲了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其反噬作用会很大,会让人们更加反感。只有让宣传传统文化走上正规的渠道,看作一种文化事业,才能还传统文化以清白,让那些心存疑虑、门前徘徊的人敢于尝试接受。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境遇中的出路就是要在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粗取精,融入现代,耐心宣传,净化传播。在当代中国面临价值重构、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文化自觉,重新选择、梳理、反思、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眼光放长远,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宝库。(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彭恒礼.传统文化热中的冷思考[J].学习月刊,2015,(5).

[2]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研究,2013,(10).

篇2

案例一:师资短缺,左右为难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思考: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作为学校来讲,首先,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高度关注,开足课时,建立健全专门的课程研究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其次,要尝试和建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学习水平;最后,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业务培训、专业赛课、评先树优、职称晋升等方面,要给予传统文化课程以同样的关注,以不断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语言文化 传承 学校教育

纵观泱泱世界,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大都衰败了,出现了文化的断层。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散佚和流失,但主流文化保存完好。蒙受祖先如此大的恩赐,承袭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不容推却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丰富国民文化修养、重塑良好民族形象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关注这一课题,同时也将进行理性的探讨。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传统文化?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即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也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由兼容之学想到一则新闻:2005年举行的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暴露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窘境。中学语文课改组组长、华师大博导巢宗祺教授透露,参赛者甚至当场向他表示自己最喜爱的经典是《哈里・波特》。复旦中文系副主任汪涌豪教授在论坛中郑重出题:用“兰”组词。当场参赛者一脸茫然,答曰:“AC米兰”,“兰带啤酒”。面对这些全国各省市的“语文之星”,来自15所重点高校的教授无言以对。透此现象使我们看到,对于居于显赫地位的汉语言文化,学校教育频遇尴尬。所暴露出的重要表象就是现代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语言文化缺乏兴趣,了解较为浅薄,兴趣点归于新潮、流于简易。兼容并包本身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但就普及本土文化的层面而言,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本不应如此忽视与残酷。以上的现象提醒我们: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倡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概括,不是与西方文化毫不相干的文化。不容置疑,传统文化包含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它的母体。不过若是在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化之间划上等号,那便是南辕北辙了。我们面对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走向。历史辩证法反复昭示:发展不是简单地生长和增进。作为由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类创造的文化,生动展示着螺旋式的发展轨迹。全球化的劲风必将席卷世界,中国文化也理所当然地应当走向世界。钱钟书先生曾幽默地说:“不‘走向’,难道要走出世界吗?”那么,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传承普及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无论从实用还是为了某种追求都是十分必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需要发展、科技需要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来自于西方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可以解决这些,而《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等似乎与此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最根本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荟萃先民智慧,诸多思想富于原创性,诸多的主题具有历史的恒久性,例如被儒家尊为经典的《论语》、《孟子》、《荀子》,还有《老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等,都享有“元典”之尊。这些元典文化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的超越性,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在回答这些普遍性问题时,所提供的也并非是实证性的结论,更多的是哲理式原型;并非僵固式的教条,而是开放性的框架,有着广阔的“不确定域”,从而为后来的阅读者和研究者保留了“具体化”和“重建”的无限空间,使之可以纵横驰骋,这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以至于在两千余年间常释常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进程相依相伴,互为表里。单从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两者的态度就可窥其一二。因此自然科学等在学校教育中就占据了主要地位,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获得高校的加分甚至保送资格,而谙熟中国语言文化的学生基本没有施展的平台,很自然地影响了广大青年尤其在读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下,传统语言文化只能躲路让行,实在让人觉得痛心。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以自己女儿的切身体验坦陈了这一文化现象:“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数理化,学与不学是零分与满分的区别;对于语文,学与不学是60分与接近满分的区别。”无论大众观念还是学校教育的实际走向,都大致依照着这样一种路子。西方先进文化固然对于中华民族复兴起着重要作用,但也不能成为选择一个就要丢弃另一个的理由。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继续传承呢?如果将庞大的传统文化传承任务全部加载于有限的课堂,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来实践这一观念。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启动学校教育的平台功能。引领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是美的;其二,指给学生一个方向。这是教育工作者要起到的核心作用。通过文学、艺术鉴赏,以及师生的交流,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折射出的美学光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老师适时地由教材作为起点进行发散,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比如,学到李杜诗歌,可以开展专题探究;学到《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延伸到《红楼梦》的研读。日积月累,一旦形成习惯,就立即升华成为一种学生的自主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获得了原动力。平台作用的发挥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提供给学生硬件设施,政府、基金会投资,校方着手,建起真正切合学生需要的图书馆、阅览室、琴房、棋馆等,并向学生开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二,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升学的压力确实存在,但是不仅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而且付出时间提高学生修养是“功在学校,利在一生”的大事情。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三,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的平台。文学社、民乐团的建立一来可使学生体味到付出后的成功感,既有能力又有一个展示空间;二来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作进一步探寻。

理论和设想终归是纸上谈兵,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善和完成。学的目的终究还是在于行,在于身体力行,在于每个人自觉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气节、情操和行为规范,使民族的灵魂不灭、生命永存,永远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棵生机勃勃、顶天立地、不惧四海风云的苍松。

参考文献:

篇4

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中学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 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形式和内容丰富而复杂。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不是追求形式的相似,内容的重现,更多的我们要挖掘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张联荣说:“中小学语文、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要有准确把握,这是传统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不能不看历史背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

任何文化、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它们的成功,它们的传承,在于它们传承和弘扬了人类美好而真挚的情感,在于它们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最自然最本真最善良的情感。所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第一要义就是传播、弘扬、激发、熏染人类最美好最本真的情感。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活动,都要遵循这一原则。“、鲁迅、郭沫若等,都是四五岁开始熟读古文经典,这是他们走向大家的起点。”已是耄耋之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说,“孩子15岁之前,应该大量阅读、背诵古文经典,增加积累,其次要从中学做人的道理,最终目的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总的说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了这些精神内核作为我们的行动纲领,我们的教育行为就有章可循了。

二、 创设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校园中的每一处环境都是学校思想的传递,是文化的表达。学校文化环境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和感染着同学,丰富着学生的心灵。

一所学校它最终留给学生的,是他的文化和精神追求,这是流淌在学生生命中的精神血液。学校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校园学子,以儒家文化提升学子的文化涵养,打造“和”文化标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反复呈现,如学生每天使用的胸卡,正面是学校的校徽、校名,反面印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写上了注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胸卡学生每天都会使用,每天和这句话打个照面,一定会背出来,渐渐地喜欢这富有内涵又大气蓬勃的话语,渐渐地理解其中的深意,三年的使用,这句话一定会融入孩子的生命历程,奠定他生命的精神底子,使他宏阔大气富有生命的张力。

一走进学校就能看到学校的大电子屏,每天都会播放《弟子规》两则,国学经典诵读两则,温馨提示一则,内容每周一换,一学年可以把《弟子规》全篇播放一遍,三个学年可以学习国学经典名句240句,只要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每天都可以吟诵经典名句,每日照会,一个星期,那些句子基本可以熟读成诵。在每一个句子下方都有译文,也有精华解读,提示每一句句子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久而久之,浸润期间,一定能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诵于口、熟于心、融于德。

学校不仅创设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电子屏,还建设了和字大道、和字校训墙,在学校的大树上悬挂有爱校树牌,许多爱校语录镌刻在爱校树牌上,传播着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建设,让学生触目可见,触耳可听,在日日的习读中,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

三、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体系

在中国的学校,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也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必须依托课堂,依托学科教学的过程体系,这样才有传统文化的根据地。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核心工作的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在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学校特别注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连续编印了《国学经典诵读》2册,为学校的语文老师提供了经典诵读的素材。学校还重点使用了由凤凰传媒出版的惠山区主编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共计三册,分三个年级使用,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以这两种教材为主,通过国学诵读课、国学讲坛、国学小先生等方式每天进行国学教学,在不断的积累中,同学们渐渐喜欢上老师的国学课,也惊奇的发现国学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伟大的思想宝库,对大家成长终身有益,读之,记之如饮甘饴。坚持不懈,贯之以三年,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怎么不油然而生呢?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怎么不会日见深厚呢?

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图书出版 “走出去”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50-05

在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今天,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备受瞩目。客观来看,这只是中国强国之路上的第一步,中国还应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增长,提高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世界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分量最重的组成部分,因此,传统文化输出不可小视。图书出版是深层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当今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的一个总体倾向,是在内容上没有打通深层文化和浅层文化的界限,不利于被他国文化认识和接纳。

1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之文化传承、上下贯通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是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在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接受采访时,提到传统中国文化题材仍是版权输出的主力军。2013年内地出版社在海外图书馆馆藏排名中,中华书局居首位,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华文出版社排名都比较靠前,这些出版社传统文化出版的氛围浓厚。这样的形式固然可喜,但也需要思考如何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出版中存在着一个总体情况,就是不同层面的文化上下结合不很紧密,文化传承不够,此种现象需要改进。文化的概念很宽泛,依据结构层次的划分标准,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观念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包括思想状貌、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内容;制度文化为各种制度;器物文化是浅层次的文化。文化是整体,其深层和表层融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上下贯通、一脉相承的。文化中有影响力的不是服装、礼节、饮食等这些浅层次文化,而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所以图书“走出去”一定要注意传播深层文化以便加强影响力。

中国深层文化有优势,能够“走出去”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员。梁漱溟充分表现出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信心十足。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他认为西方文化社会在满足意欲文化的引领下,不断改造着自然,创造着越来越丰厚的物质文明,但其着眼点在物质层面,未免太低;而印度文化主张抑制人的意欲,追求无我的精神层面,未免太高;相比较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不太高也不太低,正适合人生需要。目前看来,他对世界发展的判断有一定道理,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但同时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当今社会,面临着民主与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追求生命的自由自在与自得其乐之根本精神,是解决时代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一员的实力。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如果能充分意识到深层文化的重要性,做到上下贯通,这对图书出版“走出去”,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对中国在世界视野中的正面形象都有重要意义。

2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应重视发挥其上下贯通的功能

宏观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层文化同浅层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图书出版“走出去”面对的是脱离了传统社会对它很陌生的现代人,是没有经历中国文化积淀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了解的他国人,深入浅出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总体的把握,有利于他们认识真正的中国文化。

2.1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上下贯通的总体特性

宇宙观和人生观是任何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哲学也不例外,中国哲学的特色是强调、突出宇宙和人生的关系——天人关系。天人关系也准确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上下贯通,可以把“上”理解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天道(再有心性)思想,王道、人生思想;把“下”理解为现实社会,主要是礼节、风俗、文学艺术等各种现实层面文化,此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天之道是所有思想的根本。天之道通过花草树木等自然事物的兴衰繁衍表现出来,通过山山水水的物理表现出来,如此,天之道虽然广博深奥,但并不是难于把握,它自始至终对人敞开大门,只是需要人自己去总结,去体悟。《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天道隐藏于四时更替,隐藏于大话流行当中,又超越于其上,只待人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把握它。宏观来看,天道问题向下落实涉及两方面的现实,其一是解释王道的合理性,其二是指导个体人生。

中国古人用天道解释王道。天道是社会秩序的最终决定因素。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夏朝之前天道与王道没有多少关系,但自夏朝开始,为了配合王道,天就被解释为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因为其权力是天所授予。最显著的是董仲舒证明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它是对等级社会、皇权合法性的肯定。另一方面,天子不但有权力,还有责任,可以解释为“以德配天”,即品德高尚,善待百姓的天子才能得到天的庇佑,才能王天下。天子是上天派来执行天命管理百姓,而不是压榨百姓的,天子的天命就是行仁政,否则其统治就应该被终止,这是中国文化对等级社会帝王的约束思想。

中国古人用天道指导个体人生。天道体现在个人层面就是仁义道德和天命,是个人修养之人道。在儒家看来,人为天地所生,天地的特性是无私,所以人的本性也是如此,善是人的本性。天的运化体现出德行,所谓厚德载物,所以人应该学习天的仁德;天的运化还体现出运动变化,所谓生生不息,所以人应该学习天的自强不息。再有,由万物的荣枯体味出应接受人生浮沉的变化,由自然力量的神秘与强大体味出应顺应天命等等。在道家看来,所有生物在自然面前是平等的,人应该同草木一样,去坦然接受各种境遇而不必动心;身体或心灵远离人群社会,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体悟自然的奥秘与真谛从而获得安宁等等。天道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

中国文化体现出的整体思维能力在不断增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所以理论的开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肯定会有差别,但总体方向不变。另一理论知识是性命论,性与天道,并非不相关的两个论题,而是相融合的,鉴于本文的重点在讲上下贯通,心性思想从略。

2.2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与现实的上下贯通

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的传播过程就是文化的接受、传承、积淀过程。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章制度、礼节礼仪、风俗人情、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共同实现,现实是思想的具体化。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以“礼”最为重要,在此本文以分析礼教为线索来分析文化的上下贯通。

宇宙天地的秩序就是人类社会秩序的本源和最终依据,儒家体悟这个自然秩序,发现礼乐制度符合天地秩序,是人的群体生活中最好的秩序。“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2]礼乐制度是对天道秩序的模仿和执行。

与王道相贯通的天道给现实生活的指导是尊卑制度。“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3]。礼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形式上的礼仪;其二是具有法律意义的礼制。从起源上来看,礼节仪式早于礼制。我国传统社会中关于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仪礼》中提到了士冠礼、士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等等。每一种礼仪都包括一定的形式以及器物用度,通过这些反映出古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长幼有序、上下尊卑、明确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角色的责任和权利等等。另一方面,礼节还具有礼法的作用,“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4]。将仪式化的各种礼节归纳总结出其内在品格,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亲戚关系等用礼节使其成为规范,使处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人都依据这些规范行事,被看做是人伦之道中最重要的。每个人都以礼行事,整体社会秩序就是稳定和良好的。

与个体人生观念相贯通的天道给现实生活的指导是由情入礼。如同万物有性情一样,人生而有自然之情,儒家能从这自然之情体味出礼乐制度。一个家庭中父慈子孝是父子自然之亲情,国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君臣如同父子,如此君体恤臣,臣忠于君就是合情合理的关系了。早在先秦时期居丧三年的丧礼形式就存在,《论语·阳货》中有孔子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太长,孔子反对的记载,孔子的理由是:孝子感念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恩情,如果不服三年丧期就会心下不安。“不安”本是情感之事,是亲情之爱的体现,却成为丧礼的依据。孟子发扬了这种以人自然之情作为礼乐文化根本的精神,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孟子将人的情感作为他整个学说的根本,认为人之所以能做到仁义礼智,就是因为人有这样自然的情感需要,如此行事,可以带来人的心安。

教育使得礼乐文化被推广。我国古代的教育形式有政府办学各级官学、民间办学——私学和家学的形式,有小学——蒙学和大学的形式。培养人才的目的其一是为政治统治提供人选,其二是普及官方的或官方认可的思想知识,稳定社会环境。最长使用的控制方式就是举办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治活动中的学习目的能限制学习内容,也能刺激很多人参加到伦理道德的学习中。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包括忠孝仁义的人格内容和三纲五常的社会规范,将社会需要的思想内化到人心,使得人们能够按照伦理道德的要求做人做事,从而维护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宁。除了这样的教育内容,诗词歌赋的艺术形式等也包括其中,佛家道家的思想、著作也会为知识分子熟悉。中国思想文化本来就是以现实为关注对象,通过教育,社会制度、伦理规范、人生价值等精神层面的文化被学习者接受,并成功传播开去。

除了儒家礼乐文化,佛道思想也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拿知识分子来说,生活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主要问题,所具备的知识要在具体生活中有所体现,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赋予读书人的理想与责任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谋得重要政治地位,参与国家大事,绝大多数人都要承受理想与现实巨大差距的打击,在生活顺利时他可能更倾向于接受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在生活不顺利时他可能更倾向于接受释道出世的人生观。

3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如何上下贯通

鉴于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范围过大,归纳起来论述也过于笼统,本文的具体建议以例证的方式来展开。

3.1 文化、古籍类图书应多解释,使居于上者容易被理解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籍“走出去”之路历史悠久,发展迅速。这些居于文化较高层次的图书其读者以汉学者和世界各地中国人为核心,他们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即便是这样,从理解上来看,还是应多些解释性的材料,否则,他们也不好读懂,更不用说用思想影响。

例如《论语》的出版。《论语》均是弟子记载孔子所说的话,语言平实,就事论事,看不到理论,也没有术语,但是被后人奉为经典。部分研究中国哲学的人认为,如果中国文化中这样的思想就是至高思想的话,那只能说明中国没有哲学,充其量可归为社会学。这样的思想体现着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误解,个人修养之道是中国深层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论语》就是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它塑造的孔子形象被看作儒家的圣人形象,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后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仁,应该建立怎样的人格——有尊严,以及应该怎样看待人生,应该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等,表面上是给予人具体指导,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的礼乐教化之道。正因为这个原因,它才具有了经典的地位,《论语》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礼记》的出版。《礼记》写作初衷是规范社会人伦、道德规范。因为礼就是社会规范,人们都依礼而行,这个社会就是良性循环的社会。天道体现出万物兴盛繁衍,各自性命不同,却能和谐共处,彼此既互相限制又互相成就,生生不息。人遵循礼仪就能在贵贱不等、性情不同的差异性社会存在中彼此协调。儒教被称为礼教,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它是规范人类社会秩序的至高法则。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社会规范,也是中国人从野蛮粗俗走向文明的教养依据。《礼记》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易传》的出版。《易传》阐释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是自然之天道奥妙,所以读起来玄而又玄,似懂非懂。“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天道问题是中国文化致高深的问题,但是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人道,所以天人关系是相融合关系。不同于古希腊哲学中的就宇宙自然论宇宙自然的本体论,中国人的思维着眼点在现实生活,我们从来不会单纯地就天来论天,探讨天道问题的出发点是人道,是给自己的人道观念寻找至高无上的理论依据。《易传》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人“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哲学中逻辑的思维方式,我们思考问题是体悟式的,由草木荣枯直接悟道人世浮沉,以大量的比喻做手段,由现象直至本质。《易传》出版“走出去”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例如《老子》的出版。《老子》被尊为道教之宝,其行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字里行间之“意”神秘莫测,深不可测。它体现着人生智慧,其所说的朦胧含混的“道”,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人们为物欲辖制,迷失人自然之本性的问题,认为世俗就是物欲,只有放下名利,顺其自然,保持心灵自然之宁静,才能获得解放与自由。另外,它还承载着治国之道,由于《老子》崇尚无为,无为的过程又会导致无不为的结果,所以它守柔守弱,谦卑处下,无为的处事方式被看做是帝王南面之术,即帝王宰制臣子的治国法宝之一。《老子》出版“走出去”应注意这方面知识的介绍。

对图书所做出的解释方式,包括字里行间的解释、前言中的说明、图书介绍、书评、访谈等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存在于这些书籍中,只有对它们极其熟悉,才能领略文字背后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就应该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智慧,图书才会销售得好,文化影响力才会大。

对图书所做出的解释广度,应有所取舍。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有生命力的精华,也有应该进坟墓的糟粕,在解释是应注意将现在看来优势的部分(例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释道相结合可进可退的人生观等),有特色的部分(例如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仁义礼智信的理想人格等),对于已经落伍的部分(例如封建等级制度,三纲五常等)还要尽量忽略,多说无益,还要少用笔墨。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经典的介绍会使得读者更容易读懂经典。于丹《论语心得》严格地说,并没有准确诠释《论语》,但她把《论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可以说做到了上下贯通,无论哪国读者,接受它的人都很多。除了极少数文化大家,这种解释都是很有必要的,会有助于经典走进生活。

3.2 大众类图书应联系其背后的用意,使居于下者有深意

大众类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以介绍浅层次文化为主,或叫做通俗文化,例如中医养生、中国建筑、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风俗等。它们作为中国符号对于他人了解中国大有用处,该类图书的出版对国家形象、出版社利益都有好处。但是,诚如前面所述,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是深层文化,而且浅层文化同深层文化是融通的,因此,传统文化大众类图书的“走出去”也应该引领读者透过有趣的现实层面文化本身,深入认识理论层面的文化。

例如对中国风土人情进行介绍的图书出版“走出去”。风俗的内容驳杂繁多,此处蜻蜓点水,举出清明节、端午节的例子以说明习俗背后有丰富的内涵。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的节日,表现出来是禁火、寒食、踏青、扫墓等,这些形式因素背后的含义是中国文化中慎终追远的精神。虽然神灵的世界中国古人不深入分析,但丧祭是儒家尤为重视的礼节。首先,它体现着中国亲亲的血缘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伦理道德中亲亲尊尊内外上下有别规范的基础,是孝道的具体化,也是家族凝聚力提升的方式。其次,它还是儒家终极关怀的体现。终极关怀是人类获得精神安宁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主要是对死后世界的设想,是在有限世界中追求无限永恒的超越性精神需要,中国祖先信仰崇拜也能起到这个作用。中国文化事死如事生,死和生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祖先过世,通过祭祀活动使其灵魂有所归依,其实和宗教中的某些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人死后灵魂生活可以安好,有利于化解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与困惑。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能通过这些介绍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更能体味到中国节日的味道。

端午节的由来被普遍认为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纪念屈原的行为体现出,其一,儒家的理想政治体制是仁政,要以民为本;其二,儒家的理想人格是爱国、具有责任担当、敢于直言的政治品格、不计个人得失的天下情怀文化影响。而人们,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人或者是其他文化中的人往往只看到这些现实层面的文化本身。更多在意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庆祝形式,没有联系儒家理想人格,也没有对屈原持敬畏的态度,当然,屈原也没有起到做人们榜样的作用,图书出版者应注意这样的问题。

例如对中国中医养生进行介绍的图书出版“走出去”。养生主要体现我国道家思想,面对战乱纷争、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家选择离开,远离人的世界到自然当中去,如此,就能得到精神的超越与安宁,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不以社会为思虑对象的结果就是以个人的身、心为关注点,养生自然就成为道家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家崇尚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合一就是养生的最佳办法,人与自然同化的无己状态是养生的至高阶段。达到这种状态的过程就是去欲,除去内心中的各种欲望和思虑。老子认为人最初无思虑时最接近自然,于是将婴儿状态定义为“至真”的目标。中医养生还能联系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动静等内容。如果能结合这样的内容,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够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文化中根本的部分都是至精至简的部分,但是它的影响力巨大并且起决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一定要关注传播其中的深层文化。具体的方法应该是深入浅出、上下贯通,即出版深层经典著作一定要解释得浅显易懂,出版浅层次图书一定要赋予它深刻含义。如此,图书有分量,又有吸引力,还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注 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艺术设计的主题正从“设计与经济”扩展到“设计与文化”,并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何在设计教育体系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生在设计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是当前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加强艺术设计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本性的浓缩,是一种价值观念所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动力和桥梁,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基础。作为未来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的世界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

1 优秀设计作品的创意往往来源于传统文化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思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性”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影响的现代设计,是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是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创作观,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也影响着设计作品的生命力。一些设计人员漠视传统文化,一味盲从追随外来文化和国际设计作品,使得自己设计的作品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作品的生命力不旺盛。而一些设计大师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合理地对传统艺术进行发掘、提升与利用,把国际设计语言、时代感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鲜明中国韵味又具有现代感,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中国当代设计作品。

2 艺术设计类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随着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学校的大量增加和扩招,入学门槛的降低,相应的学生素质也普遍降低。这不仪表现在造型能力等专业基础较差,而且在文化素质方面也是差强人意。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不只是培养具有设计技巧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更应该培养具有思想张力的创造型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开发,离不开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

3 合格的设计师应该是一名复合型人才。传统文化修养是艺术设计人才必备的素质,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基础。作为设计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创造力等,既能把握住时尚潮流,又能传承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实现商业、文化、社会化价值的完美结合。设计师在设计作品过程中,应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带给大众精神的满足,并起到引导社会的职责。

二、当前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障碍

当前,各种艺术思潮相互渗透,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也强烈冲击着中国艺术设计。因此,中国当代设计特别需要正确把握自我,将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运用于当代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中国风范、民族语言又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设计作品。但在社会对现代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情况下,设计教育出现了“急功近利”,以“流水线”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次品毕业生,尤其是毕业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更是大幅下滑。反思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 学生片面理解设计作品的好坏。当前,中国的设计处于市场牵动状态,一切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思想牵动、社会牵动,从而引领客户、引领市场。浮躁的社会风气让艺术设计变的功利,让设计人员忘却自己的引导职责。许多学生忘记艺术设计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片面认为只要设计作品具有艺术性,有一定的形式感,或受市场的欢迎,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就说明设计是成功的。因而许多学生就一味地盲从他人的创意,迎合市场和顾客,模仿跟风国外的设计,或呆板再现物体,或依葫芦画瓢,“紧跟”世界潮流,过分强调设计的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2 对传统文化存在观念上的偏差。教师、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不重视,有“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法、轻理论”的错误观念。由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全面,无法从大文化观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计作品。有的学生在作品上仅仅使用了传统图案,就以为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而实际上仅停留于形式上的嫁接、挪用和拼凑。有的作品甚至图案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

3 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不健全。由于艺术设计教育是在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上转型而来的,其教育模式大多沿用美术教育的模式,教学侧重于技法方面的训练,轻视理论素养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有的学校过于强调设计性、实践性,过于强调与世界的接轨、潮流的追从,轻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忽视设计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安排上,虽然许多学校提出了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专业要求,但在主要课程设置方面或无具体体现,或未设置系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传统文化知识散乱于各理论课程中。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以苍白的叙述、单薄的知识讲授传统文化,缺乏互动双向的交流探讨,无法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设计结合思考,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4 理论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教师队伍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的情况。一方面讲授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完整,跨学科知识欠缺,突出表现为一些教师不懂艺术设计。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将文化融入设计。

三、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并理解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内涵化为修养,指导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同时使学生掌握大量传统视觉符号,了解其蕴涵的象征意义和延伸的哲学道理。最终通过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在视觉语言上自然流露传统文化,在作品中体现民族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

1 合理安排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开设了中国文化与设计、哲学与设计、文化研究等课程。当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的教育,应响应时代对现代设计人才的要求,直面有关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设课程、加大教学力度,努力建构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如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民俗、易学、儒学、道家(包括老庄哲学)、佛教文化,还有书法篆刻、雕塑造像、古代舞蹈、古典戏曲以及传统音乐等。

篇7

一、现今社会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而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就要求民族自身在文化构建的同时,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形成一种渊源。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继承和发扬,在原基础上的一种更新和超越,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它是国民凝聚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加重的形势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成为每个民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到显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景,小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战略地位。文化影响、制约着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创造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力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前提下,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产生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受到各种理论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意识带上了偏见性,传统成了守旧的代名词,现在仍有不少人在大肆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全盘否定,甚至是埋葬。传统文化究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文化是活生生存在的个体,它没有主动的意识和行为,而人则是存在主观意识和行为的群体,文化是附属于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要不要传统文化,而是如何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创造出传统文化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寻找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新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博物馆或者有形有声的保存起来,那些只是把传统文化凝固保存,隔离保护,防止流传、流失的方法,只会让这些传统文化固执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是一味全部照搬,原封不动的吸收,我们经常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发展的观点上,既要给予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尊重,认真对待、研习,又要对它里面的糟粕、腐朽之物、容易被今天变相利用思想保持警惕,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是放在表层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蕴含在文化的深处,我们要主动去探寻传统文化的源头,深挖文化的深厚意蕴。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现今社会流行的理解,在记载中,“中庸” 的 “中”有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含义;“庸”字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刚柔并济,二者互相协调、补充,但在现代社会上却成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利己处世原则了。从根本上认识和熟悉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会盲目的崇洋媚外。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端正态度、骄傲的面对,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1世纪是文化征服的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还需要文化思想的同步提升。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传统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本身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传统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孟的儒家学说,老庄的道家学说以及春秋时期诸多的百家学派争相产生,形成历史有名的“百家争鸣”现象。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产生初衷并不是单单约束和教育民众的思想,还应有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谐有序的社会,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太多的精髓和精品,我们在发展当代社会,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挖掘其思想中包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学习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强调群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爱国情操;尊师重教、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传统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的国画、国乐、书法、围棋等等,除了以本身创作者和作品的形式存在之外,还有一种蕴含着的灵魂和神韵,这些都属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无形的,有形的。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创作才艺和技巧,同时又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又无形中达到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发现文化的世界性、延续性、民族性、交融性,吸纳融合外来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持我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在积极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遵循其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性方针的同时,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现在正在实施的对一些口头流传、无法文字记载的传统文化,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以文化为依托,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8

生命的繁衍及人们对长寿的渴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是宗法社会,社会关系多靠血缘纽带来维系。子嗣问题关系宗族命运,所以,历来受到人们及大的关注。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父母及家族的命脉,这是人生的重大罪恶。而子孙的繁衍昌盛,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有了生命的诞生,人们随之又希望能健康成长,获得长寿。围绕着人的出生,成长与长寿,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由此产生出了太多的思想信仰与巫术。用镜祈求子孙繁衍,祈求寿命长久,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此理想而做出的努力。

人们以祈求子孙繁衍,这在镜的早期纹饰铭文中就有相关的表露。从铭文的产生来看,有专家认为:“铜镜上有文字,目前最早的例子是1979年陕西凤翔南指挥西村46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上有一字似为‘车’字简化,时代是西周中期。在传世品中,还看到过有秦国文字的东周铜镜。但是,镜铭的流行还是始于西汉,正式镜铭的这一起点,当不早于文帝后期。”而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铭文出现于战国末,西汉初期镜铭也只是作为点缀,武帝后才渐成为镜背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汉代――我国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产生了一类极为流行的,被后人冠以“长宜子孙”之称的铜镜,其铭文反映的正是祈求子孙蕃昌的内容。《广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中就有一面长宜子孙镜:“主题纹饰为四个成熟的石榴,自纽座向外伸出。石榴之间夹以篆体铭文‘长宜子孙’。”而石榴自古以来就是多子的象征。

此后的铜镜中,与子嗣相关的内容显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在镜铭中对求子心愿的表露已成为历代铜镜的惯例,这种做法直至明清仍很盛行。如清代有喜生贵子镜,“主区饰儿童,宝瓶,金钱和花朵等。镜钮处饰吉祥语‘喜生贵子’四字”。其中,强调的主题就是子孙的繁衍。

总的来看,镜中对祈求子嗣愿望的表露呈现出发展的趋势。至清代甚至产生了一面镜中有三十二个童子的样式,人们称之为“清代百子图镜,”镜背饰三十二个形态不同的天真稚童,其中,有五子夺盔,意为“五子夺魁”,有三重三元,莲生贵子,榴形百子等,寓意都与子孙昌盛有关。在清代还有明显体现祈求意义的送子图形镜:“纽上方和两侧饰有人物,两人作送子交接状,一人手指送子者:下方饰宝瓶。”这些镜中对童子的强调,夸张,渲染,无疑是人们祈求子嗣繁衍思想的集中体现。

镜与婚嫁

婚礼中对镜的运用,已成为古人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似乎多对之视而不见,文献中的记载也极为有限,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为数不多的记载中看出中国传统婚礼中对镜的重视。唐代杜佑《通典》之“后汉纳采礼物”中有阳燧,宋代郑樵《通志》“纳徵聘礼三十物”中也说后汉聘礼三十物中有阳燧,而在古人的认识中,鉴,燧完全是同属的。人们并未注意到二者在形制上的区别,认为阳燧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炼于午日午时火盛之时。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对镜的运用,表现在婚礼的各个方面。首先是以镜为聘礼。其次是夫妇其结镜钮,以表同心。第三是共拜宝镜,尊其为神圣。第四是新娘佩带或手捧宝镜。第五是以镜照新娘。第六是以镜遍照喜轿或挂于喜轿之上。

人们不仅在婚礼过程中强调用镜,即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示婚恋关系时也常用到镜。从古至今,人们都广泛的以镜为恋爱婚姻的信物,以此表达双方真挚的情感。以镜为情感信物的最早最确切的记载,当见于汉代镜铭中。汉镜中有一种小型平边镜,镜体厚实,铜质泛黑,铭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此铭表明西汉初年社会中已起始用镜子作男女间爱情的表记,并相互赠送作为纪念。

除了汉代镜铭所记之外,文献中对此的记载较早见于汉代的《神异经》,其中有一则故事说:“昔有夫妻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镜化为鹊,飞至夫前,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这表明镜与婚恋中早已有了密切的关系。此后分镜或破镜就指夫妇分离,镜重圆则指夫妻团圆。对此,我们的考古发现也能说明问题。在《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中出土有王莽时期的钱币和汉中期的陶器及一件昭明铜镜,“铜镜出土时分为两半,一半放置于男主人头边,一半放置于女主人头边”。可见汉代不仅有夫妻以镜为信物,分离时分镜的做法,还有合葬分镜的习俗。这表明夫妇二人生生死死以镜为信,永不分离。

统观婚恋与镜的关系,我们认为,镜之光明能照明一切,洞察一切,能见证婚恋关系双方的心迹,是信用的象征,故而人们多以镜为信。而且由于镜能无所不照,定然也能照见一切妖邪,镇压邪恶,成为人们安全吉祥的保障,于是人们才在婚礼这一重要时刻佩镜照镜,用镜驱赶一切妖魅,求得吉祥。这虽从表面上看来是两个方面,但都是对镜之光明照鉴功能的扩大延伸,都是顺势巫术的体现。即便是分离,团聚时以镜为信物,这也是顺势巫术的表现,即希望分开的镜能够凭借其神力而重圆。

镜与道教

道教是我国本土文化中孕育而生的成熟宗教。其创始时代旧说不一,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太平道和三国蜀地的五斗米教是最早的道教。道教是以老庄等道家学说为思想基础,以神仙之说为中心,糅合各种古代民间思想信仰,崇拜方术(道,易,阴阳,五行,巫祝,天文,占星等)形成的宗教。其产生的源头是巫术,在道教对巫术的大量吸收中,在民间有雄厚信仰基础的镜,得到了普遍的欢迎,被其充分引入来为自己服务。

镜同样是以巫术中功利形态之“用”涉入道教的。如用镜书符招仙,役使鬼神,祁情求雨,禳灾去祸等。因为道教最为注重的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多强调天道,法器的神异性,所以镜的神异性在道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道士进山往往佩镜,道教法器之一既是铜镜,道教科仪中也少不了铜镜。在道家传说中,镜甚至成为上天玉帝之宝物。

在我国的各种宗教中,道教素以其完备的法术著称。在其施行的各项斋醮仪式中,镜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法器。这一特殊的镜,在法术开始前坛场的布置准备中,在施法的各项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科仪中的法镜,多作为斋醮之坛的布置作用。而且与坛场安置铜镜有关,还有一套极为详尽的科仪,要念诵一系列规范的咒语。如其“点灯立镜咒”曰:“明灯照出千年鬼,古镜照出万年精,太阳正照,阴鬼当衰,神光耀目,光露太微,我今所照,从恶皆摧,七气成斗,三气成台,五星洞照,万劫咸灰。符到速捉,符到速追,急急如北帝律令敕。”与此同时,道士以左手煞文安镜,右手放纸捻点灯。仅仅是安置铜镜这一项,就有这么多复杂程序,足见道教科仪之发达。

其次,在实施法术的各项过程中,镜都是必不可少的法器。关于其作为法器能够对付妖邪的作用,东晋葛洪早已有较明确的阐述。其《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说想要成仙,必须寻仙学仙,而这一切要入山才可得到,然而山中是充满凶险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入山,为了入山的顺利安全,镜成为了道士入山寻仙必备的器具之一,用之可以防妖镇邪。道教信徒们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镜镇压妖邪的功用大加发挥。为了增其神力,取信于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繁杂的仪式规范。如为了对付妖魔鬼怪,先要建狱建台,以助其捉妖。《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五载有“建五狱法”,其天狱法式就是要用“大明照子”一面,上面朱书山精野怪符一道,著在盆心,点长明灯一碗,浮于水面上,盆上再横法剑一口。另外的木,金,土,火,四狱则只用照子放灰上,灯一盏虚架照上。

篇9

[关键词]价值普世性;公共外交;孔子学院;个人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37-04

一、 如何理解普世性价值

以知识经济为基石、科技条件为手段的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人类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又引发了许多超越国家界限,超越民族划分,甚至超越人类自我的社会、生态、伦理危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1988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十次人道主义大会通过了《相互依存宣言:一种新的全球伦理观》,宣言指出:“人类今天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需要去促进关于我们相互依存的一种全球性的伦理上的自我意识,以及去缓和妨碍这种共识达成的强硬态度。”[1]对于这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客观问题和主观困境,人们自然会思考如何从本源上,也就是价值观层面上追问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解释。

目前学界关于价值普世的命题分歧很大,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伦理相对主义”的观点。正如路易斯P.波吉曼所说:“伦理相对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一切道德原则都仅仅相对于一定的文化或个人的选择才是有效的;而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2]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普世性价值不是普遍性价值。“普遍伦理应该是实践理性的结果,而普世伦理却是对人类活动的实践和实际所遵循的规则进行观察的结果。换句话说,普世伦理所假定的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全球一致,是一种被认为可以通过归纳而得到的对事实的概括,而不是通过实践理性的运作而得到的一种结论。”[3]普世价值作为全人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义规范和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普世性价值应该具有最低限度的最大化能力。讨论价值普世性并非看不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以及他们之间难以消弭的差异。我们探求的不是构建一套面面俱到、复杂高深的价值观体系,而只是要追问那些关于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理念,有关人类生存最本源的道德困惑。1993 年美国芝加哥宗教议会签署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明确写道:“我们确认,在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础―这是关于一些有约束力的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标准以及根本的道德态度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4]普世性价值所承诺的就是最低限度的人类关怀。同时,普世性文化又追求关怀范围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终极关怀,她的关注不因种族、民族、肤色、、社会阶层、经济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大程度地构建普世性价值对全人类的道德承诺是其最核心的特征。

第二,普世性价值在理论层面是动态开放的。普世性价值既超越了国界、地域、制度、阶级、宗教、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程度,又不断地从这些多元化主体中吸收提炼那些具有兼容性的道德话语。从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化“包含互相沟通的动态两极,即由某种地域特殊性而不断地向外生发,形成多层次的普世化的扩展活动。保持在这两极张力之中的文化形态,才可能具有其现实的生命力。”[5]普世性价值就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演化发展的,特殊性和普世性的对话与转化才能最终形成具有真正约束力的价值底线。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每个有效的规范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即那些自身从普遍遵循这种规范对满足每个个别方面的意趣预先可计产生的结果与附带效果,都能够为一切有关的人不经强制地加以接受。”[6]人类对于终极信仰的执着追求,对于道德共识的不懈关切,推动人类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构建和探究着最低限度价值共识的本质。动态开放性使人类的这种努力成为可能。

第三,普世性价值具有关怀人类本身的平等性。普世性价值的第一要义不是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而是关切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将人看做出发点和归属点,从根本上保证了其价值取向上的正义性。引申开来,普世性价值与不同文化的关联也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普世伦理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尊重诸道德主体和诸道德文化主体所享有的那些崇高道德情怀和道德信念为先决前提,来寻求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的基本道德共识的。”[7]41

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性的可能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价值的特殊成分,也具有普遍性价值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样具有人类文化的这一通性。世界现代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关系紧张化:“科学理性主义的普遍精神与现代科技的无限追求,商品化价值观念的凸显乃至宰制力量与市场经济的无限扩张运动,民主政治的社会理想与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实践,以及文化道德的普世主义信念与文化多元论的‘诸神竞争’。”[7]18现代道德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儒家文化,提出的人类摆脱道德困境之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的议题。拥有5000年历史积淀的儒家文化能否发挥其理论资源,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华文化正在恢复甚至超越她昔日的风采。”[8]儒家文化从其内涵和特性上都具备了为解决全人类价值困境提供某种启迪或者共识的可能性条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是中华文明极具民族特性的价值观体系,也具备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通融的某些共性,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作为儒家价值观普世化的内容本源。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著名学者钱穆曾断言:“然此只有中国文化之潜在精神可以觊望及此。”[9]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包含的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包括:

第一,“仁爱”价值观。一个国家无论是由何种文明、何种宗教主导的,仁爱思想都会对其维持社会和谐、处理各个层面的关系提供价值参考。《论语・颜渊》中,孔子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的关注;同样,西方文明最为灿烂的复兴也源于对“人”的崇尚。从这一点说,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内核,同样也具有向外拓展的普世性。“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普世价值,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功利性和经济性的缺陷。“仁爱”可以作为处理社群关系的普世价值,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顽疾正是因于“爱人”情怀的缺失。“仁爱”可以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普世价值,如果用“仁爱”的视角来看待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那么许多流血和冲突的都可能避免。

第二,“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可谓博大精深,它是对目前世界主流价值观单极思维的补充与纠正。军事上,安全困境预设下的军备竞赛增加了所有国家的不安全担忧;政治上,极端的政治诉求和膨胀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潜在的冲突导火索;文化上,文明和的差异成为地区动荡的深层诱因;生态上,工业化进程引发自然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中国文化可以,也应该被借鉴到世界问题的解决中来。”[10]“和”的价值观为当今许多全球性危机提出了启发性的解决方案:既要认识到世界上所有行为体和合共生是人类延续的内生动力,又要理解和包容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说,“和”从阐释上具有鲜明的中国儒家文化特色,从运用上却拥有可以推及世界的价值观意义。

第三,“中庸”价值观。“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中庸思想除了可以作为个人修养之道和规约处世之道的精神资源,还可以帮助现代人权衡工具理性和目的价值。“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表明,单纯的知识技术论人才观念是有局限的,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知识霸权,造成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严重扭曲。只注重‘工具(手段)价值的合理性’而忽略‘目的价值’的根本性意义,只注重人的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培育,已经导致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严重缺失。”[11]中庸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视角,也是一种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价值提示。提倡这种思想并非为了扼杀个性或抵制冒险精神,只是为了儒家价值观最低限度的普世意义,试图为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道德方案和思考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没有断裂的人类文明之一,世代更迭、异域文化冲击、文化自身丰富和消亡等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都没有削弱其演进动力。“今人所认可的某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向,也不能被看做是抽离了某种特殊实存内容的独立价值实体。文化意义上的普遍性所要求的是‘通’而不是‘同’。所谓‘通’,就是由文化差异的实现所达成之‘共通性’。文化之普遍性和普世性意义,也应当在这个‘共通性’意义上来了解。”[5]我们既然已经排除了普世性价值是单一的、垄断的,或者封闭的,那么完全可以期待从历经几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是儒家文化)中探究其普世性的文化资源。

三、公共外交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普世性的重要途径

一种带有民族特殊性的文化如何获得普世性的历史意义,不仅取决于该文化是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底蕴,同时也需要人们有意识的推动。蒋国保先生指出,“从实践理性意义上强调:儒学现代复兴的关键在于儒学的普世化,而儒学的普世化只有通过儒学世俗化的途径才能实现。……必须彻底抛弃轻视民众世俗价值的精神贵族化的倾向,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命欲望和精神追求,同情地理解他们的世俗情感、愿望、要求和行动,将儒学彻底化为与现代民众情感认同合拍的意识形态,使儒学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的潜意识。”[12]

公共外交的特征就是以外国民众为主要活动对象,通过思想和信息的交流,特别是文化的跨国认同来实现不同国家的理解和认知。“超越国际是文化的天然性质。”[13]公共外交实践为载体,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化提供了天然和有效的实现路径。儒家文化普世性和公共外交大众性互动的结果是,公共外交强调的“文化感召”和“心灵政治”满足了弘扬和展现儒家价值观的需求,进一步说,价值观输出本身就是公共外交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一言以蔽之,公共外交的实践过程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普世化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通过公共外交实现传统文化普世性实践之一是设立推广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孔子学院是这方面努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大亮点。以兴办孔子学院为标志,中国文化的符号开始了海外传播历程。孔子学院是通过汉语教学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信息沟通和理解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弘扬儒家文化的学术机构。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增强中国软实力。

孔子学院加速了儒家价值观的传播。“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原因”[14]。语言和文化是相生相伴的,接受语言教学也就意味着受到其背景文化的熏陶。汉语较其他语言来说,其构成和含义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孔子学院通过汉语语言教学增进了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潜移默化地将儒家价值观介绍给世界。“本土化的动力来自人们的实现心灵慰藉时对于身边的可依赖的支持的需要,即对家庭邻里,对文化习俗,对把我们与他们分开的意识的需要。”[15]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化的前提,是价值观输出的一扇窗户。

中华文明是独特的也是神秘的,这既激发了世界对儒家文化的极大好奇,也使他们保持着对未知文明的戒备和难以避免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没有展示给世人一套明确清晰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文化普世价值资源受到制约的重要根源。从这一点讲,孔子学院的活动成功地搭建了一个文化平台,国外民众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中国文化遗产(如国画、武术),可以体会中国文化产品(如古典名著),进而接受所有中国文化符号传递的价值观意义。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1.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和与中;(2)刚健有为;(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5)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6)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7)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8)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9)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10)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11)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处事中庸,,维护集体统一等有其良好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是中国文化中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古今文学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景一合,妙语自得",文如行云流水等等,无不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早已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2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现状

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2.2具体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

(3)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如学校往往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x、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3提升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3.1更新教育理念

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3.2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传统文化教育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作者简介:

篇11

1.1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本研究将济宁医学院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管理人员6名(校长及院系主任),教师7名(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科医学生7名(临床5人、检验1人、预防1人),共计20人作为访谈对象。

1.2调查方法及设计

采用访谈的方式对济宁医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和医学生三种角度,直观了解济宁医学院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调查研究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访谈内容设计具体内容如下:管理员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是什么?你认为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施途径具有哪些?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教师访谈: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应开始哪些课程?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你认为医学生要怎样学习才能更好地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医学生访谈: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或学习环境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你认为应设置哪些课程才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

1.3调查结果

采用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首先选取访谈回答中的典型语句,然后从典型语句中提炼关键词;然后归类统计不同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1.4结果分析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从教育体系构成来看,济宁医学院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和医学生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的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从关键词出现频次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方式15次、课程设置12次、教育目标7次、教育理念4次、教师队伍2次。出现频次越高表明这方面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目标理念定位不明确,导致教学开展度不够。现阶段大多数医学院校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重专业教育,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下导致大多数医学院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不明确,只是将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课只当作通识课程来开。未能如实体现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及意义,而教育开展也仅限于表面,未深入到学生内心,无法实现传统文化对医学生的影响,更谈不上培养及提升医学生素质和能力。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如此长的文明史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果医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简单地设置成选修课或通识课,将课堂教学内容简单地理解为四书五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面对医学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特殊性,面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面对各专业学科医学生不同文化需求,这种不合理的、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内容设置,会导致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落实不到位,导致课堂效果难提升。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处于这种变革下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随着时代变革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医学学术教学可以运用灌输式等方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有多个方面,但由于医学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起步较晚,仍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致使教学方式方法还相对比较单一,落实到位还有待提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落实不到位,必然会导致课堂吸引力不够,课堂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对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结合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状,下阶段教育工作沉重而又艰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1更新教育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教育的目标并非引导学生“学会做事”,还应“学会做人”,因此我们将教育分为学科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只有坚持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才能使学科教育与文化教育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指出: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有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够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需得到社会、学校等各环节的支持,社会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办学思想,方可扎实推进,收到教育效果。在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一定要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更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创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引导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医学生全面学习律己修身、勤俭廉正、自强不息、尊道贵德、诚信好礼、以义制利、务实宽厚等传统美德的内涵,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2.2渗透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各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培养传统文化思维。孙丽霞等人认为: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严重西化现象,医学院校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重视中医学的人文属性,重视中医学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中医学教育的根,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创造性地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块,如语言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基础传统社会学科课程,同时也应设置医学哲学、辩证法、社会学与医学学术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还应开设一些经典民歌、民乐、戏剧以及国画、书法等内容的选修课。体育课可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另外,各学科还应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在学习中医四大经时,可以开设四书、周易、唐诗、宋词、汉赋、楚辞、元曲等选修课,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感悟经典。

2.3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篇12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美术学科 教育

近年来,中学教育中普遍兴起了传统文化风潮。无论是各地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还是身着传统汉服的成年仪式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回归,这是可喜可贺的。具体到中学的美术学科教育,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应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美术学科教育现状与环境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文化趋于浮躁。特别是中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普遍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所谓“快餐式文化”,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国外卡通动漫的泛滥,尽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扬暴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充斥着屏幕。为了抵消这种不良影响,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是刻不容缓。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学习,忽视对传统美术精髓的了解,忽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长此以往,终将导致民族审美文化的破坏,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衰减。

二、何谓传统文化及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远古而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乃至将来,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它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重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而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传递与塑造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等只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及美术学习的特点,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时展的新元素,通过美术这个载体,不断创新、充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挥美术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传统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对艺术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成为一种文化关照下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艺术,并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和学习,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热爱生活的思想。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首先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我们首先应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试想齐白石笔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让人悠然忘我,喜爱上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呢?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在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园,我们只有爱护环境,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园。这些画作里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山水,阴阳、动静、明暗等平衡,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大国。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华民族。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先的辉煌创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艺术鉴赏课,在历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寻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历代美术珍品浩如烟海,是每个时代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地理等知识,把每件作品都作为反映历史的镜子,从中探究中华文明的脉络。

(二)加强民间美术的发掘和整理,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泥塑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寄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拜访民间老艺人,亲自动手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间美术的无穷魅力。

篇13

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长河孕育出56个民族,并且56个民族各具特色。而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瑰宝。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生活背景、生活信仰、生活习俗的产物,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现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现代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这不仅仅丰富了我国平面设计教学的题材,更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我国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不够充分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还停留在表面、概念的阶段,仅仅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等同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的误导性,长此以往所创造出的设计既缺乏传统文化又缺乏现代设计。因此,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眼下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延伸以及再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乏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些欠缺

在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设计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关注,而设计的思路才是创造出一个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是通过给出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思路绘制出草图或者作品的方式判断学生的设计水平或者设计成绩。学生的作品一旦无法取得老师的青睐,则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重新进行设计。然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二次设计本就不易,在二次设计的同时再要求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是难上加难,其设计质量可想而知。想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就要对学生了解大量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提供平台与机会。只有先了解作品的设计思路,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自我特色的新思路,利用自己的设计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从而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合二为一的目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往往急于求成,重数量不重质量;面对优秀作品时,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讲解和分析,最终导致学生在欣赏、借鉴方面,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1.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教学的任务之一,我国的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平面设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帮助平面设计发展再创造的重要题材。平面设计教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反应了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他们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之处。对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平面设计教学通过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特征丰富自身的内涵、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借助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表现得以代代相传。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督促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技巧和巧思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诠释。在平面设计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国际化,也能够帮助我国平面设计教学提供崭新的机遇。

2.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言,我国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完善、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来替代单一地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直接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这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主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世界,善于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的设计中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两者的结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辅的角色,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设计理念起了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本身充分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做到把传统文化贯彻进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通过多阅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传统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当中。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图案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方式也完全异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图案。传统文化图片在结构上表现出工整和对称的特点,其形状上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图案往往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在岁月的变迁当中也不断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婉约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在了传统文化的图案当中,我国传统文化图案往往注重其寓意的“意会”而非“言传”,通过“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方式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我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够帮助他们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秘莫测,在多角度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5.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

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进行设计活动的基本前提,由于每个设计师都是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性格、见解上的差异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个人风格,而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培养则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但是,我国现阶段设计工作中学生们往往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缺乏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因此,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平面设计的工作是当代设计行业的必然趋势,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弥补自身不不足,发扬各自的长处,在保持集体一致性的同时挖掘个人潜在的创造性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通过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见解的交流与交换,实现共同进步。

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 彝族学校 生物课 双语教学 彝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2-01

1 引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占地6万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7个县市,近400多万人口,彝族占约46%,而彝族学生也占全州学生总数的30%以上。

而近年来,凉山彝族学校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各学科的教学效果都有较明显的提高。然而,彝族学生生物课的教学是一直较难突破的课程,生物课内容与彝族传统文化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彝族学校生物学科的积极发展,急需改革调整。

2 彝族生物双语教学与其传统文化间的矛盾分析

彝族学校生物课双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课教学内容和彝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跨越,不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

(1)语言的差异

本来彝、汉两中语言的差异就很大,尤其是语法。所以彝族学生语言和汉语言也就存在很大差异,其汉语水平也很差。彝族学生在上学之前,在家中几乎听不到汉语,也没有汉语环境,甚至在小学毕业前都不会接触到汉族或汉语,即使有汉语进入,也会被彝话。而对彝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一样,生物课等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全国统编的,几乎都采用汉语授课,这导致彝族学生上生物课的时候,不能完全听懂或理解教学内容,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下降,因此尽管老师教的再认真再负责,学生生物课成绩也不见提高。例如很多彝族学生把DNA复制n次理解成第n次复制、把基因频率理解成基因型频率等等。

(2)彝族传统文化与生物课之间的矛盾

彝族学校生物课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彝族双语教学老师,并且生物课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的能力。凉山彝族中学的生物课教师大多都是汉族教师,对彝族的文化背景缺乏理解,也不是很懂彝语,从而使得汉族老师轻视彝族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导致彝族学生对汉族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到生物课教学的效果。

但是目前,有很多民族学校都开展了生物课等双语教学,可以通过双语教学改善生物教学效果。然而,彝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生物课教学内容间又有很大的矛盾。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殖器官、生殖与发育、异性及遗传学等生理方面的知识都是很神秘的,所以彝族人民都很忌讳这方面的语言,这就使得彝族老师和彝族学生在进行生物教学活动中很难解放思想摒弃这些观念,深入地思考这些科学知识,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3 如何推进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

针对上述的主要矛盾和不足,本文主要从主要从加强彝汉双语教学、鼓励彝族教师突破传统文化观念和改进生物教材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1)加强生物学科的彝汉双语教学

目前,凉山彝族的大多数学校主要存在两种双语教学模式,一是所有学科都采用汉语教学,另外开设一门彝语课,叫二类模式;二是所有学科都采用彝语教学,另外开设一门汉语课程,叫一类模式。这些对于那些相对文科的学科来说,都是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成果和效果的,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彝汉族学生的交流。但是由于生物课程存在很多抽象性的名词和内容,因此在进行生物科教学时,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学的模式,如在一类模式班级的课堂中加强汉语,用汉语协助理解、分析教学内容;在二类模式班级课堂中发挥彝语的作用,用彝语协助理解、解释及分析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用汉语无法学懂的生物知识;另外教学不止单单开设一门彝语或汉语课程,要针对生物课多开展几门生物学科课外阅读课,使得彝语或汉语生物教学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彝族学生对生物课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范围,助于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汉语学习,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生物课汉语教学的内容。

此外,在进行生物课汉语教学时,汉族教师应该尊重和了解彝族文化的影响,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耐心地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科学的思维去思考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忽视,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不是埋没他们的能力。

(2)积极鼓励彝族教师突破传统文化观念

我们知道,彝族的传统文化和生物课的一些内容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彝族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时,将很多知识都简略带过,学生们根本听不懂。因此,学校及有关的单位一定要鼓励彝族生物课教师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局限于文化的拘束,而是本着尊重科学知识、尊重学生的原则,认真负责地向学生传授生物科学知识。只有教师抛弃传统观念的偏见,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学校及有关单位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如彝族老师生物教学创新奖、彝族生物教师培训活动、生物课双语教学课堂大赛等。

4 总结

综上,要想加强彝族学校彝族学生的生物课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双语教学、彝族教师和生物教材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地针对彝族文化和彝族学生的特点,实施生物双语教学或其他措施,促进彝族学生生物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学生生物课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丰娟,贾巴木甲,马锦卫,阿力莫日扎.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双语教学实效性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