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一体化建设范文

德育一体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一体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一体化建设

篇1

关键词: 食品经济管理专业 德育 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

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是德育新的生长点,它推动了学生工作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了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应立足学科发展特色,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促进教学改革;以学科发展为核心,学生工作为载体,促进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全的完人;以学生工作与学科建设一体化为平台,推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一、新时期学生工作的职能与内涵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的培养目标随之而变,相应的,学生工作的内容面临更新、扩展和转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勤工助学、招生宣传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内容相继进入学生工作领域[1]。学生工作向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内容并重转变。促进学生道德、智力、情商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学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大学生不仅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中越来越重视通用技能培养与训练,探讨和实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通用技能,承认和张扬学生个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学习、生活的自和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用技能不同于专业技能,它是各个领域中都可以运用的能力。英国里丁大学认为最重要的七项通用技能是:商业意识、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2]。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指出,新世纪的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所需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使学生适应大学、研究生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培养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欣赏能力,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适应的深度和范围体验这些学科,为学生毕业后做细致而广泛的准备,不管他们将来是进入研究生院还是寻找第一份工作[3]。

很多知名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不考虑其所学专业,而是将考核重点放在通用技能的考核上。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用人单位对通用技能的重视程度都并不低于专业技能。可见,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理念

近年来的人才需求表明一向备受冷落的农业专业人才,尤其是涉农企业和食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走势开始上扬,并正在成为职场新热点。食品企业需要既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环境资源、食品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食品经济管理人才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从食品产业体系和食品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视角研究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战略、食品品牌营销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强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坚持素质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以“产学研结合、校企生互动,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食品经济管理高级人才”为专业教育理念,并通过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产学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来践行这一理念。从2007年第一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至今,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已经有5届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以服务产业为宗旨,以社会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食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紧密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食品产业生产经营规律,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方式,拓展产学研结合途径,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走出一条“创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产业、促进就业”的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新路[4]。

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其职业素养和伦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5]。2012年5月我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等情况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企业仅需要食品经济管理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具有面上的了解。近90%的企业在招聘学生时最看重学习、口头沟通、团队服务疑难排解和说服他人等基本的能力。一般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平均在40%左右,想要达到更高的能力水平,如65%以上,则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因此所有的调查企业愿意选择与高校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如实习基地建设、订单人才培养、决策咨询、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的能力普遍达不到雇主的要求,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说明大学生在校的时候更多地专注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基本工作能力,但这恰是工作中很重要的素质。在基本能力的培养上下工夫就会让学生在求职中更具有优势。

篇2

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三位一体学校德育目标明确、内容系统、途径和方法多样,它对学生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据一项省级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发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较低。无独有偶,喻学林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到,集体教育的学校在提供个体独立自主的进行道德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很少,难以使学生获得道德自主能力经验的获得与提升,社会生活的影响合力强于学校影响力,学校只能在道德的基础方面起作用。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校外德育进行补充和延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进行。

一、学校德育受家庭影响

1.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性

个体初到人间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开展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心未滥而先渝教,则化易成”。家庭保证德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对德育的渗透,实现对德育的生活化,“遇物而诲”。

2.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交友、信仰等问题给予指导,但一些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不注意学生的优点和沟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智轻德”,家长往往关心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家庭德育还存在着德育方向迷失和教育理论匾乏,方式、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二、学校德育受社会影响

1.学校德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青少年的生活和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青少年总是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伴随通信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0.1%,而2011年12月该数据变成了64.4%,增加了4.3个百分点。

2.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避免,但社会因素千变万化较难控制。当前实际工作中,学校教育和实际有脱离的现象。德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另外,学校管理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德育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比较有限。这些造成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效果,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脱节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可以从学校-家庭合作、学校-社会合作、家庭-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

1.学校-家庭合作

(1)组建家访教师队伍

培训一批教师,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指导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现家庭条件困难的应进行重点帮助。

(2)组建家长联合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只是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讨论,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以先进的家长群体带动后进的家长群体。

(3)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校讯通”实现即时提醒沟通,利用“班级博客”实现班级管理沟通、利用QQ群实现集体沟通。

2.学校-社会合作

(1)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

近期我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邀请唐山消防中队胜利路支队的警官共同参与,取得较为轰动的效果。建议合作常态化。

(2)建立网路阵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市组织的《道德堂》网上研修,是一种建立网路阵地很好尝试。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3)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设立艺术教育课程,丰富学校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成员品味,也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开展综合实践周活动,劳动亲体验活动。融合生活自理、实践劳动、社会考察为一体。开展学生集体进社区活动,照顾社区孤寡老人,营造尊老爱幼之风。

(4)适当开放学校资源

学校具有浓厚的分化氛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共享学校资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家庭-社会合作

发挥家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以良好的品行修养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走出家教误区,探索和总结自身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既对孩子尽职又要对社会负责;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充分的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充分地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大胆地干;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尽情地说;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形成“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0,(5):33-36.

\[2\]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3\]张蕊.价值多元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建设的实践探索\[C\].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2013.

\[4\]蔡登峰.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篇3

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n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4.家庭、社会、学校融合,凝聚学校多主体共建课程的力量

篇4

    就奥运这个话题,我想说说基层服务区的体育。基层服务区的体育与奥运体育显然有所不同,但也是一个单位文化建设、精神风貌、发展水平和职工素质的体现,在奥运会结束后,多个媒体报道说中国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仅占8.3%,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令国人堪忧,为此我对熟悉的服务区进行了一些调查,其结果是服务区员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绝不高于媒体报道的比例,这个状况起码是与高管局和服务管理中心近几年来一再提倡和推动的文化建设是不相称,归结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高速公路管理局09年整合之后,无论是高管局还是服务管理中心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而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正是由于加强了文化建设,使服务区无论是内部管理、服务经营、形象建设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特别是高管局在2010年举行的大型职工运动会,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是推动职工体育运动的重大举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了基层体育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观念上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其实不然,体力劳动是对人体的一种消耗,长期的体力劳动会给人体带来这样和那样的损害,而体育锻炼则是对人体和精神的调节,也是对人体各个器官的加强与补充,所以说体力劳动绝对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二是有些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有锻炼的必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身体好的时候是最佳锻炼时期,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当一旦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再想起健身,为时已晚,如果你对照大街上那些中过风的人在寒风或酷热的天气里手脚画着圈艰难抗争、期盼恢复健康的情景,你定会有所感悟。

    三、在审美问题上不够全面,在观看奥运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哪个不是向人们展现着健康的体魄,谁不会对他们那种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所倾倒,而我们之间确有着一部分人却过多地注重时髦的服饰和化妆,而缺乏对健康内在美的认识,稍加注意便可看到我们周边绝对不乏年纪青青就大腹便便或者骨瘦如柴弓腰驼背者,更有甚者年龄不大都浑身的老人病,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时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健康美又有外在美的高速员工,为我们伟大的高速事业多做贡献。

    四、不能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及员工经济收入的增长,业余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广泛,在分配业余时间时,一些人往往的过多的把自己放在电视机旁、电脑桌边或者酒杯里,而经体育锻炼的时间却非常吝啬,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体,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每天远离一会儿电脑、电视和酒杯,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

    五、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服务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体育健身器材和场地相对较少,甚至有些服务区连一块青年人喜欢篮球场地都没有,虽然说不用器材也可锻炼如:走步、慢跑等,但这相对说比较枯燥,不利于培养职工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状况与当前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像城市的区民小区,农村的广场大众户外健身器材都已非常普遍,所以说改善客观环境也是非常的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有些服务区的职工体育文化建设与服务管理中总体发展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为弥补这个差距,我建议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以工会、共青团为主导,积极指导广大职工参加各项业余体育活动,采取集中组织和引导职工自娱自乐相结合的方式,使服务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成为服务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常态化工作。

    二、加强对职工思想教育和体育健身的知识培训,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把培养职工的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作为和追求健康重点,在体育知识培养方面,聘请有关专家教练讲课,让广大职工对体育健身和预防伤害的知识,学会一些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技术以及世界上的热门体育项目的特点,提高广大职工的欣赏水平,进而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

篇5

关键词 课程改革;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理实一体化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70-02

1 教材开发的背景

由于现代控制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主导地位日渐突出,如在数控机床中,既有可编程控制器,又有步进电机和变频器。因此,有必要加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设备维修专业电类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2001年,笔者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课题之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1]中,担任《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基本要求的编写任务。该教学指导方案首次将电力电子技术和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整合到一门课程中,所以取名“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并将《电工电子技术》传统教材中的机床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简介等内容另规划了一门课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另外,增加相应的实训内容――电工技术实训与电子技术实训。该教学基本要求为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干课“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提供了编写依据。

2 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要根据课程的属性,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将知识、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在专业教学中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比较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实施。《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材的三个版别,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版教材的编写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即2000―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提出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个时间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该阶段先解决适应当时高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匮乏的问题。其次,由于各院校的实验条件差异太大,所以第一版教材只编写理论内容,实验由各校根据自己的设备状况组织教学内容。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使用该教材的同时,自编了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自身特点,理论模块仍采用章节模式编写,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在理论课时大量压缩的趋势下,教材内容的取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理论模块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其内容涵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必需的电类基础知识。

1)电工技术内容的选取基本原则是以工业常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主要对象,学习交直流电相关知识。如直流电路主要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应用等,交流电路主要介绍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及在RLC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使读者对相量及相位差的意义理解到位,并能应用到三相电路的分析中,为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持。

2)电子技术内容的选取基本原则是以电子器件的外特性为研究对象,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触发器的应用为桥梁,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将负反馈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在一章编写,重点是理解开、闭环的概念及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等。

3)电力电子技术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是以变频器为对象,了解电力电子的节能技术,学习相控整流与逆变的基本原理,最终能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到机电产品维修技术中。

第二版教材[2]的编写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即2006―2010年。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阶段国家对职业院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使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得以提升和普及,实验设备以天煌教仪的普及率最高。所以,在教材的改版规划中,将校本实验教材的内容加入到第二版教材中,另外还增加立体化教材的内容之一――电子多媒体课件,便于教师教学。2006年,该教材立项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的接线能力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实验内容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编写实验内容选择的电路和电路参数尽量和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设备一致,方便采用本教材的师生。如直流电路综合实验,共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验证KCL和KVL;任务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适用性;任务三,验证非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不适用性。由于此实验电路接线较少,所以安排了三个任务。学生在此教学情境中使用了电压源,理解了电压源不作用时用短路线代替,对叠加定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又如在计数器实验内容中,由于接线复杂,所以仅安排了两个实验任务。实际教学效果显示,实验内容安排合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版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即2011―2015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由于现阶段高职入学分数差异越来越大,实现差异化教学势在必行。所以,第三版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理论难度的同时,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边学边练”内容,力求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的指南。“边学边练”由“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等组成,是为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学生开发的选学内容,以项目式教学模式编写。“读一读”的内容是与教学项目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议一议”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练一练”的内容是将该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上述内容发现,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

3 教材建设的成果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材建设出现“一纲多本”,此举措对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都提出了挑战,也使高职教材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涌现了一大批适合高职教育层次的优秀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抛弃“拼凑”、弘扬“撰写”是编写团队的主旨。笔者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2006年入选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使用本教材的学校达22所以上,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六所院校)和广东省(五所院校)。2013年本教材获机械工业出版社畅销书称号,同年获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3]。数据表明,本教材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6

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匮乏。高级技工学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师资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师资问题,就是“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技工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所以,建设一支优秀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技工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一体化”教师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的特色所在,是对技工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目前我国正处于探讨阶段,尚无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有“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师”说等等。因为理论上认识不一,各个技工院校制定的“一体化”教师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由此而建立的“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也千差万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笔者更认同的是“双师说”,即“具有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教学资质与能力”的教师。实践证明,专业实践能力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而且在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即既是经师又是技师,既是人师又是事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理应成为“一体化”教师。

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老师阅历较浅

在技工院校,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没有从事与所教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经验,其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

2.教师的证书与教学能力脱节

不少专业理论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了技能“资格证书”,却不具备实习教学指导的能力,上不了实习指导课。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的技师,尽管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强,但由于文化功底薄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阐述不透彻,语言表达不清晰,让学生如坠云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和培养机制亟待理顺

由于对“一体化”教师认知的差异,目前各技工院校中“一体化”教师的资格主要认定方式也千差万别。不少学校追求的是“能力认定法”,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称为“一体化”教师:

(1)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累计有二年以上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半年以上相应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3)具有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4)在企事业或科研等单位取得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职业院校任教1年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建设一支优秀“一体化”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有效地将“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培养、激励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在技工院校中显得尤为迫切。

三、江铜高级技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江铜高级技校属于国家大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办学,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针对“一体化”教师缺乏的现象,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校企合作、多元综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开展“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借鉴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结合”、“英国的工读交替制”,立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面向社会,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是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领导与企业领导经常进行岗位交流,在领导层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意识。校企双方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定期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去“顶岗实践”,也长期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担任教学工作。目前,学校聘用的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8%,到企业参加过“顶岗实践”的专业教师占91.8%以上,有的专业教师甚至多次“顶岗实践”。

2.完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培训机制

聘用企业能工巧匠来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以他们为主导,对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技能追踪培训。采取“导师带徒”的帮扶结对形式,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促进学校大部分骨干教师逐步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体化”教师。

3.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出培训

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的特点,每年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外地进行强化培训。通过送外培训,学校一大批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掌握了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取得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资格证、技能鉴定考评员证等。

4.一岗多能,搭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新平台

根据教学安排,学生第三学年为赴企业实习期。应企业的要求,学校经常派出教师管理学生实习,称之为“带队老师”。“带队老师”不仅要协助企业管理好实习学生,还须参加企业实践,与实习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生产和管理,掌握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第一手信息。学校多数年轻的专业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专业见识,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加快了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步伐。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一体化”教师自我进取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学校在课酬标准、评先评优、进修深造、职称评审等各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激发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向“一体化”转化。

四、对“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整个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人才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高素质“一体化”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一的培养模式、短暂的培训方式都难以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高等院校的培养培训、企业生产实践的磨练、技工院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自我的学习提升等多方面相结合,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篇7

学校体育教育是一门思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施要靠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而校园体育的实践过程就是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推广过程。对独立院校来说,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有较强的可塑性,应发挥比较灵活的教育方式,重视体育对其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体育,体育活动有其趣味性和竞技性,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还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学习的严谨性和体育的活泼性相交叉统一的文化氛围下,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体育活动无疑就是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注入了一剂新鲜血液,使其充满活力,并因此产生强大的文化凝聚力。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文化必然具有社会与学校两种群体的特点,即继承性、主导性、封闭性和流变性。为了避免“闭门锁园”这种状况的发生,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校园体育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我们可以一方面通过对内引进和对外推广的方法增进与社会的接触,吸取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丰富自身的校园文化,弥补校园文化的缺憾;另一方面,体育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社会交往,不但可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而且能够培养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增强对负面文化的抵抗力。学校体育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和发挥其创造精神的摇篮,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其个性特征往往比母体高校的学生更加强烈,虽然在专业课成绩方面与母体高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没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有着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有待激发的潜在能力。体育活动为独立学院学生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发展专业课之外的爱好与特长,弥补了正课教学统一要求,以分数衡量学生才能的唯一标准的不足。学校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专业课中无法获取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以它的动态性、鲜活性、时代性和专业课教学的基础性、严密性、稳定性形成优势互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如何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体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亚文化,它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体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前文叙述,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强独立学院的体育工作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实现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体育的作用,这也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思考与探索的又一课题。笔者在自身工作实践中,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得出如下几点拙见。校园体育精神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中积累、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校园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总和,是校园群体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潜在力量,校园体育精神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因素,推动着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公平竞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迎接挑战。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比母体高校的学生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可能更容易在社会竞争中遭遇挫折和失败,而体育精神则能给人以信念的支持,从而成为他们摆脱困难、追求理想的动力。校园体育精神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不仅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能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以体育精神促进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将更为深远。从普通高校的发展经验来看,长期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们一直过于注重暂时的体育成绩,忽视了对体育文化的培养。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独立学院教育体系中,如果缺少体育文化素养这一教育环节,那么它所培养的学生就可能在精神层次上出现意志薄弱的现象,形成不够健全的人格,而且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科学锻炼提供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借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独立学院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体育法规制度的同时,应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两方面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完善,以制度和管理保障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鲜明的品牌特色。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要也在发生着变化,必须与时俱进,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入手,注重体育的娱乐性和长远性,淡化强度性和竞技性,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上达到良性循环的效应。剔除缺乏实用性与时代感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此外,体育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要善于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和组织教学,以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注意克服教学形式竞技化的倾向,以推广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利价值。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拓展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中的拼搏行为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更在体育运动交往中锻炼了社会适应能力。独立学院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普通学生运动队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为体育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搞好独立学院的运动队建设工作是体育为独立学院精神文化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当前,校园体育硬件设施的发展始终是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基础方面,良好的体育设施对塑造校园体育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向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各独立学院应把校园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纳入到整体规划中,只有软硬件相统一、人文自然相和谐,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环境的感召力。体育社团作为将大学生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方式,是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兴趣的自由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是学生自我主体的需要,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社团的发展,可以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还可以培养社团骨干与学生裁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素材和群众基础,积累资源,传承文化。

篇8

关键词: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城市规划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is the two years to start get popular a ki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the proposed and implement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ollectiv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inking, to evaluate its 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得是城市、农村各自发展的城乡分割开来的城市二元体系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在当时是适应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主要进行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于农村的发展,主要就是实行和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远远解决不了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城市,这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广大农民也由于进入城市打工,解决了工作问题,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财富。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南方城市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体现出规模不经济来,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同时每年的打工流、返乡流,对交通、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结构,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城市、农村综合发展,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毕由之路。

二、发展的情况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进步的过程。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实践方向。一种实践是把农村并入城市,把村庄当做一个个社区,把由城市通向农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对村庄进行改造,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建立分散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

还有一种实践是对农村的村庄进行适当合并,以几个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庄为聚居点,进行社区化建设,建立城市社区,由于几个村庄进行合并,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相当于一个个小型的卫星城,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缺点

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国外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进行摸索,不断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优缺点都存在。

前一种实践,也可以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这一点上,我国南北方都进行过,不过相对而然,北方主要是围绕村村通工程开展的,而南方走得就比较远了,在农村通路、通水等基础上,逐步把农村作为社区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收集周围乡村和建制镇本身的污水,在没有通污水管网的农村社区,建立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搬迁涉及少,在原有的农村自然聚居点进行环境整治,只是个别小的村庄合并到大的村庄,改造比较容易,而且南方属于亚热带地区,全年温度比较高,微生物活动不容易受到抑制,有利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且建设成本比较低,不用考虑冬季保温问题;不好的地方就是,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建设速度比较慢,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环境面源污染的风险比较大。

后一种实践,相对来说,更适应于北方。北方的聚居村落比较多,比较分散,每个村落人口也不算多,在这种情况下,搞村村通工程只能解决基本的通行等问题,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搞集中化社区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出路。

首先从生活上来说,建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就变得规范简便易行,不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村的垃圾箱投放、每天的出车四处收集垃圾,从运营效率上得到提高,节约了能源。

其次,设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可以减少污水管网的铺设,同时更容易把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在集中建设的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水平比较高,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因为北方不像南方,一年有四季之分,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不便,且成本高,效率低。

再次,建立集中化社区,对于农村的生产污染也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农村人口的适当聚居,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聚居的基础上,有人要发展养殖业,我们就可以有条件建立专业化的养殖小区,统一管理,对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也可以有多种高效率的处理方式进行选择。可以采用新型技术直接处理粪便形成肥料;也可以建设沼气池,发展沼气系统,既提供沼气能源,又提供肥料。这就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的面源污染问题。

还有,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管理,便于规模化种植,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业种植的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的集中管理,带来的是资金的汇集、新型技术的采用、能源的节约、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带来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这也是与当今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大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谐。

这种发展模式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是搞集中化建设,先期建设资金一次性投入比较高,需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四、对未来发展方式的一点思考

目前来说,我们要全面了解我们所处的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

篇9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

一、服装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封闭

传统的实训课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对单项服种制作工艺的学习,普遍存在重点不突出,无技能强化和经验积累过程,造成学后即忘,手脚生疏,难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2.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转为规模型、集约型生产,其生产方式也由传统捆包式发展为单件流式生产。由于实行统一课程管理,加之对课程多样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弹性是课程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以致造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相关课程内容重叠,课程单一无特色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不能使两者有效衔接。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两者课程量的比例分配失调,乃至前者课时有余,后者课时紧缺,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强化;二是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课程内容相互重叠,造成有限课时的浪费,由于课程内容的重复,使得学生的专业兴趣下滑;三是由于理论和实训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再加上课程单一,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萌发厌学心理。

二、推行一体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在实践教学过程别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性和贯通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拓宽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免于狭隘;二是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领域之间建立融合点和互动辐射机制,使学生能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核心课依靠学科进行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衔接和整合;二是以获取知识的方式为基础,以特色课为典型进行提升与拓展;三是依靠巡回课反复演练,不断强化学生个体技能来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以实用性为前提,把学生所学的内容和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内容如下:

1.核心课模块化。模块是组成专业课程的基本单位,它是以课程内容体系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企业生产现状,构成的相对独立、趋于完整的学习单元。课程模块优化设计,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矛盾,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使得整个学习在课程结构优化的知识框架下,相对集中有效。以服装缝制工艺课程内容体系为例:在校内实训室可按企业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并将整个实施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规律作模块划分,即设计与创意模块、技术与生产(品控与质量)模块、营销与推广模块,从而实现学生作品和产品的一体化。三个模块的组合,使教学的各环节重点明确、难点适度、疑点易解、章节有序、环环相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缓解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实践教学环节顺应产业需求。

篇10

【关键词】环境监测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建议 策略

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综合水平。各级环保部门逐步推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当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推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提升监测现代化程度,对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网络。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环境监测部门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比如对于一个市级环境监测站来讲,应用系统就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上报系统等等。而各系统往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存在数据上的共享和交换。如果在建设这些系统之前,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只是基于某块业务自身的需求建设了相应的信息系统,那么就可能导致“信息孤岛”产生,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能实时共享数据,数据需要人工的导出、导入或者另外做接口,不仅容易产生错误,而且增加了工作量。其次,同一数据往往保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导致数据的统一性较差。最后,很多分析决策工具不能应用或是应用的效果不理想。

2、关键性信息化技术面临应用瓶颈。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多是借鉴国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国外的很多思路与方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目前很多地方一哄而上的运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只注重系统模块而不下功夫解决国际先进理念与国内实际结合的关键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与此类似的还有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很多地方只注重该系统的视觉演示效果,而忽视系统本身的数据分析管理功能,使得具备强大功能的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因为缺乏有效的维护使用环境和技术支持而变成了简单的汇报演示道具。

3、项目需求很难确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监测部门对梳理业务需求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情况下不是在基于对单位未来整体业务需求明晰的基础上实行信息化。这样,由于业务需求了解不全面,信息系统很快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因此不得不建设很多信息系统,然后通过各种转换实现一些数据交换,这不仅导致重复投资,而且使得整个信息系统的结构失衡,维护成本高并且稳定性差,难以建设基于整个业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而且,环境监测信息化项目在实施时,项目需求的确定难度很大,随着业务人员对信息系统认识的加深和环保事业自身的快速发展,需求随时会发生变化,导致实施过程中需求一改再改,难以把握。

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做好建设初期项目规划。为了解决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以上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在信息化实施之初,做好信息化规划。首先,对于较大的、需要分期建设的信息系统。考虑项目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以及多项目如何协调推进。在做中长期规划时,不能只考虑某些业务部门的问题,要从整个监测站出发通盘考虑,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整体项目目标;其次,要充分开展需求分析调研工作,明确哪些业务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各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样的监测系统,管理部门需要什么系统来辅助工作等;最后,明确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不同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应能实现数据共享,使用兼容性数据库以保证数据分析系统方便调用各类数据。

2、配备专业信息化人才进行管理。环境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维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单位应该在人才配备上予以保障,配备信息化专业人才管理、维护信息系统,从系统建设开始就全程参与,熟悉各业务系统。信息化系统建成后,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派专人或委托第三方运维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

3、强化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监测部门不但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写出完整和针对性强的分析报告,还应根据排污单位的行业特点及监测时的生产状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做出污染物排放情况、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的正确结论。在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中,要引入信息化的理念,将各类数据、报表进行整合,做到信息化运用。并与常规环境质量监测相结合,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为环境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监测信息。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搞好信息化建设,为环境管理提供同步、连续的服务。

三、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坚持科学技术为根本。在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根据设计和规划的具体要求,从当前监测业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合,对长远的发展计划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保证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除了环境部门本身,要对其他的部门和机关的工作需求有充分的考虑,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主导,兼顾不同部门的信息使用需求,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2、坚持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保证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对多年来的环境数据进行持续的收集与整合,并且将数据和编码的规则进行梳理,从而通过与不同的数据信息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环境监测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监测数据标准的管理,以此提升环境监测信息的质量,并且将其融入到不同的监测业务中,获得更精确的监测结果。

3、以数据流为主。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的行业标准和信息化标准为依据,建立多维化和立体化的思维模式,从数据库架构升级、数据结构改善、数据字典规范化、数据内容核准与筛选4个方面人手,对原有数据库架构和数据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全力打造出科学完善的监测数据模型体系,为监测信息化的高级应用提供根本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4、以应用促发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促进监测信息的有效运用,因此,必须要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运行实践中促进各项技术的完善,而不能将其视为摆设或者是面子工程,只有保证其能够顺利的投入运行,并且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与成熟,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信息化的作用,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作为当前时代的特征,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因素,环境监测信息化是环境管理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监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获得更为有效的运用,通常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监测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且将其进行充分利用,在持续不断的信息更新过程中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丽韵.建筑室内污染源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绿色建筑,2010(06)

篇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与规划;问题与措施

1. 城乡一体化与物流园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当下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论更加隐射出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洽、协调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历史趋势与人们的愿望。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虽然比较滞后,却也在孕育中不断发展。

所谓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合成。其基本内涵式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等把城市与农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1]。

物流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城乡物流一体化需打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分离状态,通过将其紧密联系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物流园区因其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打造城乡供应链、并创造增值效益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巨大。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生俱来的“集聚效应”使得资本充分集中、充满活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农村处在资本“边缘地带”,无可厚非的成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但因其广大的消费供应市场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力和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衔接城乡供应地与销售地的纽带,在城乡互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所示。

物流园区还是城乡经济增长,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多边推进的助推器。物流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农产品,工业品可以在城乡间得到充分互补,优化原材料工业,提升消费品工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农补工”,让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同时,与物流园区的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加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完善,中心城区至各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

图1:物流园区的作用

2.2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促进和优化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市物流和乡村物流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社会经济、空间地理等原因,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上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物流孤岛”。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2]。

新型物流园区的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对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由于加强了物流企业、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实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社会成本、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城乡供需达到平衡,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物流园区的建设还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物流手段,使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物流园难以辐射农村市场

目前,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成本过高,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物流园的建设很难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影响了其对城市现代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农村商贸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3.2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论证,造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晰、物流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诸多难题和不良局面。甚至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应,急功近利,借以建设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为招商引资的幌子,大力开展房地产,酒店,观光旅游等副业活动,而非真正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物流园区本身的建设上。

3.3政府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园的辐射功能无法惠及农村市场的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政府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造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物流人才紧缺[3]。

4.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措施

4.1 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功能定位

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通过不同行政部门的联合来综合协调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城乡物流的发展。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目标对象有利于物流园区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物流园的规划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4]。

4.2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物流园的商业模式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相当复杂,涉及到农村经济作业模式、经营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物流园区作为城乡物流衔接的纽带,应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如农户+合作组织+物流园+城市零售;城市农资生产企业+物流园+农村零售终端;物流园+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同时,可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物流园作为城乡供应链的核心,创造增值效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

4.3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充分合作,力求科学发展

设立研究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以及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科学的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批的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对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产值,扩展业务渠道都起到无法预测的作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市场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反馈具体操作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更加稳健。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必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优化城乡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城乡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以及物流园在城乡物流中可发挥的增值作用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3(04)

[2]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商业时代[J]2010(17)

篇12

关键词: CDIO; 实践能力; 自学能力;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1-70-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based on CDIO

Chen Chunyan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CDIO education model appli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ourses show good results. The model is student-centered, takes "the concept-design-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of the" as the main line,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team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local area network security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DIO; practical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project teaching

0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全周期抽象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1]。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建立课程的关联,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以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在该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在“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以项目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运用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实践,并对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在CDIO的一体化模式的指引下,本课程教学小组经过企业调研,招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多种途径,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以培养学生“用户终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和初步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与框架结构,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培养学生具备小型企业局域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获得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信息安全核心职业能力。

1.1 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

以教、学、做为核心开展的“局域网安全与运维”一体化教学,体现了由“职业分析”到“课程定位”的纵向一体化,以及从“项目导向”到“任务驱动”的横向一体化。如图1所示。

[项目导向

项目1

项目2\&][任务驱动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 [教] [学] [做] [职业分析] [课程定位]

图1 模块化教学体系

1.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局域网安全与运维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更加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依据从“项目导向”到“任务驱动”的横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本课程实践性强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两个具体的项目为依托,共设计了八个具体的任务,如图2所示。

[项目][计算机系统的主机安全防护][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件和运维][计算机访问控制与安全漏洞修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备份与恢复][计算机系统病毒的防护][加密计算机数据安全][计算机网络在办公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接入][局域网互联][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子任务]

图2 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1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机防护通过信息备份与恢复、计算机病毒防护、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控制与漏洞修补和加密数据安全四个方面来保证主机安全。

项目2 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与运维实现计算机网络接入、通过办公网络提高办公效率、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来有效的管理小型办公网络,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使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由引入项目、分解任务驱动、讲解操作示范、知识归纳、能力展开、问题讨论解决、任务实施与验收到反馈,在整个过程中反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归纳。

2.1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基于CDIO导向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项目任务”,针对所提出的项目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2]。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大体上是这样的: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操作使用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我们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下面几个具体环节:①提出并分析项目任务――目标、背景及要求,主体是教师;②制定计划,安排进度,主体是学生;③分析项目任务――完成任务的思路、途径等,主体是教师和学生;④任务实施、完成工作――核心环节,边学边实践,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上网查找资料、对市场考查等获得实用信息,反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⑤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员和教师;⑥总结――由学生演示任务成果并讨论,老师作点评和总结。

2.2 以学生为主体

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从被动变主动,突显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每一个任务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简明扼要地讲授该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能力目标、任务内容、任务重点和操作难点。余下时间由学生进行任务制定与讨论实施,出现问题一般由学生自主研究解决,教师加强巡视,作启发性提示、释疑和引导。在任务完成后,都要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检查,作小结。使学生从任务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按要求认真完成相应格式的任务报告,教师逐份批阅,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指正和解决,巩固和深化教学成果。

2.3 通过网络教学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常用的一些网络产品、应用软件和网络管理软件等进行查询,包括它们的性能和相关技术与应用领域;也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结合实际比较紧密的应用问题,让他们通过上网来进行资料的查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3 CDIO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CDIO的一体化教学是针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3.1 提高教学质量

CDIO的一体化教学是在一体化教学平台下以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教学中学习知识,增强了学习直观性,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直接消化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由于学生在CDIO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引入行业标准和规范,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得学生在就业前就能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进入企业后可以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

3.3 完善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CDIO的一体化教学要求老师不能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实践的经验,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专业技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实践的需要。因此,一体化教师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熟练掌握专业实践设备的技能特点和操作方法,甚至还要了解设备的基本问题解决方法。

3.4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在一体化教学环境中上课,其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课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写出课题总结,从实践操作上升到理论层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点和原理的理解。

4 结束语

在“局域网安全与运维”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基于CDIO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创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设计,并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的典型应用,跟上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更新的节拍,不断改进,与时俱进,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为一体,为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把握以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旭辉,吴克寿,姜春艳.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工程教育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0.18.

篇13

[关键词] 信息技术;医院信息化建设;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c)-0140-03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展,医院管理系统的应用不断深入,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成为以后医院工作发展的一个趋势。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能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能够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能。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无论是前期的调研和考察,上线的培训和沟通,还是后期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各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环环相扣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避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很多医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目标及实施策略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和把握不住的情况;其次,医院信息人员编配比例不合理,并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兼备管理科学、医学和信息学的复合型人才;再者,医院的医疗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样的投入又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医疗机构缺乏内在的投入资金的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制约着信息化的建设[1]。我们不能完全模仿别人的经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信息系统。本院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案。

1 本院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本院现有的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初建于2000年9月,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业务管理系统模块缺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为了提高本院医护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结合本院的实际业务需求,本院部署上线了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重症监护与手麻系统、临床路径系统、合理用药等十几个系统并购置相关硬件设备,医院的硬件配置整体得到了提高,对医院的人、财、物以及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打造出了医院数字化管理的平台。

2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本院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医院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出现了本院一些特有的问题。从各方面考虑,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信息化建设。

2.1 少数医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重视

医院信息化将大大降低全院成本,全面提升医院各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处理的关系很复杂,要协调的工作很繁琐。只有医院各级领导将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给予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有效打通全医院各部门的信息神经末梢。如果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势必将延缓信息化建设进程,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信息孤岛,极大提高后期维护生产运行的成本,偏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2.2 缺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人员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信息化的进程和结果,制约着医院信息化的高效快速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队伍的壮大,软件和硬件随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需要亲自去一线指导解决,充足的信息人员配备是完成工作的基本保障;同时医院信息化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人员,他是专门为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知晓一定的管理学知识,还要精通信息技术,因此拥有一批具有管医疗、管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2]。

2.3 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投资不足是阻碍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3]。一些医院管理者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购买软件来辅助医院管理和医生工作,没有认识到这是适应全球信息化大趋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的探索和实践,以至于只进行最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来应对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检查。甚至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长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不明显的,甚至需要在系统上线稳定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所成效,没能从长远角度认识信息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中,例如病房楼的扩建、病床的增加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医院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阻碍了信息化的进程。

2.4 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信息科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它应该是全院所有人员相互协作的事。相关科室工作上不配合,相互推诿,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科室的工作都与信息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凡是与信息有关的工作都由信息科来完成是不科学且不实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耽误了工作的进度,而且还有可能降低工作的质量。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医院的信息化作全面的完善改造和升级,新上线的信息系统对于全院医护人员都是全新的事物,需要对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基本操作做好加强训练,可是医护人员对于上线前的集中指导和培训相关的事情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位,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老专家已经习惯了手工书写病历和医嘱,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再加上对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不熟练,造成上线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5 医护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不畅

医院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开发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与医院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了解当前的工作进度,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没有及时地沟通将会延缓工作进程。医院信息化系统一般是在开发商的系统原型上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例如操作习惯、患者医护人员的数量及结构情况等进行修改。这就需要开发商能及时与相关科室人员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大多数医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表达需求时就会出现偏差,开发人员理解不到位,最终导致完成的系统功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系统反复地重新开发设计,造成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延缓工作进程等诸多问题。

3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3.1 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制度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应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4],例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权限分级管理规定等,并成立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责任追究与考核奖惩办法进行公布;为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制订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相关的各项重要工作政策均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个部门,加强对其的约束力。

3.2 引进并着力培养具备医学、管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保证医院信息化人才的质量,医院要从源头抓起,在录用新员工时,凭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知识技能测试、无领导小组测试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进行人才的选拔[5]。同时,新聘人员需要在各科室轮转,掌握各科室最基本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方便以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根据每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的培训制度,例如岗位培训、学术会议、互联网学习等。同时制订定期考核制度,要求能够熟练应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新知识的运用,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合格证书,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保障全体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中央以及地方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卫生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保,新农合等的财政补助政策,并规定医院业务收入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去。同时可以通过社会捐赠、银行低息贷款、重大项目合作等多重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3.4 强化全院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强化责任意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6-7]。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失去了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会有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不管医护人员处于哪个级别,都要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对己负责。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靠单纯的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从心理上接受信息化建设的好处。①医院的各级领导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段增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②加强对广大医护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让所有的医护人员认识到信息系统给以后工作带来的便利,能大大减轻工作负担,这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5 加强医护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8],相关科室与开发商可直接通过当面交谈的方式向领导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相关科室可通过纸质形式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再交给信息科与开发商确认修改。信息科相关人员会定期下临床科室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形成一个电子版的问题汇集放在一个服务器地址上,分情况的轻重缓急逐步解决,最后将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汇总起来分发给各科室,以免工作的重复执行。

终上所述,医院信息化建设避免不了出现问题,只要全院人员上下一心及时地解决问题,就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全院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Z].2008.

[2] 李春林,刘建辉,周根鸿,等.浅析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7):2032-2033.

[3] 温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78-79.

[4] 王双彪.新一轮医改背景下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5):563-566.

[5] 陈敏,陈旭 武琼,等.卫生信息化人才在职培训思考与建议[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3,10(2):135-139.

[6] 罗书练,郑萍,侯世方,等.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3):239-240.

[7] 陈祖林.医院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武警医学,2011,22(5):454-455.

篇14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一体化;措施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建筑中一内一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好的建筑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建筑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既存在许多共性,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一、把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内在联系

1、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考虑室内设计的工作,建筑设计完成后便开始进行施工,而施工完成以后,整个项目建筑便也完成了,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室内设计,那么则会给其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在室内装潢的过程中造成建筑结构被损坏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此外,进行室内装潢的时候会造成很多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与消耗。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也需要室内设计师的参与,通过二者研究、分析、调整之后设计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建筑物。

2、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也要室内设计配合

建筑初步设计阶段是将建筑构想与空间概念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有效的以效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室内设计师的配合就很难确保设计师整体思路的实施,此外,对进一步的设计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关键这也是建筑设计师必须严峻考虑的问题之一,良好的室内空间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应合理的设计,从而造成二次装修的种种隐患。

3、从建筑施工工作角度来看

建筑设计师将建筑前期要求以及施工要求都完整的表现在建筑设计图以及设计方案上,然而项目开发商可能出于商业目的或者经济问题对设计师展示的方案造成各种干扰。后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将设计师的原先设计方案以及要求进行了整改,造成建筑出的建筑物与原先设计师设计的原型不一样,因此,这就需要室内设计师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完善建筑设计师的原意,同时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

1、将室内设计贯穿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

室内设计师一般比建筑设计师具有更加细化的专业体系,其中涉及到室内空间、室内色彩、室内照明、室内陈设、室内背景等,而建筑设计师多侧重建筑结构、材质、性能等方面。室内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要提高室内设计的质量与艺术感染力,需要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进行一体化。实现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一体化应该在建筑设计初期将室内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尤其要将室内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方案的深化阶段,这样为建筑设计提供目的与理念参考,实现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整体配合,为室内设计奠定基础。建筑设计实施阶段要参考室内设计理念选取材料,并做好建筑外形的处理,此外,在建筑设计方案建设阶段,还要参照建设成果进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理念进行优化调整。

2、室内设计师参与建筑设计

装修房一切从细节设计开始,要想将设计进行到底,必然要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和协调,这里所指的“同步”意为在建筑施工前同期进行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协调”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和实施过程中的相互协调。即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期就应参与到其中。

在建筑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室内设计师提出设计构想,由室内设计师侧重地搞出以空间设计为主的室内草案供建筑师设计建筑空间的结构造型、布局时参考;然而室内设计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建筑设计的制约,再依据定案的建筑设计将室内方案补充、修改、具体化。住宅建筑中室内设计师参与建筑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方案反复的推敲、反馈使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因素统筹安排,其中包括水电暖通等各种设计的协调与配合,实现设计一体化,减少或避免因设计不协调等人为因素产生的弊端和损失,使住宅内部的空间更加人性化。

3、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的协调

强调住宅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相互协调的设计观,主要包括:即视觉上的延伸、心理上的融合、文化上的统一,使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在风格、文化、内涵上更好地延续建筑所传达的精神和内涵,使整个建筑达到内外风格的统一。

1)视觉的延伸。人对建筑及其空间的感知和体验,首先主要是依靠视觉感知建筑内外空间的大小、形状、颜色、明暗和动静等方面。建筑的这些“视觉感知元素”对于塑造内部空间的形象和提升内部空间的美学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到住宅室内设计实践中可以引用建筑外部的设计元素,如将建筑外部的造型、材质、色彩、符号、图案、肌理等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室内空间中,使之在视觉上与建筑外部的设计元素相呼应。

2)心理的融合。每一幢住宅建筑物就其外部面貌而言,都具有其特定的风格风貌,室内设计的工作便是要使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其室内空间中同样传达着建筑外部所表现的性格特征,以达到建筑内外空间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因此,室内设计需要着重考虑其营造的内部空间环境在心理层面上对建筑的延伸。具体到住宅室内设计实践中可以将建筑设计采用的对人们的心理上能够产生某些心理暗示的特殊的设计元素(如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符号、图案和雕塑等)加以处理应用于室内。

3)文化的统一。建筑设计需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相结合,任何建筑物的设计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位置、历史时期、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等外部因素。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相互协调和统一,由外及里、由内而外都反映着当时当地的文化特征。具体到室内设计实践中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风格确定室内设计的方向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时代精神的反应,前者可以利用色彩、符号、图案等元素的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来强化室内空间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后者则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材料、仪器、设备等对室内空间进行细化和完善,营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4、基于建筑设计进行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建筑设计中的相关细节,并保证室内设计基于建筑设计进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为应业主要求进行室内空间结构调整,就需要室内设计师充分运用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改造,且改造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技术,以有效减少建筑改造中的安全隐患;室内设计在进行建筑功能处理时,要将建筑整体功能与局部功能相结合,在考虑交通线路合理化与空间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另外,空间的分隔处理与装饰材料的选用都要求建筑室内设计师参照防火规范进行专业化调整与改进。由此可见,建筑室内设计工作进行时需要以建筑设计师为前提,并在室内设计师的专业指导下全面推进。

结语: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二者一体化实行,不仅给建筑的质量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而且二者完美的结合更为居民提供便利,减少二次装修材料损耗的环保性,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离开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就会失去依据和标准;离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将是不完美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环保的居室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