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①自卑胆怯:主要表现为儿童沉默少言,行为举止被动,性格过于内向,对事情缺乏必要信心,主要原因一般是家庭发生变故、自身残疾、曾受创伤等;
②社会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自我约束力弱、抗挫折能力低、依赖心强等,一般导致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家庭溺爱,未给予其充分的锻炼机会,或者是生活环境过于封闭,与外界交流沟通太少;
③自我意识过强:主要表现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且不关心他人和集体,主要是由于家庭过分宠爱或不良观念教育所造成的;
④情绪问题:主要包括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易焦虑,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家长比较专断、惩罚较严厉;
⑤意志力低下:有自制力差、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诱惑,这种心理问题在儿童中目前普遍存在,比如典型的“网瘾”问题,一般是由于儿童分辨力薄弱,并且缺少有益的兴趣爱好所导致的。这五类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典型的儿童心理问题,如何疏导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正是小学教育中的面临的关键工作之一。
2美学的心理意义
美学从起始就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直接的含义是“对感观的感受”,这个含义本身就反映了美学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感受[4]。比如,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描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英国诗人济慈也说:“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在各种美的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是无处不在的,一般都伴随着情感的宣泄、想象的驰骋、心灵的跳跃才能开展下去。美的存在和产生离不开心理因素,反之美也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因素。人在欣赏不同的画作会产生喜怒哀乐的不同感受,比如在观看图1时给人带来安静平和的感受,犹如一种心灵的抚慰,而图2所展现出的则是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更予人一种积极的鼓励感。尽管都以森林作为主题素材,然而由于构图、选景、色调以及角度的差异,给人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美对人的心理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其中潜意识是主导方面,意识的起源、基础和动力都存在于潜意识中。
只有了解了潜意识的活动,才能探访到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也是一种心理意象。儿童的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意象可以透视出儿童的心理,反之通过儿童美术作品也可看到其“内心世界的组成部分”。所以,利用美与心理的关系以及儿童时期心理问题的特点,在美术课程中嵌入心理疏导教育将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3美术教育中的原则与方法
3.1教育原则美术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心理健康疏导的普遍适用意义;另外,由于儿童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自身性格等主客观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教育开展的方式需具有针对性。据此,提出以下几条教育原则:①采用具有普适价值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应针对当前儿童的普遍心理问题或需求,设置特定教学内容,去感受世界中的“真、善、美”。②因人制宜,针对儿童个体差异实施区分教育。对于心理问题突出的个别儿童,要分析其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类型,逐渐培养美术兴趣爱好,参与特定的审美活动或课余创作。③采纳多种教学形式,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吸引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心理教育的效果。
3.2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3.2.1美术作品欣赏与交流
主要通过欣赏蕴含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如画作、视频片段等),在分析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手段后,让学生互相探讨作品的深层次意义,从而在交流中获得收获与共鸣。如图3,反映了网瘾问题的严重性。
3.2.2课堂作品创作和评析
让学生参与特定主题的美术创作,重视学生在创作中表达的情感和想象,而非作品的质量。尊重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并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积极鼓励自卑胆怯儿童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美术创作主题的设置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如针对易焦虑的心理问题,可将主题设置为暖色调的动物嬉戏、家庭团圆或优美风景等场景,给予学生舒缓、温馨的想象空间。
3.2.3户外体验和写生
户外写生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以美激活情感,诱发创作动机,在户外优美风景下创作,不仅融入自然、拓展视野,更能通过这种方式舒展心灵。此外,在这种集体的写生形式中教师还应多关注自我意识过强的孩子,强化他的集体意识,尽可能的引导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2.5合作学习
即由学生分组完成同一件作品。充分结合作品要求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科学搭配分组,促进有机互补。合作学习的形式较为新颖,需要多个同学共同协作,而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必须设计好作品内容和要求,及时处理好集体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怠、矛盾等问题。这种形式有助于帮助信心缺乏的同学,也能促使他们融入集体,增进互相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4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美术教师在引导儿童心理建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1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和材料来自由地完成绘画
儿童受自身经验和文化的影响,会把教师看成权威人物、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帮助他们、分享他们思想和情感的人。教师如果不顾及儿童发展特点,以明显的教训或者命令口气来安排活动或者提问,儿童就会感到压力。只要老师一出现,儿童就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无法自由地创作。对于儿童来说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周全的材料提供,可以尽可能的使他们发挥自然天成的想象力和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这实际上也是对儿童情感的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
4.2要和儿童谈论其美术作品
美术教师在儿童创作完作品后,应和对象儿童做轻松的交谈,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更有把握地确定作品中所传达的心理信息。因为往往很多儿童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受到环境或者材料以及教师要求的影响,并不是出自其本意。倾听儿童对自己作品的讲述,可以鼓励他们讲出许多超越视觉形象和绘画作品本身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画画,涂抹等等创作过程,儿童心理得到了放松,压力得到了释放,这个过程后儿童就更愿意说话交流。所以对许多儿童来说,美术创作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平时不愿意谈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创作者和解读者。孩子们往往藉着作品的构思,对真实世界进行自我剖析,这种剖析既不会让他们感到威胁,也不会让他们难堪,绝大多数儿童还会享受到由创作本身带来的愉悦。教师也更容易获得儿童真实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心理引导。#p#分页标题#e#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这类残疾儿童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提高这类儿童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语文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重度 智力障碍 儿童 语文课程 课堂
语言可以说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工具,正常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体会和了解别人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有交流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智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这些智力障碍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无法正常的进行语言表达使得这些儿童缺少社会交流的经验,考虑到智障儿童将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针对智障儿童进行课程设计,智障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迟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优化课堂设计对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语文课堂的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开展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方面还是应该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区分开来的,智障儿童的反应能力一般是比较缓慢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这种现状通常会给教师造成一种教学的误区,认为只要让智障儿童多加练习形成一定的惯性记忆就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机械练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是进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对于知识点根本没有变通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对智障学生的最终重回社会的教学目的相背离的。其实针对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在进行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数量,而更应该注重质量,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练习,结合教学经验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练习,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精选练习的题目,然后针对精选题目进行重复的练习,易错点进行反复纠正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方式才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有层次的课堂教学
在开展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智障学生的智力程度上的差异,虽然说面向的群体是中重度的智障儿童,但是教师要意识到,虽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学生之间的智力发展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开展上要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多年来的特殊教育的经历将智障学生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智力程度进行分组,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就可以根据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语文课堂上的一些练习中可以出现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将题目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分配下去,这样能够使各个阶层的智障儿童都能够发展,层次教学的形式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的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增加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质量。
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单纯的对他们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由于智力上存在缺陷,对于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相应的比较差。所以说要想让智障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并且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利用多媒体能够展现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兴趣可以说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或是动画进行听、说练习,图片和动画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形式,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听课文的学习,利用电脑制作一些动画课件,从视觉上将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吸引住,延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过看图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跟随图片或者是动画的内容进行想象,同时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声音演示功能也能够让学生进行跟读。比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根据这首古诗的意境,找到与之相符的动画视频,并且要带有配乐朗读的形式,通过视频图画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跟着视频中的声音进行跟读训练,在学会朗读的过程中再加上图画、音乐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加强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复述的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动画内容进行描述,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将学习转化为自身具备的能力才是智障教学的根本目的,让这些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和理解的基本技能,才能够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为进行更加复杂的社会交流打好基础,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根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将文字化的语言转化成具有个性的语言,提升教学的效率。
4.总 结
总之,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被培养的,对于这样的特殊群体,教师要有耐心,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逐步的促进智障儿童的发展,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英.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9)
记者: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似乎进入“多事之秋”,前不久媒体曝光的“喂药事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危机。这一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什么问题?您多年从事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在您看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顾荣芳:最近,媒体相继曝光的陕西、吉林、湖北、甘肃等地几所幼儿园擅自给幼儿喂药的事件,令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慨。幼儿园本应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己任,现在竟成了为谋私利不惜危害幼儿健康乃至生命的“药儿园”。这样的行为显然违反幼儿园教师基本的职业伦理,这不仅是对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园教师称谓的亵渎,而且是对人类基本良知的背离!这之前全国多地连续曝光的幼儿园教师体罚乃至虐待儿童的事件已经让家长深感愤怒,而这次“喂药事件”的曝光,无疑加剧了社会公众对幼儿园的不信任感。我认为,“喂药事件”至少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园管理层及教师基本专业常识的缺乏和专业伦理底线的失守。人人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让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长期服用非必需的处方药,不仅是无知,更是。二是药品监管、使用制度的缺陷。陕西等多地幼儿园均能大量购得“病毒灵”“利巴韦林”等处方药,这种非个例的现象说明我国药品监管和使用制度存在缺陷。三是幼儿园组织管理工作存在“不完全制度缺失”和“实质性制度缺失”。前者指的是虽然有《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但由于实际的组织管理中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这些法律法规在落实时打了折扣;后者指的是“非医(生)非教(师)”的尴尬身份使得幼儿园保健工作从业人员不仅缺乏专业性,而且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导致相关的规章制度因难以落实而处于实质上的缺失状态。
幼儿园当前要做的应该是坚决采取措施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拒绝不当行为需要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已经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我认为当前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真正把这些知识内化并切实践行,做一个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激浊扬清、坚守伦理底线的专业人。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近年来幼儿园仍频频发生虐童等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事件以及食物中毒、火灾、校车事故、意外伤害等危及幼儿生命安全的事件,这一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强烈反差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顾荣芳:无论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是陈鹤琴等老一辈学前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保护幼儿生命和健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近年来各地幼儿园却屡次发生伤害幼儿身心健康和危及幼儿生命安全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教师专业伦理道德等素养的缺失以及园所的组织管理不善有很大关联。对此,我们不仅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轻事件对于幼儿及其家庭的伤害,更要痛定思痛,反思从这些事件中折射出的相关问题,以期减少直至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先说“虐童”事件,我认为有此类言行的教师就不该让他们进入或继续存在于教师队伍之中,对于此类教师,应该坚持“零容忍”,禁止其入职,已入职的要坚决清退。再说食物中毒、火灾、校车事故、意外伤害等事件,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其根源在于组织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相关教育的缺失。各幼儿园虽然都有安全防范、治安监管措施及应急预案,也在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生命安全非儿戏,健康不仅仅靠意识,更要靠行动。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认真地实施安全方面的教育。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保教并重”,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您认为目前幼儿园的“保教结合”实行得怎样?如何做得更好?
顾荣芳:“保教并重”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许多幼儿园都坚守着这一原则。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保教工作的相对分离以及保育员的素质、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使得“保教结合”原则在幼儿园教育中落实得还不够到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保”的现象。
为了真正将“保教结合”原则落到实处,一方面,在职前师资培养中应一如既往地强化儿童卫生保健、儿童心理发展等核心课程,重视准教师的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亲自体验和操作,融通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师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在台湾,一个人要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不仅要修学四年的职前教育课程,还需要完成另外半年的教育实习课程。4+0.5年的学习模式使其入职后能更快胜任工作,做到“保教结合”。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保育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培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地位和待遇,意味着可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强了培训,便可以让保育员增强专业底气,逐步走向专业化,以更好地实现“保教结合”。在这一点上,台湾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台湾的师资培养机构中不仅有专门的高职、专科层次的幼保科、幼保系,而且当地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幼托整合政策规定,幼儿园保教人员都必须修习一定学分的“教保专业知能课程”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可见当地对保教师资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的确,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可能较好地践行“保教结合”原则。
记者: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园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问如何整合各领域教育内容?
顾荣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中已经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应考虑本园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如果幼儿园实施领域课程,那么首先要明确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实施方法,注意在周、月、学期等不同时段的课程实施中考虑课程内容的均衡,以及领域内部与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果幼儿园实施综合课程,那么同样要了解和熟练把握各领域的内容、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本园实际的整合点,切忌内容、目标之间毫无关联的牵强整合,以及“为整合而整合”的低效整合。以主题课程为例,如果某个主题活动有四个子主题,教师不必强求在每个子主题活动中都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只要在整个主题活动中能使各领域内容保持相对均衡即可。而且整合不仅仅包括目标和内容的整合,还包括方法、手段以及环境创设上的整合。教师应该明确,同样的目标可以由不同的内容、方法来实现,而同样的内容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就可能实现不同的目标。在整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目标、内容、方法三者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领域间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记者:您曾经说过,“无论是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您能结合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问题谈谈吗?
顾荣芳:其实,“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等问题是所有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多年前,张雪门先生就认为要编制幼儿园课程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五个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在今天看来,这些问题依然是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所有课程在编制和实施中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以健康领域为例,饮食营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但是根据我对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的研究,部分幼儿所认识的“健康行为”与成人大相径庭,如,有的孩子认为“吃得多就是健康,胖就是健康”。又如,安全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有的幼儿认为“如果勇敢的话(过马路时)看到汽车也可以往前走”。再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让幼儿讨论如何让自己或帮助别人“高兴”起来,而下面这段幼儿与研究者的对话让我深思――研究者:“什么是高兴?”幼儿:“我犯错误的时候大家都笑话我。”研究者:“为什么会高兴?”幼儿:“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我就笑话她。”研究者:“高兴了会怎么样?”幼儿:“高兴了不是好孩子。”研究者:“高兴对我们好不好?”幼儿:“不好,因为高兴了不是好孩子。”研究者:“小朋友如果不高兴了怎么办?”幼儿:“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看到有小朋友在马路上哭,我就笑话她。”……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例子尽管让人非常意外,但如果我们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便会发现这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这就是儿童的“理论”。所以说,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前提是不断了解儿童,否则,无论活动目标多么“科学”,逻辑多么“合理”,方法手段如何多样,都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
记者: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似乎成了眼下一些幼儿园的重要工作目标,有幼儿园把健康教育作为特色创建内容,力争办“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对这些正在或准备开展这方面创建工作的幼儿园,您有什么建议?
顾荣芳:首先,对于办“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的做法,我特别想强调一点,特色不是人为地想办就能办成的,而是植根于园所实际逐渐形成的,特色的形成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我认为园所要开展“健康教育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本园幼儿健康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评估,不仅要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状况,还要了解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饮食行为表现、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健康认知状况,还要了解幼儿的健康行为养成情况;不仅要了解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行,还要了解家长的健康教育知行。二是要对园所的日常生活、集体教育活动及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估,思考如何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园所的课程理念、活动特色结合起来。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学研讨活动,可先以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依托,逐步领会健康教育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健康领域教学如何与日常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贯通,如何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四是选择适合本园实际的健康教育课程,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开展教研活动,探索并积累自己的实践精华,逐步编制适合本园的课程。最后,再次强调,上述每一点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急功近利是不可能真正构建幼儿园的任何特色的。
记者:从《夏令营的较量》到《中外孩子的较量》,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这类反思我国教育问题的报道。有人说,我国的孩子无论在心理素质上还是在身体素质上都与国外的孩子相距甚远。对此您怎么看?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少年儿童健康教育 有效教学 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初教育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更强调《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行为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2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自主建构式
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健康教育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案例1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学习
进行此节教学时,起初还采用了以教师介绍为主的方法授课,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佳,不以为然的样子,课后与学生沟通才知,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中已学过,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由此也得出一个体会:初等教育专业的生物教师也应看看初中的有关教材,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基础)。于是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重新设计为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建构的方法实施学习。教师列人体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知识主线和提纲要求,提出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独立看书、看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建构本节知识,整理知识结构,然后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形成共识,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此内容又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交流中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和水平的高低,教师及时诱导学生反思,点拨精讲,使他们找到了知识和方法的不足,这样学生从同伴中还获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启迪,这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更具有效性,这也是教学内容外的收获。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等部分内容采用此法教学都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2.2 合作互动式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教学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节的学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对此学生已有很多感性认识。而且有些知识与学生自身有关,学生很感兴趣。但教学中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一个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和记的方法进行授课,结果教师讲得吃力乏味,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学失去原想应有的有效性。于是改进教学策略,在另一个班采用了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然后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准备了一些多角度的问题,按照影响人体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同类型及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种因素,把相应的问题分为4个专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任一专题(教师参与调剂,避免组间的重复),组内4人进一步分工细化,每人负责不同的内容,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组内成员间合作互动,分析整理,建构本专题的知识和概念。由于每组只查阅了一个专题的内容,要想获得完整内容就必须进行组间的合作互动,因此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间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学生获得本节完整全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每组同学不仅认真倾听其他组的介绍,还及时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讨论,促进了组间的互帮互学。交流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激起了更多的同学进一步的寻求答案的欲望,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提问和答疑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学习效果显著。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教学,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互动,友情互助,分享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于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如“单亲家庭的儿童成长的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作为问题可以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儿童 同伴关系 功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82-02
1 同伴关系内涵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张文新,1999)。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形成了同伴关系。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与同伴在一起,不同于之前在家里与父母的相处了。同伴关系起着亲子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提供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有重要影响。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关系的功能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获得各方面的能力,个性特征不断完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同伴关系是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适应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化原因,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熟悉他人的特征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已有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更强。
(2)获得情感的支持。马斯诺指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玩耍的过程中能获得快乐。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因为同伴的支持而感受到安全感。现在的家庭多是核心家庭,缺少兄弟姐妹一起成长,而拥有同伴的儿童会减少孤独感。
(3)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促进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这一切会影响到儿童学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3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及成因
研究表明,不良的同伴关系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是指那些捣乱的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破坏的行为。
3.1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喜欢破坏他人的同伴交往,故意捣乱或者侵犯他人。比如其他儿童在游戏时,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会去破坏他们的活动。他们的这种表现有时是希望引起教师和其他儿童的注意。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其他儿童反感。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妒嫉心强;爱说谎;不尊重他人、想要控制他人。
3.2 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3.2.1 儿童自身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般在个性特点上比较笨拙。还有些儿童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而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害怕被他人排斥,长久下来,这些儿童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技能,跟同伴关系很差。其实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3.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家庭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同伴交往。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安排发展。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有些父母觉得社会险恶,儿童没必要过多接触社会,不在学校的时间就是在家里,有些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委屈,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和交往。这样使得孩子缺少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慢慢地容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同伴关系。那些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人分享和合作,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行为,不愿意与同伴交往。这些都是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父母的社交能力,例如父母是爱交际的,孩子也会在那样的家庭氛围里受到影响,倾向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2.3 学校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束从敏(1997)的调查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多是被教师表扬的,受排斥的儿童却多是教师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即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花瓶,还没有被重视,而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3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