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范文

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古代文化文学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古代文化文学常识

篇1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古代文化就是指古代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古人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语文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提出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古诗文无不蕴含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显得有些散乱,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以利于学生的积累。 

 

一、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 

 

对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日常教学,二是中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对课文注释的了解积累外,还要适当补充介绍该作家所代表的思想。如学习《〈论语〉十则》,就要补充介绍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孔子的“仁爱”、“礼义”思想;学习《〈孟子〉两章》,要补充介绍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等儒家思想;学习《公输》,要补充介绍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墨家思想;学习《〈庄子〉故事两则》,要补充介绍庄子的“天道无为”的道家思想、朴素的辩证思维和唯心哲学;学习《智子疑邻》,要补充介绍韩非的以法为本,“法”、“术”、“势”三者结合,“好利恶害”的人性论等法家思想。同时要学生注意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比如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联系等。在课外拓展阅读时可以选择与这些代表人物有关的文言片段进行阅读,使学生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学说的了解。中考复习时,教师可按作家的思想文化倾向进行归类,如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并了解这些人物的共同思想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了解积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等。也可按朝代分类,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潮,如“唐宋家”,不但要知晓“唐宋家”对散文的共同主张,尤其要了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散文的不同风格。“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从上古到近代,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甫的《石壕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葛亮的《出师表》、墨翟的《公输》等,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但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深深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教师在让学生积累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时,也需要让学生注意其时代的局限性,如诸葛亮的狭隘的忠君思想。 

 

二、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现行中学教材古诗文中有许多成语和典故。据初步统计,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有: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怡然称快、夏蚊成雷(《童趣》);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历历在目(《山市》);磨刀霍霍、扑朔迷离(《木兰诗》);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落英缤纷、与世隔绝、无人问津(《桃花源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 说》);水落石出、历历可数(《核舟记》);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老有所终(《大道之行》);如履平地(《观潮》);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游山西村》);不求甚解、环堵萧然(《五柳先生传》);犬牙差互(《小石潭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峰回路转、水落石出、山肴野蔌、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醉翁亭记》);汗流浃背(《满井游记》);鸿鹄之志、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如鱼得水(《隆中对》);三顾茅庐、妄自菲薄(《出师表》);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一鼓作气、辙乱旗靡(《曹刿论战》);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些古代寓言、神话故事或议论短文的题目就是一个成语,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夸父逐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等。对于这些成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其意思,学会运用;中考复习时,再加以系统整理。 

在初中古诗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积累。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等等。对于典故,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领会运用典故的好处,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的了解和积累

1.古人纪日的方法和纪时的方法。 

古人纪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在《观潮》中就出现过“既望”一词。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古代的纪时法有“五更”纪时法: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现过“更定”一词:“是日更定矣” 。另外用“平明(清晨)”、“日中“(正午)、“日暮(黄昏)、“夜阑(深夜)”纪时,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传统的节日文化。 

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写除夕、春节的,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元宵的,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清明的,如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七夕的,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中秋的,如苏轼《水调歌头》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重阳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代的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有吉礼,主要指祭祀神和祖先的礼仪,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曹刿论战》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有成人礼,有关个人成长的礼节,主要是“冠礼”和“笄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仪礼,男子20岁行冠礼。笄礼则指女子的成年仪礼,女子15岁行笄礼。《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篇2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篇3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篇4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梳理探究”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课程理念、教材编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却是高考没有直接涉及或涉及甚少。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高考都不考了,那也就可以不教了。于是“梳理探究”便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牺牲品。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4.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篇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很有必要;同时,掌握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几类语文题型也很有帮助。

第一,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很多时候离不开文学文化常识。试看下面的例题。

【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闲”字所传达的心境?

古代诗歌是古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结晶,解读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离不开背景。诗歌鉴赏也有一个重要原则――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如果仅据诗面来解读“闲”的意蕴,“闲”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这样解读违背了知人论世的原则,不符合注解中“南宋遗民”的身份。其实诗人内心是无比凄凉、孤独和惆怅的,从诗中描绘出的落日晚照、杜鹃啼血等意境也可得到印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是这个南宋遗民群体的情感共性,这就是常识对解读诗歌的重要性。

古代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和意境,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许多意象和意境对应蕴含着相对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落花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等;又如象征着高雅,杨柳代表惜别,月光暗含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叫人惆怅,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

如2010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要求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子规即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了解这些文化常识,解题就容易得多,而且积累的意象越多,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

长期的文化积累形成了许多固定词汇或典故传说,如“秋水”“鸿雁”“长亭”“灞桥”“司马青衫”“黍离之悲”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有固定的内涵。2011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黄庭坚《清明》)要求分析“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了解此句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写了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食用人家祭祀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了解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自然就容易答题。

中国文化中的节令文化(如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文化意义)、饮食习俗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或文化活动。如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因介之推为避官而抱树焚死,晋文公便定于此日禁火寒食。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黄州寒食帖》是苏轼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书法作品,书帖的内容是苏轼在寒食节当天即兴创作的五言诗。如果涉猎这些文化常识,解读相关诗歌多有裨益。

第二,文言实词题、翻译题和理解题很多时候和文化常识有关。

熟知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此类题目多有帮助。如古代称谓有名、字、号、斋、籍贯、郡望、官爵等之别,还有许多特定称谓,如年龄有垂髫、豆蔻、弱冠、耄耋等;历法中有干支纪时、“朔”“望”“晦”特定日期之类的常识,熟知这些常识有助于理解原文或准确翻译句子。如《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一句,只有明确知道“戊申”是干支纪日,“晦”指每月月底,“五鼓”是以更鼓纪时,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2】2011年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材料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第2题:

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句中“耄齿”的翻译是一个得分点,如果知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一常识,自然不会丢掉这一分。这个句子的完整翻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科举制度和古代官职常识也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有些表官职称谓或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时直接作为考点设题。如2010年江西卷文言实词题将“除福州观察使 ”中“除(授予官职)”的解释设为选项,2010年上海秋季卷文言实词题直接要求考生解释“乃徙公治之”中“徙”的含义,2011年全国大纲卷文言翻译题将“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中的“有司”作为得分点,2011年福建卷文言文阅读(《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文言实词题将“起佐郡 ”中“起(起任)”的解释设为选项。

另外,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婉言;因忌讳而用婉言则一般称为讳饰。所以含有婉言、讳饰、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翻译时要有所变通,还原用语的本来面目。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中“填沟壑”是“死”的委婉说法,属讳饰;《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中“缙绅”一词,本指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借代指“做官的人”;《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属互文,应译为“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第三,语言运用题中“得体”的要求与文化常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不少谦敬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如中国古代常用敬词拜(拜读)、奉(奉告)、高(高见)、贵(贵恙)、惠(惠顾)、令(令尊)、宝(宝号)、呈(呈报)、垂(垂询)、光(光临),常用谦词家(家父)、舍(舍弟)、鄙(鄙人)、愚(愚见)、敝(敝人)、拙(拙作)、小(小人)、敢(敢问)、见(见教)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雅语,如借光、璧还、斧正、芳龄、教祺等,至今仍然活跃于交际用语中,成为交际用语得体的标志,这些也需要多加积累,并在生活实际中适时运用。试看下面的例子:

【例3】 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