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安全落实
中图分类号:U260.6+6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08201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3、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安全管理理念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加强安全形势教育
加强对上级文件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对在岗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各种特种作业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5)查找
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对存在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当我们真正做到这几条,何愁安全生产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3.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4.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5.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对待每项下级汇报的安全隐患,大力排查各项安全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6.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从小事入手,狠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管理机制,从全盘考虑各项工作的安全细则。
总结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责任
Abstract:"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s basic system, also be the main bod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terprise safety in production main responsibility i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base, foundation work, resolutely curb the occurrence of major accidents, 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tinued, healthy,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key 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1引言
建筑企业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主体。落实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要求“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2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存在的几种类型
一是无知法盲型。依法履行建筑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首要职责。而一些建筑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安全法制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法规要求,违法施工,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擅自将应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肢解发包或则将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指定分包单位。
二是侥幸麻痹型。依法保证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和资金有效投入是建筑企业安全的基础保障。但一些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心存侥幸。企业在安全设备设施保障和资金投入方面,能减则减,能少即少,导致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圆盘锯、钢筋机械、电焊机、潜水泵、手持电动工具等施工机具或陈旧老化,或带病运行,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没有严格按照“三同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通道防护常常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边施工边完善,没有在施工前完成,无法有效保证施工时作业人员通行安全。在安全专项费用上资金投入较少,目前全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取费标准基本维持在每平米4~6元左右,而实际施工中2000目合格安全网价格就在40~90元一床,每平米价格就为4~9元,再加上脚手架、临边防护、灭火器材、安全防护水平网等等安全设施费用的投入,就远超过实际取费4~6元的标准,实际施工中安全文明措施费投入不足在我区是普遍现象。建筑企业在有限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下,就只能购买质量低劣及假冒产品,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安全设施设置不完善,天天赌运气。
三是管理混乱型。依法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而一些建筑企业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或安全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常常不在施工现场,只安排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指导安全管理,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履行安全职责。项目管理机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够情况时有发生,按现行规定一万平米以下至少须1人;1万~5万平米至少须2人;5万平米以上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专职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实际上很多5万平米以上工程没有安全主管,专职安全员也不足3人,同时也没有按规定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职设置。不少施工企业的安全员在职不在岗,将安全证件放在工地,人不在工地,挂靠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不少企业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制度,或者制度陈旧老化,只是用来应付检查,不仅与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不适应,而且与自己的生产实际脱节,安全管理混乱。
四是冒险蛮干型。建筑安全关键是人的安全,依法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到遵章守纪,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用工机制多样化,一些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弱,且大多未受过系统的职业安全技术训练。虽然开展了农民工岗前培训,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安全生产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章冒险蛮干,时而发生安全事故。
3落实建筑企业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的几点想法
3.1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要求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在设备设施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规章制度制定责任、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内容中的具体标准和细则,按照标准和细则对进入我区的建筑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进行评级,对评级低或不满足安全生产施工的企业设立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限制其在区内的投标资格,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警告、处罚等,同时对其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检查和管理。
【关键词】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为社区社会稳定、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分析原因,几乎每一起事故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那么要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加强安全培训,扎实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社区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三、煤矿事故的根源是安全培训不足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有无数幸福被泪水淹没。痛定思痛,矿难事故频发固然有其客观的因素,如煤矿开采要面临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以及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而带来的地热等,还有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但认真剖析原因,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是煤矿职工的行为不规范所致,根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差;另一个是对安全技术不懂,违章蛮干,最终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
对于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或不懂技术的违章蛮干,发生事故那是必然结果,不发生事故才是幸运。然而对于有些事故似乎是客观原因造成,但事实上如果安全培训到位,依然可以减少或避免。
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减少事故发生
树立“防为上”思想,抓好安全教育培训,预防事故发生。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结论是“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抓安全工作,也必须牢固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只有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才能减少或避免灾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这个庞大系统中,预防的重点和基点就是加强安全教育,真正抓好了安全教育培训,就能够从各个方面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培训,就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将其做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更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五、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是指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他们既是需要掌握生产安全技能的骨干,其行为也是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可能对职工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隐患”。其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十分重要。
一、完善的安全生产理念体系,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核
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一个企业刻骨铭心的、永远尊崇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利益的观念、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的总和。安全文化理念同样具有这些特性。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全体职工的共同行为准则和共同行为习惯。
企业能不能实现安全生产,往往并不在于这个企业有没有先进的安全生产的文化理念,而在于这个企业的员工能不能把先进的理念自觉化为行动,努力追求行为与理念的水融。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讲,安全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让职工把握安全生产的文化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企业要树立“职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的观念[:请记住我站域名/]、树立“实现职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观念,树立“实现安全生产是给职工谋的最大幸福”的观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树立“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忽略安全生产就是对企业和职工的最大犯罪”的观念;职工要树立“实现安全生产就是给企业创造效益”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生命和幸福需要安全生产”的观念、树立“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需要安全生产”的观念,既要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又从企业的角度思考安全生产。
二、发挥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决定作用,这是安全文化的本质特征
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决定作用。
1、安全文化要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制度平台。传统管理模式,是让制度形成文字挂在墙上,现代安全文化是让制度成为一种约束力量存在于心中,每一个职工都是安全制度的制定者、运用者、监督者、实施者。职工要成为安全生产制度平台的关键,就必须把自己的安全,当成是维护自己最大根本利益的途径,主动学习掌握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并自觉要求和监督别人严格遵守安全制度、直至自觉要求上级部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执行安全制度。
2、安全文化要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在平常的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随处可见安全生产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或是挂在十分醒目的地方,或是总在安全例会上被反复强调,但安全事故却仍然不时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并没有人去仔细研究。实际上,主要是没有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真正管理者。安全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让职工意识到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自己安全生产的道德约束力。从而自觉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和真正发挥作用,变制度的被动约束为主动约束,变被动安全生产为主动安全生产,从而确保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生产环境由被动优化变为主动优化,变安全事故频发为安全事故为零。
3、安全文化要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保障平台。职工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是职工自己。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必须让车间的安全生产措施发挥作用,车间的安全生产措施必须让班组的安全生产措施发挥作用,班组的安全生产措施必须让职工的安全生产措施发挥作用。只有职工自己重视了安全生产,只有职工牢记了安全生产制度,只有职工自觉按照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岗前充分准备,岗上高度重视,思想不麻痹、预防为主体、操作不违章、安全保障才能落到实处。要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自我保护平台,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就必须避免总是把职工当成安全教育对象、总是让职工被动作为教育受体的做法,而应该让职工作为安全教育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关爱自己、自己尊重自己,企业的教育是必须的,但职工的自我教育更重要。我们有必要形成企业教育职工、职工教育职工、职工教育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的互动局面。
三、让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管理变革,是安全文化的重要追求
关键词:安全管理 经济效益 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是单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关系每个职工最根本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效益这两者之间的存在着辨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安全管理是保证单位持续生产,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生产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单位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单位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前者则解释为单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上述解释只表述了一个方面,都不够全面。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什么是安全效益
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一产出”的关系,即“产出量”大于“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利益。安全效益是指系统中内部在施行安全工作中一定的投资所获取效果的综合价值反映.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事故及危害严重性的增长,安全对于生产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得到了普遍接受。
2、安全的经济效益
安全的经济效益是安全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安全的经济效益从安全投资的物质结果方面,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指单位等社会单元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事故经济损失的降低;安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的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也是较难考察的部分。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
1、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必然结果。只有搞好安全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防范设施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善,两者不可偏废,但安全是重中之重和基础之基础。
2、安全是潜在的效益
所谓潜在就是在初期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潜含在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或结果之中。安全具有正负效益的两重性,既安全生产是潜在的正效益,不安全 (或发生事故)就是潜在的负效益。潜在的正效益来自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反之都是潜在的负效益。正效益蕴含在整体效益中,不明显;而负效益非常明显,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有的甚至无法估量。即使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只有确保安全生产,平安无事,取得效益才是实实在在的,否则,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益或效益的负增长。因此,我们要从安全与效益潜在的两重性中,进一步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它看成单位整体效益的一部分。
3、找出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对单位而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既辩证统一,又相互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就是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作为一个单位,应该明确单位的责任和目的。我们不能忽视安全,也不能不要效益,要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这是责任的体现和每一个单位的根本目的。没有安全,单位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就提高了单位的经济效益。找准了这个平衡点,单位的安全投入就能充分保障,基础就会不断巩固,管理水平就会提高,经济效益就会随之增长,单位就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安全管理的途径
抓好安全工作,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行业的必须管安全、管业务的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的必须管安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任务按照单位管理层次、部门业务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细化到单位、部门和职工,并健全、完善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标准,优化考评方式,严格奖惩兑现,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链。
抓好安全工作,需要加强安全监管的能力。要着眼监管效能,采取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明查与暗访、抽查与普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监管督查机制。加强程序化管理,把握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抓住细节、基层和现场,紧盯重点、难点、弱点和风险点,抓好生产环境、过程、源头安全监管,事前要明确流程、重点、难点、盲点、弱点和风险点,事中要强化作业操作规程和规范,事后要总结、固化经验,找出不足,切实将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生产环节,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要严格监管,突出生产过程中的“零容忍”,对涉及责任不落实、违章、执行不力出现问题的,要严肃责任追究,特别是对那些忽视安全生产、把人命当儿戏的单位或责任人,要坚决依法依规从重处罚。要以过程中的“零容忍”,保证安全生产的零事故。
抓好安全工作,还需要坚持不懈抓预防,建立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思想上要搞好预防,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把“无事当有事抓,小事当大事抓,苗头当问题抓,把别人的问题当自己的问题抓”,要善于把别人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事故的发生一再表明,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是安全工作的大敌,精神松懈和思想滑坡也是安全隐患之一,必须一直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一直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一直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韧劲抓安全管理,才能达到防范事故的目的。同时要在行动上要建立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预案。预案要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工作预案、监管力量、应急组织和物资装备等“五个到位”,预防事故的发生。
抓好安全工作,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在安全工作中,只有全体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享受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生产涉及面广、知识面宽,安全管理人员既要注重政治学习,也要注重业务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安全新技术、新规章的学习。对个人而言,既要懂全面,也要精长处;对部门而言,要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对单位而言,要有管理专家,也要有技术能手,使安全人才结构更加合理。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力争让安全从业人员成为安全生产骨干,各级安全管理干部成为安全管理的专家,各级领导成为安全管理行家,所有职工成为“我能安全”的能手,达到总体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1.1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1.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1.3对工人和干部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同
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1.4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侯,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1.5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的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科学实践。
2加强教育,提高安全管理认识
安全教育是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高低,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设备安全。通过近几年的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已大大提高,有意违章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习惯性违章还屡屡出现。通过分析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尽管有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他可能不去执行或者走捷径,还有就是怕麻烦。在现场有时一项工作可能只需要5min时间就可以完成,可为了保证安全地完成这项工作所做的安全措施却需要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这时就会有人出现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可多次的违章作业不一定都发生问题,所以就使人养成了习惯性违章。要想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就得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并不单单是背背规程,学学通报要采取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专业分期分批的带领职工到出事地点或现场进行讲解,请受伤害的人员谈体会,用大量的事实、事故案例和血的教训对他们进行解说。让他们认识到工作中所做的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是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任务完成的前提。真正使每一个职工认识到在工作中遵章守制,注意安全、重视安全是为了自己,不重视安全发生事故就会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安全上严是爱、宽是害、一次事故坑三代。让他们在工作中养成重视安全,遵章守制的良好习惯,自觉地改掉习惯性违章。
3落实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让各级人员都重视安全,在工作中遵守安全制度。随着国家重视安全、尊重生命的教育,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也在提高。特别是电力行业,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处理得非常严格。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也都非常重视,提出的口号是不能保证安全的工作,宁可不干,也不能冒险干。尽管如此,为什么有时还是小事不断。症结在于安全保证体系不够完善,各级责任制落得不实的问题。安全生产的重点是班站,关键在现场。现场管理者安全意识的高低至关重要,我们的领导总不至于每一个现场都能亲临吧。这就要看现场最高领导的安全意识了,生产管理人员在现场,他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小的作业现场班长就是最高领导,有时工作负责人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而这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公司和车间领导,可他们又是工作的执行者和安全的落实者,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关键。应该把安全责任制落实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现场是干什么的,应该管什么,不是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而是如何安全地带领人员完成任务;遇到不安全或者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的情况,如何采取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章行为应如何处理等。有时在现场看到,有些作业没有专用的设施是不能工作的,或者说是不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可工作人员就敢干,要不就完不成任务,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认可,这些都是事故的隐患。所以说责任制的重点是他们。再就是职工的责任制,有些工作人员明明知道这样干不安全,可还是敢干,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安全责任教育的重点是他们。只有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行。新晨
4监督到位,加大安全管理落实力度
安全监督和奖惩是安全生产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上述各项在工作中是否落实、落实得好坏的总的评价。从理论上讲,如果上述各项工作都能做的很好,都能做到位,安全监督和奖惩是没有意义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目前安全监督在实际的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监督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是动态监督。静态监督是对物、人的思想,安全意识的监督,即:我们目前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对车间、班组的安全性评价。它涵盖了检查人的安全思想、安全组织、安全责任制、安全活动、安全措施、安全工器具的执行情况等内容;而动态监督主要是对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作业行为的监督,也就是我们企业正在制定的,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对作业现场动态的安全性评价。其主要内容是监督一项作业工作从确定、准备、施工到完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这包括人员、车辆的安排,需用材料的配备,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和交代,“三票”的执行,操作和作业的行为规范,工器具和设施的正确使用等。静态的监督固然重要,可是动态的监督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对各项安全内容是不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检验。通过安全性评价,并对好的进行奖励,对差的进行惩处,同时找出安全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安全保证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06,(03).
1.1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1.2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
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
1.3对工人和干部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同
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1.4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
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侯,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
1.5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的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科学实践。
2加强教育,提高安全管理认识
安全教育是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高低,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设备安全。通过近几年的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已大大提高,有意违章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习惯性违章还屡屡出现。通过分析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尽管有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他可能不去执行或者走捷径,还有就是怕麻烦。在现场有时一项工作可能只需要5min时间就可以完成,可为了保证安全地完成这项工作所做的安全措施却需要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这时就会有人出现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可多次的违章作业不一定都发生问题,所以就使人养成了习惯性违章。要想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就得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并不单单是背背规程,学学通报要采取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专业分期分批的带领职工到出事地点或现场进行讲解,请受伤害的人员谈体会,用大量的事实、事故案例和血的教训对他们进行解说。让他们认识到工作中所做的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是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任务完成的前提。真正使每一个职工认识到在工作中遵章守制,注意安全、重视安全是为了自己,不重视安全发生事故就会给自己、家庭和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安全上严是爱、宽是害、一次事故坑三代。让他们在工作中养成重视安全,遵章守制的良好习惯,自觉地改掉习惯性违章。
3落实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让各级人员都重视安全,在工作中遵守安全制度。随着国家重视安全、尊重生命的教育,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也在提高。特别是电力行业,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处理得非常严格。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也都非常重视,提出的口号是不能保证安全的工作,宁可不干,也不能冒险干。尽管如此,为什么有时还是小事不断。症结在于安全保证体系不够完善,各级责任制落得不实的问题。安全生产的重点是班站,关键在现场。现场管理者安全意识的高低至关重要,我们的领导总不至于每一个现场都能亲临吧。这就要看现场最高领导的安全意识了,生产管理人员在现场,他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小的作业现场班长就是最高领导,有时工作负责人就是现场的最高领导,而这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公司和车间领导,可他们又是工作的执行者和安全的落实者,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关键。应该把安全责任制落实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现场是干什么的,应该管什么,不是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而是如何安全地带领人员完成任务;遇到不安全或者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的情况,如何采取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章行为应如何处理等。有时在现场看到,有些作业没有专用的设施是不能工作的,或者说是不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可工作人员就敢干,要不就完不成任务,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场的管理人员也认可,这些都是事故的隐患。所以说责任制的重点是他们。再就是职工的责任制,有些工作人员明明知道这样干不安全,可还是敢干,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安全责任教育的重点是他们。只有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行。新晨
4监督到位,加大安全管理落实力度
安全监督和奖惩是安全生产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上述各项在工作中是否落实、落实得好坏的总的评价。从理论上讲,如果上述各项工作都能做的很好,都能做到位,安全监督和奖惩是没有意义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目前安全监督在实际的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监督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静态监督;另一方面是动态监督。静态监督是对物、人的思想,安全意识的监督,即:我们目前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对车间、班组的安全性评价。它涵盖了检查人的安全思想、安全组织、安全责任制、安全活动、安全措施、安全工器具的执行情况等内容;而动态监督主要是对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作业行为的监督,也就是我们企业正在制定的,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对作业现场动态的安全性评价。其主要内容是监督一项作业工作从确定、准备、施工到完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这包括人员、车辆的安排,需用材料的配备,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和交代,“三票”的执行,操作和作业的行为规范,工器具和设施的正确使用等。静态的监督固然重要,可是动态的监督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对各项安全内容是不是落实到行动上的检验。通过安全性评价,并对好的进行奖励,对差的进行惩处,同时找出安全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安全保证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分析;安全生产管理;解决措施
1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和积极性
由于我国煤化工企业主要产品和中间产物大多是有毒、易爆、易燃且具有腐蚀性的物品,生产工艺相对比较复杂。生产装置多为高温、高压容器和管道,如果不对生产、储存和使用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的安全事故,严重时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煤化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本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障人身的安全、环境的保护,并保障企业能够正常生产,避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煤化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事故预案和防范措施。
1.2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要求
近几年,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年年攀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新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是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要求的有利制约,提升了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度,加强了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环节的控制力度。
2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的不到位
由于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的不到位,严重的影响了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度。因此,要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煤化工企业的每个人,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性和统一性。而我国一些煤化工企业只是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成为了一种形式。
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根本没有安全管的概念,他们从根本上就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意义和重要性,只是当成普通工作,没有发挥出安全管理真正的作用。而且,有些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正确,默许了有些员工在工作中违规的操作行为或者让员工长期处在疲劳工作的状态,就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3提升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要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到每个人
煤化工企业要自身出发,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监督管理体系。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每个人身上,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企业需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每个人提出安全生产任务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企业员工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处置,事后要对事故进行分析,对相关责任者进行处理,让员工吸取事故的教训,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并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3.2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如何做才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呢?因此,需要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直接、主要的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思想教育、事故案例的相关培训和宣传,通过培训提高煤化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和每个人而言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事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动企业其他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并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把控。煤化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岗位的员工进行生产工艺、施工技能和逃生能力的培训,加强员工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做好这些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煤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4结语
煤化工企业是危险化工产品生产的典型安全事故高发的企业,不但造成企业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也不同程度的损害了企业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煤化工企业要从意识上和行动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并且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减少经济的损失,实现煤化工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目标。
作者:廉文君 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鹏.关于煤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2(4):112.
[2]顾慧敏.对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6(1):29-31.
[3]骆灿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教育[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117.
1.1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根本的保障。国家和各个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随时根据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首先,要对安全生产的责任重新确立和划分,明确各个部门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职权,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长远规划,并且在资金的投入、人员的启用、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还要将安全责任有效地落实到电力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电力安全的分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进而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1.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研究
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是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确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必要措施。这就要求国家和各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安全理论研究工作,确立电力安全生产理论学科,增强电力安全生产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理论指导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1.3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方法的有效性
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在监管方法方面,采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管理,管理安全;领导管理,管理领导;班组管理,管理班组;专业管理,管理专业;点面管理,管理点面。以下,将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领导管理,管理领导”,即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对整个生产的人员、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领导的管理,不断增强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领导的作用。也就是说,“领导管理”与“管理领导”两个方面是需要同时注重的,不能只侧重于单方面的管理。同样,在其他的创新内容中,都要秉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的不平衡性。
1.4建立一支新型的高质量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若想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察队伍,首先就要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采用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作业人员,并且还要经常开展对这些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意识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2结语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性是永恒的主题,同时安全生产也是企业得到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企业要想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加强,就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这样可以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避免,进一步控制不良安全生产环境因素的出现,并对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进行保证。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的科学化与安全化得到实现。
1强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
1.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是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在设计过程中的一项根本要求。要想保证建筑项目的安全施工,就要对施工安全进行保证,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1.2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在企业中实施安全生产可以为人们带来稳定、幸福的生活,对企业的顺利发展进行保证。但是在长期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安全生产的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安全生产的规律进行正确的认识,真正意识到事故发生将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1.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企业中所有职工都应该主动接受安全管理,这是企业职工自身利益的实际需要。同时企业各领导干部应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领导干部的素质充分体现出来。此外,与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各项方针与政策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其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切实的保证。
1.4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间接性实践主要是指通过各种规范与理论的学习,帮助职工获得管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职工应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直接性实践主要是指从安全事故中获得经验教训。直接性实践是针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最公正检查,人们必须接受。
2重视对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
2.1对年度安全目标进行制定
在企业中应针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展开安全管理与考核,注意奖罚分明,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对各项技术措施与制度进行制定
企业应对各项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进行制定,进一步明确施工技术与措施,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对工程项目特殊作业与各分项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进行审批,从源头上开始抓安全,并召开班前会议,对各项制度进行传达。
2.3严把六个关口
第一,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新入职的职工应接受建筑施工现场指导以及相关安全教育,只有通过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同时班组长的工作要落实到位,做到分工明确。第二,对班前会议进行召开,在会议中重点强调安全操作规程,引导全体职工树立起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在班前会议之前有主题的展开安全技术操作教育与培训,通过培训与考核发现存在于职工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第三,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制度,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第四,在施工现场对各项制度进行逐条落实。第五,企业应针对施工现场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保证从严处理。第六,积极展开各种类型的安全活动,例如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知识比赛等,使企业所有职工的安全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3积极转变安全管理理念
对于职工来说,安全是最根本的一项福利,甚至可以说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形象,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基础工作进行夯实,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范与标准。其次,对全员安全管理进行落实,因为施工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仅依靠少数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要依靠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到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自觉行动性,这样才能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保证。
4企业加强自身的施工管理
企业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制定完善的制度,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利用自身的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施工人员按流程施工。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部位的施工,一定要按要求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的安全管理,一定要针对施工中各个环境的特点,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来促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另外,企业领导也要加强对安全施工的认识,做好培训工作,树立安全施工的理念。同时也要加强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以此来使相关人员加强对安全施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要想做好安全施工,那么首先要做好的便是强化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之后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安全制度,能够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将施工安全生产目标与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
5加强监督
政府相关监督部门和监理单位一定要加强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验收,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装施工、使用验收等关键环节的严格把关对保证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监督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履行职责的监督和工地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险情事故社会举报制度等各项制度,以此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6重视标准兼治
在企业安全生产工程中,检查的重点在于相关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检查只是安全工作中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根本的方法。如果有安全事故发生,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进行追究,严格贯彻“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对其进行处理,并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经验型安全管理的现状得到改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事故的发生消除,最终达到理想中标本兼治的目的。
7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只有与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员工情况现结合,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并对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贯彻落实,才能对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给予保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作者:白朝辉 单位:石门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一、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
矿山安全管理是以矿山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安全投入资金是搞好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进行非煤矿山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研究,合理的配置资源,优化安全投入方案,确立投资投向,评价安全投入的效果,建立安全投入体系,完善安全投入运作机制,以达到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果的目的,促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提高整个非煤矿山系统的本质化安全。
加强业务培训,驻矿安监员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派出部门要高度重视驻矿安监员的学习培训,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努力把驻矿安监员锻造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好、工作作风好的专业队伍。
二、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生产经营秩序和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是,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亟待加强。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三项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采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努力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根据规划,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力争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落实和强化非煤矿山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依法加强和改善非煤矿山生产单位安全管理,必须强化非煤矿山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安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非煤矿山生产单位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积极采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估、安全评价等方法,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非煤矿山生产单位必须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四、完善制度,强化责任
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国家行政许可的范围,在非煤矿山的行政许可制度中,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源头上制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开办企业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生产。
驻矿安监员发现所派驻企业存在重大隐患和危及矿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责令相关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撤离危险区域,或采取其它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向派出部门报告。矿方不执行驻矿安监员的检查和处理意见的,驻矿安监员必须立即向派出部门报告。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督管理机构要增强执法意识,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对生产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促生产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组织开展好企业安全评估,搞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或业主,要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的力度。认真查处各类事故,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严格工作纪律,驻矿安监员派出部门要与驻矿安监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同时要加强对驻矿安监员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责任。驻矿安监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廉政有关规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安全工作,从制度中管理人员,使得工作人员责任心更强,让安全工作科学有序。
关键词:文化安全 企业发展 深层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报告高度地概括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引领更多的人在自我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得以重构,并通过这种重构过程,推动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狭义来讲,对于企业,文化的意义如同安全一样,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样不可或缺。文化与安全的结合,是企业在安全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精神的升华和人本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认同和结点。从企业文化的内涵来看,它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度环境、员工的作业环境、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自我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企业与人的行为规范等物质精神因素。这种文化所展现的内涵,是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更是渗透于企业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企业安全发展的过程来看,文化安全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灵魂性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保障。
1 文化安全的形成及其构成
文化安全是企业安全的较高形式,也是企业从制度安全到人本安全的过程体现,是伴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安全内涵价值所凸显出的一种要求体现。
1.1 文化安全的形成过程。文化安全的形成,一是对安全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即人们对自身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自身行为过程及其产生后果认识的提升,这种认识上的提升是产生和引进文化安全的前提;二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因素不同责任主体的界定,企业安全生产,靠员工,靠机制,靠管理,根本的靠生产者的责任心。我们之所以把规章制度、作业规范印在物质层面,是因为还没有真正内化到心里,内化到在心理层面形成这样的定势。从这一点来说,安全文化的形成,是因为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视到了安全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深的责任人心的精神层面,而这个层面,只有文化内涵的深入,才能体现出来,这才是产生文化安全的内在因素。
1.2 文化安全的构成要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素,主要包涵两个:一是安全人员的自身要素。即生产者的安全需要,企业员工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效的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在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这属于制度构成要素。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环境要素。文化安全作为精神层面的内涵,并不是简单的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结果,它还是企业、家庭、社会三者这样结合为一体的一定条件下各种环境的不同物质。企业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人的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环境,共同孕育了企业文化安全,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渗透,起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从这一点来说,文化安全的形成,更多的是在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过程中,也是在企业员工业务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最终共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2 文化安全对于企业发展的效应
企业安全文化,从表层来看,是企业安全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产物,从深层意义来说,更多的是企业管理者、生产者出于对企业安全发展和自身安全防护上的认识程度的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的效应,具体概括有以下几种:
2.1 企业安全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文化作为一个词,高度凝缩的是一种价值观,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人本安全叫的很响,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人的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决定性的导向。人的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其不确定性,是安全生产中一个极大变数,人的意识的产生与行为的做出,决定着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使用的安全和效率。企业安全生产中,员工的安全意识差,行为不规范,再好的生产环境和设备条件,也难于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的安全。所以,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好“方向”,发挥好“文化舆论导向”的作用,努力从企业员工安全需求上提升“人的本质安全”水平。
2.2 内控力作用。员工作为企业内部最活跃的因素,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生产方面的活动,表现在企业生产中,就是安全生产与非安全生产的区别。个体和集体所蕴含的力量是不同的,集体的力量往往掩盖不住个体的锋芒,必然在个体的内控力上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企业生产中,要从企业内部的决策层、管理层和生产者三者之间寻求契合点,提升合体的内控力,这样才能使生产处于安全状态,才能真正让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
2.3 安全文化的即时教育作用。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等等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话语,这些理论都是从文化教育层面来说的。从企业安全生产的事实来说,事故往往是来自麻痹安全所致,生产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设备的缺陷、制度的短缺、环境的不完善,而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文化安全,从其深层意义来说,作为企业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目的就是通过文化的灌输,从人的思想上和行为上共同约束人们,让企业生产者真正通过文化安全教育,达到学习安全,杜绝安全工作中的乱作为的行为,提高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
3 文化安全的深层意义
文化安全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来说,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方面会提高员工的自身修养和安全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为企业树立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企业安全生产有着深层意义。
3.1 帮助企业形成自我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单单是人所具备的品质,相对于企业来说,这种价值观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文化安全所形成的价值观,是企业生产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念在企业具体安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意识决定行为,通过文化安全建设,企业通过文化灌输、宣传教育、素质培训等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生产者的安全价值观,使企业员工在思想上真正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在行动上自觉执行企业制定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从自身防护开始,做到安全生产。
3.2 企业安全发展目标实现的导向作用。企业发展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作为安全生产的一个方面,文化安全的深层意义体现在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它是是企业安全产生的源泉。企业发展,取决于安全发展的程度,安全生产、杜绝事故,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从企业生产实际来看,主观上的意愿和客观上的环境变化都是不能对等起来的,也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从这一点来说,企业安全生产,还必须要有文化安全的渗入,还必须有一个可以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具体的措施的存在,这个措施就是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就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就有了方向,有了引导企业发展的具体道路,使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和清晰,更加有利于企业愿景的实现。
3.3 文化安全建设的优势效应、互补效应。从制度安全到文化安全,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在制度安全下,企业的生产变成了机器的流水线生产,把作为企业生产主体的员工的思想进行了禁锢,使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没有真正体现在生产中,削弱了人的生产力的提升水平。文化安全的渗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安全生产本质,生产者再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一环,而是企业安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者,这样就会提高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生产效能了,起到了安全生产的互补作用,更好地发挥了生产者生产的积极性,体现而来优势效应。因此,企业要充分把文化安全的作用发挥出来,将企业与生产者的合力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使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效能得以激发,更加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开展。
文化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制度文化管住的是员工的身体,而没有从意识形态上完全“征服”职工,职工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文化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更高阶段,是从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引导员工实现安全生产,所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要把文化安全的深层意义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使文化的作用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真正实现文化安全引领企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冀.《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02.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 施工安全 质量管理 成本控制
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水映了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电力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建立起安全委员会领导下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的,强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长效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建立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全面实施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促进安全文明施工,以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精品工程。
一、提高电力工程项目安全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对电力施工单位的最根本要求。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伊始,就要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质量、安全的作用,更好地把住安全质量关。在项目实施前,做好危险点预测分析及预控措施,逐级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员工进场后,还要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全面推广使用垃圾通道、高处作业平台、滑线安全网、手扶水平安全绳等标准化安全设施,切实做到“临边有栏、孔洞有盖,水平保护、垂直保护、交叉保护”和“临时围栏标准化,施工照明永久化,厂区道路规范化,施工用电安全化,氧气乙炔系统无漏点,绿化跟着建设走”。这也是电力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安全生产对电力建设单位的影响很大,为保证电力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要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在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单位要对进入电力工程项目部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对进入项目部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参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老职工、新学员,都要进行安全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要求各专业施工队针对电力工程特点,分析工程的危险点、危险源,做好防护措施,并将此作为向职工进行安全交底的主要内容,在作业面做出明显标志,警示施工人员。坚持开展各专业施工队的安全学习活动,使每个职工始终牢记安全、保证安全,确保施工组织顺利进行。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策略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就是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由于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程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且电力工程工期长、投资大、工序多、施工条件复杂,且极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因而制定其施工进度计划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这也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难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果不到位,缺乏预防和事前管理机制。就会造成电力施工和质量事故等问题。由于电力工程造成的影响可涉及数千里,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工作中,必须加强和改进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鉴于此,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紧密跟踪,严格控制。
要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光有完美的计划是不够的,必须严格地对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控制项目的进度,以确保项目计划的进展。同时应该对进度评审结果进行及时地分析,以便确定项目进度变化和预测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项目安全管理上来说,可从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
三、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措施
项目安全管理要对电力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项目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第一安全责任人必须实施安全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项目管理人员要把项目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从现场的仪器仪表到控制室内的集散控制系统等数百种相关的技术设备,对生产设备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组装调试的质量控制以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保证率等各个环节要采用问责制度,进行严格把关。
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要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设备;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违章作业。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项目管理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设备是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应能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工作事关企业发展大局,供电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供电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供电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探索新思路,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 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进度的关系;抓安全生产的态度不坚决,作风不扎实,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对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认真的分析,没有找到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不能及时追究责任、吸取教训。
1.2 缺乏对危险源的辨别能力
受业务素质、知识能力以及责任心的影响,对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危险源的辨别的能力,看不到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找不出周围存在的巨大隐患,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和危害。
1.3 现场标准化作业不到位,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以上现象,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员工培训、强化监督控制等综合手段,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2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3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项监管工作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其它相关工作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按责任制追究责任。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开展工作,防止工作开展的随意性。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
2.4 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5 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6 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