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范文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6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

篇1

关键词:多区域;售后服务;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和反馈所采取的措施管理工作的总称。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销售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域,售后服务遍布各地,售后服务成本的体系建立需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从组织机构、业务操作和公司文化各方面,把成本管理分解落实到各个区域,在满足售后服务基本需求的同时,贯彻公司成本控制理念,压缩售后服务成本空间,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

一、成立售后服务成本费用管理委员会

成本费用管理委员会是成本管理体系的组织基础,其宗旨是以公司售后服务副总和中层领导干部为点,以单位各成员、各业务骨干和费用主管人员为面,以点带面,最终普及到售后服务全员,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参与。

二、区域管理与费用管理相结合原则

区域管理:售后服务成本按照服务区域划分,设立区域主管,下设立服务站,站长对服务站负责。区域主管负责成本费用分解到所管辖区域的服务站,站长对本站所有费用的预算、管理、控制负责,并将服务站所有费用登记与统计,月度汇总上报区域主管。费用管理:对每个成本要素设立费用主管,费用主管对所管理成本要素负责,做到指标月度、季度和年度的预算与实际之间调控。从区域主管与费用主管人员两个维度对费用管理与控制,相互制衡,互相监督,实现全程、多层控制。这样更能识别分析与应对费用控制过程中存在风险,减少无效无理低效费用支出。

三、业务操作层面合理有效控制

1.建立账套盖高楼地基最重要。为了更清楚归集成本,需要单独要设立售后服务账套,便于处理并查询所有收支明细账,便于经营者了解每一项售后事项后期维护成本,为再次销售提供售后成本数据基础。同时方便对区域主管经营业绩考核。根据售后服务网点多、售后事项多的特点,一区域一成本中心,一事项设立一订单。成本中心归集区域各项费用,订单归集涉及到该事项的所有费用。区域系统和内部订单系统组成成本管理体系的经络,经络通了成本构架也就清晰了。2.配备专业财务人员专业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为成本管理体系提供技术保障。要求财务人员能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登记录入各个会计科目,保证售后服务各项收入、成本费用正确性与合理性。3.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这些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牵制,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避免人为因素对成本的不利影响。4.售后服务业务处理中各项成本环节管理与控制在售后服务成本包含成本要素识别、成本预算、管理与控制、责任考核反馈4个环节。这是成本体系的枝和叶。不仅强调各个环节的准确,也强调各个环节的互动,信息共享,相互制约,为实现售后服务乃至公司的目标利润提供保障。(1)识别售后服务成本要素。售后服务成本包含的要素主要有:材料费、工资福利费、差旅费、三包物料消耗、运输费、职工交通费等。会计员对所有费用宏观调控、考核,并对费用的发生合理性进行监督与管理。(2)建立全面成本预算。全面预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售后服务预算时,需要根据环境因素和业务量,估算成本费用,做好费用预算的控制与偏差分析。售后服务制定预算时,相关领导与大员,讨论所有影响费用的因素,编制合理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的预算费用超过该费用总额的一定临界点,需要经过公司级主管签字确认,并且做好会议记录备案。(3)成本管理与控制。①规范部门采购。制定采购制度,规范采购流程。售后服务部门采购按照集中采购与服务区域分散采购相结合模式。利用公开招议标模式在公司本部集中采购货物价值大、技术含量高的物资配件。在保障商品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低值易耗品在服务区域就地采购,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保管成本。②配件销售因地制宜。在售后服务过程中涉及产品配件销售,由于零距离了解顾客需求,针对各个区域目标客户对产品需求的不同,反馈营销部门适度开发产品新功能,寻求相应的营销与售后模式,有效节制因为顾客需求而发生更改事项产生的成本。③物流运输寻求战略伙伴。售后服务涉及到的配件销售品种繁多,大宗配件一般走物流运输。在信誉良好、资质相当的物流公司中寻求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减少配件运输风险、降低售后服务成本。④库存储备寻找最佳存货经济储备量。库存储备关系销售活动、运输成本与仓储成本。库存容量管理最体现产品的质量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制定最佳存货经济储备量,设定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在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减少仓储管理费用同时,保证正常的售后服务用料以及由于采购、设计、工艺、加工、消费者新增要求等各项可能涉及到变更事项用料。(4)建立费用控制奖惩考核机制。考核是对区域主管、费用主管对该负责的区域或控制成本要素调控能力的检验,必须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是对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是激励成本管理体系正常运作最终保障。成本费用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将各负责人预算执行报告和财务反馈的费用动态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各执行单位预算完成情况。

四、建立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公司文化

篇2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与内部控制指数,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不同经济区域内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显著性,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所在地区不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 企业价值 所在地区

一、引言

目前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与研究主要侧重于“风险控制论”和“价值创造论”(宋常,2014)。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价值创造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价值链的一环,是创造价值的管理手段,其最终目标必然是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

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联系。杨德明(2009)、任建国(2012)、谢海娟(2016)等学者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资金管理存在密切相关性;张曾莲(2011)、王凡林(2012)、李国盛(2015)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林钟高(2007)、于海云(2011)分别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和企业性质(国企与非国企)视角探讨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指出了当前内部控制制定与实施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此外,很多国外学者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1)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avid Wills(2000)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股价上;Doyle(2007)认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相对于同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组织效率不高,财务绩效表现欠佳。(2)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的影响。Ogneva(2007)、Suryani(2015)分别讨论了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风险控制和信用风险的关系,指出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风险控制具有显著影响。(3)内部控制对成本费用的影响。Beneish(2008)探讨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成本费用管理效果显著。这些观点都是在收集了大量数据并进行模型运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来源于现实经济,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不难看出,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不多,且主要是从内部控制五要素、企业性质等方面进行阐述。本文使用线性模型(GLM)方法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比较探讨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水平与价值创造效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价值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实体,创造价值是企业的责任,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为了保证盈利目标的实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内部控制便是其中的一环。内部控制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防范风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经济体中,部分管理人员未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予以重视,导致企业管理缺乏秩序,组织不严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价值创造。为了验证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唤起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本文提出:

假设1: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企业价值越高。

我国幅员辽阔,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带,各^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文化也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产权性质、所在地区、行业使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产生了显著差异(陈汉文,2014)。产权性质、所在地区不同使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果不同(谢海娟,2016)。这说明企业所处的地域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可能影响企业价值的提升。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2:根据企业所属地区的不同,按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顺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显著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虑到样本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类公司样本;(2)剔除ST、PT类公司样本;(3)剔除2010―2014年关键数据缺失样本;(4)剔除内部控制指数为0的样本;(5)剔除2007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最终的样本容量为974。其中上市公司的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内部控制指数取自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

(二)变量设计。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1.被解释变量。托宾Q值是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高托宾Q值意味着高产业投资回报率,表示企业前景乐观,企业价值稳步上升。

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根据COSO在《Internal Control An Integrated Framework》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并借鉴王宏等(2011)对内部控制指数的处理方式,本文对内部控制指数取对数,用ICI表示。

3.控制变量。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控制变量的选取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继续引用企业规模和成长性指标,不再单独考虑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是同时考虑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对企业价值的作用,并在相关性分析中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选择的控制变量如下:(1)经营杠杆(DOL),即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营业收入总额变动率。(2)财务杠杆(LEV),用公司年末的资产负债率表示。(3)企业规模(SIZE),用公司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4)成长性(GROWTH),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

4.分组变量。在假设1成立的基础上,由于我国不同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不一样,面临的环境和挑战也不尽相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目前还没有学者给出答案,因此进行分组探讨很有必要。

(三)模型构建。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Q=α0+α1ICI+α2DOL+α3LEV+α4SIZE+α5GROWTH+α6AREA+ε

上述模型用于检验内部控制指数对托宾Q值的影响。其中α0―α6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误差。

四、实证研究与面板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 8.0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根据表2对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被解释变量托宾Q值的均值为1.544722,中位数为1.120982,标准差为1.488129,说明各样本公司间的产业投资回报率差别较大,投资回报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有待提高。解释变量内部控制有效性(ICI)的均值为6.517175,标准差只有0.134932,说明各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布大体较为均匀,上市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有效性在各监管部门与法律法规的监控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但个体仍存在一定差异。经营杠杆(DOL)和成长性(GROWTH)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很大,甚至有正负之分,说明各样本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成长性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可能与之后要讨论的经济带差异有关系。财务杠杆总体水平较为稳定,企业规模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也很大,标准差为1.243523,反映了现实中各样本公司的总资产平均数各不相同。

(二)相关性分析。基于以上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3进一步分析了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虽然一些变量的相关性较大,但经过检验,最大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为1.548456,远小于10,故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

由表3可知,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托宾Q值的相关系数为0.005,且显著性水平为1%,说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初步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1,即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企业的增值能力和升值空间越大,自有资本净收益能力越强,从而企业价值也越可观。

在控制变量方面,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企业规模、成长性与托宾Q值的显著性水平均为1%,具体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目前还无法看出,需借助后面的多元回归分析。财务杠杆与其他控制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为5%,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紧密相关,毕竟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企业成长性取决于企业上一期的营业收入,本期与上期差距越大,变动量就越大,企业规模越大,营业收入可能就较多,但是,一般大规模企业都是成熟企业,收入稳定,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发展空间并不大,因此企业成长性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但不是绝对相关。

(三)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可知,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托宾Q值影响显著,其T值为4.2604(大于2),P值为0(小于0.05),显著性水平为1%,表明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再次证明了假设1,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

除了成长性,其他控制变量与托宾Q值显著负相关,这解释了上一步相关性分析中没能说明的问题: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难题,从而阻碍企业的价值增长,与实际相符。企业规模与企业价值亦呈负相关,因为企业价值不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而无限制增长,这在实际中屡见不鲜。企业的成长性代表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发展能力,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符合实际。纵观回归结果,不难发现选取的变量对该模型是有效的。

(四)分组回归分析。为了证明假设2,本文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有596家、221家及158家上市公司,样本量分别为2 976、1 104和790。以下分别对各变量均值、P值、T值进行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托宾Q值影响最显著,P值为0.0012,远小于0.05,呈现1%的显著性;中部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托宾Q值的影响弱于东部,P值在0―0.05之间,呈现5%的显著性,且西部地区P值(0.0479)大于中部地区P值(0.0261),这说明虽然中部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均呈现5%的显著性,但细分下来,中部地区的显著性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表明中部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大于西部。综上,我们证明了假设2,即根据上市公司所属地区不同,按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显著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次,从表5中不难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托宾Q值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随地域分布的不同也有细微差异,东部最高,其次是中部,西部最低,这也与现实情况大体相符。控制变量方面与总体回归一致,均呈现出明显的显著性,这说明无论企业位于哪里,风险、规模及成长性都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企业长远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篇3

关键词:企业化管理模式 园区 成本 管理

园区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创举,是促进和实现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目前,全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多个科技园区,这些园区在推动世界各国科技进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已建成近90个国家级园区,这些园区缩短了科技成果到市场价值实现的转化时间,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平台。近年来,我国园区不断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区管理模式,根据其在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上的差别,可分为三种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和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园区主要特点是园区的管理机构本身是营利性公司,公司不仅要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招商,还要承担土地征用、人员安置、资金筹措、园区管理、日常工作协调等,担负着开发与管理的双重职能。这种模式与市场经济要求最为接近,在国际上较流行,如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区就由裕廊开发公司负责园区开发管理等。

开发阶段管理和经营阶段管理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必须注意的问题。园区应结合自身发展与管理的国际国内环境及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事前预控、过程控制、事后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企业化管理模式下主要成本控制对象

(一)开发阶段成本定义及成本主要控制对象

园区开发阶段的主要业务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配套设施开发等。按其用途,成本构成内容可分为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配套设施开发成本三类。为了反映各类开发成本的构成,有可将开发成本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通常称为产品成本项目。园区开发阶段一般有以下六个项目: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

(二)经营阶段主要成本控制对象

园区经营管理阶段是指入园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主要业务包括房屋的出租、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维护、为入园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等。此管理阶段的费用即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园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意识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前提

现代成本管理要求全员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要有制度、有方法手段,要有目标成本、责任成本,成本管理还要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分析考核,要让全体员工在各项工作中感受到成本约束。

(二)加强成本管理是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效益是园区发展的根本,然而部分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却只注重展示、示范功能,忽视了园区的经济效益,导致收入不抵成本,入不敷出。园区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是节约支出,降低费用,增加积累,增强实力的主要途径。

三、园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区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并为新时期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在园区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重建设疏管理等制约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园区的成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园区的管理主要是开发阶段和后期经营维护阶段的管理。有的园区只负责开发阶段的管理,总认为园区的设计交给了设计院、园区的项目开发已通过招投标给中标公司,从思想上不重视此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有的园区只负责后期经营维护的管理,后期经营维护没有大量的物资采购、生产过程,成本相对较小,因此也不被重视。然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企业应将全面成本管理思想作为成本管理的核心,即全部成本要素都应该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在这方面,园区的管理意识还相对淡薄、落后。

(二)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有些园区根本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成本管理处于粗放状态。有些园区即便建有比较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形同虚设。另外,许多园区在成本管理手段上仍然采用手工操作。这样表面上是节省了投资硬件的开支,但员工常常会陷入一些繁重事务性劳动当中,没有时间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一些园区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仍然采用手工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系统的方式。成本管理手段的落后导致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没有保证,更无法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降低了园区的经济效益。

(三)成本管控人员素质不高,成本控制责任感不强

园区管理人员相对较少,除项目管理要求的人员专业性比较强外,在成本管理人员中,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加之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个人收入不直接挂钩等,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责任感不强。

四、加强园区成本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强园区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园区各环节全过程进行控制,本文分园区开发阶段和经营阶段两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成本管理重点来阐述园区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开发阶段成本管理的对策

开发阶段的成本在开发阶段结束后会转变为后期经营阶段的固定成本,通过折旧、摊销等形式进入到经营阶段的管理费用。对于开发阶段成本,需分阶段进行全面控制:

1.加强前期成本控制,从源头上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1)严格园区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为入园企业设立了一个门槛,通过该制度可以对入园企业的资质、资产规模、经营范围、服务宗旨等方面作出限定,以利于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部分园区在发展初期把关不严,招商往往不分产业,不分企业品质,急于布满园区,结果造成产出低下、效率低下,入驻企业良莠不齐,这样不利于园区整合资源、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服务的发展思路,为后期的成本投入、成本控制增加难度。因此,严格园区准入制度,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园区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确保概预算科学合理,并派专业人员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提供详细的设计要求和基础资料,防止因设计深度不足、设计缺陷,造成施工成本、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要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因过失造成设计变更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和园区项目部的职能,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做好成本事中控制

(1)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严格把关。每批材料进场,都应该认真进行检查,核对质保材料的有效性以及与实物的符合性,核查实物的外观质量。对主体工程、外墙工程以及装修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都应派专人全程监控。

(2)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每个工程建设项目除了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外,为了使工程按计划施工,早日投入使用,避免因施工拖延而增加的施工成本,还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3.加强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由建设单位代表、施工单位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共同签署的用以证实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施工中要把握好现场签证的质量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园区利益,因此,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要保证签证手续的及时办理,要落实好签字盖章事务,避免日后纠纷。

4.间接费用的控制

间接费用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等,这些费用稍微放松,就极易失控,特别是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招待标准并严格执行。间接费用的控制要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

5.加强成本在工程结算阶段的控制

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先由园区工程项目部专业预算人员对施工单位出具的竣工决算报告进行初步审核,再聘请具备工程决算资格的单位进行审计,认真清理工程实际计量,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避免出现夸大工作量、降低建设标准、虚增造价成本的现象。

(二)经营阶段成本管理的对策

企业化模式下经营阶段的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本文针对园区特殊模式下经营阶段成本内容提出成本管理办法。

1.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园区经营阶段中的管理费用项目繁多,发生次数频繁,涉及面比较广,这就要求其有比较详细的成本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才能起到控降成本的作用。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是加强园区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目标,最终实现园区快速发展的关键。

全过程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职能,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就是建立目标成本、分解责任成本、监控核算过程成本、分析考核成本结果。严格执行全过程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2.整合资源,统一管理,降低单位管理成本

园区经营阶段的管理具有部门精简、人员较少、入园企业较多的特点,每个入园企业都会面临水、电、气的供应,通信设施以及有线电视设备的安装,道路的铺设与养护,保洁、保安、食堂、宿舍、绿化等一系列的业务。园区应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整合到一起,统一管理各入园企业上述服务,取得规模效用,降低单位管理成本。

3.开展专业化服务进行业务外包控制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园区通过整合后外包,能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综合管理成本。

五、结束语

园区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需要园区领导重视、部门员工全员参与以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各环节把关。本文讨论了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园区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针对开发阶段和经营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园区成本管理需不断提高管理方法和手段,把成本控制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最终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弘: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新区2011年上半月刊第10期

[2]贾宗武、刘总理:成本会计 ,会计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立信会计出版社

[3]傅蓉: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国招标周刊2011年第42期

[4]潘沙滨:特思美广场工程监理体会,中国招标周刊2011年第42期

[5]赵宁波:浅析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6]高爱明:项目成本管控必须把握的几个重点环节,交通财会,2007年第8期

[7]陈志红: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5月第24卷第3期

[8]谌海霞:建立我国物流园区入园企业准入制度的探讨,公路与汽运,总第126期

篇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仅仅依靠外部的监管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显得尤为必要。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成为充分揭示其内部控制现状,并促进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为主体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针对金融企业分别出台了《保险中介机构内部控制指引(试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规范。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否“着陆”,其实施的效果如何,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促进金融类上市公司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状况如何?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在全行业中处于何种水平?不同地区、不同交易所,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存在区别?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11—2013年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度量内部控制有效性,分行业、分地区、分交易所、分类型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现状,从而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8年发布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为各国监管当局提供了对银行机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的框架,该框架提出了管理层监督与控制文化、风险认定与评估、控制行为与职责分离、信息与交流、监督活动与修正缺陷、监管当局对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估这六项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13条指导原则。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目标、原则、内容以及评价程序和方法等作出一系列规定。为实现对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定量评价,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李安定、周娜(2007)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总体量化评价;黄娟(2012)构建了5类共23个具体指标组成的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王学峰(2007)从证券公司“脆弱性”、“虚拟性”和“高风险”的特点出发,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我国证券公司的实际特点,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目标、控制主体与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进行了分析,从而构建了证券公司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定量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如骆良彬、王河流(2008)的要素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2011)和张先治、戴文涛(2011)的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本文选用内部控制指数度量内部控制有效性,分行业、分地区、分交易所、分类型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现状。内部控制指数以内部控制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和资产安全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点作为修正变量对内部控制基本指数进行修正,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并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保险机构风险管理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一起同为该指标的制度基础,因而内部控制指数适用于金融类上市公司。 

 

三、统计分析 

本文选取2011—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所有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源于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为千分制,取值范围为[0,1 000]。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2011—2013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量分别为39家、42家和44家,包括货币金融服务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服务上市公司、保险业上市公司和其他金融业上市公司。 

篇5

关键词 社区慢病管理 糖尿病 控制情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6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居民致死、致残及医疗费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对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均较低,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2]。本文收集分析2010年华泾镇社区服务中心纳入慢病管理的51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及相关情况,旨在了解该社区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在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糖尿病患者,按建档时间连续入选513例。所有患者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8年版)》要求进行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均为社区糖尿病慢病管理对象,诊疗数据实行计算机管理。

研究方法:⑴数据采集:数据来自门诊糖尿病管理的电子档案。内容包括:①患者随访空腹或随机静脉血糖值;②患者年龄、性别;③患者的家族史、是否存在并发症;④服药情况。⑵血糖控制判断标准: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空腹血糖4.4~6.1mmol/L、随机血糖4.4~8.0mmol/L为理想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为一般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为控制不良。控制良好包括理想控制和一般控制。⑶服药情况判断:规律服药指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减药、停药;不规律服药指曾有自行停药、漏服、不遵医嘱服药行为超过两次或两次以上。

统计学处理: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进行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基本情况:513例患者中,男181例,女332例;年龄40~90岁,>60岁383例,≤60岁130例,平均68.5±10.1岁;病程0.5~35年,平均9.7±6.3年。

血糖控制情况:513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或随机血糖控制良好254例(49.51%),其中理想控制104例(20.27%),一般控制149例(29.04%);控制不良259例(50.49%)。

513例患者中合并有并发症141例(27.49%)。其中血管病变排首位87例,占有并发症的61.70%;肾脏病变21例(14.89%);视网膜病变17例(12.06%);神经病变8例(5.67%);皮肤感染8例(5.67%)。

血糖控制情况单因素分析:性别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家族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家族史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并发症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的因素分析:本组资料显示空腹或随机血糖控制理想的比例仅20.27%,控制率稍低于上海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3]。本资料显示该社区慢病建档糖尿病患者中有78.17%不规律服药,考虑其原因可能为:①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指导不足。患者是否按医嘱规律服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专科或全科医生的信任。医患关系融洽可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提高执行医嘱的依从性。有研究显示通过健康宣教促进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规律性。②糖尿病患者能够承受药物治疗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其在治疗管理过程中的服药规律性。目前糖尿病治疗一线用药价格偏贵,且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反而影响其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对服药规律性的影响[4]。

故大力开展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如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社区运动锻炼指导,更有着积极意义。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其并发症,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资料显示27.49%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并发症,并发症中血管病变排首位。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尚且不足。社区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慢病患者对慢病知识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强调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患者反复进行慢病防治知识教育,使他们明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严重性[5]。

本组资料显示,建档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接近23%,提示对有家族史的非糖尿患者群应该加以重视,应定期随访,以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以便早期干预。按照《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社区医生应对辖区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血糖检测。

糖尿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这种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管理模式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对糖尿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对糖尿病治疗的误解,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7]。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综上所述,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还未达到理想水平。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能力,在积极治疗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资料,建立健全社区糖尿病的防治网络和信息平台,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强调血糖自我监测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疗和服药的规律性;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水平,及早全面地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切实保障人群健康及减轻国家医疗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锐,施亮,黎衍云.糖尿病社区防治及管理模式的设想与实施[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53-1255.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2008.

3 韩鹏飞.上海市天平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288-290.

4 张永建,季建隆,谢成渝,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效果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1,1(9).

5 王建骏,朱理敏,王丽芬,等.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7-609.

篇6

关键词:疏浚吹填;事前事中;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U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5-0056-02

疏浚吹填原理即是各种挖泥船在水下挖土方,再通过管线运输至指定区域,土料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形成了具有一定密实度的吹填区。疏浚吹填在航道治理,水利建设,吹填造陆,国防等工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我国检机建设的重要行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年限的不断增长,国内的疏浚行业开放程度也随之提升,国外疏浚公司也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这给国内疏浚企业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冲击。疏浚吹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疏浚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发掘降低工程成本的潜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成本控制不仅可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创造更多利润,更能对企业形成良好的成本理念,丰富企业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将重点从事前事中两阶段,结合疏浚吹填工程项目的实际,技术层面上对成本控制发表一些浅见。

1.事前成本控制

开工前的准备阶段,习惯性的做法是对疏浚,吹填区标高进行细致测量,而只是把这些测量数据当做施工期间达到设计要求的一个参照,往往忽视了施工前准备阶段对成本控制也有一定影响。在国外疏浚行业发达的地区,对正式施工前的成本策划则投入较大,除了开工前对水文、地理等基本工况条件做一些细致调查分析外,对水面、水下也必须有详细的的了解,包括对疏浚吹填区水面锚泊的干扰船舶的处理,水下地质环境,例如水下较大石堆、废弃锚可能带来的施工干扰,都会做深入调查,因为这些都可能对后续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产生施工工期延迟、成本增加等连锁反应。

疏浚吹填工程大多数情况都需安排施工船舶进行施工,而施工船舶又有耙吸船、绞吸船及链斗船等不同类型,调遣不同种类的施工船舶在施工前需进行,根据工程量,工程具体要求(如工地位置、挖深,挖宽等)及各类型船舶生产效率选择最佳施工船舶组合,使船舶班组发挥出最大生产效率,尽量避免配置失误而造成的生产能力浪费或窝工等情况。

2.事中成本控制

对疏浚吹填工程而言,事中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分别从疏浚吹填施工工艺到施工管理,进行过诸多阐述。

张洪林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成本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着重阐述了质量成本的控制措施及控制重点,提出企业的质量成本不仅仅包括企业主动性的质量控制与改造,还应该考虑为被动性解决质量问题所产生的相应成本和支出。

刘善利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疏梭行业的发展现状、管理模式等,认为我国与国外疏梭企业的差距体现在由于起步较晚观念落后,形成导致资产收益率和利润率较低的“小投人、大运行费用”的不科学运行方式;设计能力不足和制造水平落后,需要引进核心技术,造成相应成本增加等。通过分析影响成本的各因素,从组织、技术、经济、科技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笔者通过自身参与的南通三夹沙吹填工程实际管理经验出发,总结了几点疏浚吹填施工工艺中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南通三夹沙吹填工程设计将疏浚区内淤土通过施工船舶吹填至指定吹填区内,疏浚区包括西南航道和3个港池,土质为淤泥、细粉砂,疏浚工程量约为2678万m3;吹填区则划分为4个吹填区,总面积约为942m2,设计要求达到标高3m,吹填量约为2426m3。绞吸式挖泥船由于适应范围广,适于港口、河道。湖泊等疏浚工程,特别适合吹填造地,且适合挖掘砂、砂质黏土、砂砾等不同挖泥工况。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地质特点、合同工期等相关因素,本工程累计投入了绞吸式挖泥船9艘分别于各区域协作施工。

2.1分层、分段进行吹填施工

即施工前做好取泥区的地质勘查,根据取泥区的地质情况,分析土质及不同土质标高位置,划分土层,进行施工。分层施工一般上层泥层较厚,这样做到挖泥船的功率得到充分施展,下层泥层较薄,以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合理分层,改变一刀切的施工方法,减少了瞬时塌方造成回於的影响;同时,如果挖的区域靠近边坡,避免了绞吸船做回头工,耗费人力财力油耗,更可能对工期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当挖泥船最大挖深在高潮时达不到设计要求深度,则可采用低潮时挖底层,高潮时挖上层的分层施工方法。

2.2挖泥船单双泵配合施工工艺

即根据土质、排泥场和吹填区的位置,确定管线的布置和排距(浮管加岸管),再可根据排泥管长度确定单双泵配合的施工工艺。对于一定的土质,若排距在一定范围内,挖泥船可采用单水下泵进行作业;若排距超过范围,则挖泥船则因为真空压力不足而需采用水下泵和舱内泵双泵进行作业。针对高浓度泥浆,排距增大还可能会导致泥浆在排泥管内沉淀,还需通过减少泥浆浓度和加缩口等办法进行吹填。土质和排距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泥泵组合,工地实际经验得出的泥泵串联组合如下:

单泵作业的最大优点即是节省柴油,效率为2500m3/h绞吸式挖泥船,日平均耗油约为双泵作业的2/3,每天节省柴油约为6吨(24小时作业),且作业吹填浓度可控制在50%左右,且不需加缩口,土块颗粒比较大,含水少。因此,在吹填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更优先考虑单泵施工,既能更高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省油耗,有利于成本控制。

2.3吹填方向及排水口布置

吹填区的形成应该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从陆侧向海侧施工直至排水口,这样可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吹填区水则可顺流而排出吹填区。若吹填区内形成了中间低两边高的形态,则后期可能会强制排水,加大了成本投人,进而影响成本,因此吹填方向控制应是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排水口的布置则会一定程度影响吹填区的形成速度和平整度,对施工工期的影响显而易见。一般来说,排水口位置应该远离排泥管的入口,且应设置2个或以上的排水口,施工过程根据管线延伸情况轮流使用,用以延长泥浆的流动距离,有利于泥浆沉淀,也有利于减少泥浆的流失量;排水口的过水流量应可控,一般应高于一定时间内吹填区泥浆流入量,防止施工过程中吹填区水位过高,影响围堤安全。

另外,排泥管管口位置吹填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结合吹填区形状,吹填区内平整度的要求进行调节。若前期管头位置靠近施工区边缘,则后期应适当延长管线至施工区中间以避免形成中间低两边高,以利于排水,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后期吹填区内可能需要的机械平整工序。

篇7

[关键词]成本;特点;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96-02

1 煤炭开采成本构成特点

原煤生产过程中,针对没有原材料消耗,所投入的全部耗费均不构成产品的实际,东滩煤矿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除火药、雷管等随产品形成而消耗掉外,其他大量材料如支护用品、专用工具、大型材料等均可多次回收复用。这些材料管理得好,复用次数就多,成本就低,反之势必增加成本,所以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物资材料能够多次复用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使煤炭成本升高。主要是国家规定的调资和提高各种津贴标准的结果。东滩煤矿属于大型矿井,采掘工人多,劳动消耗多,工资成本比重较大。

地面建筑物塌陷赔偿费用高。在采掘过程中,由于大量煤炭被采出来,必然造成地表塌陷,处于塌陷区地面上的建筑物就会受到破坏,需要修复或搬迁,增加了生产成本。

掘进费用对成本影响较大。薄煤层的高产高效需要更多的掘进进尺作保障,开采1.1~1.8米的较薄煤层,巷道消耗量是大采高放顶煤开采的5~7倍,加上系统的形成和频繁搬家换面,对人员占用、万吨掘进率均产生较大影响。使用顺槽支架,推行无单体支护,探索工作面后部运输机十字交叉侧卸设备布置方式,均需要大断面高可靠性支护的巷道作保障。为了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掘进费用对成本影响与其他矿相比较大。

2 煤炭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管理

2.1 工作面生产前期成本的控制及管理

(1)采区合并与巷道布置优化

矿井原设计共划分为20个采区,采区内每个采煤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和可采储量较小,不具备实施集约化生产的条件。经过论证,矿井对原设计采区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原设计的20个采区重新划分为7个采区。即将原设计的一、三、五采区合并为三采区,九、十一、采区合并为五采区,二、十二、十四、十六采区合并为十四采区,十三采区改称为七采区,采区合并调整后,增加了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为纵采放顶煤开采创造了条件。采区巷道布置改革的成功,简化了生产环节和生产系统,降低了掘进率,减少了煤流运输和辅助运输设备占用量以及相应的材耗和电耗,利于实现采掘接续平衡,为矿井的大型化、集中化、系统化生产和不断持续的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采区接续时期成本的控制及管理

对采区设计方案进行认真的经济技术对比和分析,尽量降低万吨掘进率,减少掘进费用对成本影响。定期召开技术分析会,讨论地质构造、采煤、掘进方案等,对复杂的地质构造进行集体会诊,依靠集体的智慧把无效进尺降到最低,制定切合实际的开采措施,提高资源回收率。

2.2 煤炭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煤炭成本的控制,东滩煤矿从影响和构成成本项目的因素出发,根据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

(1)材料费用的控制

近几年来,煤矿所需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和水泥价格变化较大,每年价格都呈现递增趋势,涨价对于矿井煤炭成本构成影响较大,为了消化价格上涨因素,在降低消耗量上下工夫,以加强对材料费的控制,从而降低材料费用。

第一,物资供应部门尽量做到合理库存。物资有计划地库存,做到紧俏物资库存有一定限度,不是越多越好;对一般物资的库存量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把好进货质量、数量检验关,做到物资计划先急后缓。这既保证了供应,又可加速资金周转,从降低材料成本入手,降低材料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加强定额管理,实行费用和实物的双向控制。矿厂根据资源储量情况、采面生产能力,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编制采掘接续明细表,合理准确地确定工作面的搬家时间。供应部门按照接续表再编排各项成本费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分专业、分材料性质,对采煤专业按工作面煤层顶板情况、生产工艺编制采煤区队综合定额。矿实行材料领用审批制度,做到材料消耗宏观有控制,微观有管理。矿还根据定额实行奖金与消耗挂钩,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将物资消化分别落实到采煤、掘进、运输、机电、通风等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强化全体职工的节约意识,对材料费实行费用和实物的双向控制。

第三,实行单耗和材料目标管理双向控制。在单耗管理上,根据经营计划中规定的单耗限额,对区队实行月度考核、结算,按超降额的金额数对等奖罚;在材料目标管理上,根据全矿目标成本分解的材料费目标,按照火工、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其他材料等大项目再分解的明细项目,责任到矿的分管领导、分管部门领导、分管部门责任人,实行月度考核、兑现、奖罚分明。

(2)工资费用的控制

第一,根据“采掘接续明细表”安排的工作条件、生产任务计划、成本承担能力,预测全矿工资水平,再按各专业工资分配比例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并根据各期影响因素及时修订劳动定额,在此基础上实行一线满员、二线精干、三线精减的原则对矿内机构进行调整,并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优化和适时整顿劳动组织,精减富余人员,节省工资开支。

第二,实行严格的定岗制度和定额考核。根据工作岗位,劳动强度,风险责任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如对于采掘区队按劳动定额实行工资总额递进包干,依据产量(掘进进尺)、消耗、质量、安全情况上下浮动,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按岗位责任制及服务数量与质量确定基数,然后与全矿经济效益挂钩等,做到奖罚分明,这样一方面可控制工资费用盲目开支,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益,降低工资成本费用。

(3)其他费用的控制

本部矿井对于组织和管理生产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坚持先算后用,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容易造成浪费和舞弊的一些费用制定严格控制标准,如区队的班组经费,设专人管理,有些费用则实行包干、超支不予报销等措施。

2.3 煤炭成本的后期控制

煤炭成本的后期控制,即对煤炭成本定期进行分析与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定期进行成本分析与相关指标的考核,可为下期更好地进行生产决策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1)成本分析的原则及内容

①成本分析的原则。第一,煤炭成本分析时考虑井下地质情况的变化引起的出水、断层等影响生产条件的变更因素。因此,分析时找出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生产经营计划的可比因素,从而求得正确的对比和评价。第二,煤炭成本要从区队内部分析,联系到同采煤区域、同专业、同类型的成本分析,扩大成本分析范围,找出成本高低、升降的实质和关键,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第三,煤炭成本分析要结合中心工作,抓住重点深入剖析,将影响成本升降的企业内部与外部原因加以区别。

②成本分析的内容。第一,分析成本超降额和超降率。这些内容可通过计算和考核对比成品超降额和超降率指标来进行。第二,通过本年实际与上年实际、与本年计划、与矿井历史最好水平、与同类型成本指标相比较,结合调查研究和掌握的数据分析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之间的差异,找出差异发生的原因。

(2)相关指标的考核

对与成本相关指标的严密考核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包括对采煤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工资的考核,材料消耗的考核、劳动生产率的考核、职工工资及安全指标的考核等。

①提高煤炭回收率。本部矿井始终把采煤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管理当做重点工作来抓,依据采煤工作面的长度、推进度、循环率、采高等计算应出的煤量,与实际生产的煤量比较,按照制定的考核办法进行奖罚。

②实行捆绑式工资材料完全成本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采掘单位计件考核变为目标成本承包考核,将辅助单位计时工资加奖励变为对采掘单位提供的劳务服务进行量化,确定单价,实行有偿服务相互结算。采掘单位成本单价乘产量进尺为总收入,总收入减总物耗支出余额为工资结算额;生产辅助和服务性单位总收入为服务劳务单价乘服务劳务工作量为总收入,总收入减总支出为结算工资额。

③材料消耗的考核。材料消耗实行月度考核,采掘区队根据经营计划中规定的材料单耗指标乘以实际完成的产量(或进尺),再乘以材料的单价,计算出允许消耗的材料费,辅助单位按工程量考核材料费;各单位实际消耗的材料费与允许消耗的材料费相比,实行节超对等奖罚。

④劳动生产率的考核。每月对生产单位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没有完成计划的单位按百分比单价结算工资,机电、运输、通风等辅助单位没有完成计划规定的工作项目,除该项目无工资外,还要进行处罚;矿厂还对采煤区队的回采工效,掘进队的掘进工效进行考核,没有达到计划的区队工资按比例下浮。

通过以上成本控制措施的严格落实,2011年矿井全年完成商品煤729万吨,比考核、目标、力争分别增加39万吨、19万吨、9万吨;生产精煤277万吨,超计划42万吨;完成修旧利废总值1951万元,节约资金1635万元。商品煤完全成本每吨303元,比考核、目标和力争分别降低11.35元、3.80元和0.12元。煤炭回采率提高2.80%,多回采煤炭20万吨。

篇8

一、石油工程成本构成

石油工程项目依照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类,这五类分别是钻井工程项目、地质勘探工程项目、科技协作项目、基本建设项目、专业服务项目。通常情况下,石油工程的项目成本也包括五大类,这五大类分别是矿区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辅助成本。以下,笔者就从这几大类系统的阐述石油工程成本的构成。

1.矿区取得产生成本该成本的形成是指在通过租赁和购买以及其他途径获得一个矿区的时候,所产生的成本。矿区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分别是:购买或是租赁矿区所产生的费用以及产生的相关定金;在采矿的过程中需要支出的费用;在获取矿区的时候所产生的相关法律费用、租金费用等等。

2.矿区勘探产生的成本工作人员对矿区进行勘探作业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费用支出。矿区勘探产生的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是矿区非钻进勘探成本和钻进勘探成本。勘探产生的成本比较多,例如勘探人员的薪金、勘探过程中产生的调查费用以及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所产生的费用等等。

3.开发矿区产生的成本所谓的开发矿区产生的成本其实就是指为了探明矿区石油储量和为了开

采、处理、集输和储存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开发矿区产生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多,包括为了储备天然气而产生的费用、为了集输天然气和石油所产生的费用等等。4.生产所产生的成本所谓的生产成本是指处理和维护矿区井及相关设备所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损坏与折旧、操作相关机器所产生的费用等等。

5.辅助设备和设施所产生的费用辅助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各种地震设备等等,这些设备的造价非常高,所以一旦进行矿区开发那么势必会引进一大批的设备和设施,相应的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费用。总而言之,石油工程成本构成的种类较多,因此,应当仔细的分析成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实现石油项目成本的控制。

二、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石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体系,但是,总体上还是在依照财务核算以及保障资金安全的方面去进行石油工程的财务管理,因此,并没有对降低合同成本、加强管理预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控制成本的方式过于粗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具体来说,我国石油工程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投议标的阶段,没有树立成本意识。

2.没有精确的对操作成本进行预算。

3.全员控制成本的协作性不高。

4.没有精准的计量风险成本。造成石油工程成本管理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的反馈和协作机制的缺乏,既没有体现出系统性,也没有动态性。从本质上来说,管理石油工程项目成本应该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且是一个全过程闭环控制系统。它应该是将整个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统一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这样,石油工程成本管理才能够切实的展开下去。

三、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模式

只有快速降低石油工程的成本,石油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谋取更大的利益。石油工程成本的降低是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需求。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成本控制模式。该控制成本控制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构成的,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目标、原则、控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这些运行机制是以“事前预算、事中精细核算和动态监控、事后全面分析评价”的管理逻辑进行设计的,随着石油项目业务的逐步展开,这些机制也会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有效地降低石油项目成本。以下是石油工程成本控制模式的运行机制:

1.以WBS为基础的成本预算机制。该机制的展开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由于石油项目的范围以及项目内容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以WBS为基础进行。

2.以ABC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机制。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是该机制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有上一机制作为基础,所以成本核算机制的运行就变得顺其自然了。该机制一方面能够提供合理的、细致的成本信息,还能够尽可能的使预算机制同核算机制的口径保持一致。

3.以EV为基础的成本动态控制机制。实现石油项目成本动态控制的重要工具以及总要环节之一就是挣值法管理。挣值法管理主要是综合评估项目费用以及进度,评估和测算石油工程项目资源的执行效果。

4.以BSC为基础的项目后评价机制,该机制的主要作用是综合评价项目运作。能够实现对比的考核项目决策初期效果以及后期实际达成的项目效果,能够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及影响。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 智能小区 以太控制网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rol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intelligent village.

1.智能小区网络技术

1.1智能小区

智能小区指的是具有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小区。所谓小区智能化系统,指的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土木建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自动化和综合信息网络系统。

智能小区的根本特征在于网络化,网络化是小区智能化系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三网的融合成为可能,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1.2以太控制网

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具有开放性、低成本和广泛应用的软硬件支持等明显优势。以太控制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他的底层是Ethernet,网络层和传输层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TCP/IP。以太控制网容易与信息网集成,组建统一的企业网。以太控制网克服了现场总线的不足,更好的实现了控制网与信息网的集成,较好解决了Infranet与Internet和Intranet的融合问题,已成为控制网络的新趋势。

1.3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是21世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等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Bluetooth,802.11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2.家庭和小区智能控制系统的构建

家庭控制终端负责对家庭中的智能仪表、安防、智能家电等进行综合的控制,并直接和大楼管理中心进行联网通信。

2.1家庭控制终端和家庭网络

家庭控制终端完成了家庭控制网的集线作用,承担对家庭智能仪表、安防设施等的综合控制及与外部完成通信的功能,起到了小区系统中下位机的作用,是家庭网络和大楼中心进行通信的关键器件。一个基本的家庭控制网络上的终端设备包括各种智能化仪表、安防报警以及各种智能家电、PC等。家庭控制网络的简单。方便、灵活、可靠是家庭网络组网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家庭网络范围局限在单个家庭以内,采用蓝牙技术就可满足通信的需要。另一方面,蓝牙技术因其低成本(预计2004年内蓝牙芯片价格降到5美元以内)、低功耗、低复杂性、高速率等特点,使得基于其开发的家庭网络系统能被大多数家庭接受。同时,各种嵌入式智能仪表、智能家电的存在和发展也使无线家庭网络的构建成为可能。

在家庭集中控制器中嵌入蓝牙模块和微处理器作为主设备,各种仪表设备、智能家电、安防报警等终端设备内嵌入蓝牙模块以及单片机作为从设备,构建Piconet。整个系统采用监视-主从问答式,平时从设备处于休眠状态,在有需求时,对从设备进行唤醒,并进行通信,即可满足需要。

从设备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为各种智能仪表设备和智能家电,这些终端的特点是从设备对主设备的询问进行响应,并反馈信息;另一类为安防报警等终端,其特点为从设备对主设备发出的突发性信息,由主设备给出响应。两类设备的优先级别不同,由于第2类从设备的信息直接关系着居住人的安全,故应该将其置于较高的优先等级上,而对于第1类从设备则处于相对较低的优先等级。

对于不同类型的从设备,可以从蓝牙设备的标识码中进行区别。对于第2类从设备,在发现紧急情况后,主动唤醒蓝牙装置,并向主设备发出呼叫和报警,主设备确认后,切断主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并不停的向大楼和小区发出呼叫和报警,直到大楼和小区发回应答信息为止。 对于第1类从设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等待大楼和小区发出的询问,当大楼或小区发出询问并由主设备确认询问后,按标识码寻找到询问的对象从设备,并向该从设备发出询问,唤醒从设备完成询问要求的工作后,主设备得到从设备的回答,经过确认,向大楼或小区发回回答信息。

2.2大楼管理中心与大楼网络

大楼管理中心是整个大楼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也是联系大楼内家庭控制终端和小区管理中心的枢纽。目前,大楼控制网络采用的多是RS485总线或LonWorks总线技术。如果改用以太控制网,则可以和大楼信息网乃至Internet网结合,若采用802.11构建无线以太网,又可具有无线网灵活、架设简单等优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选择有线或无线方式构建以太控制网,既适用在新建各智能大楼上,也可快速、灵活的完成普通大楼的智能化改造。相对于家庭网络,大楼网络的传输距离和速率要求都要高一些。为此,在组建无线以太网时候,采用了802.11系列标准。由于控制网络一般信息传输量不是很大,故一般情况下采用最大传输速率为11 Mb/s的802.11b即可。该标准目前技术成熟,且产品价格便宜,选择余地较广。

对于大楼管理中心,配置几台PC作为大楼服务器,其主要工作是实现家庭与小区之间的通信,完成对家庭控制 系统的上级指令控制及大楼内公用设备的管理,这些PC承担的就是整个系统中位机的任务。大楼管理控制中心的主要工作可由软件完成,且软件实现不是很复杂。程序实现方法可以采用类似家庭网络的监控主从问答式。对于智能仪表的数据采集任务,可以由小区管理中心下达定时采集的指令,由大楼中心在小区中心规定的时间段内对各家庭发出采集指令,并对数据进行汇总,以大楼数据表的形式向小区进行报告,并向家庭回送本用户的汇总信息。对于紧急呼叫报警等情况,可以在接收到家庭报警信息后,根据网络标识,识别出报警位置,并迅速对小区进行报警,而那些对大楼其他用户构成一定利害的报警信息,则进行大楼广播。当然,大楼中心除了上述功能外,还需要对楼宇内的其他设施进行监控,具体实现方式与家庭终端类似。

2.3小区管理中心

小区管理中心是智能小区的“大脑”,而小区网络可以说是智能小区的“中枢神经”。小区管理中心负责的除了对各大楼的智能管理外,还要完成小区其他设施的管理。包括车辆与停车场管理、保安与巡更管理、小区门禁与出入管理、小区防越界管理、小区公用设施管理等。除上述监视管理功能外,小区中心同时提供用户信息数据(如三表数据)供各用户查询。对于小区网络可以采用以太控制网进行构建。由于小区网络的通信信息量较大,同时小区网络多在户外条件下建设,并建成后变动不大,在此情况下,可选择有线以太网。同时对于一些较独立的设施和系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实现作为有线的很好补充。

小区管理中心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利用VC,Delphi等进行软件开发。软件主要分为大楼(家庭)用户数据采集及查询模块、报警监视模块、小区保安与出入管理模块、小区公用设施管理模块和车辆管理模块等。

结语

采用无线/有线混合的网络构建家庭和小区控制系 统,充分发挥了无线和有线网络的各自优点。利用蓝牙构建家庭网络,使家庭网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提高;在大楼和小区网络中,全面采用无线/有线混合的以太控制网代替原有的LonWorks总线技术,为控制网与信息网的集成奠定了基础。

篇10

关键词:建筑项目 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系统工程,历时时间长,涉及项目多,工序多,外部环境复杂,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用节约的意识、动态的思维、全面的视角、科学的方法,施工项目管理者只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经营项目的意识,建立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努力调整和改进不足,才能做好项目成本管理。作者长期从事施工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经历了许多项目成本管理的得失,本论文力求理论联系实践,希望对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有所借鉴,希望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一)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原有的学生公寓,因受当年的投资及场地限制,校方觉得其无论从外观设计上还是内部使用功能上都过于陈旧,与该校在学术上强调的创新精神不符,与该学校在国内的著名高校身份不相匹配,遂产生了新建新学生公寓的想法,北邮新建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由此而开展。本项目通过招标,最终由笔者所在的A公司承建。

(二)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情况简介

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原计划合同内施工成本1.21亿元,项目部以此为总目标,将工程总成本分为技术措施费、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工程等分项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单价及原材料上涨,贷款利息支出等因素,经测算成本超支近500万元,约占原计划的4.2%。

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和使用方是学校,因此校方指定基建处做为工程管理单位,且指定人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交底、生产例会、分包评审、材料认质认价等一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会议,经常来现场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多重领导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协调上难度。

在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阶段,主要成本管理内容为合同管理、流程管理、变更管理、材料管理及合同所约定的项目质量、安全、工期的目标管理。由于此阶段是以实施项目开发预案中所提出的各种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为主要目的,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是必须的。

二、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项目经理成本意识不强

A公司在项目经理考核上,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以突显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实际上,相对于成本来说,项目经理更关心工程质量和安全,因为,A公司的项目经理同时也兼任市场经理。质量是市场的生命线,只有活做好了,才能接到新的工程,才能可能继续做项目经理,安全问题更是头等大事,安全涉及生命,如果安全出了问题,公司想保全项目经理,也只能在一定范围上起作用。因此,质量和安全是项目经理的不可擅越的两道红线,如果真有违背,公司现有的保障体系很难保障项目经理自身安全,另外,质量和安全相对成本而言,是显性的,立竿见影的,而成本由一定隐蔽性,不是立刻可觉察的。

(二)项目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按A公司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经理对项目成本管理负领导责任,商务经理对项目成本管理负直接责任。

A公司近几年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对项目专业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需求大,因此,项目经理往往兼任一个或几个潜在市场的市场经理,

在项目经理双重身份的背景下,商务经理对项目成本管理就肩负了部分领导责任,商务经理负责项目商务和财务部,而跟项目成本有关的工程、技术、质量、物资、由其他人员负责,商务经理与其它专业部门负责人同为项目班子成员,且属公司不同部门派出人员接受公司不同职能部门考核。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属临时组织,项目成员不固定,在项目成本管理上,虽然各负其责,但终因管理体制本身不完善,再细的规章也多为形式,难以真的追究和较真了,到最后,也就只有商务经理对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了,而现体制下,商务经理是无法协调项目成本管理的。

(三)项目成本控制不科学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重要环节,成本控制不是孤立的,与成本管理的其它环节是联系的,渗透交叉的,循环往复的,成本控制是全过程的,动态的。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开工之初,项目部即意识到,项目目标成本完成难度很大,为此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成本控制方案,如从风险备用金中使用部分资金调高施工所需人工单价,以后不调整,物资部门加强物资进场验收,杜绝不合格物资使用而产生质量不合格加大施工成本的现象,机械使用上尽可能做到准时进场,及时退场,优化塔吊的布置方案,由最初的三台小塔吊改为一大一小两台塔吊的方案,节约了机械费用。

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编制时,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商务经理牵头工程、技术、机电、物资等部门结合合同市场现场条件施工方案等多种因素制定。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工期多次更改,但项目一直固守着僵化的成本目标,运用不切合实际的成本控制方法,脱离了实际,看似严格,实际上是失去了控制,这是不科学的。另外,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在分包成本控制上也有问题。首先,分包成本控制不严格,项目的分包招标、合同、结算、付款管理由归属商务部,商务部制定招标方案,组织招评标,进行分包合同签订后的合同交底,分包的生产管理归属工程部和机电部。因为 “用工荒”,现场缺人干活,为了赶进度激励分包队伍,项目的生产部门把关不严,签署了大量的同意支付分包队伍款项的零工单,这其中有许多本是在分包合同范围内的,不应重复签署的,另有一些应是按图纸计量的也不应是按现场发生签认的,另外按合约规定,签证单应于14月内报总包商务部,商务部可以及时审核,尽早发现问题,可实际上,分包签证单大多报送不及时,按合约条款,总包可以认为分包工程不合法,视为单据无效,但实际上,分包活干完了,总包相关人员字也签了,一句无效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也难以服众,但活确定干完了,再去核实正确与否也很困难。

三、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队伍

生产型项目和经营型项目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型项目主要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的问题,而经营型项目则首要回答“为什么生产”的问题,为什么生产,为什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耗时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做施工管理,交付建筑产品,放在施工企业的小环境来看,当然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因此,施工项目建立以利润为目标的,以经营为导向的经营型施工管理体制尤为重要。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当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为此,首要的一定是提高项目经理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

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都是有成本的,项目经理不仅仅要完成施工项目各要素的有机组合,而完成一项建筑产品,他更应该尽可能采用合理的节约资源的方法以求成本最低。

另外,在A公司现有的体制模式下,建议培养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队伍。

让项目经理得以从纷纭复杂的市场中脱身,能静下心来专门做项目,管理项目。

(二)建立成本管理制度

为强化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针对项目运营程序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成本管控,确保成本变更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同时,将成本管理应对措施和内部控制的要求融入项目部门规范中,使成本控制管理成为项目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能够落实到位。制定的项目管理制度有:《投资管理办法》、《规划设计管理办法》、《工程追加&变更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及福利待遇管理制度》、《部门设置及管理职责》。

(三)明确采购分包管理办法

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建筑材料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据测算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巨大,合理的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为正确确定材料价格,除了把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关外,还应建立设备、材料的的合同台帐及进出场对账单,科学把握材料、设备采购管理。

在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的材料采购及分包项目上,通过出台具体的管控办法,明确了不同材料的不同供应方式,对不同供应方式的申报计划编制、申报流程、时间、签字人员、表格以及退料流程、结算规定、违约处理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中,为了减少项目部的材料采购及现场管理的协调量,同时降低甲方采购的资金压力,在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特别将钢筋项目改为乙方采购甲方认价,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甲方资金的优势,减少资金占用费用。为加强分包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在管控办法别明确了对于各项分包项目进场时间提前计划的要求,便于采购安排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材料采购方面明显管控有效、效率提升,保证了采购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逐步改变项目成本考核方法,及时准确反映施工成本

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A公司对项目采用季报表年度考核的办法,因考核周期长,且采用项目书面报表制,采集成本方法落后,成本数据不及时,难以真实反映项目成本。

A公司近几年采用月报表季度考核的办法,缩短考核周期,并且采用项目全员风险抵押的办法,使项目的个人收入与项目的收益好坏挂钩,从制度设计上加强项目的考核。

另外,公司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项目的进度数据成本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平台,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数据一经确认输入,只有经授权的相关人员才能修改,避免项目成本弹性不真实,推行刚性的成本管理方法。

(五)建立成本控制信息系统

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恰逢公司开发项目快速增长,为提升公司级别的成本控制水平,需要随时掌握项目资金的需求、供应、使用和回款情况,以保证公司级别的资金动态平衡。在公司内部建立全面预算系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各个开发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进行模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从而使公司的高层可以对资金计划、资金到位、资金支出和回款情况全面把握,有效地实现资金平衡,降低公司开发风险和成本。同时,对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均与资金管理和财务系统对接,实现项目成本信息的全系统同步更新。推行项目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建立,不仅仅作为一个具体项目的任务,应着眼于整个公司开发的项目,统一规划和管理,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成本信息反馈机制,更好的为项目成本控制服务。

四、结束语

本论文通过以A企业近年市场快速扩张,承接施工工程合同额逐年增长,而利润率却下滑的现实为背景,进而提出A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不精细,再以实际工程项目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为案例,从施工项目的角度出发,提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原则,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旨在全面优化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分别以管理者、制度、方法的层次,逐步剖析沙河校区一期学生公寓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篇11

一、石油企业钻进对成本标准化模型构建

(一)模型建立的背景与动因

长庆钻井总公司作为石油企业的较大的三级单位之一,自2001年整合成立以来,施工能力逐年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增强,但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内物价指数不断走高,钻井材料、运输、劳务价格一路上涨,再加上长庆油田区域综合环境的不断复杂化,民营钻井队无序竞争,由此导致钻井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公司盈利空间愈来愈小,钻井队的成本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总公司自2010年开始对下属管理项目部推行钻井成本全成本考核制度,公司所属第四工程项目部及下属钻井队也建立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和制度,试行一年成本控制效果较好,但对于一个企业或部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况对于此前经营职能较弱的管理项目部来说,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措施更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来确立,因此,提前建立一套成本控制标准化模型,把流程和环节确立到模型之中,便于整个体系的逐步推进和完善。

(二)石油企业钻井队成本标准化模型建立思路和示意图

要有效推进成本控制,就必须传递成本控制压力,将经营政策宣贯到位,分层次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做好过程控制,并健全考核监督机制。石油企业钻井队成本标准化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上述模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责任明确、政策宣贯,流程1、2;其次,标准建立,流程3、4;然后,进行单井核算及过程控制,流程5、6、7;最后,监督机制及帮促转化,流程8、9。以上流程基于单井核算的特点,按流程顺序依次实施,不但要做到时间上有序推进,而且在信息传递上也要做到环环相扣。

二、石油企业钻井队成本标准化模型应用

(一)营造成本精细控制氛围,分级责任控制

1、宣贯成本控降意识,传递压力

针对总公司经营思路及经营政策所作的改变,项目部进行集中宣贯,目的在于钻井队及时掌握变化侧重点,提前应对。如总公司本年确定扩大钻井队外购材料采购限额后,在经营政策没有正式下文之前,项目部就把思路宣贯下去,以便钻井队在前期经营政策没有下发之前就可以按限额采购,降低材料成本;再如总公司提出本年降本增效目标后,项目部把总公司本年单井工程承包定额与去年进行对比分析,不但编写出辖区内区块定额升降表供井队参考,而且编写总公司全部区块定额升降表,以便各井队掌握本区块定额下降在总公司范围内的水平,理解总公司降本增效的出发点和力度。

2、制订全年各项控降目标,下达生产经营责任书

根据总公司经营目标,项目部将五项成本控降目标及单井节约面目标下达至各钻井队,每轮结算后在工作会上分区块分队通报成本控制情况。项目部不但将钻井队五项成本细分后划分给各职能办公室,并与各职能办公室及相应主管领导签订责任书,而且要求项目部全体人员树立全局成本意识,想方设法降低钻井队成本,如加强搬迁与三池施工的工序衔接、加强完井作业与坐标发放的衔接、制定提速工作小组的考核机制、加强运输承包商的考核等等。

(二)强化各方面对标管理,让钻井队有标可对、有标能对

1、提供对标管理基础条件

项目部把对标管理作为降本增效的一个关键点,将对标管理分为两个层次:辖区钻井队和民营钻井队的对标及辖区钻井队和标杆队的对标。为了提供对标的基础条件,项目部应着重推动落实一些基本工作:如推动落实辖区全部40V钻机增配推移轨道,以便和辖区40LDB及民营队看齐,节约拖井架时间和降低安全风险;落实辖区全部40V钻机增配节能发电机,以便和辖区40LDB及民营钻机达到同等设备条件;给辖区全部钻机购置50KW小型发电机,以便应对阻挡等停期间油料消耗。

2、提供对标基本数据

为了提供可对标基本数据,项目部一方面应收集整理民营队各项生产数据,尤其是技术参数、设备配备、材料采购渠道及价格、成本消耗等方面的数据,整理后下发全辖区钻井队,二是应分阶段整理辖区内标杆队、标杆井的各项数据,如钻井周期、完井时间、泵压排量、材料消耗、修旧利废经验及成本控制的措施等等,确立标杆队和标杆井后,将数据下发辖区钻井队,要求每轮结算完作出本队经营分析,并在本队队务公开会上向职工传达,以利于找差距、定措施。

(三)细化单井核算及过程控制

1、指导井队将单井预算和单井分析精细化

由于油井施工节奏快,单队年施工井口数多达30口左右,因此,单井成本的预算和分析,主要还是要依靠井队来实现,这也符合将井队做为一个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理念一致,项目部层面着重指导井队做好单井预算、单井分析及阶段性分析工作,为此,项目部精心设计了一套《单井成本分析及结算模板》,将总公司对于单井结算的所有经营政策悉数包含进去,力求详尽、简洁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阶段性分析,一是编制阶段性经营分析通用模版下发,要求遵照但鼓励适当发挥,二是每次工作会上选取部分井队作经营分析,项目部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现场点评,以促进各井队分析达到客观、彻底、全面。

2、做到实时控制,发生超大特作时现场进行核查

与器材服务部建立实时沟通,严格执行领料超限额项目部审批制度,每轮结算井成本资料由器材服务部定期发送至项目部,对于无领用限额的材料,如其它材料或机油,则由经营财务办定期进行各队汇总,分项进行分析,如大绳、特种机油等,消耗逻辑异常的,提交效能监察小组。建立风险核查仲裁制度,实现生产、技术与经营联动机制,井队一旦出现复杂情况,由生产、技术办公室即时通知经营财务办公室,经营财务办公室做好上井核查的各项准备,复杂解除后,经营财务办公室组织人员立即上井进行核查,为风险仲裁提交基础资料。

3、精细化组织风险仲裁工作

精确科学的风险仲裁是对井队发生超大复杂成本的合理补偿,项目部力尽做到仲裁公平合理,井队提交的每一份仲裁报告都经生产、技术、财务办公室签署基础信息,然后提交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各办公室主任及关键人员组成,对于总公司政策明确的项目,按政策进行补偿,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总公司没有明确的超大复杂新情况,由仲裁委员会讨论,统一意见后形成会议纪要,后期遵照执行。

4、做好每一轮成本结算工作

在每轮单井结算核对成本下发后,项目部财务办按照单定额文件进行核对的同时,也下发各队要求核对本队结算成本有无问题,有问题的则立即反馈给财务办,由财务办反馈给定额办公室。仲裁后每轮单井最终成本下发后,财务办再次按照定额文件进行核对,确认仲裁结果是否给予补偿。每轮最终成本下发后,项目部将成本进行累计汇总,与上年实际、本年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节约与超支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下一步具体措施。

(四)落实监督机制、及时进行帮促转化

1、将效能监察常态化

制订项目部效能监察常态化机制,根据生产经营运行情况,不定期选取辖区1/3钻井队进行账务、材料管理、各项经营政策执行情况的效能监察,特别对油料、外购其他材料加强过程控制,引导钻井队自觉开展队务公开,对于项目部提交的节超异常的井队和施工井,以及发生超大复杂的特殊井安排人员认真进行成本分析和测算。

2、适时进行后进队帮促

对于部分成本超支的井队,不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且又没有超大复杂情况发生的,根据项目部后进队帮促实施办法,组织帮促小组进驻该井队,分别对生产组织、技术提速、安全管理、设备保养、成本控制、队伍稳定方面进行短期或中长期帮促,以促进井队达到“生产上速度、成本不亏损、职工有效益”的局面。

3、制订流动锦旗激励机制

将每轮成本节超情况进行汇总,根据累计每米成本总节超发放“成本节约贡献队”锦旗,根据每轮每米成本节超情况发放“成本节约进步队”锦旗,项目部建立流动锦旗发放台账,全年获得流动锦旗次数排名前五位的井队,由项目部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石油企业钻进对成本标准化模型应用效果分析及注意问题

(一)石油企业钻进对成本标准化模型应用效果

该标准化模型自2009年底开始整理思路, 到2010年经过构建、应用并完善,再到2011年补充总结,基本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单井成本逐年下降,且通过和民营队对标,成本差距逐渐缩小。通过该模型应用,自2009-2011年,成本逐年降低;且从近两年运行情况看,长庆钻井总公司除了机油、其他材料、钻具摊销等方面成本消耗比民营队高以外,其他方面均接近或达到了民营队水平,甚至有些方面还低于民营队。

井队节约面和节约额逐年上升。通过对09-11连续三年井队成本节超情况统计,自实行标准化模型管理后,井队整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杜绝了个别井队巨额亏损的现象,改变了“多打进尺不一定效益好”的局面,说明标准化控制“落地生根,完善优化”的效果已经体现。

井队整体经营水平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套用财务管理学的模型,对辖区井队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差别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测算发现钻井队在复杂的外部条件下具有相当抵御风险的能力,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了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提升。

(二)石油企业钻进对成本标准化模型应用中注意问题

篇12

关键词:疾控中心;社会价值;内部控制;成本核算

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保障的不断重视,区级疾控中心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尤其在建设公共卫生信息能力、应急能力、防病能力、宣教能力上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区级疾控中心进行了从一个疲于防御、无策防御、被动出机的疾病防御模式到现在的从容有序、系统化应对、主动出击的一体化防御体系的华丽转变,逐渐拥有最前延的技术能力和最完善的防御措施,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有一锤定音,及时到位的应急处置能力。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将是疾控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实际的财务核算管控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着疾控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外部环境问题对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影响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疾控防疫工作的不断重视,财政对疾控中心的拨款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将资金的保障支撑到位情况纳入项目考核完成度的指标之中,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执行效率。但是重大项目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载体,区级疾控中心在基本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经费上未得到完全保障,目前仍需要靠创收来提供,该基本支出来源模式未能明确政府在民生领域作用,以及政府承担的职能权重被弱化。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在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之下,目前模式未能体现政府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

(一)财政支出投入缺口较大,相关资源配置分散化

对于区级疾控中心,收支保障中最大的问题是基本日常公用经费,日常性质的项目经费和人员经费财政保障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与支出存在较大差距,缺口资金只能由机构自筹经费来解决,中心的基本资源配置取决于创收的市场效益。在这样以收定支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为保障能够正常办公需求得到满足、日常性质的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项目得到有序开展,区级疾控中心不得不保留一些营利性收费项目,集中一定的资源精力于一些市场化的投资经营中,无法真正做到将公共卫生事业和资源投入到公共资源之中。

(二)区级疾控中心的收入模式与政府职能相违背

区级疾控中心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事业类单位,主要承担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职能,属于政府的最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切实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民生需求是重中之重。区级疾控中心的存在是需要政府依靠社会管理和配置资源来实现,而不是的依靠疾控中心自身的市场效益创收效益分配来实现。当下的收支模式是与疾控中的职能定位,以及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政策叠加,使得疾病防治工作在职能本质和工作属性上相违背,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疾控中心职能弱化,权重偏移

将疾控公益职能实现建立在社会化投资经营职能实现的基础上将使得疾控中心职能的本末倒置。在区级疾控支出占比中,在职人员的人员成本和正常公用经费有50%以上靠机构自筹经费社会化创收取得,疾控中心只能通过自身创收自筹经费实现后才能来满足全额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工资,以及日常的疾控防治和公共卫生职能。当创收经费没有达到预算额度时,人员工资将无法顺利得到保障,甚至日常性质的疾控防治项目也是无经费可以开展。创收的实现变成了疾控中心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让人无法分辨疾控的主要职能是创收还是公益卫生保障。这是一种轻视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收支模式,是一种轻视卫生防控工作的权重偏移体现。

二、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存在的内部管理问题

(一)支出预算难以有效化制定,甚至大部分失效

区级疾控中心项目本身的开展,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单纯的预算的数字之上,而是应该在预算建立之时,就已经有具体的实施方案,金额只是方案的数字化体现。项目本身的预算建立不只是财务人员单方面的闭门造车,应该是各科室的资源配置产生的资金流向的具体分配,财务人员是数据的汇总者,不是数据的创造制定者。

以收定支的收入模式会导致部分预算无效。一般情况下,财政职能实现的经费预算是有政府保障力度的,根据经费用途开展的本身需求来调整预算的。区级疾控中心的预算存在着较高比例是通过自筹经费的实现来体现的。用创收资金来承担创收成本,每年的创收经费取决于市场的资源配置,存在变数较大,假如收入减少,相关的必要变动成本也是随之减少的,但是正常的疾控防治项目和人员经费是不会减少的,这就导致了正常的疾控防治项目存在无资金支持开展的被动局面,创收减少部分提供资金来源的支出预算可以说是失效的。

(二)成本核算难以科学化归集

作为最基层的疾控中心,区级疾控中心往往是各个项目的最前沿实施者。疾控中心的财务工作开展,需要加强成本的核算,在各个项目、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归集。业务科室往往对项目成本核算意识较低,甚至有些科室不知道相关经费的存在。业务科室对成本控制意识的淡薄,难以高度重视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限的资金未能发挥其更大的社会化效益。将社会化经营支出和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支出的共存,加大了相关成本的归集核算难度。两者支出存在着一定必要联系,比如人员成本、办公成本、固定资产投入等都是密不可分的,无法精确的进行成本核算分摊。简单的通过项目经费的金额来分辨成本实际是失真的。

(三)资产管理难度大

进行收支两线核算的区级疾控中心,主要资产就是实有的固定资产。由于疾控中心本身属性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医疗检测仪器以及冷链维护设备。目前区级疾控中心的资产管理问题较多,不能仅仅停留在财政资金的流向,忽视财政设备的后期维护管理。由于旧会计制度的存在,固定资产不存在折旧计提情况,账面固定资产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存在着无法对号入座的现象,当地财政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比较模版规章化,个别电子化帐套前的资产无法查询相关购买记录,实物却早已经报废的现象无法核销;固定资产在调拨制度上也有待完善,个别冷链设备已经调拨给基层基层接种单位,未办理相关调拨手续;个别科室也存在资产管理的责任不清、监管职能未发挥到位、采购计划模糊流程不合规、医用设备带故障运行、设备报废折旧管理不清等现象,资产的管理难度较大。

(四)财务集中核算停留在核算流程表面,未能达到有效财务核算

会计集中化核算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明确分开,避免了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作假行为。具体核算中,取消了单位本身的会计和出纳,只是设立报账人员。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报账人员往往承担了第一手单据的制表人、审核人、传递人、记账凭证的制单人、经济业务的付款人、单据归档人多重身份,可以说是已经把会计和出纳的工作都纳入囊中,缺少对单据真实性的审核人。

在原有会计监督职能后面增加了集中核算的审核人,外单位对单据审核无法从经济业务真实性出发审核,只能审核流程的合规性,无法审核真实性,无法起到真正的会计出纳相互制约的功能。同时,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脱离单位,无法准确的了解单位业务、费用等相关开支的信息,更无法进行项目的成本归集核算,无法准确的对单位财务进行真实的监督和管理,降低了财务管理的准确性。核算中心只负责核算,无法进行项目成本分析和归集,导致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工作相互脱节,单位无法了解最新财务支出情况,核算中心无法了解真实的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工作失去管控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区级疾控中心的单据审核在通过财政单位核算中心审核的同时,增加了主管单位核算中心的审核,其实两者审核都是在审核经济业务的流程合规性,存在重复性。报账人员后面设置了六个岗位人员的审核,却无法解决真实性审核和财务管理成本归集的问题,反而增加了基层财务工作的工作流程,对本就编制不足的疾控中心是雪上加霜。

三、相关解决措施

(一)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保障相关经费支出

区级疾控中心的财政保障问题是不可以忽视的问题。今日的轻视将会明日更大的经费投入。区级疾控中心应该切实落实政府的公共职能,满足民生需求。在经费来源方面应该通过整体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来满足,建立完善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预算由全额保障所需经费,实现以全民资源服务于全民的模式。明确疾控中心的职能组成,逐步退出由一些营利性收费项目创收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模式。

(二)强化全体人员财务管理控制意识

区级疾控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职能建设的本身,还要对职能实现成本高度重视。随着当下疾控中心开展的项目增多,项目本身开展的特殊性和成本归集核算成为项目落实情况的重要内容。因此,全体人员应该学习相关的财务知识,提高财务核算的敏感性,合规性,真实科学高效的反应各个项目资金的流动走向,建立全面合规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努力提高成本核算能力。

(三)全面建设资产管理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加强财务核算,全面建设资产管理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首先,对于科室之间的成本核算,要纳入年初预算管理。各个项目资金应该明确相关的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室,制定相关年初科室支出计划,定期对计划执行项目信息进行收集总结,做到项目资金合理优化的分配使用,做到资源支出的不铺张与不浪费,做到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时时更近、及时调整。其次,在固定资产从采购计划到采购到位、入库、纳入固定资产管理整一个流程化管理,采购做到符合政府采购流程,成本核算符合折旧摊销规定,维护符合及时发现处理原则。

(四)加大推行集中核算财务职能转变,高效化调整核算流程

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中,核算中心和应该加强对相关单位的资金流向真实性审核,对相关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和资金使用状态进行管理。在整个过程中,核算单位强化分工,避免不兼容岗位由同一个人负责的现象。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核算,保障单位资金能够最优最高效的使用,使得会计集中核算从单纯的记账和支付职能向更加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能转变。

集中核算,应该根据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和财务开支特殊性,建立符合单位要求的开支标准和开支制度,在保障整体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的流程,确保工作高效开展。(作者单位:台州市椒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社区医院 传统大型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一、我国现阶段社区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医院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社区医院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预算控制与管理预算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预算控制的第一要务就是编制预算,预算编制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对发挥预算控制作用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预算编制的过程是社区医院进行事业发展规划、对社区医院资源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预算的编制工作需要由现在的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使具体责任目标受到预算编制的控制。必须做到丝毫不差,每个具体项目都需要有清晰的预算,增加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科学进行人力成本控制,达到获取高效率的人力资源成本是削减社区医院的成本支出的重要步骤。加强社区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运用,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避免出现机构重叠和人浮于事的状况。使人员能在面对自身职位的变化后,对工作能照常开展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员的潜能,防止由人力资源配置的不科学所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

3.与医疗相关的物资采购的控制与管理。落实医疗物资集中的采购供应制度,把物资采购与物资管理两大专业实行分离管理,这样既能对资源进行科学利用,避免浪费,同时又能做到这两者间的互相制约。对于重大采购项目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保所采购物资的质量,同时保证较低的采购成本,提升采购工作透明程度。

4.对社区医院较大型的开支项目的控制。要对社区医院较大型的开支项目制订和完善相关的分析评估制度,例如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购置、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等。要求相关科室必须立项申请并附可行性分析报告,经相关管理委员会论证后,再由院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审批后方可实施。同时保证此类项目对投入,业务,技术三个方面都必须有促进作用,使医疗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5.对医疗成本的控制。社区医院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对医疗成本进行控制来提升单位的经营业绩,通过对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地提升,严格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来完成目标。同时重视医护人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以提升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来实现社区医院和患者效益双赢。

6.实行对成本的全面核算。社区医院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是社区医院管理中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全面的成本核算是以现行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为标准,以各个部门的成本总和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归集和汇总、分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各项医疗费用支出,把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全部计入部门。通过在社区医院内部实行成本的全面核算,尽力降低医疗成本,建立较为科学规范的经济核算和管理体系,完成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社区医院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社区医院的功能主要包括:预防、医疗和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复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项的服务。但是较大部分社区医院则只是医院的或者是独立的门诊机构,缺乏其他的治疗功能。同时盈利性取代了原有的公益性。所建立的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基本上是形式主义的体现,缺乏动态的管理,很难真正意义上发挥社区医疗在类似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社区居民基本上没有获得价位真实的实惠。

2.社区医院医疗工作者业务专业水平较低。现阶段社区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多数不是全职医生,同时由于业务水平偏低,服务项目缺乏,设备少于更新,药品种类奇缺等负面情况失去了社区患者的信任,这是他们不愿意到社区看病的根本原因。而病人缺少又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导致了社区医院发展的恶性循环。

3.社区医院缺少最为根本的公益性。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政府重视存在差异,不同的地区对社区医疗资金投入自然也会存在明显差别。大部分地区由于政府投入较少的资金,从而对社区医院发展造成极大困难。经费的不足,对类似预防等无偿医疗服务就难以为继。并且部分地区现在对社区医院的考核标准是以其收入多少为基础,医院的收入同时与医务人员的待遇紧密相连。缺少社会重视,收入较低无法激发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激情。社区医院当前多数走向市场化路线,逐渐转变为获取更大利润为目的,并未给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服务。

4.社区医疗没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医疗如果与基本医疗保险相结合,不仅能使充足的运作的资金注入社区医院,同时能促进社区医院可以分担更多的大医院的患者,让社区居民到所属街道定点的社区医院就诊。这样就更为容易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问题急需解决。这类问题主要表现成本核算基础薄弱、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的关系处理不当、成本核算脱离了预算控制。这是现阶段社区医院面临的最为根本和实际的问题。

二、社区医院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上述存在的五个问题,前四个问题不属于笔者专业讨论范畴,故不在文中作深入探讨,本文就现阶段社区医院面临的最为根本和实际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几点:

(一) 没有最有效的运用财政经费。社区医院有国家的经费补助,不同于现在企事业单位以追求利润和企业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以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最有效的运用财政经费。但是时下社区医院并没有重视财政经费的基础性作用,更难说最有效地运用财政经费。

(二)不按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脱离实际。在原先计划经济时代,医院的一切事物由国家决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的投入。医院的各项活动都不计成本,只是遵照上级政府或上级医院的指示。社区医院虽产生于市场经济时代,但其本身就是一种依靠财政经费而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在成立伊始在成本核算上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其经营一段时期后,在成本核算上原有的问题逐渐暴露,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所以造成社区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成本核算无法正确处理好与工作人员奖金分配的关系。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社区医院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奖金发放挂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区医院的成本意识。同时造成员工对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认为进行成本核算就是为了分配更多的奖金,严重挫伤了社区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将成本核算带入误区,对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成本核算没有受于预算的控制。社区医院完整的成本核算包括制定事前的成本预算、事中进行的成本差异揭示和事后的成本控制反馈三个部分。但目前社区医院的成本核算仅在事后控制环节,以结余金额作为提取科室奖金的数目基础。这种错误的操作就让科室过分追逐和看重提奖比例,加深了对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本身的作用的误解。

三、针对社区医院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中所存在问题的相关整改建议

社区医院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可借鉴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核算单位各项收支范围得以规范,成本会计制度得以健全,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制,施行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社区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归根结底是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设置了医疗和药品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核算时对医疗业务、药品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分别核算,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对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相应规范。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是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严格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反映科室能够控制的责任成本,通过科室成本责任考核,达到节省开支目的;间接成本主要反映科室无法控制的占医院支出的较大部分同时又被忽视的成本,间接成本具有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可以对间接成本采取科学的分摊。此外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科室的收支考核和奖金分配等问题,既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对经济管理产生的效益因素,并且兼顾业务量与医疗质量的因素,保证能有效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树立对医院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科室成本核算不能完全等同于奖金分配,虽然成本核算与激励机制有较大关系,但是激励机制并不能与成本核算目等而视之,只有让职工对成本与效益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室资金收支节余应作为职工奖金分配的基础,通过对职工工作的全面考核,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核算方式来确定科室奖金,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社会效益,让激励机制促使职工改进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奖金分配来提升所有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促进成本核算科学进行。通过对成本的控制,让各项资源配置达到优化组合,提升高经济效益。

(三)对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的关系必须要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处理。成本核算是社区医院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耗费和支出的核算的总和,所以应着眼全过程将成本核算从单纯的事后控制改变为为包含整个业务过程的核算方式,严格贯彻医院年初预算。同时应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和奖惩制度来杜绝预算失灵的现象发生,依照相应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查处。通过预算控制加强了医院成本核算对于成本控制的各项功能的发挥,充分发挥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琼.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J].中外医疗,2009(26)

[2]李艳.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医学杂志,2006(4)

[3]张学军,姜贵蝉.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思考与时间[J].现代医院管理,2009(1)

篇14

关键词:住宅小区 智能化系统 设计案例

一、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概述

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内多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这样的区域被称为智能小区。智能小区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也是房地产的一个亮点。 所谓智能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使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地提高性能价格比。

根据建设部有关智能化示范小区的文件规定,按建设单位提出的二星级建设标准三个子系统的具体要求,在方案设计中我们考虑如下的系统组成:

1. 小区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它包括住宅设置楼宇对讲和居室报警及紧急呼叫系统;2.小区周边边界监控系统 3.电子巡更系统; 4.三表自动抄集系统,本工程按甲方要求包括水、电、气、热水远程抄表系统(每户四表); 5.地下室车库管理系统 6.小区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 7.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系统 8.卫星接收和有线电视系统 9.CCTV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0.小区计算机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上述1-4项组成以安全防范为主的小区综合集成系统。设计将采用国内成熟的智能小区管理系统产品,要求系统计算机软件采用WIN98界面,图文并茂,窗口及菜单操作一目了然。每个子系统通过管理中心电脑协调工作,完成对小区的各项管理,使小区管理科学、快捷、方便;生活安全、舒适、便利。

系统功能与特点

互联组网

系统采用标准总线结构,不同类型的分机和不同楼栋的主机都可以通过总线互联组网。使系统组合灵活,便于扩充,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统一编址

系统内所有设备采用统一编址;设备连接容量至少满足:同一小区内可接4台管理机。一台管理机可方便地管理16栋楼,而同一栋楼可并联8台门口机,一台门口机可连32台分机。

密码设置

系统中非可视或可视互通分机可以通过键盘随意设置或修改用户密码,做到一户一个密码。分机用户可用密码实施密码开锁或给自己家各报警防区实施撤防。

可视对讲

系统能实现住户与管理处、住户与住户、以及不同楼栋住户之间互相呼叫与通话。亦可实现楼门口或家门口与住户分机之间的可视对讲功能。

管理模式

系统具有方便灵活的白天或夜间管理模式,管理员能够通过管理机对任何一栋楼的门口机进行管理,即对各门口来访者的呼叫进行干预。干预时这栋楼的来访者对楼内用户的呼叫,自动转到管理机。经管理员许可后由管理员转接,才能使来访者与用户通话。这种管理模式确保小区的严格管理,满足不同层次物业管理者的要求。

一卡通

系统中各门口机都可以带有感应式非接触卡阅读器。小区内的居民一人一卡,凡持有已注册的卡片,就能通过刷卡开锁、进入、撤防等。使小区居民所持卡片在小区内一卡通。通过刷卡,管理中心的电脑可以显示进入小区人员的照片资料等,以供管理员核查进入者的合法性。这样既方便了住户又方便了小区的管理。

四表抄集

户内水、气、电、热水表采用脉冲式表,利用三表接口和抄表平台与系统总线相联。采集的四表数据存贮在三表接口和抄表平台的永久存贮器中,当小区管理者需要抄表时,可通过管理中心电脑十分方便地抄表,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使四表抄集方便、可靠、简单。如有条件可通过小区结算系统采用IC卡结算。

安保防盗

系统中安保防盗采用对讲分机自身具有的1-4个防区的报警功能。它具有延时防区和24小时紧急防区,可外接门磁、红外、烟感、煤气、火灾、紧急按钮等报警探头。住户可通过无线或有线键盘向管理机报警,也可以向管理中心的电脑报警。管理机或管理中心的电脑能记录报警地点、房号、防区等。管理中心的电脑还能自动弹出报警点的电子地图。

周边防范

采用远距离红外对射探头,利用接口与总线相联,实现小区周边防范,一旦小区周边有非法者侵入,管理机和管理中心电脑就会发出报警,指出报警的时间和地点、编号等。管理中心的电脑还能自动弹出报警点的电子地图。

电子巡更

设计采用的巡更系统要求使用先进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各巡更点墙内预置一张感应卡,由巡更人员手持巡更手持机到各巡更点读卡,巡更结束后把电脑接口插座插入手持机,电脑就能将巡更的时间和巡更点输入电脑,这种巡更系统不需布线,巡更点设置灵活、方便。

电视监控

小区各公共通道、门口都有摄像镜头,能一天24小时监控和录像。管理人员坐在管理中心的监视屏前,就能切换监视各部位的情况。一旦出现情况,就能马上通知保安人员前往处理,做到防范于未然。

除以上所述,按甲方要求,设计还考虑小区建设一个宽带光纤接入且4芯多模(室外)光纤到栋的网络方案,以提供小区高速的综合信息服务。

地下室车库管理系统、小区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CCTV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设计选型时也应考虑到系统集成。

转贴于 二、安全防范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构成

1) 安全防范为主的小区综合集成系统

小区综合集成系统具有:

1. 通过RS232与管理员主机通信;2.自动记录处理住户呼叫、报警等多种通讯信号;3.矢量电子地图系统;4.住户详尽资料档案;5.数字录音与警情转发系统;6.多媒体报警功能;7.报警中心多级联网; 8.多条件、模糊查询系统; 9.可与其他安防系统进行联动,如联动探照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下面以安居宝智能系统产品为例说明系统构架:

2)公用通道及电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 系统的功能

本系统能够对小区内的多种情况进行监测,并能进行集中监控,从而真正做到少人值守。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而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系统可实现下列功能: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所,摄像机将采集的信息送往小区内的监控中心,显示图像,并可进行录相。

2. 闭路监控系统的设计特点

本系统在设计时,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 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出世界上先进的管理和安全监控的设计思想,引进的一流技术和设备。

· 系统的可靠性

监控设备采用先进的相对隔离式设计,不会因某台摄像机等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其他机器正常工作,能够胜任长时间的可靠工作。

· 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网络的可管理性

整个系统的管理结构设计采用统一的建网模型,结构清晰,结构化布线,为整个系统的测试、维护、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固定摄像机:摄像机全部选用台湾YOKO公司的YK-556摄像机。该摄像机具有外形流畅、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特点 。1/3in的靶面尺寸,水平分辨率为420线,12VA可在低照度下工作,最小照度为0.1Lux,是目前众多监控工程公司一致看好的品牌。

镜头:选用日本精工(AVENIR)SSG0612镜头。该镜头品种多,质量好,价格适宜,是行销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录像机:选用了日本Panasonic松下公司的AG-6124专业24小时录像机。该机种具有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价格优惠、录像效果佳等特点。

矩阵式画面处理器:选用美国ROBOT公司的产品MX96i。

黑白显示器: 选用了台湾本同公司的15英寸产品BM1511及20英寸产品VM-2003B/W。

说明:15、20英寸 800线 平面直角

3.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摄像、传输、接收显示和录像记录、控制四大部分组成。

·摄像部分:按照实际情况及要求选择固定式黑白摄像机;根据观察需要,可对某人或某地作一段时间的详细摄像; ·传输部分:普通视频电缆、控制线、视频头等组成; ·接收显示和录像记录部分:由15"、20"专业黑白监视器各1台,日本Panasonic松下公司AG-6124小时专业录相机1台组成。

4. 闭路监控区域划分

各摄像机所处位置见如下说明:

1. 大厦地下停车场二个出入口处各设一台固定摄像机号,采用6mm镜头,对出入车辆进行监控;共2台。

2.住户单元的电梯各设一台固定摄像机,采用6mm镜头,对电梯内部情况进行监控;共15台。

3.公用通道共设16台固定摄像机,采用6mm镜头,对小区的公用通道情况进行监控。;

总计:33台(摄像机)

3) 智能化停车库管理系统

1. 系统性能及特点:

· 图像识别加IC卡配合使用,能准确判断出IC卡和车牌是否吻合,杜绝了偷车者的盗车途径。

· 车主凭IC卡才能进入车库; · 图像识别系统的运用,减少了车型及车牌的识别和读写的时间,加快了IC卡信息与车辆之间确认、判断,提高了出、入车辆的车流速度。 · 使用本系统杜绝人为资金流失,计算机及图像存档令停车场拥有者的每一投资得到最高的回报,那些谎报免费车辆的现象将被杜绝。 · 正常光照条件下,对车辆的综合识别概率不低于99.5% 2. 系统基本设施及特点:

智能IC卡

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卡,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信息处理手段,具有防水、防磁、抗静电、无磨损、信息存储量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全自动挡车道闸

· 行程控制以光电开关代替机械行程开关

· 增设一套防砸车控制系统,确保车辆安全

· 全电路无触电控制系统,确保车辆安全

· 色彩鲜明的国际标准化外形设计,较强的警示作用

智能IC卡读写机

· 硬件RF射频感应式(读写器),采用菲利蒲产品,确保质量

· 软件(逻辑控制器PLC)为自编程,确保不同的需求,确保调试、维修,适应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 多重保护设计,确保使用安全

· 多重逻辑组合判断设计,确保使用可靠

数字式车辆检测器

· 以数字量逻辑判断代替传统的模拟量开关判断,确认判断的准确性;

· 全天候性能设计,排除了外界环境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天气变化、使用时间变化等);

· 感应量灵活调节,确保客户对不同车辆的判别要求;

· 智能逻辑判断,确保各类复杂组合的判断。

中文电子显示屏

· 采用全进口LED发光管,确保亮度;

· 采用全进口集成块和单片机,确保编程可靠,修改方便

· 全中文滚动显示,内容丰富;

自动发卡机

· 采用逻辑智能控制,确保按规定程序发卡;

· 互锁式发卡系统,防止卡的流失;

· 光电控制,发卡准确;

· 储卡量不足自动劝告,确保及时补充。

防砸车检测装置

· 采用感应设计,确保安全;

· 全功能逻辑判断(非延时),确保不发生误动作。

电脑和程序逻辑控制器(PLC)

· 电脑主机确保工件可靠;

· 采用进口集成块制作PLC电路;

· 单片机程序化设计,适应国人的习惯,且便于升级;

· 大容量内存和超大容量硬盘,使系统数据储存量达3年以上

3.系统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系统软件的组成为WIN98中文系统,3.11停车场管理系统软件包

特点:

· 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控制科学,自动程度高和使用简洁

· 友好的全中文操作界面。中文菜单显示,每个操作步骤都有详细提示,操作人员使用直观、方便,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上机操作

· 完善的财务统计功能,自动完成各类报表(班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年度报表),使管理者的管理档次步入新的台阶

· 严密的分级(权限)管理制度,使各级操作者责、权分明

· 积木式的程序设计,使系统的增删和改进极为便捷,大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 系统的自维护功能,使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更为便捷

4)小区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

1.

系统概述

小区内生活设施完备,为使那里生活的人们生活安逸、舒适,保证区内的各种设备提供正常运行,例如高低压配电房,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排水设备,中央空调、照明系统正常运行等,必须安排一定的人员对各设备进行值班、巡检,以保安全。这无疑造成区内人力,物力、财力的增加,而且人为的因素往往造成错误也在所难免。这样的管理与区内现代化的设施相比,显然未能同步跟进。

根据甲方的要求,设计采用CEE EX485智能小区设备集中监控系统来完成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系统采用以RS485总线的网络形式,把分散在小区内各部分设备的运行数据集中后由总线送至CEE EX485智能集中管理器,通过它的管理后系统软件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然后系统软件根据实际的需要发送命令,直接对区内的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系统方框图

工作过程

各前端的智能仪器(如CEE UC,GSI,E�PANEL等)不断收集前端设备(如高低压配电室的各台设备、生活用水站及污水站的设备,区内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等)的数据(如电流、电压、温度、位置、压力、信号状态等)。CEE EX485智能集中管理器以网络的形式与前端的智能仪器连接着,只要拨号连通,中心运行着CEE系统软件的计算机就能实时地把前端智能仪器收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分析及处理在显示器中显示出来,然后又把监控计算机发出的下一步监控命令进行必要转换之后传送到前端智能仪器以便执行这些命令,从而指挥现场的各台设备工作,通过这种高效率、有条不紊的过程,使小区内的各系统实现全自动化。

系统功能 系统软件

CEE EX485生活小区设备智能集中监控系统软件可在Windows NT,Win95/97,win3.x等平台上,使用UI形式,为图形界面。

CEE EX485智能集中管理器(简称CEE EX485)工作性能特点:

a. 为系统软件与各种设备之间提供多种协议的数据通道。

b. RS485接口,通过RS485网线与个监控设备连接,采用MODBUS协议。

c. 电话线接口通过电话线MODEM或通过专线及专线MODEM(可选择)与运行系统系统软件的PC连接。

d. RS323接口与现场运行软件的PC连接。

e. 提供远程监控方式与现场监控方式的自动切换功能。

f. 支持监控设备向系统软件反拨

3、主要设备

CEE EX485智能集中管理器

CEE UC通用控制器

E�PANEL电量监控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