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项目申报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国资预算项目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材料内容不够完整项目的基础申报文本一般由项目申报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审报告等组成。在实践中,一些项目的申报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项目进度与分阶段实施计划安排不明晰;不少项目缺少相关的土地、环保等部门的批复,无法确定项目建设选址、是否符合环评要求;部分建设地址明确的项目,未提供建设地点规划、设计方案平面图;一些项目承担单位为股份制企业的,没有企业股东会同意增加国家资本金的股东会议纪要等材料。
(二)项目申报中绩效意识不够强烈为加强国资预算管理,财政部组织开展了2008-2011年中央国资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从2012年起试行国资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这些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促使企业在申请预算时要增强绩效意识,依据职责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准确计算达成目标所需的资金,谨慎申请资金,力求避免浪费,在申报项目时应当报送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但从实践看,多数项目申报单位还未树立绩效理念,未将预算申请同支出效益同步考虑,在申报项目时未申报绩效目标、未提供相对具体可衡量的绩效指标,重投入申请、轻效益评价,导致一些项目效益衡量无依据,项目完工后无效益。
二、基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视角的项目申报建议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把绩效管理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其中,预算绩效目标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预算安排的前提和主要依据,而这一工作主要集中在项目申报环节。基于此,对企业申报项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企业发展战略引领按照现行项目申报条件要求,企业立足于自身职能履行和事业发展需要申请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国有资本预算资金支持的方向和供给范围。企业立足于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发展战略、阶段目标和发展步骤对项目申报的引领指向作用,要在国家、区域经济、行业发展中,找准参与重要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机遇,在企业阶段发展目标实现和同业先进水平的对比中,找准巩固和突出自身优势产业抓手,弥补发展短板和不足。力求企业申报的项目,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大战略相结合,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结合,与当前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结合。
(二)强化项目谋划和储备强化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企业发展理念,通盘考虑国资预算编制和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工作布局,努力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转变生产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思路、措施项目化。根据所处行业、产品品种、生产环节的需要,构建功能性强、目标明确的项目,形成企业自身项目储备库,使国有资本向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安全的大项目、大事业集中,向垦区企业具有优势的行业、主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完善产业链条、能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前景广阔的行业集中,并通过项目的滚动申报实施,实现国资预算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三)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研究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证明其可行性和必要行,是项目能否立项获得资金支持的重要环节,也是对项目支出预算的事前管理和监督过程。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资预算资金年度支持重点方向,结合项目实施所需要的人员、资金、技术等相关条件,强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论证研究,特别是要充分预估项目涉及到环评、基建招投标程序要求以及土地等资源调配的困难,充分预估经济发展形势、生产经营成本项目和主要产品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提升项目预算编制质量项目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关系项目申报成功与否。企业首先应当保证预算编制与政策相符,做到项目预算支出体现国资预算方针政策,符合预算编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无政策方向和法规依据错误。其次要保证预算数据真实可靠,细化项目投资方案和各项指标,认真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和支出计划,充分论证各项支出的必要性,详细说明每项预算数据的测算过程,做到数据准确、可靠,确保真实和完整。对于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比如已经安排公共预算资金的项目,需对申报的国资预算资金,以及企业融资、自有资金的筹措和到位情况进行说明。最后要保证预算申报材料要件齐全规范,按照财政部统一的预算编制格式和规范的编制方法要求编制预算文本,按照预算编制规程报送纸质申报资料,并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报系统中完成预算电子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
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主要从事与所申报项目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
3、是项目的直接研制者或产权拥有者,而非项目的中介机构;
4、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5、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的工作经验,是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应是申报单位正式职工;政府公务人员、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6、已承担在研的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员(指任务书或合同书中列前三位的人员)原则上不得申报新项目,也不能为申报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的项目;未承担在研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员(指申报书中列前三位的人员)原则上只能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项;
7、承担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须按时办理项目的结题验收手续并申请成果登记。不按规定结题或申请延期,时间已超过项目
验收时间6个月的,其项目承担单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是指任务书或合同书中的承担单位;承担单位为高等院校的,是指其下属
学院或下属独立法人单位)。
(二)项目需符合的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科技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或以上;
2、项目成果具有可以预期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并在*应用和产业化;
一、申报资质
申报单位(包括学校或校际联合体)目前暂时限定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范围之内,区县牵头的校际联合体必须有2所及以上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组成。参与的学校必须具有强烈的实验愿望和教育改革创新意识,相关的实施经验,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志愿积极参与实验的管理和师资队伍。
二、培养方案
申报单位要制订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实验项目”)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生遴选办法、课程计划、学习经历、学程安排、学业管理、成效评价等内容。
1.培养目标。对准备实施的“实验项目”需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表述,包括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领域,有否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的约定,后续发展的方向、空间等。
2.遴选办法。根据实验培养目标,制定参与“实验项目”学生的准入条件标准,有明确的可操作的遴选办法,并形成面向社会公开的规范制度和程序。
3.课程计划。围绕“实验项目”,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除国家规定课程外,要有与“实验项目”目标相匹配的课目设置及相应的说明(如目标、模块、课时、学习经历、结果评价等)。国家课程与学校自创课程比例应达到1:1。自创课程可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开设,也可由学校教师自行开设。
4.学习经历。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有多种学习经历,除根据一般要求所实施的高中学科教学外,应包括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的经历,相关的社会实践体验经历,到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内外有关学校访学的经历等。
5.学程安排。对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学程应有详细安排,既要保证上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经历完成,又不能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程内容是学生有兴趣、愿意投入且能够完成的。
6.学业管理。对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学业管理应作出明确安排。除《**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成长和发展情况外,还要有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成长的专门跟踪性记录,并保持经常与任课教师、家长、学生本人的反馈和沟通。
7.成效评价。项目单位需形成结合学业管理跟踪记录,开发学生创新素养成长性评价方案,并认真实施,作为总结学校实验成效和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的基础资料。
三、保障措施
申报单位需具备优秀的带教导师团队、充足的教学资源、相应的条件设备和面向社会的专题网页,以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1.导师团队。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与学校教师共同构成的导师团队。其中,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的领衔人要由高校、科研机构知名教授与高中学校特级教师共同组成,在“实验项目”中起实质性领衔作用。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课题研究或开发项目中涉及的指导教师,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比例不低于50%。参与该计划的高中学校教师中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2.教学资源。具备开设自创课程和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机构三年以上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项目与协议。有来自高中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可供学生使用的图书馆、研究文献和文献检索手段。有较为丰富的相关领域教学资源。
根据《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了更好地发挥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的带动作用,切实推动1000个示范村建设,特制定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范围 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0个示范村。
二、补助原则 一是上限控制。对示范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示范村大小、建设实际和原有条件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二是重点支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是相对集中。申报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避免出现项目投资过小、数量过多。每个村申报项目1个,最多不超过2个,排好顺序。四是尊重民意。按照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五是奖优罚懒。对于地方投入大、乡村集体和农民主动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资金倾斜。
三、补助项目目录 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共10类。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动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建设。
四、申报程序及要求 各示范村要按照村、乡(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2011年度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书》,经市、县两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签属意见后,分别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财政厅。申报材料以A4纸张尺寸双面打印或复印,左侧装订成册(勿超宽、超高),一式5份,示范村留存1份,市(州)和县(市、区)各存档备案1份,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各1份。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3月15日,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省新农村办供稿)
关键词:水土保持;现状;规划;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从而引起了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同时破坏了原生植被和动物栖息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等。因此,在城市开展建设过程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陆域总面积大约为1996.85km2,丘陵山地众多,全年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建设规划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水土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缓解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加剧等问题,深圳市在开发建设中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并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大大改善了深圳市生态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并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等称号。
1 深圳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类型分析
深圳市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0%以上。建市初期,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城市水土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深圳为此曾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也有过惨痛的教训。1995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85km2,1995年后,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深圳市水务局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对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经过深圳人19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至2012年的42.73km2,至2014年,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净减4.5km2,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深圳市多年的规划和调查,其水土流失类型划分为:开发区、公路建设(包括线性基础设施建设,如河道整治等)、采石(取土)场、坡面种果和自然山头流失等。
2 深圳市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的实施效应
2.1 大规模开发平土区水土流失治理
从1995年开始,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执法体系、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水土流失面积很快得到控制。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很快理顺水系,恢复生态。同时,由于破坏了原有植被,土壤沙砾化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经过水土保持综合整治,理顺水系、拦截泥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等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2 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综合整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种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山体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体缺口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在一些城市展开。深圳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山体缺口整治工程,据调查,全市有669个山体缺口,山体缺口的大量存在,破坏了城市的景观和生态格局,给深圳市的城市面貌造成严重影响。到2014年为止,经过13多年的实践,共治理山体缺口328个,形成较完整的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通过人工治理修复受损的山体缺口,可以改善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3 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大,对水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城市开发建设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是深圳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该工程的建设对保障深圳市饮用水源、改善水库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建成多功能、高效益、结构稳定的水源保护林体系,最大限度提高水源保护林涵养水源的效益,改善水保护区的水质,为市民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享受。
2.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深圳市从健全水土保持机构和法规体系、规范水土保持方案行政审批、推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等方面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圳市一市十区的水土保持机构建设日趋完善,全市水土保持行政管理、监督监测、执法等机构及技术推广与服务单位的从业人员和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2014年,深圳市水务局出台了《2014年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汛前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方案》,此方案促加强了深圳各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以落实好各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控制好汛期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的目的。
2.5 城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的科普教育和示范辐射作用,展示城市水土保持的成果,提高市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深圳市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拟建设一座集科技示范、科普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基地,一个城市水土保持发展与交流的平台,一个国内外水土保持先进科技技术的展示窗口,一个寓教于乐的户外大课堂。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开创性地融合中国城市水土保持与风景园林的优势力量,将其规划设计为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保园。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包括水土文化区、水土保持科普试验区两大部分,将文化性、景观性与水土保持各种技术展示相结合,建设以城市水土保持特色为主的专业示范园。突出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广大市民的水土保持宣传、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