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的笔记范文

高中语文的笔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的笔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的笔记

篇1

们常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那几道坎,过了那几道坎,乘风破浪,也就畅通无阻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必须掌握的三种技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须掌握的三种技能一、高中语文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教材中。

二、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三、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四、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高一语文高效率学习方法(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梢钥朔?a href='//xuexila.com/naoli/' target='_blank'>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提高语文学习的三种技能1、学会快速阅读

2、学会快速书写

3、学会快速笔记

同时,巨人专门推出了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以期使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首先,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本省知识体系的脱节问题。严格按照初高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对初高中教材脱节知识点的讲解、初高中对接知识点的点拨,让同学们进入高一学习之前,在知识结构上得到无缝链接。

篇2

第一,纵向看,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没有体现“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同)中的“有序”这个理念。就算是“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总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尊重一般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提升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一个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的层级吧?拿第一册来说,首先应考虑到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跨度不能太大。但是现在的教材没有体现这一点。

此外,不仅五大模块之间没有梯度,每个模块各个单元之间也没有梯度,没有任何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第二,横向看,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没有明确的可供检测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各自明确的教学重点,甚至没有比较明晰的类别――每个单元话题的拟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选取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这些话题?依据什么编排五大模块?文本的选取和编排,看上去缺乏相对严谨的科学性。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必修阶段几乎不接触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基本没有进行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实践。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形式上“学生修满必修的10学分”,实质上也不应该“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也不能算“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话题和文本的内在联系不大,有的话题甚至模糊了文本的教学重点,降低了文本的思想境界。如,第五册第一单元话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两个文本《沁园春・长沙》《离骚》(节选)的主旨都不是追求个人的多彩梦想,而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勇敢探索,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显示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这两个文本放在本册第五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的话题下更合适。

还有的话题内涵空乏,且不能涵盖所有文本。比如,第四册第二单元“美的真谛”这个话题,下放《滕王阁序》《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雨巷》《错误》)。什么是“美的真谛”呢?三个文本怎样体现“美的真谛”呢?“真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意义或道理”。“美的真谛”就是“美的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如果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新诗二首》能够某种程度地体现这个话题,那么描绘滕王阁的美、赞美与滕王阁有关的人、抒发作者的一些人生感慨的《滕王阁序》,就和“美的真谛”距离比较远了。

篇3

关键词:多媒体 优势作用 弊端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也是我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人们自从出生以来就开始接触语文知识,进入学校之后又开始了系统的语文学习。但是,从各个教学阶段来看,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也紧紧围绕考试展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新的面貌。在时代的要求之下,为了激活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广泛的应有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并应用之后,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生机。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之下也有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面对这种情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形成正确的认识,做到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弊。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的积极倾向,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究的动力,在学习中,教师同样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促使之下,学生们一定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使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色结合、动静交错的特点,在教学时,不再是孤立文字的讲授,而是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使用,学生们的视听感官都受到了刺激,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学生们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兴趣的促使之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依靠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也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单一的教学形式之下,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有限,课堂教学也显得枯燥、乏味。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进行知识讲授的形式更加多样。教师在讲解不同的内容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图形、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料的展示过程中,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层次上获取了知识,在直观、形象的展示中自己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同时,在当今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现代技术的便利性,从网络上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料,在学习课本上知识的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使课堂教学也更具趣味性。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也是凭借自己的讲述进行授课。原本丰富的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之后,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当语文课堂又逐渐恢复了其活力和生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月下荷塘的美丽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获得感受,从而让学生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可以边播放荷塘月色的音乐,边进行文章的朗读,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感受。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弊端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滥用

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自从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之后,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不加以考虑,一上课必定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有些课程根本不用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不仅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会对课堂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逢课必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课件的质量不高

篇4

我迅速调整了教学策略,调动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入了对初中第六册巴金《灯》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的迁移和比较。从文章的表现主题、展现内容、文章作者、体裁、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一一向学生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同是蜚声文坛的大作家,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呢?于是带着被《灯》重新点燃的激情,学生沉浸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讨论中去……两课时的教学任务才得以顺利完成。

一、循序渐进地实现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

这一教学实例告诉我们,职高起始年级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语文教材的延续性及知识点的分布看,职高与初中有很大的相关度。因此,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关注,强化自身对教材知识点的捕捉能力和信息整合,及时适时地引入初中内容,以促进初、高中内容有效衔接和融会贯通。

从事职高语文教学,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从职业教育本身来讲,其办学形式的灵活性、办学途径的多元化,使其他同类学校望其项背。职高的语文教学无论在课程设置、结构体系还是评价系统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它与其他专业课的横向联系尤为密切。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熟悉和把握,更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渗透和纵向深入。不仅要娴熟地掌握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体系,还应具备与之相关的初中语文基本知识,以便在教学中用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主体认知规律及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认识发展规律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注意调动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形成主动构建能力,从而获得对知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善于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便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调控。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师的“讲”看作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导致了课堂逐渐演变成教师的“操练台”、“表演秀”,学生沦为观众,甚至是道具。教师事先准备得再好,如果没有学生的呼应,再充分的设想也是徒劳。当学生呈现出与课堂不协调的情景时,教师是跳到前台,越俎代庖,还是审时度势,成为学生构建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引导者?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是鉴别每一位教师是否能胜任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标准。

三、开展有效衔接的可行性途径

从职高课程设置来看,职高的专业课是主修课程,语文课不再以“老大”自居。因此,教师在善于调整心态、主动适应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占位”意识,即语文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学生心中有语文,教师才能深入扎根于自己的“岗位”。因此,教师要积极开辟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汲取丰富厚实的民族文化素养,唤起职高学生对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兴趣。

随着职高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教师也面临着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针对初中课程中一些名家名篇,要从其主题体例、风格等各方面着手,做全面、透彻的分析和了解,以充分挖掘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与改造,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应对和调控水平,努力做到语文教学的游刃有余,收放自如,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四、实现初中与职高在作文教学上的有效对接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笔记;问题;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02-01

1研究的意义

高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英语课堂则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渠道,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课堂笔记作为听课内容精华的总结及课后复习的重要材料,必须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在信息容量很大的英语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听老师讲解,力争最大限度弄懂上课内容,还要做笔记,方便课后复习与积累。课堂笔记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因此,研究高中生英语课堂笔记问题分析及对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中英语课堂笔记问题分析

2.1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事无巨细,一记到底:本人在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时候发现,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很辛苦很认真地将上课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字不落地抄写下来。字迹极其工整,看得出上课态度非常端正,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之高。可是这些同学在平时的练习中,表现却并不突出,有些甚至是不令人满意。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都流露出一种困惑和不甘心“老师,我上课听课、记笔记那么认真,可是练习为什么总做不好呢”?

2.2只关注词汇和语法:笔记本上记的都是单词、短语、句型及语法规则。相较于前一种学生,也有另外一部分学生,所记的内容相对简练些。但是他们把着重点放在老师上课讲的一些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规则上。看他们的笔记本,会有一种感觉:英语学习就是词汇和语法句法的学习。这类同学对于单个句子的理解能够非常准确到位,但是碰到长篇幅的文章,在文章主旨、细节理解方面往往有缺陷。所以这样的笔记对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3缺乏条理性:有部分学生笔记既涉及词汇语法也涉及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但是缺乏条理性,层次凌乱,不利于课后复习。

3对策

3.1提高师生对课堂笔记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课堂笔记重要性认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堂笔记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发课堂积极主动作笔记的意识,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并主动在脑海中建立起新旧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联系。要让学生知晓课堂笔记是课堂内容的简练升华,一份优秀的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及时把握课堂上的新知识、新思路和新的解题方法,掌握上课的重点难点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边听课、边思维、边记录的能力。“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调动自身所有的有意与无意注意,边听师生发言,边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言简意赅做好记录,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教师选择课型后,要引导学生对照课堂笔记,系统地、有条理地、重难点突出地先复习后作业,以避免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复习,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并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2注重笔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明确课堂笔记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堂笔记习惯,提升学生英语课堂笔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最好要求学生准备统一规格的笔记本,明确格式要求,听课日期、单元标题。每一个知识要点用1、(1)、(2)…2、…等序号排好。应使用双色笔标注出重难点。要学会使用常规性的或自己独创的符号标记,以便节约时间,节省空间。要在笔记本的知识要点处注出其来源是教材多少页,还是哪一份试卷或讲义等,便于以后查实或更正。每页笔记应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书写务必要清晰。可要求学生将笔记本的三分之二用于课堂笔记,记录课堂重难点以及教师的课堂要求,剩余部分留作备用,课后补充或整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笔记的条理性与系统性,减少后续学习的资料查找工作量,为进一步学习与复习节约时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良性发展。如consider一词的学习,可引导学生从音、形、意、用等方面作好笔记,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consider的相关同根词、引申义以及一些词组与特殊用法,以确保学生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中有关consider一词要求的全面掌握。笔记需要记在书上或试卷上,应要求学生使用红色水笔作笔记或做醒目的记号,以示区别,节约后续学习找寻该信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3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笔记

3.3.1记提纲:一般情况下讲课时老师会将本节课的提纲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幻灯片展示,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所占比例比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文章结构和脉络的分析,并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借助这种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3.2记例句:语言学习需要操练大量的词汇、短语和语法句型,学生不必也不可能记下上课内容的每一个句子和词汇,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典型例句。如词汇puzzled和puzzling的学习,可要求学生记录例句:From his puzzled look ,we can tell that he is puzzled at the puzzling situation.”。学生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拓展延伸到其他类似的形容词对上,如excited和exciting,interested和interesting 等。

3.3.3记问题和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堂上集中精力注意听讲,适时记录上课不懂的内容或听课中的疑问,便于课后和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把问题弄懂弄通。要提高学生笔记本的利用率,课堂疑问与重难点也可在笔记本左侧或右侧的三分之一留空处,便于后续学习。

3.3.4记方法:学生只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得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词汇教学,可引导学生适时记录同根词(词形变化的规则),如可以在表示情感(excite)的动词后加“-(e)d”“-ing”,将其变为相应的形容词”excited”和””exciting :可以给动词加上一定的前缀或后缀、如”understand”可以加”mis”变成“misunderstanding”等等。还要记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特别是每个单元Reading 的阅读策略,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解答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题大有益处。

3.3.5记总结:下课之前,老师一般都会进行这堂课的总结。总结是对这节课要点难点的提炼。记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内容,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理解课堂内容。

4结束语

教师应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对学生的课堂笔记作出适当评价,可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形式,抓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英语课堂笔记的检查与评比,及时反馈并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优秀的笔记进行表扬或让其他学生传阅,也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课堂笔记的展览,以发挥学生榜样以及课堂笔记正确的导与激励作用。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引导学生注重英语学习过程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所有学生特别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英语学习(含课堂笔记)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6

1、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及原因

自打开国门始,西方先进的科学文明就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物质到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西风东渐到西风颂,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成为主流,国人吃西餐,过洋节,住洋房,对西方风土习俗如数家珍,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我们的母语及母语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这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在教育中就体现为在课程设置上重英语,轻汉语。英语教材大量取材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风俗,一方面一味地强调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单纯地引进,片面地理解和吸收。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英语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些英语教师认为自己上英语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是汉语专业老师的事。结果,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而让其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他们却感觉力不从心,不知如何开口。比如很多学生能和外国人侃侃而谈圣诞节、感恩节却不知道怎么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春节及其文化习俗。

此外,职业英语教学还要兼顾各行业特色,够用为度,学以致用,在有限的课堂上很难再挤出时间输入中国传统文化,长此以往,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越来越低,在与西方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一旦进人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2、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输入的重要性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弘扬民族文化。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与英美文化相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失语症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有学者呼吁:“我国的大学生正在经历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两种文化的对比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建立国际视野的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积极的一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年轻一代能重拾丢失的民族自尊,自觉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②有助于建立语言文化平等意识。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只有异同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有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意识,在国际交往合作中才既能尊重异国文化也能认同母语文化,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妄自菲薄,有异质文化输入也有本土文化输出,有“拿”有“送”,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文化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③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双向交际。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种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两种文化的基本知识,熟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际能力。另外,我国传统文化对英语文化国家也很具吸引力的。作为一名高职生,尤其一些涉外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若能用国际通用语介绍我国的优秀文化,不但是一种爱国意识的体现,更能增强自己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信心。

3、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对策和途径

①显性文化输入和隐性文化输入并举。受到课时及教材等限制,职业英语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相比,没有充裕的课时系统讲授知识文化,但是应该在备课时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注意结合上课内容向学生传授日常文化,并尽可能地拓展课文材料中的隐形文化因素,在学生了解点点滴滴文化的同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比如外研社出版《新职业英语1》第三单元Business Meals,教材中只有西餐菜谱,教师可让学生将中餐菜谱翻译成英文,或以讨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异同来导课。这样学生在将来与外国人进餐的真实交际活动中就能做到举止得体,有话可说。

②改革高职英语教材,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大多以原版的英文读物为素材,培养学生行业英语运用技能,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学到地道的英语,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据调查占教材内容的比率不到5%。关于高职英语教材的改革,可以增加一些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词汇,像中国的春节、中秋、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可以适当地编写一些小短文,用英语介绍一下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礼节和道德观念等;还可以在教材中附录名人历史等内容。

③转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母语文化素养。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教语言就是教文化。所以,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英美文化的传授者,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增强自身中西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

④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高职英语教师不能像过去一样仅重视英语知识和文化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比较并讲解,有意识地将课本中的内容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例如,让土建专业学生对英国伦敦桥和中国的赵州桥进行对比分析,让航海专业学生收集整理英文史实资料对比郑和下西洋及哥伦布航海的意义。对比教学法能让学生从多种视角客观深刻地认识中西文化,懂得世界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需要互相理解、尊重、包容,进而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也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交际能力。

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韩语专业毕业生 毕业论文 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成效的总体反映。撰写毕业论文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它反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现就目前韩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情况及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主观认识上的不足。目前部分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加之教师存在一般都让其通过的心理,导致其态度不认真,行动不积极。学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重视不够,在无充分思想、理论、素材的准备下应付了事。

2.严重的抄袭现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他们做出抄袭论文的消极行为。现代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投机取巧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机会。有的学生直接从网站上下载文章进行剽窃,不同的学校之间互相抄袭,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互相抄袭,甚至于不同专业之间也相互“借用”等,方法花样之多令人惊叹。

3.实际外语水平的影响。一门陌生的语言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而且在最后一个学期要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就大部分学生的论文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错句较多。大部分学生写论文时都是先用汉语的思维想问题,然后把汉语翻译成韩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汉语式的韩语句子。虽然意思都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但是因为不符合韩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在生活中也很难听到、看到这样的句子,所以觉得很别扭。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条件不充分。图书馆内韩文版的资料及有关韩国、韩语的资料不充分,从而限制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质量的提高。

2.管理制度上有缺陷。由于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六学期,而这一学期恰恰是毕业生找工作的时期,学校为了照顾学生就业,往往对学生放任自流,管理不严。而学生本身也忙于准备简历、投简历面试,往往无心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投入精力不足。由于学生规模的扩大,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教师在开展较为繁重的教学的同时,还要面对提高自身学历、完成科研任务等压力。尽管学校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等,但由于毕业论文时间过于集中,大多数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仍不够认真,投入精力不足,只是泛泛地布置。规定多,具体的指导检查少,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成绩评定标准不一。关于论文成绩的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情况下是只凭指导教师的判断,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就合格,指导教师认为不合格就不合格。事实上仅凭论文指导教师一人的评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四)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应在第六学期完成,但这一阶段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在这一学期开始社会实习工作,有的实习单位不允许毕业生擅自上网,而且休息也无固定时间,造成学生无法收集材料,也不方便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有的学业生认为写好毕业论文对求职没有直接的好处,况且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综合起来考虑,自然要牺牲论文的质量。

二、如何解决高职高专韩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目前韩语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学生个人、学校、教师各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地进行解决,以促进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

学校、教师、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和教育功能,进而意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它的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具有与不可替代的特点。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自觉地把毕业论文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效果的大检阅。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发现、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期间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和服务于社会的过程。

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从教师到学生就都必须高度重视,谨慎对待,决不能敷衍了事,要自觉地、认真地把它做好。

(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这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途径。毕业论文的完成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不能代劳,必须由学生亲自去做。所以,应该在写作课上适当地安排一些有关论文方面的写作,以便以后写毕业论文时运用自如。在阅读课上多找一些各种题材的论文、文章给学生参阅,以使其积累一定的书写论文的经验和基础。

(三)学校要为学生书写毕业论文创造条件并加强管理。

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毕业论文创造物质条件。同时,在论文的指导方面制订详细的标准,使论文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果有写论文与求职或实习之间存在矛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尽早进行,错开时间、合理地安排,从而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

毕业论文指导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指导方法适当与否具体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教师要承担起指导任务的职责,必须具备较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写作实力,要把握韩语的学术动态,进入该学科研究的前沿,并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指导学生论文时能给予其有效的启示和帮助,以收到“学有所导,导有所学”的效果。

只要学生、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齐头并进,多管齐下,为保证论文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规范的方案,韩语专业毕业的毕业论文就将日益规范,内容就将更加充实,合格率也将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中外对比;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29-03

高校财务预算是根据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和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财务计划,是高校在年度内要完成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和落实具体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高校进行日常收入的组织和费用支出控制的基本依据,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高校整体的建设规模和具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校财务预算是综合对高校教育发展事业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财务反映,财务预算能够对高校的各项收入和费用支出进行全面管理,在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高校资源加以优化整合,从而可以使资源浪费最小化,使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通过财务预算管理,高校预算要求将学校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财务预算之中并实行收入的统一管理,对费用支出要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种财务资源状况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整套的定额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就便于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求做到保证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既有利于防止赤字预算,又可以通过收支平衡,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财务效果。

(二)保证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高校的规模通常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而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此,高校的财务部门应该对学校的资金情况做出整体的规划和判断,避免学校片面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张和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更新;高校财务部门还需要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而制定出财务预算,它能指导学校日常活动的开展,对高校日常教学的内容及资金的流动方向都给与了规范和限制。这就方便了今后对资金流向的追溯,简化了今后的财务核算反映工作,也防止学校对日常教学或者是基础设施建设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

(三)有利于财务目标的实现

高校年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指导高校教研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财务预算是对财务目标的量化,它清楚地说明了高校管理人员、教研人员以及后勤人员达到各自工作目标所要消耗的资金成本,它细化和量化了整个工作流程,使每一步流程的投入产出比都外显化,这就促使高校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财务预算制度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了财务目标的完成。

(四)有利于对资金的利用实现内部监管

据2013年资料显示,中国教育经费财政投入已经占了国家GDP的4%,以此来看,高校得到的教育经费数目是非常可观的。如果高校对政府的财政拨款没有制定出详尽的财政预算,那就不利于高校对资金流向实现内部监管。只有把数目巨大的财政拨款的预算详尽化、透明化、公开化,让大家都知道每一笔钱的用处,让高校内每个人对资金的运用情况实施监管,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利用率,才能避免资金的浪费或者是工作人员私用、侵吞公款情况的发生。在财务预算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还应该采纳基层教职人员的意见,教职人员可以针对财务预算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只有征得了大多数人认同的财务预算,实施起来阻力较小。

(五)有利于激发高校各部门的良性竞争

财务预算是财务计划的量化与细化,它有利于规范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并结合财务预算或者财务计划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部门间的良性竞争。

二、中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模式僵化

中国高校的财务制度多是采用 “集中领导、统一管理”模式。那么,这就意味着高校的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是由财务部门根据中国政策法规和学院上一年度财务预算实施的结果再结合本年度所要开展的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财务预算的制定、实施、控制、考核和分析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的制定并没有征求基层教职工或者是学生群体的意见,这就造成财务预算的制定与实施发生脱轨现象。脱离了实施的主体,那势必会对今后的财务实施增加阻力。集中管理另一大弊端就是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管理过程繁杂。当高校要开展某一项具体教研活动,需要请求上级拨款时候,由于信息之间传递不通畅,易导致反馈速度不及时,影响工作如期顺利的开展。

(二)岗位权限不明

财务预算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财务预算计划的调整、财务预算的审核和财务预算的执行与考核。财务预算工作的制定决定着高校未来年度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也决定着日常教研活动的执行程度。所以,预算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流程来进行。但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一味地想要提高办公效率,简化工作流程而对财务预算的六个基本环节没有实施明确的岗位权限划分。这会导致财务预算部门之间失去相互约束的意义,不利于实现对财务预算部门的有效监管 。

(三)财务预算内容编制无法全面

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上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实施情况以及本年度实际要开展的活动来制定的,那么,新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明细指标项的确立如果用旧的财务预算的模式就有可能适应不了,比如高校有新的财务收支项,但在以往的财务预算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这就容易导致没有相应的财务指标或者是财务内容来对具体发生的经济活动来进行描述。另外,由于财务部门主管整个高校的财务状况,他们对财务预算的数量以及财务预算的具体内容的划分不够明确细化,这会容易造成没被预算到但又有实际成本发生的教研及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相应费用的时候,还需要通过繁杂的手段向财务部门进行申请才行。而以往预算到的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财务支出项,依然按照以往存在的项目来做财务预算,这样就使得财务预算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依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并没有使资金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用到真正需要用到的地方。

(四)预算实施的监管机制不严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注重于编制财务预算计划,但是,一个预算编制的再好,而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实施的话,再好的预算都会成为纸上谈兵。在实际财务管理情况中,习惯在进行完成本核算后根据出现的问题来做总结和调整,对财务预算的过程控制是却是很少重视的。高校对财务预算的实施没有专门的监管,不仅会造成资金利用率低下和浪费,使财务预算流于形式,还会诱使高校管理层的冒险涉法。

(五)财务预算实施的刚性不够

一般而言,财务预算在制定之前会征询各方意见,以降低预算计划实施的难度和阻力。但是,中国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财务部门单独处理的,预算计划的制定不够科学严谨,没有最大程度发挥财务预算的作用。由于财务预算制定本身就不能满足一部分部门的需求,那就存在预算调整情况的发生,造成财务预算实施刚性不够。而某些部门就利用高校财务预算制度刚性不够的空子来增加支出项目、追加部门预算,再加上财务预算监管机制的不严,这就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流出。同时,新增的预算一旦得到批准,还意味着下一年的支出也会相应增多。这就造成预算刚性缺失,预算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一纸空文。长期以往会造成学校支出项目庞大、导致学校资源的过分浪费甚至是入不敷出情况的发生。那么,这就意味着学校正常教研活动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了稳定的经济保障。

三、国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状况

(一)美国高校财务预算制度

美国高校的财务预算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比如,针对财务预算项目,他们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他们分为预算办公室和预算监管办公室来分别对财务预算进行制定和监管。两个部门的岗位职权划分明显,各司其责,能有效地对财务预算计划的编制、审核、分析以及实施、反馈。设立了专门的预算监管办公室,就能对资金的流向及用处进行实施的监控与跟踪。防止高校管理层、公款私吞、乱用现象的发生。另外,他们财务预算的编制跟中国也有明显的不同,中国财务部门主管所有财务性事务,财务预算的编制通常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再针对新的增加项目做出调整的。这没有对财务资金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细化,资金的利用率也就大大降低。而美国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会鼓励高校员工共同参与财务预算的编制,并且,针对高校将要开展的重点项目还会成立专门的重点项目管理小组。在财务预算的编制问题上,会着重考虑重点项目资金的分配,以保证重点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同时,美国财务预算的审核工作也十分严密,财务预算的刚性很强。在财务预算制定及审核过程中就综合考虑了多方人士的意见,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就及时地更改,直到最后报州长审批之前都是可以进行调整和更改的,但财务预算一旦审核批准下来,那么,高校所有人员都不能再提出更改意见,只能严格按照预算来分配资金。整个资金的使用流转过程都由预算办公室来进行监管。

(二)欧洲高校财务预算制度

欧洲很多国家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比如英国,它受政治体制以及历史思潮的影响,他们的观念中存在着浓重的规章制度化思想。而高校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审核的时候也是需要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流程经过层层批准来确定的。比如,最终财务预算方案的编制,首先是要经过校长、行政部长以及会计人综合院系一级的管理人再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实际要开展的教研工作来进行编制。接着,财务预算初步方案形成以后,高校还会专门组织召开董事会研讨大会来商讨审核。最后,才把财务预算计划上报政府部门。

(三)澳大利亚、新西兰高校财务预算制度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校的财务预算制度的制定具有高度公开性和透明性,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会考虑高校上一年度财务预算的完成情况以及下一年度学校教研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来提出。初步预算方案制定后,必须公布在学校以征求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见。针对意见的提出,预算委员会主席会对预算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意见进行调整,再将修正后的财务预算初案提交给校董事会进行研究商榷。当预算方案审核通过之后,也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公布,以起到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对财务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管的作用。

四、中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一)财务预算编制公开化、透明化

为了使高校的财务预算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防止财务预算的编制片面地借鉴以往的经验,而很少针对实际情况对财务预算的项目指标做出合理增减的情况出现,预算编制过程应该积极采纳基层教职人员和学生代表的意见,或设立以专家为主要成员涵盖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的预算咨询委员会给预算编制提出意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今后预算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而且有利于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对学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使高校财务预算能够有效指导今后教研工作和学校日常性办公性事务的开展。

(二)建立校长领导下的总会计师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建立科学的预算机制

中国的《总会计师条例》第2条规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高校总会计师是行政副手,直接对校长负责,其职责是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参与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在现代高校管理制度中,总会计师制度对增强高校财经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高效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篇9

摘 要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但也不断随之涌现出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感慨物质文明日益昌盛的同时,惋惜于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而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就对教育以及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迫切的新要求。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职业高中 体育教学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丰富与飞跃。但步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精神世界却愈发贫瘠了,人类开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时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便已经明确地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竞争与合作,人文性与科学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都要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见,人文精神的弘扬早已被视为时代的主旋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全世界都在为进一步的飞跃与提升“整装待发”,我国也逐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时期人的地位和价值被置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人文精神的回归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主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完美人格境界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是不容忽视。

(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袁远开同志提出了未来人的八方面素质要求:进取、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跟上时代的发展;更高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祖国、人类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扎实宽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合理知识;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某些个人特长;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在上述诸多所谓的人才标准中,除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外,更体现出一种对人才在人文精神方面的诉求。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根本需求

人文精神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曾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即便这个“80%”或许有夸大其辞的成分,但我们无法否认人文精神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素质、社会适应性、个人竞争力乃至人生发展路径的巨大影响。

另外,目前我国在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人们口中所说的90后。他们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极具个性的一代,单纯的体育锻炼早已不能满足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理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更是无法使其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与释放。他们所需要的,是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氛围里,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全面提升。这都表明,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着实的促进作用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这种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有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增加人与人接触或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甚至有可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或习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个人的生理健康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素质的完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看待成功和荣誉、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调整心态等都有机会一一得到真实的感悟与锻炼。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诸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很多体育活动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即便个人的技术水平再高,若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依然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正如俗语所说的“独木难成林”,现代社会更需要合作的精神,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而体育教学(特别是集体性质的体育运动)恰恰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然,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促进作用并不局限于此,笔者在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只是“冰山一角”,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或补充。这里想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因为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着实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具有可行性。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自身独到的优势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有其自身独到的优势,笔者亦将其概括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寓教于动”,以肢体实践活动为其主要方式,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调和节奏、增添情趣、审美育德、寓教于乐等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能够自然地运用示范等直观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切磋也更为便利,切实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等。

可见,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其内在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这更为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可行性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爱民.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

[2] 李迎春,陈帅.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精神与情感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

篇10

当然,高中国际班的学生又不同于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因而,教师不能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开展语文教学,而应该“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出国留学所必备的语文素养。

那么,高中国际班的学生应必备哪些素养呢?语文教学又能为他们出国留学提供哪些支撑呢?

我认为,他们首先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即国际化的理念和胸怀,以及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意识。而开阔的国际视野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学习中,站在全球的高度进行思考,逐步培养起来的,而这种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和语文课堂。

今年上半年,我校高一国际班有7位同学参加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蒙台梭利模联”大会,其中有一位赵姓同学,以其流畅的英语口语,尤其是他站在其所代表国的立场,从全球化的高度对当今世界的环境、经济、人权、科教等问题所发表的独到见解,博得了包括模联主席在内的所有与会人员的赞许,赢得了许多同龄粉丝。赵同学回国后告诉我,他之所以能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就是得益于他平常的广泛阅读和我们语文课上的“新闻述评”。可见,语文课程对于国际班的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高中国际班的学生还应该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因为人文素养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备元素。众所周知,探究“人文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所需要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那无疑是空手搏虎;尤其是要培养“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语文课程更是担当着责无旁贷之重任,这是由“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基本理念所决定的。

可以说,高中国际班学生只有具备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必备的人文素养才能拿到留学“通行证”,才能为他们今后踏上“寻梦之旅”提供必要的“装备”,如果把国际学校或者国际班比作是培养留学预备人才的“工厂”的话,那么语文就担当着制造这种装备的“车间”这一重要角色。

既然对于高中国际班学生来说,语文学科如此重要,那么,语文课程该如何实施,从何入手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使这一“车间”有序、高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配备合适的“生产设备”——一套适合这个群体的“语文校本教材”,而这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即以“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理念为指导来编写,当然,适应国际班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也应当成为编写这一教材的重要原则。

遵循以上原则,并结合这个群体学生的特点和将来留学海外的需要,我尝试着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从校本教材的高度来自编讲义,力求给学生一种“大语文”的教学。

首先,对现有教材(苏教版)的内容和考核要求大胆进行取舍。取“中华经典名篇”奠定其人生基石,如《劝学》《师说》——让学生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道理,明白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六国论》《阿房宫赋》——让学生品味文人骚客的歌吟,倾听历史的回声,了解社会兴衰之道;《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让学生领略先贤们高尚的人格如同日月星辰,永远在历史的苍穹中熠熠生辉。舍文言知识的考核,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只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取“人生励志名篇”激扬其火红的青春,如《沁园春·长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高唱“青春”这个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舍重点段落的研读和考核。取“爱国爱乡名篇”激发其爱国热情,如《祖国山川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明白,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体悟质朴、崇高的爱国情感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舍“文本研习”“词语揣摩”等考核内容。取“欧美文学名篇”开阔其文学视野,如《我有一个梦想》《巴黎圣母院》——让学生欣赏人性的光芒,培养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精神。舍文章语言知识的考核要求,只要求熟读便行。

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其一,开设《三字经》《论语》《颜氏家训》《弟子规》、古典诗词等国学讲座。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仁生教授指出:“很多年轻人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开始领略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这是多么可怕的文化现实。让中学生读经典,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个个都研究经典,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根基,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的确,中国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精髓。其实,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此类讲座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提升素质。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此讲座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其二,开设“江苏(镇江)地域文化”的乡土文明讲座。内容侧重于“镇江饮食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茶道文化”“古迹探幽”等。目前,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讲座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三,针对学生今后留学海外的特点,开设“欧美文化”讲座,让他们未出国门,就先领略西方文明之魅力,从而拓宽其国际视野。其四,开设“怎样写简历”“如何写申请信”“调查报告的写法”“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实用讲座,让学生早日和高等教育、国际教育接轨。事实证明,这类讲座为学生申请海外留学起到了很不错的“实用”效果。

现在,这些讲座的讲义仅仅还是在“讲义”阶段,它需要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上升到更科学、更理性的层次,即校本教材,如此,才能产生可持续发展的效应。

当然,仅仅让学生拥有各种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这些即将走出国门的孩子来说,具备各种语文能力是相当重要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在生活中和其他领域的学习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具备这些语文能力,就得重视语文活动,而对于高中国际班来说,语文活动更是尤为重要。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墨翟的“躬身实践,言行一致”,荀子的“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孔子的“学以致用”以及宋代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的“知行和一”等理论无不阐明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因此,活动先行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是必须的。那么,高中国际班适合开展哪些语文活动呢?其一,采风。学生可以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二,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同身受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其三,举行辩论赛或演讲赛,让学生在激辩中闪烁出思想的火花,在火花的碰撞中悄悄地长大。其四,走进新闻单位,如电台、电视台等,让学生在现代传媒的氛围中感受新时代的浓浓气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语文,才能在语文的熏陶中奠定其人生的基石。

篇11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关于其定义,国内运用比较多的则是我国教育家王坦提出的说法。他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优势互补,让学生都参与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合理分组,可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让性格活泼外向的同学带动小组的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各司其职,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也避免了传统英语课堂中学习好的同学“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的弊端。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 一起动手动脑,碰撞思想的火花,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宽松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顺应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式

国家2008年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14和19条中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院的高职英语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英语技能。”因此,在今后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并实践合作学习已是势在必行。

2、合作学习是改善高职英语大班化教学现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人数也成“跳跃式”增长,师资等各种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为此,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人数多,纪律乱,课堂活动组织困难等现象也相继出现。这种情况下,想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合作学习可改善90后大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的弱点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孤僻、心胸狭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与他人合作或缺乏合作、沟通的技能。这些现象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下去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理应成为高职英语课的重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发展的新形式并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自身特点,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在英语教学中实践了合作学习策略,收效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合作学习中分组不合理

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简单的认为分组就是在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小部分。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及家庭背景等的差异,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分组方法有两种:就近组合和异质组合。其中异质组合使用的更多一些。异质组合,也称多元组合,是指按照能力高与低、擅长与不擅长口头表达、好动与好静、喜欢理科类与喜欢文科类、男生与女生等标准来划分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法能促进合作,信息和观点流动传递快,从而为对话提供动机,为分享提供需要,能激发兴趣和能力为,积极完成小组任务。

2、组内责任不明确,缺乏分工协作

很多教师认为划分了小组,布置了学习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并没有明确组内成员的责任。导致有的组员包办小组全部的学习任务,有些组员却置身事外,拒绝参加活动等现象的产生,使得分组学习流于形式,名存实亡。教师或小组长应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 。

3、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没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无法体验学习的快乐。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小组头脑风暴”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竞赛或游戏活动、辩论活动、“课文复述”活动等,促进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篇12

一、英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特点

1.以生为本,“每个孩子都重要”是英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信念

(1)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为明天而学习,为今天而生活”“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合格”是英国很多学校的共同目标。

(2)张扬个性,鼓励创造的课程设置。国家只统一核心课程,学校设置了许多培养创造能力和生活技能的选修课程,学校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比传授知识更重视的是培养能力。

(3)充满人文关怀、润物无声的学校文化。英国学校走廊墙面上以及教室墙壁上,张贴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和成果图片,一张张彩色的纸条上面写着自我勉励增强自信心的话语,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

2.体现学生主体、师生民主、寓教于乐、充满效益、洋溢青春活力的课堂教学

从班级教学组织结构看:小班化教学是我们考察各校的共同点。轻松愉快的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特色。一般每班20~30人,分为若干组,每组3~5人,开展比较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老师穿插在小组之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认知结构看,一般是先体验后结论,按照整体讲授、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几个环节推进。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给予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考察和观摩中,我不时地对照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进步,但由于千年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的影响,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微观上看,个人认为课堂教学还存在如下缺失: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忽略;传统的讲授与灌输多于有效的“引导”,学生被动地接受多于主动的“探究”;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还比较欠缺;缺少课堂中智慧的生成。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给我的启示是,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教学的人文关怀

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英国官方对教师考核的核心标准、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对一个好教师的评价标准的关键一条:是否使全体学生能够进步和提高。这也是英国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坚守得很好的准则,是“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得最多却坚持得不够的一点。我不敢说回国后有把握改变其他老师,但我自己将会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每个学生的进步作为一生不变的教育信念之一坚持下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首先就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尤其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拘一格,因材施教,要为优秀的学生锦上添花,为弱势学生雪中送炭。

2.要增强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实践表明,教学整体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例如:

(1)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教师确定的知识目标相对降低,要突出能力目标,能够使学生像打篮球灌篮一样,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使学生的信心得到激发,并且要与千差万别的校情和学情结合。

(2)精选教学内容,把核心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思想性,围绕教学目标,把“博”与“精”有机结合起来,把核心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进行个别辅导,这就是有效教学。

3.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优化时间结构,即合理分配时间。通过观察和反思,我认为:一般而言有效课堂的时间分配,教师讲授的时间应该控制在60%以内,其他时间应该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练习和巩固。

(2)优化认知结构。即按人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3)优化训练结构。训练要有效,必须摒弃练习多多益善的陈腐观念。尤其是针对学困学生,应该降低训练层次,使其逐步培养兴趣。

篇13

【摘 要】教师应当有效地整合高段口语交际与习作学习,创建丰富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学习情境,提供较为生活化的口语练习和习作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交际及习作能力。

关键词 整合的意义;整合问题;有效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12-02

一、整合的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和习作之间关系密切。

首先,进行小学中高段的口语交际有利于收集习作的素材,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体验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事物的感知也就会有所不同。为了增加自己的见闻,学生之间就可以通过交流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趣事。同时,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尊重他们,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习作只有在真实反映作者的情感的时候才最成功;其次,口语交际锻炼习作的思维。口语交际其实就是将思维表达出来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当思维被锻炼得活跃的时候,习作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口语交际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唤起人最深处的记忆,人们在交际的时候甚至会对生活经历产生更深一层地感悟和理解,使得在平凡的小事中见真情,以至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于情感的表达则要更为真挚、深切。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和习作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有的学术研究表明,口语交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交际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使得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解放自己,交际可以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从而在无形之中酝酿写作的内容。口语交际是对语言符号的运用,而习作则是对文字符号的运用,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交际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积累和学习,这样就为习作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写作技术,又有利于口语交际的表达,所以这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它们的共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小学中高段的教育中,正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学生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也非常强,所以在小学中高段,认真、有效地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口语交际结果的好与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深地影响,我们知道,当口语交际中涉及的内容落实到笔头的时候,就转化为了习作,这同时也是从语言到文字的一个转化过程,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的基础教学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有效地整合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口语交际和写作,一个是属于语言范畴的,而另一个是属于文字范畴的,由此来看,这两者本身应当是不相关联的,所以,在整合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之一,便是不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桥梁,经常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偏重于一方的教学。其次,对于相关的理论做不到及时更新和融会贯通,对于一些资格较老的教师来讲,他们大多属于经验主义者,更乐意接受旧的传统教学,而不愿去接受较为新奇的事物。而且一些学生及学生的家长也更愿意选择资格较老的教师来教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阻碍了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效整合的进程。而且,相比于医学机构,教育机构派遣出国学习和研究的次数和人数都相对较少,除了资金的不足,还有就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国外的先进理论无法传达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与世界的脱轨。再者,学生缺乏对口语交际或是习作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这其实是学生对每一学科的一个主流态度,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科本身较为枯燥、难理解,或是教师教学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口语交际和写作学习的兴趣是教师们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以上诸多有关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无论是国内外理论或是实践的学习,还是出现在教师或是学生身上的问题,相关的教育机构都要一一做出应对。只有这样,我国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课与习作课才能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真正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有效整合的具体策略

有效整合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要求教师做到整体性的教学,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握好这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之间的关系。然后,还要重视科学化以及主体性教学的原则,前者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科学的理论去教学,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后者则要求在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与习作有效整合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并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不仅是教师自己去教学,更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1.创建情境教学。教师要将口语交际和习作整合在一起,以方便讲课,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安排教学的顺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前几分钟进行话题讨论、生活趣事的交流、进行一场小的辩论赛,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辩论的过程中酝酿写作的思路,有时候,比起想象的场景,亲身感受的事情写起来要更加得心应手。

2.在多学科中运用,增强两者之间的整合。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之中,各学科之间有一定的相同性,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整合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学科之中,这种体现同时也会增强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与习作之间的有效结合,其实这就是一次两者相整合的实践。例如,在学习英文字母“O”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个字母长得像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学生就可以积极地交流和回答,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更能在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的经历体验也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得到合理发挥。

3.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完善口语交际和习作整合方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口语交际课和自作课的有效整合都有着积极地研究,我国的教育工作人员就要做到积极地去学习外国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取长补短,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去运用到实践中去。然后是有关教师教学素质的问题,有些教师太过依赖旧的教学经验,而不懂改进和变通,所以,学校在进行教师考核的时候,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察,更要注重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发展离不开对新的理论及实践结果的学习。

有效地整合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是当今语文教育事业上的一个趋势。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上产生一个整体的体系和框架。良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要从整体性、科学性、自主性等整合原则,将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在一起,积极地促进学生学习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在教育领域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阳.小学高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杨培凌.小学口语交际课与习作课有效融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教学模式的探索[D].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篇1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目标;阅读量;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0-02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加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成为题中之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应积极扩大阅读视野,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如何自主、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虽然有这样的要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引起高中生、家长及语文教师的切实关注。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负担,大部分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均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材的W习及相关练习上,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极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变得多元化,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纷繁多样。这些变化,使得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使得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重新被认定。基于此种情况,相关教育者需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想真正开展好课外阅读,首先必须确立有效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目标,一般可分为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与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两大部分。第一,学生课外阅读目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标应为: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应为: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逐步总结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要稳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设立上述课外阅读目标之后,学生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二、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未形成切实、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怎样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呢?第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唯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广泛、有效的指导。教育局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应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一定重视,并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第二,要提高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能扩大对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等。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提醒高中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当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能稳步开展与实施。

三、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假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大,无疑会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正常课业学习的开展;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则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外阅读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字,每年至少要阅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文本。因此,高中生应严格依据该要求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方面,也应给予科学指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十五分钟的课外阅读,每月至少阅读半本书,每年至少阅读五本书。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每周单独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时间与任务安排上看,高中阶段抽出少量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具备条件的。

四、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从古至今,优秀书籍不计其数。其中,有优有劣。为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避免一些劣质书籍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阅读的二十部作品必须积极推荐。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荐其他一些优秀书籍。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时,应与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效结合起来。例如,执教《边城》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边城》小说;执教《雷雨》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雷雨》小说;执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朱自清散文》等。这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生加深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推介,诸如《围城》《文化苦旅》《冰心文集》等。与此同时,还应向高中生积极推荐一些知名报刊,比如《读者》《意林》。

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对高中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上,学生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指导高中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生尤其应做好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情节时应快速浏览;在理解人物塑造手法时可逐字阅读、细细品味。只有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目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或仅采用粗读方式,或仅采用精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均是不科学的。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做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粗读与精读,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

(2)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做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名句,这些经典名句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若能在阅读时将这些经典句子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进行反复阅读、揣摩,定然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醒高中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3)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为高中生搭建课外阅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外阅读方法。在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要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供其他同学借鉴。对于一些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经典句子,也可与大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可以及时指导高中生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4)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持之以恒,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日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督促高中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高中生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必将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产生理想的阅读成效。所以,无论是高中生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均应做到持之以恒。

(5)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督促高中生写课外阅读心得。学生写的一些较为优秀的阅读心得,教师应将其张贴在班级阅读栏或学校的公告栏中,让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悟,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课外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对那些阅读心得写得较好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以鼓励他们在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可鼓励其他高中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写课外阅读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6)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S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报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高中生根据课外阅读所得,撰写文章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学生在报刊成功发表作品之后,他们无疑会增添更多的成功体验和动力,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更愿意将读书心得写出来形成文章,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更多高中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能认真完成上述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然会不断提升。事实上,有效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在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和把握。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反思与开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4(06).

[2]邹金桃.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3]秦俊巧.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意义及指导方法[J].语文建设,2012(14).

[4]张健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