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历史学科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1围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有一项关于中外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上的比较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远不如外国学生。为什么?原因是在基础教育中,西方注重探索,而中国注重知识的记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在观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例如:把教学过程看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学生只需要接受就是了。忽视了教学是一项师生交往、师生互动的双边性活动,抹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应有地位。新课程理念下,上课不再是教师单向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互动式的一项活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为此,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才能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需要,又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各种创造潜能的教学模式。
1.1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教育活动是要求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1.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是有差异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所采取的教育办法,也应有所变化。面对平时学习态度差,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如果采用惩罚的办法往往达不到我们追求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摸清学生学习不好的症结所在,然后心平气和地和学生座谈,“对症下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转为主动学习的源泉;对于学习成绩不错,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教师又要起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耐挫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学习必胜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收获丰收。
1.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本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观,我们要相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环境。针对不同意见的学生我们应以一种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尤其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看法,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使教学课堂变为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基地。
2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的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微观应用,解决“如何教,怎么学”的问题,使学生能比较容易的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的“主人”,这对于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是重要的。
首先: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兴趣越大,学到的东西便越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其声、色、形、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历史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秦朝的统一》一节时,首先以影片《英雄》中秦统一历史必然性和深远影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紧接着提出问题:残剑为什么要无名放弃刺秦呢?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学生们就议论开了,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踊跃发言,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做一名专业型教师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不能再仅仅是满足于把课本吃透,而应该成为“专家”,向学者型、科研型人才转变,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睿智的目光、深邃的思想。要具备这些,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学者型就应该包含科学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丰富的阅历、研究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写作的习惯。这些意味着:“教师不再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教育内容及其传授方法上,不再是单纯用理论工作者设计好的课程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而是教师更加关注教育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关注自身教育实践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创造最佳的教育情境来达到预期的目标。”读史可以明智,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教历史就要造就明智的人才,就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要成为学者型,大致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涉猎广泛的其他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阶段。掌握规律是历史教师职业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归宿。
二、做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靠单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之下的教学需要,而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杂科”,它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历史教师既是“专家”同时还是“杂家”。
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的单一化思想,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层层堡垒之中,不再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教理科的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教文科的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形成了文理分家、文理对立的局面。而教历史的往往只顾埋头于成堆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档案之中,对文学名著等不屑一顾,对理科知识则是一窍不通。
“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科学背景知识。”新历史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要求学生知识的获得要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得到,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只要掌握好历史学的知识就可以教好学生的观念,时代要求教师“不仅是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有源头的活水”。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作为历史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把它当作一句空话。中学历史课本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为人处事,涵盖古今中外,容包各大领域,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发挥同伴互助和集体合作,可以整理出丰富的德育题材,加以提炼总结,形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课程。
四、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成为主要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昏昏欲睡。而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更直观、直接地把历史知识、历史遗存展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更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师的角色由“粉笔教学”转向了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
1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般来看,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课堂教学的方式。具体来看,历史学科的教师采用的多是说教式的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由始至终为“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呈现出被动的状态,学生对于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只是死记硬背式的接收与记忆,整个教学质量较差。另外,教师与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接收不到学生掌握信息的情况,不能对教学内容和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在整体上来看,高中历史学科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果较差。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很多历史学科的教师没有将基本的历史知识融入到多媒体的设备中来,没有以丰富的形式给予学生直观式的讲解,势必影响学生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
1.2片面强调对于知识的学习
在高中历史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片面强调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记忆,加强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而历史学科是以事件为线索,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殊性。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来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历史事件的讲解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和思考。但是,就目前的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来看,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有着一定的欠缺。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只是片面的要求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较少。可以说,高中历史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加强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存在不足,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1.3教学评价体系较为片面
在高中历史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采用的教学评价较为片面,即只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方面进行评估,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为评估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只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学生,没有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状态进行考虑。另外,在当前历史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主体是由教师、部门组织等组成,没有将学生群体纳入到内,学生从始至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来看,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评价的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忽视了学生在其中发挥的监督作用。
2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各门学科都应该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理念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说,也应当如此,不断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最终提高高中历学科史的教学质量。
2.1不断更新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研究,首先应当更新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开放的教学环境,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善于将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多媒体设备中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展现。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培养对于历史事件的正确价值观。
2.2创新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方式
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鉴于此,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即学生不是被动的进行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要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进而培养独立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探究式学习的形式,学生不仅能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2.3完善高中历史学科的评价体系
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来看,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已很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应当加强根据新形势进一步完善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具体来看,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包含教学结果、教学过程、评价手段、学生?W习知识情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另外,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教师群体外,还要包括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等。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新要求;物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23-0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而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课标下的新理念和高要求,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从方式方法上改革实验教学,从评价的角度强化实验教学,按照新课程性质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科学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主动、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讲授者和示范者。基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实验,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实验设计。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是中学阶段物理的特点之一。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很有效,而且在过程中对学生间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教育有帮助。首先要了解一下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器材,与同学讨论确定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选用合理方法处理数据。实验设计则对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对实验器材有所取舍和组合,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的方案,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描述和具体步骤的实施,得出有关的结论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培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轻知识、重方法;轻结论、重过程”,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物理实验教学,在创设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以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课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体会到“发现”和“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实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全面细致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验技能得到发展。在实验中同学之间配合、讨论、争议、融合,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信心、意志等。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是品质优秀、意志顽强,可以说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往往比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意志和情感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语言、行为、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在实验中和实验后要适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认识实验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学习策略 教学应用
一、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研究的背景
学习策略研究开始于1956年布鲁纳等人对人工概念学习的研究工作。纵观己有的学科学习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学科、数学学科及语文阅读与作文等方面,而历史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则少人问津[1]。本文尝试以前人学习策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历史新课程探索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本文借鉴刘电芝教授对学习策略的定义,把高中历史学习策略定义为: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二、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的构建
一般学习策略适合高中各门学科,在各科的贯彻运用中,各有不同。因此,在构建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时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这样构建的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才会有实效性。
首先,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是: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历史知识的习得,需要高中学生有较高水平的历史记忆策略、历史概念掌握策略。其次,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要有较高水平的解释历史策略。另外,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和方法”目标,旨在要求学生重视历史学习的过程。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规则、方法、技巧,高中学生只有不断优化历史学习过程,才能不断提升历史学习的成果。因此,中学生要拥有较高水平的历史元认知策略。最后,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和使用与历史学习有关的各种环境资源。那么如何通过各种方法和技巧调控这些与历史学习有关的各种环境资源,这就需要高中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历史环境资源管理策略。
结合国内外关于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历史新课程对高中历史学习的新要求,本文认为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由操作性成分和操作性控制成分构成。操作性成分即高中历史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历史高效记忆策略、历史概念掌握策略、解释历史策略。操作性控制成分由历史环境资源管理策略和历史元认知策略组成。
三、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的应用
构建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并把它运用于高中历史学习,从而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的应用是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但由于高中学生是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群体,因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策略教学,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策略进行历史学习的习惯,进而使得学生学会学习。了解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和使用状况是高中历史教师进行高中历史学习策略教学的前提。
(一)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调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四个班级(高一年级八个班中随机抽取)、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级(高二年级四个文科班中随机抽取),合计284名同学。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一可以发现学生的历史认知策略水平中等偏上。另外,在调查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历史认知策略运用呈现出性别差异,如“笔记”、“预习”女生优于男生,而“关注新旧知识联系”、“巧记历史知识”方面男生做得更好。
从表二看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历史元认知策略水平较低。在调查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在制订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方面男生不如女生,而在历史学习方面女生则较男生更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从表三可以看出学生利用较多的资源就是同学和老师,其他如历史书籍、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利用率极低,这表明学生历史环境资源管理策略水平不高。同时也说明学生较多地被束缚在课堂中,课外积累和课外阅读严重不足,不管是高一还是高二、男生或是女生都存在相似的问题。
综上所述,调查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运用呈现下列特点:首先,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策略水平一般尤其是历史元认知策略和历史环境资源管理策略水平较低。其次,学习策略运用呈现性别差异,女生在态度、动机、预习、复习、计划、监控、学习辅助等方面策略的运用水平较高,而男生的信息精加工策略(如联系、质疑)运用水平较高。
(二)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的教学
趣味引入,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策略内容、学生已有的策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教师注意观察当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困难,需要新的历史学习策略支持时,适时呈现历史学习策略(策略的名称要简洁、新颖)。此时,教师外在的指导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策略剖析,教师将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的某些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在了解其价值意义、构成、实施要领及条件的基础上,本能地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从而形成有关那些策略的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效果预期。学生只有对新接触的历史学习策略产生价值认同感时,才能萌发掌握它的动机。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证实策略的实效性,表明它的价值所在。这一过程“要结合实例说明策略运用的过程,尽可能地详尽展示内隐的思维过程,步骤具体,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策略运用的过程与有效性,处于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状态”[2]。如果做到这一点,教师的策略剖析就成功了。从学生层面讲,这一阶段历史学习策略尚处于感知阶段,并没有和自己的认知结构相整合,需要进一步内化才能发挥作用。
策略运用,学生形成对历史学习策略的初步认识后,就开始将之运用于具体的历史学习任务中。“在此阶段,教师应设计或精选能运用该策略的典型习题,呈现的材料应尽可能丰富化、多样化,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进行尝试。通过本阶段的练习,使学生能切实掌握,运用于日常的学习中”[3]。
策略反思,“策略反思是策略教学的必不可少阶段。包括策略运用过程的回顾、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评价、策略的迁移”[4]。学生对历史学习策略运用过程进行回顾。如果该历史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取得学习的成功或效率的提高,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体验,这就会促使学生进一步使用该策略;反之,学生可能会放弃该策略的应用。教师在此阶段应向学生强调自身对应用某些历史学习策略的充分认识和觉察,体验自身当时的情绪状况,并据此作相应的调整。教师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历史学习策略的可迁移性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再把原来运用过的历史学习策略应用其中,让学生在体会该历史学习策略的实效性的同时又体验它的可迁移性和迁移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79.
[2]刘电芝,傅玉蓉.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策略指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