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范文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1《导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1.1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的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3]。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决定护理哲理的4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环境、健康和护理[4]。因此,《导论》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并以此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进而掌握护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1.2倡导发现学习法。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过程自行发现所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态度,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重要的[5]。根据这一点,在《导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学习内部动机的激发。

2《导论》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护理哲理,然后以护理哲理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并分为四大主题。(1)人:包括“人是一个整体”、“人类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和“人的自我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整体特征,把握人体需要的特点,做到“因人施护”。(2)健康:介绍“健康与疾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帮助护理对象促进、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从疾病中得到康复。(3)环境: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压力学说”,使学生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广泛联系,明确护患关系的性质、搞好护患关系的条件,掌握沟通的技巧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人产生的压力,使学生学会识别人对压力的身心反应,减少压力产生的影响。(4)护理:“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健康教育”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整体护理能力。“循证护理”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指明了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护理伦理、护理与法作为自学内容,实现了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2.2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1)教学安排:《导论》课从第6学期调整到第3学期,使学生早期接触护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2)课堂教学:减少了单纯讲授,由原来的54学时,改变为36学时,增加了自学和讨论时间。如学习“护理与法”时,学生已学过法律常识,则要求学生在自学本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学的法律内容,写出有关护理与法的发言稿,在课堂上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人的基本需要”时,应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灵活。学习“人的成长与发展”时,采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临床实践:学习《导论》期间,临床见习8学时。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和“护理程序”时,分别安排学生在临床情景下与病人沟通,学习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发现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的内在动力。

2.3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综合能力考核:将原来单一的理论考试改为理论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并各占总成绩的50%。能力考核的方法是由教师到临床选择病例,学生在特定的临床情景中收集、整理并分析资料,列出护理诊断,设定预期结果,选择最佳护理措施,写出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以评价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和沟通技巧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篇2

关键词: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护理学导论》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入门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对护理专业学习、护理职业理解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 。但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全部都是初中起点、对学习缺乏耐心,分析问题能力较差,需依据其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及在内心对护理专业认识的升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通过分析护士的职业岗位需求,结合我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对于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护理理论、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要重点学习,医疗卫生体系一章内容在护理技术中讲述更细致,这部分内容做简单了解。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在《健康教育学》中学习,本课程只做实践演绎,护士素质与礼仪规范的内容与护理礼仪重复,留到护理礼仪中专门学习。

2 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等。 本课程的难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将不同的护理理论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联系临床实际,变抽象为具体,加强学生理解。教学上应用多种教学法、深入讲解,并利用多渠道多层面的社会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改革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讲授,以教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医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教学反馈不佳。为此,笔者充分运用校院合作平台,对临床护理专家、省内外护理老师展开调研,依据现代护理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南丁格尔的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侧重护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笔者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从而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自觉学好护理专业。

3. 1 PPT教学法

本课程教师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PPT讲授理论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细致、声像齐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对于扩大课堂信息量、帮助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效果。

3. 2 小组讨论法

适用于护理相关理论的教学。课前老师将教学内容编成学习提纲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自学、查询资料,针对提纲准备讨论内容,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表达本组对提纲中的某问题的认识,本组成员可以作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最后老师总结,对认识问题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正确的给予纠正。

3. 3 临床见习法

早期接触临床对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调查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的应用,体验医院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以案例为基础,模拟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即收集资料,制订护理计划,然后每人写一份见习报告,作为对学生部分测评依据。于见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见习教学的评价,内容包括见习内容及方式、见习收获与效果。

3.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引入特定时间的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理论、批判性思维、护士与法的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后调研显示,92%的学生反馈能加深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帮助,心得体会还显示希望在其他课程多开设类似活动。案例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从病人立场上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点,也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符合护理发展要求。

4体会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及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五年制《护理学导论》教学方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我们每一个护理教师都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而努力。

篇3

【摘要】通过健康教育对护士地位和价值的影响,阐明护士地位的提高首先要从护士自身素质做起,其次是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社会影响力的提高,最终促使其社会地位和价值发生根本的转变。【关键词】护士;健康教育;护士地位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67护士原意为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护士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改变,国际护士协会给护士的定义是一个人完成了基本的护理教育课程,经过评定合格,在其护理工作领域中具有权威性[1]。这是对护士的肯定,也是护士作为一门职业以来经过一百多年来质的飞越。护理改革轰轰烈烈,有目共睹,护士的地位和价值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而健康教育正是展现这种价值的重要一环,是护士专业价值的具体体现。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这个过程的起效是长远的,需要护士的一步一步努力与沟通,需要不断的强化,对患者的世界感兴趣,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实际需求。护士应热爱并理解患者。1护理专业形象的提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护理专业本身也需要一批学科带头人来引领学科的发展[3]。因此,增强专科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医学知识,树立起新一代有学识的护士形象,势在必行。医学的领域很广泛,健康宣教需要探索的领域亦很广泛。面对疾病种类的繁多以及不同的个体的不同需求,健康宣教的内容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专科理论的更新,会使健康宣教的内容更有力度。因此,进行正确的健康评估,掌握个体化的教育方法,对于患者的疾病转归有着重大意义。随着整体护理这一新的护理理念与模式得到众多护理界同仁的赞同与认可,并广泛开展以来,健康宣教已正式纳入护理的日程,实施正确的连续的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学习新知识,树立新一代有学识的护士新形象。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2密切与患者的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安全感,更能体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神圣职责

21认真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治疗进展以及新技术新方法,适当地给予心理慰藉和支持[4],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药的依从性,详细讲述患者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每天进行的效果评价,不断提高沟通与教育技巧,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5,6]。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和责任心。

22作为护士,每天都要面对患者,而作为患者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护士的举止、行为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医患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需要了解饮食、功能锻炼和疾病康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7]。这就需要护士掌握病情、熟悉病例及治疗方法,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患者的信任度,积极创造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护理行业和谐发展、不断迈进;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自我满足感。为了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3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健康宣教使护士从传统的打针发药转移到对患者全方面的整体护理,使所知所学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同。随着健康教育内容的不断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驾驭能力也在不断加强,贯穿于各个方面的护理当中。增强了护士的自我成就感,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断提升。健康教育过程是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是从护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包括患者的饮食、睡眠、治疗、运动、休息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健康。健康宣教将人文素养融入护理社会化教育实践中,点点滴滴渗透,潜移默化熏陶。对当前深化护理改革,丰富人性化护理服务内涵,提高全民族自我保健意识,避免健康危险因素,减少疾病复发,适应及恢复肢体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健康教育作为治疗手段,满足了护士、患者、健康人的多层次需求,使多方受益。护士从中掌握知识和方法,患者从中得到治疗和指导,健康人从中得到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医院进一步扩充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给护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8],同时健康教育作为护患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将会将一百多年来护士的形象演绎到新的高度。参 考 文 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8.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2.

[3] 张和群,贺莲香.临床一线的博士护士长[J].当代护士,2008(6):15.

[4] 杨华利,王海桃.人性化护理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1):25.

[5] 宋晓宇,钟海英,莫世秀,等.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52.

[6] 吕云芳.浅谈健康教育在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58.

[7] 安莉,郭崇花.门诊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0):125.

篇4

【关键词】社区门诊; 输液病人;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76-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的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现将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输液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使病人对病情早知、早防、早治学会并掌握疾病的检测及自我护理知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的全过程增强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因缺乏预防保健而使疾病经常复发,加重身心负担的情况,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2 社区门诊护士应具有的专业素质

护士要有端庄的仪表,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要有丰富的学识、工作经验与娴熟的技能;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品质及服务态度;有同情心、有良好的沟通咨询及教育能力。

2.1 尊重病人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条件:护士要仪表整洁、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注意病人的隐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无论病人的社会背景如何都要做到一视同仁,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使病人心情愉快,减少恐惧配合治疗。

2.2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参加全科护士培训,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不同疾病的基本知识,以便能担当健康教育者的角色。

2.3 重视语言交流:语言是与病人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病人对护士的语言非常敏感,因此语言修养,语言艺术至关重要。护士要注意及训练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3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3.1 病人来源复杂性特点:由于我社区门诊流动人多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应注意健康教育的适应性。即健康教育的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中不用或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的解释。

3.2 随机性的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3.3 短暂性特点:社区门诊输液病人观察期短一般在1―3小时,随治随走。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的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3 4综合性特点:输液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讲解一般知识、治疗、检查、转归、注意事项等。护士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对自己的疾病有客观的认识,客观的看待,相信科学,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3.5 强化性特点:针对社区门诊输液病人中年龄相对老年化及文化程度底、理解能力差的,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宣教方式,护理人员在解释内容时,要做到耐心、细心、百讲不厌,不能有厌烦情绪或有责备的语气和行为。

4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4.1一般就诊知识:主动介绍门诊输液室的环境、医保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就医环境是需要护患双方共同维护的,遵守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如禁止吸烟等并告之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4.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常见病的有关防病与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如高血压病人的体重控制,使之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戒烟,加强体育锻炼,服用降压药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防止发生“降压药中断综合征[3]”。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家庭熏醋法,开窗通风,正确洗手法,疾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4.3语言教育:借助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治疗操作机会,对病人进行口头的健康教育。包括输液前如何做好血管的准备,排空膀胱,避免空腹。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拔针后如何按压针眼,以及药物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边做边讲随机解答病人的咨询,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自己所患疾病用药目的和治疗效果及副作用都有所了解。

4.4电教化教育:在输液室放置电视机,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节目,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地情绪,还可适当播放健康教育节目,介绍本院各种检查设备,专家资料,防保健知识,自我护理方法。

5.社区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5.1由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5.2定期向病人发放意见征询表,通过收集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修正制定措施,促进管理。

5.3护士评价可用健康教育登记表,护士在每项宣教内容讲解后请病人签名。6.小结:通过上述的健康教育的实施,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投入少、产出高、效率大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2-33.

篇5

关键词:妇科患者;住院初期;跨文化护理;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指当一个人从熟悉而固定的文化环境到另外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常常会产生由于态度、信仰差异而出现的危机与陌生感[1]。我科从2010年1月起,对部分患者(干预组246人)按照护理专家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收住患者487例,年龄18~69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6例,高中及以下202例,文盲189例;居住地:城镇109例,农村378例。根据入院证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号干预组(246 例),双号对照组(24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地等影响因素方面相同。

1.2 护理干预措施

1.2.1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通过入院介绍使患者尽快熟悉和了解医院、病区、病室的环境、设备、工作人员、医院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2],消除因陌生环境给患者带来的沮丧。

1.2.2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包括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和尊重患者的人格两个方面。首先在饮食上要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使患者的人格受到充分的尊重,这对减轻文化休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2.3建立适合文化现象的护患关系,接诊护士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采用个别或集体指导方法,通过讲解、病区宣传栏、发放宣传册、张贴指示牌等形式,使患者尽早把医院当成“自己家”把医护人员当成“自己人”。

1.2.4健康教育指导,通过管床护士个体化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本人所患疾病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预后情况。

1.2.5心理支持,家人、亲朋好友是患者的一个重要支持体系,护士在了解患者家庭、社会关系的同时,利用家庭及亲友的力量消除文化休克也是一个重要举措。

1.3研究工具

1.3.1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文化休克类型。文化休克诊断依据:情绪障碍型(表现为焦虑、孤独、失眠、沮丧、固执、悲哀、多愁善感、易怒等);社交退缩型(表现为缺乏自信、孤僻等)、躯体不适型(表现为腹泻、便秘、尿频、头晕等)[3]。

1.3.2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2d发放调查问卷,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由患者自己填写,文盲者由家人代填,当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住院5d后(即干预组进行跨文化护理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2次共发放问卷974份,收回974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妇科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发生情况 在首次调查问卷中,376例患者发生文化休克,阳性率为77.20%。其中农村患者的文化休克阳性率高于城镇患者,文化程度低的文化休克阳性率高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P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文化休克阳性率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患者住院初期文化休克发生率高,主要原因是:①环境的改变,患者从熟悉的家庭、单位步入陌生的病房,新环境中的住宿、作息制度、环境设施等都需要他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种适应会给患者增加烦恼;②角色的改变,由健康人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从自由生活或照顾别人,指挥别人转变为受他人照顾,听他人安排的的角色;③沟通对象的改变,从熟悉的家人、同事、朋友群体转变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病友、医护人员。

4 小结

文化休克是妇科患者住院初期普遍的现象,有计划、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这种现象,开展跨文化护理实践,拓宽了护士的视野,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将探索出更好地跨文化护理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