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化;分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前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结构发展的必然方向。据统计,至2009年末我国的城市数量接近有700个,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0%,即有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中,而发达国家地区在80年代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就达到了70.9%。可以预见,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中。将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则包含了人口、建筑、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水电气管道等生活保障设施、卫生服务设施等子系统,这些系统复杂、多样、多变,极具脆弱性,很容易受到破坏而形成安全隐患,且关联性强,一部分受到损害,极易引发其他系统的病变,从而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安全问题也变得复杂多样,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台风海啸、火灾、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工程事故等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由于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讯设施的瘫痪,而使整个城市的居民陷入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极具灾难性。因而如何实行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方法,建设高效、可靠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系统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这就要求城市管理既要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又要从细节上逐个处理。整体规划是上层平台,细节处理是落到实处,只有从细节上、在基层上控制了危险有害因素,上层平台的规划才有意义。本文借鉴国外城市安全管理的经验办法,力求构建一种从整体出发、由基层设施支撑的新型城市安全管理系统。

2 城市危险危害分析

传统的城市灾害主要有城市自然灾害(地震、暴雨洪涝、雷电、暴风雪、大气公害等)、生活服务设施故障(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和暖气管道等故障)、各类突发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坍塌等)、城市流行性疾病(SARS、HIV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步,城市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也衍生了各种可能的城市灾害,包括有城市信息安全灾害、通讯系统故障、高层建筑和地下设施等空间致灾隐患、公共群众事件、城市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和核扩散等)、食品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等,甚至还包括由某些因素诱发的城市恐慌,例如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爆炸后,在某些不法分子煽动下引发了中国多个城市抢购食盐事件、在“非典”期间,居民大量抢购板蓝根等事件,这些都是城市恐慌。这些事件既无科学依据,又严重影响城市的正常秩序,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会伴生出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危害城市安全。如下图1所示为城市灾害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图1)。

3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我国现有的城市行政管理是一种行政划分的分级管理,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城市层层分解为市、区、街道、社区,各级机构分别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责。将政治、经济、教育等不同部门的权利层层分解,从而实现对城市的全面管理。但是纵观我国各大城市,在行政分级管理中,并未建设相应的全面城市公共安全分级管理体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倾向于大型化、复杂化,为了实现城市的全面公共安全管理,则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城市层级安全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分为市级安全管理、区级安全管理、街道级安全管理和社区级安全管理。各级管理机构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责,将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逐层分解,步步细化,将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规划落到具体工作,将各层工作责任到人,从而可以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全面管理。

4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分级规划

4.1 市级安全管理

市级安全管理是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策划者、实施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该级管理机构从城市整体出发,规划、分配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设备设施。研究本市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分解到下层机构。具体来说,市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基于全市的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是对下级预案的补充,是从整个城市出发,救援对象是全市的任何地方。若一旦发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超过了区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处理能力,或者发生的事故等级超出了区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处理范围,则需要启动该预案。

(2)将安全管理工作根据行政规划进行工作分配,建立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确定相应责任人,并建立对下级机构的管理、考察和评价制度。

(3)统一规划城市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城市的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则要求将必需的城市防灾救灾设施空间成为城市规划的准则之一。此类设施应当包括避难场所、道路网络、消防机构、医疗机构、物资场所、治安机构、废弃物堆放设施等。

(4)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应当简单、高效,反应迅速。将应急救援物资从整个城市的层面进行统一管理,可以精简管理机构。而且在物资储备时,综合考虑各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将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在更有利的场所。

(5)建立市一级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接警人员。该部分是对下级救援工作的补充。应急救援队伍应当由专业人员和志愿队共同组成,且以专业人员为主、志愿队为辅。该队伍主要承担“110”和“119”救援工作任务。

(6)建立预防预报和警报系统。该系统包括对各类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台风、暴雨、冰灾等)、流行性疾病、各类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核污染等)和可能出现危险事故场所的预报等,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专门的报警系统和24小时值班接警的工作制度。

(7)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和相应的紧急预案。

(8)对商业区、大型公共设施、娱乐场所、学校等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对两区之间责任不明确的地带建立市级管理方案;对市内安全工作的重灾区、特殊区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

(9)建立灾后处理系统。

(10)其它工作。例如开展城市公共安全教育工作、消防演习、消除城市恐慌的行为等。

4.2 区级安全管理

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中间层次,其主要职能是传达上级的安全工作计划、分配和监督下一级的工作,配合上下级的安全工作计划,并传达下级的反馈信息。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应当包括:

(1)设立本区的安全工作站,分配责任人,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及时传达或反馈上下级的信息。建立24小时接警工作站。制定本区的安全工作计划和目标,分配工作任务,并对下级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管理和调动本区的应急救援物质。

(2)建立本区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分配专职的救援物质管理人员。

(3)对本区的事故多发地带建立相应的防护制度,对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建立监测监控制度。开展本区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

4.3 街道级安全管理

该层相比区级安全管理而言,其工作更倾向于联合社区级安全管理开展具体的安全工作任务,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控制事故后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设立本街道的安全工作站,分配2-3个专业安全人员,并制定值班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及时传达或反馈上下级的信息,建立24小时接警工作站。

(2)建立本街道的安全工作队伍。承担的工作主要是管理本街道的事故突发地带,发现和预处理危险有害因素,处理不了则上报上级机构。维持街道的正常秩序。

4.4 社区级安全管理

社区级安全管理是层级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最终的落实点。在将来现代化的大城市中,瞬发性、灾难性的事故发生率应当较低,常见的则会是点发性的事故,这类事故多发于某个点,或者由较难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诱发的,或者由突发性的设备设施损坏造成的。社区安全管理就是城市安全管理工作的末梢,从整体规划上,社区安全管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工作落实上,社区安全管理工作却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内容。要建设主动的、全面的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社区安全管理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1) 建立本社区的安全工作站,分配1-2个专业安全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值班制度。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达系统,及时传达上级的危险危害信息,建立24小时警报工作站。

(2)建立本社区的安全巡逻队伍,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有害因素,维护本社区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该巡逻队伍由本社区成员志愿组成,通过简单的危险源辨识、紧急搜救、事故的紧急处理等相关安全技能培训。

(3)在洪涝灾害、冰雪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爆发时,带领本社区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地带,配合专业人士搜救被困群众。在灾害期间安抚群众情绪,分发补给品,开展科普教育,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4)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科普知识,消除社区内不必要的恐慌。

(5)管理社区内流动人员,防止的爆发。

结论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系统,信息既能从上至下及时有效地传达,又能从下级反馈到上级,并获得回应信息。从分级上看,该体系管理办法全面包括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并能从最基本上消除诱使灾害发生的因素。但是,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层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不足。

(1)该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以下两个理想条件:①各层级间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并能及时地获得反应信息。②各级工作人员都能坚守工作制度,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处理危险有害因素。这两个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还难以实现,也是制约本体系的主要因素。

(2)该管理体系的人员结构中,志愿者占了很大一部分,并强调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现阶段的志愿者组织工作较难展开,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并通过培训,增强其对危险的敏感度,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3)本管理体系配置了大量的专业安全人员,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如此多的专业安全人员,另一方面这些工作者都是基层工作,责任大、工作量大,但政府并无力为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因而如何协调专业安全人员付出与回报的矛盾,将成为影响本管理体系工作有效性的难题。

(4)如何使城市的层级安全管理体系与现有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合而为一,构建精简、高效且职能明确、责任到人的城市综合管理办法,也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航道维护;安全管理

航道主要建设于主要的江河流域之上,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航道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近年来,航大的建设出现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航道的维护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开展的压力以及困难度加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构建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长效机制,从而实现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SM/NSM规则在长江航道的实践运用

1993年召开的IMO第18届大会将ISM规则《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变成强制性规定。2001年7月12日,交通运输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规则),并于2007年7月1日前对国内航行船舶分三批进行了强制推行。《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实施,对水上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起到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2012年长江航道局开始启动航道维护单位体系化建设,在长江航道局所有船舶单位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参照ISM规则和NSM规则,制定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是长江航道局内部航道维护安全(包括航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下同)管理标准,全称为《长江航道局航道维护安全生产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2 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我国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结合了多个航道维护的特点,并以相关的NSM规则为指导原则,在航道维护以及污染管理中,融合了系统论的原理,与维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与要素都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以推动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到责任明确以及操作规范的目的。在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照相应的行业规范来执行。而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来说,其中的主要包含的部分就是各层文件,这些文件系统共同构成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而主要的体系文件如下:

2.1 《安全管理手册》其属于第一层文件,这层文件中包含了NSM规则中所具有的各个要点,其主要阐明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以及实施的具体方针政策。

2.2 《程序文件手册》其属于第二层文件。在这层文件中,其对第一层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的详尽,并在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中设定了程序化文件。

2.3 《航道维护手册》、《岗位职责手册》、《船舶操作操作》以及《船舶管理手船》这四个文件属于第三层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对航道维护作业管理中的各项规定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也对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确立。另外,这些文件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甲板操作以及关键性操作方案计划,明确了训练所要遵循的要求和内容,针对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管理制度的新确定,对维护保养中的各项规定进行了确认实施。

3 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

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在NSM规则强制实施范围,长江航道为在安全管理中取得实效,主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部审核,通过不断的内外部审核修订完善体系建设,实现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生产。

3.1 编写和修订完善体系文件。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船长、轮机长和岸基管理人员,在充分学习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指导,根据长江航道维护作业类型特点、编写和修订完善符合航道维护实际的体系文件。使之成为航道维护、船舶安全管理准则和船员操作指南,规范文件基础。

3.2 领导层积极推进,各级主管部门大力开展各类体系培训,使体系运行观念深入到每个岗位,切实提升全员的安全知识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

3.3 加强指导,注重实际操作,大力开展训练和实战演习。针对习惯性做法的情况,加强指导,使每个岗位人员懂的运用体系的程序解决问题。在实施中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中严格规定各船舶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频次,提高船舶的应急反应能力。策划船岸联合演习,采取专家现场观摩等形式,评估演习的实战效果,进一步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3.4 加大对体系内人员能力经验的监控评价,合理调配人员。对船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纵能力的提高培训,对新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对在岗驾驶员、轮机员、航道维护人员进行能力监控评价,按程序合理调配人员,从人力资源上予以安全保障。

4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航道维护安全工作的推动作用

建立健全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可有效的推动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安全生产形成了有效的保障,对航道的运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就具体安全管理体系所起到的作用来进行分析,其所发挥出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4.1 构建了相应的文件化、结构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依据该体系,建构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从而保障了航道的安全运营。该长效机制的建立,也为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得各种风险机制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防范了各种风险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得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开展。

4.2 达到降低事故的发生和风险目的,保障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在不断的循环审核中,在事故损失降低,风险得到预防的同时,确保航道维护管理及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顺利实施。

4.3 职工安全意识技能提高。从对危险源点向事故转化的条件来看,一线职工只要掌握危险源点监控法的要点,弄懂程序,控制住危险源点向事故转化的条件,事故就可避免。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员提高了安全意识和技能,变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安全操作技能明显提高。

结束语

安全工作是事关发展生存的头等大事,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应切实重视和强化过程监管,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并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把安全防范工作贯彻工程管理的始终,并善于从技术方案上加强安全预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严桂强.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航道维护新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09(3).

[2]王玉红.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施工期航道维护管理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1).

篇3

关键词:交通工程;安全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在交通工程施工控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交通工程危险的各种因素做好充分的认识和打算,同时还要针对重大的交通工程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危险关键因素,进行重点的控制。因此为了将交通工程的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限度,运用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迫在眉睫。

1、交通工程企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建设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协调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懂安全工作却要领导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以致只能应付任务,造成所管辖范围的安全工作滞后于质量管理和资质管理,而有些交通工程企业的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位置,看不到安全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度不落实,甚至还有的管理者认为“交通工程施工死人不可避免”,片面强调妨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的客观原因,忽视或开脱自己的主管原因和责任。

1.2相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主要体现在:与有关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造成了很多同类事故在同一个地区屡次发生,发生后又不能及时结案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和教育; 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还未能落实在行动上。如有多起事故发生时施工单位却没有按照交通工程市场的规定办理交通工程施工手续,照样施工,对此建设主管部门有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对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村镇建设工程以及房屋拆除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存在监管盲区。

1.3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三违” 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一些建设单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部分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做出应有处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1.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从目前交通工程业的总体情况来看,操作工人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普遍缺乏。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使用的职员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招来即用,这部分人员目前占操作者的绝大多数。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2、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指施工管理者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舆论、决策等手段,对人、物、环境等管理对象施加影响和控制,排除不安全因素,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活动。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1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在开始所有的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前,首先应组建项目部门,同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小组的其他组织机构构成情况为:任命总工程师、书记以及副经理为管理小组副组长,并由各部门质量管理精英组成质量管理成员。由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共同编写、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由各部门的精英成员负责管理以及监督自已部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2全员培训,遵守环境保护法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施工开始前,应按国家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由于施工可能为自然环境带来几种污染情况:1、水污染;2、大气污染;3、噪声污染;4、固体废物污染;5、油料、化学品的污染等。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文明施工,减少环境污染的若干种措施。同时,做好施工的环保实施计划,对几种重要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做到小于或者等于高于国家限定标准。

2.3做好文明施工

由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文明施工管理部门,对施工地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培训工作。按国家规定的《文明工地建设标准》,制作标示牌,并悬挂于施工区域的安全出口及入口处。将工程相关的各单位以及工程简介列示其中。施工单位对标志牌应定期清理并实行每月检查,如发现变形、破损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及及时修整或更换。

对于原材料的存放场地,应有规划的安排。在进料前,对存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等地面处理,保证场地的平整度以及清洁度,确保原材料的存放安全。进料后,应对原材料的摆放进行合理安排,对于不同类,不同种的材料分别堆放,材料与材料之间用留位、搭建棚架或者砌砖墙等分工分隔开来。按照出库的频率程度,将进出货频繁的原材料摆放于仓库的出入口处,以利于施工作业。做好进出库的记录,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减少原材料因存放不当,造成损坏所发生的经济损失。施工区域实行严格管理,除施工人员持工作证上岗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入内。

2.4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行安全工作阶梯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将工作按部门做到细致划分,纵向实现层层管理,层层把关,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多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并定期进行岗位安全工作的培训,通过考试以及安全演习等形式,交叉测评施工人员的理论以及实践当中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并与工资、绩效挂钩,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各部门、各岗位设立各自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各专业人员上岗前应做好培训工作,对于特殊岗位要保证人员经国家认可的正规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上岗证书,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对于其他施工人员,要对三级安全、工种变更安全和转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于全体人员,均要进行《国家安全操作规范》等条例的学习,使全员了解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内容。同时,确保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将安全问题与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工程期间安全预防工作做的好的,以及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做安全认识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2.5做好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

事故的发生,通常是在人的危险行为与设备、设施的不安全操作或摆放状态的同时出现,或单一的出现而造成的。防范事故的发生有以下几种途径:一,减少或者控制人的危险行为。二,设备、设施的规范操作。三,采取隔离防护,减少不安全的人与危险的设备等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的机率。同时,应按工种、岗位采购并统一发放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具,保证施工场地人员的施工安全。对场内的安全隐患区域设置醒目的标志牌,并增加夜间照明设备,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

3、结语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事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交通工程企业的信誉,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交通工程不断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建筑施工事故也不断出现,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与干预下,建筑施工安全体制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大大缓解了施工事故频发的局面,使施工事故出现率不断下降,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各有关部门还应该深刻了解与学习安全施工的概念及相关的内容,施工单位自省自律,根据我国建筑施工的特点与现状,不断针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整顿,更积极的寻找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第一,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 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费用在施工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加强安全生产的投入势必增加施工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实际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费常常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组织结构不健全

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现场施工的组织结构配置不合理,技术人员比例偏低,没有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特别是相关专业人才,人员组织结构不完整,权责不明晰,甚至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技术人员知识、技能等素质偏低,没有专职的施工现场安全员,致使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2、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

建筑业由于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其工作特点表现出高出作业工作量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事故主要表现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等形式,目前这五种形式的事故占建筑业安全事故的 80% ~ 90%,而从全国安全事故的整体来看,建筑施工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仅次于矿质开采行业。

3、建筑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自省自律的意识欠缺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同时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一特点使建筑单位过于重视缩小建筑成本而忽略了对建筑安全方面的重视。也有一部分建筑单位或个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导,对建筑材料和其他一些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不负责任,同时在建筑行业中,存在“挂靠”建筑队伍,让欠缺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进行直接的施工,给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质量安全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建筑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结构,对安全技术的投入过少,重视工程效益,忽略安全防护,违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表现,也是单位和负责人个人缺乏自省自律意识的表现。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施工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积极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制订建筑、监理、施工单位的三位一体安全生产体系,积极实施国家建筑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政策,科学落实国家相关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展开。

1、以人为本,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积极开展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施工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安全培训包括:首先,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的安全法规、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施工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并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其次,以人为本,制订科学的奖惩制度,做到权责明晰,赏罚分明;再次,强化管理层的安全施工培训,加强安全法规的学习。

施工单位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机制和以人为本的奖惩制度,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既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培训,主要包括入职培训、上岗培训、年度培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又结合区域、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差异,开展综合施工安全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特别是安全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根据施工人员的作用开展奖励措施,鼓励员工再接再厉,确保建筑安全施工的有序进行。

2、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贯彻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的调查,根据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的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弥补,对违规建设给予大力打击、处罚,并加大宣传力度,对建筑施工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法律法规起到确实的震慑作用。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有关部门进行合理的整顿,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得到贯彻和落实,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管职能的地区政府部门给予严厉批评教育。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工程的批准、检测以及验收做到认真负责,起到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引导作用。

3、建立安全施工长效机制,科学提高生产效率

国家应制订相关法律规范,将区域的建筑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分类,并依法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综合能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规范施工单位的资质,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科学搭建“四位一体”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国家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安全施工的管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并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努力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并逐步实现安全施工机械化,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施工的概率,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与社会科学领域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安全与管理以及相关安全技术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施工生产中必须要坚持的方针,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建设科技,2012,(3).

[2] 杨锐.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J].企业导报,2011,(4).

[3] 王彤.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河南建材,2011,(2).

篇5

在最近几年,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新闻层出不穷,虽然每篇报道所引起的出现安全问题的源头都不同,但是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可以发现其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1.1没有真正落实现场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时候,会有管理人员对即将施工的场地进行检测,看看其中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敷衍了事,仅仅是为了做好表面工作,应付上级对自己工作的检查而已,这种对工作的态度和行为给接下来的电力工程施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那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很好的发现和处理,就有可能在施工的时候爆发引起安全事故。

1.2单位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

在许多单位,管理人注重的就是公司的效益,而没有注重工程开展中的安全工作,认为这是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并不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安全效益,这就导致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有的管理人员从来不会到施工现场去进行检查、监督,对员工的人生安全问题看得非常的清,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最大的财富,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也会降低企业的形象。

1.3企业员工自身不注意

很多的电力工程人员自身对安全隐患意识不到位,不会自己进行调节,也不会进行突发状况的应对,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昧的紧张而愣在那里,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也会发生,这就说明电力工程人员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掌握一些当事故发生时进行自救的能力,提高专业修养素质。另一方面,很多的电力工程人员对于周围的违章现象不会给予警告和纠正,他们认为安全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很小,殊不知当有危险隐藏,迟早都会爆发的,因此,电力工程人员应该时刻注意周围的违章事故,站出来给予纠正。

2关于防止电力施工安全问题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2.1形成企业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的主要形象就来自于企业文化,它能够给企业员工带来相等的工作面貌,因此要让企业形成企业安全文化,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员工做好安全工作,让企业的管理人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形成企业管理文化,为整个企业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增强安全意识

在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隐藏着很多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这可能给电力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增强对安全的保护意识,加大安全保护工作,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把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用这个方式来使电力工程顺利的进行,并大大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的几率。

2.3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1)制定一系列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政策以及规章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严苛的要求来对相关人员进行规定,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要将工作分到各部门去,做到权责一致,各个部门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做好安全管理工作。(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也能让管理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对此作出相应的指挥和应对,从而从管理层面上保护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重视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的安全管理控制

(1)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同时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如果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不佳应该给予适当的调整,避免由于精神状况不佳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最终引起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2)在开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进行检查,要定期的进行测试,维修等等,通过这这种方式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的陈旧或者是其他问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3)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并找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予以制止。并且要增强安全监测技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对施工现场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勘测,用这个来避免因为技术落后而导致一些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监测,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一、引言

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交通和环境影响大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使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

二、市政工程的特点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比,市政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的投资效益只能在其使用过程中显现。正是由于市政工程具有这些特点,铸就了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政府的目标、交通的限制、便利市民的要求,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

市政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3、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4、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5、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6、分包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况,公司往往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1、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技术保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对于大型体或大面积、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

3、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一般来讲,安全组织机构的具体设置视企业的规模而定。大中型企业要有独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小型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可只设置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队比较集中、工种不多、作业简单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可只设到队一级,下面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则相应组成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组织机构行之有效。

4、制度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证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应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应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安全;安全管理;生产管理;问题解析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Each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hould gradually raise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paid to production safety, thereby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increase the work well to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paganda work, creating saf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ior atmosphere, improving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effect, but for their own safety consciousness weak links, to do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effectively solve the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Keyword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Safety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alytical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桥建设施工具有施工环境复杂而且施工周期较长长、影响因素较大等特点,如果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当,极易发生各种工程事故,造成施工人员以及非施工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的路桥施工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而各类工程安全事故问题也频频发生,导致人员的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惨痛的教训使得不少路桥施工单位开始重视起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路桥施工工程的基本特点分析

路桥建设工程勘测具有线长、量大、时空跨度大的特点,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条

件差、劳动强度大的综合性施工建设工作。整个过程分为平整场地、修建临时道路、机械没

备装运、桥墩柱基的钻探、构件的现场浇筑、测试及吊装、吊装设备的现场移位等多工种项目。由于这些工程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同时又以人工体力劳动为主,决定了路桥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多,其中意外风险几率最高。所以推广应用安全管理机制管理办法,对减少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路桥施工工程一定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施工生产同步。

安全溶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在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

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路桥勘测、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通过科亮学的总结,使之成为科学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并依此制定出更加适合勘测、施工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二、路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1、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务市场的培育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农民都是才出农田就上工地.在思想意识上很难做出太大的转变。绝大多数农民工队伍文化低素质较小,安全意识极其淡薄,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培训,并且按照要求达到国家有关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施工人员要求。经过多年培训,在技术和技能上有所提高,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熟练工,又有着十分大的流动性。历年来,凡是所发生人员死伤的施工事故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施工人员缺乏科教知识,违反操作规程,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施工人员不汲取以往的惨痛教训造成的。事故一旦发生,对当事人本身而言是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对其家人是极大的情感伤害,对企业是效益和声誉也造成了极大损失。

三、关于提高路桥施工期间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解决办法

1、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在全面推广工程的同时,路桥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责任制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由主要领导负责,组织严密的管理办法职责分明的安全管理体制。同时要充分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方面因素和信息进行调查总结并通过科学定量分析,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路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依据安全管理总目标,要结合野外施工的特点和性质,以人为本,确立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及原则。

2、提高安全认识,端正安全观念

路桥施工企业一定要从国家、民生、社会的角度,对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做出一个认知,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施工人员生命的优秀企业,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是一个能不断做大做强的企业。同时要做到量力而行,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事.接一个工程创造出一个精品。

3、落实责任并加强安全生产法规教育

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书,重点完善安全生产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狠抓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的安全鉴定、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箍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管理体系根据国家颁布的路桥施工管理办法分为三级,要确定施工单位法人为第一责任人,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即项目经理,工程施工处的处长以及工程施工队各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努力做好质量监察和质量自检等活动。其中,以路桥施工质检处责任尤其重大,不光要前面性的负责项目质量,还要开展组建路桥施工管理实验室,建立路桥施工过程资料库和路桥施工质量自检组在内的一系列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在落实责任人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路桥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积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始有终,最后,全方位保证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以及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4、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水平。

5、落实制度与资源到位,开创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局面

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制度落实的重要性。在制度完善、加大宣传的同时,切实加大落实的工作力度,将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及操作规程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中体现出来并且深入要各个基层,将安全意识宣传做好。同时,要不间断的对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落实中的不足支出要及时指出并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力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系统化。在施工人员的配备上,从管理基础上提升对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对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教育的要求要逐步的提高,要求各所属单位必须有计划、考核、检查,不但要求覆盖整个施工过程还要有针对性的做出一些处罚手段。

施工过程中防护用品发放必须到位,持证上岗率必须做到百分之百,针对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要从预防做起,要做到在事前控制出发,以科学的方法识别、判断危险源,制定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和应急办法,将排查安全隐患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做,切实加强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是一个复杂而且细节比较完善的工作,也是一个将设计意图、设计图纸转换为工程实体的过程。一个路桥工程建设项目中如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总之,施工企业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工作,以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所涉及到的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许长青,杨平.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专家系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

[2]钟强.论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02) .

[3]杨文森.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及其控制策略[J].安徽建筑, 2011,(03) .

[4]张业俊.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 .

篇8

关键词:工民建筑;安全;体系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4+7 文献标识码:A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管理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动用大量的设备。为了保证施工按质按时顺利进行,必须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生产与一般的工业生产相比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建筑的施工生产安全管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1 建筑施工项目种类众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各异

建筑施工领域涵盖的工程类别广泛,主要包括:高速铁路工程、普通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高层建筑工程、跨海跨河桥梁工程、陆域立交桥梁工程、市政工程、隧道工程、港口码头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地铁工程、机场工程、钢结构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等。不同的工程类别,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周期、所用设备、机具、材料、物料都不尽相同,涉及到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知识、管理特点及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

1.2 一个工程项目涵盖多种工程类型,安全生产构成复杂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多种配套的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一般涉及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水电暖通安装工程。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特点不同,安全管理技术要求不同,并且多种工序同时存在,构成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1.3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它的独特性,安全管理需要有针对性

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所处地理位置、作业环境、周边配套设施、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不同,同时由于建筑结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个工程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的这些差异性和独特性进而也就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需要有针对性。

1.4 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影响因素复杂众多,安全管理不安全因素多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高能耗、高强度、施工现场扰动因素(噪声、尘土、热量、光线等)多等特点,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大多是在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温度影响大。这些因素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了施工作业的危险性。

1.5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中,从基础、主体到安装、装修各阶段,随着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顺次开展,每一步的施工方法都不相同,现场作业条件、作业状况、作业人员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中,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动态性的特点。

2 我国工民建安全生产现状

工民建筑业由于其自身单件性、离散性、劳动密集型等特点,使得建筑业成为事故高发的行业。在美国每天有2名建筑工人死亡,日本每天有3名建筑工人死亡,而我国根据保守统计每天有4名建筑工人死亡。在我国,建筑业是继交通、煤炭之后的第三大事故高发行业。2000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71起,基本每两天左右发生一起。2001年特大事故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40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16起。2002年截至到11月共发生特大事故115起。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著名的安全经济专家罗云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国2001年由于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为1800多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北京和上海国有企业职工3年的收入,相当于10个中国最大的机场,相当于近1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相当于全国居民20天的消费。不但如此,安全事故还给国家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构建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体系化管理

3.1 管理部门应加强的工作

3.1.1 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

安全生产必须实行政府强制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政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法规、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伤亡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许多经验。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和城市,安全生产的状况就良好。

3.1.2 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及法律责任,为参建各方事前做好安全预防及事后追究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由于各方责任贯彻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令人忧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3.2 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

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

3.3关于安全教育问题

安全教育的重点。一是对决策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认识。再者是对作业层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据统计,企业决策层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索之一。企业决策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上去了,才能为执行层起到表率作用,执行层抓安全工作的动力才会加大。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应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每年度对各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

3.4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多为进城农民工,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据统计,目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八九是发生在农民工身上。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另外,随着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的出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

参考文献

[1]曾笳.建设项目施工管理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7,25.

[2]吉坤,戴富生.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J].建筑技术,2009,9.

[3]袁成斌,由淑艳.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实施[J].黑龙江科技息,2009,13.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 with the constant enlargement of the scal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ccidents, causing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the key is to do good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Catch production not to forget to grasp the security, do the leader takes seriously, the organization,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strong security measures put in plac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具备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使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免遭损失,使职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一)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施工安全体系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责任制,安全无从考核。

(三)安全管理不严格

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安全条件恶劣;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针对性不强,不具体,不明确,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无控制、处理方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得不到及

时救助和处理。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五)建筑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在资金投入上包括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保险等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主要原因有:一些地区安全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安全条件无法保证。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增加观念、落实责任

在管理工作中,应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首要位置,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责任重大,将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管理的资料档案,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和命脉。各工地施工项目部均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机管员和班组长等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相应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经理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依据工程建设规模,按照国家持证上岗管理规定,配齐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专职安全员;同时,在施工各班组均设有不脱产的兼职安全员;设置安全生产科,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使单位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管理体系

Research on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Liu Hua,Ni Shu-qin

(Jinan Cit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ShandongJinan250101)

【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onstraint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So,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Then the factor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situation for the bet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straintfactors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extractthe key factor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n,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core, posi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mean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accordance, and, safety target assessment system is protect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ensures the investment of staff, construction and finance, and guarante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Construction safety;Influence factor;Management system

1. 前言

(1)2004 年至 2012 年近十年来,建筑业总产值从29021.45亿元逐步增加到137217.86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建筑业的比重也不断升高,由5.43%逐步增加到6.84%[1]。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安全形势整体逐年变好,万人死亡率由1957年的1.67下降到2012年的0.59%,但由于建筑业从业人数众多,每年建筑业事故发生起数及伤亡人数比重较大,如,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22起、死亡648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目前,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的现状,国家和建设部门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扭转了建筑施工安全不利局面,但在进行具体施工操作时施工单位由于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致使相关的标准规定没有严格遵照执行,安全管理不完善[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有必要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约因素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众多,保障施工安全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差异大,总结我国建筑施工中制约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我国现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3]。施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筑安全生产资金。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包括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保险等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制约了安全生产。

(3)专门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一岗多能,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素质信偏低,同时,企业对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普遍素质偏差,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兼职多。

(4)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单位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业务管理台帐,相关记录不规范、会议、检查和隐患排查记录等不全面,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因素

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不足,从有助于建筑企业从易发事故的薄弱环节人手,立足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因素。

(1)安全意识方面。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对照检查各部门和职工是否重视安全工作,是否人人关心并能主动搞好安全工作,把安全问题当作工程施工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2)安全制度方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制定切实符合本企业情况的安全制度,使每位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知法、懂法、守法,遵守本企业安全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3)安全责任方面。安全责任是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治本之策,它需要有良好的安全文化的支持和高效的安全监管机制,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设立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目标逐级分解,具体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直至个人。

(4)安全技术方面。随着单个建筑工程规模的增大、施工难点的增加,安全技术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在施工安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先进的安全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

(5)经济投入方面。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以及劳动保护装备的配备,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安全设备、设施必须要坚持严格实行、定期更新,对安全过期设施必须定期淘汰,不得超安全期限使用,从经济投入上不制约安全生产条件的创造。

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建立一整套规范、合理、有效并切实可行的保障体系。要做好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构建。

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构建核心是建立以施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组织机构,由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对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从上到下”的管理方式,项目部和施工班组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由具有丰富安全经验的人员担任,现场安全管理要建立“项目经理――安全、技术负责人――施工班组长”的管理方式。为保障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建立外部安全监督机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当地工程安全监督站等进行安全监督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实。

(2)安全管理体系岗位构建。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级岗位的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应负有的安全责任,并以安全考核目标对各级岗位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人管、没人均有安全管理责任。

(3)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构建。

构建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各岗位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构筑岗位――工序――技术教育――环境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施工操作有标准可依、工作环境安全有制度可依。

(4)安全目标考核制度构建。

构建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制定以伤亡事故控制、现场安全达标、文明施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按各级岗位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定期对各级岗位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5. 结语

建筑工程参建单位多,从业人员数量大,建筑工序复杂,工程机械、电力设备应用广泛,造成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从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组织机构、岗位责任、管理制度、监督考核等方面保障人、财、物的投入,做到全员参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武永峰,袁明慧.2004-2012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分析[J].价值工程,2014.12:96~98.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

一、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影响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的因素有许多个方面,比如说施工工人的高处作业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设备,材料以及人员因素都是被列入考虑的范围。许多时候都是几种危险因素相互交叉产生的,但从大体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人的不安全施工行为和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企业缺乏科学全面的机构设置

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相继的完善了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设置,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社会监理单位,然而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企业本身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却松懈了自己的责任范围,出现了许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造成这些状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施工单位的领导并没有加大对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视力度,重视安全只是口头表达,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在过去施工单位,质量技术科,安全生产科是单独存在的,而眼下许多施工单位都将这两个部门合并成为一个,企业内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队伍正在日益的减小,工作也得不到领导足够的重视。建筑企业过分的依赖监理机构和监理单位,最终导致了自身质量管理出现了问题。实际上监理机构并不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良好的监控,它不能保证项目的目标一定实现,它也不可能承担由于不是它的责任而导致项目目标的实现,许多监理不在场的情况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而有些施工单位并没有设置质量员和安全员的岗位,这样长期以来就很容易造成将施工安全方面的隐患。

(二)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伴随着建筑企业本身的改革和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许多施工单位的建筑工人队伍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在施工现场就有监理和劳务分离的岗位机制,农民工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力军,然而纵观当今建筑施工的一线工人职位体系,改变了传统的1-8级技术工人的级别划分,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导致了农民工成为了一线的主要力量,然而大量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是没有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的人员,对于质量、安全的意识不够强,进入施工现场违章作业,不能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不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装置,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违章冒险作业,撕拉乱扯现象比较严重,在施工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在技术操作能力还是整体素质上面都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问题往往都是由于一些比较不起眼的小细节造成的,只有一线农民工拥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才能够杜绝这样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力度,完善监管机构设置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当务之急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构,这也是决定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将工程质量管理从事后检查转变成为对施工工作事前的预防与控制,将危险降低到最小,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内部应该要设立单独的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以及相关部门,按照行业内的操作规范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大对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自身素质要求,加大施工安全经费投入,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不足,加强对分包单位劳务队安全事故的管理,搞好施工中安全事故的预防,规范施工操作行为,不冒险作业,减少违章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能够在尽然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的岗位,并经常派有经验和技术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二)加强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提高技术工人的报酬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离不开对一线农民工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具体的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强制性内容的培训,比如说让每一个一线农民工都能够了解建筑工程的相关基础常识,了解施工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增强自我防范事故的能力和提高各类不安全因素的辨识能力,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其次是自愿性质的培训,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技术工人等级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一线技术工人的自身修养和技术等级,达到更高的境界,而且为了提高一线施工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采取优质优价,高级高价的方针策略,对于那些拥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和质量业绩的队伍或者是拥有较高技术等级的工人,可以根据其工作效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其相应的劳动报酬。

三、小结

当今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的施工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引起安全施工隐患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比如说施工单位在现阶段并没有对安全施工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许多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够全面,再加上一线农民工的施工作业水平有待提高,操作不规范等等因素导致了施工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为了能够有效地将施工危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本人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对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置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对一线工人的安全培训力度等等措施,然而由于本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毕淑杰;现代建筑工程的安全工作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2011(4)

篇12

关键词:施工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监督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acceleration, the rising living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function had higher demand. Construction safety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with the safety problems.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building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faced a serious challenge. Therefore,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production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ecur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d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总体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建筑领域频频•发生事故。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不仅仅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关乎国家财产建筑的安全,其不再仅仅是死与伤人的问题,而是转移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关系到劳动者职业的安全健康上来,这一成为不可必要的事实。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2.1具体责任主体不落实,安全意识薄弱

国家通过多次的安全监查,特别是建筑事故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来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形势过于简单,安全的管理投入相对来说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安全生产的水平比较落后,责任未落实到具体的实处,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保护不具体化。其中的原因在于现代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承包工程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权力,造成了现在普遍的负资的施工问题。另外作为工程的投资主体决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的绝对控制权,有些施工企业不得已直接降低几个点来结算工程款。最后则是企业在合同上失去了对员工的平等的权力。基于种种原因建设的单位在结算工程款方面的延误、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合同不能更好地履行,还有些工程为了能够提前完成施工期,严重违反了工期的要求。

2.2 农民工的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华的加快,农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家乡走出向城市的建筑领域涌进,进入了相对来说要求低的建筑行业。这些农民工来自于交通闭塞,文化素质偏低的偏远地区,组织纪律观念不做,劳动保护意识能力不足,他们为了生计的脱离贫困来到这里。他们其中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求。他们也是在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任务。

2.3法律制度不完善,建设滞后,监督执法不足

目前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建筑领域的范围特别是安全生产许可,职责的选取,行政的处罚等方面不够明确,显著安全的技术标准明显落后,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造成市场不规范的的安全投入,产生安全的隐患。对未建立的规章制度、保护体系不给予安全监督。对已建立的安全监督项目应完善和进一步落实体系,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的关系。争取做到责任、意识到位的效果。

2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建筑行业的生产活动的危险性极大,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也是事故发生偏多的行业。在强制推行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许可制度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建筑企业安全控制,但伤亡仍有发生。然而安全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的重要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人员对全社会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应该认真研究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状况,树立更高的管理理念,为极大减少事故发生。

作为事故发生的施工现场,我们必须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是否符合工程管理的特点,是否满足国家的法律要求,从而达到改进新项目的目的。人在生产中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和对于“物”的使用不常规都是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考虑客观的情况不良的生产环境对其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应该从一系列方面来反映。改变安全的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是各类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强化工程的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要求。鼓励施工企业对加大安全施工的科技投入,做好与各个单位的科研的合作工作,充分把握中介机构和社会的监督工作,这样使质量安全的监督全面的深入。建筑的企业也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和施工阶段惊醒更好地安全评估,做好安全的防护。

安全的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重点的培养全体人员的安全模式文化。其中全员不仅包括这承包的企业投资商,分包管理的人员,施工的人员,还包含着监督行业、设计和社会。只有形成全员安全文化,才能更快地营造安全的生产氛围,保障人员安全。进一步的说,安全监督的管理和安全实施既独立又相互的联系,是对项目安全管理资源的更好地利用。安全的管理由开始的具体化进化到安全目标的管理模式,它是施工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目标,通过以其为基础,逐级到下级的具体任务的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清晰,各反面关系协调,使每个人更加的明确自己在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意外导致的事故,当然人们必须要采取某些措施给予弥补。损失的融资包括自留和转移,一些被认为潜在的损失需被自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更好地把自己更好地评估而许多人认为他们不可能遭受这一损失。转移风险则是把风险转移到别人身上了。如保险公司会根据必要的法则,本着一人受伤可有众人来来承担的方法来减少损失。其运行的机制和措施包含着预防事故的作用,建立为施工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护机制。

篇13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保证事故责任单位承担责任,必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了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为本”的方针,营造一个安全施工的和谐环境。

1、现代施工管理

1、1 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 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1、2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3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1、4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组织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1、5 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谈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1、6 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1、7 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的层面上。

1、8 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2、抓好施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在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 每个岗位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小企业是施工管理的薄弱环节,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牛产的监督管理,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生产经营单位不仅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3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强化安全监管为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二是加强超前防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人员,不仅要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查处追究事故责任,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要特别加强对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小企业点多面广,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是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安全投入等方面人手,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2、4 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了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2、5 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 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住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总之,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施工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篇14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明确目标,找出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产生损失" 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整个识别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明确最重要参与者、收集资料、 风险形势估计、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 编制风险识别报告。通过风险源识别,得出各种因素组成的集合, 还可根据事件之间的支配关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划分所有因素的层次, 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2风险评估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由隧道施工风险估计和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两部分内容组成。隧道施工风险估计是对隧道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出现的后果、 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大小进行估计,为分析整个工程项目风险或某一类风险提供基础,并进一步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和实施风险监控提供依据; 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是对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 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 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风险应对

它是在隧道施工风险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措施风险应对措施一般包括两类: 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 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 以消除或减轻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规避、 缓解、分散等。 另一类是在风险发生前, 通过财务安排来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自留、 转移和保险等。

险监控

风险监控从过程角度来看, 处于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流程的末端,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风险控制的领域仅此而已,风险控制应该面向风险管理全过程。同时, 风险监控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它的任务是根据整个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规定的衡量标准,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

二、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特征及风险应对技术措施

2.1 隧道施工风险的特征

1)隧道施工风险对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的依赖性。

2)隧道施工风险的隐蔽性。

3)隧道施工风险发生的随机性。

4)隧道施工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5)隧道工程施工的开展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6)隧道施工风险同施工现场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2.2 隧道施工风险应对技术措施

1)塌方或崩塌。

隧道开挖时, 导致塌方的原因有多种, 概括起来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即地质状态、 受力状态、 地下水变化等; 人为因素,即不适当的设计, 或不适当的施工作业方法等。技术措施:采用围岩 / 预加固技术,即通过打超前管棚, 预注浆加固围岩, 提高围岩的性能指标 " 或者采用旋喷拱或预切槽, 减少围岩变形; 在施工前或施工中, 均应采取可行的防排水措施, 尽可能将地表水引排, 不渗入隧道中; 选择正确的开挖方法, 采用台阶法、 短台阶法、中壁法、 眼镜法等技术进行隧道开挖, 加强初期支护, 包括增加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加密加长锚杆、增设钢筋网或使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采用或者加密钢架等; 加强围岩量测, 发现围岩变形或异常情况, 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包括按设计进行永久性混凝土衬砌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增加衬砌混凝土厚度、 改变衬砌断面形式、 提高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2)岩爆。

岩爆是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 硬脆性围岩因开挖卸荷导致洞壁应力重新分布, 储存于岩体中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 因而产生爆裂松脱!剥落!弹射甚至抛掷现象的一种动力失稳地质灾害。

3)涌水。

涌水是隧道施工中仅次于塌方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造成突水突泥最为常见的不良地质是断层(断层裂隙水)、大型溶洞和暗河(岩溶水)、 煤系地层中的采空区(老窖积水)和金属、 非金属矿山老积水。技术措施:引排水, 查明溶洞或暗河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关

, 用涵洞、 暗管、 暗沟、 泄水洞、开凿引水槽、 铺砌排水沟等; 堵水, 溶洞或暗河的流水量不大,有其他出口或有分支, 采用注浆堵水; 隧道反坡排水; 利用抽水机配以管道排水,分段设置固定泵站和集水井,固定泵站与开挖面之间设置临时移动泵站,用潜水泵抽水至固定泵站的集水井。

4)瓦斯。

技术措施:隧道内所有的固定、 移动设备、 电器开关、 照明装置均采用防爆型; 瓦斯隧道内, 不得有明火作业, 洞内洞口严禁吸烟, 进洞人员穿棉制品; 瓦斯突出防治有钻孔排放、 水力冲孔、 震动性放炮渗出、 深孔松动爆破、 岩层或煤层注水; 瓦斯排放包括瓦斯引排、 抽放瓦斯或自然排放; 封堵瓦斯, 注水泥浆或其他材料, 堵塞岩层或煤层裂隙, 阻止瓦斯渗入, 及时对开挖面进行喷混凝土封闭, 尽快进行封闭衬砌, 衬砌宜采用气密性混凝土当煤层厚度大于 0.3m,有瓦斯突出危险性时, 必须进行揭煤施工, 揭煤前先进行超前钻孔, 探测煤层的层位、 倾角、 厚度、 岩性地质构造等情况; 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适当距离时,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的预测孔,预测有无瓦斯突出危险性; 瓦斯排放后打两个与预测孔相同的检验孔, 检查瓦斯排放情况,揭煤施工采用震动放炮一次揭开煤层, 不能一次揭开煤层全厚时,对剩余部分采取防突措施, 揭煤后, 及时施作金属骨架支护, 防止冒顶;加强通风和瓦斯检测。

5)岩溶。

当隧道穿越可溶性的岩层时, 则可能遇有岩溶。技术措施:

a.小型溶洞的处理:堵塞, 位于隧道底部位置的小溶洞采用换填片石、 干砌片石、 浆砌片石回填压实, 或采用隧道底板梁通过。位于隧道边墙位置的小溶洞, 采用浆砌片石封堵, 加强混凝土衬砌封闭拱部以上溶洞, 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 采用喷锚支护加固, 加设护拱防护。

b.规模较大溶洞处理:跨越, 简支梁跨越; 栈桥跨越; 拱桥跨越; 边墙拱跨越; 整体浮放支托跨越支顶加固。 支承墙加固; 支承柱加固; 拱桥支顶加固;挖孔桩支顶加固。

c.岩溶隧道施工:岩溶隧道开挖同软弱围岩相似,管棚注浆综合预加固, 微震爆破, 强化初期支护。

三、强化隧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隧道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熟练掌握隧道所有设施和设备的操作技能。隧道安全,人命关天,从事隧道管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时刻树立忧患意识,把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密切注意和发现隧道的动态,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报告和处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预案演习,不断学习隧道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努力提高隧道的管理水平。

2)大力宣传公路隧道的知识,提高司乘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助救援能力。可以在公路服务区,利用广告牌、宣传栏、墙报等,或现代化电视、录象、幻灯等的多种媒体,介绍有关公路行车安全知识、隧道消防设备使用方法、车辆逃生通道和人员逃生通道的位置,详细阐述一旦遇到火灾情况下浓烟滚滚的逃生方法,(不要坐在汽车里等待救援,要积极带头和动员所有的人员用湿毛巾之类的东西捂着面部,匍匐着地面快速逃离),介绍常用有毒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处置方法,在隧道里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要正确使用水和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3)做好隧道的供用电的管理工作。电是隧道管理的命脉,所有现代化的设施都是靠它来支撑的,没有电,隧道就一片漆黑,监控就失去作用,安全就没有保障。建设期,用电是临时或单回路的,正式运营后,隧道管理部门要积极同当地的电业部门争取双回路线路,平时要掌握地方拉闸限电的情况,做好配备自备电源的准备工作,争取主动,得到他们的支持,减少限电的时间,并请他们对配电房做定期的检修。

4)强化施工期间的科学和严格管理。实行单洞双向通车是公路各个管理部门所顾忌的,但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需要。根据实践做法,要努力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施工方案的会审,经营公司组织施工单位、交警、路政、等有关人员开协调碰头会,尽量采用现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缩短施工时间,并要简化施工审批手续;二是严格现场管理,按照国家标准(5768规范)摆放交通安全设施,全天侯有现场安全管理员,对现场出现的锥行桶歪到状况要及时予以调整,严格现场的停车和人员的行动线路。根据交通流量的测算,定时由交警人员现场控制,至少2小时内,施工养护人员检查整理一次交通安全设施正确摆放位置;三是设置紧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有充分的准备。打开汽车通道的卷廉门,施工的隧道也要预留车道,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随时出动施救的车辆,及时和快速处置事件,确保安全和畅通。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对于隧道工程的组织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公路隧道在设计、 施工前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分析,对预防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 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公路隧道进行风险管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应得到参建各方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