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环境治理心得体会范文

社区环境治理心得体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区环境治理心得体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区环境治理心得体会

篇1

(一)目前市场人才的需求

市场营销人员更应具备社会营销观念、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与适应性等。鉴于以上分析,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生源的素质特点结合市场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因材施教,合理定位,研制出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绿色课程。

(二)市场营销专业绿色课程设置的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绿色课程设置要体现突出绿色理念、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强化能力、简易可行等特点,即要遵循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及可行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全方位体现和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整体性原则要求大学绿色教育各类课程绝不仅仅是模块式的机械堆砌,应构成内在的联系,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是一种理念,必然渗透、融入到各学科专业课程中,藉此对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充实,才能促使所有学生都受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教育。前瞻性原则是绿色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前沿。可行性原则指绿色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基础教育,它应和环境类的专业教育有所区别。要求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既体现绿色教育理念,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树立起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观。

二、市场营销专业绿色课程体系设置

加强独立学院绿色教育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中得到体现,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要开设与将来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学生具备绿色的环境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在所有专业的课程中,都应渗透环保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环境伦理、环境素养。

(一)公共课

绿色教育课程总目标是课程设置体现“文理交融,技能过硬,学以致用,用中求通”,在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方面,一般开设4-5门绿色课程,重在比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内容。如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讲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与人类健康》、《环境与人类社会》和《环境保护概论》等课程中挑选4-5门作为本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判断和处理环境问题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还可将环境教育渗透在不同学科中,在公共基础课中将绿色教育方面的内容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的教学中。绿色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环境知识的学习和环境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在接受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课

篇2

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工作安排部暑,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2009年上半年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1、粮食购销任务。2009年市粮食局下达我县粮食收购任务**万吨、油菜籽收购任务**X吨,粮食销售任务**万吨,食用油销售任务**X吨,截至2009年6月10日,全县已分别完成**万吨、**吨、**万吨、**吨,分别占任务的**%、**%、**%、**%。

2、粮食产业化经营情况。我局以各粮站为依托,已在“麻—大—亭”、“碑—堡”、“赵家—百节”、“管—石—桥”四片区已完成了优质稻谷基地**万亩,订单油菜**万亩。占县政府和市粮食局下达任务**万亩的**%。

3、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初步建立起粮食预警、预报机制,做好了我县粮食流通统计和总量平衡调查分析工作,加强了粮食市场供求的监测预报。二是切实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省、市、县储备粮食管理办法》的要求,督促河市国家粮食储备库、麻柳省级储备库、南外粮站、石桥粮站和达州宇立粮油公司收储、管理好了**X吨中央储备粮、**X吨国家临时存储粮、**X吨省级储备粮、**X吨省级储备油、**X吨市级储备粮、**X吨市级储备油以及**X吨县级储备粮、**X吨县级储备油的监管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储存。三是积极开展清仓查库工作,按照国务院、省、市的要求,我局自3月26日起,在县政府的组织下,配合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农发行、县监察局等部门认真开展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已经县、市、省检查验收,做到了有粮必到、有仓必查、有帐必核,确保了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数量真实,粮食质量可靠。

4、粮食行政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川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查,上半年,对符合条件的10个粮食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使我县申办《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达到了137户。保证了粮食收购主体的合法性,体现了粮食多元化经营的格局。二是认真开展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主要是在小春粮油收购季节,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行政执法综合大检查,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办法,并查处违规案件4件,发出责令改正,警告3件,确保了件件符合法定程序,从而保证了粮食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助农小粮仓及便民连锁店建设。上半年我局已投资XX万余元在亭子镇、虎让乡等地分别无偿为农户改建小粮仓XX个,在南外、麻柳、堡子等地建立便民粮油超市XX个,占市粮局下达任务**个、**个的**%和**%。

6、项目争取工作。今年上半年继续跟踪我局去年底申报的达县粮食中心储备库、达县优质油脂加工两个项目,局领导还带领企业负责人到省发改委、省粮食局专题汇报,请求予以支持,力争下半年申报成功。

7、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县委的安排,我局自3月份以来认真开展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领会了其精髓,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干部职工通过写心得体会、分析检查报告,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县局向县级有关部门、离退休干部、服务对象发出了征求意见函,诚恳地接受意见,虚心接受批评。局党组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党组成员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党组成员相互提意见、提建议,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局机关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就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我剖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我局将按照县学习实践办的要求,完成各阶段规定运用,圆满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任务,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粮食经济工作,时时谋发展,事事思发展,为振兴全县粮食经济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8、深入拓展“三级联创”工作。一是严格实行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党建目标责任制。二是按照县委党建办的要求,开展了以学习创新好、民主团结好、勤政为民好、清正廉洁好为主题的“四好班子”创建活动,成立了创建班子,制定了创建方案。三是开展了强村富民行动。切实加强了对所联系的虎让乡玉皇村、团堡村和庙垭村的强村富民工作,局7名党组成员在后进村玉皇村分别联系了一户贫困户,并经常深入其家中,送去温暖,了解情况,指点脱贫致富;帮促订单农业发展,根据我局业务工作实际,为了促进虎让乡村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在我局业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在该乡玉皇村、团堡村、庙垭村发展了优质水稻**X亩。预计可为农民增收**X万元。

9、认真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局认真抓好局机关办公区域、院坝、家属院的环境治理工作,做到了办公区域清洁卫生、院坝整洁、住院楼清洁安全。对围墙外的堡坎由于杂草丛生,影响环境卫生,按照县城乡环境整治办的要求,开支3000余元进行了改建,保持了环境卫生;重新购置了垃圾车,保证了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对沿街门市外面的牛皮癣以及住户防护栏上的空中白色污染进行了彻底清除,保持了临街门市及家属院的清洁卫生。我局是新南社区四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牵头联系单位,3月份开支1000余元对长城农贸市场后面的卫生死角以及该辖区其它地方进行了彻底打扫,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我局还长期与新南社区加强联系,抽派4人长期负责该社区四小区的环境卫生整治督查工作,督促辖区单位及住户打扫好环境卫生,长期保持清洁有序,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我局还按照上级的要求每周星期日安排人员到指定地点进行文明劝导活动,每周星期二派人对**社区门市三包情况进行巡查。我局对下属企业的环境卫生整治也非常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落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环境整治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1、仓库维修资金缺乏。由于前段时间下雨,致使河市、麻柳等地的仓库损失较大,急需维修,但无维修资金。河市国库的铁路专用线按照铁路部门的要求也该进行维修,而该企业没有维修资金,我局多次向县政府报告,请求解决资金进行维修,否则铁路部门将拆除铁路专用线,这对我县粮食储备将是一个严重威胁。

2、名优产品缺乏。我县虽有“米城贡米”、“宇立大米”、“新智强核桃粉”、“铜江挂面”等粮油品牌,但由于资金缺乏,在粮深加工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亟需创立一批叫得响、打得开、深受市场欢迎的粮油品牌,提高达县粮油产品知名度,占领广大的粮食消费市场。

篇3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超大型国际性博览盛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活动,历来享有“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它记载人类文明走向繁荣和进步的足迹,引领人类社会未来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潮流,对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举办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举办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具备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在新起点上求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中国上海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速器,对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世博会主题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中国上海世博会,不仅是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成就,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理念是世博会的灵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

life)”,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个主题的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展示,通过对主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来推动全球城市化过程,重新寻找城市文明的曙光,建设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城市,迈向生态城市。以期通过世博会的实验,使城市的经济更发达、环境更宜人、生活更完美、交流更广泛、文化更兼容、社会更平等。

“城市”主题孕育什么内涵?至少有三层含义:

首先,城市是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都主要是城市的发展和延伸。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城市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基础设施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促进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并肩前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众多新型的经济活动和经济部门。

其次,城市是人类进步。城市是以人和社会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代代相传,构成社会进步。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在城市中得到最集中的展示。

再次,城市是未来。一个崭新的城市时代正在来临。在20世纪,大都市的光彩璀璨夺目;在未来的世纪里,城市居民的数量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居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时代”,城市化是我们共同的趋向。人类、社会与城市是与人们关于城市的理想一起成长的。在新的理想城市模式中,由城市的场景、城市的中心扩展到整座城市、城市群,甚至全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又孕育了什么内涵?主题核心思想是: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我们追求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模式,造就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特色与亮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一脉相承,也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充满中华民族智慧的和谐社会精神。建设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领,需要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需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模式。上海的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比如,资源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和人口压力日益沉重,社会保障压力日益加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上海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上海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我们要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本质上就是要彰显和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使世博会成为展示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

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办好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历史实践证明:世博会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会带动了“关西经济带”的形成,1984年的美国新奥尔良世博会带来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繁荣,而1993年的韩国大田世博会则推动了韩国经济的第二次腾飞。办好世博会,将对我国和上海未来发展产生广泛、深入、持久的积极影响,必将成为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进一步推动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建设进程。

世博会的“助推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其一,世博会是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助推器。

从历史经验看,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举办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强化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举办城市成为整个区域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服务经济中心、汇聚优秀人才的研发中心,以及服务和支撑区域的技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中心。举办世博会已成为促进服务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将成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求,涵盖了金融、保险、物流、商贸、旅游、会展、交通、通讯、娱乐、购物等诸多领域,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服务经济功能,推动上海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世博会必将有助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据初步估计,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300亿元,而由此带动延伸领域的社会投资将放大至5-10倍以上,将进一步加快上海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集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金融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加快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届时万商云集上海,将为上海贸易物流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上海口岸功能,推进物流基地建设,促进国际中转物流发展,对于确立上海在全球物流领域的重要节点地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其二,世博会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科学技术的成就是每一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中,人类几乎所有精彩的发明,都抢先在世博会露面,通过世博会传播给全世界,进而变成人类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集中展示了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大功率蒸汽机、起重机、自动精纺机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明,如电话、电影、彩色胶卷、汽车装配线、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海底电缆等,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与世人见面,并从此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此后的历届世博会中,全球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都得以展示和推广,并不断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发展。

世博会把科技世博的理念贯穿到举办世博会的全过程中,体现在筹备世博会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世界最新科学技术的展示和应用平台。世博会将对上海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外力和动力,世博促科技,科技美世博,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起,科技部和上海市共同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计划,聚焦“展示精彩的世博”、“运行有序的世博、“环境友好的世博”、“安全健康的世博”、“弘扬科学的世博”等五大重点领域,实施了120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部分成果已在世博建设中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上海将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依托“世博科技”的支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实现科技对上海世博会建设运行的保障,实现科技对上海世博会精彩展示的支撑,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上海将积极搭建全国办博大平台,集全国之力进行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重点突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科学精神得到大力继承和弘扬的盛会、科技成就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的盛会。

其三,世博会是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历届世博会的经验告诉我们,举办世博会的精神遗产大过物质遗产,在整个筹办世博会过程中形成的氛围,将对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世博会全面展示本国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从发展趋势看,世博会的展示重心正在经历从新产品、新技术向思想、理念和文化的转移,发展成为关注内容、解决问题为宗旨的主题演绎体系。如,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为主题,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日本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世博会主题演绎的趋势表明,世博会对文明的传播和文化的提升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举办世博会,对上海的城市文明提出了重大考验,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的重要机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上海正积极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来办好世博会。在全市上下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广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明形象,展现上海市民文明风采。正在全市广泛实施的《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倡导文明礼仪,开展文明创建,使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要通过世博精神的宣扬、世博文明的传播,使世博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普通市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的。世博会是一个预示人类未来发展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展览,它是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指引,是人类关乎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探讨。因此,举办这样的展会,其意义更显深刻。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为人类提供一种更为适宜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生活伦理,让整个人类从中受益。上海在筹办世博会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精神,将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软环境。

其四,世博会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

举办世博会,不仅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长三角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跨越,必须在“提升、融合、率先、带动”上做大文章,长三角共同办博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加快长三角区域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

我们要紧紧把握世博会带给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的机遇,立足于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强区域规划,完善区域合作,放大世博效应,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联手共同办博。充分利用世博会建设和举办提供的巨大商机,制定公开、透明的世博会市场准入规则,吸纳长三角和全国各地企业参与世博会场馆建设和服务提供。要放大世博效应。联合苏浙等兄弟省市共同搭建世博会这一世界级平台,广泛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种交流活动,扩大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的影响力。要打造世博之旅。紧紧围绕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整合开发长三角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共同开发、联合宣传世博之旅系列产品,实现客源互动和旅游资源共享,共享世博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举办世博会是长三角区域加速融合并全面崛起的最佳载体,是构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级都市圈的重要抓手,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世博会的举办,长三角区域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必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发展一体化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加快。

其五,世博会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助推器。

历史上每一届世博会,无论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之间,都承受着、体现着同一种精神和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性开发,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城市主要的存在目的。上海世博会将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实现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共同向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