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迁安市职教中心自1983年建校以来,一直以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使职业培训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2004年以来培训规模逐年增长、培训质量稳步提升,11年间共为社会培训各级各类人才15.2万人,为迁安市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迁安市乃至河北省知名的职业培训品牌学校。
瞄准需求,用好政策
迁安市职教中心的职业培训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确定了“对接产业、多元合作、长短并进、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致力于加速构建长短并进的大职教发展格局;得益于迁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创造的机遇;得益于国家、省、市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良好政策。
1.迁安市对办学的强力支持和职教园区的建设,为职教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多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等多元措施为职教发展聚力,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出了构筑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中构筑教育培训功能中心位列首位,核心就是依托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迁安市职教中心,将迁安教育做大做强,使教育既发挥基本功能为区域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又能作为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打造教育培训功能中心领导小组,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改善民生、促进就业,2008年以来,市财政投资建设了迁安职教园区,共占地1800亩。园区按照资源共享模式建设,主要包括市职教中心、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和市奥体中心。其中职教中心占地552亩,投资3.98亿元,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有机械、电子电工、汽修等8个实训中心112个实训室,设备总值4800万元,可满足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年短期培训10000人教学需要,软、硬件设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2.迁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为职教中心提供足够的培训空间
近年来,迁安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立足原有产业基础,提出“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确定了构建“3+5+6”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即着力打造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煤化工、包装建材、食品医药、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五个产值超百亿产业板块。培育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消费购物、养老养生、总部经济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在政策的吸引下,芬兰斯道拉恩索、浙江物产、中海油、徐州重工、红星美凯龙等40余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
随着大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达产,企业刚性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教育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7家,超千万元的200多家。未来五年企业为迁安市提供就业岗位约1.8万个,对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需求达8600余人。但在所调查的13.6万企业职工中,在职工人(在职职工数减去管理和辅助人员数)8.5万人,占在职职工的62.5%;技术工人2.4万人,占在职工人28.2%;高级工以上0.55万人,中级工1.1万人,初级工以下0.75万人,分别占迁安市技术工人的22.9%、45.8%、31.3%。因此,现有企业职工队伍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此外,大量普通毕业生、不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转岗人员、复转军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提升就业技能,因此,学校未来办学在职业培训方面空间巨大。
3.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为职教中心职业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4年国家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5?9 0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培训工作,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与中央扶持资金统筹使用。
2007年迁安市政府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政策为基础出台了《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收费标准在20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培训;参加免费创业培训人员,成功创业满一年并招用2名以上员工的奖励3000元,同时根据招用人数按每人200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创业成功人员。对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还一次性发放3000元的创业补助。
2009年迁安市对全市在职职工实行免费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为岗前技能培训的一半,资金由市财政解决。
2014年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种养大户人均补贴2500元,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均补贴800元。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积极参与到政府支持的培训工作中,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赢得了学员的高度信任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整合资源,强化功能
1.主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建立各类培训基地
2004年以来,为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各行业、各部门分散的资金、项目等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和综合效应。学校积极主动与各部门寻求合作途径,探索共同发展之路。一是依托迁安市人社局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二是依托迁安市安监局建立河北省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三级资质);三是依托迁安市质监局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基地;四是依托迁安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建立河北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五是依托迁安市农牧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六是依托迁安市委组织部建立县域特色人才项目基地;七是依托迁安市财政局建立迁安市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八是依托迁安市总工会、迁安市人社局成立迁安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九是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借助“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功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迁安市职教中心在政府支持下,于2012年成立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迁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实行指导委员指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指导委员会由市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等14个部门组成,负责对集团的建设、改革、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集团理事会由首钢迁钢、燕山钢铁等15家企业和迁安市职教中心组成,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为迁安市职教中心,实现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功能,已与60多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涉及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引校入厂、引企入校、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等。学校在45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有32家企业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长期与燕山钢铁公司、九江线材有限公司、轧一钢铁集团、东安超商、锦江饭店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为首钢迁钢、燕钢、松汀、轧一、荣信等企业举办首席技师培训班;在迁安市总工会组织下开展了五届全市职工技术比武。
3.实行一校带“多点”,构建覆盖全市的教学网络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偏远地区学员参加培训,依托当地场地、设备设施,学校在全市6个乡镇、8家骨干企业建立了14个职业培训教学点,同时利用乡镇社保站社会职能,建立了19个招生宣传网点,为当地有培训意愿人员咨询、报名、资料审核工作提供便利。
4.完善机构建设,健全管理职能
为充分发挥各行业培训基地的功能,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机构建设,成立了技能培训科、创业培训科、社会培训科、职业能力建设处、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等部门,分别对应各培训基地,负责相应培训项目的招生、培训、就业、协调等方面工作,实现了“培训部门与政府部门”“培训部门与行业企业”“培训部门与培训项目”的三个对接,实现了职业培训的专业化。技能培训科负责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科负责创业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负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在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考核鉴定、职工技术比武等工作,社会培训科负责联系其他行业培训项目及业务。
科学施教,提升层次
1.依据职业标准,结合成人培训特点,制作功能齐全的教学培训包
学校的培训项目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共7项11类23个职业(工种),培训时间长短不一、培训内容难易不同、培训标准高低各异,学员来源渠道复杂、年龄结构和学历水平差距大,很难统一标准。学校针对这种现状,成立了以职业培训科室主任为组长,吸纳专职教师、学员代表、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组成教学研究小组,通过认真研究每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标准,分析学员构成,精选培训教材,优化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大纲,细化培训计划等环节,制定了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功能齐全的培训教学包,包括该职业(工种)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模拟试题和考核标准等,尽量突出声光像等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使培训内容易于接受、培训效果达到实效。
2.培训与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流职业培训师资队伍
学校一直注重培训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积极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是坚持校内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不间断。多年来,学校共派出专职教师参加人社、安监、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的国家、省、市级培训125人次,现共有企业培训师4名,创业培训教师8名,创业指导师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名,安全生产培训教师15名,注册会计师4名,会计继续教育讲师5名,各职业(工种)考评员24名。二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职业培训兼职教师。共聘请创业指导专家5名,行业、企业专家12名,政府职能部门领导14名,大学教授8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任,使学校的职业培训教学团队能力逐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3 .创新培训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培训功能,让各级优惠政策和学校资源惠及更多的企业和学员,学校改变原来坐等企业、学员来校培训的被动局面,大力开展送技术入企业、进农村、到社区活动。多年来共开展入企业培训216班次196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40000课时;进农村培训112各班次60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9000课时;到社区培训12各班次700余人,累计完成教学时数1000课时,解决了培训与生产不能兼顾的矛盾。在培训教学上积极开展互动式、模块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广泛采取案例教学与模拟训练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基地实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等培训手段,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
4.强化调研,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途径对全市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全市技能人才需求方向、需求数量,为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培训学员QQ交流群、微信平台,结合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进行后续跟踪服务,了解培训学员就业、创业、发展等情况,了解企业、学员对培训的建议,从而完善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社会,打造品牌
2004年以来迁安市职教中心以“服务政府,为政府分忧;服务社会,为百姓解难”作为职业培训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培训工作,共完成各类培训15.2万人。其中,完成技能培训4 6 9 1 7人,包括:初级工3 3 2 3 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完成创业培训6752人,创业成功3215人,带动15676人就业;完成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8252人,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培训59346人;其他人员培训22000人,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8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860人。通过培训,增强了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服务水平,为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2.促进了小微企业成长,丰富了区域经济结构
2004年以来,6752名有创业意愿的学员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有3215人创业成功,带动15676人就业,迁安市十大创业明星中有两位是职教中心的创业培训学员,有效促进了全民创业工程,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3.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问题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的学员中,有1.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使那些靠种地为生的普通百姓走进了生产车间、走向了超商、酒店;有0.5万下岗失业人员成功转岗,使他们从原来不适应的岗位走向了新的岗位。
4.提高了市域技能人才总量,改变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
2004年以来,已培训企业技能管理人员1520人,完成技能人才培训46917人,包括:初级工33235人,中级工11423人,高级工2137人,技师122人,使我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5500人增加到7759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由16.5%增加到22.1%,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结构的调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5.提高了企业员工操作水平,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并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燕山钢铁黄瑞山、松汀钢铁王学超、津安钢铁杨检等学员在迁安市职工技术比武中分别获得炼铁工、炼钢工、钳工组一等奖,荣信钢铁公司学员周金在唐山市职工技术比武荣获气焊工技术状元。
通过培训,企业一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企业技术骨干理论素质和科研攻坚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改项目进展加快。全市企业职工发明专利2012年达129项,2013年达107项。参训学员胡永付负责的津安钢铁公司第二烧结作业区配电室改造项目,将母排温度由原来的80—90度降低到40—50度,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以上[1],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新增劳动力而言,其文化素质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在收人水平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而就业的不稳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步履艰难。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冷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等。从政府方面来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同时,政府理应努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偏向城市,尽管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滞后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7.11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3.56元,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74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5元[2];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学环境与条件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导致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往往被忽视。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低6973.89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低4057.14元[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总体规模较小,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3];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其较差就业的稳定性,较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转移性就业。从企业方面来看,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用工企业理应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然而实际情况是,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企业由于受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开展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多数中小型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仅有的少量教育培训也只是围绕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职业技能展开,对农民工缺少企业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教育,未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从社会培训机构方面来看,社会培训机构的快速成长也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社会培训机构的比例依然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社会培训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旺
职业教育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意味着较高的收益。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教育无疑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异常强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济门槛;另一方面,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培训时间;另外,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职业技能培训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地点离农民工较远,进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水平的途径
(一)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它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因此,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布局出发,必须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与农村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输出地政府在引导性培训上的作用,强化输入地政府在办学条件、用工需求、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输入地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输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储备了大量人才;而伴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转移性就业能力增强,越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激励措施,如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之中;同时要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另外,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培训、就业一体化信息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培养意识,强化岗位培训责任,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要与培训机构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大中型企业还要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民工实训基地,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培训机构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素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也要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资助政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业教育培训资助既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全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工增加培训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不仅有利于帮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减轻个人培训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而且增强了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资助政策,建立农民工培训直接补贴的配套政策体系,实行社会统一的国家资助扶持政策,为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办理和发放农民工培训卡,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合理[3],真正把国家提供的优惠和帮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5-10-30]..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5-10-13)[2015-11-02].
[3]韩俊,汪志洪,崔传义,等.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4-85.
[4]银平均.论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9):10-17.
[5]周小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及其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7):201-205.
[6]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5-217.
[7]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J].求实,2005(2):93-95.
[8]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1-6.
[9]陶树果.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青年学报,2014(2):26-28.
[10]梁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4):74-79.
[11]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2(6):6-8.
[12]范维.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4):125-127.
发展现状
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大
玉林与贵港两市利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贵港利用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两大基地,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河内港口城市,并且建成了金属冶炼等“五大产业基地”和建材等“十大骨干产业”,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建材、能源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及林产品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玉林市大力培育临港产业,发展交通、物流产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近年形成了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中职教育应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当地教育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玉林与贵港市的专业设置对区域产业的覆盖率分别为80%和69%。
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
截至2013年,玉林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全日制在校生3.8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8%;贵港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2所,全日制在校生1.9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7%,与企业订单办学学生比例12.3%。
在劳动力培训上,两市树立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思想,着力发挥县级职教中心整合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作用,努力建立“政府协调,部门主导,学校培训,资源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其中,玉林市提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从政策上确立以市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并要求市教育局、市人事局统筹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县域培训资源的整合步伐加快,北流交通技术学校,北流市农业机械学校,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所学校在2013年前后实现顺利整合。贵港市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每年1万多人次,使得劳动力质量显著提高。
问题分析
专业结构不优化
专业门类不全。从统计数据反映的情况看,国家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划分了18个专业大类,而两市仅设有11个,尚没有开设的专业大类是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医药卫生类、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
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一是产业结构覆盖不合理。农业产业一直是玉林和贵港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两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0.6%和21.9%,但中职学校开设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仅占全部专业的5.5%。以贵港为例,2013年贵港中职学校招生专业中,属于第一产业的专业1个,占4.3%;属于第二产业的专业10个,占43.5%;属于第三产业的专业12个,占52.2%,而贵港市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2∶40.2∶37.6,错位明显。见表1。这种专业结构将导致第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稀缺,第三产业培养的人才却大量过剩,严重制约实体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优势产业没有覆盖或覆盖不足。玉林与贵港两地的矿产资源丰富,两市中职学校却没有一所开设资源环境类专业。贵港是西部最大河内港口,玉林大力培育临港产业,但是两市中职学校均没有与港口、水路运输相关的专业。电力和化工是贵港的重要产业,但在已设专业中却没有一个属于能源与新能源类或石油化工类。玉林市电子信息、健康食品、服装皮革均位列五大重点产业集群,服装皮革与食品加工基地还属国家级,但轻纺食品类专业全市尚无,信息服务类专业仅有3个。
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两市中职学校不仅专业开设门类少,同一门类专业设置的重复率也较高。例如交通运输类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贵港市具有招生资格的12所中职学校中,有8所开设;在玉林市可招生的21所学校中,开设该专业的达16所。诸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也比较明显。
资源配置不合理
2011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后。玉林和贵港两市都有一部分学校被取消招生资格,而这些学校出现了校舍和硬件资源的闲置。同时,在有资格招生的学校中,市一级的职校又比县一级职校更具招生优势。这造成县级职校的资源浪费和部分市级职校教育承载力加速饱和。以玉林市为例,2011-2013年市内3所职业学校逐步爆满,无法进一步扩招,但5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按办学规模可容纳1.5万人,目前实际在校生只有5499人。贵港的桂平市有中职学校4所,停止招生2所,可容纳8900名学生的校园面积仅有学生4062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仅占可容纳学生的46%,桂平市一职的在校生人数占全市中职学生数的81%,而其中一所却只有25名学生。
办学条件依然不足
广西两轮职教攻坚期间,玉林和贵港两市中职教育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两市中职学校大部分办学条件达到和超过国家设置的标准。但是,从总体来看,两市中职学校的基础依旧薄弱。在玉林市有统计的13所学校中,2008年经费收入平均增幅为14.4%,支出平均增幅为11.4%。2008年当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为12.9%,这意味着总体教育经费的投入赶上了地方经济增速,但有8所学校的收入与投入增幅均低于GDP增长率。由于贵港是从玉林市分化出来的地级市,原来没有中职学校,现有的中职学校由基础薄弱的基础学校转化而来,虽然经过3年职教攻坚,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中职学校总体上仍担负较多债务,后续的财政投入压力持续增加。中职举债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财政投入份额,导致普通高中教育负债巨大,办学困难。
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中职学校虽然就业情况良好,但本地生源外流,适龄学生流失多,造成了劳动力的极大浪费。见表2。
对表中数据计算得出,2012年玉林市本地中职吸收的本地生源仅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15.4%,有10.1%的本地生源流入外地学校。贵港市本地中职仅留住占初中毕业生总数7.4%的生源,有近18.8%的毕业生流向外地。而作为广西最大县级市的桂平市,仅有6.9%的本地生源就读本地中职,高达21%的初中生源流向了外地中职学校。
另外,有近1/3的初中毕业生并未进入普通高中或者中职学校,广西高职教育也失去了生源发展的依托。用“初中毕业生数”扣除“本地、外地中职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后,玉林市有27912名(占初中毕业生总数30.4%),贵港市有25362名(占初中毕业生总数29.5%)的学生流失。
中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情况不乐观
在本地生源流失的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大量的区外就业造成劳动力的二次流失。2009年,一项关于毕业生流向的调查显示,玉林电子工业学校近3年毕业生13000多人,其中流向区内的占20%,流向广东的占78%,流向其他省(区)的占2%。玉林市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80%毕业生安排到深圳、东莞等地工作,其余20%安排在本地各县镇工作。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主要流向广州、佛山、深圳、珠海的大中型企业及公司,仅有少部分留在本地。越是优质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外流现象越严重。造成此种现状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参与校企合作的多为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先失机遇;其次,学生毕业后,本地产业吸纳能力有限且待遇不高,广东企业规模大,用工需求旺盛且资金实力雄厚,相比本地企业,与职校合作的积极性与投入能力也更强。
对策建议
设立企业-学校对接专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由于中职学校按专业大类和专业细类设置课程和培养人才,而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却将所需人才细化为几百种行业,两者之间的“代沟”需要精细化填补。应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协会充当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桥梁的作用,改变协会的官办作风,设置市场化操作的非营利性的专门机构和专员,直接对接企业和中职学校,将区域产业布局的新调整与市场新变化对劳动力及技能型人才在质量、数量和方向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双方合作的意向与需求,及时反馈给政府、行业、企业与中职学校。这有利于调整优化中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产业急需的紧缺专业建设,填补专业空白点。为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可采取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根据服务质量和对接成功比率提取一定的劳务酬劳。
实行以企业为主导的中职教育,引导劳动力服务本地企业
鼓励企业举办中职学校。学生入学即为企业员工,根据入校和入企时间与年限,合理分配学习和工作时间与时段,整合师资力量,强制保证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接受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文明礼仪和公民道德教育,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劳动者素质、产品质量、学校与企业的吸引力。
企业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突破年龄、地域、时间限制,面向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和复转军人、在职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培训效率与效益。
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整合县内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将县级职教中心和中职学校转化为企业培训后台,增强培训的社会实用性,节约教育资源的投入。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重点面对在职、社会和农村闲散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的新型学校。受训学员成为企业的后备力量,满足各类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需求。
调整中职教育经费拨付模式,转移支付企业办学成本
现今的拨付模式是,中央政府直接拨付给地方政府中职教育专项经费,地方需按要求筹足配套资金,而随之产生的债务容易给中职学校的后续发展造成负担。由于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调整所产生的资金投入将一直处于“跟着追”的被动状态,不仅难以满足和维系,而且面临着资源闲置的不确定性风险。如设立“校企合作”、“企业办学”的中央和地方“奖补”专项经费,直接拨付给参与校企合作或企业办学的企业,能规避中职学校在当下承受的债务压力,亦能减轻企业办学和办厂压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解决企业的用工缺口,激发校企合作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 中等职业学校 潜在生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目前,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生源问题,农村地区学生求学、家长送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现实生源不足。
一、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潜在生源充足
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现实生源不足并不是因为没有生源,或者说并不是因为不存在职业教育生源,事实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巨大。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对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进行分析。
(一)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低,中职招生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是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偏低。“十五”期间,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一直很低,没有突破20%。2006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为158095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749人(不含成人中专),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23.88%。而同年信阳市普通高中招生60690人,占当年初中毕业生的比率为
另外,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几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全国平均初中升学率低很多。“十五”期间,信阳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在2001—2004年间其升学率却下降了,由此可知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也在增加,这些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这个群体相当大,从表一可以看出,“十五”期间,信阳市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几乎占当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一半,2005年将近7万人。
(二)大量的初中生辍学需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从对农村职业教育有潜在需求的其他生源来看,除了农村初中升学率低造成很多初中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以外,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着辍学现象,而且辍学率很高。2005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A6)头条标题“抽样调查17所农村中学显示初中平均辍学率43%”。这是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作的一个“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该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与官方的统计数字2.62%有着很大的差距。???据笔者了解,在信阳市,许多农村孩子因为家庭收入低或学习困难在没有读完义务教育就被迫中止受教育,这部分流失的生源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这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学习和培训。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信阳市初中辍学率为1.2%,但就笔者的访谈情况来看,各县区的初中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据,许多乡镇初中辍学率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
另外,信阳市一些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中招考试之前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2006年5月15日《大河报》刊登了一则消息:信阳市某初中“为提高升学率,动员差生退出中招考试”。该校一名老师表示,让差生退出中招考试的事,是公开的秘密,年年都这样。“这样做,主要是怕差生影响学校的整体成绩,影响全校的升学率”。据悉,许多初中都这样做,因此而失学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
(三)未能升学的高中毕业生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信阳市每年还有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未能考上大学,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据统计,信阳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有5万余人,升入大学的有3.6万余人,仍然有1.4万人未能升学。加上每年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七万余初中毕业生,还有近9万名初、高中毕业生无学校可上。???
(四)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笔者调查,信阳市城乡还有许多因家境贫因或学习困难而中途退学的青年及未能升学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外出打工。据保守估算,信阳市青壮年农民在20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51%???,所以出现了每年“百万农民工出信阳”的壮观景象。而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25-45岁年段,其中24岁以下的几乎占三分之一(占27.04%)???。但信阳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据信阳市统计部门2005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信阳劳务输出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21%???。所以,对信阳市青壮年农民的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潜在生源市场是很大的。现实生源不足同时潜在生源充足,这是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主要表现。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已得到多数人理念的认同,但普遍的理念认同遭到了现实选择的嘲讽,即多数初中生及家长不同意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倍受社会歧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实质是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足。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缺乏吸引力等等。
(一)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历主义价值观。人们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二是知识观方面:“重道轻器”,“重义理轻艺事”,视技术、技能为“奇技巧”,注重人文道德的研究,轻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严重冲击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老百姓觉得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普通高中教育。
(三)劳动力市场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选择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经济的迅速发展未能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不力,劳动市场不规范和“人才高消费”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四)教育的成本-收益率影响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镇工人家庭子女。据调查,父母职业为农民、工人、无业和个体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96.4%,这些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其中25.5%的家庭缴不起学费。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收益率低。如今国家对中专生不再实行包分配制度,中等教育文凭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再具有吸引力,许多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就相当于失业,学生和家长自然不愿意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
(五)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质量低下,吸引力不够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滞后,没能紧跟市场需求。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6.46%,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1.89%。???办学模式大多是长学制模式,不利于对劳务市场中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多样化的需求。
三、改善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状况的思考
(一)改造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的职业教育需求
改造不利于中职发展的文化环境,仅仅依靠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来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依靠教育这一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及改革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来改变目前这种鄙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一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消费结构
高等教育的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但同时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产生了新矛盾。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要与同期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在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要适当控制普通高中发展规模。
(三)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劳动准入政策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也是规定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从而抑制“普高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政府应加大劳动准入制度推行的力度,扩大“准入”的范围,使应该实施准入政策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尽快建立劳动准入制度,以确保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教育的长久不衰。政府要加强管理,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预备制度,凡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者都应预先接受某种专业技能训练,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被聘用,使“先培训、后就业”的精神得以真正贯彻落实。
(四)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刺激职业教育需求
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一般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另外还要遵循“能力原则”,即能者多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和乡镇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有学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有60%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支付不起个人成本而中止求学???),所以要求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特别是要加大省级政府和中央在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减轻县级财政压力,从而保证有更充裕的经费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政府在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各相关受益主体合理分担成本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中职生的成本分担方式多样化,如实行实时收费制度、延迟付费制与学费减免制相结合的弹性制度。也可以建立助学金制度,完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职教的先进模式,加强企校合作,增加企业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比例。
(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发农村生源
本文所指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指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农业教育,也不一定发生在农村,既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也包括城市中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1.政府要扶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大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特别要扶植农业类专业。
2.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吸引力,吸引生源。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系和控制与评价机制,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内涵质量。同时,拓宽毕业生“出口”, 抓好升学与就业,拉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3.实行弹性学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不同层次出发实行多种模式办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些模式有:“升学就业模式”、“订单教学模式”、“2+1”的教学模式、“两后培训模式”、“扶贫培训模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1+1+1”模式等。目前,应该大力发展“两后” 培训,扩大入学机会,实施教育机会的多元化。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职业学校应该敞开大门,接受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其他适龄人员来校学习,或者进行学历教育,或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现状,发展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提供求学和发展的机会,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根据信阳市和全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中职不包括成人中专
涂晨光.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看中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科教文汇,2007,2
转引自:万明云同志在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信阳政务通报第50期,信阳市政府网
转引自:信阳市市长王铁在全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4-6-21 信阳教育信息网
转引自省市社科联联合调研组:信阳市劳务经济品牌及其提升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9月,第14卷第五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土地征用;土地补偿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7亿人口中有一半是农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及生活保障。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关研究显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统计,1999-2009年,中国耕地减少了近1.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00多万,这就意味着10年增加了近2亿失地农民,若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0-2030年的30年间,中国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那么失地或者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
数量庞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后,生存和生活状况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了解和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的生活、就业及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的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生存现状、补偿安置方式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切实掌握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二、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黄河流域关中盆地,辖境东西长约204km,南北宽约116km,面积9983km2,其中市区面积1066km2。市辖九区四县,102个乡镇,315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08.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5.13%。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0多万的失地农民。本文选取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碑林、雁塔和未央新老三区的城中村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70%。调查结果如下。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
从年龄分布上看,所调查的420名在18岁-55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的年龄结构为18岁-39岁占43%,40岁-55岁的占57%,由此可见,目前西安市农村社会的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性别结构看,调查人口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占58.5%。在文化程度上,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二者占到样本总数的72.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到8.5%。这说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另外,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家庭人口集中在4人-5人,劳动力大体为2人,基本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1、家庭支出情况
对失地农民收入的调查本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内容,家庭收入也是涉及到家庭隐私问题,出于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该调查从消费支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表1可看出: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50%以上,即恩格尔系数高达50%以上。若物价持续上涨,对于这些无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来说,生存也就变的更加困难。
2、家庭生活水平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失地农民的现存生活状况,我们对征地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做了调查,如图1所示:
征地使71.2%的农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变坏。但我们必须清楚,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并非只源于征地后补偿金,而和中国GDP近几年持续保持10%以上的涨幅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农民失地后,政府虽给与每个人的补偿金,但补偿金并未考虑农业产出逐年增加、物价上涨、土地增值等因素。若农民手中的补偿金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很多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调查以“失地前后失地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为主题内容,设置“务农”、“外出务工”、“安置就业”、“赋闲在家”、“其他”五个选项,结果表明,失地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影响最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从49.5%下降至1.9%,外出务工的比例从30.0%增到39.0%,被安置就业占失地农民总数的6.7%,赋闲在家的比例从10.5%提高到23.8%。
(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及其他
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变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关系。调查中反映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最担忧的问题,因失去土地,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程度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
调查同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生活问题有所不同,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迫切地需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就是培养子女,即支付教育费用;对于老年人来说,维持现状就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政府的期望,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如碑林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在就业、社保上多做一些努力,并要求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权益;雁塔区失地农民要求政府有相关的政策来保护因物价上涨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央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子女的教育及就业问题。
三、西安市失地农民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失地农民对城镇化建设征地能理解,并能给与支持,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素质较低再就业难,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不牢等问题,究其原因:
(一)失地农民的心态转变问题
农民失去土地后,彻底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土地对其社会保障功能彻底丧失,他们中间虽有一些年轻人通过多种途径再就业,但很多人还认为没有种地牢靠,尤其是无技能的40岁以上人员,他们对前景彷徨,焦虑,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有的甚至会由于新生活尤其是新技术的冲击而导致心态失衡,原有的心理上的焦虑,口头上的不满,会演化为不当或过激的行为。
(二)就业压力大
据有关资料,计划经济时期,对失地农民采取“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地农民的安置以货币为主,就业安置基本上不再列入政府计划之内。而失地农民由于大多数原以种地为生,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其他技能,同时又缺乏就业信息,从事第二、三产业又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自谋职业存在很多困难。即就是谋得了一份职业,与城镇工人不能“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且又常常被歧视,致使很多失地农民沦为“无业游民”。失地前后,有一技之长的人外出打工为生;而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只有以出租房屋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旦政府全面改造,他们的就业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正因为失去土地以后,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政府虽采取了三种保障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的三区甚至各村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各区社保实施的范围和程度都不一致,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而且虽然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社保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细则还不够完善。为此,失地农民强烈对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及生老病死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担忧,寄希望于政府能有一个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
四、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生活及有关问题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后带来的思想问题,区政府和村委组织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些政策,就全局和长远而言都是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二是要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懂法、守法,并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三是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增加就业和自己创业的机会和能力。
(二)调高补偿金额,采取让利于民的措施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现在失去了土地,就等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土地。当前征地的补偿金额只能满足失地农民现在的生活需求,但随着物价上涨等一些不可遇见的因素,生活很可能陷入困境,也会导致自己的后代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征用土地改为租用土地。这样,有利于减轻土地增值和物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在失地农民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利于民。一是必须按照市场基准价大幅度提高补偿水平,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转换其房产业和居住城镇的必要资本。二是政府要将土地使用权出让获得净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并用此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三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应给予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自由入市交易,或以土地入股、投资合作联办企业,以增加集体经济投入,安置失地农民。四是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切实为失地农民提供农转非的必要条件,如户籍和社会保障权等。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西安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及医疗保险费都有明确的财政补助。但考虑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和社会保障,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还应设立多种保障形式。如创业基金、教育基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于想自己创业的失地农民,政府应该给予鼓励,并在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这样有助于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于子女较多的失地农民家庭,应主要在教育费用上给予资助,保证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对于老年人,更多的应是生活上的关照,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外,在特殊情况下,应给予最低生活保证金。
(四)提供有效就业信息,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还要组织外出务工和劳务派遣;政府应为失地农民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及时正确地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农民合理理财,适时投资,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运遂.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9).
2、李薇,张学英.关于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3、赵艳霞,张红.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4、西安市统计局.2010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Z].2011-06-11.
关键词:消防工作;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54-0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使用,使得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同时,消防工作又是一项涉及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和安全规程,改善防火条件,落实防火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严防发生火灾事故,才能在与火灾的斗争中取得主动权。
二、加强消防教育培训的几点做法
随着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的不断加强、消防宣传社会化层面的不断加深,消防培训成为一种使用十分广泛且非常实际的宣传方式。但在具体的培训实施过程中,消防培训的效果是我们最值得关心的事情,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消防知识宣传的社会推广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消防知识宣传的社会化进程。要想达到受众面广、培训效果好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做法。
(一)创新消防培训教育手段,实现消防培训教育多元化
全面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大力提升消防文化软实力,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教育是关键,要创新方法手段,实行多元化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公安消防支(大)队要建立专业的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大对消防专业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实施技能资格考试,提高专(兼)职消防人员和消防协管人员技能水平,真正使消防安全的硬件设施发挥有效作用,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结合。
2.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培训,对于人员多、距离远的单位要派出专职人员上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等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有条件时开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消防知识的需求。
3.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义务消防知识讲座,加大社会义务消防培训的力度和广度。通过培训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消防动态,掌握先进的消防知识,传播先进的消防安全理念,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将社会化消防工作深扎于百姓心中。
(二)针对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消防工作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不同季节、不同生产行业、不同工种的人员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冬季和夏季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化工企业和轻纺企业不同,电焊工和保管员不同。所以,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区别这些不同特点,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此外,前期准备也非常关键。在准备阶段,要了解的是参加培训人员的年龄、结构、职业、身份特点,深入分析了解他们原来掌握的消防知识水平,研究他们对消防知识需求的倾向和缺乏的内容,对症下药,由此来确定培训的重点和内容。不同的对象培训的重点自然不同。
例如:对于学校的培训,要根据培训的对象是学校工作人员还是高中生、初中生或是小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及实际需要来安排培训计划、上课的具体内容。同时,对于近阶段的消防重大事故或重大安全事件,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原因做出深刻分析,为培训提供新的素材,只有事先充分准备了,才能在培训中发挥出色,应对自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
培训的内容是整个培训的核心,内容选择把握得好,才能达到培训目的。目前,在消防培训中存在针对性不强,甚至偏离主题的现象。不管什么培训,都是从燃烧的理论、火灾分类谈起,或全面介绍消防知识,或盲目地举一些较大的案例,教育大家消防安全如何重要,至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应该怎样做好防火工作,如何消除隐患等关键问题却没说明白。培训无针对性,内容空泛,会使参加培训的人失去兴趣,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工作中,一方面培训者要在培训前认真收集受训者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了解培训人员的需求,并以此来确定培训的侧重点和内容;另一方面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员开设内容不同的培训课。例如:受训者主要是社区居民,培训内容就应该以如何预防家庭火灾,楼房起火如何逃生为重点,因为他们并不关心消防设施的原理和如何使用。受训者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那么培训的侧重点就应该放在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以及发生火警后如何处置,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等。
还有,那些培训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但又容易疏忽的内容,也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四)把握培训技巧,调动受训者兴趣
如何把握听众的心里,调动大家兴趣,是控制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并用一些肢体语言来吸引受训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讲课过程中应多提问题,师生良性互动。培训过程变得生动,才能有效达到预期目的。
还应采取放映幻灯片、录像片等科技手段来丰富培训内容。仅靠老师讲课的培训过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把数字技术穿插着运用在培训过程中,会使培训变得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如果能根据受训者的需要,针对不同的被教育群体,举一些发生在被教育群体同行业、同人群中的火灾案例来授课,会让受训者感觉到真实、可信,会有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课程讲究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所谓趣味性,就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加工,针对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性手法或语言,将不同的听者、看者的注意力都聚集于所讲的内容上的一种手法。同样的内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宣传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掌握趣味性的手法,使所宣讲内容对听者、看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听、想看,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关键词:河北农民;再就业;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14—04
20世纪80年代,社区教育在我国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开始试验,至今已积累不少经验,社区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河北省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尽管保定市的北市区、唐山市路南区、邯郸市邯山区先后进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名单,但总体来看,社区教育对于河北民众尤其是乡村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为了推进社会进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发展河北社区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贫困地区农民再就业问题视角,探寻河北社区教育的可行性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河北省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生活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农民再就业问题等仍需紧密关注。河北省的贫困地区主要是指西部太行山区和半山区、北部坝上和坝下地区、冀北山地及东部黑龙港地区。另外,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冀南地区)也有许多贫困县,其中魏县、临城、大名、广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区的农民再就业问题以及伴随而生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因为文化、经济等原因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一、河北农村再就业问题概述
河北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即与农民再就业相关的各种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岗位的选择、农民再就业能力提高、夫妻分居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等。
(一)再就业领域狭窄
河北省贫困县一般远离市区,城镇化步伐比较慢,农业地被征数量很少,农民尽管失地情况不多,但仅靠农田收入无法摆脱贫穷落后局西,因此,农民再就业问题非常突出。从再就业领域来看,贫困地区农民接受基本教育不足,很少有技术专长,所以基本上是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劳动类别来讲,主要是从事技术含量极低的简单劳动,常见的就业领域:建筑业、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的鞋厂等)、服务行业。其中建筑业占绝对优势,主要原因是收入高、没有年龄限制、技术含量低,相对对年龄限制较多的电子厂、鞋厂(基本上不招收二十岁以上工人)则人数较少,一般初中毕业的未婚小青年居多。服务行业如餐饮业也较多,除了勤杂工,其他服务岗位及行业多要求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几率。
1.总体来看,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尽管农民工工资逐渐上涨并且基本能如期支付,但是工作强度特别大、工作时间也很长。以建筑工而言,日工作时间基本上都超过12个小时,并且不时有专门督工人员没有来由的呵斥,休息场所、日常饮食状况也比较差,露天席地而卧、没有开水可喝等问题司空见惯。
2.有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但数目极少,不成规模。根据冀南某村两千余户居民的调查。在家开杂货店的有6户,养鸡4户,肉店2户,草料厂2户,馒头房1户,磨坊1户,在城市做小商贩2户,在城市做肉类批发生意2户,服装厂和养兔厂各1家(不到一年,家庭小作坊式规模),建筑队2支(主要在本村修房盖屋)。也就是说,自主创业者仅占1%左右,大批的劳动力再就业的途径就是外出打工,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五六十岁,涵盖青壮年及老年群体。相比之下,在家从事养殖业等不用在外风餐露宿,但农民普遍反映风险大,比如不好养(比如猪仔可能生病突然大批死掉,让钱打水漂),价格不稳定。种菜亦然,突然的自然灾害、虫病或者难以估测的菜价都会让一季的心血付之东流。所以,技术、技能是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核心问题。但是,鉴于时间和环境原因,农村基本上没有技能学习场所,很多家庭也不愿送孩子去外地上技校,因为这首先要支付一大笔费用,同时意味着放弃学习期间可能的大笔收入。
3.女性再就业途径较窄。除了大部分未婚女性,河北农村已婚女性基本上在家务农。伴随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农村家庭孩子数目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因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及农活外包模式出现,农村妇女尽管有挣钱养家的愿望,但很多空余时间无事可做,偶尔会有人引进手工加工零活,比如做纸花、做车垫等,每天收入10元左右。
(二)留守家庭问题
伴随着农村打工潮的涌现,农民收入渠道一改原来单一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打工非常辛苦,但是能借此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相当满意。在冀南农村,对打工及生活表示“非常满足”的达到90%以上。但是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等作为共性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农村家庭。
留守家庭问题主要包括婚姻、孩子教育、老人健康问题,是伴随打工潮而必然出现的问题。因为河北农村贫困县打工族的数目较大,所以这些与再就业相关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一些。
1.河北农村贫困县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仍然非常浓厚,基本上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照顾家庭。尽管长期分居,但是基于双方的相互体谅、家庭责任感、家庭经济生活的改善,夫妻关系大多非常和谐,甚至更加深厚。但是,不和谐音符也时有出现,比如丈夫长期接触外界环境以及收入增加,厌倦、背叛甚至抛弃结发妻子、妻子不忍寂寞和困苦“红杏出墙”、丈夫听信父母挑唆对妻子横眉冷对等。
2.本应由夫妻共同承担的教养任务落到了一方的肩上,家庭教育呈现出一种类似单亲家庭的非常态的模式,对于孩子而言不单纯是教养时间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父性教育缺失而引发孩子人格健康隐忧。以男孩为例,母亲养育的男孩显然得不到性别角色认同的机会,会倾向阴柔的一面。再者,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致使留守母亲学历明显低于打工父亲。以冀南某村为例,现在小学阶段的400余名孩子当中,母亲为文盲的近三分之一,初中毕业不到10%,因而孩子家庭作业无人指导或无力指导,学习成绩进步微小。或者有一部分家长从不督促孩子学习,甚至对孩子的求助报之以呵斥、厌弃的态度,导致孩子学习积极性下降。
3.留守老人身心健康问题突出。尽管农村家庭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偏低问题仍很严重。与以往相比,老年人越来越趋向于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让老人干活毫不客气,但给老人零花钱斤斤计较;对老人健康不闯不问;对老人态度冷漠等。所以,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失去老伴的老人尽管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很普遍,肉蛋奶甚至作为“奢侈品”只在节日才会出现在餐桌上;小病不治大病扛,身体健康状况差;田间劳作、家务活较重;甚感晚景凄凉。
根据河北各地已有的经验,解决农民再就业问题主要有鼓励自主创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办理养老保险、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这些都是比较直接的途径,尤其是技能培训,能解决农民再就业的核心问题。这些都是基于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的政府正式行为途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何况与就业相关的家庭问题、诸多观念问题很难因此迎刃而解。所以,还需要国家、社会支持之外的解决方案。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程的教育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社区教育对于贫困地区农民再就业的意义
关于社区教育,尽管在不同国家和社区有不同的称呼和理解,但是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却早已达成共识。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解释,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展开的、利用社区各种资源、旨在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我国的社区教育虽然起步较晚,离全民、全程、全方位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其生命力和社会贡献已经开始显现,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目前,社区教育实践主要表现在成人基础教育、技能培训以及公民素质教育方面。河北农村再就业问题的核心主要是农民受教育层次、没有一技之长、观念落后等,而这些正是社区教育基本的目标和功能。所以,社区教育在解决农民再就业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扫盲教育
在广大贫困地区的从业农民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文盲、半文盲。这是实行科技脱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因此,必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扫除文盲、半文盲现象。另外,功能性文盲不断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就业选择机会。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数字,乡村未上过上学的从2000年的8.7%下降到2009年的5.34%,小学文化由35.7%下降到2009年的28.7%,文盲比例有明显下降趋势,但低学历比重仍然很大。初中生由41.3%上升到2009年的50%。相对来讲,河北农村贫困县文盲和低学历数字应该高于平均数,初中毕业生则少于平均数,大批农村初中学校几成空校不全是出生率下降所致,主要原因是大批升学无望的青少年过早辍学,所以新一代贫困地区农村劳动者(“80后”、“90后”)整体学历有明显下降趋势。另外,河北省高中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11.3%到2009年的11%,有下降趋势,贫困县农村亦然,可能下降幅度更大。主要原因:伴随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的贫困县农村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趋势,初中阶段学生流失率较高,再加上一些用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童工比例居高不下。这些低学历农民工只能选择某些高强度简单劳动,职业领域狭窄,再就业生涯因为年老体衰或者疾病而终止。某些低龄农民工(十四五岁左右)一般流向城郊私人鞋厂、箱包厂、电子厂等需要简单技能的领域,尽管收入会伴随工龄增加、技能娴熟而逐渐提高,但是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影响其身体健康,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且伴随年龄增加,也因无法适应这些工作要求的灵活性而被淘汰,以鞋厂为例,大多是二十岁以下的员工。所以,学历问题是贫困县农民工就业的一大原因。灵活的社区教育正是扫除文盲或者功能性文盲以期改善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各地农村扫盲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成人学校和社区教育基地完成该项工作。河北农村贫困地区基本上没有成人学校,所以构建社区教育网络是当务之急。
(二)提高再就业能力
再就业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变换新的职业时所需的能力,包括职业适应能力、择业技巧、观念更新等,核心是职业技能。河北农民再就业范围狭窄主要是缺乏必备的职业技能。另外,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也导致农民在再就业中极其被动。以自主创业而言,这种大家都希望但是又望而却步的自己当老板模式,主要因素涉及行业动态、产销链环、经营管理知识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是社区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其功效在国内外社区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以美国社区学院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比重最大,主修职业技术学科的学生约占全体社区学院学生的一半以上;补偿教育在提高成人基础文化程度、扫除功能性文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北欧的社区教育机构民众学校主要包括成人中等普通教育、成人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少量的中学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同样是中心部分。在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的河北农村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也必然是社区教育的主题。
社区教育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技能技巧自然是就业的最现实的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涉及人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道德素养、心理素质、交往技巧等。这些间接的甚至隐形的因素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农民工自身都事关重大。以建筑行业而言,因为员工偷工减料、不负责任造成的严重后果已屡见不鲜,这类事件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用工方不信任感增加、双方关系紧张、员工进一步发展受限。还有,河北农村居民尽管整体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但对子女的教育期待还不够高,甚至没有应有的教育期待。尤其是在打工收入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些家庭认为教育投入不合算,把打工作为最好的生活来源途径,不断强化读书无用论思想,怂恿子女辍学就业。从长远来看,这势必影响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提升。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文明辐射效应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使农村劳动力从思想上脱贫,在继续保持乐观生活心态的同时,全方位提升生活质量。
与打工潮相伴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也可以通过社区教育的文明辐射等功效得到有效缓解。
三、基于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可行性社区教育模式
(一)主要基地:农村中小学
2009年,河北省以城市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为载体,开展送教下乡,招收在乡的青年农民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入学。另外,河北省通过健全机制保障就业、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岗位对接引领就业等三大帮扶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转移。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已经有1410.4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跨行业就业,比年初增167.8万人。尽管如此,河北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仍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盲区,农民没有培训机会,没有一技之长,农民工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另外,绝大部分地方没有乡镇级和村级的成教机构,因此,培训基地设立是当务之急。在资金紧缺情况下,目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只能依靠已有的教育载体——农村中小学来完成。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五大领域:面向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面向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教育、面向农村妇女的文化素养教育、面向儿童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所有人的文明辐射教育。
(二)经费来源
经费来源是农村社区教育建设的难题。河北农村经济水平本就落后,在各方面经费紧缺情况下,如何保证社区教育必备的经费,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方面比较常见的做法有:政府拨款,比如按照人均一元或者两元的数额;个人支付,为部分学费;争取社会支援。前两种方式也许操作上并不是很难,因为社区教育有利于个体,也惠及社会。但是数额有限,也许以此难以支付必需的设备以及材料费。所以,还应该在社会支援上下功夫。这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寻求企业集团支持。第二,动员对口用人单位以培训费方式支援。第三,扩大协作单位数目,由相关协作单位提供相关材料、设施或者基地。就河北农村地区而言,可以考虑两种模式:职业教育类以个人支付为主;其他则采取政府拨付或者社会支援模式。就前者而言,关键是技能培训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极强的实用性,另外,需要有相应的就业协作网络或者后继创业保障,惟其如此,才能激发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后者以农村居民整体素养提高为目的,主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文明辐射方式实现,在费用上并不会太多,只要协作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经费不会成为活动开展的羁绊。
(三)积极组建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学队伍
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管理队伍和施教队伍。管理人员最好选用热爱教育、有一定教育素养、理解社区教育内涵、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工作者,惟其如此,才能把社区教育真正做好,切实发挥社区教育的社会促进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任务一般由社区教育委员会承担,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一般是当地乡镇或村干部,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委员。施教队伍则来源多样化。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兼职的既有本社区内外的技术专家、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专长的在职干部、离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英模及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户、企业家或普通农民。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还应大力倡导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支教是一种必要的师资来源。大学生拥有的专业技能知识尽管还不够完备和成熟,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仍然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必备的职业素养、求职技巧到农业耕作、职业分类、各领域信息等,大学生仍能起到启蒙或者引领作用。如果把社区教育作为大学生实习的重要领域,那么,农村发展、农民再就业能力都可能因此大幅度提升。因为大学生作为一支数量可观、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队伍正好弥补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不足,而且这种重要角色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也是一种很好的历练机会。
(四)以职业教育为核心,逐步推进
社区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社区成员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角度而言,每一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分阶段推进。当前最关键的也是最能引起大家参与兴趣的无疑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再就业问题。提高再就业能力以改善生活质量与每一个农村家庭息息相关。因此,与就业有关的教育应该是社区教育的第一步。相应的,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大批各行业技术人员。根据行业需求及农民短期可以达到的水平,烹调、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技术能比较实用的知识技能可以作为初期教育内容。
当然,农村劳动力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村家庭问题等是相当复杂的,涉及社会诸多方面因素,但是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面提升居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必然是今后农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作为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来抓,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摸索适合各地农村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农民持续增收遭遇挑战
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8%,比2007年9.5%的增幅降低了1.5个百分点。而在2009年,农民增收将面临工资性收入减少、农产品价格下行、农资价格上升等挑战,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贵州作为农业比重较大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更大。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左右,与2007年19.6%的增幅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
对贵州而言,制约2009年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原因是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去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或大幅减薪。经济形势不景气之下,不少农民工选择提前返乡。贵州作为重要劳务输出省份之一,自2008年11月起,逐渐迎来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在贵州,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收入结构中占35.8%,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意味着,农民工失业或减薪将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减少。
调查显示,2009年,贵州省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人数在130万人至150万人之间,占全省在外务工农民总数的20%以上。如按每个农民工年收入6000元计算,100万农民工返乡将造成全省农民纯收入总数减少60亿元。如分摊到全省2852.8万农业人口身上,相当于人均减收210元,占全省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 。“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得全省农民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表示。
与此同时,另一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经营性收入也面临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资价格上升的双重夹击。“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省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趋势较为明显,而农资价格一直在上涨。”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春节期间价格有所回升,可是春节刚过,各类农产品价格又出现走低的趋势,一些农产品出现销路不畅的苗头。与此同时,化肥等主要农资价格则持续上涨。这意味着农民生产比较效益可能下降,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前景堪忧。
挑战来自外界,也来自自身
2008年12月,一批在贵州大学赛恩培训中心完成电焊技术培训的农民工顺利找到工作,其中还有人被上海的企业录用。此时,正是失业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
“其实,现在沿海地区的企业还是缺工的。” 省农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处处长高松告诉本刊记者,“不过它们不缺普通工人,缺的是掌握一定技术的技工。”春节过后,广州、深圳等地都举办了多场企业用工招聘会,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前去应聘者众多,不少企业却没有招满。这是因为,企业对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了,再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农民工流入大省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农民工文化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90%的岗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事实证明,农民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有更多选择。
根据贵州省有关部门之前的调查,贵州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多。由于文化较低,企业用工需求旺盛时,他们大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虽然辛苦,得到的报酬却很少。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形势逆转,企业用人标准提高,他们中的很多人便遭到淘汰。
与此同时,不少农民工虽然持有初中文凭,实际却没有达到初中生的文化水平。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和受培训者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文化水平低、基础差,学习其他技能自然比较困难。在省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有些农民工觉得自己跟不上,培训还没结束人就不见了。“农村基础教育还应更加务实,不能只是发发文凭,或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要让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真正学到今后一辈子受用的知识。”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高松对此颇有感触。
与之相应,农产品价格波动这一影响贵州农民增收的另一重要因素,既有市场需求减少、市场连锁效应等原因,也与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有很大关系。
“如果像‘老干妈’这样的龙头企业再多一些,贵州农产品的价格会稳定得多。”省农业厅果蔬站的工作人员邵宇告诉本刊记者。他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夏天,贵州西红柿丰收,反而出现了菜农“丰收却减收”的现象。西红柿收购价一度大幅下跌,收购价最低时曾跌破每斤1角。“表面看来,似乎是西红柿太多了,卖不出去,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然而,其实去年贵州全省西红柿总产量还抵不上外省农业大县一个县的产量,并不存在供求关系明显失调。”邵宇认为,“如果多一些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按照生产需求,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就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了。”
此外,农户与市场对接能力不强、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各生产环节的联系较为松散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例如,去年西红柿收购价虽然曾经大幅下跌,其零售价格变动并不明显,即使在收购价跌至每斤1角时,省内主要城市菜场里西红柿的零售价始终维持在每公斤3元左右。“收购价和零售价相差比较大。” 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说,“因为中间经历的环节多,农民实际没有得到很多实惠。”
千方百计保增收
“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弱、农民穷、农村落后的局面还未根本转变,‘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和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其突出,农业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采取果断措施,培育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保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严峻挑战,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传递了一种理性而客观的声音。
据悉,2009年贵州省委1号文件将从九方面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部署。现将其中部分要点内容摘要如下。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政策,并结合贵州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马铃薯、茶叶、特色畜产品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将更多适合贵州山地特点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认真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回流农民工基本情况,加强组织、引导与服务。努力巩固现有输出渠道,开辟新的劳务市场,稳定农民工外出规模。引导回流农民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根据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选准特色优势产业予以支持,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黔”系品牌。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解决方法
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大多是高校后勤企业,也有部分是社会企业。只要是高校物业企业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高校物业管理服务的是学生老师,而普通社区物业管理是小区业主,所以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高校物业管理较社会的物业管理较单一,但高校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比较复杂,现对高校物业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高校物业资金不足
目前各高校的物业管理经费主要是由高校后勤企业与社会物业企业投标竞争而来,大多数企业为了能中标,不惜用低成本来取得最后的物业,学校行政按照竞标价支付物业费用。现高校的管理日趋完善,对物业使用与管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使用设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高校物业使用率高,维护难度大,工作量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另一方面高技术的装备,包括自动消防、安防装置、集中的设备自动化系统和集中管理监控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等需逐步配备完善,专业化工具设备必不可少。所以在高校物业的管理中工作投入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解决方法:高校物业管理工作,首先要科学管理、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资金是物业管理的基础,也是高校物业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工作的保障。按照惯例,学校从甲方的角度对高校物业企业的服务进行考核,优胜劣汰,但资金有限,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行。现在的高校物业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形成的物业管理公司,可以经甲方同意获取合理的利润,待物业公司实行有偿服务后,开发各种服务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又可以增加物业企业的资金,改善企业的经费问题。企业的资金增多,员工的工资多了,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有很大的改善,企业管理到位,向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二、员工整体职业素质不高
高校物业管理人员在服务育人方面还有待提高。高校物业作为高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作人员(如宿管员)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说高校物业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和义务。现高校物业大部分员工缺乏专门的技术培训,并且学历较低,经调查,小学、初中生占到了60%之多,中专、高中生只占到了20%,具有专科、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甚至不足20%,党员比例不到5%。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物业管理专业部门,但专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由于物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而且又脏又累,工资又低,许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不愿意干,所以在招聘时对年龄的要求有所降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着严重隐患。以上的原因造成了高校后勤企业员工三多三少的现象: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普通员工多,技术人员少;文化水平低的多,高的少。解决方法:第一,从招聘源头抓起,加强人员聘用的管理工作。在招聘过程中,除了要检查应聘人员的一些相关证书以外,其员工身体健康情况必须要认真核查。了解员工是否患有在工作中容易出意外的疾病的同时,从侧面也了解一下是否有家族病史等,除了以上两个招聘的基本内容,还要重视对求职者的个人素质、主人翁意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察。第二,加强高校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高校物业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提高主要靠高校物业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如果员工的自我学习较差,还需要物业管理者不断的培训和引导。通过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自身素质、岗位技能等的学习培训,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高校物业企业员工不仅要组织学习本企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工作流程,程序的规范操作等常规培训学习,还要通过开展日常的工作经验的交流会及岗位技能竞赛等花样方式,促进高校物业管理的人文品位、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提升。
三、管理制度不规范性
高校的物业企业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高校物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工作行为和运作都不够规范化,尤其是基础建设要有待加强。由本校组建的物业管理队伍还是占很大的比例,从软硬件建设、人员结构组成等方面与社会上有经验的物业管理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关于工作中相关的企业制度,但与社会上的企业相比,还不成体系,不够完善,执行起来也不够严格。解决方法: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在工作中要做到微笑多一点,服务好一点,宽容多一点,行动快一点,注意把握好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有效沟通及服务标准,达到行为有规范,服务有品质,行动有效率,做事有方法等。如果加强管理和服务,首先要加强员工手册、工作相关程序的文件和服务作业指导用书的制定,并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项的物业管理和服务都有迹可循,都按标准操作。其次,员工的的工作状态要注意,员工工作时要穿工作服,佩戴工号牌,工作仪态要端正等,在工作的服务态度方面要做到诚心、耐心、热心,有微笑、有礼貌的服务等。再次要根据学校甲方的要求进一步整改服务规范,使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工作流程、内容、要求、标准及考核的缺陷,都要认真整改落实。另外,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欣然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高校物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的质量。高校物业管理不仅要对物进行管理,还要肩负育人的重责,其管理存在很多复杂性,各高校的管理情况也不一样,总之,高校物业管理的好坏取决于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有效沟通,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另外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让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和广大师生一起共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作者:张正海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后勤服务中心物管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生班级;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积极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
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来到中等职校读书,是他们从少年到青年、从幼稚到成熟、从“学校人”到“即将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暗淡,似乎捕捉不到一点理想和目标,在自身的生活空间中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寄托,对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意识淡薄,行动懒惰。认为自己是世人眼中“不求上进”的顽劣,是教师眼中“不可教也”的逆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
因此,诸多因素造成了他们大多没有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差,整日歪头耷脑,情绪萎靡,意志消沉,昏昏欲睡。具体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无组织纪律性或沉迷于网吧、幻想中,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缺乏必要的毅力和意志,有时还很固执,情感反复,缺乏自控能力,这样的学生往往让授课教师也感到茫然,对他们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力不从心。
对此,只有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工作,通过整顿教育,积极地正面引导,才能改善中职生的不良习性,提高综合素质,慢慢实现其自我有效管理。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引领一个班级迅速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班级的建设工作呢?
一、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建班的引导者,统一新生思想认识
新生入校,学校依据一定的原则、要求将注册的学生编成若干班级后,分别交于班主任手上。然而,这只是一个一个的“自然班”,只能算是班集体的雏形,班主任要把接过来的班级变成一个完善的班级,还需做好很多引导工作。
1.通过军训管理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特点,结合班训或一段时间的接触,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背景、学习与心理障碍等相关信息。
2.对大部分中职生自卑心理、感到孤独无助的情况,及时给予开导和必要的关爱,而对少数调皮捣乱、有不良恶习的学生,则要因人而异,用耐心多从正面进行具体的教化。
3.做好学生从初中到中职的“衔接”工作,让学生明白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学生入校,先要学会做人,后谈学习技术,激励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必要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学生打好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基础。
二、班主任要做好新生学习的宣传者,讲清学校专业特点
班主任要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学校对中职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提升学生对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例如,专业课与文化课开设的合理性体现在:它的难度介于初中和高中之间。专业课重在引导中职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实践环节和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文化课重在要求提升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和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最基本的常识,如,语文、数学、公关礼仪、法律常识、职业规划指导等课程的开设,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又对学生将来的做人处事具有指导作用,这样从降低难度要求和实用易学的角度,帮助学生重拾初中阶段遗失的信心,逐步认识并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从而步入积极有效的中职学习轨道。
三、班主任要做新生相处的调节者,适应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初中毕业,来到职校读书,相当一部分实属不得而已,加之某些性格上的弱点,他们表现得孤独、自卑,要么放纵自己、自以为是,破罐子破摔,真正让他们安下心来、呆得下去,班主任要切实从生活上关心鼓励他们,稳住思想。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不是错,成绩差也是暂时的;人都有优缺点,人只有性格、能力上的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懂得怎样展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与人交流的胆量和能力;要学会面对现实,主动接触社会,与同学交流,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要创造条件开导学生走出孤独、走出自我,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摆脱心理障碍。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感受到这里老师、同学都是阳光、友善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理解、互助,没有鄙夷和歧视,能感受到班级的和谐与温暖,感受到与人相处、交往的需要和力量。在班级环境里生活顺心了,也就有了在职校学习、进步、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在校的“稳压”者,践行班级行为规范
要根据班级特点,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班会、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积极融入集体;通过动员、自愿申报、竞选的形式产生班委,培养班集体的民主意识;通过征集班训、选择班歌、制定班规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甚至辩论,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集思广益,形成民主、向上的舆论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很好地贯彻落实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纪班规,最终完成班集体的形成这项关键工作,共同发展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班主任要继续做学生的“稳压”者,巩固班集体建设的成果,对此,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忽视。其一,从我做起,加强班主任的自身修养。其二,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其三,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氛围,舆论指在一定范围内占优势的言行和意见。其四,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
都市中职生源骤减
北京市2011年的中职招生是一个转折点――百余所中职学校的3.1万个招生计划,录取了仅1.8万人,超四成招生计划未完成。这使得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中职招生放开了政策,外来工子女被纳入了北京中职招生范围。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招生负责人刘群芳老师坦言,中职学校每年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选择复读,托关系上高中,这种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据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副校长林国新介绍,初中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是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的最直接原因。他表示,上海最近3年里初中生源下降了三成;从全国范围看,全国初中毕业生最近两年每年减少30万到40万人。按国家计划,初中毕业生约四成分流进中职校,上海中职校每年应招生约3.6万人。如果不招收外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仅招本地学生,根本完不成计划。
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国家中职教育实现大扩招,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名,2007年再扩招50万名,今年国家中职招生计划达到820万名。中职校扩招国家设定普职比是调整人才结构的重大举措。社会经济发展,既需智力型人才,也需技术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是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所在。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招生计划,一边是逐年减少的生源,身处夹缝中的中职学校面临生源困境。
合并学校应对生源减少
北京市原有400多所中职学校,在生源危机面前,北京市政府决定大幅缩减、合并中职学校数量,减少到每个区只有一两所中职学校,而缩减后保留下来的中职学校办学经费却越拨越多,最终形成了若干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堪比高校的中职学校。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市都在尝试用职校合并方式应对激烈的中职招生竞争。安徽省有500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普遍不足,招生竞争激烈。今年9月10日,安徽省教育厅决定,淮北、蚌埠等多个市的中职学校要改变职业院校各自封闭、专业设置趋同的旧模式,进行合并招生。据悉,淮北市打破部门、行业、学校类型界限,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集中纳入到市职业教育局管理,改变目前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如将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商贸中专学校(原淮北市二职高)和淮北艺校合并,成立淮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淮北卫生学校并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两校专业资源。
蚌埠市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积极整合各类职教资源,建设面向蚌埠、辐射皖北,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为一体的职教园区,蚌埠市职教中心与蚌埠技师学院实现实质性整合,实现人、财、物的统一。泗县职教中心将区域内公办职业学校进行合并,组建县职教中心。泗县新建职教中心,整合全县公办职业教育资源,将原泗县第一职高、长沟职高、黑塔职高等3所职业学校合并。
合并学校是为了避免激烈的免招生竞争,也是为了执行教育部规定。今年8月,教育部了《关于做好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部署了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重点,即关于中职学校招生问题,尤其提到禁止有偿招生、抢拉生源这样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要避免重复招生、重复录取、虚报冒领这样一些违法的做法。
生源素质低影响教学质量
在生源减少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成为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另外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加上城市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出现,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合并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只是解决了中职学校自己的生存问题,如何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则是当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更大挑战。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职学校的新增生源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往往就读于师资力量不齐全的打工子弟学校(即招不足本市生源而开源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公办学校),或者就近就读于开源招生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公认较差的。加上外来工子女往往家庭教育条件不够好,这些学生通常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往往容易产生于厌学情绪。
河北省保定市职教中心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阳建波认为,厌学情绪是职校学生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而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保守、跟不上时代,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根源在于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和改革中职课程设置。
阳建波认为,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起到消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提高,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逐渐形成“学习无意义”、“自己就是学不好”等偏执观念,很容易就形成了厌学情绪。
职业学校要想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入手,把目光聚焦于更新评价观念、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等,以此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树立注重能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外地生源成“救兵”
2011年起北京市各中职校将3000余人的招生计划投放到京外,此举被认为可有效缓解招生难。2012年,北京市中职学校开始大量招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该举措更是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被看作打工子弟实现在流入地升学的“突破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北京初中毕业生数量测算,本地毕业生不能满足所有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接纳量,因此北京的中职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项目从西部省份、周边省市招收学生,也可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补充生源。
当下学生和家长普遍把上高中、考大学当作主要目标,只有此途无望才会考虑到中职求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初中阶段学习困难者,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的不同,一些中职学生难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与不安。
到树仁学校招生的北京市石景山区黄庄职业高中是该区保留不多的职业学校之一。该校校长王彦荣介绍说,学校近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校舍、设备资金已达上千万,但是却招不上学生来。为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市政府还给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优惠政策,可是生源依然是问题,于是对外来工子女敞开大门就成了重要途径。王彦荣分析说,北京市民对子女教育期望很高,很少有本地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而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升学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学校尝试大量招收外来工子女,对他们实施免费中职教育,这样才能不愧对政府拨付的巨额经费。
不止是黄庄职业高中,很多公办职高都对外来工子女敞开了大门。《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黄庄职业高中所有的学生宿舍都是公寓式管理,条件甚至好于一些大学。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位于北京二环路边,紧邻金融街,处北京市核心城区的黄金地段。该校有两座自己开办的实习饭店,校内外装修高档,教学设施齐全。在该校,高级教师和专业技师是教学主体,50%以上的专业教师经过出国培训和学习。教育部门还对该校学生给出优惠政策,在金融、旅游专业开设高考直通车班级――学生在校3年,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毕业后免试直升高等院校。
课程改革适应生源变化
由于生源的变化,中职学校面临课程学制的方向选择。在原来以城市生源为主的情况下,一些中职学校的学制和课程强调与高等教育衔接,中职毕业后直接升入高职,或者通过内部考试升入一些高等院校的大专和本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和高校相衔接。
但是从去年和今年开始,中职学校开始大量招收外地生源、农村生源,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回归其本质――就业教育,办学思路必须是以就业需要为中心,把课程设置从衔接高校改变为衔接企业。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围绕市场旋转,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增加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生活条件 融入城市
一、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就业与生活情况
1、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辽宁省共有14个城市,土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4271万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接近1:1。到2012年底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约有450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其中350万人来自辽宁省内,100万人来自其他省份。2009―2012年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
辽宁省城市农民工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河南、河北、四川、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省、自治区和辽宁省内的阜新、朝阳、铁岭等城市。农民工输入地主要是沈阳市(省会)、大连市(港口)及鞍山市(重工业城市)、营口市(港口)等。
2、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
调查发现,在辽宁省农民工当中,高中文化的占8.9%,初中文化占68.7%,小学文化的占9.4%,大专文化和文盲的比例都不高。大连市农民工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售货、家政服务等),也有在建筑、安装、水产养殖业等行业就业的。在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渔业捕捞及养殖业的就业比重分别占24%、20.3%、19%和17%。而在沈阳市,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在这四个行业中就业的农民工占辽宁省城市农民工总数的72%(见表1)。
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平均每月收入大约2600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39%,2000―2600元的占28%,2600―3200元的占13%,3200元以上的占20%。城市里的农民工每月平均收入仅是正式员工收入的一半左右。例如,2012年大连市正式职工月平均工资4600元,而大连市农民工平均每月收入大约2500元。一直以来,公司恶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事件更是严重。例如,沈阳市有建筑工地230个,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有162起,沈阳警方协助农民工查找欠薪逃匿人员74人次。
3、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居住、消费状况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居住在城乡接合部和住房条件较差的社区中。多数农民工家庭租住的是郊区待动迁的平房,房屋狭窄潮湿,室外垃圾成堆。调查发现,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占5%,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2%,与人合租房的占13%,住单位宿舍的占32%,居住工地工棚的占13%,居住生产经营场所的占6%,还有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单位提供的门卫房、仓库、锅炉房等地。租房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的农民工家庭约占30%。约有70%的农民工家庭只能租住25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其中15―25平方米的占50%,15平方米以下的占20%。平房每月租金多在200元左右,楼房每月租金500―600元(一般是两家合租)。
受到就业不稳定、薪资低下条件的限制,农民工的消费能力比较低。沈阳市农民工每月伙食费支出在200―240元的占33%,240―300元的占27%,300―350元的占19%,350―400元的占12%,400―500元以上的占9%。表2则显示了大连市农民工每月的消费支出状况。
4、辽宁省城市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和社会保障状况
城市里的大部分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封闭。对大连市农民工的业余生活的调查结果如下:排第一位的是看电视(28%),第二位的是睡觉(24%),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2%),以下依次是上网、交友、文体活动、业务学习、做家务和其他活动。
近几年,辽宁省城市里的农民工参加保险人数占全部参保人数的四分之一。调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民工遭遇过半年以上的失业。然而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失业保险。当城市里的农民工遇到失业危机时,多数人是依靠积蓄或借款生活,城市里只有少数农民工可以得到劳动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帮助。表3显示了大连市35岁以下的农民工参加保险情况。
然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大部分了解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见表4),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多数农民工会利用法律解决问题。
5、辽宁省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小学和中学教育
2012年辽宁省城市里共有21万农民工子女,其中沈阳市拥有农民工子女5万左右。2012年在大连市的小学和中学分别接收7.5万和2.5万名农民工子女,分别占大连市小学生和初中生总数的25%和15%。他们和本地中、小学生一样享受免费教育。
二、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
第一,户籍制度。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机会、获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子女上学的权利,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不能成为真正“城市人”。第二,农民工经济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影响其融入城市,农民工收入越高就越容易融入城市。低收入的农民工则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城市的日常活动,不能变成真正的“城市人”。第三,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越高,更愿意与城市居民交往,就更容易融入城市。第四,城市排斥。调查发现,市民与农民工表面上发生着经济、工作和生活上的交往,但在内心里市民则完全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人群体之外,与农民工有着疏离感。
三、促进城市里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
消除制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同时逐步解决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为城市里的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环境,增加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要改善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除了政府的培训机构以外,还要鼓励商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向农民工传播法律知识、城市交通规则、用电安全知识、煤气安全知识等,逐步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缩小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心理、习惯、观念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其尽快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 刘铭等:辽宁省农民工转移规律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 刘圣龙等: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1)――关于农民工的含义、现状及特点[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 曾云燕:辽宁省农民工生存状况与社会保障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 解长华:沈阳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
[5] 杨绪松等: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J]――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12).
[6] 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J].社会,2010(1).
[7] 张丽艳等: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双边制度激励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3).
[8] 孟庆莲: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法制与社会,2013(15).
赤峰市牧民主要分布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和敖汉旗共6个旗、18个苏木镇、351个嘎查村中,牧民总户数7.1万户、总人口27.1万人,劳动力总数13.1万人,从业人员12.2万人,其中有10.1万人从事农牧业,有2.1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全市牧区耕地面积140万亩、草牧场面积4600万亩。*年全市牧民人均现金收入3739元。*年以前,赤峰市的牧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农区,由于近几年牧民收入增幅减缓,从*年开始牧民人均收入已经落后于农民,*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625元,比农民低209元。
赤峰市牧民人均占有的草牧场资源与全区牧区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据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赤峰市牧民人均占有草场面积为169亩,仅为全区牧民人均1119亩的15%。由于草场面积少,限制了牧民的养畜规模,加上牧区种植业基础差、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少等因素,使得目前赤峰市牧民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全区水平。*年,赤峰市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127元,仅相当于全区牧民平均3526元的60%,人均现金收入为2828元,仅相当于全区牧民平均6539元的43.3%,牧民人均存款为589元,仅为全区牧民平均1992元的29.6%。
二、牧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
由于赤峰市牧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牧民收入水平低,目前赤峰市牧区和牧民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年底,全市牧区351个嘎查村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嘎查村为198个;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为7.02万人,占牧区人口总数的25.9%;大大高于全市14.3%的贫困面;牧区温饱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为9.22万人,占牧区总人口的比例为34%,也高于全市21.1%的比例。另据市农牧局多经站统计资源显示,目前全市牧区尚有9184户牧民是无畜户,占总户数的13.4%,无畜户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市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8.4%,绝大多数无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自治区核定的牧民最低800元生活保障线。
(二)贫困原因分析
1、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牧民居住非常分散,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通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导致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全市牧区351个嘎查村中,仍有267个不通电话,44个不通汽车,46个不通广播电视,280个嘎查村牧民没有自来水,7.1万牧户中15%的户不通电,40%的嘎查村没有卫生室。
2、部分牧民因经营规模萎缩而返贫致贫。赤峰市牧区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由于草牧场资源不足,长期以来牧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是超载过牧,就是大面积开荒种地(目前赤峰市牧区人均耕地已经超过农区达到5.08亩,而人均水浇地只有0.81亩),这两种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对草牧场的严重破坏,牧区草牧场沙化、退化面积越来越大,畜牧业生产规模萎缩,部分牧民家庭成为无畜户或少畜户,由此出现大量的返贫致贫人口。
3、因病、因教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差,牧民的患病概率相对较高,而对于一般的牧民家庭而言,主要劳动力一旦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就会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和支付学生的医药费而返贫致贫。另外,牧区居住分散,多数牧民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采取寄宿制上学,一名高中生一年的费用支出一般在8000-10000元左右,一名初中生也要4000元以上,这对没有多少积蓄的牧民家庭来说,学生上学的费用只能靠大量出卖牲畜来支撑,有的甚至卖掉种畜和基础母畜等重要生产资料,造成家庭生产经营规模迅速萎缩而返贫致贫。如克旗达尔罕乌拉镇巴彦都胡木嘎查,162户牧民中,近两年,就有10户因病返贫,有20户因供高中以上学生读书而致贫,这两类反贫致贫户占该嘎查占现有贫困户总数的40%。
4、思想观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目前,多数牧区贫困嘎查村仍然采取靠天养畜,自然放牧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牧民饲养的牛、羊仍以当地土种为主,胚胎移植、牛羊冷配技术、饲舍育肥、饲草料加工青贮等先进的畜牧业适用技术在贫困牧区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很低,由于思想观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直接影响到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快速提高和贫困牧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牧区贫困问题已经成为赤峰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不下大力量尽快帮助他们解决牧区和牧区的贫困问题,将会影响到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牧区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牧区扶贫工作。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和贫困牧区实际,切实把牧区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对牧区集中扶持列入各地“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中,并制定牧区专项扶持计划。在认真调查摸底基础上,对牧区贫困户作进一步分类,把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和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分别建档立卡,前者列入扶贫开发对象,后者列入救助对象。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扶持对象,采取有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对牧区扶贫实行倾斜政策。一是积极协调,整合各类农口资金向贫困牧区倾斜,适当加大投资强度。二是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等重点扶贫项目确保覆盖一定比例的牧区贫困嘎查村。三是加大牧区的社会帮扶力度。安排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和单位定点包扶嘎查村和干部帮扶贫困户时向牧区倾斜,同时积极组织牧区养殖大户、富裕户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
(三)根据贫困牧区资源特点,确定不同扶贫模式。各地在多年的牧区扶贫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成功扶贫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一是水浇地开发扶贫模式。如翁旗东部、右旗东部、阿旗东南部沿河两岸牧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优势,对原有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搞好以稻田开发为主的水浇地建设项目,力争为每一贫困人口建设2亩高产稳产田。二是家庭五配套小草库伦建设模式。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位比较丰富的牧区,可大力推广“水、草、林、机、窖”家庭五配套小草库伦建设模式,为每户贫困牧户建设一处20-30亩左右的家畜家庭五配套小草库伦,扶持贫困户走以农养牧、种养结合的路子。三是家畜改良扶贫模式。水源条件差的干旱牧区坚持以草定畜。在帮助贫困户搞好草场围封改良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优质种畜和基础母畜,尽快淘汰劣质土种牲畜,使贫困户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实现稳定增收。四是劳动力输出转移扶贫模式。在水资源和草牧场相对匮乏而劳动力比较充足的牧区,在对剩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使贫困户通过劳务收入实现脱贫解困。五是异地搬迁移民扶贫模式。对草牧场退化、沙化极为严重,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贫困牧民应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进行扶持。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工人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职业教育正是承担培养大批技术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阵地。不断改革和加强职业教育,是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给予职业院校以自然、社会、制度等环境的配套,以让它们有更广阔宽松的环境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政策制度环境优化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下大力抓好组织实施。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推动职业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要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合作分工,齐抓共管。要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行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依法维护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行业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效防止执法部门因利益驱动引起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切实保护职业院校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制度,提高层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严格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监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用工单位给予处罚。要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认定,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经费投入环境优化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协调科技、人事、劳动等部门,采取与教育部门联合设立培训机构的办法,免费提供师资、培训资料、实习场所,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投入效益。财政部门要按政府制订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按学生人数对公办学校予以足额拨付,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努力投入必须的运转经费,并督促社会力量办学主体足额拨付办学经费。省、市政府用于支持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开发等相关专项资金,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督促中等职业学校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县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三)各类企业要承担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相应费用。一般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业教育经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2]要保证这些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税务部门要依法落实有关学校和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三、舆论宣传环境优化
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具体而言,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虽然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只有让孩子上大学才有出息,读职业学校则没面子。还有一些家长不愿孩子到职业学校读书,害怕那里问题学生多,担心孩子学坏。在部分职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的学生感到不自信,无法与高学历者竞争;有50%的职校在校生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45%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职业学校的专业而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在舆论宣传上大做文章。
要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制定技能型人才工资指导价位,设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岗位津贴。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表彰制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先进典型,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览,派出职教宣讲团,到各地进行宣传演讲,挑选各高、中专学校组成大型文艺演出团到市县进行文艺、才艺表演;组织职教技术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宣传有关部门、行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更加积极地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重视和羡慕技能人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校园周边环境优化
大部分职业院校周边环境较为良好,但治安复杂、环境污染、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敲诈勒索、侵害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屡有发生。二是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非法经营的录相厅、按摩室、歌舞厅、出租书摊等边整治边复燃。三是无证及占道经营的摊点是个顽疾。大多数学校门口成为流动摊贩的集中地,很多学校门口的流动油炸煎烤摊及快餐小炒店卫生状况差,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四是学校周边污染尚未根治,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五是一些院校门口就是交通要道,交通警示及减速装置不全,经常造成校门通堵塞,时而发生交通事故,每年都有学生因为交通事故致死致残。 转贴于 为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首先要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要专门成立由政府牵头,交通、文化、卫生、工商、公安、教育、建设、城建、环保等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巡查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定期开展巡查,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出台措施,确保学校周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完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日常巡查工作小组的职能,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形成部门间工作合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
其次要严格执法,整治到位。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案必破、违法必惩,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小流氓、小混混势力。交警部门要在学校周边完善限速、慢行、让行等警示标志标牌,合理施划人行横道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醒驾驶人礼让学生通行。相关部门要继续开展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洗头房、图书出租等场所的打击力度,严把文化娱乐场所开办的审批关;校内和校门口不得摆放饮食摊点,不得依傍校舍和学校围墙搭建民用建筑等;坚决取缔无证流动摊贩,全面清查校园周边百货零售、食品加工、餐饮等经营活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治理,对学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的企业,要予以处罚并责成限期整改。
五、招生环境优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新生人口不断减少,高考人数也从2008年的顶峰1050万降至2009年的1020万,2010年的946万,高校适龄生源逐年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的高考录取率为62%,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的平均录取率增为67%。对所招生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高考成绩较差高职院校而言,这一增一减两个数据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因为考大学已变得越来越容易,许多初中生也在毕业后选择放弃中职而读高中,还有教育模式多元化也在分流职业院校的生源。生源的萎缩已让各地职业院校感受到了阵阵寒流,保证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没有生源,职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采取主要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的政策,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有必要调整,从以招收普高毕业生为主改为主要从三校生中进行招生,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级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还能利用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优势,拓通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校的渠道,以此吸引、引导和制约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分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为他们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不断实现更好的追求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同时应改变招生中的层次划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需尽快改变高等职业学院被定为第五批招生范围的规定,甚至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一些职业学校在统考之前进行招生,也可以像韩国一样不受国家限制,依学校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招考。再有一点就是降低职业院校的统招录取分数线,让更多渴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因为成绩的原因而被拒于校门之外。
六、就业创业环境优化
在职校生状况调查的回馈中,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出路,前途无望;15%的学生认为较差,难找工作;40%的学生认为市场供求平衡,就业前景一般;只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是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去职校,家长们都有共同的担心,就是自己的孩子以后没有出息,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小。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我们应该取消对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适当提高学生见习补助标准,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招用职校毕业生。此外,对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安置职校毕业生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可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经进行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自主创业职校毕业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待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