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电解铝;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我国电解铝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不仅基本的产量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工业质量也有所增长,但是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引起相关企业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电解铝过程中,会发生基本的电解反应产生金属铝,但是由于反应中出现的氟化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相关企业单位要在制作过程中集中力度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和处理,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
1.电解铝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1.1电解铝工艺流程分析
企业运用电解铝操作进行金属铝的提取,在实际的操作中,利用碳棒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基础反应温度要控制在950-1000℃之间,在整体反应进行中,阳极由于碳元素和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且在实际反应中相关操作人员要对阳极的碳棒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补充,以满足阳极物质的充足。而阴极的铝液发生还原反应,从基础电解槽中将铝台包抽出,再利用基本的混合炉和铸造过程,产生基本的铝锭。在整个电解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化物,这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只是气体502污染,还会形成大量的粉尘,也会对基本水质产生影响。由于污染物产生的几率比较高,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操作工艺中产生的物质进行集中的关注。
1.2电解铝污染物分析
在电解铝中基础的污染物就是有害气体,由于基础铝冶炼工艺中主要采取的是冰晶石和氧化铝熔融电解操作,在单质铝产生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污染气体,并且还会伴随大量的粉尘,这就使气态物质治理问题成为了整体污染中的重中之重。在电解原料冰晶石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发生反应后就产生了氟化物,基础的氟化碳和氟化硅会以气态的形式出现,对空气造成污染,另外,在电解反应槽内,还会留存一部分氟颗粒产生挥发现象,有部分氟化物升华散逸。含氟颗粒以粉尘形式出现,对基本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另外还有一部分物质以离子态与阳极形成氟化物气体流入空气。除此之外,阳极糊中基础物质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502和硫化氢气体,再加上阳极碳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都会对整体空气造成污染。其中二氧化碳会对大气层产生影响,是威胁最大的温室气体,而一氧化碳会与人身体内的血红蛋白反应,是一种有毒气体。
因此,基本的气态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人身产生伤害。在实际的电解过程中,基本的固态物质污染物也很多。由于高温环境下发生电解反应,电解槽内会混入一部分物质,与基础内衬和外衬发生反应,在反应中生成的基础化学物对基础电解槽造成影响,而相关管理人员要对电解槽进行及时的维修,在维修中由于基础构造是耐火材料,而在电解槽内还存在相应的氟化物和有毒物质,电解槽就成为比较危险的物质。因此,在基础处理中要进行优化的处理,以避免电解槽处理的二次污染,并且要对处理中产生的物质进行优化的处理,以保证整体项目的优化率的提升。另外,由于废弃的污染气体会对整体大气产生污染和侵害,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基础有毒气体和粉尘物质给予必要的关注。在处理基础氰化物和氟化物过程中,解决相应的固体污染物。另外,在电解铝操作过程中,由于氰化物和氟化物的产生,要是没有进行彻底的物质处理就会产生一些固态污染物,不仅影响整体电解的成果,也会对基础水质造成影响,是冷却水和生活用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威胁到电解铝企业周围的相关水源。
2.电解铝企业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
2.1液态污染物治理措施
在电解铝项目运行过程中,含氟物质和含氰物质会对基础水源造成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基础水质进行细致化处理和净化,保证基本环境能符合国家对于水质的相关规定,只有保证基础水源的水质符合标准,才能进行基础的水质投放。在电解铝反应过程中,会对基础的冷却水进行优化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基本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整体处理后的循环使用,既能实现水质的安全维护,还能从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节约用水,在基础的电解过程、股烧过程以及系统操作过程中,要对基础冷却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在铸造车间内,冷却水要经过基础的除油过程,并利用相应的冷却手段和系统操作实现全方位的水质分析和处理。只有实现基本水质循环系统的优化,才能实现整体水质的提升,保证处理后得到净化的水流出企业的生产车间。
2.2固态污染物治理措施
在电解铝反应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基础电解环境一电解槽,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电解槽的处理进行集中的优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由于电解槽内会集中进行相关的电解反应,因此会残留很大一部分污染物质,相关管理人员要实行相应的措施进行集中的项目优化,从而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利用阳极组装进行专业化的污染物处理。
2.3气态污染物治理措施
在电解铝项目运行中,产生的最多的污染物就是气态污染物,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基本的气态污染物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其中关键气体是二氧化硫、粉尘以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还存在氟化物的相应气体,需要相关人员利用基本的干法净化系统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控制,也要保证整体处理过程不能产生任何水化反应。以避免液态污染物的产生。另外,由于A1203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起到一定的净化环境能力和基础的污染控制能力。在整体的电解铝操作过程中,利用干法净化系统流程对污染进行处理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的经验和实践积累,保证基础干法净化措施的优化运行,真正助力气态污染物处理机制的完整。
3.结束语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enterpri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industri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pollu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各地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一些主要污染物虽然已达标排放,但绝对量很大,仍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相当多的地区环境和生态破坏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环境污染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工作重点。
一、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主要问题
1.企业领导对企业环境污染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许多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薄弱,比较缺乏环境政策与法制观念,存在许多思想误区,认为加强环境污染管理就是要制约生产经营,环境污染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应付环保行政部门等等。一些企业领导在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更大回报的利益驱动下,有可能钻环保法制的空子或管理上的漏洞,诸如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偷排和瞒报排污数量,甚至转移污染等来逃避环境义务的履行。大量事实表明,凡是领导重视环保的单位,环境污染管理工作都作得卓有成效,同时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
2.资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工业污染十分严重,治理任务相当艰巨。多年来,虽然年年有投入,岁岁有进步,但污染治理效果和人们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历欠帐太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城市整体功能不强等诸多原因有关,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使用分散,投资效益低下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按照“污染者负担”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当负责解决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但是,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大中型企业经营的步履艰难,让这些生产发展尚无保证的企业增加环保投入不太现实,这样势必造成投资渠道不佳,工业企业继续超标排放污染物。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我国的工业企业多是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初级加工产业,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较低,也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高等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4.员工素质问题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基础在基层,它涉及生产的各个领域,没有广大员工的参与和积极性,企业的环境污染管理是很难搞好的。近年来,我国的员工队伍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差等问题。
二、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的对策
企业应当对传统的环境污染管理思路有所转变。从经营理念的高度去认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发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作用,以最有利的方式,真正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和有秩序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污染防治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法制的轨道,根据国家或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管理。工业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是市场机制下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1.1关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框架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框架中虽然有一部基本法,但一些重大的环境政策却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根据市场经济国家工业污染防治的经验及其发展趋势,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应包括:实施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的技术政策、发展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政策、技术及产品淘汰制技术政策、废物回收再用的技术政策、工业污染治理处置的技术政策、工业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技术政策、工业污染防治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些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
1.2加强环境立法
市场经济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一切活动都用法律加以控制、规范、引导,因此,从经验性立法转为导向性立法,在总结现有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经验的同时,着重对一些尚不成熟、正在试行的措施或制度进行科学分析、预测,订出一些引导性的法律。根据目前建立市场经济的进程来看,应加快环境法律体系中的单项法的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内容不应当简单地重申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应当将其具体化、尽量地使其有利于执行,以免使下一层次的有权解释发生偏差。市场经济作为权利经济,内在的要求法治,我国应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作法,在完善实体法的同时,加强程序法。
1.3健全和完善环境标准及其实施监督体系
通过对国外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
确定我国环境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使我国的环境标准体
系与国外先进的环境标准体系接轨。建立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选择重点污染行业、按行业特点制定排放标准,其实施易于与行业生产相结合,便于对行业生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达到在生产中消除污染的目的。在完善国家环境标准的同时,加强地方环境标准的制订和舆论监督机制。
2.企业实施绿色化管理
2.1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应大力推崇绿色文化,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核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使用为基本特征。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决策者,应深刻认识经济高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和环境问题与
企业发展的关系,自觉顺应全球性的绿色潮流,增强环境意识和环
境责任感,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向全体员工不断的灌输企业的价值
观念,并通过运用管理权威强化员工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同,提高
企业形象。
其次,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企业道德规范,以条
文的形式约束全体员工的行为,激励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
极性,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再次,确立全员环保意识。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环境意识,使每位员工清楚: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环境问题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将环保融入日常工作等。
2.2推行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有机污染物;病源微生物;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generated by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 is grow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ollution load is larg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pollutants, the degree of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pollution control is difficult, 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showing.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ion of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oblems as well 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environmental harm caused b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 furth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livestock manure pollution problem for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evention reference.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imal manure; organic pollutant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畜禽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和产值每年以大于8%的速度递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养殖规模的增加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发展,导致养殖废物大量集中产生和排放,据2003年《中国农业年鉴》公布的主要畜禽饲养量和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环保部)2000年公布的产污系数测算,2003年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超过24亿吨,约为同期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而2000年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显示,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区甚至超过了4倍。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污染的负荷很大。据监测,养殖场废水的COD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COD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COD总和,成为我国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源,其危害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在农村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
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禽养殖业污染呈现出污染负荷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严重、污染的治理难度大和可再生利用等特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导致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畜禽养殖业自身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及危害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物、有机质、沉积物、微生物、N、P、K及其它成分。这些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污水、粪渣及恶臭气体等对水体、大气、土壤、人体健康及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 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除含有养分外,还含有BOD、COD、SS、N、P及大肠杆菌群等污染物指标,这些大多是对水体产生影响的污染物。这些畜禽养殖粪便如果任意排放,会经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河流和湖泊等表面水体,还会逐渐渗入地下水系统,污染地下水,对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当排放的粪便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组成,使水质变坏,影响水体的使用,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研究表明,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成为许多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2]。
畜禽粪便中的N、P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研究发现,随着粪肥的施用,区域内地下水中的硝态氮的污染物会增加。水体中过量的N、P元素存在会促进藻类等的大量繁殖与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空间和氧气,从而威胁其他生物如鱼类、贝类的生存,危害水产养殖业。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比市政污水浓度高50~250倍,有机质进入水体后分解,使水体变色、发黑、加速水体底泥的积累有机质分解的养分可能引起大量的藻类和杂草疯长;有机质的氧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引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据报道,畜禽污水中,平均1mL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9万个蛔虫卵和100多个毛首线虫卵。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会增加水体中的病原种类,菌种和菌量,会引发疫情,给人、畜带来危害。畜禽粪便中的激素对水体也存在潜在的危害。据Ritter等的调查报道,在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流域的几条河流中,检测出了与畜禽粪肥归田有关的增长性荷尔蒙丸激素和雌激素[3]。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收稿日期:20120331
作者简介:于治远(1953—),男,辽宁新宾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工作。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1902
1引言
近年来,通化市在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源保护与管理、自然保护区监管、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2农村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2.1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通化市农村年产生活污水2 000万t,年产生活垃圾约44万t,长久以来,农村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任意泼洒、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对农村水质、大气、土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是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2.2畜禽养殖业污染
近年来,通化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数量迅速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展不相匹配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通化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3农药化肥污染
通化市耕地面积269 028hm2,种植品种主要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全市大部分为山区,坡耕地较多,农药化肥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氮利用率在25.3%~628%之间,磷利用率在10.8%~20.8%之间,大部分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随农业退水及降水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期施用化肥也导致全市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
2.4乡镇企业污染
通化市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医药、食品、木制品加工、建材、造纸、水电等行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2.5水土流失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区,2/3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引起地表土壤侵蚀过程比较缓慢,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速度快、作用强。多年来,人们乱采滥挖、不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等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防治对策
3.1逐步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目前,通化市农村仍有部分村庄村民饮用自家打井水,没有必要的水质监测。已采用集中供水的乡镇和村庄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还不够规范,水质监测和保护措拖还不够到位。为确保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加大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推广力度。要对现有的集中供水水源地加大保护力度,尽早完成水源区划工作,并按照区划做好设立界标、警示牌、护栏,清理整顿污染源等相应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水质例行监测工作,确保让全市农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3.2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目前,农村生活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工作,抓住机遇,争取资金,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在做好定点存放,集中收集的基础上,要选择合适的场地修建“三防”式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可以选择小型人工湿地进行治理、投资小、见效快、易于管护。
3.3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全市农村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料,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只有逐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和改变种植结构才能有效地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4加大监管力度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部分粗放经营,管理不严,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应在全市农村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散养改圈养的力度,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畜禽养殖方式。在农村和养殖场大力推广建设“四位一体”(即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厕所一体化)能源生态工程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成功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监管力度,严把畜禽养殖项目审批关,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新上畜禽养殖项目,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逐步减少畜禽业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实现畜禽养殖业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3.5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多年来,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各种人为因素导致通化市水土流失状况不容乐观。全市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加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力度,严厉查处乱砍盗伐和私挖乱采违法行为,强化矿产资源管理,逐步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关键词】 环境污染;雾霾;成因;环境法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断被提高,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问题也越发严重,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不断在扩大。雾霾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也使得雾霾问题的治理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如何从立法层面解决雾霾问题、治理雾霾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雾霾天气的根本成因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雾霾天气的根本成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由于受到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尤为明显。利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去发展经济,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资源利用率也较低,以至于大气污染排放量日益增加,从而导致严重雾霾问题的出现。第二,能源结构不合理。F霾问题属于大气污染问题,而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燃煤排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煤炭消耗量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得比重较大,大气污染物排放也较为严重。第三,机动车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机动车使用在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机动车行驶所排出的污染物,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城市灰霾,也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同时排出的有害物质,也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二、基于雾霾问题的环境法治措施
在我国环境污染下,为解决雾霾污染问题而实施的环境法治措施应包括下述几方面:环境立法、环境执法与环境守法。
1、加强有关环境立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发严重,特别是雾霾问题。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也使得环境污染治理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治理环境,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雾霾问题,我国正逐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立法仍然有所欠缺,导致环境立法和我国环境发展现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环境立法无法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而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加强环境立法,并逐步完善关于环境的法律法规,健全环境法治体系,以便确保环境治理和污染问题的处理能够有法可依,进而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雾霾问题。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从国家层面应当重视立法工作的开展,健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各个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程度,制定符合地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将地方立法融入国家立法中去,以便更好地解决雾霾污染问题。事实上,由于地方政府对雾霾问题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国家相关立法,而对地方立法不够重视,以至于国家立法无法全面解决地方的环境污染,从而影响到环境污染防治的效果。在环境立法中,由于立法沟通较少,导致不同地区环境立法规定、法律等方面存在区别,无法做到全面衔接,以至于影响到环境立法的实施。针对这种现象,环境立法应做到全面统筹,全盘考虑,对不同环境部门审查、监督的范围进行明确,加强立法间的协调性,以便对环境立法进行完善。此外,对环境立法的宣传和教育也应予以重视,要加强对人们群众的普法工作,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的重要性,以便确保环境立法能够在雾霾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强化环境治理执法力度
环境治理尤其是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环境立法来解决,还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法院与其他环境执法机构应依据相应的环保立法对其进行惩处,以便更好地治理环境。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效果不佳,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立法存在不足之处,也是受环境执法力度不够的影响,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不够重视,导致环境执法缺乏一定的公信力与权威,进而影响到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究其原因,环境执法难度大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硬性规定,导致环境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缺乏公信力和威慑力,以至于环境行政执法力度较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缺乏强制执行力,无法对违法、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执法,以至于污染企业对环境执法视若无睹,污染行为有恃无恐。针对这种现象,环境执法机构应加大执法力度,并且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赋予环境执法机关特定强制执行权力,以便更好地震慑污染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从而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雾霾问题。
3、培养环保意识,营造遵守环境法的氛围
环境法治的实施不仅要依靠环境执法机构,企业和个人也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以便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因为过度追求财政收入,对经济效益高但造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惩处较弱,只是简单的以缴纳污染罚款作为惩处手段,很难形成震慑作用,也造成了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针对这种现象,环境立法应对污染环境的惩处方式进行明确,提高环境污染的执行力度,促使企业或个人对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培养,以便使其自觉遵守环境立法的相关要求,确保雾霾问题能够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三、结束语
雾霾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所遇到的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针对雾霾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该问题,应重视环境立法、环境守法和环境执法,对环境污染和保护予以明确法律规定,提高环境行政执法部门的威慑力,提高企业或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便更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魏宏彦.雾霾背后环境法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25).
[2] 穆治霖.应对雾霾污染的法律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1).
[3] 王振.依法治霾的法律理论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2).
[4] 张杰.我国雾霾污染防治的法律浅思[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4(4).
[5] 刘思含.雾霾治理法律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