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范文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

篇1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也随之不断创新,当今护理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而是向院外拓展延续,成为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孕产妇延伸护理服务模式集预防、保健、康复和专科护理为一体,其主要目的为院外孕产妇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为详细探究基层医院开展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及其应用效果,于2013年6月~2014年2月,对居住县城及其附近乡镇农村的150例孕产妇,实施延伸护理模式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监测并收治的150例孕产妇,按医学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年龄22~32岁,平均(27.0±4.5)岁;对照组75例,年龄23~33岁,平均(28.0±4.2)岁。孕妇均为孕周14~40w,产妇均为单胎,活产,无产科并发症及内科合并症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施予系统的传统常规护理,孕期常规建档、产前检查、产后出院前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护理和喂养方面的知识,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护理,说明复查时间。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延伸护理服务。①孕期个性化护理: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给予孕期延伸护理服务,进行孕期生活指导、营养指导、婴儿胎教辅导等等;②产后康复:这阶段主要针对产褥期产妇的产后护理服务,通常产妇在生产时会损伤盆底或阴道,康复治疗则是利用现代医疗科技手段修复产妇子宫、阴道等生殖器官,一定程度上还可解决产后尿潴留、泌乳不足等问题;③心理疏导;本文研究的150例产妇中,有147例为初产妇,缺乏育儿方面的经验,常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等产后负面心理症状,所以,应对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与产妇沟通,联合家属给予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纠正产妇的负面心理;④建立电子档案;根据产妇入院信息来建立个人档案,其中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出入院诊断、分娩方式、术后诊断及出院日期等,采取孕期电话指导,以此及时更新产妇信息,便于后续正确知道;⑤健康宣教;对孕妇及家属及时补充关于产后护理及新生儿保健知识,有利于康复。第二阶段是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24h由智力训练师根据新生儿大脑发育各方面的潜能及病理特点进行智力训练,早期以医院专业护理和训练,出院后以家庭护理为主,护士定期回访情况。最后实施产后家庭访视;主要目的帮助产妇解决现有问题以及对新生儿护理回馈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取出院后家庭回访或电话回访方式了解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并在最后一次回访时让产妇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产褥期感染情况和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产妇对产褥期保健及母婴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2

关键词:护理延伸服务;慢性胃炎;遵医行为;影响观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载膜慢性炎症。长久病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使其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1]。药物治疗固然需要,但是平常生活中的调理和保养也非常十分重要。为了使出院慢性胃炎患者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本院自2011年1月开始对出院慢性胃炎患者的服务向家庭延伸,帮助他们加强自我管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8~73岁,平均(44.8±12.1)岁;病程3~14年,平均(6.4±2.7 )年。疾病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8例,慢性肥厚性胃炎8例。采用掷硬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治疗、护理相同,并进行常规住院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时为患者建众个人资料档案(除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联系电话、既往史、过敏史、疾病情况等资料外,还包括家庭成员、陪同患者居住人员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用药情况,实验组在出院后进行出院后护理延伸服务。

1.2.1服务人员选择 选择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4名,经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承担护理延伸服务工作。

1.2.2延伸服务方法和时间 ①利用手机短信服务,每周向患者发送相关健康知识。②电话随访,出院后第1个月随访1次/w,以后1次/月。③上门随访,出院后前3个月1次/月,以后每季度1次。④每半年集中授课1次,时间为1年。

1.2.3延伸服务内容 ①短信提示:按时服药、规律饮食、禁忌抽烟饮酒、保持良好心态等[2]。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医嘱定时服药;近期是否按照要求规律饮食,休息活动是否有规律;是否戒烟酒;有无不良情绪,是否能自行排解;是否定期到医院定期体检,并针对患者以上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健康指导。③上门随访:除了电话随访内容外,实际观察患者自我管理(包括规范用药、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情绪调节等情况)的落实情况,同时为患者做常规体格检查。④集中授课:讲授慢性胃炎的基础知识、诊断新进展、危害和自我管理方法及重要性等。

1.3评价方法与标准 ①由专人负责统计两组患者1年内再入院情况。②自行设计遵医行为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后1年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规范用药、定期体检、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情绪调节。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 两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再住院率比较,P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均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3],在健康问题上人们不仅关心住院期间是否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更注重出院后能否继续得到来自医院方面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是在用药、饮食、生活常识等健康教育方面尤为突出。护理延伸服务是指除常规的医院内护理服务外,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服务,其对于疾病的复发、预防及后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有积极的意义[4]。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出院后,通过护理延伸服务使患者经常接受到来自医院的健康指导,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对慢性胃炎的控制、预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有效减少患者病情复发,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张素超.护理延伸服务对慢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及再住院率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46-48.

[2]蒋菊芳,张紫娟,蔡燕,等.护理延伸服务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复饮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56-559.

篇3

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功能具有一定的紊乱现象,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破坏物品等行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病情给予科学而合理的针对性护理,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有效治疗,并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一定提高,本研究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主要就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作以下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资料均选自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CCMD-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以下病例: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严重的肝、肾、心疾病,合并他重大内、外科合并症以及合并恶性肿瘤等其它严重疾病者;③排除有脑部肿瘤、无意识障碍者。其中男48例,女性32例;年龄15-78岁,平均(46±5.1)岁;病程1-12年;平均(7±1.5)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例,初中24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文化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以下为具体措施:

1.2.1学习阶段让护理人员在试点病房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以使她们转变服务理念,明确护理目标,并学会使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来为患者提供持续、全程而全面的护理服务。

1.2.2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结合各病区的特点,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病区门口设置相应的告示栏,以使患者家属前来探望时能够对相关的注意事项有一定了解,此外,还在醒目位置公示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照片、姓名等资料,以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有更多的了解,并便于联系,从而使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

1.2.3落实责任制,开展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分成两个组,每个组设2名责任组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每天需负责6-8名患者护理工作的管理,并需对本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则及时进行有效整改。每名责任护士需负责护理4-7名患者,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在入院、住院及出院中的各个环节,并使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康复程度等进行相关护理与观察。

1.2.4安全管理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护理人员每天早上及晚上都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如在节假日、夜间及患者服药、用餐时,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并结合患者的特点安排进餐,对于年老体弱具有噎食风险的患者则由专人看护,以使饮食治疗更加有效,并保证患者的安全性。此外,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噎食和跌伤风险的患者,还为他们制定详细的护理安全标识,以使患者及护理人员都能对护理要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1.2.5人性化服务在宣传栏中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理念、服务项目等情况进行公示,并把本病区的情况、疾病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的个人信息、意见栏等向患者作大概介绍,为患者提供扑克牌、麻将、象棋、报刊杂志等,每周为患者剃须、理发、剪指甲,每天组织患者做广播体操、拍打操、手指操等,患者出院后,提醒患者所需注意的事项,并让患者认识到定期检查的重要性,以使患者感觉到温暖,并从护理人员的服务中感到愉悦。

1.3评价指标①康复效果:使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激惹、抑郁和精神病等进行考察,各条目均以0-4分的5级评分法评分;②满意度: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包括住院环境、技术水平、工作主动性、关爱患者、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分为不满意、尚可、满意、很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0.0软件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激惹、抑郁和精神病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篇4

【关键词】 延伸护理服务;脑卒中;偏瘫;康复指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80

脑卒中为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病症, 其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 且病情恢复较慢, 康复周期较长,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脑卒中康复治疗是一个持久、连续的过程, 需要专业医师治疗与指导的同时, 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偏瘫为脑卒中主要临床症状, 因患者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 易产生悲观、抗拒等负面情绪, 治疗配合度不高, 不利于康复治疗。因此, 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对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康复指导尤为重要[2]。本研究在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康复指导中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取得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出院的56例脑卒中伴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 各28例。常规组男15例, 女13例, 年龄43~82岁, 平均年龄(61.89±8.65)岁;研究组男16例, 女12例, 年龄44~83岁, 平均年龄(61.96±8.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指导, 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知识、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及服药指导等。常规组出院后由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护理及康复训练。研究组出院后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包括:①建立护理档案, 于患者出院前, 收集其临床资料, 包含姓名、年龄、性别、地址、联系方式、家庭情况、文化程度、诊断结果、出院时间、责任医师等。②建立延伸护理服务小组, 由专科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 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③制定服务计划, 依据患者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功能障碍评估情况, 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及个体化锻炼目标。④随访与心理指导, 随访3个月, 第1个月电话随访1次/周, 第2个月短信健康教育1次/周。偏瘫患者多存在较大心理压力, 易情绪激动, 此时应及时予以患者人性化关怀, 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需求, 随访中, 应用沟通技巧, 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中, 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使其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 及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 并指导、纠正患者康复训练, 讲解正规康复训练方法, 要求家属从旁监督, 定期提醒患者实施正规化训练, 并被动活动肢体关节, 促进其功能恢复。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由责任护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收集数据,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ADL、FMA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其中ADL由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表和躯体生活自理量表组成, 得分越低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FMA评分越高, 说明患者恢复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延伸护理服务开展3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ADL、FMA评分, 出院时两组患者ADL、F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27, t2=0.038, P>0.05);出院后3个月, 研究组ADL、FM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63, t2=3.134, P

3 讨论

脑卒中为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 可引起失语、偏瘫等功能, 其中偏瘫对患者危害较大。脑卒中伴偏瘫经过临床治疗后, 可一定程度的提高其生存率, 但部分患者仍存在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目前, 多数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后, 回到家中无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指导, 且康复过程漫长, 康复任务艰巨, 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失去信心[3]。

延伸护理服务由康复护理人员执行, 其在住院期间已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保证患者康复指导连续、完整, 不受环境转换的影响。在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康复指导中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消除其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康复指导下, 患者始终保持正规化康复训练, 避免训练错误, 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及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 延伸护理服务可保证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得到系统康复指导, 可保持其住院期间取得康复治疗的同时, 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 彭立伟, 谢仁明, 曹红桂, 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8): 2040-2041.

[2] 赵亮, 胡亚军, 朱江, 等.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3):801-802.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7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extension mode applied to obstetrics. Methods 180 puerperants admitted in the Obstetrical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Jul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90 cases in each. Conventional perinatal health and nursing was given to all the puerperants. In addition, the puerpera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servi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extension mod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puerperal health level, life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4±0.36), (1.20±0.25),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61±0.41), (1.94±0.37),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Extension nursing; Obstetrical depart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护理范围的扩大[1]。现代护理模式要求不仅要对产妇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还要对产妇出院后进行护理指导[2]。产科面对的服务对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患者,而是正处在一个特殊生理时期的正常女性,所以其相较于其他科室,尤其特殊的护理要求[3]。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进行延伸护理的重点[4]。为探讨优质护理延伸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以该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间,收入的18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就在产科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延伸模式的效果做一分析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为该院收入的180名产妇,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该研究要求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产前检查未见分娩高危因素,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0名产妇平均年龄(25.48±3.28)岁,在分娩方式上,顺产74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90名产妇平均年龄(26.10±3.17)岁,在分娩方式上,顺产70例,剖宫产20例。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只进行常规围产期保健及护理,包括整个围产期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延伸护理服务。具体包括产褥期延伸护理和新生儿延伸护理两部分。在产褥期延伸护理中,首先应做好的是产后康复护理,要告诉产妇在分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产妇催奶,预防产妇发生尿潴留,同时鼓励产妇产后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在产妇出院时,应嘱家属督促产妇进行早期运动康复,不可过分强调休息和营养,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产后肥胖的发生。心理护理也是产妇延伸护理的重要部分,在此部分中,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这种指导不仅应在产妇住院期间进行,还用在产妇整个产褥期持续下去,具体的措施可以根据产妇的接受能力和习惯,使用电话访视、书面宣传、定期参加活动等形式,务必帮助产妇克服产后可能出现的抑郁情况,帮助产妇尽快完成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过程。在新生儿延伸护理中,在产妇出院前,教会产妇及家属如何抚摸新生儿,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等问题,同时使用自制频度卡,督促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吃奶量、睡眠量及运动量等进行记录,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在随访方面,对所有产妇在产褥期中,都进行了最少两次的随访。如实在存在困难,可改为电话随访,在随访中着重解决产妇及家属在抚育新生儿及照顾产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两组产妇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比较 主要包括焦虑与抑郁两部分。

1.3.2 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能力的比较 主要包括产妇的自我护理知识、意识及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意识4部分,使用该研究自制的产妇产褥期护理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产妇研究结束时产褥期保健情况的差异。

1.3.3 两组产妇的产褥期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生活质量的比较使用WHOQOL-100量表进行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采用该研究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卡》进行比较,此两项得分满分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1.10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心理健康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娩后,两组产妇焦虑与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在产褥期结束后,两组产妇焦虑与抑郁得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5-6],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来看,产妇不可能在医院中度过产褥期,也没有必要在医院中度过产褥期,所以,如何保证产妇得到持续的优质护理,是摆在产科护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7-8]。延伸护理是优质护理的一种,其强调在产妇出院后,依旧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产妇康复环境[9]。在该研究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就优质护理延伸模式在产科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证明了优质护理延伸模式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篇6

[关键词] 脑卒中;生存质量;延伸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c)-0146-03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脑循环障碍所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综合征或急性脑血管性临件[1]。它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的流行病学特点[2]。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后遗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目前医疗资源的限制,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治疗和护理的时间有限,因此,为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延伸性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提供延伸康复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26例。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38~70岁,平均(54.2±6.4)岁;脑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33例,缺血性脑卒中30例;文化程度:文盲7例,小学24例,初中及高中23例,大专以上9例。对照组男43例,女20例;年龄39~73岁,平均(57.15±5.2)岁;脑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36例,缺血性脑卒中27例;文化程度:文盲8例,小学24例,初中及高中19例,大专以上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入选患者均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3]。②均经过头颅CT或磁共振(MR)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③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智力障碍,能够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均为首次发病,首次进行康复治疗。⑤无心、肺及肾等重要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病史。

1.3 排除标准

①病情处于急性期或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不能耐受康复治疗者。②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干梗死,反复出现新的脑梗死或出血灶,以及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者。③患有认知障碍、情感及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康复治疗者。④外地随访者。

1.4 护理方法

1.4.1 住院健康宣教及出院护理指导

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外,所接受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预防、服药及饮食指导以及功能康复训练知识等基本一致。组织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编写《脑卒中患者康复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指导、功能康复训练基本护理要点、专科医生介绍及坐诊时间、病区联系电话等等。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并详细讲解手册的内容。

1.4.2 出院后护理服务

对照组63例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内由责任护士电话回访1次,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门诊随访及复诊时间,有疑问可以通过病区联系电话向护士和医生进行咨询。针对观察组脑卒中患开展系统的延伸性护理服务,内容包括建立护理档案、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及患者联谊会等,并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1.4.2.1 组建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从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中筛选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护师及主管护师等人员组建成专科护理服务小组,医院邀请一些康复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规范化专业指导和培训。同时,对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出院时所存在的功能障碍评估情况以及出院后各时间阶段独立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估情况,以上内容信息搜集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每份健康档案由专人记录和保管。

1.4.2.2 延伸护理服务计划的制订 在每位患者出院时均由延伸护理小组成员对其目前自我护理能力及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详细评估,由小组集体讨论后与患者、家属和主要照顾者共同制订全面、动态、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4],主要包括卧床功能锻炼、坐姿及平衡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语言功能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要遵循早期、规范、系统的护理原则。

1.4.2.3 电话回访及家庭访视 电话回访作为一种便捷、及时、经济并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随访形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我们遵循由密到疏的原则,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都进行1次回访,以后根据患者自护能力情况酌情增减回访次数,一般每半个月回访1次,持续6个月;回访人员主要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和较强语言沟通能力的高年资医护人员担任。主要了解患者健康状况、药物服用、饮食起居及康复训练等情况,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和护理技巧,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回访护士尽量使用简洁、柔和、有亲和力、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感到放松,有信任感[5]。将回访情况及时记录在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答复和解决。家庭访视是延伸性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出院后半年内每个月组织1次上门护理指导,跟患者面对面交流,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日常自我护理和功能锻炼情况,及时解决电话回访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技巧进行再培训及强化;根据对前阶段康复情况的评估结论,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调整下阶段康复训练及护理指导计划,以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1.4.2.4 心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以及语言能力的障碍,严重影响其自理及社交能力,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易怒、兴趣丧失、主动性缺乏等各种心理问题,并且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关怀,容易导致出院后各项康复训练不能顺利有效进行[6]。张小燕等[7]研究表明86.27%脑卒中患者需要心理护理,82.35%脑卒中患者认为家属应当学习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病因、并发症的预防、疾病的预后等知识,并让他们认识到脑卒中导致的运动及语言障碍是暂时的,只要积极配合,通过系统康复训练一定能够得到改善或恢复,使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树立治疗和生活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功能早日康复。同时,积极调动家属、社区、医院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和照顾,给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1.5 参考指标与评价方法

1.5.1 巴氏指数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8]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沐浴、大小便、修饰、穿衣、移动、行走、上下楼梯及洗澡等10项,评定总分为100分,评分标准:≤20分为完全残疾,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他人;21~49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明显依赖他人;50~74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他人协助;75~94分为轻度功能障碍,生活上能基本自理;≥95分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进行测评。

1.5.2 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该问卷主要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从躯体功能状态、生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等方面进行测评,其中包括50个问题,共有4个因子,3个维度,评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该功能状态越好,生存质量越高[9]。

1.5.3 评价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评价以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选择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这3个时间点进行测试,测试地点可选择患者门诊复诊,对于不方便患者可选择家庭访视时测试。在问卷调查前组织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应使用统一指导语言向患者进行解释调查目的和要求,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文化程度低或文盲的患者可口头叙述,由测试者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归档。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且观察组在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在出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3、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3 讨论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发病患者数逾150万,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3/4存在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由于脑卒中造成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患者出院后导致无法继续接受医护人员专业的护理指导而出现“护理断层”。据有关研究显示,大约98%的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希望在出院后能够得到医务人员的指导与照顾[10]。因此,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提供早期、规范、系统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树立患者信心、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延伸护理服务是基于人文关怀理论和整体护理理论之上,为满足出院患者的持续性护理需求而延伸出来的,它使优质护理服务不再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而是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中[11]。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延伸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正常脑细胞或未受损脑组织功能代偿和重建,加强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有研究表明[12-15],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功能恢复最显著,6个月功能恢复程度逐步减缓,并且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是患者及家属康复护理指导的关键时期。因此,康复护理程序介入越早越好,早期、连续开展康复护理训练能够持续、尽早调动功能潜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对6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出院时进行健康宣教并发放《脑卒中患者康复手册》,以便于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对康复知识自学和巩固。挑选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组建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在出院后1周内即通过电话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治疗和自护情况,并且配合家庭访视等多种个性化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上门康复护理指导。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和有重要负面影响的心理障碍,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也是延伸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三个不同时间节点即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进行评测后发现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存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从而证明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开展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杨佼佼,张喜锐.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2B):15-17.

[2] 黄慧嫦,蓝艳杏.脑卒中的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291-292.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与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黄天雯,张小燕,成守珍,等.试论适合城市社区发展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出院后照护模式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51-53.

[5] 高建洪.对8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电话回访[J].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6):125-126.

[6] 王玉中,王秀霞.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疗效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957-960.

[7] 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等.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7):294-296.

[8] Leung SO,Chan CC,Shah S.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J]. Clin Rehabil,2007, 21(10):912-922.

[9] 赵艳霞,彭丽彬,陈劲.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28-1530.

[10] Bixby M,Naylor M. The 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hospital discharge screening criteria for high risk older adults [J]. Medsurg Nurs,2010,19(1):62-63.

[11] 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

[12] 徐燕,吴丽娥,闫春华.心理康复联合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7(2):151-153.

[13] 郑霄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J].医药杂志,2012,24(12):10-11.

[14] 闫敏,张锦丽,李玲.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焦虑效果观察[J].医药杂志,2013,25(3):72-74.

篇7

关键词:日间化疗 延续护理 化疗患者 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的患病人数随社会压力增加与环境恶化而日渐增加,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还增加了患者因化疗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1]。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手段目前尚不完善,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化疗。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方法,虽对肿瘤局部病灶、经血液及淋巴途径转移的病灶存在一定作用,但对人体内正常细胞缺乏选择性,会增加对患者正常细胞及组织的影响,给患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2-3]。日间化疗是指患者在1~3 d完成入院、治疗及出院的治疗,是一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的治疗方式[4]。实施日间化疗患者,均采取白天接受住院化疗,晚上回家休息,这种护理方式已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5]。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化疗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甚至存在消极心理,对化疗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干扰作用[6]。因此,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对缓解患者症状与情绪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受日间化疗患者82例,给予延伸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该科室接受日间化疗患者中选出82例进行研究,行常规护理与延伸护理的两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n=41)患者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3±3.6)岁;病程2~28个月,平均病程(16.8±2.3)个月;体重45~73 kg,平均体重(54.6±6.4)kg。观察组(n=41),男19例,女2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5±3.4)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18.7±3.6)个月;体重48~78 kg,平均体重(56.8±5.7)kg。观察患者病程、体重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经患者知情同意的该次研究,已由伦理委员会批准与同意。

纳入标准:患者均满足化疗治疗标准;排除标准:患有沟通障碍、精神疾病及化疗期间暂停治疗患者。

1.2 方法

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在患者接受化疗时,按流程实施护理操作,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心理疏导、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干预手段,采取延伸护理措施。

1.2.1 组建延伸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

组建由医师、营养师、护士等人员组成的延伸护理小组,在患者化疗过程中,综合性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有效的化疗方案。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同时,为确保患者肢体性能,有效固定患者用药部位,及时查看血管情况,一旦发生渗药等危险情况,给予局部封闭或冰袋冷敷。

1.2.2 有效把握用药剂量与单位时间,密切关注患者胃肠道反应

遵医嘱调节患者用药速度,将输液速度快慢效果与危害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在单位时间内保持准确用药,留意患者情绪,确保药物使用不会耽误患者休息。在滴注紫衫醇或多西他赛等药物时,观察患者病情进展,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化疗阶段发生的恶心、腹胀及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为达到患者的舒适度,在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同时,还将意向控制、放松等掌控技术介绍给患者。为减轻患者因呕吐、恶心带来的不良反应情况,选择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并与化疗同时进行,促进患者全身肌肉张力的缓解。部分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当看到输液颜色时,会产生预期性恶心与呕吐情况,为缓解患者不适,护理人员可给予有效遮挡。对部分存在不适感患者给予密切关注,为改善其不适情况,让患者掌握深呼吸方法,或给予握手、拍肩等安慰。借助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压力反应,放松心情,实现胃肠道反应的有效降低。

1.2.3 增加恢复期患者的疏导,给予精神鼓舞

嘱咐患者化疗1周后,注意卧床休息,为防止发生感冒,应尽量减少外出。在化疗期间,对患者肾脏、肝脏及血常规进行定期检查;为防止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或疖肿,嘱咐患者保持皮肤与口腔洁净。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增加牛奶与蛋白质的摄入,从而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

部分因反复接受化疗治疗患者,易因病痛折磨与经济负担,产生消极治疗的心理,为增加患者化疗信心,给予患者有效的安慰与鼓励,借助沟通与交流等手段,做好患者精神鼓舞工作,增加患者的家庭支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时刻保持心情舒畅。

1.2.4 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

在患者出院前,通过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延伸护理方案,结合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由营养师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患者经化疗治疗,身体较为虚弱,应选择易消化及易吸收食物,建议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尽量减少盐分摄入。嘱咐患者每日有效记录饮食量、饮食时间,食物名称及制作方法。与患者家属联合监督患者饮食计划执行情况。

1.2.5 定期随访出院患者

在患者出院后,由护士以电话、微信APP或上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询问患者每日饮食量、饮食时间、食物名称、食物搭配及制作方法。如患者未按预期目标执行,在询问患者原因的同时,将未按饮食计划执行的后果告知患者,增强患者对饮食计划的重视。针对患者心中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

1.2.6 让患者定期参与文娱活动

在有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得到医生允许后,随患者一同参与由医院举办的文娱及社交活动,改善患者心情,增加患者社会参与感。活动项目的选择应结合患者们的年龄、性格、兴趣及爱好,如开展讲座、看电影、病友交流会、郊游及体能训练等。活动举办时间应尽量选择温度与气候适宜的春秋两季。为降低风险发生,活动现场应安排医护人员值班,并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做好患者的急救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采取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感及社会等功能,共30个项目。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常规指标,无异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护理,红细胞、白细胞等血常规指标,相比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2.2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QLQ-C30评分(53.12±7.64)分,无异于观察组的(54.97±8.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6,P>0.05);对照组患者经护理,QLQ-C30评分(73.96±12.43)分,低于观察组的(81.34±9.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3,P<0.05)。

3 讨论

日间化疗在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化疗,因此增加了患者出院后的不安因素,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需求[7]。为确保日间化疗患者的安全,患者出院后不能视为护理工作的结束,需增加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服务,以提升患者化疗效果及护理效果[8]。因此,加强日间化疗出院患者的护理,采取延伸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护理人员借助电话、上门及微信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的随访,既能解答患者心中疑问,对患者实施健康医疗指导,又能有效安慰与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确保日间化疗的安全性。在对患者随访时,积极解答患者问题,有效讲解疾病知识,加深了患者对疾病的重视,通过嘱咐或询问的方式,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日间化疗效果的提升[9-10]。借助交流与沟通方式,适时掌控患者的心理情绪,通过给予健康指导与心理疏导,增强了患者治疗决心与勇气。在对患者每日饮食量、饮食时间、食物名称、食物搭配等问题的记录,可有效保持患者营养均衡,促进化疗效果的改善。定期组织文娱、社交活动,丰富了化疗患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将消极等不良情绪一扫而光,使患者时刻保持良好心情;增加病友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患者们对疾病的战胜信心[11-12]。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常规指标,无异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红细胞(4.56±1.68)×1012/L、白细胞(3.86±1.24)×109/L等血常规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廖君等[13]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红细胞(4.02±0.71)×1012/L、白细胞(3.74±0.95)×109/L等血常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一致。对照组患者护理前,QLQ-C30评分(53.12±7.64)分,无异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护理,QLQ-C30评分(73.96±12.43)分,低于观察组(P<0.05)。这与黄芳芳[14]的研究结果“干预前,观察组QLQ-C30评分(55.48±9.35)分,无异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80.39±10.43)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符合。

综上所述,日间化疗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患者血常规指标与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Carolyn C Foster,Michelle L Macy,Norma-Jean Simon,et al. Emergency Care Connect:Extending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 Expertise to General Emergency Departments through Telemedicine[J].Academic Pediatrics,2020,20(5):577-584.

[2] Phillips Jane,Johnston Bridget,McIlfatrick Sonja. Valuing palliative care nursing and extending the reach[J].Palliative medicine,2020,34(2):157-159.

[3]鲁晓莉.延伸护理用于癌症化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1):101.

[4]陈佳贤.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288,295.

[5]张永华,李燕.院外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72-74.

[6]鞠秀波.延伸护理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7:108.

[7]郝慧孜.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17-218.

[8]刘芳静,宋佶芳.分析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191-192.

[9]冯勤,高荣娟,吴翠华.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62-163.

[10]徐燕,王林兰.优化院外延伸服务模式对日间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2):1772-1775.

[11]李冬,王蓓,朱小民,等.一站式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乳癌日间化疗患者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7):611-612.

[12]马张芳,张宛侠,刘淑贤.人性化延伸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日间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8,53(7):793-797.

篇8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 全程医院康复模式; 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日间手术模式,虽然多数构建了电话随访模式,但由于患者手术当天出院,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1-3]。另外对于乳腺肿瘤等肿瘤患者来说,手术需病理检查,日间手术医院相对少。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以提高医疗安全及社区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20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ASAⅠ级或Ⅱ级,知情并签订同意书。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35.6±3.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4例,中学70例,小学及以下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7~66岁,平均(36.0±3.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中学70例,小学及以下5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全程康复模式,早上入院后及时接受X线胸片等相关检查,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工作。次日开始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手术完成后留院观察1 d,第3天确定无异常后指导患者出院。观察组患者则行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患者早上入院后接受相关检查,随后制定手术方案,下午开展,术式及麻醉方式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短暂观察,然后当天将患者转入社区医院行延伸康复干预。

1.3 观察指标 (1)医疗安全性。主要包括麻醉意外事件、伤口出血、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个月后评估。(2)患者满意度。通过自行设计的满意调查表,包括医疗费用、服务态度、伤口愈合、护理水平等内容,各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疗费用、服务态度、伤口愈合及护理水平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当下影响日间手术效果的主要问题为医疗安全,患者手术结束后当天转诊至社区医院,需两者的通力合作,重点在于社区医院有无处理日间手术出院患者物反应(恶心呕吐)、伤口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等能力,能否为出院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患者良好康复[5-6]。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开始探讨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服务模式,初步制定了手术标准、麻醉标准、出院标准、24 h救护应急小组等系列措施,以提高日间手术患者转送期间及转送至社区医院后医疗安全性。文献[7]指出,日间手术服务开展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缩短3~5 d),但研究发现一半以上患者担心出院后得不到良好的康复管理,害怕出现并发症。基于此,一方面要加强医院-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建立日间手术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包括转诊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业务培训等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日间手术服务模式,以增加日间手术服务对象[8]。本研究表1中可知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与住院全程康复模式医疗安全性类似,但前者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同时表2中可知相对住院全程康复模式,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这可能与该模式安全性高、医疗费用下降有关。但受日间手术国内应用时间短、社区康复机构相对缺乏、制度不完善等多因素影响,目前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服务模式难以广泛推广,需国家政府、医院、社区等各组织进一步合作,以完善日间手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优势[9-10]。

综上所述,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与住院手术全程康复模式医疗有类似的医疗安全性,同时日间手术服务模式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晶,刘素珍.日间手术患者对医院社区延续的评价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3):10-13.

[2]刘F.日间手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4,12(10):913-914.

[3]祝明秋,毛平.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77-78.

[4]吴剑辉,郑美春,邹本燕,等.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216-217.

[5]陆琴,王丽.全程护理对肿瘤手术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4):797-799.

[6]刘小南,俞德梁,赵青川,等.关于日间手术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35(4):56-59.

[7]郭晶,刘素珍.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的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943-945.

[8]徐燕,胡文娟.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的排班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0):42-43.

[9]房良,张薇,杜宁,等.基于增进患者满意度的日间手术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1):16-18.

篇9

关键词:青少年假性近视;个案管理;延伸护理服务;遵医行为;自护能力;照顾者压励;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 of case management in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Methods:From Octo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150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n=75) and study group(n=75)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filing.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implemented case management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ance behavior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care scores and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 and 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 scores before and 1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complia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6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2.67%(P<0.05). 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 the ESCA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BI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reliability, empathy,tang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assurance scores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 of case management to juvenile patients with pseudomyopia can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self-care ability, reduce the pressure of family car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family care.

青少年眼球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看电脑、电视等,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可引起一时性视力减退,即青少年假性近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于院外缺乏有效科学指导、护理,对于假性近视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有效防治近视为现阶段医院眼科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为新型护理模式,是由医院至家庭的延续,可针对性给予患者长期优质护理服务[1,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5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其遵医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间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150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女39例,男36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10.26±1.38)岁;患眼位置:左眼29例、右眼31例、双眼15例;近视度:59例<-1.00Ds,16例-1.0~-1.5Ds。研究组女37例,男38例,年龄8~14岁,平均年龄(10.47±1.18)岁;患眼位置:左眼31例、右眼30例、双眼14例;近视度:57例<-1.00Ds,18例-1.0~-1.5Ds。两组性别、年龄、患眼位置、近视度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7~14岁;经云雾法、睫状肌麻痹法、动态检影法诊断为假性近视;眼压正常;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家属不愿配合本研究者;伴有精神系统疾病;伴有眼部炎症;药物刺激形成假性近视;免疫力低下;参加过类似研究方案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就诊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保持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日常用眼习惯,并对用眼不当行为习惯进行指出、纠正。同时发放《青少年假性近视健康指导手册》,并对内容进行口头讲解,嘱患者保持用眼卫生;通过门诊随访形式了解患者遵医行为、近视现状等,每2周随访1次。

1.3.2 研究组:

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1)成立干预小组,由6名具有假性近视护理经验护士、1名护士长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2周内完成延伸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培训;建立个人管理档案,借助电话、微信等辅助软件及工具开展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2)以微信为平台开展延伸护理,于患者就诊时邀请患者或家属通过扫码形式,进入我院“青少年假性近视延伸护理服务”平台,患者登陆后可获得个人管理信息,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微信平台各个功能,确保患者或家属可根据患者自身护理需求熟练查阅相关内容。(3)个案管理内容,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个案管理具体措施,如(1)用药管理:眼压正常患者,遵医嘱于睡前滴托吡卡胺2次,每次间隔5~10 min,具体方法(采用动漫视频演示),由家属轻拉患者下眼睑,将药液滴入患者眼内,并轻压泪囊3~5 min,完成后打卡记录。(2)耳穴护理:具体方法(由2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情景演示,1名护理人员负责录制视频,添加字幕、独白),患者取坐位,选取耳穴中眼穴敏感点,75%酒精棉球消毒选穴位置,选择1块0.7 cm×0.7 c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中间,再将王不留行籽紧贴眼穴,患者采用食指、拇指轻按耳穴数次,以感酸麻胀痛为宜,2次/周,完成后打卡记录。(3)用眼健康管理:于每天19:00推送健康管理宣教内容,如看书学习时需确保光线充足,坐姿恰当,身体同课桌保持10 cm,眼睛同书本保持30~35 cm,间隔50 min休息1次,眺望远方绿树青草,尽量少看电视、电脑等。(4)饮食健康管理:注意营养摄取均衡,过度摄入糖、蛋白质,或铁、锌、铬等微量元素缺乏,均不利患者视力健康,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动物内脏、蔬菜、鱼等食物(患者或家属也可点击文章右下角喇叭图形,播放健康管理内容)。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评定内容包括合理饮食、坚持用药、保持用眼健康、坚持耳穴护理4项。1个月内坚持4项者即完全遵医;坚持2~3项者即部分遵医;≤1项即不遵医。完全与部分遵医相加之和占总例数比为总遵医率。(2)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照顾者压力量表(CBI)评分。其中评估患者ESCA由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概念4个方面组成,共43个条目,总分范围0~172分,得分越低,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差[3]。采用CBI进行照顾者总压力负荷评价,总分0~96分,得分越高,说明压力越大[4]。(3)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包括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每个条目分值0~5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好[5]。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研究组总遵医率94.67%较对照组82.67%高(P<0.05),见表1。

2.2 ESCA、CBI评分

干预前两组ESCA、C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CB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家属对SERVQUAL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3 讨论

假性近视为可逆性临床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因长期近距离用眼致使睫状肌调节痉挛或紧张,造成视远时无法放松调节视力下降。患者因缺乏有效监督、指导,视力控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同时家属因担心患者视力持续下降具有较大照护压力。因此,做好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院外指导、护理尤为重要。

篇10

关键词: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应用效果

产褥期指胎儿娩出后产妇身体、心理等调适复原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6~8w甚至更长的时间。产褥期保健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许多医院都在开展母婴保健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大部分产褥期母婴保健都限于医院范围内,家庭保健严重脱节,因此,产褥期母婴保健的延伸服务也成为各大医院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2]。本文为进一步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实际效果,总结延伸服务的有效途径,为产妇提供更多的产褥期保健服务,本文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入选产妇按照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产妇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26.63±3.41)岁,分娩方式:顺产48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64例,产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5.41±3.90)岁,分娩方式:顺产50例,剖宫产1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包括:院内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行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母婴保健服务中心 从门诊与产科临床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中心人员数量在8~10人,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管理人员。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根据产妇产褥期心理和身体特点开展各种母婴保健延伸服务,提供持续、专业、正规的母婴保健服务。

1.2.2设立电话咨询热线 母婴保健服务中心需设立专门的电话咨询热线,为出院的产妇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将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到院外。

1.2.3上门随访 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人员对出院产妇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上门随访,针对母乳喂养困难、新生儿脐带感染等常见产褥期问题给予面对面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上门随访前需要通过电话联系征求产妇及其家属的意见,同时还要根据随访情况制定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计划。

1.2.4开设网络论坛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医院应当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为产妇提供网络咨询服务,使产妇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向专家学者求助,工作人员需要在24h内予以详细的解答,并将所收到的咨询问题分门别类放置在论坛上供其他产妇借鉴参考。

1.2.5组织产妇交流学习 医院可以将新生儿已经满月的产妇组织起来,为产妇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平台,此外,还可以根据产妇需求开设小班教学,教学内容以宝宝养育、产后疑难问题解答为主,由专业的讲师进行现场授课。

1.3评价方法 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结束后由母婴保健专家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统计每项指标发生率[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涉及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不足、母乳喂养困难、皲裂等各项指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便秘、腹泻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母婴健康对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褥期妇女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期,而且新生儿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高,因此需要针对此特点给予连续、专业的母婴保健服务[4,5]。以往医院在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面仅限于院内干预,受到职责、作用范围等的限制,保健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产褥期母婴的多方位保健需求。随着医院功能及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各大医院都在积极借助自身的医疗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因此,将母婴保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将成为必然趋势。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经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后,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不良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医疗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不断扩大母婴保健服务范围,拓展保健服务层次,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并使其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沈卫英,陈伟红,瞿红,等.网络信息平台在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4):15-17.

[2]周丽娅.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35-36.

[3]王向阳.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839-3840.

篇11

[关键词] 膀胱癌;尿流改道;延伸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092-0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第8,约3.8/10万;女性在第12位以后,约1.4/10万[1]。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是治疗高级别及多发性膀胱肿瘤的最有效手术方法,但该手术创伤性大,且改变了正常的排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由于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时间有限,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造口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2]。近年来本院针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出院后护理康复需求,积极开展方便、综合、持续性的延伸康复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我院并行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患者共92例,均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为膀胱癌,并行尿道改道腹壁造口。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5~72岁,平均55岁;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7~70岁,平均5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即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肿瘤分期、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虽然目前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为治疗膀胱癌的最佳方案,但术后患者因尿流改道导致的排尿方式改变以及必须终身配戴尿袋,严重影响患者自身形象,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难免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我们一对一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给每位患者介绍该手术对本病的治疗价值,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后续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减轻了心理顾虑、增强了参与社会活动及对生活的信心,并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其掌握避免造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3]。同时,我们在护理时发现患者家属也存在信心危机,因此对患者家属进行关注和疏导,才能有更大的耐心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4]。

1.2.2 住院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及一般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放置尿袋方法,注意保持尿流改道口附近皮肤清洁,以防止尿液对皮肤刺激;做好并发症预防知识、膀胱恶性肿瘤康复知识的宣教,并做好患者出院后饮食、作息和服药等方面的指导。

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宣教和指导外,我们组织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联合设计和制作一些造口患者关爱卡,内容包括相关疾病预防及治疗指导、造口自我护理要点、专科医生介绍及坐诊时间、病区联系电话等。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并详细讲解关爱卡的内容,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一套系统、合理和详尽的家庭护理计划。

1.2.3 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方法 (1)观察组 ①设立造口护理服务小组,建立延伸护理档案:从泌尿外科医护人员中挑选一些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以及一般护理人员共10人组成造口专科护理服务小组,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管理以及医院医务部监管。医院邀请国内著名造口专家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直至熟悉掌握了造口治疗和护理技术,能够根据造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延伸护理服务,并建立详细的护理档案,将患者治疗和护理情况以及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案,以备后续参考和解决。②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相结合。电话回访自出院后每半个月进行1次,持续3个月,以后每个月1次,持续6个月。家庭访视前6个月每个月1次,以后主要以定期电话回访为主,若患者遇到无法解决的护理难题,我们及时安排护理服务小组成员上门指导。同时,我们与患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造口护理技术培训,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护理。③定期组织开展互动式护理的专题讲座和联谊会:医院每季度组织1次造口护理专题讲座和联谊会,由我们护理小组成员传授护理细节和技巧,介绍国外造口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引导患者设立步入社会计划,会议现场开展体检和咨询;联谊会上邀请有一定自我管理经验的造口患者介绍护理经验和体会,并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步入社会。(2)对照组 出院后一周内由责任护士电话回访1次,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门诊随访及复查时间,有疑问可通过病区联系电话向护士和医生进行咨询。

1.3 调查工具及评估方法

1.3.1 调查工具 (1)造口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参考薛盈川等人[5]研究设计的造口相关知识掌握调查表,结合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的特点和康复影响因素,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造口自我监测情况、造口并发症预防、造口袋更换技术及日常生活知识等方面,将其分成5项,每项20题,每题1分,共100分,以单选题形式作答。总分≥80分为掌握;总分80~60分为知晓;总分

1.3.2 评估方法 针对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造口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门诊或上门进行评测。在问卷调查前组织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用统一指导语言向患者解释调查目的和要求,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文化程度低或无法写字的患者可口头叙述,由测试者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不同时间阶段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显示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所掌握的知识总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维度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在出院时无显著差异(P > 0.05),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7],但是全膀胱切除后需要腹壁造口以及术后终身配戴集尿袋,造成患者自我形象和社会功能改变,从而给患者心理、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及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医护人员专业的指导及护理,一旦出院后由于对腹壁造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缺乏而出现“护理断层”,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朱桂芳等[8]对92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延伸护理服务是指除常规的医院内护理服务外,还需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的服务[9]。英国癌症治疗护理中心的一项随机调查(RCT)显示,对癌症患者开展延伸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改善情绪功能、提高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减少就诊次数以及增加放疗耐受性都有一定的作用[10]。针对46例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患者,采用我们设计的“住院宣教出院指导出院后延伸护理”模式进行系统护理服务,并通过造口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疗效评估,发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仅接受住院指导及电话回访的患者。本研究表明,为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的患者术后及出院后提供系统专业的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同时延伸护理服务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延续性,大大提高患者对我们护理质量的综合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1]。

[参考文献]

[1] Parkin MD,Bray F,Ferlay J,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 Cancer J Clin,2005,55(1):74-108.

[2] 陈苏红,杜伟丽,黄玉桃,等.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研究[J]. 护理与康复,2008,7(1):9-11.

[3] 李艳,聂远,潘晓辉,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4-276.

[4] 王卫红,费素定,杨金儿,等. 36例膀胱肿瘤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干预[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44-646.

[5] 薛盈川. 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53-755.

[6] 费素定,王卫红,郑亚华,等. 23例膀胱肿瘤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J]. 护理学报,2012,19(4A):76-78.

[7] 吴阶平.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78.

[8] 朱桂芳,吴晶,孙宁,等. 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自我管理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 护理杂志,2009,26(10B):22-24.

[9] 王娟. 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4-75.

[10] Karen Cox. Preferences for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J].Cancer Nurs,2006,9(3):176-187.

篇12

骨科伤情突然,病情急骤,治疗与护理时间长,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加之伤情所造成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生活状态,患者常伴有不良的心理应激状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1]。本院骨科应用开展“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骨折住院患者142例,其中男89例,女53例;年龄12~73岁,平均(45.2±1.4)岁。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与手术类型、文化水平、依从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管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体征监护、治疗(引流、换药)护理、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基本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基本由家属完成。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极强的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①考虑患者年龄、生活经历、性格等,掌握患者心理动态,每日1探,进行阶段性宣教,转移患者思绪;②针对患者疑虑、关注焦点,采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减轻患者顾虑,如在康复过程中,患者担心运动不当,造成二次损伤,应详细阐述康复治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1]。

(2)人性化护理:①提升护理内涵,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身心康复,协助家属完成基本生活护理,兼顾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穿衣、创伤进食等);②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如针对家庭经济条件拮据者,应尽力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注重健康宣教,注重培养患者及家属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家庭护理效用;考虑患者喜好,满足合理需求,如饮食喜好,在保障治疗基础上,指导家属安排饮食,注重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手术与伤情消耗;③提供延伸式服务,患者出院并非终点,多数患者与家属会在病情相对稳定,可下床行走时出院,此时应做好医嘱交代,提供延伸式服务,联系社区医院增加康复指导。

按照预计时间进行X线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1.3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因伤情变化复查次数(疼痛、伤口异常病患等),并发症例次(如伤口崩裂、固定物松动等),骨折愈合情况(达到预期、未达到预期)。患者满意度(院内护理满意度、院外服务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资料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

2结果

2.1 预后情况

观察组异常复查例次率、并发症例次率、骨愈合不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与观察组预后情况对比[n(%)]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院内护理、院外护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院内护理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院外护理,观察组院内护理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院外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13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s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WEI Yong-ping,WEI Lian-su,WEI Hai-p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9):096-09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WeChat continuous nursing service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Method:56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an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or partial laryngectomy,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hospital number of single and doubl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hospitalized during the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stru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in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of WeChat.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discharge,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hospital within 6 month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1,3,6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 quality of life,disease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laryngeal carcinoma; Continuous nursing of WeChat;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Hechi 54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27

喉癌是耳鼻咽喉?^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好发于声门或声门上区,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7.9%~35.0%[1],其发病率仍有增长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2],其原则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的功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根据喉肿瘤的生长部位和范围,选择喉部分切除术及全喉切除术,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治疗及护理,但出院后仍需要长期锻炼和康复护理,特别是带有气管套管回家或全喉切除术后的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气管套管或气道造瘘口等自我护理,患者在进行自我护理时存在着对掌握疾病知识的缺陷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微信的延续护理是将护理从医院延伸至家庭,让出院的患者能持续性不间断的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确诊喉癌并进行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确诊喉癌并进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手术患者56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例,年龄42~71岁,平均(50.5±2.5)岁;Ⅱ期患者11例,Ⅲ~Ⅳ期患者17例;全喉切除13例,部分喉切除15例。对照组:男26例,女2例,年龄43~70岁,平均(51.6±2.7)岁;Ⅱ期患者12例,Ⅲ~Ⅳ期患者16例;全喉切除15例,部分喉切除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依据病理诊断,通过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病理活检取出术,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喉癌;(2)在本院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3)有良好沟通能力,家有网络并懂微信操作;(4)明确自身疾病并能接受和配合术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排除标准:(1)有心肺感染疾病;(2)肿瘤已发生转移;(3)失联无法进行延续性护理。

1.3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按喉癌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给予喉癌术后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出院后6个月内用微信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3.1 微信的延续护理服务具体方法 (1)建立微信的延续护理服务小组,科室主任任业务指导,微信的延续护理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成员为主管医院护理的杨副院长、护理部欧主任和覃主任、科室的主管护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参加,制定服务方案、住院期间的评估指导及出院后的护理服务。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相关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实施方法及要求,有良好沟通和协调能力。(2)患者在住院期间,微信的延续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病情资料分析其护理服务需求,制定延续性护理服务计划,出院当日发放联系卡,告知微信的延续护理小组成员的微信号,以微信的文字或微信的语音,作为交流的主要方式。(3)建立出院患者信息档案和回访制度,与患者建立微信联络,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由微信的延续护理小组成员每周五下午对其进行一对一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及有评价的延续护理服务,以播放视频、发送宣传图片、微信的文字或微信的语音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进行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目的及意义,让他们理解并配合。同时,鼓励患者提问,涉及医疗问题,由在科室医师回复,帮助患者排忧解难,方便快捷。(4)在患者出院后1、3、6个月进行定期返院复诊或通过微信咨询,其内容包括询问患者出院后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睡眠状况、精神心理状况、对气管套管或气道造瘘口等自我护理,发放问卷调查表或通过微信咨询帮助填写,填写后收回,进行统计。通过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指标及满意度调查表等测量检测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等。

1.3.2 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 (1)心理护理: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和顾虑,促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皮肤护理或气道造瘘口护理:按时更换气管切口敷料,平时随脏随换,保持气管切口及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净。(3)口腔护理:嘱进食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4)气管套管护理:每天定期进行气管内套管清洗及消毒,保持气管内套管通畅。(5)预防肺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6)饮食指导:注意合理饮食,保持愉快心情。(7)发音及功能训练等。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采用问卷调查完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依据中国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QLICP-HN)来测量[5-6],其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家庭功能、情感功能及认识功能等,由52项指标构成,每个项目为1~5分,将各项原始得分转换成0~100分的标准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2)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其内容有喉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等。(3)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其内容包括疾病健康教育、发音训练指导、检查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服务态度及复诊时间等,每项分为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3、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原始资料采用Excel录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对疾病知识掌握与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对疾病知识掌握与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和生活质量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获得全面及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但此类手术创伤性大,特别是全喉切除手术患者,出现不能发声及言语,进食呛咳或误食[7-8],部分患者还带着气管套管回家,出院后需要进行气管套管或气道造瘘口等自我护理等,这些康复护理是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进行自我护理时存在着对掌握疾病康复知识的缺陷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9]。延续护理服务是一种创造性的整体的个体化的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达到生理、心理的最佳状态,以最愉悦的心态来配合治疗与护理[10-11]。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医疗护理问题[12]。本院在每周五下午给予喉癌术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微信延续性护理服务,以播放视频、发送宣传图片、微信的文字或微信的语音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有效解决喉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R掌握和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篇14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66-02

社会在进步医疗科技再发展,人们日益重视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加需要来自医疗方面的信息服务[2]。造口患者由于排泄方式的改变,其日常生活出现重大变化,特别是造口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诸多不便将长期困扰患者。由于患者在出院后对造口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尚未很好掌握,非常需要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电话咨询是造口患者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的简便方式之一。一方面,电话咨询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的指导,及时解决造口患者出院后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电话咨询,医护人员能获得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大量信息及医护需求,完善护理工作,加强造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为出院后的延伸服务提供指导。

1电话咨询方式和内容

1.1电话咨询服务方式

我院于2009年1月起向造口患者开放电话咨询服务,接受造口患者的主动电话咨询。通过病区宣教窗、名片发放、出院宣教单等形式,或在造口联谊会、癌症康复会造口患者的活动场所发放宣传资料,向肠造口和泌尿造口患者提供我科的咨询电话号码和被咨询人姓名,服务对象包括本院造口术后的患者、造口联谊会成员、癌症康复会的患者。

1.2电话咨询内容

设计电话咨询记录表,记录患者年龄、造口时间、咨询内容、解答内容,并将咨询内容按照排泄物渗漏、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造口用品信息、造口灌洗、日常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6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分析和探讨。

2电话咨询数据分析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患者咨询电话记录,剔除与造口无关和无统计意义的咨询记录,共156例患者200次电话咨询,统计分析咨询者的年龄、造口时间、咨询内容、解答内容等项目。

2.1咨询者年龄分布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行造口手术患者的年龄分布61-70岁和71-80岁造口患者占该时期造口患者总数的18.8%和14.8%,但61-70和71-80岁的造口患者电话咨询的比例分别占35.5%\29%.说明60岁以上的患者电话咨询的比例较高.

2.2咨询内容分类、频次及咨询问题解决率

咨询内容中造口用品信息项主要包括咨询造口袋种类、使用时间、附件用品、如何获得、费用等;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项主要包括因粪便渗漏、过敏、机械损伤等引起的造口周围皮肤糜烂;咨询排泄物渗漏问题的患者主要困惑是造口袋粘帖不好,1-3天内即发生粪便渗漏;日常生活项包括咨询淋浴、旅游、衣着、运动、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咨询次数较多的分别是造口用品信息、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和排泄物渗漏问题。通过电话咨询能直接解决患者问题的有176例,占75%

3 讨论

3.1造口电话咨询的意义

造口是患者的一个全新器官,患者在住院期间很难完全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仅少数患者在出院前能够达到造口自理[3],,造口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一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在出院后变得明显。因此,造口患者非常需要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出院后的延伸服务。通过电话咨询,专业人员能及时了解到造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及时提供专业服务,方便,快捷解决患者的问题。通过电话中对患者进行指导和交流,能直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再去医院。通过对患者换袋技巧的指导,可延长造口产品的使用时间;有的患者在指导进行造口灌洗后可不用造口袋,减轻了经济负担。另外,通过电话咨询也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提高了医院知名度。

3.2对造口术后健康教育的启示

造口患者电话咨询有以下特点。电话咨询患者年龄分布在61-78岁,造口术后1年内的患者电话咨询的比例较高,术后3个月内的患者面临的造口相关问题最多;咨询的主要问题是造口用品信息、排泄物渗漏问题和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年龄越大的患者,其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越差,适应性差,住院期间依赖医护人员和家人较多,较少参与自我护理,因而出院后出现问题较多,需要多次电话咨询。造口手术后3个月内,患者还没有适应这种新的排泄方式,造口自我护理技术还未能完全熟练掌握,造口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也最多。因此,在对造口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2.1 制订连续的教育计划,重视预防性教育

根据造口患者电话咨询时的常见问题,充实健康教育的内容,制订造口患者在院教育计划和出院后至少1年内各种形式的延伸教育计划。对困扰患者较多的造口用品信息、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和排泄物渗漏问题,在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内重点进行预防性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技能,如发放造口用品手册、告知造口用品厂商的网址等,让患者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取造口用品信息;提高造口袋粘帖技巧,减少排泄物渗漏;对回肠造口或一些位置不良的造口患者,详细介绍防漏膏、护肤粉等造口辅助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减少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等。住院期间加强对造口患者及其家属造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指导,对于高龄患者,以向患者及主要照护者的示范教育为主,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价;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进行口头、书面,示范操作等;出院时评价患者对造口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告知咨询电话,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以便于出院后进行延伸服务。

3.2.2 将主动回访和患者咨询有效结合

电话咨询虽然简便,但对于存在一些棘手问题,如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粪便渗漏、造口狭窄等的造口患者,其作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医护人员不能只是被动接受造口患者的电话咨询,应将主动回访和患者咨询结合起来才能使工作更完善。通过主动回访,可重新评估患者的造口袋粘帖技巧,发现导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处理;术后1个月左右可开始进行造口灌洗排便法,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回访的形式可以是上门访视、电话回访等。在起初3个月内,电话回访干预频次为半个月1次;以后3个月中,每个月1次。出院后1个月左右家访1次,以后每个季度1次;半年后主要以定期电话回访为主,至术后1年。同时,须随时接受患者的电话咨询。目前,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临床护士长期对所有造口患者进行院外教育有较大困难。我们将造口资料发放到医院所属社区,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造口知识培训,由社区医护人员承担部分造口患者的家访工作。此外,医院每半年组织1次造口联谊会,由医护人员讲解造口知识和护理新技术,介绍造口用品信息,进行现场体检和咨询,造口患者介绍自我护理心得,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和场所,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玲女,汪和美.造口患者电话咨询[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