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影像艺术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惠普z820图形工作站 近年来,国内数字影像行业发展迅猛,这不仅仅表现为影视行业如火如荼、摄影摄像周边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同时也表现为大批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开设了与影像艺术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与之相关的名称有很多,例如多媒体、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数码影像、影视编导、传媒、广告、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等等。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文件中,上述与影像艺术相关的专业主要被归为三大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
一、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现状
1.目前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的总体情况
在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是重点。表现在教学计划中即:专业课程的数量较少,理论课程比重小,实践类课程比重较大。后者主要为三类:第一类是影像获取技能的学习,例如摄影课程和摄像课程,第二类是软件的学习(以电脑技术为主),第三类是综合创作类课程。
2.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师资和学生的现状
(1)师资力量较为缺乏,教学内容有一定随意性
影像艺术从影视的专业应用到今天的“全民影像”仅仅是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该学科师资力量的储备和整体水平都有待提高。民办高校中影像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很大比例来自于外聘,其稳定性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2) 教师的管理不够科学
许多民办高校内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大,收入相对较低。反观国外影像类专业的教师,多数在高校教授课程的同时也保持在行业一线从事影像创作,这样不仅能保障课程与社会实践同步更新,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师的收入。
(3) 学生对专业不够投入,学习效率较低,积极性较差
较大比例的学生对于学习有畏难情绪,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抱着“学多少算多少”的心态,依赖亲友解决就业的心理较为严重,学习兴趣不高。
(4)学生的思维活跃,可塑性强
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也有一些优势,例如思维非常活跃,理解力和创造力都比较好,拥有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他们在合理引导下能将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造力用在影像创作上,其爆发的能量是惊人的。例如,在北京城市学院开展的“城市新星计划”中,多名影像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影像作品的创作和影像设备的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教学硬件水平现状
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积累,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学硬件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今后,民办高校在教学硬件方面需要向专业化、规范化看齐。例如以摄影和摄像为首的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场地、前期摄影摄像设备以及相关的灯光等辅助设备要求比较高;对高清影像素材的后期处理、复杂场景的三维动画渲染等都需要工作站的支撑才能完成。
·影视教育蔡明:浅析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思路二、民办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教学思路的几点体会和建议1.专业教学中,时刻保障理论联系实际
影像艺术类专业的特质之一即实践性非常强。国外影视专业教育也非常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理论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就了事,而必须与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摄影课程中,EV值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但如果将EV值与相机上的快门、光圈的数值结合起来并进行简单的曝光组合的计算,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2.摆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注重提高技术含量,认真研究软件课
高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之初就要将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以恰当方式教授给学生,在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前者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素质。因此,如何上好软件课是影像艺术类专业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首先,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更新软件使用平台,如安排有影视后期软件课程的电脑的windows系统的版本都必须是64bit旗舰版。第二,教师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前都要考虑几个问题:这个知识点是否一定要讲?如何引入这个知识点?如果使用案例,案例是否是最恰当的?如何考查这个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等等。总的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易学的气氛中掌握枯燥的电脑软件应用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影像艺术专业类的教师投入专业创作一线,积累第一手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的同时也能提升个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聘请社会行业精英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学校课程管理;合理招聘和引进专业师资,逐步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相对不可译性
【Abstract】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become more frequent, technical trans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plays a key role 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There are many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echnical terms translation, but these methods more or less have some deficiencie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s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prove the relative untranslatability of technical English terms as well as provide the solution of relative untranslatability.
【Key words】Technical English; Technical terms; Relatively untranslatable
0 引言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文学文化方面的翻译争论愈加激烈。而科技类的文章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科技术语在科技文本中占有重要地位,科技术语的翻译要做到简洁明了,易懂。所以在翻译科技术语时,译者如何做到忠实的传达源语信息并且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这是值得深思的。本论文将通过分析当前科技术语翻译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论证其相对的不可译性,并根据相对不可译性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1 科技术语的定义及特点
数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科技术语进行过讨论与界定。《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对术语(terminology)的定义为:special words or expressions used in relation to a particular subject or activity(即某一学科中运用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樊才云、钟含春(2003)认为科技术语就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科技术语的语义外延是根据所指的关系而不是根据能指的关系来确定的。韦孟芬(2014)指出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在我国又称为名词或科技名词(不同于语法学中的名词)。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术语是语言符号。所以可以将其概括为科技术语就是描述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内的专业关键词,它是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及符号,也是思想和交流的工具。
科技术语涉及到各行各业,所以科技术语的概念多种多样;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术语的更新更加迅速,传播速度更加快。科技术语一般是中性词,不像文学用词具有感彩。有些科技术语的词义随专业、学科的不同而有变化,例如,“shaft”在机械工程领域内是“主轴”的意思,在土木建筑工程里面是指“竖井”;“cell”在生物领域是指“细胞”,而在电气工程领域也有“电池”的意思,电子信息领域则表示“元件”。科技术语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单词的形式也可以是短语的形式比如chassis(底盘)、engine(发动机)、stereo system(立体影像系统)、braking system(制动系统)。科技术语还具有普通词汇专业化的特征,很多平时日常使用的词汇放到某一科技领域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solution”,在日常中表示“解决方法”,在科技英语中指“溶液”;“power”在日常使用中指“力量”,科技英语中指“功率”;科技术语还经常出现大量的缩略语,“PVC”表示聚氯乙烯,“BIW”表示白车身。因此,科技g语具有种类多,更新快,专业化,大量使用缩略语等特点。科技术语的特点使得译者在翻译科技术语时要多加分析,而不能随意杜撰。
2 科技术语常用翻译策略分析
目前对科技术语翻译的策略有很多种,这些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目标语读者快速接受理解科技原文,但是某些现存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2.1 常用科技术语翻译策略
直译是最常见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例如“biotech(生物科技)”、“biomedical 生物医学”;当科技术语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时或者直译不足以表达专业内涵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比如,“programming,程序编制”、“garbage,无用信息”、“semi-plane,半平面”。在科技术语翻译中也有许多词汇采用的是音译法如“hertz,赫兹”、“morphine,吗啡”、“gene,基因”、“radar,雷达”等。形译法一般用在需要用字母表示其外形的科技术语,例如“A-frame,A字架”、“V-belt,三角皮带”、“D-valve,D型阀”等。音译加意译也是科技术语翻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比如“motor-cycle,摩托车”、“tannic-acid,丹宁酸”、 “valve-guide,阀导”;以上翻译策略都是科技术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帮助了目的读者很好的去了解科技术语和科技信息。
2.2 当前科技术语翻译策略缺陷
这些常见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读者科学的理解信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科技术语直译或直译、意译相结合翻译过来十分冗长,不好记忆,也不方便交流。如“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直译过来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如果这样翻译起来,让受众们并不能迅速吸收接受,因为这个术语太过冗长,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口;再例如“dead air(静空气)”如果采取直译就是死空气的意思,这会让读者产生疑惑,特别是对没有科学基础知识背景的读者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并且汉语中的同音词和谐音词特别的多,这也就导致了在翻译英语科技术语时往往会产生“一词多译”的情况如“AIDS”有“艾滋病”和“爱滋病”,当前的这些术语翻译方法仍然存在着缺陷。
3 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及其解决途径
3.1 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
在翻译界持不可译论的学者们认为,语言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其符号的不同,而在于对客观世界本身的观点不同。语言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且主导人们世界观(王捷,2008)。各区域语言环境,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的不同就形成了语言文字方面的隔膜性与不可理解性,这一点就势必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不可译性是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显著差异,所以要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在实质上是不可能的,要使得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的转换达到完全对等也是十分困难的。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就是运用汉语言文字准确地传递和重现原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得目的语读者能迅速了解科学知识。在科技英语术语中追求源语和目的语的词对词完全对等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要尽可能的去贴近目的语读者,那么很多术语都会失去原汁原味。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科技术语新词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对于新出现的词汇会出现多个版本的翻译,一词多意,这会让读者更加困惑,也对译者的工作增加了负担。所以可以总结出不是所有科技术语都可以进行翻译的。在术语翻译中有存在相对的不可译性,我们要承认科技术语翻译中所存在的相对不可译性,并且提供合适的解决途径(杨先明,2014)。
3.2 零翻译
针对科技术语中的相对不可译性,我们可以采取零翻译的策略,邱懋如教授(2001)提出应该引进“零翻译”这一概念,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零翻译能迅速地将术语传送给目的语读者,可以适应科技术语迅速传播对术语翻译的要求。零翻译具有简约性。零翻译直接移用源术语,将源语中的术语直接引入译入语中,这样就避免了复杂难懂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使术语的传播和接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零翻译能够避免音译可能造成的“一词多译”,杜绝术语的不统一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直接照搬的英语科技术语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词汇中,如MP3、DVD、MTV等都成为了人们的日常词汇,这在交流中也并没有显得突兀。零翻译可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绝对零翻译指的是不使用目的语词汇而达到可译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省译和移译两种;相对零翻译指的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巧妙运用目的语词汇恰到好处地表达源语词汇意思,常用的手法有音义兼译、补偿、、直译加注、归化等。(刘明东,2002).当前的科技术语翻译中音译,音义兼译使用得较多,这也是实现零翻译的途径。下面将对移译,归化,这两种实现零翻译的手段进行简述并举例。
3.2.1 移译
所谓移译法指的是将源语中使用的词汇直接“移植”到目的语当中来,缩略语也是移译的一种。“移译”法符合当今世界进步的潮流,因为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各国交流日益频繁,译移法顺应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更加广泛和密切的交流。并且也反映出了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给语言所带来的变化。常见的移译术语有“DNA”、“CT”、“ICU”等等。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中移译法使用得更为频繁,如“CPU,中央处理器”、“EC,嵌入式控制器”、“IA,因特尔架构”、“LDT,闪电数据传输总线”等。在科技术语的翻译中还有大量的移译法的案例存,这种翻译方法很快速便捷,能很好地传达出源语的科学信息便于读者接受。
3.2.2 w化
归化翻译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源语用流畅地道的目的语来进行翻译。科技术语翻译更多地是与通用的归化定义相关联(石春让,赵巍,2010)。译者需要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选择以译入语为导向的翻译方法。科技术语翻译也可以采用归化法来翻译,体现出了译者的创造性,包含了归化情绪在译文里面,如“phantom circuit”不能直接翻译为“妖怪电路”,而应该翻译成“幻象电路”,“resistor”翻译为电阻,而不能译为电阻器, “interface”表示接口,不能将其成接口装置。这些都是科技术语的归化翻译方法。科技术语的翻译必须要符合大众读者日常能理解的含义,由于大部分的受众读者并没有特定的专业科学知识背景,所以在翻译时要保证术语翻译的简洁和精确,让读者明白其内涵和外延意义即可。
3.2.3 零翻译注意事项
零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零翻译也存在着不足,在使用零翻译进行术语翻译时必须要认识到一些问题。在大多数读者眼中,零翻译的术语只是源语的代码而已,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接受,所以在使用零翻译时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滥用零翻译。零翻译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快速翻译术语时并且其他的翻译方法不能准确快速传达专业含义时,就可以采用零翻译策略;当翻译出来的术语太过冗长时也可以采取零翻译策略,这样有利于读者更加方便地阅读和了解信息。零翻译不是译者省时省事的方式,而是针对科技术语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而采取的一种翻译手段,零翻译虽然是一种翻译策略,但是它不能作为主要的翻译手段,译者必须结合其他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补充。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对目的语读者负责也要对源语作者负责,忠实的传达源语信息。不可否认的是零翻译是目前针对科技术语翻译中相对不可译性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4 结语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由来已久,这不仅仅关系到两种不同语言的差异还关系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人们思维差异。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科技术语也一直在层出不穷,科技术语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和承认科技术语的相对不可译性,并且去找出解决的方法。零翻译作为目前解决科技术语中相对不可译性的一种策略,译者应该合理的去运用该策略,遵循基本的原则从而有效地传递源语科学信息来造福受众读者们。
【参考文献】
[1]樊才云,钟含春.科技术语翻译例析[J].中国翻译,2003(01):59-61.
[2]韦孟芬.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4(01):5-7.
[3]王捷.翻译中不可译性问题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01):95-97.
[4]杨先明.术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及其消减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4(03):5-8.
[5]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24-26.
关键词:摄影实践 商业广告摄影 特征 影响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随着摄影技术、尤其是数码摄影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现代各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中,几乎都开摄影课程。摄影的这种普及地位不可小觑,它以其画面的直观性、表现的丰富性、快捷的传播性和准确的表现性等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商业广告摄影画面造成的视觉冲击力,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运用非常广泛和普遍。
1 现代商业广告摄影的发展
在摄影术诞生之前,人们为了获取影像,一般只能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虽然绘画也可以表现真实的物象,但毕竟是艺术地展现客观对象,再者也有时间上的局限。自从1839年摄影术由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后,人们便多了一种获取影像的方法,它与绘画相比具有更真实的记录特性。虽然它的历史不到200年,但发展却非常迅速。材质由早期的银版摄影到胶卷摄影,再到现在的数码摄影,彻底摆脱了传统的银盐感光模式,进入一个新纪元。它改变了传统摄影使用底片感光、显影、定影再显影的处理流程。摄影不在是高不可攀的技术性工作,真正地走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现代摄影分类上,我们习惯上一般把它分为记录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记录摄影的创作目的在于对客体的视觉形象进行记录,并用以向社会群体或个体传播信息,或用于社会文献档案的摄影形式。作品必须对客观现实真实地反映,根据题材又可分为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的创作目的在于表达拍摄者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根据拍摄手法又可分直接呈现的艺术摄影和组合创意观念的艺术摄影;商业摄影是以商业、文化、社会观念、广告推广用途为目的的摄影形式。商业摄影根据拍摄内容又可分为商业广告和商业人像。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商业广告摄影的特征及对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其实,商业广告摄影自摄影术诞生初期,在其中就贯穿着它的影子。19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像照相馆是最早的摄影商业活动;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贵妇们争相为自己保留永久的影像。它以其清晰、直接、逼真和快捷性的特征、以及快速传播的特点,从此与商业摄影结下不解之缘,随后的摄影发展都和商业紧密相连。另外,现在的数码摄影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商业广告摄影的发展。
2 现代商业广告摄影的特征
商业广告摄影在现代商业宣传中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手段。它能真实、客观地再现出宣传商品的外观、质量、颜色等,在包装设计中被普遍运用。通过真实、客观的图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最终完成购买行为。商业广告摄影虽然是摄影门类的一个分支,具有一般摄影的基本特征,但它的主要特征集中在:宣传商品的具体形象;介绍商品的具体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商业广告摄影无疑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1)信息性。传播商业信息是商业广告摄影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商品经济时代,各种商业产品琳琅满目,各个商家竞争日益激烈,商业广告摄影主要针对目标市场和用户进行拍摄和制作,具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宣传目的,准确传达商品信息是它的头等任务。通过商业广告摄影图片,尽可能多的传递商品的具象信息,它的大信息量优势在商品推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实用功利性。商业广告摄影从本质上讲,它应该属于实用艺术的一个门类。通过它的可视化形象,最终让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因此,其实用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最终目标是以传播商品的信息和品牌理念为主要契合点,迎合消费者的不同口味,达到促销的目的。商业广告摄影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主要以市场为基础,由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而不是以摄影师个人的审美好恶、个人感受为标准。
(3)审美性。商业广告摄影虽然是以商业推销宣传商品为主要目的的,但是,艺术地表现商品的客观形象,再加以后期的完美制作,使商业广告摄影更加具有艺术性。在视觉愉悦的同时,促使其产生购买欲望,达到购买目的,也是设计师最终要达到的商业目标。因此,商业广告摄影最终要以视觉形态来传达商业理念的,其中具有创意美和艺术美的形象不但能美化商品外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吸引消费者,而且能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4)形象写实性和真实准确性。商业广告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直观形象性和写实性,这也是摄影与生俱来的属性,这种真实准确性是其他表现手法望尘莫及的。通过真实的图片来表达商品的形象,准确地反映商品的质地、色彩、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增加消费者对商业品牌的信任度,缩短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距离,激发消费者的联想,比起文字的描述在商业宣传更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使用具有独特创意、视觉冲击力强的商业广告摄影,首先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进而驻足观察了解、激发购买欲望、完成购买行为。
(5)现场纪实性。通过商业广告摄影可以准确地还原和再现拍摄对象的外部特征和局部细节,其具有的高度纪实性也是摄影的独特优势所在。商业广告摄影的这种纪实风格可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态,使消费者可以感知到宣传的商品和商业广告摄影图像中表达的形象是一致的,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这种纪实性不但具有良好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广告信息的传达效能也非常高。
(6)传播迅速性。自从有了摄影术,它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图像可以快速、大量的复制和传播。而要使传播迅速,就必须可以大量复制,这是就是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相比的优势所在。通过快速传播的这一特性,使商业信息快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从而赢得商机。
(7)快速记录性。摄影从早期的传统胶片摄影到现在的数码摄影,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记录图像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是和其他艺术的重要区别之一。这种特征正好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商品经济时代,在激烈竞争的商海中快速更新,使商业宣传得以快速推广。
(8)注目性。现代商业广告摄影通过丰富多变的拍摄手法,并且运用电脑数码后期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后期的二次创作,这样表现出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注目性在商业宣传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牢牢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睛,在视觉感受上先入为主,进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在现代商业宣传中要引起受众的青睐,摄影图像的注目性就显得非常必要。
(9)语言共识性。图像语言是一种世界语言,它的共识性特点就决定了商业广告摄影图像具有非常广泛的宣传范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人群,这种通俗易懂的真实化、形象化语言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认知的障碍,都可以很好的理解和认识宣传对象。因此,这种特性对商业宣传来说覆盖面更广、影响范围更大。
3 现代商业广告摄影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影响
(1)代言人形象提升品牌号召力。在现代各种不同媒体的商品推广、促销中,几乎每个品牌都有形象代言人,产品外包装设计中代言人形象的使用也不例外。把产品形象代言人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通过代言人的号召力,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冰力克无糖含片糖”的广告宣传中,借助形象代言人吴莫愁的个性照片,率真、个性十足的形象特点,与冰力克品牌的“特立独行、够闪够味”的品牌主题不谋而合,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与忠诚。很好地达到了推销商品的目的。
(2)图解说明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在现代好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类似“看图说明”的标识。通过客观的图片表述,再加一简洁文字的描述,消除抽象文字描述所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与误解。商业广告摄影正是一种服务于现代商业宣传的图解性摄影,提供形象直观的信息要素,帮助初次使用该商品的消费者依照包装上的图解了解该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它与反映商品外观形象的作用不同,主要指导消费者通过真实的摄影图片演示商品如何组装、正确使用的方法及需要提示注意的地方。使传达商品的相关信息更加准确有效。如家用小电器的外包装设计通常使用这种图示的方法提示消费者如何正确使用,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提示如何正确食用的参考方法等。
(3)反映产品的文化内涵。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为了避免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同质化问题,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特点与使用价值,还应重视商品品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内涵给消费者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包装设计中运用意境十足的产品广告摄影图片,使商品包装的外观与消费者在视觉上进行交流、互动。这种人性化、艺术化的巧妙设计,会大大提升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
(4)展示商品的细节特征。通过摄影特写的方法把产品的最突出的局部细节反映出来并表现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是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一种趋势。这种局部的描述,可以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到商品的内在特征和质感。这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尤其是食品包装设计中会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最大化地通过摄影的逼真影像反映食品的色、香、味,紧紧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感受。
(5)反映商品的优良品质。将产品的具体形态通过摄影的高清晰影像传达出来,无疑对提升产品的视觉形象和视觉冲击力有很大的帮助。消费者通过包装盒外观的这些高清图片,能进一步了解产品的优良品质,进而,产生对这一产品品质的信赖程度。这种表现形式在大多数各类商品包装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6)创意图像增加商品的个性特征。由于现代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这给图片后期创意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设计师根据商业广告摄影的图片素材,根据不同商品的品牌形象、受众群体、产品的独特性等进行艺术的再加工,用敏锐的目光挖掘商品的质感、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特征,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受众的注意力。
结语
商业广告摄影是整个产品营销宣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商品销售的好坏其外观包装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产品包装的外观设计是每个商家都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商业广告摄影在包装设计中以其直观性、真实性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征服着消费者的眼球。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商业广告摄影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来。通过发挥商业广告摄影的优势,并且在其中运用现代设计技巧,融汇中西设计理念,设计出的商品包装一定会被更多的消费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聂鑫.《广告摄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朱和平.《产品包装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5]GHB0932)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技术转移对北京地区技术和产业影响的概况
在对北京相关机构及部门进行调研的前提下,笔者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2010年10年间(受统计数据的限制,部分年份的数据不全)技术转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活动对北京地区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开展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
北京地区对外技术输出能力不断增强。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年到2010年,北京辐射外省市技术合同数从12293份增加到26878份,年均增长13.2%;成交额从87.1亿元增加到654.8亿元,年均增长25.1%,累计成交3049.8亿元。北京辐射外省市技术合同的份数和总额占总成交份数和总成交额的四成多,这说明北京对外的技术输出能力不断增强。
表1:2001~2010年北京技术合同流向外省市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及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①
北京地区技术吸纳能力持续提升。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技术吸纳合同从2001年的13968份增加到2010年的34728份,年均增长16.5%;成交额从2001年的99.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95.07亿元,年均增长24.2%。这一方面说明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技术吸纳能力持续提升。
图1:2001~2010年北京吸纳技术合同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及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②
技术转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从图2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及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逐年稳定增加,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技术转移活动愈加活跃。知识和技术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传播和流动更加快速和充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中去,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
图2:2001~2010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及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③
研发产业已逐步成长为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合同成交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北京市技术市场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增长迅速,技术交易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见图3)。北京地区技术转移的日益活跃,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大。同时也反映出北京的研发产业已逐步成长为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图3:2003~2010年北京技术交易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及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④
技术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3年~2010年,北京地区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额占前5位的领域分别是:电子与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制造技术。这说明北京技术合同不断向电子与信息等新兴产业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增长最为迅速,2003~2010年年均增长65.7%。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合同成交额也有较大程度的增长,2003~2010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48.2%,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8.7%(见表2)。
表2:2003~2010年北京技术合同领域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及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⑤
问题分析
根据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以及技术转移对技术和产业影响实际情况的调研,下面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促进技术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导致技术转移不能发挥对技术和产业应有的影响。北京地区现行的一些技术转移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许多政府部门把主要的功夫用在引进技术上,而不重视引进技术后的技术转移、技术本地化和技术再创新。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引进的许多技术都是过时的技术,一些对资源浪费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技术被引进,很多技术也没有实现本土化,对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⑥。
第二,企业在技术转移上的错误行为导致企业技术提升缓慢。北京地区的大多数企业和全国许多企业一样,在技术投资上片面追求投资效益,尤其是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只愿意分享技术转移所带来的回报,不愿意承担技术转移的风险。因此,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技术往往没有投资者投资,导致后期开发无法继续进行。另外,北京地区企业的多数研发活动一般是由企业自主完成,产学研之间交流相对较少。
第三,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转移源头的作用发挥不足,尚不能对研发产业起到支撑作用。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聚集了国内众多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有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项目大多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各部委和北京市的计划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项目,该类项目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太注重技术的应用前景。因此,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没有成为北京地区技术交易活动的卖方主体,而且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第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差影响北京地区一些重大技术的快速进步。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普遍偏小,既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也没有长期广泛的合作伙伴或稳定的技术支撑机构,一旦转移出去的技术出现问题很难进行后续服务。北京地区不少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仅靠承接政府部门或上级单位委托的软课题度日,未开展任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各种咨询等业务。同时,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很少涉猎重大技术项目。
促进北京地区技术提升和产业优化的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系统、高效的技术转移政策法规,发挥技术转移应有的作用。技术转移涉及到产、学、研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责权划分,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和纠纷处理等法律问题,需要政府修订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相关条例,健全技术转移法律环境,以实现各部门技术转移政策的高度统一,打破目前技术转移部门自成体系局面,消除技术转移的制度障碍,加快推进技术转移的进程,以促进北京地区技术提升和产业优化。
第二,培育高技术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加快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实现技术转移。促进北京地区技术提升和产业优化的关键问题,一是要有掌握高技术的企业家,二是要有有眼光的风险资本家。因此,北京地区一方面要鼓励高技术人才创业。因为高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中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企业家。只有这样的企业家才了解技术的水平,才能在了解技术的情况下做出相应决策。另一方面,北京地区要培养真正的风险资本家。美国硅谷的风险资本成功实例证明,风险资本家是实现技术转移的关键,是技术转移的网络中心。风险资本家既是技术转移的投资方,又是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和的咨询人。⑦北京地区的技术转移需要这样的集战略、金融、管理等于一身的风险资本家,因此,北京地区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资本家培育机制,为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提供相应的人才。
第三,加快科研项目研发向更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方向转变。一是加快由以技术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向市场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转变。过去,科研项目的确定不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而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确定科研项目,更多的是注意了研究者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这种确定方式对于基础研究项目来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但对于应用性研究项目来说,就不是一种最合理的方式,最合理的方式应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确立科研项目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研发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二是加快由单一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向产、学、研合作承担单位的转变。过去,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基本上是单一的学、研或产,这些单一的单位受到物质条件、科研水平、研究者眼界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发挥社会各方面研发力量的综合优势 ⑧。因此,今后科研项目的研发,必须强调官、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使四者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实现科研项目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对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
第四,建立完善的转移技术的技术评估体系,加快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在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转移的某项技术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性,评价该项技术是否能获得专利保护,评价该项技术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并建立起该项技术明确的商业化进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北京要加快建立权威的政府技术评估机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引导鼓励非政府中介评估机构建设,建立起合理的技术评估体系,对转移的技术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五,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业的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技术转移的过程。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在促进技术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北京地区要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权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资质等级认证与年检制度、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诚信制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投诉和评估制度等工作由行业协会负责管理和实施。
第六,加快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建设,加快技术向企业的转移。目前,北京地区要加快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知识,还能把握市场前景的技术经纪人,由他们带动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中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政府要加大对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扶持,对于财政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可以考虑安排资助经费的5%~10%专门用于支持技术转移活动,这部分资助经费可直接下拨到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另外,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技术转移中介服务的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优惠措施等手段,引导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围绕企业的需求提供中介服务,加快技术向企业的转移。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本文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技术转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9102008)
【注释】
①②③④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5~2010年)。
⑥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地区技术转移机构情况调研》,2008年。
⑦Rosiello, A. (2011): Towards a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Venture Capital Policy.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1, pp.167-189.
一、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的路径和机理
1.技术转移网络
在社会大系统中,系统网络及其演化的观点已然成为一种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的范式。技术转移是大量的社会组织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扩散过程。职业教育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它不是以生产科技创新成果为主,而是以转移成熟技术为主、生产技术为辅,因此它的技术大多是从外部引进,完成组织使命后再输出技术。技术依赖于技术流在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的实体之间进行转让、引进、传播以及贸易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转移网络”。
2.技术转移主体
在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网络系统中,职业院校、技术输出企业、技术接受企业、学生、政府都是技术转移主体。
职业院校的技术主要来源于企业。但职业院校不是技术转移的终点站。它参与社会技术转移的目的是实现技术扩散,把少数人掌握的成熟技术或新技术转化为更多的人掌握的技术,然后把它们输送到企业。职业院校的技术内化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把企业技术转化为组织技术,然后是把组织技术转移到学生个体身上,成为个体技术。企业是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最终接受者。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转移技术的原动力来源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力及经济利益的需要。接受技术的企业应该成为整个职业教育的技术转移网络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企业需要的技术,职业院校就无法进行技术输出,就不会有输入的动力和空间,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职业教育不但能够通过技术转移对经济、科技起促进作用,而且职业教育能促进就业、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的稳定还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将已有技术尽可能地向社会转移,使社会和公众受益。在技术转移网络中,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以技术载体的身份以一贯之。没有这一载体,以人力资源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网络将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所传授给学生的技术应该是企业或市场需要的技术,否则,将不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职业教育,没有生源,职业教育将无法通过发挥技术转移功能来促进经济科技发展。
3.技术流
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知识在技术提供者、技术转移中介、技术接受者等知识载体之间流转,形成知识流。在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网络中的技术流,同样是技术知识在不同组织和载体中不断实现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复杂转化。由于职业教育是以学生这种人力资源为主要载体进行技术转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输入企业技术时和在教学中学生内化技术时,不仅要重视显性知识的转移,还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固化、转移。相对于隐性知识而言,显性知识只是知识的冰山一角。因此,对技术受体而言,能否挖掘隐含在技术原体的隐性知识、充分发挥这些隐性知识的作用,是能否实现引进、消化、吸收、转移技术的关键。
二、影响职业教育技术转移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1.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影响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的系统匹配性,就是指职业院校引进的技术是否能满足网络输出端的企业技术需求。如果没有企业和市场需求,就没有学生学习需求,就没有大量的学生参与,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引进技术时一定要做好专业调研,既要满足区域经济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内隐性,大量的隐性知识蕴藏在所转移的技术中,大到厂房布局、设备设置,小到工艺顺序、安装力度、人力资源配置等,这些知识很难以书面的形式写出。职业院校在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尽可能多的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或是通过交流和沟通挖掘隐藏在技术提供方人员头脑中、背景和环境中的隐性知识。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依靠于隐喻、类比和示范等方式,运用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和创造性推论及深度会谈等手段,通过情景设计、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组织方式进行教学,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表达的体会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使学生在共同体验、分享和彼此沟通交流中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2.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是连接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桥梁。技术转移网络是由多个不同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信息通道也是各个组织进行人员、物质、能量交换的通道。保持通道的多元化和畅通状态,是实现系统目标的必要条件。技术供给方能了解技术需求,技术需求方能提供技术需求信息。职业院校与企业和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就能准确掌握企业和市场需要何种技术的毕业生,以及这种技术岗位的能力标准体系要求,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来源于大学或师范院校,由于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对新技术信息的解读和获取能力较低,缺乏技术实践操作能力。有些院校也缺乏信息收集、分析的专门机制,无法及时掌握和跟踪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起不到转移技术的作用。信息通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如产品展览会、成果展示会、技术研讨会、参观考察、科普讲座等等。职业院校还需加入企业行业联合会,经常到企业参观考察,实行教师定期下企业制度,组建由企业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改革委员会等跨系统组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主动到职业院校需求,上门寻求技术帮助、订单培养等合作。政府也要积极构建信息通道,企业紧缺人才信息、颁布职业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组织毕业生推介会等。
3.文化距离
在资源的交换和组合过程中,有意义的沟通要求行为主体处于相同的背景之下,而为使不同的行为主体处于此状态,则需要通过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沟通。Nahapier&Ghoshal指出:“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共同的语言会提高他们接近他人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他们的语言和法则是不同的。这就容易造成他们之间的分离并限制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因此,共享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经历等有助于提高技术提供方与采用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也有助于隐性技术知识的转化。
职业院校要提高技术转移的有效性,一是要引进企业文化。职业院校的技术来源于企业,培养的人才最终也是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因此,为了减少学生在技术转移中的知识破损,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益,职业院校应注意提高与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和一致性,即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技术的不同建设相应的企业文化。二是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文化。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转化是技术转移双方隐性知识共享的过程,技术转移双方如果由于观念、语言风格、地位和价值观不同,阻碍了沟通和激发文化冲突,则会直接影响双方互信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人员交流、团队接触,同时,也会阻碍隐性知识的转化。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应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共同探究的氛围。
4.制度环境
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选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首选科目妖气是仅物理,再选科目要求是化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利用各种成像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的一个专业。
扩展资料
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选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首选科目妖气是仅物理,再选科目要求是化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利用各种成像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应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的一个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超声医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52102210339)、河南省教育厅基础前沿研究(15A180056)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53-01
一、目前超声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超声医学是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专业也有超声医学的相关内容,它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已成为常规诊断手段,但根据我们对一些医学高校相关课程的调查了解,发现超声医学在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教材内容滞后,介绍新知识的教材比如三维重建、介入治疗超声等新技术的较少。
2.超声医学相关课程学时较少,有的院校影像技术专业超声医学课时比例仅占总专业课10%左右,一本四百多页超声医学课本仅有48学时,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同时课程设置也较少,目前广泛开展的课程仅有医学影像设备学、超声诊断学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大都是满堂灌,考核重知识轻能力,动手能力不足训练方面缺乏,学生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超医学教学改革措施
以上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学校和附属医院相关专业教师从积极转变学生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开展教学,狠抓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完善课程设置
完善的课程设置是超声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强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电子技术等与现代医学影像学关系密切的教学,以上知识若欠缺,对超声医学专业课学习影响较大,超声中常见同病异征,单纯依靠超声知识在很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必须附加实验室检查结果加以鉴别。将来超声仪器可能会向微型、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所以加强学生的医学物理学、电子学学习非常重要。
2.利用先进超声设备开展教学
在超声医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超声典型图像信息系统进行教学 。把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病例图像进行保存 ,积累各系统有价值的超声影像资料,充分利用学生在医院进行见习时机,让他们通过工作站调阅并查获感兴趣的病例,并进行系统学习,促进学生把超声检查知识与临 床 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建立影像教学网络教室,利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直接调取影像数据,可直接在网络教室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了教学效果。引进实时三维/四维B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时超声检查的体验课,系统讲解实时超声的技术原理、功能、可以开展的项目等等,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例,利用实时三维/四维彩超的动态录制功能,把检查的整个过程录下来,让学生近距离观摩到老师操作的手法。邀请部分积极有兴趣的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专业超声医学知识的理解。
3.侧重能力培养,实习实行导师制度
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可以成立超声技能培训中心,并指派老师负责超声检查操作技能培训,使学生可以进行见习操作和得到带教老师的解惑,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无缝衔接。导师制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既往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出现了人人都管,最后人人都不管的混乱局面。导师制是指由大影像各科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组成导师组,导师组共同制定实习生的大影像轮转计划,最后指定1名负责管理和考核实习生,实习中加强学生德育,培养良好医德。
4.采用PBL教学法[1]
超声医学教学方法仍然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几乎不涉及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己经滞后于高等教育,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提倡采用PBL教学方法。
三、总结
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超声医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促使未来的超声医学向多学科相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超声教学也必须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超声医学检验诊断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贵平,金晨望,强永乾.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趋势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40):818-819.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 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核素诊断、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岗位为: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医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专科;就业率;就业现状
医学类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科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医学影像、核医学、放射线辐射安全防护操作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且可以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与销售等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的工作。通过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年以来已毕业的400多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否协调的相关信息,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学生发的就业情况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对张家口学院医学系2009―201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得到有效问卷321份,调查项目有包括:待业时间、就业渠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用人单位的意见等细节性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专门探讨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很少,且分析大同小异,主要是围绕就业率与学生的学历、专业、地区、单位的优势等关系进行分析,对一些深层次内容如未及时就业的原因、求职的途径、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稳定性、与市场的需求量是否协调等问题体现较少。对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研究更少,国外几乎未见报道。
1.2 研究方向
通过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率、稳求职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信息通道是否畅通、是否积极寻找、方法是否得当、要求是否合理等;用人单位是否及时招聘信息、途径、范围覆盖面是否足够,定率、保险率、发展前景、是否达到学生本人的期望值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判断其就业质量的高低。
2 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2.1 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方向:1)与所学专业对口272人,占总人数的84.74%;2)已就业309人,占总人数的96.26%;3)升学、参军10人,占总人数的3.12%;4)待业2人,占总人数的0.62%;5)当年就业人数309,占总人数的96.26%;6)国办医院203人,占总人数的63.24%;7)私企87人,占总人数的27.10%;8)国企18人,占总人数的5.61%;9)个体、私人诊所1人,占总人数的0.31%。
2.2 就业形式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就业形式:1)有编制或长期合同119人,占总人数的37.07%;2)上三险138人,占总人数的42.99%;3)上五险84人,占总人数的26.17%。
2.3 工资情况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工资情况:1)1000元以下23人,占总人数的7.17%;2)1001-2999元266人,占总人数的82.87%;3)3000元以上20人,占总人数的6.23%。
2.4 总体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321人,满意度:1)很满意51人,占总人数的15.89%;2)满意168人,占总人数的52.34%;3)较满意66人,占总人数的20.56%;4)不满意24人,占总人数的7.48%。
3 分析与讨论
3.1 通过以上调查表格可以发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有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相关专业,占毕业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比其他专业专业对口率偏高,说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率还是处于很高的水平,就业前景是很乐观的。
3.2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当年就能就业有少部分继续考学或者参军,与当年专接本的政策有关,深造与参军人数少也间接证明了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就业的方式。
当年待业人数少,就业率很高,达到90%,且毕业生在国营医院的较多,正规公办医院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率很大。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私企工作人数明显多于国企,与工资待遇有很大的关系,更多学生倾向于工资待遇较好的私人企业。
3.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有编制或者是长期合同关系,工作稳定性较好。且大部分毕业生都有三险或五险,安全性也具有保障。从而使毕业生可以安心的在本岗位工作,不会出现打的人员流动,因此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还是偏高的。
3.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2999之间,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从业人员属于中产阶级,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私企或者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毕业生一般工资较高,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但是毕竟是一小部分,也有个体人员的能力及机遇决定。
3.5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满意,只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深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与价值,获得更高的保障与报酬,极少数的毕业生会出现不满现状而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因此通过自主择业也可以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间接证明了本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通常人们关心最多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并不能反映就业的质;而就业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就业的量。评价就业质量高低有五个因素:专业对口率、就业率、起薪率、稳定率、保险率。故就业质量高低应包括三个方面: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率);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比如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比如工资收入、工作环境、保险情况、发展前景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毕业生就业是否顺利,不仅仅取决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毕业生本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求职者;其他还有住房、户口、社会关系等。通过对葛总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的本专业毕业生尽快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
通过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我省产业结构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是相对协调的,为今后我校医学教育的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正确指导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缩短待业时间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平,李胜,梁军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77.
【关键词】网络信息 艺术设计 利弊
如今是一个网络信息纵横的时代。网络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笔者调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同其他院校学生不同,他们有专业自身的特点,在网络学习上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对艺术设计学生的影响谈起,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和对策,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大致表现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视觉反应力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强;思想较敏锐,想象力丰富,个性张扬,不受束缚,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专业特色性强,创新能力强。
二、网络信息对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不满足于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渴望接触和掌握艺术设计的前沿思想。而网络本身有着开放、互动、信息丰富、动态更新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应用网络时不可避免地会主动或被动接受这些信息,而网络信息对学生而言,有的是“雨后甘露”,有的却是“洪水猛兽”,这些海量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笔者试从利弊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有利影响
网络提供了快速汲取知识的平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要进行设计创作和论文写作。传统的资料搜集一般是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目,通过摘抄获得。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信息更新速度慢。而网络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可以与其他人资源共享,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多元化,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多学多看,看到他人好的设计作品可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进行设计创作。
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宽广的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通过微博、QQ聊天、E-mail等网络工具可以及时留言,教师也可以通过网上信息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学模式更加生动、丰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体现和加强。同样,在与其他院校进行学院动态、学术成果等方面的交流也变得轻松自如。
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更为紧密,受专业特色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做设计的同时需要及时与市场和客户进行沟通,网络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参加设计大赛,通过“设计竞赛”在网上投稿,通过“设计对话”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进行隔空对话,更容易获得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接触到学术最新的信息。
但是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把“双刃剑”,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悄然而至。
(二)不利影响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我意识强,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思想容易迷失在网络不良信息的海洋之中,容易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转而关注其他信息,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艺术类高校时并非出于对专业的热爱,而是由于艺术类院校文化课分数低,更容易进入大学。这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思想上较易放松对理想的追求,上网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网络传输速度比较快,信息量大且全面,给一部分学生抄袭他人的作品和论文带来了便利的渠道。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轻松下载和拼凑,这就使得抄袭现象更加严重。很多院校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举办一次设计展览会发现似曾相识的作品很多,创意抄袭现象不在少数。创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抄袭一方面是对原创者的损害,另一方面是对艺术的玷污。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便产生依赖,失去了主动创作的热情和动力。
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沉迷网络容易使学生产生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人际交往障碍等不良后果。不健康网站的侵蚀还会导致学生学业荒废,有的滥交网友、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遗憾终身。
(三)措施和对策
综上所述,网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但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如何趋利避害,使网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减少其带来的困扰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加强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自身修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个性比较强,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首先,在思想上,应教育学生提高判断和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其次,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适当鼓励,为学生树立信心。
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道德素养教育,并对抄袭剽窃等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要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教师应认识和把握艺术设计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笔者发现,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是学生容易滋生惰性和迷茫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针对这些情况特点多展开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如设计大赛和设计讲座。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艺术创新中去,分散对网络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结语
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给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肯定有利方面,找出不足影响。针对艺术设计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才能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同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使用软件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一般而言,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两类。通用软件主要包括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MAX等。它们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艺术设计专业,如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软件主要有Flash、Painter、3DVIZ、服装CAD、纺织CAD等。比如Flash图像的“流”技术,广泛用于动画设计、网页特效、网上广告等。
一、软件课程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现在很多高校把三大软件(AUTOCAD、3DMAX、PHOTOSHOP)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教学,而且都给了很多的课时量,却忽略了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接触到专业课开始,基本都用电脑进行设计作业。比如室内设计德教学,我们常见的是学生抛开纸笔直接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室内功能划分、布置平面图,再将图形导入到3DMAX中创建室内模型,赋上材质,打上灯光,最后使用Vray插件进行渲染效果图,最后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排版、出图,然后交上作业。
笔者思考,电脑在取代了原始作图方式的同时,是否失去了什么?软件的快捷与传统的尺规作图相比效率的确提高了很多,但是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是否缺少了一些思考和推敲方案的过程?如果让学生脱离电脑是否同样也能做出一个优秀的方案呢?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捷径,学生在做设计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搜索一些资料做参考,这种方式能够激发灵感,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每次做设计不去网络上下载一些现成的东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一门软件只是一种便捷的工具,软件使用的好坏,并不代表设计的好坏,复制粘贴谁都会,没有自己的东西则是不行的,电脑效果图画的好坏,也只不过是对设计构思的最终表达。
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会犯同一个错误,他们都比较重视最终图面效果,而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设计过程表述草率,设计构思表达不清。很多学生认为大学几年只要把软件学好就行了,也许这对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合适。但笔者认为,掌握了设计软件的学生,只能算是合格的毕业生,离优秀毕业生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现在就业竞争的压力,光有这些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二、如何应对软件对于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例如学生在学习3Dmax软件的时候,尤其在临摹一些优秀作品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学会软件而机械地模仿,把重点全部放在软件各种命令的本身,还有一种就是带着问题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设计想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色彩?为什么家具要这样摆放等。前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种机械模仿,而后者却带着问题、想法去学习这种软件,我们当然推崇后者的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懂得学习软件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设计灵感的一种培养,通过临摹范例,学习了除软件本身以外的很多知识,不要做软件的奴隶。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建议有如下三点:
1.教学手段灵活化
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讲学――上机”的软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对于软件技术教学的考评方法不再采用传统考试方式,而是结合设计工程图纸的制作检验学生软件应用的能力(除了把最终图纸成果质量作为评价依据以外,平时学生上机实操过程也应该是考评依据之一)。又如教师可仅仅指定针对某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若干软件问题,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寻求解决方案,最终成果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图纸,也可以是调研报告。
2.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化
高校学生处于学习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学习能力强、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涉猎各种专业知识,从而摆脱学生的知识来源仅依靠教师讲学这种的孤立方式,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在学习软件的同时,更加注重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由软件学习范例引发更多的有关于设计上的思考。
3.教师知识来源的多样化
软件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其本身的课程,应该发挥其他如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景观、建筑经济等学科专任教师的能动性,在教学内容中向学生介绍学科相关的应用,这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易于理解记忆。另外校外的多种信息媒介如专题网站、软件讲座和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等均是这些软件知识鲜活的来源。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研究评述
一、产业转移内涵的三种表述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历时10年之久,早在2002年的一项对东部105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近60%的企业表示会在几年内进行扩张和转移。据有关方面测算,仅东南沿海四省市(粤浙沪闽)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据统计,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纺织服装业投资增速居全国之首,产量同比提高30%以上。关于当代中国产业转移何时出现的,陈耀、冯超(2008)认为2004年沿海地区工资上涨以及出台的“劳动法”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2005年起人民币持续升值,2006年起调整部分商品的退税率,2007年施行加工贸易管制政策使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影响下,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纷纷向邻近地区转移或者投资,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近年来,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区域产业转移内涵讨论非常热烈,并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位移论。位移论认为,产业转移是指某种产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转移。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例如,郭元晞、常晓鸣(2010)认为: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生产形式整体或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行生产活动。陈耀(2009)认为,所谓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迁移现象。符正平、曾素英(2008)认为:“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移动现象,移动的可以是产业链上的某一个或几个活动,也可以是整个产业。”魏玮、毕超(2010)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在一国内部,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表现为生产中心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换,如此则可以用不同区域的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份额变动,来反映区际产业转移情况。”郭少新(2006)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指企业依据竞争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等方式,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将部分生产环节或整个企业在空间上迁移的经济现象。”刘力(2009)研究表明,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近距离扩散特征,且是市场机制引导结果。大多数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毗邻珠三角经济圈,这样有利于产业配套和产业发展的便利性。
2.过程论。相对于位移论强调产业转移的空间属性而言,过程论则强调产业转移具有时间属性,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熊必琳、陈蕊、杨善林,2007)认为:“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 在某一区域范围内i产业的成长伴随着区域外该产业的扩张或衰退,当该区域完成其主导产业的转换时,一个连续的产业转移过程就将终止。”戴宏伟、王云平(2008)认为,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马子红、于干千、胡洪斌(2010)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 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马子红(2006)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3.时空论。时空论是将上述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认为产业转移既是空间位移,也是一个时间过程,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如:赵坚(2009)认为认识产业转移要包括产业类型、地理空间和时间等三个纬度,从时间上看就是产业转移的时机。他将影响产业转移时机的因素归纳为四类,即经济周期及阶段、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及阶段、产业优化时期、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等。陈建军(2007)认为:“所谓产业转移,主要指产业区域转移,一般地说是由于资源供给或(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以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经济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石奇、张继良(2007)认为:“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条件下综合了区域间的投资与贸易活动、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区域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出地和转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动因)方面,研究者给出了很多观点,他们列举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性、产业配套性、商务成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
1.区域经济差异与要素禀赋。按照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上,发达地区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辐射是必然的。从这一角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有不少成果。例如,王然(2009)认为:“决定产业转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国家间(或地区间)的生产力发展差距。”生产力差距是决定产业转移的一般因素,就我国而言,还存在特殊原因,并认为,“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殊因素”。张婷婷、高新才(2009)认为:“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发达地区企业在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
多淑杰(2010)从产业链特征和地理(区位)特征上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产业链特征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表现在:上下游产业间的垂直关联和集聚、部门水平关联和集聚、产业链要素偏好等方面;地理区域空间内的要素资源、市场规模、交通通信、对外开放、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区域产业转移。
魏玮、毕超(2010)将影响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区位决策的因素归纳为市场规模、集聚效应、原材料丰裕度、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以及经济政策六类。他们对1998到2007年间,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区际转移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效应、劳动力素质、以及原材料丰裕度对企业区际转移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劳动力成本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劳动力素质对企业区际产业转移有显著的正效应,表明移入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而并非如有些学者担忧的,移入中西部的多为淘汰的落后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政策对企业区位决策无显著影响。表明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是成本导向而非市场导向。产业政策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内陆省份常常陷入同质性优惠政策竞争,政策差异并不明显,相应的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也较小。
2.区域商务成本。从成本的角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是很多学者的共同观点,例如,马子千(2006)提出:“探讨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应更多地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际产业转移,其转移主体都是企业,企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是考虑成本因素。”并由此认为:“分析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应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来考虑。”根据一项关于“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34%的珠三角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升(包括劳动成本与土地成本)是导致企业迁移的主要原因。根据“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有43%的企业表示企业迁移原因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与产业转移相关的成本主要是具有区域属性的商务成本,因此这一概念频繁地被用于产业转移分析中。张少军、李东方(2009)提出:“商务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一般可分为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类。要素成本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水平;而交易成本主要是与制度相关的成本,与市场化程度、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效率与税费、基础设施和法制化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商务成本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机理,两位学者给出了这样的描述:“一般来说,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营商环境不佳(如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欠发达、基础设施差、法治化程度低和政府服务不规范),因此交易成本会比较高;而要素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往往生产者服务业、基础设施、法治水平和政府服务高度发达,因此交易成本会比较低。”
与此同时,顾慧君(2009)也认为一个区域是否发生产业迁移取决于成本,但是他把成本归类为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如果具体到区域上,生产成本基本上就是要素成本,而贸易成本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因此两者的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
丁永志、刘兴堂(2009)把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因素分成规模经济的外部性和流动成本两类。他们提出:“一个区域的经济规模越大,企业数量越多,则区域中企业获得的外部性越大。”另外,从要素流动成本上看,东部地区的发展,吸引了中西部地区要素向东部地区流动,要素流动成本本应由东部地区企业承担,但由于我国资源价格和流动成本并未完全反映市场价格,因此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
3.离心力和向心力。区域产业转移受到产业转移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影响,推力就是离心力(产业转移出去),拉力就是向心力(产业吸引进来)。其中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用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代表,两者变动速率的权衡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少军、李东方(2009)提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是集聚还是转移,取决于推动地理集聚的向心力(centripetal)和促进空间扩散的离心力(centrifugal)之间的动态演变和力量权衡。依据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2007),向心力主要包括前后向关联效应(产业配套)、密集型劳动市场和溢出效应(生产要素的禀赋);离心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非流动性和要素价格等。产业集中还是扩散是向心力和离心力权衡的结果,当向心力大于离心力,经济活动的集聚就会继续强化;反之,经济活动就会通过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扩散。”
任志军(2009)将上述推力和拉力具体运用到区域产业转移分析上,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力因素概括为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拉力因素概括为市场引力、低生产要素成本、政府政策等。
无论是推力还是拉力,一些学者发现两种力量均存在反作用力,郭丽(2009)使用了产业转移粘性这一概念来分析制约产业转移的因素。所谓转移粘性是指“在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从而出现粘性。”任志军(2009)认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力因素包括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等。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斥力因素包括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低等。
在分析产业转移推力和拉力的双项属性上,学者们经常提到的因素不外是路径依赖性、产业配套性、劳动力流动性、产业承接力等。
路径依赖性是制约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转移粘性的主要原因。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以往的选择制约着今后可能的选择。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是指某区域产业发展形成的惯性锁定了发展路径,使之难以产生区域产业转移。导致路径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是:沉没成本、地缘联系、制度安排等。
产业配套性具有粘性作用,既是转出地的拉力和推力,也是承接地的拉力和推力。张三峰、杨德才(2009)以我国中部地区为样本,运用81个地级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性,并以此研究产业配套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根据他的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换言之,东部地区目前的产业融合性较低不利于承接制造业的转移。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研究评述
一、产业转移内涵的三种表述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历时10年之久,早在2002年的一项对东部105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近60%的企业表示会在几年内进行扩张和转移。据有关方面测算,仅东南沿海四省市(粤浙沪闽)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据统计,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纺织服装业投资增速居全国之首,产量同比提高30%以上。关于当代中国产业转移何时出现的,陈耀、冯超(2008)认为2004年沿海地区工资上涨以及出台的“劳动法”使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2005年起人民币持续升值,2006年起调整部分商品的退税率,2007年施行加工贸易管制政策使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影响下,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纷纷向邻近地区转移或者投资,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流动,启动了“块状经济”的跨省复制。近年来,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区域产业转移内涵讨论非常热烈,并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位移论。位移论认为,产业转移是指某种产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转移。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例如,郭元晞、常晓鸣(2010)认为: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生产形式整体或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行生产活动。陈耀(2009)认为,所谓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迁移现象。符正平、曾素英(2008)认为:“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移动现象,移动的可以是产业链上的某一个或几个活动,也可以是整个产业。”魏玮、毕超(2010)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在一国内部,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表现为生产中心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换,如此则可以用不同区域的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份额变动,来反映区际产业转移情况。”郭少新(2006)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指企业依据竞争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等方式,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将部分生产环节或整个企业在空间上迁移的经济现象。”刘力(2009)研究表明,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近距离扩散特征,且是市场机制引导结果。大多数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毗邻珠三角经济圈,这样有利于产业配套和产业发展的便利性。
2.过程论。相对于位移论强调产业转移的空间属性而言,过程论则强调产业转移具有时间属性,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熊必琳、陈蕊、杨善林,2007)认为:“产业转移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 在某一区域范围内I产业的成长伴随着区域外该产业的扩张或衰退,当该区域完成其主导产业的转换时,一个连续的产业转移过程就将终止。”戴宏伟、王云平(2008)认为,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马子红、于干千、胡洪斌(2010)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 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马子红(2006)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3.时空论。时空论是将上述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认为产业转移既是空间位移,也是一个时间过程,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如:赵坚(2009)认为认识产业转移要包括产业类型、地理空间和时间等三个纬度,从时间上看就是产业转移的时机。他将影响产业转移时机的因素归纳为四类,即经济周期及阶段、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及阶段、产业优化时期、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等。陈建军(2007)认为:“所谓产业转移,主要指产业区域转移,一般地说是由于资源供给或(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以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经济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石奇、张继良(2007)认为:“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条件下综合了区域间的投资与贸易活动、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区域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出地和转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动因)方面,研究者给出了很多观点,他们列举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流动性、产业配套性、商务成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
1.区域经济差异与要素禀赋。按照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上,发达地区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辐射是必然的。从这一角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有不少成果。例如,王然(2009)认为:“决定产业转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国家间(或地区间)的生产力发展差距。”生产力差距是决定产业转移的一般因素,就我国而言,还存在特殊原因,并认为,“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殊因素”。张婷婷、高新才(2009)认为:“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发达地区企业在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不断转移的过程。”
多淑杰(2010)从产业链特征和地理(区位)特征上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产业链特征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表现在:上下游产业间的垂直关联和集聚、部门水平关联和集聚、产业链要素偏好等方面;地理区域空间内的要素资源、市场规模、交通通信、对外开放、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区域产业转移。
魏玮、毕超(2010)将影响区际产业转移中企业区位决策的因素归纳为市场规模、集聚效应、原材料丰裕度、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以及经济政策六类。他们对1998到2007年间,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区际转移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效应、劳动力素质、以及原材料丰裕度对企业区际转移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劳动力成本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劳动力素质对企业区际产业转移有显著的正效应,表明移入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而并非如有些学者担忧的,移入中西部的多为淘汰的落后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政策对企业区位决策无显著影响。表明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是成本导向而非市场导向。产业政策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内陆省份常常陷入同质性优惠政策竞争,政策差异并不明显,相应的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也较小。
2.区域商务成本。从成本的角度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是很多学者的共同观点,例如,马子千(2006)提出:“探讨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应更多地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际产业转移,其转移主体都是企业,企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是考虑成本因素。”并由此认为:“分析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应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来考虑。”根据一项关于“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34%的珠三角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升(包括劳动成本与土地成本)是导致企业迁移的主要原因。根据“珠三角企业迁移原因”的调查问卷,有43%的企业表示企业迁移原因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与产业转移相关的成本主要是具有区域属性的商务成本,因此这一概念频繁地被用于产业转移分析中。张少军、李东方(2009)提出:“商务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一般可分为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类。要素成本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水平;而交易成本主要是与制度相关的成本,与市场化程度、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效率与税费、基础设施和法制化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商务成本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机理,两位学者给出了这样的描述:“一般来说,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营商环境不佳(如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欠发达、基础设施差、法治化程度低和政府服务不规范),因此交易成本会比较高;而要素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往往生产者服务业、基础设施、法治水平和政府服务高度发达,因此交易成本会比较低。”
与此同时,顾慧君(2009)也认为一个区域是否发生产业迁移取决于成本,但是他把成本归类为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如果具体到区域上,生产成本基本上就是要素成本,而贸易成本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因此两者的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
丁永志、刘兴堂(2009)把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因素分成规模经济的外部性和流动成本两类。他们提出:“一个区域的经济规模越大,企业数量越多,则区域中企业获得的外部性越大。”另外,从要素流动成本上看,东部地区的发展,吸引了中西部地区要素向东部地区流动,要素流动成本本应由东部地区企业承担,但由于我国资源价格和流动成本并未完全反映市场价格,因此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
3.离心力和向心力。区域产业转移受到产业转移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影响,推力就是离心力(产业转移出去),拉力就是向心力(产业吸引进来)。其中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用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代表,两者变动速率的权衡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少军、李东方(2009)提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是集聚还是转移,取决于推动地理集聚的向心力(Centripetal)和促进空间扩散的离心力(Centrifugal)之间的动态演变和力量权衡。依据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2007),向心力主要包括前后向关联效应(产业配套)、密集型劳动市场和溢出效应(生产要素的禀赋);离心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非流动性和要素价格等。产业集中还是扩散是向心力和离心力权衡的结果,当向心力大于离心力,经济活动的集聚就会继续强化;反之,经济活动就会通过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扩散。”
任志军(2009)将上述推力和拉力具体运用到区域产业转移分析上,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力因素概括为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拉力因素概括为市场引力、低生产要素成本、政府政策等。
无论是推力还是拉力,一些学者发现两种力量均存在反作用力,郭丽(2009)使用了产业转移粘性这一概念来分析制约产业转移的因素。所谓转移粘性是指“在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从而出现粘性。”任志军(2009)认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力因素包括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等。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斥力因素包括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产业配套能力低等。
在分析产业转移推力和拉力的双项属性上,学者们经常提到的因素不外是路径依赖性、产业配套性、劳动力流动性、产业承接力等。
路径依赖性是制约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转移粘性的主要原因。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以往的选择制约着今后可能的选择。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是指某区域产业发展形成的惯性锁定了发展路径,使之难以产生区域产业转移。导致路径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是:沉没成本、地缘联系、制度安排等。
产业配套性具有粘性作用,既是转出地的拉力和推力,也是承接地的拉力和推力。张三峰、杨德才(2009)以我国中部地区为样本,运用81个地级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性,并以此研究产业配套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根据他的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换言之,东部地区目前的产业融合性较低不利于承接制造业的转移。
关键词: 项目教学 环艺设计专业 课程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
长期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以讲授和模拟实践来进行,通过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众所周知的弊端,而目前进行的项目教学改革,正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用的一种尝试性探索,这种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方法,对老师和学生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实,项目教学已经在英美等很多国家普遍应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产生于20设计80年代,是以来自生产一线公司或企业的实际完成项目为教学任务,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将课程内容融合于其中,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立足于学生就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完全的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所传授的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任务中,利用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方面;在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往往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项目任务进行衔接整合,首先,对整个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的提出每个阶段所要进行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其次,针对教材内容,老师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组织和整合其内容,这种组织和整合有可能打破传统教材所给予的秩序性和系统性,而这些内容将依据项目任务为引导进行重新梳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有效的纠正传统教学教与学相脱节的弊端,使学生和老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真正的完成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
(2)在教学模式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教师讲授、自学和相互学习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理论或实践知识的学习;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主要对主体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评价等作用,并负责整个学习任务运作过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成果的检验工作;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而小组内部可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3)在成果表现上:与传统的教学成果不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在教学成果上呈现多样性,主要在于项目教学允许各学习小组的个性化体现,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完成形式上,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项目教学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将教学内容融合于社会实际工程项目中,以合作企业为背景,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为平台,围绕着培养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展开的开放式项目教学,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体现在开放学习形式与教学方式、过程化的实践管理和学习环境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这种主动的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引导着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引导他们不断的追求进步;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项目教学方面,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征:其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工程项目适合进行项目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每一个项目可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学生在循序渐进或螺旋上升的模式下学习或巩固所学内容。其二、环艺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复杂性,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的知识,既有理论也有技能,而完成任何一个项目,都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
我们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从中可以看到项目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运行程序。
2013年,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进行了项目教学改革,教学的对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二的学生,教学项目的来源是某房地产公司的售楼中心的设计,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等前期专业基础的教学内容,后期将进行毕业设计等教学,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为5~6人,在整个《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总共划分为三个课程实施阶段,具体课程设计实施如下:
(1)设计前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教学的目的,布置教学任务;在这一单元课程中,首先要介绍和分析项目任务、划分小组以及明确小组内部任务分工;同时,需要明确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对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其中,项目分析主要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分析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和拓展的知识内容;并根据项目任务,制定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目标要求,可以使学生掌握招标文件所包含的相关问题,了解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教学项目实施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程设计项目与社会岗位任务相衔接,在设计公司的岗位工作中,设计程序一般按照项目调查、项目概念设计、方案细化、施工图的绘制、项目投标这一过程完成,我们则根据这一程序来组织教学项目内容的实施,具体如下:
①项目前期调查、工地测量、实际项目考察等
在实施的初期阶段的单元课程中,先要对项目任务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项目前期调查,明确项目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所给定的条件,从而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同学进行工地测量,确定图纸和现场之间的差距,感受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可安排同学们对已完成的相关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观摩,从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和学习相应的设计内容。这一阶段学生要学会研究标书、提交调查报告、测量工地等学习内容。
②项目空间平面规划
学习小组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和已知的条件,讨论明确设计的方向,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空间整体的设计内容,如平面规划、色彩与材料方案等。在此前提下,继续进行下面的设计。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设计负责人应该学会根据成员的特点安排各自的任务,而小组成员应该注意各自的设计风格等内容不能跨越小组讨论范畴。
③概念设计
在这一单元中,小组成员进行各自分工,每个成员完成一个独立小空间的设计设计意象,要求提交的材料如设计创意、色彩和材料意向图等。这一阶段主要学习设计理论等内容,注意各类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使用。
④设计细化和表现
老师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概念的汇报,在此,老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提出意见,小组成员根据意见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通过后绘制效果图和施工图。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主要学习的是设计的表现技法及电脑软件的应用技能等。
⑤设计成果汇报
针对设计的完成情况,按照投标模式,组织成果汇报,可与实习基地相联系,安排一线的设计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进行设计内容的评价,根据招标要求来确定方案的优劣。
(3)综合评价
教师在课程的后期,可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建筑装饰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项目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课程同步的社会工程项目:由于课程安排的时间关系,往往不能够同社会项目完全的吻合,因而工程项目的来源需要多种渠道;
(2)学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而开放型项目教学则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参与项目的开发,解决实际问题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刚开始往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现随大流的情况,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3)与项目同步的教学内容的抉择:课程内容按照社会职业岗位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一过程需要整合较多的学习内容,可能会完全打破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课程时间安排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一线企业进行调研,扩大校企合作,在社会项目来源稳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真实的带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中,并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就业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蒋述东 .项目教学的特征及适应性研究 . 教育与职业.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