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范文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实践

1.引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认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构想转变为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基本目标是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并从中受益,学习到可持续未来和实现社会积极转变所需要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一新的发展目标。

2.面临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学生能学习到可持续未来和实现社会积极转变所需要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体系又以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资源为核心的。高中数学哪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哪些内容能让学生关注环境、关注地球资源?教师只有将这些思考清楚,才能组织合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3.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思考

目前更多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方法总结,教学模式上多以启发传授为主,自主探究范围有限,在此情况下,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比如复习课、习题课、部分新授课,采用自主探究方式更为有效。将自主探究的时间拉长:课前预习、课上讨论、总结、课后反思,也只能是部分课型选用,否则,只能加重学生负担,为探究而探究,既浪费学生宝贵时间,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得不偿失。同时也不能一味摒弃启发式教学模式,毕竟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最经典之笔,堪称教育思想的国宝,经过千年实践,它的作用有目共睹。所以,启发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最终目标,以往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类比猜想、对比观察、化归分析、思维顿悟等等。在这些方法中,从已有问题出发,通过类比猜想、对比观察,主动改变条件、结论,就能发现并提出新的有效问题。所以,数学学科“变式”教学是我们应继承并发扬的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变”蕴含在问题的条件中:代数式的结构,数字的不同范围,字母使用类型等:蕴含在结论中:等量关系是否可变为不等量关系?特值结论是否可推广到一般?蕴含在条件与结论的互化中。

4.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实践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设置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自主回顾递推关系的概念,并在已见过的求数列通项问题中找出八个习题,总结求解方法,归纳递推关系类型。进行第一次的独立理性思考,使复习内容前置,学生有足够时间思考,为课堂进一步理性思考提供保证。

课堂中,根据学生预习作业,提出引例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在系数、常数项改变的条件下,递推关系式可能的变化类型,使学生在第二次理性思考的过程中,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并通过学生自编新题,相互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感受获取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寻找式予结构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的常用思路与方法:在分析、探究数列递推关系的变化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归纳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过程中,进一步感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进而总结归纳出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通过设计课后探究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递推关系式可能的其它变型,进一步总结此类问题的类型及方法。本节课围绕问题思变与解决,使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都能充分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课题为《数列的通项公式探究》—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

4.1 教材分析

求通项公式是数列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常用方法.递推关系式结构多样,由其求通项公式方法灵活多变.教材将递推关系放在数列概念之后,等差、等比数列之前,由于知识、方法储备不够,学生对这节内容掌握仅停留在观察、猜想层面上,与其在数列一章中的要求、地位不符,因此,本章结束后,有必要专门补此节内容,使学生能从内在联系上,认识不同递推关系式,并在变换条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体探索,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4.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理解数列的递推关系;在探究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式子结构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的常用思路与方法;在分析、探究数列递推关系的变化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归纳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过程中,进一步感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师生、生生合作,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创设发现问题的环境,引导学生掌握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4.3 指导问题探究举例

问题1: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理解递推关系的概念;

问题2:整理至少八个由递推关系

完成学案问题探究1:按所给问题的递推关系式结构,将其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与理由

问题探究2:思考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完成学案问题探究2。

5.结语

通过变式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创新性,充分体现尊重科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价值观。通过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增强独立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飞虎.化学教学中应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育[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5)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伦理教育;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49-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中,人类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观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987年4月27,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将给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明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加深,工程伦理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先兴起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在工程院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8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获得了政府、大公司和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从世界范围来看,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课程的地位已经确立。许多国家已经把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教育的计划中普遍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是两者都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都是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是两者都倡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而工程伦理的发展也已从人际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问题,使工程师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从这点看,两者有一致性。 

三是两者都以人类的伦理道德为最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需要的,有着深厚的伦理背景,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伦理文化的精华。工程伦理教育本质是一种伦理教育,以伦理为依托,其要旨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在工程活动中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具有深刻的伦理判断力。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有着共通性。 

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这就使得影响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观或多或少会对工程伦理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变迁角度而言,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工程活动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广泛而直接,但在当前我国的许多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的负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为人们在考察、反思工程问题的时候,应多视角、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工程,不仅仅只局限于技术的角度,还要从伦理层面来认识,处理好工程活动的开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以对他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实施工程,这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对现代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能从伦理视角审视工程的、有责任感的工程师,这才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有利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从工程教育发展角度而论,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培养的工程师极具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种没有价值、伦理、人文精神的工程教育忽略人、社会、环境的三位一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工程教育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改变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教育现状,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只有当人的自身获得解放与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毫无疑问,工程伦理教育能够完成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人的使命,以契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第一、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二、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环境意识提供思想源泉;第三、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以伦理道德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撑。总之,只有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才能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性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有益借鉴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持续观和平等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改变了传统发展观人与物颠倒的错误认识,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价值与尊严。这对于整个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伦理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要求工程伦理教育应面向可持续发展来定位。

(一)工程伦理教育不仅要注重人际伦理教育,更要吸收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教育资源的精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基于此,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伦理教育,在这方面无疑有优势,但应有所侧重,其重心应放在加强工程师的环保意识,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强化工程师的责任意识上,养成其为群体或人类共同福祉考量的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二)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种尊重自然、顾及后人、注重人文理性的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虽然工程伦理教育本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但在其实施教育过程中仍要始终注重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培养工程师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不仅讲究设计、管理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工程活动的人文关怀,赋予工程活动以人文理性,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安全与福祉,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超越价值。 

(三)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 

工程伦理教育的产生发展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事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理论指导,理论好比指导我们冲锋陷阵的一面旗帜,只有科学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两个方面协调发展,达成和谐统一,工程伦理教育才能切实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去完成其历史使命。我们应深入系统地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理论,探讨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构建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推动和加快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使工程伦理教育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国际型思维,向国际先进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学习,勇于将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国际工程伦理教育之中,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二、要积极推进与国外理工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邀请国外教师讲学或授课,组织教师或学生到国外理工科院校考察和学习。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外同行学术上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缩短与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差距。 

综上,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57. 

[3]王耀中.科学发展观与现代交通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世界地理教学 可持续发展观 教育 教学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本文探讨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如何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渗透到世界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促进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存。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当今人类世界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在今天尤其具有尖锐而鲜明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今世界三大主题的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在和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本国经济,通过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然而,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不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当今世界第三大主题。在三大主题的相互关系中,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他两大主题的物质基础,没有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平和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今世界三大主题的和谐统一,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大学生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其次,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地理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学好世界地理,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在大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否则,人类是自掘坟墓。

3.可持续发展观教育被边缘化的危险

虽然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可持续发展也已经成为世界地理教学的共识,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目前有被进一步弱化和淡化的危险。在教学中相应存在说得多,落实少;表面上重视,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缺乏统筹等棚架现象,直接了导致世界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在教学中的边缘化。

二、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可行性分析

世界地理教学应着力从人的主体行为视角出发,重视研究各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由及其对策。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地理环境、利用地理环境、改造地理环境的实践中,明确人类生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系统发展观,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观。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解读世界地理知识,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

1.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优势分析

娄昭,李宪荣在《高校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探索》一文中提到:“《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中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科中最具区域性、综合性与人地相关性的学科,是自然与人文、部门与区域、基础与应用交叉的课程,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及进行区域专题综合研究重要意义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为21世纪公民素质教育及适应WTO提供必备知识的课程。”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大学生们以思想活跃著称,他们早已厌倦了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待这个群体,只有针对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育方法才能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学科优势,世界各国地形地貌、人文地理不尽相同,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不相同,可以激发兴趣;第三,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在《世界地理》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灵活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思维空间,成为大学生们的兴趣所在。

2.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劣势分析

世界地理的教育内容抽象,如何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可以沿袭,如何把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如教科书第六章亚洲第一节概述中提到: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东部,是地球上最大陆块――亚欧大陆的主体。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3′S,南北所跨纬度之广为各大洲之最,使亚洲在气候上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如何用可持续发展观加深学生的理解难度很大。

3.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机遇分析

当今世界,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予以专门研究。如2009年12月19日下午落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通过了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世界正在发生的时事形势为世界地理教育中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挑战分析

在大学生世界地理教育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没有定规可循,学生思维活跃,目前,世界地理教科书内容抽象、枯燥,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全部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未来教学工作的障碍。

三、在世界地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具体做法

世界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展过程贯穿了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始终,学习世界地理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因此,在世界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突出的教学理念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以及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做法如下:

1.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世界地理教育传统教学的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内容老师是照本宣科,完全是一种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可持续发展观引入世界地理教学就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万来珍在《关于当前高校地理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要在高校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并根据地理学科特色,探讨地理图导程序化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世界地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非洲地理的教学中,对非洲的地形,教科书中这样形容:“非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非洲最占优势的地形是高原,除极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外,整个非洲大陆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原,平均海拔为650m,略低于亚洲大陆;但高原面积之广,则冠于各洲。高原的边缘非常清晰,它和海岸之间有一条平原地带。平原一般不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它好象是为高原镶嵌的绿边。”然而,在这个美丽而古老的非洲大陆上,正在引发一场生存危机。无休止的战争、部族仇杀、自然灾害,加上工业化。绿色正在一步步退去,死亡的阴影向非洲人民一步步袭来。因此,在世界地理教学中,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在传授抽象地性知识时,结合非洲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制作课件,通过这些课件,使大学生们认识到非洲的现状:那就是:非洲许多国家的自然环境正在进一步地恶化,许多国家的经济在衰退、人民流离失所,到处是等待救援的难民。战争和饥饿正在困扰这些非洲国家。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这些难民的周围,绿色植物正在减少,战争和军事工业消耗着大量资源。在教学中,可以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非洲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引发大学生去思考。在教学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老师逐步退到幕后,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世界地理产生直觉的反应,引导大学生理解、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呼吸、心跳一样自然,从而达到不断世界地理教育质量的目的。

2.自觉培养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林宪生,单良在《地理课程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怀》一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特征是地理课程选择的依据,是地理知识转化的维度,是地理教育目的的根本指归,主张把谋求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三者统一作为地理教育的目的追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联系其他学科形象地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例如,澳大利亚牧草非常丰富,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但是,由于人们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几乎给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教科书中写道:“在1859年,从欧洲引进24只家兔放在墨尔本动物园里,后来由于一场火灾,兔子栅被烧,兔子窜奔野外,由于环境适宜,所以在草原上迅速繁殖。几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陆,到处啃食牧草和麦苗,造成很大祸害。虽然想方设法捕杀,并安装了长达几千公里的防兔网,但至今这一祸害仍未能根除。”通过图文并茂的讲授,从而引发学生们去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如何让地球为我们永续利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能。培养大学生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成为教师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研制课件,生动形象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变迁,以及温室气体、酸雨、战争、工业化对世界的未来影响,未来10年、20年、100年地球将是什么样子。如果整个世界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20年、100年地球将是什么样子。通过直观的、对比明显的教育,使学生在世界地理教育中自觉培养胸怀天下,关注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结语

大学世界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在大学地理教学中引入科学发展观刻不容缓。只有不断创新大学世界地理教学方法,在大学世界地理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不断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校世界地理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娄昭,李宪荣.高校《世界地理》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探索[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8).

[2]万来珍.关于当前高校地理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05).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拉动系数;交通运输方式

中图分类号:TD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251-01

现如今交通运输已经成为社会大系统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发展越来越快,人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随着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存量的相对短缺、运输耗费的不断增加等问题暴露也越来越严重。因此,21世纪的交通运输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发展,使运输资源资源在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1、交通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

由于经济、政治、地域的不同,可持续发展有一些理解和解释上的差异。中国的观点是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强调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摆脱贫困,促进实现控制人口增长与保护自然的目的。

1.1 运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在:满足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需要,以合理的运输网络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达到人口有序移动的目的;使商品和信息更方便的流通;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发展的公平性,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解决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设施等生产要素相分离的矛盾[1]。

1.2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土地、水资源、木材、刚才、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以及石油产品和煤等能源都是交通运输中需要使用的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有些资源需求量极大。所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可持续。

1.3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约束条件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相得益彰的,交通运输是利国利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在运营阶段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资金和技术保障提供了经济支持。然而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所以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应控制一下这些问题:(1)各种运输方式的废弃物排放,如汽车尾气及铅污染、船舶的生活垃圾及油污染,噪声等。据有关数据反映,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公路的单位污染强度最重。因此应该大力控制和治理公路运输的废弃物排放。(2)噪声污染。通过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噪声强度的对比研究发现,噪声强度最大的为公路,其次是飞机。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对建筑材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以后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须建造隔音墙等类似作用的保护措施[2]。

2、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

交通运输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产业,因此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它的广泛社会影响,尤其是铁路运输具有普遍服务的功能,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是基础,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顾巨大的社会效益。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交通运输工具增多和路线延长,但会导致噪音、空气污染、滥占土地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坚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环境造成发面影响,只有发展才能生存,没有生存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建通运输发展的核心目标,这种发展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作用是相互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表现出发展的共同性和公平性。目前有两个途径达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交通运输与系统外部环境即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二是交通运输与系统内部即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交通运输方式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和协调促进了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加速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3]。本文将着重讨论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3、交通运输与外部要素的相互作用

3.1 交通运输与社会

交通运输社会的影响表现在生活、国防、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完善的交通运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们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巩固人民民主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56个民族之间实现科技文化交流,改变了原本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状态。还有促进了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国防,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加快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4]。

3.2 交通运输与经济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交通运输业是最基础的子系统,其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是其他各子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主要承载体,作为纽带和桥梁将各产业、各地区、各部分联系起来,是使国民经济大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随着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达越来越明显。交通运输会改变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方式,具体表现在拓宽市场空间领域、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加快资金的周转率、影响国民经济布局等方面。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交通运输业通过三种影响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前向效益,诱导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的出现(2)旁侧效应,指的是运输业对所在地区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及地区经济的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的影响;(3)后向效应,表现在对某些供给资料部门的影响[5]。

4、结论

交通运输科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等方面,内部影响体现在交通运输方式的配置与优化。外部影响与内部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实现程度。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是交通与社会、经济、资金和环境相互协调,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其选择与配置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应结合各地的特征,建造合适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智伟.浅析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186.

[2] 朱超,崔敏,高永亮,廖娟.交通运输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15,02:50-53+59.

[3] 段睿.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4:71-72.

篇5

关键词:契合度理论;任职教育;教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个教学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上,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乃是教员的能力素质,因此,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石。

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组织中,具有胜任当前和未来工作的能力素质,有不断扩展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的空间,能通过学习、培训获得发展和超越的动力,有较强的职业满足感。

然而,任职教育显著的实践指导性、动态性、综合性等特征和要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队伍的人才分层。通过对三所军队院校和两个教导大队的调查发现:在理解组织目标、适应任务需求等方面,任职教育教员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教员,能够完全理解组织目标并与之相一致,能主动根据任务要求调整努力方向,重视学习,善于合作,一专多能,有较强的职业满足感,是任职教育的中坚力量。

第二层次的教员,能够理解组织目标并努力趋同,在组织的帮助与培训下能够胜任某些任务,愿意学习与合作,在不断进步中获得职业满足感,是需要时间历练、实践磨砺的可用之才。

第三层次的教员,基本不理解组织目标或不能与之相一致,对任职教育的任务特点与要求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教学质量低,不重视学习与实践,职业满足感低,是需要组织下大力帮助或者转岗交流的对象。

由此可见,作为任职教育质量建设之核心的教员队伍在与组织和任务的契合上还存在着参差不齐、供给和需要不平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单位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契合度理论

契合度理论又称为个人-环境契合理论,其研究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它指的是个人和环境互相得到供给和需要的平衡。在契合度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个人-组织契合度和个人-工作契合度。

(一)个人-组织契合度

个人-组织契合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它是指个人人格特性、信仰、目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策略性需求、组织规范、组织目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表明: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员工的绩效、组织认同、工作满意度、缺席率、参与度显著相关。

Kristof (1996) 认为个人-组织契合度可划分为如下四类:(1)个人与组织文化价值观契合度;(2)个人与组织目标契合度;(3)个人需求与组织结构契合度;(4)个人人格特质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以上对比的相符合程度越高,个人与组织的契合度就越高。

1.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契合

朱青松等将员工价值、组织价值进行组合,得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契合的四种类型,当前者与后者契合度高时,个人满意度和绩效较高,组织绩效和组织发展较好。

其它研究揭示:当员工与组织具有相符合的价值观时,可以降低员工的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使其更加投入地工作。

2.个人与组织目标契合

Schneider(1987)认为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间相似程度愈高,个人与组织的契合程度就愈高,这有助于组织达成预定的目标,而员工也可实现个人目标,获得组织与员工的双赢。这样,不仅组织绩效提高了,员工也得到了成长。

3.个人需求与组织结构契合

员工提供其工作能力以换取组织所提供的报酬或福利,而与之相对的组织也提供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工作条件以吸引员工为组织作贡献。当彼此间越能符合对方的要求,双方就越契合,越能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支配他为组织的发展作出额外的努力。

(二)个人-工作契合度

个人-工作契合度是指个人与其工作的匹配程度。它是个人的特质与工作的特性比较后得到的结果,反映了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

个人-工作契合度可以分为三种:供给-需要契合(Supply-Value Fit,即:S-V)、要求-能力契合(Demand-Abilities Fit,即:D-A)和自我概念-工作契合(Self Concept-Job Fit,即:SC-J)。

S-V是当组织能满足个人需要、欲望或喜好时产生的契合,组织的供给如财务资源,成长机会等。D-A是当个人能力达到组织的需求时的契合,员工的供给如经验,对组织的承诺,努力等。SC-J是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工作任务的特点及必须的工作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前两者属于互补性契合(Complementary Fit),是一种外在契合;后者属于一致性契合(Supplementary Fit),是一种内在契合,它解决的是“工作是否让我成了我想成为的那种人”的问题。

美国学者Kristof强调组织和工作与个体特征之间复杂的交互契合作用才是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根据Hertzberg的理论,工作特征也可分为外在特征与内在特征两大类。外在特征包括有合适的实体工作环境、恰当的薪资水准等;内在特征包括别人的肯定、自我的成长等。

此外,国内外有学者对员工需要及激励问题的研究显示:员工对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十分强烈。根据工作特质和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自我概念-工作契合度,这种深层次的内存契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敬业度。

三、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单位促进教员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层面教育,任职岗位、学员成分与任务要求的多样性造成了学历教育时期的许多学科不再适用,导致了新兴学科的出现和学科间不断的交叉与融合,这就需要教员积极探索任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主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与之相匹配,在为组织创造高绩效的同时获得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

然而,理解组织目标、适应新型教学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时间、实践、学习缺一不可。这既需要教员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更需要单位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教员的可持续发展。

在提高个人-组织契合度方面,首先,要增强和深化任职教育新理念。对于绝大多数部队教育工作者而言,自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便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着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宏观的价值观方面与组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微观方面,还存在着如何理解组织文化的问题。各个任职教育单位不仅需要打造特色鲜明、推动发展的组织文化,更需要将任职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到文化观中,并通过反复宣传、细化分解、环境营造等手段使之深入人心;让每个教员自愿认可组织文化并成为其中能动的一员,主动去研究任职教育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动态的任务需求中将角色模糊与冲突降到最低,尽快进入新的工作角色。

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合理制定组织目标。任职教育单位要对当前及未来的承训能力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任务结构和教学人力资源,公开明确单位所承担的及可能承担的培训任务对教员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综合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在充分结合教员个体及群体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组织目标。这样,组织目标既为广大教员所知晓和认同,又可使教员将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单位的中长期发展有机融合,有效避免教员在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时出现定位盲目和方向错误的问题,从而提升敬业度和职业满足感。

在提高个人-工作契合度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因素和工作特征施加影响,采取与个体和工作相关的措施来激发和满足教员的内在成就欲望,进一步提升组织绩效。

第一,提供多渠道的学习和培训。单位应鼓励教员以服务任务需求为中心,通过在职自学、外送培训、换岗实践、交流代职等方式,拓宽自己的专业范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辟新的任职教育领域;同时,创造条件引导教员向“一专多能”发展。坚持每年选送优秀教员攻读硕士或博士,不断提高教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老教员、优秀教员的传、帮、带作用,对年轻教员制定和落实培养计划,使其尽快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以保证教员整体业务水平的稳步提升。

第二,营造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良好环境。任职教育单位应坚持“教研并举”,引导教员在致力于教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教学改革能力、论文撰写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可抽出专门经费支持教研课题的开发,经常组织教员参加部队内外的技术交流、学术年会和科技讲座等活动,鼓励他们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申报教学成果,使其在多方面找到与工作的契合点,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与自信。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任职教育单位应本着以人为本、注重激励的思想,强化督导功能,不断激发教员的内在活力。对那些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课时多、教学质量高、完成情况好的教员,应从行政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奖励。同时,将教员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情况与教学津贴的发放挂钩,将教员的业务素质、学术能力、研究成果与年终的评功、评奖挂钩;每年开展评选优秀教员和创先争优标兵活动。在单位内形成向先进看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四、契合度理论视角下,任职教育教员得以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首先,充分理解组织目标,使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之相一致。组织目标不是空泛的大话、套话,更不是与己无关的东西,它是每个任职教育教员发展方向的引领和指南。对于组织宏观的目标,教员应该认同和把握其精髓;对于微观的目标,教员应当清楚其细节并把它作为对自身的要求。通过对照组织目标与个人现状,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奋斗的方向和成长途径,制定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与单位发展相一致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这就不仅能满足单位需要,又能满足个体内在需求。

其次,坚持学习,持续提高任职教育的能力素质。任职教育学时少、周期短、岗位指向性明显,要求教员在知识整合、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和对岗位任职能力的认知方面始终走在学员前面。而要满足此需求,教员必须重视和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传授理念、触动思维、引领求索,才能厚积薄发,实现教员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教员要有自主学习的思想,自主承担学习责任并主动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机会。要奉行多元取向策略,学习广博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善于总结和反思。要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将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与智慧通过学习与交流的方式实现集体共享和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应。

第三,重视校本研究,不断拓展专业成长空间。校本研究不仅满足组织对教员能力深层次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教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是教员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培养问题意识。教员要善于发现那些制约和阻碍任职教育的因素,就此展开课题研究。再以研究结果指导实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和系统思考能力。

要增强团队协作。任职教育中所出现问题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教学研究课题的综合性,需要教员从孤岛式的独立研究走向合作。通过团队协作,不同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教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激活差异性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对教学与学术的独特见解和认识,促使高质量成果的产生。同时,在协作研究的团队中,每一个智慧闪光都可以得到其他教员的肯定与赞赏,每一次研究过程和结果都可以促进教员个体的能力跃升,这便事半功倍地增强了教员与组织、与工作的契合度,为教员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了道路,拓展了空间。

五、结束语

总之,在任职教育条件下,教员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军队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走向和兴衰。要使教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与动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其与组织、与工作的契合度。任职教育单位要在合理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供良性的政策引导和外部条件支持。教员个体要根据组织目标规划自身发展方向,坚持学习与创新,善于研究与合作,实现自我完善与超越,不断增强职业满足感,实现个人与单位的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Kristof A.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 (1).

[2]陈久明,赵滨.论任职培训条件下的教导大队教学管理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10,(5).

[3]李傲,李红勋.基于契合度的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观;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28-02

艺术教育领域从狭义上讲, 是指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们的专门工作, 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受众目标有学生、老师、业余爱好者、未来艺术家、家庭、社区以及其他行业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音乐、戏剧、电影、诗歌、美术、舞蹈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校、培训班、多媒体网络、交流演出、艺术活动等。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艺术 “创作”灵感 , 鼓励“亲身”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为繁荣中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则认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认识本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过程,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创造性个性和智力财富潜能意识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而高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

4.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独创性,而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前文提到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象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因为“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2007年10月2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张葆冬的题目为《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一文,提出并确立了艺术发展观这一概念。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辨析和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透露或把握了历史运动的艺术实践。总书记指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而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而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因为艺术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艺术整体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导向,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理论的重要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中各个要素的相关性是教育得以发挥特定功能的桥梁。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五育”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各育既可独立地自成体系,又可渗透于“他育”之中起强化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道德教化更易于被接受;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有利于发展全面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在体育中运用,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养成个体劳动的习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艺术教育对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按照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呢?

1.转变观念,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重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多样性、丰富性、时间空间随意性的特点,它是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校际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同时鼓励各院建立文艺社团组织,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也很活跃,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多次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具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是最能影响人心灵性情的一项活动。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心灵涵养、人文陶冶、塑造现代 人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担负着历史的重任,而艺术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审美。

总之,在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的今天,认识到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开辟艺术教育百花争艳的大花园!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10-20.

[2]坚持科学艺术发展观 用进步文艺引领文艺多样化[EB/OL].中国经济网,[上传时间:2007-12-06 11:19:07].

[3]安然.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B/OL].中广网,2007-07-20.

[4]邵晶.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教探讨,2008,(150).

篇7

关键词:低碳;绿色环保;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就开始实行了“限塑令”,要求在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自此我国开启了低碳环保的新篇章,为食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一、低碳绿色环保的食品工业有利于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高能效、低排放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产业制高点。

食品人们赖以自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有安全的食品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为了谋取利益忘记了初衷,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具大的危害。食品加工企业在保正食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低碳环保的理念。

从消费者的角度评估,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支持产品的可持续性,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认为,至少购买过一种可持续产品;集中在健康及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上的购买力正在上升,并已突破3000亿美元。来自60个国家的消费者中,55%的人表明,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来购买致力于良好的社会与环境影响的公司所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在电子类产品消费领域,75%的消费者致力寻找更绿色环保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在汽车行业,28%的消费者致力寻找混合动力的、电动的、或者其他种类的环保汽车。在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消费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翻一倍,从2013年的1160亿美元增至2540亿美元。在食品工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希望食品机械在食品加工工程中能做到更环保。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食品工业发展较快。但全国食品工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一些小作坊生产设备较落后,产能低,污染大。今后,有关部门仍需加强食品产业结构亟需优化,推动食品工业走高科技、少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食品机械企业也需紧跟时展步伐,顺应发展潮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走节能、环保、高效之路,帮助食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低碳餐饮,勤俭节约――以荆门烹饪酒店行业协会为例

低碳餐饮是指运用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理念,坚持低碳管理,倡导低碳消费,以维持生态的平衡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的绿色食物和饮料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因此低碳餐饮不仅仅要求食物本身的天然与营养,还要求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低碳环保。荆门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向社会倡议,养成科学饮食习惯,推动使用营养标签;倡导“均衡饮食、重质适量、剩菜打包、减少垃圾”的消费观念,引导顾客理性消费,减少浪费,并希望消费者和商家共同努力,做到低碳餐饮和勤俭节约。

荆门烹饪酒店行业协会(曾名为“市烹饪协会”等)于1984年12月底成立。《荆门烹协三十年》用50万字及大量图片,记录了荆门餐饮行业逐步走向规范,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不断向省内外展示荆门餐饮特色的过程。协会成立期间,还发出了《餐饮业食品安全诚信倡议》《早点经营价格自律倡议》《坚决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倡议》《“低碳餐饮”的倡议》等,引导市民合理消费。

三、促进低碳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严格以HACCP体系作为生产加工标准

HACCP是一种控制仪器安全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将食品生产加工后产生的危害扼杀在摇篮里。严格按照进行监管加工。(1)食品生产危害分析;(2)确定食品生产关键点;(3)建立各环节关键控制点;(4)建立可持行的验证程序(如图);(5)建立相应的记录系统。

2.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完善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强政府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扶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检测机构,加强其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测能力。推广应用速测技术,建立政府技术监督、企业自行检测、社会检测机构补充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统筹监测工作,统一制订抽验计划,统筹协调食品安全机构检测工作,建立检测信息的互通互认机制,共享监测信息。

3.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评价中心,承担食品污染物监测、重点品种评价,风险评估等工作任务。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收集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及时研判食品工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并提出干预措施。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及时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开展风险分析,为政府决策、媒体的报道以及尽快平息事件提供科学的数据;为法律法规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广泛搜集食源性疾病和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的数据资料及其他地区的危险性评估资料,建立预测预警模型,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食品工业发展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

低碳经济在世界各地扩大发展并逐步推广低碳生活,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尤其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食品行业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中国特色经济必须针对低碳食品工业系统,实现创新促进“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的达成,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深刻的选择,是成为“中国梦”的一个新的起点。

工业企业是中国主体的碳排放,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们的国家,促进低碳经济必须依靠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转变。食品工业作为世界第一大支柱产业,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民,国内的低碳生产转型的压力和未来国际碳标签体系要求,如何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广泛推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食品工业实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目标。可见,我国食品行业的进行低碳转型,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食品工业企业进一步研究低碳生产转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企业供应链。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吴林海.中国食品工业“三废”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96~2008年间考察[J].食品工业科技,2012(01).

[2]吴林海,赵丹,王晓莉,徐立青.企业碳标签食品生产的决策行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06).

[3]吴林海,徐玲玲,王晓莉.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额外价格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Logistic、Interval Censored的回归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4).

[4]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4).

篇8

可持续发展教育;别国经验;中国模式

王巧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的推进,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动力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全球密集性召开了系列国际会议。2014年5月12-14日,在阿曼马斯喀特举行的全民教育会议上,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2015年后全球七大教育目标之一;201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15年5月,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召开,再次重申“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培养能使公民过上健康和满足的生活,做出明智决定并应对地方和全球挑战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目标;2015年5月,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长咨询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这些会议无一例外地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成为刺激各国教育创新的新动力。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自1998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发展项目(EPD)始,在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的领导下,经过越来越多政府官员、科研人员与媒体的动员、研究和传播,这一抽象概念已经变成了越来越多中国教育工作者鲜活与生动的教育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已经纳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正在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战略主题。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别国经验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的统领下,联合国定义的世界各地区都制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战略,诸如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欧洲和北美洲地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依据各自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挑战,开启了特色各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模式。这里仅择取不同地区的几个典型国家的特色经验,以供借鉴。

(一)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

自联合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开始,日本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会议、图书出版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获得很大主动权。同时,日本政府在国内也建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机制,成立了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中心和教科文联系学校两个工作网络。其中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中心主要负责整合每个社区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网络媒体等,教科文联系学校主要负责社区活动。为此,日本“政府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模式堪称典范,其在调动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整合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公民教育方面也很有特色。

(二)加拿大的“政策指导模式”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联邦政府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立法与发展战略;加拿大教育部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及框架研制;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2008年,加拿大教育部理事会(CMEC)了《加拿大面向2020的学习》,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积极参与可持续社会的创建之中。随后,教育部督导委员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小组(ESDWG),研制了《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与行动框架》,确定了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省课程计划、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学习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优先行动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特别强调“全系统实施”方法,不仅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与学,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废弃处理、能源合理利用等环境管理方面的内容。

(三)德国的“能力主导模式”

欧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分重视核心能力的培育,欧洲更注重情感方面能力和把握未来愿景的能力,而拉丁美洲地区更注重合作能力和参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基于核心能力培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熟经验。德国基于塑造未来社会的理念,提出“塑造能力”模型,大力倡导公民参与,同时具体提出能力培育,如面向未来思考的能力、以开放视角创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能力、参与式学习能力、自我计划与执行能力,等等。

(四)澳大利亚的“核心课程融入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澳大利亚是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作为对《十年计划》的回应,澳大利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颁布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国家声明》,以及2009年颁布的《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行动计划》。在这两个文件中提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愿景,确定了在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长期目标和学习目标,并详细阐述了中小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整体学校方法。此外,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另一个特色经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课程的创新实践。

课程是大多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阵地,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多学科渗透模式,另一类是跨学科渗透模式。多学科渗透模式是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中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此种模式便于各科教师的实施,但很难完整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课程实施中极易因为缺乏系统性而被淹没在不同的学科中。由此,澳大利亚在整合这两种渗透模式的基础上,创设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三种模式,即在广泛渗透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核心课程相结合,避免了以往两种模式的不足。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中国模式

(一)“科研主导”模式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进程中,中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由此开启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科研主导”模式。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便于组织专业科研人员系统性从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验研究等专业研究,为指导实践奠定了强劲的理论基础;第二,易于制定更符合地方教育管理官员、校长、教师需要的指导文件和实施方案,产生推动地方ESD与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效果;第三,组建了具有敬业精神、良好研究能力与稳定的科研团队,能够坚持多年开展研究、培训、宣传、协调、指导与国际合作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与不断深入。

(二)本土理论创新模式

十余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同步推进本土化理论创新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体系,这是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扎根于中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同步理论创新具体体现在:

1.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中国理解。2003年,结合即将实施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我国较早提出并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将“四个尊重”价值观明确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南》,并编写《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手册》,及时指导了全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校的实践方向。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精髓,倡导:①继承“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整体论思维和辩证思维,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维看待世界和事物;引导学生学会在自然中浸润心灵,培育对天地万物充满仁爱之心的精神境界与生存智慧。②继承“身心一体”的心灵哲学观,注重将“心”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源,重视心灵的培植与建构,高扬人的身性修养;注重身心一体价值观的层次性,引导人们确立人与自我关系中的身心和谐观、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和谐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人类发展关系上的和谐发展观。③继承“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培育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情怀。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国定义。为了便于广大实践工作者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如下基本定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时代应运而生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其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内涵可做两点解读:第一,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源动力,它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而实施的教育。第二,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当代教育的双重功能,第一层是指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是教育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定义的引导下,学校教育的视野由课堂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教师由仅仅关注现有教材内容到进而更加关注有待解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方面各种现实性或潜在性问题;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人。

3.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国路径。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重点放在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导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尤其注重以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为重点的学习创新上。2008年前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完成了研究重点的重新定向:第一,注重改变现行教育中人文精神缺位现状,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第二,注重改变现行教学的不可持续现状,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第三,注重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着力创新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实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促进优质教育的预期目标。

课题组在近十多年推进、引导教育与学习创新采用的主要思路是:第一,以批判的视角认识和变革现行教学只关注知识传授和即时学习成绩等弊端,以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明确定位教学与学习目标;第二,以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将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知识融进教学与学习内容;第三,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依据开展教学与学习方式实验研究,秉持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教学原则与课堂学习前移等教与学方式,扎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第四,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依据制定质量标准,引导创新教学与学习的正确方向。可以说,推动可持续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始终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的核心范畴,并以此为重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学习创新实践体系。实践证明,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扎根于一大批实验学校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特色的实证效果

总结十余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可以看到,上述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概念已经在实践中得以验证。这些中国特色的实证效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政策创新效果。着眼于教育的顶层设计,促使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战略方向。2007年,在总结与评价系列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协助北京市教委正式颁发行政文件《北京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所辖全部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0年,全工委协助国务院起草小组对北京、上海等地可持续发展教育成功经验开展深入调查,使《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写入了“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由此转化为国家公共教育政策。

2.区域推进效果。着眼于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促使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十余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致力于创造地区整体推进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进而推动大面积学校的群体性创新实践。在北京市先行开展的地区性实验研究,已经在全国其他部分省市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燎原之势。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上海市普陀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部署和上海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落实到区域的教育发展规划与实践中。

3.学校建设成果。建设与分步骤培养一批又一批实验学校与示范学校,是十余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连续向前推进的一项基础性策略。至2013年,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其它类型学校约1000余所。多年来,专家团队上百次深入学校开展具体指导工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已经转化为与学校价值追求融合办学思想和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

4.课程创新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抽象的概念变为现实。可持续发展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面向鲜活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等综合性的现实问题,可以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体味、可以鲜活。北京市、黑龙江省、陕西省、云南省红河哈尼自治州等可持续发展教育地方课程的相继开发与实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成果。

5.教学实验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带来的是学科任务达成基础上的学科品质与学科境界的超越。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余年可持续教与学方式实验表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堂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学科思想与可持续人文情怀融合的课堂。第二,学科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现实融合的课堂。第三,学科基础学习能力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素养培育融合的课堂。第四,学科视角与利益相关者融合的课堂。

6.国际交流效果。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领导下,以发起和承办第一至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为契机,专家团队打开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面向世界的窗口,大踏步走上了中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交流之路。论坛促进了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与官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的了解;搭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进程;通过境外专家考察与评价促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创新的进程,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的国际影响力。

三、2015年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走向

把握好2015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走向,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命题。

走向1:“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融合。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呈现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侧重于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即特别关注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走向,对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什么新的要求。第二类,侧重于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教育”,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实现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教育”以及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融合。

走向2:同时关注“教育”与“学习”。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二个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中,已经由过去的强调教育,突出评述过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出现的多种新型学习方式。在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的《全球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指出:“在教育和学习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强化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应进一步在宏观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发挥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导向作用,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验证中更加系统与完善。同时在微观层面,将着力点放在学习者身上,重点开展可持续发展素养研究,完善了可持续教学与学习的概念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优质学习的新标准。

走向3:同步推进学校建设与实验区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进程中,按照实验学校-示范学校-国家实验学校的分层标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是,一个学校的实践如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十分需要创造地区整体推进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进而推动大面积学校的群体性创新实践。一个接一个地区的跟进行动,全国性大规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局面必然很快变成现实。尤其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最新发展形势下,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设计编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公民,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走向4:同步实现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要系统开发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基地,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接,使更广泛的人群受益。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必要在职业、高等教育等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使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基础教育领域为主逐步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体系拓展。

此外,有必要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及各地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必修课程,把联合国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文件、国内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各级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系列,并作为其中的必修内容之一。加大力度提高各级干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社区或其他机构,应定期举办专题性展示活动与研讨会。

篇9

摘要: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是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科学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科学课程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个原则等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学科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则。

关键词科学课程;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6(X)-0001-2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自然资源 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入,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人类跨入 21世纪的今天,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从而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道路。在教育领域中,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界的共识。本文就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初中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自然选择。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们积极参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白己的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此,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其中强调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使得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2 科学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和挖掘教材中有关的教育因素。在科学教学中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人类自身保护等内容。如上所述,《科学》中有很多可以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2.1结合学科知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初中科学第6册教材中,专门设有一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与和谐”为中心概念,介绍人类的生存与繁衍要依赖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人类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又会将其影响反作用于人类。讲述本章时,可以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将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如:讲到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时应指出,煤和石油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但它们毕竟储量有限,而且开发利用后不可再生(非再生能源),这时可以适时地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决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介绍核能的利用时,在着重介绍其优点的同时,也介绍核能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在讲解人类与生物圈、水质和饮用水的卫生、大气与健康、土壤与健康、环境保护等知识时,教师应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2.2利用实验内容,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利用实验“肥料与水藻生长的关系”,“生活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让学生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赤潮不仅给海鲜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赤潮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对工业污水、农田施肥、生活污水进行监控,了解生活中大力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原因等等,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某些科学实验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应设法减少这种影响,在实验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一些药品用量大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节省药品的用量。同时在实验室及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2.3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可持续发展教育

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应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通过课外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培养环境保护基本技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为此,在教学中应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环境讲座、乡土地理环境的课外观察、环境问题调查、小设计、小论文等,如学生学习能源这一章后,可以让学生设计节能房,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热学和光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渗透了节能的观念。结合平时的调查,开展有关能源利用的不同观念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是非,树立正确的观念。另外可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学生针对绿色行动要求自己进行可持续生活。然后进行绿色检查,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校园内费纸减少,水电费支出下降,改变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

3 科学教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几项原则

《科学》课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多,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3. 1渗透性原则

在教育内容改革中有一种见解,即是需要什么就增加什么内容,照此处理,在有限的课时内将造成很大的矛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是“渗透”式的。科学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应立足于学科教学,内容求精、说理求实、理论求准、形式求活并注意适可而止。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但教师必需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活动及时在教学中渗透。在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无与整体教育无关,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种倾向是把所有的知识都牵强附会地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联系起来,从而削弱学科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3.2实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理论、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是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开展社会调查、考察、专题讲座、夏令营、兴趣小组。等等,在行动中让学生体验和顿悟,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变为学生自觉行为。

3.3系统性原则

在教学中应注意遵循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和认知规律,从学生周围常见的事物入手,坚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顺序。此外,教师应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订、设计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评价标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教学中出现随意性。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学校教育来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是拓展了科学的教育功能,更是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条根本性措施,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期望可持续教育理念能更有效地融入科学教学中,从而实现从渗透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7―9年级)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15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3.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教育中心《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篇10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已被全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然而,社会和自然能否可持续发展,只抓环境科技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措施是不够的,教育也应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的发展目标、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所有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寿命越来越短,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人的一次性受教育已满足不了这个时代的需求。这就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能否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报告中强调:教育作为一种经济投资、社会投资和政治投资,不但是发展的基本手段,而且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内容和基本目标。*年秋,国际论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即培养具有渊博知识和敏锐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公民;使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读写能力,并且致力于从事对个人或合作负责的行为。并且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依托于六个主题,这些主题概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进程,即终生学习;多学科学习(综合学习);系统的思维方法学习;合作精神;多国文化渗透;授予行动权力(主体性)。

我们以人、社会、自然为依托,以教育自身发展为基础,逐步地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社会经济和自然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未来人的素质特征,科学地认识教育,论述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及对人的成人和成材方面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较理想形态,是通过终身学习过程,使受教育者在德、智、能、情等方面不断地向异质事物开放、交流,从而达到人的可持续性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活动。这种教育将保证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公民和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和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教育自身及社会都能获得积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主张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学会创新比学会继承和模仿更重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比书本知识的习得更重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比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比“全面发展”更重要;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比消极接受、被动被塑更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目的:培养促进人类社会、自然及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促使人、社会和自然和谐持续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我们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总原则: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最高宗旨。并且要坚持十个具体原则: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能力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我们应努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五大支撑体系,即队伍建设、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学校管理、校园文化,使学生、教师及学校三方面都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实施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绿色教育、健康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来实现的

篇11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当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构成主要矛盾时,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则历史地被提出来了。

(1)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背景

----人类共同面对:伦理道德的滑坡、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即将敲开21世纪的神圣大门。本世纪灿烂辉煌的背后,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导致伦理道德的滑坡,外现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在工业化国家尤为突出。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严重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衡。”

这个“因”,又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果”:天上、废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地上,废水和固体垃圾污染,森林滥伐、矿产滥采,资源匮乏、生物灭绝。生态环境的危机,是内在道德危机的外在表现。探索这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探索人类自身的本质特征危机的根源。

生命生存与毁灭、非生命存在与毁灭,辩证地对立统一于地球一体。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今对全球环境的威胁,已具有危险性质;全球环境的恶化,而今也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危险性质的威胁。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如果人类再继续滥用地球资源、破坏并污染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将可能像恐龙一样消亡,而导致自我毁灭。

(2)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传统伦理道德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分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质是调节主体的个人与客体的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情感和行为的规范。其体系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根本前提下,分两大子系统:“群己和谐”的社会道德系统、“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系统。纵向可以分解为“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要素。

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两大子系统中,就含孕了敬天、重地、仁人、善物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萌芽。

我们理解为何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集会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3)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社会现实依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我国政府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正是公民必备的基础道德素质之一。

人的因素是拯救地球的关键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要求: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当调动全世界的青年创造性、理想和勇气,以培养全球伙伴精神。“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需要把环境与发展教育具体为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21世纪,国家与国家、人与人应该是政治上的平等关系,经济上的契约关系,文化上的相容关系,道德上的规范关系;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类本身,才能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内容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德育其他教育内容是相互区别又关联的关系。人类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信息或生态文明;从前发展阶段的采猎经济、低发展阶段的自然经济、高发展阶段的商业经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产品经济。德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德育的新课题,正是时代的需要、人类的需要、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德育其它教育内容的外延的扩展和内涵的深化。

(1)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扩展和深化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可持续发展正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基、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960万平方公里的伟大母亲肌体的毛发光秃秃----森林砍光;血液枯干干----水源掘光;内脏空荡荡----矿藏挖光;皮肤疮斑斑----长满水泥瘤布满沙粒和垃圾;口腔呼吸有毒气体、血管流淌有毒液体、周身粘附有害固体。

……我们生存的根基动摇了、毁灭了,国将焉附、家将安在、人将何生?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永恒扩展,是爱国主义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的前瞻和深化。一切自私、贪婪的思想情感和近利、狭隘、短浅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理想的亵渎、对祖国前途的犯罪、对民族利益的侵犯、对个人命运的玩弄。

(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教育的具体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导向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导向一元化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内核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西方有识之士,生态主义者价值之水也有意或无意的向集体主义渠道流淌。要求人们整体全局看世界:看自己、看身边、看家园、看国家、看邻国、看世界、看宇宙……事物有三种变化形态:一是逐渐而缓慢的变化;二是剧烈而系统的变化,一个模式突然从一种平衡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态;三是临界状态,是美国物理学家P·拜克、K·陈提出的自组织临界态理论,也可以叫“沙堆理论”:小沙堆上一粒一粒地加,沙堆越来越高,沙堆达到临界状态,不可能处于平衡态。即每一沙粒,这时都与沙堆其它沙粒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力学接触,一个或几个沙粒下落,作用力传导给沙堆,使其它沙粒错位,重构整个沙堆,就引起沙崩。人类文明已达到某种临界状态,到达世界共同体或地球村的阶段。为避免人类文明的“沙崩”,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整体、动态平衡地观察、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在实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化

社会主义教育是政治方向、思想观念和方法论的教育,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的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耕地三大基本国策;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是两大发展战略。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政府行为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三大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导向目标;可持续教育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载体。舍去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岂不架空了?

(4)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导向化

我国政府提出的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强调:“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是规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最高的公德。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内容。两者是相互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整体。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宏观的社会行为,层次高、范围大,制约环境道德教育的观念;环境教育是微观的教育行为,层次低、范围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具体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一的。两者互补,组成21世纪各国公民的必修科目。

(5)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行为规范养成的现实化

篇12

可持续发展教育自出现以来,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试图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终梦想。但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及涉及领域等基本问题的讨论至今都不曾停止。

一、内涵述评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情况,可以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强调教育在改善人类生存状态和未来图景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是大多数国家认识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即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能力培养和技能发展方式,以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公民和创造新的教育体系,强调更加关注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以使人更具主动性、更具批判性、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20”峰会路线图《构建一个公正、包容的绿色社会》中强调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投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公平与包容的关键。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增长、提高健康与营养水平、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各国更加突出教育对于变革人类思维方式、认识模式以及行为方式过程中的巨大潜力,更加突出人在改变社会和改变世界过程中的巨大能动力。

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教育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置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首要位置,特别将教育作用的着力点落在知识/信息、技能/能力、价值观/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并各有侧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最新出台的《可持续生存: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强调教育在世界迈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教育的功能不仅应该体现在赋予人们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识,更重要的是赋予人们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创新能力;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在重新调整人类的生存和工作方式,使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基于此,澳大利亚提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七大重要原则:转型与变革、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系统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未来愿景、参与及合作等,并对如何调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做出了具体阐释。

日本政府提出日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包括:将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原则、价值观以及行为要求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和学习环境中;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够从优质教育中受益;培养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中国基于对联合国提出的“四个尊重”,即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推行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以及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调教育需要应对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指向的现实问题看,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应对一系列问题,如代际和区域之间的平等、男女性别平等、社会宽容、消除贫困、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安定。但世界各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个体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详尽知识,而应该从更加广泛的视角视其为推动社会转型的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人们视上述问题为己任,从而改变全体人类的意识和行为,让人们从全球和区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创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合国教育优先事项协调处主任马克?理查曼德(Mark Richmond)在《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12年报告》测报告中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机会,即让我们能够重新思考应对全球挑战的方式,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更需要全方位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如果我们的教育和学习能够潜在促进思维模式的转变,那么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便能够成为现实。”②

(三)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依托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十年计划”实施中后期逐渐出现的新趋势。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20”峰会文件中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教育质量是第二个关键因素。教育质量对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绿色技能以及应对变化的能力。同年,《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报告》基于对102个国家的数据调查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启动以来,最大的变化无疑是将素质教育问题纳入探讨的重要内容。关于素质的讨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从一个专题教育领域,推向教育改革辩论的核心。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输模式,向改革模式迈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即人人都应有机会参与人类共同未来的当地及全球讨论,得到越来越多地强调。③

在正规教育体系内,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优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近年来教科文组织力推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在于推动教与学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新型教、学方式的大量出现是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学习方式是参与式/合作式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革新教、学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④。中国是近些年来在正规教育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重要国家之一,并提出在教育功能上,要明确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在教育内容上,要用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在育人目标上,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公民;在教育自身发展上,要努力实现均衡、优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新要求,中国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续教学模式”,并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理念结合学科特征,以“探究作业本”为辅助工具,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合作探究和运用探究等环节设计,以关注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实际问题为内容,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传统教育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实践参考。 根据各国相关政策内容不难看到,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持续发展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释义,但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原则和目的,全世界仍然不可阻挡的趋于一致,即越来越强调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来重新定位教育和学习,包括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通过教育转变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而转变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场基于教育变革的价值观或思想革命,旨在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理念对现有或传统教育进行调整或变革,重新培养人、改造人,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变革、生活及行为习惯的彻底革新,并实现人们自主性、创造性和长期性地参与到社会生活方式重构和世界变革的过程中,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实现。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变革和反思过程,不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认知融入教育体系,还要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会人们新知识、新技能,使其能够应对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实现经济和社会公正、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方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优质基础教育的工具,是重新定位现存教育,提高意识的有效工具。⑤

二、内容述评

对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或领域,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支柱的普遍共识。虽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但人们普遍认识到,“不可持续性”的地方现实和表现往往各不相同,“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之道同样深深植根于地方自然、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传统之中。鉴于这种地域差异,联合国按照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欧洲和北美洲地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五大区域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质,是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实践路径和落脚点。

(一)发达国家:谋求后工业时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生存质量的稳步提升

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各区域的推进仍然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首先,欧洲、北美以及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典、芬兰、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在实现了经济和物质文化的繁荣之后,其可持续发展教育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民主参与、人权、多元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治理、法律制度等在较高水平上的持续进步。

例如,英国可持续学校的国家框架将饮食、能源与水资源、旅行与交通、采购与废物管理、建筑与土地、包容与参与、社区利益、全球视野八个主题作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日本则将能源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遗产及本土文化遗产教育、灾害预防教育、生物多样性教育、气候变化教育等作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议题。

可以说,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工业化之后来自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旨在促进人类维持更高水平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质量。特别是瑞典、芬兰、挪威、日本、韩国等国均表现出对绿色环境质量、低碳生活方式、可持续消费等可持续发展“时尚”议题的普遍关注。

(二)发展中国家:维护和改善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存质量

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非、拉美及阿拉伯等地区的欠发达国家,即便是在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局部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探索,其内容和目的也是同本国的基本国情和民众生存需要密切联系的,主要集中在包括减贫教育、扫盲教育、女童教育、社会公平、防灾减灾、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区域冲突等主题的社会、健康、人权、和平等几大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这些国家主要是寄希望于解决社会敏感矛盾和争端,以争取个体作为社会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而斗争的武器。

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由于受特殊社会、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的约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如社会冲突、歧视)、经济(如GDP增缓、贫困)、环境(如土地荒漠化)、文化(文盲)、健康(如饥饿、营养不良、HIV-AIDS)、政治(如政党冲突)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因此,缓解非洲地区的发展难题和生存困境,是该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领域或内容包括:消除贫困;和平以及社会和政治稳定;性别平等和公正;改善健康状况;环境改善;培养相关技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改善政府治理和透明管理。⑥

可以说,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理解和领域划分在世界各国之间均表现出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局势,即各国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个性化的阐释,并确定多样化的优先领域,但均以促进本国公民和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落脚点。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日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

②资料来源于《学习促进可持续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和结构审查》。

③资料来源于《塑造明天的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报告》。

④资料来源于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优质教育”研讨会。

篇13

【关键词】经济学;小学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经济、社会的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观发展到教育领域当中应运而生的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由挪威的首位女首相GroHarlemBrundtland首次系统的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观点认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为解决可持续发展一系列实际问题而实施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科学知识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①

二、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的发展价值指向。小学属于基础教育,是每个人生存和生活必须要接受的教育,教会小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从幼年开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小学数学可以渗透给学生不乱花钱意识,小学品德培养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境忧患意识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普通小学生转到有基本能力的潜在劳动者。

(二)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可以把观念深入到学生内心,产生节约责任意识,在后续的教育上继续强化,加上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在以后工作岗位上就会自觉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钻研。

(三)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让经济发展更环保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借助人的力量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辩证的,是科学的,是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条例。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可以提高生产环节的废物处理水平,不能以伤害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得不偿失。

三、从经济角度实施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部门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力度

利用“大扶贫”战略等一系列资金,引进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税收的利用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完善学生奖学金发放机制,加强对学校教学的监督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国外优秀小学进行合作,开展我们同发达国家专家的双边合作。增加民间教育和经济往来的频率。

(二)促进不同地区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公平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公平和效率是市场的代言人。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教育归属于基础教育,要求教育公平和公正。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和发展深度都有很大差距,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的调节作用则必定导致教育不均衡不公平。教育部门应当将市场当作服务于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的手段和方法,既要对于教育方向的市场配置资源适当放权,相关教育部门也要适时引导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教育公平,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适当放开社会资本对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投入

小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投入,学校自身也要想方设法为本学校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有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师,需要活动经费,需要开展课程的合适场合,而这都离不开教育投资。可以公开融资和利用众酬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并设立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公布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情况,资源使用透明,相信社会各界对教育投资的热情只会只增不减。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让它在经济学角度发展很有裨益,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合理调整教育成本,既要注重社会成本,也要注重经济成本。从社会发展考虑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从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出发考虑一切。

作者:丁秀莲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_d1479.htm.

[2]张军.高级微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3.

篇14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看法各异,甚至相悖,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等同的。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环境教育学教授BoraSimmons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试图明确和实现一种特殊视野的环境教育”因此,主张没有必要再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只是环境教育在新的时代的代称?。第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应该更加努力地确保环境教育中融合并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陈述和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手段,认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更大、更广泛的概念,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之下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第三,与第二种看法刚好相反,认为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第四,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各自独立,但有共同的部分,即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内容,但各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五,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如果把后两种看法综合起来看,对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而言,也许能找到一个新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我们看到,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形成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教育比环境教育要“更广泛、更深刻”。它整合和发展了环境教育,同时又超越了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

要谈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还得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谈起。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同时,环境保护也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也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得到解决。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系统包括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

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本身出发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大。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环境”的定义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随着人们对环境以及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不断深入,“环境”概念的内容也丰富起来,不仅涉及自然环境,也牵涉到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因此而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就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来讲,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国际、国内、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的关怀意识,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即使它也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实际上,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另一方,仅仅局限于“人地关系”的范畴。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包括了(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类发展观的进步;(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变革;(3)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它不仅包括了“人地关系”,还包含了“地地关系”、“人人关系”,体现了整体思想和全球观念,不仅要改变人们的环境观,而且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

“环境教育意味着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解决法……环境教育就等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句话不免夸大了环境教育的作用,但即使是夸大了的环境教育,也只能是解决环境问题,而对于环境以外的问题以及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问题,它似乎是鞭长莫及。因此,单凭环境教育是不足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能完全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由此看来,环境教育同发展教育、人口教育一样,都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

二、两者之间关系是互动的

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呈现出良性的互动关系。环境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报告中专门论述了环境教育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贡献,“很显然,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植根于环境教育之中。在教育重新定向的过程中,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而且是重要的支持者”。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又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环境教育无论是在概念的内涵上,还是在内容(外延)上,都日益显示出包容性的趋势,这从环境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重新定向中可以看出;而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都可以在环境教育那里寻到根源。

卢卡斯提出了广为接受的关于环境教育的三条线索: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柯沃达(TimothyO‘Kiordar)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环境教育的原则为综合性原则、道德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同时还强调跨学科(Trans-discipline)和多学科(Multi-discipline)方式。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原则为:1)参与性;(2)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联系性;(3)学科之间的联系性;(4)实践性;(5)终身性;《可持续发展教育一教师培训手册》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遵守的原则有:启发性原则、参与性。

1977年在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确立了国际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体系,并得出结论,环境教育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X对环境及其问题的意识,对环境状况及环境知识的理解对待环境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层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行为等。

DonellaMeadows提出了以生态学为基础的七项环境教育核心概念:(1)存在物的不同层次,(2)循环,(3)复杂的系统,(4)生物的数量增长和承受能力,(5)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知识的不确定性;英国的可持续发展会议确立了七项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概念:1)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一体化,(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后代人的权利,(4)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生活质量和平等,(6)可持续发展、承载力和变化,(7)不确定性和预防措施。

由此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

三、环境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重新定向

(一)国际社会环境教育概念的演进

一般认为,最早并且经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定义,是1970年夏天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市林业学院召开的有关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并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接受的定义,即“环境教育是一个价值认识、概念澄清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在同年10月召开的第三次“1970年乡村”研讨会上,提出“环境教育有多种定义……其本质一目了然:帮助个人……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管理自然环境的需要”。

到了20世纪的70-80年代,环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全球合力保护地球资源,标志着全球环境教育的开始。1975年,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上制定了“贝尔格莱德一为了环境教育的全球规模框架”;并对环境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即让全世界的人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行为的新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全世界的人们,为解决当前已有的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产生具有独立行动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第比利斯大会声明:“环境教育不应以一门分割的学科或一个特殊的研究课题的身份来补充现行的教育计划,而应当是融于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教育是各种不同学科和不同教育实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文学等)重新定向和相互衔接的结果。它能帮助人们获得对环境的完整认识,并使人们对环境采取更为理性的、更适合社会需要的行动。

1987年4月,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布伦特兰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马上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鉴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密切联系,1987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并首次提到了环境教育和培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在希腊雅典召开“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地区间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如何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Dr.Hall认为,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会议之前,环境教育主体还局限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里约会议之后,要求环境教育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重新定向。就其内部而言,环境教育要重新思考全球观、目的、目标、指导原则、策略、方法、资料等;就外部而言,环境教育要重新思考它与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社会、科学及技术的联系,不仅要考虑当前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从中获得支持和狐他形象地把环境教育比作一辆车现在这辆车前行的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见图1)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forsustainability),倡导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结合,涵盖的范围得以扩展,宏观的环境教育,已扩展到兼顾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世界上的环境教育都受到这些国际社会的文件的影响,并在其影响之下重新定向,迈向了可持续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二)环境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发展

由于受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影响,世界一些国家扩展了“环境”一词的内涵,环境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扩展,以前的环境教育以自然研究为主,现在的环境教育则把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来进行研究,把自然研究与社会研宄结合起来。

因此,S0renBreiting认为新的环境教育相对以前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量的改变,而且是质的变化。(见表1)

中国的环境教育在内容、方法和目标等方面都有了类似的新的发展与变化。(见表2)

表2中国环境教育的变化

旧的环境教育新的环境教育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把环保知识渗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以及可目标透到各学科和课堂教学中,把环保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持续发展意识,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和环保方面的知识把环境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方法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样化。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环境教育无法实现的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写道: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的“人”的持续发展。这个人不是某一部分人,而是地球上的所有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就是受教育的每一个人,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更关注教育主体的发展,这一点是环境教育所忽视的。本文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是可持续生活的手段,而且是可持续生活的一部分,它更注重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它更注重培养人们分享自然的新奇与美好、享受社会的和平与安逸、享受人与人交往的热情与温馨的意识、理解、技能、能力,并给与所有的人以分享与享受的权利,以鼓励人们的行动。JohnFien认为,传统的环境教育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其最高目的,而解决环境问题却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育”和能力培养,其次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学校的任务不是也不能解决社会的政治问题,学校的任务不是在学生活动的帮助下改善社会……关键的因素是学生学了什么”。Robertson认为,环境教育一般把重点放在“环境利益方面,很少关注教育方面的考虑”。所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环境教育实质上是强化了“教育性”。环境教育实践中过于强调了作为“手段”的一面,仅仅把它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忽视了发展人的一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对整个教育的指导作用是环境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国际社会所宣称的对教育的重新定向(ReorientingEducation),还是教育的转型(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从中我们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力量。其根本的差异源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文化的精华:印度教(Hinduism)中对所有生命的同情和怜悯心与环境和谐的世界观;耆那教的不伤生思想,佛教、道教和儒教以及伊斯兰教等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精髓,并反思人类生产与消费模式和价值观之后产生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整合环境教育的同时,又整合了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全球教育。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作为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提出的,而且它还反映了世界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未来国际社会对人的要求。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环境教育的基础上融合了全球教育、世界研究、发展教育等发展较早的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使其自身的理论更加完善,并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不是环境教育、全球教育、世界研究和发展教育等的简单相加,它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核心,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超越了它们,使其自身的内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