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温故导入
即教师采用复习旧知识,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导出新的知识的方法。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导入方式。如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时,先向学生提问什么叫热力环流?然后在黑板上画一张简图,引导学生一起复习。在此基础上转到新课内容“三圈环流”。
这样导入,如同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浮桥,使学生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激起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既调整了学生的思维走向,又为讲述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直观导入
即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表象,并以引人入胜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例如,我在讲“中国的疆域”时,展示同在冬季,哈尔滨的人们在冰天雪地中冒着严寒欣赏冰灯、冰雕;广州正举行百花争艳、美不胜收的花展的景象。又展示同一时刻乌苏里江地区旭日东升和青藏高原西部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的景象,进而提出这是为什么?学生交头接耳寻找答案,教师顺势提出教学课题。
巧妙地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学习。整个导入过程轻松自然,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为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前提。
三、激情导入
即教师运用富有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描述、歌曲、录像等,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感染、激励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导入方法。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朗诵《七律・送瘟神》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导言,为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点明课题,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利用激情导入法,可以激起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索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满怀激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目标导入
课堂教学内容的介绍,即是教学目标的展示过程,通过教学内容的介绍使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目标的展示,涉及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等。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本节课要着重领会三个问题:一是掌握冷、暖锋的形成特征,以及它们过境时及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二是掌握高、低气压系统的特点、运动规律及对天气的影响,弄清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初步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这样将教学重点和盘托出,既利于学生心中有数,又便于老师进行讲述,起到了统领全课的作用。
五、谜语导入
采取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实际相符合的谜语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导入形式。通过竞猜谜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中轻松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老师的匠心得以圆满实现。
例如,由“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纳,无人知它始与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导入“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学习,经过学生的讨论,谜底是――宇宙和太阳。
又如,在教“地图”时,可由“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不坐车船跑全国,不乘飞机观四海,分文不花万里游,请问奥妙何处来”导入。通过竞猜,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地图的概念,又加深了对地图的特征和作用的理解。
六、时事导入
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该是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我国的青藏铁路,由此导入,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但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都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情况,精心策划新课的引入,力争体现“趣”、“悬”、“疑”、“妙”、“新”,使学生在有意、有疑、有趣、有情的前提下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直观教学;教学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地理直观教学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逼真的事物或者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表象认识,进而推动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相比于传统的照本宣科,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及学生的亲身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由于高中教师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直观教学在实际的高中课堂上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来探讨高中地理课堂上怎样应用直观教学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高中地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借助感官来完成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而获取感性的对象,为思维准备了加工材料,从一定方面来说,直观教学和学生的感官、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学法不仅是学生感官认知特点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特点的需要。此外,地理科学是一门关于地理环境分布、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与综合性特点,因此,“空间”理念需要始终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而观察通常情况下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借助多媒体及挂图等直观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兴趣。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适宜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缺少的因素。一般来说,高中地理教学直观手段涵盖感官直观与思维直观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层次,因为思维直观比感性直观更为复杂,同时感性直观又是思维直观的基础,离开了感性直观,思维直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 感官直观层面上的直观手段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采用的感官层面上的直观手段包括野外观察及教学挂图,其中,野外观察是带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对野外的地理现象及事物进行具体的观察,进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课堂上的地理知识。当然在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明确野外观察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重点,便于其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掌握。教学挂图是挂在教室墙壁上的教学地图,常见的有交通图、地形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挂图能够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想象思维能力,此外,还能够利用挂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2. 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
一般来说,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包括语言直观、板书直观及多媒体教学,其中语言直观能够借助教师逻辑思路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学语言直观能够采用直观比较与形象描述的方法,直观比较法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及高低的比较。比如,温度是以赤道为分界点,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形象描述是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板书直观通过扼要简明的板书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方面来说,板书在地理教学中能够通过边讲解边画图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多媒体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且通过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软件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动静结合,具有优化教学结构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 常用的地理直观教学在高中课堂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中的知识很难记忆,一般采用一些口诀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记忆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可以采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口诀。在学习洋流这一节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挂图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挂图理解有问题,可以通过板书进一步细化。在教授地层结构这一节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静结合的优点来达到形象教学的目的。此外,在学习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这一节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
三、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目前,在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会取代传统教学,更有教师认为,假如一堂课不使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堂成功课。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教师认识上着手,让教师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手段缺少实效性与针对性,比如,在进行地球自转与公转规律教学时,一些教师采用挂图的手段,而不能够充分结合多媒体和教学挂图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手段时,要避免思维定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比较法 图表直观比较法 地理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37-01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比较法适用范围广、应用简明、逻辑性强,日益成为高中地理教与学的方法和目标。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其各个发展阶段间的异同点,而且有利于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从而促进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是值得每位地理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地理比较法要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任何教学方法都具有针对性和局限性,因此,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也毫不例外地要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1. 地理比较法要与其它地理逻辑方法结合使用。地理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各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它与地理综合分析法、地理归纳法与地理演绎法等方法组成重要的地理逻辑方法体系,而且又是这些逻辑方法体系中最为常用和最为重要的方法,其它各种地理逻辑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地理比较法而进行;反之,地理比较法也要与其它地理逻辑方法结合使用。例如,我们可以对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北海渔场位于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位于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处;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前三大渔场具有共性,即都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而秘鲁渔场则不然,位于寒流流经处;最后综合四大渔场的分布特征和洋流的关系,归纳得出洋流对海洋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2. 地理比较法要与地理直观教学方法结合使用。高中地理教学在重视地理比较法应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地图册、地理版画、地理图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等手段的运用以及与地理观察法、地理参观法和地理实验法等直观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一方面,直观教学方法以其形象性、直接性、真实性、多样性不仅有利于获得直观感受和地理感性知识,也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获得地理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地理比较法,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螺旋式地推进地理教学。
二、地理比较法是教师教的方法,也要成为学生学的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材的“致同学们”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地理的学习,要注意比较法的运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对地理数据、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区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有助于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可见,地理比较法不仅是教师教的方法,也应该成为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能力和观点的重要方法。
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学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学习和运用地理学习方法的意识,没有真正掌握地理学习方法的要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受用终身。因此,建议地理教师在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需要和已知可比事物确定比较目的、选择比较对象,然后根据分析综合列出比较项目、找出比较内容,最后运用不同的比较方式进行比较。通过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应用各种地理比较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比较法,并将灵活、科学地应用地理比较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和素养。
三、地理比较法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地理科学方法论
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综合性和区域性显著。从学科性质来讲,高中地理是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受学科内容及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比较法在运用中区别于一般的比较法,其方法论基础主要是地理科学方法论,具有“地理性”。它与地图法、地理统计方法、野外考察、参观法等方法一样是地理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地理比较法的应用要以地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地理学习和地理教学的规律,充分体现地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发挥地理学科育人的独特功能,完成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比较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地理逻辑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更是高中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教师要树立地理比较法的教学意识,科学有效地应用地理比较法进行地理教学,学生要逐渐学会运用地理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第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占了很大的比重,它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地理教材还是地理高考试题都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地图,而大量的运用地图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一、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分析,那么教师应当怎么做呢?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地图上所包含的一系列要素。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从地图上找到有效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找到信息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标记,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其次,学生必须掌握并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名词,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师应细致地为学生讲解,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归纳总结,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比如,教师在讲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时候,必须让学生明确它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存在的一些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最终加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以及技巧
学生要想用图,就必须学会读图,就中国现状分析,大多学生不愿意也不想读图,因为他们找不到读图的方法,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地图,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为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以及读图技巧。在平时的读图中,学生除了要背熟那些常用的地名之外,还要能够准确无误地在地图上指出来,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地理位置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指出相应的河流、山脉等的位置,这样的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读图,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学生模仿,这种读图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相关地图的信息,还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从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就相关的培养措施展开论述,着重指出应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此外,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以及技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表现出来。地图中隐藏着浩瀚的知识,仔细读图,众多的地理特点和规律都能在地图上找到。地理教学有一大特点就是离不开地图,这是由它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它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地理图表题型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非常重要。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现状
一方面,在当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地理老师对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在许多老师的认知下,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背下来,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地理学习,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读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其实,地理图标作为地理语言的一部分,可以清晰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概括和表达[1]。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缺乏重视,将地理学科划为副科范畴,没有给予重视,受这样的思想影响,学生不愿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进行地理学习,对于地理读图分析也缺乏练习,由此一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活跃,不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图技巧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提升其读图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熟练掌握教材中与地图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对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进行识别、记忆。学习地图是学习高中地理这门课程的基础,对地图中相关信息的解读在地理综合测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识别并记忆地图中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并对相关的地图基础知识充分理解与把握,例如,引导学生对比识别与记忆一些分布图、地形地势图、统计图以及景观图等。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逐步树立识图意识,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将地图作为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逐步使用图例、比例尺、指向标等相关要素,并对地图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中生可以逐步养成学地理这门课程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中绘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读图的升华阶段,它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识图、析图、记图能力。动手绘图,既能强化记忆,又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第一,自编制图。在地理教学中,在预习或复习阶段,学生可以自己编制地图,把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文字内容变成图,把繁杂的知识变得直观有条理,易于记忆。比如在复习“地球公转”这一章节内容,学生可以绘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图和地球公转图,通过图清晰地看到,在春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夏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移到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南移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第二,拼图、补图、填充图。利用填充图熟练绘制重要地图。比如在世界经纬网格上描绘世界轮廓、各大洲地形图;在中国地形图上画出河流、山脉、平原、高原;在中国政区图上填上各省的省会、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世界政区图上画出世界的洋流和四大渔场;用拼板拼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读图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
在当今社会信息不断发展的潮流中,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老师在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在网络上搜集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将清晰的地理图文提供给学生,教导学生在分析地图时,注重图中包含的隐性信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注重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比如老师在讲授《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这节课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播放水资源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它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宽知识视野。
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良好读图习惯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地图、使用地图、绘制地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剑锋.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1):215.
【关键词】情景教学 高中 地理课堂 策略研究
通常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能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设置出来是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实践研究与教学理论模式同步发展,教学改革实践与基础教育需求,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是践行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动力。
情境教学,指的是以学习环境为中心,以生活情景与现实社会为背景,对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身份与意义所造就的社会属性进行关注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与探究性,情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与认知能力。通过探讨与研究高中地理课堂中践行情境教学的策略,以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结合生活设置教学情境
从根本上说,创设生活情境其实就是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日常教学内容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在深入性实施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创设生活情境逐渐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然而,到目前为止,依旧有大量地理教师无法对怎样将生活情境创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全面把握。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从根本上打破枯燥的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以此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与研究的兴趣[1]。
比如,在向学生讲授“地球的形状”一节时,为向学生全面阐述地球整体为不规则球形,可以如此设计情境教学:开始本课程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与欣赏一些大海的视频,画面中有从远方驶来的一艘艘巨型轮船,同学们会感叹这样壮观的生活场景是多么刺激。因为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会使得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卧倒一片”的现象,所以,为改善学生枯燥地理学习氛围,最佳教学方法就是创设生活情境,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调节地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二、结合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在不断深入的新课改中逐渐被更多高中地理教师所熟知。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问题氛围,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探索地理问题,以此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另一方面还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向学生传授“水循环”一节时,可以先将李白的《将进酒》展示给学生,再向学生发出疑问:“为何黄河之水是从天上来?难道奔流到海不复还是真的吗?”由此就会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得出“水循环”的概念与结论。就本质而言,创设问题情境这门学问比较深,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也有多方面涉及。例如,结合多媒体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结合游戏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等,都属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由此可见,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进行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深入性探究地理问题,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三、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地理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很多角色扮演都含有游戏的精髓,因此,那些与高中生活相贴近的故事形式与充满情趣的表演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2]。此外,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但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了全面掌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想象力得以丰富[3]。
比如,班里很多学生有不注意个人卫生、乱丢垃圾的习惯,所以,为对其不良习惯予以纠正,在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一节时,与角色表演进行有效结合创设教学情境:第一步,让几位学生将垃圾随意扔掉,再让几位同学将垃圾捡起来,然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同学说:“我平时也喜欢在教师乱丢垃圾,但是当看到刚才的情境时,我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可耻。”另一位同学则表示:“这让我懂得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本质内涵。”讨论结束后,同学们提议需要制定环保制度来保证我们教室的干净与整洁,像惩罚乱丢垃圾的同学,表扬捡垃圾的同学等。
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全身心融入教学情境中,能够让学生明白老师对教学情境进行设置的目的,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与欢迎。然而,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必须教师做足课前工作,由此才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地理。
四、结语
研究表明,情境教学可以使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他们逐渐对地理课程感兴趣,而且也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学习激情与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能力培养与提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导言 教学手段 学以致用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主导因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教学的浓厚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言,引人入胜
新颖的导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和地表形态”一课时,教师可这样导入新课:煤、石油是动植物的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物理化学过程沉积而形成的,可是在海底却为什么发现了大量的煤和石油?海洋生物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但是经过考察发现在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地壳中有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地壳运动造成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的有关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过程中。又如在讲授本单元的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课时中的“洋流”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1492年,哥伦布从巴罗港出发,横渡大西洋,经历了37天的航行,到达了“新大陆”。此后哥伦布在1493年再次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今天的美洲,只用了20天,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同样是横渡大西洋,为什么时间相差那么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洋流的教学内容,那么前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带着渴望知道答案的好奇心,带着问题思考和自主学习,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学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在其中
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地理教具演示法、比较法、讨论交流法、程序教学法,等等,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总目标,吃透课本,深入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的不同个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本章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时,可通过“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法,列出提纲,根据提纲用“比较法”归纳和整理教材内容,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运用“讨论交流法”,集思广益地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每个人所整理的内容,达到完善和提高,教师再通过“讲授法”先让优秀的同学上讲台叙述自己所列的内容和这样整理的依据,最后再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样,因材施教地穿插运用灵活多变的适宜学生的教学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直观性教学手段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直观教学手段包括教材内容中的地图和漫画等,教师在黑板上的板图和版画,幻灯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地理挂图以其专用性、实用性和鲜明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掌握地理规律,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和概念,掌握地理技能。但由于地图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达地理内容,大多属于静态的,而对于动态的教学内容反映则不够,这时,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可以弥补地图的不足,有声有色有动态地表现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使地理教学如虎添翼。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第一课“地球的宇宙环境”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为学生展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庞大的,但地球在浩瀚的茫茫宇宙中,不过是亿万个星星中的一颗,就像小小的尘粒,以自转和公转的形式,在太阳系和银河系中周而复始地运转了亿万年的地理知识;在学习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一节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在学生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到的地震、火山等由于地壳运动带来的灾难,以及跨越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足不出户地观察和了解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时间段里洪涝、冰雪、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危害和损失的惨烈场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成语、民谚和诗句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地理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让地理教学充满生机和乐趣。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引用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使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一圈是其周长大约八万里,而在赤道线的自转速度最大,在赤道所能观察到的星座最多的地理知识。寓教于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
三、在学以致用中拓展学生思维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完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后,就可以让学生从地理科学的角度分析山东省为何在自然界中存在着“雪后寒”的现象。让学生联系刚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以下结论:1.大多数的降雪属于冷锋天气,冷锋过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2.新雪的反射率达到84―95%,所以太阳辐射绝大多数被反射到宇宙空间;3.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积雪在融化时需要吸引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在我们的身边,虽然看起来简单的自然现象,却体现了众多的科学道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新颖的导言导入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深刻地理解知识。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方法,是一切思维和一切理解的基石。如果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好比较法,就一定能够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地图册、地理版画、地理图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等手段的运用以及与地理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结合以前传统地理教学的优点,再配合新的教学方法,让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保持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因为地理是一门涉及知识很宽泛的科目,这需要学生能够对地理科目做到全面的认知。学生学习地理,多半是从认知地图开始,然后了解各国的地理方位,周边环境,影响因素等。所以说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地理比较法在实际运用中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法。一般的教学法,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的讲解,结合地图来完成讲解,而比较法是把两种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从图,要素,环境等各方面的对比并加以区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区别一目了然。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把以前模糊不清,区分不开的知识弄清楚,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便捷,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地理学科的学习,最离不开的就是地图,地图也是分析课本的依据,所以对于地图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地图中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课本上对于地图的分析也是很详细、很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地图上的信息,让学生加以重视。地图上的信息体现着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大洲的特点与构成,所以地图上所体现的知识要仔细地加以分析。地理的学习中除了有地图,还有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这些图表都有助于我们加强地理的学习。要知道它们的看法,不同处与相同处,这样才会明白所要表示的事物与知识点。因此,对于图表的分析与利用,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条理,在理解图与区别图的时候,培养学生关于地理的思维模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概念定义、基本知识、规律及原理等,这些是最容易混淆的东西。这些知识点在记忆的时候要非常地仔细,有的时候只是一字之差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就像区时和时区,只是将两个字颠倒了而已,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区时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而时区是指某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所以,在这时就体现出了比较法的重要性。将两个相似的东西拿出来做个比较,就会印象深刻,知道两个东西相似就会去特别地注意,这样才不会造成知识的混淆。综上所述,随着创新教育的飞速发展,新教学方法的引入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和国家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都十分重视。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为课堂增添了新的生机,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更进一步的考验。
作者:韦美露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瑶族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有效实施
在现代高中地理教材中,其突出特征就是照片、插画、配图,内容丰富多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集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组成了完善、庞大的图像系统。而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可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图表教学法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图表教学法指导下,可通过图像、表格、图形等来体现地理事物及其特点,将广阔、遥远的地理事物展现于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扩大、迁移、延伸、深化地理表象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非常枯燥,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比较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它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各种地理思维和答题技能,能够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到地理要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加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采用同类比较法
现代教师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最常用的一类方法就是将同一类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就是同类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使用。详细来说,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作为前提条件,与教学中新的地理知识和内容进行比较,从而使他们发现这几个地理事物和内容之间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如教师在关于北美温带气候环境的讲述过程中,就可与前几天所讲述的亚洲的温带气候状况做比较。先请一位学生回想亚洲温带大陆的气候,该学生指出亚洲温带大陆气候的形成在于它处于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之间,因为热量在海陆中的分布差异从而导致了季风的明显变化。通过该学生的讲述,学生们在关于北美大陆气候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就该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进行学习,即该地区受到海陆影响不大,季风的变化不明显。所以说同类比较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
二、采用概念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其课本教学内容中关于地理教学的概念往往很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概念的混淆十分严重,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混淆,采用概念比较法之后,他们明白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同类型的灾害。又如地理教学课程中常见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差别,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要让他们准确地进行这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概念的理解使用概念比较法就能够使学生掌握二者之间的真正区别,即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在于一个是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另一个是某一地区长时期内天气的变化情况。
三、采用图表比较法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离不开各种地图和图表的使用,地理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和图表能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地理课程中的读图用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关于潜水与承压水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图标和图像来进行抽象内容的转化,使学生通过图像来了解潜水与承压水的差异。简单来说,它们二者均属于地下水,只是潜水是位于隔水层之上的,承压水是处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从图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在于地下所处的深度不一样,这就使学生牢牢掌握了二者的差异。又如在农业区位的选择中,地理课本中有两张关于三江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放牧区的图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两张图片进行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江平原的地势平坦,适合于农作物的耕种,并且气候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良好,而青藏高原地势海拔较高,气候环境比较寒冷,只能适合于放牧业。这种采用图片比较法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详细掌握这两种地貌类型的差异,并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各种因素。
四、采用综合比较法
高中地理课程中涉及的地理内容较多,要对各种地理要素做到掌握就要采用综合比较法。通常情况下,此方法主要用于地理复习课程中。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复习和掌握。比如在关于各种不同农业地域内容的讲述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关于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及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的气候状况、地形及其他情况的比较,并请他们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如可以将中国三个大的自然区域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罗列出来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进行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采用专题比较法
专题比较法的使用指的是就某一个自然状况或者社会经济条件对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域进行比较和分析。专题比较法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个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内涵,使得分散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如在北美洲、大洋洲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洲际之间的比较做成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找出形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最后做出归纳和总结,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又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地理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54-01
地理比较法属于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对于高中的地理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地理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得新的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比较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地理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知某一地理事物或者某一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地理比较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好处
(一)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比较中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学生将等高线的知识掌握之后,老师可以把这部分知识带到等降水量线以及等温线的学习中去,通过将这几部分知识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二)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地理知识也是如此。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每一节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一致的,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着发展的,因此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运用地理比较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记忆繁琐复杂的知识点。
(三)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发展规律。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地理事物也是如此,而对于这些地理知识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状态,在教学中很难体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将地理比较法进行应用,通过比较地理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发现其变化,可以是时间上的变化,也可以是空间上的变化。例如在进行《河流地貌发育》的教学时,可以将长江的不同部分水系的水文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出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和发展。
(四)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比较方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理解地理知识和发展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将地理比较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将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以及经济条件等进行比较式教学,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知识学习中去,发挥其优势。
(五)便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地理比较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老师在对不同制度之下、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下的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生态、环保主义教育等。比较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则可以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自然辩证法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地理比较法的类别
(一)概念比较法。高中地理教材对于地理知识的概念定义的比较少,致使许多学生对于很多概念混淆不清,在学习“气候”和“天气”这两个概念时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都不够准确,应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就需要运用比较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老师可以说:天气就是某一地点的短时间之内出现的阴晴雨雪,而气候则是这个地点的长时间的一个天气状况。又如“地质灾害”和“气候灾害”这两个概念也容易产生混淆不清的状况,老师可以将其进行比较说明,即地质灾害是地质产生的异常情况,而气候灾害就是大气产生的异常状态。这样就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本质的区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图表比较法。图表比较在地理比较方法中十分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地理课本中图占很大一部分,图表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将图表比较法恰当合理的运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如承压水图和潜水图,这两个知识点比较有难度,因此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运用图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容易的找出两者的差异,即埋藏的深度不同。
(三)同类比较法。同类比较法就是将同一类别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比较,也比较常见。详细地说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为基础,将同类别的新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在进行气候的教学时,就可以将学习过的亚洲的温带大陆气候与新知识北美温带大陆东岸气候进行比较。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对进行新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就容易多了,老师在教学时也会轻松很多。
(四)自我比较法。自我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很常见的,即针对同一个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了解这一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并从变化中探索其发展的趋势,预测其未来的变化。
(五)专题比较法。专题比较法主要是在地理复习中运用的,将基本知识学习了之后,可以针对某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比较和总结,梳理知识脉络,建立知识体系,并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相互制约发展的概况。例如可以将北美洲和南美洲进行系统的比较,总结归纳两大洲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等,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个复习而出现的知识点重复的问题,节约了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种类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思想作指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选择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在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中,我认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应是“讲读练”。即指“讲、读、练综合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分别发挥到讲、读、练各个环节中去,发挥出它们的综合效力。这种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借助大量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受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而地理学科是取材于地理科学,因而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的领域广阔)、综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综合联系性)和区域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如地球的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就我们的教育对象一一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也比较狭窄。因而使他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课的信心,带着沉重的心态被动地学习,的确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建立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四、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轻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环境的创设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教师的威信。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良好的班风,特别是学风也是影响课堂环境的因素。
五、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1 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在高中地理复习阶段,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复习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中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中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 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比较法应用分析高中地理知识不但涉及了自然地理,还涵盖了人文地理,由于其内容构成的复杂性,学生对其的学习较为吃力,因而为强化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地理教师逐渐总结了比较法的教学模式。地理比较法是综合利用师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将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比较逐渐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地理知识的相关发展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具体地理知识的不同决定了比较法的不同,每种比较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有针对性的比较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比较法
1.概念比较法
地理知识中有绝大部分的内容均需要靠学生的理解记忆,而其中很多相似的概念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容易发生混淆,因而教师要将这样的知识内容总结到一起,并以更详细的举例说明,将二者或多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具体地阐述清楚,以更方便学生记忆。
例如,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中,地方时与区时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该部分知识除了计算上的难点还有理解上的难点,很多学生容易将二者概念混淆起来,从而更加影响其计算的精准性。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示法的形式,将二者具体的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明确地方时与经线相关,每一条经线上都对应着一个新的地方时,而区时是指每隔15个经度便为一个区时,全球共划分为24个区时。地球上有无数个经线决定了有无数个地方时,而区时则固定只有24个,也就是说在一个时区内会有无数个地方时,但区时只有一个,通过图示法将二者的范围进行了比对分析,学生便将二者具体区分开,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其在运算过程中的精确度。
2.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在地理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频率较高,受自然或人文环境的影响,世界范围内会形成很多自然区域或人文发展状况类似的地区,在对这些有相同之处的区域的地理知识进行讲授时,教师有必要将存在具体相同点的地区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讲解,从而在促使学生加深知识印象的同时,逐渐培养其举一反三与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节知识的讲述过程中,我在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农业区位的形成因素与地域类型时,愿意以中国东北的玉米带与美国五大湖区的玉米带综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两个玉米带的分布纬度、适宜生长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在对比过程中,我也会适当地提出“为什么五大湖区玉米带比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带偏南”等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如,在引领学生做习题的时候遇见山西煤炭工业基地的发展与改革方面的知识时,我会适时地举出《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节中的相关内容,将两个同为以煤炭为主的老工业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能更加轻松地解决相关的问题,更有效地实现举一反三。
3.图表比较法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更加直观地向学生阐述某些地理知识,其可以采用图表对比法强化直观教学,当然,新时期图表教学中为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各种生动的图形、图表。
例如,我在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的教学实践中,便结合多媒体制作生动的图像课件,通过具体的图像展示冷锋、暖锋以及准静止锋的生成与运动,从而以更生动的形式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二、地理比较法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逐渐发现很多内容单纯依靠比较法是很难实现精简讲解的,而是需要教师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的综合起来以强化比较法作用的发挥。除地理比较法外,还可以应用画图法、归纳法、推理演绎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展开地理教学实践更利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识,促其地理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水的运动》等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洋流运动的相关图示,向学生具体阐述不同的因素形成的寒、暖流的运动,同一性质的洋流在不同半球、不同风带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方向的变化等对比内容,使学生在两种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下,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可以灵活地运用。
2.注意强化比较后的归纳与分析
教师教学过程中融入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归纳与分析能力,对比只是教学引导的一部分,只有学生通过相关的比对形成自己的知识认知体系,其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知识。因而,教师在利用地理对比法开展教学实践后,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与总结,从而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知识认知结构并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区域地理部分教学中,我利用地理比对法对两个工业区形成原因、发展动力与阻碍、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对比分析后,要通过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真正将具体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中去,这样更有利于其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对与上面两个工业区存在相同点的第三个工业区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将在对前两者进行归纳分析时总结出的内容或结论,成功地应用到对第三个工业区的分析中,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总结
综上,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强化对其的应用探究,从而促使更多具体的对比方法的完善与应用,为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教学方法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学周刊,2011,(32).
[2]王艳荣,黄东民.试论比较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1,(13).
[3]鄂焱.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
[4]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08).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像分类;图像教学模式
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积极的推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圈层的演变过程和空间差异的一门学科。而且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就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地理图像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地理图的类型主要是动态和静态。对地理图形进行分类,并将图像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地理图像分类
(一)高中地理图像。
所谓的高中地理图像,就是指高中地理教材中用于演示和解释相关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与规律的所有图像的总称,是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图像化和具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图像技能、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等能力。
(二)高中地理图像分类。
根据高中地理图像的特点可以将高中地理图像分为: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地理影像、等值线图等。
1.地图,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主要是将地表的一些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尺,运行点、线等符号将其进行展示和描绘。例如:实际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中国地图。
2.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用来反映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图像,能够充分的将某一地区的外部特征进行充分的展示。
3.地理统计图,地理统计图能够将地理事物的数量变化进行改变,主要是通过表格等和图像等进行展示。
4.地理影像,地理影像主要是由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的,能够充分的将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展示,现阶段常用的地理影像技术为遥感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5.等值线,等值线主要有等高线、等压线等,能够将各个等值点的连线充分展示。
二、我国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高中地理的专业地理师资力量不够强。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由于缺乏素质较高的高中地理教师,导致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但实际上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地理图像教学教师的稀少,使得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不高,影响图像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硬件不够强。
由于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对硬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专业性的教学图像设备,而且比例较大,但由于这些硬件的不足就使得图像教学的手段略显不足,不能充分的将地理图像教学模式进行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计划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就使得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推行具有强制性,使高中所有学生都进行地理教学,而这样的规定就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参加到地理学习中。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手段与措施
(一)强化高中地理教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确保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强化高中图像教学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知识。首先需要聘请具有专业性和基础知识扎实的教师作为高中图像教学的教师,其次,需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校方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促使不同地区的教师能够进行面对面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经验。
(二)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齐备和相关教学用具的准确和精准是确保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需要逐渐的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硬件配备,定期的对地理图像教学硬件进行更新维修,并将地理硬件配置列入到学校发展的中去,确保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三)确保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将学生参与到地理教学的程度换算为成绩,纳入到学生的年度考核中,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加强学生对地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结束语
高中地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针对高中地理图像的分类进行阐述,并积极推广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结合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地理图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强化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高中地理教师水平的提升,增强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其良,朱捷.地理图像衍生教学法及其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71-75.
[2]齐秀江.关于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偏爱的调查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1,01:86-89.
[3]郭健强.论高中地理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07:45-46.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育;学科整合;
作者简介:王晓青,男,1955-,教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自然地理;E-mail:wxq922@sohu.com.近二三十年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人类对空间、时间和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充分发挥人类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对物质资源的生产要素效能的发挥起到催化作用”[1].因此,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推动了各个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人才队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育事业的革新迫在眉睫.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奠基阶段,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1研究的相关理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来看,各国政府在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都给予了政策支持,同时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不断加以改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而且这些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第二阶段是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其主要特征是逐步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即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这个阶段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第三阶段是计算机革新学习模式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现在.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这个阶段重点是网络教育,标志性的口号是“建网,建库,建队伍”[2].
从国内来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国家的“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论研究.主要有湖南师范大学王先明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2]和山东师范大学赵修雪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地理教学实践研究》[3],奠定了主要的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整合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2)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有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余言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4]和河北滦县一中李建荣的《信息技术视野中的地理教学》[5],在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方面有着成功的应用案例和学科教学模式.
1.2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很好的把握了高中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关系,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师的备课过程与授课实践,拓宽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资源搜集渠道,便于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共享,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地理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上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其他高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提供参考,在高中地理教师的轮训的课程设置中可以有的放矢.
2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2.1调查问卷的设计
我们主要采取封闭式的问题方式,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小范围进行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测试,以反映我们调查内容的实际情况.
2.2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东部沿海省区随机抽出了500家高级中学,抽取的学校包括曲阜师范大学附中、日照一中、温州中学、杭州外国语中学等,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0份,有效调查问卷310份.在这310份调查问卷中,省级规范化学校150家,市级规范化学校100家,其他等级的学校60家.从图1中看出,省级规范化学校有150所,占调查总数的49%;市级规范化学校有100所,占调查总数的32%;其他类型的学校有60所,占调查总数的19%;符合调查的预期.
从表1中得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授课比例比重在20%以上的占到64.5%,授课比重在19%以下占到总数的35.5%,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大大超过半数.短短十几年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具开始有质的飞跃,从刚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狼来了”式的恐惧,到接受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状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快速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与形式丰富多彩,高中地理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不再捉襟见肘,而是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下进行兼收并蓄型的整合与创新.
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理教师平均要带175个学生,最高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432个学生,最低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24个学生.
从图3中得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修课程需求的前三位的为《电教技术前沿》、《信息检索》、《课程制作》(排名不分先后),所占的比例均为20%,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为11%,《电子白板应用》的需求为10%,呈现出多样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均信息技术投入与课堂效率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5,为中等程度相关,生均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课堂效率呈现出来的正相关,引导我们加大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投入.
2.3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数据整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投入
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是保障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提高的前提,高级中学的等级以及高级中学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级中学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预算,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弹性.硬件设施建设、软件采购和教师培养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也是高中地理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增加经费的投入基础上,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以及人员的合理搭配,班级结构和师生比例,是经费投入落到实处的影响条件.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所给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以及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变革已经远远超出了既定的预期.
(2)教育观念
教育是当今信息时代各国谋求生存、发展、争雄的第一位的战略性产业.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和国际竞争紧密相联;当今国际竞争的特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科技水平和实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因而提出了教育先行的观点,即把教育投资看成是开发智力资源的生产性投资,开发智力资源应优先于开发自然资源,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略高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争雄,都采取了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
(3)教师配置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度的教学责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信息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都需要教师的操作,二者可以优势互补,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应用起来还要注意时机和分寸,只有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具,才能使高中学生在理解地理学科中的抽象知识时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要把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高中地理教学进程中去,这个进程中高中地理教师是主导.
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策是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出一套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形成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可实施性方案.
3.1多媒体教具与传统教具有机结合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耳朵与眼睛是主要的互动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高中学生听与看的机会,专家做过实验,听与看相结合来帮助接受信息时的效率是普通教学效率的十倍以上.图与表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第二媒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不仅让高中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与应用的能力.
3.2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地理教学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地理教学资源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管理,通过对高中拥有的地理教学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地理教师,以便进行正确的备课,不断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效益.
3.3地理教学与科研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
随着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递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高中地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当前复杂的高中地理教育形势下,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方式日益捉襟见肘,高中地理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信息技术素养的学习和研究恰恰可以帮助高中地理教师成长为高中地理教育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