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向范文

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向

篇1

【摘要】高中英语中蕴含着西方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若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西方文化,就可以降低英语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

高中英语学习过程,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对学好英语有着极大的帮助。了解到西方文化模式与准则后,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英语,将学习英语看作是文化的探索,跟随着各位引路人,比如霍金,深层次地学习英语,树立开放性思维。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概述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在英语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与我们的汉语文化存在不同,加之语言环境不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称差异

实际口语交际过程中,初次见面时,西方人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而在汉语文化下,初次见面时,称呼年纪较大或者地位较高的人时,则需要使用尊称。

(二)时间观念差异

汉语文化下,拜访某人时,注重提前到达,以表示尊重;但是西方文化中,拜访是需要提前预约的。

(三)谈论话题差异

西方人喜欢谈论天气与兴趣等,但是中国人多对此类话题不感兴趣。

不同的文化对交际礼仪的要求不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能够与外国人进行友好交流。因此,探索文化差异有着必要性。

二、高中英语中西方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一)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仔细研究西方文化不难发现,西方文化崇尚自然科学,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均出生在西方国家。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难免有些吃力,但以西方人的思维,运用西方文化,能够充分理解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使其拥有更多的动力。高中英语教材中,关于科学家的文章较多,一般介绍了科学家探究科学的历程,讲述其坚持不懈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学生学习到这类文章,能够引发自身的情感共鸣,激发学习斗志。譬如《壮心无涯》这篇课文讲述了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的经历,其年轻时身患怪病,但是仍不放弃,潜心苦读,自主探究学习各类知识,从而获取博士学位,他深入地探究宇宙的奥秘,周游世界进行讲学,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霍金这个人物学生在语文、历史学习中均有了解,在英语中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出现,通过再次深度地学习,更加理性地分析这个人物,感受他积极向上、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能够激发出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的意识与动力[1]。

(二)培养人文精神

高中英语不仅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还重视人文知识的传递,在文学与诗歌等方面,均有涉及,如介绍了莎士比亚、威廉・兹华斯等人物。在进行阅读翻译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对这些经典人物的印象,联想其事迹,通过逐字逐句地翻译,能够增强翻译的有效性。这些人物曾经出现在语文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中,学生再次学习时,极易引感共鸣,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西方文学与戏剧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知识,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学习高中英语中的西方名著,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学世界,跟随着作品内容情节的波动起伏,引发自我反思,对整个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学生学量的诗歌与戏剧作品,能够提升自身文学修养与文学鉴赏能力,对深度认识世界与文学,有着积极的作用[2]。

(三)培养责任感

高中英语课本中收录了大量的美德文章。学习这些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自由的情感与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有勇气、有理想的人。英语中有关责任话题的文章较多,通过人物或者事物,来阐述社会责任价值观与社会文化,或是赞美克服困难的勇气,或是提倡爱护自然环境。此外,关于灾难与环保题材的文章也较多,比如《在火山下》,主要描述了火山爆发时人们求生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资料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图片,如地震、干旱、台风等,@种令人震撼的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丰富思维观念

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人际交往礼节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全球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譬如高中英语中的《新西兰》《美国》等文章,从地理、文化角度,介绍了地区文化与经济发展。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文化习惯各不相同。正如我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均不同,而56个民族的文化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这一个整体。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懂得尊重文化差异,学会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处理人际关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语言也可能会存在歧义,这需要学生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深度挖掘西方文化,比如英国文化、美国文化,这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3]。

三、西方文化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于翻译学习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在英语翻译时,部分语句是可以直译的,有些语句则不可以直接翻译。因为文化有所差异,不可以望文生义,需要充分地考虑西方文化背景。譬如:“月季”用英语表达是“American beauty”,若直译则是“美国美人”的意思,不能以汉语表达习惯来翻译英语;“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翻译成中文为“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翻译时可以直接翻译,但是需要斟酌用词,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用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搜集类似的内容加强练习,分析可以直译的语句;或者搜集因为文化差异引发误会的搞笑视频,通过观看喜剧视频来感受文化差异性,培养自身的开放思维[4];或者可以通过观看英文节目来提高自身的听力能力。

(二)应用于阅读学习

英语阅读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其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少,多以东方文化视角来解读文章内容,从而影响到思维,难以起到培养价值观念的作用。对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挖掘西方文化内涵,进而降低阅读学习难度,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譬如:在“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复活节的相关资料,探索复活节的由来以及各国复活节活动的区别,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做具体分析,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在不断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文化的影响不全是有利的,这时学生要积极地寻求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识别西方优秀文化。

(三)应用于写作学习

高中英语写作时,许多学生习惯以中国式英语来表达内容,觉得不存在语法问题。以汉语思维来表达,实际上存在各种错误。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及时纠正写作方式。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注重运用西方文化与变向思维,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述自己的想法。这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并且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增加课外阅读练习与英语基础知识的练习,以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学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让教师帮助推荐优秀的外文书籍,比如英美国家的人文历史作品,以增强自身的英语语感,还可以参与英语竞赛与英语角活动,提升自身英语运用能力[5]。

(四)加强文化渗透

基于西方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譬如在学习词汇中融入语言文化。当学习到“pudding”这个词时,可以深度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此单词的表面意思是食物,从文化角度来看,则代表着贵族文化,“pudding”指的是“主菜后的甜点”,与“desert”不同,“desert”指的是“主菜结束后的果盘”。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均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对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利用课外读物与网络资源等来学习习语与典故等,以深层次掌握西方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英Z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中的西方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扎实英语基础,善于利用西方文化来进行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杜琨.从跨文化角度看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利与弊[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75-77.

[2]王维东.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7):143-144.

[3]周颖.跨文化意识渗透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08-109.

篇2

1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了语言文字,人类社会的文化才得以记载、传播和传承。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它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因不同民族间文化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在学习这门语言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中所蕴含着的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价值取向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步进行传授,在课堂中多进行文化差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真正理解英语语言,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因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地理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语言表达、传统习俗、词语构成和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对高职学生来说,只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对方的风俗、思维方式、礼仪等文化差异,才能真正使英语教学达到“为交际”的目的。

2.1 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注重形象和综合思维,所以中国人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则擅长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因此西方人往往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语系的构成差异,是造成中英文化和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同样的问题,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在思考问题时的逻辑顺序上,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有很大差别,我们可以从信封上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看出来。如,我们要寄信的地址是“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机场路”是中文的写法,而英语写法则是Jichang Road, Luoyang, Henan Province, China。日期表达是2016年1月3日,英语则是January 3rd , 2016。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形象、综合、整体的思维观,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而西方人却恰好相反,他们是由点到面,由自己的小部分,再到大的整体,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更注重自我。

2.2 生活习俗和社会习俗差异的影响

西方国家是以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为主的核心家庭文化。而中国式的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帮互助,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家族文化。西方人更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充分尊重自我,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注重维持自己的权利。而中国更注重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为了亲人往往能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牺牲自我。

AA制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方式,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AA制付费,大家会欣然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中国人而言,特别是在朋友间使用AA制就会显得过于生分,预示着彼此的关系生疏或有隔阂。AA制的付费方式,更不可能出现在工作用餐。又如,在请客吃饭的时候,如果客人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几乎什么都不剩的时候,主人势必会诚惶诚恐,觉得食物不够吃,自己招待客人不周,其他客人也会认为主人准备食物过少,有招待不周之嫌疑。但西方人往往要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表示对食物的喜爱和对主人的尊重,同时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在送客时,西方人往往很简单只说“Bye-bye !” “See you next time!” “See you later!”或“Good night !”,但中国人在送客时主人常对客人说“再见,走好啊!” “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同时客人也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你们回去吧!”等。

这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

2.3 社交礼仪差异的影响

中国人遇到熟人的寒暄用语往往有“到哪儿去?”“上班呀?”“吃了吗?”等。但你在路上遇到西方的朋友,如果你这样和他打招呼,问他“Where are you going ?”或者“Have you had your meal?”他会认为你干涉了他的私事,他会回答你无可奉告,后者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的姑娘刚刚嫁到了北京的胡同里,早上和人打招呼用“吃了吗?”这句寒暄语,可这个人刚从厕所出来。这正是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理解不到位,才造成使用的场合不对,于是就闹了笑话。西方人见面往往是 “Hi” “Hello !” “How are you ?” “Nice day , isn't it ?”“What a fine day!”等,在英国大家相互间的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是以谈论天气开始的。

同时,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往往会表现出非常谦虚,会说“哪里、哪里”、“惭愧”“抬爱了”等词语,但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坦然回答“Thank you !”以表示接受。在受到礼物时,中西方人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如果你一收到礼物就打开看,很可能就会被说成贪心,所以中国人收到别人的礼物时,往往会先放到一边,谢过对方,待人走后再打开自己看。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往往会一边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并连声称好。

3 高职英语教学导入西方文化的策略

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仍是以语法、词汇为主,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忽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教学意识,组织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 教师要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高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误解、歧义等现象。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英语文化知识及中西文化之差别,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深层了解。其次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换思维方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所授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再者,指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减少学习的盲目性,认识到中西文化各自优势,切不可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相互融合,树立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在课堂上尽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英语电影、美剧、英语歌曲等,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逐步使西方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思维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做到将西方文化引入高职英语课堂中去。

3.2 文化教育要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我国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大,人数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授课任务重。在课堂上和生活中,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对于中英文化差异了解并不多。因此授课教师应转变观念,把文化教学蕴藏在词汇、语法、课文、对话等各个层面的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分种类、分层次地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结合每册书的内容,归纳涵盖全书的文化框架。根据课文内容,导入相关词汇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听、说教学中,可选择一些突出反映英美文化主题的题材让学生学习。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教育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3.3 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接触更广泛的西方文化内容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33-01

一、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目前的教育新形势而做出选择。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滞后,不能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制约教学成绩提高的现象。因此,对高中语文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学两大方面,而对于高中语文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从目前的高中语文新课改来看,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在于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根本的学习需要是充分了解书本内容,全面掌握书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文技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此为需求,根据这些需求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不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这是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2.出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学生具有丰富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反映出了高中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开始了人性化教学的转变,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尊重。从这一点来看,高中语文新课改更有利于推动先进的教学方法。

3.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力。考虑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成效,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要围绕着教学目的而展开。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很好地关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性,要求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转变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实际是一个老师启发,学生领会的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不但要发挥老师的启发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非常关键。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当做了教学方法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影响,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转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关键,如果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和学习状态中,老师的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只是消极的等待老师讲授的话,那么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从教学结果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目前,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已经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制度下,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能够达到语文教学要求,能够满足目前的高中学问教学需要。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势必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符合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要求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其中一项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我们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执行。

三、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始终倡导要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推动了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培养师生平等关系的意义在于,不仅有利于改善语文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转变,使教学方法的制定更好的为语文课堂服务。此外,还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1.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促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改变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十分重要。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理念,使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多一些积极地尝试。因此,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可促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改变。

2.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使教学方法更适应课堂需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必须与课堂教学相适应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老师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制定可靠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因此,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使教学方法更适应课堂需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教学方法存在的三点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效推动了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也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新课程改革这一有利契机,努力改变现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梅.论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思维[J].中国教育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篇4

关键词:目的性;吸引力;思考;兴趣

每年的六月份最备受关注的事情就是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孩子、家长的心,家长一致认为这是改变孩子命运的第一大转折点,随着国家、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家长对高考的高度重视,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高中教育的重视,而高中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也一直备受关注。下面就让我们来反思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性过强

在高考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他们的目的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我们不能说这种目的是错的,但是,家长们让孩子们受教育,不单单只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不断地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已然变成一门习题课、考试课,学生学习语文是因为高考中要考语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做习题、做高考真题,不断地重复记忆,以达到最后高考的目的,在这种环境压力下,语文课教学原来应该拥有的轻松和活泼气氛不见了,而逐渐变得刻板凝滞,失去了原本学习语文应该有的态度和通过语文来接触生活、感受生活的学习实质。

2.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吸引力

由于学生从小就接受语文教育,所以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存在更大的挑战,正因为学生熟悉语文而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只要听听课、看看书、做做题就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看到的、学到的,也就是看看书和做做题,高中语文教学是缺乏吸引力的,语文的学习是要学生发散思维来思考,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得语文教学的难度逐步加大。

二、解决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不利,更加不利于我国国民教育的长期发展,语文的学习是对语言的进一步完善和探索,而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所以语文的学习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目的性过强这一问题,我们首要应该传达的是让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台“学习机”,而是要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对自己的祖国、语言、文化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影响学生以后一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学习,逐渐在学生心里树立起为学习而学习的中心理念。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吸引力这一问题,主要通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把握,引导学生思考,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单单是因为高考。“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首先基于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只有良好的语文教学才能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未来,而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只有对这些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使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马月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0):356.

[2]周珊珊.对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276-278.

[3]杨建芳.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才智,2012(10):272.

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改进 分析研究

高中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紧扣要点组织实施,使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要之重当属教学理念创新

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证教改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一点在教学改革推进工作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改革成效,首先就要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首先要注重教学研究,认真分析课程改革要求,把握好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发展趋势,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等相关要求,只有在方向上得到保证,整个教学改革才会一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研究各种因素,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教学对象都要进行充分研究,结合实际状况与教学改革建立联系、统筹推进。例如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体现素质化要求,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为了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学生实际状况更加吻合。另外,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还要善于总结思考,在教学理念外延方面下工夫,扎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始终紧扣课堂教学创新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教师要立足于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更加乐于开展语文学习。教师要学会从应试角色中全身而退,转而由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其次,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设置载体平台,让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学习的平台重在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交流心得体会,相互指点问题答案,让大家的智慧集聚起来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在学习线索方面,要将重点难点与思考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思考题的过程中实现重难点有效突破。另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还可以在师生角色互换方面下工夫,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代替自己进行一些内容的点拨引导,通过这样新颖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以创新的举措推动教学有效开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

信息化手段是高中语文教学深入进行的重要帮手,广大教师要对信息化手段的功能定位具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提高运用的技巧程度,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重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是花架子,华而不实,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导致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必须克服这一错误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为接下来的高效运用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信息化手段运用中要体现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原则体现在两个着力点上,一方面要在运用的时间频率上体现科学性,运用时间、运用频率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妥善安排,既要达到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趣味性,又要保证所占时间不能太多,保持课堂秩序的稳定性。另一个着力点表现在运用时机上,在教学导入环节使用,教学信息补充环节使用,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环节使用,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路径。广大教师还可以积极探究,使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起来。

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重在尊重学生学习状况差异

高中生思维与心理都已接近成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尊心应当受到保护,否则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差异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一方面要对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状况、基础知识情况、能力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准确定位。其次,对学生存在差异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从教学目标难度、教学训练要求、教学考核标准等方面综合着力,使学生能够因材施教。例如在语文教学要求上适当降低,作业量、作业难度都相应下降一个层级,这样的方式兼顾了中等以下学生,对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帮助较大。

五、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要体现情感渗透促进功能

情感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因素,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笔者在教学中着力从三个方面着手发挥情感渗透功能,一是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通过书面评语、口头表扬,以及通过眼神、动作传递表扬信息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以此增强积极情感,推动语文学习的有效进行。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分类考核考试,对学困生单独测试,避免他们经常垫底的尴尬境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转变消极情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另外,笔者还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除了创设学习竞赛、作文展览等各种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平台让学生开展展示活动外,还针对一些学困生非学习方面的能力特长,给予机会让他们展示出来,帮助他们塑造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这从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度。

综上所述,以改革为抓手提高教学质效,是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广大教师要重视并充分研究上述要点,实现教学设计精品化、教学组织素质化、教学成果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郭玲.“夸”苗助长――浅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表扬学生[J].成功(教育),2010(07).

[2]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3]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篇6

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开始被逐渐使用,作为一种比较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引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以上学生组成一个群体,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过程。通常,教师会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最终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置,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2)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写作中更有思路。(3)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之间更多地交流,从而发现其他人存在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从而提升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均衡地发展。(4)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高中语文作文的评改方式发生了改变,更加具有激励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语文作文的欲望。(5)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更加丰富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去追求学习。

二、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1.开展小组阅读交流会

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学会阅读优秀的作文,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作文能被称为优秀作文,因此阅读非常重要,阅读是写作的一个工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往往很少有时间抽出来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时间来组织小组进行阅读交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积累他们写作的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放松自己,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而光阅读还是不够的,还要组织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让他们讲述下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让资源流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带来一定的收获。

2.设置情景引导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光靠学生自己还是不行的,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比如通过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因为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一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就会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让学生先思考这个作文命题有哪几个方向可以写,根据自己设立的方向怎么展开情节,分为几个步骤写,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投入到语文写作学习中。

3.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习效果更加突出,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标注习惯,有问题就标注,不会的地方就标注,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二来也能让学生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良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4.通过互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

篇7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影响;应用研究

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可以影响到教学方向与效果,还关系到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人文性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影响因素。现代以来,国家尤其重视语文的人文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语文人文性要求下的人文教育直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在转变教育者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影响分析

新课改规定中明确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目标,并提倡将人文教学贯穿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实质性飞跃,人文教学的目标与性质可以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推进各学科教学回归到学生本位总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素质教育潮流下的一大两点。人文主义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放在教育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天性,坚持教育在改造与塑造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文教育中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深度重视。新课改提倡的高中语文人文主义教育便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以致人文性已经发展成为高中语文学科的一大特征,人文教育也成为了语文教学方向体现。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贯穿到文学与语言学教学,使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载体地位越加突出。语文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时代人情风貌,还能体会时代人文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将人文主义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育文明传承作用的实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改革,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方向引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进而忽略了学生的本位需求,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也缺乏人文思想的独特感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协调发展,该模式的语文教学效果也有限。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育基于学生本文需求将情感与认知、过程与动机等结合于一体着重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完善,也是基于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改革。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新课改目标下,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的教育学者已经对构建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达成了共识。将人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创建活跃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领悟、成长。笔者就高中语文人文教学应用问题提几点建议。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中教师观念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进行语文人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师观念改革,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真正开展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还存在落后、不称职的现象,针对该种问题,教师必须进行观念转变,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

2.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构建人文主义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将人文思想与教学内容系统融合,将人文思想贯穿进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中。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实践阵地,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人文世界中的情感,还要就感受进行发言交流,真正实现人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帮助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走入人文世界,充实思想。

在高中语文人文教学中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灵性,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教材范文。当前,教师利用语文作业贯穿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语文作业也应该融入人文主义,教师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

3.完善评价机制

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学需要构建人文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人文教学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还要在评价机制中创新使用实践活动评价项目,在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学生潜力的激发。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教学活动增添了生命力,但是在构建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增加教学活动中内部人文因素,改善创造利于人文传播的外部环境。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人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改革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发展方向,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需要构建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才有助于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美学 教学方法

从上个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文学思潮开始涌入,当代人的文学观不断变化与完善。接受美学思想,就是让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得以发挥,认可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而且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突出读者中心地位,是接受美学理论的第一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接受美学理论,就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促进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1.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人们接受美学理论,其文学鉴赏的行为与能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高中语文,是与文学鉴赏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接受美学会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于欣赏中产生情感体验,具有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行为,是学生个性化与自主化的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与文本互动,而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结合,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获得情感熏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促进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与结果应当是多元的,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有权利开展创造性的阅读。接受美学理论,在美学视阈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来讲是一种创新。

2.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手段

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手段会更加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会更加科学。下面,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对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手段进行分析。

2.1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接受主动性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知识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感受,而不是主动地将知识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自己分析文章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阅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理解文章内容,思考问题。

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文章中多次提到康桥,表达作者对康桥的怀念、不舍与喜爱之情。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提供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诗歌,想通过这个诗歌表达什么感受。这样的分析往往会剥夺学生自主理解诗歌内容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十到十五分的时间自主阅读与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会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2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只有接受美学理论,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不同期待,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爱好,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对于同一个文章,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切入角度,获得不同的阅读成果。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针对阅读内容,开发不同的阅读学习方法。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允许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一些学生习惯于默读,教师就让他们自主默读。一些学生习惯于有声朗读,教师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分配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的思维向不同方向发展。另外,在阅读成果表达方式上,也可以进行丰富化处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在文章中获得的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积累阅读看法,更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后演讲分享阅读想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间的美学内容,更好地体会文字的美、情感的美。

3.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活动要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学作品内涵。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究与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审美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文学名著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而实现审美教育目标。

一、强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提升审美能力

强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可以这样讲,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能力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引导学生顺畅阅读的关键,还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随着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进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始融入到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来。从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发展来看,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阅读教研的重要任务。在改良语文阅读教学手段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最优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学的科学性,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阅读教育,逐步提升文学名著审美能力培养。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

阅读文学名著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也很有意义,是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现代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传统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此外,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有很多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而传统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都是采取统一的阅读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文学名著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审美能力培养不够理想,也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利用多元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是现代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但是如果创新方向偏差,仍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将精力放在教学形式组织上,但是,如果教学内容和审美培养上不做创新,教学展现形式没有突破,不针对文学名著采取特殊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这一点,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审美教育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利用文学名著阅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教学形式

要想创新开展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信息技术不能缺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还可以细分为很多教学形式,比如说微课、翻转课堂等等。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文学名著审美能力培养,可以极大丰富阅读教学的展现形式,我们都知道,很多文学名著阅读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有效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审美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以文学名著文章《泰戈尔诗选》为例,就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将阅读教学内容与优美的景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阅读过程中找到快乐,提升阅读效果。

(二)让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文学名著阅读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将高中生审美能力培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效果。从内容本质来看,文学名著阅读更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就要让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审美情趣[5]。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指引,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要落到解决生活问题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有价值,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学名著阅读内容是重要的内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对美学知识的印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学习效果,可谓一举两得。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展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旨在打破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通过利用教学情景、教学模拟等方式,提升课本知识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充分引导学生感受美学知识

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实践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进行有效的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相应的学习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为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提供良好支持和辅助。举例来说,在开展《哈姆雷特》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梳理脉络,让学生注意其中蕴含的美学知识,提升审美教育效果。

结语:

经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对于高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提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效果,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学习态度展开自己的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玉玲.让学生真正闻到名著的“馨香”--谈高中语文名著阅读如何落到实处[J].考试周刊,2015(11).

[2]董彦楠.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J].课外语文(下),2016(12).

[3]江碧英.依然紧握高中语文名著的手———名著阅读的人文性和实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2).

[4]王锦溢.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1).

篇10

一、自主学习和语文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一切学习有自己主宰,是相对于与他主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将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对自己多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根据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调整。语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宏观教学目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预订目标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修正直至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其不仅仅是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自由学习,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引入自主学习策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转为双向的交流,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独立思考,写出真情实感,从而体验写作的乐趣。

二、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是我们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也应该适应人才模式的转变。但即便如此,在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依旧处于向学生传授高分秘诀的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引以为豪的高分作文,模式化严重、创新意识淡薄,靠死记硬背的名人名言、优美佳句堆砌的作文却了无生气。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大众的情感灌输给学生,而恰恰忽视了学生对人类情感的个性化开发,使学生的作文成为真正的好文章。学生在作文中不能说真话、抒真情,成了高中语文写作的障碍。

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如果学生学习缺乏了兴趣的支持,便会导致学生产生应付性学习心理,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将成为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师多采用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训练,写作训练中,教师严格的写作文体、写作模式限制,使得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灵活性,无法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严重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自主写作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不利影响。现如今,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周边事物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写作引导,将传统的写作文体限制转变为写作文体指引,为学生营造宽松、灵活的语文写作环境,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写作习惯有着积极意义。

2.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素材。

校园与家庭是学生成长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受活动场所的限制,学生在进行语文写作时缺乏充足的写作素材与生活体验,对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活动形成了一定阻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学习活动,为学生生活体验的获取提供良好的指引。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民众获取知识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但网络文化的良莠不齐容易误导学生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筛选,鼓励学生收看《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优秀文化节目,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充分的交流,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样离不开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探讨。当前,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并适时加入学生的知识探讨中,为学生知识探讨指引正确方向,使学生在知识探讨中明确学习的重点,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把握正确的写作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推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

4.小组写作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篇11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诗歌阅读

作为浅层学习的对立面,深度学习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界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尤其是它所强调的对学习者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毫无疑问是当下我们进行各种教学革新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呈现出侧重死记硬背、知识体系零散、学习动机功利性等浅层学习的现状,这既是教学方式程式化的必然,也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必然。为此,将深度学习引入高中诗歌教学,开展深度学习就显得十分紧迫。

一、深度学习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单纯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习者自身能动性的发挥,着力培养的是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新思考等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对于当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来说意义重大。

1.一种吻合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评价方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1]这些能力素质的指向,某种程度上恰恰暗合了“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积累整合”强调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感受鉴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思考领悟”强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应用拓展”强调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发现创新”强调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也就是深度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组成部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评价方式就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设置的,既有基础性学习,也有选择性的提高学习。深度学习有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诗歌多层面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有利于提升诗歌教学效率的新方法理念最终要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够发挥其显性或是潜在的现实功能。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引入,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逐步建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语文教学改革理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其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都是终身受益的。传统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往往呈现出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或者是教师自问自答的畸形教学场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都被肢解成了一个个所谓的知识点,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往往就停留在了这些平面化的、凌乱的知识点中,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与批判能力自然无从谈起。深度学习的引入,是对以上问题的一种矫正。构建起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师生来说都是讲授与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教师一方面要为课堂的顺利开展进行更多的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则消解了教师原来在课堂上满堂讲的角色,更多演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航者、引导者,鼓励、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努力,去回答诗歌阅读中碰到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的几个规律性认识

作为教学工作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走向深度,首先必须服从于一般的教学原则,但同时要凸显自身的学科特性和学科本质,要服从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领域带有特殊性的规律和认识。总体而言,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课本,细读文本。语文学习的精要在于文本的细读,在于细嚼慢咽之后品味到的“语文之味”。因此,语文学习的关键步骤在于阅读。立足课本进行文本细读是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起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文本细读被推上了前台,认真研读课本成了教学过程的必经之路。细读文本在实践中应做好推敲语言、还原场景和挖掘内涵。语文诗歌的教与学是一门深厚的艺术,细读文本的关键在于走进文本的内部,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情感上的、思想上的共鸣。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虽篇幅较长,但是诗人以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群,为我们展现了李杨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二是多元解读,把握方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等的差异性,不同的人在对待同一文本时会呈现出差异性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解读。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通过文本的解读来发现问题,然后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解答、解决,这是深度阅读教学的精髓所在。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演化为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本,进而去依据独特的视角来阐发、解释文本。这样的多元解读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是真正有效用的。如在教学《归田园居》时,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引导,多元阐释“久在樊笼里”“樊笼”的定义。三是发散思维,阅读创新。作为一个滥觞于美国心理学界的理论术语,发散思维这些年在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备受青睐。从教学角度来说,发散思维是要求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来关照问题,从而努力地寻求不一样的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中,这种思维方式是多维度的、立体化的。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重要性,才能够提升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发散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创新创造。在开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方法创新、二次创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而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往往源于有针对性的发问。如李商隐的《无题》,运用大量含蓄而富有隐喻特征的典故,通过独特复杂的意象组合,创造出飘忽朦胧的精神世界。

三、促进诗歌深度学习进行的基本路径

由上观之,教师与学生是最终影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深度的基础变量和重要因素。因此,在完善高中语文诗歌深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进行改进。

1.合理性整合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新版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始终存在着一个根本的效果规律”,[2]那就是阅读与整合的循环上升。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落脚点是要建立起知识体系,将新旧知识用问题等因素联系起来,以推动学习者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入,从而实现能力的固化与迁移。这种整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整合教材资源和信息技术,以教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包括中国知网、百度文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完善诗歌背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深度性把握,提炼出有机的教学内容。二是要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升级为教学工具,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的手段将诗歌教学的目标、设计、评价等要素进行融合,通过引入微视、视频等互动性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情境与探究式学习环境。同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诗歌分李白、杜甫等专题进行设计。在正确处理教材、合理使用教参、恰当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应当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打破旧事物、探索新事物。三是要整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着力做到全员参与、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中,学生既要扮演一个发问者,也要充当一个回答者。而发问与回答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水平。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十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等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和未定点。如在讲授《琵琶行》时,要充分考量到由于年代较远以及语言修辞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有理解障碍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各式的教学资源,包括语言、声音、肢体动作、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浔阳送别之景,将学生情感代入诗作中,随后进行引导式师生对话,由此衍生差异性解读。

2.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学习效率的提升,有赖于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高中语文诗歌包含了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等不同的类型,差异性的诗歌必然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具体而言,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几个路径:一是知人论世,多元解读。通常情况下,在高中语文诗歌深度学习中,多元解读又往往以对话的方式呈现,这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凭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但并不意味着过分宽容学生不正确的甚至是越界的情感体验与话语呈现。较之其他学科,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作为导读、导学的启发者,应该特别重视价值引领与方向把握。在背景介绍、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步骤,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建构情境,整合思维。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高投入性和沉浸性,而创建情境,还原知识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与情境互动中相遇知识的本质与意义,是激发学生内在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和沉浸其中的重要方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相关诗歌的写作艺术、情感脉络等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等多维度的手段创设鲜活生动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世界。三是细读文本,填补空白。充分利用诗歌含蓄隽永、结构开放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诗歌的空白点进行补充,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四是层层深入,创新方法。通过诵读法、提问法、对比法、合作探究法等全新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变为诗歌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的知识、文本、文献等,引导学生培养起阅读之外的研究意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如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解读中,既要从历史出发,让学生了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体现了大唐恢宏开放的气息,也要透过具体诗歌来分析他的风格、特点,如《将进酒》中时光飞逝、华年难驻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等,无不散发着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诗风。

3.反思性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环节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了。事实上,这是师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抓手。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要依托评价机制的建构。传统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往往只关注总结性评价,唯成绩论,以成败论英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都较单一。反思活动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反思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进行更深一步的有意识性、调控性的元认知活动。”[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强调反思性,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反思,二是学生的学习反思。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听课、评课等传统手段能够获取的反思性材料已然相当有限,因此有必要以问卷、访谈、无记名投票等方式来进行更加有真实性的教学反思,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而学生的学习反思则更多体现在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发现自身在诗歌深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构建起系统完整的诗歌知识体系。换言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都是反思性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对于高中语文诗歌学习的深入都有重要意义。当然,深度学习从理论到实现的跨越,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理论层面来说,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诗歌教学能够摆脱传统注重机械记忆的浅层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迁移能力、整合能力、批判性理解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篇12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成才

随着我国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高中的语文教学也不断地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趋势,高中学校语文老师自发组织,分析目前高中的语文教学情况,主动探究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用乐观的教学态度和新型的教学策略,使高中语文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价值和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实情况的清楚认识和探究,教师首先要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解剖分析,然后讨论和研究适合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与策略。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现实情况的分析。经过学校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学习的调查试卷表明,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对高中语文科目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对语文的兴趣降低,学生的语文现代文解析能力、文言文阅读水平下降,而且表示语文学习的难度增强,在高中虽然对语文在不断地研究学习,但是看不到学习的效果或者只有小部分的收获。这样导致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对语文的学习态度也变得浮躁,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急需解决。另外,在对高中语文科目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本身的能力构造和语文知识水平的影响,有些同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表现出了语文学科学习困难的情况,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在倍感压力的情境中呼吁、感慨,学生没有成就感是很可怕的,这就会导致有些学生放弃某些重要知识,长期发展下去,这种不负责的学习态度就会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越来越低,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学习的目标。

(2)高中教师教学现实情况的分析。高中的语文教学,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主体,对语文科目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同样,语文教师的解析和指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语文科目的学习。有的老师这样想,高中学生的自律自学能力能够自己完成语文教学,不需要教师对学生实行管教措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对学生进行管教,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缺乏互动,这直接会影响教学成效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策略,促进他们勤奋积极地学习语文。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相应对策

高中语文教师应主动的探讨和深思熟虑,仔细对高中语文教学现实情况进行解析研究,进而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通过运用适合目前高中教学的教学方案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期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乐趣无穷。通过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了解,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提升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水平,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以后的学习生涯里,对学生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1)采取措施影响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学习态度。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实际结果,自信积极的学习心态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学习当中。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前期,务必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心态端正,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的纠正,保证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解决生活或心理上的困惑,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一颗热爱语文的心进行学习。

(2)高中教师要合理充分地利用新的教学模式。高中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高中语文教师本身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因此,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语文教学技能和语文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成绩,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进行任务型的语文教学方式。任务型的语文教学方式是相对现实相对实际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语文教师布置适合、规范的学习任务来激活高中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这种语文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起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推动高中生对语文学习态度和观念的转变,从而有助于高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长沙》前,选择先给学生布置以下的学习任务:第一,可以进行资料查询,简单介绍一下文章作者,并举例他的另外一些文学成果;第二,提前预习《沁园春·长沙》,清楚文章大概是讲什么;第三,找出《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这些任务的设计,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方向,明确了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展开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表现,每个学生有他自己思考问题的模式和习惯,教师可以选择多种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采取主动自主的互动模式,促使学生课堂互动环节的积极性,让高中语文课堂形象生动活跃起来。

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时,就需要师生间的充分互动,使学生学习变得活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讨论,共同分析课文,探讨任务;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出文章的写作主旨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可否认,但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探讨适合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为培养学生成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J].华章,

2011(10).

[2]王俊伏.信息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异彩纷呈[J].中国现代教育

装备,201l(10).

篇13

【关键词】语文;散文阅读;有效方法

引言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应该把握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学习,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散文阅读的有效性有清楚的认识,重视开展散文阅读活动。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

(一)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散文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散文,增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而理解。这样会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方式介绍文章。例如,在学习《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想象,使课文在脑海中能够更加生动和逼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于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进行更加有效的体会。

(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深入理解散文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阅读不仅仅以简单的阅读,更多的是学生融入社会的一项技能手段。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读懂和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其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灵活的变通。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化作自己的,并且在写作的时候加以有效的应用。例如在学习《葡萄月令》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也能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加深对于散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开展写作,提高写作的水平。

(三)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保证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在具体的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创设适合学生的氛围,使学生对于语文散文阅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带动下,更加有效地学习语文散文知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想象一下画面。这样,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带动下,学生对于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有效,充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辅助作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尝试着应用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阅读中。在这期间,教师可以应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来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积极性。带有问题开展散文阅读,还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迅速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可以预约的雪》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雪可以预约吗,为什么题目中会是可以预约的雪?”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向

想要提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尝试着优化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从主导者逐步D变为引导者,使学生在更加有效的情境中开展语文散文阅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和阅读文章的内涵,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开展积极主动的思考,语文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会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阅读素材信息有更好的认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学习成就,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提高备课效率,科学设计导学案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备课的效率,科学设计导学案。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模拟教学情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有效地掌握散文阅读的关键,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春末闲谈》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为开展高效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辅助者的地位。只有立足于这样的观点来开展语文散文阅读活动,才能够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散文阅读的积极性,保证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尚财.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114

篇1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组织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当世界的一种重要教学理论成果,经过教育活动的多年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一定的观察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能够提升高中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死板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从而保证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方式还能够从侧面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受到素质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方式应用的较为普遍,并且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主要课题。[1]

一、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意义

我国教育在2011年完成的新课程改革活动中,就已经对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更多地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强调死记硬背,不能保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主动对学习方式进行探索,从而很难获取新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分享意识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活动要求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把合作学习引进到实际课程改革过程中,鼓励学生能够主动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并学会互相学习。在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语文课程活动策略也要求语文教学方法和语文课程教学的选择都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制定,保证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精神,注重学生个体之间出现的种种差异,从而能够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互动中,养成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每个人都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

二、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优点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与高中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具有一致性,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心理更加成熟,并逐步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他们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或者较为复杂的各种学习任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更好地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3]

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高中语文学习注重对学生文章感悟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在对篇幅较大的文章进行阅读之后,能够表述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能够把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与他人进行探讨。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产生终身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优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方法探析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采用合作学习方法的小组成员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并对这些知识保持更长时间的记忆,从而让他们乐于参与到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

1.合作性学习的策略

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向学生讲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原则,并对合作型学习进行的方法以及结果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并且交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技巧。在对小组学习计划进行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原则,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对小组成员进行安排,也可以让教师结合学生的性别、长项以及个性制定不同的学习小组。高中语文教师样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让他们通过一定的时间段和渠道对各种信息和状况进行及时反馈。

2.设计合作小组的语文教学课堂活动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生的男女比例、性格、学习素质等因素,从而设计一定的监督小组和合作小组,把学习量以及学习内容按照实际状况制定给每一个学生。在分配学习内容时,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避免因为学习内容难度过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适当地在学习小组之间开展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有点,学习他人的闪光点。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够让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锻炼,并从侧面加强学习小组内部成员的凝聚力。[4]

3.合作小组的评价方法以及策略讨论

在开展各种小组学习活动之后,高中语文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对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对自己的具体表现进行评论,总结小组成员的优缺点,对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对本次小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写出对小组分配、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活动、学习内容有帮助的意见和建议。

四、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方式

语文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都是教师的单一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法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点,无法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通过合作学习的措施,教师能够利用更多的自评、组评或者他凭的方式。从而提升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组织策略是当今语文教师所需要重视的一种途径,结合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教育理念来制定出各种组织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改善师生关系、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它是在总结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延伸和丰富。高中语文教师要在组织学习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让他们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保证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在教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从侧面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能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朱万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2)

[2]李国栋.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