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大咯血的概念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者为大咯血[2]。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
咯血诱因: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先兆表现:咽喉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诊 断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状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①三大常规;②凝血功能;③痰液检查;④X线检查;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⑥支气管动脉造影;⑦肺动脉造影;⑧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咯血的一般护理
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咯血尤以初春为多。生活上如果注意预防,可以把诱发咯血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注意要点是:①注意气候与咯血的关系;②注意生活规律;③注意稳定情绪;④饮食。
咯血的对症护理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3]。咯血先兆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有效的处理。
咯血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对大咯血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解除顾虑。在大咯血的抢救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埋怨心理,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止血有一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绝望心理常见于大咯血和多次咯血治疗无效,及少量咯血并伴有全身衰竭的重症患者,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仍是难题,给他们讲述严重大咯血抢救成功的病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大咯血的同时,患者显得紧张、求救心切,有时因咯血不能说话,常用手势向医护人员表示求救,要多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只有放松自己,消除紧张,安静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才会更有利。
咯血及窒息的观察与护理: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采用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咳出,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护士若遇到上述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变成头低脚高的,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可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兴奋剂,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如牙关紧闭,应撬开牙关,挖出口腔里的血块,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在抢救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才能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咯血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特别是在夜班时,加强巡视,提高警惕;预防感染,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小 结
结核咯血病人的分阶段健康教育,使大部分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预防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发病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以使病人减少咯血的次数,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谭琼.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2004,5(8):91-92.
关键词:原因分析;护理对策;肺结核;耐药
一直以来,肺结核都是临床公认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重病症,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的危害性,着实令人堪忧。MDR-TB主要是指痰结核病菌呈现阳性的患者你和对H(异烟肼)、R(利福平)这两种药物以及其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根据有关研究报告结果[1],目前我国MDR-TB患者人数已经占据了世界MDR-TB人数的1/4左右。MDR-TB的流行与发展必然增加结核病防治工作和预防计划的难度,如何控制MDR-TB蔓延已经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5±3.5)岁。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在开始试验之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均需要接受痰涂片试验,发现涂片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需要病例确诊,同时还要进行药敏试验,对菌型进行鉴定。将药敏试验结果确定为MDR-TB的36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相应得到个案分析。
2 结果
2.1 对MDR-TB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36例MDR-TB患者中,耐HRSE 4例(11.1%);耐HRE 14例(38.9%);耐HRS 6例(16.7%);耐HR 12例(33.3%),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 对MDR-TB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注:S表示链霉素。
2.2 对MDR-TB患者耐多药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其中23例为肺结核发现延迟(63.9%),25例未按照规定疗程进行治疗(69.4%),29例(80.6%)为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18例(50.0%)未接受规则化疗。具体数据见表2。
表 2 对MDR-TB患者耐多药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n(%)]
3 讨论
本组研究之中得到如下结果,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其中23例为肺结核发现延迟(63.9%),25例未按照规定疗程进行治疗(69.4%),29例(80.6%)为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18例(50.0%)未接受规则化疗。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需要攻克的难关。因此,准确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的发病原因,并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2]。
3.1 分析MDR-TB的具体病因
3.1.1 临床诊断不及时,诊断准确率不高
绝大多数的结核病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的当天到被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时间大概需要四周以上,发现延迟会导致菌量符合明显增加,由此导致耐多药突发概率也随之上升。
3.1.2 治疗周期不足或未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40%左右的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周期都不足6个月的时间,30%左右的患者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择化疗方案,正因为化疗方案选择的不合理以及化疗周期不足,才导致患者无法实现疾病的完全治愈。
3.1.3 患者自身客观原因,欠缺痨病知识宣传教育
结核病需要长时间治疗,很多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部分患者对结核病的有关常识还不是很了解,经济困难导致患者无法继续进行治疗以及症状稍有缓解或消失后患者自行停药是导致患者无法规范治疗的常见原因。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之后患者私自决定停止药物治疗的行为,说明其自我保健意识比较差,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这一点。此外,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是主观操纵,所以无需过度强调患者应该担当的责任,而是应该从探寻和确定医源性以及社会责任等两方面着手分析,至少应该明确患者欠缺痨病预防知识或者未恰当掌握防痨知识、临床监督不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3]。
3.2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解决策略
若想更好的解决耐多药肺结核问题,首先要明确“防病重于治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在这样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日常生活和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措施:
3.2.1 做好归口管治相关工作
第一,要重点强调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的相关管理工作;第二,指导和帮助患者到正规的结核病防治部门进行诊断和治疗;第三,对可疑结核病患者要尽早确诊,降低误诊和漏诊发生率,并进行针对性管理和治理。
3.2.2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结核病患者需要加强结核病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并在整个治疗阶段进行全程监督。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其遵照医嘱规范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将保持情绪稳定的正确方法告知患者。使患者明确若想对慢性病进行有效医治,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役的勇气和决心[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耐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同时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通过向其讲述本院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其配合主动配合的意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2.3 做好饮食干预及公共卫生知识宣教工作
将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告诉患者,禁止患者随地吐痰的行为,在其打喷嚏或咳嗽的过程中必须轻捂口鼻,帮助患者掌握痰液的正确处理方法。耐多药肺结核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中的一种,疾病恢复过程需要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指导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2.4 做好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
针对肺结核病患者必须将督导服药的短程化疗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患者都可以完成全程治疗,避免私自停药或中断治疗的情况再次发生,减少耐多药菌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方面应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系统全面、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降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沈斌,孔晓华,沈美琴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48-150.
[2]黄利雪,李志锋,韦柳迎等.互动达标理论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2):2775-2778.
[3]罗世珍.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0):12-14.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部分患者中易发空洞,多为排菌患者,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且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1]。2008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共4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结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者30例(75.0%),阴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诊断标准,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试验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饮食。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所以两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互相矛盾的。在饮食指导时,要清楚治疗的关键,做好营养搭配,既要保证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的摄入,又要稳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餐次,科学配膳[2]。进食主张: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补充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糖的摄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当饮食控制使患者出现饥饿状态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饮食。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后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严重的慢性病,长期的病程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发生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给患者进行肺结核及糖尿病知识讲座,使患者对疾病的提高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出现明显情绪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2.3 加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 + 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础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3]。同时,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不能将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治愈率。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做到定餐、定时、定量,因此,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对平稳,同时控制血糖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4]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医师,医师根据血糖值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调整,加强治疗效果。
2.4严格隔离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多为排菌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室内通风,适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5出院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出院指导内容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定期复查。②自我监测血糖。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教给患者血糖仪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③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疾病相互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紊乱,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又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核病导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因此俩病并存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同时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 11) : 87.
[2] 万荣珍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30 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14) : 45.
糖尿病与肺结核均是当今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二者常并存,合称为糖尿病结核。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不同,治疗上也不像单一的糖尿病或单一的肺结核那样简单。临床上应警惕糖尿病结核的发生。伊春市林业二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2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整体化护理,与2000年1~12月收治的25例未实施整体化护理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控制与康复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整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疾病控制与康复的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组:2002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其中菌阳患者16例。对照组:2000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菌阳患者14例。
1.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糖尿病诊断依据1995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肺结核根据痰检结果、胸部X线片所见及临床表现为确诊。
1.2.1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病的确诊(1)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排尿次数增多,尿糖或血糖增高,不能用饮食和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解释。(2)近期PPD试验转阳者,应密切追踪观察。(3)肺部出现病灶,抗感染效果不佳者。(4)糖尿病并发肺结核X线片特征:病变示短期渗出浸润后趋向于干酪样坏死、液化,呈现广泛支气管炎及空洞。增殖性病变、肺部纤维化及胸膜粘连少见。有关资料证实了X线片上病变以干酪样变最为多见,渗出浸润次之,纯渗出性病变及纤维增生性病变均少见。有空洞者占75%。空洞多呈多发性。X线片上多表现为双肺或一肺占1~2个肺叶,或肺段为主的干酪病灶及不规则的液化区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在X线片上所见以侵犯肺门部开始,向肺中、下部扩展的渗出浸润病灶为主。
1.2.2肺结核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情况肺结核患者有下列情况者,应注意有存在糖尿病的可能:(1)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2)用INH、PZA、EMB或PAS治疗出现尿糖或血糖波动;(3)结核病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出现血糖波动;(4)经抗结核化疗,病灶经久不愈,甚至进展恶化或痰菌持续阳性。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两病可互相并发,临床上以肺结核较多,且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倍。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低下、易受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1.3全面护理方法从2002年1月起,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特点,对28例患者从心理、社会、饮食、消毒隔离、运动、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各方面进行护理,并与2000年1~12月的25例未实施全面护理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实施护理病例组28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25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病例组28例患者中16例痰菌阳性患者与对照组25例患者中14例痰菌阳性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中痰菌阴转情况比较病例组中菌阳患者6个月、9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1.2%,而对照组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4.2%,9个月则为57.0%,经比较病例组16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3护理措施
2002年1~12月对病例组28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引导患者适应环境。患者离家住院,不能随便会见亲人,且要忍受疾病折磨,担心自己能否医好,预后如何,不适应集体环境。我们要引导患者进入角色,给予适当的启迪与疏导,调动家庭、社会的一切有利因素,优化医院环境,密切医患关系、病友关系,使之逐渐适应医院生活。(2)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技巧性谈话,使患者感到受重视、受尊敬,妥善治疗、护理,增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3)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咯血患者,大咯血可能引起窒息,少量咯血可能长期不止,这些都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尽可能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多陪伴患者,告诉他们,我们随时都会在身边,他不会有危险的。
3.2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我们要合理配制膳食,才能既控制好血糖水平又有利于肺结核康复。
3.3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患者食具和生活用品消毒,痰液吐入痰杯,集中消毒处理,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min,预防交叉感染。
3.4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若无咯血或体弱卧床等不宜活动症状,可根据年龄、体力、病情,每日做适量运动,可采用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方式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足部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坏疽。
3.5做好用药护理(1)教育患者应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护士随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2)教会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自测尿糖,每增加一个“+”,增加胰岛素4u并将胰岛素置于4℃冰箱中保存。
3.6出院指导继续坚持要饮食治疗,教会患者自测尿糖、血糖,并以此来调节降糖药物的量;合理配制食谱,强调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按医嘱继续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定期查血糖、尿糖、血常规、痰结核菌、肝、肾功能等,出院后需继续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对其说明胰岛素的用法、作用、器械消毒、低血糖的处理等,并嘱患者随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讨论
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同一位患者身上这两种慢性疾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一个人同时患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机会也较过去明显增加。血糖水平越高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越大,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比例更高。患糖尿病后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上年老体弱,都是诱发肺结核的原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需要降糖、抗痨双管齐下。血糖水平高者合并结核后病情更重,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要在规范的抗痨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具有病变广泛、痰结核菌阳性率高且转阴慢的特点。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发生肺结核后可以出现中毒性肺结核,胸部X线片表现大范围病变、多空洞,如果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则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肺结核与糖尿病可呈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治疗上必须二者兼顾。护理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不同,治疗的难度也不像单一的糖尿病或单一的肺结核那样简单,必须同时对两种病进行治疗。糖尿病治疗目前以教育为前提,长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合理应用降糖药物为基本措施,其次为进行终生性综合治疗。
【关键词】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对症护理;心理护理
目前全球约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850万。结核病死亡率也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且老年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1]。据全国结核病患者的抽样调查,60岁以上年龄组结核病的患病率占全部肺结核的39.3%以上[2]。因此,护理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职业责任越来越重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是各型肺结核中较严重者。临床上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老年结核病患者29例,为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住本院,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60-85(72.5±12.5)岁。全部患者均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9例,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0例。
1.2常见的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感染有关;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弱及肺部病变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有关;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机体能量有关;有传染的危险,与开放性肺结核有关。2护理方法
临床症状以及对症护理
2.1体温过高的护理主要表现:高热,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一般大于38℃,皮肤潮红,多汗,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淋巴结肿大。
护理目标:病人的体温降低到正常的范围,心率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在18-22℃,湿度以50%-70%为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通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如药物降温、温水控浴、冰敷等。对于高热的患者,注意避免噪音,让病人卧床休息,及时用毛巾擦干身体并更换衣被,病情恢复后适当的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多喝水,西瓜汁,牛奶,豆浆。
2.2剧烈咳嗽或咯血的护理主要表现:老年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病人感到焦虑,烦躁,有窒息感。
护理目标:减轻或消除病人因发热、咳嗽、胸痛带来的不适感觉,增加舒适感。
护理措施:老年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恐惧,应给予心理护理和安慰,必要时给小量镇静剂,但禁用吗啡。大咯血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以取下倾卧位,迅速清除口腔内血块。尽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导病人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看书、读报,减轻不适。咯血停止后继续观察,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嘱病人流质饮食,大药片应先捣啐,防止呛咳,并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用力排便[5]。
2.3体能降低的护理主要表现:老年患者体重逐渐下降,明显消瘦,皮下脂肪少,头发枯黄,无光泽。肢体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后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心悸。
护理目标:病人体重增加,恢复基础水平,白蛋白、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进行健康宣教,每周称体重,并定时监测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皮肤的弹性。病人在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待病人情况好转后,与病人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床上床边下床走动户外,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监测病人活动前后血压、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的情况。
2.4心理护理主要表现有疑虑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悲观心理等。
疑虑心理:患者多感觉自己被家人和社会排斥在外,甚至觉得大家抛弃了自己,对治疗和护理产生对立情绪,影响正常的治疗;孤独心理:结核病病人需要长时间的休息与治疗,无人陪伴,让病人感到与社会脱节,产生失落感。病人容易产生孤独感,担心无法再融入社会或者受到他人歧视。恐惧心理:有些患者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容易对结核病产生恐惧心理,担心病治不好,担心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护理目标: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护理措施:护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了解病人的需要,患者情绪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听取、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多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疑虑心理。在病人咯血抢救过程中,要沉着熟练,以稳、轻快、娴熟的技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操作,使症状尽快缓解,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顺利渡过咯血这一关。另外通过多种途径让患者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变化,对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成员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主动接近患者,热心关怀患者,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3讨论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是结核菌进入血行后,广泛散布到肺或各器官而引起的肺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病死率在10%以上[6],由于近年来国内人口流动的增加,使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增多。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特别是老年人,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早迅速治疗及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促使患者及早康复的关键,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29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人临床症状的观察分析和对症护理,笔者认为对于老年肺结核病人,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爽,郭晓明.结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J].医学与哲学,2004,(8):23.
[2]史红,尹惠英.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探讨[J].黑龙江防痨杂志,1999,(2):103.
[3]徐桂华.内科护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孟爱凤.高龄原发性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