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篇1

关键词 肺结核大咯血 诊断 护理措施

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大咯血的概念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者为大咯血[2]。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

咯血诱因: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先兆表现:咽喉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诊 断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状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①三大常规;②凝血功能;③痰液检查;④X线检查;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⑥支气管动脉造影;⑦肺动脉造影;⑧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咯血的一般护理

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咯血尤以初春为多。生活上如果注意预防,可以把诱发咯血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注意要点是:①注意气候与咯血的关系;②注意生活规律;③注意稳定情绪;④饮食。

咯血的对症护理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3]。咯血先兆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有效的处理。

咯血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对大咯血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解除顾虑。在大咯血的抢救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埋怨心理,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止血有一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绝望心理常见于大咯血和多次咯血治疗无效,及少量咯血并伴有全身衰竭的重症患者,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仍是难题,给他们讲述严重大咯血抢救成功的病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大咯血的同时,患者显得紧张、求救心切,有时因咯血不能说话,常用手势向医护人员表示求救,要多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只有放松自己,消除紧张,安静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才会更有利。

咯血及窒息的观察与护理: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采用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咳出,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护士若遇到上述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变成头低脚高的,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可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兴奋剂,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如牙关紧闭,应撬开牙关,挖出口腔里的血块,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在抢救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才能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咯血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特别是在夜班时,加强巡视,提高警惕;预防感染,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小 结

结核咯血病人的分阶段健康教育,使大部分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预防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发病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以使病人减少咯血的次数,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谭琼.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2004,5(8):91-92.

篇2

关键词:原因分析;护理对策;肺结核;耐药

一直以来,肺结核都是临床公认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重病症,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的危害性,着实令人堪忧。MDR-TB主要是指痰结核病菌呈现阳性的患者你和对H(异烟肼)、R(利福平)这两种药物以及其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根据有关研究报告结果[1],目前我国MDR-TB患者人数已经占据了世界MDR-TB人数的1/4左右。MDR-TB的流行与发展必然增加结核病防治工作和预防计划的难度,如何控制MDR-TB蔓延已经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5±3.5)岁。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在开始试验之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均需要接受痰涂片试验,发现涂片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需要病例确诊,同时还要进行药敏试验,对菌型进行鉴定。将药敏试验结果确定为MDR-TB的36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相应得到个案分析。

2 结果

2.1 对MDR-TB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36例MDR-TB患者中,耐HRSE 4例(11.1%);耐HRE 14例(38.9%);耐HRS 6例(16.7%);耐HR 12例(33.3%),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 对MDR-TB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注:S表示链霉素。

2.2 对MDR-TB患者耐多药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其中23例为肺结核发现延迟(63.9%),25例未按照规定疗程进行治疗(69.4%),29例(80.6%)为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18例(50.0%)未接受规则化疗。具体数据见表2。

表 2 对MDR-TB患者耐多药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n(%)]

3 讨论

本组研究之中得到如下结果,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其中23例为肺结核发现延迟(63.9%),25例未按照规定疗程进行治疗(69.4%),29例(80.6%)为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18例(50.0%)未接受规则化疗。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需要攻克的难关。因此,准确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的发病原因,并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2]。

3.1 分析MDR-TB的具体病因

3.1.1 临床诊断不及时,诊断准确率不高

绝大多数的结核病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的当天到被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时间大概需要四周以上,发现延迟会导致菌量符合明显增加,由此导致耐多药突发概率也随之上升。

3.1.2 治疗周期不足或未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40%左右的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周期都不足6个月的时间,30%左右的患者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择化疗方案,正因为化疗方案选择的不合理以及化疗周期不足,才导致患者无法实现疾病的完全治愈。

3.1.3 患者自身客观原因,欠缺痨病知识宣传教育

结核病需要长时间治疗,很多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部分患者对结核病的有关常识还不是很了解,经济困难导致患者无法继续进行治疗以及症状稍有缓解或消失后患者自行停药是导致患者无法规范治疗的常见原因。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之后患者私自决定停止药物治疗的行为,说明其自我保健意识比较差,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重点强调这一点。此外,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是主观操纵,所以无需过度强调患者应该担当的责任,而是应该从探寻和确定医源性以及社会责任等两方面着手分析,至少应该明确患者欠缺痨病预防知识或者未恰当掌握防痨知识、临床监督不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3]。

3.2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解决策略

若想更好的解决耐多药肺结核问题,首先要明确“防病重于治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在这样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日常生活和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措施:

3.2.1 做好归口管治相关工作

第一,要重点强调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的相关管理工作;第二,指导和帮助患者到正规的结核病防治部门进行诊断和治疗;第三,对可疑结核病患者要尽早确诊,降低误诊和漏诊发生率,并进行针对性管理和治理。

3.2.2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结核病患者需要加强结核病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并在整个治疗阶段进行全程监督。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其遵照医嘱规范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将保持情绪稳定的正确方法告知患者。使患者明确若想对慢性病进行有效医治,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役的勇气和决心[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耐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同时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通过向其讲述本院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其配合主动配合的意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2.3 做好饮食干预及公共卫生知识宣教工作

将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告诉患者,禁止患者随地吐痰的行为,在其打喷嚏或咳嗽的过程中必须轻捂口鼻,帮助患者掌握痰液的正确处理方法。耐多药肺结核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中的一种,疾病恢复过程需要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指导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2.4 做好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

针对肺结核病患者必须将督导服药的短程化疗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患者都可以完成全程治疗,避免私自停药或中断治疗的情况再次发生,减少耐多药菌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方面应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系统全面、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降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沈斌,孔晓华,沈美琴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48-150.

[2]黄利雪,李志锋,韦柳迎等.互动达标理论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2):2775-2778.

[3]罗世珍.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0):12-14.

篇3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部分患者中易发空洞,多为排菌患者,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且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1]。2008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共4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结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者30例(75.0%),阴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诊断标准,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试验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饮食。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所以两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互相矛盾的。在饮食指导时,要清楚治疗的关键,做好营养搭配,既要保证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的摄入,又要稳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餐次,科学配膳[2]。进食主张: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补充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糖的摄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当饮食控制使患者出现饥饿状态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饮食。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后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严重的慢性病,长期的病程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发生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给患者进行肺结核及糖尿病知识讲座,使患者对疾病的提高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出现明显情绪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2.3 加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 + 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础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3]。同时,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不能将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治愈率。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做到定餐、定时、定量,因此,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对平稳,同时控制血糖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4]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医师,医师根据血糖值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调整,加强治疗效果。

2.4严格隔离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多为排菌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室内通风,适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5出院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出院指导内容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定期复查。②自我监测血糖。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教给患者血糖仪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③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疾病相互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紊乱,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又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核病导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因此俩病并存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同时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 11) : 87.

[2] 万荣珍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30 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14) : 45.

篇4

糖尿病与肺结核均是当今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二者常并存,合称为糖尿病结核。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不同,治疗上也不像单一的糖尿病或单一的肺结核那样简单。临床上应警惕糖尿病结核的发生。伊春市林业二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2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整体化护理,与2000年1~12月收治的25例未实施整体化护理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控制与康复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整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疾病控制与康复的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组:2002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其中菌阳患者16例。对照组:2000年1~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菌阳患者14例。

1.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糖尿病诊断依据1995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肺结核根据痰检结果、胸部X线片所见及临床表现为确诊。

1.2.1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结核病的确诊(1)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排尿次数增多,尿糖或血糖增高,不能用饮食和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解释。(2)近期PPD试验转阳者,应密切追踪观察。(3)肺部出现病灶,抗感染效果不佳者。(4)糖尿病并发肺结核X线片特征:病变示短期渗出浸润后趋向于干酪样坏死、液化,呈现广泛支气管炎及空洞。增殖性病变、肺部纤维化及胸膜粘连少见。有关资料证实了X线片上病变以干酪样变最为多见,渗出浸润次之,纯渗出性病变及纤维增生性病变均少见。有空洞者占75%。空洞多呈多发性。X线片上多表现为双肺或一肺占1~2个肺叶,或肺段为主的干酪病灶及不规则的液化区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在X线片上所见以侵犯肺门部开始,向肺中、下部扩展的渗出浸润病灶为主。

1.2.2肺结核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情况肺结核患者有下列情况者,应注意有存在糖尿病的可能:(1)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2)用INH、PZA、EMB或PAS治疗出现尿糖或血糖波动;(3)结核病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出现血糖波动;(4)经抗结核化疗,病灶经久不愈,甚至进展恶化或痰菌持续阳性。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两病可互相并发,临床上以肺结核较多,且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倍。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低下、易受结核杆菌感染有关。

1.3全面护理方法从2002年1月起,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特点,对28例患者从心理、社会、饮食、消毒隔离、运动、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各方面进行护理,并与2000年1~12月的25例未实施全面护理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实施护理病例组28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25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二者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病例组28例患者中16例痰菌阳性患者与对照组25例患者中14例痰菌阳性患者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中痰菌阴转情况比较病例组中菌阳患者6个月、9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1.2%,而对照组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4.2%,9个月则为57.0%,经比较病例组16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菌阳患者痰菌阴转率,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3护理措施

2002年1~12月对病例组28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引导患者适应环境。患者离家住院,不能随便会见亲人,且要忍受疾病折磨,担心自己能否医好,预后如何,不适应集体环境。我们要引导患者进入角色,给予适当的启迪与疏导,调动家庭、社会的一切有利因素,优化医院环境,密切医患关系、病友关系,使之逐渐适应医院生活。(2)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技巧性谈话,使患者感到受重视、受尊敬,妥善治疗、护理,增强其恢复健康的信心。(3)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对于咯血患者,大咯血可能引起窒息,少量咯血可能长期不止,这些都可能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尽可能做好解释和心理疏导,多陪伴患者,告诉他们,我们随时都会在身边,他不会有危险的。

3.2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我们要合理配制膳食,才能既控制好血糖水平又有利于肺结核康复。

3.3严格消毒隔离做好患者食具和生活用品消毒,痰液吐入痰杯,集中消毒处理,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min,预防交叉感染。

3.4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若无咯血或体弱卧床等不宜活动症状,可根据年龄、体力、病情,每日做适量运动,可采用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方式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运动时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足部的保护,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坏疽。

3.5做好用药护理(1)教育患者应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护士随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2)教会患者如何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自测尿糖,每增加一个“+”,增加胰岛素4u并将胰岛素置于4℃冰箱中保存。

3.6出院指导继续坚持要饮食治疗,教会患者自测尿糖、血糖,并以此来调节降糖药物的量;合理配制食谱,强调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按医嘱继续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定期查血糖、尿糖、血常规、痰结核菌、肝、肾功能等,出院后需继续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对其说明胰岛素的用法、作用、器械消毒、低血糖的处理等,并嘱患者随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讨论

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同一位患者身上这两种慢性疾病,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一个人同时患糖尿病和结核病的机会也较过去明显增加。血糖水平越高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越大,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比例更高。患糖尿病后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上年老体弱,都是诱发肺结核的原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需要降糖、抗痨双管齐下。血糖水平高者合并结核后病情更重,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要在规范的抗痨治疗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具有病变广泛、痰结核菌阳性率高且转阴慢的特点。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发生肺结核后可以出现中毒性肺结核,胸部X线片表现大范围病变、多空洞,如果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肾病则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肺结核与糖尿病可呈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治疗上必须二者兼顾。护理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其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不同,治疗的难度也不像单一的糖尿病或单一的肺结核那样简单,必须同时对两种病进行治疗。糖尿病治疗目前以教育为前提,长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合理应用降糖药物为基本措施,其次为进行终生性综合治疗。

篇5

【关键词】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对症护理;心理护理

目前全球约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850万。结核病死亡率也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且老年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1]。据全国结核病患者的抽样调查,60岁以上年龄组结核病的患病率占全部肺结核的39.3%以上[2]。因此,护理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职业责任越来越重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是各型肺结核中较严重者。临床上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老年结核病患者29例,为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住本院,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60-85(72.5±12.5)岁。全部患者均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9例,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0例。

1.2常见的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感染有关;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弱及肺部病变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有关;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机体能量有关;有传染的危险,与开放性肺结核有关。2护理方法

临床症状以及对症护理

2.1体温过高的护理主要表现:高热,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一般大于38℃,皮肤潮红,多汗,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淋巴结肿大。

护理目标:病人的体温降低到正常的范围,心率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在18-22℃,湿度以50%-70%为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通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如药物降温、温水控浴、冰敷等。对于高热的患者,注意避免噪音,让病人卧床休息,及时用毛巾擦干身体并更换衣被,病情恢复后适当的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多喝水,西瓜汁,牛奶,豆浆。

2.2剧烈咳嗽或咯血的护理主要表现:老年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病人感到焦虑,烦躁,有窒息感。

护理目标:减轻或消除病人因发热、咳嗽、胸痛带来的不适感觉,增加舒适感。

护理措施:老年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恐惧,应给予心理护理和安慰,必要时给小量镇静剂,但禁用吗啡。大咯血时确保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以取下倾卧位,迅速清除口腔内血块。尽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导病人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看书、读报,减轻不适。咯血停止后继续观察,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嘱病人流质饮食,大药片应先捣啐,防止呛咳,并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用力排便[5]。

2.3体能降低的护理主要表现:老年患者体重逐渐下降,明显消瘦,皮下脂肪少,头发枯黄,无光泽。肢体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后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心悸。

护理目标:病人体重增加,恢复基础水平,白蛋白、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进行健康宣教,每周称体重,并定时监测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皮肤的弹性。病人在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待病人情况好转后,与病人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床上床边下床走动户外,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监测病人活动前后血压、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的情况。

2.4心理护理主要表现有疑虑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悲观心理等。

疑虑心理:患者多感觉自己被家人和社会排斥在外,甚至觉得大家抛弃了自己,对治疗和护理产生对立情绪,影响正常的治疗;孤独心理:结核病病人需要长时间的休息与治疗,无人陪伴,让病人感到与社会脱节,产生失落感。病人容易产生孤独感,担心无法再融入社会或者受到他人歧视。恐惧心理:有些患者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容易对结核病产生恐惧心理,担心病治不好,担心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护理目标: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护理措施:护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了解病人的需要,患者情绪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听取、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多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疑虑心理。在病人咯血抢救过程中,要沉着熟练,以稳、轻快、娴熟的技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操作,使症状尽快缓解,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顺利渡过咯血这一关。另外通过多种途径让患者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变化,对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成员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主动接近患者,热心关怀患者,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3讨论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是结核菌进入血行后,广泛散布到肺或各器官而引起的肺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病死率在10%以上[6],由于近年来国内人口流动的增加,使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增多。成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特别是老年人,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早迅速治疗及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促使患者及早康复的关键,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29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人临床症状的观察分析和对症护理,笔者认为对于老年肺结核病人,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爽,郭晓明.结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J].医学与哲学,2004,(8):23.

[2]史红,尹惠英.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探讨[J].黑龙江防痨杂志,1999,(2):103.

[3]徐桂华.内科护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孟爱凤.高龄原发性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26.

篇6

本组病例中痰菌阳性率高,空洞病例多,且发生率与血糖异常呈正相关。病情的预后取决于血糖的控制、化疗的疗效以及结核病的轻重。若治疗、护理不当,不仅病死率高,而且痰菌阳性患者传染性最强,对健康人群危害大。通过积极的护理介入和干预,有助于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掌握自我护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饮食护理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关键的一步。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供给,而糖尿病则需控制总热量摄人。因此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一般热量的摄取较单纯糖尿病增加10%左右,补充优质蛋白,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断增加,两病相互恶性影响且发病急、病情重、疗效差,故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55岁。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及2型糖尿病。其中空洞形成21例,65.63%;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25%;血痰及少量咯血5例,占15.63%;连续3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阳性22例,占68.75%。人院测量空腹血糖在7.6~24.3 mmol/L,平均13.2 mmol/L。肺结核诊断均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ADA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及特点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胸痛为主,低热、盗汗不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不典型。特点:①>40岁起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均以浸润性肺结核为主,干酪病灶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③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应用胰岛素降糖,部分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物。④血糖愈高,肺结核病变愈严重。

3护理

3.1一般护理 严格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痰菌阳性者应入住单人病房,患者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简单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不可面对他人,用双层纸巾轻捂口鼻,将飞沫包于纸内放入垃圾袋中,统一焚烧。痰液吐入放有0.2%有效氯的带盖痰缸内浸泡消毒后弃去。家属探视时戴口罩,病房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1次/d。

3.2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需严格控制饮食,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饮食是既能提供肺结核病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本组病例中超过标准体重的患者较少,我们主张总热量摄人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活动量制定膳食原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60%、25%、15%。蛋白质摄入1.5~2 g/Kg/d,并给予优质蛋白质,如蛋、乳、瘦肉、禽类等,主食以粗制米、面及适量杂粮为宜。将一天的总热量按早、中、晚各1/3或早1/5、中晚各2/5进行分配,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提倡进食高纤维食物,补充足量的维生索特别是B族维生素。食谱可多样化,应绝对戒烟限酒。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3.3用药护理 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损害是促使结核菌生长繁殖和和病灶复发的主要因素,而肺结核加重胰岛负荷,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糖耐量降低,血糖不易控制,两病并发需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抗结核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感药物的治疗原则,主张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和有效药物治疗。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较多,一些药物会干扰影响血糖代谢和降糖药物的疗效,如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血糖波动;利福平可使D860的降糖作用降低;乙胺丁醇易引发球后神经炎。另外,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护士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加剂量或停药。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早期低血糖的表现。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提醒患者在餐前用药后按时进餐,并认真检查患者进餐情况。

3.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元气胸、咯血、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咯血,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使其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者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吸氧,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5预防感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应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内衣,勿抓伤皮肤。卧床患者应勤翻身,同时配合拍背,预防继发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胰岛素注射部位有计划轮换,防止发生感染。

3.6健康教育 对首次人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告知其规律服药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前责任护士给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①坚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②制定合理饮食计划。③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注意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④教会患者预防、识别和处理低血糖。⑤采用运动疗法,在肺结核全程治疗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病情稳定后,以小运动量、短时间为宜。⑥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⑦指导患者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及外伤。

4讨论

篇7

【关键词】延期护理;肺结核;治愈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75-02

肺结核是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对原发肺结核治愈率较高,但有相当高的复发可能性,并且药物治疗复发性肺结核敏感性不佳,导致复发性肺结核的治愈有一定的难度[1]。而延期护理则是通过对恢复期患者进行持续的医疗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的一种护理方式,本文对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对治愈率的提升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内科自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4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男60例,女52例,年龄在20-71岁,平均年龄(45.6±8.9)岁;对照组男59例,女53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45.8±9.0)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2]患者均经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结核。纳入初发肺结核者。排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脑损害者。

1.3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要对其姓名、年龄、性别等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出院第1个月后,每周随访1次,第2个月开始,每个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1年,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天24小时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电话咨询服务,解答疑问,护理人员可上门指导,行一对一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档案、病程、预防等详细记录,为患者讲解心理、环境、天气、运动量等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1.4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两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率、治愈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平均值以χ±s表示,并且P

2结果

2.1两组临床情况观察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108例,掌握率96.43%;依从性103例,依从率91.96%;治愈102例,治愈率91.07%;对照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84例,掌握率75.00%;依从性70例,依从率62.50%;治愈68例,治愈率60.71%;观察组对结核相关知识掌握率、依从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肺结核病不仅患病率高,会产生耐药性,且具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对其治愈率的提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对于肺结核的防治工作,应切断传染源,预防交叉感染,并且用药严格遵照医嘱[3]。其治疗目的应该以完全治愈,防止复发为主。延期护理便是出于该目的被采用的一种优秀的护理方式[4]。

其护理过程包括两个方面:①通过对恢复期出院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以降低肺结核的传染率以及复发率。出院指导应包括环境、心理等对疾病的影响等内容,针对患者近期情绪,给予护理干预,务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在提升治愈率方面做出积极贡献。②指引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延期护理中重要的一环,肺结核患者恢复期时饮食、行为等都应该多加注意。并且嘱咐患者必须外出时,须使用口罩等防护措施避免传染。同时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根据多方研究,运动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体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对肺结核的恢复极有帮助。并且指导中还应限制患者,避免传染以后交叉感染。

延期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主要通过随访,指导等方面对患者恢复期生活行为进行约束,建议,以非药物治疗手段提升治愈率,防止复发,在本组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延期护理在对慢性病的院外治疗期间的积极作用明显,强调了主动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以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宜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许颖琪.延期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治愈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320-1321.

[2]许永旭.护理干预对高考体检发现的23例肺结核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06):127-128.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45-0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疲乏、失眠、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肺结核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病人除了躯体发生病理变化外,心理上也随之有一系列变化。在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心理压力大是影响身体健康好转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从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肺结核仍是我国一个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肺结核亦有增加趋势,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更为突出,且临床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治疗效果不佳。

1 概况

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衰退性改变,包括:呼吸运动效率的减退、部分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及引流不畅、肺组织顺应性下降、肺泡表面积减少。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及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老年肺炎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随着人中向老年化发展,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发病率及患病率高峰向老年人推移,并和许多老年疾病一样,老年人肺结核病人同样具有症状、体征不明、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并发症多及多脏器受损等特点,其胸部X线表现也可不典型,因此老年肺结核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常较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治疗不及时,影响疗效及预后,而且被误、漏诊的病人还可能是家庭、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等集居老年人群的结核病传染源。

2 临床表现

老年肺结核病人的常见症状与其他年龄组病人一样,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

常与肺部病变轻重,起病缓急,有无基础疾病等有关,但部分老年病人可有以下不典型表现:

多数老年病人起病隐匿,无明确发病史,近三分之一的老年肺结核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

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发热、盗汗、咯血等症状,在老年病人中的出现频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病人。而常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消瘦等症状,而易被误认为老年性自然改变。

老年病人常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肺结核病活动进展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急性发作或继发感染等。

老年人罹患结核性胸膜炎时,该病常见症状如高热、起病较急、因咳嗽、深呼吸而加剧的锐性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常不突出,易被误认为“冠心病”。

少数老年病人可罹患急性血型散播性结核病,常有高热、无力、衰弱、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被误诊为急性感染性疾病。

老年肺结核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贫血等,易被误诊为慢性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

3 诊断要点

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改变、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及其它辅助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

3.1 老年人,尤其是并发糖尿病、矽肺、恶性肿瘤及营养不良等疾病者,易发生结核病。

3.2 老年肺结核病人起病可隐匿,结核中毒症状可不明显,而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又易与原有慢性心肺病混淆。需提高注意,对咳嗽、咳痰持续2~3周不见缓解者宜进一步检查。

3.3 部分老年肺结核病人可能无继发性肺结核的典型胸部X线改变。对出现下叶肺野病变或空洞者,尤其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时,应考虑到老年肺结核病的可能性。

痰结构分枝杆菌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应多次连续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并注意痰标本的质量。

3.4 老年病人PPD皮肤试验可阴性或可能阳性,但不能据此而否定结核病的诊断。PPD试验强阳性者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可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3.5 当老年病人胸部X线表现为肺部圆形阴影或肺门团块阴影或双肺多发小结节影或胸腔渗液时,需注意与恶性肿瘤及其它疾病鉴别。

4 治疗原则

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抗结核治疗也应坚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五大原则。

5 护理要求

篇9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3-02

耐药结核病是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结核病称为耐多药结核病。耐药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耐药结核、初发性耐药结核、获得性耐结核、耐多药结核。诊断耐药结核依据是通过实验室进行痰标本结核菌的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由于此病病程长,一般正规治疗普通肺结核患者疗程需6-8个月,而耐多药病人一般需要18-24个月,而且治疗受药物的限制,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合理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而精心细致的有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愈率及控制病情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经采用合理治疗方案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药敏试验及痰结核菌培养示对多种药物均有耐药性。男48例,女1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5±2.6)岁。肺结核平均病程6.82年。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本组64例患者中,有46例咯血,12例胸痛,6例明显呼吸困难。其中初发性耐药结核12例、获得性耐结核50例。

2 护理措施

2.1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药物组成新的方案;全疗程应在18-24个月;根据体重制定药物剂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对症处理。

2.2 控制传染源 为以防止耐药、耐多药结核病在医院内传播,首先把耐药和耐多药结核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隔离,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隔离,避免相互传染。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咳痰要特别注意,患者吐痰应吐在纸上,然后进行焚烧处理,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使其在咳嗽时阻挡含结核菌的飞沫飘入空气中,以免污染空气。然后手帕进行消毒处理。家人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尤其病人咳嗽剧烈时更应戴口罩,口罩要每天清洗,清洗以前要煮沸消毒。患者用过的一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消毒原毁型原集中收集原焚烧原记录。病人卧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定时空气消毒,实行分餐制,并固定餐具。减低空气含菌浓度,及时消毒处理病人的排泄物,痰、粪便及分泌物,减少耐药结核菌的传播。

2.3 痰液处理 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是的痰液,所以一定要做好痰液处理工作。每日定时为患者发放一次性纸杯,纸杯内盛有10ml消毒液,患者不得随意吐痰,应将痰液吐在指定的杯内,然后由专人定时收回,做焚烧处理,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染率。

2.4 心理护理 由于耐药患者疗程长,而且长时间的医药费用是治疗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因此增加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对个人及家庭经济负担,并且耐药结核病是长期具有传染性,不能参加工作学习和公共活动,同时受亲朋好友的排斥及隔离治疗,往往患者会出现自卑、悲观、抑郁、不安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述积极配合治疗,不擅自停药和换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实例,使患者打消心理障碍,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5 一般护理 加强营保养及适当休息,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情况来进行运动,当患者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当病症改善后,进行适当的活动。给患者多饮水,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牛奶、豆浆、鸡蛋、瘦肉等食物,禁吃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休息,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2.6 用药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护士应督促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量,遵医嘱服用药物,以免影响治疗疗效,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一旦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应报告医生处理,绝对不能自行中途停药,保证完成疗程,达到治愈目的。同时每月定期进行复查1次,包括痰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胸片等。

3 结 果

本组64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明显好转,本组患者9个月痰菌转阴49例,阴转率76.56%;病灶吸收45例,吸收率70.31%;空洞闭合47例,空洞闭合有效率73.43%。

4 讨 论

目前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趋势。耐多药结核病主要导致原因是由于采用单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或剂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由于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预后差,治疗困难、结核病人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大多数病人失去了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中断治疗,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消除了耐药结核病患者负面的思想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稳定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嘱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并做好与家属及周围人群的消毒隔离,一旦周围人群及家属出现咳嗽、发热症状2周以上,常规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病情的传播,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是提高治愈率关键。

参考文献

[1] 范炜英.耐多药结核病缘怨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34期:75-76.

篇10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71-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里的心理学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出现严重的心理不良状态。心理压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在不利的精神因素影响下,潜在地增加了治愈疾病的难度。而病程愈长,抑郁程度越重,二者互相作用,恶性循环,有时抑郁情绪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比肺结核引起的器质性的损害更为严重和持久,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的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这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1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

1.1角色冲突: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肺结核病人的角色,不能进入病人角色。心理性应激使得病人心理冲突明显,这时,病人就出现心理冲突,表现为焦虑不安以至痛苦。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1.2怀疑与恐惧心理:由于缺乏有关医学知识,病人容易对结核病产生恐惧心理,一怕治不好病;二怕不能上班,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影响生活和工作;三怕自己生病的事让他人知道后,会受到歧视,特别是年轻病人,害怕将来不好找对象等。另外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从而使病情加重。

1.3焦虑与抑郁心理:患者一旦得知所患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心理状态变得很复杂,常伴有失眠,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百般挑剔,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1.4孤独与自卑心理:因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需要给予隔离治疗。患者突然脱离了集体,与家人、朋友不能正常交往,会产生被大家遗弃的想法。怕被别人发现后,厌恶、嫌弃、远离。患者会不自觉远离人群,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表现为言寡行独,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及孤立凄凉的情感困扰,对事业和生活失去信心,精神上感到非常痛苦。

1.5个性改变:病人患病后,原有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个性特征。在确诊为肺结核病后,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有病在身,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常会引起反应,甚至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1.6抗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常有较重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因为上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再次出现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丧失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对治疗极为不利。面对这样的病人,医护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尽快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稳定乐观的情绪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以上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心理护理应贯穿于住院患者始终。

2.1角色冲突提高患者的认识,按照“引导合作型”和“互相参与型”的模式。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顺利进入病人角色,形成医疗意向而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真正理解并认真执行方案,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对抗、不信任等不良心态,并以高尚的医德和娴熟的技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患者自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2怀疑与恐惧心理根据每个患者的患病经历进行心理护理,护士应用良好的神态和语气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初发患者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复发患者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除了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外,对其家属和朋友也应进行卫生宣教。解释肺结核是一种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疾病。了解结核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提高对结核病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尊重病人,不要厌烦,经常与病人谈心,以同情心和爱心,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3焦虑与抑郁心理首先要做到热情接待。在住院初期,患者心理压力极大,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情绪,针对这一点,我们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详细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友以及主管的医护人员。护理人员亲切和蔼的态度和热情耐心的入院介绍,可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解除焦虑和恐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孤独与自卑心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平衡患者心态,由于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需隔离治疗,加上常年服药,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到家庭的各种关系,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而倍感自卑、孤独。对此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的防护措施,使患者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不良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或卫生纸遮盖口鼻部以免传染他人。在掌握自我防护的情况下,鼓励亲友按时探视,单位给予援助,让患者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他的健康,消除其孤独感及自卑感,振作精神战胜疾病。

2.5性格改变加强患者自我心理保健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理,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当情绪低落、寝食难安时,要有意控制和调整自身心理,告诫自己,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要树立病魔永远不是我的对手、我一定能战胜它的信念。

篇11

【关键词】 肺结核;整体护理

结核病是有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多见,主要是通过携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发病,易复发,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障碍,因此,针对肺结核患者的生理、心理问题,实施整体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

1.1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避免消耗体力,多饮水,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根据体温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1.2 咯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嘱患者取患侧卧位,迅速清除口腔内的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保持安静,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大咯血时,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立即给于止血药,高浓度吸氧,同时做好输血准备。

1.3 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督促患者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治疗,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看着患者服药到口,避免漏服,保证治疗效果,监督患者做好各项检查,随时掌握病情的转归。

1.4 加强营养 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新陈代谢快,加上药物的副作用,使患者饮食不振,导致营养失衡,合理饮食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起到协同作用。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基本需求,增强其免疫功能。

1.5 消毒隔离 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做好患者的消毒隔离是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患者的居室应经常开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常用过氧乙酸或洒、薰、蒸消毒,嘱患者不可随地吐痰,痰液要吐进专用痰盂,用20%石灰水或0.1%过氧乙酸、84消毒液浸泡消毒及焚毁或深埋。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掩住口鼻,防止带菌的飞沫飞入空气中漂浮传染他人。餐具煮沸消毒,洗漱用具、痰具等煮沸消毒或用0.1%过氧乙酸、84消毒液浸泡消毒。衣服、被褥、书报等常在日光下暴晒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及定期检查。

2 心理护理

从整体护理理念出发,针对每个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开展对症护理,帮助患者自我调节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紧张、恐惧心理,是患者勇敢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谨遵医嘱,规律用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篇12

湖南省江永县桃川中心卫生院 湖南省江永县 425404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护理干预在于临床上如何正确解决评价肺结核并发COPD 患者问题做出探析。方法:本次分析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肺结核临床病例,在进行对比分析后,再对72 例所得资料所提供出的信息,做出具体分析。结论:根据护理干预理论,引起肺结核以及其康复依从性的根源就是虚症,具体可以总结为肺虚和肾虚的综合表现,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 肺结核;康复依从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和样本分析法,选取了我院对7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分析研究,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作出总结,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治疗作出理论依据。本次调研共抽取72 分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其中I 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 例,Ⅱ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 例,Ⅲ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 例,72 例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分为肺实质、肺门及纵隔、胸膜3 大部分。以往文献对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 征象的全面分析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确诊的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T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2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调研法和样本分析法,将抽取的72 例研究对象的临床病历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职业、病史、影像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随机抽取72 例矽肺并发COPD 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这些病例进行样本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治理,参照组不接受护理干预治理。实验组的患者服用服根据由胡颓子根、紫石英、沉香木、山萸肉、桃仁、红花、川芎、干地龙等药材配合气血调节配置的中药,患者均连续服药4 周,参照组未服用任何中药产品。

进行研究的样本: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5~85 岁,平均年龄72 岁: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17~36 年,平均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5 年。

经检验数据表明,肺结核并发COPD组与正常老年人组营养状况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性。二组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分析

单位时间内治疗到人体内的毒素和微量颗粒的超标,当这个指标超过正常的阈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造成药物制剂整体的刺激性增强。这种强烈的刺激对于年纪较大的、身体素质较差的、体质比较敏感的患者而言,都有可能引发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中发现,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组成、身体健康状况、疗风险大小等进行药物浓度以及药物种类的选择。年纪相对较大的,身体较为虚弱的,需要尽力控制药物输入速度以及药物配给,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年富力强和身体健康较为强壮的可以适当增加药物输入速度;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结合药效较长以及药效较短的药物,合理搭配使用技巧。

对慢阻肺患者护理采用三级护理监控网络,运用Braden Scale 评分量表进行客观的评估。护理工作人员需加强工作责任心,实施连续性观察护理及记录,护理组每周回访,再评估,实施。具体分成三级进行,第一级为责任护士,主要负责下面的工作:对入院患者( 卧床或坐轮椅) 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后填写对慢阻肺患者报表,提出护理措施,并报告护士长复核,在患者入院后48 小时内报护理部,采取的护理措施;第二级为病区护士长,主要负责督查责任护士对慢阻肺患者措施的落实情况。参加每日早晚床头交班,观察对慢阻肺患者变化,并提出对慢阻肺患者护理措施的修正意见,讨论研究下一步对慢阻肺患者护理的措施;第三级为指控检查小组,由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和相关的医生组成,主要负责对对慢阻肺患者护理的监督,对疑难问题的讨论。

3 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在护理干预的选择上,可以以太子参和冬虫夏草为君药的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这些食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肺虚和肾虚的状况进行良好的调整,能够使得人体内脏之间达到阴阳平衡。护理干预疗法上建议,发病时需要抗炎,抗过敏,止咳化痰,定喘等治疗,如服复方甘草片。平时需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口服蛤蟆油胶囊等。

参考文献

[1] 张庆团. 老年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亚太传统医药[J].2013(02).

[2] 谢秉煦.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肌康复疗法[J]. 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2012(04):56-57.

篇13

【关键词】 肺结核;护理;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不彻底治愈,最后可演变为慢性纤维空洞、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或者结核菌经淋巴与血行播散,引起其他部位继发结核,如骨结核、肾结核、消化系结核等,最终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能力,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肺结核患者只要早期发现,确定诊断,并及时接受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基本上都能治愈。而目前认为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对治疗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探讨肺结核病人的有效护理措施,尤其突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组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将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接诊的38例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接诊的38例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包括男21例,女17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为51.06±13.77岁;对照组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为49.03±10.2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指导为主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加强治愈的信心 过分抑郁、感情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其他器官功能调节障碍,直接影响肺功能的康复。如患者性格开朗,对疾病抱有必胜的信念,则有利于治疗和病体恢复。而乐观情绪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保持内环境稳定是肺结核患者自身精神治疗的宗旨。因此,要让患者了解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治疗需经一定的时间,其中病情还可能会出现反复,这些都属正常,不可过于心切。

1.2.2 提高医嘱依从性 要严格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服药。有人对肺结核掉以轻心,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不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过早停药,使病情时好时坏,不能彻底治疗变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有人以为药量越大,病就会好的快便自行加大剂量,结果产生毒性反应被迫停药,也有人害怕药物副作用而自行减少剂量,其结果是因药量不足影响疗效。因此要使患者熟悉用药方法,如将抗结核药物要求一次顿服,以提高血液内的杀菌浓度,再如利福平需在早饭前1小时空腹服,否则将会影响疗效。另外,若服药后产生不良反应,不要自行停药,要及时向医生反映。

1.2.3 加强营养摄入 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低热、消耗增多,以致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加快,肝脏中所储备的蛋白质也会随之消耗,因而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患者表现为消瘦、抵抗力等。因此要维持足够的营养,做到不忌口,不忌口,不挑食,多摄取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并坚持少量多餐和饮食多样化,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注意餐具分用。

1.2.4 提高合理运动意识 肺结核患者的活动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考虑,因为肺结核病疗程较长,病情复杂,在不同的阶段对休息和活动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遍一律,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活动。总的原则是以活动不引起疲劳为限度。一旦感染疲劳,就应及时休息减少活动量。当出现发热、咯痰和咯血等症状时,应暂停活动,卧床休息。

1.2.5 改善日常生活规律 生活要顺应生物钟的节拍,吃饭、睡眠、学习、休息、适量工作和活动,都要有一定规律,按部就班,养成习惯。生活有序,在大脑皮层就会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以保证内脏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促进机体的康复。

1.2.6 减少其他感染机会 肺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已经是久病则虚的身体,各种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常乘虚而入,出现感冒,并发咽炎、泌尿道感染等,使趋于痊愈的疾病再度活动和恶化。因此,患者在戒烟戒酒、个人卫生等多方面都应加倍小心,气温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5.3%(21/38),观察组为94.7%(36/3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0.5%(23/38),观察组为92.1%(35/38),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近些年,护理工作在理念上获得了较大的转变,新的护理理念认为结核病患者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所以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要在考虑患者生理反应的同时也应正确指导患者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1]。本组从加强治愈的信心、提高医嘱依从性、加强营养摄入、提高合理运动意识、改善日常生活规律、减少其他感染机会等6个方面加强了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发现,健康教育组知识知晓率为94.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5.3%(P

篇14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肺结核;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主要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心理需求的前提下,秉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性化宗旨,开展的各种服务措施。近年来,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院就将所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鉴于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8例,男女比例为37:31;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71)岁;其中,初治患者41例,复治患者27例;浸润型肺结核58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且排除有生活不能自理,沟通障碍及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退热、止咳、止痛、预防传染、饮食、作息等方面的护理,并干预患者尽量戒烟限酒。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⑴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属于传染性疾病,且病程较长,因此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而心理护理作为人性化护理中的重要体现,其可以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通过与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沟通,使患者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关爱,从而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合作度与适应度。

⑵用药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实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督促患者每日准时服药。并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发现末梢神经炎、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现象时,则需及时告知医生,并针对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针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还需辅助其洗漱、进食、如厕等事项。通过人性化的照顾与关怀,使患者在医院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

⑶健康指导。在患者入院后,需根据患者生活、饮食习惯、文化程度、价值观念、接受能力等,制定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详细、耐心、认真地对患者出现的一些不利于治疗的习惯进行纠正。在治疗全过程中,都要将健康指导贯彻并渗透进去,可定期对患者进行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讲,在治疗的每个阶段,详细讲解用药、检查、护理的方法、目的与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另外,在患者出院前,也需详细讲解患者出院后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复查时间、饮食、家庭消毒措施、急救措施等。

1.3评价指标

制定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有肺结核相关知识、消毒隔离措施、传播途径、自我保健知识等,以问答评分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分析,单项评分满分为10分,6分以上者为合格;并对治愈及护理满意例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对68例肺结核患者在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肺结核相关知识、消毒隔离措施、传播途径、自我保健知识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治愈率85.29%,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2.94%;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治愈率及满意度比较(±S)

3.讨论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肉芽性传染疾病,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大多为咳痰、咳血、胸痛、低烧、盗汗、乏力、食欲不强、体质量下降等症状。该病起病大多较为缓慢,且病程较长,使得治疗过程也比较漫长,因此为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的护理也尤为重要。

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有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其在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有效的疗效促进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服务”的概念,医院人性化服务主要是指以患者作为中心,在满足对疾病护理基本要求的同时,从环境、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给予患者更为舒适的护理[2]。

本院就将6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行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采用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因此也充分表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时,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通过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地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