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对企业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文化;建设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2011年11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4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一、《规定》出台背景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保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2003年以来,全省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已经连续九年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基础薄弱的制约,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并时有反弹。以2010年为例。全省各类事故总起数上升,死亡总人数下降,较大以上事故上升,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875起,死亡2798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2.9%,死亡人数下降3.3%。发生较大事故47起,死亡178人,同比分别上升60%和61.9%;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2人,同比分别上升100%和69.2%;发生阜新市彰武“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3人,受伤24人,直接经济损失2403.5万元。分析这些年我省发生的事故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偶然的因素,主观上主要是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盲目追究经济效益,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企业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生产,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违规生产。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等。在诸多原因中,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和当前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规定》中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及意义
《规定》第四章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规定》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第一次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写入立法,体现了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要求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这一规定对于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 培训 要点
中图分类号:TU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342-01
1.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人们用电需求不断提高,这也需要电力系统更加完善,并保证系统输送稳定。
2.基于PDCA的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流程
在百度百科中,将工作方法定义为:是指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最简单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PDCA循环,展开来就是凡事有记录,有计划,有执行,有结果,有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体现目标驱动和用数据为证。一般而言,电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中期的查评及整改、撰写自查自评报告、申请达标评级工作,后期的迎接第三方现场查评工作。其三个阶段之间是承前启后关联的,是PDCA循环的,而每个阶段内部,也是PDCA循环的。
3.电网企业培训体系建设难点
虽然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几十年的大型国有企业外部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剧了电力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困难程度。
3.1 训文化与理念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各部门对培训重要性较为认可,但往往基层部分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广泛存在“培训万能论”“培训是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的事情”“培训能立刻见效”等认知误区,由于这些认知误区,员工培训心态往往过于放松,导致培训效果欠佳。
3.2 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各层级员工对培训工作重要程度认识较高,但落实到个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工学矛盾突出,员工工作量较大,造成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二是培训针对性不足,导致员工参与培训意愿不强;三是培训费用报销流程复杂,导致员工培训心理懈怠;四是培训考核与员工岗位晋升关联不大,导致培训积极性不高。
3.3 培训针对性不足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培训项目计划设置针对性不足。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很大程度站在企业发展角度,根据组织需求制定培训项目,然后确定参与课程人员,对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差距分析偏弱,课程与员工个人需求有差距,降低了员工培训积极性。
3.4 培训需求收集有效性不足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内部分员工缺乏对培训需求的思考,出现班组需求与岗位职责和工作能力不相关的情况,员工个性化需求与岗位胜任能力契合度不高。培训需求收集形式与渠道不够多样,反馈机制不完善,使得需求分析缺乏有效的来源。
3.5 培训相关激励不足
部分企业内由于考核激励未能和员工绩效、薪酬、晋升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各模块未能有效联动,导致很多工作有要求无考核、有考核无激励或是激励措施太少、效果不足。此外,员工培训与绩效晋升无关联导致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3.6 培训评估难度大
培训结束后,多数企业主要开展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测试,观察员工培训后的成绩改善,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缺乏有效的观察手段。三、四级评估在开展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标准,跟踪时间长,投入的人力较多,存在一定人为主观性,很难持续开展。
4.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措施
4.1 前期准备工作应关注解决的主要问题
4.1.1在遴选人员取得内外审资格方面。一是遴选人员不严肃,许多参加内外审资质取证人员,多是即将退休或者部分对此感兴趣的员工,或是工作比较休闲员工;另一个是遴选人员时,没有考虑专业覆盖问题,形成专业空当;三是单位中层干部少有参加,特别是作为牵头部门的领导干部或专责参加内外审资格培训取证更少。没有认识到,遴选人员是开展达标评级的“播种机、宣传队”,也是企业开展此项工作的专家队伍。
4.1.2企业达标评级工作方案往往是一人拟定,征求极少数人意见建议,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签发,一纸文件流转,少有将此项工作作为提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在企业安委会或办公会议上研究决策。其结果是工作方案不细、考虑不周、可操作性不强,执行落实乏力。
4.2 中期工作应关注解决的主要问题
4.2.1企业自查常见问题表现
目前在一些企业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梳理不深不细,如注重对企业管理制度目录体系查评,缺乏对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查评等;二是习惯性做法认识根深蒂固,如以职工健康体检代替职业病检查等;三是以母公司要求或企标、习惯代替查评标准;四是自查自评不认真,漏洞百出;五是企业自查报告讨论审核不足,用词模糊,如部分变电站、部分 10 千伏线路等存在某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第三方查评时的窘态,更是达标评级成为走过程,过后一切如故,返回原点!
4.2.2自查自评工作方法
开展企业自查自评有两种工作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方法,另一种是自下而上方法。但实施中,各个专业都存在并行工作。
自上而下工作方法是先从梳理查评企业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每个管理制度(含管理的、技术的、工作的等企标)等与国家、行业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的耦合度查评,从而归纳总结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修订、补充、完善。第二步,以《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为标准,分专业按照查评项目内容同时查评。第三步是开展问题的整改,包括问题整改责任领导、部门、班组、完成时限、资金等,进而进行整改监督。
自下而上工作方法是直接以《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为标准,分专业按照查评项目内容同时查评,再归纳分析查评问题,是什么问题,整改什么问题,对于不需要停电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需要停电才能整改,进入检修计划整改。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有必须收集、归类、存档查评结果,对以达到标准要求的,提供佐证;对于需要整改才能达到标准要求,提供已整改的佐证或已列入整改计划的佐证。他们是自查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自查报告以及结论的最重要依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电力生产作业技术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条件。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评价 煤矿安全生产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70-02
煤矿安全生产保证既是对生产的重视,也是对员工的负责,同时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以及实现煤矿的质量提升,材料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引入安全评价,实施安全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煤矿的生产缺乏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安全意识,不重视管理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为降低成本而出现各种不规范、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生产,大大地增加危险隐患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也是一大问题,并且安全评价的执行力度较为欠缺,对于这一方面相关机构部门没有抓好以及没有实际的落实,导致不合格生产情况较为普遍,这直接导致煤矿的出产质量低,应用的效果差以及存在较大的应用隐患,为实际的解决这一题这一现状,采取的主要操作就是全面的分析以及阐述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所能够带来的价值以及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实现企业客观的认识安全评价,进而逐步的实现推广,再由相关部门的介入,实现安全评价广泛以及实际的使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之中。
1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的最基本操作以及最为主要的操作,能够实际的促进这一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实际的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保证在该环境中所生产的煤矿的应用质量,能够相应的减少污染的产生以及相对应的实现能源的节约,这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稳定化发展都是有实际的意义的,因此需要详细的全面的完整的分析安全评价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增加安全评价应用必要性的说服力。
1.1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作用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煤矿安全评价是较为权威、有经验、有资质以及有能力的机构进展的,因此,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系数评定的可靠性,能够实际的确定煤矿生产企业的内部结构合格性、操作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生产步骤流程的准确性,能够实际的确定这一煤矿企业的存在合理性,存在价值,能够相对应的进行相应的处理,实现煤矿生产产业的相对绿色化以及安全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防止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安全评价的使用还能够查找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当之中,以及企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帮助工作人员分辨危险性,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有效地改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煤矿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措施以及防护操作。能够促进煤矿生产企业的结构化、整体化以及科学化,实现煤矿生产企业煤矿生产安全化,能够实际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因此,需要相对的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定期性,这样能够实际的发挥安全评价的作用,实际的提升煤矿生产的利益。
1.2 煤矿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分析
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提前预防性,能够实现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控制,亦或是直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损失的最小化,伤亡的最轻化,能够减少煤矿生产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具体操作就是对煤矿的生产进行整体性的分析,确定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不稳定的因素,相对应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进行预防,能够实际的实现生产强化,生产稳定化,以及生产危险系数最低化。安全评价还能够达到的目的就是能够实际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这进一步地促进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安全评价的实施能够实际的降低出现管理人员自我意识过强的现象,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相应的改进学习,能够进一步地推动生产的规范性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生产的稳定性能以及生产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形成安全第一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意识。
2 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使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使用过于理论化以及过于表面化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具体表现为出现安全评价内容的就轻避重,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价值以及调整效果无法体现,事故以及损失仍处于不可控制状态,还存在对于危险源以及潜在危险的评价过于模糊,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中安全评价的作用无法体现,安全评价失去其根本的意义,安全评价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评价结果大同小异,这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中安全评价所起到的效果截然不同,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是致命性的,安全评价没有侧重点,这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防范措施制定,以及调整方案的设计无据可依,无从下手,这对于安全评价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轻视情况严重化。
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实现安全评价的效果全面化发挥,首先需要保证安全评价人员的质量、能力、责任感以及工作态度等,在此基础上在确定评价的内容重点,评价报告所必须展示出来的数据以及信息,同时需要采取责任制,即对安全评价的人员相对应的评价结果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由于这一评价结果而导致的问题全权负责,这样能够大大地提高安全评价的质量以及保证安全评价的实质性,同时安排安全评价人员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的全程观察以及全程记录,这样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同时能够保证安全评价的作用得以体现,能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安全评价之下更好地发展以及更为稳定的提升。安全评价的使用稳定以及实用性的保证,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以及使用情况,能够良性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提升以及安全性保证。
3 结语
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实际的规范化煤矿的生产,能够避免不合格的煤矿生产继续进行,能够实际的抑制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以及能够实际的促进煤矿生产行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煤矿的产量以及煤矿的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姗姗,张亚楠.浅析安全评价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J].价值工程,2014(6):175-176.
[2] 孙欣梅.矿山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J].黑龙江冶金,2011,31(1):19-20.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人身安全;策略
安全生产问题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核心问题。当前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人才流动迅速,人力资源管理遇到更多的挑战,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员工对于人身安全的需求开始取代薪酬需求成为择业第一要素。因此,安全生产也成为企业获得优秀人才,增加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如何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安全生产事故及发生原因
1、安全生产事故
由于安全生产问题是最近几年开始受到普遍关注的,因此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界定仍然没有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事故。因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事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企业财产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员工人身安全损害。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认定,一般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认定,安全生产事故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其认定不能是人为的,随意的认定;二是在认定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没有节制的扩大或缩小,这样不利于事故的真实反映;三是对伤亡人员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及时采取慰问补救措施;最后就是仔细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到关键点,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2、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掌握了发生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因此,研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减少发生有重要意义。根据现在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的分析。目前我过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是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第二,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管实行不到位;第三是生产作用中存在技术及工具问题,技术不到位,生产设施存在缺陷导致的安全生产时故事造成的往往后果十分严重。
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方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分分秒秒都在发生,给企业的财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因此,一套合理、有效、科学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现在在我国的生产企业,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普遍匮乏,这样直接造成很多生产细节不被重视,而安全问题往往来自于一些细节,这样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如果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培养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此,企业可以进行:
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企业可以定期的在生产场地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安全生产的理论,同时,不断的宣传对于职工的生产也可以起到指导的作用。拉横幅,语音宣传都可以很好的培养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评比安全生产标兵。模范作用在企业的管理中始终是重要的方式,在培养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应用。生产过程中,评比出那些出现错误少,做事认真谨慎的员工作为标兵,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增加被评标兵的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其他员工也起到了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安全标兵的评比以及奖励,对于员工来说既是薪酬激励,也是荣誉激励,对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是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企业应该增加对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同时培训结束之后辅以一定的考核,这样员工就可以在培训中获得安全生产的知识,增加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考核又可以保证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影响是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形成的保证。
2、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
目前我国的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对于监管职责的承担也没有明确的确定,但是安全生产的监管必须得到重视。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合理的监管体制可以保证监管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监管分工,这样就可以做到不疏不漏的对生产进行监督,进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承担落实到人,责任承担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一种压力和制约,在无形中起到了对监督人员的再监督作用,落实到个人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监管人员的重视,也可以保证出现事故时第一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和相关责任人,增加了事故应对效率,也减少了企业成本。
3、建立专门安全生产事故应对小组
安全事故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一支具有专业安全事故应对能力的队伍可以针对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以对生产进行指导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专业人才对于所在领域具有高度敏感性,当其他同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他们可以最快的分析出原因和应对策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避免该类生产事故在本企业发生。同样的,当本企业出现安全事故时,他们可以保证事故的有效解决,合理分析原因后找到应对方案,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再次发生该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及时进行设备维修
生产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每天大量生产的过程中,会造成生产设备的老化或者故障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则很有可能带来生产事故。因此,生产单位应定期检查生产设备,保证每一台投入生产的设备都是合格的,对于有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问题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
5、保证技术支持能力
现代的生产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尤其是一些高新行业,对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技术与人不同,只要条件达到,它就可以被有效的控制,因此由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可以有效的得到预防,这就需要技术支持能力到位。在很多行业,技术故障都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应该保证现有技术的及时更新,对于无法适应发展的技术做出舍弃,保证技术安全,这样才能对安全生产事故做到有效防范。
三、结束语
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发展,员工人身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不再是只重视经济的社会,对人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给企业运营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对于人权的保障,因此,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是每个企业人员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与责任追究读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社,2002.
关键词: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国民生产的稳步进行,大批有志之士投身油田油井,油井施工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油井安全施工的监管,但是仍然有安全事故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因此,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油井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缺失,安全生产状况堪忧
由于油井施工的特殊性,安全生产显然是企业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石油产品和生产原料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甚至是有毒物质,加上整个油井工作体系庞大,运转效率高,一旦出现事故,极有可能引发连锁事故,抢救难度大,另一方面井下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要求企业一定要完善安全生产体系,严格按规定设置相关安全设施,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追求高利益,忽视了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逃生设施明显不足。即使是有了安全生产体系的企业,也有部分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安全生产体系的职能,很多设施比较破旧,保养检测工作也不到位,导致有些设备形同虚设。安全检查很多时候也沦为了形式,很多隐患并没有及时发现并消灭。加上领导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显,安全生产监管不利。
2、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知识不贮备不足
安全事故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预防事故,而不是事故之后进行处理。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指导他们安全生产,对避免事故发生有重大意义。然而,有部分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片面强调了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底层员工,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安全培训。由于没有将安全生产与职业技能考评挂钩,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意识也很弱,安全意思不强,基本的安全知识缺乏,比如说逃生常识,自救常识等。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设置紧急事故处理演练,员工没有机会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久而久之,安全意识难免会淡薄。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就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思,这对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有不小的打击,也非常不利于整个企业安全氛围的形成。
3、生产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部分设备比较落后
我国石油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很多生产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生产设备比较陈旧落后。这这样的施工条件下,不但产能比较低,对油井安全施工也有不小的冲击。加上部分负责人,善于准备“迎接检查”,很多设备都是外强中干,蒙蔽了安全监督人员的双眼,为安全隐患披上了隐身衣。油井施工器械大多庞大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许多小企业无力引进新设备,加上施工工艺比较粗糙,很多时候,油井工作人员都是在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事实上,油井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检测维修,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已经是摆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如何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部门应督促所有企业建立或者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体系设置的要求上纲上线,并制定规范,严格检查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设备,例如安全通道,紧急事故处理预案等。对安全设施不齐全的企业应加重惩处。另一方面,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让相关领导明确自己的责任,将安全生产踏踏实实的落实下去。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杜绝应付检查的现象发生。最后,需要建立一套实用的安全考核体系,一定要将企业的业绩与安全生产成果挂钩,把安全生产放在企业评优的首位。现在部分企业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已经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
不管体系多么完善,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那么什么都将是一纸空谈。针对现在很多员工不具备足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思的情况,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安全意思的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人人都把安全放在生产的第一位,多开培训课,向员工介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条件允许的话,应该让员工参加消防演练,培训他们的消防技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加强,不仅仅是局限在知识的培训上,还应该多做安全知识的宣传,例如,胜利油田集贤输油站建立了油井安全长廊,在通往员工宿舍的长廊上,把员工亲属的安全寄语和安全知识贴在长廊上,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将安全生产记在心中,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胜利油田的方法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3、自主研发生产新技术,多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设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我们安全生产管理而言也有重大意义。改善现在油井设备落后和施工工艺的粗糙的现状刻不容缓。一方面,国家和企业应该大力支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用科技的力量,改变油井施工难、危险系数高的现状。改善施工工艺,不但能提高安全性,更能提高企业的生产产能,比如说,将传统的裸眼完井法改善为负压完井法之后,不管是油井的产能,还是生产的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的小企业,可以予以取缔或是兼并,同时应该支持企业购买新设备,对于条件符合的一定要予以经济上的支持。很显然,技术和设备两方面的改善,对油井安全生产和产能提高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石油,也就离不开这些辛苦工作在油井里的工人,企业需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安全生产体系的建立有这重大意义。通过采用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力争人人懂安全,自主研发生产新技术,多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设备等三种解决方案来进行生产管理的再提高,相信会有一定的改善。虽然在提高油井安全生产管理上,我们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负起责任,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文件关于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的通知[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一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意义;措施
1、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作为公用事业,人民生产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提升,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电力企业良性环境和和谐用电环境的构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需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得以完成,所以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关系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安全生产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使股东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另外企业要想发展,需要安全生产随行,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生产活动当中,从领导到职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有习惯性违章行为,容易导致人员责任事故较为频繁地发生。尤其是在检修和施工工作中,由于对现场的安全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上没有认真落实,从而导致作业规程和现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人员伤亡情况严重。
2.2安全管理措施得不到落实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定却存在着,同时各项措施也得不到具体落实,如在现场运行中,没有及时对运行规程进行修订,“两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各项装置的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发现设备缺陷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设备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下工作,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态度还是工作作风都缺乏认真的态度,许多时候安全工作只停留在嘴上说的状态,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得不到落实。
2.3安全管理薄弱
在大部分电力企业当中,由于领导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出了事故就开始抓安全管理,而过段时间又放松了,而且在抓安全管理工作时存在着碍于情面,怕得罪人的情况,所以导致许多时候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检查督促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跟踪检查,不能严格进行事故处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
2.4职工安全责任心不强
在电力企业安全事故发生中,其中由于安全责任心不强所导致的事故占很大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对《安规》不熟悉,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一时方便,往往简化手续,导致执行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再加之各部门之间联系和沟通的较少,这样就留下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受到不小的威胁。
3、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规范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监察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3.2标本兼治,杜绝习惯性违章
3.2.1严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安全作风,针对常见习惯性违章,增强反事故的正确习惯。
3.2.2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
3.2.3严抓安全监察,严格处理各种违章。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3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硬件的健康水平是电力安全运行的关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其次,还要加强设备管理中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因为设备的危险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可能表现为静态或是动态两大类,其处于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对其进行控制时也要具有动态性,应从人身、电网和设备三方面入手进行。
3.4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要想提升职工安全管理素质,要求职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使其安全意识得以不断的提升,从而在工作才能做到安全防护及遵守安全规程。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从而使员工在工作中得以不断的积累经验,增强其安全意识。另外企业还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场所,从而根据员工的工种特点来进行分别培训,增加培训知识的实用性。
3.5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超前做好预防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再次发生。抛开外力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事故的不断发生主要是因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其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些隐患尚未知晓。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4、结束语
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安全也是电力企业得以不断提及的永恒主题,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加强其安全生产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性的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电力企业持续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的保证对电力需求的供应,所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内涵、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操作规程和制度,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规范生产行为,建立预防机制,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四、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化的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企业应当对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达到能胜任各自岗位的能力。
4.生产经营单位的各层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应不间断组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5.生产经营单位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行为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管理。
7.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9.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过程的安全需求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向所在单位进行反馈,落实整改责任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10.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绩效评审。
五、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的自我防护意识
目前,在许多的企业工程作业中,作业人员的受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作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缺乏相应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其自身的安全防护技术不高,思想上还因安全意识的缺乏出现怕麻烦、走捷径的侥幸心理,结果不知不觉中产生违章,这就使得作业人员在工程项目作业过程中,不能充分、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安全事故的多发。(例如:在厂房屋面吊装作业中,作业人员为了省时、省事,不遵守桁架散件必须绑扎固定后才能吊装的规定,而是只用软吊带绕两圈后就起吊,结果在起吊过程中几个散件滑落,砸伤场地上的作业人员)
2.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前,在我国众多企业当中,虽然大部分的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在有些细节的地方仍然不到位、不完善,另外制度长时间不修订,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由于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所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进而造成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操作员工遵循的安全标准已不能完全规避风险危害,给工程的作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3.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造成工程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督部门及人员没有严格、认真的对工程作业的安全性进行全面、仔细的监督和控制。有些监督部门及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的认识不足,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工作过程中态度散漫、消极,不能积极、主动、有效的对作业工程开展安全监督工作。再加上对安全管理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造成安全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例如:在一次大坝砼浇筑大型模板拆除过程中,因安全监管人员帮助其他作业人员去干活,没有认真的对这起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指挥,模板下撑杆销子被打掉时未及时发现和制止,使大型模板和在上面进行拆除作业的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六、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的必要途径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逐一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从而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2.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3.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企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彰显企业安全管理先进思想的重要方式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是笼统的、一致的、相同的要求。因为企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执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是不同的。安全标准化标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要在结合企业生产类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在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范的同时,企业可以解放思想,借鉴别国、他企现代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做到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从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战略眼光,企业员工的素养和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
5.是政府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和分级监管的有效依据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大中小企业不断成立,涉及各行各业,还有一些热门的新型行业,这些行业的兴起对中国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大多都是私营企业,甚至有些不合法的企业存在,针对如此多的企业,政府做统筹管理的时候相当困难。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对企业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建设考评,通过考评可以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这样政府便很清楚地了解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真实状况及所在地区的安全生产情况,同时也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归类,对政府部门分类指导、分级监管提供了证据,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也明化了,对员工、对企业、对国家意义重大。
七、结束语
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深入持久的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意识,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 管理
一、引言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去掉)经济上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依然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近些年来,我国的三大石油企业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我们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它在安全管理上也存在比较大的漏洞,致使近年来重大事故频发。就拿2011年来说,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接连发生两次重大安全事故,连续共四次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致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该职业从业人员及周边居民产生严重的危害,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内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力。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发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改为恶劣)。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尽力排除我们工业生产中的不安全状态,那么我们的职工生命安全及生产安全将能得到极大地保证。
对事故的处理以及预防缺乏理性思考。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一味的采用过去的生产经验,已经并不能满足现代石油安全生产的需要,因为石油生产技术及设备设施发展日新月异,对安全生产也必将有着与过去不同的要求,而过去的生产经验也必将渐渐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先进的安全生产理论指导,那么安全生产方面的一些配套设施及相关规程一定会滞后于石油生产,而长期这样发展下去,铁定会造成更多的令人心痛的事故。
三、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虽然发生事故后组成调查组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处罚力度和深度不够,应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制度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改为规章制度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恶劣)。
四、结语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安全,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的形成产生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管理;重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煤炭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资源,煤矿的安全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生命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煤炭产量巨大,长期大量的开采也使我国总结发明了很多世界先进的开采技术,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较少,导致很多矿难事件的发生,矿难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矿难的发生不但影响了生产的进行,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国家形象带来很大的影响。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煤矿企业工人的生命安全的需要.安全管理对于矿企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2、煤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2.1防止伤亡事故发生
造成重大煤矿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统计发现主要原因多为以下4种: 首先就是人不按照规定的操作方式,其次就是处在不安全状态中,再次是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较差,最后是生产的安全管理落后或者缺失导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管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更多的前面三个问题。它是矿难事故额根源所在,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就应该从安全管理上做起,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2执行煤矿安全开采方针的基本保证
国内的生产企业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思想是生产的主要方针。要想彻底的贯彻执行该方针,就应该主动的去建立完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企业自上而下每个人都树立这种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重要前提
煤矿开采中会涉及很多的物理化学的安全防范因素,因此做好矿井下的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条件都是安全管理的范围。还要注意及时度井下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去查潜在威胁,另外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也可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2.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它的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得当,安全条件较好,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反之,一个安全管理混乱的企业就会有事不断的事故出现,事故出现会对员工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安全都无法保证,生产效率就可想而知,所以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事故多发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这样会进一步消弱企业的同行业中的市场竞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来讲都有重要的意义。
3、煤矿安全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3.1对安全生产的作用认识不深,安全意识差
有些企业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深,甚至将安全管理放在了经济效益的后面考虑,没有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设置的安全标准较低,更有甚者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违法生产,
煤炭开采工作是一项高危行业,要想安全的完成开采工作就需要专业高素质人才进行操作或者指导,然而很多工作者都是体力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十分淡薄。他们的工作操作随意性很大,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违规作业,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再加上煤矿开采的特殊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涉及的人身生命安全问题,后果极其严重。
3.2产业集中度低煤炭行业生产力整体水平不平衡
我国煤矿企业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平均产能依然比较低,长期的生产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全国产煤不足30万吨,产业集中度相对比较低,很多企业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制约了矿企的进一步发展。各煤矿企业的技术和实力差距也很明显,既有世界领先的开采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的特大型煤矿企业,也有很多技术实力落后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小型煤矿以及私人的黑煤矿,技术实力的不平衡也影响着煤矿安全的整体水平。
3.3安全基础薄弱,安全保障能力不强
近年来,国家对各煤矿开展了安全隐患检查以及各种安全培训,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安全事故率逐年降低。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存在很多的安全生产隐患,与规定的目标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些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缺乏足够的生产和安全管理经验,在这方面还需加强学习。
3.4煤矿开采条件复杂,灾害严重
我国煤矿大多数都是井工矿,开采条件相对其它类型的矿而言最为复杂。发生煤矿灾害的可能性也最大。尤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煤炭的需求量较大,价格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企业为了增加收益不断的扩大产能,进行更深的开采,开采的强度也不大增大。导致水、火、瓦斯等灾害不断增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扩大产能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3.5有效监管机制尚没有完全到位
虽然我国建立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国家安全监察局与所在政府双重管理体制,但是还是经常出现各种事故,这与监察人员数量以及监督力度不到位有关,还有很多的措施受到抵制不能落实有很大关系。
4、煤矿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
4.1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认识
煤矿企业的领导以及员工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要放在第一位,这是对职工生命安全的一种承诺,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各企业和监管部门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将煤矿安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4.2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安全是矿企发展的基本,没有安全就不会有发展,更不用提长远规划。因此,企业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能只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存在侥幸心理。投入资金去改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有效的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设备。同时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提高生产率。
4.3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工人的工作环境比较差,知识有限,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较差,图省事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事故频生。为保证安全生产,企业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需要做以下工作:
(1)安全生产中实行重奖重罚制度,在技术条件以及生产设施安全保卫工作较差的情况下该措施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能有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2)加强现场管理,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安全措施,找到薄弱点进行加强管理,有效的抑制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大脑之中,进入工作场地受限要想的就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4.4查处隐患,落实整改不走过场
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不起眼的隐患日积月累而成,所以查出隐患十分重要,一旦发现就要马上整改,不能因为其他任何事情拖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生产。一定要把隐患检查作为大事来抓,不能只是简单的走走过场,发现隐患后要及时跟踪处理,直到隐患彻底解除,企业还需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不定期复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问责。从根本上确保安全生产。
4.5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效果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强监管能力。定期对矿企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同时还要根据各地条件完善检察制度,为矿企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专业的支持,保证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顺利实施。
5、总结
本文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了安全生产的意义,并提出了目前的煤矿生产所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企业发展所面临重要工作。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的监督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生产安全监测技术,贯彻施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大脑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张志金.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再思考[J].煤炭技术,2009(2).
[2] 杨大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科技导报,2010(3).
[3] 王本俊.我国现代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2010(6).
[4] 迟春晓.煤矿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2).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思考
1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现状,分析相关的生产影响因素问题
1.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正规化
各大电力运营发展企业中,安全电力生产的管理是重要而有效的,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标准,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分析全方面、多层次、动静态相互结合的过程,根据监督奖惩之间的配套管理过程,对相关的培训、教育内容进行衔接处理,明确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综合分析实际总体规划和标准设计流程,对可能存在缺少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沟通,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政策规范,对可能存在缺乏问题进行整合,明确实际监督和管理的配套机制。按照经济发展计划标准,对实际的经济内容进行转变,明确实际宏观层面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伴随着市场的快速推进,对企业的相关竞争力水平进行判断,需要对相关过程进行改变,明确企业的整体标准化和流程化,分析适用于生产管理的过程,准确的分析实际安全管理的过程。
1.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确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实际内容的丰富标准,明确实际电力电网的分管情况,确定奖惩制度标准,需要以人为本,加强综合理念的管理水平,以全局为主要系统管理观念,不断完善生产计划的协同发展过程。按照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对实际的管理业务者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进行快速标准性的提升,确保及时发展,及时治疗,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发展。
2安全生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因素
2.1电力市场环境的经济压力问题
伴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在探索发展中逐步得到快速的前行,需要转变现有的市场化标准,明确市场竞争发展的压力和潜在实力。电力企业需要以有效的成本节约方式,逐步减少企业生产管理现展的进程,对不同的成本进行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级别。另外,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合理的分析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按照电网的输配单设备标注,对电力企业的机组负荷增长运输状态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方面的职能体系建设标准,确保保养和检修的合理性,不断提升高校稳定的运行发展效果。
2.2安全职责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具有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生产实际的职责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对于大部分安全任务而言,往往只是做简单的工作说明,象征性的处理,缺乏有效的原则性和主动要求标准。分管的生产领导往往忙于各类繁重的生产工作任务,对于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的升级都缺乏有效的处理能力,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整体调查研究过程,缺乏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输配送情况,制定合理的发电企业机组长期管理标准,明确实际高负荷运行基本状态,对各类职能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提升制度的整改和完善对策规划效果。
2.3现场标准化安排不足,可能存在违章操作问题
违章操作是指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习惯某种行为,造成的违章操作,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的分析修理后的情况,分析判断导致电力作业受损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判断造成电力事故的各类问题。分析变压器二次接触后可能产生的各类不良故障问题,对于没有停电、没有验电,没有接地,严重违章等操作造成的伤亡问题。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方案
3.1建立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伴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的完全融合发展,对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按照有效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基础,分析国家、社会之间的稳定密切相连关系,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水平,确保基层工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挑战,充分认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重要性,凸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社会建立稳定的发展标准,牢固树立良好的安全思想管理意识,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流程。
3.2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价值和意义
人本思想是依照现有的现代企业发展水平,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理念思想。领导需要首先认识到加强安全电力生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基层工作的生产标准,明确实际负债问题和差距,准确的分析实际各个时刻可能存在的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分析造成职工压力的情况,加强全职化的心理健康辅导,适当的减轻职工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尽量的改善工作环境水平,营造良好的个性化、和谐化、稳定化、安全化工作氛围,切实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分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实施方案,提升管理者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红.安全用电风险控制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1)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知识系统,提升了全行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党和国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道路运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尚处在经验性阶段,常常因管理人员的变更而改变,随意性比较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经验型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用体系管安全、保安全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从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三个方面所设定的十六项考评指标,囊括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明确的实施程序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也将推动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2)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据和标准,创新了监管企业安管工作的手段。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目前,道路运输市场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道路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道路旅客运输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就算是同一类别,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这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员表示,对于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标准,交通行政系统的各个批次的检察人员意见并不一致,企业在应对过程中也比较茫然。安全生产标准化正好提供了一把尺子,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按照标准来开展安全工作,也统一了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口径。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行政监管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通过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标准化,这是一种试验,更是一种开拓。
(3)引入第三方作为考评机构,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机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检查考核上对下、官对民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由第三方组织专家组按预设标准的客观评价模式,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工作也为考评机构提供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流程,整个流程既严格规范,又动态可控。总之,考评内容的标准统一、考评流程的规范和考评机构的第三方性质,共同构建了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安全评价机制,将会对行业安全管理日益呈现出重大作用。
2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1安全标准化考评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了考评的进度和质量
2011年7月《方案》的印发兴起了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一层级的行政主管部门都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涵,这对主管部门的研究和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本身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不够,认识不足,并没有把该项工作置于主要位置。许多地方到2013年才开始关注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工作,离2014年底完成考评工作只剩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导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准备不足,尤其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和进行整改自评,只能是仓促上阵、赶鸭子上架。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考评的质量和效益。
2.2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严重削弱了考评工作的公信力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行业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大动作,不仅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更需要政府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从管理手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是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是在行使政府职能,考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前提和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的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考评费用不应在企业的承担范围内,不然就违背市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3行业导向不清晰,企业规避考核和监管的问题突出
道路运输市场的大门向社会敞开给整个道路运输市场带来极大的繁荣,形成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同台竞争的局面,也给行业导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大量的私营车辆挂靠在较大规模企业的旗下,被挂靠企业通过这种形式收取管理费用,这就产生了挂靠车辆和被挂靠企业的导向和监管问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过程中出现的最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了靠收取“挂靠管理费”生存的企业,即企业备案记录的车有几百辆,但没有自备车辆,全是挂靠车辆,被挂靠企业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但是为了安全标准化考评,只能是东拼西凑地临时准备资料。因为权责不清晰、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分散经营等问题而给考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企业规避考评的现象突出,例如有些地方对普货运输企业的考评定在10辆车以上,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考评,想方设法将企业的规模变为只有9辆车以下的小公司。政府如果不能对挂靠企业监管的松弛和对规避考核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的死角,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行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2.4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企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交通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是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个地方又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评分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企业自评和考评机构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也有区别,用同一把标准化的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所有企业,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比如,指标体系中要求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夫妻店”来说,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搞那些“高大全”的一套。再如,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要求有配套的站场,否则不能达标。因此,为了考评过关,一些企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就有悖于安全标准化的实际意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考评的积极性,反映了标准的制定存在脱离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的现象。此外,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有些地方不涉及10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有些地方不涉及5辆车以下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而且从数据上看,这些小规模的运输企业数量在市场上占比不小,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没有全面完成,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死角,客观上产生了把企业变小的导向。
2.5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
由于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在实际考评中忙于应付考评,缺乏有深度的整改。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设计考评政策时,对考评对象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缺乏硬性约束。考评不是目的,考评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考评,推动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整改和提升。例如:挂靠企业的问题是考评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要优化道路运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必须对挂靠企业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格整改,整改不合格就注销,否则就会削弱考评对行业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持续的推动作用。
3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解决途径的探讨
3.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人们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在经济新常态、民生新内涵的客观情势下,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党和政府把安全生产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为此,要强化两个主体意识和责任,一是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的意识和责任,凡是不具备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企业都应整改,以至注销。二是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既是行政业务的主体,也应是所管理行政业务的安全监管主体。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负有宣传推动、组织协调、监管落实的责任。支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独立地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日常监督资料。行业内安全生产水平应成为检验他们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唯一标准。
3.2政府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向考评机构购买服务,增强政府和考评机构的公信力
交通安全生产在整个安全生产体系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交通事故也是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基于182个国家,覆盖全球68亿人口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高达每年124万人,俨然成为世界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公害之一,而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过去三年中交通事故统计人数每年约6万多,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因此,交通安全在整个安全生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政府健全和完善对交通安全的财政投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是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到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政府要建立专项的财政投入机制,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将资金投放到行业的安全管理培训、促进行业安全管理创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考评工作,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评机构有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行使考评职能。总之,建立安全生产财政投入机制,是确保安全监管主体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3严格和规范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导向
在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浪潮,道路运输企业同样在解决就业和创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道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要将达标与市场行政许可联系起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道路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道路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在严格和规范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评审,最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环境下,会形成企业的严格自律,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3.4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安全生产标准化设立的条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已具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但从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不同规模的交通运输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的资况上差别较大,用同一套标准考评所有企业容易造成考评的形式主义和企业管理上的虚以应对。所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的考核版本,做到分类指导。例如:针对5台或10台车以下暂时没有纳入考评的微型企业可建立简要型版本,该版本直接与道路运输市场的准入条件挂钩,考核过程就针对准入的基础条件进行审核和把关;10-30台车辆以内的小型企业可设立基础性版本,着重对经营者资质、运营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培训、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工作场所的设备安全状态等一些基础的安全标准进行考评;对于30台车以上的中大型企业则可建立精细化版本,安全标准朝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精细并不意味着繁琐,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进企业日常的规范化作业。考核过程既要按标准严格执行,也要切合实际实现分类管理,要抓住安全的本质,尽可能去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通过考评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达标。
3.5加强考评结果的跟踪管理,以考评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工业体制处在其改革的重点阶段,因此,其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关乎产业体制改革的成效。
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是各个行业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我国不断加强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安全管理水平等措施都在进一步加大,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调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逐渐提升,各类事故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企业从业者的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意识不强。近年来,国家重视提高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逐步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但是依然存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淡薄,员工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够,存在侥幸心理,随意简化工作程序,埋下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
2.缺乏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要对每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完善,最重要的是要用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来有效监督整个生产过程中,将一些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国外的电力企业拥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制,整个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每时每刻都在监督中进行,另外,其监督还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我国电力企业目前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额监督机制,没有详细的监督规章制度,社会监督也处于空白,种种因素都会导致安全生产中事故的频发。
3.企业生产设备落后,与国外生产设备存在较大差距。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其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相关。世界发达国家的电力企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操作,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我国,电力行业整体的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工操作增加了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率。因此,机械化程度不高也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之一。
4.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相关工作,需要其掌握专业的电力生产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素质。国外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技能考核才能进入企业工作,对其素质的要求极高。但是,在我国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为了降低成本,一些生产环节依然雇佣普通的民工,增加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使得一些事故难以避免。
二、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用电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健康运行。电力是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维护大众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加强其安全生产管理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国家及居民财产安全及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电力企业职工自身利益与外在形象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的过程管理,涉及到企业工作人员、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需要采用具体的方法、对策,加强其生产安全管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1.全方位提升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从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意识灌输到每一个企业工作人员身上。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因此,必须全方位提升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首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其明确生产中各项操作规定,并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另外,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升整体的专业素质,包括对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降低不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
2.投入先进的电力设备,并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其生产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及企业应该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统一摸底检查,扩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电力设备,是企业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尽量选用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减少人为操作的生产工作,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要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修理。定期对相关的生产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修理,对老旧的设备要报相关部门,并及时更换新设备,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设备的具体情况,了解设备的性能及安全防范措施。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定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清理,提高生产质量。
3.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及监督机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及监督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现行的监管及监督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管及监督。如法律建设、社会舆论监督、行政监督等方面约束企业生产,保证其安全生产。对存在不按规章制度生产操作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和监督,引导、修正其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4.企业内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评估,对日常运行的设备,参与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生产管理的人员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估,发现并寻找不安全因素,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的处理与纠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生产评估机制,将定期评估的思想及意识贯彻到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个员工心中。明确相关责任,建立有效的评估小组,将评估工作落实到位,使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四、结语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对其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明确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及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辉 单位: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涛.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0,02:58-59.
[2]王长龙.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160.
[3]宋淑霞,周玉杰.浅析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96-98.
煤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煤矿生产企业提供所需装备的企业。一般意义上的煤矿机械是按照对煤层开采的顺序来分类的,主要分为勘探设备、综合采掘设备、提升设备、洗选设备、煤炭安全设备、其他设备以及露天矿设备等。从更加专业角度来看.煤机指的是在对煤炭进行采掘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具有综合性能和有利于日常采掘工作开展的机器设备。因而则包括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这四种机器设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机一架”。
2煤机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机行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高端产品仍然需要进口,包括千万吨洗煤厂、2000万吨以上露天矿、大型提升机;煤机企业产业大而不精;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度低;掘进机机械化程度低,目前为止仅有36%,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
3对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几乎100%的生产安全事故是责任事故,所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成为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层面。良好的安全管理是实现煤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煤机制造生产过程中,虽然煤机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专业技能,但是生产事故却时有发生。就如前文所述,几乎100%的生产安全事故是责任事故,所以对煤机制造企业探索其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十分必要。
4对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煤机制造企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制定涵盖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把员工的工作细化使之具体化和程序化,使得实际操作过程能够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使之危险性降到最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调查处理,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2)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提升安全自治管理能力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机制造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煤机装备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公司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其它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应当按照生产需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保证其开展工作应当具备的条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应当高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既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敢抓敢管,又要懂法守法,严谨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严格监督,提高安全监察能力。
(4)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是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把握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应从源头抓起,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控体系和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认真落实“专家查隐患、专业抓治理、安监搞监察”三位一体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计划,结合专项检查、月度检查、季节检查、综合检查等形式,突出预防预控,制定预防措施和超前治理措施,按照“排查、治理、监督、考核”的闭环流程,抓好整改落实闭环管理,保证重大隐患的治理和管控。
(5)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文化水平煤机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应该严肃正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切实抓好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职业卫生培训等,坚持应培必培,确保培训率、培训合格率、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
5结束语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问题;对策研究
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对于企业来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必要途径。第二,它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有长期有效的强化作用。第三,它是政府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和分层级监督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依据。第四,它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不够、能力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它要求有关人员具有相当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首先,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危险源辨识以及风险评价。但是,在国内众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中,特别是有一部分非高危行业的企业,它们的安全管理人员甚至不了解危险源是何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了。
2.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因而在一些企业出现了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员工主动性不强的现象,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发生为了应付检查而造假的现象;有一些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应该由中介结构来完成,因而对中介机构过于依赖,由于相关人员工作不主动,且自身建设能力薄弱,因而标准化建设无法落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缺乏浓厚的氛围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跟企业中的各个成员和部门息息相关。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一部分企业重要负责人觉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仅仅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成员有关,这样就会使安全生产部门和成员跟其他部门失去联系,出现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其他部门人员对安全管理漠不关心的现象。总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缺乏浓厚的氛围。
4.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用性不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项工作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达标仅仅是标准化工作的开端。我们需要通过持续改进来开展标准化建设,从而有效改善安全绩效。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中,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以及专业达标。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达标后出现了思想懈怠的现象,导致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和设备设施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使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获得的成果难以继续保持和传承下去。通过对企业进行咨询和评审,可以发现,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一般存在下列方面的问题:(1)绝大部分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要素内容很不全面,对于安全生产没有具体的目标、没有进行量化,对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没有进行实时监测。(2)大多数非高危行业没有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大多数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其主要负责人甚至没有获得该行业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书。(3)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一般是通过各个部门各自申报安全生产资金,安全投入管理制度缺乏,因而难以做到专款专用,很容易出现各部门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现象。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建立台账。(4)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的制度推行不力,对于教育培训缺乏完整的记录。比如,对于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未能落实到三级,而且缺乏对承包商、供应商等外部人员的教育培训。
5.硬件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对于常见的事故隐患而言,大部分企业都能针对性、及时性地整改,而对于重大事故的隐患整改,企业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资金不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历史问题而整改难度大。这些因素都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问题解决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遵从政府的统一领导,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督导,实现行业组织推动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企业不仅需要追求质量第一,还要兼顾效率。通过制订政策和措施,促进各层级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领导,设立专项经费,从而对达标创建工作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2.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将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企业各部门,有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是相关安全生产许可的前提条件的意识,当然,还需要加强联合执法检查。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国家颁布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这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学习的内容,企业应该不断地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多层次地宣传,进一步加强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评审机构的建设。
4.规范评审,严格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评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评审机构的管理工作,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考评,严格要求安全标准,明确达标的级别。
5.注重效率,保证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根据有关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现场作业行为进行规范,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进而提升生产管理的安全性。需要在各个部门和岗位开展全方位的达标创建活动,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从本质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不仅要注重效率,还要保证质量和成效。
作者:孙燕红 单位: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