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项目投资管理经验范文

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项目投资管理经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项目投资管理经验

篇1

一、地方政策调查

投资类项目与传统总包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政府从上至下一直在完善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从2016年至今下发多个文件规范政府购买等行为,无形中对项目投资建设造成较大影响;且各地方政府对政策把握、理解不一致,相关配套文件和政策区别较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都是导致投资失败的重大风险。因此,首先在投资项目落地前,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政策调查,收集投资管控相关政策文件、变更签证管理办法、概预算调整办法等,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存在的风险点;二是要在合同谈判中对政策类风险进行充分预估和合理规避;同时在后期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按照文件要求制定管理红线,对于刚性条件,不得突破;若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地质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的造价上涨或变更增加,需要及时向项目实施机构和当地财政、审计部门、市政府沟通,要求确定此类问题解决方案,根据解决意见进行下一步工作。

二、合同商务条款

投资类项目签约主体一般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政府方涉及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和实施机构。政府单位即作为项目监管行政机构,又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和合同谈判小组成员,身份较为特殊。我们参与地方投资项目,在保证满足股份公司和工程局的经销底线和利润要求前提下,还要满足地方政府等相关单位诉求,再谈判及后期投资建设中,商务条款使用频率最高,争议最大。因此,公平合理共赢的商务条款至关重要。

1、建设成本确认条款

合同中要区分预算和结算,明确建设成本确认条款,详细说明建设成本组成合各组成部分计价依据。例如建安费确定依据河南省建筑工程定额2016版、工程量计算规范、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等取费依据文件,人材机价格调整方法等;目前大多数投资合同中定额类相关条款都是按照项目类别确认,例如房建工程使用建筑定额、市政项目使用市政定额,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一些特殊、新型工艺在本专业定额内缺失,需要借用的情况;因此建议在此类条款中增加:当出现此类情况允许跨专业借用定额的相关条款,对于无法借用的定额,利用省内外相关定额或补充定额进行调整使用,不再报批补充定额。对于二类费用要明确建设用地费用是否纳入投资范围、管理费等其他费用计取依据,对于市场调节的价格可以参照国家发改委相关定价文件参考确认,最终以实际发生为准。

建设期利息需明确利息调整方式、调整节点和计算公式,以防后期建设期利息确认出现争议。

如在当地有政府投资类相关项目结(决)算经验,可结合当地结(决算)算经验,对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尽量减少后期结算中的争议点。

2、风险分担中关于投资控制条款

风险分担条款中,首先要结合项目类别、历史经验,进行风险识别,制作风险清单,对可能发生的投资增加事项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按照风险清单进行责任划分,对于政策调整类、地质变化类、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抗力和不利物质条件导致的造价上涨风险纳入政府方风险控制和承担范围;对于政府方提出的增加工程量、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和经批准的设计变更、签证等非我方原因导致造价增加风险和其聘请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造成的造价增加风险列入政府方控制范围内。社会资本方主要承担其投资范围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投资增加的风险,例如由于社会资本方原因工期延误增加利率提高、融资成本增加、建设期利息、管理费用、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风险,由于社会资本原因导致运营维护成本上升。

3、跟踪审计条款

由于投资项目招标时均采用估算或概算招标,投资建设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情况较为普遍,投资控制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有条件项目,建议进行项目跟踪审计。一是在过程计量时,可采取双线审核方式,即由审计局介入委托咨询公司,在不影响正常计量支付流程前提下,增设并行线路,对中间计量、变更签证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再下一期进行调整。二是对于二类费用,要进行跟踪审计。二类费用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问价要求,基本放开由市场定价,例如设计费、咨询费等不在执行指导价,因此价格确认存在风险。这类费用建议在PPP合同中约定,由审计部门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后进行支付。

三、项目管理相关制度

项目合同签订后,着手组建项目公司相关机构人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中间计量管理办法、变更签证管理办法和结算管理办法等。中间计量管理办法、变更签证管理办法和结算管理办法的制定要与项目实施机构充分沟通,制定中间计量流程,涵盖对施工单位建安费计量和对实施机构投资额确认两个程序环节,重点明确各环节审核主体、审核时限、审核内容、审核流程、签字人员;对于变更签证管理办法,要结合当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制定,在明确审核主体、时限、内容、流程、格式、人员的基础上要明确变更确认权限,按照单项变更金额和累计变更金额结合当地政府投资管理制度划分相应权限,做到资料齐全、合法合规,同时注意可操行。相关制度定稿后争取与实施机构联合下发,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报送市政府,作为政府相关管理条例下发。

四、过程计量

一是项目公司商务和运营部门应设立计量审核专岗,负责月度计量审核工作,并制作相应报表、台账和数据统计填报,做到各部门数据闭合一致,本月计量次月内签认完毕,满足合同和相关管理办法规定。二是过程计量要实现内外上下两条线。对下计量,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图纸、施工图预算清单和变更签证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于原清单没有的单价,要求完善单价增补手续后进行计量确认;不允许施工单位随意超计量。对于变更签证建议按照50%-80%的比例进行支付,剩余待结算审计完成后根据审计结论多退少补;过程计量中可提取不超过3%的结算保留金用于结算审计工作;对上计量主要是在已确认的建安费基础上,加上建设单位管理费等二类费用和建设期利息,汇总形成月度投资月报表,由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确认,主要是对除建安费之外的二三类费用进行中间确认,减少决算工作压力。

五、造价控制

1、招标合同额控制

PPP类项目招标金额一般采用可行性研究估算或初步设计概算总金额,可行性研究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一般在项目启动后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编制和审批,社会投资人介入难度较大。但可介入招标文件编制、两评一案编制评审工作,尽量在原基础上进行放大,在满足财政承受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项目总投资额,作为风险金列入合同内,避免项目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造价上涨超合同额。

2、预算评审控制

项目中标后应立刻组织施工单位成立预算工作小组根据施工图纸及合同相关约定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对实施机构编制的施工图预算进行核对。若核对结果差异不大,部分预算中存在漏项、组价错误、项目特征与图纸不符等情况,应函告实施机构,要求其进行调整;若复核后发现金额误差较大,超过原预算10%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暂停进场、边施工边解决等措施,同时向实施机构发函要求其解决。可先进行预算评审,根据预算评审结论分析超概算原因,由相关机构出具解决办法。由于概算调整原则上只能调整一次,因此建议解决办法出具后,由市政府以公文或会议纪要形式下发,待决算审计完成后一并调整。

篇2

首先我对这次交流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我们这里烟草项目工作始终围绕州批审项目建设工作,突出全县改革、发展主旋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坚持“三服务”宗旨,按照促进发展的原则,抓住重点、关注生活、突出亮点,让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

我们公司是老公司,建设项目多,既有新建的,也是改、扩建的。我们总的管理过程中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满足人们生活增长的需求

一是认识到位。建设烟草项目工作是上级烟草项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级为加快发展服务领域形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必须搞好满足生活增长需求、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建设,以作为促进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扩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建设烟草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做好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准备,也就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研、设计等。

二是设计到位。一是项目发展,力争建设有高度。适时组织建设烟草项目工作人员学习其他项目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新时期建设烟草项目工作的特点和州、县上级对建设的需求趋势。二是抓好设计,力争建设成果有深度。建设烟草项目工作结合实际。我们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不拘泥于做“小建设”,而是采取“大手笔”的办法,深入社会去进行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开发的本质。三是拓展开发源头,力争建设成果有广度。充分利用建设开发的资源优势,突破空间跨度,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专家的解读成果、外地的成功经验,拓宽了我们开发建设视野。

三是领导到位。为进一步发挥好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深入开展,保持开发烟草项目工作的良好局面,县历来高度重视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将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经常了解项目开发烟草项目工作情况,适时为我们建设部门出注意、定目标、提要求。每年对全县烟草项目建设工作进行通盘规划,确定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将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烟草项目工作中去,作为市公司为项目开发建设办实事。

四是安全到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加强流程管理。为提高建设质量安全,我们强化了建设工程烟草项目工作队伍的要求,提高员工们对质量安全的认识。为此并和大家利益挂钩。一是要求大家掌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年终考核作为不称职处理。

五是有目标任务。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必须做好的,讲责任、讲进度、讲实效。为此,我们着力强化了目标管理、烟草项目工作运行、竞争激励机制,构建了“全员抓流程,专职唱主角”的烟草项目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机制。落实质量要求制度,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月末进行奖惩。二是强化建设烟草项目工作运行机制。抓好协调和联系渠道,加快重大建设或紧急建设的报送速度。三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结合公司实际,妥善解决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努力为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创造优越环境。同时,对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实行双重奖励,一方面将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烟草项目工作人员年终考核挂钩。

二、按照技术强、业务精、保流程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建设力度,对建设项目工作人员坚持“高看一眼,严管一层,厚爱一分”,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稍差一些的给予鼓励,在全公司内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建设烟草项目工作队伍,确保建设烟草项目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不断创新,积极推广经验,建设烟草项目

今年以来,我们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实现了转变和加强。一是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公司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强。真切地反应了实际情况。公司领导对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十分重视,亲自过问,到现场亲自指导、亲自抓、亲自管、亲自检查,实现了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全方位落实。二是烟草项目工作方式进一步转变,对外社会负责得到加强。全体建设人员围绕对客户负责,由对内对员工要求做好流程服务,对外对客户负责。三是建设任务分配的方式进一步转变,流程服务质量管理得到加强。确保了流程管理的完成。进一步加强了流程质量的管理,采取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的方式,确保了流程的质量提高。四是员工观念进一步转变,流程质量得到加强。五是流程开发思路进一步转变,流程服务质量得到加强。目前,我们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呈现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出现好的思路;二是从开发进行了整体布局;三是从主动提供有效服务上转变,责任意识得到加强。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建设烟草项目工作奖惩制度并把建设项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善于总结提炼,“三条”经验值得推广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建设是做好项目开发依据。公司始终把这项烟草项目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帮助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地保障了建设开发烟草项目工作的高效运转。按照上级和国家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折不扣地进行。

二是提高工程质量是关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建设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开发。对此,我们结合实际,突出把握建设需求重点,从长远着眼,从客观情况做好城镇开发和建设烟草项目工作思路,把握社会的关注点,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建设严格把关,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分析问题,从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高效、优质、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把好质量关,把各种材料和数据按时归档,实行责任制。

篇3

在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经济合同管理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作为投资项目管理的起点和核心,为投资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法律依据,也为投资项目良好有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加强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意义非凡

经济合同管理作为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在投资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阶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起连环的反应,影响到项目的总体成效。

随着烟草行业投资管理机制的不断建立健全,行业明确指出,投资项目的管理不能简单地靠经验式的管理模式,一定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而不是用行政命令。

纵观目前各行各业的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所出现的诚信危机、经济合同纠纷、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多与法制观念淡薄及项目经济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有关。加强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可促使项目涉及各方能够按照经济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处理所出现的争执与纠纷,能够起到规范投资主体和各相关方行为的积极作用,对整顿和规范投资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的四大问题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决定了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的艰巨性。目前,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经济合同的严肃性认识不足

项目经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志表示一致的结果,对当事人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有些实施单位简单认为反正只要确保项目及时启动实施就行,经济合同手续迟早一点无所谓,使经济合同手续的办理有时成了“补办手续”,时间逻辑不符合规范;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合同办理过程中,填写规范性有待加强,并且经常出现部分内容填写不全的现象。

少数经济合同有失公正

少数投资项目经济合同文件存在经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经济合同文本看,经济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体现了投资方的意愿,对发包方的制约条款偏少,这不利于施工经济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比如经济合同工期,更多强调的是按照发包单位的时间要求竣工交付使用,而忽视了项目地块地质、基础设施等现实情况。

经济合同文本不规范

为规范项目经济合同管理,国家工商总局和建设部等行政主管部门都制定了许多经济合同示范文本。但有时在签订经济合同时,不采用标准的经济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这样的经济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经济合同条款不够严谨全面

一部分承包方为了迎合投资主体的要求,在经济合同签订时,投资主体的一切要求和条件都能够接受。经济合同签订后,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市场实际情况与项目经济合同条款存在一定差异,就会提出一些经济合同约定之外的意见和要求,以求协调满足。市场材料价格问题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另外,在项目经济合同实施过程中,一些实际问题无法在经济合同中找到对应条款。

加强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的措施

在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严格执行经济合同管理,不断提升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水平。

强化经济合同法律意识

作为行业投资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学懂国家及烟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项目经济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充分理解、融会贯通相关条款的精髓,增强经济合同观念和经济合同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和依法订立经济合同,在保护本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正确维护好对方权益。

尽量使用经济合同示范文本

国家建设部等行政主管部门在投资项目实施、监理、设计及勘察等方面的经济合同均有示范文本,并有很强的操作性。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一方面有助于双方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使具体实施的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缺款少项,防止出现显失公平的条款,也有助于减少经济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的监督,有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及时裁决纠纷,维护双方的利益。

强化经济合同履约过程管理

项目承包方应加强经济合同履约期间的动态管理,防止违约事件发生。应设立专职经济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经济合同管理、分析和研究,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将经济合同实施情况与经济合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偏离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或建议,从而制订防范风险的对策,将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加强投资项目经济合同整理与存档

强化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管理职能,统一管理投资项目各个部分,建立科学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将经济合同管理任务分解到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使之落到实处,并且,对投资项目经济合同要做到及时整理和及时存档。

加强经济合同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投资项目经济合同从谈判,到签订,到运用,涉及行业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财务、审计、纪检监察、计划等职能部门,实施好项目经济合同的监管,就必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确保投资项目经济合同的真实全面合法有效。

篇4

工程项目实施代建制就是指,是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建设项目工期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由过去工程自管型的小生产管理方式向项目专业化转变,项目的工程技术及管理手段也趋于现代化。工程项目代建制度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这样代建制才在我国逐步推行。

从代建制这几年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政府推行代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使用”三位一体的弊端,解决长期困扰管理层的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现象,真正从源头上防治和减少腐败滋生,从制度上保证政府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代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作为代建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代建项目控制投资功能的实现。

二、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1.会计核算管理

项目的会计核算管理是项目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以项目实际发生的财政支付为依据,通过归集项目财政资金在审批支付过程中的审批依据、发票、单据等原始凭证,编制项目的基建会计报表,实现准确核算项目建设成本、费用等要素,如实反映和监督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结果。

2.工程款项的划拨

由于政府投资的代建项目涉及的审批部门较多,包括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委托单位(将来项目使用的单位)、政府的代建管理单位、财政部门等多个审批部门,因此,设计好项目的请款审批流程,使涉及付款的审批及流程畅顺、依据充分,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进行调整,使项目工程款项的支付审批流程能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3.对合同支付的控制

财务审核作为代建项目付款流程控制审核的重要一环,在支付材料的审核上主要要把握。

(1)对于工程服务类的合同,付款条件是否达到,包括合同要求提交的服务工作成果、服务工作进度等;履约保函或保证金是否已按合同要求提交;是否提供了与请款金额相同的合法发票;收款人、收款账号等要素是否与服务合同约定的一致等。

(2)对于工程施工、机电安装类的合同,主要审核请款金额是否与监理单位审核认可的工作量一致;工程节点是否按工期的要求达到,该扣回的预付款或保质金是否已在请款中抵扣;履约保函或保证金是否已按合同要求提交;是否提供了与请款金额相同的合法发票;收款人、收款账号等要素是否与合同约定的一致等。

4.对设计变更、合同变更的管理

在大型的基建项目中,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对这类变更的控制,除了技术部门要对其变更的原因与功能变化的必要性作审核之外,作为项目财务管理的职能,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转(1)单项工程的变更或累计发生的变更是否达到或超过单项工程合同金额的10%,对于超过单项合同10%的变更,需要谨慎处理。因为按照财政支付的相关规定,单项工程合同变更超过10%的,需要经过财政评审后确认具体金额后才能拨付,因此,即使技术部门确认了该类变更,在财政资金支付上也不能立即支付,需协调相关单位组织送审材料,先对单项工程进行财政评审,避免出现不能支付而在工程进度上产生矛盾;

(2)项目累计的工程合同变更如果接近工程概算的金额,则要提醒工程造价部门,对整个项目的总体投资要重新进行调整,避免因个别单项工程的设计变更或合同变更造成总投资的超支。根据相关代建法规的规定,如果代建项目超投资,在没得到发改委确认的前提下,项目代建单位要对超支的金额负担赔偿责任。

5.对保函、保证金的管理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政府投资省属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府[2006]12号文)的精神,代建单位在签订合同前,需要向省代建项目管理部门提供银行出具的不低于工程估算总投资10%的银行履约保函。这就表明,代建单位要承担很大的履约风险,而为防范这种履约风险,对作为项目的代建单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项目的财务管理需把项目保函和保证金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需要提交保函和保证金的合同、保函的规范格式、保函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保函和保证金的具体管理流程、建立台账并定期清理等工作。

6.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管理

代建项目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是项目工程决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正确核定代建项目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代建项目资产移交的依据。对这方面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编制财务决算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组织专门人员,及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并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三、对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实现代建制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一些经验

第一,代建项目的基建设账是根据《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得自行编造、更改会计科目,但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以“待摊投资”科目为例,二级科目在制度上已经相应作了较明细的设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未能满足投资控制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二级科目上,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出发,最好是以项目概算和签订的合同为起点,以概算和签订的合同为依据进行设定。

通过合理地设置明细科目,一方面可配合其他工程与预算部门,在项目实施的前期提前将相关投资控制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将总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方便明晰地根据进度与项目的概算进行对比,以确定项目的实际用款进度有否超概或接近超概,实现项目投资的动态控制。

第二,对设计变更与合同变更要给予高度关注,防止工程单位通过变更加大工作量,也防止引起工程支付纠纷。

可根据变更金额设置设计变更与合同变更的三级审批制度,即变更不超过签订合同金额1%的变更申请由项目现场项目经理审批;超过1%不足3%的变更由代建单位审批;超过金额3%的变更由政府代建管理部门、委托单位和代建单位共同审批确认,以确保设计变更和合同变更不构成对项目概算的影响。

第三,对项目前期费用及建设单位管理费的使用要制订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前期费用及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建设单位为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而发生的专项费用,由于该笔资金一般由财政先行划拨给代建单位,以便于其在项目前期开展工作。作为代建单位应就该项费用制订好资金使用计划,一方面可以防止该项费用被挪用或挤占,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计划用款,确保该项费用不会发生超支。新晨

第四,与财政部门、委托单位的定期核对相关资金台账非常重要。由于项目进度支付审批的时间较长,财政资金拨付后,相关的银行单据根据国库支付的有关规定,还要转给委托单位后,委托单位再送回代建单位,整个流程由支付的提出到相关票据凭证的最终归集,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而如果在流程中发生退票、资料退回、批准拨付的金额少于申请金额等情况时,财务管理的工作到位会相应滞后。因此,每月初抓紧与财政部门与委托部门的账目核对非常关键,可以及时发现在支付流程和财政资金拨付流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对项目的财政资金的落实与项目用款进度的时间要给予高度关注。政府投资项目由于牵涉到财政资金,年度的财政投资均要经过省、市的人大会议确定后才能划拨,而通常这段时间为每年的2—4月份,如果在资金的安排与项目支付进度的配比不处理好,会涉及到项目正常的进度款无法按合同或工程实际进度的需求落实,轻则拖延进度、需施工单位或其他参建单位垫付资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工人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因此,对项目进度款支付的计划要考虑到这类资金来源落实的问题,避免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政府投资工程项目 管理方式 外国经验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政府实践其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传统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暴露出了许多弱点,如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易滋生腐败现象等等。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新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概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俗地说,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就是使用“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

我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的变革与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格局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格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为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在第一阶段的不同时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分别采取过建设单位自营、甲乙方承发包、投资包干、工程指挥部方式等管理方式。第二阶段是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随着70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格局逐步形成。工程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项目法人型;工程指挥部型;基建处型;专业机构型。

1、项目法人型。按照国家计委计建设〔1996〕673号文《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经营性建设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性机构,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2、工程指挥部型。该机构一般临时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当工程项目完成后,即宣布解散。目前,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市政工程以及环境治理工程等,多采用这种方式。一些平时没有项目或者是项目很少的单位,由于没有常设的基建管理机构,在实施项目时也常常会临时组建工程管理班子,一般称为项目筹建处,管理方式与工程指挥部基本相同。

3、基建处型。各个行政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单位均设有基建处,在这种模式下,具体项目的实施一般由后者进行,前者主要是进行常规性的行政性管理。

4、专业机构型。这是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省市、地区通过探索而出现的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新型的管理方式,按管理机构的性质分,有政府机关型、事业单位型、企业型。

(1)政府机关型。即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如陕西省设立了“陕西省统一建设管理办公室”。统建办的任务是负责全省政府投资项目的统一建设与管理,把原属于各厅局(除水利、交通等行业外)的建设项目统一管理、建设,并撤销设在上述厅局的基建处。

(2)事业单位型。即政府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从事建设工程的管理,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局下设专门的工程建设管理公司,该公司为非营利性机构,专门负责政府投资的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管理。

(3)企业型。即在项目计划确定以后,由有关政府部门委托一家企业代行业主职能。如重庆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类似于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其任务就是负责政府委托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即政府把由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托管给该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全过程的建设实施。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借鉴

在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是政府采购的一部分。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一般都分为政府工程和私人工程两大类。政府管理的重点是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对私人投资的工程项目,政府主要是进行规划、安全、技术标准、建设程序、环保、消防等方面的控制,只要不违法,一般不加干预。政府工程一般又分为经营性投资项目和非经营性投资项目。对于经营性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大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由于在营运后有盈利保证,一般都完全按私人工程的方式操作。而对于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一般采用政府直接管理的方式。

比较英国、美国、德国、香港等各国和地区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均有以下的共同特点:第一,将实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实施政府投资工程的专门机构。第二,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对于政府投资工程,一般都根据其专业性质分别由不同的政府专业机构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即由政府专业机构行使建设单位的职能,对政府投资工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集中管理,建设完成后,再交付使用单位使用。第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发达国家普遍对于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设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专门的合同。第四,机构之间权力,责任匹配,互相之间制约。使用单位、财政、预算部门以及议会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法定职责,根据其法定职责,各自要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发挥其作用。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并参与设计审查、以及交付验收;议会对工程是否建设以及投资规模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建设部门参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概预算编制并负责建设实施,甚至管理和维护;财政、预算部门要对工程预算进行审查并进行集中支付。第五,政府投资工程管理项目的透明度极高。任何人对于政府投资工程的实施过程都可具有知情权,政府投资工程要接受多方面的监督,保证了政府投资工程实施的廉洁、公正。第六,充分依靠专业人士和中介组织。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的专业管理机构本身就主要是由建筑师、工程师、合同律师等专业人士构成;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政府除了自身对项目进行管理外,一般都按照规定的程序选择和委托相应的工程咨询公司来管理,政府实施监督。第三,所有的重要技术环节都有专业人士把关,工程中质量、技术、安全、成本等责任非常明晰,这些专业人士是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或由专业协会、学会组织进行注册的。形成了整个工程咨询行业人员必须向政府负责、向建设单位负责的运行机制,调动起了专业人士和机构的责任心、也有利于投资目标的实现。

三、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方式改革的实施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2003年,我国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面推行“代建制”,建立了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所谓“代建制”,是指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投资人对项目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采购和监理等建设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具体由政府选择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政府投资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代建制”是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建设体制的创新,是与国际上通用的建设制的接轨。“代建制”的实行克服了以往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多种弊端,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实现了专业化的相对集中管理,改变了以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分散性、临时性的状况,消除了机构临时拼凑、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悉、管理不到位、教训多经验少等诸多弊端。二有利于政府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三是困扰工程建设领域的“三超”痼疾得到了抑制。四是“双拖”问题受到更大制约。五是项目的投资者和工程的建设者相分离,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操作,使我国能逐步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市场,使工程项目对招商引资更具有吸引力,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本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能推进管理理念和水平向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靠拢,逐步达到完善和成熟。

实践证明,“代建制”是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代建制”对防范和降低政府投资风险,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调节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投资效益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代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探索,缺乏足够成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因此客观上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1.“建设”和“使用”是否真正分离问题。实行代建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矛盾,但在代建制的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分离。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部门利益,原本就不希望将项目交给代建单位管理,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建设单位仍然对一些本属于代建单位应做的工作进行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建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也影响了代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

2.代建制监管机构责权利应该进一部明确。在许多地方,由于对代建工作实施监管的具体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因此就无法对代建单位的招投标、签订代建合同等工作实施必要的监控。而且,如果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为将来项目的顺利实施埋下隐患。

3.代建费用问题。绝大多数地方在实施代建制的相关文件中没有明确设置代建费取费下限和严格的标准,导致各代建单位在投标中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使代建费一降再降。例如,某个项目代建单位中标的代建费仅占项目总投资的0.7%。由于没有担保、保险等相应的配套措施,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将代建单位的风险转嫁到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上。

4.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表现在代建单位在项目上的人员配备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项目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够,特别是对于建筑功能的专业性要求较强的代建项目,代建单位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比较突出。

显然,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度还需作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春林.代建制――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亮点[J].中国工程咨询,2004,11:10-11.

[2]叶明建.千呼万唤代建制――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代建制[J].施工企业管理,2005,11:61.

[3]徐艳.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比较[J].建筑经济,2004.6:15-18.

[4]张壮丽.积极推行代建制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方式改革[J].山东经济,2006, 9:38-40.

篇6

【关键词】项目管理;弊端;建议

前言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工程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许多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投资与建设、使用、管理混为一体。各级政府直接组织工程项目建设,自己监管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了越位。同时由使用单位组建临时基建班子,在越位的同时又存在着缺位。临时班子往往对基建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缺乏工程建设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无法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方法,致使建设任务难以完成,责任难以落实,经验难以积累。在这种方式下,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程项目实施,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极易造成决策失误或监督失效、失灵。建设单位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争项目、争资金,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导致超规模、超预算,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形成投资黑洞,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并滋生腐败。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格局逐步形成。工程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对政府投资工程的主要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项目法人型。按照国家计委计建设,经营性建设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性机构,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2)工程指挥部型。该机构一般临时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当工程项目完成后,即宣布解散。

(3)基建处型。各个行政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单位均设有基建处,在这种模式下,具体项目的实施一般由后者进行,前者主要是进行常规性的行政性管理。

(4)专业机构型。这是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省市、地区通过探索而出现的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新型的管理方式,按管理机构的性质分,有政府机关型、事业单位型、企业型。

2 政府项目投资管理的弊端

2.1 为加快项目建设,政府投资管理部门放宽管理

部分审批机关对于前期及各个阶段工作未给予充分重视,部分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者可研未经评估论证就直接批复立项,或初步设计工作不够细致,深度不够,出现漏项、缺项、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后期更多,影响了项目工期和整体运行效果;部分项目存在程序倒置的现象;出现建设规模调整,未能严格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审批建设规模和投资调整,造成“三超”现象;部分项目未按照要求公开招标或者违反规定分解招标造成部分工程细项遗漏;开工前必须完成的手续未办理;监理、代建单位现场管理经验不足;不及时办理项目竣工验收及财务决算工作等。

2.2 征地拆迁成本不断提高

2010 年12 月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要求补偿金不低于市场价,实际上目前不少地区拆迁项目的补偿金远高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各别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上为追求时间效益,在拆迁过程中往往出现以金钱换时间、花钱买效率的现象,从而导致拆迁成本居高不下。

2.3 政府投资项目缺少系统的管理模式

同时,政府投资项目接受发改委、财政、审计、建设、监察、纪委等多头监管,权责划分不明确,缺乏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难以对投资实施有效的控制。虽然国家先后在项目法人责任制、代建制、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还相当低。

2.4 项目全过程的投资管理缺少合格的专业人才

项目投资管理是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不仅要通晓法律知识,还要熟知工程项目的运作规律和工程经济知识。目前我国相当部分投资管理人员存在明显不足。

3 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的建议

3.1 严把设计关,强化并完善设计赔偿保险制度

设计是工程管理的源头。设计的深度、精度对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防止中标人工程变更的重要环节。工程实际中经常会出现更改设计、追加投资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图的质量和设计深度不够,造成工程造价不断上升。目前,各地设计院层次不一,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良莠不齐,有些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表现为设计图纸错、漏、碰、缺非常严重;有些设计院任务重、人手紧,设计图纸就像应付差事,只设计不检查,各专业不碰头,其内部校对、审核、审定制度形同虚设,以至于造成图纸错误百出,应该通过强化、完善设计赔偿制度和保险制度来强化执业责任,即通过明确责任和赔偿条款,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对由于重大设计失误造成工程造价变更,应承担相关责任和相应赔偿责任。

可选聘一些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分组,负责各专业图纸的审核校验。对每一份图纸进行严格审查,消除图纸中的错、漏、碰、缺,严格把关新产品、新工艺及独一无二产品的使用;要审核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程的规定,设计方案能否施工,使用的新材料和特殊材料的规格、品种能否满足实际要求等等。

3.2 完善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一些施工企业常有拖延工期、克扣或拖欠工人工资、挪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等损害工程质量和工人利益的行为,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给建设单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一些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科学的报价机制,对预期的施工难度和工程复杂性等估计不足,盲目压价,使报价远低于成本,以至于中标后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甚至工程建设到一半退场,导致建设单位重新招标承包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给双方都造成巨大损失。一些管理不规范、管理成本较低、不太正规的企业,为拿到承建项目,不惜竞相压价,甚至亏本经营,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市场的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屡禁不止。

一个好的施工单位有较高的项目管理经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团队,将给项目的成功带来很大的保证。针对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应继续通过加快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建筑法规,培育信用体系,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创造依法者生、违法者亡的市场环境,培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体现诚实信用获得价值和失信违约必付代价,以此营造相互信任和恪守信约的执业氛围。

3.3 完善监理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由于目前监理单位良

莠不齐,监理人员水平高低不一,仅靠监理单位预选名录还无法真正约束监理单位,且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即使约束了单位,也难以约束个人。因此目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建议政府在完善监理企业信用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监理工程师个人的执业履约情况,此履约评价以工程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评价细则,比如监理工程师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协调能力、工作质量,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等等,并建立相应奖罚措施。相应评价信息公开并方便查询,以加大对监理人员的执业约束。

3.4 成立质量检查小组,把关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确保万无一失。除了通过监理单位来加强工程质量监控外,工务署还通过项目组各专业技术人员来把控工程质量。同时聘请知名的退休老专家、监理公司总工等技术人才组成质量检查小组,制定质量检查细则,使质量检查常态化并为此建立长效机制。

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职业化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industry, providing consultation outcomes is still an emerging industry strength,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still no strict definition and legal status. Increasingly apparent, but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projects,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由业主临时组建、培训一个建设班子进行工程管理的模式,不但已经难以适应高水平项目管理的需要,而且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明显。基于此,迫切需要改革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选择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即:项目管理公司,是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尤其是项目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大的工程,项目管理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是专业化,由建设单位组建临时的基建班子,一般对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相应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受到影响,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从事工程项目较多的专业公司,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二是职业化,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和业主自己管理得多。一个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验难以积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此外,临时班子人员缺乏职业化支撑,短期行为普遍,行政权力容易直接介入,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监督失灵,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滋生腐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职业化公司,经验和业绩积累丰富;

三是成本效益可有效控制。在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成本低、工程效益高、建设工期短、技术和质量水平高的理想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专业项目管理公司的技术力量,才有可能从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整体把控工程项目。

三、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全过程角度而言,项目管理服务可包括如下主要部分: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设计管理、投资管理、招投标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

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

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根据项目功能要求和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经筛选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是为可行性研究提供答案,同时也是项目后期设计实施的纲领。

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项目管理公司还可以协助或代表业主方办理各项报审报备手续,并协助业主方进行工程的验收和交接手续。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前期的立项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其涉及的报批、报审和报备手续极为繁琐复杂。业主方作为非专业单位,并不了解上述手续,若自行办理不仅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更可能长期无法通过审批。

鉴于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办理上述手续,以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加快审批程。

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平面功能的审核审定、对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我国目前的工程设计操作实践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

(1) 施工图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没有纳入施工单位招标范围内,施工单位仅按图施工,不利于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也不利于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从国际惯例看,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单位投标的过程中,把施工图设计摆在龙头地位,以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体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

(2) 设计依据主要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而国家规范远远跟不上工程建设实践的发展需求,导致设计落后于实践;同时,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对业主方建设需求的考虑也不够,导致建设功能的下降和后期工程设计变更的增加。

(3) 土建设计、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分家,导致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作的衔接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使工程造价普遍较高。

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对设计的管理。项目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加强土建、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衔接;从经营角度确认总体平面功能,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文件符合业主方的建设需求;从造价角度,确认工程方案是否符合经济上合理的要求。目前国内项目管理中还未充分认识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投资估算和审核设计概算,审核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等。投资管理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具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4、招投标与采购管理

招标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应具备招标资质,以业主方进行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等项目的招标工作。具体而言,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招标文件,主要是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等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2)组织招标工作,包括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勘查和答疑,组织回标、开标、评标、决标;

(3)组织合同谈判和签署。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署、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等,建设工程涉及的合同内容极为复杂,如何处理每个合同文件的衔接关系,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需要项目管理公司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1)一般而言,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明确合同管理的构架;

2) 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单位协同制定科学完善的合同文本;

3) 监督合同的履行过程;

4)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篇8

【论文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投资的现状

在企业不断运转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筹资活动后,可能积累了不少资金,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呢?要达到上述企业经营理财的目标(即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就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

我国大多企业现状是有了资金想发展,却不善于、不敢于进行投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做出理性判断,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害怕血本无归。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商品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死死把握住手中的资金,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万事大吉。而在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相同的现状,这固然取决于决策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和责任心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1、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原因:不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等。

对策:实施一种先进的投资管理方法。管理要依法而行,管理要建章健制,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按照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健全投资管理机构,完善投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既要防止权力重叠,又要避免权力真空。实施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合理奖惩办法,形成齐抓共管之势,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力争每一项投资都能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运行、高效能管理、事前论证民主科学、事中监督及时有效、事后考核评价准确。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原因:有些企业往往没有掌握充足的可靠的信息,因此专门研究规避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做市场调查,或市场调查的方法不当,缺乏科学依据,搜集数据失真,从而导致错误理论,误导企业选项,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对策: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足够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座谈会、街头访问、入户调查、跟踪测试、商店研究、企业研究、二手资料收集等等,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采用的方法。

3、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形成后,其投资风险就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企业特别风险和自身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而对外风险和本企业的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它包括被投资企业的特别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这两种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

原因:一些企业由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意识,投资随意性大,导致其投资项目风险更高。

对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也会起到减少投资损失的作用。

4、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国外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善于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大的企业想吃吃不掉。我国的很多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原因:决策带有盲目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实际导致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的性质及其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重大投资决策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策: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以不间断的自我积累、产品开发与升级、技术创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去抢占看来会盈利的非自己经营领域的市场。不知简单的盲从只会使整个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如潮的外国企业,诺大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吸取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

5、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

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每一个企业投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其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投资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何谈进行投资决策与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由于有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注意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够健全,因而,很少深入地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程度较高,存在比较熟悉的职业经理市场,对于管理素质的界定、划分和测评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对策: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队伍。随着投资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支协同有效的管理者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有关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各方面人才。

6、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不管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必要的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政治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原因:不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国有企业造成目前这种不民主决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一元制下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对策:采用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改变决策者仅仅靠经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强调企业自主投资过程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延伸决策者智力和视野,从而使决策者将原先模糊的管理经验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保证决策的合理化、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得到投资信息之后,应避免一言堂的误区,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企业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要想永远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壮大,除了要认识到在其投资中的现状、问题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特别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进入市场以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风险客观存在。因此企业领导,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快速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尤其是有些行业,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巨大,因此投资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

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且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新晨

3、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企业应该对投资项目定期进行分析、排序,慎重部署投资退出机制。

很多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对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企业通过投资、再投资扩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企业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闫红霞:浅议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

[3]马兴元:试论企业投资过程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16).

篇9

【论文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投资的现状

在企业不断运转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筹资活动后,可能积累了不少资金,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呢?要达到上述企业经营理财的目标(即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就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

我国大多企业现状是有了资金想发展,却不善于、不敢于进行投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做出理性判断,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害怕血本无归。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商品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死死把握住手中的资金,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万事大吉。而在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相同的现状,这固然取决于决策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和责任心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1、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原因:不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等。

对策:实施一种先进的投资管理方法。管理要依法而行,管理要建章健制,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按照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健全投资管理机构,完善投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既要防止权力重叠,又要避免权力真空。实施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合理奖惩办法,形成齐抓共管之势,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力争每一项投资都能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运行、高效能管理、事前论证民主科学、事中监督及时有效、事后考核评价准确。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原因:有些企业往往没有掌握充足的可靠的信息,因此专门研究规避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做市场调查,或市场调查的方法不当,缺乏科学依据,搜集数据失真,从而导致错误理论,误导企业选项,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对策: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足够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座谈会、街头访问、入户调查、跟踪测试、商店研究、企业研究、二手资料收集等等,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采用的方法。

3、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形成后,其投资风险就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企业特别风险和自身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而对外风险和本企业的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它包括被投资企业的特别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这两种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

原因:一些企业由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意识,投资随意性大,导致其投资项目风险更高。

对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也会起到减少投资损失的作用。

4、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国外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善于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大的企业想吃吃不掉。我国的很多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原因:决策带有盲目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实际导致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的性质及其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重大投资决策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策: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以不间断的自我积累、产品开发与升级、技术创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去抢占看来会盈利的非自己经营领域的市场。不知简单的盲从只会使整个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如潮的外国企业,诺大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吸取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

5、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

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每一个企业投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其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投资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何谈进行投资决策与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由于有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注意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够健全,因而,很少深入地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程度较高,存在比较熟悉的职业经理市场,对于管理素质的界定、划分和测评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对策: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队伍。随着投资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支协同有效的管理者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有关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各方面人才。

6、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不管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必要的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政治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原因:不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国有企业造成目前这种不民主决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一元制下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对策:采用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改变决策者仅仅靠经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强调企业自主投资过程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延伸决策者智力和视野,从而使决策者将原先模糊的管理经验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保证决策的合理化、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得到投资信息之后,应避免一言堂的误区,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企业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要想永远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壮大,除了要认识到在其投资中的现状、问题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特别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进入市场以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风险客观存在。因此企业领导,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快速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尤其是有些行业,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巨大,因此投资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

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且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企业应该对投资项目定期进行分析、排序,慎重部署投资退出机制。

很多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对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企业通过投资、再投资扩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企业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闫红霞:浅议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

[3]马兴元:试论企业投资过程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16).

篇10

【论文摘要】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投资的现状

在企业不断运转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筹资活动后,可能积累了不少资金,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呢?要达到上述企业经营理财的目标(即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就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

我国大多企业现状是有了资金想发展,却不善于、不敢于进行投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做出理性判断,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害怕血本无归。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商品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死死把握住手中的资金,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万事大吉。而在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相同的现状,这固然取决于决策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和责任心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1、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原因:不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等。

对策:实施一种先进的投资管理方法。管理要依法而行,管理要建章健制,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按照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健全投资管理机构,完善投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既要防止权力重叠,又要避免权力真空。实施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合理奖惩办法,形成齐抓共管之势,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力争每一项投资都能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运行、高效能管理、事前论证民主科学、事中监督及时有效、事后考核评价准确。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原因:有些企业往往没有掌握充足的可靠的信息,因此专门研究规避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做市场调查,或市场调查的方法不当,缺乏科学依据,搜集数据失真,从而导致错误理论,误导企业选项,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对策: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足够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座谈会、街头访问、入户调查、跟踪测试、商店研究、企业研究、二手资料收集等等,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采用的方法。

3、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形成后,其投资风险就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企业特别风险和自身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而对外风险和本企业的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它包括被投资企业的特别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这两种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

原因:一些企业由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意识,投资随意性大,导致其投资项目风险更高。

对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也会起到减少投资损失的作用。

4、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国外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善于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大的企业想吃吃不掉。我国的很多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原因:决策带有盲目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实际导致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的性质及其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重大投资决策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策: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以不间断的自我积累、产品开发与升级、技术创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去抢占看来会盈利的非自己经营领域的市场。不知简单的盲从只会使整个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如潮的外国企业,诺大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吸取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

5、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

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每一个企业投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其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投资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何谈进行投资决策与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由于有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注意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够健全,因而,很少深入地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程度较高,存在比较熟悉的职业经理市场,对于管理素质的界定、划分和测评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对策: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队伍。随着投资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支协同有效的管理者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有关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各方面人才。

6、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不管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必要的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政治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原因:不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国有企业造成目前这种不民主决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一元制下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对策:采用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改变决策者仅仅靠经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强调企业自主投资过程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延伸决策者智力和视野,从而使决策者将原先模糊的管理经验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保证决策的合理化、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得到投资信息之后,应避免一言堂的误区,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企业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要想永远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壮大,除了要认识到在其投资中的现状、问题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特别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进入市场以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风险客观存在。因此企业领导,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快速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尤其是有些行业,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巨大,因此投资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

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且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企业应该对投资项目定期进行分析、排序,慎重部署投资退出机制。

很多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对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企业通过投资、再投资扩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企业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 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 闫红霞:浅议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

[3] 马兴元:试论企业投资过程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16).

篇11

关键词:基建工程 投资管理 现状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投资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属于一种全过程动态管理,贯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以及成本的节约,这就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努力完成。工程投资管理主要指的是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程造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过去的被动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单纯的编制定额逐渐的发展为现在的按市场经济变化,定期的公布各种工程要素的调整系数以及造价系数,然而我国的一些基建工程仍然会出现投资失误,预算跟实际金额不相符合,预算超过了概算,小于最终的结算。

一、基建工程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缺乏比较科学的投资决策,没有经过严格的工程预算就开始盲目的投资,建设单位跟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工程监理单位没有参与到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仅仅局限在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跟进度。虽然说在设计阶段过程中,设计单位做出了工程的概算跟预算,然而受到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因素,设计比较的保守,投资金额比较的偏高。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缺乏准确的标底跟标价估价,导致了在施工阶段出现了资金紧缺的现象,没有严格的进行成本管理,导致了最终的投资管理失去控制,最终工程不能够准时完成,大量投资金额被损失掉;

(2)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的低,我国的工程造价顾问或是一些咨询公司,大部分的业务都是依靠定额进行相关的工程预算跟结算的检查审核,工作人员一般只有概预算工作的经验,造成了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比较的差,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不能够进行果断快速而准确的处理,没有较强的投资预控能力,对于事后的处理阶段工作比较的熟悉,对于经济跟法律知识比较的欠缺,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对于索赔问题的处理能力比较欠缺。这种专业水平在建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是不能够被利用的,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建筑市场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3)决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基建工程管理,基建工程的决策者一般是工矿企业或是一些主管领导,认为基建工程分为大小两类,大型的基建工程建设周期比较的长,其施工过程相对于小型基建工程要复杂,投资金额比较的大,小型的基建工程建设周期比较的短,投资金额没有大型基建工程那么多,因此比较注重大型基建工程。然而,小型的基建工程单项投资金额少,但是发生的频率要大于大型基建工程,大部分的矿工企业或是院校每年所需要的小型基建工程金额最少也有几十万元,多个小型基建工程投资金额的累加相当于一项完整的新建工程的投资,因此说投资决策者对于大小型的基建工程都要重视和关注。

二、基建工程投资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对设计费用的分析认为,其一般只相当于建筑工程全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还不到,然而这百分之一还不到的费用却决定了随后所有的建筑费用,因此说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在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信息工作管理方式比较的落伍,对于工程资料没有详细的精度,决策者不能够及时准确而全面的获取工程资料而做出一个准确的决策,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条件,通过人机组成,搜集跟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工程的造价信息,主要是由定额管理系统以及价格管理系统和造价估价系统、造价控制系统所组成的。利用这个系统,繁琐的日常人工业务处理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并能够给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造价管理信息。

发达国家的造价顾问或是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程建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其拥有高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所有人员中的比例为百分之三四十,在严格的认证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要精通法律,对于管理要有丰富的经验,具备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清晰的对施工、安装等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他们的服务范围要能够满足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到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对工程后期的评估等整套造价监理跟控制内容。

三、总结: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到工程的投资管理。它主要是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因此要想工程投资的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工程投资的所有参与者工程努力,有效的控制住工程造价。工程设计方案要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不断的规范合同管理,提高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充分的发挥出竞争机制的作用,严格落实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以我国国情的建设方案跟建设标准作为基准,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跟财力,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吕耀北. 浅谈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4)

李哲. 谈项目业主建设工程投资全过程控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16)

篇12

关键词:投资管理;油田企业;市场经济;管理体系

一、构建市场经济机制下的投资管理新模式

自1988年起,胜利油田先后历经了石油石化大重组、股份制改造以及法人身份D换等多次体制机制变革。胜利油田在计划经济阶段投资计划管理的主要及特征是按照石油部下达的指标,负责组织、编制生产会战建设中的长期及年度投资计划,并提出年度基建、技改及引进项目计划的资金来源,上报石油部批准后执行。油田为提高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以全面提高经济效果为指导方针的包干经济责任制,促进了油田原油产量的逐年攀升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油田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从投资权限高度集中的统一计划管理,向扩大二级单位的自转变,油田逐步改进了承包模式,实行项目管理方式下的计划投资管理机制,促使各单位在增收、节支上下功夫,同时加大了存量资产的盘活度。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投资管理模式下,油田投资管理部门更新理念、不断探索完善投资管理方式,为油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生产经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市前根据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三个中心”的新型管理体制,集团公司负责核定投资规模,胜利油田负责项目立项与实施,开始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以及实行项目承诺书和项目后评估制度。该阶段油田投资逐步探索和完善老油田项目管理制度,按照“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五统一原则,强化“三项成本”、“两率”的考核力度,充分利用内控、ERP等手段进行项目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阶段,按照集团公司上市与非上市实行一体化管理要求,油田每年依据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工作量,结合定额及项目,将投资分解,并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在国外石油公司投资管理方式的影响和带动下,胜利油田逐步建立起了投资计划管理新模式,促进了油田科学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二、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

胜利油田开发四十多年来,在投资计划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投资计划管理方法。一是依托体制变革和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实行扁平化组织结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借助内控制度,完善细化投资管理制度,并建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涉及局相关处室及二级单位相关业务的《投资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二是推行项目管理模式,确保投资决策科学合理。在对投资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基础上,加强项目前期论证评价和方案优化,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跟踪评价。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决策,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并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三是强化投资规划的编制,实现投资计划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油田年度投资计划和项目服从规划的整体布局,使其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发挥了规划的综合平衡和导向作用,使得油田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及计划达到了“三位一体”。四是适度放权,探索出了对采油厂切实可行的投资考核办法。近几年,随着体制机制

变革、政策调整以及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在投资管理运行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胜利油田的发展。

产量与投入不匹配。在“三个中心”的划分上,集团公司虽然把胜利油田定位为成本中心,但在具体执行上,却过分强调胜利油田的产量指标,另一方面还要求胜利油田“低成本、高效益”,这种投资和生产两难的境地,是胜利油田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投资管理程序不适应。集团公司总部投资决策时未能充分考虑油田生产特点,即老油田资源状况的变化,此外,年度项目的投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逐级审批,常常导致投资计划实施与生产实际脱节,延误时机,从而为投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种总部投资审批程序中的不适应性,直接影响了油田投资管理作用的发挥。投资政策不灵活。总部对老油田的投资限额实行“一刀切”,投资审批限额标准不尽科学,不能充分体现胜利油田特点。油田维护投入缺口逐渐加大。目前集团公司取消了油田维护费,但实际上,胜利油田开发的环境日益严峻,如安全环保标准提高、工农关系协调难度加大以及油田配套设施腐蚀老化等,导致维护费缺口逐年加大,作为投资项目的实施者,油田二级单位受非生产性因素影响过多,同时也增加了油田的投资管理协调难度。

三、进一步完善油田投资管理模式的思路

强化投资管理规划与计划的综合平衡职能。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中长期投资规划对年度投资计划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企业在下达投资规划与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二者的匹配关系,要真正的做到规划经过科学严密评估,有效指导前期工作和年度投资计划;同时真正建立支撑规划的项目储备库,达到投资规划与计划协调平衡、一体化管理的效果。

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在投资决策前期,从集团公司总部到油田各计划部门,需要严格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和内容,区分各油田差异,细化项目分类标准和审批权限,在投资决策程序上,突出经济评价对投资方案的作用,建立目标、开发方案、建设项目后期、中长期规划及措施的科学评价体系。

篇13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公共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创业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以其特殊而灵活的融资方式,将资本、技术与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科技发展和现代经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探讨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如何在公共财政资金引导、财税政策、法律保障体系三方面健全和完善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一)创业投资的机构和资本规模

科技部组织的对全国创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与国内外证券市场、全球创业投资业的大幅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创业投资逆势上扬,机构数、管理资本总额持续增加。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数量达到464家,比2007年增加81家,增幅为21.1%,为有统计以来最多的一年。

2008年创业投资管理的资金总量延续了自2004年以来的增长势头,达到1455.7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324.8亿元,增幅为30.8%。2009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133.5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2.16%;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为183.1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7.84%。

(二)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和运作情况

2008年,中国的创业投资的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都大幅上升,投资项目达到了1211个,投资资金达到了274.2亿元。截至2008年底,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6796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达3845项,占累计投资总数的57%;累计总投资额达到769.7亿元,其中向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投资额达到了427.4亿元,约占到60%。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投资数目增幅较小,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增加了约132亿元。

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在22个行业,其中,投资金额排名前五的行业是传统制造业,其他行业,金融服务,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以及软件产业,集中了当年50.4%的金额。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从三个维度分析

(一)财政资金引导

财政资金来源纳税人,所运作的目标必须要维护和体现纳税人最根本利益。在这种思维主导下财政资金介人创业投资必然是追求政府财政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目标。具体而言,政府基金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开展风险投资:

1.间接投资方式:为有效地利用商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的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政府基金可参股一些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与其基本一致,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创业投资公司(各种所有制,中方出资比例超过50%),由政府基金的投资管理委员会认定参股创业投资公司,被参股的创业投资公司、基金具体负责投资工作。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参股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不参其与日常管理,但可为其推荐投资项目。

2.委托投资方式:为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推动形成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政府基金可委托经投资管理委员会认定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负责投资项目的筛选及投资后监管。受托的投资管理公司应具有一定的地域、项目优势和较好的投资管理经验。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负责投资审查,但不参与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由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

3.直接投资方式:对于少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风险相对较大、影响面较广的项目,由政府基金的管理机构直接投资,由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

为体现政府资金的引导性,政府基金的投资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以下(一般不应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同时,为体现组合投资原则,在每个项目中,至少应有一家以上的共同投资伙伴与政府基金一起投资。为充分体现政府基金的政府意志,同时考虑我国创业投资起步时间不长,为防范风险,政府基金的投资管理委员会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政府投资主体的代表以及证券、银行、投资、技术等专家组成,决策政府基金的所有重大事宜。

(二)财税政策

根据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要求和具体国情,完善现行风险投资财税政策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对投资者实施税收鼓励。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创业风险投资领域,应专门制定针对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基金的投资者采取史多的优惠税率政策,提高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通过专业性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从事创业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二是降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可以参考目前有些地区把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视作高科技企业的做法,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采取减半征收或者按照巧%的税率征收;三是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管理咨询收入给子免税。

(三)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要实现风险投资税收服务于风险投资进步的目的,必须加强风险投资立法,建立健全有关风险投资税收法律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风险投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应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制定《风险投资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税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进步条例》,使税收支持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的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其次,开征“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税”。再次,以《税收促进风险投资发展进步条例》和《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税暂行条例》为基础,辅之以其他税收法律法规,在风险投资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最后,制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法》,对目前零散的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种通知、规定中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梳理。

参考文献:

篇14

1、抗风险能力弱

中小企业在传统财务管理上仍局限于本企业内部的信息,只重视当前经营成果和利益,没有把目光放远放长,忽视企业外部的环境分析和没有做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投资战略,而使得中小企业对外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中小企业会受到重大的影响,其投资战略也面临着失败。

2、缺乏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

投资过程中面临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任何的投资项目是零风险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投资风险,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是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自身原因缺乏合理的风险控制系统,在投资过程中,一旦风险来临或扩大,企业不能立刻进行风险的控制或采取必要的手段规避风险,那么结果只有失败。

二、缺乏高素质人才

1、管理者素质较低

一个企业投资经营是否好坏,关键取决于其领头人。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者综合素质差,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制定实施投资战略的经验,缺乏有效实施投资战略的保障措施,缺乏明确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因此,他们不能够合理的预测、决定、预算、控制、分析和评价市场,更无法分析金融环境并制定可行的投资战略。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往往是家族或个人控股,投资战略往往体现家族或个人的意志。

2、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投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和选择,需要充分的了解自身优劣势,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也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制定投资战略。而这些过程除了需要优秀的管理者外还要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投资调研和分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财务战略意识,很难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致使企业无法形成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无法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三、解决中小企业投资战略问题的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中小企业在投资战略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战略的实施和投资收益,也制约着中小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解决中小企业投资战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合理的投资战略规划

1、运用科学分析方法

常见的战略投资分析方法有: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通用电气矩阵法、生命周期矩阵法、波特五力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在分析投资时应充分分析项目的回报率和风险性。

2、规范投资决策程序

中小企业应当规范投资决策程序,投资项目应当经过提出、可行性论证、决策、实施、再论证等过程,以提高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降低风险,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率。中小企业还应该加强项目投资评价和总结工作,总结项目投资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种方案的优化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二)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

1、建立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应立足于企业及投资主体角度,从业务细节着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以项目寿命周期为主线,以生命周期各阶段计划管理为辅线,重在提炼和描述项目投资管控要点及管理关键点的作业条件、流程、依据和标准;并进一步梳理和补充设计管控流程及相关业务表单,全面覆盖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控制点。

2、控制投资节奏

为避免投资规模过大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的风险,在投资时必须把握投资节奏,基本做法是先通过少量投资实现对拟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待成熟后再加大对该项目的投资。

(三)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领导者要加强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对企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投资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懂得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相互配合,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聘请精通管理的有识之士,对企业投资管理进行运作,使企业的投资战略正常运行。而且管理者要用战略眼光和发展思路统领全局,要与新形势相适应,要主动积极的与主管部门、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沟通联系以获得支持,及时获取有利的投资信息。

2、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