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翠微课程”体系
翠微小学建立了“基础―拓展―综合”三个层级课程,层级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
基础类课程为国家必修课程,拓展类课程分为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实践类综合课程打破学科边界,为校本必修课程。根据学科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划归到四大内容领域: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身心健康、艺术审美。每一层级课程都包含四大领域的课程。每一领域的课程,又包含三个层级层层递进的课程。
二、基于“翠微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实施
1. 基础类课程―重体系,重实效
(1)建立各学科能力培养指标体系和资源库
学校研究分解各学科各学段教材课程目标,从横向、纵向了解学科整体框架,把握学科逻辑体系,了解跨学科之间的重叠之处,补充课程资源,建立科学成体系的资源库,形成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科,序列完整、准确具体的习惯、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了力求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纵向连贯和富有梯度的学习习惯、能力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
(2)加强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
学校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主要分为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整合与主题教学研究等内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提出探究问题―做出预测―搜集证据、进行探究―表达交流―形成解释。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分析和教学内容对基本流程进行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从建立学习小组、提出合作任务、小组分工完成和积累活动经验等步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增强集体意识。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是指学生使用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及超学科技能分别对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任务或主题,学习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及理解主题。主题教学研究则是学生基于真问题展开学习,在认知冲突、自主与期待、向往与专注及投入、倾听、回应中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2. 拓展类课程―重开发、重管理、重精品
学校结合实际和学生学习兴趣点设计并研发拓展类课程,包括拓展类必修课程和拓展类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21门,出版校本教材8本,校本选修54门(包括普及的选修课程39门,社团选修课程
15门)。
(1)精品必修课程
这一课程包括德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其中德育课程包括文明礼仪、国防教育、心理健康、传统节日、德育活动等内容。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经典诵读课程、传统艺术课程和传统体育游戏课程,通过全方位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各年级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和生长规律。如语文扩展课程分为三级四体系(见表1),通过知识积累、专题实践、口头表达和书籍阅读等形式, 为各年级提出不同的任务,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2)特色选修课程
学校基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审美、身心健康四大领域课程设置39门拓展类选修课程。授课内容由学校自主开发、家长自愿和社会资源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人文社会类主要包括小小历史通、诵读与演讲、阅读、歌词创编、英语阅读、绢花与十字绣、英语自然拼读、国防兵器等内容。自然科学类包括快乐创意、科学实验、单片机等。艺术审美类包括儿童画、纸艺制作、小小国画家、软雕(2个班)、小小摄影师、硬笔书法、软笔书法(2个班)、童声合唱等。身心健康类有田径、围棋(2个班)、象棋(2个班)、篮球等课程。
此外,学校还研发“翠微小学选修课程网上管理系统”和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护照)用以解决报名、日常管理、学生评价、资源再开发再利用等问题,优化兴趣课程管理流程,在家长、教师、学生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开和分享。
3. 实践类综合课程―重实践,长才干,促创新
学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学习的实践活动,达成综合学习能力。
(1)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把项目及项目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中,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通过调查、观察、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借助多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
以“桥”项目学习为例。2014年1月翠微小学发起并承办了第二届小学课改联盟国际会议,开展以“桥”为载体的“全球教育共同体”的项目学习,即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建构知识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模式。
项目分为发现桥、拥有桥、完善桥、创建桥等层级,每级的任务、任务分解与任务呈现方式各不相同。如发现桥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每人都要走近一座桥,用自己的方式定位这座桥并且上传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至交流平台。任务分解是: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这座桥;说出、写出桥的名字;描述这座桥的造型、桥的作用;对桥进行简单的测量;能建立一种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之桥(可以融合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呈现方式为:用文字、截图、坐标等方式呈现桥的地理位置;书写桥名(中英文);拍摄桥;表现桥的图画;记录活动过程的照片、录音、视频等;完成收获文章(配图)。
“桥”项目中各个层级难度不断加深,通过这一项目后,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并且逐渐把这一经验推广到其他的实践中,陆续开展了不同类型的主题研究,成效显著。
(2)社会大课堂课程
翠微小学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形成“皇城文化之旅、自然科普之旅、体验实践之旅、艺术博物之旅”四位一体的社会大课堂小游学课程,并在各个年级实施。三年来,学校根据实践主题利用各类主题公园、学生活动基地和博物馆作为实践活动基地达16处之多,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4.“花开在我心”种植课程―将品行教育融入其中
学校开发并实施“花开在我心”种植课程,旨在让学生接近自然,探寻一条“学生健康自我”视角下“翠・微”教育系列德育特色活动课程实践模式,尝试建立以“花开在我心”为纽带的成长绿园主题活动模式。同时设立记录事迹行为的笃行卡和记录成绩的美德卡,以行为“小事”(笃行卡)来购买花的种植养护权,“教室种花”和“校园里的田园”设计,量身设计符合班风建设要求的花语班花,进行活动主题歌的征选活动和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心花杯”选美大赛和“因为爱”义卖竞拍活动。一系列主题活动因为具有浓郁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使学生在欣赏美丽、感受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地“心花开放”。
摘 要: 琼台师范学院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建构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本文总结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改革 省级特色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一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而要深化课程建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则需建构富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积极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要求高校密切对接产业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少本科院校都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一、明确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以往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沿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技能学习为辅。即使近几年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但在总体思路上还是走传统老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由学校单方面制定,虽然学校及各专业也会吸取来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最终决策权还是在学校。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既缺乏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衔接性,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的实施使学校办学由传统封闭式转变成面向行业、企业开放,使学校独立自主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不仅是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还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核心教学环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行业、企业骨干专家对学生开展的直接的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等,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性质重新调整和定位。我校从自身办学特点和教学改革实际出发,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将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逐步建构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理清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
学校在学习外校经验、总结自身办学性质和特色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共同出谋划策,逐步理清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思路。经过多轮研讨,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围绕核心素养,秉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注重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着力构建一种理论教学、技能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一种“工作”和“学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能能力,使学生将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顺利衔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不仅是“授人以鱼”,主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授人以渔”,将知识传授与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这样工作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及工作要素。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就是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学生掌握的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的纯理论知识,而是能反映某一个职业或岗位最核心、最关键要素的典型工作任务。我校明确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后,在两个省级特色专业中着手实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两个省级特色专业根据学校深化教学内涵的建设方案分别制定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学前教育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语文教育专业坚持“一个突出”的培养目标: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读、写、教、研能力和“两个面向”的服务宗旨:面向农村小学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采取“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学习和岗位实践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结合。根据“够用的基本理论、突出的职业能力、宽厚的文化素养”的人才规格,逐步构建起“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
三、确定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方式
2011年起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专业学生要通过“国标省考”的资格证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重视考核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面临这一新的改革形势,我校学前教育和语文教育两个师范专业发挥原来中师强技能的传统,更加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采取了以任务为核心、以双证书为目标的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外内建立了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工作任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该专业在校内建有“幼儿活动模M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模拟教学场所,还拥有多个舞蹈厅、音乐欣赏室、琴房等实训场地,各门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和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地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具备了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专业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重新设置“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引导学生完成各学习任务为单元,使学生在实际演绎和操作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围绕师范性特色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建构起以教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历证书,还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学前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艺术特长”的课程特色,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在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比例上,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合理配置课程模块。构建“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
语文教育专业树立“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工学结合、学做结合;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完善的重点是实践与训练的环节。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能力项目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教育教学岗位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教学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主题”为纲,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课程中拟确定的“学习主题”主要有语文教师行为过程、语文教师行为领域、语文教师行为研究等。三是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驱动、项目训练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四是改造学习情境。打破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尽可能创设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该专业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搬进实训现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五、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的开发、设置到实施,都需要足够的师资,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已经从学校、幼儿园、科研机构等聘请了不少专家,但仍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本校教师的转化,由纯理论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课程既包含理论又涉及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现场操作技能。该专业的本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却由于缺乏系统的行业实践学习和锻炼而无法教授实践操作课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课程实施平台不完善,实践基地无法满足。
工学结合课程的特色就在于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大量真实情景中的训练。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都在校内外建有模拟实验室、微格教室等多个实践训练场所,校外也分别在十多所幼儿园和二十多所小学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仍无法满足现有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训练效果无法完全彰显。
(三)课程评价体系陈旧,评价维度单一。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传统课程大多实施考试形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工学结合课程则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单纯考试评价方式并不适合这类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任课教师往往给予较为单一的“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最终评定,没有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细致评价,从而缺乏对学生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引导。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大多数课程正在修订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以找到真正能够评定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方式。
六、改进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人员之间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学校可以定期派专业教师到行业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不仅熟悉岗位环境和技能要求,而且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学校应采取各种方式向行业引进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骨干。通过学校与行业单位的良好合作,保障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拓展实践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工学结合课程旨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任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这种课程需要的环境需实践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合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周边地区的优势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广泛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工学结合课程非常侧重实践技能学习的特色,改革以往单一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更多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导向,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学校可以与行业共同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能水平、职业操守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左晓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9):29-30.
[2]魏芳,陈珊珊.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75-78.
[3]卢峰.“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5-107.
[4]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4-16.
[5]欧阳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构建思路和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08(10):46-47.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多年来,通过深入、开放的艺术教育进行育美,充分挖掘育美过程中艺术教育的育德点,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基础性和重要性,探索学校德育課程化之路。学校树立“大德育”理念,全面推进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构建“大德育”格局,整体构建了以“尚美”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将原校训“以书为友,以艺术为友,以好习惯为友”,升级为“以真理为友,以艺术为友,以美德为友”,新校训明确“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在“生命”“生活”“真善美”的层次后又提出“健康活泼、致知力行”的育人目标。新的理念和校训以艺术为载体进行德育和美育,进而达到全面育人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尚美”德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和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
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科渗透为主阵地进行育德。学校开展了丰富的以美术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育美实践。这个阶段,以课堂渗透育德为主,艺术活动仅限于育美实践,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未真正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始。第二阶段,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强化育美。这个阶段,学校开始着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引向深入,初步构建了以艺术特色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但是初建的课程体系重点在育美,育德仅限于一些基本课程的初步实践,且都在体系外零散实施。国家课程、艺术类拓展课程和德育课程缺乏整体的规划统筹。第三阶段,综合德育和艺术特色丰富内涵建设。这个阶段,学校将美术特色项目转型为以美术为核心的综合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旨在将育德育美落实到每个孩子。
一是在国家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增加育德育美专项,德育和教学共同关注、共同评价;二是开始重视以班队会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的规范管理;三是编制了《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学生社会实践手册》,形成了以艺术为核心的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课程;四是由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设置形成了家长大讲堂文化课程;五是将原有面向少数学生的特色活动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典活动,并使之成为传统,以艺术为主线最大限度地丰富社团和实践类活动,在这些课程和活动推进过程中将育德和育美目标融合设计。在这一阶段,学校以艺术教育特色为载体,围绕育德育美开展了扎实的内涵建设,针对性、开放度和融合度都得到提升。
课程体系强调了“尚美”主题,突出了以艺术教育为载体进行育德育美,并将育德育美充分融合,目标更加开放、定位更加精准、主线更加清晰、特色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文化体系和特色定位都越来越清晰。广大教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实践,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共同育人的意识也日益增强。
体育运动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情趣的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人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抵御疾病、毒猛动植物的侵害,增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任何体育运动,开初都是人类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体育运动。比如,山区可发展爬山、攀岩等运动,水边可发展起游泳、钓鱼等运动,寒冷地带可发展滑冰、滑雪等运动,草原可发展骑马、射箭等运动……
当然,人类体质及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也有共同性,有些体育运动可为各地所通用,如跑步、拔河、跳高、跳远、投掷、摔跤等。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习俗的不同,同一运动也会产生不同的规则、具体样式,在各地的受欢迎、受重视程度更是千差万别。比如,现代曲棍球,参赛的两只队伍,人数都是11人。而在我国曲棍球的故乡——内蒙古东北角莫力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的玩法就与此不同,5-10人均可。原始的打法,也无射门一说,双方之间画一条界限,打过界限就算胜了。正式比赛,才设营门,射入营门才算胜。乒乓球、排球,在我国地位崇高,因为乒乓球在上世纪70年代初曾开启了中美外交之门,排球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创造五连冠的辉煌战绩,点起了贫穷落后中国的希望之火,对于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
虽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出现和推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自由度明显提高,使得体育运动的地域色彩有所减弱,但毕竟无法消除。各个地方体育空气是否浓厚,擅长项目,大有差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表现出两个方面的趋向:一个是体育的全球化、趋同化倾向。如当今时代,世界各地,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都在增大,越来越少的人去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知识,所以,体育运动普遍受到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在各地勃兴,出现了好多全球性的体育项目,一个好的体育项目,会迅速打破地理、行政及文化的阻隔而风靡全国或世界。出自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Style)里的骑马舞,由于2012年7月在网络上而迅速走红并席卷亚、欧、美等地。另一个是地域化、民族化、特色化的倾向。在交通通讯异常发达的今天,任何事物如缺乏个性、特色,面貌趋同,那么就很难吸引人的关注。地域色彩、民族色彩鲜明的体育运动反而更容易受到关注,更容易传播。骑马舞之所以迅速传播,风靡全球,也是因为韩国特色而能给人以新鲜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失去自己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是一个体育项目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要诀。
总的来看,体育的地方特色会永远存在,不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会有自己独特的体育运动,就是通行的体育项目,也会打下或多或少的地方、民族烙印。每个地方,都会有当地民众特别喜爱的体育项目。比如,河北邯郸因为出过杨露禅、武禹襄两位太极拳大师,今日邯郸人就普遍喜欢练太极拳[1]。河北保定因培养出了17个世界冠军、22个亚洲冠军、120多个全国冠军,便具有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尤其由于郭晶晶这一游泳世界冠军的影响、带动,保定人对游泳情有独钟。河北沧州自古即有习武之风,单单明清时代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1992年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今日沧州人自然对武术倍加喜爱。
鉴于体育的这种地方特色,体育教育教学也需与此相适应,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只有这样,体育课程才能受到当地学生的欢迎,真正发挥其健身功效;才能有效保护、传承地域、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为培育当地良好人文环境、凝聚当地人心及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可起到多方面的功效,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个性,掌握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优化师资配置,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还有利于丰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使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得到专门的训练,培养其专长,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体系尚未有意体现地方特色
当前,对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已经做了较多探索,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来说,较多强调全国的统一,对地方特色则重视不够。当前,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各种学校的体育课,都是作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是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相关的指导纲要和教学文件来统一地进行课程安排的。一般的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分为体育理论课、球类项目、田径类项目、选项体育课等。虽然模式较多,门类也较多,但并没有当地的特色项目、民族体育项目适当纳入,加之很多学校设施不足,便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
1.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导致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因为体育课具体学习内容,都是根据教材来讲授,无法根据当地的体育群众基础、学生的喜好做适当调整,有相当多的学生上体育课因不喜欢体育项目而从来没有进行过锻炼;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在浪费学习的时间[2]。加之很多学校每周只上两节体育课,而且真正能够让学生进行锻炼的时间不超过三小时,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体育课又没法上,实际的每个礼拜体育课的时间大约只有2.7个小时,这样,一个学生每年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超过400小时,严重缺少。
2.课内外知识和实践脱节
由于体育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地方特色,体育课所讲授的内容,未必是学生真正喜欢的。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一套东西,而实际从事锻炼的又是另一套东西,二者明显脱节,不对应,很难去将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延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之体育课所讲内容较多,很多老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科目的教学任务,很多的基础知识只是一带而过,根本不去感受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老师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指导每位学生,这就更加剧了理论和实践活动相脱节的情况,虽然老师给学生讲解和示范过了,但实际上效果微乎其微。
3.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特长发挥
学生的体质各不相同,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也千差万别。而当前执行的体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育部的规定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地方特色及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情况,加之还是授课时还是实行传统的灌输模式,只注重于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技能,而忽视实际的锻炼、指导、培训[3],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简单地应付考试,便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特长发挥,
三、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个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对于体育教育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当地的体育文化、群众基础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设施、教师等方面,制定一个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其路径大体可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两个层次。
1.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任何体系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
一个体育课程体系好不好,主要不在于其内容多么齐全,层次多么高深,论述多么严密,而主要在于能否真正适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健身的需要,能否真正符合当地、本校的体育文化传统、群众基础及设施等状况,做到学用一致,真正化为学生的体育健身实践。
(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时,要明确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目标,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从整体上去把握和规划,力求将教学体系中各个相关的因素综合成为一个为了目标而统一服务的体系,能够使各方面的因素得以协调、整体地衔接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尽快实现预定的目标。
(3)科学配置的原则
体育课程的各个项目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4],新的课程体系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免得严重影响已有各个项目之间的配合协调和功能的发挥,使原本建立起来的各个体系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要综合配置各方面的资源和课程,比如教学资源的添置、教学人员的培训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借以使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适应学生对于教学体制的要求,将教学质量提高到最高点。
(4)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又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所以,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主题,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重视个性的张扬和培养,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努力全方位地去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力促体育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
(5)目标明确的原则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或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不能是口号上的改革,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理论验证和实践调研,明确新体系建立的目标,进而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相关体制和设施的建设,力促新课程体系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遵照21世纪素质教育的目标,力求建立起能够增强学生素质和身体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壮的年轻人。
(6)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体育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根据当代人的体育观、国家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原则,它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提出了要求,进行了最优的组合和规划。在最优化的原则之下,学校及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课程的组合,选择最符合学生兴趣、特长、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1)国家要赋予地方政府、学校及体育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设置体育教学内容的权力
目前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最大阻力,是国家没有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学校及体育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设置体育教学内容的权力,虽然有的教师作了初步尝试,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受到的支持不足,有时还会遭到责难,大部分老师都还是完全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因此,国家要出台政策,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学校及体育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设置体育教学内容的权力。当然,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也需做些调整,可把体育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同类学校都必须完成的内容,另一部分则是可灵活选择、增减的内容。
(2)地方政府、学校及体育教师要有地方特色意识和自主选择意识
地方政府、学校及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课程体系具有地方特色对于增强体育课吸引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上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的体育文化、群众基础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设施、教师等方面,对小学、中学、大学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尤其要对各年级、各学期要把什么地方特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进行策划。比如,邯郸可将太极拳纳入体育课教学,沧州可将武术纳入体育教学,内蒙古可将赛马、射箭、摔跤等纳入体育教学,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常玩的滚铁环、跳房子、官兵捉强盗、翻洋片、打弹珠等体育游戏,也可纳入幼儿园或小学的体育教学,引导现在的儿童去玩,不再使他们老沉迷于电脑游戏。
(3)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要科学
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决定着教学体系的目标和结果。只有合理科学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引领着学生朝着能力综合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素质体现在智力和非智力等各个方面,体育运动的宗旨就是让不同的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加以培养,形成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不论是什么样的体育,只要是能够陶冶人情操的、增强个体身体素质的,都能够称之为科学的体育运动。所以,对于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注重从多方向的角度去给学生指定培养的方向,借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良好的个人习惯,养成其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4)体育课程体系要设计得具有结构层次
体育课程的众多结构当中,应该综合地包括课程实践、理论教学、健康培训等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培养起健康、科学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锻炼的理念。要牢牢树立起“健康第一”的观念,不管再忙也要坚持不懈地挤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5)以体育教学纲要为指导,拓展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教学属于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也是为了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而服务的,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体育运动的宗旨和目标却是相同的。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具体就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的目标。体育教学就应该围绕这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建立起合格、最优化的教学体系,为社会输送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6)基础性与职业性相结合
体育运动的基础性训练对于后期的训练至关重要,也是所有的体育项目的基础。所以,基础性教学要时间长、进度扎实,让学生借此掌握基本的弹跳、投射以及拉伸等技能。要综合的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对体育锻炼者进行教育,比如,游泳的学习应该多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起野外生存能力,并还原运动的本性。
竞技项目的设置,要简便易行。比如,一些竞技类的项目,可以简化场地,采用非正式的场地进行,重在于营造快乐、轻松地锻炼氛围。通过这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提高手脚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愉悦身心,从而达到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周晓明.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健康第一”.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
关键词 小学 民族团结 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当前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在推动国家发展壮大进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成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渗入于各个课程学科体系当中,才能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了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关系处理工作的原则。
1对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解读
从民族团结教育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观、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性质应属于德育教学课程的范畴。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德育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积极贯彻民族意识的重要思想,体现民族性社会素质,并紧密团结各个民族,强化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形成社会主义民族观。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点课程教育应在于主要理论与其对应的实践活动上。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与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要注重小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并注重潜移默化地渗透。
2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
早在17世纪初,捷克的教育家就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我国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则可以参照这种授课形式,将课堂教学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以及布置作业四个步骤推行完善。关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工作,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在6岁~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中,其渗入学习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开展,渗透特征为思维具体运算形式,正处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过渡,因此学生往往会以自身兴趣为主。而现代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资源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为其探究意识的形成而提供条件。
3小学课程体系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设丰富多元民族文化的校园文化形态,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教育特色;(2)将民族团结文化的特色引入民族教育课程体系当中;(3)加强建设课程实践教育基地;(4)确保课程建设的渗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整合素质教育内容,促进师生在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意识中成长,全力发展学校的特色民族文化建设;(5)构建“包容吸收”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力求将每一个学子都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6)参照全国各地多个典范性民族小学的成功建校模式,打开本校民族团结教育窗口。
4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构成体系
4.1课程教材呈现
课程教材是课程内容呈现最常见的载体。首先是国家统编教材,如小学三四年级的《中华大家庭》、小学五六年级的《民族常识》。前者主要介绍各民族居住地、生活特点、人口数量,后者则包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灿烂文化等。其次是地方性教材,就全国范围来看,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地区省份大多集中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如云南的《民族团结教育》、新疆自治区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广西课程教材使用的是《民族团结教育》,采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称谓与特点,并重点分析12个世居民族在共同开拓广西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小知识点的形式渗透于民族团结的教育中。再者是校本教材,当前广西地区学校自编应用的校本包括南宁秀田小学《舞动民族旋律》、《走近民乐》,柳江县壮校附小《童眼看民俗》等等。
4.2多媒体资源库呈现
多媒体技术能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前应用的多媒体资源库实践结果显示,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更有利于对知识的保持与完善。多媒体资源库呈现的主要方式是图片、音频与视频,小学生从可视化的实物中更能感受民族团结的真正意义,比如少数民族的奶酪、竹筒饭等食物,蒙古包、土楼等建筑,抢花炮、赛龙舟等活动,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吸引力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民族团结知识的学习。
5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5.1民族团结的认知课程
如民族语言、民族团结历史、民族运动以及民乐组成,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不但要注重国家课程学科的实施,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广西当地各民族的情况进行延伸与拓展。民族认知的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也明确亲如大家庭的关系。此外,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特征、分布及居住情况,其中的用语文字、著名人物、风俗习惯等进行基础性掌握。
5.2民族团结的修养课程
如民族礼仪、经典文化、素质教育等,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感受校本课程内涵。学生要从中明白各个民族团结形成的基本意识,明确中华民族凭借勇敢勤劳和智慧,开拓发展祖国疆土的伟绩,明白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3民族节日课程
如民族歌舞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民族各大节庆等,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列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中,给予广西各小学学生自身民族展示的舞台,以教育教学的形式与途径,发挥民族团结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并从不断的吸取和学习中增强各民族间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6结语
综上所述,展开对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研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男「惺芄家和党民族政策的教育,树立民族观,增强民族意识,培养较高的民族关系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