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范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融合;前景

一、前言

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以我们高中生的课后作业布置为例,教师可以直接将电子版的课后作业发送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互联网+”的出现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经济方面即为:“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各个行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

1.“互联网+”的概念

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工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等。事实上,互联网与这些行业的组合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将互联网整合成相关行业的基本工具,利用这种工具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一种特殊强化模式。在实际过程中,“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要素,通过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领域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化、融合性发展。结合我国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可知,其与我国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互联网+”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可持续发展优势。对于任意一种行业而言,只有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行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和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各个行业市场结构的更新与改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发生了明显的扩增。“互联网+”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竞争量最大化的方式,平衡目前发展与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优势。从本质角度来讲,当资源被应用在适宜的位置时,才可以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水平以及较多的经济利润。

三、“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进行分析:

1.工业方面

从以往发展历程可知,海尔集团率先在我国的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家电智能互联工厂。与传统的工厂相比,所属海尔集团的这一智能互联工厂已经全面实现了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虽然该工厂的前期投入较高,但其能够为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除此之外,该工厂在交互方面也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优势。除了设计师关于相关家电产品的设计理念之外,客户与该智能互联工厂中各类家电产品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客户可以将自身的使用意见反馈转化成电子信息,传输至该工厂的对外意见信息收集平台中,进而促进该工厂所生产家电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提高。结合这一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工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范围将得到良好的扩展,海尔集团的经验能够为其他意图发展“互联网+”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

2.银行方面

就银行方面而言,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提现出来的。自网上银行于2014年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便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初,深圳某互联网银行开始进入试营业阶段,经过3个月的良好试运营期之后,该银行正式面向公众开始营业。与传统的实体银行机构相比互联网银行在经营成本、业务处理效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从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客户而言,互联网银行的营业帮助他们免除地域限制的干扰,且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情况可知,在未来,这一行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数量,其与实体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发展质量也将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3.农业方面

目前我农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融合所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然当前这些国家的农业互联网生产模式仍然停留在3.0水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经验的增加,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实现农业互联网生产的4.0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先进农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商务方面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中,各个群体,如我们高中生、白领等都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2015年相比,我国所有用户在2016年全年中消费金额对GDP产生的贡献率发生了3.28%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这一数据在未来的一定阶段中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四、结论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本质角度来讲,“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银行、工业以及农业等方面。对于这些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枫,陈金鹰,邱越. “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2015:3.

[2]肖岚.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

[3]刘大海,葛佳敏,李晓璇,纪瑞雪.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 海洋经济,2016,02:13-19.

[4]欧阳日辉.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25-38.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江西

0引言

2014年3月11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正式宣告我国民营银行改革进入实质破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民营银行的先行者中,腾讯集团牵头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浙江网商银行在完全民营化之外,又具备了一层更有超越意义的创新性:他们同时也是我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它们的诞生,将成为今后我国网络金融生态链延伸与拓展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且,剩余的3家民营银行,其股东和背景也或多或少都有些互联网色彩,这说明互联网银行已成为作为新兴的我国民营银行所普遍选择、重视的发展模式,值得业界与学界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

1互联网银行的特点、现状与作用

1.1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简而言之,一个真正的互联网银行意味着其已完全依托网络商业链进行运行,以技术创新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撑自身的竞争力;从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的现有业务来看,它们确实都是在腾讯、阿里巴巴等持股企业的既有网络业务基础上,以互联网为渠道,进一步延伸拓展自身金融业务,而且极少或根本不开设实体营业点(甚至没有信贷员)、与客户间的业务联系完全依靠网络应用程序,整个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则是依托“云”技术运行,这个“云”系统在大数据支持下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大部分业务决策(如微众银行,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信用评级,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发放贷款)[1-2]。从这一层面而言,互联网银行是相对传统银行运营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所以其特征、风险、意义与价值都已成为目前银行业、金融业关注的热点。作为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即前后文简称的“前海微众银行”)由腾讯集团发起,于2014年10月22日正式创立。次年1月4日,在总理的亲手操作下,前海微众银行放出了第一笔3.5万元的小微贷,标志着我国民营互联网银行走出了营业的第一步。同时,浙江网商银行则主要依托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其正式开业时间为2015年6月25日,浙江网商银行的正式开业也意味着我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已全部“开门迎客”。从以上进展可见,互联网银行这一新兴业态已伴随着我国民营银行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借助了民营银行领域的大量新利好政策),实现了自身发展进程的加速。

1.2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具体特征

从前海微众、浙江网商等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实例来看,能够体现出其特色的绝不仅仅是其基本模式的创新性,实际上还应包括其具体业务定位、内部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策略等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2.1新颖而又“接地气”的业务宗旨

富有技术色彩、重视模式创新和具备普惠精神,是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业务定位的主要特点。例如前海微众银行,在业务定位上恰如其名,一方面是以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例如面对个人或企业的小微贷款需求)———简单而言,即是以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作为业务重点,将“科技、普惠、连接”作为自身运营宗旨;而与之一致的是,浙江网商银行也继承了阿里巴巴下属蚂蚁金服的“给社会带来一些微小而美好的改变”的愿景,确立了自身“无微不至、有情有义”的理念。独特的业务宗旨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银行的自身资源配置特点及其差异化的业务定位与市场竞争策略。

1.2.2“轻资产、重科技”的资源配置理念

民营互联网银行通过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运营模式,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开辟了全新的业态,同时也在其内部贯彻、实现了“轻资产、重科技”的资源配置理念。如前所述,互联网银行的典型特征便是无实体网点和柜台、非现场开户,绝大部分的业务流程都在线上完成;一方面,这使得互联网银行成为网络时代常见的“轻公司”,在最大的程度上规避了传统银行在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资源消耗(例如传统银行在网点支出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互联网银行的主要发起者均为互联网企业中的领军者(例如微众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其中腾讯出资9亿元,占30%的控股比例,是其第一大股东,百业源投资和立业集团分别控股20%和10%的比例)———实际上,它们的发起者正是利用自身网络产业链中拓展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环节,抓住了政策机遇、实现了互联网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发展和完善,从而催生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例如浙江网商银行与阿里巴巴支付宝、蚂蚁金服间的关系),所以微众、网商等银行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拥有其发起者雄厚的互联网金融资源作为基础。这些发起者所具备的资源使得互联网银行能够在线业务上突破传统的属地、身份、业务频率限制,并跨过传统银行所秉持的较死板的经济条件门槛,使其业务可以渗透到全国各类人群中的潜在市场,能够抢占传统金融机构所难以企及的市场空间、获得巨量的用户基数。综上可知,互联网应用平台、商业数据等已成为了民营互联网银行籍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的关键资源,“轻资产、重科技”的特点已经充分展现。例如前海微众银行能够依靠腾讯现有多元化业务的用户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技术,在规避隐私的前提下,分析潜在用户的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从而以更低成本实现风险定价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提升服务质量;浙江网商银行的资源优势更是不言自明,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巨量网络消费者信息资源将能够帮助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发掘存款、信贷、支付、理财等机会,发展消费金融等特色化的零售业务。

1.2.3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战略

客观地讲,虽然融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具备前述的难以替代的特点与优势,民营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异,其自身应被视作传统银行的有效补充(而非颠覆者),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社会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必然会选择兼具创新性、差异化等特点的合理化市场竞争战略,其业务虽然与传统银行有交叠之处,但其市业务定位主要是个人零售业务、创业融资与中小微企业贷款,从而有别于惯于为高端零售客户、大型国有企业等优质客户服务的传统银行。此外,前述的技术资源优势也是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武器”———以浙江网商银行推出的专为创业型中小网站服务的“流量贷”业务为例,在市场定位差异化的基础上,网商银行进一步通过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对申贷者进行身份、信用、流量以及经营状况等要素审核,审批过程最短可缩至2分钟以内,而最快在审核通过3分钟左右,款项就能打入申贷者的支付宝账号内———传统银行既较难全面采取类似的用户定位,又难以实现同等的用户体验,所以这种在技术支撑下实现的高效服务从根本上巩固了互联网银行的差异化优势,使其可以填补传统银行在过去难以进入的一些市场真空地带,甚至还会蚕食商业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收入。

2互联网银行对江西等后发省份的影响与对策

2.1江西省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在第一波民营银行申报热潮中,江西省等经济欠发达省份也不甘人后,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组建民营银行。可是,江西省在经济总量、金融水平、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大幅的落后,金融生态环境无法达到培育本土民营银行的标准;2014年,江西省民营企业协作申报的“赣商银行”、“商联银行”、“裕民银行”最终均无缘进入首批试点。虽然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民营银行领域的典型后发省份,江西省在未来申办民营银行的努力并不会中止,各地市正加快落实国家、江西省围绕民营银行准入、监管等问题出台的意见与措施,并结合“一带一路”规划、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定民营银行机构设立、筹资融资奖励和高端金融人才引进等扶持政策(例如南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出了明确的扶持、奖励条件。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的涌现,对江西金融业尤其是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的是冲击还是机遇,它们是否能够为孕育中的江西省民营银行提供一种值得参考的发展模式?江西等地又应如何合理地把握、运用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机遇?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逐步展开阐述与分析。

2.2互联网银行兴起对江西本土金融的影响

从当前的政策文件中可知,江西省民营银行的发展规划与外地类似,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普惠金融发展潮流的进一步响应;事实上虽然民营银行尚未真正起步,江西省的本土金融机构,如各地方银行、信用社等均已广泛尝试开展面向小微企业、创业人士的金融业务,近年开始逐步试点的民间小贷公司也已取得在各省中领先的业务量,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江西省发展民营银行的潜力所在。但目前应当注意的是,本土民营银行的发展滞后与外地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势必会冲击到定位于普惠金融的江西省本土金融机构———如前所述,现有的民营互联网银行虽然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与实力相对有限,但其发起股东都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显著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各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所以民营互联网银行不但能够利用互联网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开展跨越时空的金融业务、实现风险控制,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接触各类产业链的核心节点,与各地行业、市场以及上下游企业产生紧密的联系;正基于此,民营互联网银行能够轻易地突破地理限制,渗透进各地的普惠金融服务领域中,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并很有可能会压缩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的发展生存空间;实际上,民营互联网银行借助产品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特点,将能够发挥出显著的“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银行加块开展创新升级步伐,所以面对它们所带来的改革压力的绝不仅仅只是江西省本土金融机构———可以说,这正是我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长远意义所在。面对上述影响,江西省在完善现有地方性金融机构、培育本土民营银行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省内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变压力为动力,为将来本土金融机构的创新升级乃至民营银行的孕育发展铺平道路。

2.3互联网银行兴起背景下江西省的应对之策

2.3.1合理选择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银行、国资银行相比,民营互联网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难以脱离其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且可能因其独有的技术特征和更大的市场跨度而产生更独特、密切的环境依赖———从这一点出发,自然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目前的两家民营互联网银行恰好位于我国经济基础最好、互联网产业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省份(浙江、广东)。相比之下,受经济水平滞后等问题的影响,江西省互联网产业的基础与现状均令人堪忧,例如该省内的网络域名总量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中列第19位,省内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更是长年名列各省末尾[3]。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资源集中在浙江、广东等少数省份,而江西省并不拥有业务范围广、技术基础强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为数不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也不得不依赖外地上游服务商、下游分销商,处于“两头在外”状态。一个互联网产业链尚不健全的省份,自然难以在产业链基础上拓展出配套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环节、构建起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基础。简而言之,江西省独立发展本土互联网银行的条件还相当不成熟,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尽快模仿、照搬外地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培育与发展模式,而是要客观理性地选择有助于现有金融机构应对互联网银行竞争压力的对策,并为未来民营银行的孵化与发展选择更加务实的总体模式。

2.2.2结合现有条件,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

虽然江西省通过互联网银行这种模式突破民营银行发展门槛的希望仍显渺茫,但这并不意味着省内地方性金融机构(现有的地方性银行、民营金融中介机构与未来的民营银行)不能学习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经验,利用某些创新性的网络金融业务拓展市场空间、增强自身竞争力。省内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向国内民营银行的先驱者学习,坚持走普惠金融道路,并将差异化、特色化作为基本战略,以错位竞争作为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是应尽早地依托第三方网络支付、云计算平台、社交网站、搜索引擎、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工具,构建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网络金融业务平台,并尝试“直销银行”等新兴业务模式。这些举措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充分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提前“预习”互联网银行的运营模式。

2.2.3将外地资源引入省内,加速互联网金融发展

如前所述,民营互联网银行给江西省内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主要是源自其在技术平台与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其实,通过合理地引进外地优势资源、整合本省金融资源,省内金融机构面对的压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甚至可能得以走出变劣势为优势的妙棋。其一,是省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性银行和民间金融中介机构)可以争取成为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地区合作伙伴或加盟网点(这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早有先例可循),融入到互联网银行的跨地区运营体系之中,取得互利共赢的效果;其二,是借鉴互联网银行“轻资产、重科技”的特点,重视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资源共享,增强自身竞争力。例如CNZZ、CNNIC等互联网数据服务机构和腾讯征信等网络金融征信服务机构的合作,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巩固基础,早日实现高效、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从而缓解在技术层面上面对的竞争压力;其三,是在引进、运用优势技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市场等渠道,多管齐下,支持以普惠金融为业务定位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民营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并引导其与地方性银行以及未来的本土民营银行进行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优化省内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金融产业链条的整合———例如银行业机构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可更加科学地评估贷款者的发展前景与风险因素,降低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参与分享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收益;而与融资担保机构和小贷公司的合作,则有利于学习其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查的方法和经验,以在最大程度上防范贷款风险的集聚,这些改进对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省内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凯风 单位:景德镇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周运兰,杨静静,余宁.首家民营银行发展机遇与风险研究—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为例[J].当代经济,2015,(6):94-95.

[2]山成英.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影响[J].青海金融,2015,(6):12-14.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www.cnnic.cn/,2015-07.

篇3

关键词:我国网络银行 PEST模型 发展战略

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的成立成为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1997年我国招商银行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于1998年通过“一网通”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网上银行支付,标志着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始。网络银行分为两种:纯网络银行、传统银行推出的网银业务,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主要指传统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本文将结合PEST模型对我国网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从而研究其发展战略。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PEST模型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分析

2004年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5年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同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为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我国的网上银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政府针对网络银行制订的一系列政策还存在着不足,相关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

2.经济环境(Economic)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迅速,连续数年GDP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但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走向复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利好消息。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是我国经济主体对银行业务的旺盛需求。网络银行有3A银行之称,即客户可以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开展银行业务,不必到实体银行去排队办理,而且能够做到即时到帐,交易时间的减少为企业、个人节约了时间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上交易,相对个人客户来讲,企业客户的交易频繁、数额巨大,大大促进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分析

从互联网用户数量看,200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2011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更达到5.13亿人,目前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从网络银行交易金额看,我国2012年第一季度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2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7.3%。可见我国网民数量巨大,网上交易也十分频繁,但是我国网民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获取新闻资讯、沟通交流和娱乐,使用网络银行办理银行业务的人群很少,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高收入人群和高学历人群中。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分析

网络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因特网,突破了银行统计业务操作模式,摒弃了银行由店堂前台接柜开始的传统服务流程,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电子商务(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网络银行本质上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因此电子商务技术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2007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突破17000亿元。但仍存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缓慢、各种先进电子支付手段和软硬件依赖进口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二、基于PEST模型的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1.加强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关于网络银行的金融法规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而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强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更加全面、完整、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网上交易过程的合法性、网银用户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我国网络银行市场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目前央行正在研究制订《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和《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希望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2.采取市场开发战略,挖掘潜在客户

我国拥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网民人数,这些用户都将成为我国网络银行的未来赢利点。但是我国网络银行的个人客户群主要是年轻人、高学历及高收入人群,还有更多的网民没有使用网络银行业务,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在整个银行业务交易金额中的比例仅为5%-7%,显然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为此,可以采取市场开发战略,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发这些没有使用网银业务的新顾客群,从而提高网银盈利水平的战略。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网上交易主要存在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表现为信息泄露、信息丢失和篡改等,信息安全问题直接导致网络银行用户的资金被盗、资金交易过程出错等财产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缘于网络安全技术的不完善。因此,为保护我国网络银行用户的合法权益,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改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软件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一)萌芽阶段的商网银行网商银行源于金融产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于国外已存在多年,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当我们聚焦在阿里银行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它在国内的出现并非偶然,可以追溯到网络购物第一次进入中国,网上消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后支付宝的发生与完善象征着网络消费在国内的成熟。同时,互联网将大量的信息带入国内,八零后九零后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依赖性与信任度远远高于其父辈,这一代人的成长,为网商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传统银行产业的固步自封与体制傲慢注定了支付宝在后来的崛起,移动端的迅速发展为其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于是当宏观政策决定让开一部分利益让民营企业参与其中时,网商银行便横空出世。阿里银行与这次变革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阿里公司自身的发展与变革之路,与传统银行产业的创新革命彼此重合。网商银行是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银行客户服务系统,与传统银行相比,其具有建设成本低,业务操作更具弹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不改变银行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作用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网商银行的发展与现状最早进行尝试将完全依托互联网进行银行业务操作的是传统的商业银行,称其为直销银行。然而,作为依托于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一出生就带着补充实体业务的标志,一直以来无法彻底与互联网时代的精神相融合。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网商银行抓住了传统银行网上银行不健全,缺乏用户体验的弱点趁势而起。2013年9月16日,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把直销二字写入公众的生活。作为获银监会批准的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之一,其已经进入开业的准备阶段,并同样表示要完全依托互联网。

二、网商银行的特征

当我们将网商银行与传统银行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其本身在服务、资源整合、业务范围、成本、用户粘性五个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鲜明特征:

(一)服务更加高效和便捷网商银行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建设,对传统营运流程、服务产品进行了改造和重构,更是在银行服务方面能够取得质的提升。更加高效便捷的银行服务,成为了网商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标准化的操作和在线化业务,使网商银行简化了许多业务流程。信息化使银行现在通过ATM机等设施的投入,实现方便的自助存取款。而网商银行则能够更加便利,网商银行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的操作取款转账业务。

(二)资源整合能力更加强大现在银行机构的业务构成复杂,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使银行机构实现业务的整合,从而达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网商银行可以使用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评估资金需求方的风险、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水平等,然后把贷款标的公布,融资活动就在网络上进行。现在得到批准网商银行背后都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所以网商银行可以对贷款实施全额担保,这一巨大优势是传统银行产业所不具有的。信贷链上,网商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将资金盈余方与资金需求方进行便捷高效的整合和配对。闲置资金的配置上,网商银行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支付宝的存在,带来大量资金的闲置。这些闲置的资金流入余额宝获得收益,在用户需要使用时再从余额宝流向支付宝,保证便利的同时实现了闲置资金的高效运用。

(三)更具多样性的产品,辐射更广的业务范围网上银行服务的竞争是营销观念和营销方法创新的竞争,以及能否客户提供的各种理财咨询技能,需求导向极度鲜明。其产品优势在于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其产品种类源自对不同需求的用户的细分。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银行也成为银行业的创新产品,只需要一次简单的触屏,就可以实现转账,理财等一系列服务。例如阿里银行背后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就具备了上述功能,并且拥有付款码,当面付,AA付款,以及投资理财产品等功能。

(四)成本大幅降低传统的实体分支机构的成本构成主要在于场地租金、室内装修、照明及水电费用,内部工作人员工资与培训,配套设备,管理资源,客户关系维护等等。然而,由于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前端人还有个人电脑,网商银行的成本构成大幅缩减,不仅免去了大额的运营成本,也能利用大数据更有效,更低廉地挖掘且维护客户关系。

(五)具有较强的社交粘性网商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大量的用户基础,通过对于现有业务的绑定,使更多的人使用网商银行。在实现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例如腾讯公司的微信。腾讯也在微信上做足了功夫,现在已经开通了在线支付功能,只需要一张银行卡,甚至不需要开通网银,就可以非常便捷的支付腾讯旗下产品,同时更是有优惠。在方便用户购买腾讯产品的同时,也使得微信的使用更加的普遍。这些功能的出现,让微信的用户粘性不断地提升,并且具备了一个金融平台的基础。

三、对传统银行产业的冲击

(一)对贷款业务的冲击网商银行的网络贷款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进行分流。例如阿里小贷、人人贷中,他们的兴起与发展就在满足了大量的用户需求,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成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的客户群体重叠度到底如何。网商银行主要客户其实是小微企业。而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的观念中,将资金给中小企业有诸多的弊端,例如资金不安全,没有更好的收益。而小微企业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又真实存在着,成为传统银行的一大难题。于是在贷款业务方面,网商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不仅是一次冲击,更是一次补完。

(二)对存款业务的分流这是网商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最大冲击。存款业务是银行放贷的基础。当我们将余额宝当做是即将出台的阿里银行的存款业务进行剖析。余额宝收益率平均4%多,近乎是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率9倍,与淘宝的挂钩又让他更加方便便捷。余额宝目前规模已超2500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来自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部分定期存款。而余额宝的资金中用于投资于同业存款的部分,其利率要比银行直接吸引存款所支付的利率要高。结果,余额宝一边分流着银行的活期存款,加大银行的资金需求,同时又用极高的利率从传统银行中获得收益。这样的结果就是增大银行的存贷款成本,同时加速其资金转移。

(三)对中间业务的影响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而网商银行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各种服务更多的是免除手续费的。这就使更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办理自己的存贷款业务,包括金融产品的购买等等,这对银行的手续费收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比如天天基金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用其购买银行基金产品产生的手续费会比通过银行直接购买产生的手续费低很多。

四、阿里银行的实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2015年6月25日第一批在民营银行试点杭州宣布成立,阿里银行作为其中之一,其业务领域几乎涉足了金融全产业链,必定会对传统银行产生有力的冲击,也必定会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的一个重大案例。阿里巴巴集团2003年设立支付宝作为开始,2007年推出的网络联保贷款业务,2010年阿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2010年底传出欲10亿元进军网络银行,2015年蚂蚁金融宣布推出网上银行MYbank。阿里银行主要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经营范围涉及到存款、贷款、汇款等方面。主要服务的对象便是小企业客户,更偏重于社会服务群众,小存小贷。

(二)阿里银行现行情况分析2015年7月,阿里银行推送了内测版的下载链接,真正揭开了网商银行的神秘面纱。由于网商银行产品的根本限制,远程客户又未真正得到开放,即使互联网银行的牌照已经下发,所有网商银行(包括阿里银行在内)都停留在产品与APP公测阶段。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就是远程操作,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能够最大程度的在同一时间内挖掘客户。然而这一最大优势却仍旧遭到遏制,也就制约了网商银行的发展规模,发展路径。阿里本次的开放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种子用户基数大,其二是开放内容种类多,背后的雄心可见一斑。

(三)阿里银行目前和未来的发展对于传统行业的影响网商银行的核心结构是建立在金融云的基础上的,那么其处理数据的能力将优于传统银行业,利用其优势主要向小微集团提供金融服务。事实上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贷款仍看中其灵活性或者说是较强的流动性,而以往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都比较长且对贷款企业有严格的限制,这也是阿里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不同之处。另外网商银行利用互联网“时刻在线”的特性使其与客户的关系将更为紧密,能更快的了解到客户的需求,然后为其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影响;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互联网融资

互联网的融资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现在与银行的贷款对比上,网上进行借贷相比起银行贷款业务办理的流程更加的方便,网上银行能够快速地掌握到申请贷款客户的交易信息,及时地对借贷人进行放款;上文中提到能够快速地掌握借贷人的信息这也是网上借贷的一个特点,在云计算的保证下,通过对网上信息的了解能够及时地甄别出企业的相关资质,将进行借贷的风险降低。

(二)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在人们在第三方的支付机构进行账号注册以后,第三方的支付机构可以根据顾客的相关要求,对其提供在互联网线上或者手机电话支付等渠道,从而完成交易的过程。目前第三方的支付主要就是三种方式一种是钱包模式,就是人们将钱冲入到网上的钱包内进行相关的交易,例如百度钱包;另一种就是网关的模式,在进行网上支付的时候进行资金交易后,页面会自动跳转到网上银行的支付页面直接从网上银行进行交易;还有一种就是快捷支付的方式,在某网站进行账号注册后在将账号和自己的网上银行卡进行绑定,绑定成功后,在进行第三方的支付直接通过这个账号,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了,例如微信支付。第三方的交易与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相互比较,进行接入的成本更加低,人们在进行第三方支付的时候只需将账号所用的银行卡进行绑定就可以了,没有其中下载商业银行专业软件的程序,并且支付的平台是可以支持多种银行卡绑定的,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降低了企业进行在线收费的要求,减少了运营的成本。同时操作也更加便捷,网上银行要进行转账等可以会要求输入手机的验证码,或者使用υ盾等安全的验证方式,网上输入密码后还要进行u盾的确定,操作起来比较烦琐,而第三方支付直接进行账号密码的输入就可以直接进行转账的操作比较快捷、方便。第三方支付很多都是免费的不需要要进行手续费的支付,并且具有延迟支付的功能,比如淘宝,在进行下单后是有延迟支付的功能的,收到物品后在进行支付确定,钱才会到达卖家的手中,同样的如果在收到物品十天后也是会自动确定的,卖家不用担心收不到钱,买家不用担心收不到货。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分流储蓄存款

虽然进行第三方的支付金额最终也是会回流到商业银行,但是金额在第三方的支付平台上还是会有暂留,所以说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储蓄量还是有着一些影响的。例如淘宝延迟支付的这部分资金就在停留在支付的平台上,以支付宝的沉淀金额为例子,每日在支付宝上进行的资金沉淀数额就高达100亿元。并且随着支付宝内余额宝的推出,有网银的人们更是每月自动地将网上银行内的钱转入到余额宝内,大量的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二)第三方推出的理财模块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造成了压力

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进行理财需求咨询人数逐渐减少,很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已经取得了进行基金销售的资格,并且以余额宝为例货币基金的购买低价为1元,余额宝内资金实行的是日结算利息,给出了利息不管存款金额多少都是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息的。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的商业银行中间的先关业务也是逐渐受到挤压,例如人们的结算习惯逐渐地从刷卡改为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对银行卡或者现金的柜台交付依赖性变小。

(三)互联网融资威胁了商业银行借贷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的融资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完成借款,数额可以很小,借贷的频率可以很高,逐渐地在抢占商业银行借贷业务在市场内的占额。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能够凭借网络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有效地对客户借贷资质进行判定,降低了进行借贷的时间和中间环节操作,缩减了利差和服务费。

(四)分走一部分的客户资源

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能够通过自己的虚拟网关,对使用人的信息进行获取,同时能够对客户的资金流向进行掌握,获取了一定的客户资源。这些数目庞大的客户基础又给第三方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增强了市场份额的占比。银行进行业务办理可能需要登录官方的网站或者到营业厅的网点进行办理,网上金融就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完成大部分的操作,对目前我国国有的四大银行和发展较好的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互联网金融作为网络发展的新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短板,目前只能是在金融的业务某一个领域进行创新,但是在短期内不能发展得很迅速,替代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互联网这种缺陷,正是商业银行不断完善中积累下来的优势,但是商业银行为了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是要向互联网的相关企业去学习怎样增强客户的黏性,还要不断地创新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例如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建立具备商业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银行超市,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产品的自行购买。与此同时要利用好超市的经营模式,将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流线和网络支付、网络信贷等相互的结合,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多元化方面需求,从而实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

目前的形式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三方的支付平台业务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到了商业银行的相关中间业务,但是仍然存在弊端,不能完全地代替银行。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机构掌握获取到大量的客户信息和资金流向,对客户种类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通过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也能很好地提高客户的信任度。除此之外,虽然互联网金融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贷款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正常运作还是要通过商业银行运转来实现的。针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身份参与其中,不但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相关业务的发展,还能对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的发展产生促进的作用。通过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可以收集到人们大量的资金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对于银行来讲,能够对大众的投资方向,资金流向进行了解,也能够更好地明确民众的需求,通过这种商业银行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三)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注重客户服务

在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办理上,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审核期,中间的环节比较的烦琐,运作的成本也比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做出相应的改进。对进行贷款业务办理的人员或者说企业简化中间的流程,进行业务上的创新,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提高业务进行办理的效率,缩短办理所用的时间,加快放款的速度。同时还要提高银行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业务办理消费体验,对其中的潜在客户进行挖掘,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重视对信息的收集,创新服务

面对着飞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商业银行不能仅仅的只是将进行网点柜台办理的业务放到网上银行上。互联网金融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的金融经营的模式,互联网的大数据储备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所以要针对互联网金融能够获取大量资料的优势,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网上银行的信息收集,改善业务结构的基础上,增强与客户的交流沟通。相对于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在客户数量上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相对的系统比较完善,服务比较好等。这些优势在一定的时间内互联网金融不能快速的与之并肩,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解,在获取客户信息的同时增强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对一些商业银行新推出的一些业务及时地进行告知,从而更好地和互联网金融进行资源上的竞争。

(五)加强监管,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体制

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体制应对目前互联网模式下时常出现的欺诈现象,通过构建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方案,在出现类似的事件时能很好地应对。不断地对υ盾的使用方式进行优化,简单操作,同时也要加强对υ盾的发放、网银的注册等相关要求,对于这种领域重点的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06)

[2]沈悦,郭品.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金融研究,2015(03)

篇6

关键词:金融时代;网络金融;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这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网络金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支付和操作手段,由于网络金融所具有的高效、便捷、精确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有技术层面、培训层面的滞后,也有制度层面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1.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技术需要规范化、标准化

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行业在自身发展中的一个创新阶段,目前大量的金融业务都需要通过网上操作来完成,特别是网上银行、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网上金融交易等业务,在最近的十年发展迅猛。但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互联网的快速应用,不少配套措施跟不上,暴露了很多安全隐患。特别在技术层面,安全技术的应用缺乏必要的标准。金融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缺乏充足的测试时间,系统经常匆忙上线,常会留下漏洞和后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技术上需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定网络金融安全标准。

2.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必须跟上

由于互联网内的金融业务不断扩展,经营项目由人工服务不断向电子服务的转型,需要更多的技术操作人员对客户进行指导,特别是一些复杂的计算机操作,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增加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结构来说,全面提高互联网环境下的工作水平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网络金融安全教育亟需加强

最近的金融机构泄露客户信息事件,表明网络金融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加强自律,严格遵受法律,坚持职业操守,严守客户的个人信息。由于网络环境是连接全球的,大量的信息在网络通道中可被迅速扩散,一旦信息泄漏将难以挽救,由此导致整个网上金融操作系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对普通民众的网络金融安全教育,指导网络金融使用者树立风险观念和安全意识、了解各种保密安全工具和手段。

4.网络金融的监管制度需要改革

当互联网进入金融领域之后,金融业务的各项操作和管理也面临着全面升级,对它的监管体系都需要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无缝对接。要想很好地实现监管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监管机构需要引进更多的既懂网络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以加强监管能力。对于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5.金融监管法制的革新

网络金融的变革日新月异,而且金融通过网络进一步被虚拟化。价值创造的形态完全不同与传统金融,虚拟货币、虚拟信用和虚拟资产的价值创造速度前所未见。由于立法的不完善,监管机构会难以分清什么是金融创新,什么是金融诈骗。最近的非法传销机构利用网络进行金融诈骗的大案频出,原因还在于有关部门的执法能力不足,导致此类违法犯罪难以在早期发现。往往一发案,就是大案。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前瞻

1.网上业务将不断完善,竞争更趋激烈

目前,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已经开展了多项网上业务,其中操作比较成熟的有网银支付、网上金融交易等等,特别是网银服务,给更多工作繁忙的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网上金融交易也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由于其能够很好的解决地域问题,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为人们及时把握商机提供了无限可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上金融市场的成熟,互联网金融也将进入更为复杂的局面,多种平台共存,多个市场并存,金融竞争也更趋激烈。

2.网络金融的价值进一步扩张

网络金融在实质上是给金融业创造出了第二个市场,因此其价值创造能力可想而知。网络的虚拟性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创造速度,必然导致价值的扩张。但是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泡沫和更大的价值毁灭。因此对它的价值扩张,要始终保持必要的谨慎。

3.立法工作更为复杂反复

网络金融的立法难度将远远超过传统的金融立法,立法者多数不了解互联网技术,或者说只懂得基本的应用操作,而并不清楚其内在机制及其优缺点。这导致立法过程纷繁复杂,极其艰难。再加上问题本身的反复性,像实名制和信息泄露问题的冲突,可能就是一个两难问题。体现在立法上可能难以形成共识,因此网络金融立法的曲折在所难免。

三、结论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速度非常惊人,其本身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速的。我国金融业与互联网领域的不断融合,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这一发展方向,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并把握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苑青.如何完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J].财经界,2010(14).

[2]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2(03).

[3]李君.网络银行的中外比较、发展趋势及策略选择[J].金融论坛,2002(06) .

[4]高建平.上网取胜:新兴商业银行发展之路[J].发展研究,2000(07).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农村信用社 马龙县 农村金融

一、马龙县农信社的发展状况

马龙县农信社属一级独立法人金融企业,业务经营范围主要有储蓄、贷款、结算、票据及其他业务,服务范围为马龙县城乡。2014年末,全县农信社共有营业网点13个,服务马龙县3乡2镇5个街道共73个村(居、社区)20.6万人口,服务面积1,614平公里,现有职工130人。马龙县农信社的市场定位是: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4年末,马龙县全县4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5,043万元,其中,马龙县农信社有各项存款358,797万元,当年新增存款71,864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新增量78,542万元的91.50%。马龙县各金融机构有贷款余额301,708万元,其中,马龙县农信社贷款余额230,388万元,当年新增贷款36,871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新增量49,332万元的74.74%。

马龙县农信社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属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统金融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外延了营业服务,如马龙县农信社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属于这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这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具有跨行转账、缴费、理财、放款、机票预订等功能。2014年末,全县4家银行有银行网点20个,其中农信社有13个,占网点总数的65%。城区范围有营业网点9个,其中马龙县农信社有5个,占城区网点数的55.56%,乡镇有网点11个,其中马龙农信社有8个,占72.73%。全县有自助银行18个,其中,马龙县农信社有自助银行13个,占全县自助银行数的72.22%。全县农信社有个人网银5,163户,企业网银354户,个人手机银行4,366户,企业手机银行119户,网上银行交易达60亿元,电子交易业务笔数占总业务笔数的69%。

二、马龙县农信社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科技薄弱不具备互联网金融研发条件和能力

马龙县农信社机关有9个部门,共39人,其中科技信息部仅3人,占全县职工数的2.31%,科技人员与业务发展要求不适应,科技信息部主要承担全县农信社的网络、电子设备、自助银行、POS机维护及贷记卡和电子业务的推广,科技信息部没有科技研发条件和能力,电子科技研发主要依靠云南省农信社。马龙县农信社科技业务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人员数量不足;二是科技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人员没有电商从业经验,不具备互联网金融发展研发能力。三是马龙县农信社的电子科技依存度较高,主要依托省农信社的科技技术。

(二)业务创新存在体制短板

由于马龙县农信社属于县域法人中小金融机构,与其他银行业务发展竞争面临体制短板,主要表现在:业务合作层次低。在业务协调推广上,由于其他国有银行的总部设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对国家各类政策信息掌握准,经营合作层次高,业务推广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业务拓展效果好,成本相对低。如各国有商业银行可与证券公司开展理财合作,但由于马龙县农信社属于县域法人企业,不具备与中央国有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的人缘、地域及科技优势;大型基础建设难以切入。在监管上,由于受单户贷款比例的限制,按照监管规定要求,单户贷款比例不得超过法人资本净额的10%,由于马龙县农信社属于县域法人企业,资本总额与国有商业银行资本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争取支持大型基础项目建设上,农信社与商业银行不在一个竞争平台,如马龙县农信社2014年末的资本净额为2.4亿元,最大单户贷款额度只能到达2,400万元,在基础项目建设上与商业银行相比处于劣势;服务管理专业不高。在服务管理上,商业银行业务分工细,能够做到专人专职,人员分工较细,马龙县农信社由于人少事多,有的营业网点仅5人,只能基本满足营业要求,管理人员一职多岗,管理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业务员,管理相对粗放,业务的专业性及专业水平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不足。在科技创新上,马龙县农信社科技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滞后导致金融服务层次低、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短板,亟待改进和提升。

(三)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

截至2014年末,马龙县农信社有职工130人,从人员分布看,机关有职工39人,营业网点有职工91人。从员工职业资格结构看:中级职称21人,占16%;初级职称53人,占41%,初级职称以下56人,占43%。从员工文化结构看:本科学历60人,占46%,本科以下70人,占54%。从员工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31人,占24%,30至40岁26人,占20%,40至50岁51人,占39%,50岁以上22人,占1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马龙县农信社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在管理层中尤其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管理高端和专家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传、帮、带的方式,没有跨界人才,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不适应。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农信社冲击较大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向传统金融业发起了挑战,将对传统银行的中介支付、管理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金融脱媒支付作用被弱化

互联网金融会加速金融脱媒,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之所在。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融通双方不再需要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机构来完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农信社是提供支付、汇兑等金融业务,承担支付中介的作用,目前,这支付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一是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的支付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深受用户的喜爱,对农信社传统支付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2013年末,全国已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50多家,交易规模达17.9万亿元。二是支付功能多样化,这与马龙县农信社的中间业务产品少形成了鲜明对比。

(六)客户流失收入减少

农信社的获利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获取利差以及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收取服务费。互联网金融推出支付、理财和融资业务后,客户直接参与金融活动越来越方便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客户,特别是年轻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银行分工和专业化服务被弱化,互联网金融在与农信社在内的传统银行抢客户、抢业务、抢市场,对农信社的盈利渠道和盈利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七)营管理迫于转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金融管理方式发生极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信社传统的存款、信贷、结算、风险等内部繁杂的管理流程将变得简单化和合理化;二是传统银行对经营网点的高度依赖性变得淡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将得到优化;三是传农信社统的经营理念、经营方略、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等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金融管理方式将更加明确,农信社传统的管理方式迫于转变以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应对互联网金融策略措施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马龙县农信社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学习互联网金融特长,改变传统经营理念,加快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一)创新转型策略

产品创新。在巩固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同时,创新担保,解决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如开办农户联保贷款、农村建房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物业经营权质押贷款、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通过信贷创新,解决“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通过创新,探索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新产品,为“三农”提供多元化、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通过创新,充分发挥马龙县农信社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灵活性,把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客户更愿选择农信社。

服务创新。围绕“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要求,做实做精“零售”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服务。对重点产业、特色农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实行“一户一策”、“一企一策”的差异化服务,根据农户和企业特点,探索适合客户服务的新方法。对有潜力、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农户或企业,应从服务一户延伸到服务一个产业链,主动服务被商业银行边缘化的小客户、小市场。扶持成长型客户,重点客户要重点扶持,如重点扶持已实现电子商务转型的中小企业,引导支持从事传统农业的客户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转型,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向服务新型业态转型。对农信社经营网点进行整合,细分客户服务,打造“支农”、“支小”专营网点,实行“一社一品”服务,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的精细化。

抓好客户体验服务。在没有互联网的时期,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即买的没有卖的精。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商品价格更透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和话语权。马龙县农信社应突出服务的人性化,发挥应用路径依赖定律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感知、有分享能力的年轻客户群,通过向客户提供免费的业务,引导客户加深对信用社的认知度,服务中及时捕捉信息源,紧紧抓住区域特色业务需求,因地制宜满足客户要求,把特色业务做亮、做大、做强,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开发农信社网贷平台。在业务隔离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建立网贷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筹集农户闲散资金,再把资金提供给客户,马龙县农信社收取中介服务费。

(二)支付保卫策略

互联网金融冲击了是农信社的经营方式,移动支付对农信社的结算支付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抢抓移动支付业务是农信社应对互联网金融转型捍卫结算支付职能的保卫战。移动支付的范围很广,仅就马龙县金融市场的缴费业务而言,目前有水费、电费、电话费、交警罚没、公交充值、电视收视费、物业管理费、商场购物以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缴费项目,可将农信社的网上银行与门户网站整合为网上营业厅,进行功能及流程改造,打造互联网金融门户。加强移动及网上支付项目的维护,扩大支付覆盖面,让客户能够随时随地随心转、随心付,提高网上银行及客户端的客户覆盖率,抢抓客户资源。

(三)平台建设策略

与电商平台合作,成为客户和电商平台的中介者,由电商平台获得数据资源。农信社有大量的优质农户资源,如农产品经营店、种植户、养殖业,专业合作社这些都是农信社的合作优势。开展与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通过合作,从核心企业中获取交易数据,从下游企业金融服务入手,然后通过向上游企业提供理财、结算、信贷等综合服务。以网点为中心建立半径综合服务圈,农信社要发挥网点优势和人缘优势,开展精准营销。如针对特定商户,通过金融识别,把他们引导到线上,提供线上线下闭环服务,实行资金信息收集,从而降低成本。

(四)服务创优策略

加强营业厅管理,建立大堂经理制和全员轮流做大堂经理的制度。随着农信社电子业务的快速发展,农信社的电子设备不断增多,引领指导客户办理电子业务成了营业厅的一项重要工作。把综合业务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营业大厅,通过大堂引导服务,为客户提供互联网体验。农信社要从传统的柜面服务转变为大堂服务和自助服务,引导客户使用新的金融服务自助机具,把柜面服务转变为自助服务,营业服务时间由8小时转变为24小时,方便客户。建立全员员工轮流做大堂经理的机制。从领导到员工都要轮流做大堂经理,通过担当大堂经理发现客户服务中的不足,进而完善服务;通过担当大堂经理发现业务操作管理问题,进而完善制度;通过担当大堂经理才能树立全员服务的意识,进而提高服务意识。

(五)优势巩固策略

做实做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传统优势业务。巩固农村市场,做到“农村市场寸土不让,城区业务分毫必争”。通过“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的评比创建,逐户、逐村建立农户经济信息电子档案,为农户贷款发放提供信息决策。通过评比创建,引导农户诚实守信,引导农户获得信贷。通过评比创建,对“信用户”、“信用村”给予一定信贷优惠,对“信用户”、“信用乡(镇)”给予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不轻易为其他互联网金融拓展农村市场留下空间和余地。

(六)科技领域策略

科技领社就是要加大自助设备投入和电子银行建设,逐步实现传统业务转型。以马龙县农信社的惠农卡、惠民卡、惠商卡为媒介,推广手机银行放款和贷款回收,贷款发放实现从传统的客户到网点申请到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就能办理。大力开办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短信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电子商务服务等业务,大力推广和拓展POS机、惠农支付业务、惠农卡、惠民卡、惠商卡、贷记卡等电子结算业务,实现传统柜面服务向高效、方便的电子银行服务转变,实现传统的现金服务向结算服务转变,实现从传统业务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过渡和转变。

(七)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人才是第一要素,一是要制定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引进有经验的互联网专业开发的专家型人才、资源型人才,逐步实现人才专业化。让其充分发挥互联网专业才能优势,弥补农信社传统业务的不足。二是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干部员工素质,全员都要学习高科技,掌握专业知识,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培养一批符合现代银行发展的专业人才。

四、结论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农信社要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势利导,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这一历史时机,通过跨界合作、科技创新、经营转型等措施策略适应新的金融发展要求,只有不断地改变完善自我,才能形成农信社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益.浅谈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2014年6月.

[2]崔成伟.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0期.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篇8

关键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影响

一、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变革性特征

(一)提供了更便捷性的服务模式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爆发性增长,选择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也日益增多。第三方支付首要职能是支付中介,它通过整合各商业银行的支付接口,成功为批量商户和各家银行之间搭建了的结算桥梁,商户仅需按要求接入支付关口,便可使用该支付平台提供的所有种类的银行卡进行网上收付款,而不必另行和各银行联系、结算,也不必安装下载各银行的认证软件,其注册及使用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客户在将银联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绑定后,交易时只需录入手机收到的动态验证码,或者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密码即可完成资金的划转,交易过程更加顺畅,支付流程大大简化,客户的便捷性体验获得大幅提升。

(二)发挥了移动支付的替代效应

互联网技术和手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使移动支付变得便捷而富有效率。截至2015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9亿,较2014年底增加5455万人,半年度增长率达17.9%。与2014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6.9%,提升至53.7%。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76亿,半年度增长率为26.9%,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1.5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提升至46.5%。预计到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用户持智能手机,不仅实现了网上购物,甚至可以进行实体店消费和满足公共服务的要求,移动支付已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的海量应用,“数字钱包”可以将私密性的个人信息储备于云端,而非实际电子设备上,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任何移动终端访问自己的“数字账户”,而不必担心因设备更新、损毁或升级带来的风险,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相应提高,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强化了对客户的信用担保和增值化服务功能

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发挥了保障交易公平公正的作用。第三方支付在网络交易中代为保管货款,相当于信用担保机构,在买家收到货物并验收过关后,才可以根据买家提示,将货款转给卖家;支付服务商以中立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对交易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维护了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诚信难题。第三方支付提供的信用担保服务和诚信评价服务,解决了制约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商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获得许多符合自身利益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如实现了对交易的实时查询和交易数据的分析归纳、系统对账、银行卡风险控制、与分公司(商)清算资金等;此外,还可以为普通用户一揽子解决诸如信用卡还款、缴纳水电煤气费用、购买保险、车票、电信充值等各种日常服务,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影响

(一)弱化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支付结算效能

近几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利差盈利的模式受到挑战,中间业务收入日益成为商业银行追逐利润的重要方面。和网银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成本更低甚至可以做到完全免费,而且其天然具备操作简易、服务周到等优势,更容易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随着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者的日益增多,必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造成冲击,弱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结算效能。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第三方支付线下模式亦迅速占领市场,他们通过POS网络建设和为客户办理代收费以及充值服务等,与商业银行在线下形成竞争,掠占了传统商业银行线下支付的部分成果。同时,第三方支付还陆续开展了保险、基金等金融业务,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基金的申购手续费比较低,有些甚至不到银行的一半,在与银行的直接竞争过程中并不落下风。

(二)对商业银行传统支付渠道和竞争格局造成冲击

商业银行的产品具有提供和分配的双重性,一般是直接面对客户。因此,对金融产品设置销售网络是商业银行最普遍的渠道选择,设置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和发展零售业的重要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消费者金融行为和思维观念的重大改变,导致渠道和产品的界限逐渐模糊,近几年甚至出现了渠道产品化的发展趋势。比如,各种“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呈井喷式出现,其实质就是依靠一种产品推广了一类渠道。在互联网模式下,渠道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在联系消费者,加强营销管理,还表现为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产品进行包装创新,通过标准化载体建设满足金融客户日趋复杂多样的消费需求。银行渠道和金融产品的融合,也推动了银行在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上实现了变革。一般来说,中小金融机构受困于网点少,客户数量有限,在与大型金融机构直接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由于中小银行有更强烈的意愿寻求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充当资金结算的后台,这种以第三方支付做前台、中小银行做后台的运作模式,可以有效克服渠道少,产品创新难的限制,使中小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与大型银行博弈的筹码,有助于打破大型银行主导金融市场的格局。

(三)对商业银行线上支付营销模式提出新挑战

客户资源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银行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体现在对客户的争夺上。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必然会分流商业银行部分线上客户。银行对线上线下客户的发展模式是根本不同的,发展线下客户一般要依赖客户的聚集区域,生活习惯、交通方式等方面,银行主动营销的难度较大,需要被动等待客户到柜面办理。因此,获取线下客户的主要还得靠多增加网点、多铺设自助设备等物理渠道。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源和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营销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受到物理网点数量、销售成员人数、激励约束机制、总体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影响,各银行通过线下模式主动获取客户的成效有限。而线上模式则不同,客户体验线上模式更多是追求快捷的支付方式和低廉的成本付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正是因为其满足了客户的此类需求。对银行而言,若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营销模式照搬物理渠道营销方式,恐怕难以吸引到客户参与其中,更遑论实现满足客户需求、培养客户重复使用习惯等目标。若以网站访问量、客户注册量和登录频次、商家交易的活跃程度、移动终端的下载量、消费者停滞时间等为考量依据,银行线上渠道与互联网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三、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建议

(一)改进支付服务体验,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各银行机构要逐步改变传统经营思维和支付模式,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所提供更加契合客户需求的服务留住客户。商业银行的网点改造要引入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实践中可以将不涉及现金收付、相对标准化的业务整合到智能机具,并改进业务流程,大量的步骤通过后台操作完成,给客户展示简约的入口,使客户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大大简化;通过提高业务办理自助化程度辅以智能的分流方案,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通过布局全新的智能机具和满足客户直接接触式的体验。同时,在交易流程、网银支付、业务查询、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推出符合客户使用习惯、满足客户需求的支付标准和模式,真正成为客户身边的银行。

(二)重视非结构化数据整合,实现支付互联网化

商业银行在开展支付业务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价值更高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发掘高附加值的增值项目。在信息应用和经营管理中,可以通过建设多层次的数据提炼和应用体系,为客户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支付渠道自助化、现金流和信息流相融合的一站式体验,满足客户不同需求。要使数据更好的满足对外信息披露以及内部支付管理、研究和发展方向的需求。根据数据管理的流程、信息技术和服务平台等内容,切实有效促进数据共享、提高支付数据利用价值。要发挥数据分析对支付产业的推动作用,可借鉴互联网先进技术,通过对零散、无序的海量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解释和建模,发掘数据背后的规律,最终作出符合其核心利益的抉择。

(三)找准差异化竞争点,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支付结算渠道

商业银行应顺势而为,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差异化竞争点,积极推动业务发展转型。在支付渠道建设上,这种转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和深化线上渠道,比如大力发展网上银行、开发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创新直销银行业务,以及实现线上业务整合和品牌效应;二是线下物理网点建设要借鉴最新业态发展经验,推动网点向系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业务实践方面,部分银行在支付渠道拓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近几年来,该行加快了金融互联网化的进程,特别是针对线上渠道发展,强化了移动支付的推动作用,通过线上渠道效能提升和产品服务创新,其电子银行替代率已达90%左右,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年均增长5倍以上,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了支付渠道的不断拓展。

作者:孙勇军 肖培连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何燕岗.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西南金融,2012(3)

[2]俞艳波.第三方支付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5)

篇9

【关键词】金融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网上银行贷款 优势

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成为银行界关注的焦点,并加速向传统金融产业渗透,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家银行开始重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逐步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中小企业网上银行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快速推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加上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达到6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60%、57%和60%;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总数的85%;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

二、国家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指出,将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支持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2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上指出,将持续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

不难看出,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对于银行来说,如何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留住优质客户,将决定着银行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三、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现状

(一)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等因素是限制发展中小企业信贷的瓶颈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但贷款总量所占占比为20%。银行贷款业务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和实地调研形式,通过抵押和担保方式对企业进行放贷。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管理不规范,银行不同规模的贷款评估审查成本上升,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大企业放贷。尽管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境,银行虽然努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但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等因素是限制发展中小企业信贷的瓶颈。

(二)新兴的中小企业网上银行贷款

随着中国首家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浙商e银行在正式上线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中小企业网上银行专门提供服务;如:中国民生银行的中小企业E管家、杭州银行的小企业网上银行贷款、浦发银行的中小企业自助贷、华夏银行的小企业网上银行等。通过开发新的贷款技术,依托数据化运营,提高中小企业服务渠道,降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经营成本,已成为银行和客户的迫切需求。

四、开展中小企业网上银行贷款的必要性

(一)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市场细分,创新电子服务渠道,满足中小企业及小商户银行业务需求

针对中小企业公私不分,财务制度不健全、业务相对简单、交易金额较小等特点,在中小企业网上银行中实现公私一体化账户集中管理、公私一体化业务服务、简化业务授权方式,提升客户体验。

(二)中小企业网上银行实现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功能的融合和优化,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目前企业网银针对财务制度健全大型企业建设,在操作上较繁琐,业务功能多,不能完全适合中小企业要求。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做,在安全的前提下方便业务操作,将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的资金划拨、工资、账户管理、转账汇款、企业理财、银企对账、电子商务、网上自助贷(贷前、贷中)业务都在网上银行上办理。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五、发挥中小企业网上银行贷款的优势

(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足不出户完成在线申请,增加贷款客户资源

大企业一直是银行眼中的“香饽饽”,往往都派驻专门的客户经理,可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初次与银行打交道的小企业,往往面临着“不知道找谁”的难题。网上银行贷款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无需与客户经理面对面,通过网上银行就可以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进行贷款资料的提交,一次性获批贷款额度,以网银的方式进行贷款的发放和偿还,同时,也可以为一些潜在客户提供网上申请贷款渠道,增加贷款客户资源。

(二)网上银行贷款流程简单,节约运营成本,提升渠道利用率

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贷款可以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对于小企业来说,便捷是最大的裨益。通过网上银行贷款渠道,小企业可以预先提交贷款申请基础资料;银行收到资料后,在限定工作日内派出客户经理直接与客户进行接洽,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情况,缩短贷款周期。

(三)健全网上银行贷款资料,真实再现企业资金状况

网上银行贷款申请资料除了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础资料外,还可增加客户明细报表录入,根据贷款不同可选择提供主要明细报表:存货明细、长期投资明细、固定资产明细、应收/付账款及账龄、借款明细等贷前调查需要提供的材料。

(四)量化风险指标进行批量化、专业化放贷

银行将中小企业共性特点和风险总结出来,制定合理、标准的量化风险指标,在网上银行给每个申请贷款中小企业评估打分后进行批量化、专业化放贷,既防范风险又降低成本。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支付宝 商业银行

二零一四年三月我国召开了“两会”,会中,国务院总理指出,让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以及迫在眉睫;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要大力的扶持以及良好的监督。互联网的到来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互联网的到来到今天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网联网结束的从少到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到如今互联网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是指移动设备的通讯技术与传统银行业务相结合的新领域,其中主要的功能包含资金管理、信用借贷、转账汇款、保险产品等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的办理。从广义上说,是指互联网金融机构,比如包含: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金融、P2P网贷等等,从狭义上说,互联网金融包含虚拟化货币、电子化货币,也就是用资金融通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来提现的虚化的金融。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

在一九九八年,北京首信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支付已在我国发展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二零一零年的五月,第三方支付行业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入许可证,这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了规范发展之路。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在其行业中出现了一大批发展良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银联支付平台、支付宝支付平台、拉卡拉等,这些支付平台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了,其不仅覆盖了行业支付与个人支付,还覆盖到银行卡业务。

(二)P2P网络借贷

目前P2P网络借贷是时代网络的产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房贷要求门槛高、放款慢、成本高。在这种金融时展下,促使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产生,互联网具备了极大的数据网络系统,能迅速的反应借贷双方的需求信息从而进行信息匹配,这样极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因素。

(三)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就是大众融资,具体是指:一个创业项目的发起人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吸引投资者对其投。当前,众筹融资这种新型的网络筹资模式已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过传统筹资模式,很多金融机构或者投资机构也开始把眼光瞄向众筹融资。很多富有创意、拥有创新技术却缺乏资金的中小公司或者个人把自己的产品或者创意投放在众筹融资平台上来吸引大众对其投资,这种新的融资方式已经完全的排出传统融资模式的高端化,成功的转向融资的大众化、平民化、普通化。根据市场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活跃在我国的众筹融资平台已经有二十多家。其中以天使汇平台为例,截止到二零一三年的十月为止,这个平台一共完成了七十多个融资项目,融资金额高达二个多亿。

(四)互联网货币基金

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三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同心协力,通过推出余额宝,余额宝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直接转入支付宝中,由于余额宝的推出,其利率是远远高于银行的活期利率,这使许许多多的民众将钱直接存入余额宝。余额宝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利率的数十倍。而且可以随时取出,因此诱惑极大,促使民众将活期存款直接划入支付宝中。因此在近半年的时间,余额宝的资金已经超过一千亿元,其用户数额超过三千万。因此余额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只超过一千亿元的基金。

三、支付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业务竞争

支付宝的交易平台抢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支付宝对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是极大的,其中冲击最大的是有关于银行转账汇款手续的费及佣金等收入。

支付宝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由于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不断壮大,将可能占据网银的市场,第三方支付可能转变成网上银行的可能性,二零一四年三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选举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我国民营银行的试点企业,这种第三方支付民营行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力到底怎么样,目前还不可预测,但是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开阔金融业的一大壮举,我国我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资金竞争

资金的正常运转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资金是正常运转是银行正常运转的经营根本条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用户的存款,同样支付宝目前也在变相的进行着收纳存款的功能,买家付款到买家收货这段时间,其资金一直处于支付宝交易平台中,这相当于在银行用现金存款,虽然每笔金额不多,但是数以万计的数量积累起来,那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据,另外,支付宝可以存在着储存的功能,支付宝的金额都是从银行卡里面充值进去的,支付宝拥有数以亿计的支付宝账号,其储存金额的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同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支付宝虽然具有了银行的储备功能,但是支付宝不能动用这些冻结的资金,银行同样也是如此。

(三)功能之争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飞速发展,支付宝不再是进行简单转账汇款,而是开始涉及到渗透到资金管理、信用借贷、转账汇款、保险产品等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的办理。目前各界人士担心支付宝可能会替代传统商业银行的可能,其实这是庸人自扰。至少至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第一点,从上文的劣势分析可以得知,支付宝的生存完全依赖于银行的支撑,离开银行的支撑,支付宝几乎存活不下来。第二点,在进行支付宝交易支付时,支付宝平台需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交接,其支付宝卡不能直接在ATM机直接取现,就算取现,同样需要银行卡的协助。第三点,商业银行对支付宝实行着监督管理的效果。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应正确看待挑战,积极应对挑战

国有商业银行是目前我国唯一能收纳现金存款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其主要业务是收纳存款业务以及借贷业务,目前,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极大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使得部分的商业银行存款流失到互联网金融机构中,给客户带来了思想转变,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飞速发展,渐渐互联网金融企业将有部分业务方面替代银行的业务,这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要学会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思考以后的发展走向,同时选择跟互联网金融企业相互合作,同样从对方去汲取对自己有利的经验及条件,扬长补短,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而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领先机。

(二)提升客户体验指数,以技术满足客户需求

金融业的飞速大战离不开庞大而又发复杂的数据分析,上文中得知支付宝利用阿里巴巴集团原来拥有客户网络资源,另外阿里云的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促支付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其积累是资源以及客户数据的庞大的,同样很多基础实施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大修改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学会用技术来提高自身产品的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三)制定大数据战略,打造电子商务的合作平台

阿里巴巴小金额贷款与余额宝左右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成功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阿里巴巴集团积累了近十年年的客户数据资源,拥有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能精确的把握好客户的真实需求,能准确的判断市场的需求,从而能降低自身的风险,因此阿里巴巴集团的庞大而又复杂的金融数据已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我国商业银行想推进金融机构的创新,但是由于没有阿里巴巴集团的庞大而又复杂的金融数据;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数据,这将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互联网的创新。

(四)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实现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企业想要发展,那么企业必须要学会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发展中、体制改革的状态,目前交通与国有银行的垄断行业逐渐的像民营企业进行开放,银行与除银行外的金融机构的牌照审批越来越轻松,同样颁发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近年来,国家金融规定允许发展民营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12

篇11

一、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突破了传统银行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用户效率,已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竞争的大势所趋。据权威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2015年12月3日的《2015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40%,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32%,电话银行用户比例为23%,微信银行用户比例为18%。调查显示,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在二级城市增长最快,与一级城市差距在不足4个百分点,逐年缩小,而三级城市与一二级城市的用户比例差距依旧很大,呈现数字化鸿沟的特点。

同时,2015年,个人网银活动用户比例为87%,与2014年相比无显著变化。交易用户比例为59%,较2013、2014年大幅下降。综合其他研究数据,报告指出,交易用户比例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交易场景移动化,PC端的交易需求降低;用户偏好使用更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手机银行的替代作用。2015年个人手机银行出现爆发式增长。用户一旦习惯使用手机银行后,对网上银行的使用需求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了一定比例只使用手机银行不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

用户在最近一年内在,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主要有:查询余额与交易明细、网银支付结算和转账汇款三大业务,最经常办理的业务也为这三大业务。用户购买银行渠道投资理财产品的比例为29%,进行跨行资金归集的比例为8%。

调查发现,刚开设网银的客户,会把适用性当做首要考虑因素,而意向用户更注重网银的安全管理。因此,网络银行的风险问题是影响网络银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网上银行风险基本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环境风险、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和客户操作风险。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是,网银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对应的风险监管体系未建立。目前,我国网银由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此外,还受信息产业部、公安部以及新闻出版署的管理,负责网上银行的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新闻管理,但未建立专门的网银行业管理组织。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网上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通知三个层面,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制度保持一致。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的网上银行技术已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开拓了网上银行业务。控制技术风险一直是各个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从业务角度看,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降低了网上银行的风险,风险的降低带来的是网银业务的增加。但网银业务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一)对网银的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我国关于网银的基本理论、管理框架、推广手段、发展模式、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对于网络银行的认识,依旧是销售传统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另一种渠道,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发展网络银行的业务,缺乏宏观的科学规划和运行模式的设计。

而在网银的组织管理层面,只有少数银行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如电子银行部或网络银行部,大部分国内银行依然将网银业务的管理按条块进行划分:技术由科技部负责,业务由业务部负责,结算由会计部负责。扁平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等依旧停留在理念上。

(二)薄弱的产权意识

由于网银的业务与计算机的信息网络技术密切相关,同时金融交易量大、专利权的潜在收益高,与之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便成为了一些跨国银行和公司争夺的热点。国外一些公司和银行(如IBM公司和花期银行)不仅在本国就其的网络银行产品组织和销售方法、支付结算系统及网银的风险监测、安全管理等技术申请了商业专利,并且在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申请,一部分已被授权。从战略的角度来看,随着网银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商业方法专利将会成为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有力竞争的一个手段。届时,国内银行将被迫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或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协调

我国的网络银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隔离,建立的行业协调机制,但并未真正有效的运行起来,商业银行间的沟通和协调不足,这也导致网银整体运行的效率降低。宣传缺位导致网络银行的总体客户规模有限;网银的平台技术障碍导致交易效率低下;信息交流与风险共防意识缺乏导致系统风险高。

(四)监管力度不足

在日常管理层面,缺乏必要的规章,监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检查工作因此难以落到实处。在风险管理层面,过于注重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管理,而忽视了对网银发展的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监管。对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监管缺乏相应的风险识别、监测、评估和处置手段。

三、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为了促进中国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快速发展,解决在环境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和客户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借鉴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强网银的硬件及软件建设

加强对网上银行硬件及软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防火墙技术,是网上银行对外接触的安全系统。基于它的访问控制及地址隔离等功能,主要用于检查和控制网络系统的数据,确保网上银行资源及信息的安全。第二,针对入侵检测技术而言的,这一技术的运用功能主要在于在实施入侵检测的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卫。这一系统一般是由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组成的。第三,针对防病毒系统,这作为最基本的措施,所常见举措有及时升级病毒版本和信息,并及时获知服务提供商及其信息安全机构动态,并能相应地作出反应。

(二)有效的控制外部资源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部技术厂商逐渐地参与到银行的电子化业务中来,这也是未来网银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些外部技术厂商有些是一次性地对银行提供机器设备,有些是长期性地提供网银的技术支持。这些外部资源在为银行运用高科技实现快捷服务的同时,也使得银行的业务机密暴露在公众环境之中,增加了风险的传播渠道。以《金融服务业中外部资源的管理指南》为例,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有效控制外部资源风险:第一,对服务提供商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对财政状况、声誉、审计报告及相关资质证明等方面的考证,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确保服务提供商提供安全、优质、持续的服务。第二,可以通过书面合同的订立明确银行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合同中明确对服务提供商所应提供的服务及应达到的服务水平、银行所拥有的对服务提供商的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测的权利等内容。第三,银行本身也应该对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进展内容及实施的安全系统随时进行监察,以确保服务提供商能够确保安全审慎地提供服务。

(三)防范技术外包的风险

银行的技术外包业务可以带来降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外部不可控性的风险。减少此类风险的举措有:银行管理部门应有效监督服务提供商的运做能力和经营业绩;保证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并形成书面合同;同时,还应具备临时更换服务商的应急安排。银行应检查服务提供商保护敏感数据的策略和程序,对其供应商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可以达到内部运作的安全等级。

(四)客户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银行应将网上银行交易的具体风险和交易的操作规程对用户进行披露。我国网银用户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在使用网银时缺乏自我防范意识,不注意对网银账号和密码的保护,将其泄露给他人,或是将密码设置为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猜出的数字,或者是在公共场所例如网吧随意登陆自己的网上银行,造成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被盗取。因此,要加强对网银用户操作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如网银交易的具体风险、操作规程、交易环境等,防止被钓鱼网站或手机短信等所骗,从而使资金“被盗”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金泽.网络银行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论坛,2010,(8).

[2]尹龙.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和监管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10)

[3]于南.谈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的监管[J].中国审计,2010,(6).

篇12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一)用户的快速增长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用户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中小型的投资散户,但是中小型散户对于资金要求高的金融产品是难以办得到。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雨后春笋的衍生,银行为了减小其带来的风险,只有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完善的方向做努力,促进客户的增加。

(二)品种不断完善

许多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自己的强项,占领并且稳固了电子商务市场,而银行业通过建立的大型商务平台则对于拓展银行自身业务和了解客户需求和信息有着重要意义。而通过这一块全方位的建设和积累,在市场上迅速的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同时那些中小型银行也一样在开发这一方面的业务,为了抗衡大型金融平台,只有更加用心的去开发和完善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交易成本降低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产品,更多的是交易成本的降低。网上交易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智能化的交易模式下,会节约出大量的人力成本,需要更少的人工服务,而用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去替代,不仅提高了服务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降低了交易成本。

(四)利基市场优势

科特勒定义利基市场为“虽然很小但是却没有被经营和服务的很好的市场”,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并不会因为客户的大小去忽略客户的需求,更不会因为应帕累托所言的80/20法则所限制。从而更容易获得更高的口碑,可以吃掉那百分之二十的客户并且拥有百分之八十的金融需求量和较高的信誉度。互联网金融不仅如前文提到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给庞大的客户群体以更好的体验感,而庞大的客户群体更支撑了许多衍生出来的业务和项目所需要的特点,即大型企业和平台难以拥有的灵活性。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

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金融行业掀起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全新模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互联网金融系统体现出高效、便捷、精确等等特点,整个金融系统都处于比较快的运行状态,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技术层面的落后,监管层监管力度不够,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技术规范化、标准化

目前大部分的金融业务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操作的,包括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以及网上金融交易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在整个社会普及的同时,技术层面所暴露出来的关于泄露客户隐私的安全隐患问题在持续上升,并且整个互联网金融体系在安全技术的应用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金融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太过仓促,缺乏足够的测试时间,系统的不完善经常产生客户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技术上需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定网络金融统一的安全标准。

(二)网络金融技术人才的缺失

21世纪,人才依然是不可缺的宝贵劳动力,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持续发展,众多业务已经处于从人工服务快速向电子服务转型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员对客户进行指导,在网络金融业务中,就更需要同时具备金融与互联网知识的人才。一些网络系统方面的问题,不仅涉及到金融领域,对互联网操作这一块更是有高要求。

对于目前我国传统的金融界的工作人员来说,全面提高互联网操作水平是势在必行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一步落实金融机构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互联网时展的、具备高素质的互联网金融团队是势在必行的,除此之外,对于科研力度的加大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多引进科技型复合人才;其次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传播。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知识依然是根本生产力,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金融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建立知识储备库,并且不断进行更新,以此来跟上整个金融界的迅猛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金融机构泄露信息事件的不断重演,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不再是一个能够忽视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都重视起来的问题。当互联网金融机构拥有足够多的网路用户,或者机构整个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级别,一旦出现问题,即使是市场出清也不能去解决这样大规模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还处于快速发展膨胀阶段,各种网络金融工具良莠不齐,市场监管体制还未成熟,监管力度也跟不上,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形势之中,在这种局面下,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监管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金融系统。首先,金融机构应该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职业操守,严守客户的个人信息,其次,互联网金融系统也要不定期进行维护和排查,及时发现安全漏洞,确保在技术层面不出现问题,加强客户隐私的安全保护。当然,政府方面也应采取适当措施,向普通群众科普关于网络安全方面包括保密安全等各种知识,帮助互联网金融全体使用者树立风险观念和安全意识。

(四)互?网金融业务竞争平台增多

目前,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网上业务被研发,其中技术比较成熟的有网上银行支付、网上融资业务等等。比如网银服务,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银行柜面的压力,由于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局限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上交易。再比如说余额宝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吸引了不少客户,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互联网金融的局面也将变得更为扑朔迷离。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各机构,各平台都在不断研发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此争取在这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群日益壮大,目前互联网金融形成了多平台,多市场的多足鼎立的局面。

篇13

【摘要】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若是在几年前提起来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感觉还是新鲜事物,但是现在再提互联网金融,我们会觉得很普遍,特别是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集中爆发趋势,很多以前是传统的行业,或者做实业的都来做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金融行业有钱赚,而且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产生了许多以前没有的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吃喝,互联网+婚恋,互联网+旅游,像是这样的简单的融合会把之前并不是那么贴近生活的事物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带到我们身边,那么互联网+金融相较更是强势,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整体来讲人民的生活水准普遍提高,理财意识已有一定增强,大家都渴望让手中的自有资金流动起来,以财生财,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单纯的放在银行存定期,因为回报率太低,国债也是同理,同时大部分人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投于股市相对于他们来讲风险太高,而恰好在这个关键的时间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 转变 创新 投资

一开始在国内兴起的互联网平台主要是以借贷为基本模式,即传统的p2p平台,用户只需要简单的下载一个平台的软件然后通过绑定银行卡,即可以对自己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说是看好的项目其实来讲信息是不对称的,因为投资者只能够知道预期的收益率和期限,并不能了解到自己的钱究竟投资到哪一个项目上,具体如何运用,这也让一些谨慎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过远远高于其他投资产品的回报率,以及较低的门槛,和较短的流动性周期,还是吸引了许多胆大的投资者,逐渐的在第一批投资者获得较高回报后,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但是这是这种全民趋之若鹜的涌向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恰恰给了一些自认聪明的人钻空子的机会,于是乎互联网金融平台从e租宝到开心贷倒闭一家又一家,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庞氏骗局,充分利用投资者希望高获利的心里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锁效应,把他们的骗局越做越大,其中e租宝最甚在1年半内非法吸资达到500亿受害人范围之广达到31个省市区,犯罪人员其后也承认他们线上的项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没有根据自己编造的,由此可见我前面提到的投资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钱投到哪里去,具体如何运用的背后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然而这样的平台并不只有这一个,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金融平台倒闭的以及发生提现困难的问题的已经超过300家,当然这其中除了像e租宝这样从根本就是为了诈骗资金的平台外,还有一些平台是因为自己公司风控做的不到位,在到期给付时还款人方出现问题导致延期付款,或者无法付款,这时平台可能需要自行垫付,或者针对不同投资者延期,为什么说不同投资者呢,因为有些平台会有办理会员的业务,针对会员会有平台为之担保的服务,这样循环往之,平台本身就会造成本身资产的亏损,不良贷款的积累最终会导致平台负债过多,结果就是平台倒闭或者卷钱跑路。

所以一个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不单单是需要某一方面严格把关,更是需要综合的努力,对于投资者在投资之前要充份了解投资项目,具体我的资金运用到哪些方面,投到那里去我们都需要了解,而且平时我们也需要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不为了在其他地方牟利至少能够运用于我们日常的投资理财中,这就像我们了解日常医学小常识一样重要。对于这些互联网平台我认为首先在监管方面应该加强,首先在平台加入时应该严格审查,其公司过去有没有违法行为以及对其公司股东个人也行严格审查,而且应该明确监管应该是整个过程的不应该是单单在准入过程中监管应该在平时对于这些平台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审查,以确保平台健康运行,此外对于平台本身排除掉了那些刻意为了诈骗而进入的平台外,平台本身在项目的风控上绝对要严格把关,对于项目必须进行切实的考察,谨慎评估风险,因为相对于平台运行的其他部分来讲,风控应该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一个平台运营的根本。随着互联网平台的的不断完善,也有了其他平台的前车之鉴,现在投资者在投资时相比之前要谨慎的多的多,据我了解一些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的员工有些对于自己公司的产品是刚上线就被内部员工抢光,而另一些公司的员工则透露绝对不会投资于自己公司的产品,由此可见一斑。互联网金融平台仍是良莠不齐,创建一个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可能还有一断距离要走,但是这些坏的方面也并不能影响好的平台的成长,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更多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单一的p2p的形式,也就是是说不只是单纯的借贷平台,更多的是将资金与实体投资相联系起来,而且有些公司自身对于要投资的项目进行了投资,甚至公司本身是有自己的项目在运作,也有一部分筹资是投资于本身的项目,这样平台也能更好的更全面的控制风险,也能更深入的参与到实际项目运作中,这样的平台也给予了投资者更多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其投资过程和投资方向是明确的,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以及暗箱操作的发生,这样极大提升了投资者的安全感,随着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产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入其中,这也更好的促进了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超高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原本的金融巨头传统银行,要知道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严格来讲应该是在2013年余额宝出现后就颠覆了以前的传统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余额宝刚刚兴起的时候其收益率在百分之七左右,很多人为了较高的收益将银行的钱存入余额宝中,甚至我都不太记得支付宝是如何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一点点的与我们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到现在支付宝这个软件已经是装机必备的,逐渐的它也改变了我们的支付方式。以前我们出门可能要带很多现金,要带信用卡,而商店大都pos机而现在一改以往的支付方式,出门只带一只有电的手机,吃饭扫码,看电影扫码,买衣服扫码,如果去哪家店不能扫码甚至会觉得这个商家真的是out了,然而支付宝的作用远不在付款这一块,还有转帐功能真是方便的不得了,如果之前还需要用现金来处理小额的还款,现在就是我给你打支付宝,动动手指轻松又方便。而且现在支付宝中的芝麻信用会根据你的平时信用程度给你评分,你不会想到你的信用评分在你租房的时候能够用到,链家和支付宝有合作如果你的信用分达到700租房时可以不需要你提前压若干个月的房租,还有蚂蚁花呗,先花钱后还款的方式其实也与信用卡无异。好的,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对银行的那些业务产生了影响,首先银行最最根本的存贷款业务受到影响,其次银行的支付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网银转账业务通通受到了影响。而刚刚我们只是拿现在影响力最大的支付宝举例,而互联网市场对银行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要知道哪一个资本巨鳄都不会错过在这里分一杯羹的,腾讯的微信钱包,京东的众筹,以及其他各种宝的加入都在把原本完全属于银行的盛宴上分去些许,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形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银行也不会坐视不理的,只能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包括在信用卡的推广上和更多商家合作给予信用卡持有者更多的优惠,以及在理财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以及客户服务上的不断完善。实际来讲,市场上更多的变化以及不确定性对于银行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当你习惯了自己处于无人撼动的地位时,你就会不求上进,停滞不前,而现在这种有竞争有压力的日子,往往能促进创新,产生变革,也是发展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从根本上来讲,银行相对于这些互联网金融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银行用户基数巨大,且有一定粘性,而且现在大多数人认为银行的地位仍是不容置疑的,试想为什么用户会离开无非就是安全利益和服务,现在我们仍对银行的安全性毫不质疑,不过已经有一些风险偏好者投身于高利益高风险的领域当中,因而银行很应该区分客户的风险偏好程度,针对不同客户给予不同的利益回报和风险提示,这样才能够更多元化的留住既有客户群,此外现在人比以前更加注重服务,因而银行更应放低姿态,在服务方面加强亲和度,这也更能增加客户的满意度。银行从本身来讲拥有资金多,同业间拆借更方便,而且受到的监管更全面更健全,这都是其他互联网金融没有的优势,因而他们更需要加强在业务服务上的创新,才能保持自身更强的优越性。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还处于规范阶段,相信经过一系列的整改,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也将更加健康,未来发展也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篇14

总行开展”三好银行”活动以来,我部门也集中进行了省、县行领导动员报告及相关材料的学习,”三好银行”对于我们农商银行的意义是空前的,它作为一个过渡,一个桥梁,让我们从学习走向实践。在要求上做到具体化、明确化。

学习“三好银行”,我认识到在业务知识上需要逐步完善,先学习,后落实,循序渐进,阶段突破。结合个人岗位实际情况,我知道,我需要集中精力努力提升自我,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业务水平。与客户接触文明服务、文明用语做到服务好的要求,理解客户需求,推广新业务、新产品,做到不管什么业务先自己熟悉,自己熟悉后才能清晰的向客户介绍,更好的向客户推广,真正意义上留住客户资源。

在闲暇时间熟读各项规章制度,认识到岗位工作中会遇到的风险点,对风险问题做到预防与防范。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各项业务,不去办理“人情”业务,规避自己在业务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不为单位带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业务,做到自律在业务经营活动中自觉崇尚廉洁。从个人角度出发,为“三好银行”内控好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