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范文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09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1

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2、基础教育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将学生为教学主体,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学,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还有局限,所以不能过于强调自主学习,应将书本知识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接受学习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和调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先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比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影响下形成和确立的,没有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也越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课堂教学: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活动,这两种活动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教师的主导完全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服务。而没有教师的教学,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应有的效率,主动学和自主状态的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主动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规范下进行的学。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发挥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教师确定方向,负责选择内容,积极教给方法,有教师教,有规范,有指导,才是新课改的改革核心。

2教学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一种社会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服务,体现了社会选择和决定教育的理论。这样就决定了学生客体的位置,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个性难以得到真正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我们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发展的主人,要做社会的主人。在这中理念的支配下,基础教育的目的就会自动形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被动适应社会的工具。同时在高度重视学生发展的教育过程中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美好明天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从价值取向上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形式,从而完成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使命…。

3让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应该重视和关爱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注意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学的第一天,学生都是满怀信心和兴趣来学习的,为什么有的学生却越来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师的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泯灭了。教学和教育的不得法,是造成学生

转贴于

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使教学质量真正的提高,才符合我党的教育方针,少数学生的拔尖不是真正的质量。

(2)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机会,包括优秀的和相对落后的学生,提携优秀的学生,帮助落后的学生,教师的心里要装着全体学生,公平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应该覆盖全体学生,创造机会,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思考和提问等机会是均等的,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就感,享受成长的快乐。

(3)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十个手指不一样长的道理,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分层次的,在班级学生中,学的领先的、一般的、靠后的都存在,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不同措施,比如分层提问、分层作业。“提优辅差”要有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制定措施,特别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切实的措施。以激励为主,不是说不要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实施多元评价,看到每一颗幼苗的优点,使其发挥长处,克服不足,在逐渐完善中,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小学阶段的教学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树立起教枵育人的观点,就能有机地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本身就充满了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传授它们,让学生通过听课、观察、感知.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世界观教育。如在讲解约分和通分时.笔者就让学生观察约分和通分前后的分数单位变了,但是分数的大小没变,促使学生感觉到“变”与“不变”矛盾的双方同处一个整体之中,两者即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数学内容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成就,还可以与同时代的外国数学家相比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操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的认识,逐步形成而确立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如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掌握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补多补少,探寻平均数的求法等。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获取知识的乐趣,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篇3

?1.认识观的转变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 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 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 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 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 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 、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3.教材观的转变

?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4.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 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 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利大于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 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基础地位 发展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校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以此为契机,总结已有经验,探索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途径,也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即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对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业务素质而言,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会从更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够珍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升人、生成人,进而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人的品格和精神是知识探求、知识创新发展的源泉。德为先,先治心后治行,治心是根本。文化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指向是生成完善的人,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其不可撼动、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1世纪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即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具备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关心他人、集体为先的良好伦理道德风尚,而这正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新一代人才。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通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等。为此,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3.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单科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在此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思想、有动力没激情。高校人文教育的薄弱和缺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其成长、成才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实现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二是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三是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三、发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过去,许多专业课教学是“见物不见人”,课程只是去讲述“物”的知识,缺乏认识“物”的主体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拉比曾说过:“科学教育应该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进行。这样一种教育还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视野,一种特定的哲学理念,一种社会的理解和从传记角度对人的理解,即对那些取得成就人的成功努力和经历磨难的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已经表明,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方向。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造就学生养成和谐的相互关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真正形成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学生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高尚的人文精神。

2.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系统性也表现在建设系统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上。首先,建设系统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高校应该把人文知识课程真正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上来,确定人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并确保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比例有适当提高。除此之外,要切实加强人文知识讲座、阅读人文书籍等途径,从更宽泛的范围来构筑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其次,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知识的传授是基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提升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从课程体系的构筑上来看,通过课程内容和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把人文知识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3.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文社科教师的优势,数量上适当充实,质量上进一步提高,使其真正发挥主角作用。对专业课教师要普遍进行人文社科方面的培训,尽快提高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类专业教育中去。要注意发挥和启用党政管理干部队伍中的“文人”,建立一支适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和系列丛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建设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同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强校园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校园网络、电台和报纸等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最后,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从而以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又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蓉生,白显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推动力: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06,(7):4-8.

篇5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了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情[1]。但是,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有哪些?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把握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抓住二者的特有属性与本质含义,而且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一、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分析

(一)基础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是纳入国民教育制度的奠基性教育,它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一直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素质,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2]。准确地把握基础教育的内涵,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2)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样都不能少的教育。(3)基础教育是学习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础教育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奠基性的特征。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把握好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2)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3)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4)素质教育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总之,素质教育使教育更像教育,是回归本原的教育,是真善美的教育。

二、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实施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明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个方向的转变充分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素质教育提到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世界,民族的强盛靠什么,国家的发展靠什么,靠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来源于先进、科学的基础教育。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相当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素质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基础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

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坚实基础,为少年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3]。基础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决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尽快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四)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功能。

中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因此,应该自始至终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在基本素质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来才会有充分发展的可能和搞好工作的广阔天地。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年轻一代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只有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新公民放到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才能既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又体现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既具有作为新公民的基本素质,又具备向各方面发展的良好基础[4]。只有这样,基础教育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否则就抹杀了基础教育的根本属性,失去了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与政策,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基础教育和学生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采取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握重点,把德育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原因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主要在学校阶段,抓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终身成长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5]。德育作为诸育之首,应该充分发挥其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德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德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从以前注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培养转移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要着力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并完善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制度,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6]。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久治不愈的痼疾,成为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今后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突破口,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首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解放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思考问题、参加社会实践、发展兴趣和特长;其次,要解放教师,使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有时间学习提高素质。最后,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把“减负”工作贯彻和落实到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障,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所以,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自己的成长。其次,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不断提高师资培养质量。最后,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但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协调配合。要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当中,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便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劲[J].教育研究,2007(8).

[2]陈建华.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的内在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3(9).

[3]李英芬.谈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3).

[4]张承芬.对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探讨[J].教育评论,1992(3).

篇6

一、体育基础教育的功能

1.体育基础教育具有生存教育功能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倡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今天,加强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属于“生存教育”的范畴,我们称之为体育基础教育,它的地位和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在体育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体育的含义,并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所体验和心得,培养运动兴趣。在体育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生存本领和保护性动作。体育教育的生存教育功能源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生存教育功能虽不太突出,但是仍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基础体育教育能够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身体得到锻炼和改善,为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能够教会学生一系列保护性动作和运动技能,预防各类疾病的侵蚀,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品质坚毅的人才。

2.体育基础教育具有德育教育功能体育基础教育的功能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生存和健身,更主要的是,它在道德素质提升和审美观培养等方面具有比较强的教育作用。体育基础教育是形式特殊的教育手段之一,体育运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中学生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坚忍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也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学生在运动中不断领悟社会人的规范和社会群体的期待,循规蹈矩地加入到维护社会良好道德的行列中去,并自觉地运用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体现了社会对于全民族道德素质和修养提高的殷切期盼。因此,我们说基础体育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平台和机会。

3.体育基础教育具有提升智力的功能拥有正常的智力是人类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经过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都有深刻的感受: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多年来众多研究成果也都表明:体育基础教育虽然不能决定学生智商的高低,但是它能够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等生理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应激程度,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的。

二、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基本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程为主,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不足,并时常存在被占用的状况。这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无法发挥。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导致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成分的“体育基础教育”距离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渐行渐远,这使体育基础教育逐渐滑向基础教育的边缘,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这种被忽视的边缘化状态最终导致了体育基础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弱化和衰退。另外,除了在地位上处于边缘化,体育基础教育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流中也经常作为“小三门”之一被排斥在外,整个体育基础教育的地位非常被动和尴尬。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是国民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目前那种仅重智育而轻体育的教育活动必定是不完善的教育。目前,由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完善素质教育、推进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有很多种的表现形式,如: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基础教育,在体育设施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处于短缺的状态;在开设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时,没有开足课时,体育基础教育课程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现有的体育课时也经常被其他主流课程所挤占;对于从事体育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绩效考核等方面没有鲜明的体现,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等等。

1.体育基础教育质量不够高有的学校在体育基础教育课程设计时,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但是由于在体育设施投入方面的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的体育基础教育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体育基础教育的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产生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地方对于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现有的体育设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基础教育的主导者,其在数量上严重匮乏,有的学校没有设置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由其他老师兼任。学校在招聘考选教师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多招聘语文、数学、英语等主流课程的教师,对于体育教师的选聘力度不够,在申请编制的时候力度不够,造成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师缺编严重,这种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为严重。体育课由兼职老师担任授课任务有诸多弊端,首先体育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较强的体育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经验,需要具备较强的体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深入分析研究学术参与体育课程锻炼的心理,确保实现体育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目标。造成体育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许多学校当中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流学科教师,较少关注体育教师,甚至对于体育课程的设计存有偏见,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当中,没有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课时有效算入评定考核之中,认为应将体育教师与其他主流科目的教师区别对待。在晋升职务和职称、奖励和福利、工资待遇等方面都与教授主流科目教师具有较大差距,影响了体育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体育基础教育场地设施不完善符合运动要求的场地和安全多样的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基础教育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科学舒适的体育场馆和多样化的设施器材能够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和运动安全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在体育教育的场地方面投入力度都不大,学生人均锻炼场地的面积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运动设施配备的数量不足,种类较少,体育器材严重短缺且缺乏维护。现有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实际身体状况来设计。有些学校还将成年人的运动器材搬进校园,使得学生没有得心应手的器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育部曾经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器材的安全工程,对体育基础教育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坚决纠正中小学体育器材的成人化倾向,努力设计和使用符合广大中小学生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的体育器材,使学生真正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科学合理的体育设施和完善的体育器材是充分激发广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关键所在,对于有效促进体育锻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种体育器材的学习,广大学生也能够实现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3.体育基础教育课时不足或被占用2007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保证的体育基础教育课时和基本要求,明确要求要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长度和质量要求。从实际贯彻落实情况来看,各个学校也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文件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安排上,课时的安排比例比较合理,体育师资的配备程度逐步提高。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课程表与实际执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完全一致的,存在着课程表是一套,实际教学又执行一套的新现象。有的课程表安排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是在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执行。体育课时的分配比例原本就比较少,还经常被其他学科或其他活动占用。即使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学校体育基础教育的开课率也仅为25%左右,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基础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三、预防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对策和建议

1.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体育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应严格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力落实加强体育基础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质量的评价方法,将运动能力纳入学生年度及升学评价体系,避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因追求升学率而对体育基础教育带来的障碍与冲击。切实落实体育课程的课时,做到时间不挪用,场地不占用,让学生真正能够从课桌前、各类补习班中解放出来,走进运动场,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中去,实现德智体均衡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

2.不断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我国的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进而带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改革措施,建议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加大体育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重,将体育基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运动器材、制定相应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和锻炼形式,加大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纠正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扭转体育基础教育边缘化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虚心学习,努力借鉴各国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深入研究体育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完善,对现有的体育基础教育考评办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修订,增加体育基础教育考试在中考、升学考试中的权重,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锻炼,将体育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战略目标来实施,建立完善的体育基础教育激励机制。

篇7

关键词:大学 公共基础教学 专业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高校的教育以课程教育为特点,由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公共基础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教育、体育科目、对理工科的学生还需要数学教育及物理教育。基础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得到充分有效的结果,为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1-3]。目前全国的大部分大学都是在前1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这里称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后2年半进行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教育与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即专业教育。

学生在大学中的各种文化素养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前1年半的素质教育并未完成全部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间,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总结性的实践性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更充实有效。如美国的大学,大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中,基本的素质教育占据一定的地位,但也包含丰富的专业基础及专业教育。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课程差异不大,但是对理工学科而言,则距差异很大。作者认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满足以下的诸条件的设计为最好。

第一,把培养学生素质作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基础教育,不应仅被限制在公共基础教育中,也应包含在四年的大学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中,更应该包含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在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综合性地安排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内容,对于不同学科的学生,延展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平衡设置填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个主要的学科的课程,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大学基础阶段学到完整平衡的基础知识很重要。例如通过合理制定构成科目,包含专业基础课用来连接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并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相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如为人文、社会系的学生安排培养其科学素质的专业基础课科目,为人文系、理工科的学生设置培养其社会科学的素质的内容,为理工科、社会科学系的学生安排有意义的人文素质科目,进行全方面的培养。

第二,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保健体育与艺术鉴赏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中包含着体育教育,这里强调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课程,而是通过一些自选出来的项目锻炼自身的活动能力、维持身心健康,拥有一定的体育技能,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健体育的意义,理解身体与自然和生活方式等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过保健体育可以结交各方面的朋友。另外,基础教育学习与艺术活动也应关联在一起的,公共基础课程中也应包含有关于艺术教育的课时,因为学生的非语言表现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形成很重要。学识学问主要是借助语言捉住事物、现象的本质的进行思考,并挖掘出深层次表现的活动。如保健体育和艺术,以包括感情、意识和感性的东西为主,在体育和艺术活动中的自我表现的作用在于自我发现和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契机。另外,通过体育的集体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可以找到与别人具有同感、合作与交流对话的契机,从而培育出一定的活动能力与同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格。进一步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表情、姿态和行为方法等的非语言要素及丰富的对话的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集体活动中的个人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由此可见,设置和保健体育、艺术鉴赏相关联的科目,丰富教育内容至关重要。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中安排包含本国语教育在内的语言教育。①本国语的使用能力,是培养所有领域的素质(科学的素质、社会科学的素质、人文学的素质等等)的基础,还是使所学知识的应用成为可能的基础,也是与别人交流、丰富日常生活的基础。同时语言更是参与各种各样的职业及研究活动、从公共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里加速融入的关键与基础。②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代,充分地进行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的教育教学也至关重要。为了促进与不同的语言文化的人的交流与协作,大学的英语教育,从来就区别于其他的外国语得到了重视,但是仅仅具备良好的口头沟通能力与人文知识还不行,在外语学习中充分地融入对科学知识的教育、多方面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及能够用英语多方面展示自我的素质教育也很重要。③让学生能够选学到其他外国语的科目可很重要。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其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对比本国的语言文化,在了解本国文化特点的同时,发现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为丰富本国的文化打下基础。

第四,大学公共基础教育中合理安排各种活动课时。学生并不仅仅通过正规的学校的全部课程和授课科目来学习知识。许多知识来源于学生参与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勤工俭学等各种活动,来源于同学们和教师们及他人的交流中、校园内外的多种多样的交流经验里、教室内外的多种多样的朋友的交往中。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结交朋友,就与别人和社会保持了一定的联系,这为学生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培育自身的素质,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自我,打下了基础。为了丰富学习内容和促进积极自我的形成,在公共基础课里安排丰富的校园活动、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获得校外活动的机会是必须的。

以上的四点是公共教育课程设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的一些思考。当代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这自然而然地使得教育界也产生一些相应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去思考如何对应,这些问题互相交叉着存在。思考如何设置大学课程,让学生们如何拥有能够支持其未来很好地适应工作、生活的素质相当重要。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合理地批判分析、讨论包括常见的诸现象在内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处理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基本问题,适当地参加校内外活动和参与项目协做,对于学生们日后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这里提出的一些观点,为教育工作者制定公共基础课程的科目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邹晓燕.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5):170-173.

[2] 宋秋前,潘爱珍.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5):18-21.

篇8

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可以从下列不同的角度探究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是遗传素质,它既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知识、能力、品质等的获得、发展和形成有赖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但素质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能力和品质本身,而是它们发展和提高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人的素质主要指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素”与“质”(因素与质地),即人区别于其他任何生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发展为人,是人可教育为人的物质前提、条件和基础。目前社会上对“素质”一词的使用很滥,什么军事素质、政治素质、技术素质、道德素质……但教育界不可滥用。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可能性,并没有什么军事的、政治的等分门别类的素质,它们只是在人的作为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教育和训练的具体结果。不能把素质与教育和训练的结晶———社会职业的素质混为一谈。

2.素质不是知识,但不能离开知识,素质不等于能力,但也不能脱离能力,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自身比较稳定的、带有原发状态的东西,对基础教育有直接的影响。从基础教育的角度而言,它是人才的基础教育,而不是人才教育。

3.素质这个概念,过去更多地指人生理、心理的状态,但现在具有了较多的社会因素。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理想人格的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就是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要弄一些“花架子”。

4.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它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激活知识;它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认知体,而是作为生命体;它注重全体而不是部分,并以全面发展取代片面追求。人的素质是反映人的各方面基本状况的一组指标,并成为人们接受教育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素质”本身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数概念,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复数概念。素质教育因而便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其一,通过教育和环境对因素的影响,使这些素质得到发展;其二,不断改变这些素质之间的关系,优化其结构,使其获得新的功能和发展。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地看,教育中的素质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教育的基础与条件,是受教育者通过教育使身心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离开了人的素质这一发展的可能性,根本谈不上教育。同时,素质又是基础教育的目的,换言之,基础教育正是力求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第二,人的各种素质既是同一的,又具有差异的,而且,每个人自身的素质也是不同的。第三,素质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潜在性的某些因素,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或不可捉摸的。它可以通过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得到变化与发展,并且可以通过能力与知识等表现出来。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了教育理论界长期争论的有关教育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问题。所谓“应试教育”的“试”,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体现了一种社会选择的标准与尺度。所以,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相反,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个性教育,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它要求以个体的自身发展及其要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二,由于重视个体的发展,它也必然是一种有差异的个性教育。当然,这种素质教育并不排斥社会的要求,它是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教育。这也恰恰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

不难发现,在种种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观点中,人们对两者的理解是不同的。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看成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看成是两种教育方法;只是对目前基础教育中的弊端的概括,等等。实际上,这反映了一个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位。显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某些方法与内容的对立,关键在于它们的目标所指。换言之,这里的是两种教育价值的对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该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前者以应付考试,进行选择作为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价值取向。也正是由于它们属于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对立,因而在具体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内容以及各种手段上的同异就很难成为它们之间对立或不对立的理由,如同考试完全可以服务于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一样。由此,我们实践中也完全可以运用已有的各种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素质教育,从而避免由于强调素质教育对已有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排斥与否定。

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促进功能,而应试教育强调的则是学校教育的选拨功能,素质教育要解决的是使学校的促进个人功能和选拨功能达到一种适度平衡。如何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的办学习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如何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等。

第一,转变观念,学校的课程要坚持教育的全面性,按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教育,而不是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重视课程教育的育人功能,由此实现其一系列社会功能;强调课程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以对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

第二,从各种制度建设和完善上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包括整个程课教育制度,学校本身的制度等等。

第三,改革和完善课程教育的评估标准与方式,特别要改变以分数、成绩或听话与否划分“好学生”与“坏学生”简单化思维方式与做法,以及完全将学生分数作为评估教师教效果与做法,以及完全将学生分数作为评估教师效果的标准。由此,形成比较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第四,教学方式的改变,包括教师行为模式的变化。

篇9

教育一度很杂、很窘。同样是基础教育,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时段,诸如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纷争,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徘徊与推进,以至于一地一校办学主张的更迭,都在不同程度地不断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实践和实效。教育常态下,生搬硬套的特色概念丛生,追风赶潮的再生理念频发,五花八门的模式层出不穷……事实上许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多是一头雾水或一知半解,深感应而不适,甚至改而不变;恨铁成钢的理想很丰满,而改革创新的现实太骨感。教育实践不得不常常面对社会的拷问和舆论的诘责。

过分复杂化和过度抽象化的理论强化对于教育实践的引领往往只是一厢情愿,教育者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即使不被误导也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其实,教育就是教育,其本义就是教化与培育。概念意义上的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的就是人的素质。教育的外延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确实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所谓教育概念,但实践中并不需要无限叠加和兼收并蓄。从事和发展教育事业是要拥有教育远见,也要富于教育创见,但尤其不能缺少教育主见。在各家众说纷纭和貌似精彩纷呈的教育职场,作为教育实践者,必须精准把握好教育目标的着眼点和教育过程的着力点,既要做到目中有人,又要做到心中有数。理论的思辨与争论可以无休无止,但实践的脚步却从来都不可能也不可以停止。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教育大政方针国家自有规定,怎样培养、怎样更好地培养和培养得更好才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的基本路线和一心坚守的根本领地。

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以学生素质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基础教育,简而言之就是“质育”,其功能简而化之就是“育质”。从操作角度和实践层面看,要想在有限的教育时空和资源条件下真正进入“育质”轨道并达成“质育”目标,必须集中精力,集纳资源,通过合适而有效的教育,全力促进人的素质结构中“基质”、“潜质”和“特质”三个方面核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多一不必,缺一不可。所谓基质,是指以文化素质为核心的人的基础素质和基本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起点;潜质,是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人的潜在素质和隐性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特质,是以个性素质为倾向的人的特殊素质和特长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走向。对素质结构认知维度的改变,意味着对教育目标实现方式也就是教育模式理顺和澄清的开始。三者构成的“三质”教育理论模型,至少可为学生素质培养过程的最优化和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一定的路径参考。而且对每一生命个体发展基质的深厚奠定、发展潜质的深度开发和发展特质的高度激发,也正是基础教育的要义所在。

篇10

关键词:教师工作方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5-02

教师工作方略,我以为,应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学生发展”,“两个基本点”是“素质教育”与“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坚持工作方略不动摇,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我国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方略。教师的工作方略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举措,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根本保证。学生发展是教育之根本,只有作为国家生力军、主力军——学生发展了,教育才会蓬勃向上,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幸福安康,社会才会发展进步。素质教育是教育之方向,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的根本要求,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作为国家的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学生走什么路、怎样走路的根本问题。归根到底,素质教育是立人之基、立人之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改革创新是教育之动力。要改革那些落后的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体制、教育课程构成体系和教材构建体系,要创造新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体制、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和教材构建体系;要改革原有的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管理政策,要创造新的合符学生发展、社会需要的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管理政策;要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和时展的目标、内容、结构、环节、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策略、措施、经验、倾向等,要创造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适应时展需要的目标、内容、结构、环节、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策略、措施、经验、倾向等。要坚持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素质教育、改革创新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那么怎样坚持并实施教师工作方略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任何方面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变化,那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核心关键在于学生的发展变化。当然,学生的发展变化不是指几个尖子生、少数学生的发展变化,而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变化,这是应试教育无法企及的,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担此重任。因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是适应时展需要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的教育,是追求教育质量整体效益,使受教育者终生受益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实质是提高人的质量的根本教育。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持并实施教师工作方略,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其次,要科学协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协调好如下一些主要关系:

1.要协调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只要甄别与选拔(比如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公务员的录取、各行各业的人才任用等)现实需要在,就离不开考试制度。当然,学生也就毫不例外地接受应试需要。既然现实如此,就不应该回避,我们在实施工作方略时必须协调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当应试教育作为教育内容或手段之一,并与素质教育构成并列或交叉关系时,那么既利于培养人才,又利于选拔人才。

当应试教育作为教育体制,并凌驾于素质教育之上成为主体主导统治地位,与素质教育形成对立关系或使素质教育成为其附庸关系时,那么既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或基础发展。

我以为,只有当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内容或手段之一或某种能力之一,作为恰当甄别与选拔人才的教育功能或手段,包含于素质教育之中并与其构成真包含于关系,那么,才能真正回归并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要协调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基础教育是提高人人素质全面的教育,为其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并为其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素质基础;高等教育是在人人提高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享有的高层次教育,是人人要追求的并为之奋斗的深刻而丰厚的境界教育。

在实施基础教育过程中,有一种思想倾向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些教师认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就抓基础教育,别的如高等教育它不关我们的事。其实这种思想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就是基础教育也不是只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的,它也有其发展过程,即从基础型到发展型到提高型的发展过程。可见基础教育也是人人得到发展的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步入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协调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使学生向更高的方向前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要协调好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的关系。教育现实,是我们改革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工作环境,是我们坚持和实施教师工作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虑问题、制定政策、编制方案、教学策略等都不能脱离它,要合于客观实际情况。同时,它为实现教育理想提供现实情境,使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理想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要达到的崇高境界,是教育工作者追求未来教育的合理希望,它必须根植于教育现实沃土之中,并必须树立在教育现实基础之上。用它来鼓舞我们教育工作者勇于面对当前的教育现实,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迎接各种挑战,把工作做到合符教育理想要求,让每位学生进入教育理想之境界,使党、国家和人民满意。

4.要协调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是学生自身普遍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或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有所不同,在方法运用上可以因人而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要,可根据其不同特点和内在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2005年,和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出了改革新方案(简称“05”方案),其中将原“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自此“基础”课成为广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素质的“支柱”性课程,尤其在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中,这一公共课甚至成为他们接触法律的唯一课堂平台。因此,关注“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研究如何发挥其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渠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基础”课中对于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教育思想有偏向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属于智育范畴。因此,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是智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重知识轻观念,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争分夺秒地讲解法律条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实用性法律知识的需求。但由于学时太少而内容太多,新的法律又在不断涌现,法律知识呈现“爆炸”态势。因此,在几十个学时内向学生传授的法律知识,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肤浅。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基础”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很多高校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都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容量,仅是法律知识的讲授,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和案例,而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说明目前我国大学法律教育仍处在普法教育的层面上,难以达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 教育主体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学生政治教育中地位的不明确,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方面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应该怎样系统地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建立法律素质教育体系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其次,法律素质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懂得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教育主体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统一以及自身法律素质的差异,极大地影响法律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在“基础”课中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对策

(一)在教育定位上将“基础”课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升为法律素质教育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在一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却长期徘徊在法律知识或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高校“基础”课教育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开拓进取,给教学工作一个准确的定位。

(二)在教育思想上将“基础”课中大学生法制教育由智育观转变为德育观

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素质教育,重点是法律观念的引导,属于德育范畴。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的法制教育实际工作中,应当坚持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将高校法制教育由法律知识教育转变为法律素质教育,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重要前提。

(三)在“基础”课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上将统筹兼顾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注意精、少、宽、新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每一个专题讲两个课时,分六个专题把相关法律知识讲完。此外,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之后,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讲解,比如,以商科为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讲解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等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的意识。

(四)在“基础”课教育方法上将调动多种教学手段。

首先,将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主渠道,同时引导大学生通过多渠道接受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把讲解式和启发式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再次,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把法制教育教学同学生活动连接在一起,延伸课堂教学;最后,采取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邹开亮.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为视角[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 66-68.

篇12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 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 delta 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代发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

(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 (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 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 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从多元回归方程式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技素质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同时,各种素质对综合素质的影响系数大小不同但是都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基础教育对公民各项素质形成的影响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对法律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弱。

篇13

论文摘要:文化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技能教育”倾向,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忽视了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为生产第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的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职业教育迅速为生产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受到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倾向的影响,造成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人文素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思维简单呆板,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这样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了确保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快培养大批知识结构合理,人才规格适需、职业道德高尚的建设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基础教育内涵

文化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其中基础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指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除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应涵盖运用该技能所必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经验以及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包括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

二、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思考

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应当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也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谋个性之发展”,他提出“办理想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的办学原则。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应将其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实现“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职业院校应从剖析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人手,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人才必需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实现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1.职业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定为技能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因此,打造职业学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就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改革。

2.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随着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不断升温,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歧视,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低:首先,从知识水平上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不理想;其次,从学习心理上看,职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第三,是从社会认识上看,进入职业院校是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举。按照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仔细剖析,职业院校学生一般来说,形象思维强于空间思维,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

3.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一些职业院校仅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师傅带徒弟似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所,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为毕业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措施

1.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从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从关注人的精神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考虑学生精神世界的满足。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新概念,提高对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重视文化基础教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三部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的有机结合,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人文知识、文化素养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知识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在专业理论课方面,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结合学生实际把高雅艺术请进校园,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能力或素质的竞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必须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团队

树立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把培养师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以高技能、强适应性为方向,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师资,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14

1.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实质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贯彻落实的更高的要求,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2.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语文学科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贯彻始终的主要学科,课时最多,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最为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责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素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他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我认为,首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全国小语会会长高惠莹也谈到:“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统一体。基础工具性是它最基本的属性,由于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本中多是经过选择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特点的优势,就能收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目的。

2.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将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要从两个方面训练学生。一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二是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1)素质教育作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