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美学是审美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标准》提到:“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人的行为深受环境因素影响,有极大可塑性、适应性。就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审美能力是人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也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评定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文化,主要是指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广义的文化。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求老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概念应该以培养学生怎样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和发掘现实的客观世界里的美,在这些审美活动中,尤其是在精神文化的培养、确立、形成正审美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确切的文化价值观,学习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
学校树立素质教育办学理念,为我们创设美育熏陶平台!让学生能够频繁参与到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美术兴趣不大,学校和学生家长也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只是一味让学生上课临摹,下课交作业,应付了事,缺乏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长期单一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从而失去耐心和好奇心,也就对美术失去兴趣了。如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会一带而过,不重视欣赏课,或只是对作品的平淡介绍,而很少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意义,并在教学中尽是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学生根本没有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更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浓,审美的教育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尽量上得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环境,使教室内充满和谐、轻松和快乐的气氛,并运用语言、教态和各种形象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实物展示、范画、故事等等,使学生处于浓厚兴趣的强烈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三、开展活动促进提高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审美素质,应开展一些相关活动,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艺术情感也得到满足和升华。我校有幸成为厦门实验小学的分校,在总校名师云集的背景和他们鼎力帮助下,设立国画、儿童画、书法等兴趣班,每周两节课,我们看到学生开始的“茫然”到现在的“绘声绘色”!我们看到,美术已悄然活跃起来!
充分把握“节日”机会,给学生体验美术活动乐趣。三月份的读书节,进行书签设计和手抄报比赛活动;四月份的体育节,组织摄影队,记录赛场英姿、文明和不文明行为,过后展示,学生看了津津乐道;五月份的艺术节,更是热闹纷呈,邀请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展现中华民族书法、国画传统文化的魅力,30 米长画卷,融入每班同学共同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令围观者同样激情澎湃!
学校设立漫画、日记画投稿箱。每学期办刊两期,学生自行投票评比。旨在培养学生天天注意观察的习惯与观察能力的提高,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边欣赏边投票,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育与德育的熏陶!
邀请美术教育、国画、书法、漫画等专家到校讲座,给全校师生普及美术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美术认知程度,促进欣赏能力提高!
四、美化环境熏陶感染
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色彩、线条给人展示可直接看到的形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美化美术教室,使学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试想,在美术教室里摆满了学生创作的艺术品,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气氛,学生自然而然的被这种浓浓的氛围所感染,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作热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就显得更有利于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创设学习环境的思路应该是开阔的、多样的而且必须是在保证学生能够扎扎实实的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一、飞花落叶的自然态势
飞花落叶是自然现象,代指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树木有新生有凋零的植物荣枯盛衰的规律。这一平常的自然现象成为日本人审美意识的激发点,借助花落叶的自然表象的审美原型,表达出一种美学理性和哲学深思。
日本的草庵文学作家鸭长明在《发心集》中论述道:“当我看到花开花落而感动之时,当我见月出月落而深思之时,就会感到内心变得澄澈,脱去了尘世的污染,自然而然地醒悟了生灭之理,消除了对名利的执念。”[1]298《心敬僧都听训》记载了心敬这样的表述:“常常观赏飞花落叶或草上的露水,就会懂得人生短暂犹如梦幻。那么,行为会变得温和,内心世界也会更加幽深。”[2]23连歌论者宗柢说:“歌道只是心怀慈悲,见飞花落叶,亦观生死之理,心中的鬼神也会感动,归于本觉真如之理。”[3]969诸如此类的记载在日本的文艺理论史上有许多,飞花落叶的自然现象给人以深刻的触发作用,成为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的机缘,也从而使得接触这样自然现象的人接受了文学的作用,使人产生新的认识。
日文中关于“美”字的解释也是起源于对植物生命形态的理解,今道友信转引大野晋的解释证明:“日文中的‘美’字是指树木细密繁茂,越看越是浓密无缝,这就是山的美,即美丽。”[4]191从日文的词源学上探究,“美”字的构造就来自植物的形象自然美,“即‘美’本来的形象在于植物自我生命的充实的美,即树木郁郁葱葱,繁茂致密的颤动着的跃动感。”[4]191可以说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就是直接起源于植物。日本把对植物的审美意识扩展到他们喜欢的事物上,使之带上浓厚的美学意味。古日本人中与美相关的事物都与植物相关,植物成为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象征物,后世又加入了伦理道德的情感色彩。从自然属性到审美属性的转化正如今道友信所指出的:“立足于这样的见解来探求表明传统审美意识的来源……的确大多是从描述植物在四季各个时期的状态而产生并被抽象化的概念。”[4]191
日本人在对植物形象进行了观念抽象化后,凝定出特有的带有伦理情感色彩的象征含义。植物本身为了生存,必须通过对物种的适应、对气候自然的适应来延续生命,植物生命为此而进行的生命过程就成了发芽、开花、落花、繁茂、结果、红叶等看不见的流血和生死搏斗的壮烈优雅之美的反复。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因这样的植物生命过程而具有了“壮美”这样审美范畴的雏形。今道友信论述说:“主体在赞赏、景仰在培育起来的树干上的树叶明朗堂皇、繁茂生长的景象时,无需那种怜爱、抚慰的心情而是对它加以赞美的心情就是壮美了。”[4]198从中看出日本人从植物强干的形象中得出的“壮美”范畴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秀美的审美范畴也是缘于树木的细密繁茂,有着水灵灵生命态势的植物形象,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美首先就意味着“秀美”,并赋予了情感价值倾向,“它大概与充满了细致浓密色彩的美相对应的。古人渐渐地以‘细密之美’表示‘美丽’。这样出自对小而微妙、倏忽即逝的事物无限怜惜的爱情便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类型。”[4]198从植物柔媚的形态中得出的“秀美”概念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对爱情对女性对其他赋有柔美性质的事物描述。以此,围绕着植物的象征意蕴相应地在日本的美学中形成了诸如“心”、“形”、“姿”等范畴概念。
日本人对色彩的审美趣味也是与色彩各异的植物密切相关联的。日本人最喜爱的自然色彩包括赤、青、黑、白四种。其中青色是植物、山川原有的生命之色,是极其重要的。青色代表了日本民族赞赏植物世界、热爱自然生命的情感,并从中得到了审美愉悦。日本人也进一步把这种热爱的情感投射到各种艺术里,如陶器、屏风、绘画、工艺品,它们大都以青、绿和蓝的色彩加以体现。
植物的季节变化、周期循环的自然规律也成为日本人审美意识的机缘,以之来进行艺术创作和哲学沉思。在日本人的审美意想中往往用落花、枯枝、红叶、衰草这些形式消沉的自然物象来表达对生命转眼即逝的感伤情绪。“树木花草从发芽、成长以至开花结果的生命历程,使日本人有了最初的生命轮回和变化的感受;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和风花雪月的瞬时即逝,则强化了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伤心理。”[5]1123日本人把植物生衰变化的自然现象进行审美对象化后,成为领悟人生、思考命运的主要媒介。
摇曳多姿、青葱翠郁的植物凭借独有的自然之美属性激发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并进而影响到日本的美学风格和基本的范畴形态,甚至一度影响到文学艺术、民族精神、文化态度。
二、飞花落叶的审美延伸
日本人对花落叶的美学鉴赏往往又进一步渗入到哲学、宗教观念中,发展成为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也是飞花落叶自然态势对人心理情感的审美延伸。
飞花落叶常常让人产生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一种无奈、无助的情绪。学者今道友信对此曾作了植物审美学上的诠释:“植物的生命是躯体变化的生命,这样躯体变化是以自己为舞台的变化,是以根干的不动性为前提的枝叶的变化。而枝叶的剧烈变化却左右着植物的命运……枝叶末节的戏剧性变化就是在事先放弃了变动偶然被确定了的自然的诞生场所的决断而发生的……自己隐没于生活的遥远的地平线下;自己的生活不过是受到他的种种的制约的无个性的活动。自己常常处于面纱的影子中。”[4]193植物的自身生命新陈代谢,飞花落叶的季节更换,契合了人们伤时感怀的心理,催发了一种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悲观情绪。日本人常常浸润于这样的悲哀之中,但是也借着哀感而重新获得精神上的安慰,获得生的力量,这便是日本人的无常观。
关于日本人对人生采取的无常态度,宗教学者田村芳郎教授作了如下描述:“万叶时代的人们任自身的感情为人生的无常而悲哀,沉浸于其中,因沉浸于悲哀而感到安慰。这一点在后世得到了继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文艺理念,即于无常之中感受到一种情趣,发现美……现世肯定并不是没有对无常的悲叹,不过,日本人并不试图超脱无常的人生,而是一边因人生无常而流泪,一边沉浸于这种悲哀之中。”[6]900-902
叶之落、花之飞的忧伤情绪并没有在日本人的无常观中一度起到压抑精神思想的作用,而是相反,“于无常之中感受到一种情趣,发现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美的意识,超越了无常感,从无常感的压抑下重新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确立了生命的价值,当然其中也辉映出飞花落叶悲舞之中明丽的美学底色。
植物直接开启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并因植物的自然形体特征和生命态势相应地生成了许多审美范畴,基于植物的美学世界观逐渐形成。植物的飞花落叶的审美意象凭借独有的美学意蕴,在日本的文艺歌道、哲学观念中演绎出别致的美学之舞。
参考文献
[1] 鸭长明.发心集・第六卷[M].日本:新潮社,1976.
[2] 岩波文库.连歌论集(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 吾妻问答[A]//日本思想大系・天台本觉论[N].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4] 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1.
[5]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下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一、依据审美感知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美
审美感知是对美学因素的直观把握,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
1.充分展示数学内在美
一方面教者要正确驾驭教材,充分挖掘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在“美”,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诱人的“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知数学自身各种形式的“美”。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借用多媒体不停地跳跃并延伸“1÷3”和“60.2÷33”计算结果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这类数的结构美和无限美;教学生用简便方法书写0.33……、1.82424……,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2.充分展示教师形象美
教者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之一。教师的数学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涵养、创新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烈追求。试想,如果一教师数学教学语言不精炼、不严密,甚至词不达意,或者板书混乱、毫无计划、毫无条理,那么,不但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而且也影响到数学教学的完美。
二、依据审美情感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审美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审美感知与情感体验总是交融在一起的,感知是体验的前提,而情感体验是审美心理中最普遍最活跃的因素,对感知起着促进作用,所以体验是数学美育的必要任务。
1.审美情感的准备
当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他就容易体验到对象的美,沉浸在物我交流的愉快心情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求索数学思想方法的抽象过程,也是学生感受、体验、领悟数学美的教育过程,数学语言的诱导、情境的感染,可以使学生经常性地处于审美的准备状态,激发学生的审美期望。这样,审美情感的准备,就为审美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2.教师情感的感染
在让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是由情感的感染性特点所决定的。教师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因素表达出来,形成一条和数学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感曲线,能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拥有体验数学美的良好情感状态。
3.数学应用美的渗透
不同的人应用相同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研究不同的事物,不相同的事物又都服从于同一数学规律,这充分体现出数学的应用美。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经常补充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必将使学生对数学和数学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依据审美的创造性,让学生追求数学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美育中主要体现为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数学美,其追求数学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1.主动的发现
发现美,也是审美创造性的一种表现。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者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地让学生处于审美主动地位,引导学生调动自身情感和表象的积累,参与审美对象的交流,让学生发现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投入自己的全部心灵,主动地感知和理解。
2.恰当的表达
审美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审美感受的恰当表达上。比如,通过“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让学生会正确流利地讲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量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这种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美法则。
3.丰富的想象
数学审美离不开想象,想象在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讲授利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来求圆的面积时,可结合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说明刘徽想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并认识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可以向有限转化,这在当时是一种多么新奇美妙的数学思想啊!
4.初步的创造
小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最高境界应是初步的思维创造。如下例“简便运算”的教学:
(1) 9999×1200 (2) (125×74+125×66)×8
=(1000-1)×1200 =125×(74+66)×8
=1200000-1200 =125×140×8
=1198800 =140000
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到算式后不要急于解答,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最后选出最简单的解答,让学生在“品味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追求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关键词:美术教学 民族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审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文化以灵魂和生命,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财富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是每个美术教师神圣的职责。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广泛吸收世界一切民族优秀的审美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把中华民族优良的审美和意识传统教授给学生,使中华美学的精华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是必要的,但绝不能以牺牲一种文化的传统和品质为代价。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资料丰富,体现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和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民族精神生命力。
任何文化也都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的身上,它必须活在普通人之中,每一种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都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传承的能力。而美术正是一种以象征的方式描绘世界的通用语言,使我们能够理解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在目前我国年轻人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和认同水平普遍较低的形式下,美术教育就有必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趋势中,在西方文化的攻势下,强化本土和本民族文化的部分,加大力度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审美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民族审美意识教育呢?
一、利用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
学生们在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美术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鉴赏选择的作品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选择中华民族在美术领域的经典作品,分析作品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带领学生们研究中国原始艺术的时候,介绍到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用具――新石器时代彩陶,我重点分析了彩陶纹样的演变过程。讲述彩陶上的纹样是如何从古人生活中的形象如人形、动植物形象,提炼升华到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纹样。学生们都很欣赏先人那原始古朴浑厚的艺术,感到我们的祖先富有审美情趣,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具备着热爱艺术的天赋。
二、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美术的独特风格
我国民族美术无处不体现着古老的东方艺术的特点,在学习中国的建筑的时候,宏伟的明清建筑群,以它的庄严、凝重、雄伟而著称于世,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气魄;苏州的园林建筑,以它的典雅、幽静而闻名于世。它的随意性的布局以咫尺千里的手法,扩展空间,并将中国的诗情画意结合与园林建筑,使人移步观赏,美不胜收,又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古典。课堂上,我邀请去过中国经典建筑旅游的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在实地观赏的感想,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比如,在初中的国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和朗读中国画上的题词,学习中国画的点、线、面、皴等基本技法,尝试在橡皮上篆刻图章,通过鉴赏和动手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沉醉在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意境中。在我引领下,学生尝试分析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并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传统绘画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以及感受和体验了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情趣,从而更深入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审美精神。学生欣赏、探讨和制作的过程,也就是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他们陶冶在精神美和艺术美的情趣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了解我国民族美术的伟大成就
通过我国的民族美术的伟大成就的介绍,使学生从我国的民族美术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历史上产生的卓越影响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之所在。如在我教学中介绍唐三彩《骆驼》、秦代《兵马俑》、东汉《说书俑》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时,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讨论祖国古代美术遗产,讲述前人艺术以及工艺的精湛,讲述这些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史中的地位。学生们触摸到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时的审美教育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又如,我在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时候,欣赏青铜器时,除了介绍青铜器的造型生动、纹样精美外,还把青铜的制造方法也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冶炼技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欧洲或其他国家在当时无法企及的。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美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和在世界上的卓越成就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四、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践来继承和发扬传统,坚定民族审美信心
我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践来继承、发扬中国民族美术的优良传统,坚定民族审美信心。比如,在国画教学中,在欣赏国画大师的经典作品的同时,我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中国画特有的工具,感受材料特有的性能,体会特有表现风格及其艺术魅力。在体验中国画笔墨特有的“墨分五色”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我的教学展示和他们自己的动笔,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无所不在。于是,学生知道了中国画那具有民族风格的飞动的线条和浓淡的墨色背后,蕴藏着复杂的中国文化内涵,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同时,我在教学设计中也不忘中华传统的学习。比如,我在民族戏剧脸谱制作的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的戏剧欣赏,结合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让学生在多重的视听符号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美感。
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手工艺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在课堂上不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民间手工艺,还将自己珍藏的很多手工艺品带到课堂。看到那么多手工艺品的实物,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在感慨它们精美的同时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民族的艺术内容极为丰富,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民间剪纸的学习中,我安排学生们自己设计窗花纹样,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它的寓意和意境,接触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艺术。了解中国的艺术无论从形象的构思、巧妙立意到造型语言的独特、造型方法的多样,都极具浓厚的民族特色。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我们民族过往的艺术和生活,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弘扬中华文化的行列。
通过教学,我认识到在美术课上进行民族审美意识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优势的,它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硬性灌输,而是让学生们在“美的历程”中自愿地接受感染和熏陶,认识民族文化的传统形式、文化涵义和风格特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民族审美教育的目标正确,克服困难,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做到关注本土文化,爱我们的民族艺术,爱我们的伟大祖国,甚至树立为民族的美术事业乃至文化事业而努力的志向。
参考文献:
[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弘扬和培养民族审美精神》.人民日报.2003年01月07日第十四版.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术课 中学教育
美术作为艺术人文学科之一,是关于美学的艺术。美术教育具有改变人的视觉态度的重要功能,可以增强人的审美意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一、开展审美教育的目的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可见,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审美教育对完整个性、人格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全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和训练审美能力,就是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通过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教育是对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的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由于农村学生美术基础差,很少有学生喜欢美术。据了解,中学的学生喜欢体育的人数是喜欢美术的两倍,他们认为学生天生就不是学美术的材料,一般的学生都不喜欢上美术课。对美术的爱好和追求,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就不可能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只有通过对美术不断的欣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养成注意观察生活,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虚拟技术使美术作品更加丰富,为美术的欣赏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美术作品的多样化,为中学的美术教学欣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如通过影片或三维动画形象演示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美术作品的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个有趣的形象的概念,便于理解和记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美术作品的多样性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提高美术欣赏水品和欣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审美观。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欣赏活动。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把课堂的美术作品欣赏和课外的各种美术作品展览欣赏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美术欣赏。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请专家来校讲学;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教师就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美术欣赏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选择优秀的美术作品去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屏幕推出几组16、17 世纪与 19 世纪末两两相对的风景画、静物画。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开展讨论,将现代艺术的起源、重要流派及代表画家和作品、各流派的艺术特点等在大屏幕上列表展示,强调现代艺术在表现手法、思想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静物画范图,理解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从而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锻炼学习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进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遵遁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在美术课堂和教师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改革传统的美术说教课堂,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美术课堂。另外,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的关键。
2、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教育离不开课堂的实践‘课后的互动等实践和实训的环节。美术教学重要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就必须要打实践环节的牌。美术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将美育传观念递给学生;可以通过美术欣赏课、课外实践、写生等课程,潜移默化的将审美情趣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进行尝试,敢于改变自己,改变课的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没一点成功与满足,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去欣赏。另外,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也能提高课堂的效果。比较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技巧方面。如不同的画种、风格的作品,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常常不容易说清楚,但如果将这些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快就会区分开来。因此,在美术欣赏中切忌孤立的对待一件作品,而是要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看,进行多方面比较。将若干自然或艺术作品之间具有可比较性的因素进行空间平行性的比较分析,诸如历史背景的比较、艺术风格流派之间的比较、美术门类之间的比较等。将不同作品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的地方,以达到理解、再创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5.
[2]吴世常.美学资料集[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3]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审美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接受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的理论之后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理论。审美是一种情感性的想象活动,能够突破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消除现实世界对人的各种理性压抑,使主体体验非功利的审美愉悦。“审美在神圣的时刻摆脱了目的论的可怕得控制,砸碎了把一切事物禁锢于其中的功能和因果支链,因此审美迅速地使客体摆脱了意志的牢固控制并使之带上庄严的色彩”,由于审美具有这样非功利的特征,在审美意识形态在被中国引进之后在80年代,一个刚经历过政治高压的时期,特别是文学急需要从政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于是在80年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开始发展。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远古的孔子就强调文学有政治教育的作用,到五四时期文艺更是承担了发帝反封建的重任,于是有了左翼这样的文学社团的诞生,有了鲁迅这样的通过文学来唤醒愚昧的国民的作家,再到时期的迫害作家的政治运动。文学与政治始终存在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似乎文学总是在为政治服务,文艺丛属于政治束缚了文艺的发展。物极必反在文学经过十年之后,人们便开始要把文学从政治终解放出来。从1978年开始,在文艺界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论争,这一论争带来了良好的效果,“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命题被否定,“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一种文艺学观念开始酝酿。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酝酿
“审美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在1982年孔智光的文章中,他说“在我们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1983年周波在他得文章中也提出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形象性的艺术特点”的字样。1982年钱中文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所以是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文学是通过语言的审美结构,创作主体的感受、体验而灌注了感情思想的鲜活的意识形式,即审美意识形态,评价文艺应该进行美学分析。他说“文学艺术固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不仅是认识,而且也表现人们的感情、思想,审美的本性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缺乏这种审美的本性,也就不足以言文学艺术,看来文学艺术是双重的”。1986年他又指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其重要的特性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重申文艺本质具有双重性质。1987年他又在《论文学的系统性特征中》详细的阐述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其系统本质就是“文学史审美意识形态”。他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如下阐释:
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但又是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
1988年钱中文又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审美意识形态加以阐述。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类有了语言进而产生了能够传情达意的文字,并通过文字来记录人们的思想感情、传说故事,便产生了审美意识形态,即真正意义上得文学。文学是有审美的、又具有意识形态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充分考虑到文学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又认为文学是人的情感评价,是个人的感性体验,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在多数学者那里达成了共识。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深化
在“”结束后,学者们开始摆脱“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僵化口号,钱中文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后,这一对文学的重新认识很快得到以重庆炳、王元骧等一些学者的赞同,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做出了论证,逐渐增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厚度,使这一理论成为90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点。
1984年重庆炳在其主编的《文学概论》中明确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992年重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本质界定,表述是“文学是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这套教材发行广,使“审美意识形态”更加深入人心,使这一理论成为文学本质阐述的权威理论。此时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也招致了很多的批评,鉴于此重庆炳在2000年发表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第一:“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范畴的整一性和独特性;第二:“审美意识形态”如何接示文学诸方面的特征,包括文学客体、文学主体和文学功能三方面,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所把握的是人的整体生活的联系,是诗意的联系,需要主体的独特的特征和情感的投入,它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真、善、美的排列顺序,把美放在第一位,强调审美功能的关键是“认识社会和接受教导”的前提。这是他对自己理论观点的重申,同时也是对“审美意识形态”原理的深入阐述。2004年重庆炳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审美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溶解性,一切“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宗教的、历史的甚至科学的内容都可以溶解在审美意识形态中。
王元骧则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具体深入的解说。1988年他在《艺术的认识性的审美性》一文中论证了审美反应说的各个层面,从对象、目的、和形式三方面对一般认识和审美反映加以区别,完整而深刻的深化了对审美反映的认识。2007年王元骧在《文学原理》进行教材修订时,进一步使认识论和实践论统一的观点在全书得到充分的体现,认为艺术家的想象不仅是认识生活的结晶,而且也是他得理想、愿望的实现。在文学的功能里他主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文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功能是通过审美而由认识过渡到实践。文学的功能也就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未来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90年代成为理论权威的同时也迎来了以董学文和周忠厚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反对。首先,他们认为不能把文学的本质规定为意识形态,董学文指出“意识形态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的范畴来给总体的一个构成下定义的做法,那就要慎重了。其次又指出不能用“审美”覆盖文学的所有本质,董学文和王建辉认为文学本质是一个系统,“审美”只是其中的本质之一。第三,将“审美”和“意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简单拼凑。董学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偏正结构词组,在历史中审美意识形态论者强调的是前者,这样就漏掉了文学的其他组成;另一方面,在“审美意识形态”中无论是用“审美”统领“意识形态”,还是用“意识形态”统领“审美”都会出现问题。前一种会使意识形态空乏,后一种会使“意识形态”挤压审美。
在目前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我们既要高度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作用,又要客观分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历史的合理限度,在两方的论争中我们要切实提出发展文学审美形态的建设性意见。
新时期以来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开创性并取得了巨大实效,使文学从政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出现了新局面,纯文学、大众文化呈现出鲜活、蓬勃的活力,同时也存在着商业的运做使文学失去精神建构能力和对现实文化批判能力的问题。在未来“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我们要反思、清理,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的同时要看到这个理论的不完善之处,通过当前的论争来探讨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寻找理想的出路,让文学真正成为审美的能够陶冶人类性情的文学,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31卷第2期.
[2] 栗世来.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吉首大学学报,2011,第32卷第4期.
[3] 王天保.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3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将美的知识和概念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从而在学生心中确立美的标准,提高审美的意识。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线条、颜色、形象、空间等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存在的、切切实实的美;也可以通过欣赏、综合等抽象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美的深层涵义。由于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学生看待事物不同于成年人,对于美的事物,他们往往更多的通过自身的直觉和想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给与学生视觉冲击和联想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美的判断由一种感觉唤起另一种感觉。例如在欣赏二胡曲《赛马》时,随着急促的曲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曲中万马奔腾于草原之上的景象,通过学生自己想象,感受出这种壮观的美。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们自主体会、自我感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自己对美的理解去表现自己,让他们说出自身对于美的理解。例如在素描教学时,教师可以带学生们走向自然,让学生们看见大自然的五颜六色,让学生们绘画出自己认为美的自然景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给与学生直接的观察对象,认识事物,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去展示自己心中那份关于美的定义,既张扬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眼中的美不同于教师眼中的美,教师要努力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从青少年的角度去欣赏学生的美术作品,这样才能正确评判他们的作品。合理、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学生对自己作品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意识改变的过程。
例如在课外素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并且积极展开评价,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自身作品或者想法中最美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然后让同学们各自相互组织欣赏、交流心得,在学生们都说出了自身作品的评价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同桌的作品给出自己的审美观点,最后教师再对学生所说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和归纳。通过这种表达自身对美的欣赏感受之后,再将这种审美感受表达出来,对于学生自身鉴赏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切忌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不能用“像不像”、“干不干净”来作为衡量学生作品的唯一标准,以免造成学生只追求作品表面效果,缺乏自身创新和见解。
三、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学科在九年制义务教学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新课程美术标准更是强调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整合其他学科一起进行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五彩缤纷,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教科书,将它们当作美术教学的图片资料库,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书本中的插图,体会插图对书本知识的辅助理解作用。在语文课本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语文课本中的优美散文的插图,感受自然美;在历史课本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书本中富丽堂皇的中国古建筑,感受古韵美;在音乐课本中,用书本中的不同音符,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给与我们的震撼美。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把美术与相关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美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感受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
与不同学科的整合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探索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平台,让不同知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为学生的创造力的产生提供一片沃土。当然,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并不是语文、历史、音乐课本中的图形符号,而是指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沟通。无论美术学科与哪一门学科综合,我们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主,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能锦上添花,才能培养出更
具有创新意识和高审美标准的人才。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学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在加大对主干学科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振国,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1):148-149
关键词:审美意识 审美环境 情感
一、扩展审美意识的途径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所向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教师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作品,还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电视、电影等与美术作品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学生们欣赏他们喜爱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美术效果非常好,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们平时接触很多,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例如日本著名的动画作家宫崎骏大师,从《天空之城》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这二十多年间创作了无数影响力极高的作品,他的美术作品风格唯美,主题都是关于环保,关于爱护地球生命,对于高中生正是很好的美术教育素材。又如课本作品中的《蒙娜丽莎》,学生们对它的地位、影响、成就早已耳闻,但是却不知道作品究竟美在哪里,作品的形式、形象用什么美术语言去表现。显然学生并没有认真去欣赏,也没有去发现。美术教师要抓住学生认为作品主人公很美这一点,引导学生去观察作品的脸部表情、手部动作,猜测她正在干什么,关注作品的背景跟其他它的画面处理有什么不同等方面。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引导,品味了名家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念,学生潜在创新意识得以发掘和发展。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就有了各自的发现和讨论,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也有启发,审美范围得以扩展。
总之,美术教师也可以多参照借鉴,在美术课上多播放一些学生们感兴趣,或者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的作品给他们展示,再把影片中的电影画面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们讲解。亲身示范,组织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发挥自己动手的创造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美术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美学修养。
二、创新美术作品的水平
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所在。可是就现状所看,我国的高中生的美术课程大部分都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老师授课时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而美术课在学生们的眼中,不过是个可以缓和其他课程枯燥程度的调剂品,这样的美术教育,不仅没有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审美情趣,也承袭了中国教育的一贯填鸭式做法,这与美术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大相径庭的。
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均取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作品都是经过美术家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创作出来的成果。与时俱进,学生们的美术教材不能永远停留在上个世纪,应该由教师选出一些现今较为流行的,学生们喜爱的作品进行教授。现在学生们使用的美术课本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虽然作品久远名气很大,却从内容到形式都缺乏时代感。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高中学生对于电脑都已经相当熟悉并且运用自如。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节目层出不穷,新的电子美术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蔓延开来,这些社会现象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审美情趣,那些教材上白纸黑字的作品就好比出土文物一般年代久远。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以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而轻质态。语文数学等应试课程如此,音乐美术等审美课程亦是如此。一成不变的内容便说明了中学生美术课程的变化是多么的乏力。长期以往,将如何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不要说培养美术方面的审美情趣了。适当的增加一些学生喜欢的新的近现代作品,励志向上而不是空洞乏力的网络图片,并不失为当今高中学生美术课本上的优秀教材。
三、创造美术欣赏的环境
家长也应当协助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审美意识的正确引导,使学生们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回家后,都能得到一个展示自己审美能力的空间和健康的审美环境。
制造美术的审美环境,并不是指家长必须在孩子放学后一刻不停的播放国内外著名的动画作品和图片,而是指在孩子们浏览到自己喜爱的动漫节目或者网上的优秀图片作品时,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欣赏。比如前面所说的宫崎骏大师的作品《千与千寻》,它的主题音乐旋律优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家长们适时的跟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既营造了轻松的家庭气氛,同时也为欣赏动画作品作铺垫。边欣赏电影台的同时边和孩子谈论其中的故事情节,以及这部电影所隐藏的内涵。不要一味的阻拦干涉,只关心学生的主要课程考试成绩如何,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遏制孩子的喜恶,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家长管束孩子的考验和劝诫。不仅如此,逢年过节时全家齐聚一堂,家长也应该多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论是绘画素描、雕刻书法还是流行歌曲,只要孩子有兴趣去做,家长就要多多支持,这样既巩固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给家庭带来极大的欢乐。
四、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是情感的艺术,美术教育能带给人不同于音乐般动态的情感冲击,它静态而美好,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直接撩拨人们的情绪。美术欣赏活动训练了学生“审美的眼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对高中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意识的提高既是美术作品感受内涵的动力,又是美术教学审美化的主要标志,未来的美术审美教育,就应该是点燃学生们内心情感火花的教育,是让学生们感受美术带来的心灵震撼的无穷魅力。美术欣赏教育不仅仅要从学生们抓起,美术教师和学生家长更要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审美能力,什么是能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热爱的真正因素,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引导学生们走进艺术的殿堂,去感受艺术之美、艺术之真、艺术之悟,实现真正意义的美术教育之审美的本质,实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创新化,实践化,我们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审美之路才不是空口白谈,我们的未来也会因为有了这些造就梦想的孩子们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9).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关键词: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剖析
1引言
政治社会的没落,并未阻碍清朝书法文化发展。相较于前代,其书法理论著作更加完善,也更具思想性及创新性。清代有很多书法类史书,涵盖内容及发展理论极为丰富,多为散文、书文及直观艺术表现形式。外部社会环境使该时期文化思想变化趋于复杂化,审美意识也发展了相应的改变,于碑学文化研究极为有利。
2碑学概念界定
“碑学”一词,最早提出者是康有为,虽并无明确定义,但是可从其理论著作中窥得一二。康有为的“碑学”自清代以来,多对秦汉、六朝碑版的书法审美意识、书法史官和创作实践等进行推崇。当代,也有部分学者经研究之后,对碑帖概念加以阐释。清代中期之前,历史地位使然,多推崇帖学,其在书法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碑学主张汉、魏、南北朝碑板石刻书法。无论是审美主张,还是创作实践,都善从碑刻中取材,并对其进行模仿。碑学作为一种书法文化形态,非寥寥数语所能概况,不同学者,对其认识和解读存在差别,其对清代书法审美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3清代碑学兴起的意义
首先,清代碑学的兴起,使书法创新之源更加丰富。康有为最先对帖学的靡弱之风持否定态度,对崇帖提出质疑,并推崇碑学。碑学的兴起使我国书法文化更具活力,名家辈出,很多人都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次,清代碑学的兴起,挽救了帖学的靡弱书风。清代碑学活动最早起源于民间,尤以隶书成就最为突出。名家学者们纷纷取法碑学,为后期碑帖结合的书法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碑学兴起,体现了变的可贵,使我国书法艺术风格更加丰富,有利于后世研究及传承。
4清代书法理论的碑学意识发展
4.1萌芽阶段
依从于前期发展形态,将清末碑学风气作为重点探讨对象。撰写方式不同,使古代碑文创造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自古以来,文人都喜好游览山川盛景,而访碑活动也逐渐盛行起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有专业从事拓片贩卖的商户,官僚也将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礼品及社交形式。为获得优质碑文,使其原有书法形式不被破坏,很多学者在拓碑过程中,都极为专业。这不仅仅是一种书法表现形式,更是古人意趣品味的象征。清末初期,碑文社会热度极高,利于文化领域碑文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该背景下,学者的书法形式存在差异化特征,其由最初对碑文鉴定,演变为对碑刻书法的欣赏,最终发展为含古拙美的汉碑形式,在书法研究及发展中的价值也日渐凸显。
4.2尚碑意识的出现
该时期,碑学理论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源于傅山逻辑的“拙与丑”;第二,根源于篆隶传统的“取法乎上”;第三,以“古朴奇崛”,肯定北朝书法审美价值。
(1)“拙美”意识由傅山提出。傅山对自己的笔墨极为爱惜,很少为他人提笔。其秉承的是一种矜持的书法创作态度,耿介而又不失率性。他尤善狂草,字体郁勃洒脱,并未片面强调拙、丑、真率、支离等美学发展形式,而是告诫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要免于轻浮、巧媚,以将相关审美价值凸显出来。除却理论研究之外,其更是在书法创造中,对该审美意识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对书法创造的本质意义持肯定态度,影响了后期书法形式变革及碑派书风、碑学理论发展。建构传统书法时,融入碑文创造方式,为帖学发展提供了无限契机。
(2)在取法方面,以篆隶为传统根源,将传统书法与新型碑学特色相结合,提升审美认知。隶书讲求圆、瘦、参差。古之大家都以“瘦劲”作为书法常规审美标准。篆隶很严格,稍有疏忽,便会影响书法的整体价值和美观度。该书法传统,使人们对帖学审美内涵具备清晰的认知,推动了清代书法由帖向碑的演变。
(3)“古朴奇崛”,是对北朝碑刻的直观化评价。该时期的书学虽然古意犹存,却也具备精拔粹美的特性。书法作品中已摒弃了专取妍媚的帖学风气,对北朝书法的古朴自然、奇崛变化持肯定和认可态度,使清代书法发展由帖转变为碑,倡导奇崛变化之美。书法家们也多效法北碑。
4.3碑学意识的确立
(1)阮元“二论”审美追求。古风创造及发展在汉魏时期尤为盛行,经学、金石等,在书学创造中应用较为普遍,为碑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以传统帖学拓展为目的,使传统单一审美形式发生了改变,为书法研究及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阮元常对碑帖持公允评价,认为不同时期、种类的碑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他的碑学立场非常分明,提高了书法学家及爱好者对北碑的关注度,并加以效仿。其改变了传统书法审美形态,为书法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并对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2)篆分遗意。说起清代碑学,不得不提包世臣。作为该领域代表人物,他有自身独特的碑学审美主张。因仕途受挫,其书法美学中@示的是一种布衣心态。其在隐居过程中,进行刻书整理,将平生著述汇聚印版。他继承阮元碑学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针对篆分遗意进行审美标准创造,无论是线条,还是笔触,均讲求平和、简净。碑帖转型期,他试图整合各类书法之美,却遭受相关学者的诟病,其面临的文化及审美境遇是难以估量的。
5清代书法理论碑学意识代表人物解读
5.1康有为
康有为在书学上进行了理论创新,主张“尊碑”,对碑学文化极为推崇。其曾在《尊碑》中,提出,将帖学与碑学对立。康有为使书体发生改变,以传统书法形式呈现。书法形式发展与社会风俗具有很大文化视角相关陛,其与政治思想变化的关联性也是不可否定的。
将“篆分遗意”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界定。康有为在碑学创造形式上讲求创新,实现了“十美可宗”碑学审美系统构建。其经过对魏碑中的十六种审美风格进行分析,以“备魏”对魏碑进行解读和形容。审美体系建构中,涉及到的词汇内容较多,而审美意识的表达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因而,康有为在思想层面,使传统书法的审美形式更加开阔,对书法审美意识创作具有积极影响。其又因理论表达方式过于偏激,与后世该领域研究存在较大偏差及跨度,使近代书法建设及发展中,仍存在些许桎梏。
5.2刘熙载
书法本体的考量以意象关系为主。我国古典美学范畴内,意象关系多以立象尽意,针对部分难以进行含义阐释的,可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以使其得到充分解释及传达。刘熙载在《书概》中,对书法和意象关系进行阐明,将《易》作为书法思想的建构基础,借助综合性的美学意味,对书象进行阐释和表达,而后者的形态表现又是多样化的。意和象分别指代的是书法的基础形式和功能用途,书法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传达多通过“意”实现。刘熙载认为,审美价值的体现为。
(1)虚静之心。书法家在审美过程中,注重物象与心意之间的融合,将精神层面的内容作为艺术表达过程中的主体。
(2)艺术共感。保持虚静之心的同时,使审美价值创造更具深度,其有助于艺术与道德双重精神表达的形成。
(3)妙悟。其主要是指书法家对艺术进行想象,具备象征特陛。
刘熙载在剖析清代书法理论碑学审美意识时候,通过拓展传统生熟观,经技术解放,使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和自由。其在熟后求生。借助生对原有生疏观念进行扩展,演变为生趣、生意。同时,进行美丑论证,使美学创造过程中的书法审美更具表现空间,而在审美尺度之间也实现了平衡。碑刻书法领域,丑已不再是传统层面的概念定义,其是对书法艺术最为天然和直率的表现,实现了碑学审美意识的拓展和深化。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碑学具备很高的审美理想。以“骨气”之说,批评书法形式,从根本上领悟其审美内涵及意趣。
【关键词】声乐教学 学生 审美意识 培养
声乐审美是一种发现和认识美的过程,它通过演唱者的歌声把作品的情感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不但认识和了解审美客体,还会对自己的歌唱表演产生极大的影响。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蕴藏于演唱者的审美创造和审美表现中。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和挖掘出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发挥声乐作品审美作用的基本保障,也是提升声乐作品价值和魅力的重要途径。
一、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声乐作品价值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对声乐作品结构和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过程,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感知、想象和思考,让学生发现声乐艺术的内在规律,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声乐艺术是多种文化和知识的结合与交融,声乐的审美与音乐、文学、美学和哲学等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声乐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进行声乐教学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纽带。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实现其审美价值的先决条件,声乐艺术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就是对美的价值追求。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学生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提供审美的素材和背景,让他们在倾听和演唱声乐作品中,充分发挥想象,在想象中提升对声乐审美的把握。声乐作品本身就有无限的美感,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美感仔细研究与品味,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地培养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学习效率的提高。审美意识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要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感知能力,在教师审美意识地教育中,努力运用已有的声乐知识去感知、品味音乐的美感,提升自身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只有把美的意识深入到脑海中,主动运用审美理念去引导自己的声乐演唱,在演唱中认识和发掘出声乐艺术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和审美水平。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对学生的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学生的声乐学习中,如果对声乐艺术的美感不能深入地感知和把握,只注重演唱技巧的投入,就会使声乐演唱缺乏情感内涵,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打动听众。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和引导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他们在演唱中准确、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优雅的音乐气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声乐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和关键。歌唱者演唱的目的就是把声乐作品中美的情感和内涵充分地传达给观众,实现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时,把声乐作品中的内在美感和声乐知识、歌唱技能结合起来,在知识和歌唱技能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悟。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审美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歌唱学习中不断激活学生的审美思想和内心情感。教材和歌曲的选择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作为声乐学习和交流的媒介,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挑选学习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歌曲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审美标准的教材。歌曲由于歌词、曲调和创作背景的不同,表现出的情感和风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教师可通过自己示范唱歌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中,具体生动地传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和内在美感。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更深刻地体会出作品的美感。
声乐作品中的歌唱情感是一种审美思想的表达,它具有生动、集中的特点,比生活中的情感更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在研究和分析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融入声乐自身的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作品的情感,提高对歌曲的艺术审美能力。如由于歌唱的快慢和发音的力度不同,作品传达出的感情就会有明显的差别,声乐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火花,让他们在歌唱中投入最真切的感情,领会出作品的美感,从而使唱出的歌曲富有感情和表现力,更能打动听众。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发挥音乐的审美想象。在声乐学习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感受和认知,在大脑中形成对歌曲内涵的初步了解,再经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对脑海中已形成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画面感和音乐审美感。音乐的审美活动是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对声乐作品进行的积极加工和改造调动,并在审美想象中组成事物的新形象。声乐作品中的很多歌词内容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艺术升华,经过文学语言的加工柔合,最终以纸质书面的形式呈现在演唱者面前。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对已知的声乐内容进行联想加工,从而丰富和充实作品情感,创造出音乐新的审美形象。
歌唱者在音乐演唱时,不仅要给观众带去审美享受,还要不断地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引发他们对歌曲的体会和内容想象的画面感。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作品中,以歌词为出发点,在播放的优美音乐中尽情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寓情于文,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画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声乐艺术境界。教学中,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审美想象过程就是对作品的二次加工和创造过程。要歌唱出好的声乐作品,教师就要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注重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学生在学习声乐表演时,不仅要有优美动人的嗓音,还要加强表演技能的训练,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情感的表达是声乐艺术的关键和核心,歌唱者演唱歌曲的过程就是情感的抒发过程,也是和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好的音乐作品表演中,观众不仅能听到动人的歌声,享受到审美的愉悦感,还能受到歌唱者情绪和表现力的感染,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声乐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
音乐不同于书面的歌词乐谱,它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演唱过程是创作者、歌唱者和听众三者思想、心灵和情感的交流过程。音乐可以表达流动的河水、海洋,还可以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是语言、思维、想象、美感、情调和韵味等多方面的融合和统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最艺术化的表达。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一个学生曾经经历过音乐表演或舞台表演,在实际的音乐歌唱中,就会比其他同学具有更强的处事经验和自信心,也会更熟练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感。
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内心情感,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美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主动表现的欲望,让他们在不断的参与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审美,从而产生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范唱、领唱等形式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歌唱,以肯定他们唱歌中的长处和优点来激发他们的歌唱表演欲望,在不断地练习中提高表现力。
4.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审美不仅包括词曲的形式美和艺术美,还包括音乐本身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声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与音乐学、美学、文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声乐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就会对歌词内容和歌曲背景的理解把握产生困难,不利于歌曲真实情感的表达。如一些外国的作品中,歌曲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思想都会体现在作品中,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了解,在歌曲的演唱中就会有较多的困难,歌曲的艺术力量也不能得到完美的呈现。
学生除了文化素养的提高外,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不同风格和体裁的艺术作品,加强自己的想象和艺术感知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体验不同的生活形式,扩宽眼界和艺术视野,增强自己对声乐作品的审美把握。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审美教育是声乐教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音乐作品的充分表达和展现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审美感受,更充分地把握和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为观众带去更加完美的视听盛宴。声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审美情感的表达不仅能够带给人们视听上的审美愉悦,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力,对声乐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欢.关于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
关键词:实用主义;经验;审美经验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64-02
实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一个重要的人本主义研究哲学思潮,倡导超越传统的二元论哲学,努力发展一种关注行动的新哲学。这种哲学要讨论生活和行动的意义,从而对人们的幸福生活给予有益的指导。
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他对审美的研究是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杜威认为,美学学科的逐渐独立也是审美作为一种意识形式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莎夫茨伯里、鲍姆嘉通和康德那里,审美经验意味着一种无功利、无目的、无概念地对待事物的审美态度,这种审美态度使它从日常的功利性的语境中独立出来,与大众生活与日常经验完全脱离开来。但是,事实上,审美并不仅局限于私人的审美意识之中,它是与人的生存、人的经验息息相关的。更重要的是,审美意识的产生是西方传统二元论哲学的产物,正是这种二元论的哲学导致了人类文化的一系列分裂,美与非审美的分裂、艺术与生活的分裂只不过是这些全部的分裂中的一部分而已。杜威通过建立经验的统一性,即日常经验与审美经验的统一为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审美中蕴涵着杜威实用主义的价值理想,是实用主义哲学重建生活意义的完整表达,同时也标志着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全面成熟。
一、杜威的经验观
传统的经验论主要是指英国的经验主义,他们以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作为经验的基础。杜威认为,传统经验论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经验本身的无限丰富性,把经验局限于认识论的领域。传统经验论只能从主观的、静态的角度去理解经验。事实上,经验是与生活、自然、历史具有同样意义的概念,必须从生活本身出发去领会经验的内涵。
(一)“经验”向生活的拓展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论的模式是人类一定历史文化的产物,因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所有哲学的前提接受下来。事实上,“经验”的内涵要比认识活动宽广得多,它涵盖了整个的生活和历史。“‘经验’是一个詹姆士所谓具有两套意义的字眼。好像它的同类语生活和历史一样,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也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简言之,能经验的过程。”杜威的经验概念强调经验的原初状态。我们是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这是我们有机体的第一前提。我们并不是先认识对象,而是先占有、享受对象的。经验首先是占有、享受并与对象彼此不可分,它一开始是相对模糊的、混沌未开的。同时,经验本身也包含着生活的一切内容,经验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作为人的生活的历程展现其自身的形态的:经验使人的认识、情感、道德和审美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在传统的经验论那里,经验只是思维中的一系列图像,而在杜威看来,经验是我们在具体环境下的生存活动,或者说就是生活本身。杜威通过对经验的改造,使人们不再运用经验解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可能性。相反,要用经验揭示主客体未分裂之前人的生存所具有的样态,经验所涉及的范围延展至整个生活领域,整体上涵盖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吸取、彼此作用的生长历程。
(二)“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
在传统哲学看来,经验来源于个人的、主观的感觉。经验无助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甚至会遮蔽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因此,要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必须依靠超越经验之上的其他途径。在杜威看来,传统经验论的观点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知识论基础之上,因而,淹没了经验丰富的内涵与深层价值。杜威认为,经验作为生命活动的历程,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方面,经验是关于自然的经验,不能把自然从经验中分离出去。如果从经验中抽出自然,把经验看作是纯粹主观之物,那就取消了经验。另一方面,经验对象经常受到人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人的,而是属人的自然。“经验既是关于自然的,也是发生在自然以内的(experience is of as well as in nature)。被经验到的并不是经验而是自然——岩石、树木、动物、疾病、健康、温度、电力等等。在一定的方式之下相互作用的许多事物就是经验;它们就是被经验的东西。当它以另一些方式和另一种自然对象——人的机体——相联系时,它们就又是事物如何被经验到的方式。因此,经验到达了自然的内部;它具有了深度。它也有宽度而且扩张到一个有无限伸缩性的范围。”因此,经验与自然具有天然的连续性,正是通过经验的开展,人们“透入”(penetrate)自然,并达到它的深处。这样一来,经验就不再是自然的遮蔽物,而是深入自然的途径,探索自然的有效手段。
二、完满的经验
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一个自身具有生长力量的动态过程,因此,如果排除经验可能受到内在或外在的干扰因素,每一个经验都会伴随着自身的过程走向圆满,这样的经验既拥有实践的力量,又具有理智的引导,还包含审美的维度,这样的经验是“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一个经验”是理解审美经验的钥匙。
摘 要 21世纪的青少年不乏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在素质教育中美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召开之后,建设美丽中国,成为鼓舞广大民众的绚丽目标。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积极自觉地灌输与渗透审美意识,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同时淋浴在美的氛围中,对一代人的成长,对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与道德情操,都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活动 审美意识
现对几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与组织体育活动中的做法与体验略述几点。
一、以审美思维,贯穿于体育中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有言:“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我们不难理解培根这里所谈的动作适宜与优雅,很重要的手段是需要靠体育来完成的。如果整天只是埋头苦读,不要说优雅,恐怕只能是弱不禁风的一介白面书生,那种病态的面容与体态,还有什么美可言?
所以我在体育教学与组织体育活动中,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别把体育当成玩玩而已,要从内心深处重视它,是要把它看是完善自我,完美自我的人生要素,健康是美,运动是美。只有体魄,才能把青少年的理想变为现实,才能不辜负国家的期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科学地展示自己的动作之美,行为之优雅,灵活、健壮、阳光向上这些目标。只有不间断地参与者体育活动才能最终得以体现与完成。可见,动作美的诠释,既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的提升提出了高要求,也为体育教师美的创造提供了源泉;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发展。
曾有一学生赵某,入学时即受到广大师生青睐。她品学兼优但是懒于运动,认为体育活动浪费她的学习时间,一头扎进书本里不愿走出来,可一年过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冬天咳嗽不止,大把吃药仍不见效,学习成绩也大幅下降。我多次跟她谈心,并带她晨练,跑步、打球、跳健身操。让她对运动产生兴趣。经过近三个月的锻炼,她充分认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不少同学都说她丑小鸭又变成了白天鹅。去年期末因成绩优秀,她又一次当选了“三好学生”,是坚持锻炼,才使她青春闪光,找到了自信,身体好了,行为美了,才取得了好的成绩。
二、培养团队精神,认识整齐之美
在体育活动中,有很多项目是需要团队成员间的通力合作来完成的,就像国庆大典时,参与检阅的队伍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前,那种震撼人心的磅礴气势,充分展示我们中华儿女的风采。
事实上,体育活动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撑总是不可缺少的。篮球中的前锋与后卫,排球中的一传二传与主攻手,能达到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才会胜券在握。就是个人单项竞赛,如举重、投掷等,事实上也需要同伴的声援,领队教练的鼓励与安慰,才会有超常的发挥。
总之,无论平时的课堂还是在不同的比赛场,都有一种整体合作之美、整齐律动之美,在伴随着、影响着每位参与者。这正如革命导师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
学生小张在单亲家庭中长大,长时间残缺的家庭生活环境,造成他孤僻不愿和同学交流,自卑又自怜的性格,如此长期下去势必会演变成自闭症,无法适应社会。我和其他同事一起有意识地带动他参加球类和其爱好的拔河比赛,让他担任一定角色,多次活动后,他便融进了集体之中,性格变得开朗了,开始正确对待家庭亲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与挫折,体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此他塑造了美好心境,成为一名阳光少年。
三、积极拼搏向上,懂得进取之美
在体育教学与组织体育活动中,激励学生拼搏向上奋发努力,夺取荣誉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上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也可以拓展一下,少年美则国美,何为美?很重要一点即通过体育锻炼,调动广大青少年的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取得些微成绩与荣誉不自满,遇到挫折或至失败不气馁,不灰心丧气,在向既定目标进军中,有毅力有韧劲,一往无前。
学习刘翔在负重伤情况下,单腿跳过终点;学习王蒙,犯了错误,知耻而后勇再入国家队;学习中国女排;学习中国乒乓球队 我们就是以体育健儿们的精神与品格走好人生路,做一个心理健康,体格健美的21世纪新人。
我们学校有一个班级,在学校运动会上总分排名居后,为了改变班级的现状,我们体育教研室与班主任配合一起,从抓学生的体育活动入手,从精神面貌上调整学生的心态,晨练时让他们队形整齐服装整洁,动作姿态准确一致,经过一段训练,给人的印象颇佳,校领导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从此,增强了班级学生进取心与集体荣誉感,来年运动会,我认真研究学生不同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行报项。结果,竟然获得总分全校第二名,整个班级沸腾了,后来该班成为市优秀班级。运动技能的美学体验与遐想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得悉,运动参与足够影响青少年体育审美的最重要因素,说明学生的运动美学体验主要来自学生的运动实践,来自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美学体验与遐想。
事实证明,充分发扬奋力拼搏努力向上的体育精神,就会改变一个人的风貌,集体的风貌,精神振奋了,志气轩昂了,神态庄重了,豪情万丈了,可以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力作“百岁之童”绝不做“三岁之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途上,让美梦成真,让每一个青少年都成为一个个美丽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48.
[2] 王红梅,马卫东.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17-119.
[3] 杨建民.体育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论由体育美学向体育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7):108-109.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摇篮,学习文言文是传承文明、提升中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但是文言文教学却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片面追求应试对策,只注重字、词和句式的分析,忽视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死、低效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新教材中文言文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选文大多是经典篇目,教学中只有用新的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才能让文言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使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法,营造审美的氛围,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唤起审美共鸣
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如此。因为,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将这条情感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创造出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引发师生的审美共鸣。如教学《陈情表》一文,这篇散文以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人们的心灵。文章亲情浓郁,往往令经历过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青春年少、未谙世事的学生就难以动容。如果我们以现实生活中的母子之情、祖孙之情等生活体验作为情感纽带,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寻美访胜、采珠探宝,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为学生创设教材所需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还可以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从而获得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二、加强诵读,陶冶审美情操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有效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仅仅靠教师的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学生诵读联想,从而揣摩其内在意蕴,陶冶审美情操。诵读经典文言名篇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之一。诵读的过程,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般的默读是为了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但仅是粗读而已;教师的范读是为了促使学生赏读文言,但仅是辅助而已;唯有学生的诵读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最有作用的。清人贺贻孙在《诗笺》中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文字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反复诵读不但有助于培养语感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文言文都是经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精彩的人物传记,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放声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为解读文本的美打下基础。优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断,还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全方位地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同时,诵读又能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强化审美意识。又如《滕王阁序》这样文辞优美的散文,让学生通过美读,变无声为有声,利用音韵美把教材中美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读书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对祖国壮美的河山产生喜悦和热爱之情。
可见,加强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
三、展开想象,进入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