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

篇1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单元《十二生肖歌》为玩一玩的内容。其实玩一玩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中还处于摸索的过程,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会经历一些思想的撞击。比如是该以学唱歌为主还是应该以玩为主,如果以玩能不能获得知识,这样的游戏是不是没有提议性。怎么才能有的放失?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的操作中不难有一些问题。我亲历了有郑老师参与的“玩一玩”课堂,执教老师是熊瑛老师上的《旅游车》,课后听了郑老师的评课,感触颇深。其实熊老师的前面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在教的过程发现她的游离不定,到最后就发现,是歌也没有学会,孩子也没有玩好。看似重玩的环节,却时刻必须提醒执教又不能忽略教的过程,因为自己知道学生必须在你的课堂学有所获。其实在选择《十二生肖歌》为考核课之前我有些后怕,害怕组织教学不太好的我,一节课下来课堂乱七八糟,还好师傅给予了我不少鼓励。

我在二年级试教过一节,当时的教案以重唱环节为主,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再进行表演。但是那节课只上了20分钟,因为我发现自己完全拖不下来了,学生已经失去了完全的主动权,这样的音乐课失去了快乐的意义。后来在肖老师的帮助下,把语言进行了规范,环节上进行了处理,可是整体感觉仍然还是以教唱为主。其实我一直比较挣扎,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更适合玩一玩的课程模式。肖老师的引领课上完后,我结合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首先、语言上我没有办法赶上师傅,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课堂语言一直都不太精练,其次、组织教学上我无法应对及时改变的课堂。我大多时候是去备这份教案,而没有了本色的特点,致使我无法超越自己,总在所有的条条框框内进行。不敢想象我自己去上这一课,会呈现怎样的课堂。我又归纳了教案,抓住自己上课的一些特点,把整个教案的顺序进行了颠倒,把玩放在了前面,学放在了后面。通过表演、做游戏、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里学习了新知识。

一节课下来,我感受到学生们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参与了活动并且学会了学习。我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却带来更多的深思。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想今后的过程中我要有更多的挑战与摸索,不只是“玩一玩”,怎样在课堂中体现现代教学的课程标准,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怎样应用随机的教学方法将是我无比宽广的探索过程。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推行新课程改革计划,推进有效性教学。音乐课作为培养小学趣课程之一,不仅要内容新颖,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更要拓展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涵养,关注其健康发展。现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实际简要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音乐课,音乐老师要高度重视起来,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点。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小学生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模拟再现现实生活。比如,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笔者在讲授《火车开啦》时,便让孩子们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组织他们排成一队,选个高的同学做火车头司机,随着音乐的节奏,小学生们快乐的跑动起来。在这堂课里,很容易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到音乐节奏上。

二、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如在对《哆来咪》进行音乐欣赏时,笔者备课时准备了《音乐之声》的一些片段,让他们在电影里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播放《音乐之声》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电影故事内容,加深了他们对《哆来咪》的记忆,引起了学生讨论的,达到了欣赏的教学目的。

其次,要改变固定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做游戏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可以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分成几个小队,在音乐播放的同时,模仿划船的动作前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最好,并给予鼓励。这样的教学方法释放了小学生的天性,深受学生的欢迎,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点,在快乐的学习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最后,可以将音乐与体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比如在学习《中国功夫》时,可以结合体育课学习的武术动作,让学生一边练武,一边欣赏歌曲,体会中华武术精神。又比如在学习《唱脸谱》时,可以让孩子多动动笔,画一画历史人物的脸谱,为自己设计一个脸谱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我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但不能成为温室的花朵,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音乐课的设立,就是要陶冶学生情操,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把握音乐情感。比如在学习爱国情感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播放电影视频等,让学生了解英雄的故事,走进人物内心,在音乐的感染下,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建立起他们对祖国的崇敬感,真正的从小树立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音乐情感的把握,教师讲解的再详细,也只是教师自己的感受,靠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讲授重难点时,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学习讨论中,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如在学习《我爱你,塞北的雪》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思想感情,学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合作中完成对歌曲的欣赏。

四、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双方的互动,在互动中,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愉快的完成音乐教学。

在现代教育理念里,老师和学生关系应是良好的朋友关系,老师起着指导作用,所以在音乐课里,老师可以与学生融成一片,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比如在练习《雪绒花》时,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排练一场音乐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利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即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在音乐剧排练时,多给与学生鼓励,这样教师在付出自己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敬爱,建立起友好的朋友关系。

五、课后认真反思,加强交流和合作

课堂教学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环节,音乐教师想提高有效教学质量,在课后还必须进行自我反思,认真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音乐知识,自己的教学目的是否已达到。现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一节课就四十五分钟,而需要学生欣赏的乐曲和要学习的歌曲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在备课时做好取舍,更要把握课堂节奏,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是否完全接受了课堂教授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反馈,适量的布置课后作业,帮助他们走入艺术的殿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后要与学生进行沟通,适时调节自己讲课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本。

现代社会讲求合作,老师也应该学会互相合作,做到教学资源共享。作为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可以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向课堂经验丰富的老师取经。总之,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做一个开放的、积极进取的音乐老师。比如,在学校内开展公开课等活动,自己不仅可以学到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又可以让其他教师指出自己的缺点,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教学质量。

六、结语

总之,音乐是一门艺术,小学音乐教师作为艺术的培养师,肩上的重担任重而道远。努力提高有效性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对小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推动新课改进程,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艺术水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课改新路,

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雷 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艺术是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欣赏音乐可以愉悦心情,缓解身心疲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别重视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全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出现了音乐教育内容呆板,音乐教育形式不丰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应重视音乐教育方式和音乐教育手段的思考,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水平。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音乐欣赏文化,在古代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音乐在古代就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正式学生思维开放、想象力丰富的时候,音乐艺术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感受、理解、鉴定等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通过音乐艺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音乐修养,发挥音乐对生活、学习的促进作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小学生音乐教育,通过适当的途径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目前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通过学校有组织的教育,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了音乐必修课,通过课堂教育完成音乐教育的内容。小学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小学 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对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小学生音乐教育的成败。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的几个途径

(一)器乐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乐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乐器的发展给音乐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丰富了音乐艺术的创作形式,能够提高音乐艺术的效果。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不同的乐器进行接触和学习。低年级学生可以对打击乐器进行学习,符合这个年龄段小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器材自制乐器,敲打节奏。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竖笛、口琴等有难度乐器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二)律动教学

律动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艺术的学习离不开律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国,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让学生动静结合,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审美、健身等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动作进行学习,掌握节奏的长短。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加有真实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僵化的误区,教师有意识地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形成自己的见解。信息化教育营造了更加逼真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利用PPT等形式的多媒体,可以声、文、图并茂,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教W内容涉及到乐器欣赏、曲艺欣赏等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可以通过实现短片、图片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一些乐理的知识比较抽象,仅仅进行理论讲解,学生理解困难。全音符、二分符等的学习,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解时,上课比较麻烦,讲解不清楚,学生学习效果差,使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四)重视对小学生想象力的提高

小学音乐教材里很多音乐是经典歌曲目,并且轻快、优美,教师对学生创造合适的音乐场景,可以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丰富的联想,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身临其境般的氛围。

通过音乐加表演的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对乐曲中人物形象进行模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发生的背景,对音乐内感情的把握更加准确。譬如,《卖报歌》展现的是风雨中一个小男孩不畏困难卖报的形象。可以通过学生对卖报情景的模仿,并结合卖报歌来感受音乐艺术。

参考文献:

[1]刘洁.周玉霞.朱培达,袁悉程.农村音乐平板电脑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某农村小学音乐课程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2015(07):65-71.

篇4

一、在小学音乐课中应用流行歌曲存在的问题

由于流行音乐不同于正统的音乐,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或多或少会对流行音乐产生一些片面的认识,也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太重视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传统。

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引入有重要影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好课本歌曲,让小学生会唱课本中的儿歌足矣。在小学音乐教育创新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已经成为必要目标。落后的教学思想阻碍了教师教学创新,影响了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

2.音乐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音乐课堂是欣赏性与学习性的课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意识不到教学内容丰富的重要性。每一节课,教师按照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按顺序给小学生播放音乐作品,循环学习课本歌曲。没有新的内容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会影响小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不利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音乐教学模式死板。

教学模式影响着小学生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广大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利用上一辈传递下来的方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在课堂中,先给小学生播放课本歌曲的音频,再组织小学生集体演唱。教师一句一句地示范,小学生一句一句地重复。在课堂结束环节,教师让学生单独演唱,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实现。

二、小学音乐课中流行歌曲的作用与应用

现代的课堂是多元化的课堂,现代的学生也是多元化的学生,他们爱好广泛。流行音乐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大部分流行音乐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美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将流行元素渗透到音乐课堂中,不仅可以调动音乐课堂的气氛,更可拉近课堂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

1.利用流行歌曲,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追求,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流行歌曲的引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流行歌曲的优势,打造全新的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教师找到正确的切入点,用流行歌曲组织丰富的小学音乐学习活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除了课本中传统内容的学习外,教师要给小学生留一些表达自我的时间,留出时间给小学生创造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促进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表演,让小学音乐课堂更有个性。一些小学生在乐器演奏方面具有优势,会利用表演机会给大家演奏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有的学生从小学习舞蹈,会在旋律下积极舞动自己的身体。还有小学生会演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传播正能量。用流行歌曲的引入,给小学生创造更多建立音乐学习自信的机会,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积极起来。除此之外,音乐课堂中的才华展示,还会影响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中,一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但唱歌很好听。教师给小学生机会,让其演唱自己拿手的曲目。大家为其表演所震惊,纷纷鼓掌,并给予喝彩。这不仅使其建立了音乐学习的自信,更增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信心,成为自主学习者。

2.利用流行歌曲,净化学生心灵。

小学音乐,是一门具有德育功能的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意识不到德育教育落实的重要性,只顾着传授音乐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前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多德育内容,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德育因素,利用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形成多种优良品质。

比如在教学《小乌鸦爱妈妈》时,教师可以将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引入音乐课堂中,组织小学生通过听与唱,将歌词转变成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

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

这样的歌词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在引入流行歌曲时,教师要向小学生提出这样问题:你们做到歌中所唱了吗?让小学生自主反思个人行为,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片段,理解妈妈的辛苦,成为孝顺的孩子。

3.利用流行歌曲,拓宽学生音乐学习视野。

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课本音乐歌曲的学习不再是第一要务。加强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感觉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内容,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讲,课本中的歌曲并不能满足其音乐学习的需求。多多引入内容丰富与情感真实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才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

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调查

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相当重要,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陶冶情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实,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要从教师做起,还要从学校、从家长做起。处理好三方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音乐教育。

一、小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1.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音乐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而音乐本身是一门需要表现的艺术。所以二者结合立刻成为音乐课的优势。小学音乐课中贯穿始终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音乐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作为网络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及时学习、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勇于“触电(电脑)”、“触网(网络)”,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武装自己,不断拓展音乐教学的途径和渠道,提高音乐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感到乏味无趣,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也感到头疼无奈。那么如何使乐理知识的教学变乏味为有趣呢?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就是一个好办法。

3.注重音乐课的气氛,理解真正的民主开放式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4.注重教学研究,反思问题成因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囿于教科书、参考书的圈禁,很少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施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学研究似乎只是专家的事情。然而专家并不处在教学的第一线,并不能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因此,培养和造就专家型的一线教师就成为改革和改进小学音乐教学之必须。而新课改的实行,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的能力构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研究的途径之一是反思,而反思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弥补缺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能力构建的途径和渠道。

二、从制度上保障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1.转变观念,变“副”为“主”

长久以来,音乐课总是作为一门“副科”的身份,尴尬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学校领导不重视,不愿为此付出过多的经济、精力。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也表现出一种不重视的态度。这样一来,学习音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应付、敷衍了事,何谈质量提高。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像对待语文、数学等学科那样对待音乐学科。教师也不应自卑,而应树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所教的学科就是重要的。

2.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再加上长久以来教师的消极、倦怠心理,荒废了不少业务水平。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除了聘请一些专家举办讲座外,还可带领这些音乐教师走出校门,多向不同地区的有经验的同行学习,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教师的业务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把小学音乐教育的成绩纳入综合素质测评

现在普遍的认知是,家长都将升重点初中列为头等大事,只重视语数外,忽略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发展。可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1.3%家长认为音乐能开发智力,92.4%家长认为乐器更有助于智力开发,94.2%家长认为音乐能锻炼审美能力,93.6%家长认为音乐能锻炼思维能力,94.8%家长认为音乐能调节情绪,调查证明了大部分家长重视音乐开启智慧的作用。正如雨果所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家长也知道儿童在音乐创造中直接可以感受到创造的幸福与快乐。但是现实是升学的压力让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断压缩音乐活动音乐教育的时间。所以只有学校、升学体制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家长、孩子才能有余地安排音乐教育。

三、积极鼓励小学生参与到音乐教育中

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育,则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也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鼓励小学生对学到的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给予小学生表演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以便增加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之举是国家政府要重视起音乐教育。当年就是李岚清的主张,才使得今天的高校有了艺术教育中心。没有的政府的重视,一切都是空谈。没有的国家的经费投入,就没有良好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条件;没有国家的相关文件,学校就不会拿音乐教育当回事。归根结底,教育要依靠政府(至少在当前政府几乎主导一切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放松。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不能让音乐教育变成了竞技性训练。这当然就涉及到当前的音乐考级制度以及老师的师德问题。在前文也提到不能将音乐教育带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更不能纵容某些无德老师误导我们的孩子。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音乐教学;现状;作用;方法

音乐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审美和娱乐方面有着必要的需求,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首先,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学校中音乐教师短缺。音乐教育是一项高素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着更高的层次,他们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现在有很多教师是兼任音乐教师,这很难对音乐教育有更高的层次要求。很多教师只懂得一点乐理知识,掌握很少的音乐技巧,很难担负起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对于教学目的,很多音乐教师不够重视,很难想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以及音乐教育的目的。

其次,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很多学校音乐设备不全,虚设音乐课,对音乐投入的经费太少,对音乐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本身对音乐课的认识也不够正确,有很多小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上音乐课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调节一下自身的压力。教师对音乐课堂控制的不到位,教学和培训的内容太片面,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弊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还有,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音乐老师没有文化教育水平,不愿意让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免影响他们的文化成绩,认为小学生学习音乐没有什么用。甚至学校和教师也都认为主科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成果很难评判,对音乐教师的晋级、评优不能优先,导致了很多音乐课变成了数学、语文的自习课和巩固课。这就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教育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小学音乐教育很难有发展。

二、小学音乐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小学音乐教育是具备开发这种想象力的一种功能。

小学生在倾听音乐的时候,会对音乐本身的魅力产生一种共鸣,会对审美情感、审美体验积累的更丰富。音乐会对小学生的体温、激素分泌、心跳、大脑的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激发鼓励小学生进取的精神,坚定他们的信念,使他们为理想增添了奋斗力。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音乐教育在教师的素质和新课改上有着差距,新课改和教育理念上有着不少的差距。这就影响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和想象力的深层培养和开发。重智力、轻情感的因素在教材选编、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造成了一定的缺陷。许多事例证明,音乐对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重要的开启作用。例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都对音乐很有研究。

2.培养学生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一定的音乐创造力,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创造活动,是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开启他们对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智力,有助于他们在精神和人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里有着明确的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使他们能够做到不自私、不狭隘、遵守法纪,做一个博爱、善良的人。可见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健康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主要通过、舞蹈、声乐以及戏剧的形象和创作,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工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培养他们正确的感受观、创造美、表现美。能够使小学生的人文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统一的完整的教育。

音乐教育同时也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荣誉观、等多个方面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情感的沟通、交流、传递,唤起小学生的听觉、视觉上的美感,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方法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转变,对于音乐教育的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随着科学文化而有所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态度,以小学生为中心,启迪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把传统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新的教学理念,和小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伙伴,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小学生的情感。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念,从一个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给学生提供善恶的标准,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增添生活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其次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积极的导入新颖的故事情节,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音乐这种听觉艺术形式,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增加品味歌曲,体验歌曲、二次对比欣赏等各个方面,使得学生在聆听音乐之美的同时感受音乐。充分体现教师的才华、本领。教师在音乐教学上要做到因人制宣、因材而教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展示实物、图片以及进行试唱。演奏等等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生动的知识。加强教学环节周密而清晰的考虑,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要对鼓励学生、协调关系、控制纪律等各种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还有,小学生天真活泼,激励他们进行唱演歌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主动演唱歌曲、配舞蹈,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利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通过教学手段不断的拓展音乐教学的渠道和途径。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弥补缺陷。其次面向大多数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领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特长。有组织的积极的帮助他们建立合唱队伍。使他们能够走出校园,走到校园以外的群众中去。这样能使他们活的更多的音乐知识,促进他们的演唱兴趣,提高演唱水平。

四、总结

现代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责任、特点,应该有与时代精神相同的教育理念,要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神圣的、光荣的、崇高的教育,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把音乐知识,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小学生,使音乐教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泌阳县泌水五小分校)

参考文献

[1] 杜军.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性[J]. 林区教学. 2010 .7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收获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通俗地讲,它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和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没兴趣到有兴趣,从没有积极性到有积极性,从不喜欢到喜欢。“有效课堂”是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下面我就这一课题谈谈我的几点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主要源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联系小学生的实际,从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引入对新知的学习,让小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要有效了解小W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中来。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我创设了选出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的情境:出示前五科得票数(体育40票,微机32票,美术30票,音乐28票,数学25) 从图上看出体育得票数遥遥领先,接着抓住时机把生活情景转化成数学情景,引导小学生抓住“遥遥领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育的得票数分别是微机、美术、音乐票数的百分之几?”“体育的得票数分别比微机、美术、音乐多百分之几?”等问题? 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他们潜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创新性使用教科书,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预设主要用于唤醒小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与新知产生联系,进而激起小学生探究规律的驱动力,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发展。因此,我在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基础上,大胆对教科书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的比较,让小学生找出异同,抓住解答的关键,为小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效保证,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以小学生的操作为主设计课堂活动,确保小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有效活动开始的,小学生操作可以使认知的事物与小学生之间缩短距离,进行直接的感性认知。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要为小学生多创造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一些展现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多一点感受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组织一些说一说、比一比、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对于数学问题多问几个“有没有不同方法或想法?”,尽量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确保小学生参与学习的高效性。

四、有效点拨,指导参与方法,注重小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的限制,小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局限性的。所以,在有效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性、引导性的作用,在小学生疑难处及时加以方法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好教科书,利用好新旧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给小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圆的认识》时,我问小学生:“大家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形?”小学生觉得这个概念太简单了,便争着回答:“盘子、太阳、锅、车轮”。我又问:“同学们说车轮,那谁知道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先让小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接着用多媒体演示,当小学生看到正方形车轮的车前进时,就高低不平。小学生纷纷议论,最后终于找到答案,因为圆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一样,它所以跑的又快又稳。这样不仅深化了课堂新知,又拓展了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小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五、引导反思, 促进小学生发展的高效性。

没有反思就没有有效的学习。思考是推进小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动力。让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是数学知识自身构建的需要,也是小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认识和调整好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能力的有效表现。通过反思,使小学生对同类问题的共同点有更深入的感受,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科学评价,及时反馈,关注课堂评价的高效性。

篇8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 实践途径

游戏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过程,不能简单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构建,而是以人的多重认知与实践为主体的全面接纳。结合小学生的学情特点与小学音乐的学科特点,着眼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向和目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游戏形式丰富而内容多样,新颖活泼的参与方式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认知现状。根据小学生的学情与学制特点,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创新游戏教学模式,丰富游戏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出视野开阔、求新求异、敢于突破、灵活睿智、实践创新的,具有相当创新精神的、语言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游戏教学法清晰地展示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进展,使小学生全程参与,表现积极,充分发挥音乐在构建小学生开放思维模式,沛润的创新精神中的积极效用,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学习中的乐趣和吸引力,从而使游戏作为载体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构建情境,引导学生模拟参与。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前,应当科学引入情境设计。运用游戏教学法应当以教学课程标准为基础,一改传统教学设计偏向随意性及指向单一等弊端,实施多元化、靶向性教学,同时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还要掌握一项基本原则:将小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利用视觉、听觉、描述、练习等手段,同时结合五官感受,对音乐形成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在体验式教学中导入情境设计,通过情境教学的开展,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同时能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这种基于学生学情的游戏教学法更有利于系统教学的展开。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单纯表现为小学生接受、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小学生自主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强化其学习能力。如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笔者设计了“我来当交警”的活动,红色是“1”,绿色是“2”,黄色是“3”,然后把三张不同颜色的卡纸粘贴到装矿泉水的瓶子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扮演行人与警察,在呼喊不同音符的同时,敲击不同的瓶子,然后学生做出不同的动作。过一段时间,红绿黄再代表其他音符,引导学生不停地转换,感受音乐的趣味,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实施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形式及情境结构具有清晰认识,不但要体现出教学价值,同时要使小学生充分理解,增强其接受能力。这些因素设定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唯有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唯有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唯有互动,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在最佳的游戏教学设计下完成相应教学。在游戏教学中,要重点做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使小学生感受到与现实同步的和谐体验。在合理的情境教学下,小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将会被全面激发,才能思想轻松,全身心投入,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同步增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处处注重情境支架设计的科学性和写实性,在新课程开始之前,会对课程知识重点进行讲述,并通过小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加以引导,通过体验使知识强化,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有关动物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边扮演边演唱该动物的音乐。教师在学生表演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状况,融入到学生中。像老师扮演老母鸡,女同学扮演小鸡,男同学扮演老鹰,根据角色的不同展开学习与演唱,在师生同乐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对音乐感染力的认识,充分展现音乐的表现能力。

(三)因生而异,实现个性提升。

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小学生自身条件不同,因此造成了接受能力的千差万别,小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同样有很大区别,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个性化和递进化的延展使小学生的进度同步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支架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划分出学习培养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可以遵循基础、扩展、创意的步骤逐渐提升兴趣、设定层次。对于基础学习层,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小学生参加,对于扩展层,则通过一定引导,使小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进而完成任务。对于提高化的游戏,一般小学生较难完成,所以教师要给小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根据小学生的真实能力进行教学选择。对于每个阶层的过渡阶段,教师要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兴趣,尽量鼓励小学生独立完成。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避免设计任务过于简单,但不能超出小学生的能力范围。兴趣层次的培养主要通过小学生的感官体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知、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及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有赖于教师对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而这也是衡量游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教师应当对游戏教学有个性化见解,能够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支架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游戏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小学音乐 教学

下文主要讲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以及小学音乐教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

(一)幼儿园教学的老师方面

(1)幼儿园老师教学生唱歌时一般是自己唱为主,教师认为只要自己的腔调不出现错误,学生跟着自己学习唱歌就可以了,但是往往老师能够唱出来的歌学生跟不上或者唱不出来。学唱和教唱都是需要技巧和手段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学生注意自己的坐姿,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神经也不要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要注意放松,但是也一定要注意控制,饱满的精神、丰富的表情和正确的坐姿都是可以给人良好的印象和轻松愉快的感觉。

(2)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时,喜欢将手背在自己身体的后面,面无表情,好像是在做机械运动,这样子容易让学生劳累,而且也会对音乐产生倦怠的情绪,教师应该先摆正自己的姿态,两手要在裤缝间自然下垂的状态,不要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力,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有感觉的,要与音乐的情感产生共鸣,要包含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音乐的价值。

(二)幼儿园教学的学生方面

幼儿园的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自己感知音乐情感带来的喜悦很难,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幼儿在心理上还是依赖老师多一点的,很注意老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在老师教授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够模仿老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老师对幼儿的关注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受用的,幼儿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喜欢老师的赞美和接近。

(三)幼儿园教学方法和手段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将教师自身摆在学生年龄的位置上,将自己的心智儿童化,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保持亲近,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特殊的,老师要有活泼的语言、幼稚与睿智并重的眼神以及较为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这样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教师充满依赖感和亲切感,就会在学习中,很自然地和老师交流和沟通,这样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就会特别的容易和轻松,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很明显,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也就对学习有了很浓厚的欲望。

二、小学音乐教学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方面

小学音乐教学的老师一般都认为小学生能够学会几首简单的励志歌曲就足够,但其实,小学音乐教学对塑造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已经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知识和兴趣,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学生的智力培养等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心智已经渐进半成熟,有的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思想和意识还有行为习惯上都已经渐渐地走向独立,小学音乐要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和优势,音乐歌曲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小学时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非常重要,而且最主要的是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思想道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歌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

(三)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应该局限在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状态,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音乐的乐律和乐章还有乐谱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而且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学生看音乐五线谱就像在看鬼画符,这很正常,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能够通过小学音乐反映出来,音乐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保障音乐课堂的生动、有趣和形象,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和互动,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欣赏。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一)在学生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首先,幼儿园的幼儿与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因素,智力发展和性格形成都存在差异,幼儿园的音乐教学重在愉悦幼儿,音乐对于幼儿来讲,是生活状态中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小学音乐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注重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养成良好的性格,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要比幼儿园的幼儿要大。

(二)在老师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区别

幼儿园的老师在教授音乐时不注重五线谱只重视声调,只要老师的发音标准,幼儿的音乐教学就是成功的,但是小学音乐老师还注重学生对音色、五线谱及乐谱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比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大。

(三)从教学手段和方法角度看幼儿园与小学音乐教学

幼儿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愉悦幼儿的心情,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但是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音乐教学的全面性及广泛性。在教学中不但注重兴趣的培养及性格的形成,同时还注重音乐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音乐教学得以升华。小学音乐教学还重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小学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之幼儿园要复杂、多样化、创新化。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讲述,我们了解了小学音乐教学与幼儿园的差别,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差异,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音乐教学教育,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文/梁 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清水亭学校.搞好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教学实践.新课程小学.2012年4月18日.

[2]冯莉莉.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教学反思.2011.11.01

[3]迁安.迁安市夏官营镇中心学校.河北.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艺术教学.周刊.2012年第5期(总第147期)

篇10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通过艺术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智育、德育、体育等方面的学习,为学生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前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走进音乐的一把金钥匙。

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走进知识殿堂、开启智慧之门的使者,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必须要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起。

提升音乐专业素养。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教出专业的学生。一个好的小学音乐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过硬的音乐基本功。小学音乐老师不能因为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就忽略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而要深刻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闲暇时间加强音乐理论和音乐教学理论的学习,要经常去听一些资深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小学音乐教师不仅是艺术之美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和尊敬的长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力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然洒脱、庄重威严、举止得当、平易近人的仪态,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小学音乐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需要等到教师细致的传授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又温馨的教学环境,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情境

音乐是一门多重感官相互协调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要上好一门小学音乐课,需要教师在课前下足功夫,认真研究和解读教材,创设有效地教学构思。小学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创设一系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新知。

教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音乐学习相当重要。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与讲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主动配合老师制作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道具,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每个学生的座位,通过多重感官的调动和参与,才能够带领学生深切感悟音乐教学的魅力和意境。

小学音乐教师要提前设计好课堂语言的组织与应用。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语音一定是丰富的、生动的、流畅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将诙谐幽默、生动流畅的语言应用于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体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是集吹拉弹唱跳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指引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规范的教学活动框架或程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依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这一变革给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将单一而又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成声情并茂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小学音乐教师要多了解和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并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创新和整合各种教学方法,比如示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扮演较色教学法、对比比赛教学法等。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而且还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为了能够全面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器乐,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篇1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49-01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其将学生发展、学生利益、学生潜能以及学生地位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的职能就是最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具有个性风采。与此同时,创新教育还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彻底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空间以及时间来实施创造和探索。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指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将培养一种创造型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不仅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学生创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具有自身十分鲜明的特征。

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小学生自身的弱点。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十分巧妙地利用创新教育的优势,就能够有效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小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以及观察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些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小学生学习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学习音乐就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十分不科学的。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审美教育,美化音乐教室其实就是一种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刚刚步入教室就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再加上对优美音乐的欣赏,学生会更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从而大大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所以,音乐教师必须要勤于动手和动脑,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来布置小学音乐教室。比如,教师可以改进原来横平竖直的座椅排法,设计出更加具有艺术性的半圆形、方形以及圆形的排法,这些排法具有更强的美感。音乐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一些山水画或者著名音乐家的画像等,从而使小学生在这样优美的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究竟谁才是教学的中心。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宰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有的时候教师偶尔唱错了音,小学生也不敢指出来,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实施创新教育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要认识到,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必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没有强迫性以及权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进而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融洽、宽松的学习环境。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拥有一桶水,小学音乐教学同样如此。想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不间断地加强自身音乐专业素质的培养。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只是安于现状,多年来都一成不变地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这也就从本质上阻碍了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所谓的创新精神就是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方法、技能、信息以及知识,提出新观点以及新方法的精神。而要想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音乐教师,我们就必须要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不能墨守成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实施创新教育,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阎小青.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4).

篇12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唱歌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唱歌的感情

1、发挥教师范唱作用。小学生对于歌唱尚且处于启蒙阶段,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和表现歌曲的感情。教会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再把歌曲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心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所学的歌曲,受到歌曲的直接打动。而教师就要发挥范唱作用,向学生传递歌曲信息,让学生体验与感受歌曲的美,从而从整体上认识歌曲。其范唱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喜欢所学的歌曲。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唱好的歌首先自己必须唱好。教师被歌曲打动,并能够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声一定会产生心灵共鸣,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对歌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理解、分析和处理歌曲。一首歌曲的特点与风格需要通过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来达成。唱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理解这些音乐要素,学生对歌曲理解深刻全面,自然就能唱好歌曲。教师应从歌曲的音乐性出发,教会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形象,关注音乐效果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并将结合词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感情、结构、,学会通过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来表达感情。要发动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研究讨论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分句,怎样处理强弱、快慢、音色的变化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使学生逐步掌握艺术规律,较完整、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二、训练小学生唱歌的技能

1、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歌唱时身体无论坐或站,都应自然、端正,腰要挺,眼平视,头与颈不要前俯、后仰,不要压迫颈部,要保证横膈膜的自由运动。其次,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相关唱歌技能、要点给予适时引导,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着重扩展学生的音域,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主要采用训练头声的发声方法,使其声音圆润、清晰、甜美,从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增强学生的歌唱兴趣。再次,要教会学生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结合的艺术,准确清晰地表达词意,依靠正确的咬字吐字,要把自然圆润的发声与歌词的正确读音融合起来。通过朗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对比等方法加以引导,使学生做到“咬清字头声母,引长字腹,收住字尾”,从而逐步达到字正腔圆、情真意切。

2、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首先,要解决喊唱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引起他人注意而出现的发声方法不正确现象。对此,教师要从心理上给予疏导,方法上给予指导,使其明白优美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根据歌曲的情感与需要用适当的音量、真挚的情感引出内心的表现。其次,要解决鼻音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软口盖无力、下塌,小舌太靠下,大舌后部抬得过高。对此,教师要教学生用打喷嚏的方法体会,提高软腭(软口盖)和小舌。多用“i”“u”等母音练习。再次,还有白声、颤声、漏气、音准、音域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均应随时发现,及时给予纠正解决。总之,进行声音训练与规范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教学。与此同时,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剂,从而逐步提高其唱歌的技能。

三、注重小学生唱歌的表现

1、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小学音乐教材中选择的大都是短小、流畅、易于上口的歌曲,有利于小学生快速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促使学生积累演唱经验以及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所学歌曲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例如对唱、轮唱、领唱与齐唱、合唱等等。如此一来,既可以使歌曲演唱形式多样化,又可以强化并延展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2、关注歌曲的参与表现。在教会学生唱好歌曲的前提下,教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提升,即丰富歌曲的参与表现形式。教师应该针对歌曲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采用合理的表现形式,运用适当、有效地表现手段来拓展并丰富歌曲的音响效果。例如打击乐器、声势节奏、绘画、舞蹈表演、课堂器乐配奏等。让学生在合作表现中学会关注歌曲本身、关注配奏声部,培养学生对声音效果的立体感知,培养协作表演意识。

3、组建班级的合唱队伍。每名学生个体的特点都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音乐素质缺陷,甚至五音不全等问题。然而,小学音乐学科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升每一名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如何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体验与表现中来,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认真并严肃对待的问题。组建班级合唱队伍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合唱作为一种集体互助、协作表演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合唱可以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参与表现歌曲。当每一个人处于各自的声部之中,他就会得到同伴的引领和吸引,对于有缺点的学生而言,在练习与表现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的被熏陶得以进步直至改掉自身存在的毛病,而即便是确实难以转变的问题,他也可以在与同伴的合作之中担任一些其他的角色而融入集体。从而有效提升每一名学生的音乐素质。

四、保护小学生唱歌的嗓音

嗓音对于歌唱而言极其重要。因此保护学生唱歌的嗓音需要时刻注意。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配合与参与。首先,作为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嗓音保护。随着工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学生说话歌唱很容易音量过大,处于稚嫩阶段的发声器官极易受损。对此,教学中要都会学生合理使用嗓音,生活中还要教育学生不要大喊大叫;其次,要教会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说话和歌唱。再次,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都会学生学习变声期常识,学会自己判断,自我调整,自我保护;再有,通常情况下,要提倡学生使用中等或较轻的音量说话与歌唱,唱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适当用较强的音量进行演唱,从而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锻炼与发展。

总之,音乐唱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与方法改进,要培养小学生唱歌的感情,训练小学生唱歌的技能,注重小学生唱歌的表现,保护小学生唱歌的嗓音,从而全面开发每名学生的音乐潜能,提升每名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勤波.学生歌唱音准能力提高的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

[2]刘伟丽.小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6).

篇13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二、具备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指的是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指的是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指的是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音乐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小学音乐教师,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基本功、必备的音乐素养,还应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如:绘画、书法、舞蹈、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等,单一的知识结构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现在的很多专职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这些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化知识相对贫乏,这种现状是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主体,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重视他们的情感交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生,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课较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模仿他人,教师只有在互动过程中才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四、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也曾说:“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音乐教学中,而应持怀疑的态度,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音乐教学服务。

五、具备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过去,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单兵作战,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解决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特长训练中的所有问题,而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科整合、综合化的特征,就需要音乐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协调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协调、合作的能力。

六、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篇14

一、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突出成绩

(1)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文件和法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

(2)师资人数不断增加,参与新课改培训的队伍逐年壮大。

(3)教学硬件设施在各地区、各校的配备趋于规范化,有效地配合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全国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大力开展一系列生机勃勃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从而促进了校园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5)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开始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和综合创新式教育模式转变。

但是回顾与反思十几年的课改,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

二、小学音乐学科存在的问题思考

1.音乐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审美体验价值,此外,它还有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文件,并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这些决定、文件、会议的提出,清楚而强烈地表明国家正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国各省市的音乐开课率普遍提高,要求各校每周必须开设1~2节的音乐课,但受重视的程度却不够,表现在:

(1)在小学课程中,语数外是备受重视的所谓的“主科”,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科目,而“音体美”则被称为“小三门”,仅作为培养兴趣爱好,可有可无,是“副科”。

(2)音乐学科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的重视主要在每年重大节日的节目编排上,对其课堂教学方面的听课次数普遍不多,重视程度低。

(3)评价机制不完善。虽然学校目前采用综合等级评价方式,不再以分数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但对于音乐课的考核,有些学校以平时表现来评价,有些学校甚至以学生唱一首歌来评价。

2.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方面缺少衔接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的人才,但现如今,高校师范课程改革还未开始。

一方面,在培养目标方面,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优秀人才,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服务,强调“师范性”,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现如今,我国的师范院校却成了“小型音乐学院”,只注重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近年来,各高校都在扩招,生源的整体质量也有所下降,师范专业的除“主修课”以外的“副修课”与“选修课”整体质量也都在下降。

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方面,高校师范课程体系设置目前仍沿用以往的体系,如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配器等,课程内容过于“泛、杂、多、专”,这种设置太分散,缺乏整体性,学生只学到一个个小的知R点,却很难将这些小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整体思路,再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从一定意义上讲,纯粹的理论知识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并不太高,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在于“如何上好课”,因此,在对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培训的同时,应同时对高校师范专业的师范生的在校学习内容及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二者有衔接点。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笔者呼吁学校在小学阶段真正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少点分数上的评定,多点综合能力上的提高,让音乐课受到与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视,这种重视不能仅仅体现在开课率及课外及校外活动上,要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及音乐课程改革的各方面,使音乐课程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各方面都予以重视,使音乐课程发挥它自身的价值,真正为学生“减负”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 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