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资综合素质范文

教资综合素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资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资综合素质

篇1

【摘要】本文从地方职业中学教育现状入手,阐明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提出构建职教师资培训模式,提高职中教师综合素质的观点,对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寄予美好希望。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训综合素质

一个地方的职业教育办的是否有特色,能否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作为职业高级中学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拥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而新颖的教学方法,高尚而纯洁的道德品质,否则,便会导致知识难以及时更新,技术不能全面掌握,教学质量很难提升,生源不能大量开发并严重流失,直接制约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所以,职业中学急需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目前县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从未根本改变。文化课教师大大多于专业课教师,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的要求相距甚远。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许多专业课不能开设,使的职教普教化。

1.2实习课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缺乏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实践性很强,但职业学校没有专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出现“在黑板上种田、开机器”的现象。

1.3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够活跃

教研组是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它既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源,也是连接课堂第一线与教务领导之间的纽带,经常开展各专业课的教研活动也是促进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普通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由于职业中学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极少,其教学往往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教研活动便无从谈起,而文化课教师又因和普通高中不同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教研活动。

1.4教师的教学竞争意识不强

由于没有升学任务的压力,教师缺乏强烈的教学竞争意识,满足于应付交差,得过且过。

1.5职教师资培训成为空白

师资培训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业务培训,无论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往往停留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起步阶段,很难有明显进步和提高;没有职业道德培训,教师的道德观念、敬业精神以及人格品质常常遭遇社会的质疑,有时渐渐变的麻木。

2.提高教师素质强有力的办法

2.1设立校本培训机构,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职业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师资培训管理机构,建立长效培训机制,要有单独的办公场所,要有培训安排,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要有档案材料和管理流程,要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成立一个独立的师资培训部。结合教学实际,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校本师资培训。同时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选派教师外出进修,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不断接受各种教育信息,让职中走出沁源,走出大山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

2.2开设多种培训课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2.1针对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实际,开设不同的业务。

2.2.2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弥补专业课教师短缺的现实。

2.2.3针对教师队伍中的普遍现象,开设德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学校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竞争氛围的形成。

2.2.4针对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现象,开设心理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开阔教师的胸怀和视野。

2.2.5根据社会需要和教学要求,开设科学实验培训课程,培养教师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2.2.6结合现实生活和教育实际,开设美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审美品味和审美素质。

2.2.7结合时代的发展,开设历史文化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这样,当我们拥有了高品味、高素质的一流教师队伍,何愁教不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有用之才!毕竟是“名师出高徒”。

2.3开辟实验培训基地,创建职教培训特色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它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必须开辟专门的实验培训基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术能力,打造过硬的专业技术教师队伍,弥补实验课指导教师和实验员人数的不足,真正体现职教师资培训的特色。

2.4制定考核标准,强化培训效果

如果只开设课程,只进行培训而不考核,那这种培训就只会流于形式。因此,职业学校应将师资培训纳入学校教育的考核系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比如:通过拟定试卷或者听课、设置教学情景等对教师进行测评,将教师的答题情况或教学效果、行为表现,用分数或“优、良、一般”等的评语来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记入平时的教学成绩和年终的考评结果。这样可以形成一种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培训体系,同时巩固和强化培训效果,使职业教育之花更加丰满迷人。

2.5组织培训队伍,打造师训品牌

师资培训最主要的一点,还应有专门的培训教师,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讲授、指导和点拔,因此,除了充分发挥本校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有特色的年轻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大胆担任培训课程的主讲教师外,还应和普通高中联系,和其他县的兄弟学校联系,和上级高等院校联系,聘请一些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和专家教授,形成一支稳定的培训队伍,对我们的教师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提高培训,让培训确实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打造一个真正的师训品牌。

2.6注重反思总结,掌握培训规律

篇2

材料分析题:

1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地读起来,等她坐下后,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专门就这一现象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提问,总是先叫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问题已成习惯 ,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给我提建议。       在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先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之后再复述给大家……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死水一潭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答案 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老师对待胆小的、内向的、说话不流畅的学生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变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体现了这一学生观。   第二,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跟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进行教育。材料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区别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体现了这一观点。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老师尝试学生参与教学,共同探索出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学生观。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在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我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这句话时,班上最调皮的赵强同学突然阴阳怪气地问道:“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面对听课老师们关切的目光,我平静地说:“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马上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讨论完后,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我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要感谢谁呢? 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把目光转向赵强同学,对他鼓起掌来。赵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的情况,我决定进行家访。他知道后,立刻紧张起来,他特意找到我,叫我千万别向他爸妈告状。因为从前的老师经常告他状,事后他总免不了皮肉之苦,所以至今心有余悸。我安慰他:“不用担心,我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你。”那天,我在他家,他因为害怕,躲在房间不敢出来,但不时探出头来想听我讲些什么。在他爸妈面前,我不但没有告他的状,反而夸奖他的进步。回到学校,他对我说:“老师,你真够朋友,以后瞧我的!”此后,我经常在课后找机会针对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还专门针对他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赵强很努力,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像变了个人似的。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答案 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第一,做到了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我”为了进一步了解赵强同学,专门进行了家访,并和赵强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在尊重赵强的前提下,耐心的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促进了家校合作,也帮助赵强以后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要求。   第二,做到了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我”对赵强的额外表现,没有给予一贯的批评,而是有针对行的进行了引导,并引起大家的积极讨论,是老师因材施教的体现,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第三,做到了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材料中“我”在语文公开课上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对课堂突发认真对待,在课后专门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情况,这体现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是爱岗敬业的师德表现。   总之,材料中“我”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相关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篇3

关键词:“三自”教育 综合素质 培养

一、中职学校开展“三自”教育的必要性

主体性是人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人的价值在于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和主体潜能的开发。“三自”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确立学生在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中职学校开展“三自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认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规范自己,在“自我服务”中提高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搭建“三自”教育平台

1.突出自我教育,让学生自我发展

(1)荣誉申报制度。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行荣誉申报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推出标兵班委、优秀团队、文明守纪团队、仪表规范团队、卫生整洁团队、“两操”标兵六项集体荣誉和孝敬父母标兵、学习标兵、尊师模范、劳动模范、进步学生等20多项个人荣誉称号。在学期开始时,教师指导班级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方案的自我实施、自我协调和控制,使外在约束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

(2)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团委根据班级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自拟主题,进行设计、准备、实施,使学生参照相应的主题内容,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

(3)校园文化。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举行技能大比武,让学生在技能比拼中找到差距,看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要求和愿望。

2.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自我管理体系

自我管理即让学生转变角色,变被管理者为管理者,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确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班级及学生会的作用,建立学生—班级—学生会的三级自我管理体系。学生个体根据自身情况申报进步学生等个人荣誉称号,确定学期个人奋斗目标。班级根据班级建设管理情况申报标兵班委等多项集体荣誉,建立班级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对班级多层次多系列的目标进行管理,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学生会负责校一级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参与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及学校活动的策划、组织,对班级的自我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定期检查。

3.创设条件,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1)开展文明服务周活动。文明服务周活动是在学校学生科、团委、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开展自我服务教育的活动。全体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为期半周或一周的文明服务岗工作,各岗位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主要职责为各岗范围内的清洁、保洁和学生违纪情况的检查,以及协助教师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上岗时间为早操和早自习时间段、上午第四节课、下午第三节课和其他课间时间(每节课推迟五分钟上课)。文明岗学生要配带文明岗标志,班级值周情况每天由行政值日干部和学生督察负责填写工作考评表送学生科备案,在考核栏中公布各班成绩。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我服务意识和劳动观念。

(2)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学校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承担着各种公益劳动与社区活动任务,如参加“交通指挥岗”“社区服务队”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协作和沟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将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多层次的学生监督管理和培训体系

篇4

一、数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积累与提升

1.实践智慧产生于师生互动中,从实践的本质来说,教育实践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活动.因此,实践智慧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出现,因此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从现代数学教学的本质来说,现代数学教学是以课堂为渠道的师生交往过程.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凭借自己的经验,用数学独特的方式表现,以语言为中介,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和思想的碰撞,实现数学知识的共享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让学生等着被“灌输”知识,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字”场所,是一个允许“异想天开”“奇思妙想”的数学自由空间,是智慧生成的沃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师生双方是互惠的,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地教,因为个体的经验都是独特的,从而使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在数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通过对话进行,在数学教学对话中,师生双方的内心世界得以敞开,彼此真诚地倾听与接纳,正如雅思贝尔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2.实践智慧产生于数学问题解决中,实践智慧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数学教学困境,当数学教师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想法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时,数学教师实践智慧就开始形成.

3.实践智慧产生于自我突破中,有问题意识的数学教师,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其教育实践过程也就成为一个自我突破、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就会形成数学教师对个人教学风格的追求,也就是对数学教育艺术开始进行追求,数学教师在追求数学教育艺术的同时也是数学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提升的过程.由于数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是非常个人化的智慧,所以它会不断地融入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中,实践智慧既是数学教师达到教学艺术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学艺术的内容之一.

二、提高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教师教育素质是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要求,还应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基本知识的一个综合体系.

1.数学教师要深刻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教育素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应当能够分辨清楚数学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数学学科思想的前沿问题.数学教师就应当了解数学计算的各种方法、数学史的发展过程、数学学科在当代的现状等等.只有数学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那时候我们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精工巧匠.

2.数学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数学教育素质.有些数学教师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在学校里得不到实际的应用.但我们应深刻地意识到要科学地、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研究,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师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观察学生,同时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学生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数学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广大数学教师更应该抓紧时间提高自己心理学方面的修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而储备好这一基本的教育素质.

3.有位哲学大师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对语言的依赖更是不言自明.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是靠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如果教师的语言精练,逻辑性强,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就会成倍提高.反之,数学教师的语言模糊不清,甚至混乱,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那么,其结果是令人痛苦的,只能是学生什么也听不懂,而为了补上这些必须的数学知识,就只好复习,而这样的复习是十分不必要的.我们要重视把语言修养作为教师基本素质,要认真、踏实地弥补这一不足.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那么,怎样建立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呢?一般认为需要以下条件:舒适的物理环境;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能多一些合作;学生之间没有过度的课堂竞争;良好的课堂纪律等等.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既要给学生创建美好的物理环境,更要营造和谐的精神环境,这样他们在学习中才能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学习效率也很高.

2.引发学生的精神生活.数学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地.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放飞心`的数学园地,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升华、个性的张扬尽可能地融于精神活动之中.为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数学教师应重视情感状态的创设,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展示提供了情感场,从而变数学的学习为情感的参与,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可见,“精神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场”,“情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催化剂”.

篇5

关键词:自学考试 现状 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共同结合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是现代社会人员和高职院校学生获得高等学历的一种方式。自学考试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它的特点是开放、灵活、费用低、门槛低等,它帮助社会培养了很大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社会人才。

一、自学考试对高等职校学生真有重要意义

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等职校的学生来说,参加自学考试是一种得到国家高学历的方式。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选择自学考试方式比其他普通高校得到本科文凭的时间少一年,这就大大减少了学费、生活费等开支。因此,自学考试对于学生、学校、家长都是有利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此而诞生,它的灵活性、全面性、广泛性构成了全国的自学考试教育网,成为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自学考试不规定学制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学习的科目,并且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这些特点都适应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自学考试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我国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自学考试的不足之处

1.自学考试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考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自学考试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一般的高校基本一致,也是由国家考办和各省考办统一制定的,对象是全国或全省的考生。自学考试的课程设置也具有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性等,但是在学习形式上过于刻板,学习内容上过于陈旧,学习的知识应用性不强。这些弊端对考生的个性化发展都极为不利。考生自学考试中选修课的选择很少,体现不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考试也就成为一种为了取得高文凭的单一手段。

2.自学考试内容与评价方式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

自学考试是对考生自学结果的检测。要看一种考试效果怎么样,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科学、合理。在我国当前,自学考试的内容、分数评定、不同题型评分等方面对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都极为不利;考试的评价方式简单,主要是以闭卷的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实践研究不足,对考生实践性的考核不多;只重视结果,对考生过程性的学习评价缺乏等。

3.自学的媒体建设不健全

自学课程的媒体建设包括考试大纲、自学材料、自学教材、教学设施等等。要实现现代化的自学教育,就要完善这些自学媒体建设。现有的自学媒体主要注重学科性、知识性,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考生的未来发展,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中国的教育多是“理论多于实践”,过于刻板陈旧的内容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的自学媒体仍以纸质为主,没有现代化的“痕迹”,这种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古板。

三、如何提高自学考试人才培养

1.转变思想,改革应试教育

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考生应该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合作精神、开拓性等素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点,不能让考生为考试而考试。传统的教育内容固定,方式单一,主要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老师主要负责完成教材的讲解,学生就负责回答出标准答案,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考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文凭。另一方面,由于自学考试缺少正规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很多人没有与普通高校学生同等的校园感受。因此,我们要加强自学考试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有浓烈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自考考生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

2.实行开放式学习,改革自学考试课制

自学考试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然后逐渐建立开放式的学习体系。对于课程的改革,可以从教育内容、形式和评分方法等方面来进行。所谓“因地制宜”,我们可以改变以前古板、单一的课程设置,让自考课程变得灵活、多样和有效。可以根据不同考生的特点,设置一些考生需要的课程,要注重文理的交叉学习,避免偏科的现象。另外,在全国不同地区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学习模块组合,定期对模块进行整合,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帮助考生提高市场竞争力。考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兴趣和个性自主选择模块的组合。我们要改变以前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新课程设置要有弹性化、实行学分制和选考课程设置。

3.改革自考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要改革考试的评价方式,考试结果不再是唯一的考核目标。考生也要改变从前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开动脑筋,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考试的命题方向反映了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命题团队要以发展考生个人能力和素质为指导,改变单一的“一个问题一个标准答案”的考核形式。考试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新型的、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对于自学考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不仅改变了单一狭窄的考核方式,通过网上咨询、辅导、交流等方式,还加强了考生与自考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考生全面发展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家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完善自考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1,2,11。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125-01

一、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针对高校英语专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 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外语专业素质。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英语专业的教与学一定程度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把各项能力与素质分裂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所述的综合素质指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现代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理念的偏差,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造成了学生重读写、重词汇积累、忽视实际应用以及语用失误等问题的现状。

(二)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及原因。英语专业在很多高校被工具化和边缘化,对外语专业内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外语专业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其中,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等级考试的考试内容设置并不能覆盖学生日后学习、工作中英语运用的全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难免也存在同样的疏漏。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个体来说,在学习中很容易会出现以下两个短板:1、由于语言环境限制导致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足;2、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而导致的实际应用能力匮乏。

这两个短板不仅仅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高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1、国人的羞怯心理。羞怯是中国人的通病。从懂事起,我们就被告知要谦虚、内敛、谨慎。而能言善道、不加掩饰、率性等外向的性格为我们所不提倡。长此以往,我们语言交流能力退化,结果造成表达能力低下,影响自身的发展。谦虚是必要的,但羞怯可能就是缺陷了。2、独生子女的自闭倾向。我国独生子女数量急剧上升的同时,独生子女的自闭倾向日益加剧,这无疑使国人不善交流的欠缺变本加厉。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原本就存在缺陷,他们从小独处,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而得不到较好的管理,与社会甚至与父母疏于交流。再则,由于长期与电子产品为伴,加之近年手机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网上聊天、人机对话、短信交流成了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而真正的人际交往则愈加少得可怜。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很多要素,涉及很多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以及能够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一般来说,这里所述的能力涉及三个层面: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增加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培养对异域文化的正确心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源,在某一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注定要表现出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意识与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中外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中外文化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去了解这些不同,它们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把自己的文化和异域文化相比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了解这些不同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做出明智之举。2、克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的产生不是由于潜在的病理因素,而是由于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储备所造成的。对于初次出国的人,“文化休克”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学习和专门的技能训练而加以减轻或缩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掌握与异域文化交流所必需的能力知识,如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常识。第二,具备以多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考信息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思想开阔,适应性强。

三、以跨文化交际作为手段,实现综合素质的自我养成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交际可以作为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良好手段。对于综合素质教育来说,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而其根本目的则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活动安排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学生的身理心理需要, 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一)搭建跨文化交际平台,开展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一系列交换生项目、建立地企(外企)合作、中外文化宣讲等活动,学生能从中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上文中提到的素质与能力,弥补综合素质的短板。

(二)把技能的训练和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学分设置上应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使英语语言知识达到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护生 行为规范 形体礼仪 教育

本文隶属于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项目《高校开展形体礼仪教育对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重要性研究》

【分类号】G641

在教育领域,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传统的文明教育复兴,高校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在学生中开展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知书达礼。而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在校护生作为储备护士,更应严格要求自身,树立专业素养,养成专业习惯。

一、护生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标准

(一)护生仪容、仪表

首先,服饰整洁、平整、无破损,不穿热裤进教室;第二,手部保持整洁清爽,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第三,头发要保持自然色,整齐、清爽;第四,不穿拖鞋进教室:第五,做事“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做事轻。

(二)护生举止

首先,站姿。挺胸、收腹、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双肩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重叠置于腹前,双腿直立,保持身体正直。膝和脚后跟要靠紧,脚尖分开呈45-60度呈丁字型;第二,坐姿。上半身挺直、两肩放松,下颌内收,颈直,腰立,使背部和臀部成一直角,双膝并拢,两手自然放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亦可双手叠握置于一侧大腿上,或两手相握置于两腿上方中部。穿裙子入坐时,一般坐椅子前1/3部,双手双腿同时向右平行45度;第三,行姿。收腹立腰,步态轻快、稳健,两臂自然均匀摆动,昂首挺胸,双目平视,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身体重心居中,幅度为30度左右;第四,表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大大方方,不可矫揉造作,微笑待人。

(三)护士谈吐

首先,护生在交谈时应注意语言亲切、语气温和、语音亲晰,交流中认真倾听,语调适中,使用尊称和敬语;第二,谈话态度,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静的心态,做到自然大方,发音吐字要稍缓,声音委婉柔和;第三,提倡礼貌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第四,公共场所注意形象,不大声喧哗。

(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首先,求实进取,对护理技能精益求精;第二,对同学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第三,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第四,尊敬师长,热爱学校;第五,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第六,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第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第七,尊老爱幼、团结邻里。

二、护生在校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标准的落实

(一)教室内行为规范

首先,在上n铃响之前,学生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先将疑点记录下来,待老师讲授告一段落后,再举手提问;第三,上课时应保持仪容整洁,衣着大方,夏天不得穿背心、热裤、拖鞋进入教室;第四,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须备加爱护,不要随便移动,不得污染或损害;第五,教室内外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第六,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其他班级学习。

(二)宿舍内的行为规范

首先,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主动配合宿管人员的检查;第二,宿舍内要加强团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邻宿舍的同学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第三,遵守作息制度。在自习或别人休息时,动作要轻,打电话时要节约时间、控制音量。不得在宿舍区喧哗、打闹;第四,宿舍里要注意语言美,不讲脏话、粗野的话。严禁将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回宿舍,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不准自行留客住宿。不得抽烟、酗酒;第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防火防盗。休息或外出时要关锁好门、窗。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询问、报告,确保宿舍治安安全;第六,注意公共卫生和宿舍卫生,起身后要及时叠好被子,注意床上整洁,床下鞋子要放整齐。

(三)公共场所行为规范

首先,护生平时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同学之间,也要以礼相待;第二,行走时,要注意姿势,遵守规则,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第三,进办公室应先敲门或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内;第四,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第五,过好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遵守校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第六,不在校内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第七,要珍惜学校的荣誉;第八,男女生之间要文明交往、举止得体。

三、护生在校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基地,在学生中开展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首先,可以有效提升个人气质。让“白衣天使”的气质随着自己崇高的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从优美的流露、散发出来。其次,有效提升个人心理素质。使学生自我意识、主观意识、自信心等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和成熟。

通过本次护生行为规范与形体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内在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提高择业、就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辉、秦东华.《护理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014.2重印),ISBN 978-7-04-035798-1.

[2]王静、周丽君.《人际沟通与交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013.8重印),ISBN 978-7-04-035221-4

篇8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低分子肝素;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41.4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近几年来,人们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的认识不断深化,针对ACS发病机制建立的ACS治疗策略日新月异。近年来,我院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ACS5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ACS病人96例,年龄45岁~82岁(61.5岁±8.5岁),男63例,女33例。所有病人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排除肝、肾、脑及肺、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6例,ST抬高性心肌梗死16例;合并高血压39例,高脂血症32例,糖尿病25例。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常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输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吸氧,对症及常规治疗。对于出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发病时间若小于6 h,符合溶栓指征者,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再通指征。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天津红日药业有限公司)5 000 U皮下注射,12 h 1次,共7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7144),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心电图STT、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肾功能有无异常改变。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胸痛症状消失,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心电图较治疗前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日常活动轻度影响,心电图ST段下移回升0.05 mV~0.1 mV,倒置T波恢复直立或双向;无效:胸痛症状无缓解,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心电图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发生、发展,随后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其发病的因素与血小板聚集及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参与有关,导致血栓的形成或血管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电图STT改变[1]。近几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呈现高黏状态,血液持续高黏度可造成循环障碍,引起心脏、肾等脏器功能失调,产生相关疾病[2]。本研究发现,使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与低分子肝素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明显(P

参考文献:

[1] 杨新春,邹明春,王乐丰.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851.

[2] 朱玉林.高粘综合征病理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J].临床荟萃,1999,1(14):37.

[3] 宋立功,彭朝权,吴霞.纤维蛋白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1):79.

篇9

关键词:用人单位 综合素质 职业素质 共赢

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常常引导毕业生要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实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但要了解毕业生的意愿,积极引导观念,更要贴近市场需要,倾听用人单位的声音和要求,只有不断与用人单位互动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不断完善,毕业生才能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和使用毕业生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可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指引,并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调查更加真实地了解了各用人单位的想法。

1.调查背景

通过对到校参与招聘的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期望值及对毕业生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调查对象:在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这些用人单位大部分已经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样本:普查。2008、2009、2010年参与调查的企业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262份、188份、262份,回收率均达80%以上,企业需求基本能对应我校毕业生各专业。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有公有制企业、民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体制企业,所占比例为:11%、69.76%、10.30%和8.99%,与录用我校单位的体制比例相近,能较准确地反映问题。

2调查结果

2.1 对毕业生在面试中的表现满意度

面试在整个应聘过程中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事关成败,是毕业生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面试表现评价不低,其中公有制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最高,民营企业和其他体制企业满意度稍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建议毕业生在面试前应该先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做好公司背景、职业和岗位要求等方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2.2 对毕业生的要求

现在的用人单位不再只注重学历,而是更为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实干精神、沟通能力要求已经相当普遍。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会有些差别,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体制企业首先,看重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实干精神。人际沟通能力排在第三位;民营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较高,公有制企业则侧重团队精神。三资企业首先看重实干精神,其次是专业知识,人际沟通能力要求也较高。

2.3 用人单位认为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最能吸引毕业生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时候首先会关注员工是否能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愿意把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有99%以上的企业认为给员工发展空间是吸引毕业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能开出较好的薪酬福利是留住毕业生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这与毕业生希望到能发挥自己才能、有发展空间、薪酬合理的想法也较符合。

2.4 薪酬情况对比或可以解释毕业生选择意向的问题

每年毕业生刚开始寻找工作是均是雄心壮志,把自己的期望值定的较高,希望自己能到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用人单位工作。这类型的单位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声望较高,在薪酬方面也相对较有吸引力,比较受毕业生追捧。

试用期工资相对低些,大部分企业都把试用期月薪定的较低,约在1200元上下,转正后,不同的体制的企业变化较大,作为主要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试用期和转正后工资变化幅度不大,而其他类型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这类型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受到毕业生的追捧。

从2008年到2010年,用人单位开给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情况逐年改变,低薪情况有所改善,大部分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相对较合理的月薪。可以看出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还是能考虑学生的期望值,并给出合理的工资范围。不过用人单位负责人也希望毕业生先谈付出再谈回报,有了真本事,为企业做出贡献,才有资格与企业讲价钱、谈待遇。

2.5 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不断提升

综合素质是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是做好一项工作的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保障。用人单位首先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希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次是实干精神,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有实干精神,能在工作中不断观察、思考、总结,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然而目前仍有些毕业生对实干精神并不十分看重,认为毕业后就该坐上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做清闲的工作。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应受到关注,并不断得到提高。

2.6 正确看待证书和实习两个问题

有些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反映在招聘过程中,拥有多个专业技能证书甚至高级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对实际操作过程并不了解;实习过程盲目性较大,缺乏指导。事实上,有些技能鉴定机构为了简化鉴定程序、收取鉴证费,没有严格把关;毕业生考证跟风,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导致考取了相关证书,却没有掌握真正有用的技能。在毕业生实习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师生互动少,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马虎应付;或者有疑惑和问题找不到解惑的渠道,让企业认为毕业生的能力不足,学校没有尽到教育教导的责任。

3.思考与对策

3.1 通过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用人单位在到校招聘过程中虽然对毕业生满意程度较高,但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综合素质仍有待加强,学校应该更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也称综合表现力。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学识、技能、品格和为人处事、逻辑思维、开拓创新等方面的素质。综合素质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进行提高的:学生本人在学习中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注意运用知识,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校应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的教育,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综合素质培养,多方面、多渠道搭建平台,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素质训练。

3.2 关注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专门职业的人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综合条件,职业素质越高,能力发挥程度也越高。职业素质是个人处理和面对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往往受到个人职业素质高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认同和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除了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在校生还应该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国家和时代的需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诚实正直、团结合作、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人才,在校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篇10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职业功能不断扩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深入的要求,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护理人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工作中承担多种角色,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我们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学历较低、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本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对护士的分层次培训与考核,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专科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实施方法

(1)制定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全体护士、护士长及全科护士、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2)制定了一到五年资护士培训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基本任务和守则、每年资护士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考核的方法、及考核的记录表,内容有理论操作次数、参加各种查房次数、各种讲课、培训次数等。(3)将各级人员的培训手册下发到每位护士手中,按照手册内容记录,要求护士长按期进行考核。(4)一年后,将手册上交到护理部,考核结果与晋级、评优挂钩。

2 培训方式

2.1 统一示范示教

我们将 50 个项目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修订完善后的护理程序及评分标准下发各科室。由护理部先对全体一年资护士、教学干事、护士长进行分批示范示教,再由护士长及教学干事对本科其他人员进行示教。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以“护士必读”为基础,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度,鼓励自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2)坚持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制定每月1次的护理查房制度,由科室护士长制定具体的护理查房计划,并组织查房。护理部派人参加并对护理病历的选择、护理诊断的应用、护理措施的制定进行指导。(3)积极参加继续护理教育。护理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结合临床实际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对法律法规、护患沟通、论文撰写及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等做集中培训。(4)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养专科护士。

3 培训阶段设置

(1)一年资护士;(2)二年资护士;(3)三至五年资护士;(4)五年资以上的护士;(5)全科护士;(6)护士长。

4 考核

(1)一年资护士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2)二至五年资护士每月理论考核一次,操作考核每月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部定期抽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科室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各科室定期向护理部反馈培训效果及提出建议,以改进培训方法,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使之更科学、更有效。(3)科室护士长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每6个月1次。

5 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值逐年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见表1。表1 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篇11

将进入ICU工作的50名低年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士采用戴明循环进行培训,即按计划(plan,P)、执行或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等4个阶段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培训。培训时间均为6个月。评价指标培训结束后,由科室考核小组统一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考核,总分100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理论、专科护理技能考试成绩。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统计两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护士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采用戴明循环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专科护理理论、专科护理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士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比较采用戴明循环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戴明循环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应用戴明循环进行低年资护士培训以后,给低年资护士提供了一个有的放矢的学习机会,使她们的学习真正做到了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改进。经过6个月的培训,她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护士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明显得到提高。

3.2戴明循环规范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模式

由于戴明循环为临床带教老师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可重复的带教模式,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相比,应用戴明循环进行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整个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带教效果受到来自临床带教老师个人素质、工作内容、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明显减少。

3.3戴明循环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

篇12

关键词:素质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不断深入,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德才兼备的员工队伍,是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立于竞争不败之地,发展强劲动力的源泉。如何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已迫在眉睫。下面从国有企业员工素质,提升素质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有企业目前员工素质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也已初具规模,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技术学校、员工夜校等等,并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员工的素质培训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这几年国企大力加强员工素质提升,也为员工的学习培训观念定下了基础。

首先,破除了员工素质提升非生产性的旧观念,树立了经济建设依靠教育的新观念。员工的教育培训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中介和桥梁,生产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员工素质的高低是竞争取胜的重要基础。其次,破除了单纯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的旧观念,树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第三,破除了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局限,树立了综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观念。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是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学历、职称未必等于称职。目前,许多企业已摒弃了普通教育式的理论化教学,而以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制定各类人员岗位培训计划,把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能力相结合,着力于实践,锻炼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第四,破除了一次性教育的旧观念,树立了终生学习、全程教育的新观念。把一次性学历和教育作为全部教育的观念已被社会所否定,实行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已成趋势,如技术工人接受培训、考试取证等专门实践考核项目已是员工的实际技能的体现,并已和工资奖金等挂钩。

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紧迫感、危机感,将给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带来新的动力与压力,员工职业意识的增强,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企业文化建设的广泛开展,使培训与任职、提升、工资逐步协调,形成员工素质提高的内在需求。

二、员工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企中提升员工素质的措施已有较大的成果和较成熟的经验,但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仍是严峻的,员工素质提升的渠道不是很畅通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管理者重企业利润轻员工培养。随着改革改制的深入进行,许多单位人员只出不进,员工的老龄化,一线操作人员的紧缺化越来越严重。经济效益指标的严格考核,使得企业负责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产量、抓效益、拼设备、拼人力,甚至竭泽而渔,目光短浅没有看到人员素质给企业带来的 长远利益,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二)学用脱节追求文凭成风。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应着重于使其安心于本员工作,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成为本岗位的优秀工作者。但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现有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将很大一部分员工努力方向导向了单纯的追求文凭、学历,从而导致学用脱节、学非所用,影响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三)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有办学者的积极性而无学习者的积极性,员工的素质培训是办不好的,上级摊派、奉命学习的培训很容易走过场。由于接受教育的人各种各样,个人的学习目的不同,知识、能力、水平不同,工作环境、条件、节奏不同,很多人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

(四)急功近利的短期观念的影响。近几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快,过于急躁,使一些企业的长远发展观念被冲淡,一些具有发展意义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被一些短期行为所取代,员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和素质提高的建设性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而由于人才培养、员工教育的效果只能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工作改善,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短期很难见到显著的成效,所以一些人就认为员工素质的培养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不愿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经费。

三、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

(一)因人施教,抓教育培训

一是要实现管理人才的现代化,要下大力气培养德才兼备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注重引导管理人才进行品德情操训练,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注重人才的层次性和类别性,提倡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适应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别要求的人才,使各种人才形成互补,培养懂管理、善经营,能够体察民情、具有公仆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注重经济性的教育引导,使管理者能够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做到勤政廉洁,有所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只有具备上述能力,在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重视科技层教育培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兴衰,企业应建立健全系统的制度,加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科技培训和教育,为各类技术人才成才提供资金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重视科技人才成才,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三是抓好一线员工层的教育培训,主要方法有:第一实施全员培训,一线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文化水平高的,也有低的,因此通过强化培训,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实施全员轮训,是提高整体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像中石化在进行的员工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一样,要求人人持证上岗,人人上岗有证,这必然对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对症下药”培训同生产经营相结合。企业在对员工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应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为目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不能抓此失彼,否则会导致员工素质不升反降,事倍功半,达不到期望目的。提高员工素质只有兼顾整体,如抓思想素质不忘业务素质,搞业务培训不忘员工观念转变教育,才能成功的实现员工队伍素质一时一变化,一年一台阶的不断提升,为企业不断创造生产经营的佳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培训教育实行多元化

这是基于员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而提出的员工素质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从对象上看,高级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中层管理层的培训教育和一般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教育。而工人的岗位技能,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级别。从层次上看,有大中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工作后的知识更新继续培训教育。从内容看,有基础教育、继续教育、专业教育、岗位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员工教育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样化(一专多能),教学时间的动态化(长期与短期结合、业余和脱产交替);学习方式的多元化(集中与分散、教学与自学);培养规格的多质化(多种考试、多种证书)。多元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又决定了员工培训和社会文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推动员工综合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

员工教育不仅是为了储备,更是为了应用,这是成人教育的应用性的实践性决定的。从宏观上说,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不在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而是劳动者对知识的应用程度,应用科学技术解决生产问题的实际能力。从宏观上说,这是由我国企业具体的技术装备水平决定的。我国大部分企业新近或更新先进的技术装备,急需管理者及操作人员水平紧紧跟上与之相适应。随之而来的是对先进技术装备的操作、安装、维修等适应性培训,急需受训者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适应生产。我国企业老设备要更新改造、老产品的换代,迫切需要一批集设备设计、工艺管理、现场操作、产品检测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这就是岗位培训、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的契机。岗位培训为技能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反之,员工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了岗位培训的开展。目前,企业和社会办学的员工教育都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引进、设备更新,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转换产品之前,都需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技能的培养。能力培养要有超前性、延续性,对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应有长远的打算。把目前需要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工种培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做学习型员工创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机制建立在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全体员工的认识都统一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广泛认识上,争做学习型员工,制定提高素质培训计划,这样,全员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争做学习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组织:第一要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第二建有多元化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第三,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第四,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第五,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工作学习化,是将一项工作视为一个最好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并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而学习工作化则是指将学习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每天不断的学习并培养出终生学习的习惯。像齐鲁石化公司,自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来,企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员工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素质教育和各种培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上进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能够提升全体员工综合素质。但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实事求是,常抓不懈,开拓创新,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3

目的探讨急诊科内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护士培训时应用医院常规培训法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观察组则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士8项技能掌握情况。结果除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沟通协作能力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专业操作、临床分析应变等能力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使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急诊科护士应变能力、专业技术等诸多方面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培训方式大都较为陈旧,而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就是一种新型培训模式。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内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特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岁;学历分布:大专20例,本科及其以上学历16例。纳入护士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学历等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急诊科培训模式展开培训,即对新进院的护士对真空采血、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等16项基础性操作及护理常识进行培训,护士长集中授课、演示,后期无再设培训课程;观察组使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来展开培训,按照护龄设置年级授教,方法内容如下:培训内容。(1)一年级时以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为重要目标,包括内容有用药禁忌、常规输液异常排查、环境卫生消毒、真空采血技能、安全护理注意事项等,同时还需强化护士岗位责任意识,旨在培养出拥有严谨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护理人才。(2)二年级目标逐渐从辅助治疗再深入配合抢救,开始熟悉急诊室环境、设备、急诊程序操作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规范护理档案书写,并慢慢强化团队协作。③再次强化急诊专业技能,能全面专业护理基础知识,并逐渐提高到能协调组织、指挥抢救的重要能力,该阶段还着重培养其沟通技能、应急预案等[1]。教学培训方式,授课老师有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护士长共同担任,满足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丰富临床经验的要求。培训中护士长先一对一带教,再根据学习进度制定确切的教学目标,接着以目标为基础安排可行的课程,每月定期授课不少于1次,为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可实施不限次数的小课堂、一对一再示范、分小组谈论等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每季度授课后由班主任和带教护士长组织理论与实际双重考试,考试成绩与实际工作质量及态度来一起评定护士是否完成一学年培训目标,合格者,升级再造;不合格者留在本年级再学习。

1.3效果评定标准。培训后对两组护士均实施技能客观评价,由培训班主任与1名深资质护士长共同展开评定工作,评定技能包括基本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专业操作技能、临床分析及沟通应变能力等8项内容,统计每项技能掌握良好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例数越多表示对应培训模式应用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士8项技能得到良好掌握的情况对比结果,基本护理理论知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四项技能良好掌握比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急诊科护士培训一般主要针对对象为刚毕业入职人员,教授内容多和操作技能、常规护理理论等基础性技能有关,第一护龄过去后几乎不再设培训课程。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方法不仅重视基础技能、理论的夯实,第二三年时还继续层层深入,设置专业性更强、提升护士综合能力的培训课程,有效地培养出了一批拥有扎实基本操作技能,急诊应变能力强,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的护士队伍[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不同的护理培训方法后,临床分析应变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等能力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有利于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胡英莉,黄静雅,邱丽娜等.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21):4-6.

篇14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253.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3-01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而乡镇卫生院正式护士的数量却由于退休以及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而逐年减少,加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聘用护士已逐渐成为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主体,而聘用护士受诸多条件、因素的制约,工作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相对较大,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明显,不能满足住院病人治疗、护理需求,直接影响、制约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展和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的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数量逐年增加 我市乡镇卫生院自2003年因人事制度改革再未分配正式在编护士,而2003年至2013年退休的正式在编护士数量达到全体正式在编护士50%以上,加上新型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及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自2008年我市乡镇卫生院逐年增加聘用护士,至2013年聘用护士数量占全体护士比例达到60%以上。

1.2 人员不稳定,医院管理困难。聘用护士每次聘用期合用期为1年,工资待遇较低。据统计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工资最高1000元,最低为500元。聘用护士承担着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重要工作,有些已成为医院骨干,但是长年不能得到转正改善待遇,挫伤了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许多护士产生边干边看的心态,随时随地都有辞职的现象。聘用护士没有长远目标和学习的积极性,工作存在应付倾向,严重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整体护理质量。

1.3 文化水平与素质存在很大差异。聘用护士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大多为刚刚毕业的学生,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缺乏。我市各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均为中专毕业,个别通过在职函授取得大专学历。聘用护士在理论水平、技术技能、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条件、环境相对较差,来乡镇卫生院应聘的护士多为大医院求职落选后转来的,综合素质偏低。

1.4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由于绝大多数医院未做到同工同酬,聘用护士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职称问题不能解决,使得聘用护士流动性大。现今市场经济影响着聘用护士的价值观,不能视医院的兴衰视为己任,不能很好的投入工作。医院很少考虑聘用护士的在职教育问题,聘用护士得不到深造学习的机会。

2 管理措施

2.1 严格把住“入门”关。 聘用护士必须是国家正规卫校培养并持有毕业证者,必须有护士执业证书。对应聘者统一考核,择优录取。各科室要从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不合格者辞退,合格者录用。按合同管理,不走人情关,使聘用护士领悟到制度的严肃性,自觉遵守卫生院规章制度。

2.2加强对聘用护士的管理。加强卫生院对聘用护士管理力度,做到责、权、利统一,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与奖金分配挂钩,使聘用护士成为具有规范性、专业性、综合性的护理队伍。

2.3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政府需加大、加快人事制度的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与正式护士一视同仁,实行定岗定酬,同工同酬,使聘用护士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4推行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的学历教育、专业培养、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在册护士一样的待遇,对工作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聘用护士可优先转为正式护士;对聘用护士中的业务能力突出者,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她们参加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5尊重聘用护士、认同其价值。聘用护士同正式在编护士相比,面临着工作干不好容易被解聘的压力;独立当班的压力;新环境适应慢的压力;不熟悉工作同事等压力,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了解被聘人员的心理压力,重视聘用护士的心理需要和职业需要,认同其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及作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济观,使聘用护士尽快承担起护士职业的责任。

2.6全员培训、重点培养、提高素质。聘用护士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能力不足,适应临床工作慢,克服聘用护士自身不足不但需要聘用护士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医院的培养。医院应对聘用护士进行强化和不间断在职培训,要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培训目标,使其基础理论、专科知识、临床技能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同时,医院对聘用护士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表现突出者可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临床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