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市场文化分析范文

非遗市场文化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3

非遗市场文化分析

篇1

一、引言

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直到90年代,当大众旅游开始市场细分时,人们才开始对文化旅游的实质加以确认。根据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不同,目前约有35%~75%的国际旅游者被视为文化旅游者(Richards,1996c;Antolovic,1999)。从这些数据来看,那么每年都会将近有2.4亿人次的国际旅游都包含了某种文化旅游的因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所具有的广泛的表达形式和传承百年乃至千年的生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更具价值的财富。因此,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一些探索,从而为文化旅游乃至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口头传说和表述,其中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所有的旅游活动几乎都包含着对体验或者产品的消费(Urry,1990;Richards,1996c)[3],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

在中国区域旅游开发面临旅游产品结构性过剩,产品的开发由低投入高产出向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变化时,吴必虎于1999年提出应该从资源、市场和产品这三方面来进行程序化评价论证。[4]当时这一模式给洛阳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整体开发水平较低、旅游产品形式较单一等不足,因此本文采用RMP分析(即昂普分析)模式,分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以后的旅游保护和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MP分析

(一)资源分析(Resource)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安徽省文化厅最近公布的数据,目前,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项,此外还有省级、市级以及其他没有收入名录的遗产。同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较多,涵盖了国家公布的各个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流传也较广泛,影响力较强。例如池州傩戏、安庆黄梅戏等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的传统戏曲。旅游者能够通过各艺术家的现场表演、节庆活动、故事讲述或者当地集市对安徽省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文化形成深刻地认识。因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比较浓厚的旅游者,想要消费此类型的旅游产品则更多的关注遗产背后的关注和体验。同时,通过一些节庆活动和展演活动也能让旅游者更加零距离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风格流派等各方面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并能够现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因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主要应该利用传统戏曲和传统手工艺资源,在旅游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

(二)市场分析(Market)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有较强的区为优势。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临江近海,紧靠我国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可以说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地理区位优势极其明显;其次,从交通条件来看,京九线纵穿安徽省西北部,郑杭线贯穿安徽省南北;公路四通八达,省内旅游城市如合肥、池州、黄山等大部分都有机场对外开放,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安徽省发展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第三,从旅游市场来看,安徽省拥有长三角经济区,并集中了湖北、湖南、江西、河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市场资源,人口众多,各省市年人均GDP都已超过3万元。因此,安徽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拥有较为庞大的一、二级旅游市场优势。

但是,受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旅游地通达性以及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正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要是受到周边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竞争。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总体数量上而言仅仅多于江西省,与上海市持平。同时,很多省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是安徽的两倍多,例如全国旅游资源大省浙江、山西等省份。此外,江苏、河北、湖北、湖南、河南等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远远多于安徽省。而且由于地缘性和区域性特征,很多周边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与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有相似性。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总体竞争力较弱。当然,竞争力的比较不能仅仅从数量上来看还要综合各方面指标,但总体而言,安徽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其市场威胁较大,主要是来自周边省份旅游产品的竞争。

(三)产品分析(Product)

安徽省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艺术流派异彩纷呈,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大省。从旅游开发的视角来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乃至经济优势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相关细则,本文对安徽省各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资源类型定位,具体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节庆类、表演艺术类以及传统手工技艺旅游资源丰富,且此类型的旅游资源都可以通过参与型或者体验型的方式向旅游者展示,特别是已经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庐剧、池州傩戏、黄梅戏、徽剧、花鼓戏等戏曲,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厚,长期受到安徽地域文化的浸染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特色,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目前,政府通过各项规定和政策保障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很多优惠政策。因此,安徽省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积极开发参与性和体验性产品。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才能推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才能有利于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

三、结语

篇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音乐类、曲艺类、传统手工艺类和民俗类,包括鄂伦春族民歌、摩苏昆、桦皮狍皮制作、古伦木沓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合理开发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动态保护作用,同时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对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囊括了人类经历的各个方面,是以人为载体而存在。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需要以人作为载体来传播和保护。旅游开发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让游客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来。既开发了非物质文化资源,又保护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一举两得。所以,非物质文化必须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利用,使其得到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昂特谱(RMTP)基本理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分为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在资源分析上,我们以主题提炼为核心,找出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在市场分析上,选择有创意的旅游开发主题,综合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设计旅游产品。

1.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独特。凭借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鄂伦春族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其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狩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鱼皮服饰、民俗风情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等,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有很好的文化基础。

2.非物质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火热,国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形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高涨。鄂伦春族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些都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合理开发其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3.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提炼和产品设计

主题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根据主题组织营销旅游产品。黑龙江非物质文化丰富,政府应大力支持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即提供给游客的服务,有创意、内容新颖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游客的到来。鄂伦春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据此,可以开发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配以特色旅游纪念品,让游客感受到其乐趣。从市场角度分析,鄂伦春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

三、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方针,我们提出了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一)科学合理定位设计:为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必须合理定位旅游开发的市场,确定旅游产品面向的对象,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方案。

(二)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各地有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新颖别致的旅游,保持旅游项目的代表性,可以吸引游客,如鄂伦春族的“山文化”独有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品、歌舞表演。

(三)按照市场需要规划:旅游的开发必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针对国内、国外不同的游客,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项目,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

(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从政府保护上,可以由各地政府机构成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地方成立“鄂伦春族保护小组”,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由上到下,成立严格的管理团队负责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财政上政府必须给予补贴,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并积极引导社会的开发资金利用到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2)在民间保护上,黑龙江省作为鄂伦春族居住地,在群众中间成立专门“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组织”,由上到下将宣传深入民间,使得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3)在法律保护上,对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来说,充分发挥本民族的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保护法规”,通过该法规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不法现象的处罚力度。

(二)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1)确定旅游项目主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在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上,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应以本省特有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体验游、鄂伦春族手工艺品体验游等。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可进行鄂伦春族歌舞表演,通过音乐、曲艺,让游客体会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3]。与此同时让游客参与鄂伦春族得民俗表演,体验鄂伦春族工艺制作过程,这对黑龙江省旅游形式的创新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丰富,尤以鄂伦春族独具特色。建设“鄂伦春族”品牌,整合黑龙江省已有的文化旅游项目,扩大鄂伦春族旅游影响力,不仅可以扩大鄂伦春族的旅游市场,并且刺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3)加强对外交流,加强鄂伦春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随着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推广鄂伦春族旅游项目。在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合作上,以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城市符号,既可以很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能很好的宣传了文化旅游业。

五、总结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保护与开发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遗产,这种特殊性反映了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传统及其脉络发展的独特魅力,因此它成为研究各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蜀锦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2.1蜀锦的历史回顾

蜀锦是指汉代至三国蜀郡(今四川成都)所织造的锦,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2]它与南京云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同时也是四大名锦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织锦。

2.2蜀锦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或者产品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3]通过对企业或产品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和挑战)的综合分析,以此作为决策实施的依据,以达到平衡各因素取得最大效益。下面我们针对蜀锦现状作如下分析:

2.2.1优势

(1)四川有悠久的织造传统,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蜀锦的织造技艺从汉至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再经过宋、元、明、清历朝历代不断传承,其技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也不断提高,规模也同样水涨船高。发展至今,蜀锦虽然无法与往日的辉煌并举,但是其民间种子亦是广播蜀地,蜀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产业链条仍然起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蜀锦发展呈现出的良好势头,证明了蜀锦深厚的传统和基础。

(2)四川蚕丝产量充足,原料丰富。巴蜀之地素有“蚕丛古国”之称,千百年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直是农村的骨干副业。此后的数年,四川的茧丝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也并未因此退出市场,近10年来,茧丝的产量逐年复苏,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数目。茧丝的复苏也为蜀锦、蜀绣等丝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有利于蜀锦的长足发展。

2.2.2机会

(1)文化建设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提高。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蜀锦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时时抓住有利政策,必将促进蜀锦的保护与开发。

(2)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成都作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旅游者,而蜀锦作为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也能够吸引广大游客的目光,借此获得长足发展。

3.蜀锦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及措施

3.1传承人层面

保护和开发蜀锦,人才是关键。只有积极培养织锦艺人、技术人才,才能使蜀锦的织造技艺后继有人,得到代代相传,弘扬发展。离开人才的培养,保护和开发都是空谈。

3.2企业层面

(1)建立良好的企业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企业机制要适应市场需要成为股份制形式,这样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解决蜀锦发展中资金匮乏的限制。

(2)分析市场需求,运用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首先,企业必须找出自身优势,突出蜀锦特点,完成市场目标定位。蜀锦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又由于其制作加工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因此,大致的市场定位目标应是有较高经济收入,注重情趣和精神文化消费层面的群体。其次,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因素相结合,在保持蜀锦原有特色基础上适当加以创新和改造,满足市场的多方面需要,以此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3.3品牌层面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当代社会,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蜀锦品牌形象,加大蜀锦旅游文化宣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蜀锦保护与旅游开发实例对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意义

蜀锦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对于整个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借鉴参考作用。由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危机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传承问题、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等等,因此在保护和开发这类遗产时往往有许多共同的着手点。研究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对该遗产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即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此作为依据,规避缺点,抓住优势,再落实到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2)

[2]程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N].经济观察报,2006年6月,267期第042版:1—3.

篇4

【关键词】温岭石雕;SWOT分析;对策建议

作为传统技艺和民间雕塑艺术相结合的石雕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岭是我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温岭石雕是以建筑石雕见长而流传至今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石雕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2009年,温岭石雕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岭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推动温岭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弘扬了温岭独特的石雕文化。但是,目前国内对石雕文化的关注度不够,石雕工匠的工作环境恶劣,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纯手工的石雕制作。由于电脑雕刻技术的冲击,具有温岭本土特色的手工石雕技艺甚至濒临失传。更为严重的是,在成批加工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独特的温岭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缺失。为探讨温岭石雕产业的发展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对温岭石雕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系统分析,提出较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势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十二五”以来,温岭市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均创新高,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705.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消费需求持续活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局全国百强县市第27位。

(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具有正相关性。近年来,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以石文化旅游、传统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资源丰富。 温岭是我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采石历史悠久,石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黄岗岩、青石、长屿石都是温岭石雕优质的原材料,这为温岭石雕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分析

(一)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温岭的石雕加工场都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没有实际能力竞争大型投标工程。同行之间互相压价,不仅会影响质量,还导致利润下降,同时影响了温岭石雕的品牌效应。(二)缺乏利用和开发的技术、专业人才,主要表现为石雕工艺传承人的后继无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缺失。由于石雕工匠的工作环境恶劣,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纯手工的石雕制作。其次,由于温岭石雕尚未形成规模,很难吸引高层次产业管理人才。(三)政府关注度不够,保护和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引导政策不清晰、公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无法吸引相关企业进行规模化招商引资。

三、机会分析

近年来,我国《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规逐步颁布实施,为各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2009年以来,温岭石雕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及人民对温岭石雕的关注与支持,是温岭石雕发展的机遇。

其次,由于温岭石文化节的召开,致使温岭石雕成为了温岭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国内外一些投资者纷纷把目光投向温岭石雕,因此杭温岭石雕要不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温岭石雕的知名度,吸引投资和人才,共同传承与推广,促进消费,集各地石雕技艺于一体,集各地特色石雕于一地,使之发展成为中国南方最具特色的石雕基地。

四、威胁分析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的影响,加上电脑雕刻技术的冲击,具有温岭本土特色的手工石雕技艺甚至濒临失传。更为严重的是,温岭石雕在成批加工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独特的温岭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缺失。

五、SWOT矩阵分析

六、发展对策建议

第一,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推广需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依托传承人的代代相传,其保护与传承必须以人为核心,将保护石雕艺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其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问题应该能够迎刃而解。对于像温岭石雕这类己经依托企业化运作来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尽快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传承人收入,可以很好解决留住传承人和吸引新的传承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由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对己成名家的传承人及其作品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对新的传承人给予基本的收入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为其安心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也可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第二,设计开发主题旅游线路,将温岭石雕与温岭石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帮助游客更方便、更直观地体验温岭石雕的艺术魅力。在石雕工艺场周边建设石雕展览中心,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提供全方位的石雕作品体验、鉴赏、购买等服务,从而整体提高的温岭知名度和帮助温岭石雕的传承推广。

第三,利用市场营销学多元化经营,拓展国内外市场及加快区域一体化协调推进。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分析石雕销售市场供需情况,对温岭石雕的开发生产提供指导性思路,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再加之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实现温岭石雕的品牌化经营,从而传承与推广温岭石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守望民间[M].西苑出版社,2002.

[2]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09(3).

[3]傅安平,喻峰.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4]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对这一方面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基本采用国外相关研究模式。目前,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范围与深度还远远不够。

一、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喀什地区历史悠久,非遗资源丰富。喀什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18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1项,涵盖七大类,在国家级非遗中有两项为喀什地区申报项目,分别为阿凡提故事和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在各县市中英吉沙县、塔什库尔干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所占最多有4项,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喀什市为15项。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及英吉沙县这三个县市在总量上最多为16、12、11,泽普县和疏附县在总量上较少只有1项。在项目类别上传统技艺所占最多共26项,而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方面只有2项。

二、喀什地区居民对非遗影响认知的交叉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人数共计300人,其中女性占53%,男性占47%。调查中在年龄在31岁-40岁的占33%,41岁-50岁的占25%,60岁以上人的占1%。1.不同职业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发现旅游从业者对非遗比较了解所占比最高为12.4%,非常不了解所占比例最低为0.3%;非旅游从业者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非常不了解分别为35.5%、1.3%;不同的行业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大多对非遗比较了解34.4%,一般的为45.2%。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还不深。2.不同收入群体居民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家庭月收入越高的人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越高,调查人员中17.5%的人为9001元以上的收入其中有2.9%的人对非遗非常了解,而3000元以下的人15%对非遗非常了解占0.3%。45.2%的人对非遗了解程度一般。3.不同职业、文化水平对非遗开发影响的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非遗开发对经济方面的影响较大62%,而环境5%以及生活方面11%积极性影响较小;教育工作者7%和科研人员12%认为非遗开发对经济16%以及文化6.5%的积极影响较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也使当地的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高中(含中专)学历对非遗比较了解比例为24%,学历越高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就越高。高中以上的人对非遗非常不了解的为0,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对非遗非常了解的人是0,初中27%、高中学历56%的人都是对非遗比较了解33.5%和一般的45%。4.现代工艺对传统手工艺影响的认知分析在喀什地区非遗中手工技艺价格较为昂贵,而现代工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产品价格较低,外观优美等,传统工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调查中41%(非常大10%、比较大31%)的人认为现代工艺对非遗有着较大的冲击,只有12%的人认为现代工艺对非遗没有影响。5.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流失及受阻原因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的感知和态度不仅能够反映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而且影响与制约着其活态传承的质量与方向。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传统手工技艺、歌舞等,存在流失等现象。流失主要原因为、保护不够,为33.8%,政府保护度低、市场、创新度低分别占27.9%、27.2%,非遗传承人认为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但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人们不愿去学习该技艺,加上现代工艺的发展,使得一些手工技艺在传承上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阻力来自于资金短缺为28.9,其余分别为政府保护力度(20.1%),市场、创新度低(18.8%),、保护不够(18.1%)。

三、结论

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越高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也会越高,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员对非遗了解程度相较其他行业更深;大部分居民对非遗旅游的开发持支持态度;非遗开发对当地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经济影响所占比例最大,环境次之,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影响一般。非遗具有脆弱性,面临无市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可加强对当地居民的非遗宣传,加大政府对非遗的投入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光,赵丽霞,彭小舟,欧媛.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居民感知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05):160-164.

[2]朱凡瑾.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秦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2):122-125.

篇6

关键词: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市场化

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一直为学界所争议。综观相关言论可以发现,对于非遗产业化开发的争论多集中在非遗所内含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文化与精神意蕴是否能在开发利用中得以传承,是否会因开发利用而被逐渐淡化、逐渐扭曲,甚至于消失。我们知道,非遗技艺层面的传承保护相对较为容易,但精神层面的内容因为往往与过往某一特定时期、某种特定生活习俗与社会形态相关联而使其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失去了这一精神层面的对应与指向,非遗的传承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又如何得以体现呢?这确实是非遗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方向。笔者所指美术类非遗项目包含非遗名录分类中传统美术栏目中的所有项目和传统技艺栏目中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部分项目。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及其开发方式分析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分析

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伴随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而提出的,可以说,无论是生态展示性开发、商业化经营,还是产业化开发的概念的提出,都是对非遗开发利用的不同角度或方式的理解与探索。在对非遗产业化开发进行方式、路径等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给予非遗产业化开发一个较为明晰的概念限定,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关于产业化,杨治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产业化概念是从产业概念扩展而来的,产业概念是属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或类似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国民经济的总和。产业化即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1]14-16。与杨治有所不同,有专家指出,所谓产业化保护道路就是把某个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市场化经营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2]综上所述,产业化必须满足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规律,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等条件。

(二)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方式分析

对于非遗开发利用,以美术类非遗项目开发为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遗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包括拓展非遗传承人队伍,保留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模式与传统制作工艺,以传统生态展示方式进行开发利用。譬如以某一类非遗集中展示方式形成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态展示区或主题生态园区,并与地方博物馆捆绑,以形成地方旅游经济开发特色内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目前地方非遗开发利用的最常见形式,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颇为多见。二是非遗产业性开发。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不同,非遗产业性开发首先必须根据当前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等条件,遴选部分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产业性开发。相比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非遗产业化开发在影响范围、经济效益、项目推广等方面明显大于前者,但由于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及必须考虑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易于与非遗所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指向相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手工艺所特有的工艺美感缺失。因此,该如何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如何在产业化开发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与工艺美感等,都是我们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非遗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传承二者关联性分析

事实上,产业化开发的这种“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逐利性”等特点正是非遗保护与开发中部分专家所诟病与竭力排斥的原因,也是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的论点由来。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开发,专家较为普遍认为,整体性传承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方式和首要方式,价值、内涵、个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则是其表层结构。不能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进行开发,而应整体性保护和开发。[3]因此,我们所说的非遗传承开发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所蕴含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个体化、差异化的特色与价值。在此,产业化开发特点和非遗传承要求貌似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要求正好相悖。[2]不可否认,在非遗产业化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产品低劣化、粗制滥造等现象,但一些成功的非遗产业化开发案例也告诉我们,某些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可行的,这在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较为突出。在农村乡民社会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探索方面,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既传承了传统的非遗技艺核心和文化蕴涵,又在文化内部规律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展。这大多是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技艺类或民间美术类,是历史上就天然地与市场互为依存的项目,如:年画、剪纸、玩具、泥塑、绣花鞋等。[2]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某些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非遗与产业化开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可共生发展的路径。关键要在厘清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二者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上,寻找适合美术类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正确道路。

(一)关于市场化与区域、民族及历史特色

美术类非遗多为手工技艺,属应用美术范畴,与国画等纯艺术不同,其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民众生活需求这一前提之上。年画和剪纸等能够产业化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这类非遗项目与民众信仰和心理诉求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二是历史上其就也因市场而得以生存、传播、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条件下,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驱动力。[2]因此,美术类非遗市场化本无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在市场化中保存非遗所特有的区域、民族与历史特色。美术类非遗源起背景多为封建社会的乡野村镇,其较为封闭的生存空间与相对缓慢的历史文化进程造就了与之相对应的美术类非遗固有的特色与价值。美术类非遗的这种特色、价值与其源起与发展期间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对非遗进行市场化开发时,由于人们的心理、生活需求发生了转变,如何保留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意蕴就成为非遗市场化必然要考虑的问题。金元浦教授曾指出:“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想要成为生动的、活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4]”。转换是必要的,但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厘清哪些是可以转换的,哪些又是必须保留的。必须凝练出能代表美术类非遗项目的身份元素,包括核心技艺、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涵,这样才能成功实现转换,才能实现属于非遗自身真正的产业化开发。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2]”。

(二)关于“规模化”、“标准化”与“个体化”、“差异化”

传统非遗项目多以身口相传方式得以传承延续,美术类非遗同样如此。历史上,美术类非遗多以单个传承人或生产作坊方式得以传承,这是与封建社会供需方式以及生产水平相对应的,因此非遗项目多存在个体化特征。正是因为传统非遗个体化的传承与生产方式,使其具有了个体鲜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特点,具有差异化特征。而规模化则是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是指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一般包括两种路径:一是在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不变前提下,加大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从而提高规模;二是在现有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不变基础下,提高生产设备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标准化可以说是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结果,标准化既能保证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产品产量。非遗作为文化产业资源之一,进行开发利用时,虽然也有部分非遗项目在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采用机器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手工艺范畴。因此,非遗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一般采用路径一方式,即增加某一单项非遗从业手工艺者的数量,从而形成规模化生产。譬如,苏州镇湖镇就在政府引导下,集中民间绣娘并且通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绣娘培训班,在加大绣娘数量的同时,提高绣娘的艺术素养和刺绣能力,从而形成了刺绣规模化生产。而在非遗开发标准化方面,与工业规模化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不同,工业产品标准化要求在产品规格、品质等方面严格统一化、规范化,但非遗的标准化更多指向于在一定规范前提下,单个手工艺者赋予作品的个性化艺术特色,这使得非遗产品在保证一定规范与质量的标准下,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

(三)关于逐利性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逐利也是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在市场化的今天无可非议,不应该将其视为当下非遗产品开发粗鄙化、低劣化、同质化现象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即使在封建社会手工作坊时期,也存在产品品质高低不一现象。非遗开发出现产品低劣化现象,更多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品牌效益缺失,说白了,还是属于保护不到位或保护意识淡化或片面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利用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侧重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5]非遗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非遗技艺、文化、材料以及代表性作品的静态性保存保护,更多应该在开发利用中树立非遗品牌意识,建立非遗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与体制,并建立政府与市场化监管与监督机制,保证非遗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中产品的品质。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阶段;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3-03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区和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然而,不少非遗因为得不到及时保护而面临失传境地,一些地方的非遗几乎不为当地人所知,尤其是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青少年,对非遗更感陌生。在我国非遗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背景下,高校已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非遗教育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开展与普及却不像在高校那么受关注,非遗内容没有被系统性地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确立非遗在初等教育学科的体系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所长兰静认为非遗文化既要保护理论与实践体系,还要长期不懈地培养后继人才。更有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目前,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各省市均有“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二、研究意义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然而,各省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多结合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形式,非遗教育在小学中的开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以何种形式如何在小学长期系统地普遍开展非遗教育值得探究。杭州市当地民俗文化极其灿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是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仅靠列入遗产名录恐怕难以为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开展杭州市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教育将是一个既创新又有效的方法。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重新唤起少年的民族记忆,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小学教育传承责无旁贷。通过本文,笔者希望引起杭州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对以结合小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和普及初等教育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和引导,激发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素养,并使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研究方法

1.电话调查法。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笔者电话调查了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了解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状况,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名称、涉及非遗的活动名称及内容和小学生的参与情况。

2.访谈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笔者实地走访了拱墅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对馆内第二课堂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单独访谈。了解该馆第二课堂活动名称与内容、小学生参与情况、非遗传人指导活动情况及高校志愿者工作。

3.问卷调查法。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笔者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杭州市4个城区8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为93.1%。本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第二课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小学生对遗的了解情况、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现状、非遗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情况、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影响等内容。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电话调查结果。非遗教育在杭第二课堂的分布情况。为了了解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遗教育的情况,笔者对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杭州市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非遗在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中所占比例却很小。

2.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问卷第3、9和16题采用5.0计分法,有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五个层次,分别对应给予4-0分。第4题为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每项分别给予1分。

(1)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及程度。①途径。小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对非遗进行了解,调查显示小学生了解非遗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外读物[143/242]、电视网络等媒体[132/242]、第二课堂[111/242]、旅游[68/242]、学校[65/242]、其他途径[3/242]。第二课堂和学校在小学阶段普及非遗教育上未起主要作用。②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由表3.2中第3题“非遗了解程度(总体)”的数据可知,杭州市小学生主观认识中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一般(平均值=2.608),且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又根据表3.2中第4题“非遗了解程度(具体)”的数据,发现通过具体的选项小学生的非遗了解程度平均值=2.093,即平均每个小学生在5个选项内选择了2个选项。问卷中该题5个均属于非遗范畴即均为正确答案,所以杭州市小学生该题的正确率约为40%。可见,目前小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偏低。与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总体水平>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现状。①小学生参与非遗第二课堂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在参与过第二课堂的183人中,参加过拥有较多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人占26.8%,参加过拥有一般非遗活动的第二课堂的占43.7%,参与过非遗教育活动较少的占19.7%,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的人占7.7%,不清楚参与的第二课堂内是否涉及非遗的占2.2%。②非遗教育激发了小学生保护意识的程度,小学生认知中非遗教育能否激起其保护意识与责任心的调查结果如表3.2第16题,平均值为3.441>3。杭州市小学生普遍认为在第二课堂中的非遗教育活动,能较强地激起自己保护非遗的意识和责任心。③小学生对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兴趣。将“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归为感兴趣,据数据统计得出:杭州市97%的小学生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活动感兴趣。据表3.2第12题,无论是参与过还是没有参与过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小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平均值=3.54)。且将第12题和第16题的结果与第3题的结果作横向比较可发现,虽然目前小学生总体的非遗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小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及意识却是强烈的。与表3.2第3题一致的是拱墅区小学生的兴趣程度>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3)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一课堂内的反馈。为更好地吸收第二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在第一课堂中进行反馈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第一课堂内对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反馈的有86.90%,无反馈的占13.10%。总体情况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反馈率。(4)对第二课堂中开展非遗教育的看法和建议。242份问卷中共有109名小学生填写了建议看法。总结归纳起来共分两类:第一类,表达保护非遗及学习非遗知识的愿望。部分调查对象表明希望多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第二类,对学校和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提出了建议。

五、结果分析

1.非遗第二课堂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杭州市98所青少年第二课堂公益性场馆的电话调查发现:非遗场馆多集中在拱墅区、西湖区和上城区,而杭州市其他几个区则较少或没有涉及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场馆。随后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而其余几个城区非遗资源较少,所以,相较于其他几个地区,西湖区、上城区和拱墅区能为第二课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因此,地域性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2.小学生非遗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对表3.2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c2=68.29>c20.005(9),P

根据杭州市98所第二课堂场馆的电话调查和资料搜集,发现拥有非遗第二课堂场馆的个数从高到低的城区依次为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由表3.2第3题知,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为拱墅>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在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杭州市小学所在区域的非遗第二课堂场馆对小学生非遗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影响,且非遗场馆个数越多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非遗场馆活动内容和形式越创新,小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

3.开展第二课堂非遗教育影响的因素。笔者实地走访时发现,目前小学生参与过的第二课堂场馆内开展非物质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自主动手操作型、志愿者帮教型、知识讲解型、视频媒体播放型、闯关游戏积分型、图片数据作品展、非遗知识竞赛。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为自主操作型。因此多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有助于第二课堂内非遗教育的推广普及。

六、政策建议

1.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六城区中小学生每学期到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其中并未提到非遗教育活动次数。明确规定学生参与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次的数并计入《成长记录手册》,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非遗教育普及有一定帮助。(2)加大非遗基础知识的普及。非遗有很明显的地方性,因此政府可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3)构建有效非遗学习资料。现有小学语文教材非遗的内容极少,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

2.第二课堂活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1)优化馆内设施、拓展活动形式。小学生对可自主参与、互动多、趣味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第二课堂场馆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探索与学校、社区合作的途径。(2)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现有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若场馆可为聘请的非遗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便能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3)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完善场馆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协议、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及建立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4)借鉴经验合作促发展。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场馆可供学习参观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这类场馆可以和邻区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

3.中小学应提高重视程度。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加强对非遗教育的重视:结合小学美术、音乐、体育、校本课程等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学生非遗第二课堂活动的第一课堂反馈情况;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非遗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N].温州日报,2011-11-17.

[4]为非遗进校园叫好[EB/OL].(2010-05-04).

.

[5]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6]孙亿文.当代“非遗”教育传承、保护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1,(4).

[7]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

[8]李琦.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郝好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亳州市

引言

亳州市坐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这是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亳州市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何把丰富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在保护中的开发利用,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二年前,即2001年,中国昆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一员,从此中国人民把目光转移到了认识世界遗产的新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人类精神家园”之称,所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在2003年已给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亳州市属于安徽省的一部分。亳州市是旅游中心城市。因此,亳州市有能力和潜力向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方向发展。目前,在现代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作为一个无污染的纯绿色行业,将越来越受社会的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在社会发展中凸显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不仅一定会为亳州市的旅游产业做出贡献,而且会为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新途径,有效避免了单一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类型多样,布局分散。亳州市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有关于风土人情、技艺工艺、表演等方面的内容。亳州位处中原地区,受到中华文化圈的极大熏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惯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比如高跷:在中国的民间很受欢迎,亳州的高跷项目是人和木棍上表演,经过专业培训,人站在高跷上表演,亳州高跷不但独具特色,而且技艺一流。但亳州市有三县(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一区(谯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县一区各有分布,相对分散,不利于形成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厚的氛围。

(二)开发价值高。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具有丰富的种类,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例如:五禽戏健身文化与华佗五禽戏结合,以动物的动作和姿势的动态为主要内容的仿制品,并具有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发展的巨大潜力。亳州药膳,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这也是亳州市的一个招牌,作为中华药都,亳州市的中药养生文化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将不可忽视。

(三)富有生活气息。亳州的剪纸艺术极具民间特色,它的造型多样,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神奇的力量,一张纸普通的纸张在亳州剪纸大师手中,就会变成一张张美丽的图案,给人们以视觉冲击,让人们大饱眼福。亳州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亳州民间剪纸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古时,亳州大户人家闺女出嫁,嫁妆上都会贴有一幅幅构图巧妙和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所以市民们都会欣然前去观赏。如今,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也会饰以民间特色剪纸。古往今来,剪纸一直保持着生活气息,家中的墙壁上都会挂上镶嵌的剪纸作品,不但装饰了房间,而且提升了主人的品味。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认识不高、意识不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隐形存在性,人们看不到,因为它的这个独特性,使无疑使人们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人民头脑中还不是根深蒂固,所以,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尚有待加强。比如我们儿时唱的儿歌和歌谣,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可悲的是下一辈的小孩也没有什么传承。现在的儿童都不再会唱了,这就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二)亳州市文化旅游扩张的力度欠缺。亳州市注重对有些旅游项目的策划与宣传,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不用说外来游客对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晓程度了,亳州市本地的人们对有些项目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让他们做“宣传”这一重要工工作了。亳州市的几大著名的旅游项目基本上是由亳州市旅游发展公司负责开发和运营的,比如令人叹为观止的曹操运兵道等旅游项目。但其它的景点运作都比较分散,不但不能形成很好的集聚效应,而且公司运营实力不是太强,对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宣传能力有待加强。

(三)旅游项目深度挖掘不够。亳州市有200多个旅游项目。花戏楼,简而言之就是戏台,我国的戏剧和木雕研究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利信息。曹操运兵道,又称之为“地下长城”,它展示了中国的军事思想精深和军事家高超的智慧,凸显出曹操的军事才干。但亳州市对它们的开发仅仅存在于表面,缺乏可参与性的文化项目,与游客没有互动,旅游体验式的服务不足。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它产业,比如对餐营业的带动、酒店业的带动。

(四)对口人才储备及引进不足。由于亳州市没有本科及以上院校,这就是一个人才供应的一个瓶颈因素。遍布全国的大学和大学学院,许多设立旅游专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专业的几乎没有。综合看来,关于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亳州很欠缺。

(五)相关资金不充分。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观念较弱,自然而然就会制约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力度。如同开发任何一个项目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也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撑。不但政府的相关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和进行相关的政策倾斜,相关企业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积极筹措资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做到极致。

(六)部分项目的开发有待重新评估。这是因为分布广泛,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这无疑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难度。这就影响到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从而使旅游产品、旅游资源间的整合力度不高,整体效益和集聚效应能力较弱,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辐射能力不足。

三、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对策与措施

(一)注重相关法律的制定。当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文化资源社会大众对其的了解还是有待提高的,对其开发及保护的意识不高,有可能存在无意破坏的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是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它们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成为一个无可弥补的遗憾。所以我们国家有必要注重对相关法律的制定,因为这样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有了法律的存在,我们就有了依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活动也有了行动指南。

(二)确保可用运转资金的高效使用。和其他的项目开发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为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如果没有充裕的可用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开发将难以为继。所以,亳州市政府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与此同时,各个旅游公司和旅行社也不要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资助,也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有效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这两大资本,进行多方融资,以便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奠定充足的资金基础。在拥有资金的基础上,关键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要用刀用到刀刃上。

(三)提高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知名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不仅要加强领导的对其的重视程度,而且要人民大众对它的知晓程度。在这基础上,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因为人是活的,技艺是死的,传承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开发。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同的文化禀赋与特性,所以需要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

四、研究意义

(一)可为亳州市以后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聚焦于相关领域。所以,本文的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撑。在本文的初步探析下,逐步的深入实践,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出路与对策。纯粹的旅游,不会带来太大的回报和收益,一方面,游客收获有限,单一式的旅游景点开发方法,会使游客感到乏味,不利于二次消费的形成;另一方面,对旅游公司的收益也有影响。所以,亳州市如果能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王牌,这将大大提高亳州市旅游的名声和美誉度,提升亳州市的旅游档次。

(二)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展现。现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市场有了结合的契机,这样一来就会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且市场导向会充分把利润放在重要位置。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拥有高的收益率。

(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动态的的传承,使其传承更有活力。把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当地的旅游的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增添了活力,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具有动态性。不言而喻,这样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开发。

(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温饱问题已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渐渐的人们除填饱肚子外,更多倾向于向精神方面的消费与享受。由原来的只重视物质生活的宽裕,渐渐向发展资料的占有改变。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 运行机理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100—6

引言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文化,不仅蕴涵着华夏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承载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由此前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依靠口授身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精湛的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大量极为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严重破坏;滥用滥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发生。同时,由于没有完全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运行机理,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客体、载体、路径等方面含混不清、认识模糊,因而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机理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实务工作中,有两个主体,即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非遗的传承主体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即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直接参与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传承人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在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呈多元化,如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商界人士以及一般民众。其中各级政府是非遗保护最重要的主体,没有政府的主导,非遗的保护工作必将寸步难行,同时学术界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的参与对非遗的保护也起到积极作用,他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和政策研究,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保证。此外,新闻界、社会团体、商界及民众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广泛舆论和资金支持,这也符合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应该遵循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原则。总之,多元化的保护主体能综合运用其行政、经济、媒体、专业技术等资源,在政策、融资、舆论、法律以及学术等各个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支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客体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非遗传承的对象和非遗保护的对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象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即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指非遗的传承对象和非遗传承人,二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同等重要,有效地保护非遗传承人实际上也是在保护非遗的传承对象,在实务中往往由于忽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而最终导致非遗传承对象的灭绝,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最大区别在于传承的载体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体来说是各民族或族群,它属于该民族或该族群全体^们,是满足广大人们大众需要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大众性。非遗是传承人对精神文化的延续和传递,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进行传承,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传承过程是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即口述、身体示范、观念及心理积淀等形式进行的。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被称为“人类活财富”、“人类活珍宝”。非物质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与人本身是密不可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的文化财富。_旦这种活的载体消失,非物质文化便失去了传承渠道,其传承链便发生断裂,依附于人身上的这种非物质文化就随之消失。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路径

篇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伴随着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入人们的眼帘。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但是,随着“项目申报热”的逐渐降温,如何对非遗项目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以本地区便于推向市场的项目(文中统称为传统工艺项目)为例,就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试做分析。

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重要行政区之一,地域性强、民族特色鲜明。昌吉州传统工艺项目有借助政府扶持,形成规模的;有依托旅游资源,打开市场销路的。然而,统览我州全部传统工艺项目,多数还处于小作坊生产、后继乏人的境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绝大多数的传统工艺,都面临着断代,甚至消亡的危险。在当今社会普遍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继承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使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让这些传统工艺在这个新的时代以一种更加健康的姿态活下去,便成为目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的不足将直接影响非遗项目的存续状况,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早加以重视。一是保障项目保护经费的足额发放。可借鉴国家及自治区的做法,提高单一项目保护经费额度,将全部项目均等化发放改为试项目濒危情况、价值大小逐年轮换发放;二是传承人补助经费须不间断发放。传承人是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唯一载体,传承人补助经费是各级政府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的专项资金。三是发放宣传展示活动经费。可借助文化遗产日、各类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非遗知识宣传展示、非遗项目实物展、手工艺制作大赛等活动,让群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四是划拨一定的组织管理、研究经费。目前我州五县两市,加上州非遗保护中心,均采取“一个中心、两块牌子”的形式挂靠在文化馆。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作着群文工作的同时兼职做非遗保护和研究,而线索搜集、项目申报、著书立说等非遗保护工作中所用资金不得不占用大量的群文事业经费,捉襟见肘。因此对各级非遗中心划拨一定的管理、研究经费将更好地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建展示传习场所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保护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和指导意义。一是建立非遗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已有几年时间了,但是多数群众对“什么是非遗”、“我们身边的非遗项目有哪些”还不甚了了。因此各地建立非遗展馆,并实现全面开放,让群众走进“非遗”势在必行;二是建立传习所。除了保护、传习非遗项目外,传习所同时承载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功能,尤为传统工艺类项目的有效传承方式。

三、做好传承人培训,促使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目前,我州传统工艺制品,除了少数精品之外,多数缺乏设计,样式偏老旧,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加之这些从业者文化素质偏低阻碍了传承人的自我提升,也限制了传统工艺品种的长足发展。因此组织各类培训,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可以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四、扩大社会宣传,构筑新型营销平台

在商业日益繁荣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媒体机构要加大对本地区非遗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不仅要让群众了解非遗知识,更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群众积极购买、收藏非遗产品的意识;二是,可与旅游业相结合,拓宽市场渠道。不仅可以让外地游客感受本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而且还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三是,为了增加非遗产品销量,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积极开展“互联网+传统工艺”的新方式,加强市场营销;四是,充分发挥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加大群众对非遗产品的知晓面。

五、注重传统文化在未成年人群中的普及

“少年强则国强”,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的财富,传承至今得益于老一辈艺人的辛勤付出,但是生生不息的传承离不开少年儿童。为了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让未成年人感受其价值和魅力,为青少年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情怀;二是在校本课程中以手工课的形式,教授手工艺制作的基本技巧,让未成年人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群体中寻觅潜在的传承人;三是定期举办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答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加深对“非遗”知识的了解;四是举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教育成果交流展演展示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非遗”传承的自豪感;五是在条件成熟后可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实践基地”,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作、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和文化宝库,我们必须珍惜现有成果,以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为基础,以市场为主要载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篇12

【关键词】辽砚;原材料资源;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包装营销;创新;推广

0 前言

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是跟文化遗产和经济发展分不开的,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推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辽砚,产于辽宁本溪桥头镇,兴于辽金时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制砚利用桥头镇特有的紫云石和青云石制成,由于一直是宫廷用砚,不为百姓所熟知,到了近代又因为制砚原材料遭到破坏,辽砚并没有广为流传,为了使本溪市辽砚产业文化的更好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辽砚原材料的保护和改进措施,并就其收藏价值进行多样化,多渠道宣传和营销策略。

1 浅谈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现如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都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模式。面对时间的消逝,历史的车轮悄悄地转动,传统的文化国宝,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年的推进,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显著,我们在保护什么,我们该如何保护,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究实践,就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瑰宝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1.1 国外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以法国为例,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动产(艺术品等)和不动产(建筑的和自然的),法国大革命使得整个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呼吁。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而这些概念的确立又是以相应法律的颁布为标志的,随着概念的不断扩充逐步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保护制度。法国的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充分结合的方式,不动产中,以《历史古迹法》和《马尔罗法》分别作为文物建筑与保护区两个层次内容的保护法的核心,地方政府根据城市自身特点结合城市规划制定更为详尽、深入及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控制性、法规与法规性文件。[1]同时在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中,法国国家图书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施的数字化项目“加利卡”,到2003年已经完成了包括14世纪法国古籍中的1000幅插图和历史事件介绍、有关“查理五世”的文献,以及从中世纪到20世纪初的藏品:书刊816万种(从中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献);静态影像30万幅(中世纪图书中的彩色插图为主);法国游历5000多款目。综上,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的对于不同方面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而且法国的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很久了,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

以日本为例,在亚洲,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是算很早的了,日本从明治30年起,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采用指定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和专家进行的保护事业,实行的是局限于某一时代某一风格的“少数精品主义”和重点保护政策。到了1996年引用欧美等国的登录制度,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来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他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的条规加以约束,并通过大众媒体公布于众,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3]日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特点是,准确的针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相应的保护,拥有实效性,国家政策快速反应,将这种登录制度的优势发挥到最好。

现在登录制度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也是采用登录制度。

1.2 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性和民族性立场的统一。我国现在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折时期,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人口、地域和历史的特性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保护情况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是我们集体记忆的根源,也是“我们今天与过去的沟通渠道”。[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大量的传统民族文化需要开发和保护。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58个缔约国之一,目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中国文化遗产随着新世纪进程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城市化加快进程的形势,另一个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1982年,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制定的法规。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的很长时间,磕磕绊绊中度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孙家正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中指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5]这一表述很直观的体现了为我国现行历史文化遗存的问题,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发展缓慢,普遍人们没有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过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严重阻碍和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传承,当今社会,中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

2 文化遗产辽砚的保护现状

辽砚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有着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史料记载,辽金时代辽砚深受萧太后喜爱。到了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可谓名动天下。1929年,张学良将军将辽砚携带于中国第一次博览会上,才得以被大家熟知,与端砚齐名,并有“南端北辽”的称谓,此后辽砚闻名遐迩。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时,带着辽砚走四方,作以馈赠,被日本友人称之为“国宝”。

2.1 辽砚的PEST分析

2.1.1 辽砚的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上,2009年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辽宁省随之加快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设步伐。辽砚被确定为“辽宁文化新三宝”之一,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辽宁省本溪市也将辽砚文化产业园区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本溪市成立了市级辽砚文化产业园区,组建了辽砚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6]虽然政府加大力度进行辽砚的扶持、发展,但具体政策落后,缺乏包括财政、金融、高效管理等多种手段的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政策的支持。但是政府政策还是不够大力,没有顾及到位,使得当地人没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更甚至辽砚的原材料云石遭到人为破坏,严重抑制了辽砚的发展。

2.1.2 辽砚的经济环境分析

辽砚生产企业规模小,现辽砚生产经营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式,设备落后陈旧,原始资金少、还没有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缺少大企业和政府大力度的政策支撑,难以形成规模,然而市场认同率低极大的抑制了辽砚的发展进程,市场规模较小,主要的经营范围在东三省,全国的销售区域范围狭窄,没有端砚歙砚那么知名度高,辨识度高,但辽砚的销售前景较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现如今,辽砚的产品很单一,并没有将清初时的神韵完好的传承下来,现在大师级雕刻家的辽砚作品又价格过高,而现在这些流水线般的辽砚作品,价格又极低,这样档次参差不齐,价格波动大,所以辽砚没办法精准定位市场。经调查,现高端辽砚的定位人群主要是辽砚收藏家、书法家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低端辽砚的定位人群主要是普通消费者人群。

2.1.3 辽砚的社会环境分析

简要分析了一下辽砚的社会环境,由于辽砚一直是皇室御用砚,并未被老百姓所熟知,没有深入人心,在人口大环境上,辽砚并没有大量的认可它的消费人群。由于辽砚的原材料产地地处深山中,当地人并没有很好的意识到青紫云石的珍稀,辽砚的原材料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腐蚀,风化等相对严重的破坏,没有特别充足的原石让辽砚产业继续走下去,故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由于历史原因,辽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濒临失传,辽砚的制砚艺传承艺术家人才很少,并且由于辽砚没有很好的制砚系统,制砚的技术水平没办法和其他名贵砚种媲美,制砚速度与质量跟不上,其科学技术环境并不是很成熟。经调查,本溪辽砚在大多数辽宁本溪人眼中,并不是很珍贵国宝级文化遗产,很多人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到,辽砚面临危机和紧迫,居住于桥头镇的人,平均文化素质不高并且桥头镇地处本溪南郊,距离城中较远,脱离大众的社会文化环境。

2.1.4 辽砚的技术环境分析

辽砚一度被列为濒临消失的国宝,属于逐渐失传的民族工艺,现在辽砚的制砚水平不成熟,在规模上、艺术水准上、技术上、设备上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队传统名砚的要求。辽砚的艺术风格粗犷古朴,极具地方特色,以花鸟、果蔬、走兽为主,以寓意吉祥的风格为主,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但是还没有优秀的设计团队来为辽砚进行产品设计包装,并没有将辽砚传统艺术文化风格完整的传承下来,现在本溪还有一些老一辈辽砚雕刻艺术家还保留了传统的雕刻技艺,所以想要将传统的文化传承下来急需现代有专业艺术底蕴的设计人才来传承这一辽砚文化。培养高端人才,联合高校培养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团队,努力研发出极具特色的辽砚成品佳作。

2.2 辽砚的原材料分析

2.2.1 辽砚的原材料产地及基本情况

就地性强的辽砚独产于辽宁本溪桥头镇。辽宁本溪桥头镇有丰富的云石、硅石、铁粉、地热水、土地、林带等资源,辽砚的原材料紫云石和青云石的储备也很丰富,目前已初步探明的储量为10亿立方米,其中已获得开采权的储量为450万立方米。原材料原石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抑制了辽砚的发展脚步,本溪辽砚产业发展缓慢,虽然本溪的矿石储备量充足,但是要想辽砚一直走下去,原材料的重点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2.2.2 辽砚的原材料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辽砚的原材料云石是非再生能源,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大力加强,加以财政、金融、高效管理等多种手段的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政策的支持。对桥头镇云石储备的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亮化,改变了辽砚加工厂周边脏、乱、差的环境。改善辽砚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现如今辽砚的企业很分散,小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并没有统一的市场,统一的品牌,散沙终成不了大器,所以要加强对辽砚企业的整合并且改善运营管理的方式。同时也要对桥头镇的居民进行宣传再教育,提高对辽砚的重视,改善这种对云石资源破坏的举动,自主保护意识急需加强。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辽砚的知名度,使得各行各业人士对辽砚的重视程度提高,进而辽砚的需求市场提高,自然辽砚原材料的自主保护意识就会提高。云石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本溪市应在辽砚原材料保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对辽砚原材料进行加大力度的保护。

2.3 辽砚创新升级、营销及推广手段

随着社会发展,砚的功能性发生着变化,砚不仅仅作为文房四宝,更是以文化的形式出现,以欣赏和收藏为主,在历史长河中,辽砚的文化价值、地位不言而喻,今后辽砚的传承和发展的脚步,紧跟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相比古时,其观赏性、收藏性更重于实用性,每一方砚台都是一个故事,辽砚的风格粗犷古朴,极具地方特色,继承中华传统国宝,需要在方方面面的深入挖掘,创新,才能将辽砚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2.3.1 辽砚的产品创新升级

如何鉴别一方砚台的好坏?要从三方面入手,材质,雕刻手法,造型品相,人文背景,历史价值也对于砚台的影响很大。懂行的人一般会从六方面来品鉴,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二是摸,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三是敲,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砚台品种不同,好坏大的声音也不一样。四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旧墨洗掉,还原其本来面目,如有修补,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有很大的差异。五是掂,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物胶结紧,颗粒细。六是刻,在不同的砚台上轻划就能分出优劣。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变,浓缩了各个朝代文化、气息及美学艺术的积淀,已经由单纯的文房四宝升华成为雕刻,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品。辽砚曾与端砚、歙砚并称为中国三大明砚,可见辽砚的价值所在。辽砚的国内外市场现在还没有开拓的很完全,如果辽砚改善其问题所在并且加强产品的优质优量,其市场资源非常丰富,辽砚的前景及其广阔,并加以有效的广告等宣传手段,辽砚必定在中国传统国宝中大放异彩。

在技术及产品创新方面,应充分发挥本溪辽砚产业园的优势,加强与各大艺术院校的联合,将专业的雕刻专业的艺术人才吸纳进来,建立三点一线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产业园-对口院校-专业人才,创建更高效快速的人才通道,建立更好的产业园区,将现代化的制砚水准令辽砚传承人对于这些新生力量进行长期专业的培训,并且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样可以减小人才资源的浪费,也可以为辽砚的传承找到更好更适合的传承人。吸纳了这些专业的艺术院校人才,通过自由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文化灌输在学生的心中,并且通过更高端先进的技术让辽砚的雕刻工艺更精密,更有价值。他们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很好的为他们从辽砚的样式品相,创新创作,雕刻风格做铺垫,并且在这个信息逐渐透明化的今天,将新兴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融入进辽砚的艺术创作中,熟练的运用先进的雕刻工具,制出一方好砚。现在人们对于砚台市场的需要,一部分来自书画家或书画爱好者,更大一部分来自收藏家,砚台的收藏价值更大。为了让辽砚在中国的舞台上,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辽砚的传承人应该完美的领略辽砚的历史,清朝名动天下的霸气,制出更具有历史神韵,更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使得辽砚在这个端砚,歙砚盛行的中国闯出一片独特的天空。

2.3.2 辽砚的拍卖宣传

辽砚之所以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停滞问题,是因为它在老百姓心中的认可度并没有很高。所以针对提高其用户的体验率,及用户认可度,加强相应的宣传手段,聘请书画家,收藏家等名人效应,进行展览会,及专家推荐会等。针对目标用户,在前期宣传的同时进行销售,为辽砚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针对终端消费者进行传统媒体宣传,以点画面,从本溪市出发,将本地人的保护国宝的意识加强起来,再进军全省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广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创新,进行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将辽砚的气势打响。将“没落”的国宝,重新燃起熊熊烈火。

尽管砚台的历史价值对于砚台的收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砚台有一个独特性,就是砚台的价值不一定是由年代久远长度决定的,新砚比古砚好鉴别、易观赏。所以这为辽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辽砚的产品创新和升级为辽砚的宣传做好了保障,在拍卖的平台上,砚台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收藏家们热衷于收藏具有年代感的砚台同时,一些“新血液”也悄然变更着收藏家们保守派思想,像辽砚这样独特的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正在进军着拍卖市场。已故97岁高龄的一代国学大师张中行,亦是一位雅砚、藏砚,鉴赏中华古砚的大家。他对鉴别历代名砚有些精彩的论述:“旧货市场上捡漏觅宝,自然眼力要高,要把得住。古砚作伪的手段很多:旧匣装新砚,旧砚刻假铭,用墨色掩盖水泥修补过的残砚,摹刻伪造名砚等等。民间流传的古砚,不是坡就是赵子昂,甚至还有虞世南、李太白的,可以推断十之有十是假的。”[7]可见所谓古砚的弊端随之暴露无遗,新砚的价值越来越高。一些著名大拍卖行都进行了古砚新砚的专场拍卖,2007年12月瀚海秋拍,上拍古砚15方,成交15方,成交率100%,总成交价104万,最高价14.5万元,均价6.9万元/方;2008年4月嘉德春拍,上拍新砚13方,成交11方,成交率84.6%,总成交价60万,最高价20.1万元,均价5.4万元/方;2008年6月嘉德四季拍卖,上拍古砚23方,成交19方,成交率82.6%,总成交价26.7万,最高价7.2万元,均价1.4万元/方;拍卖新砚的“成交价”、“最高价”、“均价”都超过了古砚。[8]可见新砚在当今炙手可热,当代名家的制砚精品,更是收藏家竞相追求的新宠,辽砚的原材料珍稀,制砚技术逐渐更成熟,这使得辽砚像一匹黑马在拍卖市场上发挥出它的光彩,通过收藏家的收藏使得辽砚进行了拍卖宣传。

2.3.3 辽砚的包装营销及推广

包装策略是营销策略的缩影。一个设计良好的包装,以一种实物化的形式体现着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所采用的产品价格和分销策略都在包装上有所体现。如果企业的目标市场是收入较低的消费者,那么包装宜朴实,不宜华丽,否则目标顾客不敢问津。如果产品要树立一个高质量的形象,包装首先必须是高质量的,具有高技术含量,表现形式上做到新颖独特、与众不同。防止由于包装质量欠佳,导致销售过程中产品受到损耗或产品质量受到影响。[8]辽砚既然走高端收藏路线,就不会走过于平民化的包装策略。同时要做到标新立异,与其他传统名砚进行区分,走独木桥策略。辽砚现当代所具有的收藏价值是具有极大的前景的,但是辽砚的原材料原石是非再生能源,相比其他砚种,辽砚的原材料只有本溪独有,这就为其所具有的独到的收藏价值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丰富的历史背景也是独一无二的,辽砚之所以在清初会名居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御砚,它的品质,它的价值之大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就针对辽砚巨大的收藏价值,定位目标客户群,以拍卖的形式进行变相的国宝保护,使辽砚销入最适合它的人的手中,使辽砚登上中国的舞台乃至世界的大舞台。加强延伸辽砚的文化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形成辽砚为文化目标的产业群,实现辽砚的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等,完成“产,供,销”一体化。针对终端消费者,利用展览展销、收藏家及爱好者交流会、电子营销等各多样化的销售手段为一体的多元化销售系统,向广大的目标群体进行推广。对于辽砚的产业链条的营销手段也应该加强改善,搭建适合其发展的动态产业模式,随着需求的波动,进行机制的调整,健全管理体系,形成动态直营的直观模式,使得营销成为推动辽砚健康发展的动力,形成完善的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贾俊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之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2005.

[2]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山东济南《图书与情报》,2011(04).

[3]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

[4]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t望新闻周刊,2005(30).

[5]孙家正.《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见王文章,主编.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李焕军,曲景慧,孙多玲.关于加快发展满乡辽砚文化产业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

[7]陈国源.传统文化提升市场潜力砚台拍卖走向价值回归[J].东方收藏,2012(04).

篇13

关键词: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行为;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5-0118-07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各地政府都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政策法规,使得更多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被纳入了保护的范围。但在各地具体实施建筑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科学、不和谐的现象,致使有的建筑遗产或损或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保护目的与利益诉求的差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筑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揭示各利益相关者保护行为的本质,为协调建筑遗产保护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源于19世纪,当时主要阐述的是一种协作或合作的理念。我国也有将其译为“利益主体”。上世纪60年代,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美国有关学者对其进行理论性研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术语是由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在1963年提出,随后通过诸多学者的研究与应用使其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

1.概念与分类

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H.Igor Ansoff)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他在其《企业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认为:“要制定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者、工人、股东、供应商及分销商”。其后,有许多专家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定义。较为经典的定义是,1984年弗里曼(R.E.Freeman)在其《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书中提出“企业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此概念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直接相关者如股东、雇员、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和间接相关者如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社区居民等。

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进行了研究,综合这些研究成果,最为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集中在多维分类法(Multi{iduciary approach)和评分分类法(Score-based approach)。多维分类法也是较为常用的分析工具,如弗里曼(R.E.Freeman,1984)、弗雷德里克(W.C.Frederick,1988)、查克汉姆(J.Charkham,1992)、克拉克森(M.A.Clarkson,1994)、威勒(D.Wheeler,1998)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评分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米切尔(A.Mitchell)和伍德(D.Wood)在1997年提出的,他们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属性确定为三种,即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然后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评分后分成确定型、预期型和潜在型三类利益相关者。我国学者万建华(1998)、李心合(2001)、陈宏辉(2004)等在国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2.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

建筑遗产是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记录了不同地域与时代特征以及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历史、建筑、技术、美学、考古、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边历史环境。它既包括已经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建筑、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建筑)、地方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还包括各类具有一定代表性、一定纪念意义的古建筑、乡土建筑、产业建筑、地方建筑、风土建筑、传统建筑、名人故居等。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遗产产权权利束中各相关既得利益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从建筑遗产产权的完备性角度考虑,视各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与建筑遗产产权的紧密程度,将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三类。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指具有建筑遗产完全产权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是指具有建筑遗产不完全产权的利益相关者,而间接利益相关者是指不具有建筑遗产产权的利益相关者。(见表1)

二、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保护行为的经济分析

建筑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它们对建筑遗产既有共同利益目标,又存在不一致性,特别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经营遗产获取经济利益方面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建筑遗产保护的态度也因其追求的价值与目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从建筑遗产利益相关者看,关注建筑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建筑遗产产权人、政府、非政府组织、遗产地居民、投资开发企业、游客以及公众媒体等,他们在建筑遗产保护中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见表2)

本文主要对建筑遗产保护活动中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投资开发企业等三类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其保护的动机与目的,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决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政府保护行为的经济分析

建筑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品范畴的准公共物品,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需要。政府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行为,就是政府代为国家出于公共利益、实行公共管理的内生需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的保护行为是理性的,它是以损失最小化为决策出发点的,政府替代市场进行遗产保护是为了社会付出更低的成本或者获得更高的效益。因此,政府所付出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制边际成本应等同于通过企业、社会组织甚至个人市场保护行为的边际成本。

(1)遗产保护中的政府失灵

近年来,国内建筑遗产受损事件时有发生,如福州三坊七巷遭建设性破坏、曲阜水洗“三孔”、平遥古城墙年久失修而坍塌、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周围历史建筑被拆、武当山遇真宫遭遇火灾以及建筑遗产门票涨价等事件,分析其原因,几乎都与发展地方经济、开发商追逐利益、遗产管理者片面关注经济效益等有关。事实上,在这些事件发生的背后总有地方政府的影子闪现,地方政府在遗产保护与管

理上出现决策失效、以及寻租活动等,由此带来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降低了建筑遗产保护的效率,导致一定程度的“政府失灵”。

国内每逢节假日各地建筑遗产景点门票涨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北京六处世界遗产门票的涨价,更是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这些门票涨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直接提高门票价格、冷热景点捆绑售票、景点分解售票、分时售票、强制搭售等。这些行为已经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共品性质,门票涨价实际上剥夺了那些无法承受高价门票的社会公众游览观赏公共建筑遗产的权利。此外,门票涨价带来的收益增加也并未被更多用于对遗产资源受损的返还或补偿。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中央政府对遗产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管理政策不到位等,而地方政府又极尽寻租之能,弃责于社会,将建筑遗产视为利益来源,使得政府监管成为空洞的条文。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

中央政府的建筑遗产保护行为是出于对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是以遗产的存在价值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则是在中央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法律政策框架下,具体实施当地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理论上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建筑遗产保护的立足点与目标是一致的。

我国目前实行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是分级属地化管理,中央政府根据地方遗产的数量、状况等一些表象来确定地方政府实施保护的财政拨款额度,由此带来保护资金的缺口就需要地方政府自行填补。这就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一方面想方设法地向中央政府争取更多的政策,同时又抱着“看菜吃饭”的心态视中央政府的政策情况确定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程度。理性的地方政府,无论中央政府给予的政策和财政投入多少,其保护目标始终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其考虑的是保护遗产所带来的长期的、潜在的社会效益,而非短期的、非理智的、掠夺性地追求经济利益。非理性的地方政府除了通过非常手段争取更多政策外,即使得到中央政府较好的政策扶持,其对遗产保护的态度还是更多地放在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可能给地方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而忽视遗产的存在价值。这种行为背离了政府遗产保护的初衷,不利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这种管理上合作、决策有差异、目的异化的现象,其实质就是两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这种博弈关系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无论是“政府失灵”还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为博弈,关键还是在于利益问题,再加上建筑遗产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带来必然的结果。针对这些现象,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遗产保护先进国家,进一步理顺遗产管理体制,加强遗产保护的监督管理,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形成政府、企业、民间、个人等共同参与保护的格局,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形成了一套良性有效的运作机制。

2.非政府组织保护行为的经济分析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Social Council,ECOSOC)1952年在其《288号决议》中将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当时仅指国际非政府组织。后来,联合国公共新闻部做过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它们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事实上,由于世界各国社会理念、认同方式不尽相同,对于这类组织的定义及称谓也有差别。但其在本质上都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具有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志愿性的社会民间组织,它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合法性、独立性、志愿性等特征。

从非政府组织遗产保护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来看,主要有政府失灵论和合同失灵论。这两种理论主要认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能够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从非政府组织设立目的看,由于政府或市场无法提供能够满足其志愿于公益的服务,从而促使那些具有共同意愿的人们自发提供其认为重要的公共品,如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从非政府组织不分配约束及非营利性来看,非政府组织通常要比市场更能胜任或更令公众放心。此外,非政府组织也有助于社会的管理、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制约公权力、培育公民社会、增加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强化政府和社会的合作与伙伴关系等。

在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遗产管理部门、遗产权利人以及保护实施单位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加上政府在遗产保护过程中不透明的决策以及遗产保护专业人员的相对匮乏,往往会导致甚至加剧公众的误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作为公益性机构,非政府组织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将个人问题公共化、组织化,以减少个人与政府、社会的对立,强调个人在公众活动参与中的主体地位,它们以第三方力量介入传统非公即私的遗产保护领域,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则的前提下协调遗产各相关者利益,起到很好的效果。随着非政府组织募集社会资金和自身经营能力的不断增强,其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在许多西方国家,公益性、慈善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开展建筑遗产保护的主力军,尤其是在政府和市场作用不明显甚至失灵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盖蒂基金会(The Getty Foundation)和英国维多利亚协会(The Victorian Society)都是著名的非政府慈善机构,它们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表3是美国盖蒂基金会2002―2007年对校园遗产保护的资助情况。表4所列是英国维多利亚协会2000-2009年建筑遗产保护支出情况。

3.企业保护行为的经济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主要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混合管理的方式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保护资金的不足,使建筑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而投资保护企业也在其中受益匪浅。但是,由于在企业参与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时有发生遗产资源过度开发、建筑遗产受损被毁、历史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引起社会民众的不满,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行为进行剖析。

(1)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在动力

研究企业经济行为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本质。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的性质有两种影响较大的定义。一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的定义,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中这样阐述,“企业的显著标识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在企业之外,价格运动调节着生产,对生产的协调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实

现的。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不存在了,与这些交易相联系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让位于调节生产的企业家协调者。”另一个是詹森(MichaelJensen)和麦克林(William Meckling)的定义,他们在1976年发表的《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认为,企业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的组织,是一种法律虚构;就企业而言,所谓“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综合这两种观点,则可以全面地理解企业的性质,即企业是指一种可以替代市场机制,并协调内部成员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关系的组织,其追求的是市场交易、契约关系背后的利益。也就是说,企业之所以产生并存在,就是为了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产出,或者说是追求企业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

由于企业行为致使建筑遗产被拆被毁事件比比皆是,浙江吴江市控保建筑、同里古镇百年古建筑――仁济道院一夜之间被拆除;江苏南通市级文保单位、建于北宋初年的文庙遭到拆迁破坏;江苏常州省级文保单位“藤花旧馆”的有机组成部分、明末清初“湛露堂”被强拆;安徽泗县文保单位、建于北宋年间的释迦寺被拆……而据专家估计,作为元明清古都的北京,建筑遗产消失的速度也是惊人,其胡同数量已经从原来的几千条锐减至如今的六百多条,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建筑遗产损毁情况,除了归咎于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改制、转制外,企业化经营的现实后果确实使遗产的国有属性、公益性、社会性受到了严重损害。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存在着内在的驱动力,那就是掩藏其后的求利、逐利、自利的本性,这也是企业直接参与保护文化遗产始终受到社会诟病的根源。建筑遗产公司化经营带来的分歧就是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它无法真正兼顾遗产资源的社会公益性,并以基于遗产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反哺遗产保护。同时,这种管理体制带来的更大问题是其将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中的执法者、管理者、经营者与监督者混为一谈、融于一身的做法,其遗产保护的监督力与执行力都是值得商榷的。

(2)企业经济行为的外在约束

如果企业的经济行为都是指向自身利益的,那么它的存在对于公民社会来说就是弊大于利的。然而,企业之所以存在并融于社会,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企业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经济角色,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维持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可见,企业行为是有一定伦理准则的,其伦理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行为准则,这些准则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有些来自于企业成立之初确立或内部领导层的主动制定,而有些则是迫于外部压力(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而制定的。在外部压力中,政府是其最直接的影响者,它是利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干预和约束。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起着较大的影响力,有的国际组织甚至将其自身的行为准则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许多企业的所作所为也是可圈可点的。如著名国际企业IBM公司参与北京故宫的宣传和保护,制作数字宣传片“超越时空游故宫”,使全世界都能通过网络了解故宫;苏州市洞庭山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利明因积极投身文物保护事业,成立苏州古井文物保护基金,为保护苏州古井历史遗址作出了贡献,等等。这一切都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较好例证。此外,许多建筑遗产保护投资企业、维护修缮企业等,它们的相关行为都是在遵循遗产保护法制法规以及市场规制下,保质保量做好遗产保护工作,并获取正常的企业利润。这些企业的保护行为是公开的、社会化的,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监督,因此,企业自觉参与遗产保护工作更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它们的表现也必然具有理性约束。

(3)企业遗产保护行为经济分析

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eter Koslowski)通过企业经济行为考察,将企业分为三类,一是追求企业社会效益不低于甚至高于经济效益;二是企业在保证其基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社会效益;三是为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可以不顾社会效益。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济理性的企业未必是社会理性的,这类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投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过度开发、消耗、破坏甚至掠夺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而由此带来的损失又转嫁给社会承担。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在保护遗产过程中采取成本外化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它将政府理应承担的维护公共利益而付出的成本转由企业和市场承担,实现了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如招商引资、拉动旅游、提升地方经济、增加就业等)。可以说,地方政府的失效、规制的失灵、政策性纵容等加剧了遗产保护的非理的发生。

只有既是经济理性又是社会理性的企业才是符合政府、社会、市场共同目标的经济组织。一方面,企业的保护行为符合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使得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此外,企业通过对于遗产保护的投入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这样的企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兼顾的双重目标,在行为决策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同时,企业也懂得文化遗产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既充分发掘遗产的使用价值,又注重遗产非使用价值的发掘与保存,把对遗产保护的行为视作企业造福社会的责任,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一个“理性一非理性一理性”反复循环的过程,由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转而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随着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可能又阶段性地变换目标。总体而言,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需求,但由于政府规制以及社会环境对它的反作用,使其不得不考虑社会效益,从而出于企业生存的需要,牺牲企业部分经济利益而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行为过程是一个企业内部决策不断变换的过程,是企业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又相互博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政府对于左右企业的经济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选择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时,应着重考虑企业的品质――即以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并重的企业,并加强制度控制、过程控制以及契约约束机制,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环境。

三、结语

篇14

关键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66 ― 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f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5.坚持“加大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首先,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重流失、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承德市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研究基地、传承人和相关的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配置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目标。其次,加强市场宣传,迎合现代市场需求。在今后的承德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借助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实现有效结合,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第三,拓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群体,实现客源市场多元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观光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产品,打造项目,尤其要重视开发潜在市场人群,这一群体更易于被这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4〕承德作为一个知名旅游城市,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在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弘扬承德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带动承德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晓东,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09).

〔2〕肖刚.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