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非遗市场文化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信息不完全 中档消费品市场 退变 需求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74-03
一、引言
一国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四部分构成,以上四部分每一部分增加,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不断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条件指数不断恶化,尤其是前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使得我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面临重重困难,因此,通过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便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我国内需不旺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率下降,因此,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量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对此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供给方面要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在需求方面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创造新的消费群体,培育消费热点等等。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完全会减少消费,反之,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消费者会增加消费,所以采取措施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多集中于商品的品牌化这个角度,在这里,笔者有意从市场结构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扩大消费需求,进而为扩大内需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二、信息不完全与我国一般消费品市场的二元结构
1.对消费品档次和市场类型的划分。按照商品的档次,商品一般可分为高档品、中档品和低档品,不同档次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特征:高档商品一般具有很高的质量,除了能很好地提供主要功能外,还可以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可以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满足其虚荣心,同时产品价格相应的也很高。中档商品的特征是质量可靠,可以较好地提供商品应具有的一般功能,附加功能少。低档品的特征是质量较差,短时期内尚可提供商品应具有的一般功能。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随着各地区消费水平的不同,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所属档次可能不一样,另外,有些商品是不分档次的。
根据市场销售商品的档次,笔者将市场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高档品市场、中档品市场和低档品市场。(1)高档品市场。高档品市场是以销售高档品为主同时可能也有少量中档品的市场,如大商场、专卖店等。高档品市场以销售高档品为主,所以定价很高,另外,高档品市场主要面向高收入者,高收入者对高价格承受能力强,更有甚者,有些高收入者为了体现自身在身份、地位、品味方面的独特性和鉴赏力,刻意追求高价商品,以享受商品的高质量和减少同种商品的消费者,这也是高档品市场价格高的一个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大超市也属于高档品市场,尽管消费者可能没感觉到。大超市销售的很多商品是日用品,这类商品本身高档品的比重就较小,品牌化程度和品牌的消费者认知度低,即使消费的是高档品消费者可能也没意识到,另外,这类产品单价较低,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也未必能明显感觉到。所以,如果说大商场是服装鞋包的高档品市场那么大超市就是一般日用品的高档品市场。(2)低档品市场。低档品市场是以销售低档商品为主的市场,如面向中低收入者的集贸市场。很少有市场自我标榜为低档品市场,而且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性和改变其低档商品出售者的形象的需要,销售者在销售商品的档次上也会选择中低档品搭配,所以低档品市场也有少量中档品在出售。(3)中档品市场。中档品市场以出售中档消费品为主,但也有少量低档品②。中小商场、超市、铺面可能是中档品市场,但还要具体分析:由于高档品市场的价格压制,这类经济实体难以索要高价,这也就意味着销售的高档品的比重不大,而以中档或低档品为主,如以中档品为主,则为中档品市场,如以低档品为主,则为低档品市场。总的来讲,相对于高档品市场中档品市场价格更实在,相对低档品市场中档品市场质量更可靠,可谓“货真价实”,所以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也比低档品市场高。这时如果卖方引入低档品会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中档品市场卖方存在将低档品引入的激励。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档品市场和低档品市场混杂,难以区分,而且中档品市场是不断地向低档品市场退变的,因此使我国的一般消费品市场呈现出二元结构,即高档品市场和低档品市场占主导地位,中档品市场比例偏低。
2.中档消费品市场向低档消费品市场退变的机理。一方面,根据上面的界定中档品市场包含少量的低档品,而且卖方有引入低档品的激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居民总体购买力弱导致一般消费品市场产品质量偏低,加之政府的监管和信息服务不到位,使得消费者难以区分商品的档次,也就使中档品市场变成经济学中的“旧车市场”,高质量的商品不断退出,因此中档品市场中中档品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退出的中档品一部分进入了高档品市场,其他的则彻底退出了市场。不仅如此,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加速了市场的退变:一是消费者主观上倾向于将中档消费品市场视为低档消费品市场,二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1)消费者的主观认识倾向加速市场退变。由于消费者知识的有限性,搜寻信息需要花费成本,消费者掌握的商品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辨识商品档次,加之我国市场上商品质量良莠不齐,辨别商品的档次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根据他所认为的市场类型来决定支付的价格,由于中档品市场上中档品的比例高,消费者买到中档品的几率更大,所以消费者准备支付的价格也越高,低档品市场的情况则相反。消费者对目标市场类型的判断主要来源于外部信息以及本人的购买和消费经历,由于外部信息要经过本人的检验,所以判断市场类型根本上靠的是本人的经历。下面将消费者的经历分为两种情况讨论。{1}假设消费者先前购买的商品的效用达到了消费者的预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也难以确定买到的是中档品,这是因为:首先,消费者往往很难确切地知道中档品究竟应提供多大的效用,对于首次购买的消费者尤其如此,因此即使购买和消费的是中档品消费者也无法确定;其次,很多商品对消费者带来的益处和危害是无法明确感知的,或者即使益处和危害可以感知,消费者也不知道这是消费商品的结果,也就是说,消费者难以完全感知商品的效用或危害,这样,即使消费者从消费的多种商品中感知到同样的效用,也并不意味着商品就属于同一档次。消费的商品档次难以判断使得消费者难以据此来判定市场的类型。需求强调的是,如果消费者在某个市场多次购买到中档商品,而且他也准确地知道这点,他会认为该市场为中档品市场,但是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在此之前,中档品市场可能已经退变为低档品市场了。{2}假设消费者先前购买的商品的效用低于消费者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确定该商品为低档品(即使消费的是中档品也一样)。由于消费者的思维惯性以及谨慎心理甚至可能还包含报复心理,认为购买到低档品的消费者往往容易将购买商品的市场视为低档品市场。而且,如果该商品在其他市场也有销售,那么其他的市场也可能被认为是低档品市场。综上所述,效用达到预期时消费者无法判定市场为中档品市场,效用达不到预期时消费者倾向于将市场视为低档品市场,所以,消费者往往倾向于将中档品市场视为低档品市场,这一认识倾向使消费者在中档品市场购买时出价或者是可以接受的价格更低。前边提到中档品市场本来就是“旧车市场”,中档品不断退出,现在消费者出价更低,加速了中档品的退出,也就加速了中档品市场的退变。(2)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加速了市场的退变。在我国的很多中档品和低档品市场里,讨价还价行为是很常见的,消费者的还价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消费者很清楚商品的合理价格,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还价,另一种是消费者根本不清楚商品的质量和(或)合理的价格,只是希望能以尽量低的价格,或者希望以其心理价位(尽管此价格可能比合理的价格低很多)购得商品,后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对于买方来说,无论卖方是否索取高价,还价的结果至少不比接受卖方的初始报价差,因此如果可以议价买方一般都会还价,事实上,可以说讨价还价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在讨价还价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卖方坚持最初的报价毫不让步,买方很可能会退出交易。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对策,卖方往往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先索取高价,然后接受买方还价直至底价,这种策略比一开始就报底价获得的利润要高,而且往往是最初索取的价格越高,最后的成交价格也越高。结合中档品市场,卖方会对中档品和低档品都加价,但加价的幅度往往不一样,很有可能低档品的加价率高于中档品,这是因为,由于消费者难以辨别低档品和中档品,对低档品索取和中档品一样的价格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另外,很多消费者反而以价格高低来判断商品的档次,即通常人们常说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此,卖方采取的策略可能是对低档品索取和中档品一样的价格,甚至是更高的价格,以误导消费者。当然,中档品也可以加价,但是中档品和低档品都要以高档品的价格为价格上限,显然中档品的加价空间小于低档品的加价空间。低档品的加价率很可能高于中档品的加价率使整个市场可接受的平均降价幅度超过了中档品可接受的降价幅度,又是因为消费者无法区分商品档次,即使交易的商品是中档品消费者也会要求卖方按平均降价幅度降价,卖方无法接受,买方则很有可能退出交易,因此中档品难以成交,而且质量越高同时也是价格越高的中档品能接受的降价幅度越小,也就越容易被挤出市场,随着中档品的不断退出,市场可接受的平均降价幅度越来越大,买方要求的降价幅度也越来越大,如此又会进一步加速中档商品的退出,同样也就加速了中档品市场的退变。
也许有人会问中档品市场因同时销售中低档两种商品会退变为低档品市场,那么,高档品市场是否会因为同时销售高中档商品而退变为中档商品市场呢?答案是不会。一般来说,高档品同时又是名牌产品,为消费者广泛认同,拥有很大的正的品牌效应,以至于共同销售的不熟悉的高质量中档品也可能被认为是高档品,如果消费者发现二者质量基本相同时更是如此。中档品品牌化程度低,部分低档品具有负的品牌效应,二者共同销售,中档品也可能被当作低档品。
三、二元市场结构对需求曲线及消费量的影响
如果消费者信息完全,同一商品消费者在哪个类型的市场购买都没有关系,因此,消费量不受影响。但是事实上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的二元结构迫使消费者要在高档消费品市场或者低档消费品市场来购买中档消费品,而这会减少中档品的消费。在二元市场结构中,由于信息不完全,消费者有降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保留价格)的倾向:如果消费者从低档品市场购买中档品,由于消费者对其质量或档次存在疑虑,对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者都会降低他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由此导致需求曲线下移。如果消费者从高档品市场购买中档品,由于认为商品加价幅度很大,消费者会刻意压低自己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比如某消费者在进入高档商场前认为某商品值500块,在进入商场后发现商品标价500块,那么,他可能认定这个商品不值500块。所以需求曲线也会下移。相反,在一个完善的中档品市场(市场中低档品极少或者没有)中消费,消费者会认为商品货真价实,因此,愿意支付的价格也高,对应的需求曲线位于在低档品市场和高档品市场消费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方。
d1为消费者在低档品市场或高档品市场购买中档品时的市场需求曲线,d2为消费者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购买中档品时的市场需求曲线,d2在d1上方,并且d2比d1更平坦,即需求弹性更大,原因在于:在低档品市场和高档品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档次或质量关联性相对较弱,因此,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也不是充分的,中档品降价销量可能不会增加很多,涨价销量可能不会减少很多,甚至可能出现涨价多销降价少销的现象;反观中档品市场上的中档商品,价格变动导致销售量变动幅度大:先看降价,因为商品货真价实,所以降价会导致销售量增加得更多。再看涨价,单从商品货真价实这点来看,涨价导致销量下降的幅度可能较小,但是同样由于货真价实,中档品市场上销售的中档品相互之间的替代程度要远大于在高档品市场和低档品市场销售的中档品与其他商品(包括各个档次)之间的替代程度,所以在中档品市场销售的中档品涨价销售量下降的程度可能会很大。
由于d2在d1上方且比d1平坦,所以d2与供给曲线s1及s2的交点A和B必定位于d1与s1及s2的交点C的右边,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购买中档品比在低档品市场和高档品市场购买的量更大,因此完善中档品市场可以扩大内需。另外,除非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否则,d2与供给曲线s1及s2的交点A和B必定位于d1与s1及s2的交点C的上边,即对应的价格更高,这说明,只要消费者确切的知道商品货真价实,即使价格高一些,也会增加消费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剩余的变动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如果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上升的幅度越大,即供给曲线越陡峭,那么消费者剩余越小,比如,DAp1的面积小于DBp2,甚至可能小于在低档品市场和高档品市场购买时,例如随着s1绕C点逆时针旋转,DAp1的面积不断减小,最后可能小于ECp3的面积。
四、完善中档品市场的思路与意义
1.完善中档品市场的思路。完善中档品市场关键在防止中档品市场向低档品市场的退变,保证中档品市场货真价实,具体的思路是:首先,因为厂商有向中档品市场引入低档品的激励,而且缺乏公信力,所以中档品市场应由政府新建或者指定某市场为中档品市场,政府要明确向厂商和消费者通告市场的类型。其次,政府要规定市场的价格上限和质量下限。(1)由于中档品和高档品的界限无法精确划定,所以价格上限的作用并不是要刻意排除高档品,而是要通过卖方的“自我选择行为”部分抵消卖方的信息优势:政府规定了市场的最高价时,卖方仍然愿意进入市场交易,这就证明了卖方可以接受的价格一定是位于政府规定的最高价之下,消费者即使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一无所知,也不会支付超过最高价的价格,当然,卖方也不会索取超过最高价的价格。如果没有最高限价,消费者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又一无所知,同样的商品,成交价就可能会高于前边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消费者福利受损。(2)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政府的最高限价对应着商品的一个特定的质量水平,也就是说决定了这个市场商品的质量上限③,政府规定的最低质量要求和这个质量上限偏离的程度,也即是质量区间的长度和质量上、下限一起决定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的种类、质量档次和数量。(3)政府确定价格上限和质量下限时应遵循“在商品的种类、质量档次、数量能够较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规定尽可能低的最高价格和尽可能高的最低质量要求”这样一个原则,以提高中档品市场商品的性价比。需要说明的是,政府确定价格上限和质量下限绝不是求最优解的问题,尽管在相关条件给定的情况下,确实存在最优解。原因在于:只要规定了中档品市场的价格上限和质量下限,市场的价格区间和质量区间就确定了,因此这个市场的商品的成交价格和质量的匹配性就优于没有规定的一般市场。因此,即使政府确定的价格上限和质量下限偏离理论上的最优解,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仍然可以提高,这也就降低了政府发展中档品市场的难度,提高了政策的可行性。
再次,政府要对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达到最低质量要求,为了降低社会的检验成本,可以考虑由政府和厂商对拟进入市场产品在出厂前进行联检,反正厂商无论如何都要对自己产品进行检验的;另外,为了防止低档品的卖方存侥幸心理,滥竽充数,可要求卖方支付进入市场的检验费用;还有,为了防止市场内商品的质量下降,政府应对已进入市场的商品不定期抽检,对达不到标准者严惩。
2.完善中档品市场的意义。完善中档品市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扩大商品的需求。一般来讲,中档商品的消费量应该是最大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中购买中档品消费者会增加购买量,因此完善中档品市场对扩大内需意义重大。(2)提高市场上商品总体质量水平。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上购买中档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更高,这就可能使一些在市场退变过程中被彻底逐出市场的高价同时也是高质量的中档品得以继续留在市场上,进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质量水平。(3)在扶植品牌成长的同时,减少品牌化的代价。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讨论一个相关问题:之所以要完善中档品市场根本上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费者信息不完全的问题,而商品的品牌化战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前边提到“商品品牌化可使商品的购买行为不受市场类型的影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走品牌化道路即可,发展中档品市场毫无必要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首先,品牌效应的发挥不能完全脱离市场类型。品牌商品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信息:该商品的档次或质量比较高,但是这个信息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可能还是要受到市场类型的影响,在商品容易被仿冒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比如,很多人在大商场的专柜购买昂贵的品牌包,但是同样的商品在地摊上即使打折销售,一般也不会有人购买的。其次,品牌商品的性价比可能并不高。商品成为品牌商品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广告宣传,一是通过消费者的良好口碑。在前一种情况下,宣传的成本会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而产品的宣传本身实际上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效用。这就好比彻夜排队购买球票一样,没有人(包括售票方)从球迷的排队行为中获益。在后一种情况下,尽管品牌化并未产生额外成本,但商品一旦成为品牌商品以后,买方就可能通过提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种品牌化途径的成本较小。无论采取哪种品牌化途径,品牌商品的价格一般都相对较高,进而性价比可能不高。品牌化虽然使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但是事实上消费者为此是要付费的,然而,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上的商品的品牌化可以部分的避免这个问题:在中档品市场上,商品比较容易通过消费者的好口碑来实现品牌化,这是因为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消费者需求会增长,而产品种类又较少,这样消费者消费各种产品的机会都可能增加,即增加了认知的机会,加之产品质量较高,因此比较容易形成好口碑。厂商也愿意更多的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品牌化,相应的就会减少广告宣传。而且,由于中档品市场规定了价格上限,可以较好的抑制好口碑的商品提价,不仅如此,中档品市场的价格本身也存在着下降的趋势:首先,由于商品的质量有保证,商品价格的横向对比更有意义,市场竞争机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迫使卖方降价;其次,中档品市场中商品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使卖方降价。另外,厂商还可能因以下原因而减少以广告宣传来实现品牌化:首先,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上商品货真价实,信息不完全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大的降低了,消费者对广告宣传的敏感度也会相应的下降;其次,中档品市场的厂商数量和产品种类较少,消费者容易对比商品,受广告的影响减小;最后,如果厂商因广告成本而提高了商品的价格,由于中档品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提价会使销售量大幅减少,进而使广告增加的销量大打折扣。所以,采用广告宣传来实现品牌化效果可能并不好。综上,在中档品市场上商品品牌化更多的是通过良好的口碑而不是广告宣传来实现,而且还存在着抑制品牌商品价格上升的机制,所以在完善的中档品市场品牌商品的性价比仍会很高。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SJD09790009)]
注释:
①通常,消费品分为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两类。本文中的“一般消费品”指的是除耐用消费品以外的消费品,为免引起歧义,没有使用“生活必需品”这个概念;之所以将耐用消费品市场排除在外是因为,一般来说,耐用消费品价格较高,占消费者支出的比重较大,使用期限较长,所以消费者愿意努力获得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耐用消费品行业进入壁垒高,厂商数量相对较少,产品品牌化程度高,消费者获得产品信息相对容易,因此,耐用消费品的信息不完全问题远不及一般消费品突出;最后要说明的是,现实中,很多的消费品市场其实是综合性的市场,既出售一般消费品又出售耐用消费品,但是由于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信息比较充分,因此,本文假定出售耐用消费品与下文提到的市场的档次无关,而将这种综合性的市场看作是不出售耐用消费品的一般消费品市场。
②对于消费者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商品,如果不存在假冒,消费者在哪个市场中购买都没关系,即,商品品牌化可使商品的购买行为不受市场类型的影响,消费者一般会选择价格最低的市场购买,因此,在中档品市场甚至是在低档品市场也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商品的高档品就不足为奇了。由于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见,所以对市场类型的划分影响不大。
③质量更高的商品会因为无法索要更高的价格而选择不进入这个市场,但这和“旧车市场”模型中高质量汽车退出市场完全是两回事。
参考文献:
曾国安,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6(1)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重要的活态遗存,其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决定了它作为文化旅游全新吸引物的重要地位;而其自身的脆弱性又难免让人们对旅游开发这一保护模式产生诸多质疑。能否在确保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助推让其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已经逐步成为业界热议的命题。
为此,本文特选取围绕“梁祝传说”做着文章的梁祝文化公园为样本,着重就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园开发建设的竞合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力求理清关系,提出建议,促成两者的协调发展,同时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提供实践例证。
二、梁祝非遗保护与梁祝文化公园建设竞合分析
(一)非遗保护对公园发展的影响
(1)提供新的资源依托
一方面,梁山伯庙、梁祝合葬墓等遗址作为梁祝传说的物质化留存,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原始依托。更重要的是,公园可围绕梁祝故事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经典桥段局部再造出新型旅游吸引物和主导游线,拓展出“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主题节庆活动,构建起更富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创造核心竞争力
以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灵魂,不仅有助于公园知名度的大幅提升,还可推动公园通过挖掘梁祝的文化附加值,走品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10年11月起,公园开始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婚庆娱乐、购物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梁祝文化产业园,正向着非遗产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进一步迈进。
(3)拓展客源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特征,对追求“文化差异性”的异地游客具有巨大的文化召唤力;而同一社区或者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游客,也易于在巨大的文化认同感召下促成旅游动机的产生。梁祝文化公园近年来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的跨越式提升,无疑与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
(二)公园建设对非遗保护的影响
(1)提供研究保护基地
首先,公园选址于梁祝传说发生的特定文化空间中,在“本土环境”中的保护,确保了非遗传承中的真实性。其次,梁祝文化研究会、“中国梁祝文化网”以及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的陆续建成为梁祝文化构建起更为完整高效的传承平台,进一步推动梁祝文化步入良性轨道。《梁祝申遗宁波共识》的达成,“共同申遗”团队的构建便是其中代表性的实质进展。
(2)构筑有形传承载体
主题公园“景点+艺术表演+游乐体验”的独特经营模式,有助于促成梁祝遗迹遗存的保护欣赏,图文、音像资料的保存展示,民俗、节庆活动的演绎体验等多种传承方式在同一时空中的融合凝聚,使“无形”的遗产保护有形化,综合实现旅游、教育、展示、保护、传承等功能。
(3)唤醒民众文化自觉
一方面,公园通过各种演绎方式将文化传承同旅游演艺相结合,在参观游览中培育和扩大了非遗的受众。更为关键的是,公园的兴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唤醒民众文化自觉,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所拥有的民俗技艺、文化氛围,促使更多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事业中去,夯实非遗得以“代代相传”的主体根基。
三、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非遗保护与公园发展协同规划
宏观战略层面,将梁祝非遗保护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中,与有形的物质遗产融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保护。微观旅游产品设计层面,重新整合园内景点和项目,剔除与爱情主题不符的部分,通过民情风俗、文学艺术等演艺因子的注入,开发出更多元化的深度旅游产品。恢复并打造特色节庆活动:遵循活态原则,复兴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凸显体验性特征,拓展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现代节庆活动,在古今交汇中实现梁祝文脉的延续。
(二)模式创新打造坚实物质载体
打破固有经营格局,在公园内开放部分空间,打造为传承者(表演者或工匠)聚居的场所,使他们在互相借鉴中促进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构建更为真实的旅游吸引物,使旅游者在一个不损害非遗文化空间的环境中,观看、参与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表演或者作业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与“人”的双向互动。公园则可通过旅游配套要素的投入收取一定费用,为传承者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创造自身经营效益。
(三)塑造品牌走产业化运作道路
以梁祝文化为主题,结合城市创意产业建设与梁祝旅游商品开发,构建起以节庆活动、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主要环节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宁波梁祝爱情旅游品牌构建进程,并促成梁祝文化从旅游品牌到文化产业的飞跃。与此同时,运用梁祝文化品牌的巨大影响力,进一步打响公园的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借助文化产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为公园建设和梁祝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跨区域文化整合求共赢
每一种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视觉形态都各有特点、千差万别,要使它们重新焕发艺术魅力,就要对其艺术形式进行清晰的梳理与整合,并加入现代设计手法,让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源泉,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展下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增加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优势
1.研究机构支持在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持续关注着赣傩面具艺术,有不少研究人员深入田间乡野对傩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对赣傩面具工艺进行了详细纪录,并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这些为保护赣傩面具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也为赣傩面具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智力保证。
2.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保护传统赣傩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逐步开始重视和投入,并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比如:2010年中国最大傩文化主题公园在南昌建成。这些都是十分有利于未来赣傩面具的创新发展。
二劣势
1.缺乏保护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地区的傩庙和古傩面具都缺乏完善的保护,因为资金和人员的不足,有些村寨甚至出现偷盗面具现象。整个江西地区的傩面具资源都缺乏系统化的发掘和保护整理。
2.人才的匮乏江西是一个文化创新产业刚刚起步的地区,赣傩面具创新与传承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新颖的设计概念和市场运作,目前尚缺乏创意迭出的创新人员和既通晓赣傩面具艺术又擅长市场经营的运作者。
(二)、探索赣傩面具的新发展
傩面具形式的创新赣傩面具文化分散在江西各地,整体显得零散而没有自身特色,必须树立品牌形象,创立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傩面具文化品牌,这就需要研究人员、设计师的合作努力,去发掘提炼赣傩面具中一些地方特色,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傩面具文化进行区分。如何创新赣傩面具,并让当下的年轻人接受喜欢,这就需要把面具图形进行改良设计和品牌包装。要想在市场吸引人眼球,必须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形,成功的设计可以让品牌与产品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市场竞争力。如:1998年乔布斯将苹果iMac电脑设计成外形呈现半透明的、果冻般造型圆润的蓝色机身,出色的设计使得这款电脑3年内售出了500万台。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外形创新的产品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亏损的苹果电脑如出一辙。傩面具元素图形是经过千年的演化的古朴民间艺术,但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文化却很难从视觉审美上吸引现代人,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陷入困境的传统艺术所面对的共同难题。没有好的创新形式设计,即便是再优秀的民间艺术失去了昔日赖以生存的土壤,仅仅作为学术研究来进行保护和探讨,是很难再焕发出闪亮艺术生命力。
(三)赣傩面具内容的创新
傩面具是兼具功能意义与审美价值的,简单地去谈论傩面具的审美价值,便会陷入误区,以为这些东西只是传承下来的艺术品。其实非物质文化就是指傩面具含义中这种精神祈福、驱灾的文化内核,来源于古代的巫术祭祀文化,所以赣傩面具文化带有一些古老的神秘色彩,我们可以吸收赣傩文化中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美好的含义,将这种中国特有的吉祥寓意融入赣傩面具的创作。
(1)按厚薄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极薄、中厚、厚口。
(2)按帘纹分有罗纹、龟纹、棉连、蝉翼等。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其用途也呈多样性与适用性。“龙游佳制艺称殊,挥漉云烟笔自如,移得后山名句赞,南朝官纸女儿肤。”这首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在1989年初夏为龙游县宣纸厂题赠的,是对龙游寿牌宣纸艺术特色的最高评价和激励。同时一批书画名家对龙游皮纸进行过诸多的评价,诸如:陆俨少、谢稚柳、沙孟海、郭仲选等用过此纸后而大发赞赏之词。通过此反映了龙游寿牌宣纸在当时已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赢得了广大书画人士的钟爱。
(四)、结语
关键词:阜阳剪纸;学术研究;文化;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08-02
剪纸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民间文化样式,是破解华夏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信仰的重要形式之一。阜阳剪纸在多元文化交融下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传递着民间文化的相关变迁,而探寻文化命脉的过去与将来是当代中国社会对民间文化“复归”的重要表现。
阜阳剪纸在淮河中游广为流传,融南北文化之长,形成了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刚柔并济、朴实优美、浪漫夸张的地方特色,它是我国民间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汉,现出土有清代剪纸文物,于2008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阜阳市颍州区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阜阳剪纸作品展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走出国门。早在1979年,阜阳剪纸就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展出,后经日本相关专家介绍又在东京展出。关于阜阳剪纸的相关研究,早在1980年阜阳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剪纸学术组织――阜阳剪纸研究会。2012年10月,阜阳举行了阜阳剪纸三十年成果展,同时召开了阜阳市第十三届剪纸工作会议。
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和乡土民风,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欣赏趣味。近年来,研究者日益增多,他们不仅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中国剪纸艺术,而且用现代科学意识,对其文化,内涵、心理特征、审美观念、科学价值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使我国民间剪纸的理论研究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阜阳剪纸的创造活动是一派生机勃勃,而对于阜阳剪纸的研究也呈现一片繁荣之景。
这些研究资料根据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一、图册
这些图册收录了阜阳剪纸艺人的主要作品。从时间上有:1963年出版的《安徽阜阳剪纸集》,1980年出版的《阜阳剪纸》,1982年出版的《亳州剪纸》,2001年出版的《程建礼与阜阳人物剪纸》、《阜阳剪纸精品集》,2006年内部发行的《朱英剪纸精品集》。以上图册多为当地文化部门编著,收录了建国后至今的阜阳地区众多剪纸艺人的作品,如程建礼、王家和、刘子秀、刘继承等的作品。这些图册主要以展示作品为主,但也为阜阳剪纸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以上作品体现了阜阳剪纸艺术上的继承与再创造。在剪纸这一造物活动中,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形成了最早形态的带有综合性的“本元”文化。这些图册为剪纸艺术研究提供了事物参考,这些图册既可以供人们鉴赏,也可借此对阜阳剪纸中的人物、关联的文化、审美价值方面展开探索。
二、学术理论研究
有关阜阳剪纸方面的研究,有非常显著的几个特点:作者分布多样化;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与理性化。
(一)对阜阳剪纸艺术的研究
1.对历史沿革的考察
在历史变革方面,主要是对剪纸历史的回顾,如王焰安《阜阳当代民间文学概括》,概述了阜阳剪纸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状况,当时政府对剪纸政策等,因民间文学的发展带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如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版的剪纸作品,这为研究阜阳剪纸的历史提供了实证依据。在文化方面,分析了剪纸艺术蕴含的气候环境因素、民俗民风、农耕文化等。其中对农耕文化分析较深入,对道家文化、原始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
2.制作技法研究
在剪纸研究中,对具体制作工艺及流程多有介绍,但没有突出阜阳剪纸技法特色。如老一辈剪纸艺人边唱边剪的技法,可谓一大绝活,其中富含的地方色彩文化对阜阳剪纸及其他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我们去收集研究(已故剪纸老艺人程建礼自创的剪纸歌很有代表性)。关于团花剪纸,笔者只搜集到程波涛的《阜阳团花剪纸的民俗主题与文化寓意》,这篇文章选择的是剪纸中最常见的团花样式,可贵的是他从民俗文化和审美价值角度中的传统价值观念来研究,有一定深度。另外,撕纸技法及剪纸中融入书法技法也应该成为研究热点,但学者们的关注度不高。
3.艺术特色研究
许多学者对剪纸的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造型艺术特征上,如对阜阳剪纸风格特色和内涵意蕴的探究。还有一些学者对剪纸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吴玉红的《山东高密和阜阳剪纸造型特征比较分析》,视角新颖,分析也较具体透彻。在与剪纸艺人交谈中了解到到,剪纸艺人的个人经历、机遇等对其艺术创造的影响很大。笔者认为,不拘一格就是阜阳剪纸的最大特色,如王侠颖的《连年有余》、《母爱》等作品其中富有刺绣花样的韵味,绚丽而又耐看;吴青平的《如梦》、《午后》等,甜美如梦,而屏风的多维空间构图又带有恬淡古朴的生活情调,这些都是阜阳剪纸的精品。
4.流派及内容
阜阳剪纸大都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素材为主。情趣丰富,兼有南北剪纸的艺术特色,粗犷中蕴含纤巧,质朴中蕴含秀丽,大致分单色、填色、染色三种。对剪纸流派及审美特征研究,大多数关注的是现代与传统比较上,却缺少对阜阳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划界进行更深入的文化考察,也缺少对原生态的阜阳民间剪纸与市场态的阜阳民间剪纸的区别与联系的相关研究,而这些关系到对这一大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在众多对阜阳现代剪纸的学术研究中,专门介绍类论文较少,笔者只收集到李李的《略论近现代阜阳剪纸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成因》。笔者在近期阜阳剪纸30年展上看到,阜阳剪纸在这30年中,剪纸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仍有一些令人担忧之处。剪纸的文化氛围不浓,缺少社区剪纸文化推广活动,以至于阜阳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一值得骄傲的地方文化遗产。在阜阳现场剪纸会上,艺人程兴宏剪了一副关于鸡的作品,要价20元,却有买者说可买只活鸡,可见我们在对美的欣赏上的落后,反而是西方人比之我们更能够欣赏我们的剪纸作品,这些难道不引起我们深思吗?
(二)对剪纸艺人的研究
看来,马克思并没有就“价值”一词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并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之间似有混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价值”的定义:“价值:①,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②,积极作用:有价值的作品\这些资料有很大的价值。”[2]545可以看出,概念①是一个明显来自于《资本论》的典型的的定义。应该说,价值并非只是“商品”所特有的东西,如果只讨论“商品”里的价值,对“价值”一词的解释无疑是不完全的,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所得出的“价值……是劳动”的判定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判定,使生活中的“价值”完全不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而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却正是生活本身。定义②:“积极作用”让我们似乎感觉到了“价值”的真容,但是却是雾里看花,无法准确把握其真正含义。那么,该如何界定“价值”的定义呢?简而言之,事物的有用性,就是该物的价值,即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可能性。这是“价值”在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定义。因为在物质世界里,一切的物质、生命、现象、思维等都可以被称为事物。因此,物的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可能性,即是该物的价值。就这个意义上讲,豫南皮影戏的价值在于,一是满足豫南民众某种生活、精神需求的可能性;二是满足社会文化研究需求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豫南皮影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体现。
豫南皮影戏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之后,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纷至沓来,有从事艺术学的、历史学的、民俗学的、人类学等等,对豫南皮影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对豫南皮影戏的生存背景、音乐本体、还愿仪式、文化生态等方面做较为全面研究的(曹玲玉《河南罗山皮影戏音乐调查研究》、王传厉《罗山皮影戏家庭愿戏的调查研究》),有对其唱腔的各种板式以及各种板式是如何连接的介绍(曾凡广的《罗山县皮影戏音乐研究》,耿玉琴的《豫南西调“皮摔”戏音乐唱腔初探》,付玉兰的《豫南“皮摔”东调音乐唱腔牌子初探》);有对其影人的艺术造型、色彩运用、制作工艺的介绍(方丹的《罗山皮影造型、色彩及文化内涵研究》,刘松的《人、神和自然的交融—罗山皮影造型艺术分析》,蔡森林的《罗山皮影造型形式美初探》)等。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豫南皮影戏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有学者在某些方面对豫南皮影戏给予了不厌其详的介绍和耐心细致的分析。但作为“局外人”的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在研究的同时也附加给了豫南皮影戏一定的观念、评论甚至是商品化的包装,大部分学者开门见山地指出豫南影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这正是大多数局外研究者的心态和观念。事实也正是如此,豫南皮影戏的价值毋庸置疑,但作为局外研究者通常是站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层面上来看待和研究这些价值。当然,我们决不是反对对豫南皮影戏进行这些研究,如对其历史渊源的研究、唱腔的研究、音乐调式调性研究、剧目文学价值研究、影人造型研究、影人色彩运用研究等,相反地,这类研究非常重要而且必要。一是了解豫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二对当下音乐、美术、文学等的创作提供借鉴;三是商业化的包装演出,提高了艺人们的收入;四是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扩大了影戏知名度,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民间音乐品种在研究与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结果,即重在其外在价值的实现。事实上,民间音乐文化的外在价值只是“末”,其内在价值才是“本”。豫南皮影戏的内在价值在于它的生活价值、民俗价值、信仰与观念价值,这是它的根本价值,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所在。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豫南罗山皮影戏,自明代中叶传入豫南地区,[3]60历经400多年的历史风雨,是什么力量使它绵延至今并在豫南大地久演不衰,这显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果。几百年来,豫南皮影戏一直存在并延续着自身传承和发展的自然模式,这种自身传承和发展的自然模式虽经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但始终能在其存在的社会和历史时空中发生作用,也就是民众所认可和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价值。传承人李世宏以文字形式总结了豫南皮影戏的起源传说,在记载的10个传说里,有6个故事与中国古代皇帝而且大多是太平盛世的皇帝有关,如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元帝刘爽、隋文帝杨坚、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其余4个故事则是描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之时,皮影戏却在豫南绝处逢生、异地开花。[4]通过其产生的多种传说,可以看出影戏在豫南民众心中的地位:一是崇拜和敬仰。对于草根百姓而言,古代皇是天之骄子,无疑是人神之合体,抑或说就是神的化身,在豫南多神信仰体系中,皇帝特别是盛世明君亦是民众信仰的神灵,由于与这些神灵的密切关系,使皮影戏更具有了神秘和神圣的意味。二是能带来福音福祉,中国传统农耕时代,对鬼神的崇拜成为对很多自然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一种常态,侍奉好所有鬼神,使他们赏心悦目,则能带来平安吉祥,皮影戏便成为鬼神崇拜的一种很好载体,成为“以虔敬所有超自然的神为第一目的的艺术。”
演影戏、看影戏都可以带来风调雨顺、家道兴旺、升官发财、福禄永居。由于皮影戏的这种神圣地位,使皮影艺人也具有了受人尊敬的地位。笔者在拙文《淮上“卷戏”的形成与音乐板式类型初探》中曾谈到皮影戏源自唐代的讲唱宝卷,最初皮影戏的演唱内容多是宗教故事,其剧本称作“卷”,唱影叫“宣卷”,演出用的灯称为“海灯”,都是佛教信徒的习惯,与讲唱宝卷相似。演出前还要举行宗教仪式,演员必须净面漱口,焚香念赞,然后才可表演。演出多以酬神还愿为主,且演员兼有某种宗教职业身份。[6]可以看出,皮影艺人同其他专业民间艺人不同,他们不仅不是被人鄙视的“下九流”,而且他们还有比一般大众高的地位,且常常具有双重身份。早期是宗教职业和皮影艺人的双重身份,现在是农民和皮影艺人的双重身份。他们忙时务农,与周围人身份相同,平起平坐;闲时受邀演戏,收入不菲,事主对其奉若上宾。不管是神圣的宗教职业还是有手艺的皮影艺人,在农民心中都是能与鬼神沟通和对话的人,甚至将其视为演出场合的神,都是值得崇拜和尊敬的人。在这一点上,豫南地区似乎一直延续着远古时期民众对巫覡的认识态度。那么,作为一个皮影艺人,在他们心中自然也一直有这样的情愫——传承皮影戏是一种荣耀,让自己的“绝活”流传于世是一种光荣,由此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师承方式:祖传家授(血缘传承)和广招门徒。祖传家授是为了家族荣耀的传承自不待言,广收门徒的师承方式只要举行一个约定俗成的简单、灵活的拜师仪式,首先要找一名引荐师引荐。找引荐师的作用有三:一表达对师父的景仰,二表示师父技艺超群,三显示徒弟通情达理,使师父产生好感。其次,举行拜师仪式。仪式上邀请见证师,目的是向江湖同仁宣告师徒关系的确立,同时也明确师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徒弟学艺三年,期满若出师即可自立门户,行艺江湖。
豫南皮影技艺的传授沿袭着传统的口传心授模式,师父有空时会教徒弟戏词、操杆技巧、锣鼓点子,徒弟观察、体验师父的一言一行,观察学习师父的表演、唱念以及与锣鼓管弦的配合,在跟师父跑码头的过程中学会应付各种状况。另外一种学习技艺的方式叫“盘道”,这种技艺学习的方式似来自于佛教徒的辨经论战。盘道先由徒弟之间进行,双方艺人或演或唱或念,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活,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几个回合下来,若还难分高低,则有师父们上阵盘道切磋,这是双方徒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大好时机。常言道“学艺不如偷艺”,徒弟们往往在师父盘道切磋的过程中,学到很多平时难以习得的技艺和规矩,悟性高的徒弟能在几次盘道切磋中“偷”得双方师父的绝活。在广收门徒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一提,那就是“师访徒三年”,这是豫南皮影艺人中流传极广的一句谚语。即徒弟已经举行拜师仪式,在学徒期间,若认为师父艺不如人,可以谢辞师父,另谋他处学艺;若师父认为徒弟资质太差,学皮影戏没有前途,则可劝退徒弟。师徒名分既定也不妨碍各自的来去自由。因此,豫南皮影戏的师徒之间是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罗山县周党乡皮影老艺人岳义成老师傅,年已八旬,徒子徒孙遍及罗山诸乡镇,老人每每提起,总是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弟子们提起岳师傅也是崇敬有加。豫南罗山皮影戏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后,也指定了“传承人”,希望通过保护这些传承人身上的技艺,进而使皮影戏得以更好传承。事实显示,传承人能做的只是把皮影雕刻手艺和雕刻成品变成旅游商品换取经济利益,或者是表演给上级领导、调查者、游客观赏。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民间音乐品种保护的做法与结果,并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做法并不能体现皮影戏作为情感符号在豫南民众中发挥其组织和谐生活的作用,这是因为皮影戏的传承特别倚重于传承者上述的传承观念和流传区域的民众信念,当国家政府对他们中的个人的角色另有期待,他们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角色去适应新的要求。事实上,在指定传承人以后,豫南皮影戏的那些箱主们在心理上或者说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被指定为传承人的箱主,大约有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诚惶诚恐,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又不知如何做才能尽到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由此产生一些焦虑;另一种是骄傲自大,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胜人一等,本来很朴实的皮影艺人,却平添了几分骄气。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在豫南罗山县60岁以上的皮影艺人就有50多人,能登台的约49人,60岁以下的有数十人,常年演出的皮影戏箱有20多担,且都是民间艺人的自发组织,政府认定的传承人只是他们中的少数,但是应该说,每一位艺人都拥有着或者说都体现着不断传承的、延续的和完整的皮影艺术的价值,豫南皮影艺术之所以呈现区域性的整体特征,正是因为我们能够从每个艺人的生命中看到这种艺术的整体性。
“非遗”语境下,政府部门、研究者或保护者总是站在一种超然的和“客观”的立场来认识和界定皮影艺术,那么,“非遗”是否真正揭示了皮影艺术的价值实质,同时,用“遗产”的概念,将民间草根艺术——豫南皮影戏同其他有形的古迹、文物等等同视之,一方面强调了豫南皮影戏的某种重要价值,但同时也暴露了对皮影艺术内在价值的实现缺乏信心。事实上,皮影艺术几百年来得到不断地创造、传承和使用,是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民俗文化、仪式表演、民众观念的呈现,这种认识到了一个应该回归的时候了。据《罗山县志》,罗山皮影戏是明代中叶传入罗山。流行于彭新、铁铺一带,而后扩及到青山、涩港、周党、定远等地区,逐渐遍及全县。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至今在豫南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十分活跃,如果说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记载,那么从那时起,时间的车轮在21世纪业已转过了十余年,这期间约40年的时光流逝中,传统的音乐艺术样式在不断地衰弱、没落,甚至谢幕,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加以干涉,企图使之保存、传承。而据调查,皮影戏却在豫南越演越火,颇有市场,众多的民间皮影戏班常年演出于民间乡镇村落,活跃在人们的乡俗礼仪生活中,各大庙会时期和春节前后,事主请戏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皮影戏为谁而演又因何而唱?豫南农村有着浓郁的民间多神信仰气氛,家家厅堂都会张挂以“祖宗昭穆神位”为主的多种神祗画像,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习俗渗透于民众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豫南地区自古就以“礼”为本,乡俗礼仪活动丰富而完整,酬神了愿的民间习俗,推动着皮影戏作为“酬神”过程中重要内容的乡俗礼仪仪式,酬神戏的演唱又使皮影艺人的祖师信仰和民众的多神信仰得以延续和加强,其间多向度的关系构成密切互动,成为豫南皮影戏延续的内在驱动力量。
豫南民间乡俗礼仪活动类型多样,但都与民众生活和民俗信仰息息相关,有明显的功利性。如祈雨活动、祭祖活动、丧葬礼仪、婚嫁还愿、得子还愿、升学还愿、祛病还愿、起房盖屋、母牛生犊等喜事还愿,也折射出罗山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在这种功利性的乡俗礼仪和民俗信仰观念里,酬神了愿成为民众共有的心理认同,皮影戏成为民俗生活中酬神了愿的最好媒介和载体,同时皮影戏的演唱进一步强化了民众的多神信仰。如对观音菩萨、王母娘娘、土地爷、龙王爷的信仰,表现在庙会、安土神、祈雨等礼俗活动中,这是以神为交往对象的礼俗活动;对祖先、家族新逝者的追悼,表现在祭祖、丧礼、迁坟等礼俗活动中,这是以鬼为交往对象的礼俗活动;在第三种看似以人为交往对象的礼俗活动,如婚礼、庆礼(各类庆典)、宾礼(接待宾客)中,实际上包含着对更多神灵的信仰。如生子礼、满月礼对送子娘娘的信仰,寿诞礼对寿星神的信仰,贺起房盖屋对鲁班爷的信仰,贺大病痊愈对华佗的信仰等等,像贺参军、贺上大学这类没有具体神明可信仰的,那就是各路神灵一齐信仰的结果。因此每逢诸如此类的喜庆事,必唱影戏以示祝贺,如贺上大学在戏台前挂上这样的对联:“金鼓齐鸣高科及第,笙簧同奏喜戏酬神”,横批“金榜题名”,如果是贺参军,则把对联稍作变动,即“金鼓齐鸣报国从戎,笙簧同奏喜戏酬神”,横批“保家卫国”,此类谓之“喜影”或“喜戏”;如遇盼儿求女、求福祈寿,祈求官运、财源亨通等事情,事主要在神明前发下誓愿,事后以影戏还愿,谓之“愿影”或“愿戏”。如因盼儿求女而许愿者,唱“送子娘娘领金银,三萧娘娘得金银……”。如因病许愿者,则唱“华佗师傅收钱纸,小鬼小判得金银……”。求神果报之后则要以影戏还愿,谓之“报神”……由此可以看出,地处大别山区的豫南村落社会、乡民生活里,皮影戏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其功能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每个角落,融化在每个乡民的血液里。一担担戏箱年年岁岁行走在大山深处、淮河两岸,为乡民提供着精神的慰藉满足着心灵的诉求,体现着民众对豫南皮影戏的欣赏、依恋。还有更多的文化认同和信仰的力量,这种文化认同和信仰的力量就隐含在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豫南乡镇村落至今所保留的丰富和完整的乡村礼俗传统中。这种乡村礼俗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敬神,它以娱神为旗帜,广纳民间文娱活动内容。名为娱人,实则娱神。将娱神与娱乐相糅合,使宗教生活、民俗生活与传统民俗文化以及皮影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乡村礼俗成为皮影戏的重要演出场合和赖以生存的沃土。除却民众的多神信仰是豫南皮影戏目前得以传承、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有皮影艺人的祖师信仰是另一支重要的信仰力量。艺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豫南,皮影箱主家都供奉有“供奉乐王教主之神位”的牌位,艺人家也都供奉有“乐王教主神位”。每逢农历三月十六晚上,箱主就会为乐王教主上供、焚香、守夜,直至第二天乐王教主生日到来,届时箱主带领全班人马举行隆重仪式,祭祀祖师爷诞辰。豫南皮影艺人认为,祖师信仰是获得更多台口、平安顺利演出的保证。
以上所述豫南皮影戏的师承方式、观念和民众多神信仰模式可看作是豫南皮影戏的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它是人们相互交流、心理沟通的符号,其开放性也表现在内外价值的相互关联。豫南皮影戏从形成之初,就担负着娱人娱神的使命,在其流传过程中,既重视其代表的神灵信仰,也重视作为娱人部分的艺术价值。其戏剧表演和酬神功能同为皮影戏的内在价值,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至70年代骤然改观,“破除封建迷信”及大规模的深入城乡每个角落的“破四旧”运动,迫使皮影戏转化为单一的娱人功能。为了吸引更多人看戏,艺人们在影人雕刻、色彩运用、唱腔改良、表演技巧等方面经历了努力运作,使艺术表现、审美意趣成为这一时期皮影戏的内在价值,人们会赶几十里山路只为看一场皮影戏。历史进入8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重大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文化走向,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在被长久抑制后有了强势回潮。豫南民众信仰的多路神明又回归到了厅堂和庙宇之中,与乡民的信念再次紧紧联系在一起。民众把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与供奉的神明相联系,遇坏事要请神灵保佑转好,有好事要酬谢神灵的帮助。酬神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给神唱戏,皮影戏这种轻装易行、费用低廉、早期就有娱神功能的形式,最适合农户请进家门来酬神了愿。于是,皮影戏的功能又悄然发生了改变,由娱人转回到了娱神,民众的信仰及观念成为其内在价值,表演艺术价值外化。这是一种内外价值的互相置换。豫南皮影戏功能转型迎合了时代转型的契机,它深深植根于民众生活观念之中。当我们对皮影戏的保护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艺术欣赏层面时,是以头脑中经验艺术世界的模式为参照系而完成对皮影戏表面含义的理解,而皮影戏的意蕴不可能仅止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