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音乐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反思

有很多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厌倦,学生对音乐课充满无奈,以至于对音乐课失去信心,我不禁陷入深深地沉思久久不能停息,音乐作为一门美育的重要课程,应该给学生带来的是快乐和美的体验,而现在的音乐课堂是无聊的、无趣的、甚至令人厌恶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音乐的要求过高,而是因为音乐课堂不够重视,公开课和平时课堂差异巨大,公开课几乎都是老师呕心沥血和很长时间试教得来的,而平时上课都几乎是敷衍了事,两级分化,造就了学生们所说的索然无味、无聊至极、使人懊恼的音乐课课堂。所以我们需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受快乐、感触音乐带给学生们的美感使学生们在音乐课上能够不由自主的加入老师的课堂中来,与同学们欢乐的互助,实现快乐与学习共同进步,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的目标。

一、让孩子找回上好音乐课的自信

我们要走进孩子们的寰宇,要给孩子们多一点的微笑,跟学生交朋友,让其充满自信!很多学生并不是讨厌音乐课,而是对音乐课堂没有信心而失掉兴趣的,这就须要我们老师去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怀!谁都不愿整天面对一个面无表情的人,老师的微笑不仅能留给学生深刻的映像还能带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寰宇去,就要和学生一样,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对音乐的观念,了解学生的想法,知晓他们对美的感受、领会他们的需求,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快乐的上课,在课堂上感受美,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师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受快乐。要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老师摆拖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并不是机器,不能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能在课堂上建立优异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在课堂中感受美。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让音乐课,融入当代音乐,捉住学生审美观,时常的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山歌、民摇及相干教学中,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优秀的翻唱、生动的讲授去打动学生们的内心.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必须要注重用多媒体帮助教学,开拓学生们的视野,需要老师“以情激情”,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学.那么这样就会变成活泼、杰出的学习气氛,也就达到了杰出的效果.最直接的勾引出学生的情感,这些都取决于老师教学的科学性、技巧性与多样性,以及基本功水平的高低。

三、刺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刺激学生的学习的渴望性,使学生对音乐渴望,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要想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就必须去关注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细心观察与备课了!备课考察的是我们老师的功底,只有备课了,这样才知道重点难点使这些重点变得生动,让学生感受快乐;使音乐课上得有滋有味!学生的兴趣爱好其实很简单,但是要激起他们的兴趣需要老师绞尽脑汁去完成,可以把难懂的节拍变成好听的童谣;可以把死板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把难唱的歌曲使其在律动舞蹈中学会;把难以明白的管弦乐曲在动画片中获得领会……有了这些宝贝,学生们的兴趣必定高涨。

四、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老师更是要存眷自身,不仅需要要热爱音乐,还需要和学生做朋友,才能让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所欲言!老师不仅要对音乐热爱,还要让自己学生对音乐热爱,热爱音乐的老师才能使学生共同热爱音乐,做一个热爱音乐的老师,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引起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

五、总结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必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理念,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本身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找出适合学生最优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感受快乐、体验美感、丰富想象力。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在学生的世界中,播种、培育、收获。使学生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刘燕.《浅谈怎硬拍苋醚生感兴趣》 学术刊期 《软件(教育现代化)》

篇2

一、学生目前的状况

1.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与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少。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等等。而据我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自信,这一点七年级的学生表现尤其明显。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约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音乐是“非统考科目”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看法不对。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大胆地参与完成。

2.学生基础

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约占1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课堂教学现状与反思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还不够突出

“音乐是情感艺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以情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但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目标,只是为了简单的教唱歌曲,或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课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所以,就造成音乐游离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与音乐产生共鸣,当然这样的音乐课也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意义。

(2)音乐课堂教学不够细腻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学生出现问题或我发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总是草草了事,表面看上去我是点到了问题,可其实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遇到音高不到位,音不准时,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用手势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直到学生唱准。而我往往就是说一下:“这一句音不准,我们再来一次。”等之类的话。唱一遍后也不管问题是否解决又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也试着在课堂上这样做:我用动作、表情甚至舞蹈去帮助学生理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争取做得更好。

篇3

一、教学理念混乱

当前由于教学改革处于过渡阶段,在初级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混乱状态。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教”,侧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强调一切以教师为主,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分数的地位,重视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重视学生的识记能力,重视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能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社会竞争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重点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改变原有分数万能论的认识。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的位置,更多地依靠学生亲自动手,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增强。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升,对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竞争力、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相对薄弱。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希望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中相对落后的部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胜任今后的社会竞争,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教”,新课改重“学”,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分数的地位,而新课改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说两种教学理念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国家及教育部门虽然强调新课改的地位,但由于很多老的音乐教师已经习惯于原有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让其完全采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因此,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教学理念混乱。音乐教师应贯彻国家倡导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理念混乱的状况,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的主导与主体不统一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的主导与主体混乱的现象。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占有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一切演唱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辅助器乐的选用均由教师决定。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权利的拥有,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打骂、侮辱、处罚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涵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新课改希望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希望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时才对学生进行以辅导为主的教学,多数音乐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授课,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问题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习得一定的音乐知识。为完成这些现实教学目标,很多初中音乐教师便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比较普遍的便是语言法、直观法、纠错法。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某种角度上讲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习得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的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短期内确实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从长远角度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育人目标没有太大作用。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和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学生音乐知识的培养相对欠缺,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增强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注意新教学方法的采用。

篇4

【关键词】 中学音乐 课堂教学 措施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1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最容易被少年儿童所接受,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在初中阶段,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音乐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在 “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用好“范唱”

音乐教师的范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电声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义务阶段的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演唱他们最爱听,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心灵的共鸣。好的“范唱”是提高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的关键。?要完成好的“范唱”,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歌曲的结构、感情与速度的关系。要表现好这首歌曲,应用什么情绪、速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运用正确感人的声乐技巧,要具有弹跳、强弱、渐强、渐弱,音色变换演唱方法;(3)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乐感。感情表达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它发挥的好,可以弥补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乐感,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欣赏多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感情,绘声绘色地完成范唱这一环节,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二、练唱结合,普及“乐理”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音乐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课堂练习是落实“减负增效”的一种手段,一般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音乐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音乐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若要求提得高、难,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将导致教学失败,若要求太笼统,又会使学生顾此失彼。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学习和实施,音乐知识在音乐学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包罗万象:乐理知识、歌曲教学、视唱练耳、器乐欣赏……就乐理知识来讲,一方面由于它比较枯燥无味、缺少趣味性、许多学生不喜欢听;另一方面,它不向语文、数学有经常性的考查、考试,学生记不牢。对“乐理”的教学,讲究教学艺术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1)运用体态律动激发兴趣。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想让他们端端正正坐着听讲,他们会觉得“累、没意思”。我在授课时适当地加以律动。如讲解拍子、拍号时,可向学生示范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式,让学生也当“小小指挥家”;再比如常用速度的标记“慢速、渐快、原速”,我就用火车的“起动―飞驰―到站”的过程来让同学们边演唱,边用身体当“火车”、手当“车轮”,进行“起动―飞驰―到站”过程的动作演示,使学生深刻理解速度标记的含义。再比如:力度记号mf与f、mp与p的教学,我向学生指出它们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指在同一作品中而言的,因为在某作品中的“f”是那样强,而在另外一作品中就可能变为”mf”,这与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有关。通过这样动与静的结合,当场听讲、当场练习,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趣味”,学生又何乐而不为呢?(2)在愉快的游戏中长知识,提高兴趣。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在音乐课中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如进行听音训练时,我就做“给音符找家”的游戏。教师用琴弹奏几遍,学生听后,记在心里,不说出来,到黑板找出来。这样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提高了听力,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还可变化形式或平分比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篇5

关键词:感受音乐;能力;专业性;体验性

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鉴赏与感受”,是整个音乐学习世界的基础,是提升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的最佳方式。当代主流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都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升华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激励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发现音乐这种特殊语言所表达的思想,通过多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热爱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一、重打开,轻闭合

“打开”,已经放开的意思,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放开,不要局限在一些课本上。而“闭合”就是让学生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细致地去发现和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当视学生的具体能力,尽可能地去提一些能打开学生头脑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有自己的真知,能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发现音乐的魅力。

学生是最终实现音乐的载体,教师应当从最大的角度和最广泛的方面去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不能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否则会误导学生,会产生三种不良后果。

1.学生不喜欢课堂音乐,根本就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产生对立情绪。2.就算是适合一些学生的口味,但由于达到的面过小,也会误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偏颇,以后再提高水平就难上加难了。3.课堂会出现万马齐谙的情况,整个课堂会一言不发,教师只是在唱独角戏。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做以下的改变。

在音乐欣赏课中,进行到欣赏本章主题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请学生们感觉这一章的主题,搞清楚音乐的拍子、速度、力度。学生学习后,教师可以按这个次序逐个精彩回答。在学生感受音乐后,课堂教学就算完成了,但学生受到闭合式问题的误导,接下来会有两种表现,一是根本不回答问题,原因是局限的问题引起的冷淡;二是明知道答案不对,也不去发现,更别说交流了,所以,整个课堂进入了冷冻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的让学生感到太累、没意思。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进行这种改变:请学生们认真感受这部分音乐的主题,并开放内心说出内在的感受。课堂的气氛大有改变,学生都纷纷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和看法,互相激发,精彩发言不断,出现很多独特的回答。如“这一部分主题旋律悠扬,但力度很小,如果再放慢速度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对这样的回答教师当然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是太好了!我们用掌声来鼓励这位同学!”又如另一位学生说:“这一部分是以钢琴独奏为主打,音调激昂、大气,听后让人热血沸腾,陶醉其中。”……虽然这些说法都差不多,但那是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语言,是自己的真实心路,这就是打开头脑的效果,学生兴奋、开放,教师高兴、心慰。

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打开、自在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大有好处的,是使学生热爱音乐的密秘武器。

二、重感受,轻独讲

其实,音乐不是用来“教”的,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是靠听觉来感受的,它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使得音乐课不能只靠教师用嘴来讲,得让学生用心去听才行。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改变教学法是当务之急,必须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参与其中,身入其中,才能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从而带动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不重视让学生去体验,只是用语言让学生去理解音乐,那是缘木求鱼,无论讲解多么精到,结果只是让学生讨厌,根本达不到想达到的效果。

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就应该这样来设计课堂教学:当进行音乐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时,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当时使用的乐器,然后再给学生提供很多乐器,让学生分组去演奏出当时音乐的节拍,结果,学生的兴趣高涨,积极性空前。同时,教师看哪个学生不积极,就让他去指挥,这样,就把所有学生都调动起来了,极大地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力,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这时教师用主打乐器来带动整个节拍,学生更用心了,课堂的教学就成功了,学生更是期待下次的音乐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他们想进一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还要总结一下,点评一下,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这样,学生会更喜欢音乐课。

成功动用了更先进的学习方法,去感受音乐带给学生的狂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去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可以说音乐欣赏课中,要去体验,舍弃讲解。

篇6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堂 教学 策略

一、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之前自行讲解的传统授课方法,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加强自主学习和时间,强化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尽量和蔼亲切的面对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喜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态下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可以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能够推动学习内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鼓励,也能够加强音乐感受,享受音乐熏陶。

三、实行分组研究是学习模式

现在《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该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组内研究探讨形成结果。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组内总结出来的看法,教师对结果进行评定。初中音乐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开展,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欣赏《青春舞曲》时,可以借机想学生提问,让学生总结中国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歌词、曲调、演唱方法多方面思考总结并由小组讨论出最终答案。这样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加强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帮助人们通过音乐内容体味历史,加深理解和感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记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教师最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需要情况,在教学中只有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涉及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能够加强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再有,一般初中音乐教师都来自专业音乐学校,因为本身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课程选择的时候容易趋于专业化,但过于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作品是极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往往决定了教学质量。

五、强化音乐教学和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曲目,不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理解教材中的曲目意义,就感受不到歌曲的意境。面对新的课改环境,教师可以灵活使用音乐教材,重点挑选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并且好理解的歌曲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太哦选课外的优秀歌曲结合教材中的同类型曲目加深学生的印象,争取实现教材和实际生活中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分析现在学生喜欢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采取积极地方法帮助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在课程刚开始准备阶段,筛选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和学生分析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曲的形式,内容,唱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吸收音乐知识,进一步引领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六、加强多媒体应用提升教学审美

音乐教学的根本是实现教学审美,利用音乐赏析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新课改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思想要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尽量生动灵活的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体现

音乐鉴赏课程是最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项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应该选择各个国家,各种风格,多个民族,不同特点的音乐进行,要突出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欣赏价值,满足人文教育需求,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水平。比如,在学习民歌鉴赏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歌曲,可以选择粗犷的西北音乐,或者内敛的江南曲调多种内容帮助学生赏析,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提升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内涵,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熏陶培养。

八、完善教学评价和反思

初中音乐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思考和反思及评价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对音乐课堂的多元性的过程评价尤为重视,学生的课上表现就是考核的关键内容。教学反思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烦死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经验,加速提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这样才能够加强教学水平,提升自我能力,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九、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初中课堂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随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完善。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换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实现音乐的作用,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为教育复合型人才做出基础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莹玲.探讨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J].学园,2010,(12).

[2]肖迪.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1,(5).

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导入激趣;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5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标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有效进步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大多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让教师的范唱少了,教师的即兴伴唱没有了,有的只是热烈的氛围和各种的小活动,让音乐的美消失了。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的改革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研究教学,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因为新课改下的教学对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多学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的基本理念就是以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取精华,为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的话,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笔者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经常会酝酿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力求产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由于方法得当,每一次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在讲一些比较传统且不好理解的曲目时,笔者会采用一些新奇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如在讲授《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歌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大家知道同志的诗词吗?学生们齐生答:知道。能朗诵一下吗?于是请几位同学来朗诵一下他们熟知的诗词。笔者对每个学生加以点评,并适时地给予鼓励。接着笔者就通过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几首诗词,让其充分体会诗词本身的美,从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埋下了伏笔。这一次课上,学生的兴趣很高涨,一节课下来,都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认为,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学生巧妙地带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你的课堂,享受你的课堂之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学习,使你的课堂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积累和归纳,为每一节音乐课都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头方式。

三、初中音乐课堂上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学习条件优越,懂的知识特别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教学相长的思想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我们一定摒弃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否则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学好音乐学科的欲望。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情感式教学法,以情动人,充分发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京剧一课时,亲自拿来一些京剧服饰和脸谱,并设计了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做上装扮。虽然学生对京剧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地看脸谱、着服装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的兴趣高涨。这一教学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动脑切入,以接近其生活的竞赛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了学习状态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时要秉承灵活多变的原则

篇8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问题 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笔者在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回顾时,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质量。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音乐教育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尽管新课改搞得红红火火,但从现实的音乐教育来看,部分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个人都对音乐教育存在着偏见。因此,音乐教育仍然摆脱不掉在学校里的副科地位,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对音乐教育认识也不是很到位,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愿变革,这些教育观念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教学方法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养成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音乐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而教学方法则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很多音乐老师仍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音乐老师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上把握不好度,不能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

3.满足不了学生兴趣需求问题

当前教材中的很多音乐作品,虽然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很难满足这些90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教学满足不了学生了兴趣需求,自然学生在音乐课中也就很难得到快乐和音乐的享受。这也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问题的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早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策略:

1.转变对音乐教学的观念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必须重新对音乐进行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开展为契机,转变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2.完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音乐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改变我们以前传统教学中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和老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使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的“度”。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避免滥用对音乐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3.发挥音乐优势向学生进行美育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发挥音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向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让学生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此外,我们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争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审美想像,丰富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开发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由于当前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适当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删、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喜爱程度,将教材中学生不喜欢的一些作品删减,同时对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些网络上,以及明星新推出的一些流行歌曲,但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一些音乐作品进行开发利用,搬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通过有效开发利用音乐资源,将教材与课外音乐资源整合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聂小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B12).

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多措并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初中教学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性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启发学生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是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回顾和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价值体现和教学目标产生重大影。因此,笔者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的初中音乐本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令人遗憾的是,音乐课程却一直游离于初中教学之外。

1、课时少,忽视学生体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音乐课程不属于初中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目,而且音乐美育功能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难以进行评估,加之大部分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致使音乐课处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学校音乐课时安排过少,部分学校干脆不予开设,导致音乐课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由于初中音乐课程课时少,加上僵化的考核内容(多为乐理性知识),因此大部分音乐教师将教学的重心置于乐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和生活体验,更别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学知识架构进行音乐创作了。很多初中学生反映,音乐课程经常被有意或无故取消,导致整个学期结束时,发现音乐课本仍然崭新如初,而学的知识还不到课本的一半,即便学完了也是一知半解,或是全无印象。

2、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陈旧。学校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加上音乐闲情论、音乐无用论的普遍流传误导学生,导致其对音乐课程产生误解。仅凭教育者的一己之力进行创新,只会导致教学的忙与苦,课堂效果反应平淡,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于是,初中音乐教师将课程定位于课本知识的单纯讲解和传授,致使学生音乐知识单薄,音乐视野狭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自导自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讲解——提问——回答”的单一模式让课堂气氛索然无味。

3、课堂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设备落后。由于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不足,导致教材依然保持着传统初中音乐教育中的作品,而不能及时更新。众所周知。当前的初中生绝大部分是00后的孩子,他们的兴趣爱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对中外经典音乐不“感冒”而钟爱于流行音乐;作为一门资源消费较大的课程,音乐教学原本需要及时地更新乐器设备,但很多学校因资金分配失衡和不重视等原因,导致目前仍沿用着若干年前的陈旧设备。因此,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课程无法满足初中生对音乐课程的需求,无法体验学习过程中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二、多措并举,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初中音乐教学更好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偏重传授知识轻体验;课程设计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偏重书本,致使教学与生活和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致使学生学习呈现出两种背离的现象:一种是仅了解音乐常识而不会实践;另一种则是只会唱而不太了解音乐常识。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往那种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部分音乐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学生将音乐课定位于“唱歌课”,教学模式也是固定的“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导致学生只会唱自己永远都会唱的歌。因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进行发声训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在同一画面中将发声时口腔、牙齿以及舌头等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姿态、动作幅度全方位的分解给学生看,让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三、引入流行歌曲

篇10

一、以情激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并不单纯是一门学习音乐知识的学科,鉴于音乐的艺术性和人文性,音乐是一门以歌词和曲子相映生辉的艺术,好的音乐会让人感觉高雅,熏陶听者的心灵,听者在与音乐的交融中逐渐感觉到情感的升华,是听者与音乐作者的情感互相倾诉。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在要格外的注意用感情激发学生倾听或是学习音乐知识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组诗歌曲《七子之歌》的时候,音乐教师要向学生教授歌词的写作背景,是在二战中,西方列强将我国香港、澳门等七个地方占为己有,诗人闻一多愤怒而作,歌词中将七个被侵占的地方比作是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在教授音乐歌曲的时候慎重与学生介绍、传达音乐创作背景,将歌曲中的强烈情感渲染至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感知歌曲中心大意,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校是各种教学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取得最为优良的教学体验,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注意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新授初一上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时候,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电子白板向同学们展示天山春景的图像或是音频,营造相关的教学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上课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自主的设计相关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好的教学体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和音乐学习兴趣展开设计教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三、安排班级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 

在一般音乐教师眼中,音乐并不是一门需要复习的科目,可实际上,音乐素养和音乐对于学生压力的减缓的过程和效果是长期才可以看到的,如果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味学习新知识,却并不复习旧知识,就好比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猴子,最终学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而初中音乐教师费尽心血研究的教学方案最终收获的效果寥寥。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展开复习的工作,组织班级音乐竞赛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复习方式。组织班级音乐竞赛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作为竞赛的 出题人要将出题的题目紧紧与所学过的音乐知识围绕,以此唤醒旧知识,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达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师生共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学科 

不论是学习音乐还是学习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保持一种联系的状态,联系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始终在同一个频道上,“联系”意味着沟通,意味着师生间的沟通没有阻碍,学生和教师能彼此感应到对方的要求和感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期限,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思维感知音乐学科的优点,同时,师生共同沟通有利于学生向教师直接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更好的为学生设计优良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成效的探索过程是很漫长、艰辛的,初中音乐教师在这样的探索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随时随地保持‘沟通’的意识,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师生的沟通可以在课后也可以在课上,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和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获取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信息,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学生沟通 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相对轻松的交谈氛围。 

总结: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不在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的量,在于音乐对学生整体身心、素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音乐世界的 魅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更多的借鉴优秀教学方法和不断反思、总结自身教学方法,不断在提高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的能力。不管初中音乐教师在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中采取如何的方法,初中音乐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成长特点为出发点,设计和开展更為优良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互动教学策略简介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交往、沟通,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算不上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早在孔子时代,早已有部分内容是和互动教学的理念相关,甚至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先导。互动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作者希望,能够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利用互动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师生之间能够有良好的互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开展音乐课堂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采用互动教学策略的错误现象

尽管有不少教师能够认识到互动教学法的优点,能够在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如此,在课堂上依然出现了不少错误的教学现象,以下是作者总结出来的几个现象:

(一)课堂气氛过于活泼

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难免会让课堂气氛活泼、生动起来。而一般的音乐互动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互动,做相关的音乐律动,而不少同学却借此机会制造出异常“热闹”。除此之外,有部分同学在互动的时候,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甚至有些同学没有专心上课,只顾着埋头做自己的事。

(二)互动活动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没有抓住这些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状况的互动活动,并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到乏味、烦闷,对于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工作没有太大的作用。

(三)并未能够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监理良好的关系,才能够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的进度。但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并未能够调动起来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令同学们乐意、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是因为教师未能够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也未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缺乏一定的交流,才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活跃性,令教学工作的成效不大。

(四)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

尽管如今我国大力推广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进行教学,但不少教师却错误利用多媒体教育软件,改变了音乐课堂的本质,或者是令学生过于沉迷教学资料,却对书上的知识点不重视。

(五)师生缺少课堂外的交流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而随时改变教学方法。而大多师生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外,课余时间极少接触,这对于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互动教学策略指的并不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更多的是需要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在准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够抓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正确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取互动教学策略

要如何才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正确采取互动教学策略,是所有初中音乐教师的新课题,能够恒却采取互动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方针和理念。下面是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几个意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初中阶段,音乐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基于其自身的音乐晋商能力,以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为核心,以音乐的鉴赏和聆听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为发展的大致方向,主要包括了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认知和聆听这两个方面。鉴于现时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为低下,教学能力并不高,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和校方可以通过组织课余时间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建立校内“新老教师”的交流合作关系,并且加强音乐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其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余时间与同学们的互动,通过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产生互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心中与教师间的距离,还可以树立教师亲切的形象,令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与教师产生信息双向的关系,无形中提高了课堂互动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互动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在制定相关的学习方案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实际。

(二)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不论是什么学科,提问在教学环节中是一门艺术。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通过巧妙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例如,在鉴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可以首先创设一个情景,然后通过向同学提出问题,发生互动。如首先播出音乐和相关的视频,向同学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感情为什么能够如此动人等。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进入互动活动中,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三)营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派出代表上台进行讲解。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鉴赏艺术眼光和能力,通过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帮助提高鉴赏能力,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上台讲解而了解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音乐知识外,还需要多引用网络资源上的资料,围绕音乐的本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再现心中的审美创造和艺术感知。

四、结言

尽管互动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有点,扬长避短,加上其他教学方法的多方教学,必定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的栋梁洗涤身心,树立正确、高品质的艺术鉴赏和审美眼光。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2011

[2]于春霞.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新课程研究.2011

篇1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 音乐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11-01

新课标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它明确指出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当今的初中音乐课堂教育能否实现新课标对其的殷切希望与要求呢?为此,笔者将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为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一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音乐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在全新音乐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音乐教学理念正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这样的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时期,日喀则地区学校的音乐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音乐教师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并且在一系列的改革、发展基础上,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取得了振奋人心的伟大成就。

然而,在我们面对这些令人欢欣鼓舞的可喜成绩时,却不得不正视当前日喀则地区初中音乐教育中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有些教师过分地追求形式主义,在没有理解学科综合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弄成了“大拼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追求时尚,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教学;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有些音乐课堂的合作学习时效性不高,且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等。

上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导致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更严重地影响了课堂功能的整体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审美为其主要核心的教育,研究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审美要素以及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特征已成为了当今音乐课程最突出、最重要的课题。所以,在现今日喀则地区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已成为了当今时代赋予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使命。

其次,扩大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管其是否有音乐天赋,都应让其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快乐。如《我的家在日喀则》,为学生讲解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地域风俗,提升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及了解,让他们富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

不可否认,音乐教育是一种承认个别差异的教育,然而,承认个别差异并不代表着“选择”和“淘汰”。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以开发,使每一名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相信这是每一名音乐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第三,重视学科综合、创新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教学领域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倡导各科课程逐渐向学习者的生活和经验回归;重视学科课程与学习者发展需要的联系;追求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结合以及整合。由此可见,要将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密切地联系起来,不仅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所以,初中音乐的教师们应尤其注重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更能加深学生对该音乐所表达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的感悟与思考。

第四,了解多元文化、重视教学评价和反思。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的世界,学生只有详细地了解多元文化、认识多元文化,才能够接受、尊重多元文化,并从各种不同文化中汲取精华、丰富知识。所以,当今日喀则地区的初中音乐教师们应注重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审视各种文化,找出其中的异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为其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三 小结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观、树立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然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所以,初中音乐教师们应顺应时展的潮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芳.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4)

[2]黄金.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0(23)

篇13

媒体技术 创新策略 创新教学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笔者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以流行音乐带动音乐欣赏,收获高效课堂

前面有提到,有同学认为现在人手一个移动播放器,要听音乐很方便,还能听自己喜欢的歌,在这句话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在高科技进入我们普通人家生活的时代,一个移动播放器确实解决了学生所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这种所谓的听音乐只是纯粹的娱乐消遣,很少有人会真的去欣赏音乐中的美,因此,音乐课的开设还是很有必要的,老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是音乐课教学的核心,这令我反思了两点:其一,就是我们音乐课堂的教学过于随意,只是简单地走走流程;其二,音乐课的教学所选取的切入点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趣向。因此,我认为音乐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创新,而以流行音乐带动音乐欣赏便是我得出的方法。

2.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能力的提高包括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切莫以权威自居,应该是摒弃师道尊严。抱着一种教育相长的态度,认真和学生沟通,培养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学生们的心理自由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无拘无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得到切实的体现。

在课堂上,老师们应该在释放学生的同时释放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欣赏。在语言使用上,应该多用一些能拉近双方之间距离的词句,如“大家的想象力真的很棒。超出了老师的预期”“让我们一起来吧”“请”,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他们就可以充分地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3.创设环境,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做条件,这其中的小环境的良好课堂氛围,―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展示教材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音乐。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要提供和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景。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创设环境去积极、轻松地探索、想象。这样的情景包括语境和画面。在语境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优美流畅的语言风格和极富感情的语调来描绘音乐环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他们在这个创设环境中,自由想象,深入音乐情景。在画面表现中,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动画、图片,来简单而形象地演示词曲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建立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4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一、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的思考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是建立在世界课程评价变革的基础之上的,中国课程评价的发展受到世界课程评价的影响,音乐教学课堂评价必然也受之影响。目前,西方世界正在形成将上述特点加以体现的“评价改革运动”,并诞生了一系列新的评价方式,如“表现展示评价”、“档案袋式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等等,形成了一种“表现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主旨是表达了其与传统学业成绩测试的不同:后者把学生的学业从整个教育中、从学校生活中、从课程中解放出来,作为全部学校教育的焦点和重心,因此造成了测验的很多弊端;而前者则再次重回到学生在教育中、在课程教学中的真实而完整的表现,是新的课程评价观的集中体现,代表了课程评价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也正是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评价改革的方向。

评价指评定价值高低,是为了度量质量,即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评价办法,形成了不同的评价观。它可以分为选拔的评价观和发展的评价观等。前者强调用一个共同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大家追求同一目标,达到一定水平;而发展的评价观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它有时只依据由测验提供的测量值,更多地则是综合各种测量、关健性事件、主观印象和其他各种证据。在教学过程中,它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评价中,应把发展的评价观作为理论依据,结合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学生的实际收获做出公正、正确、全面的评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和提高。

评价具备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检查筛选和积极导向等功能,这种评价方法符合发展性评价内容是多元的这一新的理念。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尤其是对个体独特性“质”的考察,以及侧重对“表现”等行为层面而不只是“概念”或“认识”等认知层面的考察,这种评价将记录学生成长,促进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课堂需要运用最新的评价理论指导评价的改革,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音乐个性的逐步形成。

二、初中音乐教学评价方法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纵观现有文献,人们已逐渐开始关注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已能逐步意识到原有的传统、封闭的评价所带来的弊病,呼吁用科学的、多元的、发展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成果评价法。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新课标提出“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的基本理念,因此小班化教育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也要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特点。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把握两点:其一是对有着不同的经验背景、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的学生评价要做到“个性化”,其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应有着不同的标准,就如十指各有长短的道理是一样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在初中音乐评价中,仅凭一首歌曲就判定学生的掌握情况是片面也是不科学的,有的学生歌曲未必能表达得很好,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欣赏感悟、乐理知识、合作交流中,发挥比较突出,这种情况你不能说这名学生学习的不好;还有的学生从小学习某种乐器,学过乐器的学生音准、节奏这方面肯定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学生就是嗓音条件不好,歌曲很难表达到位,这种情况也不能说这名学生学习得差劲。

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学生很希望自己的优点能够在评价中得以体现,认为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加公正客观地反应他们的学习情况。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中,应该考虑每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全面、综合地来评价学生。

(二)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是指:分别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爱好以及每单元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装人袋中,这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生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帮他们学习的知识起到巩固、梳理的作用,同时还能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对学习能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

在档案袋中,我们可以设立这么几项内容:班级、姓名、性别、年龄、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喜欢音乐课上的哪个环节、每单元学习中设立:①歌曲掌握:音准、节奏、感情,②欣赏感悟,③知识:乐理知识、作品理解、作者介绍,④活动心得,六个单元结束后,还有一个对本学期学习的总的感想。

(三)互动式评价法。学习是建立在平等对话上的师生、生生间的交互性的活动,评价也应是多向的,小班化教育由于学额较少,他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拓展,在此基础上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更要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的人本精神,评价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学自评和相互评价也很重要。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中,在清楚地认识别人的优势与不足之时,其实也是在对自己的反思,对自我的认识。互动式评价,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在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

三、结论

因此,在评价的方向上,变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乃至学生对自己的多向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变单一的一首歌曲、一个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水平,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各个侧面,在评价的方式上,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性评价,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旭凌,创新评价机制 促进评价改革[J].考试(教研版),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