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2: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集团信息安全方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牌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一、金控的定义与历史机遇
(一)金控的定义
金控是金融控股的简称,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从定义上可以直接反映出金控公司的特点:多金融牌照混业经营,由一家集团母公司控股,通过子公司独立运作各项金融业务。
(二)金控的历史机遇
金控公司出现之初,集团母公司多是扮演财务投资的角色,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营。随着国家“十三五”工作的推进,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多元化,单一业务的聚集效应在减弱,而以多业务构建“客户-平台-资产”供应链闭环生态系统的金控平台则迎来其历史发展机遇。其通过资源协同、渠道整合、交叉销售等运营模式,促进供应链上各项金融业务的联动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产品互补优势,提高效能,享受高额市场回报。
二、金控体系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安全需求
(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打造金控体系下多牌照的闭环生态系统,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换个角度,信息系统是多牌照业务融合、产品创新和效能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通过信息化建设金控体系下统一的客户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产品销售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可助力金控集团建立品牌效应,快速响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基于信息化的重要性,综观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金控公司,都在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寻找业务创新点,引领行业升级和抢占市场。
(二)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企业来说,数据是核心,安全是生命线。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构建金融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网势在必行。对于金控公司来说,由于是混业经营模式,旗下不同牌照的子公司,因其监管部门不同以及对信息安全要求不一样,在规划其信息安全时,必须将多牌照的特点融入到安全体系内,同时满足信息安全和业务发展的平衡需求,以免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三、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体系规划
建立一套金控公司的安全体系,必须同时从管理和技术角度进行规划,管理是运营措施,而技术是操作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划
1.对标的选择。建立一套信息安全体系,目前可对标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国际标准ISO27001、国家安全标准、各监管机构的安全指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以及行业的最佳实践等。对于金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划,应该以ISO27001为基础,结合监管的合规要求进行编制。2.设计原则。通常情况下混业经营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体系标准时要照顾到各方的使用需求,其标准具有通用性和广泛性。具体使用部门或子公司可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更具体的操作规范。但对于金控行业来说,由于旗下各子公司经营的都是金融业务,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比普通企业更严格,信息安全是其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在为其设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反其道而行,从严要求,以最严格的标准进行编制,做好顶层设计,然后根据各子公司的业务特点,对制度或规范做适当的裁减或降低等级要求。3.管理体系模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模型,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第一层是企业信息安全方针政策,说明企业信息安全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第二层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说明体系运行所需要的通用管理要求;第三层属于安全管理活动中,用于约束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第四层是配套的表单和记录,用于辅助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执行。4.安全目标和方针的设计。虽然是混业经营,但对于金控集团及旗下各子公司来说,信息安全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本质都是追求企业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所以安全方针可以基于集团统一考虑,设计为:安全、合规、协同、务实。安全: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主动识别、管控并重,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合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要求,建立满足集团业务发展需求,并具有专业能力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协同:全员参与,对全体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务实:以经济适用为准则,选择适应公司发展变化的业务架构和稳定灵活的技术架构,满足各业务条线的管理和决策需要。5.组织架构的设计。信息安全方针的贯彻,安全制度的执行,安全技术的部署,都需要通过安全管理组织来推行。各个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对于金控行业公司而言,由于多数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无法完全成立一个实体安全组织,而是一个横跨集团和各子公司的虚拟安全组织。为保证安全组织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应具有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特点。6.管理制度及规范的设计。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属于企业运营措施,根据ISO27001标准模型,安全管理制度划分了14个控制域,涵盖的内容如图3所示。根据各控制域的关联关系,结合金融企业的安全需求,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通用全景图设计如图4所示。
(二)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规划
技术体系属于信息安全操作层面的内容,应该是围绕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展开规划的。根据数据的运动轨迹,经历“生产-传输-计算-存储-消亡”等阶段,所以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范围,应该涵盖物理环境、基础架构(含虚拟化层)、应用、数据和访问控制等。一般通用的安全技术体系全景如图5所示。由于安全技术需要部署大量的专业设备,对于混业经营的金控公司而言,可以发挥集团总部的先天优势,对于一些共性的安全技术方案,由集团统一规划和部署,然后为各子公司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减少投入,节约成本。例如防病毒系统,由集团总部部署服务端,各子公司部署客户端即可,类似的安全技术服务还有漏洞扫描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终端准入系统、APT检测系统、安全渗透服务、安全培训服务等。
四、金控体系下信息安全的实践
由于是混业经营,在组建了横跨集团和各子公司的安全组织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一些具有特色的实践场景。
(一)信息安全事件的统一管理
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是安全制度之一,有效的事件管理可以积极发挥安全效能,提升全集团的安全能力。1.情报共享,协同防护。在管理层面,原各业务子公司只会向其外部监管部门报送安全信息,相互独立,不能有效共享相关的安全情报。新的模式下要求子公司同时将安全信息上报集团总部,总部通过分析后形成统一报告,再发放到各个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情报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安全的统一管控,协调防护。2.统一监控,快速反应。在技术层面,可通过在子公司部署探针,建立集团的统一安全监控平台,对集团内所有的安全日志进行采集、分析、响应,同时结合集团和各子公司的安全保护措施对事件进行快速处理,合纵连横,从而保证整个集团和各子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子公司信息安全建设的管理
对于多牌照的金控公司来说,旗下各子公司业务种类不同,规模也有区别。在信息安全的建设方面,应该有区分对待。对于规模较大的子公司,依靠自身力量建设了数据中心及安全体系的,除一些共性的安全技术方案可由集团提供以外,其他的安全措施由子公司执行,集团主要是发挥标准制定和监管的角色。对于规模较小的子公司,由于IT力量较弱,数据中心体量有限,很难依靠自身建设完整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子公司的信息系统托管在集团数据中心,由集团进行信息安全的统一规划、建设和运维。
(三)交叉检查,取长补短
由于同属于一个集团,各子公司之间具有天然的信任感,通过集团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可以促进各子公司之间进行信息安全的交叉检查,在兄弟公司之间充分展示本单位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S].2013.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Z].2009.
1.销售系统设施建设。
硬件方面,各石油销售企业都具有设施完善的中心计算机系统,供电采用UPS方式,采用“双机热备”的核心服务器工作模式,以确保整个硬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方面,采用SDH光纤接入广域网,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核心层中路由器和交换机采用双机模式,设备之间,层层之间以光纤方式连接,以均衡网络负载。除了安装必备的防火墙,部分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还安装了外网入侵检测系统;大多数加油站采用SSLVPN方式访问企业内部网,以保证网络接入的安全性。在PC系统方面,大多数企业统一安装了企业版的病毒防护软件系统和桌面安全网络接入系统,实现PC机的MAC地址绑定。
2.销售系统信息化建设。
目前,企业的销售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加油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统、企业门户网站、ERP系统等。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用户众多,几乎所有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各系统用户;二是应用领域广,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对外服务诸多方面;三是要求连续运转,如ERP系统必须满足7×24小时运转。由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其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关系到广大客户的利益。所以,基于上述的原因,企业对销售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
石油销售管理系统是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国家对其信息安全高度重视,并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强调,我国要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的协调发展。同时,国内石油销售企业也长期重视信息安全工作,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范围涉及广泛。
石油销售企业分支机构多,终端运营组织庞大且分散,以中石油集团为例,其截至2013年分布在全国的加油站已超过30000座。在如此庞大的销售系统中,信息网络承载着指导业务运行的重要功能。大量、分散部署的加油终端,必然会造成联网方式的多样化、网络环境的复杂化。
(2)设备系统众多。
石油销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所涉及的设备精度髙、技术要求深,并且范围广泛,包括加油站、油库等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业务管理流程复杂,安全风险增大。
(3)人员素质不齐。
由于石油销售属于传统行业,因此企业人员年龄跨度较大,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职业组织参差不齐;甚至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也多停留在纸上谈兵;基层人员众多,且直接面对客户,流动性大,信息泄露风险极高。而且新生代的企业员工对计算机和网络接触早,应用水平高,日常使用频繁,在缺乏网络安全防护意识的情况下更易导致信息泄漏,甚至在好奇心理的鼓动下主动发起网络攻击行为,所以企业内网安全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4)资金投入有限。
国外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了企业整体基建的5%-20%,而我国企业基本都在2%以下。全世界每年因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万亿美元,中国的损失也达到了一百亿美元以上,但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只有几十亿美元。因此,我国企业整体信息化安全建设预算不足。石油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在信息安全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大型油企需要建立复杂庞大的数据库备份体系,建立并维护高效的网络杀毒系统、企业级防火墙、IDS、IPS系统和完善的补丁更新及发放机制,以保证企业各方面的数据安全。建立这一复杂的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其投入回报慢,因此石油企业普遍轻视这方面的投入和维护,信息安全建设相对于企业的发展整体滞后。
二、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程序化、系统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以预防控制为主,强调动态全过程控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需要从物理、信息、网络、系统、管理等多方面保证整体安全;建立综合防范机制,确保销售信息安全以及加油卡、EPR等电子销售系统的可靠运行,保障整体信息网络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转,规避潜在风险,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石油销售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构架分为以下组成:
(1)组织层面。
石油销售部门应建立责任明确的各级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包括信息安全委员会、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并通过设立信息安全员,指定专人专项负责。通过这些部门和负责人开展信息安全认知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制度层面。
制定安全方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章程,经科学性审核和测试后下发各级部门,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效能,减少事故发生风险,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执行层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监督安全制度在各级部门的执行情况,评估安全风险,负责PDCA的循环控制。
(4)技术层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要提供安全管理、防护、控制所需的技术支持,全面保障企业整体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通常信息安全技术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应用安全等六个方面,主要包括监控与审核跟踪,数据备份与恢复,访问管理与身份认证,信息加密与加固等具体技术措施。通过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和运作平台,在最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处理,保障信息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
三、结语
关键词:电力制造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
一、安全风险分析
电力制造企业计算机网络一般都会将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绝对分隔开来,以避免外来因素对生产系统造成损害,在生产控制系统中常见的风险一般为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网络中常见的风险种类比较多,通常可以划分为系统合法用户造成的威胁、系统非法用户造成的威胁、系统组建造成的威胁和物理环境的威胁。比如比较常见的风险有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存在漏洞、合法用户的操作错误、行为抵赖、身份假冒(滥用授权)、电源中断、通信中断、软硬件故障、计算机病毒(恶意代码)等,上述风险所造成的后果一般为数据丢失或数据错误,使数据可用性大大降低。网络中的线路中断、病毒发作或工作站失效、假冒他人言论等风险,会使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大大降低。鉴于管理网络中风险的种类多、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尽量减少物理连接。当需要数据传输时必须利用专用的通信线路和单向传输方式,一般采用防火墙或专用隔离装置。
二、安全需求分析
一般电力制造企业的安全系统规划主要从安全产品、安全策略、安全的人三方面着手,其中安全策略足安全系统的核心,直接影响安全产品效能的发挥和人员的安全性(包括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定置好的安全策略将成为企业打造网络安全最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发电企业高度重视。安全产品主要为控制和抵御黑客和计算机病毒(包括恶意代码)通过各种形式对网络信息系统发起的恶意攻击和破坏,是抵御外部集团式攻击、确保各业务系统之间不产生消极影响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是确保业务和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本保障,需要兼顾成本和实效。安全的人员是企业经营链中的细胞,既可以成为良性资产又可能成为主要的威胁,也可以使安全稳固又可能非法访问和泄密,需要加强教育和制度约束。
三、安全思想和原则
电力制造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一般可以综述为:注重“电力生产”的企业使命,一切为生产经营服务;服从“集约化管理”的企业战略,树立集团平台理念;保证“信息化长效机制和体制”,保证企业生产控制系统不受干扰。保证系统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篡改网页、网络攻击等)不发生,保证敏感信息不外露,保障意外事件及时响应与及时恢复,数据不丢失。(1)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影响网络安全的方面有物理安全、网络隔离技术、加密与认证、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网络反病毒、网络入侵检测和最小化原则等多种因素,它们是设计信息安全方案所必须考虑的,是制定信息安全方案的策略和技术实现的基础。要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系统。(2)严格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策略落实的基础。计算机网络使用机构、企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适合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用户管理,加强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人员对整体网络安全意识。(3)严格的法律法规是网络安全保障坚强的后盾。建立健全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严肃网络规章制度和纪律。对网络犯罪严惩不贷。
四、安全策略与方法
1、物理安全策略和方法。
物理安全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的设计,包括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心机房,提供冗余电力供应和防静电、防火等设施,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等攻击行为。还要建立完备的机房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人员进入机房进行偷窃和破坏活动等,并妥善保管备份磁带和文档资料:要建立设备访问控制,其作用是通过维护访问到表以及可审查性,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防止和控制越权操作。
2、访问控制策略和方法。
网络安全的目的是将企业信息资源分层次和等级进行保护,主要是根据业务功能、信息保密级别、安全等级等要求的差异将网络进行编址与分段隔离,由此可以将攻击和入侵造成的威胁分别限制在较小的子网内,提高网络的整体安全水平,目前路由器、虚拟局域网VL心、防火墙是当前主要的网络分段的主要手段。而访问管理控制是限制系统内资源的分等级和层次使用,是防止非法访问的第一道防线。访问控制主要手段是身份认证,以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为主,必要时可将密码技术和安全管理中心结合起来,实现多重防护体系,防止内容非法泄漏,保证应用环境安全、应用区域边界安全和网络通信安全。
3、开放的网络服务策略和方法。
Internet安全策略是既利用广泛、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又保护自己不遭受外部攻击。主要方法是注重接入技术,利用防火墙来构建坚固的大门,同时对Web服务和FTP服务采取积极审查的态度,更要强化内部网络用户的责任感和守约,必要时增加审计手段。
4、电子邮件安全策略和方法。
电子邮件策略主要是针对邮件的使用规则、邮件的管理以及保密环境中电子邮件的使用制定的。针对目前利用电子邮件犯罪的事件和垃圾邮件泛滥现象越来越多,迫使防范技术快速发展,电力制造企业可以在电子邮件安全方案加大投入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
5、网络反病毒策略和方法。
每个电力制造企业为了处理计算机病毒感染事件,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制定反计算机病毒的策略。目前反病毒技术已由扫描、检查、杀毒发展到了到实时监控,并且针对特殊的应用服务还出现了相应的防毒系统,如网关型病毒防火墙以及邮件反病毒系统等。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被纳入电力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联合保护、协调处置”的原则,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与技术并重、综合防范”的方针,在建立健全电力制造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的同时,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从上而下的信息安全培训体系,根据科学的网络安全策略,采用适合的安全产品,确保各项电力应用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电力制造企业创造新业绩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各行各业,给全球房地产业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契机。在政府的牵头和推动下,在房地产业各界积极参与和实践下,中国房地产业已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呈现全面信息化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
(1)房地产政务信息化成效显着。
许多城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房地产政务管理软件,有效地改进了行政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预测能力。
(2)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
房地产经营方式开始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一些房地产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网站,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加快了企业决策速度,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各种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计算机软件,如房屋销售软件、物业管理软件、租赁软件、房地产可行性分析软件、房地产开发管理软件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3)初步建立了房地产宏观监测系统。
为适应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市场信息零散、盲目投资行为大量存在等状况,我国已建立包括中房预警系统、中房指数、国房景气指数等在内的房地产宏观监测系统。
(4)智能化小区和网络小区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住宅的智能化功能被列为评价楼盘综合性能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指标,智能化住宅已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社区提供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是家居功能向外拓展的必要条件。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深入到各单位住宅,真正实现建筑智能化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
(5)房地产网站发展迅速。
由于房地产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使其在网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房地产业各界都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或准备建立自己的网站,将网络作为房地产信息的主要渠道。房地产网站建设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市场服务的新模式,建立房地产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引入城市电子地图,实现网上售楼,改变了传统的购房方式。同国外相比,我国房地产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房地产业唯有实现信息化,唯有与网络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网络系统,实现总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平台的整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完整的信息数据,使企业的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建立企业网站,使其向房地产行业和管理信息服务方向转化,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具体管理工作的流程中。以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方针“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推广应用、发展产业、资源共享”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将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全部数字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本企业集团形成一个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专业网络化、数据动态实时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走一条结合自身特点,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房地产信息化产业的振兴之路。
二、企业信息安全防范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相关业务系统等生产经营方面的重要系统投入在线运行,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和机密信息都通过企业内外部网络来传输。这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安全风险和问题。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信息如被非法用户截取,导致泄露企业机密;如被非法篡改,造成数据混乱,信息错误,造成工作失误等。另一方面,病毒感染造成网络通信阻塞,系统数据和文件系统破坏,系统无法提供服务甚至破坏后无法恢复,特别是系统中多年积累的重要数据丢失,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保护企业机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提上了企业的议事日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即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病毒泛滥、黑客入侵、恶意软件、信息失控等复杂的应用环境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保护企业信息和企业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中断、修改和破坏,为企业信息和企业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不可否认。企业信息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首先,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做好安全风险评估。第二,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企业根据自身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步伐,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第
关键词 军工企业 项目管理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军工企业有着两重的属性,它既有普通企业的性质同时又担负着国家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促使项目顺利的完工。在军工企业中实行项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军工企业实行着不同的项目管理,但是市场在发展,企业总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实施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
一、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实施的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军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其他的项目不同的是:在项目确定时需要大量的论证和验证,同时还要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攻关等过程。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验,把具体的方案转化为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在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重点就是要控制好项目的质量,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虽然军工企业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在项目的管理中会更加容易的控制项目的质量,但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军工企业要想实现更加有效的项目管理,就必须要在以WBS编制为中心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的网络技术才能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实行现代化项目管理的途径
目前,许多的军工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上。军工企业要想既参与市场的竞争又能兼顾国家的利益那就要突破传统的限制,就要全面实施现代项目管理制度。
(一)自主创新,加大研发的力度。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大研发的力度,实施自主创新,在军工企业中同样也需要创新。为此军工企业就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精益求精,做到从产品的预测、研发、制造、供应、营销与售后等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创新和精益求精。首先是在研发阶段做好项目的管理,以后的每个阶段都要做到实时的监督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不给问题创造扩大的氛围。比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全面推动、军民互动、跨越发展”的方针,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全面的整合和利用资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企业新产品贡献率超过50%,拥有专利累计超过7000件,专利数量多年稳居中央企业前列。
(二)做好多项目的优化管理。
军工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的开发上往往会遵照生产一代、科研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步骤。但是庞大的军工企业往往会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就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人力和物力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同时管理多个项目,这也是目前众多军工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军工企业可以就多个项目进行合理的分类,实行分类管理。目前比较常用的多项目管理方法是项目成组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成组管理就是将同类项目放在一起实行集中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项目组合管理就是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将所有的生产要素以及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然后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此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优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深入地研究项目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创新贯穿于企业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的项目管理方法,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工产品的质量。项目管理的核心也就是要控制好项目的质量。为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就要从项目的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加强军工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想做好质量管理企业就要首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这既是军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同时也是考核军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加强质量管理中,还要高度的重视技术工作,因为技术工作是提升企业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军工企业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做好产品的创新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信息安全。
作为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军工企业承担着军事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多数的军工企业都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信息的共享。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同时,严格的保密国家的机密信息,确保国家的信息不外泄,这是军工企业的一个责任和使命。信息安全的管理既涉及到技术上的创新,又涉及到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信息安全做的好的话就会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从开始就把信息安全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在涉及公司和国家的机密信息上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并由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实施。同时还与其他的兄弟单位开展了信息的共享和彼此间的合作,利用技术上的创新和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的发展。
三、结束语
军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军工企业就要率先的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从自主创新入手,做好多项目的优化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重点做好质量的管理,严格的保密国家的机密信息。军工企业就要加强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高标准的管理水平来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是军工企业现代化项目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徐凤玉. 军工产品项目管理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2012(35):16-20.
[2]李锋,周传忠.如何提高军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24-27.
关键词:隐患 管理 预警 B/S模式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14-02
虽然近几年事故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隐患信息管理方面,有些单位还是基于手工管理,有些单位虽然已经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缺乏预警的功能,既不能对隐患整改单位进行整改提醒,也不能对实现隐患整改闭合的无纸化管理和远程网上处理。因此,隐患信息管理预警系统进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已成为必然,系统的自动预警功能将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安全隐患的管理水平。
1 系统设计
隐患管理预警系统包括机构管理、隐患信息、统计分析、信息预警和系统维护五个基本模块。机构管理可实现集团各级单位信息的维护;隐患信息主要包括隐患信息管理、隐患信息查询、隐患信息管理(主管部门上报)、隐患信息查询(主管部门上报)、隐患信息(简化)、隐患信息查询(简化)、隐患信息公告、隐患整改延期八部分,隐患信息管理可以实现隐患信息的录入、导入、导出、修改、审批、提交、退回、打印等功能;隐患信息查询可以实现隐患信息的查询、查看办理进度、导出、打印等功能;隐患信息公告可以对公告信息进行维护、查询、导出、打印等功能;隐患整改延期可以实现需要延期整改隐患的审批和管理工作;统计分析主要包括隐患信息统计和隐患信息分析两部分,隐患信息统计可以实现按不同条件进行隐患信息的统计、导出、打印等功能;隐患信息分析可以实现按不同指定条件进行隐患信息的图形分析。信息预警主要包括提醒设置和短信发送设置两部分。
隐患管理预警系统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B/S计算模式,数据库既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采用分布式管理,以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业,这种开发模式可以使系统的后续维护工作非常简单,系统升级方便,运行成本低廉。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及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办公,降低安全管理的办公成本;更重要的还在于对隐患管理工作的预警功能将极大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将众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如隐患整改的预警功能,将在隐患到期不能整改完成之际,向有关责任人员和领导进行系统报警和短信报警,以提醒领导和相关人员采取对策。
2 系统开发的目标
(1)鹤煤集团隐患信息管理的实际,规范了隐患信息闭环管理的标准流程,制订了隐患信息闭环管理的简化流程、业务主管科室隐患管理流程以及延期整改隐患信息闭环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了隐患信息管理。(2)的系统包括机构管理、隐患信息、统计分析、信息预警和系统管理五个基本模块。机构管理可实现集团各级单位信息的维护。(3)系统中用户分六级管理,即普通用户、隐患信息录入、区队管理员、矿级管理员、局级管理员和局级用户,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数据一旦提交就不能自由修改与删除,必须向上级用户申请,批准后方可修改,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4)完成系统使用说明书和研究报告。(5)已经对各矿的用户进行了两次培训。
3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在隐患信息处理流程方面,建立了规范的隐患信息处理流程,包括标准的隐患信息处理流程、简化的隐患信息处理流程、主管科室隐患信息处理流程和延期整改隐患信息处理流程。(2)在隐患信息预警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级别隐患信息的系统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隐患整改到期不能完成的进行系统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还可以实现整改到期前一定时间系统提醒和手机短信提醒。(3)在信息安全方面,各级用户(局级管理员除外)一旦提交数据后,就不能再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若需要修改则必须向上一级用户申请,上级用户退回后方可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除此之外,用户名和密码验证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4)在权限管理方面,支持任意多级部门/成员单位模式,灵活定义角色权限,管理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用户的权限。(5)隐患管理预警系统为B/S模式,服务器端数据库为SQL-SERVER2008,实行集团公司、矿井和区队三级管理模式,每级管理员只能看到本单位的数据。
4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该项目以系统工程的思想为主线,充分利用安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根据鹤煤集团现有的隐患管理模式,构建隐患管理的标准化闭环处理流程,开发隐患管理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构管理、隐患信息、统计分析、信息预警和系统维护五个子系统。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浏览器(Browser)/Web服务器(Web Server)计算模式建立了功能强大的隐患管理预警信息系统,为推进和加快煤矿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企业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坚持持续改进,努力实现管理创新,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提供了技术保证,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煤炭企业全面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5 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我国煤矿隐患管理工作中,可以极大提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现已在鹤煤集团全面得到推广应用。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隐患管理预警系统的成功开发并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隐患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和随时随地上网办公,降低隐患管理的办公成本,更重要的还在于对隐患管理工作的预警功能,如整改到期前对责任单位的提醒、到期不能完成整改对相关领导的系统预警和短信预警、重复隐患的自动预警等,可以提醒领导和相关人员采取对策,将众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史建江,王利娟,张牧笛,等.淮北矿业集团安全隐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2005(z1):166-168
[2] 隐患管理与预警信息平台gkls078362[Z].深圳市科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9.
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便利条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当我们关注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管理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电子商务系统自身特点及运作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主体,研究和制定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对企业有效防范风险,安全成功实施电子商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新挑战
1、业务流程的转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各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减少或合并流程中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企业资源的系统配置和信息共享。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打破了凭证--帐薄--报表的传统业务流程,使会计帐簿体系这个主要甚至唯一的控制方式受到影响,原有的基于手工作业流程中有利于控制的重复环节将消失,这个变化必然对企业内部的整体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电子商务系统通过整合从采购到付款、网上订单的获取到发票的开出等不同职能部门的业务,形成了集中、单一的数据库,简化和压缩了过去跨部门的审批流程。在这种情况下,手工环境中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在电子商务系统引入后消失了。且过去基于文件审批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法适应电子商务基于流程的管理需要。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化了企业内部整体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这样一来内部控制风险体系必将呈现新的特征。
2、无纸化交易过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实现交易过程的无纸化,即完全数字化,缺乏交易处理痕迹。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不论处理网上定单,还是处理内部会计数据,或修改不正确的数据,都可以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其原有的重要控制特征彻底消失,给控制带来一定难度,使数据的真实性令人担忧。并且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往往为了增强系统的可用性,而添加部分“撤销功能”,这种无痕迹的撤销,也不利于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同时也削弱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另外,作为数字化的企业信息,其保存、修改、删除都可以不留痕迹,这都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
3、不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从管理体系上看,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是为营运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从公司治理层面看,该定义明确地强调了高层管理者(董事会、总经理)对内部控制制定与实施的作用。换句话说,内部控制的风险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完善电子商务的运作思想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内外部人员之间能平等、动态的进行合作和沟通。在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中,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企业内部等级呈金字塔式,自上而下非常明显,企业上层一般先将工作分解成过程,然后通过行政指令分配和控制。而在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管理扁平化成为可能,领导不再是组织等级的上层,而成为行动的核心,此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再是更多地基于权力的需要,而是基于信息的科学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如果企业领导层不能很好地认识这种转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另外,由于电子商务基于网络系统的特点,信息的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电子商务成败,而目前,较多企业尚未把信息安全放到较高层次去认识,在企业中不设电子商务岗位、不设专门的信息和安全主管,以致于不能及时防范信息安全问题,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4、技术水平与道德水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需要员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一方面,由于员工的技术水平不高,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将访问权限泄露或开放给不应该拥有访问权限的个人或团体,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遭到破坏的风险,缺乏对这类用户权限的有效控制,会降低那些敏感交易的安全性。不道德的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如黑客),对会计数据非授权的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对内部控制造成影响。在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中,要求会计系统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而开放与共享的程度越深,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通过公用通讯线路干预系统的机会就越大,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多。黑客那种有意图、有目的的攻击行为将给企业集团带来巨大的伤害,严重威胁着企业集团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从而增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另外,传统纸质文档手工录入会计凭证的方式转变成电子文档自动录入的方式,弱化了凭证相互之间的证明性、勾稽性控制,使得手工环境下某些有效的相互制衡措施失效,给某些不法之徒“无痕迹”篡改会计事项以可乘之机,大大加深了内部控制的难度和深度。
5、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相关硬件设备故障问题,特别是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故障,影响电子商务系统甚至使系统瘫痪,造成数据破坏或丢失,使内部控制程序失去作用。软件方面,首先是网络运行平台问题,选择不适用的、盗版的网络操作系统,使电子商务运行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是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问题,涉及软件功能与企业需求的切合度、系统的集成性、软件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对数据的支持程度等,给内部控制带来新的潜在的风险。同时,过分信赖系统的数字化集中存储方式,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消失,导致信息系统本身比较脆弱,也给内部控制增加了难题。另外,内部控制对程序的依赖性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实施电子商务后,企业的运作更加依赖于系统程序,很多内部控制功能包含在应用程序中,使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若程序发生错误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平台,为电子商务提供基础服务,但却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这就使得电子商务活动处在不安全、不稳定的环境中,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转变管理观念,建立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
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企业管理观念的根本变革,其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是正确的指导思想、合适的软件与有效的实施方法。企业最高决策层人员要深入了解完善的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明确管理转变的思路,建立一支善于开拓思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且有电子商务实施经验、了解系统实施规律的高素质实施队伍;企业普通员工要积极参与整个实施过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应设立CSO(首席安全官,Chief Security Officer),并确立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在病毒或攻击等不安定因素发生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在很多公司,CSO,也可以被称为CISO(首席信息安全官,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的缩写)或者ISO(信息安全官,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的缩写),这是有别于CIO(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的独特之处。 在电子商务企业中,CSO不仅要处理信息技术,而且要承担全部的安全职责,需要与执行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来共同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首席安全官需要具备熟练的交流、谈判以及领导技能,还应掌握信息技术和安全硬件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2、建立企业安全网络系统,加强系统工作环境控制
根据COSO报告,传统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是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安全关系企业的存亡,而上述传统控制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应增加并作为首位的控制目标是“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其具体表现为满足下列要求:第一,对电子商务的质量及安全要求,包括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第二,对电子商务的经营性要求,包括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信息的可靠性和法令的遵循。为保证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应贯穿于从规划和组织阶段、获得和建设阶段、交付和运营阶段,到监督阶段等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全过程之中。为保证系统安全,企业应该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来保证网络安全,比如运行专用的网管软件进行网络监控、采用专用内容过滤技术阻止各种恶意内容的入侵,限制来路不明的软件在系统主机上安装等,最大程度地控制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带来的风险。
企业应加强从员工、部门、企业到Internet平台的多级信息安全控制,强化企业信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员工的工作站,应安装GHOST或还原系统,实现备份与恢复系统,保证工作站的运行;企业局域网,应强化服务器管理,保证服务功能;互联网接入,应通过服务器,实现上网,并严格设置防火墙系统(Firewall)、入侵检测系统(IDS)、防病毒系统,以防止内外网络攻击及病毒破坏。同时,企业应建立信息中心,强化其地位和作用,负责企业数据的全面管理。
3、加强网内信息交流与网上交易管理,严格业务流程控制
企业应根据电子商务特点,从整体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控制业务流程;通过风险评估手段确定企业关键的业务流程;确保整个流程中存在恰当的制衡点;设立敏感业务交易访问限制等,并定期对基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存在足够的有效控制,以降低由于电子商务系统的使用而带来的业务风险。
在企业内部网信息交流方面,应强化信息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由于具体数据的处理由系统事先设计的模块自动核算,一般来说只要软件运行正常就不会出现差错,所以控制重点是输入和输出的控制。输入是系统的主要信息入口,也是出错的主要环节。输入控制的重点在于对输入过程的控制,最重要的是完整性控制,可通过设置各种约束条件的检验来加以控制,如试算平衡控制,对每笔分录和借贷力进行平衡校验,防止输入金额出错。输出控制最重要的目标是保证各种输出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可以通过权限控制、记录登记操作等实现。
在网上交易信息管理方面,应重点审核网上订单等外来数据,及时分析订单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进行订单的筛拣,合法有效的及时审核通过,无效及恶意的及时废弃。
4、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与教育,强化权限控制
电子商务系统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止人为误操作风险。培养员工的信息安全观念,进行信息安全控制的再教育,使员工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能依据企业集团的信息安全方针进行信息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同时对硬件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强化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内部人员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权限控制始于系统初始设置阶段,即通过系统管理员或系统维护员对工作人员、工作范围等进行设置,输入相关的数据;每个岗位人员采用口令或密码按照所授子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同时由于系统维护人员能直接接触会计数据库、会计软件和熟悉信息系统技术的关键人员,他们的有意作案或无意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影响很难估量,所以必须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他们。有系统管理员或工作人员调离本单位,应及时修改系统相关安全参数,设置新的系统口令或密码,以防恶意破坏或泄密。
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包括显性信息资源和隐性信息资源,显性的信息资源必须做到透明、实效,一方面它为部门实施管理行为;另一方面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透明是指政府部门出台的每项管理措施,都必须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体现出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实效是指政府部门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能及时高效地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人民公仆”的风范。实现的方式要主要有几种:
(1)统筹规划、加强行政领导力度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因此,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协调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行政领导的力度,坚持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要求各政府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和服务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且互相连通,从而构建完整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政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促进资源开发,提高政府信息使用价值。
(2)加强共享数据库建设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相对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货”等现象,许多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甚至是“死库”,一些电子政务关键业务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从而造成了许多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了电子政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建库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3)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奖励补偿机制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利政府开展工作,但其建设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在各个政府部门间是不会一样的,中间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将使得信息提供部门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信息维护质量下滑,甚至会发生系统瘫痪的现象。因此,建立奖励补偿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经济和行政进行奖励,并且把绩效考核机制结合起来,从而激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建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积极性。
(4)加强立法,健全法律法规
通过对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分析不难看出:政策、纲要和法律法规是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实施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立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信息自由方面的立法,既要保证公民知晓政府信息的权利和政府对信息公开的义务,又要采用法律手段促进各部门加强政务信息的公开,避免有些部门将信息资源作为“私有财产”的谋利行为,从而为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铺平道路。
(5)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才的培养别要注重公务员素质及其相应收集、整理、分析、重组信息资源能力的提高,要求他们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
(6)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系统 信息化建设 协同办公
1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每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集团型机构而言,如何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般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集团型机构的应用需求,因为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大型集团型机构有以下特点:
(1)集团机构内办公层次较多,总部下设多个部门或下属机构,甚至这些下属子机构也有多个部门或分支机构,集团机构和下属单位跨地域分布。
(2)企业规模大,业务范围广,下属单位的业务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生产型、销售型、研究型、服务型等,各下属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即有联系又相对独立。
(3)人员众多,人员情况各异,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4)在集团企业中已经有一支拥有多年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经验,比较成型的信息系统维护队伍,具备一定的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
(5)企业中运行着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中保存着大量数据,系统中的信息对于企业业务运行和领导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2 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分析
基于对协同办公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对集团型机构协同办公需求的充分理解,设计的集团型机构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解决了企业的应用管理问题,为企业建立统一的信息访问和管理平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有效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完备的方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服务支持。同时,系统具有卓越的扩展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随需应变的扩展。以更加有力的支持公司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现代办公自动化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实行企业经营业务、办公业务流程优化,使办公自动化系统所依赖的企业环境有明显改善。
(2)系统覆盖范围:横向覆盖公司内各部门,纵向覆盖各下属公司。建立一个友好的、多功能的、全方位的网络环境下愉快的桌面办公环境,解决领导间、部门间的协同工作以及上下级之间请求、批复等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信息传递。
(3)信息资源化: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实现文档共享数据库的分布式统一管理。逐步消除各文档数据库间无法共享信息的“信息孤岛”现象。
(4)传输网络化:充分发挥已有网络的潜力,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内部网,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快速传播。
(5)决策科学化:通过办公系统,将企业内各专业业务系统的信息集成,经过统计分析,将各种信息直观地呈现在各级领导面前,为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6)建立一个易维护、易二次开发、易扩展的系统,尽可能地降低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3 集团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3.1 集团型办公系统的体系架构
集团型企业拥有数量较多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地点, 散布在全国不同地点的分支机构之间,都需要通过办公系统来实现内部行政事务处理、业务处理以及相互间信息传递的功能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协同办公系统,在用户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系统受到服务器性能及系统软件性能的制约,单服务器、集中式部署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公司化用户的需要。而基于多服务器、多应用的体系架构的协同办公系统,解决了大型企业在实施协同办公系统时经常遇到的如下问题:
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人员的调整以及业务内容的改变,都会引起办公系统中功能的拆分、迁移、重组。协同办公系统应该能够对这种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通过简单的配置而不是复杂的代码编写,实现对变化的支持。性能再高的服务器也难以独立支撑庞大的应用,也会有瓶颈出现,所以集团化协同办公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分布式体系架构具有“随需应变”的能力,支持应用的无限拆离,这样在服务器选型上只需要服务器性能能够满足当前阶段 OA 应用和用户使用就可以,在未来系统扩展的时候再添置性能满足扩展需要的服务器即可,将应用分拆在几个服务器上,这样既满足系统更长远扩展的需要,也保证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3.2 实现快速部署、快速扩展,适应企业推广要求
随着企业的发展,其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会发生变化,在信息化方面,信息系统的容量,用户数,服务器配置,都会随着公司业务量和人数、技术的更新而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发生以后,为了让公司的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公司服务,需要在保护已有投资、减少新预算的情况下,保证公司的 IT 应用系统在部署上不断适应公司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这样,要求公司的 IT 应用系统在部署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大型企业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管理方法千差万别。作为管理工具的办公系统需要具有灵活的调整能力,适应不同的管理需求。需要协同办公系统具有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特点,可以为不同的办公应用指定不同的应用管理员,同时一个应用中的不同功能模块也可以分别设置各自的模块管理员,可以将系统配置与管理工作分布到各个业务单元中进行,从而大大提升系统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效率。
办公系统具有的“随需应变”的部署和管理能力,能够全方位的适应大型企业经营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业务动态调整的特点,从而帮助集团及下属单位达到节省实施成本、降低维护费用、保护前期投资以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
3.3 对业务流程进行图形化定制管理
系统提供先进的工作流管理平台,工作流平台具有技术领先、定制灵活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系统结构和系统扩展性,能够灵活定义业务审批流程,能够处理基于表单的业务流程,能够灵活定义工作角色,管理角色与业务审批流程、角色与用户之间的 关系,从而能够实现业务流程在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普遍适用性,并可将审批流程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使用部门及下属单位,提升流程适应企业业务变化的能力,降低信息部门维护负担。
流程定义工具中提供了会签、流程嵌套、多选一流程等功能的支持,可以根据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中对流程的要求,定义出应用到业务中的工作流。支持驳回上一环节、驳回到指定环节、撤回到上一环节、文书任意撤转、发文撤回等异常处理能力。多人并发处理时支持文件锁定功能。
3.4 灵活应对组织机构、业务模式的变化
该模块用于对公司内所有部门(中心)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编码管理和维护。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本模块新建或修改相应的组织信息,这样,即使公司内的组织单位发生了调整或增减,系统均能够通过简单地调整来适应这样的变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适应能力。
组织机构的迁移功能,可以充分满足集团型企业组织机构不断调整变化的要求,大大提升了OA系统的适应能力,管理员通过本系统进行对整个公司的组织机构、人员职务、用户信息等的管理和维护,实现对系统用户合理分类管理。用户是机构的核心,支持添加、 删除和修改人员信息,同时可以对个人设置权限,同时支持通过鼠标选择用户的隶属部门,系统自动变更其所属的组织结构树等功能。
3.5 全面安全设计,使系统具有高级别的安全性
在系统设计和部署过程中,确保应用和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保证内外网之间数据传递的有效安全防护;针对不同密级的数据和文件,提供分等级管理的手段;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加密。
办公自动化系统属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它对所有信息使用者的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采用技术和行政措施手段有效阻止一切越权使用行为。具体来讲,系统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采用应用开发平台提供优秀的安全机制,它提供了验证、存取控制、字段级加密安全措施,系统采用身份验证来保证用户和服务器、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2)用户注册一天后,系统检测到用户的密码为初始密码后,自动修改为任意值,并定期发送修改密码通知,保障了OA用户的信息安全。
3.6 基于 Web 浏览器的访问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的体系架构已经逐渐成为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默认标准,系统支持主流的浏览器,如 IE 、Netscape、Firefox 等;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机构将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更符合大多 数人的使用习惯,有效地支持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
大幅度降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经常由于误操作导致的系统不稳定使系统维护人员在较长的时间里疲于奔命;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由于系统的应用通过应用服务器的解释在服务器端进行统一,因而可以远程维护客户的大部分需求,从而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更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由于 Internet 的普及,人们以及习惯于使用浏览器进行上网浏览。我们在日常办公系统中采用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将使得系统的用户能够轻松地进行办公系统的使用和操作,而无需去学习和掌握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的 Lotus Notes 客户端的使用。
3.7 卓越的系统性能才能保证系统的高效办公支持
大型企业的员工数量通常较多,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办公系统内有大量的注册用户。企业分支机构众多,各分支机构都会有自己的管理机关,从而导致活跃用户总量非常庞大。
大规模用户使用协同办公系统,系统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性能需要从系统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平台设置及应用程序等各方面对系统优化配置上,只要保证了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访问的优异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大用户并发的企业日常办公的不间断运行。
作为企业级应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除了要具备完善的功能外,还要有良好的性能。目前我公司用户注册数已达2530余人,使用管理流程近260个,每日访问量约1700次/天,并行用户数达400余人,整个系统由中心节点和多个终端用户组成。办公系统部署2台服务器,分别是OA应用、OA邮件系统,同时将2台服务器连接盘阵系统,并通过HA部署成双机互备实现高可用。
3.8 全面支持移动办公,方便异地办公
在公司的办公系统中,很多的文件或报告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及时的审查和批示,各级领导也需要及时掌握企业实时的生产经营情况。但是,如果对于经常出差在外的领导和员工,以及各下属单位来说,他们不能在单位办公,这样会造成大量需要处理的文件堆积,严重影响了管理业务的效率,有些时候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两种技术实现领导出差和下属单位人员的异地办公工作的需要,出差人员可以通过安全加密的VPN通道访问进入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访问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样很好的支持移动用户随时随地接入公司内部网络、安全高效的移动办公。
4 系统的功能
神东电力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处理企业具体的各项办公业务,其功能涵盖了个人事务、个人邮箱、公文管理、办公信息、公共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对各项功能作简单的描述:
(1)个人邮箱:包括邮件的收发管理。是公司内部使用最广的文件传输工具。
(2)个人事务:完成各级管理者个人的日常事务处理工作。主要有领导交办、委托办理、个人设置、传真信箱等。
(3)办公信息:行政办公方面的工作。主要功能有领导日程、工作平台、文档中心、督察督办、工作计划等。
(4)公文管理:使用系统公文管理模块, 通过管理流程可以完成工作计划、方针目标、反馈信息的编制、审核、批准、下发等工作。主要功能有发文管理、收文管理、会议纪要、签报管理、公文统计等。
(5)公共信息:公共使用及阅览的公用平台。主要功能有常用资料、常用信息、培训资料、信息报送平台、公共通讯录、沟通平台等。
(6)综合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审批。主要有:出差审批、辞职流程、请假审批、企业年金支取审批、医疗保险住(转)院审批表、例外报表材料报送审批。
财务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方 面的审批。主要有:个人借款审批、客饭审批、零星费用审批、住房公积金支取审批。
培训管理:公司培训管理涉及到的审批。主要有:公司培训审批、培训教材需求审批、外出培训审批、学历教育申请、资质资格培训申请。
招投标管理:公司招标项目的合同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管理。主要有:合同管理、招标管理、招标项目登记、招标台帐管理。
行政管理:公司行政管理方面涉及到的审批。主要有:固定资产审批、接待管理、用印审批、综合报表管理等。
(7)电子期刊:电子期刊将在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系统中定期生成企业内部电子刊物,整个电子刊物的浏览和管理都能够基于浏览器。电子类的读物,主要有决策参考、安全简报。
(8)系统设置:对整个OA系统各个模块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本模块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限操作。由于该系统是对收发文的全过程通过角色、权限进行控制, 对查询文档资料也要通过角色分级浏览等。所以需要用系统设置来注册、管理用户,并分配用户相应的角色或权限, 建立用户组, 定制公司及各部门、各下属单位公文,定制网上流转所需的各类管理流程。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构建一个实用、高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的协作和流程的管控。通过系统的实施与应用,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撑。改进目前的管理与决策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ERP
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屏障,让全球企业间的信息零距离成为可能。由于经济全球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以客户为中心,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制造业发展的基本动向。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对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良好的计划和控制,并进行有效、充分的应用。信息化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可以提供企业整体解决方案,是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手段,使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所重视,它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管理措施。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的ERP,引发了企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变革,也势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历史上著名的“安然事件”。
众所周知,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1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使安然公司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安然、世通等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美国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公司造假行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法案中对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与责任。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公司管理层责任(如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等),要求管理层及时评估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告,尤其是对股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同时,加大对公司管理层及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
2.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及监督。法案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上市公司审计、审计师定期轮换、全面修订会计准则、制订关于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标准并独立负责审计师的提名、对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进行限制等。
从世界各国的内部控制发展来看:在欧盟,随着统一市场的建立和资本流动的加速,要求改善市场效率和有效性的呼声不断高涨,促使欧盟进一步关注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并在其改革白皮书中予以确认;根据伦敦股票交易所制定的《联合规则》,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了《内部控制―关于“联合规则”的董事指南》;法国商法和金融证券法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作出规定,金融银行委员会条例对信贷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提出明确要求,金融市场管理局还制定《内部控制条例―参考框架》予以推广;日本于2006年6月颁布了《金融机构与交易法》,日本金融服务局随后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与审计准则》和《评估与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应用准则》。
中国的内控体系吸收了世界各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在内控的目标、原则、要素和组织实施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若干重大创新。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这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大举措。
二、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的联系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制定,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题,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内部控制与信息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化表面上看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但究其实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鉴于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基本规范将信息化控制列入“总则”,以提升信息化在内控实施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来改造自己的业务与流程的过程。这种转化或改造过程既包括运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分享和合作过程,也包括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改造企业内部单个工作内容的过程。它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科学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并促使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战略、技术、客户、运作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能力组成。信息化则是提供了在网络时代如何将这些能力转化为企业效益的先进手段,而信息系统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和行业最佳实践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系统,从而保证企业长期的利益。
三、企业资源计划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变革过程的管理,旨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运作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对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建立的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资源和企业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以降低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风险,使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上的投资能够取得最大收益。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计算机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于1990年提出的。ERP是目前最典型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内外集成、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应用间的同步(协同)。它是以顾客需求驱动的、面向企业或制造单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在系统设计中可集成某些管理思想和内容,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是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种先进工具。
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ERP的管理理念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而ERP作为信息系统,是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的,内部控制过程和ERP系统的实施与运行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效果是实现功能集成和精确控制的有机统一,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
1.ERP改善了企业的控制环境:能改变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实行的是流程化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引入全面现代管理技术,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可大大拓展其管理幅度,使企业上层与基层之间可以更准确、更及时和全面地实现信息沟通;
2.ERP对人为干扰的克服: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ERP优化了控制技术:系统下建立了严格的授权责任体系,根据公司组织结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设置每位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及信息的查询权限,保证公司的各项业务均是由被批准或授权的员工执行;
4.ERP使信息和沟通更加便利:高层的决策指令可被准确、快速、详细地传达给下一级执行人员,可从系统上了解决策执行的过程及结果,避免了人为信息传递的滞后造成的损失。
ERP的推行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又给内部控制带来了风险:
1.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风险:ERP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基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管理模式的变革会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风险;
2.数据管理风险:操作系统权限、网络设备权限、应用系统功能权限、数据访问权限、病毒的预防、非法入侵的监控、数据安全备份与存档、系统管理员的监督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使系统在安全设计上存在漏洞和缺陷,最终将导致系统的瘫痪;
3.业务流程风险:业务流程的转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大,它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基于ERP系统的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审核;
4.人员道德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员对数据非授权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ERP系统的管理模式必然要求系统的进一步开放和数据共享,而开放和共享的程度越大,操作人员和信息使用者通过公用通讯线路干预系统的机会越大,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多。
四、完善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ERP对内部控的促进作用,降低ERP的推行对内部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价,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使各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2.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清晰的信息安全指导方针,使员工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能依据企业的信息安全方针进行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
3.完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建立系统之间的自动更新功能;
4.数据资源安全控制,限制合法获取数据资源的范围,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
5.授权审批控制,通过流程控制来实现。严格按照职责不相容的原则授权,设置每个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及对信息的查询范围,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履行岗位职责时所发生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错弊的可能性;
6.加强对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核,从数据的初始录入进行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
7.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五、结论
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已基本度过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应用普及阶段。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实质,重视企业信息化的作用,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同时,重视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完善,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2010.
[2]薛祖云.企业信息化与内部控制[M].
[3]王鲁滨.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实务.案例[M].
[4]李建军.ERP系统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J].西部财会,2006,4.
[5]杨晓燕,申玲.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系统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2007,9.
这是中国品牌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上面的第二次集体亮相,本次评选以“品牌源于创新”为主题,以企业的研发实力为主要评选条件,再一次集中向全球展现了中国消费电子军团的实力,不仅得到了CES大展的关注,更将会成为中国消费军团布局2008年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本期我们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特别聚焦获奖的10大品牌的领军人物,共同分享、探讨消费电子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和全球化战略,为把中田的消费电子产业做到更大更强,让中国品牌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真正成为主流在品牌而努力。
打造世界级品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专访 周 云
海尔作为最早走上国际化道路的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进步,已经越来越具备一个国际化大跨国公司的风采。作为海尔这艘航母的总舵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向《TWICE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讲述了海尔持续打造世界级品牌的坚实历程。
目前,海尔产品已顺利人驻美国排名前10大的连锁集团,而且海尔进入的是大连锁的全球采购系统,并获得。最佳供货商”、“免检供货商资格”等荣誉,这意味着海尔已经走进美国主流市场。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美50多个州拥有国际化服务中心,并开通了免费热线电话。
张瑞敏先生介绍说,在进入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海尔遵循了“先难后易”、“先有市场,后有工厂”以及全球化品牌战略,成功实现产品,资本和品牌走出去的目标。从进入美国之初的单产品、缝隙产品,到独立式酒柜、青蛙王子孩童电视等有着差异化卖点的产品群,海尔的主流产品逐渐具有了不错的竞争力,进入了美国SEARS/Lowe’s/HOME DEPOT/Best buy/PC-RICHARD/Wal-Mart/Sam’s/Costco/Brand smart/Target等大渠道,同时获得了渠道的赞誉和信赖,成功地由缝隙渠道转向了主流渠道,同时也由边缘品牌向主流品牌转化。
海尔在国际化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的包容性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给用户带来价值和利益,给客户带来利润,然后才有职工的收入和企业的发展。在进行美国本土化的推进过程中,海尔提出了“融资、融智,容文化,创本土化知名品牌”的创新做法,设计、营销人员都聘用当地人才,在美国洛杉矶、意大利米兰,日本东京等地设立了8个设计分公司,在海尔整个北美团队中,95%使用的是当地的经理人。这一系列举措加快并强化了海尔的北美本地化进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2006年4月,海尔正式成为NBA战略合作伙伴,成为第一个赞助NBA的全球家电品牌,加快了成为美国主流品牌的步伐。海尔可以运用NBA在美国及中国的一系列市场行销资产、媒体平台及活动项目展示海尔的创新科技。NBA也会通过其广大的媒体资产展示海尔最先进的产品。海尔会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营销战略指导下,继续与当地主流文化结合,以端到端的营销流程为指引,实施主流文化营销。
海尔在北美的目标首先是要成为消费类电子的主流品牌。成为市场的主流竞争者。海尔专门针对北美市场规划了全新的电子产品,具备WI-FI无线下载功能的音乐和视频播放器。是和美国AOL合作推出的新一代音乐播放设备。目前正在和亚马逊进行全力合作,并拟联合推出第一代产品。在CES展上。海尔推出的宝蓝高端系列T系列、K系列产品,是海尔彩电陆续在德国柏林IFA展、广交会、香港电子展上推出的新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者需求开发,可以满足美国市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海尔目前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到2006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34项)。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海尔在北美的渠道主要集中在高端的专业性渠道,目前,海尔已经与美国TOPIO的大渠道进行了战略合作,同时获得者某大渠道“最佳供应商”奖项。未来,海尔将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寻找那些与海尔战略相同的渠道商和经销商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同时,专业电子连锁也是海尔下一步要重点发展的合作渠道。
随着国际化的道路越走越扎实,海尔也已经正在逐步成为真正的世界级消费电子品牌,相信随着更多富有特色的优质产品的推出和卓有成效的市场推广策略的实施,海尔的品牌建设会越来越好,成为一流世界品牌指日可待。
联想国际化初战告捷――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 李曼雷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联想秉承全球资源配置摸式构建全球竞争力。这种模式将企业的核心功能,包括管理、运营、工艺和生产等环节,集成到任何能拥有最佳资源、人才,能创造出最佳创意和效率的地区,从而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价值链上的优势,打造最佳流程,并以IT系统及其固化。形成创新业务模式,构建联想独特的竞争优势。
依托全球研发资源,持续创新
秉承全球资源配置模式,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以中、美、日三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三地优势互补。组成了新联想最具创新精神和效率的研发团队,为联想不断创造出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在高性能计算方面,联想2007年进一步推动了高性能计算产品的产业化。联想高性能计算机广泛服务于数十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行业。在3C(电脑、家电、通讯)融合的核心技术领域,联想历经5年自主研发,2007年1月成功推出实时多媒体协同技术,实现了PC的人机交互与计算分离,将对未来3C融合的发展态势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与各业务间紧密协同、高效创新的链接机制,正在为联想不断创造出全球领先的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让联想走在世界PC产业的最前沿。
体育营销,打造金球品牌
打造全球品牌,是联想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创新的体育营销,已成为联想国际品牌战略的核心途径。联想的体育营销实践,贯彻“以奥运为主线,以特定赛事为补充” 的方针,结合各地区的情况,携手奥运会、NBA和F1等顶级赛事,推行全球冠军计划,使体育成为品牌与目标受众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从而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促进业务增长。在奥运营销方面,联想在全球签约了一系列的世界级体坛明星作为联想的代言人,通过他们不断超越的形象,将不断探索的奥运精神融想品牌内核之中。
在联想全球整合和拓展的过程中,强大的文化是不容忽视的基础。整合了IBM全球Pc业务的联想,已经形成一个共同的、明确的文化框架――“联想新文化”,
联想的核心价值观是联想新文化框架的基础,这一价值观包括以下四条:第一,成就客户。做任何事情都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心,致力于让每一位客户都获得满意和成功。第二。联想提倡创业创新。追求对客户和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效地推动其实现,这意味着要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产品。第三,诚信正直,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最后,讲求多元共赢,倡导互相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联想的文化。
大中华区三大战略助力全球拓展
根深方能叶茂。联想在全球放手攻城略地,得益于大中华区作为大本营的稳定支持。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表示,“大中华区将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要成为全球增长的营业利润和现金流的支柱;二是承担支持在中国创造的双业务模式向海外复制的任务,三是为全球输送管理精英。”
首先,作为联想全球增长的营业利润和现金流的支柱,大中华区每个财季为集团贡献约40%的营业额和近60%的利润。作为联想全球的增长引擎,在业绩处于高点的情况下,营业额实现了连续两个财季近30%的增长。
其次,联想大中华区还承担支持在中国创造的双业务模式向海外复制的任务。联想大中华区通过运营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PC行业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一方面要为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适应PC行业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高效运营的规律。强大的双业务模式增强了联想在中国的竞争力,并为在海外市场的复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联想在大中华区开创性地将双模式进一步深化为两大类、四小类,即将交易型模式面对的消费类客户进一步细分为零散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而将关系型模式面对的大客户分细分为全球大客户和本地大客户,并通过全价值链创新构建独立运作体系,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的需求。
第三,大中华区还为联想全球提供了超过60名来自大中华区的管理精英,直接助力全球拓展。2007年10月,为了将大中华区的经验尽快推广到其他地区,具有与中国类似的市场背景和消费特点,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格鲁吉亚六个独联体国家构成的联想俄罗斯区,正式划归大中华区。大中华区正以更强劲的姿态,出现在全球舞台上。
销售选择多渠道 循序渐进树品牌 访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 武志勇
随着海信国际化步伐不断前进,海信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的快速发展。
周厚健告诉《TWICE CHINA》记者,海信目前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以平板电视(LCD TV和PDPTV)为主。与此同时,海信正在考虑如何将IPTV切入美国市场,并拓宽目前产品的长度和深度,并做到精耕北美市场。
海信将依靠目前已建立的北美研发团队和市场营销团队,在未来不断为北美消费者提供更多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产品,使海信更加顺畅地将自己融合到北美市场当中。
多渠道选择 形象稳中有升
周厚健提到,海信的国际营销业务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海外销售稳定增长。2006年海外销售达到7亿美元,2007年预计可达10亿美元:拥有南非、匈牙利,法国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南非、美国和荷兰建设有4个海外研发中心;在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贸易代表处和销售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已经覆盖欧洲,北美、澳洲、北非等全球主要市场,海信产品已经远销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周厚健在谈到北美市场时表示,海信产品在北美市场主要通过主流的电器连锁商、综合大卖场以及品牌经营的市场运营商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双方本着合作互利、共同提高的原则,建立了坚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海信也将在渠道上进行多方位配合,从产品定制,销售推广,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上进行无缝对接,共同开展市场销售。
此外,海信的产品将通过适度的渗透和适当的市场推广计划,循序渐进地建设和提升海信品牌在北美消费则心目中的形象。
周厚健还行记者透露了未来两年海信海外市场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海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产品和服务的收入比重将占到集团总销售收入的40%。海信的电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冰箱产品将达到全球第三,空调产品力争全球第四的位置。
市场不同,不会照搬中国模式
在中国市场,海信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当然也离不开一套成功的营销和管理模式。那么,海信是否会将这些成功的模式照搬到海外市场的销售和管理当中那?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周厚健认为,国内外市场毕竟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国内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但却是不能完全照搬到国际市场上的。
海信会将国内成功的经验有选择地、适当地应用在开拓海外市场中。中国市场的经验是海信逐渐摸索出来的,是在不断的积累中成型的,也是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成长的。国内外市场毕竟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国内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但却是不能完全照搬到国际市场上的。
我们会根据国际市场不同的环境和情况,逐步推进创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的本地化,同时以研发本地化带动全球研发进程和发展。为海信的国际竞争力加固根基。
周厚健还谈到,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产品将走中高端市场战略,避免低质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因为各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有所不同,所以海信品牌的发展情况也各有不同。
消费电子弄潮:国际聚光灯下的“中国创造” ――访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陆致成
1月7日,200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同方携新品Limepc方亮相便震撼全场,受到现场来宾的积极关注。
1月9日,《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在米高梅酒店了被誉为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奥斯卡的“2006-2007年十大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同方被授予此项殊荣。
1月12日,由清华同方自主研发的Limepc已获得了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意向定单,引发了 媒体与渠道商的关注,海外媒体争相报道,并对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崛起也给予了极高评价:“凭借高效的软硬件设备,这款东方来的Limepc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清华同方虽然数日内捷报频传。但在接受《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采访时,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仍然不改儒雅平和的大家风范,微笑着说:“消费电子行业的两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标准和专利,同方会坚持自主研发,继续走这十年的路!”
持续创新的PC产业
消费者对“清华同方”品牌的认知源于同方消费电子领域的第一张王牌――PC产品,“清华同方”的PC稳居中国三甲、世界十强之列。一直担当着同方在消费电子品牌领域的代言角色。依托自主创新的TST安全技术平台,同方PC成为业界领先的安全电脑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该技术平台是以安全芯片为核心,集成了指纹识别,文档加密,个人密盘、授权密网、加密备份、木马防护,系统急救、在线杀毒等十余项安全功能,能够为使用者构筑起周密的安全保障。
过去几年中,同方计算机凭借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产品线已涵盖台式PC、笔记本电脑、高性能产品、数码及计算机外设产品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国内首款双核笔记本电脑、首款支持Vista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及台式电脑,首款支持DX10显卡的游戏PC均由同方研发生产。
数字电视产业潮起同方
同方在消费电子产业领域的第二张王牌――数字电视,经由6年的产业积累而逐渐开始发力。从数字电视发射机、机顶盒、数字高清电视等硬件设备,到数码娱乐门户网站、数字教育,数字音乐版权等内容和增值业务,同方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方在2000年便开始介入到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制订工作,“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这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这让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先机”,陆致成表示:“同方在数字电视产业的总体思路是在两个方面寻求突破,―是在数字电视内容和增值业务上,建立未来与运营商的合作;另外就是继续扩大在整体平移中硬件设备的市场份额。”
“同方期望打造一个数字电视平台。这也是同方对未来3C融合的乐观预期,未来PC的―部分功能会和数字电视相结合,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个个性化的、具有互动功能的多媒体显示应用终端,”陆致成说:“当然,要实现这一预期,关键要提供互动的、个性化的服务,而支撑服务的软件系统也至关重要,因此,软件系统将是同方未来一个主力攻关的方向”。
“过去同方以技术为基础,围绕标准做应用试验,目前是围绕标准开发产品和进行市场推广”,陆致成强调。为此,2006年下半年,同方开始在中国市场启动数字电视终端产品的销售,同时在沈阳投建了15万平方米的数字电视工厂。据称,该工厂在半年时间便承接到上亿美元的OEM订单。
同方消费电乎领域第三张“王牌”?
第41界CES大展于1月7日在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清华同方再次展现了世界级高科技企业的王者风采。其―是获评“中国十大消费电子品牌”,再度印证了其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军地位。其二是由清华同方自主研发的Limepc轰动全场,被视为本届CES“最热产品”。业内专家和国外媒体惊叹之余纷纷猜测;“同方Limepc系列完全有实力领航世界消费电子的发展,这是否是同方消费电子领域的第三张王牌?是否意味着继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之后,计算机及消费电子技术产业融合的第三次革命开始。”
据陆致成介绍,此产品是基于同方消费电子领域多年自主研发成果的重点呈现。清华同方Limepc系列包含了高清液晶电视、多媒体超便携式电脑,多媒体超迷你型触摸屏电脑、多媒体手持电脑、多媒体掌上电脑等一系列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可以提供当前流行的Web2.0、无线蓝牙、社区和多媒体技术服务。其全触摸屏的操控方式与风靡全球的iphone一起推进自然操作的发展。同时使全功能的超级移动PC、平板电脑和小型手提电脑变成了多数人都能够买得起的产品。该产品也是比尔,盖茨在本次展会演讲所提及的消费电子产品两大趋势之一。Limepc系列产品首次使。家庭娱乐平台”成为现实,将为消费者开创了―种新的生活体验。
“2008年,同方将加大研发投入,在3C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扩大科技优势,保持核心技术的全球领先性,”陆致成总裁说:“我们将尽快把Limepc的应用理念带进大众消费者的生活。”
构建中国信息安全的钢铁长城――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庚申 文 竟
“2008年,要做安全电脑领域里的第一品牌”这是长城电脑总裁周庚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的回答,也是周总在长城内部会议上为长城电脑新一年发展所做出的规划。 “安全电脑的建设不仅是长城电脑差异化竞争的需要,也是长城电脑的企业责任。”周庚申是这样来看待长城安全电脑的地位的。安全电脑优势独有
“未来3至5年内,全球70%的计算机都将是采用安全芯片、具有软硬件结合解决方案的安全PC。在中国市场,2008年安全PC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万台。带有安全芯片的计算机代表着未来计算机产业尤其是计算机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周庚申表示,“但另一方面,我国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操作系统、BIOS OS、网络等重要领域的底层协议及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信息产品‘后门’的隐患普遍存在。在关键领域使用国外产品,等于把自己的秘密置于别人的眼皮底下。这种现象给我国信息安全带来的是很大的隐患。因此,作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国家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使我们在信息安全方面不再受制于人,构建坚固的中国信息安全长城,是长城电脑肩负的责任。”
事实上,早在2002年,长城电脑就认识到在我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面临着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及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窘境。2005年,长城历时三年,投资5000万,研发出长城世恒S系列安全电脑I代产品。这款产品是国内第一教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专业化信息安全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计算机硬件安全领域的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这―领域的空白。凭借“安全硬盘”技术,长城电脑也实现了与其它国际厂商的技术互换、共享。
2007年8月8日,长城电脑再度推出了国内首款除CPU外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源代源的安全电脑二代产品,并应用指纹识别的长城酷指技术、可以自由切换操作系统的虚拟技术、国产TPM芯片、安全BIOS、安全存储技术、长城磐盾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众多创新技术。摒避了国外信息技术产品可能存在“后门”的隐患,对于军、警、政府、科研等机构,特别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防护,具有深远意义。
“在安全电脑方面,长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垄断,是长城电脑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用安全电脑、安全笔记本、安全服务器等产品也将陆续推向市场。”周庚申强调。
打造安全电脑第一品牌
“技术、制造,一直是长城电脑的优势所在,品牌建设则是近年来长城一直所强调的。在安全电脑领域也是同样。”周庚申表示,“安全电脑的品牌塑造将是产品技术研发后的关键。”
在特定的行业市场。长城安全电脑已经赢得了卓越的口碑。长城安全电脑一代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公安部颁发的“安全信息产品销售许可证”和“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在我国军队系统、公安系统及其他部门先后进行了试用和采购,累计销量已达数万台。为让更多的普通用户能使用到长城安全电脑,长城电脑把安全电脑的防护技术带入到家庭电脑中,加大资金投入在个人运用功能的开发上,由长城安全电脑二代产品演化出来的家用长城安全电脑世恒E系列现已在全国正式上市。
但是随着信息应用的普及,家庭多用户使用一台电脑已成为普遍现象,保证家庭多用户独立隐私空间的安全性,以及随着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转账等网民的网上活动的日益剧增,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信息安全不仅正广泛受到各个行业的关注,个人用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为让更多的普通用户能使用到长城安全电脑,长城电脑把安全电脑的防护技术带入到家庭电脑中,加大资金投入在个人运用功能的开发上,由长城安全电脑二代产品演化出来的家用长城安全电脑世恒E系列现已在全国正式上市。让普通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安全对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放心,而其安全性能和外观并驾齐驱,更让它们成为了保护家庭信息安全的新宠。
“2008年,长城会更大的力度投入到安全电脑的研制和推广上,要打造安全电脑的第一品牌。”周庚申再次强调。
日前,长城电脑积极备战已完成了产品切换TCM标准的调整,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即将推出基于该技术标准的长城安全电脑产品。此举无疑显示出长城电脑强烈期望安全信息防护技术得到普及的举动。长城电脑还会陆续推出基于该项技术的安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
最后,周庚申表示:“今天,长城电脑不仅是优质产品的提供者,也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者。长城电脑的许多产品也体现了这样的主题。它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永记的经营宗旨;‘以技术。服务于天下;以质量,深入到人生,以结果,赢得未来’,打造更优秀的企业,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为中国IT行业的发展竭尽自己报有的能力”
自主创新打造显示领域世界领先企业――访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 周 云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这个唯一由亚洲人主导,在未来具有1000亿美元成长空间的高科技朝阳产业,已经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该产业在中国的日渐发展,中国企业的身影正在清晰强大起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正是其中的领跑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在接受《TWICE消费电子商讯》记者采访时,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在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宏伟蓝图。
新型平板显示产品,市场前景光明
作为―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TFT-LCD具有轻、薄、低辐射、环保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新一代移动电话,各类数字多媒体产品以及特殊专业应用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当今新型薄型显示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年内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该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未来6-8年全球新增市场容量将在1000亿美元以上。据国际权威市场机构预测,该产业2010年的产值将高达1350亿美元以上。同时,TFT-LCD产业不仅对相关市场有着巨大的拉动力。还将极大地拉动微电子,光电子、材料、装备、半导体工程、3C整台等产业技术的全面升级与进步,据测算,到2010年由该产业带动的整体相关行业市场总量将超过5400亿美元。
面对上千亿美元的产业规模,涵盖广阔的市场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已有的TFT-LCD产业基础,TFT-LCD产业将成为支撑中国未来2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自主创新 成就核心竞争优势
基于上述因索,京东方的管理层毅然决定,必须抓住机遇切入TFT-LCD领域。占领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TFT-LCD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研发和生产技术均掌握在日、韩,台三地的企业手中,TFT-LCD成品市场也被这三地和其它海外企业所分割。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中国内地企业,如不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突破,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TFT-LCD领域立足、生存并取得长远发展。而我国企业如掌握了TFT-LCD关键技术,不仅可以掌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对中国已形成优势的家电、计算机和通讯整机产业将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带动中国企业在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实现集群突破。
多年来,京东方始终坚信自主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也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生命源泉。基于对显示产业的经验积累和前瞻性判断,京东方选择了将TFT-LCD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2008年1月22日,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通过此次收购京东方获得了TFT-LCD的完整生产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及研发成果,及全球市场份额和营销网络体系,成为中国内地首家掌握TFT-LCD核心技术与业务的企业。在以并购方式获得核心技术后,京东方在原现代显示3.5代技术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与研发,投资124亿美元在北京兴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TFT-LCD五代线。京东方TFT-LCD五代线全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FT-LCD研发和制造基地,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及液晶电视。该项目自建设之初就创造了建设时间最短、产品良率爬升速度最快、最快通过国际客户认证等多项TFT-LCD业内之最。2005年5月25日,京东方TFT-LCD五代线成功实现量产,05年五代线月产能已由6万张玻璃基板提高到8.5万张,并计划在2008年扩产至10万张玻璃基板。
目前京东方在TFT-LCD领域的研发投入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成为我国研发投入力度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同时,为了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京东方十分注重人才方面的培养。京东方现已拥有一支由近千名工程师组成的技术管理和研发团队。正是这支团队,使京东方五代线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良好收益。
通过不断的消化吸收和自主技术创新,京东方的核心技术能力得到明显上升平均每年申请专利260项。目前京东方已完全自主掌握国际领先的五代和六代线技术,正在加快七代以上技术的研发。
未来之路 打造世界显示巨擎
中国TFT-LCD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和综合竞争能力,并有极强的上下游产业拉动力。同时,作为微电子、光电子高度发展的结晶,TFT-LCD的技术还将进―步发展,其核心技术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延伸性,将对未来更新―代显示产品的出现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打造具有全球业内领先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京东方将在加强自主研发体系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策略,加大对TFT-LCD关键性、前瞻性的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关键材料和装备技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研发力度。这将使我国企业进一步掌握TFT-LCD的产品、关键材料和装备技术,提升我国在全球业界的综合竞争实力,占领新型平板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王东升先生表示,今后京东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TFT-LCD事业进―步发展,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向显示领域世界领先企业的目标迈进。
系统性创新开辟消费电子产业“新大陆”――专访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 袁茂峰
消费电子产业面临的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市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中国企业出征海外,互相渗透,竞争与合作并存。
在接受《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采访时,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姜捷告诉记者,德赛在国际市场耕耘10多年,拥有Carrefour(家乐福),RadioShack(雷意石)、Best Buy(百思买)、Tesco(特易购)等一批重量级的伙伴,德赛的视听,通信、电池产品在国际市场一直保持良好的业绩。2007年,德赛集团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与置际知名品牌展开有效的竞争
作为一家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TCP10”这一殊荣的企业。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认为,对于企业的创新,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文化,都是德赛长期以来坚持的企业发展主旋律,这也应该是德赛多年来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的动力之源。
“品牌是一个企业所有经营行为的总和,它引导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修正和完善。德赛立志创建消费电子领域的一流品牌,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导向,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与德赛的员工,客户、伙伴共享品牌带来的效益、满足感和荣誉。”在谈及品牌在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时,姜捷说。
姜捷认为,中国消费电子的国际化品牌战略还在起步阶段,品牌必须建立在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础上,中国企业正逐步进人全球视野,品牌战略也应该随之推动,通过可以实现的途径传播品牌。形成品牌积淀。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存在着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包括了技术,品牌影响力、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但是,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比如在制造方面,中国企业的水平已经接近于全球行业的同步水平,在某一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等方面,中国企业开始引导全球市场潮流,正视差距,发现优势,本土品牌才能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有效的竞争。
系统性的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下,整个欧洲和北美整体的转折肯定会影响到中国,我们怎么来判断它是以什么方式影响中国呢?生存其中的中国企业应如何定位?20多年来,德赛先后与飞利浦、西门子、通用电气,东芝、旭电等著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在这20多年的合资过程中,跨国公司有什么值得本土企业学习的经验?
姜捷表示。欧洲和北美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主战场,占有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也是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集中地,但是。整欧洲和北美的经济在近几年中都在低位徘徊,美国的次级贷风波导致房地产和金融业的动荡,欧洲的环保指令和人民币的升值,这些宏观经济因素正在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业务。面对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德赛迅速调整了产品出口策略,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盛的消费电子产品,如商务手机、GPS汽车导航、GSMCDMA无线商务电话等,并且成功开拓中东、南美、印度新兴市场。这些措施不仅使德赛的国际市场业务在逆市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还从根本上优化了企业的国际市场业务结构,得到了新市场、新客户的认可,为2008年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捷告诉《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2007年德赛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20亿美元,德赛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目前德赛的商标已经在全球80多个国家完成保护注册,在商标知识产权上打下了基础。下一步德赛会考虑建立海外营销公司,加大德赛自主品牌产品在海外市场营销的比重。
对于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应如何切实可行提升自己的品牌,姜捷坦承,本届“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的主题“品牌源于创新”就是提升品牌的最佳诠释,只有将企业的创新精神和行动付诸实践,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品牌便能赋予企业更大的动力和更深的文化内涵。“品牌的提升已经没有太多一夜成名的机遇,应该关注企业最根本的元素:产品,服务和管理文化,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载体,立体的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品牌的内涵更丰富、形象更饱满,才能承载―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姜捷说。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在走一条产业融合之路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在走一条产业融合的道路。
“过去我们说3C融合,现在看来融合的范围和纵深度还会不断加大,网络,移动通信、GPS等一批新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以嫁接和应用,给这个产业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开辟出新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行业和个体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高,德赛的创新除了跟踪研发一些前沿科技外,重点是对信息技术的整合和应用,以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满足差异化需求。短期来看,具有颠覆性的技术不会快速的出现,因此,消费电子企业从整合能力和局部创新能力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但是,一个企业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需要系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规划,制造,研发、供应链管理等等,任何方面的缺失都将给企业的发展形成瓶颈甚至失误。”姜捷说
成功源自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访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江 武志勇
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化战略,经过十年左右的打拼,长虹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战绩。当然,这些战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紧密配台”,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长虹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价值”。
邬江认为,世界不同区域消费者对消费 电子和家电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必须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使创新的价值得以发挥,因而根据一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发出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产品正是创新的落脚点。
邬江告诉《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长虹在北美市场是以最具优势的电视产品作为核心产品的。由于北美的平板电视(包括LCD TV和PDP TV)和数字电视普及速度很快,市场容量巨大,因此长虹做好了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的技术和产品准备。
电视产品是北美销售核心
在长虹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作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北美区域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北美是一个开放的巨大市场,因此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北美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速度是很快的,是领先于全球的,因此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挑战更大。
邬江在谈到长虹拓展北美市场时表示,从战略上考虑,长虹一方面会加强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和强化我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寻求更大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在应用技术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的专长,巩固和强化自己特有的的竞争优势;在市场方面,通过与重点客户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实施市场拓展,扩展销售渠道。
长虹在北美市场是以最具优势的电视产品作为核心产品的,由于北美的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普及速度很快,市场容量巨大。因此长虹做好了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的技术和产品准备,长虹的策略是在产品性能和功能上,充分研究并满足北美消费者需求,同时在保证国际品质的前提下,做到比较好的性价比,预计未来几年这方面产品将有很大增长。
个人娱乐电子即将登陆北美
创新是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创新的起点是消费者,终点是价值的产生。在长虹内部蓬勃兴起创新活动,必须依靠观念、体制、机制和管理营造创新的土壤。
邬江表示,对于长虹而言,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长虹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上重视消费者洞察,建立了高效的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闭环,使得长虹产品和服务贴合消费者需求,并最终引导形成市场潮流。
因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困扰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长虹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向上游延伸产业价值链,是决定长虹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长虹已经沿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三个轴向进行创新和升级,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创新设计等三大核心技术能力;形成了涵盖传统家用电器、个人消费电子、IT、通讯等行业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作为向产业价值链上游高附加值端延伸的战略举措,今年4月。长虹联合合作伙伴开始建设中国第一条PDP屏生产线,将彻底解决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缺失的战略问题。
邬江告诉《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由于长虹已投资建设的PDP屏工厂2008年将投产,相应在供应北美市场的大屏幕PDP电视上将会有资源优势。因此PDP电视将会形成长虹平板电视的一个亮点。在电视产品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长虹还会将通讯类及其他个人娱乐类消费电子产品投放北美市场。
打造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专访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EO梁耀荣 周 云
梁耀荣称,“TCL是最具国际化基因的中国企业,经过三年的整合,TCL多媒体在全球各区域的表现逐步趋于稳健,公司经营持续改善,我对公司的未来非常有信心。”他的信心来自于2007年TCL多媒体前3季度业绩的改善,全球各区域持续增长的良好表现,以及2008年广阔的发展前最。
作为一家在国际化道路上积极探索,经历风雨,也有所收获的国内领先消费电子企业。TCL近年的发展引人瞩目。日前,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BO梁耀荣在深圳对《TWICE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表示,2008年,TCL多媒体将通过整台上下游资源,实现液晶电视领域的突破,并继续保持CRT业务在全球各区域的稳健增长。公司通过调整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向全球各地消费者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最具国际化基因的中国企业
梁耀荣称,“TCL是最具国际化基因的中国企业,经过三年的整合,TCL多媒体在全球各区域的表现逐步趋于稳健。公司经营持续改善,我对公司的未来非常有信心。”他的信心来自于2007年TCL多媒体前3季度业绩的改善、全球各区域持续增长的良好表现,以及2008年广阔的发展前景。
梁耀荣表示,TCL在中国的业务在2007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2008年,TCL在中国市场将继续维持CRT产品的市场份额,而LCD市场份额将大副提升,预计可以达到11%。同时,TCL多媒体2008年会逐步向中国市场导人多元化产品。在目前仍然以CRT为主的新兴市场,2007年TCL小规模导入了液晶电视产品,收到了初步成效。2008年,TCL的新兴市场业务将聚焦发展重点市场,与渠道客户建立稳固的关系。颇受瞩目的欧洲业务已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重组后的TCL欧洲新业务在过去四个月实现赢科性持续增长,2008年。TCL将致力于与主要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市场。北美业务得到持续改善,2007年的销量实现增长的同时,预计2008年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TCL家庭网络业务作为全球最大的DVD制造商之一,2007年取得了强劲增长。2008年,TCL家庭网络业务将加大产品研发的投人,争取更广阔的高端市场,保持销售和利润的持续健康增长,确保DVD播放机的全球领先地位。
整合全球供应链
近几年,电视市场正在实现从CRT领域向液晶电视领域的转型,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电视制造商致胜的关键。2008年,TCL多媒体将在保持着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打通上下游关系,实现在液晶电视领域量和质的突破。
与上游液晶显示屏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将为TCL多媒体打赢液晶电视一仗奠定坚实的基础。TCL多媒体已经与数家液晶显示屏供应商建立了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战略OEM业务领域导入液晶电视。将有助于TCL多媒体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突破。2007年12月,飞利浦把自己与TCL已经持续数年的合作关系扩展到液晶电视领域,TCL成为飞利浦液晶电视的主要合作商。这些整台和台作为TCL拓展平板电视业务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作用,对于实现液晶电视业务的突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08年,预计TCL多媒体液晶电视产量将同比增长接近300%。
打造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
梁耀荣指出,通过对TCL多媒体的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运营的质量与效率。公司将全球运营中心调整为“全 球制造中心”和“供应链管理和策略性采购中心”,以达到聚焦制造水平的显著提升,加强与战略伙伴及客户的接口-将“产品研发”调整为“产品开发”和“项目、质量和技术”以改善产品上市的时间,将总部的部分职能部门合并,以减少层级,提升效率。
同时,TCL多媒体还加强了关键流程的建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产品规划管理、产销存管理、产品毛利管理、成本管理等,通过最优的流程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TCL多媒体还通过跨部门的团队协作推动关键突破性项目来建立以个人和团队绩效做支撑的协作文化,从而改善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能力。
梁耀荣表示,2008年,TCL将延续在CRT时代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整合TCL在全球的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采购和销售资源,力争在保持CRT电视持续稳健增长的同时,成为平板电视产业领域具有全球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之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创新的电视产品。
“软化”科技感悟创新――访华硕电脑中国业务群总经理石文宏 文 竟
华硕电脑有着令人惊奇的飞速成长史――连续10年被美国《商业周刊》列为全球IT百强企业,并跻身《财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这一切从华硕电脑中国业务群总经理石文宏口中说出来,并没有期待中的激烈跌宕,低调平静的叙述风格一如华硕人敬奉的“崇本务实”法则。这个年营业额逾172亿美金的国际化信息产业巨擘从何获得成长动力呢?
拒绝“Me too”
华硕电脑从1996年开始进入内地市场,起步走得并不顺畅,原本寄予厚望的笔记本业务,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磨合之后,华硕笔记本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声名鹊起:2003年提出全球独家LCD无亮点承诺,并突破性地将“工艺之美”引为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同年,亮相国内首家机场无线体验区,并至今已陆续落户至青岛、西安、北京、青岛四地国际机场;2004年首度将自身定位于“轻薄笔记本电脑专家”,并在轻薄制造能力及设计工艺上愈见纯熟;2005年成功赞助极限“7+2”探险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视为年度IT营销界的一面旗帜,2086年出品全球首款皮革笔记本S6,艳惊IT界。到今天华硕在内地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展至研发与制造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主板、中型主机、高档个人电脑,服务器、电脑周边设备及相关软件等3C全线领域,并且显现出过人的发展势头。“在对无止境追求技术领先精神的崇尚与坚持之下,我们的研发团队一直以原创设计的差异化为原则,而拒绝以‘Metoo’的设计概念为出发点。站在多年积累起的研发、制造功底上,华硕会更深层考虑这些创新领先技术对未来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而这种独树一帜的坚持,使得华硕从产品到整体品牌形象,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石文宏接任后,华硕与兰博基尼联合打造VX1跑车风格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首发,这一品牌联合的战略让华硕电脑在品牌形象中融入了更多科技感、现代化、人性化的内涵。2007年5月,华硕电脑又与国家登山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携Ecobook环保笔记本电脑开展了绿色珠峰科技之旅,为品牌注入了更多公益、环保色彩,让华硕品牌从受人赞誉发展为受人尊敬。
让用户感到“Surprise”
当问到华硕的创新有何独到之处,石文宏用了一个很感性的词:Surprise“不断让用户感到Surprise,是华硕创新途中的最大乐趣。每一件产品的诞生,如果投有对用户生活形态和市场需求的深入探析,绝对不会在华硕付诸量产。”在华硕的设计和研发部门,永远都主张比用户想得更多一点,也许只是一处细节设计,也许只是一项独家应用软件,但正是这种细腻感动的累加,造就了华硕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上的高速成长。
石文宏告诉我们,华硕认为,如果科技只是以生硬的技术面孔示人,不但无法博得用户青睐,甚至可能造成深层次的心理恐慌。因此,华硕的研发团队特别强调对用户的了解以及对生活周遭的敏感度,最大程度地“软化”科技,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让用户主动接受。而华硕研发、制造能力与其精妙设计理念的完美合璧,正是保障这种思想最终实现的关键支撑。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华硕通常以工业设计团队的设计提案为中心,鼓励内部跨部门合作。让设计发展过程可以取得最大资源的支持,也让产品的设计概念能完整表现在量产商品上,甚至还可贯穿至市场产品的行销手法。在华硕看来,提供纯粹技术的产品已难以吸引消费者,强化研发团队对使用者的了解以及对生活周遭的敏感度,才能让科技与人的生活发生关系。
(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电处,河南 商丘 476600)
摘 要:安全生产作为供电企业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只有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供电企业高效、稳定的运作。本文围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在供电企业的意义,针对供电企业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电力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91-02
收稿日期:2015-02-01
作者简介:胡宏军(1963-),男,河南洛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供电管理。
现阶段,供电企业已然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特别是在我国供电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若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企业的效益,它除了可以提高供电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还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生活利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使得供电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加强重视度,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更长效的管理机制。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意义
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电力行业作为重要性的基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各项制度及体系建筑也在逐渐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更日益显现出来,其不仅是电力企业一切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同时也与社会的发展及稳定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也可以说是关系到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电网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对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重要原因,而且通过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也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使人们用上安全、可靠的电能。
(二)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无论是哪个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电力企业当中,这更是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管在任何时间,安全生产都是永恒不变的。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生产安全问题。因此,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范围性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在电力生产的某个环节当中出现了不可预知的问题,则会造成生产的连带反应,损坏设备,甚至伤害人员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我国的供电企业,我们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中必须要做到以预防为主,把安全第一作为首要宗旨,进行综合治理。
二、我国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供电企业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即是安全管理工作,这是电力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都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进行,而供电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一些供电企业当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为相关负责人制定具体的任务,甚至没有安全器具的使用说明指导材料,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工作不落实、不执行的现象;还有一些高危生产人员,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器具的质量,则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及监督考核制度,这则会在管理上会是一个很大的漏洞,所以就会造成人员工作态度怠慢、违章操作、不按规定执行,甚至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后果不可想象。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一些供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在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模式、人才资源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缺陷,很多管理者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只重视生产的效率以及用电产品,忽视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开会学习的形式进行,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而就算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大多数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造成安全隐患。
2.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与执行力
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要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更要聘请专业人士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督促每一道工序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操作,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具体表现在:一是深入现场少,了解情况少,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二是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质量不高,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够;三是发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存在好人主义。
3.职责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的供电企业,有明确的相关政策规定,也有具体详细的规章制度,具体职责明晰,也有处理奖惩办法,但这些规章制度在具体的供电管理工作中往往停留在会议讲话以及工作报告中,并未全面落实,这样造成负责供电安全生产的领导疏于对生产工作的管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对在供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情况缺乏有效地分析与调研,发生事故后有效地应急措施也有滞后的情况,特别是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常显不足,制度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导致工作人员不能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不会主动在工作中总结问题。
4.存在经常性的违章行为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
虽然供电企业用“三铁”反“三违”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事故问责制的要求一年比一年严,但生产现场违章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杜绝。特别是老职工,习惯凭工作经验办事,认为戴不戴安全帽,扎不扎安全带,只是小事一桩,不必小题大做,对规范安全管理、严格“规程”不理解、不配合,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而管理人员怕得罪人而不去抓,做老好人,往往存在姑息迁就的现象,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解决我国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树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观念
首先,必须要求管理者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应该从细节抓起,贯彻实施预防为主的建设方针,根据企业单位实际的发展要求对员工进行全面性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加强员工的自主安全防范意识。
其次,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还应该注重对新员工的开发工作,针对每个员工的性格、能力等开展相关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员工的学习求知欲,不断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切实认识到“要我安全”的被动服从指令要求到“我会安全”的主管安全防范意识的安全理念。
(二)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加强监管工作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管理制度,企业经营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安全管理制度等。
另外,必须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把制度落到真正的实处,并且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制度是监督的手段,将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当中作为有效的约束;同时按照计划达到生产目标,把方针作为依据,充分落实到实处,对相关负责人必须要签订安全生产的责任制,有效地与个人利益结合,从而达到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严格落实各级间的责任制
供电企业应突出强调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签定安全责任书,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企业与班组、班组与个人之间应该逐级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以此来保障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基层,基层保供电企业的“三保”格局。最后,健全责任追究制,即明确责任,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职工个人,使每个职工身上有担子、有义务、有责任,形成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控制并杜绝习惯性违章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以此来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的安全生产问题关系着整个供电企业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我们只有树立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与员工的安全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扎实各级之间的执行力度,才能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并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林毅昌.浅析电力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18).
[2]路芳银.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制造业,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变革,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制造业适应全球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方案起草组召集人杨海成博士介绍,按照该工程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投入将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将拿出2.5亿元的科技计划资金来支持,同时全国各地省市、行业将配套7.5亿元的资金。同时,科技部还希望地方示范骨干企业能够自主投入4亿元资金,加上其他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将有50亿元左右的资金来支撑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
杨海成分析,其实,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投入要求,50亿元的资金还相对保守。实际上,从“十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推进的过程和全国各地各省市积极响应所确定的国家和地方投入看,已远远超出了这一数字。
制造业信息化效能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科技部在27个省、47个重点城市、5000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副主任胡建生介绍,科技部委托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和天津市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单位,对我国2004年度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调查分析,总共收集到了2954家企业的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制造业信息化正由局部应用阶段向内部集成、管理变革阶段发展。
2.制造业骨干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每百人计算机的拥有量和增长率都超过了意大利等国家,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率等指标都有显著提升。
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有38.69%的企业设立了CIO职位。
4.在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逐年降低的情况下,信息化效能在逐步得到提升。目前,企业更重视如何更好地将信息系统和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效益,而不是简单的投入问题。同时,制造业企业的库存资金占用流动资产的比率逐年降低,2004年已经降低到30%以内。
5.信息化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2003年比2002年平均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6.97%。
6.电子商务应用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和热点。2004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销售的占企业总销售额的17.17%,增长率为119.01%;采购额则占16.67%,增长143%。
7. 软硬件的国产化比率还有待提高,需大力扶持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在2004年,企业应用国产软件的比例达47.22%(按套数计算),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8.集成和协同成为当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关注的焦点。大中型制造企业集团对SCM、CRM等为代表的面向供应链和市场协同技术有迫切需求,并以之为目标。其中,处于市场定义阶段的企业比例增加到6.47%,处于管理变革阶段的企业增加到21.40%,处于内部集成阶段的企业比例达30.80%,而处于个别流程信息化阶段的企业逐年减少,2004年该比例已经降低为41.32%。
《关于推进“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科技部高新司冯记春司长指出,上述调查所显示出的趋势和需求也将是“十一五”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努力方向。“十一五”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顺应国际制造业全球发展的趋势,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发展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创环境”的方针,以“企业是主体,机制是保证,技术是依托,服务是手段,效益是根本”作为工作原则。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是:
1. 以高校、科研单位和创新型研发团队对主体加强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力求在基础理论方法、公性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和突破,形成一批创新的现代化制造技术及信息化成果,培养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研究队伍,引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2. 以系统集成和专业化应用需求为牵引,与企业应用示范相结合,开发一批集成系统和行业应用产品,促进规模化的应用和推广,着力培养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促进产业化进程,建立产品开发和企业应用相互支撑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3.开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企业示范。在10个以上的行业性集团和企业开展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实现300家以“甩图纸”为标志的设计制造一体化、无纸化和以“甩帐表”为标志的企业信息化流、物流和资金流以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示范企业, 并推动1000家以上的企业推广应用;建立10个左右的ASP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10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网上生产链协作和共性技术资源服务,显著提升中小企业、骨干企业和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4. 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政策、标准等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新型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营造制造业信息化良好应用发展环境,形成完善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估工作体系。结合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开展制度化的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企业指数统计调查评测工作,对省市、行业和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评估,建立科学严谨多层面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6. 积极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市场优势和在信息技术领域与国外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大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训,推进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企业在集成应用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技术和产业层面上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国际化进程。
六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顺利进展,科技部建议各地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1.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由于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是一个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产、学、研各方密切协作,加强和完善国家和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协调指导小组”等组织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发展规划研究,在制定规划时明确目标和重点,出台相应保障政策,发挥专家咨询机制作用。
2.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国家和地方要围绕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以大型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的需求为重点,以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相关重大科技计划为引导,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并跨部门、行业、地方联合组织实施。各地对列入国家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安排配套资金,落实推进企业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创新的主体。
3. 以行业和区域为重点,实现协同推进。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我国区域广、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差异大的现状,按照分类示范、分区管理、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选择部分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行业性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企业应用示范工作,实现项目实施的联动和国家、区域、地方的资源整合,协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组织单位联合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专家组等管理、咨询机构,形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
4. 加强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示范等各个环节,贯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三大战略。以能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作为计划立项的重要依据,把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作为企业示范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以专家、咨询和培训机构、IT企业为支撑,培养一大批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应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特别要加强企业信息化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形成一支专业化实施队伍。
5. 加强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各地应加强政府引导,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形成工作部署与检查落实、绩效挂钩的工作监督机制,制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办法和激励机制。
6.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意义和作用,展示成果。
机制创新是重点
“实际上,整个‘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要分在三个大的层面开展。”杨海成认为,首先,是以863计划为主来开展前沿技术的跟踪和探索,这就包括智能设计、数字样机、虚拟制造、协同管理以及异构系统集成;其次是要通过863重点项目的开发,进行自身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软件产品及系统开发,这里就包括了电子CVP、制造集成协同信息管理以及产品全方位输出管理等技术,集成我们自主创新的软件产品系列;第三,是我们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是围绕着集团型企业、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来开展集成、应用。当然,这里所指的集成、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制造业。
他进一步强调,多技术的支撑,多体系的连动,多方面的协同,多单位参与是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显著特点,与技术经济和政府各个部门密切结合。从工程特点来讲,在组织方式上也要采取“工业组织,分区示范”的方式来组织好这样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
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产业层次
由于中部地区存在的原材料工业粗放型经营,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级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外贸经济比重小,国际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为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为重要。
1、加强高新技术综合研发基地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先行加强研发基地建设。一是加强各省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小企业多、规模小,要引导各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整合,促进协作、联合、重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延伸产业链,组团发展,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二是在中部新建国家级大型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开发、试验基地,在基地内建设“科技城”,加强现代科研设施建设,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高标准科研基地,为进入基地的科研单位设立“总部”提供优越环境。
2、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技术等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投入,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机制,大力推广使用节能、节材的民用科技产品。要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3、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光电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优势产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显示、光存储、汽车电子、金融电子等产品。培育信息产业群,建设软件、微电子、光电子、光纤光缆等产业基地,以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龙头,推动形成较完整的光电子产业链。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增强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4、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把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推动生物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建设中部地区国家级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农药、肥料、农业、能源、制造。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努力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
5、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复合材料、环保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激光材料等,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产业和重大工程需要的关键新材料的研制,发展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化工新材料产业。支持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建设中部地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创新体系,引导各类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振兴装备制造业
加快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振兴重大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行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是衡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装备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问题主要是装备制造工业发展滞后,振兴重大技术装备最为重要。
第一,要调整装备制造工业结构。保持一定的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资金密集型、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业。
第二,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工业。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装备制造工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中,实现技术跨越,让高新技术的高水平、高效益在装备制造工业的规模经济上发挥作用。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
第三,要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一方面自主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而掌握。在“引进来”的同时要“走出去”,中部的装备制造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要走国际化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高起点发展品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第四,要突出研发和振兴的重点。要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研制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引导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2、提升汽车工业水平。中部地区汽车工业有一定基础,已形成重型、中型、轻型、微型及轿车系列货车和客车产品,主要有东风、奇瑞、江淮、江铃、昌河、神龙等汽车企业,汽车工业已成为中部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如安徽奇瑞汽车集团,2008年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它的销售收入仍然达到187亿元。但中部整体汽车产业实力、规模、技术水平仍参差不齐,特别是自主开发水平不强,中部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创新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主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汽车、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推进汽车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有实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和跨国汽车企业集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汽车出口。
3、壮大船舶工业实力。据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介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处于前3位的行业是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一半的路程。其中船舶制造工业居第一位。中部地区船舶制造业,主要在芜湖、武汉、宜昌等市,企业规模小,主要是制造内河船舶。2006年,国家已规划芜湖为国家船舶工业基地。中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和中游,内河又多,水运发达,沿江港口城市发展船舶工业有较好条件。中部应该把船舶工业做大、做强,加强现有的造船企业生产能力建设,并建设新的造船企业。发展高技术新型船舶装备,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要大中小型结合,积极发展内河货船、客轮、渡船、游船,发展近海航运船舶,发展集装箱船、化学品专用船,公务执法船等特种船舶。
三、优化发展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电产业
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指出,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仅为23.1%,在十五个行业中倒数第一。蓝皮书认为,为数众多、缺乏规模经济性和必要的先进技术装备能力的乡镇煤矿的存在拖了整个行业的“后腿”。
1、有序发展煤炭产业。煤炭是中部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煤炭行业经营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盲目无序发展,安全隐患煤矿、违规私采煤矿、井下透水瓦斯爆炸事故等问题仍得不到有效遏制。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煤矿资源分配、转让经营体系,实现煤炭行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第一,要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投入,加强煤炭基地建设。要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加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根据国家规划,在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用高新技术加强基地的地面和井下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技术设备,提高煤矿的现代化水平。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大型煤炭集团。对合法开采的中小煤矿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连锁经营、统一管理。
第二,要延伸煤炭产业链,推行多元化发展。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主要生产原煤和部分生产焦炭、电石、煤制化肥为主的传统化工产品,煤炭价格低,煤炭行业效益低下。为提高盈利能力,煤炭企业必须延伸产业链,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发展煤电产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在产煤省布局建设若干大型煤火力发电站项目,由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联营,或者由大型煤炭企业进行采煤、煤电站、煤炭运输一体化自营。在产煤地建煤电站,节省成本效益高。要在矿区建设坑口煤火力发电厂,要积极综合利用低热质煤、煤矸石、煤泥等发电。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中部要积极开发以煤为基础的煤基液体燃料,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发展煤盐化工一体化产业,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利用。采用新技术,提高瓦斯抽采率,转作民用瓦斯气。
2、积极发展电力产业。中部地区发展电力,一是以煤为燃料发展火电,建设一批煤电站;二是以三峡水电站为龙头,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水电;三是加快发展核电,中部有铀矿优势,国家布局核电站,应考虑在中部建设核电站项目;四是利用煤层气、天然气发电;五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如风力、太阳能、沼气及农业秸杆、林木质等生物质能发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大中小相结合的发电站、发电厂,加强电网建设。
3、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中部地区是石油天然气消费区,市场需求量大。河南有天然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湖北有石油矿产资源,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主要加强勘探、发展炼油工业、石油化工加工制造产业。加快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中部地区城市供气管道网建设,扩大供气范围。争取在中部布局建设国家大型石油储备基地。
四、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提高水平优化发展
加快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淘汰落后,提升水平,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优化发展。必须加快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通过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实现由纯粹采掘和初级加工业向资源精细加工和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转变,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
1、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一是完善矿产资源勘探制度,增加勘探投入,扩大后备资源探明可开发储量;二是加大对重点矿区的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全部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基地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
2、优化发展冶金工业。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中部地区要以钢铁工业、铜业、铝业等为重点,促进冶金工业优化发展。一是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钢铁产品档次和质量,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品板材和替代进口产品。发挥钢铁企业消纳废物处理功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加快整合冶金产业资源,鼓励企业跨地区重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冶金企业集团。支持武钢、马钢、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内在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大型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三是重点冶金建设项目要坚持高起点、低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方针,要以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设备大型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品种多样化、质量高级化的目标。
3、优化发展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必须转变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要通过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发展。把节能、降耗、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放在突出战略位置上,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采用无废和低废工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主要应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橡塑制品、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等,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
4、推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基础较好,部门齐全,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建材企业联合重组,延伸产业链,支持诸如芜湖海螺、洛阳玻璃、景德镇陶瓷等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发展。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建筑质量。发展大型建筑企业,开拓境外建筑市场。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的广泛应用,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中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普及、安全高效、质优价廉、惠及全民为目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发展,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新一代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完善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提高通信能力、质量和网络运行效率。加快信息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以研发设计、创自主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快集成电路、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及核心产业发展,建设和完善软件开发测试、无线通信等公共开发平台。大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数字音视频、互联网内容服务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积极推进信息化。一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装备新兴产业,加快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精准、高效生产,从而使中部的制造业,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机关行政、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城市监管、文化体育、专利技术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库;三是推进商务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货币、电子采购、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
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转变。通过试点、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再利用等途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1、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一是以冶金、化工、建材、电力、轻工、汽车等六大行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二是以现有各类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三是建设若干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城市,建设若干个生态经济区。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零排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