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体系;创新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Lan Yamei, Wang Shiming, Song Qiuhong, Liu Shua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orking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which is rated as Shanghai elit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system is discussed on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o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eaching content, textbook publishing, improvement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布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我校在海洋学科和相关专业建设方面发展迅速,流体力学知识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流体力学是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科的渗透性很强,与所有基础和专业学科之间都有交叉,在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3年,我校流体力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4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流体力学课题组先后承担了校级、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及重点教材建设等多项教改项目,坚持以培养海洋工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流体力学教学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1 结合海洋大学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我校流体力学类课程覆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环境、海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每年选课学生超过700人。针对各个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本课程在我校的定位是:以海洋学院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环境、海洋技术、环境工程专业为重点的海洋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面向食品学院和生命学院的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工程应用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满足工程学院的机制专业培养要求。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龙头,以培养海洋人才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优化流体力学类课程群的配置、学时安排,并完成所有课程新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重点完成了实验课和仿真课程软硬件的配套建设,突出强调流体力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将流体力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流体力学知识与进展、流体力学应用与实践。根据不同专业对流体力学知识的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模块组合。如对海洋相关专业的学生,增加了水波理论,重点强调实验实践环节;针对食品专业的需要,增加了气体及热力学类内容,并编写了多套相关自测题供学生选用;针对水产及生物类专业的学生,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研究鱼类等的动物习性,增加了数值仿真模拟,克服了以往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介绍,轻视其应用的弊端。此外,还相继开出了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计算流体力学等。

2 出版多部教材,完善流体力学课程教材体系完备

2002年,《工程流体力学》教材被列为上海市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教材重点建设项目,历经3年多的编写和有关专家的评审,我校教师编写的《工程流体力学》于2006年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考虑到普通工科院校非力学专业学生的情况,尤其是一般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尽可能简化对公式、定理的数学推导,注重对物理概念的阐明、理解和应用,特别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2007年,《工程流体力学》教材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三等奖,2008年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我们对第一版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充实和修订,更加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实际工程应用。2012年9月,第二版《工程流体力学》及配套教材《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3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力学基础实验指导―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其中的流体力学部分(第三大部分),重点强化课程体系中的实验环节,完善了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体系。我们还完成了流体力学试题库建设工作,提高了试题质量,真正做到了教考分离,为相关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了“流体力学研究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一般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为配合新出版的教材,我们还申请了校级一般课程建设项目“工程流体力学(CAI课件)建设”,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光盘,课件共有700余张PPT,图片色彩鲜明,其中插入的20多个原创动画形象生动逼真,做到了工程流体力学电子教案光盘版与教材同步发行。

3 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特别是上海市海洋战略布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我校海洋学科发展迅速。首先,为配合新开设的独立实验课,添置了多种类、多套数的多功能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动量定理实验仪、空化实验仪等流体力学常规实验设备,保证了高质量完成流体力学本科实验教学任务。根据购置的实验设备,自行编写了实验指导书,明确了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实验过程的具体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了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自行编制了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演示软件,内容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合作研制了小型循环水槽及直流式风洞,并配备了数据测试采集系统,可进行圆柱、翼型、浮标、波能装置等模型的流场显示及水动性能测试,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针对个别专业的特殊需要,开设了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实际的流体运动非常复杂,而流体力学实验是揭示流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经多方筹建,我校海洋环境专业于2009年开设了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更好地用所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实验课共16学时,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能量方程实验、雷诺实验、动量定律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管道测流量实验、流动显示实验、虹吸实验及势流叠加实验等。针对食品专业的需要,开设了气体及热力学类实验。

为了满足海洋学科对流体力学实验的更高要求,我们陆续建成了大型室内动力深水压力桶,配备了数据测试采集系统,可进行圆柱、翼型、浮标、波能装置等模型的流场显示及水动性能测试。我校地处临港,旁临东海,学生参加各种海试试验方便。利用这些实验平台,相继开设了多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主要包括湍流、流体数值模拟计算应用、波浪能发电装置开发等,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培养体系

近三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4篇;课题组教师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农业部专项3项,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2项,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2项。有20余名硕士研究生、多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与锻炼。近年来,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热情很高。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011年,我校羊晓晟、侯淑荣、马利娜、沈小青的“一种新型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获得全国竞赛三等奖;2012年,曹星、陈功的“风浪发电转换机”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上海赛区二等奖。工程学院学生孙奇结合所学流体力学知识,自主创业,创立了上海鑫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办节水高效汽车洗车业务服务师生。2011~2012年,学生成功申报市、校、院级涉及海洋工程方向的大学生创新性项目16项。在流体力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还获得4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多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19项,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中,海洋工程类流体力学相关研究比例较高,特别是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的组织下,我校成为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并在我校建立了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学生分会,流体力学的师生参与热情较高。

5 结束语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实践性。笔者主要介绍了我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主要包括:多层次、多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先后出版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和《力学基础实验指导―理论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教材,流体力学课程教材充足;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形成完整的教学实验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培养体系;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培养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文娟,赵存友,候清泉.《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2):50-52.

[2] 陈国晶,赵存友,徐文娟.“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05-106.

[3] 黄蔚雯,赵世明.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精品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12):125-127.

[4] 邓辉,张志宏,顾建农.面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3,16(5):72-74,78.

[5] 王世明,宋秋红,兰雅梅.《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4):32-34.

篇2

关键词:培训 课程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根据三个来源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1)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在综合培训中最低为26%,最高为71%,多数在40-50%,而在专业培训中一般为100%;(2)实践课程。在综合培训中为10-17%之间,专业培训中基本为0;(3)创新类的特色课程4%左右;(4)综合素质培训中,与能力对应的课程类别的覆盖率最低为50%,最高为87.5%。

篇3

关键词: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国际视野;创业教育;综合素质;课程设计;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93?02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共识,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发达国家高校创业学课程体系通常是围绕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构建,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创业教育闻名于世的美国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有效地保证创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创业学课程体系研究和管理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紧密结合,为创业教育持续全方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把创业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借助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型社会的契机,我们应当通过大力推广创业教育把教育体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其经验成果,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是科学借鉴西方国家创业教育经验的前提。现阶段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使我们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全社会还不能把开展创业教育上升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层面推广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全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特质和学习动机全面准确了解的不到位,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1]。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我们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逐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根据建设创业型社会的需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1. 深化素质教育,整体科学规划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国际大视野下,创业教育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整体科学规划课程设置。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有效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功能导向和课程内容结构化,它应该是一种基于过程导向的、灵活的教学方式[2]。目前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形成多层次的系统教育模式。我们应当把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点,针对学生个性需求,搭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创业教育平台。

2.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反思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的现状,针对教学实践中鲜有为创业教育搭建持续发展平台的客观事实,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来思考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世界变化的日新月异,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势必会融入到社会进步的各个层面,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特点会越来越突出[3]。我们应当注重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不同模块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通过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通过企业模拟和ERP沙盘模拟训练课程,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 面向全体学生准确定位创业教育,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空间

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结合学校各自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将创新创业理念融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 通过课程教学计划的准确定位,确保课程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依托基础课程让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创业教育课程相互渗透,有效拓展专业教学的应用领域。

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实施个性化因材施教学习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树立自我管理的科学思想。通过对学生性格、兴趣和能力的科学评估,以必修或必选、选修或辅修等的方式,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功能互补的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 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搭建一个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社会平台

创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是一个统筹协调各方面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通过创业教育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各自不同的教育资源,努力营造弘扬个性、包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与企业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系统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试错和勇于纠错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科组成学习团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协调能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力,通过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语

全球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促使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勇于尝试。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实施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通过宏观统筹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联盟,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合作,科学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渠道支持,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Robin T. Peterson,Yam Limbu.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s in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a profile[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2010(13):65-81.

[2] 沈超红,李敏,向广旭.美国创业教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2):107-110.

篇5

关键词:教学 科研 实践 课程体系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16]朱军.基于Matlab的同步发电机动态过程仿真[J].船电技术,2002,(1):26-28.

篇6

关键词 程序设计 自主学习平台 WebQuest 学科竞赛

中图4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learning,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building programming courses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ing running, management, learning the three platforms WebQuest, network examination courses and academic competitions four modules, with superior resources integration, series courses seamless and 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stepped. The article elaborat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self-learning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lf-learning system in programming courses building to explore a set of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programming design;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WebQuest; academic competitions

1 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以“程序设计基础”为基础,以“数据结构”为支撑,系列课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递进关系。随着课程体系的延伸,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综合能力呈阶梯状向上的形态。课程的受众面广泛,分为理工科、文科、信息类和计算机四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自主学习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各类受众的特点,注重全面性、多层次、多平台。全面性是指能覆盖多类不同受众;多层次是指将平台上完整的知识体系划分为若干层次,既满足基础学习的需要,又使每一层次的学习目标递进式地上升;多平台是指提供多种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要,使不同的受众都能在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保护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学习体系的构成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包含“三个平台、四大模块”,服务于“四个对象”,保证了“双能力”的发展。其“四个对象”是指全校理工科、文科、信息类、计算机四大类学生;“双能力”指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图1可见,自主学习体系的“三个平台”和“四大模块”整合了课程建设和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源,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其三个平台是:运行平台、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

(1)运行平台。运行平台是学习体系的基础,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它本质是一个多层次、一体化的开放实验系统。在终端层实现多系统应用,在管理层实现中心机房一体化集中管理。

(2)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含“四大模块”,分别是:WebQuest①教学模块、网络化考试模块、课程学习模块和学科竞赛模块。WebQuest模块实现引导功能。它包含系列课程的学习导航和知识模块入口,可以全面支持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网络化考试模块实现评价功能,通过网络化的考试形式实现自主测试、实时反馈,以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程学习模块实现训练功能。它提供了多元化的切入途径,包括系列课程的教辅系统、课程网站、教学视频、文档资料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学科竞赛模块实现提升功能,它包括建立校级、市级学科竞赛人才梯队、规划并实施各类竞赛的选拔和培训体系。例如通过参加和举办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形成长效的竞赛选拔和培训体系,并建立起ACM竞赛资源库,为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3)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一个资源库。它包括课程网站中的资源建设、系列课程的试题库系统、各类教辅系统,如数据结构算法演示系统、编译原理演示系统,还包括针对竞赛模块建立的学科竞赛资源库。这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库覆盖全面、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地支撑管理平台上四大模块的正常运行。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统称为信息平台,它们构成了自主学习体系的软环境。

3 实践方案

自主学习体系是一个学习平台,要充分发挥该平台的效果,还需多方面的配合。

(1)优化教学内容。按“课程综合化”的理念,对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定前修后续课程的衔接知识点,对其中有逻辑关系的内容在前修课程中强化,在后续课程中直接应用。对程序设计开发类课程,不需讲解理论基础,只介绍实际应用案例。使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富有整体性和连贯性,实现无缝连接;(2)丰富管理平台的功能。在现有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研究更丰富的学习手段,例如研发更多的教学辅助系统,对现有课件进行完善加工等,以帮助理解、提高学习兴趣;(3)实践教学按“层次化”的思想展开。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系列课程的实验环节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应用层、创新层四大层次。同时在学习平台上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资源,并在管理平台上提供多点切入的访问途径,以支撑分层实验的开展;(4)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资源库需要不断更新,使更多优质资源能被用户访问,以支撑“四大模块”有效地工作;(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资源库。在建设学习平台的案例资源库时,更多地引入教师的最新研究课题和成果。在运行平台上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项目的接口,例如通过网站信息,或在应用型、创新型实验中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设置实验案例等,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以课程改革为目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多方位地调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从实践效果看,近5年来我校学生广泛参与市级、国家级竞赛项目,如ACM竞赛、数据库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多次荣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及市级奖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开发能力为知名IT企业所认同。实践表明,程序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体系的规划和实践,是在推进自主学习、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篇7

关键词:环境工程 实践 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65-02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最早设立于1999年,其前身为环境监测专业(专科)。至2012年,已经连续招生13年,在校生400人左右。作为一个原师范类院校,如何办好工科专业,如何使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加强专业实践各环节的教学改革[1],特别是结合当地城市情况加强工科实践环节的建设[2],对地方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我院工科实践环节建设的思路

宝鸡文理学院从2012年开始,借鉴其他类似地方高校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目标[3],对工科培养的人才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突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培养体系。在工科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方面,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和设想。

2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建设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适应宝鸡文理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成形,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求(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经过1999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四次修改,现在实践课程安排都是按照2012年新修改本科培养计划执行。

其中在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开了开放性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学年设计、仪器分析实验。专业实验课时和实践课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和加强,其中增加了普通化学(普化实验由原来18课时增加到21课时)、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课时,专业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都得到了加强(12学时变为18学时)。实验内容也有原来大部分验证实验为主转变为以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为主。(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2.2 实验课程及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专业实验由过去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特别是开放性实验的引入,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起初,环境工程刚建立起来时候。除了基础化学实验室以外,没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学生做实验要到西安某重点大学做相关专业实验。经过教育部评估时期的以评促建,学院极度重视工科建设与投入,投资600万新建环境工程各专业实验室,初步建立了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水工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室(水微生物实验室)、水质参数分析室、噪声频谱分析室、COD\BOD实验分析室、天平室等专业实验室等,初步满足了环境工程本科实验要求。

2.3 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经过多年建设,依靠宝鸡厂矿较多,污染治理较有特色,经过仔细考虑和选择已经在宝光电器集团、宝鸡凌云无线电厂、宝鸡热电公司、宝鸡十里铺污水厂、宝鸡陵原垃圾厂、宝鸡自来水公司、环境监测站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或认识实习基地,基本能满足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训练。毕业实习主要依托西安、太原等地的大型污水厂。

2.4 实验、实践教学材料的建设与完善

实验实践教学资料日益完善,根据专业需要,自主编写了个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同时各实践环节的实结、实习资料、实习照片和实习图纸等资料也得到了收集和整理。

3 问题及探索

3.1 实验环节学分所占比例还应加大

实验课时在新修改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得到了增加,但是和一些老牌工科院校相比,不论实在实验科目的设置上,还是实验课时上还有很大差距[4]。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验设备、耗材不足、一些专业实验室还未建立,但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因为宝鸡文理学院原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在课程体系中,综合素质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所占得比重较大,制约了工科实践实验环节的发展。这就需要同时通过改革实验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和加强实验师资力量来解决[5]。

3.2 实践环节内容还需改进

实践的内容除了了解,熟悉实习点环保设施,工艺流程,试验检测以外,还应结合书本,模拟现场,深入研究,最终达到从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Autocad)制图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实践内容,实践环节方向应包括环境工程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在水处理及其工艺,大气污染治理、固废的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就业途径方向上得到扩展。

3.3 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实践环节应改革原有考核方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考核和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注重实验实地考核,在实习考核上,采用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现场测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现场的实际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设计和建议。同时教师在学生实践环节之前,就将一些隐含的设计问题提出,学生将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并解决。

4 结论

实践环节是一个工科专业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训练方式,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宝鸡文理学院在工科培养目标上确立了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摈弃了原来的以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思路,这对于环境工程工科专业来说,就是要把实践环节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来对待,一方面加大对实践课程体系的修改与建设;一方面加大实验室、实验教材、实习基地、实验仪器及实验师资力量等的建设,逐步加大实践环节课时,增加实践环节内容、改革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妍,徐东耀.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148-150.

[2] 王平宇,段吴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环境工程本科教学体系改革[J].江西化工,2010(4):153-154.

[3] 李元高,严滨,曾孟祥,等.环境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05-107.

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群;课程群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软件工程是运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和管理的方法;是将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国的软件产业以软件工程为指导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才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以传统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模式来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软件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是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研究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一个正确的课程群体系,在该课程群体系的保证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健康稳步发展。

传统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工程特点不明显。课程安排过于传统,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模式,偏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没有突出现代软件工程的发展特点,忽略了体现软件工程特点的关于质量、进度、成本、度量、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训。(2)分工不细,与应用领域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而软件工程的教育却没有达到与应用领域的紧密结合,造成事实上的脱节。(3)单一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整体知识的贯穿。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与软件工程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课程群,每门课程都是按照各自课程的体系独立授课,使得有些知识点过于重复,有些知识体系不能有机地衔接。(4)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教育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及时跟踪软件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造成当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较大型软件的个人或团队开发。(5)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交流能力是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但现有的软件工程教育体制却秉承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这些问题,开展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2研究现状

目前,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已跟不上当今产业界对工程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不仅如此,服务于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与企业需求和现代化工程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的弊端。如何突出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使工程化培养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不断加强,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加连贯、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3年教育部设立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项目,以确立我国软件工程教育体系的框架。由若干著名高校联合组织了课题组,深入分析ACM和IEEE的《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1],研究探讨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并结合国内部分著名高校软件学院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2]。国外,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文献[3]中谈到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中国三十多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均在不同程度上创建了一套以质量为目标,以主动服务于企业为特色,按工程领域需求培养,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同时建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新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推行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工程化教学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把工程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工程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课程、信息系统课程、网络平台四门特色化的工程化实践课程。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着以建立科学的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体系为前提,突出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热情,利用案例式教学,同步构筑立体化教学互动平台。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模式,通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各自独立的局限,实现总体设计、综合布局、交叉穿插、协同配合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思路

工程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工程概念作指导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在课程群体系建设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梳理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课程群的内容和课程群体系架构。明确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和大纲,确保课程群的知识体系结构合理、知识衔接合理、实践环节安排合理,以避免知识点缺乏或知识点重复,以及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因此,我们深深体会到深入讨论和研究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 课程群的内容设置既要考虑夯实软件工程的基础,又要考虑软件工程的素质和工程化思想的培养。软件工程的基础是建立在多个不同学科之上。它不仅需要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诸如数学、工程学、项目管理及其它应用领域的概念,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考虑设立了“程序设计类课程+软件工程类课程+数据库、网络等专业类课程+认证类课程”的课程群体系。特别应该强调是在本科的早期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编程习惯,树立规范编程和团队合作的思想,在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训环节同时,考虑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软件工程基础和素质课程的设置。认证类课程的融入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软件素质。

(3) 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与课程群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化思想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设计的关键。实验是吸收、消化课程内容的第一实践环节,实验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要考虑对后续内容的铺垫,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又强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个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涵盖了“技能、基本知识、设计、综合、创新”五个层次。实训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在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实训的内容,既考虑课程内容的衔接又考虑加强工程化的训练,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环节的始终。我们采用了目标驱动式的实训策略,使学生在实训初期,就了解最终完成的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从系统目标出发建立层次化的实训架构,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的放矢、完整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增强学生在设计上的全局观念。实训环节中还考虑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优势充分地结合,共同设计和建设课程群中的实训项目。

(4)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其适应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软件工程类的课程内容纷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洞的说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改革了现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同时,多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报告、项目答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群体系的建设中重点研究、设计和提出能够贯穿于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的案例。该案例的设计以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激情为源点,从软件工程的基础入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接受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再进一步地激发创新激情。通过案例的学习,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际运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模拟案例提出相应阶段自己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使学生体会和做到学以致用。

(5) 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目前我院在软件工程类课程中采用的教材都是原版外文类教材,这些教材从理念上来讲是比较新的,但是其中的案例都是国外企业较为流行和实用的,有些内容和我们的国情存在着差距,国内学生接受起来有些难度。为此在引用国外教材的同时,设计符合国情、符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符合课程群建设以及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的案例教材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的重点。

4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课程群内容的筛选。软件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如何确立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内容来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群中强调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软件工程思想,如何在知识的涵盖面、创新灵活性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适当平衡,是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课程群体系的改革。工程型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最基础的环节,如何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增加贯穿始终的案例教学、添加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群体系的作用。考虑将多个课程模块整合在一起,覆盖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的所有知识领域,并与IEEE-CS/ACM联合推出的软件工程计算教程CCSE 2004的教学要求基本吻合,保证课程群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加强先进教材体系建设。遵循“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的原则,在借鉴国际著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对原有教材不断更新改版同时,着力建设与课程群体系相匹配的高水平教材及实验、实训教材。

(4) 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体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掌握一些重要思想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实施。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大型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角色,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校内外实训体系的建立也是学院联系社会、联系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直接渠道。实训基地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和工程化培养最前沿的,同时也是最富有成效的阵地。因此,建立稳定、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成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5)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学院信息化建设为整体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以软

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信息化平台,也是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支撑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构建在线资源、案例库、答疑区,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5结束语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规范、丰富、充实,也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协调,实践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群体系的建设,在建设中既要进一步充实课程群的课程内容,协调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各教学、实践环节的完善和改造,引进和借鉴校外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学校的教学优势与企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优势资源结合在一起,在使学生得到良好培养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优秀的人才,学校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 Final Report,IEEE Computer Society /ACM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EB/OL]. /ccse/volume/FinalReport-5-21-04.pdf.

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39-02

随着国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土建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相继开设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但是,各类学校的道桥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学生的岗位能力无法满足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究其根源,一个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设计不够科学,而课程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体现了教学与岗位需要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由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一线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深入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并结合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技能要求,从而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研发现,我院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是范围内的公路建设企业、公路监理企业及公路养护部门,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测量、施工、试验检测、监理等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主要是测量员、材料员、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等,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慢慢向中高级岗位,如施工工长、质检部部长、工程部部长等发展。

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公路施工能力、测量放样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及施工管理能力。

针对企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技能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生源特点,我们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如下定位:主要培养具备道路与桥梁生产一线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首先与企业岗位对话,以生产岗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公路工程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系统开发教学项目和实训项目。

(二)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前期的调研,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岗位群分析,得到本专业对应的工作范围,也就是所说的职业行动领域;对各职业行动领域职能进行分析,得到每一个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基本行动领域;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而得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就得到了本专业职业岗位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主线,课程开发的逻辑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重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职业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方向拓展模块等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道桥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三、专业核心课程确立及建设

通过对公路工程工作岗位的能力分析,按照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确定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材料、路基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这5门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这5门课程按生产工作过程设置教学内容,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实训设备并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目的。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要真正体现工学结合, (下转44页)

(上接39页)按路桥施工项目工作过程设置课程结构,以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教学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制作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库及试题库。

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更要突出对学生岗位工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主要由课内实践教学、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组成。我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改变课时结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时为302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为183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61%,极大地满足了公路工程工作岗位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

2.按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对学生技能的要求,精心设计综合实训项目。

(1)认知实习:在学生入学时或者是在课程进行中,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到公路桥梁施工现场进行参观,了解工程结构物各部分的结构和组成,认识路桥工程各主要构造物并了解其基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树立初步的专业思想。

(2)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实训:学生通过运用AutoCAD命令来绘制专业的道路工程图,做到将道路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有机结合、AutoCAD与专业图相结合,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图识读能力与计算机绘图能力。

(3)工程测量综合实习、实训:普通水准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四等水准测量,视距测量;大平板仪测图,小平板仪与经纬仪测图;测量技术综合实训。

(4)专业技能综合实训:第四、五学期,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及本专业明显的季节性,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行“春去秋回”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本地区的施工期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11月,因此我院安排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开学初至5月1日,在校内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从5月1日开始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师傅带徒弟式的综合实习,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直到10月末工程建设项目完工或停工时,回到学校,继续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几项涉及到施工方面综合技能的重要的、大的实训项目,如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课程结构完全是C类课程,通过本阶段在校外实施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工程施工、施工管理等综合实务能力。

(5)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学生直接到各类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带薪顶岗实习,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边工作边学习,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由企业的高水平专家或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五、结论

我院以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技能为根本出发点,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目标符合高职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按照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体系进行序化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工程施工过程,教学内容满足岗位的工作需要,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JSY12287

参考文献:

[1]罗云军.高职路桥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

[2]覃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3,(4).

[3]樊伟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以导游实务课程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

篇10

【关键词】课程体系 探索 仪表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63-02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具有信息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现代测控技术是建立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测量及控制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高新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与多个信息学科技术紧密结合,正走向微型化、集成化、虚拟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流速、物位、热量等热工参数的检测、显示;热工仪器仪表的选型、校验、安装、使用;测量结果处理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计算机在热工参数检测中的应用及全过程控制等内容。在理论上涉及测量技术、材料技术、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和控制设备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

一 研究的主要目的

仪表课程体系中课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由于开课时间各异,时间跨度大,体系中的每门课程自成体系,使得体系中课程间的联系变得比较松散。比如说传感与测试技术可以学到将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可以学到如何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进行处理;检测技术及仪表可以学到不同参数的检测方法、误差分析及对策等知识。然而这些课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则一直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问题。更新观念,重新构建仪表类课程体系,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整体的概念,集信号的测量、采集、处理、显示于一体,构成真正的仪表体系,让学生在“实战”中培养兴趣,将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创新点

以突出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一实两创”为特色,以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为手段,本着巩固理论、加强实践、服务应用的宗旨,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学会仪表类课程理论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主要内容

第一,确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困惑及需求。理顺课程间的关系,协调各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规划总体目标,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工程的概念,具有独立设计和开发智能化仪表的能力。立足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第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培育。仪表类课程体系建设,做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具备过程检测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主流技术与基本技能为培养重点,以辐射和连接检测技术系列实验为基本要求,逐步形成单独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适度配合又相对独立。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一个由基本要求、提高和开放性实验三部分组成的涵盖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等不同层次实验内容的课

――――――――――――――――――――――――

* 东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资助

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主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设置科学系统的实验项目。在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够熟练利用过程检测技术相关知识的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信息类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合理地调整实验项目设置,精选经典内容,增加先进新颖的内容,展示本领域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增加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充分考虑实践实验环节的知识覆盖性、技术覆盖性、能力锻炼覆盖性。

2.特色及创新点

第一,本项目与“272”工程及学校“一实两创”建设紧密配合。

第二,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课程体系前后的相互衔接。将传感与测试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检测技术及仪表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仪表概念。

第三,注重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突出讲授内容的实用性、典型性,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培养体系,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之中。

三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以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教学实践作为行动、反馈意见作为参照的研究方法;采取资料搜集、市场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探索等技术路线。通过网络、调研等途径了解其他高校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内容和实验的设置情况。

2.实施步骤

第一,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以及需求。

第二,调研国内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

第三,调研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第四,探讨整合传感与测试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划总体目标。

第五,设立仪表技术的综合性试验项目,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给出可行性报告。

第六,给出建立仪表类课程体系的研究报告。

四 课程体系建设具备的条件

学院目前有一个省级示范中心、一个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室、一个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室、一个电厂参数及化学参数检测实验室以及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我们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五 结论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建立课程整体的概念,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前后课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设计的多层次、多模块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建立起包括传感器、A/D、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算法、检测信号的显示、信号的输出等一系列过程的整体仪表的概念,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道来、王清成.“自控与热工仪表”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02~104

[2]郭锦涛.提高“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8):83~84

[3]李邓化、高晶敏.自动化专业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5):123~126

[4]陈立军、冯玉昌、韩晓菊等.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82~83

[5]张玉财、王建国、陈立军.深化《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07(11):127

[6]陈立军、王建国、沈继忱.《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5):62~65

篇11

【关键词】中药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3-01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变革,为使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特色鲜明、质量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层次修改与补充,希望能够为加强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中药学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

我院中药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药学人才为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修订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药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与管理等领域从事中药新药研究、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与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执行统一的教学进程,第二阶段实现专业方向分化,第三阶段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与毕业实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了现代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与此同时,我院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2013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师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学生依兴趣方向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新药开发、中药分析、市场营销等学科方向进行相应的理论、实践学习,拉近了师生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偏少,课程门类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保证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挥我院中药学专业教育对地方中药产业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调整与改进主要包括:

2.1“2+1+1”分段式培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我院在2013年修订了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实施“2+1+1”分段式培养,课程模式为:“2”: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执行基于基础课程的学进程。为满足“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组成。“1”:第二阶段为三年级,实现专业方向分化式教学,分为中药制剂与检验、临床中药、药品营销三个方向。“1”:第三阶段为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与实习。新的课程计划作为“2+1+1”分段式培养模式的课程载体,旨在培养能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2 学科交叉

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融合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我院制订专门的政策促进其他学科与中药学的交叉与渗透。以中药学主干学科为基础,整合学科力量,打造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多方位交叉与融合。如中药药物分析学、中药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学、药膳学、制药工程学等,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的特色。

学校为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具有多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3.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采用PBL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自主学习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能动性,为构建学生创新性思维打下基础。

通过近年来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我院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亦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将继续大力改革,扎实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2015, 07.

[2]颜红, 杨晶, 夏新华,等. 中药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4):80-82.

[3]刘海波, 沈晶.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13).

作者简介:

篇12

关键词:中职 课程体系 建设

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笔者学校重点专业课程体系为: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结合学校重点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实际需求;坚持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则;坚持不断完善“设计与实践”双轨式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理实一体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性、艺术性、技能性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理实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坚持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企业各专业群专门化岗位技能的要求;坚持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大批合格劳动者的目标。

二、课程体系及内涵

1.什么是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2.课程体系的内涵

(1)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

(2)课程体系强调能力为本。必须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明确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内涵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理念建立课程体系,便于掌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适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计划,紧跟市场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性。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质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4)课程体系强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就业教育最有效的办学途径之一,把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和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1.课程模块化

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的特点是:

(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

(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

(3)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

(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需、够用”,针对性强;

(5)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

(6)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

2.基本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等。公共课除为专业服务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满足生活需要。公共课模块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是以一般能力培养为主,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和重新求职创造条件。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同一大类专业中具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专门课,是专业基础知识大平台。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有专业大类中较通用的能力,使学生除胜任主要岗位工作外,还可以具有转换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

(3)专门化课程模块。根据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岗位的主要能力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模块。学生需要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只需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门化模块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4)综合实训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训。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

(5)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计划。能力目标是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法和步骤

1.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各专业部要进一步研讨、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使体系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化。

2.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

成立以专业教研部(文化课教研室)为核心的模块课程开发小组。在教学部(室)主任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参加。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进行课程改革培训。在此基础上,按示范校建设项目任务书要求,由承担任务的教师申报,经逐级批准后实施。

3.提交经过论证的项目课题实施方案

各专业承担项目、课题任务需提交经过论证的该项目课题的实施方案。

4.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并将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

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并从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整合重组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5.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在确定本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核心的模块)之前,需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需的专门能力和基本能力,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再确定核心的模块课程 。

6.关于各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比例的建议

(1)在遵循国家、省教材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使文化课与专业课程比例达到3:7,专业课中实践课达到70%以上,或者公共基础课程达到30%,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4类共占70%,其中校本课程占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

(2)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门化课程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之间的比例。

(3)在课程设置方面,依据不同择业方向,对就业和升学两类班级按不同比例安排课时。如高考班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按4:4:1比例分配。(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实际研定,以上比例均为参考。)

7.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主要课程及教学项目

课程设置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适应一线岗位的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等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教学项目,必要时可打破学科界限,教学模式应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即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8.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设置课程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优化训练条件,创新训练手段,强化技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9.课程设置要把握三个融合

(1)把国家、省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2)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模拟融为一体,使之形成工学相互交替的、立体化的专业课程教学。

(3)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以项目引领、以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式课程体系。

10.研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的各项成果

各专业课程开发小组要按示范校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分阶段研讨、评价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的各项成果。重点是找出理论依据不足及与实际脱节或操作性差等问题,然后要几易其稿,进行归纳、整理、修改、补充和完善。

篇13

本文分析了现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了四环相扣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1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精神,以及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断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元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新体系。

2 职业岗位分析

2.1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分析

A院校以服务东莞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东莞产业结构布局、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A院校会计专业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业(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和商业服务行业(批发、零售、餐饮、酒店、税务服务、会计中介咨询)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2.2 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调研结果,结合人才市场财务岗位招聘要求,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商业服务、会计中介服务等行业从事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财务基础性岗位就业。

2.3 培养目标

构建“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岗位,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中职会计毕业生适合从事基础型、协助型岗位

通过对标准化管理的企业财务人员的深入访谈,企业建议中职会计毕业生可从事收银员、出纳、往来会计、费用会计、办税人员、会计、审计助理、会计助理等岗位。这说明,按岗位内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承担主办会计部分工作内容,如应收、应付、审核、办税等工作;按岗位胜任,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出纳、收银等级别较低、技能操作较易等基础型岗位工作;按岗位功能,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会计专门岗位的文员、助理等协助型岗位工作。

3.2 中职会计毕业生在岗时间短,离职比率高

通过对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数量与第二次就业数量进行对比,同时对首次就业岗位的离职时间进行分析,发现A院校中职会计毕业生岗位离职率为48%,且离职时间多为半年内。这说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岗位胜任情况不佳,或岗位匹配程度较低。

3.3 职业岗位群的五种分类及行业归类

通过对岗位群的研究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具有反映、监督、决策的职能,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企业根据业务类型及岗位群技能要求,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的岗位工作内容重心也有所差异。

核算工作方面,主要要求核算人员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核算、利润进行核算计量能力,需要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及操作流程的基本知识;审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内部控制、财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评价的能力,需要掌握会计知识、审计准则及资产、负债等业务审计的基本理?和技术方法;税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税务人员具备办税、报税、纳税的能力,需要掌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账务处理方法;出纳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出纳人员具备处理现金收支结算、银行转账结务及辨钞点钞能力,需要掌握出纳实务及财经法规知识;统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统计人员具备对资料及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能力,需要掌握统计知识及方法。

4 调研结论

4.1 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通过对A院校毕业生就业异动情况的调查,发现A院校毕业生在岗时间较短,离职比率较高。企业员工的高离职率,普遍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当中,一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指导老师须帮助学生树立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社会环境因素,帮助学生分解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短期的可操作性目标,再根据学生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目标。

4.2 以出纳、统计技能为基础,加强核算、税务技能培养

通过岗位群及岗位群技能调研,会计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审计类岗位要求最高,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难以达到相应能力要求,其次为核算、税务类岗位,出纳类、统计类岗位要求相对较低。出纳类岗位技能涉及辨钞点钞、银行存取款、转帐结算等技能;统计类岗位涉及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函数公式、软件运用等技能;核算类岗位技能涉及流动和固定资产、成本、社保、差旅、薪酬及利润核算等技能;税务类岗位涉及税费计算、税务处理、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技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技能要求的难易程度,结合相应理论知识夯实技能训练。

4.3 以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相关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发现不同学校根据产业行业特点,或特殊技能要求,皆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区分,最终体现在不同的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都需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篇14

关键词:职称评聘 量化 考核 评聘分离

一、我国科研院所职称体系的历史

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程类、设计类的科研院所处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其运作体制由原先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运行的模式转变,因此需要不断增强组织本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研院所最为宝贵的资产,是院所成果产出以及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因此需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吸引、选拔、培养和激励。而职称评聘体系作为科研院所中人才评价的基本体系,对于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会影响到组织本身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现有工程类的科研院所职称评聘体系予以分析,对其不足予以改进,这样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组织。

二、现有职称评聘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称体系除了能够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和成果之外,还与其职务、待遇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挂钩,已经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科研院所中以往的职称评聘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管理需求。一般来说,我国工程类科研院所职称评聘体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首先是评价标准方面,有些职称评聘的条件过于模糊,有些则过于刚性。由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是从事研究类、基础类的科研项目,其成果价值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无法立即彰显出来。因此有些科研院所对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价比较模糊,比如强调论资排辈,以工作年限、职务高低等作为职称评聘的评价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参评者的真实业务水平。而有些科研院所的职称评聘体系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将职称条件与其学历、发表的论文以及发表期刊等级、著作数量等硬性指标密切挂钩。有些院所甚至对于职称评聘申请者的外语水平等都做了硬性要求。这种过于刚性评价标准,限制了各类人才的培养,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果导向”论过于强烈,过分追求研究的功利性以及短期效应,无法静下心来从事长期、更加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导致许多实际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但缺乏一定外语水平或者论文著作的研究者无法评上相应的职称,挫伤其工作投入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以及院所科研实力的发展。

其次是评价实施方面,许多科研院所还未能做到评聘分离。职称应当反映的是一位技术人员的水平,而职务则反映的是一种具体的岗位,受到单位编制的管控限制,并且岗位一般会对应到具体的薪酬待遇。许多院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职称与职务挂钩,导致任职终身制或者职称评聘能上不能下等局面,一方面无法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大量年轻人员的职称晋升,无法充分反映出职称制度的设计初衷,阻碍了科研院所组织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进而影响到科研院所的组织竞争力。

三、未来职称评聘体系的优化建议

首先是坚持量化标准的评价思路,虽然上文中提到现有的量化评价中往往会出现条件过于刚性等缺陷,但是归根到底职称是对于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反映,需要一套客观、量化的评价机制对此予以明晰,以杜绝评聘过程中的唯资历、权力寻租等不良导向。一般来说,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一般可以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出版专著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来体现。针对现有职称评聘中出现的唯论文、专著等情况,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各自的权重来予以平衡。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和业务重点,通过权重调节来进行导向设置,比如要增强院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就应当提升论文、专注等部分的权重,要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就提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权重,通过职称的指挥棒来引导科研人员的能力素质建设。

其次是实行评聘分开的体系,科学设置岗位体系,打破职务的终身制,采取竞争上岗的制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情景的聘任体系;建立职称评聘的动态管理制度,打破原有职称体系中能上不能下的情况,充分激发技术人员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优化组织人才队伍,进而增强科研院所的组织竞争力;最后,采取社会化的职称评委制度,邀请业内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公示制度,对评聘过程中的不公正等行为进行制衡与惩戒,保障职称评聘过程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消除人情、利益关联等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