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集体主义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集体主义美学

篇1

1理论教学

1.1学生情况的调查目前我科承担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急诊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等待毕业的期间内,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相关教学医院急救医学科(中心)实习,接触过急救医学;急诊医学是选修课,且一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学生旷课的情况。为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我们以实用性为原则指导教案与授课方式的选择,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开课班级学生上课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时也提高了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1.2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了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渴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是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的较适宜时机。且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遇到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突发急症,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我们以集中大课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并以多媒体教学。

1.2.1大课教学内容我们参考目前主要的急诊医学方面教科书。内容包括了急诊医学的专有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实用的诊疗知识和具体的急诊抢救操作步骤。力求条理清楚,叙述简洁,通俗易懂。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以教材为基础,对某些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和补充,如讲解心肺脑复苏这一章节时,以“2005年复苏指南”为依据,也结合讲述相关的急诊医学进展性知识,并举了许多亲自诊治的临床实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在授课休克章节时,增加休克治疗指南方面的知识,在介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术进展,讲解多发伤章节时,增加损伤控制外科和损伤控制手术;同时介绍重症医学方面的进展。随着急诊医学发展,我们逐年增加授课内容,并贴近现实。

1.2.2大课教学方式全部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中、高级职称医师负责授课。对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急诊医学教研室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制定了急诊医学教学的质量标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首先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对年青医师授课前科室先进行集体备课,并严格执行试讲制度,先在科内试讲,经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与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按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检查。按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按规定时间辅导答疑。定期征求学生教学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程结束前考试复习和命题工作,及时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报送考试成绩,按照试卷分析报告,改进教学方法。

1.2.3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具有巨大优势:1)丰富和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可及时获取、充实和更新课堂授课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实现了多种教学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过大量的图像、视频及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有效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教师的描述性讲授大为减少,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疾病产生的原因、机制及疾病发展的趋势等,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找出影响生命体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疗要点,活跃学生思维[2],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对某一重点、难点或课堂反馈上来的问题,可反复点击图片或点击寻找图文并茂的相关内容,进行多次演示和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和总结。有些课件学生可以带回宿舍复习。4)时间利用率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节省大量板书和悬挂挂图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扩展了教学内容,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引发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当然现实中,学生长时间、单一的注视大屏幕投影,因视觉上的疲劳,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和嗜睡状态,根据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学生上课打嗑睡现象明显高于传统方式的授课,还有部分同学反映教学节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等。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避免出现这些缺点,老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幻灯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纲携领、简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书。2)把握教学的节奏和气氛,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及时掌握和解决学习中反馈上来的问题[3]。3)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4)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1.3教学结果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采用期末书面的考试方式,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考核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是因缺课之故,而考核的知识点正是对书中知识点的校正或补充,学生很满意。

2临床教学

由于学生在实习前理论学习主要按系统疾病学习各科科危重症。它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而明显地横向性联系不足,使急诊教学内容凌乱,影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在较短的急诊科实习期内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症,并且将各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对照具体病例加强急诊理论知识的教学。

2.1多方面提高教师水平我们对急诊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有两位赴香港学习,取得急救医师培训导师资格。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较快,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提高急诊医学教师的素质,这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而且在师德、人文素质方面也需要培养。近两年,我教研室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制度、试讲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并对年资较低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利于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融教于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年资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同时对低年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从多方面促进全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5]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及处理疾病的水平。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通过带教教师在临床工作当中实行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来进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某一种疾病采用规范化诊疗程序,以便使学生形成一个惯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特殊的急诊思维方式。从急诊医学实际出发,针对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疾病症状暴露不充分,临床诊断时间紧、资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况,运用综合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判断。2)专门安排小讲课,对于临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实习生进行讲授,以培养实习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归纳性。3)开展疑难危重病讨论和典型病例讨论制度,由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对此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先由实习生自己讨论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后由教师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及点评,以纠正实习医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概念和补充不全的知识点。4)开展教学查房,针对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较强鉴别意义的病例,由带教老师充分准备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同时规范实习生的临床查体操作,培养实习生的对疾病的整体观念。5)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诊断及治疗预以总结,帮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症的根本区别。6)进行道德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

3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诊疗安全知识的空前强调以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6],模拟教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7-8]。我院教育科引进了一批辅助模拟设备,为我们的模拟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急诊最大的特点是“急”:病情急、时间急、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容易急。因此急诊医学中任何工作失误和差错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易产生医疗纠纷。因而模拟教学规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伤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训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伤害。

3.1通过单项操作模拟教学可以进行各项重要的急诊抢救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练习,包括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呼吸机应用、除颤机的应用和深静脉穿刺置管等,可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并可在阶段训练后考核技能掌握情况,我们有两位专门在香港培训的两位高年资医师辅导。我们有专门的操作训练室,在心肺脑复苏(CPR)的临床教学中,学生在模拟人进行CPR测评。测评中男生初次胸外按压合格率为45%、女生为23%。有些学生在观摩其他人行CPR时,可以提出其缺点和不足,自已操作时却犯同样的毛病。我们多次训练,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要领,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模拟教学,使胸外按压合格率男生达90%,女生达87%。

篇2

1、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美术教学的理论支撑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美术基础,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存在忽视现象。现代社会提倡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加以重视,注重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比较高,提倡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这种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支撑,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策略,促进教学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角度的多层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主要的一个过程是通过情景构建,促进学生自身的意义建构。其情景构建需要构建出一个真实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意义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可使用技术,包括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帮助教学过程中情境的构建。

2、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要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及教学软件,最终实施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持下,有助于教学设计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的实施。教学设计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等。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以及掌握,最终实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应该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部考虑其中,并且将要素置于在整个运动的系统中考虑,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

3、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内容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必须要考虑教学内容,考虑教学条件,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的教学媒体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吃甜瓜与吃葡萄的孩子》一节美术课时,教师单纯选择幻灯片作为教学媒体的话,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不利于小学生对作品表达意思的理解。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的配合,搜索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中的多种技术手段,例如视频技术,多层面地表达教学内容,进而解决这类问题。合理选择教学媒体,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4、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设计多媒体美术教学课堂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的设计是关系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内容,必须要对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所展现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媒体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设计。通过将课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设计,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同时利用多种有效的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快乐的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鉴赏的能力,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在《色彩学》一节课中,使用便捷的教学软件,将色彩学、自然科学以及人类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点增加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出以视觉、听觉等外部刺激为基础的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以及想象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掘多层次的教学美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3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位置不合理。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影像位置不正确,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影像放在台面中间,有的技术不熟练,只能勉强凑出一个图像,不能把图像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呈现合理的大小。二是呈现时机不合理。在教学中,图像和声音出现的过多或出现的不是时候,成了多媒体展示会,造成喧宾夺主的问题。 三是不及时关闭画面,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四是误操作出现关机、死机现象,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2.把本应该展示实物的也用图像代替。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像很方便,可以多角度展示,并且可以做成动画做过程演示,很多教师就喜欢使用多媒体展示来代替其他教具。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内燃机时,不使用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直观教学,而只将汽油机和柴油机制成复合投影片,一层一层地投影到银幕上来展示给学生观察等等,将立体的物体平面化,弄巧成拙,不利于学生理解。

3.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例如,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滑块滑动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教学时,明明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易被接受,还是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程序来模拟,在屏幕上画上马德堡半球,再画上几匹马拉不开。虽然设计生动活泼,但华而不实,让学生怀疑是老师用电脑故意做出来的,不相信是事实。

4.用录像代替实验。虽然它形象直观生动,能够较好地帮助老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只觉得是在看电视,真实感不强,亲切感不足,不少学生对其内容半信半疑。由于没有亲自动手,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5.课前准备不充分。一堂课的成败,备课是关键,其中准备好所用的电教媒体是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如开机后找不到自己要展示的内容,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时,或播不出声音或播放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还有的进了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才知道设备已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等。

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老师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

2.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明确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提高视觉刺激的强度和视觉的有效性。如练习电表读数时,可用投影电表,将其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操作引起的电表读数的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组成部分。

3.不能用电教媒体代替直观教学。一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确对待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直观形象,既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又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论、新概念的结论。因此,实验教学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

4.做好课前准备。一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用则静,用则迅速播放,声音清晰,画面清楚。

篇4

就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投影技术,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取代黑板板书,丰富拓展课堂展示的教学内容;在文字展示之外配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动态图象,采用视、听全方位信息输入方式,增大课堂信息输入量,并借此使教学内容的课堂接受效果提高。总的来说,此项改革的预设目标,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传输快捷和多方位、形式灵活、生动形象等优势,更新传统课堂教学,以收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

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技术的更新、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但如何使用这技术,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很广泛了,但我们所见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所了解到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距离此项改革的理想目标尚远。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主体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1]。

关于多媒体教学,就课件制作环节而言,据目前见于报章的批评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其存在的问题,简单概括来说有如下几方面:

1.1教材、教案或讲义内容的简单复制。

初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人,往往急于求成,把以往的教案或讲义简单复制到课件中,甚至连打字的环节都省略掉,直接从网上找到某门课程的教案或教科书,鼠标一点快捷完成。这样做成的课件,所展示内容连最基本的提示、逻辑功能都被密密排列的文字淹没,更谈不到发挥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效率优势。课件制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应技术知识,还要善于选择课件内容,熟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掌握课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只有这样课件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2]。

1.2重形式轻内容,重图像而轻文字。

所谓“多媒体”,当然是指信息输入方式的多方位、多种渠道。但这个“多”字,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操作者乃至评价者。一般情况下,人们首先容易把握到的是其技术和形式,就是信息输入方式的变换,误以为课件制作中引入的手段越丰富,越是成功。所以,不顾内容实际、追求花哨而喧宾夺主,以动画多少论课件质量的倾向非常普遍。许多课件迷于动画,一会出来一个小青蛙一会出来一个小蜜蜂,跳跳飞飞,或牵强附会插放电影(录音)剪辑,与教学内容无甚关联,这是最常见的一个痼疾。此种情况在多媒体比赛中尤为严重,因为比赛时要突出视觉冲击效果,吸引评委的瞬间注意,制作者便刻意在这方面下功夫。

1.3信息轰炸,资料无序堆砌,不留学生思考空间和教师讲授空间。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是信息量丰富,但信息量丰富与资料堆积是两码事。有为数不少的人以为多媒体课件可以代替教师讲授,在这一思维误区引导下,许多课件(包括已出版的课件,有一套出版的古代文学课件几乎就是古代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的翻版),将大量资料不加分析地列入,教学内容无序堆砌,缺少有机联系,像《万能机器人》[1]里海伦娜烧毁了罗素姆配方后那些造反的机器人在车间里造人,血肉、骨头、内脏在传送带上滚动,怎么也无法重塑成人形一样,显示于投影课件的教学内容各逻辑元素之间,没有血肉联系,呈支离破碎格局。教学过程中则改课堂讲授为屏幕阅读(以致有人批评,某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将头埋在电脑操作台后边读屏幕,还不如站在讲台上读教科书);而且是缺乏指导的阅读(甚至有人连读都不读,教师成了“放映员”)。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如此,教学过程中主客倒置,教师成为课件的辅助工具,失去其主动性地位;学生则更可悲,成为课件的奴隶,面对扑面而来的无序信息茫然不知所措。

1.4照搬套用版式,不顾学科特点,大众面孔,无个性,缺乏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主要不是指技术和图像(当然也包括技术和图像),而是指内容设计、逻辑建构。每门学科、每个教师的教学如果成功,肯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肯定是不同的。即使不谈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学科特点而言,不同学科的课件也应该有不同版式和套路。各学科教学有其自有的规律,不是亲身从事该学科教学的人,不可能深入了解其规律,自然无法研制出适用于某学科的教学课件,有些出版课件是请专业人士开发的,技术上无可挑剔,但与内容结合方面则不行。自制课件的操作者一般都是从事某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不能将多媒体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实际结合,也无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简单照搬他人版式,缺少个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甚至造成形式与内容某种程度的游离。

1.5盲目追求技术。

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不是技术复杂和新就一定先进,也不是所有的技术对所有的学科都实用。直升机固然先进,但用于建筑工程运送土石,它还不如汽车甚至不如板车。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的更新,可用的多媒体软件花样翻新,致使有些人以为越是复杂的软件越是先进,某些权威部门制定的多媒体课件评比标准,也都赫然写有“技术先进和全面”一条,导致人们盲目热心于技术,如认为Authorware 、Flash、3D Studio MAX 是先进的,而Powerpoint因为制作和使用较简便,就是落后的,所以课件制作中便不屑于再用Powerpoint,甚至在多媒体比赛中,刻意地把Authorware、Flash、3D Studio MAX等各种手段一窝蜂全部用上。其实, Authorware 、Flash、3D Studio MAX等软件固然富于表现力,但其仅是在图像、动画功能方面更有优势,而就教学来说,图像和动画怎么说也是辅助手段,而且不易太多,所以,就教学最需要的文字和逻辑的展示功能来说,Powerpoint技术可能更实用些。如果比较简单的Powerpoint技术已经达到了我们教学所需的功能,为什么还非得用其他更复杂的呢?

2多媒体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教学改革造成如上缺憾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2.1目标和宗旨迷失,随潮跟风,为改而改。

“改革”不是“改变”,所有教学改革的唯一宗旨和权威考量指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舍此就没必要改革。而我们看到的不少“教改”,多只是随潮跟风,在“改”上下功夫,是“改变”而并非“改革”。多媒体作为新事物出现,在教学改革领域掀起了一场普遍的热潮,就因为它比起以往的教学改革来说,确实在方式方法上有不可比拟的革命性更新,具有“改”的先天优势。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遭到批评的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只是在形式上改换了一种信息输入方式,把原来的教案文字敲到电脑中,甚至照搬录入教材局部,其毛病就出在为“改”而“改”,丢弃了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之所以现在人们批评多媒体教学改革,甚至有人说不如恢复粉笔板书,其原因也主要在于此。

2.2缺乏宏观建构意识,制作仓促和随意。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临场组织、随机应变(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临场组织能力往往是其教学成功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因其具有相当的预设规定性(当然其优势也在于此),课件如果随意性制作,预先设定的某些环节如果有欠科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它就反过来会成为教学的桎梏、学生接受的障碍,必然影响教学效果。按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要求,课件制作前应有类似于电影分镜头脚本一样的策划文本。

3多媒体教学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教学改革不可否认地有其存在的地位,而且应该走向深化。要使其仅从简单的形式、手段更新走向实质性改革深化,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那里当然有其各自的规律,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而从一般意义上说,它应该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优化指标,这高度概括可以说就是实用性原则及指标,即前所述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体说,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3.1目标原则

宏观上说是,以学生本位为目标,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不变指向。所有的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生本位,即把学生的接受效果摆在第一位。在画面的美观、动画形式的多样、链接的复杂、资料的丰富等因素与学生接受之可能性发生冲突时,宁可舍弃前者,也不舍弃一次课堂的教学效率、效果。具体到一门课或一节课,则以教学内容规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设计自己的课件制作策略。

3.2效率原则

教学改革的生命是“提高”而不仅仅是“改变”,主要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这应是教学改革中不变的价值指向。多媒体课件制作,应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有效输入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权威价值指标。概括为一个关键词,就是实现其功能放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相比,其首要优势,就是可节省板书和翻阅时间;其次,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即可以在大教室授课,这样,从教学资源开发的角度,可以大量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这方面可开发的空间就非常大了:如果使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容易理解、如果使原来在45分钟时间内传输的内容在4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传输,那么它的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反之,如果课件制作或使用不合理,与传统方式相比,反而浪费了教学时间或影响了教学效率提高,真的就宁可不用。

3.3实用性原则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construction, Changchun 130021 China )

Abstracts: the article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matters to be concerned in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Only wh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es of the courses are fully utilized, can be achieved the aim of better improve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effect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普及与应用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引入教学实践中已成为现实,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这是一项新的教学技术,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物资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改革了课堂教学手段,在工程图学课程中以图、文、声、动画有机地结合,增大了课程的只是信息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学习气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易产生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具有一定的优越之处,其信息量大,色彩鲜艳,动静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多媒体课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是预先设计的,已经成品化,其内容也是固定的,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一般不可再次编辑。

不可否认,教师的备课是根据教学内容和顺序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而课堂应用时,往往使教师的讲课受到限制,也不可能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更不可能通过课件表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死板,但也带来了解题过程较快,不利于记忆的弊端。

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讲究技巧,也就是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使用多媒体课件,课件的选用或制作在表现形式上不可太夸张。例如,工程图学课程使用的课件不必加配音乐,图形也不要太多、太花哨,偏离了教学主题,反而收效不良。

讲课中应该适当地选用课件辅助教学,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难以想象的图样,然后,教师再详细讲解其重点、难点和必要的作图、解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多媒体教学的适应性

多媒体教学不可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一个教师的口传心授,情感表达,信息与心灵的交流,都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对象范围应在两个合班为宜,不可过大。尽管多媒体教学可采用大屏幕投影,可视性强,但人数过多,教师不易控制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反应,不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

大学的授课时间较长(100分钟),如果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室里光线暗,学生多,空气流通差,极易造成学生困乏。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如果采取反复看屏幕的形式,势必也会造成学生厌烦或注意力不集中。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一次授课时间内,多媒体教学不要多于一半,安排顺序上可前、可后、可居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或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调整。那种多班授课可以减少教师,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时的误论绝不可效仿。

2.3新教师不宜采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首次登讲台的新教师不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新教师对于教材没有吃透,还不能够很有分寸地把握好重点与难点内容,这样就无法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讲课速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难以消化理解。

特别是对于工程图学的新教师,自身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类型题的作图步骤与过程,并且应该具有较高的绘图水平,这样才能知道学生解题和绘图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及易错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解决问题的办法

3.1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穿插板书教学,即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工程图学这门课程,因为它的实践环节之一是绘图,绘图的过程都以课件演示来传授就无法向学生交待清楚整个作图过程和解题的分析思路。而应用板书教学,加上教师的言表、一步一步绘制,并留有一定的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去分析、消化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高。

3.2教学与习题训练相结合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适时地让学生动手做习题,一方面可以缓解长时间观看多媒体课件的疲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习题训练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图,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情况以及自身教学效果。

这种情况下的习题训练决不可以是学生做,教师看,而是需要采用讨论式、提问式、答疑式的多种模式,灵活、扎实地将某一知识点真正学会、弄懂、甚至精通。

3.3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层次性和整体性

在教学中应注意使课件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全面、联系实际,不可以做成办上屏幕的教材,重点强调教材上的主要内容是正确的,但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优势,尽可能增加与本学科相关的新内容,并且在适当的学习阶段,让学生融入多媒体课件的编制与调整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其实,这一过程是更重要的学习方式。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当前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以黑板与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种机遇,可以说迎来了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它在给我们带来显著的教学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制约着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本文指出了高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 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高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外在形式。单从课件上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充分运用到了图片、图像、音乐与视频等素材,极富动态感与艺术美感。但是课件内容却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本身的实用性不强。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只是过多地集中在课件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而根本没有转移到语文知识本身上来,毫无疑问,这是失败的。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师就必须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提高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实用性,这样课件才能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来直观而动态地展现教学信息,才能使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认知对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便顺利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多媒体课件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这才是具有实际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取相关的素材时不要只是片面地追求多样性与新颖性,而是要紧紧地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选取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丰富的形式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来。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才是成功的,才能使多媒体的运用真正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

2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多媒体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平台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将教与学置于对立面上,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这是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新课改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教与学的统一,要改变以往知识的单向传递,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探究、多向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在新课改下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只是追求表面的现代化,沦为了多媒体的奴隶,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学生只是被动的欣赏。这样的教学只是在机械地执行课件,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并未实现新课改的核心理论,相反还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以多媒体为技术平台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化、互动化的教学环境与探究平台,引导师生展开互动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探究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不管是多媒体的制作还是运用都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我们要在做好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随机反应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地处理多媒体。学会进行二次创作,以使教学能够顺应着学生的学来展开。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语文教学的生本教学。

3 处理好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把握好运用的时机

多媒体教学确实具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的教学,它与其他教学手段是互为统一的整体,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一地运用多媒体,而盲目地排斥其他教学手段;要正确的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的唯一手段;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甚至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地探究,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升。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探究动机,并适时提出能够提契全文的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而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才能使得多媒体的运用更高效。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问题教学及小组合作学习,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具活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得学生围绕着文本来展开互动探究,在探究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阅读教学。

篇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丰富了教学法的内容。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也有局限和不足的一面,文章从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处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关系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多媒体 传统教学法 语文教学 注意问题

一、 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一)提高了课堂的信息容量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大量教学信息的功能,在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知识的点、线、面相互结合,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预习、默读、抄写、板书、讲解、查工具书”等冗长环节,节约了时间,增加了信息容量,提高了授课效率。

(二)明确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将某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一一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记忆,并且日后可以多次使用复习[1]。通过课件简洁明了的模块设计,既释义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又把教材中无分类、无重点混淆在一起知识点梳理开了,突显了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一方面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感性的东西向学生提供出来,能够对学生起到激趣和促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活化施教内容,亦能将由具体至抽象的授课效用发挥出来,拉近“教”及“学”距离,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2]。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淡化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一堂精彩的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及时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演示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的学习按照教师设计的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课件和电脑完美结合,学生聚精会神的只是媒体动画、声音、视频的信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这样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与引导。在多媒体的参与下,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淡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3]。

(二)滥用多媒体教学

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做得非常细,以多媒体眼花缭乱的演示,代替脚踏实地的作品解读的实践,架空了学生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被剥夺,使得学生地方语文学习能力难以提高。如果过分注重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考空间被极大的剥夺,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这样使得课堂教学受到较大的束缚,很可能造成新的“填鸭式”教学。

(三)被动利用多媒体教学

从目前我国农村教学现状分析,部分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还不高,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还不熟练,部分教师还不会制作课件,会选择利用别人的课件,对课件内容并不熟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陷入被动局面,由于对课件内容的不熟悉,会出现所讲与所呈现的课件内容不相符的情况,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3]。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关系的处理

教师如果不能摆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全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将受到局限[4]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统教学要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统一起来,让它们相辅相成,从而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打造个性化课堂

语文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理解需要,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适时、适度运用。更要分清信息的主次,并在运用这些信息过程中要w现出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可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又不至于被过多的信息而淹没。因此,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己所长,如善于朗读、绘画、歌唱、舞蹈还是善于写作;善于激情抒发还是善于理性分析,并与多媒体紧密结合,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使不同的教师展示出不同的教学特色来。

(二)适当增大多媒体运用时的信息量,但不能过于泛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从头到尾都变换和充斥着大量多媒体的信息:一会儿图片、一会儿动画、一会儿视频、一会儿音频……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会引起学生“消化不良”,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读书、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适当增大学习时的信息量,不能过于泛滥,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三)加强师生之间互动,避免学生成为走马观花的“看客”

语文学科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情动人,达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学生或许会把注意力完全放到多媒体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的演示上,而教师那富于传情达意的表情和口语往往被忽视了,这样,就会阻碍了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其教学效果也不佳。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着许多优点,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统教学要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统一起来,让它们相辅相成,从而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古岱月.多媒体课件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

【2】王汉桠.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N】.汕尾日报,2011(07)

篇8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计算机 教学课件 教学资料

论文摘要: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指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和运用计算机教学媒体,以多种多样的媒体信息对学生产生作用。本文就如何使多媒体教学形成丰富的教学过程,达到最显著的教学效果,做了一些探讨。

一、选择课件制作工具

多媒体的课件制作可选择用Director,PowerPoint,Flash等等多种计算机创作工具,课件制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爱好选择相对应的制作软件。比如PowerPoint应用简单,容易制作,展示性很强,比较适合相对较多的文字和视频图像等信息展示需要,而Flash制作的二维动画比较方便,课件优点是文件较小,效果较好而且放大不失真等,比较适合DNA结构以及细胞结构等知识的呈现。

二、收集教学资料

(一)生活事件:如在讲解案例时,可以采用人的四种交流模式即“听,说,读,写”案例;

(二)常见的现象。如在讲解常见的现象时,相应介绍平时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等;

(三)利用图书馆资料,报刊或图书。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的去收集各种教学素材,如互联网的下载,扫描图像,拍摄标本,手动制作等等。

三、选择教学资料

(一)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针对性、新颖性,既要密切联系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前瞻性,要尽量避免过多或空泛的内容,以防案例的讨论中出现一些不着边际,泛泛而论等现象。

(二)在资料的选择等方面,应该选择一些常见的,贴近生活的事件或素材。

(三)在表现资料的形式上,做到醒目简洁、图文并茂、如剪辑视频、CAI课件、Flash动画、图片影像等。

(四)在对教学目的的要求上,应当具体和明确,可以相应的提示问题的思考角度,提出教学内容的相关重点,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目,参考资料等,以及课堂的讨论的方式等。

四、安排与选择教学内容

安排与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体和系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的科学、组织的合理十分必要和重要。虽然了具备良好的视听等功能,并且具有比较好的可接受性和比较大的信息输出量,但多媒体教学要根据载体的相应特点、教学的内容、知识点的差异,来选择和编辑从而制作出适当的多媒体,要提高对适度信息量和优化教学内容的重视,能够做到高度概括,主题鲜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课件的设计时,对于教学的目标而言,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布局要以教学目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依据,在情感领域的教学则要以情景创设作为基础来进行气氛的渲染,技能动作等领域的教学目标要注重体现出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五、设计页面

页面的设计与创意是制作课件的灵魂,美观而又主题突出的页面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在页面上出现的各种图形、文本、动画、图像以及声音等等信息,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重点突出;

(二)层次分明;

(三)字体规整。

(四)图像和图片清晰并且贴切。  (一)重点突出;

(二)层次分明;

(三)字体规整。

(四)图像和图片清晰并且贴切。

(五)动画和视频要适宜得当;

(六)统一风格,画面简洁、实用。

六、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媒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的四个要素,四个要素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核心知识建构的帮助者是教师,教师不是施教的灌输知识者;多媒体是创造学习情境的认知工具,也是学生主动的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替代教师的传授功能,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突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七、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的实现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认知主体的作用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多媒体计算机相互学习的环境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练习适合自己水平的习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

(二)有利于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对教学信息等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来实现。例如:可以按照教学的目标,把不同媒体信息和各种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各种教学资料。

(三)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对于外部的刺激并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于多种感官的综合性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及保持非常的重要。根据有关的专家的实验结果,人类对信息的记忆和保持能力与提供信息的方式密切相关。

八、小结

计算机多媒体的组合教育,不仅能够延伸学生的眼,还能延伸学生的耳,甚至能够延伸学生的脑,它是优化我们课堂教学的非常好的手段;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相当多的特点和优点,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应该被忽视。即使我们掌握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运用;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从而配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长江.工程设计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1

[2]甘霖.多媒体教学的探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徐扬.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2,4

[4]黄秋生.谈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化教育2002.07

篇9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再是过去“电子黑板”的概念,它以强大的功能、大量的信息、生动直观的影像和快捷的连接方式及越超时空的变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华,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化静为动,感知几何知识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皮亚杰“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的联系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学过程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技术,发展智力才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样人相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和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搞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必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周围的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地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相对宽裕的学习时间。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成、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例如:在教学有关“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使学生不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内,获取量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发现中掌握知识。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行超级连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数学,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师生界面以多层菜单树的形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又能明确表达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间的层次与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只需双击鼠标按钮即可激活其指示部分内容,进入交互的教学系统,足不出户,可实现网上漫游整个数学世界。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语六夏寒”。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在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无疑帮了教师一个大忙。

“机器无情人有情”,先不说多媒体技术的鲜明的色彩,动态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篇10

这种方式可以集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有选择地控制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能够直接在教学课堂上使用。既减轻了教师擦写黑板的劳累,同时又可节省出时间用于教授新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及质量。这种模式也可供学生作为个别教学的形式,通过选择学习时间的长短起到一定的因材施教目的。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电子化的教案就是讲解演示模式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大多数时间(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是计算机充分普及应用以后,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对象,计算机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教师。所以教案仍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上课要准备和使用教案,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纸与笔,把教案制成书本形式。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家和有条件的教师,在学术报告、讲学甚至课堂上采用了电子化的教案,使演讲更为生动形象、清晰、严谨和富有效果。

在讨论电子教案的特点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传统教案的准备和编写要求。

1.教案的要求

教案是按课时为单位所作的教学计划,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图。它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全部概况。由于课型的不同要求及教师情况、教案的书写有详略不同,很难有统一格式。但必须要求有课题、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等三项内容。而且以教学过程所占比重最大。

2.编写教案的方法

(1)文字法。用文字的形式将教案内容表达出来,必要时附有插图,其特点是书写空间较自由,以教案本的形式备案。

(2)卡片法。将教案的纲要、教学重点、难点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既是教案又是完整的板书与课时分配计划,其特点是形式灵活。方便教学,因此有时在文字法的基础上。也配有卡片形式。

3.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较为灵活,只要能反映出教案要求的内容即可。一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情况在教案格式和内容上有详略之分。必要时要有时间分配和版面设计。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教案实际是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学中只起到后台导引和提示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粉笔板书的形式完成。

电子教案及其特点

1.什么是电子教案

所谓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于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中的一种形态。同其他的电子出版物(如通过光盘发行或通过网络发行)一样,在观看阅读时必须事先装入计算机中,由显示器输出。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不是通过普通的纸和笔,而是将教案内容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编辑存储而成的。其最终的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无论是电子教案的制作还是电子教案的使用,都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但由于不需要像设计开发复杂的CAI课件的要求那样高,因此对于有计算机使用条件的大部分教师来说,学习和掌握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使用还是不难的。

2.电子教案的特点

与传统教案相对比,电子教案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扩展了教案的作用范围。将电子教案输出到与电子计算机相连的大屏幕投影屏上,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使教案从后台走向前台,基本上取代了粉笔板书,成为了呈现教学内容的又一重要形式,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子教案也属于一种简单的CM课件。

(2)有利于教案的修订。电子教案在编辑上的优点是明显的,对内容的插人、删除和改写非常方便,尤其是对文字块的操作、合并文件的操作,使得对占有资料较多的教师来说,更是提供了方便。如果是已经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非常容易通过整理已有的电子教案而汇集成书而出版。

(3)便于携带、交流。磁盘与纸张相比,存贮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张1.44MB、3.5英寸大小的软磁盘可存储汉字(纯文本)大约75万字,相当于500页的16开书籍的文本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时,携带存储于磁盘上的电子教案,显然要比携带纸张、幻灯胶片形式的资料方便得多。

电子讲稿可以根据需要由讲演者控制播放,突出某些特殊内容,又可以在与会者需要时,方便地进行拷贝。特别是当与会者共同属于网络上的用户时.会议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使得与会者不用出门,只需坐在计算机旁,观看显示器和操作键盘(鼠标器等)就行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具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效果。一般的教案或板书,虽然也可根据需要由教师进行作图,但其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绘图水平。电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软件工具,很容易编辑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图形、图像,并且可以配上语言和音乐。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对提高讲课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特别是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利用PowerPoint中超级连接的功能,可以直接进入到程序语言环境中对所设计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运行,使听众立即看到运行结果。

(5)可以制作投影片和幻灯片。电子教案的内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打印机输出到纸上,这一功能已经不被人感到惊奇。但如果说能够输出到胶片上。直接用于投影片或幻灯片的制作,对于习惯于电化教学形式的教师来说。就会出乎意料地感到非常实用。

随着打印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激光打印机和彩色喷墨打印机不仅仅是质量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对于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上述两种形式的打印机都可用于透明胶片的输出。

3.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集成软件正像它的名字一样,作为办公工具,确实为工作在各领域的办公人员(当然包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已成为世界范刚内一个广泛流行的软件之一。作为电子教案制作上的应用,可以主要使用其中的三个软件。这三个软件不仅由于在输出界面和操作方法上相似,易于人们的使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支持环境Windows所具备的对象嵌入与链接技术(OLE)使得各软件中的功能可根据需要相互间随意引用,极大地增加了每一软件的功能。

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逐步地走进课堂。

网络化的讲解演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日常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随着学校上网工程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通过Internet来传递文件、交换信息、公告等,这一切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

网络化的讲解演示所要求的网页,不仅仅是把相关的内容放到网页中就行了,它还要求网页设计者能够把这些内容合理安排,给浏览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的兴趣及吸引力。

网络化的讲解演示网页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底蕴、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高水平的网页来。网页的排版布局就是决定你的网站美观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1.网页排版布局的步骤

(1)构思。根据网页内容整体风格,设计版面布局。

(2)初步填充。这一步就要把一些主要的内容放到网页中,例如网页的标志、菜单、导航条、计数器等,要注意重点突出,把网页标志、菜单放在最突出、最醒目的位置,然后再考虑其他元素的放置。

(3)细化。在将各主要元素确定好之后,就可以考虑文字、图像、表格等页面元素的排版布局了。

2.网页排版布局的原则

(1)平衡性。一个好的网页布局应该给人一种安定、平稳的感觉,它不仅表现在文字、图像等要素的空间占用上分布均匀,而且还有色彩的平衡,要给人一种协调的感觉。

(2)适度的对称性。对称是一种美,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是对称的。但过度的对称就会给人一种呆板、死气沉沉的感觉,因此要适当地打破对称,制造一点变化。

(3)对比性。让不同的形态、色彩等元素相互对比,来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例如黑白对比,圆形与方形对比等,它们往往能够创造出富有变化的效果。

(4)疏密度。网页要做到疏密有度,即平常所说的“密不透风,疏可距马”。不要整个网页一种样式,要适当进行留白,运用空格,改变行间距、字间距等制造一些变化的效果。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现状 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应用。我国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课堂,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实现教学优化。但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日益兴盛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此,通过抽样调查的访谈法,笔者对当地部分学校进行了访谈。

本文拟就当地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观点。

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重大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不但具有处理文本、图形和动画的能力,还具有处理音频、视频等更强大的功能,因而教学活动中若引入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使学习内容用人类习惯的图像和声音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显然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达到双赢。

主要体现在:

1、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例如学习机械运动的课程时,如果能将机械运动的实际情况用动画的形式予以实现,那么同学们接受起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来将更直观和容易。

2、多媒体教育技术集多种媒体于一身,操作简便,交互性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易于学生自学。

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或程序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3、课堂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是“黑板+粉笔”的天下,虽然也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形状或图像,但生动性和表现力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借助电影、电视、录像、幻灯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介,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点,用图形(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主要学习器官,能够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和多样化。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

1、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

本人通过走访学校发现,城镇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利用率稍高,而农村学校较低。甚至有的农村学校因为缺乏专业教师而难以开课;个别农村学校因为担心设备损坏、电费开支大而不愿多用。

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管理环节十分重要。 转贴于 然而,我市有些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由于不少管理人员难以胜任多媒体管理工作。

目前,我市市区学校都至少配备了一名兼职管理人员,素质较高,在设备管理和使用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农村学校管理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对设备的管理只能起到保管员的作用,没有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大大限制了设备应有的作用。

2、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不高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不同学校间不但在设备的配置、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使用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市级学校教师基本上能将多媒体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毫无刻意表现之嫌,达到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目的,且现代媒体与实物、图片、黑板等传统媒体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耳目一新。而有些学校,多媒体的作用只是将黑板照搬为大屏幕投影,并没有很大的创新,同时还存在课件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差等严重问题。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有效策略

1、加强管理

首先,要充分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高度。

其次,学校领导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统筹管理。学校领导应指派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实施各项管理规章和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切实保证教师上课时设备的运行良好。同时还要明确,设备闲置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使设备老化、贬值。

最后,学校应派一些教师去发达地区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吸取其好的管理经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培训能操作、懂设计、会维修的教师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多媒体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广大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教师应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多数农村学校配置了多媒体电脑,如果不培训出相应的教师,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革新传统教育方式,如何更好地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领域内的工作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

纵观整个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已使现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充分发挥其效能,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篇12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电子课堂中,电子电工专业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概念,还是涉及的理论,都较其他科目更加抽象。由于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根深蒂固,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知识时感觉索然无味,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持续,这也影响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课堂出现了“多功能教室”“翻转课堂”等颠覆性的变化,多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和多视角、多层次、多元化、多接口的特点,为电子电工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其教学效果也相当明显,它通过声、光、电、影等介质形象地呈现出了原本枯燥、静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既有效地理解了知识,又能在模拟的电子电工环境下习得实践认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电磁感应”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不和盘托出电磁感应产生的原因,而是“卖关子”,拨动学生思维的涟漪,然后以多媒体技术为脚手架,以活灵活现的Flash为教学的直接素材,使学生置身于这些动画之中,既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聚焦了他们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在自我感知和对动画的隐形互动中认识了电磁感应,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电子电工的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他主要的智慧努力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对于职校生来说,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能用思考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思考。

2.显化实验具体过程

教学转化能力需要两类知识,即第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明言知识”或“言名知识”等,是指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字公式表示的知识;第二类是程序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默然知识”等,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

在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只通过语言手段,很难使一些理论、原理的解释和运用等深入人心,不利于学生理解。而挂图和模型等直观图又显得过于“静态”,不能显示过程的连续性演变。如果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影、电等的强势辅助,将实验和多媒体的优势叠加,则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

如在教学交流电的产生时,有些教师会习惯于通过利用模型来演示交流电的产生过程。但是,模型难以反映电流和具体生成的过程、线圈切割磁感线以及与其相对应电流的方向、大小等。然而,多媒体可以通过不同介质的相互比照,以“放映”的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显现出电流在瞬间内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晰地展现出线圈在转动过程中位置上的变化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流变化等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对其过程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既认识了现象,又悟透了本质。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对电子电工实验的限制,将实验的具体过程详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丰富的直观体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3.增加教学知识容量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使电子电工专业课更有趣、更有效、更实用,它以简洁、快捷、逼真等特征取代了原始作图和板书的枯燥无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某一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随时按下教学暂停键,重新演示具体的疑难步骤,讲解相关的电子电工理论知识,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以学定教、教随学变的教学理念,客观上也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强化了教学效果。

当然,随着宽带的普及,智能化、网络化课堂也日益进入寻常班级,这给电子电工课堂注入了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真实的实验案例,体现了课堂内容精、时效快、效果好的目标。如在讲解电子线路中的触发器时,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将有关电路图、题干以及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渗透到课件中,不仅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为学生自主提问、自我解码课堂创造了条件。

二、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好仆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教师必须用之有度,应和电子电工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否则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地以课件代替上课,教师不断放映图片,学生只是在“看戏”中享受。这样既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会造成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心理。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软件,是课堂的“仆人”,教师千万不能颠倒主次,喧宾得主。

2.多媒体是实验教学的“好助手”

篇13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网络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87-01

国家颁布的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提出,对于英语教学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多媒体网络教学也找到了理论支撑,即建构主义理论。因而网络多媒体教学和建构主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构主义为网络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网络多媒体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实现提供了空间。

1 建构主义

1.1 建构主义的内涵

建构主义形成于对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批判和发展中。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有三方面。(1)人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过程具有经验性。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于外部环境不仅仅是可以认识的,还是可以建构的。(3)人的认知发展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建构理论可以说明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的规律,发现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定义是如何形成。这样建构主义慢慢的发展就衍生出了新的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建构主义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者(老师)而获得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其他人的辅助,再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随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发展,研究者提出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特征:第一,积极性。第二,建构性、累积性。第三,目标指引性。第四,诊断性和反思性。

2 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契合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积累,形成概念的过程。老师扮演的角色是辅助,而不是灌输。在这样的形式下,多媒体网络适时出现,为建构主义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多媒体网络成为建构主义教学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1)多媒体网络有益于学习者意义的建构,多媒体网络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如通过视,听等的结合形象,直观的展现学习的内容,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方面。同时学习者也可以网络的方便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的对于学习内容进行选则。(2)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更加有利于老师角色的转变。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教学观,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帮助者。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指点和帮助。所以多媒体网络更加有利于老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者学习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下的,这样的环境不仅仅需要知识以各种形式展现,还在必要的时候要求与外界有所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既能满足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的展示,又能满足不受形式和场地的限制。所以说,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建构主义学习观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3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

3.1 情境的创设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具有很多的优势,教学资源的多形式化,通过网络使得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交互教学。建构主义教学观点的必要前提是要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且把这个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多媒体网络技术是目前创建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有效工具。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集合一切有益的形式来达到效果,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的能力集合起来。

3.2 交互性

建构主义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在交互的作用中产生。多媒体网络式的教学能够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为学习者创造出学习者最有效的构建环境,为学习过程提供急促保障。这样的交互作用包括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老师不在是知识的灌输者,但老师仍然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

学习者和教学资源之前的互动。传统的学习过程总是学习者学习不变的教学资源。这样相对的不变的形式有时候会不适应不同个体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掌握。当教学资源以多媒体网络的形式出现,教学资源不仅仅可以共享,学习者可以自主的选择教学资源。智能的教学软件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掌握情况来调节所学习知识点的侧重情况。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资源。这样积极主动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者的兴趣大增,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3 学习者与互联网之间的交互

互联网不仅可以为学习者们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一些有益的方法,如今,一些好的英语学习网站完全可以实现和互联网的互动,更加提高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在一些网站上可以进行和英语的对话,听力,写作,可以对英语写作批改,给出专家意见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是学习者和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又可以是学习者网络在线学习。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只要主动的搜索,都能得到解决。这样完全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习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者主观性的要求。

4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应用需注意

纵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当多媒体网络教学取代了大多数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时,学习者面对的知识一台机器,不再是热闹的课堂,老师和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形式未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以教学资源丰富为主要特点,但是如此大的信息量,有一些学习会因此迷失了学习的目标,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因此白白把时间浪费在了网络,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里。

所以说,网络多媒体教学仍旧不能忽略了老师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帮助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学习者从大量的信息里找到有用的信息。老师可以带领大家有一些课堂的互动,调节课堂的氛围。这样的模式也正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点中老师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

5 结语

多媒体网络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对于教学资源和环境,及其教学过程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尤其对于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和教学传统观点的变革。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教学形的形式,使得英语教学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顾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英语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10(4):152-153.

篇14

在利用多媒体辅助钳工工艺课教学的实践中,笔者逐渐认识到: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必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做到恰如其分,相得益彰,而不能在实际操作中过分夸大其使用价值,更不能以偏概全,以此否定传统教学的作用,取代其他必要的课堂教学手段。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教学媒体泛用甚至滥用的现象。传统的钳工工艺学教学法是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讲解比较复杂的设计原理和操作工艺的时候,不是空洞地讲解抽象的理论,就是在黑板上繁琐地画机械构造与设备流程,学生难以明白,更不容易弄懂复杂的工艺流程。长而久之,低效的学习效率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声像、丰富的色彩和极强的动画视听效果展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图文并茂,而且一目了然、简洁易懂,加之可以同步播放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加符合中职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和充满好奇的心理,所以也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的欲望。

当大家都充分地认识到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的时候,往往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又会不自觉地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为前提,而是有意无意地把它作为一堂优质课教学的必需品,过分夸大其作用,滥用其辅助作用,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视觉疲劳,出现诸多负面影响。

2)在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很好地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的同时,要避免走进“人灌加机灌”的新误区。比如在讲解等分圆周的画法、装配工艺规程、轴承和轴组的装配、工作定位原理等章节时,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如果看不到真实的场景,就会造成教师授课难度增大,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吃力的情况。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使得这些抽象的知识、规程变得具体而又形象,为学生学习创造出最佳的学习场景,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多媒体教学在使得钳工工艺学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具体、趣味生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师生负担的同时,又往往会因为部分师生的急功近利,陷入一种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为了赶教学进度,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却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的思考,轻视了对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师变成电影放映员、图画解说员,学生成了不用买票的新型观众,没有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满堂灌”形式,很难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科学性。

3)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钳工工艺学的学科特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协调的能力。多媒体辅助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诸多的优点必定能够吸引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也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自主发展的学习过程,值得去为之探索与实践。

但机械设备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成的,而大多数零件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机械零件已经能够使用精密铸造或冷挤压等方式制造出来。但绝大多数零件还是要进行金属切削加工。通常是经过铸造、锻造、焊接等加工方式先制成毛坯,然后经过车、铣、刨、磨、钳、热处理等加工制成零件,最后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所以,一台机器设备的产生,需要许多工种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正因如此,一般的机械制造厂都会有铸工、锻工、焊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和热处理工等多个工种。

一美的机器的制造过程,就是各个工种的技术工人的一次完美无暇的合作过程,不论哪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整台机器的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员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得能力,也应当成为钳工工艺学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4)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钳工工艺学的特点是实践操作性强。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仿真学习实践软件,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不仅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的优势,弥补学生顶岗实习时间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仿真实践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利用“装配工艺规程”等课件,指导学生模拟实习工厂的实际工作情况,根据提示进行程序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就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但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按照程序化的课件去组织教学的时候,学生也就在按程序化的课件去学习,如果不能及时地了解各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学习干预,就容易忽略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区别,忽视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差异,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因跟不上程序化的学习进度而失去学习的自信心的情况,造成学习成绩的参差不齐。当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时候,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因材施教,把全面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求达到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倡扬学生个性特长的目的。

5)在充分肯定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和具有重复性教学优点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发挥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钳工工艺学课件基本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设备使用正常,随时都可以将所需要的信息和学习内容调出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可以按照某一知识点或某一设备的构造、运行学习,没有弄懂消化的地方,可以进行重复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又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教学是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能够简化教师繁琐的教学过程,但却无法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言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代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此教师责无旁贷,再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