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集体主义美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理论教学
1.1学生情况的调查目前我科承担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急诊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等待毕业的期间内,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相关教学医院急救医学科(中心)实习,接触过急救医学;急诊医学是选修课,且一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学生旷课的情况。为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我们以实用性为原则指导教案与授课方式的选择,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开课班级学生上课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时也提高了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1.2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了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渴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是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的较适宜时机。且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遇到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突发急症,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我们以集中大课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并以多媒体教学。
1.2.1大课教学内容我们参考目前主要的急诊医学方面教科书。内容包括了急诊医学的专有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实用的诊疗知识和具体的急诊抢救操作步骤。力求条理清楚,叙述简洁,通俗易懂。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以教材为基础,对某些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和补充,如讲解心肺脑复苏这一章节时,以“2005年复苏指南”为依据,也结合讲述相关的急诊医学进展性知识,并举了许多亲自诊治的临床实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在授课休克章节时,增加休克治疗指南方面的知识,在介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术进展,讲解多发伤章节时,增加损伤控制外科和损伤控制手术;同时介绍重症医学方面的进展。随着急诊医学发展,我们逐年增加授课内容,并贴近现实。
1.2.2大课教学方式全部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中、高级职称医师负责授课。对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急诊医学教研室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制定了急诊医学教学的质量标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首先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对年青医师授课前科室先进行集体备课,并严格执行试讲制度,先在科内试讲,经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与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按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检查。按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按规定时间辅导答疑。定期征求学生教学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程结束前考试复习和命题工作,及时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报送考试成绩,按照试卷分析报告,改进教学方法。
1.2.3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具有巨大优势:1)丰富和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可及时获取、充实和更新课堂授课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实现了多种教学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过大量的图像、视频及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有效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教师的描述性讲授大为减少,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疾病产生的原因、机制及疾病发展的趋势等,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找出影响生命体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疗要点,活跃学生思维[2],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对某一重点、难点或课堂反馈上来的问题,可反复点击图片或点击寻找图文并茂的相关内容,进行多次演示和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和总结。有些课件学生可以带回宿舍复习。4)时间利用率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节省大量板书和悬挂挂图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扩展了教学内容,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引发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当然现实中,学生长时间、单一的注视大屏幕投影,因视觉上的疲劳,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和嗜睡状态,根据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学生上课打嗑睡现象明显高于传统方式的授课,还有部分同学反映教学节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等。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避免出现这些缺点,老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幻灯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纲携领、简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书。2)把握教学的节奏和气氛,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及时掌握和解决学习中反馈上来的问题[3]。3)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4)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1.3教学结果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采用期末书面的考试方式,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考核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是因缺课之故,而考核的知识点正是对书中知识点的校正或补充,学生很满意。
2临床教学
由于学生在实习前理论学习主要按系统疾病学习各科科危重症。它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而明显地横向性联系不足,使急诊教学内容凌乱,影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在较短的急诊科实习期内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症,并且将各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对照具体病例加强急诊理论知识的教学。
2.1多方面提高教师水平我们对急诊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有两位赴香港学习,取得急救医师培训导师资格。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较快,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提高急诊医学教师的素质,这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而且在师德、人文素质方面也需要培养。近两年,我教研室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制度、试讲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并对年资较低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利于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融教于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年资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同时对低年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从多方面促进全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5]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及处理疾病的水平。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通过带教教师在临床工作当中实行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来进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某一种疾病采用规范化诊疗程序,以便使学生形成一个惯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特殊的急诊思维方式。从急诊医学实际出发,针对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疾病症状暴露不充分,临床诊断时间紧、资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况,运用综合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判断。2)专门安排小讲课,对于临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实习生进行讲授,以培养实习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归纳性。3)开展疑难危重病讨论和典型病例讨论制度,由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对此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先由实习生自己讨论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后由教师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及点评,以纠正实习医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概念和补充不全的知识点。4)开展教学查房,针对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较强鉴别意义的病例,由带教老师充分准备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同时规范实习生的临床查体操作,培养实习生的对疾病的整体观念。5)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诊断及治疗预以总结,帮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症的根本区别。6)进行道德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
3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诊疗安全知识的空前强调以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6],模拟教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7-8]。我院教育科引进了一批辅助模拟设备,为我们的模拟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急诊最大的特点是“急”:病情急、时间急、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容易急。因此急诊医学中任何工作失误和差错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易产生医疗纠纷。因而模拟教学规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伤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训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伤害。
3.1通过单项操作模拟教学可以进行各项重要的急诊抢救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练习,包括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呼吸机应用、除颤机的应用和深静脉穿刺置管等,可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并可在阶段训练后考核技能掌握情况,我们有两位专门在香港培训的两位高年资医师辅导。我们有专门的操作训练室,在心肺脑复苏(CPR)的临床教学中,学生在模拟人进行CPR测评。测评中男生初次胸外按压合格率为45%、女生为23%。有些学生在观摩其他人行CPR时,可以提出其缺点和不足,自已操作时却犯同样的毛病。我们多次训练,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要领,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模拟教学,使胸外按压合格率男生达90%,女生达87%。
1、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美术教学的理论支撑
以往的美术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美术基础,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存在忽视现象。现代社会提倡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加以重视,注重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比较高,提倡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这种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支撑,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策略,促进教学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角度的多层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主要的一个过程是通过情景构建,促进学生自身的意义建构。其情景构建需要构建出一个真实的情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意义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可使用技术,包括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帮助教学过程中情境的构建。
2、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要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及教学软件,最终实施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支持下,有助于教学设计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的实施。教学设计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等。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以及掌握,最终实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应该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部考虑其中,并且将要素置于在整个运动的系统中考虑,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
3、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内容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必须要考虑教学内容,考虑教学条件,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的教学媒体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吃甜瓜与吃葡萄的孩子》一节美术课时,教师单纯选择幻灯片作为教学媒体的话,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不利于小学生对作品表达意思的理解。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的配合,搜索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中的多种技术手段,例如视频技术,多层面地表达教学内容,进而解决这类问题。合理选择教学媒体,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4、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设计多媒体美术教学课堂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的设计是关系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内容,必须要对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所展现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媒体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设计。通过将课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设计,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同时利用多种有效的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快乐的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鉴赏的能力,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在《色彩学》一节课中,使用便捷的教学软件,将色彩学、自然科学以及人类心理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点增加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出以视觉、听觉等外部刺激为基础的能够激发学生联想以及想象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掘多层次的教学美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位置不合理。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影像位置不正确,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影像放在台面中间,有的技术不熟练,只能勉强凑出一个图像,不能把图像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呈现合理的大小。二是呈现时机不合理。在教学中,图像和声音出现的过多或出现的不是时候,成了多媒体展示会,造成喧宾夺主的问题。 三是不及时关闭画面,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四是误操作出现关机、死机现象,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2.把本应该展示实物的也用图像代替。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像很方便,可以多角度展示,并且可以做成动画做过程演示,很多教师就喜欢使用多媒体展示来代替其他教具。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内燃机时,不使用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直观教学,而只将汽油机和柴油机制成复合投影片,一层一层地投影到银幕上来展示给学生观察等等,将立体的物体平面化,弄巧成拙,不利于学生理解。
3.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例如,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滑块滑动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教学时,明明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易被接受,还是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程序来模拟,在屏幕上画上马德堡半球,再画上几匹马拉不开。虽然设计生动活泼,但华而不实,让学生怀疑是老师用电脑故意做出来的,不相信是事实。
4.用录像代替实验。虽然它形象直观生动,能够较好地帮助老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只觉得是在看电视,真实感不强,亲切感不足,不少学生对其内容半信半疑。由于没有亲自动手,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5.课前准备不充分。一堂课的成败,备课是关键,其中准备好所用的电教媒体是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如开机后找不到自己要展示的内容,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时,或播不出声音或播放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还有的进了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才知道设备已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等。
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老师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
2.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明确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提高视觉刺激的强度和视觉的有效性。如练习电表读数时,可用投影电表,将其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操作引起的电表读数的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组成部分。
3.不能用电教媒体代替直观教学。一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确对待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直观形象,既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又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论、新概念的结论。因此,实验教学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
4.做好课前准备。一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用则静,用则迅速播放,声音清晰,画面清楚。
就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投影技术,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取代黑板板书,丰富拓展课堂展示的教学内容;在文字展示之外配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动态图象,采用视、听全方位信息输入方式,增大课堂信息输入量,并借此使教学内容的课堂接受效果提高。总的来说,此项改革的预设目标,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传输快捷和多方位、形式灵活、生动形象等优势,更新传统课堂教学,以收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
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技术的更新、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但如何使用这技术,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很广泛了,但我们所见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所了解到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距离此项改革的理想目标尚远。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主体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1]。
关于多媒体教学,就课件制作环节而言,据目前见于报章的批评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其存在的问题,简单概括来说有如下几方面:
1.1教材、教案或讲义内容的简单复制。
初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人,往往急于求成,把以往的教案或讲义简单复制到课件中,甚至连打字的环节都省略掉,直接从网上找到某门课程的教案或教科书,鼠标一点快捷完成。这样做成的课件,所展示内容连最基本的提示、逻辑功能都被密密排列的文字淹没,更谈不到发挥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效率优势。课件制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应技术知识,还要善于选择课件内容,熟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掌握课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只有这样课件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2]。
1.2重形式轻内容,重图像而轻文字。
所谓“多媒体”,当然是指信息输入方式的多方位、多种渠道。但这个“多”字,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操作者乃至评价者。一般情况下,人们首先容易把握到的是其技术和形式,就是信息输入方式的变换,误以为课件制作中引入的手段越丰富,越是成功。所以,不顾内容实际、追求花哨而喧宾夺主,以动画多少论课件质量的倾向非常普遍。许多课件迷于动画,一会出来一个小青蛙一会出来一个小蜜蜂,跳跳飞飞,或牵强附会插放电影(录音)剪辑,与教学内容无甚关联,这是最常见的一个痼疾。此种情况在多媒体比赛中尤为严重,因为比赛时要突出视觉冲击效果,吸引评委的瞬间注意,制作者便刻意在这方面下功夫。
1.3信息轰炸,资料无序堆砌,不留学生思考空间和教师讲授空间。
多媒体的优势之一是信息量丰富,但信息量丰富与资料堆积是两码事。有为数不少的人以为多媒体课件可以代替教师讲授,在这一思维误区引导下,许多课件(包括已出版的课件,有一套出版的古代文学课件几乎就是古代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的翻版),将大量资料不加分析地列入,教学内容无序堆砌,缺少有机联系,像《万能机器人》[1]里海伦娜烧毁了罗素姆配方后那些造反的机器人在车间里造人,血肉、骨头、内脏在传送带上滚动,怎么也无法重塑成人形一样,显示于投影课件的教学内容各逻辑元素之间,没有血肉联系,呈支离破碎格局。教学过程中则改课堂讲授为屏幕阅读(以致有人批评,某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将头埋在电脑操作台后边读屏幕,还不如站在讲台上读教科书);而且是缺乏指导的阅读(甚至有人连读都不读,教师成了“放映员”)。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如此,教学过程中主客倒置,教师成为课件的辅助工具,失去其主动性地位;学生则更可悲,成为课件的奴隶,面对扑面而来的无序信息茫然不知所措。
1.4照搬套用版式,不顾学科特点,大众面孔,无个性,缺乏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主要不是指技术和图像(当然也包括技术和图像),而是指内容设计、逻辑建构。每门学科、每个教师的教学如果成功,肯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肯定是不同的。即使不谈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学科特点而言,不同学科的课件也应该有不同版式和套路。各学科教学有其自有的规律,不是亲身从事该学科教学的人,不可能深入了解其规律,自然无法研制出适用于某学科的教学课件,有些出版课件是请专业人士开发的,技术上无可挑剔,但与内容结合方面则不行。自制课件的操作者一般都是从事某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不能将多媒体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实际结合,也无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简单照搬他人版式,缺少个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甚至造成形式与内容某种程度的游离。
1.5盲目追求技术。
不是所有的技术都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不是技术复杂和新就一定先进,也不是所有的技术对所有的学科都实用。直升机固然先进,但用于建筑工程运送土石,它还不如汽车甚至不如板车。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的更新,可用的多媒体软件花样翻新,致使有些人以为越是复杂的软件越是先进,某些权威部门制定的多媒体课件评比标准,也都赫然写有“技术先进和全面”一条,导致人们盲目热心于技术,如认为Authorware 、Flash、3D Studio MAX 是先进的,而Powerpoint因为制作和使用较简便,就是落后的,所以课件制作中便不屑于再用Powerpoint,甚至在多媒体比赛中,刻意地把Authorware、Flash、3D Studio MAX等各种手段一窝蜂全部用上。其实, Authorware 、Flash、3D Studio MAX等软件固然富于表现力,但其仅是在图像、动画功能方面更有优势,而就教学来说,图像和动画怎么说也是辅助手段,而且不易太多,所以,就教学最需要的文字和逻辑的展示功能来说,Powerpoint技术可能更实用些。如果比较简单的Powerpoint技术已经达到了我们教学所需的功能,为什么还非得用其他更复杂的呢?
2多媒体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教学改革造成如上缺憾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2.1目标和宗旨迷失,随潮跟风,为改而改。
“改革”不是“改变”,所有教学改革的唯一宗旨和权威考量指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舍此就没必要改革。而我们看到的不少“教改”,多只是随潮跟风,在“改”上下功夫,是“改变”而并非“改革”。多媒体作为新事物出现,在教学改革领域掀起了一场普遍的热潮,就因为它比起以往的教学改革来说,确实在方式方法上有不可比拟的革命性更新,具有“改”的先天优势。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遭到批评的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只是在形式上改换了一种信息输入方式,把原来的教案文字敲到电脑中,甚至照搬录入教材局部,其毛病就出在为“改”而“改”,丢弃了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之所以现在人们批评多媒体教学改革,甚至有人说不如恢复粉笔板书,其原因也主要在于此。
2.2缺乏宏观建构意识,制作仓促和随意。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临场组织、随机应变(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临场组织能力往往是其教学成功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因其具有相当的预设规定性(当然其优势也在于此),课件如果随意性制作,预先设定的某些环节如果有欠科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它就反过来会成为教学的桎梏、学生接受的障碍,必然影响教学效果。按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要求,课件制作前应有类似于电影分镜头脚本一样的策划文本。
3多媒体教学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教学改革不可否认地有其存在的地位,而且应该走向深化。要使其仅从简单的形式、手段更新走向实质性改革深化,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那里当然有其各自的规律,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而从一般意义上说,它应该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优化指标,这高度概括可以说就是实用性原则及指标,即前所述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体说,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3.1目标原则
宏观上说是,以学生本位为目标,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不变指向。所有的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生本位,即把学生的接受效果摆在第一位。在画面的美观、动画形式的多样、链接的复杂、资料的丰富等因素与学生接受之可能性发生冲突时,宁可舍弃前者,也不舍弃一次课堂的教学效率、效果。具体到一门课或一节课,则以教学内容规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设计自己的课件制作策略。
3.2效率原则
教学改革的生命是“提高”而不仅仅是“改变”,主要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这应是教学改革中不变的价值指向。多媒体课件制作,应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有效输入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权威价值指标。概括为一个关键词,就是实现其功能放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相比,其首要优势,就是可节省板书和翻阅时间;其次,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即可以在大教室授课,这样,从教学资源开发的角度,可以大量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这方面可开发的空间就非常大了:如果使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容易理解、如果使原来在45分钟时间内传输的内容在4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传输,那么它的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反之,如果课件制作或使用不合理,与传统方式相比,反而浪费了教学时间或影响了教学效率提高,真的就宁可不用。
3.3实用性原则
1 形象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性特点,而多媒体能以静化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显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身临其境,切身体验。
2 趣味十足,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将大量媒体资料,如图像、声音、视频等集中展示,并对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用方便。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与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 动画模拟,加快学习进程。有些教学内容不是教师语言所能表述清楚的。如故事角色变化,数学图形变化,美术作品欣赏等。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幼儿掌握知识的关键和难点。如幼儿对这些知识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会影响其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特有的技术,将复杂的变化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减轻了幼儿认知负担,加快了学习进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兴未艾。但也应看到其运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笔者以为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等于教育的现代化。在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以简单的图片或文字为主,其实用投影片便完全能够实现。如一位教师在社会活动《我们的幼儿园》中,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班环境风貌。这样还不如幼儿实地参观。尽管活动的每一环节几乎都用上了电脑,表面上看处处使用了多媒体,但不能说这就是教育现代化。事实上它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瓶装旧酒”。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只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多了一个“多媒体”的花瓶。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重实际应用。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还仅仅停留在公开课上,真正的应用还不多。究其因:首先是尽管很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但不能在每个教室都装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还不能走进所有教室。第二,即使配备了足够的设备,但对有些人来说也只是一种展示品,上公开课拿出来,平时从不用。他们以为开几堂多媒体公开课就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有其他因素,如人才资源缺乏等。)。第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的不够深入,还涉及到教育思想转变问题。很多人不知道CAI是什么。传统的教学模式阴魂不散,仍不可动摇地牢牢地控制着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与表现。或者做一些流于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想真正拥有一个以提高全民素质为责任、目标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需要每个教师都能用、会用、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要不断改进现在的教学模式,突破现状,寻找一条适合本校、本地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方向。
3 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点是“辅助教育”还是“辅助学习”?许多教学软件在设计时,教师往往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统一化、标准化,达到教师心中的效果。使实际的活动过程呈现了“表面达成”的现象,较少考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难点;整个课件的播放也较多地采用只能“进”。而不能“退”的操作模式,活动中突然闪现的灵感也无法在课件中加入。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根本无法体现它的人机双向、互动交流和对信息及时反馈的优势,从而也失去了设计的意义。
4 制作什么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形式,一般以PPT、Flash为主。教师往往根据活动目标自行设计,图文、声音、动态化的活动内容呈现,往往能加大对幼儿视觉、感官的刺激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自行设计的课件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如:课件无法实现师生互动中的生成资源,由于各个区域运用的教材版本不同、预设主题课程不同,也就造成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成本极高。而生存能力极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多制作积件(Integrable ware以某一知识点为对象的课件),和构建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这是做好课件的基础,因为实际教学的不同,所需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各异,建造这样一个资源库,可以方便随时调用。素材库内的资料,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使多媒体教学软件降低制作成本、易于使用、易于维护,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
5 应用多媒体手段的时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应发挥它优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例如用来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通过它实现信息共享、人机交互和即时反馈、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等。据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辅助课件的运用确实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领幼儿在发现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