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后果范文

宏观经济后果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后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宏观经济后果

篇1

政策取向需从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

2009年,我国难寻先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全年高度宽松的信贷高增长,是中国经济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复苏的主要动力。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预定的成果。中国经济已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实际产出正逐渐回到潜在产出值附近,2009年12月高达10.7%的GDP增速也证实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较世界各国率先复苏,主要得益于超出预期30%的银行信贷增长,以及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按照政府的政策逻辑,面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经济刺激政策可以适当矫枉过正。但中国经济度过难关之后,目前的当务之急或许也是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如何从应急性的短期政策转向处理中长期发展的问题。

在探讨中国的事情之前,可以回顾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可以发现,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由于资产负债表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在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大量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方迅速缩水而负债方不由市场定价而固定不变,这导致了众多金融机构与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实际经营中账面上的巨额亏损和家庭财富的巨额缩水,引致金融机构贷款的大萎缩、企业投资的崩溃,以及家庭消费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和金融交易崩溃。可以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主要传导机制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冲击。这或许就是这场危机发生以来最本质的因素。这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乃至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低迷的机理完全一致。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理解欧美发达国家救市的基本脉络。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从性质上来看,既不是政府财政收支危机,也不是国际收支的危机,而是发源于私营部门的金融交易和金融创新的危机,同时这场危机的规模是私营部门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必须由政府力量大举介入来克服危机。事实上在明确了这场危机的本质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财政部增发国债购买有毒资产,政府直接注资于即将破产的金融机构,美联储印发钞票,财政部出台的公私合作计划等等,这些措施的基本逻辑就是用美国的国家信用为担保,用发行债券和印钞所获资金注资于金融机构,注资于金融市场,以此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其最终目的就是把有毒资产从金融体系中剔除,帮助金融体系恢复正常交易,并借此推动经济的复苏。

中国基本上遵循了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同的路子,在稳定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2009年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短期来看确实促进了GDP的V型回升。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考虑到经济刺激政策总是有一定限度,经济的增长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政府的宏观刺激政策等,政策的逐步退出将是最终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日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连续实行了几个经济刺激计划,希望通过公共建设项目和贷款计划来迅速振兴经济。但从1996年到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停滞不前,人均GDP只实现了0.2%的微小增长,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最终并没有提高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着眼于单纯依靠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因素重视不足,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转换成通过服务业和消费来拉动,导致刺激经济的政策实际效果不佳。一般来说,经济复苏初始阶段最大的推动力通常是政府,但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私人资本必须取代政府投资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增长。探讨中国什么时候撤出经济刺激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将下一步的政策取向转移到保证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上来。

根据我国过去数年的经验,如果货币流通量年增长率超过20%,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反映到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上面。而在2009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M1和M2分别增长了32.35%与27.68%,远超历史平均水平。此外,在政策出台初期,M1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M2的增长速度,但随后两者在2009年9月出现了M1速度大于M2速度的剪刀差,2009年12月底二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4.6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开始形成,国民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化的双重危险。从价格指数来看,12月CPI为1.9%,PPI为1.7%,也初步证实了上面的推断。中国宏观经济之所以出现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形成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增长模式的问题。鉴于中国长期采取依靠资源投入和净出口(出超)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无法解决经济长期增长中的问题。而长期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坎。只专注于短期目标并通过注入流动性救市而忽视长期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向国民经济注入流动性的短期政策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采用增加海量投资和贷款的办法来增加总需求,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使用的,最终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可能持续太久,这是以往的经济危机给各国提供的经验教训。当前必须尽快将政策取向转向长期目标。具体而言,应重视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在经济政策退出的同时逐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避免经济对重型工业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以便保证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

可将汇率作为脱钩美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各种组合而言,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紧或者双松组合是力度最大的,也是经济金融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实施的。例如当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往往选择双松政策组合,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以及增加货币供应量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性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成为必然的选择,相对而言,中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最大力度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尤其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宏观刺激政策导致我国面临资产价格膨胀与通胀预期加强之后,如何找准合适的时机退出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挑战。

从货币政策的运行来看,政策的退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行框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鉴于人民币汇率事实上钉住美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在短期内给中国货币政策退出的方式和节奏形成约束,这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大打折扣。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在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下美国经济触底反弹,但目前连续数月10%左右的失业率和充满变数的房市表现,仍然使美国未来的经济复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加速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美国政府和联储局向经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2009年三季度美国GDP开始转正。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失业率对美国选择何时加息更为关键,鉴于“无就业复苏”的现实,美联储将在货币政策上维持当前0~0.25%的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水平,且短期内至2010年下半年可能不会调整利率水平,已经成为市场共识。甚至可以判断这一政策基调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目前美联储采取“数量型放松”工具微调货币政策,例如通过诸如“定期存款工具”(term deposit facility)和逆回购协议的方式,回收市场上庞大的存量流动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联储推出的“定期存款工具”只是个技术性工具,更大的问题在于它对银行资产的担保实际上难以退出。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使美联储目前面临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如过早启动退出政策,可能会延缓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导致经济二次探底;而如果刺激政策退出太晚,通胀又可能失控。综合起来分析,目前美联储更倾向于使用某些非常规工具和手段,而非更具效果的利率工具。在美联储这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下,中国需要做的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脱钩。

目前,中国已经或多或少启动了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政策,如2010年1月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部分放贷银行征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连续提高3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引导市场预期;银监会对部分商业银行实现贷款规模控制,甚至针对个别银行进行信贷的窗口指导等等,均预示中国正在考虑退出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措施对于引导市场预期,合理约束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同时还应注意,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退出还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一些价格型政策工具如利率工具等尚未使用,这导致政策退出的效果受到一定质疑。尤其是如果不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在货币汇率政策上进行适时调整,当下的各种宏观政策将难以真正实现紧缩效果。面临美联储当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中国需要做的是尽快与美国的货币政策脱钩。这需要引入汇率因素作为重要的政策变量使用。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长期借助于出口拉动,这个模式的可持续性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考虑自身因素,资源逐步枯竭,劳动力成本也逐渐增加;考虑外部因素,各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等。这些因素将难以保证中国出口额继续增长。中国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向内的对策给以支持,而汇率则是个重要的工具变量。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可成为紧缩政策的一部分。需要改变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力量在这一机制过程中的成分。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对汇率完全不干预。实际上现实中大多数的国家政府也关注汇率政策,我国可以学习加拿大等国的做法,允许汇率在长期内大幅度变化,允许长期内升值。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对每日的超常浮动进行干预,如果短期内变化太大,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以影响汇率,稳定市场。当前需要作的就是推动人民币恢复缓慢升值,可以开始人民币有序、渐进的升值进程。人民币升值的启动也就意味着短期性反危机政策的全面退出,并向长期结构性调整政策的成功转型。

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之路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时间太长,便容易引发资产泡沫,过去几十年间也在这许多国家得到验证。以往的经验还表明,即便通胀相对稳定,产出实现增长,也不能防范资产泡沫破灭给经济带来的重大冲击。目前我国的资产泡沫问题已经有所抬头,价格指数也在节节走高,这对于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中,主要是拉动总需求的短期性货币财政政策。在实行了一年多的刺激政策,GDP增速已逐步改善前提下,应根据形势择时启动这些短期性反危机政策的退出机制。

鉴于目前我国人民币钉住美元,中美利差的变化将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美国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目前,美国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临时性经济刺激措施将逐步停止使用,危机时的临时性刺激经济政策不再扩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呈放缓态势,为刺激经济政策彻底退出做准备。其次是货币政策收紧呈现渐进的态势,并逐渐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最后是美国正在削减财政赤字的规模,并逐步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恢复正常,减轻此前的膨胀局面。中国的经济刺激正常退出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具体到中国的情况,时机选择来看,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四个因素,即世界经济的复苏情况、国内私人投资的启动情况、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和世界各国经济政策退出的情况。从目前观察到的世界经济复苏迹象和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可以考虑退出,具体实施上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采取措施使政策从过度刺激向正常刺激转化。在这个阶段,财政政策暂且可以按兵不动,但应考虑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进行适度的减税等。对于货币政策,这个阶段可以将“管理通胀预期,控制资产泡沫”作为核心内容。对于这个核心内容需要切实贯彻有关的具体要求情况。如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和控制资产泡沫需要清晰的政策目标,这有助于市场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否则可能导致预期的紊乱以及对市场的冲击。考虑到操作层面,当前货币政策应当设定一个清晰的信贷增长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目前看来,要观察宏观政策的退出,关键的指标还在于信贷增长。综合各方考虑,可以将信贷增长仍然维持在20%左右,稍微高过此前正常年份的15%~18%。我国在政策实施中需要避免一个问题,即由于政策目标不清晰,导致金融机构为了防止可能的信贷紧缩而大规模提前发放贷款,引起信贷在不同季度和月份之间的分布更为不均衡。实际上这从2010年1月的信贷数据已经可以看见这种端倪。各家金融机构与贷款赛跑,1月份的前三周即已达到1.5万亿元,距离2009年同期的1.62万亿元不远,生成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政策目标不清晰。

此外,提及控制资产泡沫,要求货币政策从操作上不仅要紧钉住CPI指标,还应考虑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可从此次危机中的美国、英国、冰岛、阿联酋等国得到一些启示。即货币政策不仅仅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还需要对股市和房市的资产泡沫作出足够反应。尤其在抵押贷款市场较为发达,“金融加速机制”效应较为明显的经济体中,货币决策应更为重视房价变量。因为资产价格对经济运行和公众预期变化更为敏感,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可以作为一种判断流动性过剩的早期和直观预警。需要提及的是,目前货币当局对于资产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目标有不同看法,似乎倾向于暂时不予考虑的态度。这种格林斯潘式的“事后救助”思维,意味着资产价格上涨时中央银行对其放任自流,泡沫破裂后再进行救援。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就印证了“事后救助”策略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需要重新定位货币政策的角色,应将资产价格纳入政策范围之内,使货币政策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从操作的可行性上看,可以编制广义的包含资产价格在内的价格指数。考虑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趋势相对稳定,且与经济周期变化较为吻合,可首先探索将房地产价格变动纳入整体物价指数中,央行加以监测并定期反映到货币政策操作中。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市场泡沫;失业率

引言

2008年不约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中国出口减少、外需降低还造成中国失业率上升、中国增长明显变缓。2年过去了,但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甚至持续,我们姑且把现阶段成为“后危机时代”,探讨我国近期采用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同样很有必要。

一、金融危机概述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金融危机的分类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三)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国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7%。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这次次贷危机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从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的2008年开始,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2007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2007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8%。

从公布的经济增长的数据来看,2008年GDP增长为9%。首先,2008的9%,与2007的13%相比,相差4个百分点,跌幅之大很少见。一个大国的经济,在上下年度之间,增长速度一下掉4个百分点,这个跌幅震荡程度是很强烈的,这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其次,如果和近5年比,2003―2007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的速度是10.6%,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低于近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最后,和改革开放30年比,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是9.8%,2008年是9%,低了0.8个百分比。可见,2008年中国GDP9%的增长速度,和上一年比跌幅之大很少见,显著低于近5年的平均速度,甚至低于30年来的平均速度,这是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的。

(二)经济增长变缓导致失业率上升

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或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它带来的问题可以说是全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失业的问题。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长期的战略性质。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的供给有三个世界第一: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存量,我们有七亿多的劳动力;二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年度增量,每年新增劳动力大概是一千二百多万人;三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蓄水池,有大量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的深入,我们绝对的和相对的劳动力的需求都在减少。中国的工业化,一般加工工业和制造业革命基本完成,正在朝着工业化的后期转型,投资的资本密度越来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相对的和绝对的减少。这就是技术进步,就是资本排斥劳动。可见,中国的就业问题,无论是从劳动力的供给来看,还是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这个矛盾都是非常尖锐的,长期存在的。为解决这个矛盾,也要求中国经济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在长时期里要保持比较高的速度。没有比较高的速度来支撑的话,就业问题的解决就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平台。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旦明显下滑,所带来的最突出的社会矛盾首先就是失业问题。

(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降低

2009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

(四)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巨大

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使企业大量倒闭。

(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两年前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向各国宏观调控当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成为重要的应对措施。中国在2008年11月明确宣布宏观政策转型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应随之调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做出的调整

中国的财政政策这些年一直在扩张。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在不惜举债,不惜以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就是扩张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这几年在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企业所得税两法并一、增殖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取消农业税和多项土特产税、采取新的出口退税方法等,这都是减税,留给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比例增大,这是刺激需求,是扩张性的财政收入政策。而货币政策在紧缩。货币政策包括信贷和利率。2003年9月,中央银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就直接冻结几千个亿的商业银行信贷;从那以后,一直调上来,到2008年7月,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7.5%,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很高的,也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的。提高准备金率是减少信贷,缩紧银根,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再看利率政策,我们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2004年以后,明显加快了提高利率的速度,到2008年6月,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已经达到7.47%,如果还浮动一下,可浮动到10%以上,这是很高的利率了,基本上不鼓励人们贷款。所以货币政策,不论是信贷,还是利率,都在收紧银根。这就形成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个局面,就是财政在扩张,货币在紧缩。这在正常情况下有好处,我们叫“松紧搭配”。一个国家的经济在正常运行的时候,货币和财政最好避免双松或者双紧,以免经济不稳定,上下起伏。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国经济是不是正常?如果用这个组合,其作用相互抵消,政策效果是相互否定的,不利于摆脱困难,不利于解决危机。所以,我们的宏观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双扩张”,这是很大的变化。

(二)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中长期活跃和改善供给

道理很简单,经济危机来势凶猛的时候、失业率非常严重的时候,把不惜一切代价要失业率降下的时候,要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在短期内扩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一些项目,增加一些就业岗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在更长的时间里要考虑对需求的刺激和刺激起来的供给的结构以及企业的效率。不能盲目地刺激需求,如果为了实现短期的活跃,刺激起来的项目都是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那么将来所要克服的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沉重。近日报纸上讲,政府要公布4万亿的去向。4万亿干什么了?刺激了哪些项目?如果过于盲目,刺激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还真不如凯恩斯所说,拿这4万亿请人去海德公园挖坑、填坑。我们现在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保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就是要把近期需求和中长期供给衔接起来。

(三)将“保增长”改为“稳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低于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压力不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应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将“保增长”改为“稳增长”,主要是考虑到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需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要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并准备多种预案以防国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灵活审慎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稳增长”的关键是控制住各地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新开工节奏。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规模已经很大,不少地方政府铺开的投资摊子超出了地方财力可承受能力,要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集中资金首先确保已开工项目的按期完工。科学合理地安排投资计划,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在世界新一轮产业投资新增长点并不明朗的背景下,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要从严控制,坚决抑制重复建设等盲目投资。对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要保证土地和资金供应,通过增加房地产投资来改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为稳定房价创造长远有利条件。

(四)推进调结构、惠民生领域的改革

要素价格杠杆是促进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积极推进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价格不仅反映要素的市场供求状况,而且要反映其稀缺性以及环境保护成本,并推进要素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允许民间资金以适当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草根”金融企业,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广力度,适当加大民间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

积极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通过资金要素价格杠杆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改革。在铁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竞争,尽快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国有资本应从房地产等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来,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保障性住房建设。

(五)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

继续抓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改变目前“轻调整、重振兴”的片面做法,重点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产业投资和市场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严格项目审批管理,限制土地供应和贷款,通过采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达不到准入标准、市场竞争力差的落后产能。

研究出台鼓励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两高一资”产业要发展高精尖深加工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再生利用,推进“两高一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抓紧研究并尽快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康,刘薇.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财政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0(04):18-21.

[2]杨军.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遭遇“软抵抗”[J].南风窗,2010(05):59-61.

[3]丁一凡.中国经济:资产泡沫下的理性解读[J].中国经贸,2010(01):54-55.

篇3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分析;价值取向

自2007年至今,在美国次贷危机、欧盟货币的影响的,全球经济的基本层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经济陷入到了明显的衰退之中。在近两年,一些国家(包括我国)逐渐走出了危机的阴影,经济增长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前,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应对。对我国来说,身处后危机时代,因为资本项目管制和金融体系的结构等因素,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在宏观经济学层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以此为视角,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1)对政府购买性支出来说,指的是政府借助国家资金购买商品或者劳务的支出。在财政政策中,只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国民收入会出现成倍的增长。在本次经济危机中,我国政府通过增加投资,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使相关行业与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转移性支出也叫做转移支付,指的是政府不直接到市场上完成购买行为,而是将财政资金转移至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方面,而对那些接受转移资金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经过市场购买商品或者劳务;(3)通过税收对总供求进行调节。从财政学的角度将,国家适当的减少税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民收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政府为了减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减税,能够使一些企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使那些企业已经亏损的企业实现再次盈利,能够维持现有的生产,在购买原材料、销售产品等环境能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2]。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活跃市场,还能都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的增长。

(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1)为了对经济危机做出有效的回应,通常要通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完成,比如利率优惠。这是中央银行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基础,以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为依据,对其采取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能够促进相关产业或部门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就业;(2)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常用的货币工具,其具体操作为,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的规模约束,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在某种程度上,保证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充足,更好的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更具新问题、新情况对政策作出及时、充分的调整;(3)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借助降低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并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社会货币供应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尤其当经济进入到了低迷期,需要借助降低再贴现率的方法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以此刺激消费,增加财政收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兼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讨论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几个板块在重要性方面没有显著区分,但是,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地区(板块)的发展已经落后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3]。比如,中部的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划给了西部地区,在经济上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吉林省、黑龙江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国家再一次的重点关注。除此之外,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大多属于粮食主产省区,在农业、交通区位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使这些区域得到均衡的发展,已经全面整合了不同省份的有利条件,在加强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继出台,对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后时代”,但是,因为政策不合理,和进口设备的减免税等,一些本国产业处在了竞争劣势地位。此外,内资和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不公平的情况,知识一些产业内的企业市值被严重拉低,最终成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对象,演变成为组装厂和装配线,产业的“空心化”情况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与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借助多种手段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开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企业,使其能够从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转变和延伸,在强化传统产业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产业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的自主创新,使产业内的企业能够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对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由于后危机时代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利益结构十分敏感,因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市场,并使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能够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全球性的蔓延已经使我国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目前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缺陷。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有效解决国内货币政策目标和各国对美元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你冲突。即使在后危机时代,也能够通过改革与完善货币体系,构建一个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依靠自身力量,彰显市场经济道德。为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能够在宏观经济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彰显市场经济道德。具体操作为,通过扩大内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增长对供给贸易的依赖;借助危机中的机遇,不断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转型,以此加速产品与设备的更新速度;同时,要调整出口结构和方面,在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方面多下功夫[4,5],此外,还应该积极寻求更多的经济合作伙伴,通过合作和联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在于最大限度的规避金融风险,可在后危机时代,一些企业将金融衍生品看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机工具,认为的把衍生产品复杂化,这样一来,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被空前的提高,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越了实体经济的规模和限制,一旦危机再次爆发,将会使实体经济再凑受到冲击。为此,需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通过有效的方法,积极应对市场上的潜在风险,否则,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四、结束语

在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进入到一定区间的后危机时代,依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理论,这一时期指的是萧条阶段已经结束,复苏阶段尚未开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要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文件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与内容,不断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日本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启示

一、战后日本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

1、渐进式的贸易自由化

日本政府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并不是迅速全面开放国内市场,而是根据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阶段、有秩序、有计划地逐步开放,成熟一批开放一批,轻易不向外国开放未成熟的产业。依据本国产业的竞争力状况,1960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贸易、外汇自由化大纲》,以渐进方式按不同商品、分阶段推行贸易自由化。其步骤如下:

首先,开放有助于降低国内有关产业生产成本的原材料商品,即早期自由化商品,包括生铁、普通钢等;

其次,开放日本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即近期自由化商品,包括特种钢、部分机床、铁合金等;

再者,开放通过产业扶植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合理化的产品,即需要过一段时间实行自由化的产品,包括开发中的机械、化工设备、重型电机、汽车等;

最后,开放对国内相关产业有严重影响、自由化困难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

2、逐步推行资本自由化

日本政府在资本自由化的过程中也是实行一种日本式的渐进式自由化,即采取尽量推迟特定产业自由化期限这种拖延战术式的产业政策。

第一,1967年7月,日本政府实行第一次资本自由化,规定外资比率为100%的自由化行业为17个,外资比率为50%以下的自由化行业为33个。大部分被指定为自由化的行业在日本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足以抑制外资企业进入的行业,或者是对外资企业没有吸引力的行业。

第二,到1973年第五次资本自由化时,原则上实现了100%的自由化,但实际上仍有所保留。

第三,日本政府这种谨慎的自由化政策给企业和社会留出了调整、适应以及准备的时间和余地,不至于在自由化的强大冲击下陷入崩溃。可以说,这是一种成功的保护性政策。

3、全方位改革关税体系

日本政府为发挥关税对国内战略产业的保护作用,于1961年和1962年对原有关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日本政府利用制定新的关税税率表,调控自由化的步伐来保护国内产业。修改关税税率,建立针对不同产业及不同生产加工程度征收不同关税的“倾斜关税结构”。引入特殊关税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日本可以在国内产业受到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或面临这种危险时,征收紧急关税或采取关税配额,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征收高额二次关税。日本还建立了混合关税制度、再出口减税制度、季节关税等,加强了关税制度的应变能力和限制作用,以此来保护国内产业。

日本政府除重视关税的产业保护机能外,也加强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效能。日本的非关税壁垒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无明文规定,隐蔽性很强。如通过对外国进口商品规定苛刻的卫生、质量、环境标准等,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就船舶机械类中的内燃机进口而言,其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都必须接受运输省的检查,并依据《船舶安全法》附带陆地试运行的义务。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控制外国商品进入。

4、培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1)大力培植民族产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国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并保持不败;唯一途径就是适时有效地培育民族产业。1955年日本入关后,将重化工业作为重要民族产业加以培育,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成功之举。培育民族产业并非普遍的均衡育成,而是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按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培育拳头产业,然后再全面拉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优先确立钢铁、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三大行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2)加大对其优势产业汽车工业的扶植。日本政府对产业的保护与培育在其对汽车工业的扶植上表现得最为典型。日本政府直到1965年10月绝大部分商品都实行了自由贸易的时候,才取消对成品轿车的进口限制,但对汽车引擎的进口限额并没有取消,轿车引擎的进口税也没有降低。日本政府在1965年前对汽车工业实行保护性封闭体制,如实行保护性关税和有利于国产汽车的物品税,实行外汇配额制度限制外国车进口,限制直接投资等,并对零部件生产厂家进行扶植。

(3)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扶植优势产业。日本政府在财政金融等方面也采取大量优惠措施,并通过完善公路设施对汽车工业实行间接扶持。日本汽车工业正是在保护和培育政策的有力扶植下,从零开始发展成为当今国际汽车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我们十分清楚,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中国要借鉴日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时时想到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要不时地用自己的经济转型与日本的经济转型相比较,日本渐进式的宏观经济对策对中国借鉴意义重大。

二、日本经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应充分体现“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及“集体的协调性”。“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应主要体现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而“集体的协调性”则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这是对战后日本经验的总结。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政府要积极干预并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以此实现用“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减弱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而达到宏观经济高效、稳定、快速的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政府一定要在贸易、资本自由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要对在未来将成为支柱产业的国内产业,通过关税和非关税等措施给予积极保护,以此弱化来自外部的冲击。在内部环境方面,政府要通过强化法制,诱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健全和完善各类体系的基础上,确保企业间的充分竞争。

2、政府要充分发挥权威协调作用

政府要通过各级职能部门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指导国民经济有步骤地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不同和对国内外环境、主客观因素的分析,在经济战略和对外贸易体制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充分发挥权威协调作用。

3、政府在经济转型期要把握好开放与保护的度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在完成由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经济并不否认政府的宏观调控,相反,政府的有效指导和干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日本的经验表明,即使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向更开放的状况转变,在一些具体体制形式的选择、开放顺序的设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套方面,仍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具体地说:

第一,确定产业保护的重点,运用合理的产业保护措施,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与扶植;

第二,中国应对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贸易自由化时间表,按各种产业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第三,对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适当加大开放力度,放手让它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得以提高和发展;

第四,对目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幼稚产业),可设一定的保护期,逐渐加大开放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将其转化为优势产业。首先,要科学界定幼稚产业的内涵和范围,明确幼稚产业的发展应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一致、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其次,应科学界定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实现和力度,制定阶段性保护目标;此外,在保护幼稚产业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第五,中国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各行业的具体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需要保护的幼稚产业,即选择那些具有巨大需求潜力和一定基础的行业进行重点保护,对这些行业从研究与开发、投入、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植的力度。

4、要通过创新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要大力培育民族产业,通过三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再创新,来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创新型国家。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按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中国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获得比较利益。但这种产业结构类型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从长远考虑,旧的产业结构类型会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会逐渐消失,从而失去广大的国际市场,丧失更多的经济利益。所以,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三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出口的贸易结构,增强精密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获取竞争优势。

5、向日本学习,力求对国内企业保护手段多样化

中国应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或走向更开放的贸易体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各种手段来实现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扶植。采用立法来保护本国产业,加强法律手段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功能。

6、建立创新型国家才是强国之路

一定要吸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的教训。从长期来看,扩大开放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才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梦魁主编: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宏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建议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内容的重要部分,院校内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宏观经济学主要对于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以及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社会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等信息进行分析,对于宏观经济问题的产生以及后果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用宏观经济理论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面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特点

美国哈弗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在1870年提出了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迅速由美国传播到了世界,并被认为是成功的教育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现实生活中场景的模拟,学生将自己放入场景之中,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思考以及讨论,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六个特征:1.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以案例作为载体进行教学。3.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4.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担任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扮演导演者以及案例推动者,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作为参与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进行讨论。5.案例教学强调交流的双向性,包括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6.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知识的掌握。

二、宏观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讲解没有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

由于教学案例大都来源于国外的发达国家,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为没有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自编教材中一些中国例子往往缺失对于模型的假定分析,学生进行我国宏观经济案例的学习后,虽然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有了一定的分析,但是仍旧缺乏对于理论大背景的理解。当今存在的案例大都是建立在西方百年经济发展历史上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尚短,且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政治制度差异,所以案例在我国的适用性还有很大的局限。

(二)學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案例教学

我国的应试教育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并对我国近来出现的经济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如果没有结合我国案例采用西方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在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难于理解。在回答案例教学中的相应问题时不能把握要点进行解答,无法适应案例教学,降低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无法适应案例教学

教师上课时习惯了讲授式的教学,缺少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案例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有的案例大都是国外经典案例,在教师对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案例教学,有可能导致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施行案例教学的措施

(一)引用我国的宏观经济案例与国外案例进行比较

教师需要收集我国宏观经济案例,尽量选取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件。教师在进行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讲解的同时需要与我国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发现我国经济的特殊运作规律。可以将我国、日本以及美国内人们群众的消费倾向做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后,在其消费环境、收入水平、特殊的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放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宏观经济学的讲解。

(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教学资料和数据的搜集,在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和案例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互动。理论讲授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谈论,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小论文,让学生提高课外信息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锻炼其表达能力,促进其学习兴趣。

(三)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为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课程的互听,年轻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学习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优点,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备课以及课件制作时,教师需要相互借鉴和谈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高师讲座以及教学交流活动。也可以安排宏观经济学教师到相关的政府经济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如统计局、商务厅以及财税部门等。进行教学案例的采集。学校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教学奖励基金的设立,以及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表彰奖励等。

【参考文献】 

[1]范国华.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9):135-137. 

[2]王晓丹.案例教学的幽默感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丝路视野,2016(19):61. 

[3]占金刚,詹满琳,黄伟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6, 31(5):76-79. 

篇6

相对于以亚当·斯密作为奠基人的古典经济学体系,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归功于经济学思想史过程中的两次重要的思想革命:其一是19世纪70年代史称“边际革命”的经济学价值理论革命;其二是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凯恩斯革命”的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革命。这两次重要经济学思想革命的逻辑结果,使现代经济学范式较之古典经济学范式具有更加宽阔的思想发展空间。譬如说,现代经济学的价值(效用价值)概念包含精神元素,从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象可以被视为精神过程与物质过程相统一的“行为学”过程。而凯恩斯明确地使用三大心理学因素,来解释经济过程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机制的独立性,则是对“边际革命”之后的一条经济学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把同这样一条思想路线相联系,并且对现代经济分析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思想元素,称作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

由于近两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显性张扬,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已经对近30年来居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构成了严峻的理论挑战。本文依据经济学思想演变的理论和历史逻辑,对现代经济学思想的这种前沿发展作出分析判断,认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将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中“复兴”。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元素”

元素一:不确定性与无知(uncertainty and ignorance)

“不确定性”的概念最早由纳特(f.h.knight)提出。凯恩斯(j.m.keynes)的贡献是将这个概念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实际后果联系起来。凯恩斯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不同看法足以影响目前的情况,经济过程的现状是完全被动的、确定的,是由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的不同看法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现状是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看法的函数,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主动的,是自变量,而经济体系目前的状况则是因变量。由于未来是不可确知的,因此,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主动的“决策过程”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意味着经济体系的现状始终是同“事前”的预期相出入的。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概念中包含着“无知”(ignorance)的内涵。他从来就不相信“不确定性”能够从经济体系或经济活动中消失掉,更不相信人类最终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完全预期未来;相反,他确信,“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永远是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内在组成因素,因此,即使我们假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经济决策的现实结果也总是会同经济决策的预期目标相出入,所以,实际经济过程总是经济行为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也是经济的调整成本持续发生的过程。凯恩斯指出;“人们总是被无数主观和客观的偶然性包围着、支配着,不得不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但这仍然不能保证新拟定的计划就一定比以前的更好”。

元素二:“完全理性假设”不成立

现代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一项演绎属性的逻辑贡献,这就是将人类的精神活动过程通过包含精神元素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行为和后果的分析。由于精神活动及其支配下的经济行为贯穿全部经济学分析,因此经济学家们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状态的理论假定,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学分析的思想路线。

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状态的一项最便利的假定就是人类精神活动过程符合完全理性(complete rationality)的假设,这个假设给经济学家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两点:其一,数学方法作为最佳理性工具,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可以作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自然而然的替代品。其二,完全理性意味着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机制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为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不可能构成任何“意外的”自主性“冲击”。所以,有了“完全理性假设”,由现代经济学范式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学体系的人类精神活动特质就被抹平了,经济学分析的全部逻辑都可以被还原到古典经济学的认识。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条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路线。

同由“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构成的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相对应,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构成实际经济过程中的起源于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凯恩斯关于这一认识所提出的经典概念是人类经济行为中的所谓“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这种精神是同人类经济行为“完全理性假设”水火不容的。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波动性和自主性,是凯恩斯经济学解释实际经济过程缺乏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凯恩斯本人关于总有效需求规模的自主性决定因素的概括,就归结为三大外生心理学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事实上,从凯恩斯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精神或心理元素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自主独立性和外生性,是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分析具备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概念的逻辑依据。因此,在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中,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起伏变动就会导致实际经济过程起伏变动,正如庇古(a.c.pigou)在“凯恩斯革命”之后所认识到的那样;“物体摆动的周期在磨擦的影响下趋于缩小;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心理摆动的周期亦将如此,”

元素三:非瓦尔拉市场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剑桥学派的马歇尔承接“边际革命”之后的新价值理论,启动市场价值决定的“双刃说”,主张币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两股相互独立的市场力量。“凯恩斯革命”在这个方面继承了剑桥学派的传统,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分析框架由微观个体层次提升到宏观总体层次,并以三大心理学因素解释了市场需求之所以独立于市场供给的逻辑原因,从而使得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同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及其新的表现形式“瓦尔拉定理”划清了界限。

然而,如前所述,曲于“完全理性假设”抹平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立性,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萨伊定律”就可以以新的表述形式重新渗透到现代经济学分析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瓦尔拉一般均衡”及其现代数理表达方式“阿罗—德布罗均衡”(k.arrow & g.debreu)。这一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反映的是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派生于一个经济体的总生产函数的“恒等”的关系,而非市场需求独立于市场供给所产生的两股力量交互作用而达至的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数学形式反映数量相等的逻辑关系,但“数量相等”只是“均衡”概念的逻辑内涵之一,是事后的结果;“方向相反”才是构成“均衡”事前的原因。这是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同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区别之一。

作为以上“凯恩斯元素”合理的经济学结论,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认为:现实经济行为及其宏观表现是内在地不稳定的,经济过程出现“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具体表现为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调整成本(wage and price rigidities and adjustment costs)——完全正常,因此国家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过程的稳定因素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三、凯恩斯元素的失落:起因和后果

由于不能够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高度来归纳和理解上述凯恩斯元素,凯恩斯经济学同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范式区隔”就为后人所忽视。凯恩斯在《就业通论》中关于“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假定就被理解为一个权宜性的假设,而不是有着深厚思想基础的见解。于是,伴随着凯恩斯之后的标准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发生,现代经济学范式之中的凯恩斯元素就开始流失,主流经济学家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误解和误用开始泛滥。

(一)“新古典综合”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之争”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000美元,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中国的崛起夯实了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不断显现,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路径进行一个阐述。

一、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隐患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隐患,这些隐患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增长速度从宏观层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状况。我国宏观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10.3%, 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9.2%,而从2012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2012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是在8%左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2.宏观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本身有着很多的划分标准,本文这里借用一二三产业机构来加以分析。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重大概维持在0.1:0.5:04这样一个比例,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我国在第三产业机构方面的比重偏低非常明显,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折射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3.经济驱动力单一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单一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以及外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不足。这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完全不同,而投资以及外贸驱动的经济模式弊端也在不断出现,例如产能过程、环境污染、经济波动大等问题不断涌现。

二、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从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短期看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即宏观经济速度还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但是增速会明显的放缓,预测为维持在7%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大概会持续10年左右。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巨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整个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这为宏观经济夯实了基础,有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短期来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依然不会有较大的提升,经济质量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经济发展速度不降的压力下,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将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颠覆显然是不现实的。

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速度将会逐年回落,预计会在10年以后稳定在5%左右,不出意外的话,我国经济规模会在205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经济质量方面也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投入产出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机构将会更趋合理,宏观经济依靠智力驱动,而不是资源驱动。根据国家的规划,2020年我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未来人力资源将会是我国宏观经济最大的源泉。当然长期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冲击,一方面就是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我国人口数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人口红利将会逐渐消弭。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总需求长期未出现萎缩的情况,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市场规模的萎缩,需求的减少将会给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

三、宏观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

要想实现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未来宏观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的原因。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践证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让科技引领经济发展,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减少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危害。

2.采取措施扩大内需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现状,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升社会的消费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这样能够缓解目前我国储蓄过高,消费不高的情况。二是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这样能够为内需的提振夯实基础。三是国家在未来应将通货膨胀的降低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居民的收入增长少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四是尽快解决目前房价收入比过高的问题,房价过重的制约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威胁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3.调整宏观经济结构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比例,第三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如果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依靠投资形成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是弊端频现,产能过剩、重复投资问题严重,那么第三产业就是依靠消费拉动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可以减少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因此未来应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动的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辩证的来看,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阻碍,但是这些不稳定因素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一个机遇,我国应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之上,彻底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加以破除,从而实现宏观经济在未来一个阶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勋.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及前景[J].经济导刊,2011(11).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研究

一、引言

在企业行为中,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并且该行为的决策以及制定都是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因此当外部的宏观环境产生变动时,企业就会根据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自身的一系列行为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会通过缩减开支等方式,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以此来减少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指的就是企业在创造了利润,以及对股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社区的一系列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再将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且关注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企业应该在其所能影响的范围内,尊重并支持对国际社会做出维护人权的宣言。第二,在生产过程中,不包庇、不隐藏侵犯人权的行为。第三,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劳动行为。第四,切实有效的废除童工。第五,杜绝在用工或者是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

三、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1.宏观经济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必定会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且我国的研究人员对此也进行不少研究。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并且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存在一定的反周期现象。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包括实际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因素与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具有一定关联。

2.宏观经济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根据具体事例可知,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就是信贷风险。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呈现出了顺周期性的现象。同时,还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因素的持续影响下,企业通常都会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率,并以增加自身权益为主要内容,从而忽略了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应对经济风险的方式,就像商业银行在面临宏观经济影响时,为了保证自身的贷款额度,而放宽对贷款质量的要求。

3.宏观经济与企业进出口行为

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影响其增长率的宏观经济因素有许多,比如:第一,国民经济的收入情况,以及外汇收入的情况等等。通常来说,从国外进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而外汇收入的增加会使国内的出口商增加。第二,国内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国外商品。假如国内商品的价格相对便宜,那么价格优势就会在国际市场得以凸显,出口量就会增加。反之,如果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则国内的进口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行为。

4.宏观经济因素与市场价格

在金融发展中,股票市场价格作为金融指标之一,宏观经济因素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细分,从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生产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以及制造业采购

指数,然后对以上几点进行透彻分析就可发现上述指标都与股票市场价格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的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值等相关变量对股票市场的收益都具有不利影响。而国民生产总值、企业景气指数以及城镇居民经济收入等变量对于股票市场的收益具有积极影响。此外,不仅是股票价格,对于产品市场价格而言,宏观经济因素对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5.宏观经济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宏观经济因素不仅对上述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的“股权债务”也有影响。在宏观经济上行时,企业的融资偏向于“股权-债务”;而在宏观经济下行时,企业的融资便会偏向于“债务-股权”。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且影响程度并不一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使整个产业进一步提升,甚至还有可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从我国的企业行为来看,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通过以缩减成本的方式来面对危机。这是因为我国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仍处在发展阶段,并且对此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从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应该对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璐娇. 基于社会责任的我国中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篇9

基于旧模式得出的假设,啊怕是权威性的假设,它的合理性也会受到批判,因为宏观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后果存在系统性偏差,而这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

人们还在讨论究竟是金融家糟糕的风险管理还是监管机构的失职造成了20世纪初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实际上两者都可以归结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但经济学界也要为此负责。因为经济学界认为市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这相当于是给监管机构的定心丸,让大家认为这种模式既高效又能自我修正,何况市场有效性假说一直存在。现在不仅是经济混乱,而且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也是混乱的。

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很难理解主流宏观经济模型。许多人以为,需求必定会等于供给――这意味着不可能出现失业的情况。许多人使用“代表性个人模型”――假定所有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不可能存在有意义的金融市场。作为现代经济学基石的信息不对称假说也无处立足。这种假设与人们所青睐的完全理性假说是矛盾的。

通常坏模式会导致坏政策的出台,举个例子来说,中央银行太注重因通货膨胀而造成小型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却远远忽视因为金融市场混乱和资产价格泡沫引起的大规模经济效率低下的现状。总之,他们所相信的经济模式认为金融市场总是高效的。显然,目前“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式”并没有纳入适当的银行分析。银行也没有做好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公开表示对银行表现出的风险控制能力感到惊讶。但事实上,格林斯潘的惊讶才真正让人们感到的吃惊,因为只要粗略地看看银行和管理层不恰当的优惠政策,就能够预见对经济的短视行为所承担的风险已经过度,也很容易就能预见背后的危机。

应当根据预测能力给标准模型评级――尤其是它们在紧要形势下的预测能力。提高正常时期预测的准确性――预测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多少,远没有了解重大衰退的风险那么重要。

在这方面,宏观经济模型败得很惨。到目前为止,基于这些模型的预测完全削弱了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它们未能预见到危机的来临,他们称泡沫破裂后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远没有认识到其后果会有现实发生得那么持久和严重。

虽然现在的经济模式不尽如人意,但令人欣喜的是,当经济界的主流理论还在集中探讨错误模式时,有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用新的办法和途径来解决旧模式无法解决的矛盾。除了少数几家银行外,多数银行很少关注系统性风险和信贷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风险。在危机发生的前几年,有少数经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些因素,他们还研究包括企业破产风潮发生的可能性,而这在经济危机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商户、企业和银行等经济机构间复杂的关系需要细致地勾勒才会清晰,而在个体都被假设是相同的模式中,这些关系是无法研究清楚的。在旧模式得出的假设,哪怕是权威性的假设,它的合理性也会受到批评,因为宏观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后果存在系统性偏差,而这就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民营企业;宏观经济调控;机遇

一、引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群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注重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顺利。在新一轮的经济改革的环境中,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对民营企业就会产生一些影响,民营企业就要利用这次时机,发展自己的企业。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研究,对实际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

1.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分析

宏观经济的调控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对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使得民营企业从低端向着高端化的方向迈进,在技术优势方面的发展就会愈来愈突出,在市场中的发展前景比较鲜明。再有就是对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度有了加强,开始向着研发型的方向迈进。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对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着积极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些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要能牢牢的抓住,只有在这些机遇方面得到了重视,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宏观经济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挑战

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下,对民营企业就带来了诸多的发展困难,其中人民币的升值就会使得民营企业的利润遭遇下滑的情况。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的影响下,各国间的利益博弈会引起争执压力等,这就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这样就会使得出口型的民营企业出口乏力,在经济利益上也会出现下滑的问题,严重的就会造成民营企业的倒闭以及外迁等后果。

再者,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实施下,在劳动力方面的涨价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对民营企业的用人成本也提高了,并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以往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出口的企业,在这一形势下就会出现亏损以及倒闭的现象。宏观经济的调控实施下,在原材料的涨价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些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宏观经济调控下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度也增加了,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宏观经济调控下民营企业的应对策略探究

第一,为能使得民营企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注重发展策略的科学实施。民营企业要能从分散竞争向着联合竞争的方向迈进,对企业的集合度要能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从而有效的实施生产的规模化,民营企业要在资本的集聚方面进行加快,在规模化的生产基础上能进行强化。民营企业要能从生产导向向着市场导向的目标转进,引领社会消费,在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创造上能进行加强。

第二,民营企业要充分注重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要能加快步伐。民营企业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所以企业要能从整体的发展上进行着眼,在宏观的经济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加强。民营企业的经营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加以明确化,避免盲目的扩张以及多元化的发展倾向,要能紧密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相结合。

第三,民营企业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中,充分注重企业改革的措施落实,和市场的发展进行结合,以及注重对企业的产权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还要能够在自身的创造能力上不断的加强,以及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上进行加强,将科学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在管理的体制上加以完善化,在管理中的专业化以及品牌化等目标加以实现。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就要能充分注重自身的发函思路的调整,民营企业要能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中从新的角度思考,对发展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在产品的质量上能有效提高。还要能充分注重自身的建设工作,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比较关键,加强自己优势的充分发挥,在产业的强势上得以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环境下要充分注重方法策略的科学实施,只有注重民营企业的发展策略科学实施,才能真正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对民营企业在宏观经济调控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的分析,对实际的发展就能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申.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应对策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2).

[2]冯砾莹.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进一步深化发展[J].知识经济.2015(17).

[3]林颖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应对之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

[4]郑捷,李源.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

篇1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衔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教学中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十分突出的。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就安排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教学任务,而且大都在学科体系中都是专业主干课程。与一般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讲授类似,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学期先后讲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划分往往简单的根据关注的视角和范畴,既割裂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思想体系上的联系,也把方法论和学科地位上的纽带不经意的阻断了。以至于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课程中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能准确的将已经学习的课程知识与经济学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整个经济学教学的碎片化倾向。以至于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后,学生仍然不能鸟瞰整个经济思想体系,更不能驾驭较为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研究,仅仅是达到了简单模仿和基本理论应用的水平。并不能完全达到学科体系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为此,通过梳理和分析,试图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有目的的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找到能够打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键环节,积极寻找两者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论上面的统一,从而使学生融合贯通,全面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学科思想,并能够灵活运用西方经济学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二是通过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调整,避免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经济学思想体系学习产生障碍。由于以往教学中经常会根据难易程度、结构组织、如何考核等问题安排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一些结构较为庞大、联系紧密、难易适中,容易考试的部分成为所谓的重点部分。而一些学科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被教学过程人为的删减了。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形成人为阻隔,成为孤立的知识小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调整整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比重;一方面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增加对必要的思想体系、研究方法的教学时间。此外,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也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使其教学过程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能够密切联系。

作者:柯希嘉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守一.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评论[J].经济学动态,2009(9).

篇12

关键词: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

宏观经济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它和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如此一来才可以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避免造成不利后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就是对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进行适当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也就是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与微观经济相对。意思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亦或是国民经济总体以及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宏观经济有着自身特质,其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以及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我国经济成长阶段性的一面。就现在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我国国民总体经济来说的话,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国家生产总值达到了56.88万亿元,跟改革开放初期比较起来已经翻了25倍左右,从改革开放到2013年这35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8%,我国经济在1998年完成了从低收入贫穷国家转变成为了中下等收入国家,在2010年完成了从中下等收入国家转变成为了中上等收入国家,这很让人感到自信。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把十年当做一个阶段,最近的这十年将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意思就是,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的时间里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下来大概在10.4%,而2010年以后的十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平均增长速度在8.4%左右,这是阶段性演变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正常发展趋势。

我国总体的宏观经济趋势就是这样的,但是就短时间的经济增长趋势而言,尤其是宏观经济的最新趋势而言,其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甚至出现了一些让人担惊受怕的变化,下面主要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让人担忧的主要原因:

1.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维持在17.3%左右,虽然这一数字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固定资产的平均增长速度20.4%比起来有所下降,下降了3.1%左右,但是这一数字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比较起来的话其实并不算低了。只是最需要弄清楚的是是在投资,究其原因,在投资这一方面,主要的问题在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并没有强烈的投资动力,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了足够的市场力量。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主研发以及创新能力,并不是出在融资渠道这一问题上,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投资就很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这一严重后果,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的不利现象。从当前来看,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极其严重,业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进入到了现在的工业投资品产能过剩的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规划和投资管理体制。就中小型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因为我国投资市场化以及金融要素市场化的水平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国有银行又很难为这些企业提供公平的、人性化的、及时有效的金融融资服务,所以民营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借助非正规融资的民间借贷这一手段,这样一来就会让融资的成本提高不少,当融资成本过高的时候,企业的正常生产需求就会被阻断。这就可以看出来,在投资领域,市场力量想要发挥其作用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政府在投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统计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的比例为2/3,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当国家对政府投资过度依赖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不可持续性的问题。第一、在地方政府投资这一方面,现在最主要的平台主要还是依靠融资,把土地专项作为担保,因为审计的地方融资平台关键是要有会计凭证的,但是大部分的地让融资平台并没有,所以,实际的地方融资债务风险跟审计结果比起来还要大一些。第二、在中央政府投资这一方面,虽然中央能够通过融资平台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来进行投资,但是这样一来会把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面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实质上是一种税。因为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面临较大约束,所以自2010年10月份开始,政府就从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中选择了退出,只是政府退出的前提是要有市场力量以及企业跟进。从这些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市场信心,也没有旺盛的投资增长动力,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政府退出以后,从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这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还是呈直线的形式。这就让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遏制经济衰退的这一趋势。从总体方面来说,当前我国投资需求的速度在下降,但是绝对速度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并不是很低,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着背后的投资主体,很难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另外,政府投资并没有受到市场的检验以及竞争的洗礼,所以政府认为切实可行的在市场上就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非常容易造成过剩产能的现象,也会导致投资的需求难以持续。

2.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社会并没有针对消费需求做出直接的统计指标,但是可以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找到答案。因为国家在2013年出台了八项规定,所以公款消费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是两者关系并不是很大。当前消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一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尚且存在一些扭曲,从宏观方面而言,它主要是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很多。宏观上,国民收入主要分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以及个人收入等这三个部分。政府收入主要体现在税收上,企业收入则是体现在资本运作的盈利上,而个人收入主要就是体现在工资上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18%以上,而增速最慢的居民收入跟国家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起来要低30%左右。因为政府以及企业的收入主要是用来做公共投资以及企业再生产,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有70%是通过投资来带动的,剩下的才是通过消费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出现扭曲现象,主要就是因为宏观分配结构不尽合理,然而调整宏观分配结构又极其困难。就企业而言,要想让我国经济重现活力,我国不应该给企业加税而是应该适当减税。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说,要是政府的职能不作出转变,相关机制不作出改革,只是把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以及比重做出简单调整是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反倒可能引发政府危机,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承担自己要做的事情。由此可见,当调整宏观分配结构充满很大困难的时候,消费需求就会出现低迷的现象。

3.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甚至是负贡献率。拿2012年来说,那一年我国的国家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7.7%,这其中,投资需求的贡献率是50.4%,而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51.8%,也就是说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中102.2%是因为内部需要而推动的,出口在2012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这一情况更加不利,出口量以及进口量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是不容易把这一局面从根本上扭转过来的,这就是宏观经济目前最为明显突出的矛盾。

三、结语

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的分析,我国经济情况就能让人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能及时调整并对症下药,从而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稳定也更加良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刘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树立中国经济理论的自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3(1):37-45.

篇13

关键词:政府统计数据;失真;危害;对策

政府统计数据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它不仅对政府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各界的统计信息需求者了解经济社会形势、预测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统计机构理应视统计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务求真实准确,但实际情况是:在我国政府统计中,统计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政府统计数据失真问题。

一、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危害

(一)扰乱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

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都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形成的统计信息之上,如果政府统计数据失真,建立在其之上的统计信息必然是错误的,这种错误信息一旦应用到政府宏观经济决策上来,其造成的后果有时是不堪设想的。特别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企业对经济形势的评判

企业要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和策略。企业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载体就是政府统计数据,因此,如果政府统计数据失真,势必影响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评判,基于此错误评判所作出的决策,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三)引起资本市场的混乱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中股票市场受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最大,也最受社会各界关注。有时宏观经济数据的一个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这种波动中受到损失的往往是中小投资者,因此,如果政府统计数据失真,必然会引发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混乱,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统计数据失真不仅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这是比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危害,当社会公众发现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与自身的判断有巨大的反差时,人们往往会进一步核实,一旦判定政府统计数据确有可能是失真时,人们必然会怀疑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引起连锁反应,即便是政府可靠的数据,也会产生怀疑,从而极大地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

(五)阻碍与国际统计界的交流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我国已于2002年加入了统计数据公布的国际标准GDDS,该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我们政府统计数据经常失真,势必影响到国际统计界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评价,进而阻碍我国政府统计与国际统计界的合作。

二、防范政府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统计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逐步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在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政府统计数据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第二,逐步建立多元统计体系。为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应逐步建立以政府综合统计为主体,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并存,分工科学,职责分明,协调发展,精干高效的现代化统计体制。

(二)不断改革和完善统计制度方法

在当前调查领域逐渐拓宽,调查对象日益复杂,调查内容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大力拓展抽样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改进和完善抽样调查方法,使之既科学又经济适用;其次,最大限度地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提高被调查者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

基层统计人员担负着提供源头统计数据的重任,如果源头数据不准,谈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无疑是痴人说梦。由于社会地位低、待遇不高等原因,基层优秀统计人才十分欠缺,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需要,从而把好统计数据质量的源头关。

(四)鼓励媒体对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监督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媒体监督是促进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监督之所以能起到利用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是因为媒体具有参与面广,挖掘程度深,问题不得到满意的解决不轻易罢休等特点,正所谓“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因此,政府应鼓励新闻媒体,尤其是各大型门户网站加强对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监督。有些部门可能担心鼓励媒体加强监督,会影响政府所公布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有的,权威性必须对真实性负责,如果一个权威的数据是不真实的,本身就应该被否定,而不是千方百计编造理由,自圆其说,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一条健康之路。当然,基于网站等媒体的发散性,政府对媒体的监督也应依法加强管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五)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篇14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理论基础 现实基础

一、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比较

在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政策主要从需求端入手,依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即通过国民收入均衡公式Y=C+I+G+NX,认为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使经济中的C、I、G和NX的需求增加来实现。

而供给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增长模型Y=F(A,K,L),他们认为经济的增长依靠A、K、L,不过在长期中增加K与L并不会增加经济增长率,因为K会达到稳态而人均产出增长率也是不变的。所以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在于A(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现在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旨在提高生产力,也即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产出水平。

二、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演变看供给侧管理的发展

(一)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演变

20世纪是“宏观经济学”不平凡的100年,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及政策的演变过程,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之争为主线,大体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之前,主要强调供给决定需求、政府不应干预,这时是供给管理。

(2)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其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政府干预消费和投资等需求。这是需求管理。尽管在短期它可以解决一定的经济衰退问题,但长期看会产生滞胀的后果。由此,新古典综合派认为除了对需求端分析外,还必须对供给端进行分析。这就是供给需求综合管理。

(3)70-8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大部分时间能够调节好经济,然而供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长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供给也会提高。这就是供给管理。

(4)80年代到20世纪结束,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这两大学派之间,以他们的理论在当时的地位来体现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

(二)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三大转换

在这期间,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倾向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换,这就是:从供给管理倾向需求管理的转换;从需求管理再向供给管理的转换;从供给管理向供给需求综合管理转换。任何单独看重短期发展的需求管理而不注重长期发展的供给管理都是有失偏颇的,供给需求综合管理才是因时度势的方法。

三、供给侧改革的中国选择

(一)出口占比变化

1995年到2014年这20年的出口额从12451.8亿元增加到了143883.8亿元,出口占GDP的比重从最初的20.36%,中间有波动的增加到最高点---2006年的35.65%,在2006-2014年之间出口占比下降,2014年的出口占比为22.63%。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我国出口占比减少了,出口再想大幅度增加可能性就小了很多。(图一)

(二)消费占比变化

1995年到2014年这20年的消费总额从23613.8亿元增加到了271896.1亿元,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从最初的38.63%,中间有波动的增加到最高点---2014年的42.76%,在2001-2007年之间消费占比下降,从2001年的39.05%到2007年下降到的最低点,其消费占比为34.91%,但随后占比又上升。由于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消费的刺激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我国消费水平大幅上升,但同时这也就说明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小了很多。(图二)

(三)供需不匹配

我国既出现了“产能过剩”又出现了“供给跟不上需求”,这说明我国经济存在着“供需不匹配”,需要供给改革。这里的供给跟不上需求与产能过剩并不冲突,因为是针对不同的产业而言,比如在钢铁业和水泥等行业上的大量投资,但消费又是既定的,这就造成其产量过剩;在高科技产业上投资不足,他们购买了大量的国外商品,这些产品在外形上和质量上都存在优胜于我国产品的地方,导致其供给跟不上需求。

四、结论

当出现产能过剩时,需求侧管理的刺激社会需求与供给侧管理的“过剩”本身就是不合理应该调整的观点是有区别的,那现今究竟应该采取什么管理制度呢?我们发现,因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核心区别在于市场是否出清,当短期经济并未达到市场出清状态时,采取需求侧管理;当长期经济达到市场均衡时,采取供给侧管理。当“三驾马车”在需求侧难以自我实现的时候,就需要供给的作用。当然,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供给需求综合管理才是政府管理经济更好的方法,具体时间段的管理应该以侧重点不同而加以区分。

参考文献:

[1]曹国亮.供给侧管理在中国的推出及国际经验[J].品牌营销,2015.

[2]贾康.中国经济需要新供给的“破”与“立”[J].中国发展观察,2015.

[3]王志伟.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4]黄志贤.20世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