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宏观经济后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政策取向需从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
2009年,我国难寻先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全年高度宽松的信贷高增长,是中国经济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复苏的主要动力。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预定的成果。中国经济已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实际产出正逐渐回到潜在产出值附近,2009年12月高达10.7%的GDP增速也证实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较世界各国率先复苏,主要得益于超出预期30%的银行信贷增长,以及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按照政府的政策逻辑,面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经济刺激政策可以适当矫枉过正。但中国经济度过难关之后,目前的当务之急或许也是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如何从应急性的短期政策转向处理中长期发展的问题。
在探讨中国的事情之前,可以回顾一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可以发现,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由于资产负债表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在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大量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方迅速缩水而负债方不由市场定价而固定不变,这导致了众多金融机构与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实际经营中账面上的巨额亏损和家庭财富的巨额缩水,引致金融机构贷款的大萎缩、企业投资的崩溃,以及家庭消费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和金融交易崩溃。可以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主要传导机制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冲击。这或许就是这场危机发生以来最本质的因素。这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乃至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低迷的机理完全一致。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理解欧美发达国家救市的基本脉络。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从性质上来看,既不是政府财政收支危机,也不是国际收支的危机,而是发源于私营部门的金融交易和金融创新的危机,同时这场危机的规模是私营部门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必须由政府力量大举介入来克服危机。事实上在明确了这场危机的本质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财政部增发国债购买有毒资产,政府直接注资于即将破产的金融机构,美联储印发钞票,财政部出台的公私合作计划等等,这些措施的基本逻辑就是用美国的国家信用为担保,用发行债券和印钞所获资金注资于金融机构,注资于金融市场,以此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其最终目的就是把有毒资产从金融体系中剔除,帮助金融体系恢复正常交易,并借此推动经济的复苏。
中国基本上遵循了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同的路子,在稳定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下,2009年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短期来看确实促进了GDP的V型回升。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考虑到经济刺激政策总是有一定限度,经济的增长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政府的宏观刺激政策等,政策的逐步退出将是最终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日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连续实行了几个经济刺激计划,希望通过公共建设项目和贷款计划来迅速振兴经济。但从1996年到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停滞不前,人均GDP只实现了0.2%的微小增长,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最终并没有提高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着眼于单纯依靠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因素重视不足,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转换成通过服务业和消费来拉动,导致刺激经济的政策实际效果不佳。一般来说,经济复苏初始阶段最大的推动力通常是政府,但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私人资本必须取代政府投资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增长。探讨中国什么时候撤出经济刺激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将下一步的政策取向转移到保证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上来。
根据我国过去数年的经验,如果货币流通量年增长率超过20%,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反映到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上面。而在2009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M1和M2分别增长了32.35%与27.68%,远超历史平均水平。此外,在政策出台初期,M1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M2的增长速度,但随后两者在2009年9月出现了M1速度大于M2速度的剪刀差,2009年12月底二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4.6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开始形成,国民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化的双重危险。从价格指数来看,12月CPI为1.9%,PPI为1.7%,也初步证实了上面的推断。中国宏观经济之所以出现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形成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增长模式的问题。鉴于中国长期采取依靠资源投入和净出口(出超)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无法解决经济长期增长中的问题。而长期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坎。只专注于短期目标并通过注入流动性救市而忽视长期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向国民经济注入流动性的短期政策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采用增加海量投资和贷款的办法来增加总需求,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使用的,最终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可能持续太久,这是以往的经济危机给各国提供的经验教训。当前必须尽快将政策取向转向长期目标。具体而言,应重视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在经济政策退出的同时逐步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避免经济对重型工业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以便保证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
可将汇率作为脱钩美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各种组合而言,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紧或者双松组合是力度最大的,也是经济金融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实施的。例如当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往往选择双松政策组合,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以及增加货币供应量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性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成为必然的选择,相对而言,中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最大力度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尤其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宏观刺激政策导致我国面临资产价格膨胀与通胀预期加强之后,如何找准合适的时机退出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挑战。
从货币政策的运行来看,政策的退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行框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鉴于人民币汇率事实上钉住美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在短期内给中国货币政策退出的方式和节奏形成约束,这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大打折扣。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在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下美国经济触底反弹,但目前连续数月10%左右的失业率和充满变数的房市表现,仍然使美国未来的经济复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加速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美国政府和联储局向经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2009年三季度美国GDP开始转正。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失业率对美国选择何时加息更为关键,鉴于“无就业复苏”的现实,美联储将在货币政策上维持当前0~0.25%的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水平,且短期内至2010年下半年可能不会调整利率水平,已经成为市场共识。甚至可以判断这一政策基调仍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目前美联储采取“数量型放松”工具微调货币政策,例如通过诸如“定期存款工具”(term deposit facility)和逆回购协议的方式,回收市场上庞大的存量流动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联储推出的“定期存款工具”只是个技术性工具,更大的问题在于它对银行资产的担保实际上难以退出。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使美联储目前面临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如过早启动退出政策,可能会延缓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导致经济二次探底;而如果刺激政策退出太晚,通胀又可能失控。综合起来分析,目前美联储更倾向于使用某些非常规工具和手段,而非更具效果的利率工具。在美联储这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下,中国需要做的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脱钩。
目前,中国已经或多或少启动了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政策,如2010年1月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部分放贷银行征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连续提高3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引导市场预期;银监会对部分商业银行实现贷款规模控制,甚至针对个别银行进行信贷的窗口指导等等,均预示中国正在考虑退出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措施对于引导市场预期,合理约束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同时还应注意,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退出还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一些价格型政策工具如利率工具等尚未使用,这导致政策退出的效果受到一定质疑。尤其是如果不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在货币汇率政策上进行适时调整,当下的各种宏观政策将难以真正实现紧缩效果。面临美联储当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中国需要做的是尽快与美国的货币政策脱钩。这需要引入汇率因素作为重要的政策变量使用。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长期借助于出口拉动,这个模式的可持续性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考虑自身因素,资源逐步枯竭,劳动力成本也逐渐增加;考虑外部因素,各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等。这些因素将难以保证中国出口额继续增长。中国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向内的对策给以支持,而汇率则是个重要的工具变量。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可成为紧缩政策的一部分。需要改变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力量在这一机制过程中的成分。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对汇率完全不干预。实际上现实中大多数的国家政府也关注汇率政策,我国可以学习加拿大等国的做法,允许汇率在长期内大幅度变化,允许长期内升值。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对每日的超常浮动进行干预,如果短期内变化太大,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以影响汇率,稳定市场。当前需要作的就是推动人民币恢复缓慢升值,可以开始人民币有序、渐进的升值进程。人民币升值的启动也就意味着短期性反危机政策的全面退出,并向长期结构性调整政策的成功转型。
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之路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时间太长,便容易引发资产泡沫,过去几十年间也在这许多国家得到验证。以往的经验还表明,即便通胀相对稳定,产出实现增长,也不能防范资产泡沫破灭给经济带来的重大冲击。目前我国的资产泡沫问题已经有所抬头,价格指数也在节节走高,这对于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中,主要是拉动总需求的短期性货币财政政策。在实行了一年多的刺激政策,GDP增速已逐步改善前提下,应根据形势择时启动这些短期性反危机政策的退出机制。
鉴于目前我国人民币钉住美元,中美利差的变化将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美国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目前,美国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临时性经济刺激措施将逐步停止使用,危机时的临时性刺激经济政策不再扩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呈放缓态势,为刺激经济政策彻底退出做准备。其次是货币政策收紧呈现渐进的态势,并逐渐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最后是美国正在削减财政赤字的规模,并逐步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恢复正常,减轻此前的膨胀局面。中国的经济刺激正常退出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具体到中国的情况,时机选择来看,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四个因素,即世界经济的复苏情况、国内私人投资的启动情况、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和世界各国经济政策退出的情况。从目前观察到的世界经济复苏迹象和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可以考虑退出,具体实施上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采取措施使政策从过度刺激向正常刺激转化。在这个阶段,财政政策暂且可以按兵不动,但应考虑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进行适度的减税等。对于货币政策,这个阶段可以将“管理通胀预期,控制资产泡沫”作为核心内容。对于这个核心内容需要切实贯彻有关的具体要求情况。如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和控制资产泡沫需要清晰的政策目标,这有助于市场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否则可能导致预期的紊乱以及对市场的冲击。考虑到操作层面,当前货币政策应当设定一个清晰的信贷增长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目前看来,要观察宏观政策的退出,关键的指标还在于信贷增长。综合各方考虑,可以将信贷增长仍然维持在20%左右,稍微高过此前正常年份的15%~18%。我国在政策实施中需要避免一个问题,即由于政策目标不清晰,导致金融机构为了防止可能的信贷紧缩而大规模提前发放贷款,引起信贷在不同季度和月份之间的分布更为不均衡。实际上这从2010年1月的信贷数据已经可以看见这种端倪。各家金融机构与贷款赛跑,1月份的前三周即已达到1.5万亿元,距离2009年同期的1.62万亿元不远,生成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政策目标不清晰。
此外,提及控制资产泡沫,要求货币政策从操作上不仅要紧钉住CPI指标,还应考虑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可从此次危机中的美国、英国、冰岛、阿联酋等国得到一些启示。即货币政策不仅仅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还需要对股市和房市的资产泡沫作出足够反应。尤其在抵押贷款市场较为发达,“金融加速机制”效应较为明显的经济体中,货币决策应更为重视房价变量。因为资产价格对经济运行和公众预期变化更为敏感,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可以作为一种判断流动性过剩的早期和直观预警。需要提及的是,目前货币当局对于资产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目标有不同看法,似乎倾向于暂时不予考虑的态度。这种格林斯潘式的“事后救助”思维,意味着资产价格上涨时中央银行对其放任自流,泡沫破裂后再进行救援。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就印证了“事后救助”策略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需要重新定位货币政策的角色,应将资产价格纳入政策范围之内,使货币政策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从操作的可行性上看,可以编制广义的包含资产价格在内的价格指数。考虑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趋势相对稳定,且与经济周期变化较为吻合,可首先探索将房地产价格变动纳入整体物价指数中,央行加以监测并定期反映到货币政策操作中。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市场泡沫;失业率
引言
2008年不约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中国出口减少、外需降低还造成中国失业率上升、中国增长明显变缓。2年过去了,但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甚至持续,我们姑且把现阶段成为“后危机时代”,探讨我国近期采用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同样很有必要。
一、金融危机概述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金融危机的分类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三)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国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7%。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这次次贷危机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从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的2008年开始,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2007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2007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8%。
从公布的经济增长的数据来看,2008年GDP增长为9%。首先,2008的9%,与2007的13%相比,相差4个百分点,跌幅之大很少见。一个大国的经济,在上下年度之间,增长速度一下掉4个百分点,这个跌幅震荡程度是很强烈的,这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其次,如果和近5年比,2003―2007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的速度是10.6%,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低于近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最后,和改革开放30年比,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是9.8%,2008年是9%,低了0.8个百分比。可见,2008年中国GDP9%的增长速度,和上一年比跌幅之大很少见,显著低于近5年的平均速度,甚至低于30年来的平均速度,这是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的。
(二)经济增长变缓导致失业率上升
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或者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它带来的问题可以说是全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失业的问题。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长期的战略性质。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的供给有三个世界第一: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存量,我们有七亿多的劳动力;二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年度增量,每年新增劳动力大概是一千二百多万人;三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蓄水池,有大量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的深入,我们绝对的和相对的劳动力的需求都在减少。中国的工业化,一般加工工业和制造业革命基本完成,正在朝着工业化的后期转型,投资的资本密度越来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相对的和绝对的减少。这就是技术进步,就是资本排斥劳动。可见,中国的就业问题,无论是从劳动力的供给来看,还是从劳动力的需求来看,这个矛盾都是非常尖锐的,长期存在的。为解决这个矛盾,也要求中国经济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在长时期里要保持比较高的速度。没有比较高的速度来支撑的话,就业问题的解决就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平台。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旦明显下滑,所带来的最突出的社会矛盾首先就是失业问题。
(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降低
2009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
(四)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巨大
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使企业大量倒闭。
(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两年前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向各国宏观调控当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成为重要的应对措施。中国在2008年11月明确宣布宏观政策转型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应随之调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做出的调整
中国的财政政策这些年一直在扩张。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在不惜举债,不惜以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就是扩张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这几年在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企业所得税两法并一、增殖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取消农业税和多项土特产税、采取新的出口退税方法等,这都是减税,留给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比例增大,这是刺激需求,是扩张性的财政收入政策。而货币政策在紧缩。货币政策包括信贷和利率。2003年9月,中央银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就直接冻结几千个亿的商业银行信贷;从那以后,一直调上来,到2008年7月,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7.5%,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很高的,也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的。提高准备金率是减少信贷,缩紧银根,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再看利率政策,我们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2004年以后,明显加快了提高利率的速度,到2008年6月,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已经达到7.47%,如果还浮动一下,可浮动到10%以上,这是很高的利率了,基本上不鼓励人们贷款。所以货币政策,不论是信贷,还是利率,都在收紧银根。这就形成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个局面,就是财政在扩张,货币在紧缩。这在正常情况下有好处,我们叫“松紧搭配”。一个国家的经济在正常运行的时候,货币和财政最好避免双松或者双紧,以免经济不稳定,上下起伏。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国经济是不是正常?如果用这个组合,其作用相互抵消,政策效果是相互否定的,不利于摆脱困难,不利于解决危机。所以,我们的宏观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双扩张”,这是很大的变化。
(二)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中长期活跃和改善供给
道理很简单,经济危机来势凶猛的时候、失业率非常严重的时候,把不惜一切代价要失业率降下的时候,要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在短期内扩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一些项目,增加一些就业岗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在更长的时间里要考虑对需求的刺激和刺激起来的供给的结构以及企业的效率。不能盲目地刺激需求,如果为了实现短期的活跃,刺激起来的项目都是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那么将来所要克服的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沉重。近日报纸上讲,政府要公布4万亿的去向。4万亿干什么了?刺激了哪些项目?如果过于盲目,刺激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项目,还真不如凯恩斯所说,拿这4万亿请人去海德公园挖坑、填坑。我们现在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保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就是要把近期需求和中长期供给衔接起来。
(三)将“保增长”改为“稳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低于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压力不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应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将“保增长”改为“稳增长”,主要是考虑到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需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要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并准备多种预案以防国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灵活审慎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稳增长”的关键是控制住各地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新开工节奏。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规模已经很大,不少地方政府铺开的投资摊子超出了地方财力可承受能力,要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集中资金首先确保已开工项目的按期完工。科学合理地安排投资计划,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在世界新一轮产业投资新增长点并不明朗的背景下,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要从严控制,坚决抑制重复建设等盲目投资。对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要保证土地和资金供应,通过增加房地产投资来改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为稳定房价创造长远有利条件。
(四)推进调结构、惠民生领域的改革
要素价格杠杆是促进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积极推进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价格不仅反映要素的市场供求状况,而且要反映其稀缺性以及环境保护成本,并推进要素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允许民间资金以适当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草根”金融企业,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广力度,适当加大民间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
积极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通过资金要素价格杠杆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改革。在铁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竞争,尽快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国有资本应从房地产等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来,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保障性住房建设。
(五)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
继续抓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改变目前“轻调整、重振兴”的片面做法,重点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产业投资和市场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严格项目审批管理,限制土地供应和贷款,通过采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达不到准入标准、市场竞争力差的落后产能。
研究出台鼓励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两高一资”产业要发展高精尖深加工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再生利用,推进“两高一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抓紧研究并尽快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康,刘薇.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财政政策[J].中国发展观察,2010(04):18-21.
[2]杨军.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遭遇“软抵抗”[J].南风窗,2010(05):59-61.
[3]丁一凡.中国经济:资产泡沫下的理性解读[J].中国经贸,2010(01):54-55.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分析;价值取向
自2007年至今,在美国次贷危机、欧盟货币的影响的,全球经济的基本层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经济陷入到了明显的衰退之中。在近两年,一些国家(包括我国)逐渐走出了危机的阴影,经济增长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前,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应对。对我国来说,身处后危机时代,因为资本项目管制和金融体系的结构等因素,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在宏观经济学层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以此为视角,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1)对政府购买性支出来说,指的是政府借助国家资金购买商品或者劳务的支出。在财政政策中,只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国民收入会出现成倍的增长。在本次经济危机中,我国政府通过增加投资,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使相关行业与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转移性支出也叫做转移支付,指的是政府不直接到市场上完成购买行为,而是将财政资金转移至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方面,而对那些接受转移资金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要经过市场购买商品或者劳务;(3)通过税收对总供求进行调节。从财政学的角度将,国家适当的减少税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民收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政府为了减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减税,能够使一些企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使那些企业已经亏损的企业实现再次盈利,能够维持现有的生产,在购买原材料、销售产品等环境能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2]。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活跃市场,还能都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的增长。
(二)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1)为了对经济危机做出有效的回应,通常要通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完成,比如利率优惠。这是中央银行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基础,以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为依据,对其采取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能够促进相关产业或部门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就业;(2)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常用的货币工具,其具体操作为,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的规模约束,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在某种程度上,保证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充足,更好的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撑,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更具新问题、新情况对政策作出及时、充分的调整;(3)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借助降低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并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社会货币供应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尤其当经济进入到了低迷期,需要借助降低再贴现率的方法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以此刺激消费,增加财政收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兼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讨论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几个板块在重要性方面没有显著区分,但是,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地区(板块)的发展已经落后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3]。比如,中部的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划给了西部地区,在经济上得到了政策的扶持,吉林省、黑龙江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国家再一次的重点关注。除此之外,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大多属于粮食主产省区,在农业、交通区位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使这些区域得到均衡的发展,已经全面整合了不同省份的有利条件,在加强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继出台,对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后时代”,但是,因为政策不合理,和进口设备的减免税等,一些本国产业处在了竞争劣势地位。此外,内资和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不公平的情况,知识一些产业内的企业市值被严重拉低,最终成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对象,演变成为组装厂和装配线,产业的“空心化”情况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与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借助多种手段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开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企业,使其能够从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转变和延伸,在强化传统产业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产业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的自主创新,使产业内的企业能够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对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由于后危机时代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利益结构十分敏感,因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应该指向市场,并使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能够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全球性的蔓延已经使我国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目前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缺陷。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有效解决国内货币政策目标和各国对美元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你冲突。即使在后危机时代,也能够通过改革与完善货币体系,构建一个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
(二)依靠自身力量,彰显市场经济道德。为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能够在宏观经济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彰显市场经济道德。具体操作为,通过扩大内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增长对供给贸易的依赖;借助危机中的机遇,不断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转型,以此加速产品与设备的更新速度;同时,要调整出口结构和方面,在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方面多下功夫[4,5],此外,还应该积极寻求更多的经济合作伙伴,通过合作和联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在于最大限度的规避金融风险,可在后危机时代,一些企业将金融衍生品看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机工具,认为的把衍生产品复杂化,这样一来,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被空前的提高,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越了实体经济的规模和限制,一旦危机再次爆发,将会使实体经济再凑受到冲击。为此,需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通过有效的方法,积极应对市场上的潜在风险,否则,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四、结束语
在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进入到一定区间的后危机时代,依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理论,这一时期指的是萧条阶段已经结束,复苏阶段尚未开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要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文件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与内容,不断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本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启示
一、战后日本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
1、渐进式的贸易自由化
日本政府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并不是迅速全面开放国内市场,而是根据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阶段、有秩序、有计划地逐步开放,成熟一批开放一批,轻易不向外国开放未成熟的产业。依据本国产业的竞争力状况,1960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贸易、外汇自由化大纲》,以渐进方式按不同商品、分阶段推行贸易自由化。其步骤如下:
首先,开放有助于降低国内有关产业生产成本的原材料商品,即早期自由化商品,包括生铁、普通钢等;
其次,开放日本已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即近期自由化商品,包括特种钢、部分机床、铁合金等;
再者,开放通过产业扶植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合理化的产品,即需要过一段时间实行自由化的产品,包括开发中的机械、化工设备、重型电机、汽车等;
最后,开放对国内相关产业有严重影响、自由化困难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
2、逐步推行资本自由化
日本政府在资本自由化的过程中也是实行一种日本式的渐进式自由化,即采取尽量推迟特定产业自由化期限这种拖延战术式的产业政策。
第一,1967年7月,日本政府实行第一次资本自由化,规定外资比率为100%的自由化行业为17个,外资比率为50%以下的自由化行业为33个。大部分被指定为自由化的行业在日本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足以抑制外资企业进入的行业,或者是对外资企业没有吸引力的行业。
第二,到1973年第五次资本自由化时,原则上实现了100%的自由化,但实际上仍有所保留。
第三,日本政府这种谨慎的自由化政策给企业和社会留出了调整、适应以及准备的时间和余地,不至于在自由化的强大冲击下陷入崩溃。可以说,这是一种成功的保护性政策。
3、全方位改革关税体系
日本政府为发挥关税对国内战略产业的保护作用,于1961年和1962年对原有关税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日本政府利用制定新的关税税率表,调控自由化的步伐来保护国内产业。修改关税税率,建立针对不同产业及不同生产加工程度征收不同关税的“倾斜关税结构”。引入特殊关税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日本可以在国内产业受到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或面临这种危险时,征收紧急关税或采取关税配额,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征收高额二次关税。日本还建立了混合关税制度、再出口减税制度、季节关税等,加强了关税制度的应变能力和限制作用,以此来保护国内产业。
日本政府除重视关税的产业保护机能外,也加强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效能。日本的非关税壁垒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无明文规定,隐蔽性很强。如通过对外国进口商品规定苛刻的卫生、质量、环境标准等,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就船舶机械类中的内燃机进口而言,其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都必须接受运输省的检查,并依据《船舶安全法》附带陆地试运行的义务。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控制外国商品进入。
4、培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1)大力培植民族产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国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并保持不败;唯一途径就是适时有效地培育民族产业。1955年日本入关后,将重化工业作为重要民族产业加以培育,事实证明这的确是成功之举。培育民族产业并非普遍的均衡育成,而是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按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培育拳头产业,然后再全面拉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优先确立钢铁、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三大行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培育。
(2)加大对其优势产业汽车工业的扶植。日本政府对产业的保护与培育在其对汽车工业的扶植上表现得最为典型。日本政府直到1965年10月绝大部分商品都实行了自由贸易的时候,才取消对成品轿车的进口限制,但对汽车引擎的进口限额并没有取消,轿车引擎的进口税也没有降低。日本政府在1965年前对汽车工业实行保护性封闭体制,如实行保护性关税和有利于国产汽车的物品税,实行外汇配额制度限制外国车进口,限制直接投资等,并对零部件生产厂家进行扶植。
(3)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扶植优势产业。日本政府在财政金融等方面也采取大量优惠措施,并通过完善公路设施对汽车工业实行间接扶持。日本汽车工业正是在保护和培育政策的有力扶植下,从零开始发展成为当今国际汽车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我们十分清楚,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中国要借鉴日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时时想到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要不时地用自己的经济转型与日本的经济转型相比较,日本渐进式的宏观经济对策对中国借鉴意义重大。
二、日本经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应充分体现“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及“集体的协调性”。“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应主要体现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而“集体的协调性”则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这是对战后日本经验的总结。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政府要积极干预并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以此实现用“政府的权威性计划协调”减弱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而达到宏观经济高效、稳定、快速的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政府一定要在贸易、资本自由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要对在未来将成为支柱产业的国内产业,通过关税和非关税等措施给予积极保护,以此弱化来自外部的冲击。在内部环境方面,政府要通过强化法制,诱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健全和完善各类体系的基础上,确保企业间的充分竞争。
2、政府要充分发挥权威协调作用
政府要通过各级职能部门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指导国民经济有步骤地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不同和对国内外环境、主客观因素的分析,在经济战略和对外贸易体制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充分发挥权威协调作用。
3、政府在经济转型期要把握好开放与保护的度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阶段――在完成由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经济并不否认政府的宏观调控,相反,政府的有效指导和干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日本的经验表明,即使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向更开放的状况转变,在一些具体体制形式的选择、开放顺序的设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套方面,仍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具体地说:
第一,确定产业保护的重点,运用合理的产业保护措施,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与扶植;
第二,中国应对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贸易自由化时间表,按各种产业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第三,对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适当加大开放力度,放手让它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得以提高和发展;
第四,对目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幼稚产业),可设一定的保护期,逐渐加大开放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将其转化为优势产业。首先,要科学界定幼稚产业的内涵和范围,明确幼稚产业的发展应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一致、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其次,应科学界定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实现和力度,制定阶段性保护目标;此外,在保护幼稚产业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第五,中国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各行业的具体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需要保护的幼稚产业,即选择那些具有巨大需求潜力和一定基础的行业进行重点保护,对这些行业从研究与开发、投入、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植的力度。
4、要通过创新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要大力培育民族产业,通过三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再创新,来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创新型国家。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按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中国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获得比较利益。但这种产业结构类型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从长远考虑,旧的产业结构类型会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会逐渐消失,从而失去广大的国际市场,丧失更多的经济利益。所以,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三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出口的贸易结构,增强精密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获取竞争优势。
5、向日本学习,力求对国内企业保护手段多样化
中国应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或走向更开放的贸易体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各种手段来实现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扶植。采用立法来保护本国产业,加强法律手段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功能。
6、建立创新型国家才是强国之路
一定要吸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的教训。从长期来看,扩大开放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才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梦魁主编: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案例教学;宏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建议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内容的重要部分,院校内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宏观经济学主要对于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以及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社会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等信息进行分析,对于宏观经济问题的产生以及后果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用宏观经济理论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面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特点
美国哈弗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在1870年提出了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迅速由美国传播到了世界,并被认为是成功的教育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现实生活中场景的模拟,学生将自己放入场景之中,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思考以及讨论,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六个特征:1.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以案例作为载体进行教学。3.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4.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担任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扮演导演者以及案例推动者,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作为参与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进行讨论。5.案例教学强调交流的双向性,包括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6.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知识的掌握。
二、宏观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讲解没有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
由于教学案例大都来源于国外的发达国家,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为没有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自编教材中一些中国例子往往缺失对于模型的假定分析,学生进行我国宏观经济案例的学习后,虽然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有了一定的分析,但是仍旧缺乏对于理论大背景的理解。当今存在的案例大都是建立在西方百年经济发展历史上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尚短,且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政治制度差异,所以案例在我国的适用性还有很大的局限。
(二)學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案例教学
我国的应试教育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案例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并对我国近来出现的经济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如果没有结合我国案例采用西方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在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难于理解。在回答案例教学中的相应问题时不能把握要点进行解答,无法适应案例教学,降低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无法适应案例教学
教师上课时习惯了讲授式的教学,缺少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案例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有的案例大都是国外经典案例,在教师对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案例教学,有可能导致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施行案例教学的措施
(一)引用我国的宏观经济案例与国外案例进行比较
教师需要收集我国宏观经济案例,尽量选取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件。教师在进行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讲解的同时需要与我国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发现我国经济的特殊运作规律。可以将我国、日本以及美国内人们群众的消费倾向做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后,在其消费环境、收入水平、特殊的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放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宏观经济学的讲解。
(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教学资料和数据的搜集,在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和案例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互动。理论讲授完毕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谈论,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小论文,让学生提高课外信息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锻炼其表达能力,促进其学习兴趣。
(三)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为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可以安排教师进行课程的互听,年轻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学习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优点,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备课以及课件制作时,教师需要相互借鉴和谈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高师讲座以及教学交流活动。也可以安排宏观经济学教师到相关的政府经济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如统计局、商务厅以及财税部门等。进行教学案例的采集。学校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教学奖励基金的设立,以及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表彰奖励等。
【参考文献】
[1]范国华.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9):135-137.
[2]王晓丹.案例教学的幽默感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丝路视野,2016(19):61.
[3]占金刚,詹满琳,黄伟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6, 31(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