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成果成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实践教学设计
一、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很多专业课程建设中被不断应用和开发。在课程改革中,部分专业课程因为与国外一些课程的设置相似,直接借鉴国外的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类课程,与国外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别,难以照搬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探索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进行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开发设计存在很大的困难。
1.中外迥异,课程设置须细分
目前国外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与国内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以砌筑工程、木工工程、钢筋工程、道路铺设工程等细化的工种作为一门课程,切入点小,在课程中设计有木制框架的制作、木屋架的制作、木门的制作等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完成的项目,项目之间呈现阶梯式递进的关系,难度递增。而国内相关课程的设置范围较广,涵盖专业内容较多,每一门课程中包含较多细化的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和项目设计的复杂性大,可操作性小。
2.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少实践
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国内中职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改革中无先例可循,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及相关的指导。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专业老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实习的经历,企业的需求与教师的授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课程的建设要求相关的课程开发教师掌握施工现场建筑工艺流程与要求,了解企业对施工类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与条件。
3.浅尝辄止,课程改革无创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职校施工类课程都在尝试课改,但是推进的成效一般。也有一部分学校对课改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探索挖掘。如:某一版本的《主体结构施工》课本对章节编排和章节的名称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进行设计,而书本内容未加改动,部分改动也只是停留在排序和排版上,无具体的课改实施内容。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联系实际,积极创新,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二、校企合作,中高等学校联手,建设精品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活动―项目”划分定义
通过与企业和专家团队的深入沟通交流,以及课程建设教师进入施工现场实践学习后,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与活动项目划分方式。
(1)任务:根据专家与企业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反复提到的让学生认知理解不同的结构类型的重要性,由此确定了以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来划分工作任务。主体结构施工是地面以上屋面以下的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最常用的几种结构类型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因此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四个工作任务分别为:结构类型的认知、混合结构砌体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2)活动:上述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细分环节,不利于课堂教学安排,因此需要在每个工作任务下设置相应的活动。例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设置框架柱工程、框架梁工程、框架楼面板工程三个活动。该阶段的活动内容类似于国外课程中的一个项目,能够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3)项目:目前学校课程课堂教学不能按照周或者月来安排实施,因此以上定义的活动内容对于单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过于庞大,所以需要在每个活动下设置与活动对应的项目。要按照工作任务的划分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对活动进行划分,安排相应活动下的项目内容,例如框架柱工程活动中安排有框架柱施工图识读、框架柱施工材料准备、框架柱施工方案编制、框架柱施工质量验收四个项目。
2.借鉴PDCA项目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课程项目设计
在完整清晰地划分任务、活动与项目之后,我们参考同济等高等院校教师和同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其他科目课程改革中关于项目设计的成功案例,借鉴项目管理学中“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成熟应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的大小以小组合作能顺利完成为宜,每个项目任务的设置以满足两课时80分钟、4人一组的课堂学习为标准。例如框架柱活动下的“框架柱的材料准备”。该项目需经小组在两课时内完成,据此选择课程校本教材中配套图样的某一楼层某一根柱子进行配料,尽量避免学生由于任务量庞大而失去信心或者因任务量过小而懈怠的现象发生。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提早完成任务的现象,可以要求小组对另一根柱子进行配料;相反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在下阶段框架梁的配料中再次进行学习。
(1)计划(Plan):项目设计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进行自学,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因此每个项目应设置一个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在明确的任务下,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学相关专业知识解析任务,制订完成任务所需的计划安排。计划制订过程要求团队进行合作,通过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与沟通,确定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案。此过程引导学生自学、交流与沟通、优选合适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
(2)执行(Do):根据学生自己制订的计划与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步骤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步骤与流程包括分工、计划实施、交流。学生应在计划安排下做出有利于完成任务的分工,经过组内有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将完成过程与成果与其他组交流。在任务执行与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工协调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Check):通过小组的交流对比发现方案的优劣与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检查评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改完善原计划,提出能更快更好完成项目任务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的回顾总结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处理(Action):在项目实施检查后增加信息反馈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了解学习动态。评价信息帮助教师掌握课程教学效果,对课程项目设计做出实时调整与变更,通过同学的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学生能根据对评价信息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改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落实项目实践实训环节,接轨建筑市场
在企业对毕业生及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较慢。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实训项目显得尤为必要。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设计了框架柱、梁、板的识图、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质量检查等工程中最为典型的实践实训项目。实践实训项目设计模拟现场施工情景和工作条件,贴合工作过程,符合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在实训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对相关实训内容有探索的愿望,可以对自身知识缺乏的部分进行求知,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努力不断改进实践的成果,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课堂教学。经过项目实践实训的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工作任务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三、项目建设成果三方共用,实践效果口碑优良
对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市场、贴合学生的课程建设方案,借着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首批示范校建设的背景,对课程建设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主体结构施工》校本教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手册、《主体结构施工》实践实训项目手册等书籍三册,完整的教学教案一套,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用视频一套,主讲老师课堂示范教学视频若干,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平台一个。经过三年使用后,收集学生、同行及企业的三方评价信息,得到较为真实的课程建设效果反馈。
1.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对于待解决的任务有求知欲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实施中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在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生反映,进入企业后能很快熟悉工作,能积极主动与同事交流,在企业里得到带教师傅与同事的欢迎和认同。
2.同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通过向现场工程人员学习增加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做好衔接。多方面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给老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使教师自身业务不断得到提升。
3.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
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企业反馈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知识,工作入门较快,上下班遵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与同事相处融洽,能为企业所用。尤其是对毕业生在施工方案的理解与应用上,企业给出优秀人才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敬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J].管理与决策,2005(27).
[2]徐素霞.浅谈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06(10).
[3]嵇静.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J].课改探索,2006.
关键词:国际化;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18-02
全英语教学是指使用英语教材而且教师以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英语,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1]。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高校本科阶段全英语课程建设,则更有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就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探索如果有效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与本科专业全英语系列课程,发掘与培养高水平的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师队伍,建立本科全英语课程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出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国际交流学生修读需求的高质量本科全英文课程。
一、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基础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目前,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中的双语课程已达到较高比例,如数理金融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51%,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23%,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33%,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26%,世界历史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17%。为保证师资水平,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出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设立双语教学教师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择优选拔、重点资助了48名在教学一线开展基础课双语教学、英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课程研修。本科双语课程的广泛开设,为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保证学校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质量,武汉大学教务部于2010年下半年面向全校各院(系)下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调研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69号),重点调研了各学院(系)实际已自行开设的本科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及课程负责人姓名、职称、国籍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汇编并印发了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分学科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我校22个学院(系)共115门实际开设的本科全英语课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做好制度保障。
为确保课程建设分步展开、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切实保障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在《关于印发的通知》(武大教字〔2010〕26号)中明确指出,为了指导学院(系)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分年度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在《武汉大学“985工程”子项目——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计划(2010-2013年)》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现有本科双语课程基础上,大力推进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2011年3月14日,学校下发《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1〕010号),作为子项目之一,学校正式立项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申报范围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非语言类课程,涉及三个领域:1、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2、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3、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的通识课。同时,明确要求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三)培育优质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零件车削加工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号召,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转向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零件车削加工”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这一问题。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性质
零件的普通车削加工是针对机械制造业普通车床操作工岗位设置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一步识读零件图的能力、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不同零件的车削加工能力、零件精度的检验能力及误差分析能力;课程针对机械工艺员岗位,工艺规程制定能力。掌握车工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产性实训达到国家中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水平,在机械制造企业中,从事非标零件车削加工及设备的安全操作工作。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1)基于使用零件的车削加工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理念;(2)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并重的理念;(3)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的理念;(4)教、学、做合一的理念;(5)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开发和实施课程的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以“零件的车削加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创设学习情境,根据企业使用零件车削加工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使用零件车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具备正确识读零件图的能力;(2)根据确定的加工方案调整机床,使其正常运转的能力;(3)具备使用卧式、立式、转塔车床等设备完成各种外圆、面、孔、螺纹的加工能力;(4)具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异型件的车削加工能力;(5)具备使用游标卡尺、角度尺等检验量具完成零件检测的能力;(6)具备对机床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车工安全操作规程;(2)掌握车工工艺知识;(3)掌握车工工艺制定原则;(4)掌握车床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原理;(5)熟悉各种量具、检具的使用规则;(6)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严格遵守车工操作规程;(2)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团体合作能力;(3)具有安全、环保、敬业意识;(4)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效率意识。
4.证书目标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强化职业技能。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获取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内容
经过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考虑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零件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兼顾车削加工类零件的普适性特点选择教学载体。在企业提供的大量的图纸中,最终选定以下七类零件作为本课程的载体。这七个零件分别属于轴类零件、套类零件、壳体类零件及异型件,包括外圆、端面、阶台、沟槽、圆锥面、内外三角形螺纹、曲轴及细长轴等特征要素,涵盖车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点。所选择的载体既能结合企业实际,又能满足教学需要,学习项目中同时融入图纸的识读、工夹量具的选用、车床操作、工艺文件的执行、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及对零件加工质量的控制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所有机械加工共同的工作过程,所以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深刻体会机械加工完整的工作过程,举一反三,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六、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方案
学业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加水平考核。考核满分100分,其中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过程考核占70%,包括工作态度10分完成任务的方法及能力50分,完成任务后填写实习指导书10分。水平考核占30%,包括完成任务的质量30分。
2.考核方案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设计
将企业产品引入实训教学,为企业生产合格产品,在实训零件的选择上突出了本地汽车产业的优势特征,将公司的配套产品加工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了一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零件的加工生产,更早地了解企业生产流程,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训,强化车工技能的训练,并更快地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仲秋.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货运》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
一、引言
《国际货运》是高职教育国际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货代业务的操作与处理能力,培养国际货运行业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货运》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国际货运》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知识目标,即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熟悉进出口货运流程,掌握相关单证的制作和流转途径,熟练进行运费计算,等等;能力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进行国际货运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素养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意识和诚信处世态度。
三、整体课程设计
(一)课程定位
首先,结合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定位。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概况如下:一德、二基、三能、四证。所谓“一德”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二基”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三能”即具备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证”即具备国际货代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岗位资格证书。也就是培养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竞争力强,能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国际货运》是高职教育国际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同时服务于全国国际货代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证需要,是一门典型的“课证融合”课程。其实践性、操作性强,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货代业务的操作与处理能力,培养国际货运行业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系统性要求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活动载体、教学团队、教学场所、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开放性体现在本课程的双元建设主体,校内专任老师与行业指导老师共同建设课程;职业性体现在课程培养定位于国际货代员职业人和以国际货代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以国际货代员工作过程与任务和以国际货代员职业能力为本位。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体现在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四个基本点、课证融合、理实一体。也就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首先,按照国际货代业务工作过程,分析国际货代员的工作任务;其次,分析国际货代员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通过归纳和整理出国际货代员岗位职业标准;最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货代工作流程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路径,校企合作思路1与从事货代工作的毕业生合作,校企合作思路2与企业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时贯穿四个基本点,即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选取教学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构建评价体系。课证融合,课程内容容纳考证知识点,理实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三)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内容选择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注重针对性与适用性,即根据岗位实际能力要求制定项目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组织开发教学资源。不再像传统教学方法中以知识的理论体系来搭建授课的知识体系。
(2)课程内容编排
课程内容编排上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流程来整合、序化项目教学内容。
以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表为例,见表1,第一列归纳了根据企业调研得出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来制定我们的理论教学项目,在理论教学项目的同时安排课内实训任务,理论项目从始至终构成货代工作任务流程,也就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货代工作流程为主线,理论项目融合考证知识点,课证融合,理论项目同步实训,理实一体的课程设计思路。
表1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表
(3)课程内容组织
课堂内容的组织力求教学做合一。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教学与同步实训。课堂教学采用“五步教学法”:项目案例导入―学生任务布置―必要知识讲授―示范与操作―总结与能力拓展。第二部分是机房综合实训,通过软件操作,让学生熟悉货代业务操作全过程。
2.教学模式选择
根据学情,确定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状况来看,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考证知识与实践技能,这就要求我们采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课证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思想状况来看,《国际货运》是我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此时学生经过两年的象牙塔生活的熏陶和洗礼,已自然地分化成三种类型:准备为外贸生涯而积极奋斗型,暂时没有工作目标、对学习不感兴趣型,确定从事非外贸类工作型。第一类的大约占到60%,第二类约为30%,第三类约占10%。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采取的是“统一指导、个别辅导、以多带少”的十二字方针,在课堂上统一指导,课后个别辅导,用“60%”来帮助引领“30%”,从而扭转思想。针对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化、针对学生对网络比较感兴趣,就要善于利用,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3.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组合,我设计了以下六组教学方法,见表2。这六组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促进互动教学。表中第二列为教师设计,第三列针对学生而设。
表2 六组互动教学法
4.教学手段选择
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室和现代网络系统协同进行,注重技能培养。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教学课件、电子地图、航行路线图、单据样本、实景图片、岗位介绍录像,等等。现代网络系统通过货代教学软件、精品课程网页平台、相关网站加以运用。
5.课程考核
采用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课程考核方案,见表3。
表3 考核方案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探索
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主要体现在“一二三四五六多”的课程教学新理念的探索上。“一”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实一体,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二”体现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即探索构建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行业指导教师的双元双优教学团队。“三”即课程、职业证书、就业岗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四”体现探索构建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行业协会、企业、市场”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搭建“校―企”互通平台、构建“校―会”合作通道。“五”即五步教学法,采用五环相扣的教学步骤。“六”即六组互动教学方法,教学合一,相得益彰。“多”体现在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公正合理性,即构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国际货运》精品课程建设是基于货代职业标准开发课程、货代工作过程编排课程,力求少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差距,并将五步教学法运用于项目教学。在项目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法,力求促进学生岗位能力的形成,在整体课程设计中体现了对“一二三四五六多”课程建设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章安平.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64-66.
[2]章安平.职业文化与高职国贸专业“双元双优”教学团队建设[J].新课程研究,2008,(12):7-9.
[3]章安平.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邹小平,周海英.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代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管理观察,2010.5(下):203-204.
[5]邵苇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货运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0.3(下):130-131.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引进新的设备平台、教学内容,研究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笔者通过多方调研,从各个方面叙述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程,为机械设计课程注入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大多数人都明白,教育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生活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老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渐渐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机械设计这样的理工类课程,优秀的教师、灵活的课堂将会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的进行学习。
一、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刳木作舟,剡木作楫”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机械设计,可以说,机械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到现代社会,机械设计课程更是高校工科机类、近机类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学好机械设计课程是为更好的进修专业课程和进行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1]但是由于该课程专业性强、内容多,教授难度本就较高,再加上学校的教学设施陈旧,教学理念老套;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课堂模式就是板书加黑板,教学手段就是单一的“灌溉式”教学,使得课堂内容乏味无趣,课堂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较大兴趣,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深,这些一直都是教师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教师如何做到提高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
提高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相协调,自身要提高素质,课堂要注重新的教学模式的融合,课下要进行实践环节,同时还要不断关注行业的新发展,向学校申请,将新理念、新设备引入到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
(一)提高自身素质
高素质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更好工作态度的建立,愿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教师多数对教学事业有一种热爱,在进行教育工作中也更为主动。作为一名机械设计行业的教师,提高行业素质,了解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地更新理念更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语言素质,有助于教师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播。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仅仅是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更会无意中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更全方面的做到教师的职能,另外,这些高素质最终都将体现在课堂效果上,为学生带来更加舒适、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将教学模式、手段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由于机械设计课程工程性极强、信息广泛、难度大的特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创新等能力,教师必须立足课本内容,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优秀教学范例进行示范,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的印象,笔者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极易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好的规划。再比如:利用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亲手装拆各种实物以及模型,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2]。将最新的情境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辅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会使得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实践环节
机械设计课程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应根据此特点在课上和课下都进行一些实践环节,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行动力。在课上,可以进行一些参观机械设计展、工程现场的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产品,丰富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在课下,可以进行机械设计作业和比赛,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的了解。这些实践使得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做到“眼手合一”,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在机械设计的课堂上,学生会觉得接受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并且在自主完成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盲点和细节有了新认知,课堂效果自然“一日千里”。除此之外,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也使得师生间感情更为深厚、和谐,使得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实践中面临一些与同学合作完成的项目时,会增加同学间的合作力和团结性。综上所述,实践环节对于课堂内容的开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其他
除了上述的一些举措外,教师应该在了解新理念的同时,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和学校。有关学校方面,还应关注对课程大有裨益的新设备,在申请学校同意后,选取课程需要的设备和教学内容进行引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建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关学生方面,应该在传递新知识、新理念的同时,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新观点看待课程学习,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毕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课程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对提升课堂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
笔者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了机械设计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没有再具体描述学校和学生在课堂效果中的重大作用,只选取了其中一部分进行简略介绍。本文中描述的措施大多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毕竟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将学校与课堂、课堂与学生进行了高效的串联,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模式,引进新理念、新设备,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使得教学效果趋于完美。作为机类大学生的启蒙课程,教师的良性发展将带来课堂效果的高效提升,也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最终对机械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乔刚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国培 小学音乐 课程 教学
“国培计划”的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此项目是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提出并实施,意在通过短期集中模式培训形成跨省域的学习共同体,以此培养区域专业学科带头人,有效发挥“种子”作用,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中,针对小学音乐学科的培训共包含“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和“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三个项目,其整体培训目标都是为帮助不同地区地域的小学音乐骨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而制定。然而,不同项目的参训群体具有城乡差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和教学需求等方面,在培训的具体内容上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本文主要以“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参训教师自身情况和需求出发,探讨培训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的措施方法。
一、全面解析“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内容
培训课程是整个培训项目的核心内容,是确保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是建立承办培训单位良好口碑的有力保障。正是基于其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特别制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以此进一步规范“国培计划”的项目管理,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课程标准》以学科发展为前提,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三方面对培训单位提出指导性实施意见和要求。此外,《课程标准》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内容,进一步确定课程设置的指导方向、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1.课程目标定位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参训群体基本来自国内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地市级以上单位,通过教育部层面从当地学校选取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和突出业绩的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针对这部分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需要注重小学音乐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前沿性和科学性,以此区别于其他两个培训项目。同时,该培训项目还将形成跨省域的学习共同体,让来自不同省市的优秀骨干教师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因此,若要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和学习氛围,培训目标一定要定位准确、具体和客观,这既是在充分考虑培训需求基础上所要达到的前期成果,又是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课程的有力依据。
首先,树立小学音乐学科教师的教师道德观。《标准》里明确提出“提高音乐学科教学中践行师德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设定了“模范教师师德报告”、“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等专题。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学员对教师职业的深入理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落实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培训过程中可开设“国学与教育”等相关专题讲座,对于整个培训将起到引领作用。
其次,完善小学音乐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专业前沿知识与教学科研知识四方面。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需要加强音乐常识的理解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可开设“中西音史知识”、“当代音乐感知”等相关专题讲座;在专业技能知识方面,可针对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专业技能进行专题培训,如合唱、课堂器乐等;在专业前沿知识方面,应该灌输科学、新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让学员了解学科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这将对教学带来莫大启示;在教学科研知识方面,强调“教研相长”、“科研兴教”的理念,引导学员将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理论提升。
第三,培养小学音乐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习惯。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就建立在“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反复实践中重组知识结构,才能得出对教学有帮助的心得经验和方式方法。设立此目标可从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开始,以论坛交流的形式针对某个典型的教学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教学亮点及失误进行讲解,让学员形成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等习惯,以此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最后,帮助小学音乐学科教师找准专业发展方向。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注重个性发展”五个基本理念。在此背景下,从职业意识观念、自身业务水平、教育教学反思三方面寻求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通过此目标的设立,帮助教师找到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使小学音乐学科建设逐渐走向强势领域。
“国培计划”并非单纯在于培训教师,而是参训者经历培训之后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课程目标定位需要紧扣《标准》,这对培训成效和教师培训后的辐射作用具有很大影响。
2.课程模块与维度分析
课程设置必须在课程模块与维度的框架下安排教学内容,其中,实践性课程占整个培训的60%以上,此外,还可参照《标准》自主设置教学专题。整个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展开,在明确课程目标之后,需要对课程模块与维度做出进一步研究与分析,为课程设置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使培训课程具备涵盖面广、结构性优、针对性强的特点。
(1)优化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及教育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并表达出来,其宗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标准》中“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与“学生发展知识”教学模块正是为优化小学音乐学科教师的教育思想所设定,参训教师均具有一线工作经验,根据他们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的长短,已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及教育理念。三类模块意在对参训教师现有教育思想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使得小学音乐专业与学科得到长足发展。
(2)强化教学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基本教学技能、整体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情趣三方面。具体说来,基本教学技能应该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即声乐、钢琴、合唱排练、指挥等,舞台表演能力――即歌唱表演、乐器演奏表演等,教学创造能力――即歌曲创作、器乐编配等,现代化设备应用能力――即电脑音乐制作、网络搜索等;整体音乐素养需要通过紧跟前沿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语言、均衡专业发展等方面得以提升,这与基本教学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有一定关系;音乐审美情趣分别指音乐审美情操和音乐审美趣味,教师的音乐审美经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取向。
(3)提升研修水平
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均衡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针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推进综合改革等具体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成效。《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三大课程模块便是基于这方面考虑而设定,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之后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引导。
通过以上解析,能够清晰认识到课程模块是为课程目标设定,二者是整个培训计划的关键要素,其设定既要考虑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又要关注教师自身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小学音乐教师需求的课程构思
“国培计划”作为引领性、示范性的国家级大规模培训项目,特别重视培训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为了构架高效率、高质量、高规格的培训课程,使参训教师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在培训前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需求调查。从各地市选的学员大部分是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课堂教学经验,并在演唱、演奏、创作等专业技能方面具备一定基础。自2011年版《音乐课标准》实施以来,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遭遇到教学方法陈旧、综合教学能力较弱等因素导致的教学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提升科研水平以及掌握实际培训能力。总之,无论哪种培训模式都需要注重培训主题鲜明、课程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践。
1.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国培计划”小学音乐学科的各项培训项目都有时间限制,属于集中培训、短期培训,因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活动并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是设置课程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培训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培训主题,突出培训重点,做到高效培训。全面考察小学音乐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针对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与重点加以突破,按照学员需求制定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的培训时间通常在十天左右,培训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需要明确重点解决问题,用以点带面的形式扩展教学内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存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较弱的情况,这将制约教师有效展开教学活动,可拟定以“提升钢琴即兴演奏能力”为主题的培训,以此帮助学员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此外,也可同时关照多个重点解决问题,如“‘创、演、研’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题的培训,主要强调创作、表演与研究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总而言之,培训主题与重点教学内容需要建立在学员的需求之上,做到“有的放矢”。
2.结构合理、按需施教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中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课程结构是指培训课程模块的构成及其内部配比关系;中观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模块之下的课程专题及其内部配比关系;微观课程结构则是指每门课程专题内部的配比关系。培训课程需要对这三个层面进行合理设计,微观层面属于开设课程专家对自己课程把握程度的范畴,因此要重点考虑宏观课程结构与中观课程结构。宏观层面,三大课程维度分别所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根据培训单位的侧重点不同,每个维度的比例应该有所不同,如单一主题培训可在某一个维度上增加课程比重,综合能力培训则需要合理均分每个维度的课程数量;中观层面,三大维度下共包含13个课程模块,培训单位根据学员需求可能选择单一主题培训或综合能力培训,无论哪种培训模式都要加强课程专题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在培训前做好培训内容的分配与协调工作,避免出现课程内容相互脱节、重复以及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等情况。
3.理论引领、强化实践
教育理论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从中抽象概括出构成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要素及其规律,以指导和规范学科教育和发展的系统性的陈述。“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以理论引领的方式让学员开拓专业视野,为学员指明专业发展方向,将科学、前沿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使之成为一项学员与专家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以上是设置培训课程中需要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做到理念与专业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员需求出发,帮助小学音乐学科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培训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培训的成果,因此,探索出科学、合理、规范的“国培计划”课程模块c内容,能够有效解决学员在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一套适合小学音乐学科发展的培训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员在“自主、探究、创新”的培训过程中,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保障小学音乐学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姣姣.教师培训课程研究的新视角――以11份“国培计划”课程方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4).
校外国粹系列课程 建设 管理
一、营造氛围,形成国粹科研共识
一是校园文化激发荣誉感。良好的校园文化将激励更多的员工自觉投身于国粹课程建设,为此,在校外场馆通过教科研奖励机制的完善、教师表彰活动的隆重举办、教科研经验分享会、成长季的集中培训等形式,营造以参加国粹课程建设为荣的健康场馆文化,将国粹课程研究作为校外场馆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素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员工。
二是课程参与提升覆盖面。国粹课题先导,吸引更多的员工加入到课题研究中,专职教师分课程、环境、师资、活动等多个领域参与课题研究。传统美食坊课程源自从小浸润在传统美食中的后勤人员;太极社则由具有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场馆运营人员担任教学;音乐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则投入民歌社课程的研发……
三是社会影响增强美誉度。国粹课程架构了多维度,即国粹馆等环境隐形课程、每个节庆活动课程、多个项目社团课程等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课程研究,收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并多次荣获在国家、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奖等殊荣。课题实施以来,边实践边宣传,依托网络、《花季》刊物、媒体资源等扩大影响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省市各级媒体以国粹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就有100多篇次。
二、理清思路,构建国粹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公益性。校外场馆作为政府教育配套设施,坚持公益性是一贯秉承的原则,因此,国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发扬公益性理念,以保证课程的纯粹性。国粹公益社团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现场面试、免费授课等模式,面向适龄孩子开展活动。网络报名一是扩大了影响力,二是体现了公平性;现场面试主要是有些项目如京胡、评弹等对学生有一些特殊要求;免费授课不仅免学费还免材料费。因此,自第一个国粹“丝绸之路”课程开发研究以来,学生集体验、感受、操作于一体,在做中学,学中悟,受益匪浅,也真正体现了办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的思想。
二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适切性。随着国粹课程开展深入,越来越关注学生对国粹项目学习的需求。比如根据男孩子更多喜欢运动类国粹项目,就开设武术、太极社;女孩子更多喜欢传统戏曲,就开设了昆曲、京剧等戏曲班。还有,目前不少孩子喜欢品尝美食小吃,家长也希望孩子能锻炼动手能力,我们就开设了传统美食坊,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传统小吃等。目前积淀下来的国粹公益课程共有14个,分春秋两季开展活动,主要实施小班化教学,年公益惠及学员约400人次。
三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多样性。在研究中努力遵循教育规律,整合校内外活动资源,吸引热心公益活动的爱心企业,形成内外呼应、上下联动、家校互动的课程模式。一是拓展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国粹活动走向社会,在居民社区、地铁广场等设立德育教育基地,使国粹活动课程逐渐完善;二是连成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脉,利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传统活动,如春节元宵过大年,端午包粽子,中秋国庆承办“青少年国粹文化艺术节”,传统工艺街、百人珠算赛、传统游戏秀……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民俗节庆以时间为节点上下贯通,发挥整体功能;三是组成团,引领青少年学生组建各类国粹社团,使其内容海纳百川、活动阵地广泛、指导引领及时到位,处处浸润健康的传统文化。
三、创新机制,提升国粹科研绩效
一是创新研究团队:三人小组协同发展。课题成员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的成果,但是国粹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依托非师范类的专业人员,他们技艺精通但大多不了解教育规律;工作人员大多年轻,科研能力不强,为此组建由国粹任课专家、科研员和课程专家组成国粹课程研发团队,国粹任课专家老师负责具体课堂活动组织,课程专家负责完善课程设计,科研员负责课堂助教、资料整理、通联协调等工作,各自发挥特长,通过外聘与内培相结合、拜师学艺、专业培训等措施和途径切实提高教师国粹专业技能,建设一支既具有国粹专业技艺,又适应本校外场馆开展青少年国粹文化活动的特色师资队伍。
二是创新培训提升:互动实践团队共赢。由于国粹课题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探索个性化的研究团队培训方法以适应课题发展的。通过拜师学艺、技艺传授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国粹专业技能,还有,组织成长季活动,集中培训、技能比拼、小结反思有效提升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课题成果集体共享。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国粹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为此,课题组重点形成了四套制度:一是建立并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保证课题,在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管理阶段成果汇报、结题、鉴定等环节上严格规范取得明显效果;二是建立并完善科研学习培训制度。每学期精选教育理论书籍、收集国粹内容学习资料供广大教师业余学习,开设国粹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国粹参观寻访活动,提升教师国粹科研素养;三是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制定参加国粹课题科研业绩与评优评先晋级合理挂钩的具体措施;四是建立并完善国粹科研信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与国粹课题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的积累和储存,信息的、交流和利用等。
四、建构网络,完善国粹科研保障
一是整合名师资源,建设人才平台。地域传统文化为国粹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尝试利用民间组织的资源,与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签订协议,负责部分国粹项目的老师引入与管理,宋锦传承人、苏昆表演家、苏绣绣娘等一批国粹专家相继担任国粹课程主教,为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评弹博物馆合作,使一批评弹大家参与课程开发。其次吸纳更多的课题专家,一些刚刚退休的资深德育干部、少先队总辅导员、资深研究员加盟到研究中不断引领。此外,还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团队,学生、家长甚至外国友人都参与其中,发挥合力。
本科生课程设计是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开设分的课程设计。通过对2010级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介绍以及效果分析,体现该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学生对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方案确定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设计;组织;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增强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
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第四周至十六周共14周,成绩总计分。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以“空气制冷”、“供热锅炉”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从冷热源到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步骤
(1)布置设计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内容要求,针对以往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细化设计任务,制定详细的综合课程设计指南及任务书,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对象为某高校办公楼供暖空调系统设计。(2)授课讲座答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课设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分阶段集中不定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如典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工程案例剖析等。通过专题讲座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能熟练使用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资料。(3)导师监督考核。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锻炼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分组导师制度,每位教师负责3~4名学生。(4)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时间安排在第11周以及第17周,分别进行供暖和空调设计答辩,答辩方式为集中答辩,所有教师分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提问,独立给分,最后全体教师汇总给出综合答辩成绩。
(二)课程设计讲座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整个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并且增加对内容的了解,由课程设计负责老师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动员及任务布置,选择两名研究生作为助教,由于他们对本专业内容熟知,并且熟悉课程设计流程以及内容,易于引导学生更快的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设计中,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机制。具体的授课讲座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引论。综述本科生在前三年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常识,让学生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同时介绍在设计中基本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设计失误。(2)采暖负荷计算及常规设备选型。首先回顾学过的《供热工程》等相关课程,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行业规范,让学生逐步从学习转向设计,讲座教师介绍采暖设计步骤,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采暖中走廊、卫生间、楼梯间等供暖常见问题,避免学生走进误区。(3)锅炉房设计。结合《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以及锅炉房设计规范,从锅炉容量、循环泵流量、扬程确定、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定压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等各个方面介绍锅炉房设计的步骤。(4)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结合《空气调节》课程,以及前面关于供暖设计的相关讲座,学生独立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到设计与理论知识的不同,设计中应当结合建筑中各领域的要求,融合到一起,完成设计要求。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为导师考核和集体答辩两个方面,各个设计阶段的考核,由各位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分工负责。集体答辩分为两个部分:供暖设计以及空调设计。组织全学科部教师分组答辩,每次答辩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学生汇报8分钟,教师提问7分钟。最终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学分为分。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有:(1)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对于工程会犯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管道的设计中,没有考虑阀门的分类和使用。经过锻炼,学生能够很好的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2)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书本上的,而实际的项目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规范,与同学探讨等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行业规范的了解,更加加强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教师的沟通能力。得益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的直接指导,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够对整个暖通设计的流程及基本的设计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从平时的答疑、课程设计讲座的提问及答辩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的课程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1)设计手册及节能规范的熟知度不够。工程设计手册及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作为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理应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理论教学难以涵盖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需要从这些参考资料中寻求答案。由此看出,面对诸多暖通行业的参考资料,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读与学习很有必要。(2)系统方案的确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力的依据。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系统形式确定这一环节只懂得选用而不懂得比较。从最终课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方案确定这一环节,不同方案的思考与评比这一内容还有待完善。(3)水力计算部分有所不足。风系统及水系统合理的水力计算不仅关系到冷热源部分所输出的冷热量能否按需分配到末端用户,更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有效、节能。水力计算的理论学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小系统就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同的系统形式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步骤繁杂,虽然很多同学的水力计算部分能够完成,但其中的步骤并不明晰。如何寻求理论设计与软件辅助设计的平衡变得极为重要。(4)分类设计理念不强。同一建筑往往有不同形式、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尤其对于综合性建筑,很多房间的使用时间不一,所以,对不同的房间、空间,应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应划分不同的系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看,系统划分单一。另外,对各类型房间的供暖、空调的形式不明确,对特殊类型空间如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门厅的设计知识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又一问题。无论在参考书籍还是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重视供暖、空调的共性而忽视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的个性。所以,此方面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还有待加强。(5)对系统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无论是空调系统还是供暖系统,都是与冷热源机房相连。所以,冷热源侧与用户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设计应该有整体的理念。但很多同学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锅炉房需要有补水定压装置,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空调系统需要补水定压,只知道用户侧需要水力计算而不会机房侧的管路平衡与确定。多数时候,理论教学教授的是共性的知识,但往往,这种共性没有推广到个性中去,这同样是理论教学有待完善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尤其对于工程知识,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常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认识,指导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与恰当的指导。(3)课程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由于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多次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进行设计的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老师能够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好的指导。
作者:潘嵩 王新如 李娜 王未 许传奇 王云默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陈超,蔺洁,李俊梅,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南(第二版)[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2]谢静超,刁彦华,毕月虹,赵耀华.探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213-02
一、引言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全国高校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用某种计算机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维,领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运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本专业的研发和创新奠定基础。《C++程序设计》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特别是信息类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思想、锻炼基本编程功底(包括结构化与面向对象编程)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进入后续的软硬件开发、信号处理课程乃至从事信息技术类工作的必备基础[1]。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C++程序设计属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与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相比是涉及两种不同的程序设计思想。目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多媒体教学+课堂程序演示+编程实验三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于编程规范的介绍,虽然有结合课堂程序演示,但由于学生课前准备不足、课中不认真听讲以及课后疏于练习,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认知上有偏差,容易出现枯燥、难以学好的感觉,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影响了教师上课积极性。此外本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对大一学生来说,基础课程任务比较重,分配到某一门具体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课程需要的学习时间和学生能投入的时间是对尖锐的矛盾。如何让学生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积极性,作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对分课堂提高《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浅谈自己的体会,为提升《C++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对分课堂,提高《C++程序设计》教学效果
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心理系博导张学新教授融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于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性和教学的情景互动性,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和“思”结合起来,是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结合。对分课堂的特点在于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基础,通过“对分”的形式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对分课堂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课后的内化吸收和学生的课堂讨论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将课堂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给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并且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隔堂进行,保证学生讨论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化吸收[3]。
(一)实施步骤
《C++程序设计》是作者所在学院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每周上课一次,连续2节,每节45分钟,开展8周的对分课堂。根据对分课堂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前一半时间由学生分组讨论上次课讲授内容,分享学习体会,并互相解答疑难。后一半时间由教师讲解新内容,对基本概念、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课后自行内化吸收所讲内容,并通过作业深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下次分组讨论做准备。具体实践步骤如图1所示[4]。
(二)实践要点
“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少要点。下面仅从“作业完成”和“考核方式”加以探讨。
作业完成: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感性的认识,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然而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实验效果很不理想,不少同学采取抄袭网络类似题目答案或是同学之间互相抄袭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在对分课堂实践过程中,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布置作业,以实现差别化针对性教学。并从学生个体特征分析入手,寻求讨论小组人数、分组方式、对话方式等最佳组合方案。
考核方式:当前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考试为主,辅以实验、考勤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对分课堂实践中需结合学生平时分组讨论参与情况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最终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成绩。
(三)实践结果
目前在一个班次进行《C++程序设计》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并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班次学生对“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接受度普遍较高,改革效果直接反映在学期末的总评成绩上。利用对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解决了教师因人施教问题,拓展了学生视野,改善和提高了教与学环境。
三、总结
综上,对分课堂一定程序上克服了教师单向传授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重视过程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及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Z].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015.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3]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4]王舒.对分课堂在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效果研究[D].汕头大学,2016.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 Programming" Course by PAD Teaching
XU Ying1,GU Yu2
(1.College of Lif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strument Engineering,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2.School of Automation,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现状
“中国法制史”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法学基础理论课,也是必修课程。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实践中,由于教材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过于厚重,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为突出法律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各法学院系纷纷修订教学计划,将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大为削减,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理论课程教学时数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然而,由于中国法制史知识点众多,与之相应的教材内容过于本文由收集整理厚重,绝大多数教材均在40万字以上,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全面讲授必然不深不透,学生也难以系统掌握。
(二)体系存在缺陷,形式僵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前,中国法制史教材大多采用按照朝代分编的编排方式,比较而言,这种体系便于学生以时间为线索掌握每个朝代的法制建设成就。然而,这种体系只是从整体上介绍中华法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但对于具体制度的变迁却缺乏系统的阐释,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无法掌握具体法制的发展演变。 另外,由于中国法制史教材内容文言文较多,文字生疏,缺乏必要的图示或文字解释,并且对一些法律制度产生发展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无法马上理解,重点难以掌握,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
(三)教材版本繁多,没有自身特色
在中国法学教材过度“繁荣”的大背景下,中国法制史教材也同样版本众多,仅在当当网搜索到的各种“中国法制史”教材就有30余个版本,虽然,其中不乏精品,但多数教材内容重复,从篇章体例到形式、内容毫无新意,还有一些版本教材之间内容相互矛盾,导致各种版本的教材权威性不强。
(四)缺乏现代化手段支撑
多数中国法制史教材只满足于文本的撰写,至多附有powerpoint制作的文字讲稿形式的多媒体课件,既缺乏丰富的表现力,也缺乏良好的交互性。这样的教材,无论是文本,还是多媒体课件,只能静态的反映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内容,无法实现动态并及时更新。缺乏网络技术的支持使教材存在天然的缺陷。 可见,现今多数中国法制史教材从编排体例的组织上,到知识内容含量、文本形式及信息含量和网络技术手段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其既无特点,又无新意,甚至于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的需要。 --!>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现行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国法制史”课程类型属于理论课,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的中国法制史教学模式采取满堂灌式板书教学,由于教学时数和板书速度的限制,教师只能讲授书本上的一些主要内容,讲授的知识量有限。同时,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感,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教学效果。①
(二)改革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是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法学教育体系既要求夯实学生的法学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部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术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生依赖于教材的提示与指导下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意识和动手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②
但目前现有的中国法制史教材则无法完成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
三、“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例,主要应在确定的原则基础之上,从文本教材、cai 课件及教材的网络支撑等方面进行。
(一)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并举和现代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在设计教材体例和内容时,主要应考虑教材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内容的时代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使中国法制史教材无论在体例形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应该是比较科学,吸取了新的公认的研究成果,具有知识的新颖性、学术的前沿性和预见性的符合教学要求、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③为此,在建设中国法制史课程教材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基础性。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内容编写上,注重阐释中国法制史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基本制度,要求知识内容的阐述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
2、实用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文本教材编写上应注重剖析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演进过程及该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和对后世的影响等。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司法考试内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创新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的现有教材大都体系陈旧、形式僵化,已经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对其体系进行开拓创新已成必然。在每章中应设计形式新颖的各种栏目,如“引读案例”、“背景知识”、“罪名演化”,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现代技术性。考虑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课程所需相关信息量极大,仅以静态的文本教材为载体,难于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此,应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中大量使用网络作为载体,以配合文本教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文本教材体系建设
文本教材即以纸质的材质为文字载体的传统教材。文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托,也是提高课程
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中国法制史”教材通常在体例设计上采用通史形式或专门史体例进行撰写,但这两种方式各有局限,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教材应采用以通史为主,并结合专门史来进行体例安排。在具体章节安排上,每章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分析教材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依据,对学生了解预期结果,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之一,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之一。为此,每章均设“学习目标”。
案例导读:每章设案例,教师运用中国古代法制典型案例,引领学生进入特定事件,激发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
背景知识:对一些重要知识内容应辅之以背景知识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该法律制度或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便于更好的识记,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背景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每章的单元内容主要阐述基本理论知识,并与本章实践技能操作相对应,学生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掌握“3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践领域。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内容阐述简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同时,还可以适时的添加一些趣味性知识。
知识掌握反馈:每章均应设置“知识掌握反馈”。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传输给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反馈能有效调动、激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cai 课件的使用
将cai 多媒体课件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直观、生动、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引入cai多媒体课件,更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研究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利用被缩减的课时④,以最少的时间将最多的知识和思想传达给学生。
关键词 :高校;旅游客源国课程;教材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提出了到2015年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的目标,预着中国的国际出、入境旅游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发展。但为其服务的旅游课程及其教材建设滞后,必须急切应对。本文仅以旅游客源国课程教材建设问题略陈管见。
一、教材建设现状令人堪忧
1.1 名称五花八门。
目前公开面世的旅游客源国教材约20本。其中,在教材封面上标明为“高职高专用教材”约10本,其余多在“内容简介”中说明“既可为普通高校学生使用,也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真正的本科版本不多,表明其教材的层次性不突出。论其课程教材名称有如《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客源国(地区)概况》、《中国主要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世界旅游地理》、《世界旅游经济地理》等多种多样。反正作者喜欢怎么命名就怎么命名,很不规范,也很少人能讲出其地地道道的原由。这是高校其他课程很难有的如此乱象,很值得深思。
1.2 低水平重复者多。
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的积极性都很高,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低水平重复的教材比重仍特别大,尤其是旅游客源国的教材结构框架和内部体系都是大同小异。甚至有的作者以同样的框架和内容体系,同一时间在同一出版社同时出版了两个不同书名的教材;也有作者以基本相同的框架和体系内容,以不同的书名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教材;还有的教材虽框架和内容体系同另一教材基本相同,而作者和书名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学者们所指出的高校教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1],或“旧版新印”[2]现象。尤其不可容忍的是有些教材存在着严重的剽窃或抄袭现象,有的是编委抄主编的,或者是学生抄老师的,抄你没商量,令人哭笑不得。所有这种现象的实质性问题同样值得人们深思,也该值得相关作者深刻反思和新闻出版部门反思。
1.3 信息量小且内容陈旧
截至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ADS”(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总数已达140个,其中已经实施110个。可2007年前出版的绝大多数旅游客源国教材所列入的国家最多的也只有31个,最少的仅17个,甚至“亚非拉”中的非洲、拉丁美洲似乎不存在,无一个国家被列入,这与“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实际极不协调。2007年由杨载田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客源国》高职高专教材,概括总结了42个国家,算是破天荒的突破;第二年接着又出版了由杨载田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内含有专题论述的53个国家以及如文莱、梵蒂冈、摩纳哥、巴哈马、哥斯达黎加之类的十多个特色旅游小国的本科教材,而且在其封面封底上印有8个精美景观图片,教材内部配备了图像系统,做到了世界每大旅游市场都配备一副区域地图,还有数十幅经济统计图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近几年新出版的教材纷纷仿效列入的国家数普遍增加。其中孙克勤先生主编的《世界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所列入的国家达58个。可仍然不容乐观,大多数教材的知识理论和资料数据都十分陈旧,甚至原有中国的主要目的地国家现已演变成了中国主要客源国家,都仍然以旧数据说明错误的结论,也基本上都没有图像系统,实在令人遗憾。
二、改革创新刻不容缓
2.1 师德和良知呼唤结束教材建设的乱象。
西方发达国家教材的写作有“著”和“主编”两种方式,但以“著”的方式为主。“著”意味着一位作者或多位作者合作写成教材并拥有该教材的知识产权,其封面署名者为个人或著作的共同作者,署名排序按每位作者贡献大小而定。有时也有“主编”教材,即其中每一章或每一部分都有作者的署名,而主编的任务是确定教材的编写提纲,确定作者名单并明确分工,联系审校和出版者,署名于教材封面,其职责和权益同样圣神不可侵犯,我国传统的教材同样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而现在像旅游客源国这样的教材,有的拿别人的教材成果进行剪贴编辑,就成了自己的一本“教材”;或者干脆拿着人家东西稍许改动一下,就成为了自己主编的教材,这就是所谓的抄袭或者剽窃,当然要遭到学术界的谴责。真正创作一部教材需要花费艰苦劳作,所耗费的成本很高。而不劳而获的抄袭或是剽窃可说不费吹灰之力,既搞乱了教材市场,扼杀了高质量教材的产生,又败坏了学术道德风范和师德师风,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尽早结束这种乱象,多出版原创性的特色旅游客源国品牌教材。
2.2 高校课程建设要求高质量的品牌教材。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材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教育部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课程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而在高水平课程建设中又与多项内容与教材建设有关。高水平课程建设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一流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流教师队伍”,采用“一流的教学方法”,精选“一流的教学内容”,建构“一流的教学资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资源共享。由此表明了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旅游客源国课程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及其旅游教材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尚处在发展之中,应该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有志者,共同实现教材建设的最大优化,以编著出版出科学性与实用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兼具能适应国家“旅游兴国、人才兴国”战略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2.3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的“要把旅游业培育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业规划、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令人鼓舞,令人奋发,但关键是人才。为了全国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国务院提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每年要新增50万人就业。这是因为新增人员应该主要是素质高、能力强、懂理论、会实践的综合性素质的高水平旅游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编著包括旅游客源国在内的创新优质教材也就有了希望,同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也确实要有高水平教材。
三、改革、创新与发展
3.1 对课程及其教材名称进行规范。
公开面世的各式旅游客源国教材名称之所以五花八门,皆因其课程名称在各层次各类学校的教育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同样不规范,乃至影响到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也是自行其是。“名称”是课程的鲜明标志、总体形象,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涵及其知识体系要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还直接影响到其“教材内容”。 教材名称必须科学、规范和十分精炼。我们所主编的《旅游客源国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已重印4次,其社会反响也很好,说明已得到了部分师生的基本认同。我们使用该名称的依据:一是因为旅游客源国教材直接服务于中国国际旅游市场,其名称的“旅游”二字必可少;二是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经验表明,世界上互为旅游客源国家的情况十分普遍,实践表明凡中国的旅游客源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不同程度的旅游目的地的国家[3],也还是其他一些国家的客源国或目的地国,较有一定的共性,因此不必加“中国”二字。一般师生照样能心神领会;三是旅游客源国课程在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应该是一门具有鲜明地域性、综合性、客观实际性,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而不是一堆资料数据堆砌的旅游材料,因此以“概论”替代“概况”为宜[4]。令人快慰是在湖南省湘南人文艺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该课程“教学大纲”,也采用了“概论”二字,在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及其实施文件也都使用“旅游客源国概论”之名,说明其课程和教材名称的这种改革将逐步形成共识。
3.2 对教材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纵观本课程教材各版本,一般第一章为概述,接着阐述世界旅游组织所划分的六大国际旅游市场,并直接进入对国家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先总论(1章)后分论(6章),每章章前有“内容提要”,章后有“复习与思考”,在知识内容体系中一般都有“自然概况、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市场现状等内容”,有的还有政界要员、财团、电台、旅游须知等内容,十分庞杂,而且一般都没有配备区域旅游图像系统,这种四平八稳式的传统教材模式已成为其主流。为此我们在原有本科教材《旅游客源国概论》基础上,又主编出版了高职层次的《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机械工业出版,2011)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其要点:①在结构框架上,以反映基本面貌为原则,第一章为旅游客源国导论,为必不可少理论知识以统率全书;第2-7章,按世界6大旅游市场进行分述,每章增加一节“概述”,然后为国家专论,全球六大旅游市场共归纳和总结了52个国家;第8章为“世界特色旅游小国举要”,总共列举了19个具有借鉴意义的袖珍小国。而且每章前有“学习提示”;章后有包括课程讨论、课后复习思考、实践指点、知识拓展与案例、旅游景观美学欣赏在内的“实践模块”; ②知识内容构成以“有用、实用而有效” 为取向,每个国家除人口、民族、国土面积、、国旗国徽等基本情况介绍外,一般简述其“旅游业与旅游市场发展的地理环境背景”、“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特点”、“现代旅游业与旅游市场的发展”三大问题,做到了精要、明了、适用。③进行教材的立体化建设,语言文字做到了精要明白,通俗易懂,并辅之以地图语言、经济统计图表和景观图片,并按国家精品教程要求创作了教学大纲、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实验学习指导、Powerpoint电子教案和CAD软件等配套教学资源。奉科学出版社之命我们又在进行旅游客源国概论第二版的创作,将以更新更实用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
3.3 加强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
1996年,王兴斌教授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的《旅游客源国/地理概况》,成为中国大陆旅游客源国课程教材的开世之作。往后各种以此为蓝本的同类型各版本教材纷纷面世,但都很少有实质性突破。其实,王先生的教材像其他优秀教材一样,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其时,为一时满足教学之急需而仓促上阵,其知识体系便源于当时供内部学习用的参考资料《各国概况》(人民出版社,1972),其内容包括各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面积、人口、首都、行政区划、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主要报刊和通讯社、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世界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内容十分庞杂。王先生的教材除民俗和旅游外,其他方面与《各国概论》何其类似相尔。而实际上王先生2006年出版的《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第4版),本身已发生了不少变化和内容更新。旅游教育出版社在其“出版说明”中也强调了其新版本“教材的研究含量,旨在倡导教材编写的严肃性、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而且“不少作者都有相关领域的专著成果”作为教材写作的支撑。而目前流行的各版本高校旅游客源国教材为什么简单重复和雷同者多,也就是因为教材研究难度大而不去研究,乃至旅游客源国课程及其教材研究的学术成果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当然抄袭或剽窃最为省事;为什么教材中都缺失了经济统计图表系统和区域地图系统,也是因为这两项难设计、难制作;为什么各种网络和期刊上难觅旅游客源国之类的论文创作成果,皆因“拿来主义”的“教材成果”来之太易而无感而发。因此,倡导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研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周蔚华.高校教材要避免低水平重复[N].中国教育报2009-11-26,第5版.
[2] 银元.《旅游客源国》课程教学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7):69.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设计;组织;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71-0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增强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
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第四周至十六周共14周,成绩总计分。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以“空气制冷”、“供热锅炉”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从冷热源到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步骤
(1)布置设计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内容要求,针对以往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细化设计任务,制定详细的综合课程设计指南及任务书,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对象为某高校办公楼供暖空调系统设计。
(2)授课讲座答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课设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分阶段集中不定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如典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工程案例剖析等。通过专题讲座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能熟练使用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资料。
(3)导师监督考核。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锻炼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分组导师制度,每位教师负责3~4名学生。
(4)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时间安排在第11周以及第17周,分别进行供暖和空调设计答辩,答辩方式为集中答辩,所有教师分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提问,独立给分,最后全体教师汇总给出综合答辩成绩。
(二)课程设计讲座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整个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并且增加对内容的了解,由课程设计负责老师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动员及任务布置,选择两名研究生作为助教,由于他们对本专业内容熟知,并且熟悉课程设计流程以及内容,易于引导学生更快的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设计中,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机制。具体的授课讲座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引论。综述本科生在前三年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常识,让学生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同时介绍在设计中基本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设计失误。
(2)采暖负荷计算及常规设备选型。首先回顾学过的《供热工程》等相关课程,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行业规范,让学生逐步从学习转向设计,讲座教师介绍采暖设计步骤,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采暖中走廊、卫生间、楼梯间等供暖常见问题,避免学生走进误区。
(3)锅炉房设计。结合《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以及锅炉房设计规范,从锅炉容量、循环泵流量、扬程确定、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定压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等各个方面介绍锅炉房设计的步骤。
(4)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结合《空气调节》课程,以及前面关于供暖设计的相关讲座,学生独立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到设计与理论知识的不同,设计中应当结合建筑中各领域的要求,融合到一起,完成设计要求。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为导师考核和集体答辩两个方面,各个设计阶段的考核,由各位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分工负责。集体答辩分为两个部分:供暖设计以及空调设计。组织全学科部教师分组答辩,每次答辩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学生汇报8分钟,教师提问7分钟。最终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学分为分。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有:
(1)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对于工程会犯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管道的设计中,没有考虑阀门的分类和使用。经过锻炼,学生能够很好的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
(2)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书本上的,而实际的项目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规范,与同学探讨等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行业规范的了解,更加加强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教师的沟通能力。得益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的直接指导,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够对整个暖通设计的流程及基本的设计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从平时的答疑、课程设计讲座的提问及答辩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的课程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1)设计手册及节能规范的熟知度不够。工程设计手册及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作为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理应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理论教学难以涵盖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需要从这些参考资料中寻求答案。由此看出,面对诸多暖通行业的参考资料,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读与学习很有必要。
(2)系统方案的确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力的依据。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系统形式确定这一环节只懂得选用而不懂得比较。从最终课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方案确定这一环节,不同方案的思考与评比这一内容还有待完善。
(3)水力计算部分有所不足。风系统及水系统合理的水力计算不仅关系到冷热源部分所输出的冷热量能否按需分配到末端用户,更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有效、节能。水力计算的理论学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小系统就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同的系统形式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步骤繁杂,虽然很多同学的水力计算部分能够完成,但其中的步骤并不明晰。如何寻求理论设计与软件辅助设计的平衡变得极为重要。
(4)分类设计理念不强。同一建筑往往有不同形式、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尤其对于综合性建筑,很多房间的使用时间不一,所以,对不同的房间、空间,应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应划分不同的系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看,系统划分单一。另外,对各类型房间的供暖、空调的形式不明确,对特殊类型空间如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门厅的设计知识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又一问题。无论在参考书籍还是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重视供暖、空调的共性而忽视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的个性。所以,此方面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还有待加强。
(5)对系统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无论是空调系统还是供暖系统,都是与冷热源机房相连。所以,冷热源侧与用户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设计应该有整体的理念。但很多同学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锅炉房需要有补水定压装置,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空调系统需要补水定压,只知道用户侧需要水力计算而不会机房侧的管路平衡与确定。多数时候,理论教学教授的是共性的知识,但往往,这种共性没有推广到个性中去,这同样是理论教学有待完善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尤其对于工程知识,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常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认识,指导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与恰当的指导。
(3)课程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由于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多次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进行设计的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老师能够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超,蔺洁,李俊梅,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南(第二版)[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2]谢静超,刁彦华,毕月虹,赵耀华.探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
关键词 工程监理 对照教学法 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案例分析、现场参观和顶岗实习等,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基本是“一张嘴、一本书”的课堂讲授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独立思考空间,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如何上好该课程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抛砖引玉,以期达到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定位,精选课程内容
根据目前监理行业的组织分工,分为决策层、执行层和作业层。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培养作业层的监理员和资料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具备在监理员岗位上进行监理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处理监理工作中各种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处理监理工作中进度偏差及工程索赔的能力,进行监理过程中资料收集、归类、整理及竣工资料整理的能力。
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大多从事建设工程现场监理工作,所以本课程定位是重点培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员,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是能够胜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员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上重点介绍建设工程施工中的旁站监理、材料验收、见证取样、监理资料管理、编制与执行《监理规划》及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等知识,而对监理企业的设立及资质管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制度等知识仅作简单介绍。
2 选好教材,配以合适的工程实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选择是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由于现有的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教材多是基本理论的泛泛介绍,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缺少工程案例,其共同特点是概念性、理论性、叙述性文字过多,这与本课程是运用型、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特点相违背,同时也缺乏对学生今后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具体指导。
我们首先选定一本比较简明扼要,又包括课程基本内容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教学的主线,这样就保证了教学要求;然后,针对多个具体工程项目(如选择市政、水利、公路及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工程),收集这些工程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若能同时收集到与该《监理规划》配套的《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则更好),给予重点解剖和对比分析;再配以适量案例重点讲解合同管理和索赔的处理;最后指定一些监理工作手册、监理表格、监理资料汇编和监理工程师网站作为参考资料,以便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
这样进行教学的优点是既紧扣教学要求,又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弥补了现有教材缺乏工程实例的缺陷。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能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后作业也不仅仅是简单摘抄教科书的文字,还能添加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方面的内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贯通已学知识,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前期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结合本课程教授的监理知识和手段,开展具体监理工作的能力。同时,从工程监理行业的岗位来看, 监理人员应具备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工程监督管理的实际能力, 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知识(如: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经济与造价、建设工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等),介绍这些知识在监理工作中的运用,如:结合材料验收、见证取样和平行检验复习建筑材料知识;结合单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复习建筑结构种类及选型;结合旁站及隐蔽工程验收复习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知识;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复习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及施工技术知识等等。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应用时,我们会用较多的时间介绍当前的工程实际案例,而不是仅仅讲授这些基本理论的“意义”、“作用”等文字性的东西。我们还结合最新的工程实际,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如:介绍了自流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阻尼器抗震结构等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贯通已学知识和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这样就能把课程讲得既深刻又生动,还形成了自己的授课特色;并且能使学生意识到通过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的学习不仅学到了工程监理知识和手段,而且能够综合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自己培养成为工程监理及施工生产两用的高智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4 重视第一节课,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第一节课上得好与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亲近,进而影响今后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喜爱程度、听课兴趣和效率。内容丰富,表达生动的第一节课,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培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还可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提升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4.1 重视“首因效应”,做好自我介绍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第一节课上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在形象、语言、动作和教学态度等方面力求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让学生觉得老师是认真、负责的,跟这位老师认真学习,定会学到有用的知识。
另外,自我介绍也很重要,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办公室地址等,这些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
4.2 高屋建瓴,将学生引入课程
第一节课要高屋建瓴,重点介绍课程概况、学习目的和方法,最好不要讲太多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和观看一些工程案例,形象地将学生引入课程。第一节课还可以介绍教师自己当前的科研工作以及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体会到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的第一节课就成功了。
4.3 开放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第一节课上也不要满堂灌,不要以为学生对本课程还是一片空白、一无所知。当代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应该留出时间和学生共同讨论,并鼓励学生参与,多听听他们对课程以及教师的要求和想法,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
5 利用《监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对照教学,加深学生对《监理规划》的认识
《监理规划》是监理三大文件(《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中最重要的一个文件。我们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教学中尝试采用《监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对照讲解的教学方法,即:首先选择几个大中型的典型工程项目,分别介绍这些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然后将《施工组织设计》中各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对照《监理规划》中是如何对其进行相应控制的。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施工组织设计》是解决工程该“怎么做”;而《监理规划》是解决工程该“怎样去监督和管理”。
进行这样对照教学,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现场监控方的监理机构必须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监理机构的实际能力水平去编制一套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其监控思想、方法、手段等均要在这个方案(即:《监理规划》)中有所体现,而不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运用板书、电子教案和录像等多种媒体,取长补短、优化组合,重视批改作业和课外答疑等辅助环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和比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比按教材逐条讲解好很多。我们调查还发现,学生在图书馆专业资料翻阅程度和建筑专业网站的使用频度均有了明显提高。
6 结语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理论性强,操作性强和叙述性内容较多,不适当的授课方式极易导致照本宣科,并表现为“老师费尽力,学生一头雾水”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实践表明,采取对照教学法,选用合适的教材,推荐适宜的教学参考书和网站,授课中再多补充一些工程案例,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于特定内容和特定学生的特定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还应体现“重组基础、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综合交叉”的现代课程建设思想。
参考文献
[1] 孟韬,李海南.“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9):134-135.
[2] 张迪.高职高专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建议[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9.
[3] 陈静茹.“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7(2):23-25.
[4] 徐芝纶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编委会.力学宗师[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成果
成果1:校园文化,异彩纷呈
通过本课题倡导的“书香溢校园,阅读助成长”的方案助推,经过课堂改革的推进,以和谐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弥勒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弥阳一小:以“创建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为目标,营造了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有力践行了“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弥阳二小:借助“国学经典教育”这一平台,以“华夏诗篇伴我行”、“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书香雅韵传文明、国学经典润心灵”等系列国学教育活动,营造充满浓郁文化氛围气息的“书香校园”。
弥勒一中:确立课程文化的主体――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学习共同体。经几年实践现已形成自己的课程文化体系。高考成绩在州内一级完全中学中独树一帜,深厚的高考备考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习交流者。
弥阳中学:通过不断地挖掘和开发,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通过各种活动推进,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系列化和规范化,增强对校园文化活动规律性的把握,从而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内涵。
弥勒四中: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延安精神在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四中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师生精神灵魂,促进校园先进文化的养成,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分别荣获“弥勒县延安精神研究先进集体”,“红河州延安精神研究先进集体”和“云南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进学校”称号。“延安精神在校园,春风雨露润心田”这就是延安精神在四中的真实写照!
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模式不胜枚举。
成果2:读书活动,多姿多彩
通过本课题推进,营造了全县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喜读、爱读、想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在课题推进下,各学校成立创建课外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将“书香校园”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有胜者,有的学校把读书活动的效果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使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更充分,内容更丰富,使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更显著,特色更鲜明。
成果3:校本教研,硕果盈枝
在课题研究的推进下,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成果显现。
高中:在课题组的引领下,编辑《高考研究专辑》,收集高考信息。课题组成员白凤鸣老师组织弥勒一中数学备课组编写了高三数学辅导资料《2009年全国数学高考(二卷)考点归纳与预测》;2010年6月又参与湖北青于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高考数学‘核按钮’”的编审并参与《2010高考数学‘核按钮’》和《2011高考数学‘核按钮’》两书的编审;2010年7月白凤鸣老师与数学备课组又编写了《高三数学总复习-直击高考》一书,目前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初中:课题组成员陈艳芬、韩丽仙老师组织教师开发了校本教材:《廉洁文化进校园》、《熠熠的团徽 青春的光芒》。弥勒五中在课题组成员赵伟老师的组织下,在《高中政治趣味哲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初中政治趣味哲学案例》教学研讨,并通过学校校刊《阳光》进行交流推广。
小学:课题组成员李吉华、彭桂菁、王彦及武英老师组织备课组编写了五年级下、六年级上《小学生前置作业》,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实验学校古城小学在雷英老师的带领下,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编写了校本教材《每周一诗》及《书香溢校园、阅读助成长――古城小学课外阅读记录》。其他学校在教科所的倡导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成果丰硕。弥阳二小张玉菊老师带领数学教研组,编写了小学一至六年级《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论文集、《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案集及《优质课》教学录像、《片段教学》录像等;庆来学校英语教学课题研究中心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编写了《少儿英语学习与训练系列――TEXT BOOK》一、二年级校本教材。温泉小学结合教学实践,编写了二、三、四年级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作业设计》校本教材。
教科所:通过倡导学校读书活动,倡导师生写作,课题组在2010年编辑出版了《弥勒县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教科所还同时编辑出版了教科研系列丛书:《弥勒县教育科研成果汇编》、《弥勒县教研员优秀论文集》、《教师优秀论文集》,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科研。课题组编辑了《弥勒县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课题组成员张琼老师还独立编写了《小学生趣味串联识字读本》。
二、研究的反思
1.领导参与课题,通过行政方式推进课题是本课题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2.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