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范文

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篇1

1、 某企业产品入库后发生可修复废品一批,生产成本14万元,返修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万元.人工费用2万元.制造费用3万元,废品残料作价0.5万元已回收入库。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 (

)万元。

A 、 5.5

B 、 14

C 、 19.5

D 、 20

答案: A

解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即在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要计入到“废品损失”科目,同时收回的残料价值以及应收的赔款要从“废品损失”科目转入到“原材 料”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冲减废品损失,同时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需要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 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所以本题中的生产成本14万元,不需要考虑。故此时的废品损失净额是1+2+3-0.5=5.5 (万 元)。故答案选A。

【该题针对“废品损失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下列各项对产品成本的分析方法中,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是 (

)。

A 、 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B 、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比率

C 、 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

D 、 计算分析本期成本利润率

答案: D

解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属于对比分析法;选项B、C属于构成比率分析法;选项D属于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该题针对“产品总成本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3、 下列各项中,不通过财务费用核算的是 (

)。

A 、 企业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

B 、 企业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C 、 企业购买商品时取得的现金折扣

D 、 企业销售商品时发生的现金折扣

答案: A

解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财务费用核算的内容。选项A,企业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如果是溢价发行股票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选项B,企业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应该计入财务费用;选项C,企业购买商品时取得的现金折扣应该冲减财务费用;选项D,企业销售商品时发生的现金折扣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该题针对“财务费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某企业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车间管理部门应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30万元;因收发差错造成的存货短缺净损失10万元;机器设备日常维修支出40万元;办公楼应摊销的土地使用权300万元。该企业11月份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是 (

)万元。

A 、 380

B 、 350

C 、 310

D 、 50

答案: B

解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管理费用=10+40+300=350 (万元),车间管理部门应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该题针对“管理费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各项,影响当期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

)。

A 、 固定资产盘盈

B 、 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C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D 、 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 C

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无形资产出售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影响营业利润;选项D,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不影响营业利润。

【该题针对“营业利润”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是 (

)。

篇2

2008年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教材《初级会计实务》与2007年相比没有实质的变化。《初级会计实务》一共七章,包括以下四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求考生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和对象,企业会计要素及其主要特征,企业资产、负债要素的分类,企业会计等式,账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结构,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分录及其编制,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对账、结账和错账更正方法;熟悉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原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种类,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会计电算化;了解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账户与会计科目、账户和账簿的联系与区别,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四章所有者权益、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该部分内容比较多,其中“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考生应特别注意理解这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该部分是全书的重难点。

第二章资产,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清查,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清查,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及确认条件,其他资产的核算;了解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负债,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其核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熟悉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应交税费的内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熟悉利润分配的内容,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及内容。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掌握收入的特点和分类,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费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费用的账务处理,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利润的构成内容,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掌握结转本年利润的核算;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劳务开始并完成于同一会计期间、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等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形式,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第六章财务报表,也是重要的考核点之一,该部分内容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关系密切。考生应掌握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组成,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其编制;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第七章成本核算,是去年教材新增的一章,也是新增的考核点。考生应掌握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生产成本的核算,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生产成本分析;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二、教材各章考题类型、分值及历年考情分析总结

(一)考题类型及其分值 初级会计实务考题类型分为客观性题目和主观性题目两大类,其中客观性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注意判断错误倒扣分);主观试题部分包括计算分析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综合题(2小题,共20分)。

(二)历年各章考点归纳和考情分析总结 第一章总论,历年的考核点主要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资产、负债、收入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和特征,帐户记录的试算,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分类、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明细账的格式,会计对账的内容、平行登记的主要内容;错帐查找与更正的方法、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此外,与有关各章相结合的考核点是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项目内容。本章考题涉及题型主要为客观性题目,但也出现过主观性题目(考核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和错账的三种更正方法)。本章考试分数在5-20分左右(2007年本章考试分值为5分)。

第二章资产,历年的考核点主要是:现金清查的方法及其短缺和溢余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及对未达账项的调整方法,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现金股利和利息、期末计量及其处置的会计处理;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及其相关账务处理;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周转材料――包装物的生产领用和出售的实际成本的确定和会计处理及其摊销方法,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及其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确定、账户设置及其账务处理,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范围及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外购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四种方法及其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核算内容和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具体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减值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处置和减值的核算等。此外,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核算还经常结合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内容出跨章节综合题进行考察。从历年试题分析看,本章是重点的一章,历来都是容易出计算分析题和大的综合题的地方。其分值在历年考题中一般占30分左右。

第三章负债,历年的考核点是:负债的定义,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内容,流动负债包括的内容,短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应付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转销的会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内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物资负担的消费税的会计处理,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其他应付款”科目

核算的内容;长期借款利息和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利息的处理原则及其会计处理,此外,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核算常结合本章应交税费、长期借款等内容,进行跨章节核算考察。从历年试题分析看,本章试题类型全面,本章考试分数为8-15分左右(2007年为15分,出了应付职工薪酬综合题8分)。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历年的考核点是: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事项确定,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价值的确定,资本公积的内容、发行股票时“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确定,留存收益的构成及计算,盈余公积的提取及其会计处理,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计算、未分配利润的计算等。从近历年试题看,2004、2005年本章考试分数为15分左右,2006年本章考试分数为1分,2007年本章考试分数为5分。本章主观题目考察利润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时,常结合本章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内容。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历年的考核点是: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出现),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法的应用)的会计处理(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现金折扣的处理,已发出但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的核算,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内容,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原则,先征后返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内容(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期末无余额的损益类账户,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和影响利润总额的因素,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和净利润的计算(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章常和利润表相结合出综合题。本章也是历年试题中考核的重点。题型涉及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本章考试分数2004年为15分,2005年为28分,2006年为36分,2007年为22分。

第六章财务报表,历年的考核点是: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各项目填列的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2007年本章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考察了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内容、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内容。本章综合和汇总了前面所有章节的内容,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章节。从历年考试试题中可以看出,本章内容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本章试题类型涉及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15分左右。在综合性题目考察中多以本章内容为命题对象。2007年本章综合题考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分值为12分。

第七章成本核算,是2007年教材新增的一章,2007年以前有关成本、费用是在收入、费用和利润一章。历年试题的考核点是:应当计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科目余额的核算、产品成本科目的核算、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这些考题都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2007年本章试题类型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和计算分析题。2007年本章考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分配方法(多选题),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单选题)和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应用(计算分析题)。2007年本章试题所占分数为8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第二章资产、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六章会计报表,这三章内容的题量占全书的80%左右,是历年的“题仓”。2007年第三章负债由历年的10分增加到15分,第七章成本核算的试题出了8分。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生应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这几章的内容。

三、教材各章命题规律总结及2008年命题趋势预测

通过对历年考题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试题中的客观题都是45个题目,分值都是60分,这些客观题涉及面非常广,几乎覆盖了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由于客观题所占分数较高,考生应认真分析近几年的试题,掌握教材中客观题的考点。

从历年考题的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来看,主要考核会计要素涉及到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近几年综合题部分都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出现,都是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是近几年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试题在兼顾“面”的同时,考察的多是主要的知识点。教材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和利润”及会计报表,每年都是考核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试题分值也较高,考生应重点掌握。

由于2007年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2008年新的命题点,考生复习时应特别予以关注。以近几年考题为基础,预计2008年出题点:

第一章“总论”是基础章节。考生应从以下方面人手:(1)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2)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3)会计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方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5)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要求及其审核的主要内容。(6)账簿的分类、格式及其登记要求。(7)对账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8)错账区找的方法(包括差数法、尾数法、除2法和除9法)和错账更正的方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9)常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软硬件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资产,构成全书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考点。考生应关注:(1)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的使用范围、限额和收支的具体规定);银行存款的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和作用);其他货币资金的组成内容等。(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期末计量和处置等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这是2007年教材发生较大变化的地方。(3)应收款项的内容、核算及其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注意计提坏帐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这也是2007年教材变化较大的地方。(4)企业取得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采用毛利率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的日常核算;包装物的核算内容及其会计处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委托加工物资的会计处理;存货盘盈、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及其会计处理。(5)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及其有关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2007年长期股权投资在教材中已作较

大调整,并且2007年试卷中考了一道5分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计算分析题。(6)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分类;固定资产核算有关账户的设置;外购固定资产和建造固定资产两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其会计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折旧的计提范围和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2007年教材有变化);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环节及其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清查和减值的核算。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是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通过的会计科目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确认及构成内容;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处置和减值的核算。2007年无形资产的核算变化较大,2007年考了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核算。

第三章负债,在2007年试卷中增加了考题分值,考生应关注:(1)短期借款利息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2007年教材对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改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不再通过“预提费用”科目核算。(2)不带息应付票据发生、偿还和转销的会计处理。(3)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4)应付职工薪酬是2007年教材流动负债变化最大的内容,包括应付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具体发放职工薪酬。2007年综合题考核了这部分内容,分值为8分。(5)一般纳税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不动产时计算应交的营业税的处理;其他应交税费的处理。(6)其他应付款包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7)长期借款的利息的处理原则及其会计处理;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其发行、计提利息和还本付息的会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期借款”科目下设“本金”和“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也是2007年教材变化较大的地方。2007年教材在实收资本中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会计处理。在资本公积的构成内容中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指其他资本公积)。需注意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分别“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在盈余公积中,公司制企业只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考生应关注:(1)实收资本的内容及其会计处理;(2)资本公积的概念、构成内容和科目设置、会计处理;(3)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及其会计处理。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考生应关注:(1)收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和会计处理;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计量原则及其会计处理。(2)费用的概念、特征、内容及其核算,期间费用包括的内容和会计处理。(3)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及其主要形式;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及其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这部分是2007年教材新增的内容。(4)利润的构成和计算方法;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和会计处理;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及其会计处理。

第六章财务报表,考生应关注:(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项目及其编制方法;(2)利润表的概念及其编制,考生应将其与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结合起来;(3)现金流量表。这是2007年教材增加的报表,考生应明确现金、现金流量和现金等价物的概念,明确现金流量表内现金流量的分类和内容,掌握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直接法的原理。

篇3

【关键词】出纳岗位课程、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等,为此,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岗位目标的要求,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会计实务》课程开发与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出纳会计实务》课程是与出纳岗位直接对应的岗位课程,是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等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熟悉财经法规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内容,掌握从事出纳工作所需要的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办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业务等,具备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文明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使其毕业就能胜任出纳岗位,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出纳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行业专家、企业会计人员访谈会,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构成,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经过会计专业建设理事会成员的多次论证,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构建《出纳会计实务》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与行业企业会计人员共同分析出纳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第二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对出纳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细化、归纳和排序,制定满足出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第三步针对出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纳岗位核心能力,确定课程内容。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出纳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结合起来。出纳岗位核心能力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出纳岗位核心能力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增值税转型等财经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跟踪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参考资料,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发展同步更新,保证学生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理念,从而保证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组织与安排

教学的组织安排按学生认知规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技能由单一到综合进行设计,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个学习任务,将出纳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加强岗位综合技能的训练。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分为5个项目:认知出纳岗位、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银行存款的核算与管理、银行结算、出纳其他基本技能等。每个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项目1 认知出纳岗位,从带领学生到财务科出纳岗位参观开始,了解出纳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熟悉出纳工作内容,掌握出纳岗位的基本理论。项目2和3 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业务,联系生活中现金收款实例,以任务驱动创设情境,训练出纳的收付款技能;对抽象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则以社会真实案例组织教学,强化对货币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项目4 银行结算,采用模拟出纳岗位工作环境,分角色扮演出纳、财务科长及银行柜员等,完成结算业务的办理,将出纳岗位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项目5 出纳其他基本技能,贯穿整个日常教学,主要由兼职教师授课,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专业人士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以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为例说明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现金收付业务理论认知。本项目的能力目标是能够识读、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现金日记账;准确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等。为完成该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填制要求;现金收支业务基本流程;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等。本项目分三个学习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管理学习任务构建

项目

任务名称

能力训练项目

参考学时

学习任务1

现金收入业务

识读原始凭证;填制原始凭证;现金收款业务基本流程;填制收款凭证;办理现金送存银行手续。

4

学习任务2

现金支付业务

识读、审核现金支付业务原始凭证;现金支付业务基本流程;办理费用报销;填制付款凭证。

4

学习任务3

现金日记账的登记与核对

开设、登记现金日记账;现金清查及处理;规范办理结账。

4

(2)用单项案例操练出纳收、付款业务。采用分组讨论(每组3-4人)、学生发言等方法,对于给定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角色扮演出纳员、采购员、报销人员等,完成现金收、付款手续的办理,相关凭证的填制及日记账的登记工作,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3)用综合案例强化收、付款业务办理能力。事先布置任务,给定现金收取、费用报销等业务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读并审核凭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模拟出纳等相关人员完成出纳收、付款业务的办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校内的学习任务与出纳岗位工作内容基本一致,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另外,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外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出纳岗位技能大赛、学生社团活动、专家讲座以及相关证书培训等,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充分尊重学生的天赋及特点,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一)改革考核主体。针对《出纳会计实务》课程技能强的特点,建立校内成绩考核和行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主体由教师、学生及银行柜员组成。

(二)改革考试内容。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其中,技能考核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理论考核在期末进行。为了强化出纳岗位技能,将出纳技能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单项技能点,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形成了一系列测评标准,如财务数字书写测评标准、提取现金测评标准(见表2)等。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立项目考核与期末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强调过程考核,采用"理论+行业+技能"的考试模式,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评价办法。其中,项目考核占60%,由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单项技能考核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出纳岗位必备技能点的掌握情况;综合能力考核是在每个项目或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进行的,主要考核学生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期末理论考评,以卷面笔答为主占40%。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掌握技能的主动性。

表2 提取现金测评标准

项目

提取现金

测评条件

(1)黑色签字笔一支。(2)空白现金支票一张。(3)支付密码器一部。(4)财务专用章一枚。(5)个人名章一枚。(6)红色印台一个。(7)不小于橡胶印垫一块。(8)计时器一只。

测评题目

(1)口述起付标准。(2)口述办理提现业务应当加以防范的事项。(3)2013年10月26日,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提取备用金6,800元,填制现金支票一张(含用印)。

测评标准

内容

标准描述

起付标准

100元

防范事项

(1)将密码单独记载、分别携带或保存;在银行内,将密码填入现金支票的密码区。(2)办理期间对有意关注接近自己的人员,加以重点防范。(3)将现金装入牢固的包袋内;不使用塑料袋等不牢固的物品携带现金。离开银行前,对银行外界的安全状况进行确认,必要时请求银行工作人员协助安全离开。(4)办理数额较大的提现业务,应事先向所在单位提出安全出行措施请求,或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提出护送请求。

办理流程

(1) (1)将填写完整的现金支票交银行柜员。(2)银行柜员对现金支票进行核验无误后,将所要提取的现金清点后交给提款人。(3)对接到的现金数量、真伪,就地复检。(4)复检无误后,妥善收存。

支票版面

支票文字内容,填写正确、规范、完整;版面整洁、无涂改。

支票印模

用印位置正确;印章完整、清晰、无印迹洇渗。

用时

自填写开始,至用印完毕终止,完成时间≤2分。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出纳岗位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分组探究相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何对这些概念进行会计处理的翁提容易出现混淆。

    一、企业货物捐赠与促销赠品的会计处理

    (一)货物捐赠与赠品的概念分析

    货物捐赠和赠品仅是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理解的时候,也容易将这种概念混淆,这个问题在企业会计实务处理中是比较常见的。所谓对外捐赠,其实就是企业将自身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在自愿无偿的情况下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使其非生产经营的公益事业中进行充分地应用。因此,捐赠其实就是企业在进行奉献。所谓赠品则是指,企业商品在促销或者推广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行为,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讲,其实更可以说是一种营销手段和策略。

    例如,一些企业在促销部分商品的时候,就会采取“买一送一”的方式,或者在促销商品上附赠的方式,使商品得到更好地推广。企业利用这种赠品的方式,促使自身在今后的销售中可以有更好地畅销之路。

    (二)货物捐赠与赠品的账务处理

    1.货物捐赠的账务处理

    因为货物捐赠和赠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进行财务处理的时候,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针对这种财务处理方式,在会计准则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企业对外进行的捐赠行为,不能以销售的方式出现,企业还需要按照货物的账面价值和应交的税费在企业的营业支出以外进行设定,但是,不管是在增值税法还是在所得税的角度上,都应该将捐赠的处理方式与销售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不仅要将售价作为依据,计算出销项税额,还应该对捐赠进行分解,获得公允价值销售和捐赠两种业务形式,然后在进行所得税的处理。

    2.企业赠品业务的账务处理

    在选择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时候,企业的赠品所选择的赠送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方式一:赠送产品比较独立。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品的单独赠送方式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指企业将自己生产的货物以宣传品或者纪念品的方式利用单独的方式赠送给企业的客户,而这种赠送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产品促销出去,同时也可以与客户之间实现近距离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方式与捐赠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这些货物不管是企业通过外购的方式得到的,还是通过自己生产得到的,在进行赠送领用的时候,都应该在“销售费用”或者“管理费用”中纳入其成本价和应交税费。而对于增值税法和所得税法也需要按照销售处理的基本方式进行。

    方式二:捆绑式销售,赠品与进行促销的商品是相同的,当这种业务情况出现的时候,不管是赠品还是销售品,在企业商品中都属于同一种类型。这种赠送的方式是通过销售得以实现的,赠送行为是有偿的,因此,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销售环节是以折扣的方式和行为得以实现的。

    方式三:捆绑式销售,在上述的情况之下,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实现方式,就是赠品和销售品完全不属于同一种类型,这种现象在市场促销中是比较常见的,例如,买电视可以附赠小音箱;买电饭煲可以附赠炒锅等。这种业务形式在企业会计处理中,主要以销售费用作为处理的基本条件。

    二、现金与银行存款溢缺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并不属于同一种方式和类型,出现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金是放置在企业内容的,而银行存款则是放置于银行或者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中。针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利弊,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都做出了明确地规定,“待处理财产损益”是企业计算现金利弊的基本方式,而此种方式对于银行存款的利弊来讲,就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一)现金短缺的账务处理

    若是企业在清查财产的时候,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将短缺金额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现金

    等到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出来以后,就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借:其他应收款或者现金(这部分资金应该由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进行相应的赔偿)管理费用(这部分资金基本上属于缺失不明)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二)现金溢余的账务处理

    若是企业现金溢余的现象有所出现,就应该将实绩现金的溢余额作为入账的基本条件: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三)银行存款短缺的账务处理 若是企业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中的款项已经不能收回,那么企业当期的损失就应该对银行的存款进行相应的冲减: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三、企业资

    本溢价与股本溢价的账务处理

    (一)资本溢价与股本溢价的区别

    所谓资本溢价其实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时候,投资人所投入的资本已经比注册资金金额高出很多。也可以说,针对合同、协议规定的出资的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的出资金融已经超出很大比例。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在资本公积中,股本溢价也属于其中的一种,而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

    (二)资本溢价的账务处理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核算企业资本溢价的基本方式。

    例如,某三个人想要共同合资建立一个责任有限公司,决定每人出资150万元,在此时,企业的实收资本为450万元,但是通过多年努力经营,这个公司已经有300万元的留存收益,在此时,又出现了第三个人想要对其进行投资,出资180万元,想要占有公司现有股份的25%,那么在处理这种业务的时候应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借:银行存款180

    贷:实收资本15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30

    尽管第四个人愿意出资180万元进行投资,而这180万元所能够使用的注册资金其实只有150万元,而在这之间所出现的30万元的差额,其实就是企业的资本溢价。

    (三)股本溢价的账务处理

    企业股本溢价其实就是因为企业在发行股票的时候,最终获得的股票溢价成所产生的净收入。

    例如,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票,100元是每只股的价值,而120元则是每只股发行的价格,经过双方协定,所收取的手续费需要按照实际发行款项的3%收取,这个手续费的获得需要在发行款项中进行直接扣除,当完成股票发行以后,将所出现的相应款项存入银行。针对这项业务应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处理:

    借:银行存款 1164000

    贷:股本 1000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4000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这个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金额为:10000÷20=200000元,而其中会产生36000元的手续费用,因此最终获得的净额为164000元,这其实就是企业发行股票过程中最终产生的股本溢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会计实务中所出现的混淆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最终得出企业财会人员在进行财务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对相关的税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崔素英.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实践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0(04).

    [2]付春.建造合同会计处理的改进商榷[J].会计之友. 2011(13).

    [3]周绯.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所得税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4]王黎明.上市建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研究. 2012(07).

篇5

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自信。我们一定要好好复习,多做智能体,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级考试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初级考试会计实务真题1.下列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表结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结法下不需要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B.年末不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C.各月末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填入利润表来反映本期的利润(或亏损)

D.每月末需要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某企业2019年12月份发生如下事项:销售M商品的同时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为5万元;

计提的管理用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为1万元,出租包装物的摊销额为0.5万元。则该企业2019年12月份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为()万元

A.8.5

B.0.5

C.8

D.6.5

3.甲制造业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6000元,本月投产A产品10件,B产品20件;

A产品燃料定额消耗量为10千克,B产品燃料定额消耗量为25千克。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A.1000

B.5000

C.4285.71

D.1714.29

4.年末,事业单位应将“其他结余”科目余额和“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科目。

A.专用基金

B.本年盈余分配

C.经营结余

D.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5.(单选)下列哪项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

A、预收账款

B、应交税金

C、应付债券

D、应付利息

6.下列各项中,导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未达账是()

A.银行根据协议支付当月电话费并已入账,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B.企业签发现金支票并入账,收款方尚未提现

C.银行已代收货款并入账,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D.企业签发转账支票并入账,收款方未办理转账

7.(单选)2019年,某公司共发生经营活动短期借款利息费用90万元。

收到流动资金存款利息收入1万元,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度发生的财务费用的金额为( )

A.90

B.105

C.106

D.104

8.(单选)下列各项中,企业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对外捐赠设备支出

B.出售闲置设备净损失

C.确认房屋减值损失

D.原材料因管理不善发生的盘亏净损失

9.(单选)下列各项中,关于记账凭证填制基本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合并填制一张记账凭证

B.登记账簿前,记账凭证填制错误的应重新填制

C.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

D.除结账和更正错账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

10.(多选)下列各项中,企业应计提折旧的有(

)

A.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生产线

B.非生产经营用的中央空调设施

C.日常维修期间停工的生产设备

D.上月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办公大楼

11.属于政府负债计量属性的是(

)

A 历史成本

B 现值

C 公允价值

D 名义金额

1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视同销售行为的有(

)

A将自产的产品用于建造办公楼

B将外购的材料用于建造厂房

C将自产的产品分配给股东

D将自产的产品用于集体福利

13.某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

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54000 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金额为 6000 万元。2019年公司发生与所有者权益相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4 月 1 日经股东大会批准,宣告发款现金股利 1600 万元 。4 月 29 日,以银行存款实际支 付现金股利

(2)5 月 8 日经批准以增发股票的方式集资金:共增发普通股 50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每股发行价格 5 元:证券公司发行费用为 80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 的增值税税额为 4.8 万元,从发行收入中扣除。股票已全部发行完毕,收到的股款已存入银行。

(3)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为 6035 万元,其中,当年实现国债利息收入 45 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 10万元。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事项,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图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全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根据材料 1,下列各项中,该公司宣告和支付现金股利相关会计处理()

A.宣告时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1600 万元

B.支付时借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 1600 万元

C.宣告时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 1600 万元

D.支付时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600 万元

(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该公司增发普通股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80 万元

B.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2415.2 万元

c.货记“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科目 1920 万元

D.贷记“股本”科目 500 万元

(3)根据资料(3),公司 2019 年度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 )万元。

A.1517.5

B.1508.75

C.1497.5

D.1500

(4)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3),该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是()万元。

A.4400

B.6000

C.10535

D.8935

14.下列各项中,导致企业营业利润金额发生变化的是(

)

A.发放现金股利

B报废设备净损失

C.向慈善组织捐赠现金支出

D.支付行政管理设备日常修理费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权益变动表“本年增减变动金额”项目的有()

A.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提取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16.下列各项中,不影响留存收益总额的是(

)

A以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D以实现的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

17.下列各项中,企业已经发出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成本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主营业务成本

B发出商品

C销售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18.下列各项中,企业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业务是(

)。

A.固定资产报废

B.固定资产减值

C.固定资产盘盈

D.固定资产盘亏

19.2019年9月,某企业报经批准结转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500元、转销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无法清偿的应付账款8000元,出售管理用设备确认净收益60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9月该企业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元。

A.14500

B.8500

C.6500

D.14000

20.事业单位对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 )

21.(单选)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

)

22.下列各项中,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研发费用

C.财务费用

D.在建工程

2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产品的是(

)

A、企业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B、已经验收入库的在产品

C、已经验收入库的外购材料

D、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

24.季节性停工损失在产品成本核算的正常停工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

( )

25.(单选)某产品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120小时,第二道工序160小时,第三道工序220小时。

假定各工序內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则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A.56%

B.40%

C.12%

D.24%

26.(单选)下列各项中,关于存货期末计量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当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应按其可变现净值计价

B.当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应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C.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转回

D.当存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7.甲公司2016年10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

2%。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341.28

B:450.8

C.373.62

D.470.4

28.2019年10月3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为该客户拥有的一条铁路更换100根铁轨,合同价格为10万元(不合税价)。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共更换铁轨60根剩余部分预计在2020年2月29日之前完成。该合同仅包含-项履约义务,且该履约义务满足在某-时段内履行的条件。甲公司按照已完成的工作量确定履约进度。至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履约进度为()

A0

B 60%

C 100%

D 50%

29.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有()

A累计盈余

B专用基金

C本期盈余

D无偿调拨净资产

30.【材料】甲公司为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9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将外购的一批原材料对外销售,取得销售价款3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55万元,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22万元,以上款项已存入银行

(2) 将自产产品一批用于建设某生产线工程,该批产品成本为160万元,市场售价为200万元。

(3) 将闲置设备与乙公司签订2020至2022年短期租赁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年租金500万元(含税,税率为13%) , 当日已收取下年度租金。

(4) 销售一批产品给丙公司,该批产品标价200万元,由于已经陈旧过时,甲公司给予丙公司30%的商业折扣,同时,在合同中约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 1/30 (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5) 将自行研发的一项专利权出租给]公司使用,月租金为10万元(不含税,税率6%) , 当日已收到本月租金。已知该专利权年摊销额为12万元。

(1)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销售材料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B将自产产品用于工程建设应确认收入

C将设备出租当年无需确认收入

D出租专利权应在当年确认收入

(2)根据资料(2) , 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 借:在建工程160

贷:库存商品160

B 借:在建工程186

贷:库存商品22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

C 借:在建工程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

D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

贷:库存商品160

(3)根据资料(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公司应按200万元确认收入,按60万元确认销售费用

B 甲公司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C 甲公司应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D 甲公司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计入财务费用

(4)根据资料(5) , 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 借:银行存款10.6

贷:主营业务收入10.6

B 借:银行存款10.6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6

C 借:银行存款10.6

贷:其他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6

D 借:其他业务成本12

贷:累计摊销12

(5)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2019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为( ) 万元。

A 245

B 685

C 185

D 385

31.【材料】某制造企业只生产甲产品,制造费用单独核算。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2019年12初无在产品,12月份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经济业务如下:

(1) 本月耗用材料315万元,其中甲产品耗用300万元,车间机物料消耗5万元,厂房日常维修耗用10万元。

(2)月未分配本月基本生产车间工资共计125万元,其中车间生产工人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25万元,计提职工社会保险费20万元,其中车间生产工人16万元、车间管理人员4万元。

(3) 本月基本生产车间计提折旧费共计30万元,其中生产设备18万元,车间一般管理用设备12万元。

(4) 本月末完工甲产品100件,在产品50件: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为80万元、直接人工定额成本为20万元、定额制造费用为1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以下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根据期初资料和材料1至4, 下列各项中,本月完工甲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月末在产品总成本为115万元

B.月末在产品单位成本为2.3万元

C.完工产品单位成本为3.65万元

D.完工产品总成本为365万元

(2)根据资料(2) , 下列各项中,本月应付职工薪酬业务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为145万元

B.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总额为29万元

C.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酰总额为29万元

D.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总额为116元

(3)下列各项中本月车间设备计提折旧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管理设备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12 贷:累计折旧12万元

B.生产设备计提折旧:借:生产成本18贷:累计折旧18万元

C.生产设备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18 贷:累计折旧18万元

D.管理设备计提折旧:制造费用19贷:累计折旧19万元

(4)根据资料(1) 至(3) , 下列各项中,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是()

A.64

B.56

C.490

D.434

初级考试会计实务真题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但每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须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答案】B【解析】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计提管理用无形资产的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出租包装物的摊销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3.【答案】B【解析】分配率=6000/(10×10+20×25)=10;

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10×20×25=5000元。

4.【答案】B【解析】分配率=6000/(10×10+20×25)=10;

B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10×20×25=5000元。

5.【答案】C【解析】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6.【答案】A【解析】选项A:银付企业未付,导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选项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导致银行日记账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选项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日记账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选项D: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导致银行日记账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7.【答案】D【解析】财务费用金额=90-1+15=104(万元)。

8.【答案】A【解析】选项B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选项C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D计入管理费用。

9.【答案】A【解析】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也可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10.【答案】BCD【解析】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1.【答案】ABC【解析】政府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

12.【答案】CD【解析】企业有些交易和事项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

视同销售需要交纳增值税的事项主要有: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捐赠等。选项AB不需作增值税处理。

13.(1)【答案】ACD【解析】

宣告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1600

贷:应付股利 1600

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1600

贷:银行存款 1

(2)【答案】BCD【解析】

借:银行存款 2500

贷:股本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8

贷:银行存款 84.8

可合并为一笔分录:

借:银行存款 241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8

贷:股本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20

(3)【答案】D【解析】

当期所得税=(6035-45+10).25%=1500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500+0=1500

(4)【答案】D【解析】本年净利润=6035-1500(所得税费用)=4535 万元

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实现净利润-本年分配

=6000+4535-1600(现金股利)=8935万元 (本题不考虑其他因素)

14.【答案】D【解析】选项A计入“应付股利“,为税收利润分配,不影响营业利润;

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影响利润总额,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D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故选D。

15.【答案】ABCD【解析】四个选项属于所有权益变动表“本年增减变动金额”项目。

16.【答案】C【解析】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一盈余公积补亏

借贷都是留存收益科目。

17.【答案】B【解析】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18.【答案】D【解析】固定资产盘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答案】B【解析】现金溢余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无法清偿的款项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处置设备通过“资产处置损益”核算。

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500+8000=8500元。

20.【答案】正确【解析】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外,单位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1.【答案】B【解析】单位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下列固定资产除外: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图书、档案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

22.【答案】C【解析】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支付了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应借记“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23.【答案】B【解析】A属于半成品,C属于材料,D属于产成品。

24.【答案】错【解析】正常停工损失计入产品成本。

25.【答案】B【解析】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120+160×50%)/(120+160+220)=40%。

26.【答案】D【解析】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27.【答案】B【解析】1200.(1-2%).4/10/.10/12+1200.(1-2%).3/10.2/12=450.8

28.【答案】B【解析】60/100=60%

29.【答案】ABCD【解析】略

30.(1)【答案】CD【解析】A-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B-不确认收入。

(2)【答案】A【解析】略

(3)【答案】BD【解析】企业应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认收入。现金折扣不影响收入的确认,应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4)【答案】C【解析】出租专利权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无形资产按月摊销,月摊销额为12/12=1万元。

(5)【答案】C【解析】35(资料1)+200.70%(资料4)+10(资料5)= 185 万元

31.(1)【答案】AB【解析】月末在产品总成本为80+20+15=115万元,在产品单位成本=115/50=2.3万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315+125+20+30-115=375万元,完工产品单位成本=375/100=3.75万元

(2)【答案】ABD【解析】工资和社会保险费都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中,车间工人的职工薪酬计入生产成本中(100+16=116万),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制造费用中(25+4=29万)。

篇6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某项资产按税收法规规定,在未来收回计税时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其金额是资产的入账成本减去已经在税前抵扣金额后的差额。

(1)货币资金和预付账款。该类资产均在经济利益流入(如取得销售收入)时已计税,将来也可以全额税前抵扣。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2)资产陆金融资产。准则规定该项目初始取得时按成本计量,在各期期末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税法规定按成本计量,只有在处置时,才能将实际发生的损益额税前抵扣。两者的差额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

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注:上述公式中,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加,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减。

(3)应收票据。准则规定:带息票据的应收利息,在年末时应确认利息收入,同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税法规定:带息票据的利息应在实际收到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则:

账面价值=期末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应收利息

计税基金=账面价值-应收利息

(4)应收款项。这里特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初始计量,应按发生时应收未收的货款或其他款的实际金额入账,期末后续计量时按很可能收回的实际净额反映,即按原记金额减去估计坏账损失后的净额反映。税法规定:应收款项只有原记账面余额和按账面余额的3‰-5‰计提的坏账损失才允许税前抵扣,其他坏账损失应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应收款项账面余额-会计确认坏账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确认坏账-税法确认坏账

=应收款项账面余额-税法确认坏账

[例1]A公司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500万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50万元,税务机关核定该公司坏账提存率5‰,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500-50=450(万元)

计税基础=450+50-500×5‰=497.5(万元)

或=500-500×5‰=497.5(万元)

(5)应收利息。该项目反映取得债权性投资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和一次还本付息债权投资按期计提的利息收入。前者会计准则与税法规是一致的,在支付利息时和收到利息时都应税前抵扣;但后者税法规定在计提利息收入时并不计税,要到实际收到利息时才能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取得债权投资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未领利息+分期付息债权投资按期计提的利息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分期付息债权投资按期计提的利息

(6)应收股利。在我国,股利分配和利润分配都属于税后分配,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则: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7)存货。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一致,但对存货跌价损失的处理规定则不同,会计准则要求估计存货跌价损失,并减少存货账面价值,而税法不承认估计的存货跌价损失,不准抵扣当期应税所得,存货在将来允许税前抵扣的金额仍是其入账成本。则: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

值得注意的是若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入账成本应为账户余额加上或减去相关成本差异;零售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应为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

(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项目的成本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税法不承认计提利息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额,应收利息应在实际收到时才计税,公允价值变动应到出售时才计税或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应收利息±公允价值变动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应收利息±公允价值变动额

(9)持有至到期投资。该项目的成本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税法不承认计提利息和减值损失,利息应在投资到期实际收回时计税,减值损失应在投资到期时按实际损失给予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应计利息-减值准备

计利基础=账面价值+减值准备-应计利息

(10)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的大部分内容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其中的递延收益两者的规定不一致,会计准则要求在将来收回时确认,而税法规定应在当期计税。则:

账面价值=长期应收款账户余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递延收益金额

[例2]A公司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一批,合同价格568000元,分两年收款,目前市价400000元,增值税68000元,未发生其他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568000(元)

计税基础=568000-(568000-400000-68000)=468000(元)

(11)长期股权投资。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的经济内容也不同。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其投资成本净额,对此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对投资减值损失的规定不一致,税法不承认预计减值损失,则:

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投资减值准备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投资企业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投资在以后能够以现金股利方式收回的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一致,即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投资在以后不能得到现金股利,只能通过转让方式收回投资的,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一致,会计准则后续计量要求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增减额和投资比例增减长期股权投资及当期损益,而税法对此不准许计税或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投资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因被投资单位增加所有者权益而增加的投资额+投资减值准备

[例3]A公司2007年1月对D合营公司投资现金500万元占股30%,D公司当年获净利润200万元,A公司未提减值损失,假设D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A公司2007年年末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500+200×30%=560万元

计税基础=560-200×30%=500万元

(12)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模式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成本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对折旧与减值损失二者规定不一,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该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并预计减值损失;而税法规定只有按税法规定的方法和期限计提的折旧才准许税前抵扣,不承认资产减值损失。则:

账面价值=初始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累计折旧-税法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例4]A公司2007年1月1日起将一栋房屋用于出租,该房原值4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按10年折旧,年末时,计提减值损失60万元,税法规定20年折旧,不考虑净残值。2007年年末时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400-400x10%-60=300(万元)

计税基础=300+(400×10%-400×5%)+60=380(万元)

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在期末时会计准则要求反映其公允价值,将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额不能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则:

账面价值=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初始成本-税法累计折旧额

(1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两者规定不同的是累计折旧和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准则要求应根据固定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并预计其减值损失。税法规定只有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法计提的折旧才能税前抵扣,不承认减值损失。则: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会计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累计折旧-税法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14)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其初始成本的规定是一致的,两者规定不同的是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计提。会计准则要求将无形资产划分为使用寿命脉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前者按使用寿命摊销,计入当期费用,对后者不予摊销;对发生减值的无形资产应计提减值损失。而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应按合同或法律规定期限摊销,合同或法律未规定期限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其摊销额允许税前抵扣,但不承认减值损失。则: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初始成本-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累计摊销-税法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例5]A公司2005年1月1日向某科研所购买一项专利权,价款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法律规定该专利的保护期10年,2007年公司发现类似专利技术产品已经面市,并影响本公司专利产品的销售,为此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2007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600-600×3/6-50=250(万元)

计税基础=250+(600×3/6-600×3/10)+50=420(万元)

(15)研发支出。会计准则规定发生在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付均记入“研发支出”账户,在期末时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转作当期费用,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付仍保留在该账户;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时转作无形资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可以税前加计抵扣,即可以按当期实际发生研发支出额的1.5倍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研发开支的账面余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原已税前抵扣金额=0

[例6]A公司某项专利技术发生在研究阶段的支出200万元,发生在开发阶段的支出5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00万元。该专利技术研发支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500-100=400(万元)

计税基础=400-(200+500)×1.5=0

(16)长期待摊费用。该费用会计准则要求按受益期限摊销,而税法规定一般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全额税前抵扣,在未来不再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已税前抵扣金额=0

[例7]A公司租用一栋房屋做生产车间,2007年6月对房屋进行改造,支付改造费用240万元,租期2年,2007年年末时长期待摊费用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240-240×6/24=180(万元)

计税基础=180-240=0

(17)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等项目。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同。

二、负债计税基础

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时按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金额的差额。

(1)交易性金融负债。对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本金,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即在交易性金融负债确认时不能税前抵扣,在将来清偿时也不允许税前抵扣,或者说未来税前抵扣额为零。但对其公允价值变动两者的规定不同,会计准则要求交易性金融负债按期末公允价值计量,将期末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不承认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存续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税也不允许税前抵扣,只有在负债清偿时才能计税或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本金±公允价值变动额

计税基础=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本金

(2)应付票据。对商业汇票的面值,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一致,但对带息商业汇票的应付利息,会计准则要求在期末时应计提利息,计入当期费用;税法规定:票据利息应在实际支付时才能税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应付票据的面值+应计利息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应计利息

[例8]A公司2007年9月30日因购买材料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面值50万元,票面利率8%。该公司2007年年末时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500000+500000×8%×3/12=510000(元)

计税基础=510000-10000=500000(元)

(3)应付职工薪酬。企业支付职工薪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般企业按实发职工薪酬金额分配计入成本费用,在该种方式下,每期应付职工薪酬等于实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期末余额为零。另一种是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每期以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如利润指标)为基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按职工实际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发放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余额为应付未付给职工的薪酬。无论哪种薪酬支付方式,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种薪酬支付方式下,我国现行税法实行计税薪酬制,即会计准则规定按当期实发薪酬列支成本费用;税法规定按当期计税薪酬标准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两者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额,只影响当期所得税,不影响递延所得税。

(4)应付利息。对企业融资利息,会计准则要求按期计提,计入当期费用,税法规定一般在未来实际付息时才允许前抵扣,则:

账面价值=应付利息账户的余额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付息时允许税前抵扣金额=0

[例9]A公司2007年6月30日向银行借入两年期借款100万元,利率8%,合同规定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各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2007年年未应付利息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

账面价值=100×8%×6/12=4万元

篇7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工作任务

一、课程目标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素养,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正确运用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完成小企业的建账、编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期末会计处理等日常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目标。具体包括:具有基本会计核算能力,具有一定的会计监督能力,具有初步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具有会计书写基本功和点钞、识别伪币的能力。二是方法能力目标。具体包括: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基本业务会计处理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运用会计规范能力,具有后续发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目标。具体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诚信品质、廉洁自律、抵御利益诱惑的能力,具有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能够适应环境的良好心态。

二、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入职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创建六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又设立了若干个教学项目。如表一。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每个项目在进行教学时,又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共设计了二十二个能力训练项目,以项目二进行说明。如表二。

表一 教学情境和项目设计

表二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将原来分割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对完成教学目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考核方案设计

总成绩:100分。其中,平时考核占60%,期末理论考试占40%。

平时考核内容及分数:(1)自主学习20分:①课堂和读书笔记10分(每月评定一次);②课外阅读及课后练习10分(通过课堂回答问题4分、课后作业6分)。(2)单项实训15分:会计书写、支票、发票填写、会计凭证审核训练。(3)综合实训25分:①建账:5分;②记账凭证的编制:供应、生产、销售、期末结转、其他各2分,共10分;③科目汇总表:5分;④登账和日记账、结账:5分。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 会计实务;易混淆概念;辨析

一、资本溢价与股本溢价

(一)资本溢价

1.概念:资本溢价是指投资人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

2.产生的原因:资本溢价是由于有限责任公司中途追加投资商而产生的。

3.核算科目:资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1,甲、乙、丙三位投资商共同约定每人出资100万元,依法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的实收资本为300万元,经过3年的苦心经营,该公司的留存收益达到了150万元,此时又有第四位投资商丁愿意出资180万元,而仅仅要求占该公司股份的25%。假设丁投资商的投资款项已经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丁投资商中途追加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80

贷:实收资本――丁1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80

丁投资商的出资额为180万元,而为其注册的资本金为100万元,双方的差额80万元就是资本溢价。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资本溢价应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股本溢价

1.概念:股本溢价又称股票溢价,是指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所取得的股票溢价的净收入。

2.产生的原因: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而产生。

3.核算科目: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核算。

4.实例分析:

例2,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票,每股面值为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120元,双方商定按实际发行款项的3%收取手续费,该手续费将从发行款项中扣除,股票发行完毕,款项已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 164 000

贷:股本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64 000

该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为200 000(10 000×20),扣除手续费用36 000元(1 200 000×3%)后的净收入164 000元就是此次发行股票所产生的股本溢价,依据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股本溢价应通过“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

(一)应税劳务

1.概论及特点:

应税劳务又称工业性劳务,即交纳增值税的劳务,而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有关的劳务,该劳务有两大特点:(1)能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2)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而增值税恰好是对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所以税法明确规定,企业提供工业性劳务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会计上将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为其加工一批写字台,甲企业发给乙企业一批板材,该板材的成本为200万元,写字台加工完毕,乙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加工费用为100万元,标明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加工费用及增值税额甲企业尚未支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乙企业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乙企业向甲企业提供的劳务就属于工业性劳务,劳务完成后使得原有货物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即由板材变成了写字台,同时也增加了原有货物的价值。板材价值200万元,而写字台的价值为300万元,其增值额为100万元,乙企业提供该项劳务体现的增值税销项税17万元,由于乙企业在该项业务上的进项税额为零,所以乙企业当期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应为17万元。

(二)非应税劳务

1.概念及特点:

非应税劳务又称非工业性劳务,即不交纳增值税而需要交纳营业税的劳务,并非不纳税的劳务。非工业性劳务是指与生产制造无关的劳务,该劳务既不会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不会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不交纳增值税,应交纳营业税。会计上将提供非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通常都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2.实例分析:

例3,甲企业为乙企业运输一批产品,所收取的运输费用为300万元,营业税率为5%,乙企业将该运输费用全部支付给了甲企业。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提供该项非工业性劳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

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的运输劳务就属于非工业性劳务,因为该劳务既没有改变原有货物的形状,也没有增加原有货物的价值,所以甲企业对该项劳务不交纳增值税,只需按劳务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营业税。

三、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

(一)混合销售行为

1.概念:税法明确规定,“凡是从事货物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在一项销售行为中,既涉及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称为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应税货物计算并交纳增值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例4,甲企业销售防盗门给乙企业,该防盗门的销售价格为300元(不含税),同时又向乙企业收取了50元(不含税)的运输安装该防盗门的费用。甲、乙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甲企业已将款项收存银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与销售该项防盗门有关的会计分录。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409.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其他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

甲企业在销售应税货物防盗门的同时,还向乙企业提拱了运输安装性质的非应税劳务,但由于应税货物与非应税劳务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并且从主观上来讲,甲企业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其应税货物防盗门,此销售符合混合销售行为的定义,所以甲企业应以两笔收入的合计数350元作为其计算增值税的依据。

(二)兼营非应税劳务

1. 概念: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混合销售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企业在提供非应税劳务的过程中,没有涉及本企业的应税货物,非应税劳务不交增值税但应交纳营业税。

2.特点:提供非应税劳务的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本企业的应税货物。

3.实例分析:

例5,仍以上题为例,假定甲企业为乙企业运输安装的防盗门是丙企业销售给乙企业的,此时甲企业提供的该项劳务就属于兼营非应税劳务,假定营业税税率为8%时,则甲企业应作如下的会计处理:

篇9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 《出纳实务》 教学方法

《出纳实务》这门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加强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出纳岗位要求。鉴于此,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得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纳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纳员担负着各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出纳工作,才能为整个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二是出纳工作范围包括负责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的结算业务,以及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的保管,只有出纳人员拥有高度责任感、娴熟的技能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三是出纳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单位财会管理水平和单位经营决策。出纳能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单位货币资金活动信息,能否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这些都会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出纳人员尤其要重视和热爱本职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出纳实务》教学就更需要适应现实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符合出纳岗位需要的人才。

一、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校,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环境中的两大主体,而两者也是整个教育环境中占主体地位的关系。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具有教育者、管理者、成年人、长辈、知识拥有者等多种身份,具有权威性;学生则处于受教育、被管束的弱势地位,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这种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源自于客观的需求与传统文化沉淀的结合。在《出纳实务》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转变呢?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研究、独立思考,以及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2.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的出纳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出纳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包括学生在理解知识形成、建立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这种活动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获取知识。

3.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进驻企业锻炼。《出纳实务》课程理论知识结束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安排学生进驻企业实际观摩或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

二、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学习《出纳实务》,教材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将会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另外,新的以建构取向的课程理念,正逐步告别程序化的设计,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课程内容不再是单纯的、事先预设的静态内容,而成为一系列动态的教学活动。在《出纳实务》教学中,教师应以出纳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出纳岗位的工作划分成如下具体的六个活动:1.出纳相关知识与会计基础知识;2.现金的管理制度与收支业务;3.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与收支业务;4.票据结算业务与非票据结算业务;5.现金的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清查;6.外币业务。再将上述每个活动分解成具体任务,并将各任务进行程序化,以案例法为主体框架,各任务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模拟操作训练为主,先由知识点的操作训练,再到知识群的操作训练,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出纳岗位职业能力逐步增强,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更是完成活动的过程。

三、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将《出纳实务》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和“以实际操作为中心”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学生在“以实际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更能吃透出纳知识的精髓,从实践中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以上面的六个活动为例,可以具体到下面的六个实际操作: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2.现金收、付、转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现金日记账薄的登记。3.银行存款收、付、转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薄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4.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等票据结算业务的填制和审核;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卡等非票据结算业务的填制和审核。5.现金的实地盘点,银行对账单的账实核对。6.进口、出口,以及其他以外币结算的收入和支出业务,进行期末调汇及其相关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学习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较低,接受新方法能力不强,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适应,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适合于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焦泽昌,李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3,(4).

篇10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及建议;探究

一、会计师事务所在绩效评价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政府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信息互通不足,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

会计师事务所要落实好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工作,首先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绩效信息,这是保障绩效评价准确性的关键。但是结合当前的第三方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情况来看,其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政府提供财政绩效信息时,出于某些因素考虑,提供信息不全或者信息不完善、信息虚假的情况,丧失了绩效评价的意义,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1]。相关政府部门是绩效信息的提供者,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存在垄断绩效信息的行为,使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不足。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绩效评价失准,政府在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响应度不足,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拒绝对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相关信息,甚至提供不实绩效信息的情况,导致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三方评价机构缺乏独立性,因此,在参与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政府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干预者,丧失了财政收入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会计事务所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三方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绩效评价实用性不强的又一重要原因,结合当前会计事务所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绩效评价只是针对事后评价,这种评价缺乏全面性,容易导致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绩效信息的认识不足。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应针对绩效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是事前的评价,其二是事中的评价,其三是事后的评价。事前评价包括两部分,分别是拟定绩效的目标以及对目标的论证;事中评价主要是对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把控;事后评价是针对结果的评价。只有三部分综合评价,才能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性。

3.会计事务所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绩效评价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化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绩效评价人才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但是结合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实力来看,专业化人才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社会上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对绩效评价人才的培训工作,导致绩效评价工作者对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不足,影响绩效评价的效果。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措施

1.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加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监控以及管理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因此应该重视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评价。首先,为了提升第三方绩效评价的效率,应该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这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精确性的前提。其次,为防止相关政府人员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过多干预评价,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政府在第三方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干预行为,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评价工作可以正常开展、不受干扰;最后,作为政府部门在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评价工作的严肃性,主动提供给第三方机构相关的财政收入绩效信息,这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的前提[2]。政府可以开拓信息公开渠道,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官方平台展示真实、客观的绩效信息,使会计事务所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2.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做好对全过程的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如今的政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该尽量参与到针对全过程的评价,以前采取的评价模式只针对事后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把控。参与到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评价要首先进行事前评价,对绩效目标进行拟设,并且对其进行论证,主要评价预算工作是否合理。同时还要评价其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事中进行跟踪,做好绩效运行过程的把控,评价其资金利用情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是否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事后评价需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财政支出是否达到绩效目标。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力求对全过程进行绩效评

3.重视吸纳和培养绩效评价人才,打造专业团队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要提升自己的绩效评价能力,需要重视培养专业化的绩效评价人才,打造专业的绩效评价团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会计师事所应该重视绩效评价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吸纳外部人才,提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实力,这是提升其业务能力的关键,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3]。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重视鼓励高校开设绩效评价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绩效评价人才,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为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业务拓展提供相关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定期做好对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而提升其业务能力。

4.做好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充分运用

只有合理运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也是作为判断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在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结束后,国家财政部门应做好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为了使财政支出透明化,可以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公开,从而发挥社会公众对财政监督的作用,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财政支出的透明化发展。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在向社会公开的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首先不能违反相应的保密条例。另外,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建立问责机制,将其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另外,其也可以作为下一年预算的重要参考。

篇11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指的是由于审计行为与法律法规、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的背离,使审计各方关系人遭受损失,从而导致审计主体需要对其审计行为、所做出的审计结论以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随着市场经济风险的加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深入,审计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监督作用也日益的突出,而审计风险也相应的随之加大,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越来越受到审计行业以及全社会的关注。而会计师事务所是构成整个审计行业的细胞,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载体,因此研究事务所审计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以往研究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往往仅是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方面研究,或者仅仅是考虑事务所自身层面的审计风险,从而忽视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应该是一个整体的风险,它不仅仅包括事务所自身层面的审计风险还包括了注册会计师层面的审计风险。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够高

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迎合以及弥补,更是对外的负责,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了相关的职业纪律、责任心、职业品德等等。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大多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职业道德水平不够高的现象,不仅仅影响到了审计人员自身的发展,更直接的毁坏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形象、审计声誉。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约束人的行为,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现有的审计风险规章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审计的监督机制也过于流于形式,使得具体的工作不能够合理的、科学的展开。不仅如此,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制,还会直接的造成审计行业混乱无章的现象发生。

(三)审计服务市场供过于求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大多数的审计需求者都是政府部门,而其他的企业则大多是受到政府的压力才会委托审计。这些都直接的造成了我国审计服务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与企业联合造假,又或者降低审计的费用来吸引客户,从而造成行业内部的混乱。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

审计工作的直接展开者是人,也就是说因为人为原因而引发的审计风险或者说是潜在风险是占有非常大的比率的,而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提高这些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那么就能够从根本上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不仅如此,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如果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却止步不前的话,就会出现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象,同样也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及时的、积极的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因为这是最本质、最快速的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途径。具体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才是促进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所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展开人力资源结构的剖析,根据实际的需求引进适合的人才则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必要措施;第二,重视对已有人才的培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是不断的在提高,而加强已有人才的培养,则是满足社会要求的直接途径,不仅如此,通过培养、培训,还能够使审计人员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第三,重视奖惩分明管理。通过奖罚分明,既能够给与工作人员以动力,又能够鞭策工作人员的成长,使之能够不断的进步。

(二)谨慎选择客户

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要想能够有效的控制并且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就应该对客户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选择,并且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委托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正直的被审计单位。如果说委托者也就是被审计单位对自身的顾客、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政府部门或者是其他方面都没有正直的品格,那么这个被审计单位也必然会出尽手段去蒙骗注册会计师,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落入他们的圈套。而这也就要求会计师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情况有所了解,既要全面的、综合的去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品格,又要充分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委托的真正目的,特别是在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时更应该如此;第二,对于陷入了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特别的注意。中外历史上绝大部分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都集中在宣告破产的被审计单位,因为这一类的企业往往是因为经济上的周转不灵甚至是面临破产的公司的股东或者债权人,所以这一类的被审计单位委托审计的真正目的是寻求挽回损失的替罪羔羊,正是因为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此类已经陷入财务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特别的注意;第三,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的时候,要与委托人签订相关的业务约定书。因为业务约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是确定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责任的一个重要文件,一旦涉及到了法律诉讼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双方的口舌之争,从而起到预防以及控制风险的作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存在,不仅仅加剧了其自身的审计成本,使运作更加困难,更会直接的影响到其生存、发展,因为风险的存在会大大的降低社会大众对审计行业的信任。正是因为这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及时的认识到引发审计风险度的原因,进而展开切实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够做好对审计风险的管理,最终也才能够促进自身的生存以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艳.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问题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篇12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科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4、过账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

5、凭证编号栏.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6、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按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

7、记账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

8、对于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左上方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必须是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是其他会计科目.凭证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

9、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并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制作完记账凭证以后还要必须把凭证一一的打印出来,然后把对应的相关票据贴在打印后的凭证后面,具体的操作如下:胶水抹在凭证背面的右上角以便贴凭证相应的票据,贴完票据后如果票据比凭证要大的话应按凭证的大小把票据整齐的叠好便与以后的装订,之后要按凭证业务号的大小有序的把凭证排列整齐,这样如果以后要查找也方便许多。

等一个月的凭证都制作完毕后必须装订这些排序了的凭证,以便于存档保存.一般上个月的凭证要在这个月的月初开始装订.具体方法如下:按凭证的薄厚用适当的厚度弄成一捆后用装订机在凭证的左上角钉三个小孔,然后用白色装订线把凭证册牢牢的装订好,装订成册以后在封面上写上日期和册书,封面一般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比如本月共XX册,本册是第XX册.然后记录凭证页数,比如本册自第XX号至第XX号,共XX张,之后一定要盖会计主管的人名章和装订人人名章.然后要制作会计凭证档案,这个是用来装那些凭证本便于保存的,一般一个会计凭证档案里装两个凭证本.会计凭证档案也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的,首先要盖单位章,填写理当日期(年,月),然后填写册数,比如本月共XX册,本盒是第XX册.之后要填写凭证号数,比如自XX号至XX号,最后要盖上装订人员的人名章。

篇13

如何解决大量的不良债务是和实践上一直在探讨的。由政策性的中介机构进行债务托管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即由专门性的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与债务人或债权人达成协议,将其债务或债权有偿地转移过来,由政策性的中介机构按照商业法则对其进行经营管理。

所谓政策性的中介机构,就是能够得到国家有关政策扶持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的一种经营机构。这种经营机构除了应具有政策优势以外,还应具有人才优势(包括高素质管理人才、高级财务人员等)和资金优势。政策性的中介机构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债权转股权,另一种是纯粹的债务托管经营,其运作模式相当于债务追讨公司。

(一)关于债权转股权 债权转股权主要是托管机构与银行达成协议,选择一些,对其不良债务进行托管,将原来企业欠银行的债务进行换约,变为托管机构对银行的债务,然后托管机构将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的运作模式。应注意的是,在这种模式下债务托管只能针对老债务,以防止企业产生“借钱可以不还”的思想。债权转股权大致有以下步骤:

1、将债务托管过来,进行换约,使企业对银行的债务变成托管机构对银行的债务;2、将托管过来的债权转换为股权,持有被托管企业的股份,对其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其经营管理,甚至控制其经营活动;3、对被债务托管的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改制,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4、托管机构应督促改制企业严格按照新机制规范运作,使之树立市场观念,减员增效,加强内部管理,尽快产生效益;5、托管机构应得到资金扶持,比如发行专门债券或债务基金,用于债务托管,以及投资一些有前景的高项目,允许一些投资企业上币,收回资金。

债务托省属于高风险的经营行为,它有利于理清银行的呆坏账,减轻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其作用相当于“垃圾回收加工处理厂”,为企业和银行的改制创造了条件。因此,国家应该为托管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1、允许托管企业对高负债企业进行筛选。对于产品有一定市场前景,只是由于国家政策或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不良债务的企业,可进行债务托管。

2、允许对债务可托管的企业进行改制,并参与其管理,使其尽快建立新机制,树立新的市场观念和管理理念。对于这部分企业的改制成本,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3、允许托管机构进行资本运作。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相应开放资本市场,允许托管机构进行股权转让,以便资金变现;第二、允许发行专门债券,用幕集来的资金用于资产重组、项目投资、参股控股及股权转让等;第三、或者发行专门基金,托管机构可向专业基金管理人发展,进行专业基金运作。

4、给予税收政策优惠。

(二)关于纯粹的债务托管经营机构这种运作模式与第一种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这种中介机构不把债权转为股权,而是主要与大的债权人(主要指银行)进行洽谈,把债权人的债权暂时托管过来,托管机构在清理债务中很可能遇到的是大量的三角债,因此,这种债务托管实质上是清理债务链。二是将债权整体托管过来,而不是有选择地托管一些企业。这种机构的着眼点在于债务的清理、收回,而不在于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不好的问题。其操作步骤如下:

1、与大债权人(主要指银行)达成协议,托管机构以一定的折扣将其债权托管过来;2、将托管过来的大量债权进行清理分类;3、对可追回债权层层清理,用一切办法尽可能收回债权:4、将收现的资金按照协议归还债权人;5、对于死账、呆账较多,产品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对其进行破产处置。

这种模式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风险也会很大,因此也应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主要应有:

1、债务的折扣优惠。这是专门机构进行债务经营的劳务报酬。2、利率等优惠。对于托管过来的债务应免收利息。3、税收优惠。对于债务托管所得收入免税。4、对确实资不抵债,产品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有要求破产和进行处置变现的权利。5、融资优惠。如可发行债券等。

二、对债务托管的处理

(一)关于债权转股权的会计处理

其关键是对债务折扣、债转股和发行债券的处理。对于托管企业来说,折扣应是该企业开展债务托管业务的收入:债转股应作企业的长期投资核算,以上应借记“长期投资”,贷记“收入(折扣部分)”和“长期借款”。托管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等收入,来减少它对银行的负债。银行付出的债务折扣,应用其呆账准备金来冲销。对于被托管企业,债务转成了股份,借记“长期(或短期)借款”,贷记“股本(或实收资本)。”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企业银行债务有1000万元,托管机构按八折进行债务托管,并将托管的债务转为股权,在一定的时候,托管机构发行专门债券2000万元,以筹集资金归还银行。账务处理如下:

(1)托管机构将债务托管,并转为股权。

借:长期投资一某企业 100O0000

贷:长期借款一某银行 8000000

收入

2000000

(2)被托管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借款一某银行 10000000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10000000

(3)托管机构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 20000000

(4)托管机构归还银行

借:长期借款 8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

还有200万元的借款应作为银行清理呆账的成本,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

(二)对于纯粹的债务托管经营的会计处理

关键是托管折扣和收入的核算。对债务托管享受的折扣优惠应作为企业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在债务变现以前仍是一种虚假的收入,变现以后的实际价值有可能超出折扣部分的价值,也有可能低于折扣部分的价值,应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托管机构托管某银行全部债权5000万元,该银行的全部债权组成如下:甲企业欠该银行2000万元,乙企业欠该银行1000万元,丙企业欠该银行1000万元,了企业欠该银行1000万元。

1、托管机构通过与银行洽谈,以八折的价格托管了所有企业欠该银行的债务。2、通过托管,收回己企业银行债务1000万元,丙企业银行债务只收回800万元。3、了企业资不抵债,产品没有市场前景,要求其破产。4、甲企业用它的应收账款来抵这部分债务,托管机构要求他用2500万元的债权来抵这2000万元的银行债务。甲企业的债权组成为:A企业欠1000万元;B企业欠1000万元;C企业欠500万元。5、经过托管机构的努力,收回B企业和C企业的欠款共计1500万元。6、A企业用产品冲抵欠款。托管机构要求A企业用1200万元的产品存货来冲抵。7、托管机构以八折价处理这些产品,收回资金960万元。8、根据托管协议,托管机构在一定时候,将债务托管收回资金归还银行。

对以上操作过程进行所理时,应增设“债务托管折扣”科目。该科目是一个过渡性科目,用于归结托管机构在托管过程中发生的暂不能确定的收入。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托管全部银行债权5000万元时:

借:应收账款一甲 20000000

一乙企业 10000000

一丙企业 10000000

一丁企业 10000000

贷:长期借款一某银行 4000000O

债务托管折扣  10000000

(注:银行给出的这笔折扣应冲减呆账准备金)

(2)收回乙、丙企业的债务

借:银行存款  18000000

债务托管折扣 200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000

(3)甲企业用应收账款来冲抵债务

借:应收账款-A企业 10000000

-B企业 10000000

-C企业  5000000

贷:应收账款一甲企业 20000000

债务托管折扣

5000000

(4)收回B企业和C企业的欠款

借:银行存款 15000000

贷:应收账款一B企业 10000000

一C企业 5000000

(5)A企业用产品冲抵欠款

借:存货

12000000

贷:应收账款一A企业 10000000

债务托管折扣  2000000

(6)处理存货收入(假设以8折价处理)

借:银行存款  9600000

债务托管折扣 2400000

贷:存货

12000000

丁企业破产,托管机构不一定能收回该笔债务。托管机构拥有资产处置变观的权利,并收取一定的资产处置费。一般按处置变现的一定比例收取。

(7)假如丁企业破产后,托管机构未收到该笔债务,作分录如下:

借:长期借款  8000000

债务托管折扣 20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00

(8)托管机构对丁企业进行处置变现收到资产处置资(假定200万元)元,作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营业收入 2000000

(9)期末归结“债务托管折扣”,转入当期收入。本例债务托管机构所得收入为1060万元,作分录如下:

借:债务托管折扣 10600000

贷:营业收入 10600000

(10)根据托管机构与银行的合同规定,将债务托管收回资金归还银行时,作分录如下:

篇14

摘要:在竞争愈发激烈的销售环境下,企业经常会采用委托代销的方式销售货物。本文从委托代销的两种方式以及销售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来说明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账务处理。

关键词 :委托代销;会计处理;税收

委托代销,即委托方将货物交给受托方代为销售,是一种经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销售方式。委托代销,对于委托方,可以减少货物囤积,加速资金周转;对于受托方,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风险。委托代销可以分为收取手续费式和视同买断式两种方式,不同的方式所涉及的会计及税务处理有所不同,笔者现从这两种方式下的委托代销业务所涉及的会计与税务问题进行分析。

一、委托代销两种方式的相关概念

委托代销按销售价格的制定方式,可以分为收取手续费式与视同买断式。收取手续费方式是指委托方将货物交给受托方,受托方按照约定的价格对外销售并在销售货物后向委托方发送代销清单,委托方根据商品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按约定向受托方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种方式下,委托方严格控制商品的市场价格,受托方不能自主制定销售价格,通过向委托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作为劳务收入。视同买断方式是指委托方将货物交给受托方并规定代销商品的交付价格,受托方可以自行制定对外售价并按销售数量向委托方以事先商定好的协议价格支付即可。这种方式下,委托方对受托方货物的对外售价不作约束,受托方可以自主制定销售价格。

二、委托代销两种方式的账务处理

(一)收取手续费式

在该种方式下,对于委托方来说,在发出商品时货物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丧失,只有在货物由受托方卖给顾客时才将其转移,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才能确认有多少货物真正销售出去。在确认收入之前,委托代销商品只能按成本记账。根据《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应用指南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当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应当按照协议规定的对外售价以及受托方的实际销售数量确认收入。同时,委托方应当根据代销清单向受托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委托方对于支付给受托方的财务费用,则应计提为销售费用。税务方面,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委托其他纳税人销售货款的,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货物满180天的当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销售商品采取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的,在收到销售清单时确认收入”。因此,在委托方收到销售清单后,应当确认收入,计提应该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不需调整。除了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情况,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确认收入的时间一致。

对于受托方来说,由于没有对外销售商品的定价权,销售商品的经济利益并未流入企业,在获得销售款时应当计入应付账款,不影响企业所得税。受托方在有权取得手续费时确认收入。税务方面,为了保证增值税专用发票链不断,避免企业偷税漏水,受托方对外代销商品也同样应当缴纳增值税。根据《营业税税目注释》:“代购代销货物,是指受托购买货物或者销售货物,按实购或实销额进行结算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对于受托方收取的手续费,应当属于营业税中的业,企业应当缴纳营业税。

例1:甲企业向乙企业委托销售商品300 件,该商品成本为90 元/ 件,乙企业按照约定以100 元/ 件(不含税)对外销售。甲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5%支付手续费。5 月初,甲企业发货,乙企业该月销售商品180 件,于月末发送代销清单并随后结清款项。增值税为17%,营业税为5%。该过程涉及的会计分录为:

1.甲企业发出商品

甲企业:

借:委托代销商品27000

贷:库存商品27000

乙企业:

借:受托代销商品3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30000

2.乙销售货物,甲收到代销清单

乙企业:

借:银行存款21060

贷:应付账款———甲企业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18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18000

甲企业: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21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

借:主营业务成本16200

贷:委托代销商品16200

借:销售费用9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900

3.乙企业收到甲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乙企业: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0

贷:应付账款———甲企业3060

4.甲乙企业结算货款以及手续费

乙企业:

借:应付账款21060

贷:银行存款20160

其他业务收入900

借:其他业务收入45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45

甲企业:

借:银行存款2016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20160

(二)视同买断式

视同买断式的特点在于受托方对于货物有定价权,可以对货物加价出售。另外,与收取手续费式不同,会计与税法没有针对该种方式确认收入时间的明确规定,在实务中会根据合同约定区分受托方是否可以退回未售出货物(可退回式与不可退回式)而作不同处理。

第一,可退回式

如果是可退回式销售,则受托方有权将委托货物退回。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委托方商品的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未转移,会计上不应确认收入。当收到代销清单时已满足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条件,委托方应当确认收入并计提应当缴纳的增值税。由此可见,会计与税法规定基本一致。受托方则按实际销售价格确认收入,按合同协议价格支付委托方款项。

例2:甲企业向乙企业委托销售商品300 件,该商品成本为90 元/ 件,合同协议价格为100 元/ 件,乙企业实际按照120 元/件(不含税)对外销售。5 月初,甲企业发货,乙企业该月销售商品180 件,于月末发送代销清单并随后结清款项。增值税为17%。该过程涉及的会计分录为:

1.甲企业发出商品

甲企业:

借:委托代销商品27000

贷:库存商品27000

乙企业:

借:受托代销商品3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30000

2.乙销售货物,甲收到代销清单

乙企业:

借:银行存款25272

贷:主营业务收入21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72

借:主营业务成本18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18000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18000

贷:应付账款———甲企业18000

甲企业: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2106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

借:主营业务成本16200

贷:委托代销商品16200

3. 乙企业收到甲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乙企业: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0

贷:应付账款———甲企业3060

4. 甲乙企业结算货款

乙企业:

借:应付账款21060

贷:银行存款21060

甲企业:

借:银行存款2106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21060

第二,不可退回式

如果是不可退回式销售,则受托方不可以将委托货物退回。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即开具发票确认收入,那么该销售与普通销售无异。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义务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根据前文所列举的税法条例,在委托销售的条件下,满足开具发票、收到货款、收到代销清单、未收到代销清单发出货物满足180 天这四个条件之一的需要计提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尽管该种情形是委托销售,但是在发货开票时已满足纳税条件,依然要缴纳增值税。根据所得税法,此时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因此,会计与税法上处理一致。

三、对于委托销售账务处理的补充说明

以上案例只是讨论委托方在180 天以内收到代销清单,如果委托方在180 天以内未收到代销清单,那么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委托方也同样要缴纳增值税。委托方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交税费”。如果之后委托方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则应该将“应收账款”转销。如果是可退回货物的委托代销,若收到实际未销售的部分退货商品,这部分商品所缴纳的增值税则可以抵减本期应交税金或者作本期留抵处理。

比如例1 中,如果甲企业发出的商品中剩下的120件在180天以内并未收到代销清单。

对于甲企业来说,到期仍然需要计提应该缴纳的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20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

以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类情况,

情况1:如果甲企业后来收到了这部分货物的销售清单,则:

借:应收账款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

甲企业在收到乙企业的结算款后再冲销这部分应收账款(12000+2040)。

情况2:如果乙企业对于这部分货物在180 天以后要求退货,则:

未确认收入的商品被退回,所以只需将这部分商品按成本转回:

借:库存商品10800

贷:委托代销商品10800

此时对于已经计提的增值税,应当红字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在取得税务部门的认证之后多缴部分作抵减或留抵处理。

四、结束语

委托代销的会计及税务处理在实务中会更综合,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委托代销合同与实际情况而定。另外,笔者认为,税法应当对委托代销作出更加全面的定义,这样可以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堵塞税务漏洞。

参考文献:

[1]周长伟,伊传学.委托代销何时确认收入[N].中国税务报,2013.

[2]黄国俊,曾慧芳.委托代销商品增值税涉税账务处理[J].财会通讯,2009.

[3]刘雅琴.代销货物的会计及税务处理[J].商业会计,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