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餐饮会计实务范文

餐饮会计实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餐饮会计实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餐饮会计实务

篇1

张家港市卫生监督所,江苏张家港 215600

[摘要]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工作,不仅发挥了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作用,也为积极探索推行“快检+法检+处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快速检测在“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中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通过分析快速检测各类数据,更直观、量化地反映餐饮服务业中存在的弱点、盲点,使卫生监督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推动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工作,为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扩大食品安全监控范围,及时发现潜在食品安全危害因素,使实验室不便于检出的食品原料、半成品以及消费环节的即食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监测,发挥了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作用;也为积极探索推行“快检+法检+处罚”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快速检测在“掌握信息、快速筛选、靶向抽样、目标检验”中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我所自2011年2月下旬开始,对全市各类型餐饮单位采购使用的相关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加工成品全面开展了快速检测工作。

[

关键词 ] 餐饮服务;快速检测;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53-02

[作者简介] 肖蕾(1979-),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1检测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我所已对全市1172户餐饮单位开展了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瘦肉精、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块、酸价、过氧化值以及表面清洁度等22个相应项目的快速检测。共完成快速检测样品9498份,合格8829份,合格率为92.96%。另外出动快速检测车156次,保障重大活动饮食安全83余起,期间完成快速检测1689份[1-3]。

2检测结果统计

统计方法:Excel总和及筛选统计;检验方法:各类检测项目快速检测法;数据表示方法:整数及百分比

①快检结果显示石蜡、苏丹红、双氧水项目合格率均为100%;蔬菜采样4962份,农药残留检测合格4936份,合格率99.47%;腌制食品(咸肉、咸鱼、咸鸡、咸鸭等)采样407份,亚硝酸盐检测合格396份,合格率97.29%;瘦肉精检测采样881份,合格879份,合格率99.77%;酸价检测采样324份,合格323份,合格率99.69%;过氧化值检测采样310份,合格308份,合格率99.35%;甲醛检测采样548份,合格543份,合格率99.08%;二氧化硫检测采样765份,合格756份,合格率98.82%;吊白块检测采样229份,合格226份,合格率98.69%;表面洁净度检测采样597份,合格445份,合格率74.54%(其中砧板合格率61.54%,餐具合格率82.94%,厨师手合格率44.83%);中心温度检测采样61份,合格60份,合格率98.36%;紫外线照度采样5份,合格4份,合格率80.00%。(详见表1)其中6份亚硝酸盐、2份二氧化硫、2份甲醛初筛显示超标的样品经法定抽样检验程序,确证了该8份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相关分所已对涉案餐饮单位依法作出了相应处理[4]。

②从餐饮单位类别来看,检查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139户,快速检测样品1496份,合格1448份,合格率为96.79%,其中有95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68.34%。检查中型餐馆323户,快速检测样品2801份,合格2710份,合格率为96.75%,其中有176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54.49%。检查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快餐店605户,快速检测样品4237份,合格3720份,合格率为87.8%,其中有285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47.1%。检查各类食堂97户,快速检测样品883份,合格872份,合格率为98.75%,其中有71户次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次的73.20% 。检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8户,快速检测样品81份,合格79份,合格率为97.53%,其中有7户快检合格率100%,占总户数的87.5%。(详见表2)。

3 不合格情况分析

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大多数餐饮单位在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添加剂管理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快检合格率比较高;对餐具、厨具消毒及厨师个人卫生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餐具消毒不到位或消毒后的餐具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未放入保洁柜、冷菜间砧板未做到高温消毒或消毒效果不佳等导致快速检测表面清洁度合格率比较低。部分餐饮单位供应的凉菜长时间放在室温条件下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从餐饮单位类别分析,大中型餐饮单位、各类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中央厨房因其餐饮卫生管理理念相对成熟,所抽检的样品合格率较高。而小型餐馆、小吃店、饮品店、快餐店等单位快检合格率相对略低,主要原因是部分餐饮单位对餐具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从业人员消毒知识欠缺,加之一些中小餐馆没有保洁柜或保洁柜不能正常使用,餐具虽然已经消毒,却因保洁措施不到位造成二次污染,导致中小餐馆的餐具表面清洁度合格率偏低。

4 快速检测显成效

对于快速检测初筛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食品,监管人员采取控制措施并启动法定抽检程序,及时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相关单位出具监督意见书,加强了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其严格把好原料关,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确实实做好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不仅是日常监督中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在重大饮食保障中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①把好原、辅料关口。食品及原辅料的监督检查单靠索证、感官检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无法从证件、感官查验出其潜在的危害。此时,现场快速检测将显示出优势,方便、快捷出具检测结果,供监管人员参考。监管人员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查验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此来避免因运输、贮存方面引起的食品变质、污染等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事实为依据,用检测数值衡量,有效弥补了感官检查的不足,切实做到了防止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②把好加工过程关。如检测结果显示刀具、砧板表面洁净度明显低于标准值,监管人员可现场指导督促整改。现场培训消毒人员如何进行消毒剂配比、使用方法和消毒程序后,再次检测餐饮具、操作工具等表面洁净度直至检测合格。用ATP 荧光检测仪检测凉菜间工作人员手也是一个重要的监督环节,能帮助监管人员对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进行严格监管,数值化显示检测结果更能引导从业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可有效督促其严格按照手部清洗消毒程序,勤洗手消毒,注意手部的卫生。

不管是日常监督、还是重大活动保障,现场快速检测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餐饮卫生安全更直观、更真实地展示在广大消费者、食品经营者面前,既宣传了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又使消费者、餐饮服务经营者更能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大力推广快速检测,可建立一种符合我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餐饮服务卫生监督工作,为创建良好餐饮消费环境、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张家港市2012年餐饮服务环节快速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2(1):12.

[2]关于印发《张家港市2013年餐饮服务环节快速检测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3(2):17.

[3]张卫监[2014]7号关于开展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医疗机构等现场快速检测工作的通知[S].2014(2):14.

篇2

关键词:重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98-02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安排状况。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大都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公共基础课一般开设了12门左右,专业课一般开设16门左右,开课学时各校不尽相同。调查显示,现行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专业核心技术教育课程偏少。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安排中,一般有40%左右的课时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60%安排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比例基本是1∶1;其中会计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少且课时少。另一方面,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主要偏重知识传授性课程,忽略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字表达、实务操作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如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学年论文等。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的状况。(1)理论叙述仍过多。尽管许多教材删减了“原则”、“意义”、“作用”、“地位”等所谓的理论问题,但仍存在过多的理论。(2)教材的前后章节的编排不够合理。仍以《基础会计学》为例,大多是先介绍了会计凭证、账簿等理论之后,才介绍会计循环。其实在阐释了会计科目和账户及复式记账的情况下,直接介绍企业的会计循环(也就是实务)的内容,然后再介绍账户分类及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工作组织的话,则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3)教材内容没有考虑计算机技术对传统会计系统造成的巨大冲击。如,《成本会计学》中关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依然是“交互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实际上由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已在会计实务中很少使用、并正在被逐渐淘汰。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原因分析

1.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分不开。目前,中国高职教育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发展得还不够成熟。部分高职院校过分追求数量和规模而不注重学校整体效益的提高;求大求全而不注重求特求精;只注重从普通高校引进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而不注重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技能人才;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等。这种“粗放式经营”使得课程设置依然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模式。

2.高职会计教育与本科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没有明显区分。中国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曾经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这与本科会计教育对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没有明显的层次区分,都是“培养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

3.与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现状分不开。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师资队伍中,一部分青年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实务。另一部分中老年教师由于近几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工作量又相对繁重,学校没有安排其到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从总体上看,大部分教师缺乏对企事业单位具体会计实务的全面了解,缺乏按职业岗位或工作过程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转换能力。

三、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

1.重新定位高职会计教育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注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而应当注重直接可上岗的技艺型、操作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现阶段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应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实践性、技能型”为特色,科学地设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财会基础理论知识和财会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从事财会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的含义如下:(1)强调的是“高等性”和“职业性”。既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2)强调的是“技能型”和“操作型”。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中间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所谓的过渡期或适应期。(3)强调必须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的再学习能力。当由于社会经济变革而引起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等的变动时,有能力做出适时的调整。(4)强调的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提法是劳动部门鉴定技术工人技能水平时的通俗提法。就会计专业而言,这个层次大约相当于由人事部门所管理的会计人员评定技术职称时的“员”级和“助理”级之间的水平。

2.提高高职会计教师业务能力。当前特别要注重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从事会计实务实践的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1)采取外聘的方式,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师培训。(2)采取下派的方式,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企事业单位顶岗或挂职锻炼,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3)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为这些考试的内容都侧重于考核会计实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利于教师通过考试提高实务水平。

3.改善高职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条件。(1)完善会计基本流程手工模拟实训室,不再使用假凭证和假数据,将整个会计处理流程所采用的纸质凭证、账册和报表等都要是真实的,并且整个会计处理流程所采用的会计数据是某企事业单位的真实数据。(2)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和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不再是几个学生一台电脑和只安装一种财务软件,而应保证一生一台,并且安装2~3种财务软件。(3)建设会计岗位情景仿真实训室,在实验室设置不同的企业、银行、会计机构、不同的会计岗位,设置不同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境。将学生置身于这一情境下进行会计操作训练,受到真实会计环境的陶冶。(4)不断创建新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了解课程中的知识在实务中的运用情况和对会计职业的社会责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1.突出职业特点,按“工学结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1)与会计岗位“证书”相关课程。一是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设置的课程。如《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初级会计电算化》等。二是为取得会计初级职称资格证书而设置的课程,如《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等。(2)与会计岗位相关课程。由于各企业会计机构所设置的具体岗位不尽相同,很难设计出符合各企业会计岗位的课程,但可以根据各企业较统一的会计岗位来设置一些课程,如《出纳实务》、《存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投资与筹资会计实务》和《税法与税收会计》等。

2.突出行动导向特点,按“做中学”设置技能训练课程。(1)核心技能训练课程。如设置《手工账务处理技能训练》课程,通过仿真业务原始凭证按手工账务处理原则、程序进行账务处理。(2)辅助技能训练课程。设置一些会计专业应会的辅助技能训练课程。如《点钞与伪钞识别训练》、《会计数字与文字书写专业化训练》、《原始凭证认识、鉴别及审核训练》、《实用表格编制训练》等。上述训练课程可在实验中穿插安排进行,既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又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拓展技能训练课程。设置一些初级会计人员拓展技能训练课程。如,《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训练》、《会计职业技能综合训练》、《财经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和《Excel办公软件应用训练》等。

3.突出高等教育特性,按“适度、够用”设置拓展提升课程。(1)《财务管理》。主要提升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和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的分析的职业行动能力。(2)《Excel与财务管理》主要提升处理及分析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各种数据,以及灵活运用Excel的各种功能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管理及辅助决策的职业行动能力。(3)《服务业会计》。主要了解金融、保险、旅游、餐饮以及超市等不同服务业的特点,掌握服务行业的会计制度及相关规范,提升其职业行动能力。(4)《管理会计》。主要了解全面预算、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法及责任会计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其职业行动能力。(5)《审计》。主要了解审计的基本程序、审计一般技术方法和撰写审计报告的基本技能,提升其职业行动能力。(6)《企业管理》。主要了解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生产过程组织、劳动定额与物资消耗定额、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升其职业行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兢.关于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J].新课程研究,2010,(1).

[2]张秀烨.经济环境、教育目标与会计教育改革[J].会计之友,2007,(8).

[3]陈丽,杨智慧.会计岗位技能操作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江锋,阳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模式探索[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7).

[5]刘剑虹,等.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

篇3

1 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1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旅游与财会的结合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是为培养具有良好旅游职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企业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和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的财务核算,毕业后能较快胜任旅游企业及其他行业收银、出纳、财务会计、财务主办、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仅要有财会方面的专业课,还要有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图1所示)。在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位于表下部的财会类专业课程外,我校还开设了如“旅游职业礼仪、酒店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运转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服务与管理”等旅游类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考取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当学生最后去旅游行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时,他们不仅通晓财务,而且非常熟悉旅游企业的运转,这将会对业务的理解力有更大的提升。

1.2 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实用性

在财会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以区别于以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为特征的本科层次;在应用性实践课程的设置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高新技术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技术等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从业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以区别并高于以操作技能为主的中专层次。

1.2.1 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①财会类专业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对传统会计学类课程进行了扬弃,摒弃以往一些理论知识太强的科目,而将对于培养目标“有用性”的课程保留。以夯实财会专业基础为主线,我校开设了“会计基础、统计基础、经济法基础、财经法规”等基础性课程,进行会计学类的通才教育。在此基础之上,我校还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实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饭店软件系统应用、收银技术”等专业主干技能课程。在这样的财会课程体系中,我们主要形成a以“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为主的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体系;b形成以“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为主的考取初级会计师的职业技术等级考试体系;c形成以“酒店财务管理、饭店软件系统应用、收银技术”三门课程为主的具有酒店特色的财会课程体系(见图1)。

②相关财会类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为提高学生运用会计信息的综合能力,拓宽相关知识面和增加就业机会,我校还开设了“宏观经济分析、证券与投资、财务报表分析、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公司理财”等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对选修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有助于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兴趣,为不同发展层次和方向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课程的机会。

1.2.2 应用实践课程设置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开设了“会计基本技能训练、初级会计实务技能训练、纳税申报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依托我校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最后一年在旅游行业财务岗的顶岗实习,充分实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

业已与南京绿地洲际酒店财务部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企业走进校园,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使学生有目的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2 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状况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突破传统会计教学内容体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本着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对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并做到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等级考试、岗前培训相结合,实行“多证”制度,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注意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等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考试结合,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三门考证课程和“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考级课程直接采用了考试教材,并按考试大纲要求进行能力培养。

如表1所示,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修完了“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三门考证课程后,在第三学期的11月参加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学生在第二和第三学期修完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考级课程后,可以在第四学期的3月份参加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目前我校已与贝特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两个考试可连续进行)。

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过关率,我校不仅建立三门考证课程试题库,而且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三门课程考点资料库,所有材料按照教学进度印发给学生。不仅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针对考证内容进行考试,并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的10月左右,再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以保证学生在暑期学习中的持续性,从而进一步保障会计证的过关率。事实证明,我校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等级考试、岗前培训相结合,切合了学生实际工作需要,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目的性更强、更有动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会计证的过关率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

3 关于深化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教改的若干思考

3.1 进一步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1.1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图1的第三个层次——具有酒店特色的财会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明显不足。财会教师来源于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在酒店等旅游企业工作的经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将财会专业教师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到酒店等旅游行业中进行实践锻炼,从内部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3.1.2 财会教师人数不多,应该由专业负责人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协调教学计划,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1.3 学院应该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经济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

3.1.4 以精品专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契机,带动财会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提高实践能力积极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进一步完善实习就业体系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是个新专业,目前学校的实习和就业单位关于财务岗位的招聘数量非常少。数量少并不是因为需求少,而是由于很多旅游企业不知道我校有这样一个专业。因此,学校应该在该专业的宣传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充分利用我校的旅游企业资源与更多的单位建立该专业深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财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能够真正的接触到财务,学以所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2008年我校开设旅游管理(财会)专业,经过三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调整,我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本文旨在总结过去三年专业教改中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为一所培养旅游人才的全日制高职院校,2008年我校开设了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这对于完善我校旅游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提出了挑战。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经过三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调整,我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本文旨在总结过去三年专业教改中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3 进一步完善财会硬件设施

目前《饭店软件系统应用》这门课程还没有实施,主要是因为学校还没有购入相应的饭店软件系统,而这门课程对旅游管理(财会)专业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我校财会专业主要的实习及就业单位是酒店,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未来学生在收银以及财务岗位的实习和就业都是极为必要的。

篇4

(一)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结构包括合理地开设课程、合理地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和合理地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其中,在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中,课程衔接目前存在较大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基本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体现之一就是,各类财务课程的设置都非常细致和具体,但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安排都过分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课程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比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销售预测、利润预测、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经济订货批量、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都存在大面积内容重复。另外,比如针对具体行业的会计课程包括《旅游业会计实务》、《酒店餐饮会计实务》、《运输企业会计》等,这些课程在六大类“会计要素”,五大类“常用科目”账户,各类账户的记账方向,两大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方面都存在内容的重复。

(二)畸形的考核方式

考核既包括对教师的考核,也包括对学生的考核。总体而言,考核方式简单是高职院校各类专业均面临的问题。在各类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往往过分强调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却不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这种激励机制的偏向性,主要体现在对科研成果的物质奖励方面。据笔者对广州市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对于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这种会计和管理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货币奖励仅为区区一千元左右。表面上,这种考核方式与高职院校教育的关系似乎不大。而实质上,由于这个带有明显偏向性的激励机制,不仅导致大部分老师的科研热情不高,也会进一步地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水平的前瞻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包括会计理论考核和会计实践考核。尽管各职业院校都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性。因为理论考核容易,简单的笔试就可以得到结果,但是实践能力的考核却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难以做到有效评分。比如,在实践教学活动时,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规范性的评价标准,但都过份强调实践结果,而忽视实践过程,导致一些学生利用各种不正常的方法骗取高分,而导致老师无法公正评分。

(三)教师队伍流动性过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所,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一些高职院校会聘用一定数量的编外教师。其中一些编外教师不仅具有高学历,同时具有非常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并且已成为一些院校不可缺少的教师骨干。但是,由于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和培训提高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严重地影响编外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导致编外教师流动性高。对于在编老师而言,流动非常快,直接导致其教学工作量呈现“明显的波动性”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并最终影响了整个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弥补编外老师的流失,高职院校往往降低教师录用标准,社会上大量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填补编外老师的空缺。这些老师虽然有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却缺乏会计行业的实践经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另外,高职院校降低录用标准后,教师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少数人本身不仅缺乏教书育人的理念,也不真正热爱教育行业,甚至个别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不佳,从而误导学生,损害学生利益。

二、对策与建议

(一)清晰地界定课程之间的边界

以《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为例,《财务管理》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风险价值为主要考虑因素,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分配和回收等内容构建课程主体。《管理会计》应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手段,以经营预测、经营决策、规划和控制等内容组建课程。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重复内容重新分配如下: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长期投资决策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应划归《财务管理》课程;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经济订货批量、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侧重于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应划归《管理会计》课程。除了划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限之外,开设综合性课程也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后者,至少有三种可行的措施。第一,开设《行业会计比较》,主要介绍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会计核算,侧重收入、费用、利润核算,并比较各行业的核算差异,将各行业会计与工业行业会计核算的异同进行比较,侧重各个行业具体业务操作会计处理。第二,将票据法、经济法和所得税等法律类的课程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课程开设一门综合课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来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三,开设市场营销,统计学,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课程,来拓宽现有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视野。

(二)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法

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做到教学和科研并重。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考评体制,使教学与科研都受到重视,特别是要提高科研业绩的物质奖励标准,让擅长教学与擅长科研的教师在这种体制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促进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职称晋升、工作考核等重大问题上,也要充分体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基本要求。会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改革现行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将由学校主导型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考试评估机制。因此,对于学生的考核,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展开:一、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考察学生的诚信意识等;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日常业务考察学生对基本业务的操作技能;三、职业判断和学习能力,可结合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察;四、协同合作精神和沟通交际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各组互助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来综合评价;五、写作能力,可具体通过案例分析、实习报告等书面材料进行综合评定。

(三)实行岗位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

篇5

关键词:行业会计;旅游业;营改增;实操

2016年5月1日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将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在此政策背景下,企业税收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变化。作为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岗位输送的主要就业通道的高职会计专业,应快速及时地将教学内容与营改增政策相统一,认真探讨营改增对行业会计实操带来的影响,培养真正适应行业政策变化与满足会计岗位实际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在当前的高职《行业会计》教学中,存在内容陈旧、与营改增政策脱节的现象,经济业务按照“营改增”前的规定进行讲解,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在税务处理、会计实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判断,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行业会计课程内容的更新势在必行,作为专业教师必须把握好行业会计实操与营改增政策的准确衔接,课程教学以及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要与时代接轨,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教学内容要与最新法规政策相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行业账务处理变化的应对能力,拓宽学生行业领域就业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的需求与支出越来越多,旅游行业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行业。旅游服务包含组织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商务等众多环节,旅游行业涉及的业务面广、业务复杂性高,旅游企业营改增对从事旅游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对新旧政策的对比衔接工作有着精准的把握。

1 旅游业营改增前后规定与税负变化对比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营改增”后不变的是对旅游收入者继续执行差额征税的政策。变化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纳税人身份的变化,由营业税纳税人改为增值税纳税人,而增值税纳税人又区分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分别为3%、6%;二是扣除项目的变化,增值税可扣除的项目比原政策新增一项“签证费”,令进项税基数降低,税赋下调,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以出境游为主的旅行社而言是利好。

不少人担心营改增后,旅游业的税负会不会增加,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营改增后,表面上税率是高了,但是多了进项税的抵扣,机票、租车、住宿、餐饮、地接团费以及新增的签证费都可从营业收入中扣减后纳税,此外,旅行社的房租、广告费、办公用品、通讯费、咨询费等费用如能取得专用发票,还可以作为进项抵扣,能进一步降低税负。税负下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取得足够多的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过去很多旅游企业在财务管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比如该追收的钱没有及时追收,该拿的发票没有拿,营改增逼迫企业加强管理和完善自我;同时,在采购方面,企业会更注重选择优质企业,采购产品符合国家规定,才能拿到发票用于抵扣。

2 旅游企业营改增后差额征税的会计核算

2.1 关注事项

第一,执行差额征税,有哪些支出可作为销售额的扣除项目。营改增后,可从销售额中扣除的项目有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相比原政策可扣除的项目多了一项“签证费”。第二,可扣除项目只有取得有效凭证,方可作为扣减因素实现差额征税。第三,可扣除的项目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果旅游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实务操作中由于“有效凭证”中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得抵扣,因此建议取得的上述发票最好为普通发票。如果取得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需要认证后作进项税额转出,否则就会导致税务系统出现大量的流失票。第四,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纳税人,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2.2 税额计算

2.2.1 计算方法

(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1+6%)×适用税率6%

(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1+3%)×征收率3%

2.2.2 差额征税的计算过程

(1)可扣减成本的计算。如果“有效凭证”中有适用税率分别有3%、6%、17%等不同税率的发票,在差额征税计算可扣除的成本时应以汇总成本金额/(1+6%)×6%来扣除。

(2)差额征税额=(含税收入-可扣减成本)/(1+税率)*税率-可抵扣的进项税

上述可抵扣的进项税是指取得的日常经营中的办公用品、电话费、固定资、无形资产或房屋等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税额。

2.3 会计核算

2.3.1 一般纳税人差额征税会计核算

对于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相关费用的,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2.3.2 小规模纳税人差额征税会计核算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对于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相关费用的,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应直接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营改增后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税收筹划与精准核算势在必行,增值税涉税事项需关注诸多细节操作问题,这些细节将促使企业规范经营,财务人员需积极思考应对策略。会计专业教师在今后的行业会计教学中,需将营改增政策的内容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使学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我校的办学理念也紧紧围绕着这个要求,提出“技能改变命运、创造成就未来”的口号,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熟练掌握技能。如何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如何培养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就是我们目前必须尽快完成的事情,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会计实务。

我们传统会计教育模式以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只能适应会计研究、会计专业师资的需要。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都要走向实际会计岗位,过多的会计理论难于用上,而实际操作技能不高却制约了其发展。因此,针对中职“2+1”模式下在校教育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必须对会计理论知识进行筛选,对会计实务中必需的知识重点讲授,并确保学生理解和应用,从而有效弥补传统会计教育的不足。

(二)注重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点,是检验中职教育质量和成果的中心环节,也是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会计教育来说,技能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保证,会计专业技能就是体现在会计实务的一系列操作上。因此,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作为龙头来进行。通过不断改进,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使他们走上岗位时能快速上手。

(三)注重资格培训。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单位第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技术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是检验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标准,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根据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能促使我们的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大大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例如,我校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拿到职业资格证。因此,还需加大力度,以提高考取资格证通过率。

二、制约中职学生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以及就业后反馈回来的情况,笔者发现,学生在实习和就业后,由于在校技能培养方面的相对缺失,工作中主要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其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技能短板。

(一)缺乏对纳税申报知识的学习。

对于刚走上实习或工作的学生而言,报税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为在学校中,学生基本都只学了一门《涉税会计》,而且由于课时紧,甚至有些章节还没为学生讲解,所以有关如何报税的实践操作能力基本是零。同时近年来,税务申报方式、方法变化较大。目前基本已全面实行网上开票、网上报税制度。由于学校无法取得正式的报税系统和开票系统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是造成学生纳税申报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对票据及凭证的认识。

虽然我们在第四学期开设了《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但由于平时我们教给学生的都是文字叙述的知识,然后就写出分录,确实和实际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对学生来说会计凭证的填制并不难,难的是分清那些原始凭证代表什么含义的经济活动,就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发票,如机打发票、手写发票、商业、餐饮、支票和银行进帐单等。学生看着这些原始凭证已经是一头雾水,更别说还要再根据这些原始凭证判断要编制什么样的会计分录。此外,很多时候,学生到企业实习,干的是出纳工作,对他们而言还有一个难题就是票据的填制,因为之前他们连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如何填制。

(三)缺乏对一线生产和管理的实践。

对生产经营过程比较模糊。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更侧重于如何记账,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其实,学生在学会如何记账之前,应该先去企业了解生产方式和经营过程。例如,笔者所教的一些学生,他们毕业实习回校后总是说:“老师你平时上课和书本例题讲到都只有两三种材料,为什么企业会有这么多的材料。”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反映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我们会计服务于管理和生产,但专业教学却严重脱离了一线生产和管理,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习会计和管理,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给学生完成理论教学后一个模拟操作环境,以加大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职学校培养技能性会计人才的对策

(一)建立“教学信息平台”。

“教学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专业资料数据库,主要搜集会计专业工作中常用的原始资料和账表,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支票、汇票、发票、印签等,以备上课时随时作为教具加以应用;二是专业教学数据库,主要搜集专业教师的教学心得、课堂常用案例、教学课件和教案,以方便大家交流教学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业资料数据库可以吸收听取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意见,专业教学数据库可以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资源。

(二)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教师的要求就是既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具备“双师”素质。目前中职学校很多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这使“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大打折扣,使“双师型”称号流于形式。其实要建设一支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不难,关键要改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学校要创造条件和投入一定资金让教师走出学校,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组织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和事务所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真正“双能型”教师,才能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才能培养出技能性较强的学生。

(三)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实习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感性知识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际学生课堂教学学不到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社会知识、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等知识的综合教育,是上岗预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关键的一个环节。教育部于2002年就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很多中职学校对于这一办学模式并没有实施到位,当然这也不全是学校的责任,毕竟校企实习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学校要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实践教学也不能仅限于毕业实习环节,从时间安排角度来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每学年都应该去企业实习。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实习并不意味着一定参与会计业务处理。在低年级时,学生可通过参观观摩或参加生产劳动了解生产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感性认识;到毕业实习,逐渐进入专业实习。

在实习方式上,在低年级实习的时候,学校可以选择把学生送到定点企业去实习,让学生直观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生产过程,为以后的校内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训时,学校可以请企业中的人到学校,因为会计实习不像其他技能型专业,可以到企业集中实习。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兼任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可以带来一手的资料,这样既能保证实习质量,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如果学校能够用心去做,所起的效果将很显著。

(作者单位: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7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经xx省电网公司决定,xx电力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8期,每期学习6天。从 XX年 7月 19日开始到XX年 9月 10日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历时2个月。本年度的继续教育重点讲授《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这一门课程,参加培训的人员达 704人。由于培训中心领导重视,学习抓得及时,组织工作到位,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学员普遍反映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收获比较大,学以致用,对省电网公司直属单位会计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坚持“三严”,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关键。

第一,坚持严格挑选授课教师,请理论水平高、会计实务能力强、授课效果好、又能联系企业实际的老师上课。

第二,坚持严格的学习纪律,不允许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严格考勤制度。

第三,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今年会计人员的培训强调以《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的教育为重点。学员们认真参加考试,从答卷中能感受到学员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和业务素质上获得提高。

三、严格教学纪律,制定管理流程,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运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表现在严格教学纪律等措施上。同时,围绕培训内容这个中心,抓好教师、纪律和教学三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选材、严格考试。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有些社会培训单位流于形式,对会计人员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本培训中心本着为省电网公司负责,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确保在本培训中心进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规范操作。为此,在整个培训班的运行过程中,本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严格纪律,规范继续教育报名、授课、考试等工作流程,使XX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四、认真组织,周到服务,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本培训中心的老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热情为学员学习生活服务。例如,为了让学员们能安心参加培训,培训中心提供相应的住宿和餐饮服务,竭力使培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做到温馨体贴,无微不至;对考试试卷认真阅卷评分、记入档案;对表现突出的学员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由于培训中心的认真组织、严格管理,这样大大促进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所聘请的授课教师认真备课,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克服材内容针对性不强的局限,探索财政部统一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衔接。尤其是,结合本省供电行业的特点,讲授的内容也倾向于将现有财经法规与电网企业的财务工作紧密结合,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达到很好的授课效果。

篇8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经xx省电网公司决定,xx电力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8期,每期学习6天。从 2011年 7月 19日开始到2011年 9月 10日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历时2个月。本年度的继续教育重点讲授《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这一门课程,参加培训的人员达 704人。由于培训中心领导重视,学习抓得及时,组织工作到位,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学员普遍反映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收获比较大,学以致用,对省电网公司直属单位会计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坚持“三严”,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关键。

第一,坚持严格挑选授课教师,请理论水平高、会计实务能力强、授课效果好、又能联系企业实际的老师上课。

第二,坚持严格的学习纪律,不允许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严格考勤制度。

第三,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今年会计人员的培训强调以《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的教育为重点。学员们认真参加考试,从答卷中能感受到学员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和业务素质上获得提高。

三、严格教学纪律,制定管理流程,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运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表现在严格教学纪律等措施上。同时,围绕培训内容这个中心,抓好教师、纪律和教学三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选材、严格考试。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有些社会培训单位流于形式,对会计人员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本培训中心本着为省电网公司负责,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确保在本培训中心进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规范操作。为此,在整个培训班的运行过程中,本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严格纪律,规范继续教育报名、授课、考试等工作流程,使2011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四、认真组织,周到服务,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本培训中心的老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热情为学员学习生活服务。例如,为了让学员们能安心参加培训,培训中心提供相应的住宿和餐饮服务,竭力使培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做到温馨体贴,无微不至;对考试试卷认真阅卷评分、记入档案;对表现突出的学员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由于培训中心的认真组织、严格管理,这样大大促进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所聘请的授课教师认真备课,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克服材内容针对性不强的局限,探索财政部统一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衔接。尤其是,结合本省供电行业的特点,讲授的内容也倾向于将现有财经法规与电网企业的财务工作紧密结合,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达到很好的授课效果。

篇9

[关键词]会计;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2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并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技工学校会计教育应培养“双师型”高素质会计师资队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会计法规和市场主体要求,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高素质“双师型”会计师资队伍,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

目前,在技工学校,担任会计专业教学任务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思想要求进步,事业心较强,都能掌握会计理论专业课程,基本上能胜任本职工作。可是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是从学生转变为教师,虽然理论知识熟练,但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接触过会计工作实务。况且,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会计职能已不再是核算与监督,还要参与经营预测和决策,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其控制、监督职能。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且能熟练掌握会计实务处理工作流程。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定期安排会计专业课教师进行业务进修或业务实践、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或教学研讨等。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既能在课堂上授课又能带领学生在企业或模拟实验室进行会计业务实训操作,这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应具备的条件,只有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的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二、适应社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技工教育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法规的变化、会计岗位的需求不断加以调整,吐故纳新。知识的传授还是以书本为主,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技工学校会计教材内容已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会计法规变化的需求,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会计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会计理论的改革发展,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并把最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技工学校现用会计教材都以中小型工业企业为例,普遍性较强而特殊性不足,概括性、理论性较强而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弱。从市场情况来看,商品流通、旅游服务、房地产、餐饮业、运输业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更有较强的发展劲头。学生在校只对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有所了解,走向社会难以适应其它行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所以不少学生毕业后感慨:“校之所学,无用之学”。为了使教材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建议对技工学校会计教材进行大的调整改革,要体现会计专业知识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加强教材建设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编写教材时,要结合已经颁布的权威性文件,如《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因为这些文件的内容集合了会计理论研究的精华,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第二,要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新经验,融入教材中,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三、探索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有知识有能力有艺术素养的教师,课堂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应抓好这一中心环节。

(一)整体设计。只有做好课堂教学整体设计,才能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争取做到每句话、每分钟学生都有收益,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做好:第一、备教材。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应传授哪些知识,要安排得恰到好处。内容要紧扣教材,不能照本宣科,要加工、补充、精选一些教材以外的与内容相联系的实例,尽量做到知识点少而精,课堂结构要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第二、备学生。由于技工学校学生类型不同,其要求和目标各异。所以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应面向大多数,掌握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并针对个别差生因材施教,进行相应的提示;第三、备方法。教学方法要恰当、灵活、有实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问题如何提出,如何讲解,使用什么教具,是归纳还是演绎,举什么例子,板书写什么,练习什么,都应恰到好处,认真准备;第四、备语言。语言为教师的基本功,不可忽视。授课时一定要准确、清晰、生动,富有启发性,感染力。语速要适度,逻辑性强,表达能力强,易于被学生接受。所以,在整体设计中,坚持以教材为本,以教具为辅助,针对教学内容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力求新、巧、精。

(二)言语幽默,创设氛围。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讲得传神,听得才有神,而不会走神。怎样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首先,设疑生趣。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授课过程可采用案例法、悬念法、模拟法、游戏法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觉会计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他们产生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以趣求知。当学生进入了求知最佳状态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教学目标,展开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兴趣因素。然后,知趣交融。通过学生努力学习和老师的配合指导,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满足,从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短暂的学习兴趣发展为持续性的求知欲。兴趣是一种愉快的情感,只有在享受中自主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四、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教学相长。不少人认为,教师教多少,学生即学多少,或有教必有学。事实上,教与学之间是相互促进而并非教带动学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来说是否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除了教师本身的教学内容和授课特点之外,学生所具备的自身因素也十分重要,如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动力等。再者,学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起到关键作用,应选择难度符合学生情况的教材。另外,教学环境、条件等等在某些程度上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加强合作,主动取得学生的信任:一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依赖规范的纪律约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应将学校规章制度作为执行标准,时时刻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这不仅体现在课堂内,督促学生认真听课,领会课堂内容,也要落实在课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复习课堂知识。作业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阅,也是加强会计标准化、规范化练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同时,教师通过评判作业也能发现一些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提高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做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识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凤山,网络课程中教与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

[2] 山丽静,浅析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9年.

篇10

实习目的:以北京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各个类型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为对象,进行实地学习与实践。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 实习目的:以北京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各个类型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为对象,进行实地学习与实践。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初步接触会计工作和工商注册工作。熟悉会计工作作流程。学习报税,缴税,银行外汇开户,外汇许可证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申购发票及税控机,原始凭证分类及简单凭证的填制等内容。简单了解会计电算化。

2011年9月3日,我正式以一个新人的面孔朝气蓬勃的站在安达文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面前,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前一天的电话面试中我表现得很好,表达流利自如,一一陈述了我的学校,班机,专业名称,实习目的以及在校期间取得过的一些成绩,所以当我与总经理面对面进行二次面试时,我一点也没有紧张,相反,我相信我的谦虚与诚恳的态度一定能给总经理留下不错的印象。果然总经理顺利的同意了我的实习要求,并对我说:“在我们公司,你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好好干!”简短的一句话,给了原本对实际的工作还有些茫然的我很大鼓励。

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很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过一会总经理拿来两本有关公司注册的书让我学习一下,并对我说公司出于经济原因,一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工商注册,所以每个员工除了会计工作外还要会公司注册。现在是月初,而会计工作大部分集中于月底,所以我现在的任务是先了解注册工作,11个步骤,全部记熟练。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努力去学习工商注册的知识,一有空就整理那厚厚的两本书,回家还查阅以前学过的经济法,上下班的车上也不停的背。其余的时间便是帮同事复印,收传真,跑银行缴税,交费。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可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把每一次工作都当成是锻炼我的机会,认真地去完成每件事。每天很早到单位,沏茶倒水,拖地,擦桌子,我都做得井井有条,因为我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注册的工作其实不难,只是较繁琐较细。没过几天我已经能够流利的回答令总经理在午休间歇对我的快速问答。当然也有回答得模棱两可地方。总经理对我说工作中的问题一定不能马虎大意,绝对不能讲“应该”“可能”,而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否则模棱两可的答案可能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听了这番话,我很惭愧,想起平时自己在学习时的态度总是马马虎虎,对什么都一知半解,以为只要考试过了85分就对这门科目基本掌握了,其实差得太多了。我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只能打60分而已。

几天下来,我对公司的各方面业务渐渐熟悉了,和同事间也有了了解和沟通。我的认真和好学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总经理开始交给我新的工作,去外勤作报税申请等。虽然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室内的时间长了很多,每天顶着烈日和桑那天穿梭于各各国地税所,可是我依然工作得很开心,毕竟我得到了么多经验:出现问题时如何与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沟通,如何独立完成第一次接触的工作。当然了,这些经验除了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外,更多的是公司了前辈给予我的指导,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更顺利更有信心的完成各种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我在代开增值税发票时,为了7分钱,一上午跑了三趟海淀区国税所。那一次是为一个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尽管以前在税法课上详细的学过增值税,也知道17%和4%,6%的税率差别,可是当我到了国税所领到申请表时,依然晕了。拿着表,看着发票,我一下子连购货方与销售方都分不出来了,销售单位应填写不含税单价也忘了,甚至是税率也搞不清了。当时心里急得要命,心想,填不出来就这样回去问他们的话也太丢脸了。我拿着文件袋一个人在大厅里问来问去,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差把我推来推去的,最后也没问出答案。也许我的问题提得太小儿科了。没办法,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拿着一堆表心平气和起来,反复仔细地看了看这些表,回忆了一下星星点点的知识点,再与这些表格上要填写的内容联系立起来,终于,又算又写又改才把它们填好了。 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当看到工作人员阴转晴的表情和盖在上面的红章时,我的一颗心落地了。

真正的麻烦出现在第二天,我去税务所取开好的增值税发票,交了手续费,领导发票看也没看得放进袋子就回去了。到公司把发票交给主管,主管接过发票当即说,不对,数字打错了。我一听就傻了,主管怎么一下就能看出数不对呢,我却一点也没注意到,这个数还是我算出来我填的呢。主管说,原来销售的金额是20790元,它打的是20789.93元,差了7分钱,拿回去让他从开,不然我们无法做帐。是呀,差一分钱也不行。可怎么会查出这7分钱呢,难道是税务局打错了?我怀着好奇又郁闷的心情从回税所,可使税务人员重新录入后竟然说计算计打出来的就是这个数,所以没法改。我当即火了,哪有这个道理呀,计算机也是人设计出来的程序,我回去怎么交待!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在回去求助同事。

篇11

实习内容:初步接触会计工作和工商注册工作.熟悉会计工作作流程.学习报税,缴税,银行外汇开户,外汇许可证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申购发票及税控机,原始凭证分类及简单凭证的填制等内容.简单了解会计电算化.

2008年3月3日,我正式以一个新人的面孔朝气蓬勃的站在安达文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面前,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前一天的电话面试中我表现得很好,表达流利自如,一一陈述了我的学校,班机,专业名称,实习目的以及在校期间取得过的一些成绩,所以当我与总经理面对面进行二次面试时,我一点也没有紧张,相反,我相信我的谦虚与诚恳的态度一定能给总经理留下不错的印象.果然总经理顺利的同意了我的实习要求,并对我说:"在我们公司,你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好好干!"简短的一句话,给了原本对实际的工作还有些茫然的我很大鼓励.

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很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 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 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过一会总经理拿来两本有关公司注册的书让我学习一下,并对我说公司出于经济原因,一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工商注册,所以每个员工除了会计工作外还要会公司注册.现在是月初,而会计工作大部分集中于月底,所以我现在的任务是先了解注册工作,11个步骤,全部记熟练.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努力去学习工商注册的知识,一有空就整理那厚厚的两本书,回家还查阅以前学过的经济法,上下班的车上也不停的背.其余的时间便是帮同事复印,收传真,跑银行缴税,交费.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可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把每一次工作都当成是锻炼我的机会,认真地去完成每件事.每天很早到单位,沏茶倒水,拖地,擦桌子,我都做得井井有条,因为我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注册的工作其实不难,只是较繁琐较细.没过几天我已经能够流利的回答令总经理在午休间歇对我的快速问答.当然也有回答得模棱两可地方.总经理对我说工作中的问题一定不能马虎大意,绝对不能讲"应该""可能",而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否则模棱两可的答案可能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听了这番话,我很惭愧,想起平时自己在学习时的态度总是马马虎虎,对什么都一知半解,以为只要考试过了85分就对这门科目基本掌握了,其实差得太多了.我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只能打60分而已.

几天下来,我对公司的各方面业务渐渐熟悉了,和同事间也有了了解和沟通.我的认真和好学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总经理开始交给我新的工作,去外勤作报税申请等.虽然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室内的时间长了很多,每天顶着烈日和桑那天穿梭于各各国地税所,可是我依然工作得很开心,毕竟我得到了么多经验:出现问题时如何与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沟通,如何独立完成第一次接触的工作.当然了,这些经验除了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外,更多的是公司了前辈给予我的指导,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更顺利更有信心的完成各种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我在代开增值税发票时,为了7分钱,一上午跑了三趟海淀区国税所.那一次是为一个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尽管以前在税法课上详细的学过增值税,也知道17%和4%,6%的税率差别,可是当我到了国税所领到申请表时,依然晕了.拿着表,看着发票,我一下子连购货方与销售方都分不出来了,销售单位应填写不含税单价也忘了,甚至是税率也搞不清了.当时心里急得要命,心想,填不出来就这样回去问他们的话也太丢脸了.我拿着文件袋一个人在大厅里问来问去,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差把我推来推去的,最后也没问出答案.也许我的问题提得太小儿科了.没办法,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拿着一堆表心平气和起来,反复仔细地看了看这些表,回忆了一下脑海里星星点点的知识点,再与这些表格上要填写的内容联系立起来,终于,又算又写又改把它们填好了. 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当看到工作人员阴转晴的表情和盖在上面的红章时,我的一颗心落地了.

真正的麻烦出现在第二天,我去税务所取开好的增值税发票,交了手续费,领导发票看也没看得放进袋子就回去了.到公司把发票交给主管,主管接过发票当即说,不对,数打错了.我一听就傻了,主管怎么一下就能看出数不对呢,我却一点也没注意到,这个数还是我算出来我填的呢.主管说,原来销售的金额是20790元,它打的是20789.93元,差了7分钱,拿回去让他从开,不然我们无法做帐.是呀,差一分钱也不行.可怎么会查出这7分钱呢,难道是税务局打错了 我怀着好奇又郁闷的心情从回税所,可使税务人员重新录入后竟然说计算计打出来的就是这个数,所以没法改.我当即火了,哪有这个道理呀,计算机也是人设计出来的程序,我回去怎么交待!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在回去求助同事,

篇12

关键词:会计 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依托水运行业优势,于2008年开设了会计专业水运方向。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相比,起步晚、差距大,在教学过程中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毕业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由于2010级学生尚未就业,因此仅对2011届(2008级)和2012届(2009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处行业以物流和航运相关企业为主,占到33%和26%,其他行业如贸易、药品零售、建筑、服装纺织、餐饮旅游等都有零星分布。从企业规模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从岗位来看,出纳占46.8%,其次是会计(未细分具体会计岗位),占18.7%,除此以外,还有统计、库管、行政、销售、客服等。而且,在小企业就业,普遍存在兼任会计岗位和非会计岗位的情况。此外,未在会计岗位就业的学生,除了个别是兴趣原因,都是由于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最好的课程”前三名是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感觉学习难度最大的课程”前三名是税法、审计、中级财务会计;“工作后觉得对会计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课(不一定是学过的)”依次是基础会计、税法、出纳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其中出纳实务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没有开设过的。“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技能”依次是会计核算和报告、银行结算与往来、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与控制、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与分析。

而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会计部门的访谈,发现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账务处理工作比较熟悉,但是出纳岗位的胜任能力不足, 涉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更是适应能力薄弱。可以看出,学生和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对于课程设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2 优化前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分析

2.1 专业核心课程时间集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为3年,以我院为例,学生从第一学期的第2周进校报到,接着进行3周军训,第6-19周上课。在校第1-2学期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专业课每学期只有一门,2008级第2学期才有一门专业核心课,2009级是第1学期和第2学期各有一门专业核心课。这样专业核心课主要集中在3-5学期,第5学期只有1-14周上课,期间还有双选会,第15周开始实习。此时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想要落实理想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心情更为迫切,上课缺勤率高,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样学习专业课的时间都集中在了第3-4学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如果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完整系统地讲授一遍,还要保证学生能懂会用,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2.2 理论课时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偏少 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时在70-80%,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的安排有两种: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有购置的相应的实训教学软件,这两门课的实践课就是软件练习,但是学生能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其他的课程无配套软件可用,实践课时仅用于做习题或是案例分析。而单独开设的整周实训项目只有会计技能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前者是做手工账,后者是会计综合实训软件操作。由于平时学习的大多是理论,要想在短短1周的时间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不现实的,结果只是忙着赶作业填实训报告。这样既不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也模糊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

2.3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交叉重复 例如:①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的基础会计,其内容逐年在增加,有些本来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才会学到的内容,已经在会计基础考证教材中出现,以江苏为例,比如应收账款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原材料的收发以计划成本计价,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的不同核算等等。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部分内容的交叉。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探讨,需要相关任课老师进行协调界定。

2.4 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提升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高素质不能仅仅体现在高技能上,还要注重对会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坚持职业操守的培养。但是目前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课程的很少,我院也没有此类课程,与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要求是很不相称的。同时,我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科目之一,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也需要。

3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依据和主要表现

要准确把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必须准确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来进行。进行岗位定位时,首先要与高职教育层次相适应,不能抬高也不要降低;其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仅是面向初次就业的岗位,还要考虑就业若干年后能达到的预期岗位;对于会计这样成熟的专业,要考虑到依据学校特色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错位竞争。然后对某一财务会计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可以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真正选择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准确细致地定义职业能力提供基础。经分析确定,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定位是核算层岗位,预期岗位是中层管理岗。由于本项目立项是2010年8月,此时2010级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确定,所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从2011级开始实施的,并在2012级进行动态调整,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优化。

3.1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目标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备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审计、国际贸易、海上货物运输的实务与法规知识,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着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能从事会计及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分配和计划进程的变化 ①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基础会计》一起开设在第1学期,改善了专业核心课程过于集中在3-5学期的弊端。而且这两门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授课时就直接选用了考证教材,学生在第1学期学完,第2学期复习巩固后期末就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尽早通过,学生就可以更为有序地安排后续学习,不至于一直被这个任务牵扯精力。2011级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为45.5%,可以看出这种调整是有效果的。②将《中级财务会计》调整为第2-3学期授课,因为该课程内容多,难度相对较大,原先在一学期内学完,看似各个内容都学了,但是掌握情况不理想。③将《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整合为《水运企业成本管理》,并与《水运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协调,划分各自授课的内容界限和重点,避免重复授课。同时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也不再以工业企业为主,而是增加了水运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内容。这两门课和《经济法》一起,都安排在第3-4学期。④《税法》则安排在第4-5学期。这样调整以后,第5学期只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安排一些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比如海上货物运输、现代物流概论、水运法规概论等,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就业行业的主要业务,提高其综合适应能力。⑤同时,在第3-5学期分别安排了两周的实训,既有会计手工技能实训,也有会计电算化实训,通过对预置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多家实习企业,涉及到不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运用。尤其是针对出纳岗位技能的实训,由于有关出纳人员应具备的有关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结算、核算及职业道德等内容分别在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中介绍,通过出纳实务软件的操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

3.3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与之前所用的教学大纲相比,两者的立足点不同,课程标准的立足点是完整的课程本身,在课程标准中,需要明确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选用、教学建议、教学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教学评价等内容,而教学大纲的立足点是教学过程,只要明确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以及课时分配和课堂教学内容即可,研究的范围相对与课程标准要小得多。目前,我院已安排专业教师对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编制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据,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教学资源库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陈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

[3]刘斌,范洪军.论会计专业航运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王信平.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新课程研究,2010年1月(中).

[5]王海波,刘志宏.基于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职教论坛,2008年2月(下).

[6]周文根,何杨勇.论构建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职教论坛,2008年第4期.

篇13

第一天的实习,我有些拘谨。毕竟第一次坐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很忙碌的样子,我只能待在一边,一点也插不上手,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融入进去呢。虽然知道实习生应该主动找工作干,要眼力有活,可是大家似乎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迫切需要学习的实习生看待,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的认为,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束?难道大家都信奉那句教会小的饿死老的那句话?可是一想到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情况似乎都是这样时,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之前在家我在网上曾查了一些资料,我想应该会对我实习有帮助。

过一会总经理拿来两本有关公司注册的书让我学习一下,并对我说公司出于经济原因,一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工商注册,所以每个员工除了会计工作外还要会公司注册。现在是月初,而会计工作大部分集中于月底,所以我现在的任务是先了解注册工作,11个步骤,全部记熟练。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努力去学习工商注册的知识,一有空就整理那厚厚的两本书,回家还查阅以前学过的经济法,上下班的车上也不停的背。其余的时间便是帮同事复印,收传真,跑银行缴税,交费。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可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把每一次工作都当成是锻炼我的机会,认真地去完成每件事。每天很早到单位,沏茶倒水,拖地,擦桌子,我都做得井井有条,因为我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注册的工作其实不难,只是较繁琐较细。没过几天我已经能够流利的回答令总经理在午休间歇对我的快速问答。当然也有回答得模棱两可地方。总经理对我说工作中的问题一定不能马虎大意,绝对不能讲“应该”“可能”,而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否则模棱两可的答案可能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听了这番话,我很惭愧,想起平时自己在学习时的态度总是马马虎虎,对什么都一知半解,以为只要考试过了85分就对这门科目基本掌握了,其实差得太多了。我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只能打60分而已。

几天下来,我对公司的各方面业务渐渐熟悉了,和同事间也有了了解和沟通。我的认真和好学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总经理开始交给我新的工作,去外勤作报税申请等。虽然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室内的时间长了很多,每天顶着烈日和桑那天穿梭于各各国地税所,可是我依然工作得很开心,毕竟我得到了么多经验:出现问题时如何与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沟通,如何独立完成第一次接触的工作。当然了,这些经验除了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外,更多的是公司了前辈给予我的指导,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更顺利更有信心的完成各种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我在代开增值税发票时,为了7分钱,一上午跑了三趟海淀区国税所。那一次是为一个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尽管以前在税法课上详细的学过增值税,也知道17%和4%,6%的税率差别,可是当我到了国税所领到申请表时,依然晕了。拿着表,看着发票,我一下子连购货方与销售方都分不出来了,销售单位应填写不含税单价也忘了,甚至是税率也搞不清了。当时心里急得要命,心想,填不出来就这样回去问他们的话也太丢脸了。我拿着文件袋一个人在大厅里问来问去,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差把我推来推去的,最后也没问出答案。也许我的问题提得太小儿科了。没办法,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来,拿着一堆表心平气和起来,反复仔细地看了看这些表,回忆了一下星星点点的知识点,再与这些表格上要填写的内容联系立起来,终于,又算又写又改才把它们填好了。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当看到工作人员阴转晴的表情和盖在上面的红章时,我的一颗心落地了。

真正的麻烦出现在第二天,我去税务所取开好的增值税发票,交了手续费,领导发票看也没看得放进袋子就回去了。到公司把发票交给主管,主管接过发票当即说,不对,数字打错了。我一听就傻了,主管怎么一下就能看出数不对呢,我却一点也没注意到,这个数还是我算出来我填的呢。主管说,原来销售的金额是20790元,它打的是20789.93元,差了7分钱,拿回去让他从开,不然我们无法做帐。是呀,差一分钱也不行。可怎么会查出这7分钱呢,难道是税务局打错了?我怀着好奇又郁闷的心情从回税所,可使税务人员重新录入后竟然说计算计打出来的就是这个数,所以没法改。我当即火了,哪有这个道理呀,计算机也是人设计出来的程序,我回去怎么交待!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在回去求助同事。

篇14

【关键词】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调研报告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该专业已在全国将近150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们分别从兄弟院校、本校学生、连锁企业三个不同角度对该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如下:

1.相关院校方面

笔者对20所开设连锁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教材选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调查显示95%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课程,但其课程名称有所不同,教学内容相差不大,教学模块基本围绕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法的理论,接下来讲会计凭证、会计账户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等内容。在讲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时,70%的院校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进行讲解的,没有结合连锁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教授的对象是连锁专业而非会计专业学生,在授课时应侧重会计信息的使用而非会计核算,即使在对会计核算进行讲解时,应该以连锁企业而非工业企业为背景。

1.2课时的安排

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为了解其他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情况,借鉴其实践教学的经验,我们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课程课时安排在60-72课时之间。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30%-50%。实习实训课程10%的学校以学生练习的方式代替了实习实训,40%的学校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账套模拟,35%的学校采用了电算化模拟的实训方式,部分学校在进行软件模拟的同时也进行了专业技能大赛和企业参观的实训方式,但校企合作的实训方式在多数院校利用率较低,实训环境不够完善。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注重了实践环节的模拟,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待建立和完善。当问到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是80%的老师认为能使学生对专业核心技能有所了解,但不能熟练掌握,20%的老师认为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实践性教学方式中,我们应加强模拟训练和企业的顶岗实践,充实我们的实训内容。

1.3教材的选用

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和抓手是教材。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主要窗口。教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教学质量。75%的学校所用的教材多为《基础会计》教材,是以工业企业为背景,与连锁企业不相符,在教学过程中不便于根据连锁专业的特点展开教学。25%的学校选用了与连锁企业相关的会计教材如《连锁企业会计核算》、《连锁企业会计实务》等,但这些教材缺乏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讲解。

2.用人单位方面的调研

笔者对10家校企合作的连锁企业进行了调研。类型主要包括直营连锁、加盟连锁,所涉及的而服务类别主要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电器连锁店。主要从连锁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必要性和财务知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及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等方面进行调研。

2.1开设连锁企业会计课程的必要性

被调查的企业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该专业中开设连锁企业会计课程。这与我们培养能胜任在连锁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企业、连锁酒店等连锁企业加盟与调度管理,连锁店的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管理、门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2.2财务知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企业认为收银员、采购和店长是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的。作为收银员熟悉收银业务运作,熟练各种收银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基本财务知识、 具有识别假钞和鉴别支票真伪的能力。采购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知识,了解供应商定价方法及如何从中寻找到降价的空间,了解付款期及交货期对采购价格的影响。店长应具备财务基础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80%的企业认为岗位与员工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是有一定关系的。

2.3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70%的企业认为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别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不应该侧重于会计核算。而应注重学生对原始凭证如发票等的填制的练习。学生实习多是从收银岗位开始,从目前学生实习的情况来看,学习对从事该岗位有种恐惧感。这就要求认可老师在授课时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添加如假币识别、点钞技术、POS机的使用等与连锁专业关系的密切教学内容。

3.连锁专业学生方面的调研

笔者对09、10、11级连锁专业的100名学生就对开设该课程的认同度,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3.1课程的认同度

在“你认为是都必要开设《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这一题时,7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18%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在问及“对该课程是否有学习兴趣时”20%的同学选择了“很有兴趣”并打算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想从事会计工作,46%的同学选择了“比较感兴趣”,24%的同学选择了“一般”,10%的同学选择了“无兴趣”。通过调研说明大多数同学对该课程的开设还是非常认同的。

3.2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多数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在60课时,这与我们实际的课时安排是相符的。在“你认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时,14%的同学选择了“无法满足”,50%同学选择了“满足基本要求”,36%同学选择“完全满足”。部分学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而实践环节缺乏,即使有,也是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实践。这与我们的注重会计信息运用的培养目标是有偏差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上,46%的同学是想学习知识为以后就业打基础,54%的同学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而学习。多数同学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只是在考试前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进行考前突击,还有少部分同学出现过旷课现象。说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注意力吸引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3教学效果

多数同学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熟悉会计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基础的会计知识,能填制简单的会计凭证,能看懂简单的财务报表,并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对教学效果比较满意。也有少部分同学反映课程比较忙,对于借贷记账法难以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也不熟悉。认为该课程有难度。

总之,经过本次调查从相关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了解了课程设置的情况,也发现了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系列问题,这对于我们在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上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