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宏观经济事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正文:
经济新闻从其发展前景来看是很有前途和潜力的,它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出现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社会性经济问题时,增加理性的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但是作为经济新闻,它应服务于大众,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它。"以人为本"的报道与创作,无不要求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学会打造经济新闻的立体化模式。
一、 开拓角度,宏观取材
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四个领域,然而,经济新闻在报道具体经济工作时,往往容易就生产谈生产,与其他三个领域很少联系。因此说到经济新闻,有人就会把它与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联系起来,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字效果"的计划报表式的报道,象八股文一样枯燥无味。经济新闻要进一步开拓新角度,不断扩大报道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已经把整个社会的经济行机制和领域联成一体,因此,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确立宏观经济意识。确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头脑,敢于并善于抓住经济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角度,才能使经济新闻报道有重大突破,取得更佳宣传与传播效果。
二、 理性分析,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所谓新闻的分析性,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种报道形式。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1. 理性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通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必须有第二个层面,即在解读中,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形成共鸣和合力,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远离无聊的炒作,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三、 以人为本,贴近读者
人是社会的主体。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新闻,多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人的欲望与需要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经济新闻同样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树立人为本的思想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经济新闻也有其竞争性,还有把握住人的心理,才能赢取更多的读者。这就要求每个经济新闻工作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报道吸引更多的读者。经济报道应以人为中心,把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求充分地表达出来,抓住经济主体人的一切活动,把写人与写企业发展、经济演变共同融于新闻中,让读者在读经济新闻的过程中感觉是在与人对话。
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匠心独运
经济报道应以明晰、生动、准确、迅速见长。既要避免因报道蜻蜓点水、掠影而言之无物,又要避免因报道枯燥冗长,严辞艰深而拒人千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群众,将经济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经济新闻采写中,处理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时,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业务于新闻性。有些记者把大量经济学术语堆砌在报道中,以为这就是以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结果适得其反。专业术语的业务性很强,许多外行人对它十分陌生,如果我们在写新闻时注意用通俗的描写,就会使读者顺利地接受我们地宣传。运用好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专业术语是经济报道贴近读者的重要手段。
作为经济新闻就用精确的数字和人物生动的语言表达经济主体。着力刻经济主体的内心世界,报道内容充满生活气息,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取得视觉效果,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应,进而有所悟、有所知,以引起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兴趣。
3.以经济新闻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作为经济新闻,要想充分展现其真实性和服务性的一面,把最前沿的东西写出来,必须带领读者"回归新闻现场"。这个现场,是企业的生产现场、职工的生活现场、企业家的调研现场,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应,进而吸引读者。
关键词:宏观经济;宏观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23-04
过去半年多来,由于我国政府应对全球危机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实,所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性变化。最近,高盛公司、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一些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高盛公司将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从6%上调到了8.3%,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甚至将达到10.9%。但是,2009年前4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虽然已经触底,但整体回升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仍在低位运行。在国际经济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尚难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锯齿型的发展。因此,有关宏观政策应作进一步调整。
一、经济运行的走势:V型还是锯齿型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和蔓延,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实现率先复苏充满了期待。关于中国经济运行的走势,人们在经历了L型、W型、V型等争论以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倾向认为可能是V型。理由是,从2008年11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应对外部金融危机的措施得力,成效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2009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1-4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比2008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6.5和8.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7.5%。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1-4月为5.5%;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回升,已由2008年11月的38%上升到4月份的53.5%;用电量和发电量降幅减少,4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减少3.5%,而1-2月用电量下降的幅度是4.4%。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强,产业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四是金融运行情况良好,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但是,能否就此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V型轨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从2009年前4个月的情况看,经济基本面虽然似乎“触底”,但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使得“反弹”动力不足,未来经济运行还难以乐观。
一是通货紧缩压力与流动性充裕并存。2009年2月份以来,CPI连续出现负增长,PPI负值还在继续加深,标志着中国全面通缩的压力还在加大。与此同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十分宽裕,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其中3月份M2同比增长高达21.3%。二是银行信贷超常扩张与企业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前4个月,中国银行业信贷投放达到了5.17万亿元,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投放量,也超额完成了2009年年初制定的5万亿的目标。但是,当前企业的投资欲望并不强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严重不足,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相当一部分在银行体系内空转,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政府投资加大与财政收入下滑并存。一方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财政支出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不断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持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我国财政支出同比大增34.8%,而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财政收支矛盾开始显现。四是资产市场企稳与实体经济依旧低迷并存。尽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但实体经济仍然困难,库存压力很大,经营效益仍在下滑。比如,2009年4月我国发电量增速仍然维持负增长状态,并且降幅比3月份还大,这说明工业生产恢复并没有先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再如,工业产成品存货绝对规模仍高达1.98万亿元,对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再比如,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闲置的产能不仅包括需要淘汰的落后、低端产能,更包括为出口服务的先进、高端产能。由此可见,未来国内企业自主投资依然低迷。五是内需扩大面临较大压力。从经济内在规律和中国历次经济周期变化看,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存在大约一年的滞后关系。同时,工业增速放缓和消费回落的滞后期大约为4-6个月。若这些规律继续有效,那么对2009年的消费增长将构成较大压力,消费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概率很大。六是外需持续疲弱,贸易顺差明显下滑。目前,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将是制约中国经济反弹的最大因素。
上述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未得到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其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出口需求,有赖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复苏,这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其二,内需的真正启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诸多深层次问题的逐步解决。其三,投资增长以及投资效率进入良性循环,还需要社会信心的全面恢复,需要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大举进入,显然这也需要时间。其四,中国经济经过了长达6年的高速增长后,积累了不少结构性矛盾,需要利用市场出清机制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产能调整和总需求结构调整,需要经历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市场出清过程,期间必然会出现利润下降、亏损面增加,以及企业的关闭、破产、并购与重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是否有效启动;二是中小企业是否摆脱了生存和发展困境;三是潜在消费是否转变为现实消费;四是经济是否向好发展。从目前的情况观察,这四个方面目前还不太明显。由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在本次危机中可能不是V型轨迹,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W型,在很大程度上将可能经历一种波浪式的“锯齿”型发展轨迹。当然,我们期望能够通过适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振荡的波峰与波谷不要太大,并尽可能缩短整个振荡周期。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与重点
在应对这场全球经济衰退中,我们看到了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和启动了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隐藏着若干风险。其一,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能够拿出来的钱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需要靠银行贷款。在中央4万亿和地方政府20万亿的投资大单中,政府能够提供的只是给予企业的少量投资补贴,绝大多数依赖企业投资。而企业的投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笔者担心,近期这种投资和贷款的“突飞猛进”有可能使既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受到影响。
其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不能阻止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属于短期政策,它只能在短期内通过增加总需求,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但不能从根本上使经济从低谷走向复苏。这一点,日本1990年代的教训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经济很容易出现“二次衰退”。因为,在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作用下,因市场压力减轻,政府部门和企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将减弱,它们更多的选择是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调整结构。这样,一旦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递减,经济就会陷入“二次衰退”。
因此,我们应该在财政政策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投向,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民生和消费性质。消费比重过低、对外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过高,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扶持经济转型中的特殊作用。为此,财政开支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财政开支应该是民生型、福利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二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消费型而不是生产型的;三是财政开支的方向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基于以上原则,笔者建议:一是要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二是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财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由不同级次的政府分工合作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外部性很强,可以由中央政府提供;农村的水利灌溉系统、农田改造、农村道路(省级公路、县级公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准公共产品可以由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混合供给。
其次,应提升公共财政赤字比率,扩大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空间。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公共财政应该从传统的“综合平衡”理念,转变为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新思维,从以扩大财政收入维系财政收支平衡为目标,转到以全面支持国民经济长期建康、快速发展为核心。日本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辜朝明认为,为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在企业恢复借贷之前不应过多考虑财政赤字的问题。过分担忧财政赤字,反而会使复苏的过程充满反复。国内学者李稻葵也认为,当前实行赤字财政必要而且合理。
第三,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地方债券发行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目前地方债由财政部,也由财政部代为办理偿还手续。而且,只有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具备通过中央地方债券的资格,地级市、县级市都禁止发行地方债券。笔者认为,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未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权可以转移给省级地方政府。当然,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三、宽松的货币政策:绩效与代价
目前经济好转的迹象使得近期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必要性降低,但决策部门考虑到经济反弹的基础尚未稳固,立即出台针对信贷扩张力度较大的调控措施也不可能。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延续。
理论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短期政策。而且,对于当前的衰退,其政策效应不如财政政策。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如果货币政策运用不当,那么,将加大未来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延长结构调整时间。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应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1)货币当局应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20%之内,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2)要围绕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在信贷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3)加强窗口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4)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需求政策的调整: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并举
反思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除了微观层面的银行家贪婪、监管者行为失当、中介机构欺诈等原因外,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和新兴经济体的顺差,以及美国与其它经济体消费、投资的不平衡)是重要的原因。因此,中国和严重的出口导向型亚洲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降低对外国需求的依赖。
从中国应对危机的策略选择方面看,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思路。这些政策的积极效应目前开始有所显现,未来可能进一步显著。
从近期的情况看,消费保持了良好态势。2009年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内需的扩大,我们不应过于乐观。因为,中国人储蓄倾向浓郁的传统文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尤其是,由于缺少一个社会福利网,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短期内也难以提高。因此,在一个可预见的时间内,笔者对内需的扩大持谨慎态度。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外需的增长。那么,外需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引擎?
最新出口数据表明,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疲弱的外需仍是制约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最大因素。2009年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6%,降幅比上月加深5.5个百分点。但据海关总署分析,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这是继上月后单月出口再次环比增长。尽管出口连续出现环比增长,并不意味着外需萎缩的情况出现逆转。值得关注的是: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额一半以上。4月份,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下降27.4%,这意味着未来3-6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形势仍不乐观。而机电产品又占出口的六成。4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2.2%,降幅比上月加深3.4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看,上半年出口同比降幅会在20%左右。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增加了中国稳定外需的困难。流感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也有可能对外贸造成不利影响。从最近各国公布的数据看,欧美经济难言好转。2009年5月4日,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27国和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将萎缩4%。同时,把2009年欧盟经济和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分别由1月份的增长0.5%和0.4%统一下调至萎缩0.1%。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其经济增长预期的进一步下调使得中国对欧盟出口更不容乐观。最近,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如2009年4月份制造业指数升至40.1,高于3月份的36.3;金融领域的数据有所缓和,固定收益率曲线变得陡峭化,高收益证券交投有所回暖;整体建筑支出在3月份也出现了0.3%的增长。然而,美国经济增长目前依然没能摆脱美联储“直升机撒钱”效应的催化。欧美这两个中国最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衰退的持续,不可避免给中国出口增长带来沉重的包袱。因此,外需的调整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不仅仅是几个月,沿海省份尤其如此。外部需求的持续萎缩,日益加剧了中国外向型产业的困难。这些企业持续经营困难,不仅影响上下游企业生产与投资,而且由此造成就业人数减少、居民收入下降,进而对未来消费增长产生制约。因此,在需求政策上,短期内我们必须兼顾内需扩大与外需增长。从长期看,必须将内需培养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笔者建议: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从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数据显示,从1998-2007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7.5%上升到24.2%,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68.1%下降至57%。在外需不旺,需要大力启动内需的现实下,政府必须让利于民。如何让利于民?一个重要选择是收入分配机制向居民倾斜,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基于刺激消费这一目的,收入分配首先应该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低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分配给穷人比分配给富人更能刺激消费,也更能增加一个国家的整体福利。
二是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提高抗御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在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的情况下,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近一段时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预计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地化解中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1)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不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重点支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最终实现出口产品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保证我国出口产品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要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予以一定支持,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渡过难关。(3)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长期的资源供给保障。
五、产业政策的重塑: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从学校直接走上讲台,其优点是经济理论扎实,但也存在若干弊端,比如:教学中偏重理论,案例较少;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经济学前沿问题关注较少等。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推导感到头疼。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
独立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母校,其余的来自于学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其授课的共同特点是以讲授经济理论为主,并且在经济理论的讲授中又以数学模型的假设、推导及经济图形的解释为主,较少介绍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少,没有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这门课没有用,更不会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二)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
独立学院自身缺乏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迫于经济压力,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自己的见解较少,讲授内容空洞。另外,“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宏观经济政策比较“高、大、上”,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形式,故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数学推导,大量的经济图形需要数学解释(例如“最大值、最小值、边际量、最优组合”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反应慢,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要点
宏观经济理论来源于现实生活。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GDP、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变动等等宏观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决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因此,如果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那么,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只要设计恰当,准备充分,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诞生的,并且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生源,学生毕业后也主要是服务于本省。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在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时,笔者就让学生统计并比较兰州市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当中GDP的地位、甘肃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的地位、人均GDP如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率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序等等。分析本省本地区GDP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比重,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
(二)与经济热点、时事相结合
经济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每年的经济热点都不同。“宏观经济学”教学要结合经济热点和时事来介绍经济理论,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例如,2011年中期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在讲授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2010—2013年的CPI指数,衡量一下2011年中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提的对策与当时经济学家所提的对策进行比较,并让他们互相点评。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对经济进行“点穴式”微调,因此,对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内外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式,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操作方案就非常必要了。所以,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并筛选想要的资料、如何在可行的范围进行调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例如,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一章的实践环节时,笔者给学生的题目是: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同时,我们对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指导方案:第一部分概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主要描述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第二部分描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侧重阐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具体是什么;第三部分分析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际效果,例如“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至今五年多了,该计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弊端”等等。这个题目较大,学生可以选择十项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具体分析。应该注意的是,给出指导方案是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按照这个步骤分析问题。如果仅仅给学生一个实践题目,没有指导方案,没有实践步骤,学生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结果就是实践方法各种各样,抓不住实践内容的重点,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课外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以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形式包括课题研究、创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专题讨论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对经济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每章的内容,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关经济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分),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出1-2周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资料或者进行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或列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接着,在本章讲授结束后抽出1-2个课时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并制作PPT,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同时,可以设置两名评论员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为了防止某些组员“搭便车”,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所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各个小组在实践环节中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专题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陈述。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过的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时间、把握节奏,力争使整个活动紧张而充实。除了专题讨论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理解。比如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美国篇,让学生贴切感受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一方面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农场主把牛奶白白的倒进河里等经济现象,使学生更直接的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理解什么是生产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并感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的魔力,以及国家如何干预经济等。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各个学校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消极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研究,既发散了思维,又扩展了知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泼生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更深的问题时,会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题讨论时,分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理解未必相同,每个人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各异,一个小组6-8位同学,在讨论问题时必然会有争论,说服其他同学同意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锻炼自我能力的过程。同时,研究问题时要进行分工,每个同学都要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最终成果也一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体系完善,理论抽象。宏观经济学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在经过归纳总结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2.流派众多,内容庞杂。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学者通过抽象分析,选择有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经济问题。由于对经济问题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西方学者对问题中的决定因素选择不一样,导致研究的假设存在差异,经过逻辑推理、计量检验的结论、相应的政策自然不同。因此,各学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分歧与争论。
3.学科关联性强。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量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力量,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市场;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决定分析即经济周期论和经济增长论。因此,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材料
经济学院主要采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该教材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内容简单,框架清晰,涉及的数学工具相对较少,适合作为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列出课后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读物。
(二)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为54学时,因此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
1.重视启发式教学。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过于注重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并降低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素材,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所讲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讨论的机会,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重视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正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选择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同时要使用本土化的热点案例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其次,要求教师自身应当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收集新的经济资料,而且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三,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的相关材料,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思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3.重视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组内同学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观点;下一步即在课堂上,各组成员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形成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讨论式教学适用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讨论式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宏观经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时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会、经济论坛等各种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参赛的同学可以以同专业或跨专业的形式组成团队。在初赛阶段进行自选案例分析报告的评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最终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评委老师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审核后给出分数,依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晋级复赛的小组。进入复赛的团队需要制作一份自选案例分析报告演示文稿(PPT)进行现场展示,展示之后将进行评委老师提问及选手答辩环节。决赛则由团队风采展示、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展示、选手答辩三部分组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风采,协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经济学院每学期都举办一期“经济沙龙”,通过自由辩论、自由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关注经济问题,提高运用经济理论及方法的能力,也成为本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
5.重视研究式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赋予教师“教”的创新性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例如,在设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应该通过课前调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表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知经济增长的内涵、特征变现,系统掌握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建立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确立研究专题,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研讨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并且给予修改和评价。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应该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为参照的综合考核方式。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在命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分布题量,把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以防止学生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的方式取得高分,无法达到检验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还应该加大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比例,通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课后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考核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或期中成绩,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定成绩的依据。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现调控;市场价格;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宏观调控,许多人认为那是国家考虑的问题,与己无关。实际上,它距离百姓生活又是如此之近,或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宏观调控是为防止市场经济自发过度波动的缺陷,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调控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通过对货币、财政、外汇等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实现经济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它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一般是按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和经常的竞争压力,协调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对保证经济总体平衡,防止经济剧烈波动,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维护公平竞争,防止贫富分化;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或者勉为其难,或者无能为力。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陷,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尤为必要,纠正市场缺陷造成的种种损失和偏离,就成为政府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的直接理由。
第二,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要求统一的宏观经济调控。生产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过程。生产社会化的推进,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联结起来,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成为一个有机体。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生产若处于无政府状态,单靠各经济单位自发行为,就难以达到稳定、协调、持续地发展。所以,生产社会化要求,社会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
第三,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要求。我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成熟、不完善,受市场机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热或偏冷趋势,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加以调整,从而使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均衡,处理好速度、比例、效益三者的关系。
二、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
现时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如何继续以稳妥措施巩固宏观经济调整成果,使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平滑转入正常时期的宏观经济调节;二是如何促进消费合理增长,缓解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避免非理性的投资反弹;三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宏观调控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体制和资源瓶颈问题,通过简单填平补齐方式解决容易留下弊端,应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解决。
今后一段时期,建议宏观管理部门提高调控的前瞻性,发挥三大作用:一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既要看到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避免反弹加重调控,又要及早发现新的倾向性苗头和问题,及时调控,创造正常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二是改善调控机制,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掌握好出台的力度时机和节奏。宏观调控尚需努力,不能放松,当然宏观调控也需改善,不能僵化;三是抓住改革投资融资体制的根本,继续重点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粗放经营问题,同时要尽快出台投资调整目录和支持国内民营经济投资的政策措施,实现有限制、有扶持、区别对待,培育经济的自主增长力量。
三、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
第一,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含地方政府),那么加强宏观调控前提之一就是政府行为的理性化。现在,宏观经济调控之所以存在各种障碍,各级地方政府行为的非理性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诸如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市场,造成竞争的不公正、不充分。鉴于此,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就成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有效性依赖于健全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如果没有完善和健全的微观机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再完善、再健全也就没有了对应的着力点。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将政企分开,将企业塑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它才可能对各种市场信号有敏锐的反应,宏观调控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宏观调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功能的正常释放,要求计划、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配套,协调地运行。由于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推进,必将制约和影响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程度,也从某种程度上加速和延缓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进程。所以,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必须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背景之上进行。
总之,宏观经济调控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宏观调控必须在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之上才能进行。宏观调控从某种意义上的对市场和市场机制的管理,但管理绝非是代替,宏观调控不可能也绝不能代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它只是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基础之上的二次作用。
(作者单位:1.大连市旅顺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2.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师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李书琴,刘卓良.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索,1995.2.
关键词:绿色建筑 宏观经济 城市规划 国民经济
一、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是“四节两环保”的建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是最重要的应对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2006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发展绿色建筑,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抓手。
二、绿色建筑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都不应停留在个体建筑上,建筑师应该着眼大局,将其放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进行思考;绿色建筑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比如污水处理、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不仅仅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还需要建筑师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相互配合,共同解决。
从设计目标上看,绿色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强调集约资源、减少污染。设计师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应该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建筑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公众需要,按照当地的气候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
三、绿色建筑与国民经济
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推行绿色建筑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微观动力。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曾表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是建立在国家觉悟基础上的、市场驱动的和旨在加速推进绿色建筑开发和实施的绿色评价体系。目前来看,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政府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承担起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替代推动功能,促进和培育各种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动员建材供应商、制造商、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设计事务所和物业公司等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并从法律上支持和保护各主体的利益,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降低经济成本,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将绿色建筑全面铺开。
1、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
2、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指导各级部门编制绿色建筑标准规范、施工图集、工法等。
3、出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的绿色建筑政策。以政府投资的建筑为突破口,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益性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建筑,规定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部分有积极性、有工作基础的地方试点,强制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开发的城市新区新建建筑必须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将发展绿色建筑纳入各级政府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出台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资金扶持鼓励绿色生态小城镇与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4、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示范激励。一是单体绿色建筑的示范激励,组织实施“低能耗建筑与绿色建筑”、“农村农房节能改造”等;二是城区或小城镇的区域性示范激励,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等;三是单项技术的应用示范激励,如“太阳能屋顶计划”、“新型节能材料与结构体系应用”等。
5、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建立绿色建筑理念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教育培训基地,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绿色建筑与全球能源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营造舒适与健康的环境。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完善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坚持越小越好,将建设运行的资源和不利因素降到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为所有人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在节能减排上效果显著的低碳型绿色建筑将成为破解资源瓶颈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 SG B C )估计,与常规建筑相比,典型的绿色建筑耗电要减少32%,总能耗减少36%。因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建设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但中国绿色建筑的步伐却姗姗来迟,2006年6月1日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8年8月正式公布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志”。绿色建筑被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但是,从国际趋势和中国的现实需求来看,以碳来定量是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仅强调节能往往导致建筑以高强度的碳排放为代价,全面评估后的综合效益往往得不偿失。随着碳强度控制时代开启,“碳标准”的诞生,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会以低能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为衡量标准,低碳型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环保的特征符合低碳社会的标准,推行低碳型绿色建筑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多个国家的政府纷纷将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危机和寻求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并不惜从经济刺激方案中拿出大笔资金投入新能源以及相关的绿色经济领域。在经济亟需重建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绿色建筑产业变革作为美国经济复兴的重心之一,明确希望其成为再造美国的产业之一。2009年1月25日,美国白宫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强调,近年内要对200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
另外,对现有建筑实行低碳绿色改造将是我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扩大内需的一条优选路径。我国现有近200亿平方米的城镇房屋,其中约有40亿平方米属于危房、旧房,在未来10年、20年之内部分建筑寿命将到期,部分建筑质量必须要改进。
五、结语
总之,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完善各种财政税收刺激政策已刻不容缓。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激励政策,建立市场机制和财政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投资者、消费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采取经济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绿色建筑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转变城镇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绿色建筑产业经济发展的激励策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绿色建筑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熊明.建筑美学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144-02
[作者簡介]樊文静(1982-)女,汉族,河南西华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和服务经济。
[基金项目]2015年杭州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2016RCZX38)。
一、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教学,努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各类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成为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之一,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行双语教学是学好课程本身的需要。宏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其原理和架构均起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翻译成中文的教材与原文的意思表达会有出入,这会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双语教学有助于弥补中文教材翻译不到位的欠缺。
第二,实行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材以曼昆(GregoryMankiw)等国外教授的英文原版教材为重要参考,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学习素材。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逐步提升用英语阅读原版书籍的能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熟悉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提高其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第三,实行双语教学是跟踪宏观经济学发展动态的需要。由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市场制度相对成熟和完善,许多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现都起源于西方。为及时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动态,掌握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必须具备查阅外文资料、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则是获取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现状
杭州师范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在首届招生时就开始推行包括宏观、微观经济学在内的大部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并不断扩大双语教学专业课的比重。宏观经济学是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从2014年开始,已经有三届约220个学生完成该双语课程的学习。从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现状来看,进展较为顺利,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由于宏观经济学属于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相对浅显,GDP、CPI、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涉猎的内容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基本的专业常识后,大都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英文教材+英文PPT+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学习模式。
第二,国内外教材问题分析模式的差异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困扰。国外经济学基础教材一般行文流畅、理论较为简单,语言较为朴实和风趣,通过引用大量案例和报刊文摘来说明道理,与国内教材层次感较强的行文有很大不同,但从课堂提问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较为透彻,并没有因为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学习储备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后续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大有裨益。例如,在2013级的金融衍生工具设计与定价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选择了中文教材,学生普遍认为,如果用英文教材会更好,说明前期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英文教材。
三、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效果还有待提高。金融工程专业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科知识储备已经足以支撑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但由于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在大一上学期没有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在学习英文原版教材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个别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Cummins(1984)提出的阈值理论认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水平,才能够扭转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时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劣势。当学生的语言水平达到了学习专业知识需要的阈值水平时,才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促使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同时提高。可见,提前了解学生初试英语水平的差异,在授课时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有待提高。学生习惯于老师用中文讲授专业知识,加之大多数专业教师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英文教材+英文PPT+中文授课为主”。本专业双语教师由优秀的外语教师组成,大多数双语教师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科研能力很强,但没有受过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听说能力偏弱,这导致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流畅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也很难同学生用英语进行互动,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三,课堂内容不够丰富,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双语教学需要专业教师在备课方面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再准备更为丰富的、与时俱进的案例和资料,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以课本内容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由于双语教学难度大于用本土语言授课,专业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往往会选择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少于本土语言授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四、提升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第一,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解决部分学生因英语基础差带来的不自信、厌学等问题。目前,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双语学习难度大,潜意识的不自信往往会造成后续的不认真、不参与等消极行为。在初次教学中,强调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全球化人才和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剖析,与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回答问题时保持足够的耐心,通过顺利进行双语学习同学经验分享,提高学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双语教师团队建设,提升双语教师授课水平。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师主要由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组成,但这些教师都没有受过双语教学的专业训练,缺少海外留学经历,这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若要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包括挑选外语水平较高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双语教师队伍,进行强化训练,有计划地每年派出部分教师到国外大学进行访学,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专业教师的资源共享,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第三,通過多种途径丰富课堂内容,改进和优化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双语教师应尽量克服英文授课带来的压力,避免完全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丰富课堂内容,并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提高学生对双语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双语学习的不自信和恐惧,通过外部推动和自我激励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晨昱, 奥喜平.影响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7):60-62.
[2]彭向升,张惠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探讨[J].对外经贸,2017(2):135-136.
[3]苏华山,苏晶. 博弈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7(6):204-206.
[4]谈多娇.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10):91-94.
【关键词】宏观卫生经济学;理论;实践;研究
所谓的宏观卫生经济学,其实就是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层次之上,对卫生经济政策、卫生经济制度、宏观环境给卫生服务物品社会生产效率与社会分配公平影响展开的研究,和给人民健康平等影响的科学。
1理论支撑体系
形成一门学科,那就必然会依靠其他的学科为基础而逐渐发展形成。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分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研究、卫生事业管理学、系统论等。[1]在系统论的指导之下,必须要借鉴其思想,这也是更好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对于卫生经济制度的研究,需要同时研究外部环境与卫生经济制度的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对卫生经济制度的作用。总而言之,要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那就要形成一个系统,对这个系统进行认真的分析,从外部环境和整体上了解其内在关系,同时还要把握好系统和学科之间的作用关系。[2]
2卫生服务产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及运行规则
研究宏观卫生经济学,基础是制度经济学,这就需要对卫生服务产品的生产与分配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也是从宏观上制定卫生经济政策的基础条件之一。社会的结构和供给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要从供给和需求的联系方面进行研究。[3]
2.1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研究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结构,可以理解成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进行的交易,依据这个交易来作为中心,更好的完成这个交易的各个环节中的工作。
针对医疗服务物品,工作的核心在患者和医生,医生就是供给链,与之相对的二就是患者是需求链。[4]联系供给方面与需求方面的正是医疗保障机构,合作医疗保障机构和医疗保障机构正是医疗保障机构中的一部分。政府需要联系的对象正是这两个链条,也就是供应链与需求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关键就是联系医生和患者。
2.1.1供应链条对于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的供应链条,当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就算开始交易,直到患者离开医疗机构为止算作终止交易。[5]一般情况下,这条供应链不是一条直线,通常是由多个线条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此时针对它的研究,将供给链条作为基本的做成单位,在根据具体的环节展开详细的研究。在这个供给链上,需要研究的是出于上个供给程序的医生和处于下个供给程序的医生,还有医院与医生,医生和医院内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医生和医院外的生产要素提供者。
2.1.2需求链条在需求链条上,有两个较为主要的环节,其中一个是“患者与医疗保证机构中的监管者”,另外一个是“患者和医疗保障机构”。[6]这中间的法人是医疗保障机构,自然人是医疗保障机构中的监管者,他们都和患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索取的利益并不一致。[7]
2.1.3供给链和需求链的联系供给链和需求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医疗保障机构中的医生和监管者”,“医疗保障机构和医生”,“医疗保障机构和医院”,“患者和医生”等环节进行适当的考察。
2.1.4政府与政府官员在以上的论述中,对于医疗服务物品供给链、需求链、供给链和需求链之间的联系等环节做了具体的分析。从表面上分析,应该已经结束了医疗服务物品生产与分配环节的考察。不过,对于宏观卫生经济政策的分析依旧不够。该环节主要是依托社会存在的,因此会给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扮演的角色既是执行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针对于在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影响。这种行为属于组织行为,对于官员的要求是必须履行。政府是一个公共组织,官员就是自然人。但是政府与官员的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一致的。其间存在着失效的问题,可能存在有谋取私利的可能。[8]所以,必须要将政府官员行为与政府行为加以区别,对于他们和供给链与需求链上的参与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仔细的分析。
2.2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针对该结构,相比而言,它和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生产与分配的结构就要简单很多。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条件下的为集体物品,主要是政府进行统一的分配,并且是由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生产者、政府和居民共同组成的。[9]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环节中的组成展开具体的研究。
3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和分配的运行规则
任何结构的运行都是有一定规则的,对于物品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也是如此。[10]对于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与分配,在结构的研究基础之上,要根据制度和市场这两个主要分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卫生服务物品生产分配的运行规则,以及在该结构之中的分配链条上的各个参与者在内,都是该结构运行过程中的主体,针对在该结构下的运行方式,必须要与现在的运行方式进行比较,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实际状况对我国适合的发展结构运行方式进行选择,不仅如此,在该结构运行的时候,要求各个参与者遵守共同的规则。[11]
医疗服务产品在生产和分配的链条上,需要各个参与者作为经济的主体。当然在现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应该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优势,采用两种方式中的优势,当然也不能完全的照搬市场经济或者是计划经济的模式,一定要加以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医疗单位与社会的互惠互利以及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既然形成了基本的模式,那就要针对该模式形成一套标准的行为规范,严格的遵守这个规范才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形成这个规则的过程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首先要将医院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要使患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还要取消医疗服务物品交易的限额,政府要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位置,积极的促进与维护交易的自由性与平等性,做好社会合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为全体的居民提供一个好的医疗服务物品购买能力,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公正中立的要求,对于各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需要遵守对应的行为规则,政府要在规范中要求自己和各个参与者,实现自身的职能作用。[12]
4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制度
我国的政府并没有明确的宣示出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不过,我国实际上有着层面上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针对于我国的这些层面上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其实是散在了很多相关的条例、文件与法规中的。
社会合作区域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疗保障适度,另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物品的生产与分配。医疗保障制度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有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自费医疗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政策是计划经济制度,不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制度也是由国情所致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5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展望
宏观经济学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才行,因此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前景也是令人乐观的。
宏观卫生经济学需要建立一个微观基础。对于我国宏观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是其对全社会卫生服务物品生产总值的影响,以及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还有对分配公平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早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根据其环境的变化,以及卫生服务物品生产的总产值、生产效率、分配公平制度等之间的因果关系,依靠以上提到的分配结构作为基础,政府作为该结构中的桥梁,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旧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13]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加以分析国外其他国家在宏观卫生经济学方面投入的研究,结合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我国宏观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投入的仍然不够,但是在某些领域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取得重大成果之一,综合以上的观点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未来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发展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6总结
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学仍然是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对于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主干和次干分支等,已经提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领域。对于宏观卫生经济学体系的建设,最基层的应该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理论支撑体系,然后分别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卫生经济学的主干分支、宏观卫生经济学的次干分支。[14]展望我国未来的宏观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可以相信,在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与积极探索,宏观卫生经济学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也会给我国的宏观卫生经济学体系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其发展的前景也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程晓明,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陈姗姗.浅谈卫生经济学与医疗改革[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01).
[3]管兰芳.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解读新医改方案[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02).
[4]张红.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2010,(24).
[5]杜乐勋.宏观经济与卫生发展之间的良性和恶性循环――20年卫生政策研究和实践的回顾[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6):12-16.
[6]谢长勇,张鹭鹭,田伟,等.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焦点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1):4-7.
[7]于景艳,李树森,于淼,等.卫生经济学视阈中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9):70-72.
[8]谢长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
[9]向永辉,陈伟民.对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度思考――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宏观视角[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3):150-152.
[10]吴天.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卫生经济政策导向[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3):1-4.
[11]卢祖询.罗五金.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2]梁万年,郝模.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关键词:宏观调控手段;经济管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一、经济管理中常见宏观调控手段
(一)经济调控手段
该手段指的是在经济市场背景下,国家实施管理经济的行为和活动,这一措施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最终有效提升调控和管理国家整体经济的能力[1]。在对这一手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工资、税收和信贷等资金的直接调控,最终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通常情况下,国家在对这一手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物价和薪资水平,从而科学调节我国经济发展某一阶段的经济水平,严禁国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波动过大,从而在稳定的环境下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行政调控手段
国家强制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行政调控。在将行政调解应用于经济管理中时,由国家行政机关落实各项措施,通常以规定和条例的下达方式为主,而国家经济发展中,其他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条例。值得注意的是,该手段应用中,具有爆发力强和强制性的特点,但是其缺乏连续性,因此无法长期适用于我国经济建设中,与此同时,该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对相关条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相关条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速度,就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2]。因此,该手段不可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长久的实施。
(三)法律调控手段
该手段的有效应用,有助于促使稳定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得以体现,在审理和检查现有经济行为的过程中,各种合理的管理措施是由我国经济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共同实施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大了打击不法经济行为的力度,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解决我国现有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能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规范性的体现提供保障。
二、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一)控制通货膨胀率
在控制粮食价格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意识到同国际市场中的粮食价格相比,我国粮食价格明显过低,这种现象导致农民积极性降低。事实上,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如果农民收入过低,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实施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实施强制干预。例如,有效应用宏观政治政策,加大控制农作物物资的价格力度,降低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同时,有针对性对部分地区农民实施免税、减税政策,促使农民意识到自身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从而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积极性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经济管理中实施宏观调控,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在农民收入增加的背景下,有助于拉动我国内需[3]。
(二)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和调整国民收入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穿等基本需求,还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对国民的工作进行调整。公民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获得一定的工资,这就是劳动回报,然而,工资是否同公民的劳动付出相符,必须以国家现有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进行衡量,同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情况。此时如果发现物价过高,但是人民普遍的收入却相对较低,此时人们无法对生活必需品进行购买。如果这种生活状态长期发展下去,会给国民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此时国家必须积极实施经济发展。并通过干预,努力促进正比例现象产生于国民收入和物价之间,从而实现收支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而带动内需,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公民的辛勤劳动是国家各个领域实现综合发展的关键,而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将经济调控、行政调控和法律调控等手段同我国的经济管理进行紧密的结合,为提升我国经济管理能力、促进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慧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践应用与效应强化[J].商业时代,2014(35):112-113.
[2]刘瑞.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5):17-23.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一、关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IS-LM与AD-AS模型。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AD-AS模型。
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1948)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多玛(1946、1947)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同时,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1963)、Fleming(1962)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1976)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1,第一版.
[2]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9,pp:475-485.
[3]Dombus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pp:1161-1176.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比较;借鉴
作者简介:谢汪送(1963-),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4-0009-06
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高效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件与关键环节。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干预和调控,并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一些共同的特点,使各国的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断完善和协调发展。因此,实事求是地学习、研究和比较分析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管理、调节经济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对这些国家市场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
(一)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有限干预
美国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在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上起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发挥着有限的干预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直接参与市场活动范围较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一般称为“自由市场经济” 或“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但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在自由企业制度下,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还在不断完善。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限制垄断,消除阻碍竞争的因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创造市场竞争环境。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两大干预措施,保护竞争、鼓励竞争。这两大干预措施是:打破市场垄断,维护市场竞争;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以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
在打破市场垄断方面,美国政府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立法,使垄断行为无法得到法律支持,对各种市场垄断行为或可能造成妨碍竞争的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以防止大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排斥竞争对手、损害消费者权益。美国先后制定了3部反垄断法律,即1890 年的《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又称《谢尔曼法》)、1914 年的《克莱顿法案》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美国政府保护与鼓励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它们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打破市场垄断的有效办法。因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越多,垄断自然就越难以形成,所以,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关爱有加,从管理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中小企业全面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首先是立法,1953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成立小企业管理局的法令;1982年,颁布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依法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立法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又成立了专门的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机构,负责对全国中小企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扶植下,美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如英特尔、微软等。就这样,美国政府一方面使出重拳打破垄断,另一方面又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有效保护和鼓励了市场竞争,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之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强大力量。
2.主要通过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美国调控经济活动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方面: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财政收入中,政府一般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和扶持某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和部门,并限制那些不宜迅速发展的产业部门,以推进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的实施。增税以解决财政赤字或者紧缩经济活动,减税以刺激投资或消费,刺激经济扩张。政府预算开支的增减也会对国民经济活动产生相应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在金融政策方面,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主要包括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些政策措施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以刺激或紧缩经济活动来缓和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短期调节,总是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动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具体来说,就是采用“逆风向行事”的策略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即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便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以便抑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扩大政府支出,减税,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回升,减少失业。
3.在实行以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对基础产业实行以直接干预为手段的产业扶持政策。一些基础性产业,如交通、能源、农业等,由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特殊规律,往往不受市场价格变动的调节,或不能受市场价格变动的调节。若让市场强行调节,其结果可能不是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是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基于这一原因,美国在实行以自由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产业政策的同时,实行以克服经济薄弱环节为目的、以对个别产业进行直接干预为手段的产业扶持政策,如对交通运输业和能源业的直接管理,就是这一经济思想的基本体现。
4.特别重视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美国政府,把统计工作当作经济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商务部内设有专业的统计部门,负责按期向政府和全国公布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进出口贸易、人口、气候等重要统计资料,联邦储备局也定期向全国公布金融、货币、信贷等方面的重要统计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不仅可使管理经济的各个部门及时了解整个国民经济的脉搏,以便及时对某些问题采取措施,而且也可以使各个工商企业及时了解国民经济的波动情况,以便让它们对本企业的生产、投资、销售和存货等问题做出及时的决策。信息灵通是搞好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美国政府管理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日本模式: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计划干预
在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竞争性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与众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有效地发挥了“行政指导”的能动作用。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施强有力的计划诱导和行政干预,这种“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日本模式”,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行导向,以实现某种短期和长期的增长目标。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有:
1.指导性经济计划。日本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政府干预的基本手段是经济计划。战后日本各届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形势,自1956年开始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至今一共制定和实施了14个经济计划。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计划的形式有:(1)由中央政府制定的综合性中长期经济计划,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经济企划厅主持编制的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二是有关国土开发的长期计划。(2)由中央政府制定的综合性年度经济计划,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经济企划厅每年年末编制的“经济预测与经济运营的基本态度”,它的基本内容是:对计划年度内经济发展可能呈现的状况做出预测,提出国民经济所面临的或所需注意的政策课题,表明政府对该年度经济运营的基本态度;另一种是大藏省编制的年度财政预算。财政预算虽然未冠以“计划”的名称,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且极为具体的计划。日本政府的行为,具有极强的计划性,最能体现这种计划性的便是财政预算。(3)各省、厅编制的产业、行业和专项事业计划以及地区发展计划。
日本的经济计划指导性计划,对企业不具有强制性。政府计划为民间企业只提供他们所需的顺利发展的环境,并引导他们向着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的制定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产业界、学术界、舆论界以及工会和消费者团体的共同参与,反复协商制定出来的,使计划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所以,计划的指标和所规定的任务,对于企业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虽然计划对于企业不具有指令性,但它对私人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各界的行为仍然发挥着有力的指导、调节和诱导作用。这是因为,国家计划向私人企业指出了国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私人企业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经营目标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谋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把国家计划目标和任务弃之不顾是不明智的。所以,日本的经济计划,虽然不具有指令性,但这种指导性计划实际上是把对私人企业诱导性和服务性融为―体,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受到企业的重视,对宏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产业政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用产业政策来调整和保护经济发展是日本的首创,是日本市场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有力工具。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供给调节机制在产业间重点配置生产要素,来形成一个各产业相互依托的供给结构,以适当保护本国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手段,进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维护产业发展秩序和完善市场机制的目的。
3.法制手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以法制手段调控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日本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以排除政府部门因人动而产生的随意性。在日本,经济活动事事都需立法、执法、守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现有各种法规1万多件,其中经济立法占绝大部分。日本的经济活动,一般都要事先立法。这样做,可以事先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需要再加以修改,做到先紧后松,防患于未然。战后,日本政府的经济立法,对经济发展与企业振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适度干预
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以私有制为主体,鼓励和发展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同时主张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消除市场缺陷,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效率、发展、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也叫作“莱茵模式”。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突出强调以下4个基本理念:(1)财产私有的理念。把私有制看作社会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2)自由竞争的理念。认为自由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和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最好手段。(3)社会秩序的理念。虽然自由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但是竞争必须在一定的秩序内进行。因此,国家必须制定“秩序政策”,建立“竞争秩序”。(4)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理念。社会市场经济论者认为:在“经济人道主义”制度下,要消灭社会上的贫富悬殊,使绝大多数人都享受到经济繁荣的成果。因此,国家应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雇主与雇员间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应根据每个人对生产的贡献来进行公平的分配,从而克服贫富悬殊,使人人都有生活保障,达到“全民福利”。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适度干预具有以下特征:
1.保持适度的政府干预。社会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国家干预主要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比如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等政策进行全面有效的总体调节,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措施。德国政府对于国家干预的态度可以归结为:尽量少干预,但要作必要的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竞争,实现公平。在现代德国经济生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无处不在。在德国,政府干预的范围包括: 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受到国家保护,完全不参加竞争,或只是部分地参加竞争。如农业、铁路和城市交通、邮政等。德国给农业以大量补贴,保证收购,并同其他欧盟国家一起,以高关税防止海外农产品的进入。交通和邮政一直享受国家补贴,只是部分地参与竞争。对于竞争地位十分脆弱的传统工业,如煤矿、钢铁等,政府也采取大量、长期的补贴政策。国家也通过对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控制和调节,来间接地影响私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按照经济周期的情况来掌握投资,如在高涨阶段减少投资,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国家承担着维持通货的稳定、发展交通运输和人才培训的任务。国家还实行某种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如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资助赢利较少的中小企业,对失业者和收入最低的家庭进行补助、救济等等。通过这样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人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不足,能够对市场机制带来的某些不良后果进行校正。但德国政府清楚地知道,这种干预应当适度,政府的经济职能只限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2.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二战以后的德国历届政府,不论党派属性如何,都把稳定货币列为财政金融政策至高无上的目标,毫不动摇。在德国,稳定货币这一重要使命是由德意志联邦银行来完成的。为了使联邦银行充分发挥稳定货币的职能,德国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联邦银行独立于政府、奉行不受政府干预的货币政策的体制。联邦银行在行政上与政府脱钩,在货币政策上拥有自,它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履行其职能时不受制于政府,政府也无权干预其正常业务活动。它可以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来干预经济的发展。二战结束以来的德国的实践证明,一个以立法形式保证的、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能起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也是稳定币值、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手段。
3.实行自治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是重要的前提,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手段。德国政府利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为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务中去。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以下三项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
(1)不以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导,而是强调“社会自治”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从而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为了使国家和个人二者的负担合理,凡是依靠个人和社会力量能够办到的事情,就坚决不压到国家身上。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主要管社会照顾和社会救济,涉及的资金约占整个社会保障费用的1/3。其余的2/3的社会保障费用是在社会保险方面,而社会保险机构基本上都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单位,与政府无关。政府将社会保险的经营管理权放于民间,主要是加强投保人和雇主对社会保险的认同,同时保险机构对投保人的基本利益也有所认同,从而形成“民众办保险、保险为民众”的社会保险良性互动机制。(2)要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即所有扩大“社会保障”或“社会公正”的措施,都不得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3)社会保障要保持在收入再分配的合理范围之内,以维护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两者的内在统一。所谓收入再分配的合理范围,是指社会保障应不使人们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以及不对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的功能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障原则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密切配合,因此,它比其它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具有生命力。
二、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美、日、德等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三国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手段、政策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但其基本的指导思想、调控措施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把握好干预的度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而在目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3个方面去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得到真正发挥。
1.明确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具体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什么”的转换,即从竞争性领域、微观领域转到公共领域、非竞争性领域、宏观领域,尤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应逐渐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怎么管”的转变,即从直接的、行政的、参与式的、人治的、随机式的管理转到间接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裁判式的、法治的、规范程序化的管理。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威的弱化,恰恰相反,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转换中,政府权威和责任会变得更加重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会得到真正发挥。
2.明确政府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的原则。要保证国家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合理性、有效性,就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国家干预必须以有活力的经济组织为微观基础。(2)国家干预必须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而不能妨碍或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功能。(3)国家干预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但一般来说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体。(4)国家干预的形式应该透明,并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以及把国家干预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3.合理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把握好干预的度。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是:(1)提供公共服务。对内主要包括从事公共道路、治安、卫生、文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外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与独立,努力维持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类非正当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防止两极分化,努力实现公平目标。(4)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5)通过立法或行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发挥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管职能。(6)要把握好干预的度,就是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应不能使人们的进取精神减弱,不能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转的效率。
(二)合理制定和运用国民经济计划,注重计划的“诱导性”,使之成为经济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日本的经济计划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体现在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诱导性”方面。日本的经济计划并不是强制性的计划,但却成功地发挥了对经济的诱导性作用。这种“诱导性”经济计划的特点是,由计划提出量的增长值,并把经济总体和各经济领域的优先发展方向,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公布于众,给民间经济力量提供一种遵循的方向,从而调动各方面力量朝经济的总体目标发展。其次,日本的经济计划,虽然是自上而下贯彻的,但在制定过程中却是自下而上、通过集思广益形成的。这样的计划制定方式,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协调各方利益。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如今正在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计划手段,而是采用什么样的计划手段和如何运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行政命令性的计划手段仍然较多,而对经济发展有诱导性作用的指导性计划却相当薄弱,计划制定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也不太完善。这些都阻碍了计划作用的合理发挥。其实,计划应该突出宏观性、战略性、预测性和指导性,并且要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指令性计划仅在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调控型计划在于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公益性、基础性行业,如铁路、供水、港口及教育、医疗等投资计划方面;指导性计划重在发展第三产业和竞争性行业,如轻工、纺织、电子等方面。今后,为适应计划职能的转变并保证计划的实施,计划调控手段也应做相应的转变,主要是要重视信息手段的导向作用,把政策性投融资作为国家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把国家订货、国家储备、国家投放作为国家计划对市场供求即期调控的物质手段。
(三)要更好的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最主要手段的作用
各发达国家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规范的财政体系和发达的金融体系,这为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如在财政方面都实行了分税制,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在金融方面却实行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分离的制度,并有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金融市场。这样,国家才可能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今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仍然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一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方面的导向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具体说,就是要做到“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二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要保持币值稳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防止部分领域、行业投资过热,防止出现通货膨胀。要完善间接金融调控机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货币信贷的平稳合理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发挥好信贷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的法治体系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都是建立在法制轨道基础上的。美、日、德等国都是悠久的法治国家,他们制定的每一项经济政策,通常由政府提出,经过可行性论证,提请立法机构审议,一旦通过,就以法律形式公布。一经公布,任何人必须遵守。因此,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市场竞争有序开展的可靠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宏观调控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不健全,抓紧时间制订、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法律一经颁布实施,还要有效地加强和完善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熊文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视角,2007,(8).
[2] 马焕明.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运营[J].日本学论坛,2006,(2).
[关键词] 湖泊 环境会计 核算模式
一、建立湖泊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湖泊不仅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贡献作用。目前,我国湖泊污染严重且日益萎缩,周边生态环境衰退,长江流域湖泊的水污染及富营养化日益严峻。因此要加强对湖水环境的保护,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湖水环境的污染治理和流域生态平衡的建立。此外,建立必要的湖泊环境会计核算,以某区域的湖泊环境为核算主体,宏观层面上以国家为会计主体确立湖泊环境空间核算范围,并将各地政府的湖泊环境保护投资纳入国民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核算。同时要求企业将湖泊环境因素纳入现行财务会计进行价值量与实物量核算,编制并对外公开环境会计报告,披露全面、准确的环境成本信息。
二、湖泊环境宏观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框架
所谓湖泊环境宏观会计核算体系,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将各地的湖泊资源和环境作为资本使用的一部分进行核算的环境核算体系。该核算体系主要反映各级政府湖泊资源的开发、使用、补偿和湖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实物与价值量的运动情况,宏观层面的湖泊环境的主体是国家、地区、部门。
国际上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等两种核算形式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若采用直接法,则我国应在参照国际SNA和MPS两大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及结构进行全面修正,增加湖泊环境资源因素,按照复式记账法和货币计量进行核算,将汇总后的各级部门的湖泊环境项目的业务核算资料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内容。若采用间接法或称卫星账户法,则应维持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主体账户和基本核算表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专门反映湖泊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独立账户体系,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主体账户附属的“卫星”账户,其核算不受复式记账法和货币计量的限制,间接地将湖泊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范围。
笔者建议湖泊环境会计核算形式应借鉴间接法,建立附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二级账户,以“主体―附属―卫星”三位一体账户体系模式构架“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从而在各种环境核算体系中形成相对独立的湖泊环境核算体系。
三、湖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对环境会计的最终要求。作为环境会计信息的载体,环境成本报告是企业提高环境业绩、控制环境成本的重要体现。国际上对组织和外界环境关系信息进行报告和披露一般分为三大类:通过法定财务报表报告;通过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其他部分(如附注)或独立报告模式来披露;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来报告企业的环境信息。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侧重于披露经济性信息,而缺乏有效的环境信息的披露。我国企业从会计核算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一般采用补充报告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补充报告模式是指在原有财务报表项目中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核算资料,对其他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可以附表、报表附注形式或在说明书中予以说明。独立报告模式则主张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或独立的环境报告等。
鉴于湖泊环境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料来源的会计核算应包含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如在环境报告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披露方式来披露不同的环境信息。对那些难以量化的环境事项和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我们可以采用文字说明或其他计量披露形式进行描述。也可以用表格法或图表法对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和环境效益等能量化的环境绩效指标进行披露。
但不论形式如何均应包含以下信息:(1)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如企业的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或有事项披露、对预计的环境负债和补偿的贴现等政策;(2)环境法规执行情况。据此了解企业执行环境法规的奖惩情况和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3)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发生的污染事故情况等;(4)采取的环保措施(包括产生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及达到的效果。如采取环保措施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企业自身采取的环保监督机构的建立。包括设置的从事环境治理、检测、研究的环境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经费处置情况;(6)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主要包括污染物治理设备的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状况,污染物回收利用状况及环境事故造成的影响及处理情况等;(7)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的各类费用支出和提取的各类基金。为恢复、治理环境计提的基金,违反环境法规缴纳的罚款和环境污染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等意外损失;(8)企业本期或未来环保经费投入和捐赠支出的情况。如新型的设备投资、污染治理投资;(9)环境会计政策变更等事项,如因会计方法、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企业收益的影响;(10)有关环保部门的审核结论。
参考文献:
[1]高敏雪:环境保护宏观核算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统计经济出版社,第1版.2004
[2]李延莉 朱学义:建立湖泊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关键词: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观经济学》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杨金磊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枣庄 277000)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宏观层面上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课程安排比较分散,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亚钧.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