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劳动力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资源 现状
据调查研究,绵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一,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总量逐渐减少。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56万人,比1965年增加了101.86万人,却比1995年减少了57.94万人;城市劳动力95.56万人,比1965年增加76.24%。说明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力资源逐渐增加。从1995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下降,平均每年减少0.97%。究其原因是受60、70年代生育高峰和80年代实行低生育率政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影响,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逐渐下降。
第二,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缺乏。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都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2013年,全市农业劳动力125.20万人,二、三产业劳动力149.30万人,分别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45.61%和54.39%,分别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6.81%和43.89%。
第三,从男性化和年轻化向女性化、老龄化转变,结构性失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随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大量女性和中老年人从事农业,就业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失衡。在受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41岁~60岁的中年劳动力是重要组成部分,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05%。其次是31岁~40岁和16岁~3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分别占22.5%、19.91%。中老年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占到57.45%,占农业劳动力的65.66%。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在朝老龄化转变。
二、农村劳动力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地区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同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相对弱化,存在相对剩余和绝对短缺的矛盾现象。因而要正确处理以下五大问题来解决这样的矛盾,避免可能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盲目转移和“无地可种、无人愿种、无人会种、无人种好”的局面。
(一)如何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问题
科学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相对剩余与绝对短缺的矛盾的决定因素。而在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同时如何保证农业有人愿种、有人会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既要解决好转移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和以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中,以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目的,强化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我们应该:一是由政府负总责,运筹帷幄,统一规划,统一投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制定农村劳动力资源长期开发规划和持久政策,探索农村劳动力资源持续、深入开发和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而建立的长效激励机制。二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优先择业。三是沿着“扩大两种需求加强一个产业”的思路,利用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挣钱两不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多转移带来的遗留问题,也解决农业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二)如何科学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导致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不均衡,所以如何合理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统筹城乡为导向,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供可供选择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城乡统筹发展能够强化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区经济产业的提档升级,带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安全转移农村劳动力。当前要从用人标准、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失业救济、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权益维护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行为上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使在外务人员能享受与本地人员同等的社会待遇,让农村劳动力安全转移、安心转移。
(3)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必要在农村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专业服务体系和网络,根据不同层次农民的具体需求,就地着重进行公益性文化和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能够顺利适应未来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要求,提高转移效率和效益。
(三)如何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差,很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大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保障农业生产是前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农业生产,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农村劳动力最关心的是农产品收益,只要产品收益好了,自然就留在农村的人就多了,产品收益差了,没人种地,农业也就垮了。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到异乡挨饥受饿?所以重要的是保证农产品销售和收益良好。
(2)关心农村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就必须要关心农村劳动力所处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一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应该继续多渠道减轻农村负担,继续关心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问题。二是继续关注农村养老、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三是继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子女上学问题。四是优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四)如何保证农村有人愿种的问题
根据对农村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不愿意将来务农。那么,未来农村面临着无人愿种的局面。农业生产顺利实施,必须保证有人愿种,特别是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种地。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13-01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永寿县地处关中北部、渭北黄土高原南缘,土地面积大,境内沟壑纵横,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之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在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自身也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原有的生产劳动模式逐渐被淘汰,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不断被引进应用,农村劳动力要生存、要发展,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全县随机选择4个镇对其劳动力进行了初步调查。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地点
随机选择永寿县监军镇的永寿村、西寨村、固县村、冯家庄村、干堡村、蒿店村、新勤村;永平镇的前进村、底角沟村;永太镇的车村、宜家塬村、马究村;仪井镇的北曹村、王家咀村、宋家村;共4个镇15个村,271户,480人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2011年1—12月,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年收入、参加经济合作组织及接受技能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龄结构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480人)18~30岁、31~45岁、46~60岁、61岁以上人数分别为116、109、75、180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4.2%、22.7%、15.6%、37.5%。其中,18~60岁有劳动能力的共300人,占62.5%,是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这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者居多。61岁以上无劳动能力的180人,占37.5%,故不计入除性别比例外其他调查。
2.2 性别比例
在永寿县所调查的劳动力中,男性共248人、女性共232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7%、48.3%,男性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居多。
2.3 文化程度
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文盲83人、小学文化101人、初中文化71人、高中文化45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7.7%、33.7%、23.7%、15.0%,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办养殖场、当小老板者居多。
2.4 职业结构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从事种植业258人、办养殖场21人、当小老板10人、无业11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86.0%、7.0%、3.3%、3.7%。农村劳动力以务农种地为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只有在农闲时打零工、农忙时回家种地,打工天数最多的288 d,最少的32 d。在外地打工的98人,年龄全部在50岁以下。从事养殖业的以养猪居多,均为小规模、低标准养殖,缺乏市场竞争力。小老板指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建材加工、民房建筑的包小工头等。办养殖场或当小老板的劳动力年龄在30岁左右,这些人文化程度高,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对新技术接受快,有闯劲。无业主要是因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力。
2.5 收入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年收入最低的1 700元,多为年龄大、在县内打零工的人;年收入最高为93 200元,多为在外打工、办养殖场、当小老板的人。在所调查的300人中,他们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5 510元,比全县平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 457元)高1%。
2.6 参与合作组织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参与合作组织的有79人,未参与任何组织的有221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6.3%、73.7%。合作组织主要涉及果业生产及销售、养殖、建材加工、手工制作等。
2.7 接受技能培训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接受技能培训的68人、未接受任何培训的232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2.7%、77.3%。其技能培训主要有果业生产技术、养殖技术、手工制作技术等。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主要表现为,18~60岁有劳动能力、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在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以老、弱、妇女居多。这些人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大多思想守旧、满足现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为主,收入有限,参与合作组织的仅占26.3%,接受技能培训的仅占22.7%,对学习科技知识培训没兴趣。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是年龄大的人,年龄小的新一代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的很少,外出
打工者居多。
3.1 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技能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培训、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安排专题讲座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必要的资金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没,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1-2]。
3.2 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组织
成立更多切合实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拓宽劳动者收入渠道。
3.3 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
采取抓典型、树样板的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养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生产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其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3-4]。
4 参考文献
[1] 乔宏星,马晓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与建议[J].农技服务,2011,28(11):1646,1652.
[2] 焦敏,王红梅.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我们发现,过去留守农村的主体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但这些年举家外迁的农户越来越多,妇女大都随着丈夫进城打工,儿童也随着父母进入城镇读书,致使现在留在农村的主体是老年人。这种短缺已经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农村农忙时雇人的工资一年一个台阶地长,2008年每个劳动力一天工钱是60—70元,2009年长到每天80———90元,2010年是100~120元,每天还要管饭和香烟。农村几乎没有“富余”劳动力可以再转移,用农民的话说“能走的都走了。”
有些观点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是好事,为机械化、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还应看到规模经营(如家庭农场)同样需要年轻人,而且需要素质更高的新型农民;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如广大的丘陵山地,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对中国的农业安全和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也不是任何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力都可以用机械化来替代,像蔬菜种植、水果栽培等,都是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当农业劳动力减少到影响农业生产程度时,靠其他替代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也有观点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为现代农业和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创造了条件。工商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工商资本承包土地有可能把完整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演变成支离破碎的片面农业(只要农产品);把可持续的农业变成了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农业;千方百计改变土地的用途,威胁农业的安全。工商资本承包土地不符合农业的生产规律,因此是不可持续的。何况工商资本也需要农业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失业率
立项课题:河北省张家口市社科联2015年度科研课题:“提高张家口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立项编号:201508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7日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的成功突破人均GDP1万美元大关之后经济较快增长,比较迅速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有的始终在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徘徊,和高收入国家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近几年,中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2014年GDP总量达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4%,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进入超10万亿美元经济的国家。但是,我们的人均水平还很低,在世界排90名左右,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未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能否成功跨越的关键在于经济落后地区能否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百姓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农民收入能否快速增长。张家口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进程中也应特别关注农民的收入问题。
一、张家口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张家口农村居民收入现状。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4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而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3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04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48元。2014年,张家口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2元;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1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3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13元。可见,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张家口市居民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本地农村居民此项指标更是如此,仅相当于河北省农村人均水平的73.26%。收入少,支出必然少。消费支出上,张家口农村居民平均水平仅为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水平的63.2%。因此,张家口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特别关注本地农民增收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方法应是以就业促增收,我们更应关注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
(二)张家口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2014年,张家口户籍总人口468.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2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22%,这也表明本地城市化率水平较低。据我们调查,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中男、女性别比约为4∶3;但男性外出就业比重较高,占外出就业人数的70%左右;本地外出从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3~50岁之间;本地田间劳作的主要是50~70岁的男性老人与23~50岁左右的妇女。本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偏低,文盲与半文盲的人约占8%~9%,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约占一半,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约占10%、小学文化程度约30%,大中专院校毕业的不足1%。
二、张家口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本地农村劳动力半失业、隐性失业现象很严重。我们了解到,本地种粮田间劳作一般一年2个月,露田种菜大约一年劳动8个月;本地35~50岁外出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季节工,一年一般出去8个月;其他就业人员一年也有若干时日处于找工作未果阶段。可见,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半失业、隐性失业现象很严重,把这部分劳动力考虑进去,本地农村劳动力年平均失业率不少于40%,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任务艰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刻不容缓。
(二)本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就业范围窄。张家口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为8年。外出就业的人员多数是小学、初中文化,高中文化的都较少,绝大多数人员既未受过高等教育,也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想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找到工作很难,站稳脚跟更难。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低是造成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窄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拥有就业信息少,就业服务不很通畅。2014年,张家口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5家,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249个,并有张家口就业网,也建成了张家口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实名制数据库。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很大盲目性,找工作仍以亲朋介绍为主,通过网络、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找工作的占比不大,不足一半。
三、张家口农村劳动力以就业促增收具体措施。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张家口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和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是其就业范围窄、就业率低主要原因之一。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在农闲时间定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广泛开展文化教育与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并不定期组织一些城乡劳动力参加某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吸纳更多的城乡剩余劳动力。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张家口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项目,这有利于外地企业请进来与本地企业走出去,必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京张联办冬奥也将推动本地奥运经济发展;张家口坝上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也会促进张家口坝上经济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吸引外地人来本地投资办厂和从事服务业,想方设法推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张家口农村劳动力的半失业、隐性失业现象很严重,实际年平均失业率较高,农村有许多剩余劳动力需向二三产业转移。2015年,本地多数大中企业不景气,经济下行趋势加重,目前本地企业在吸纳劳动力上很难有大的突破。而张家口毕竟紧邻京津这一就业大市场,且河北省南部和某些邻近省份(如山东)的一些市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我们应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这些地区转移,最大程度实现就业,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
(四)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和家庭农场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需二三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城乡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使土地流向善于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目前,张家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和家庭农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关键是由于本地二三产业发展慢,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不强造成的。我们在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和家庭农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五)政府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与服务机构引导,更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张家口就业网的开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在促进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张家口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实名制数据库实现了市县级就业机构与213个乡镇(含4个县辖街道办事处)及9个管理处就业机构的联网,标志着全市就业信息管理网络全覆盖,为掌握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及详细统计数据、加强农村劳动力管理夯实了基础。但上网自己找工作的多为一些青年人和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中老年人,其他人网上找工作主要靠就业服务机构或亲朋代劳;而2014年夏季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实名制数据库登记的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不足30万。政府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本地与外地就业信息,用网络、报纸、电台等各种媒介及时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与服务机构引导,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社会科.张家口市就业发展状况、成因及可行性对策[N].张家口市统计局,2012.12.2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72―03
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阴大桥北侧,与苏南隔江相望。近年来,随着两江江阴、靖江联动开发,靖江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走在了沿江开发的最前沿,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全市对劳动力的用工需求也随之上升,但同时也面临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问题。所谓“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富民之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抓沿江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加就业和促进充分就业,着重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靖江市职业介绍中心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22.21万人,其中就业人数20.66万人,就业率达93%。从产业分布看,一产从业1.87万人,占9.05%,二产从业8.44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40.86%,三产从业10.35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0.09%,三个产业就业比例为9.05:40.86:50.09。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8.79万人,占总人数的84.61%,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4.61%。
分布行业主要有:机械业3.42万人,机电电子行业1.29万人,轻纺2.18万人,建筑业1.55万人,商业服务4.49万人,家政0.75万人,其他行业5.11万人。分布地区主要有:本镇就地转移6.78万人,镇外市内3.51万人,泰州市内2.35万人,市外省内4.06万人,省外1.97万人,境外0.12万人。未就业农村劳动力为1.55万人,除去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愿外出就业的人员,实际剩余劳动力不足5000人。靖江市农村失地农民总数为12383人,其中劳动力为6315人,占总人数的51%。除去身体健康和无就业愿望等原因,实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为5765人,已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5482人,就业率达95.09%。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之不足
从靖江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来看,除仍从事种养殖等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外,农村劳动者就业主要有三大渠道:一是进企业,二是做手艺,三是自谋创业。一定程度上看,通过这三大渠道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收入相对稳定。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次和质量不高,和“富民强市”、“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就业形势的发展
大部分农村劳动者思想观念较滞后,一方面缺乏学技能的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学技能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必要的技能培训,导致了整体上技能不高。同时,滞后的技能培训能力也不能满足市场上日益增长的技工需求。在今年的5306个招工岗位中,缝纫工、电焊工、机械类等技术性工种2329人,占43.89%。市技能鉴定中心总计共培训鉴定职工1029人,鉴定发证960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缺乏维权的意识,由于对相关的政策法律不了解,不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虽然了解一些,但也不会主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 就业层次不高,“4045”人员就业仍然困难
综合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生活、教育所带来的变化,简单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减少,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其发展速度还将越来越快。根据劳动部门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2.21万人,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输出18.79万人,转移率达84.61%,农村可用富余劳动力不足10000人,再加上部分隐性就业的存在,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
从就业层次看,无论是进企业,还是做手艺,农村劳动者绝大部分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或者是一些技能要求低的岗位。低学历、大年龄的“4045”(“4045”人员指即截至2007年底女40周岁以上,男45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靖江市将“4050”人员调整为“4045”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尤其困难。“4045”人员在青年时期接受教育程度低、掌握的技能简单,年龄偏大,体能跟不上,既不能从事技术型工种,又不能从事体力型工种,因而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再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致使拥有技术的“4045”人员不会选择起薪较低的工作,使之成为最难就业的群体。
3.稳定性较差,就业风险大
由于企业大部分已改制,部分个私企业在执行国家劳动法规、政策等方面不规范,不到位,不与农村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存在不稳定性。此外,部分做手艺的农村劳动力受季节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大,甚至有时“半年忙,半年闲”,他们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就业的风险也较大。
4 抗意外能力弱,就业质量较低
由于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他们的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缺乏一定的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他们的抵抗能力较弱,甚至因此失去就业、再就业的能力,因此,他们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5 分享公共服务慢,享受程度不均衡
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农村劳动力在分享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在信息的获知、政策的享受等方面速度相对较慢,并且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与城镇劳动者相比,享受的程度不均衡。比如国家在再就业优惠政策上,目前还存在城镇农村的差别,使农村劳动者客观上享受不到平等的国民待遇。
三、促进就业富民的对策措施
近几年来,靖江市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打破了在城乡分割就业政策和体制下一直实行的“先城市、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就业模式。基本将城乡就业问题纳入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之中。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就业援助、培养使用、公共服务等方面基本做到了不分身份、不分地域、不分流向、不分职业、不分用工性质,给予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口。
1 做好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
首先,要通过职业指导改变农村劳动力抱死一亩三分地生活的观念。在农村土地日益被征用的今天,农村劳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排除仍然有少数人群,特别是大龄劳动力的这种观点比较严重。其次,要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其克服进城或外出务工的
恐惧心理,使其了解到他们和城镇劳动者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法律保护,能够放心就业。第三,在这样一个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有些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他们对就业充满渴望,但缺少主动性,存在过度依靠政府培训、安排就业的就业观点,这就需要通过职业指导增强他们主动学习技能、寻找就业岗位的意识。
政府和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对前来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要热心尽心,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分类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增加和提高职业技能,制定就业计划,使他们能尽快适应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
2 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者求职铺设绿色通道
从基础抓起,努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平台的搭建,逐步形成完备的管理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全市各镇已建成的9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和各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职能作用,采取市、镇、村三结合办法,及时传递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者求职铺设绿色通道。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招工、培训信息。适时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招聘洽谈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机会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3 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险与权益保障,提高就业质量
扩大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实施《靖江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根据我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确定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水平,采取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鼓励农村自由职业者与有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探索针对进城农村劳动力急需的工伤、医疗保险的参保办法,根据工伤、医疗保险的自身特点,尝试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行“选择性参保”。
加大农村劳动者的维权力度。充分发挥监察、仲裁等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为进城劳动者维权,在劳动保护、工资发放等方面,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监察,督促用工企业与农村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积极创新思路,通过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设立农民工维权中心等形式,积极探索农民工维权新途径,提高农民工维权的实际效果。
4 强化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建立与就业形势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培训中心,改进提高培训水平和效率。按照市场引导就业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形成由市工校、各职业高中、市农广校、各镇培训中心为主,各民办培训机构为辅的就业培训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劳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从粗放型劳务输出转变为技能型外出务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打破按城乡劳动者身份进行分类培训的做法,以国家职业分类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
实施“订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使广大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就可以找到工作。开展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兼顾镇村企业和城镇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注重农村高技能人才培训。
强化农村劳动者创业培训。对准备自谋职业,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失业职工、失地农民开展创业能力培训,使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的必备知识和程序,掌握经营管理方法,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并做好创业的后续服务工作。
5.供需双向着手,避免“4045”资源闲置
要解决“4045”问题,取决于社会对他们的接纳和包容,所以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拓展全方位救助的渠道,通过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举,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密切合作,形成全社会的帮扶体系。乡镇、村非正规就业组织、管理部门的公益性岗位和后勤服务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农村“4045”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劳动部门下属的各职业介绍机构要主动联系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组织召开针对农村“4045”人员的专场招聘活动。
首先,要加大对“4045”人员就业工程的专项投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没有技能的“4045”人员,政府必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组织以就业为向导的专项培训,定向安排就业。其次,实行就业补贴制度,调动“4045”人员就业积极性。例如:青岛市对“4045”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月工资低于青岛上年社会平均工资50%的家庭,给予每人每月50元补贴,并且给予15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4045”人员就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已接收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进行长期监督,以保证“4045”人员的相关权利,防止用人单位利用招聘赚取退税等优惠措施。
6 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落实优惠政策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两者的乘积。数量指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呈现如下明显特点:
1、基数大,劳动力大量剩余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工作曾一度失控,人口基数居世界第一,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十分巨大。至2004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总数达9.4亿,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5%;农村劳动力达4.97亿,每年还有600万的新增劳动力。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高位增长的水平。
2、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城乡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看,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1%,初中程度的占50.38%,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多百分点;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
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情况比较:1982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5.01年;而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93年。到2000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33年;而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0.2年。
农村人口以及农村劳动力在人力资本存量上同城镇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口的巨大落差,使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有巨大的空间,但如果不能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泡影。
3、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差距大,劳动生产率较低
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与发达国家比较,即使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北京,其人均受教育年限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农村农民仅占0.4%,仅为城市居民3.19%的七分之一;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示出消极的观望态度;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国家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就已达5%,美国为12%。因此,我国农民基本科技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要求
以今天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按农业生产资料现有科技含量,现有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进行估算,我国现有的19.5亿亩耕地只要不到2亿劳动力就可以,其余近3亿劳动力都需要在农业之外寻找出路,即有近3亿劳动力剩余(含农村非农从业人员)。专家预测,中国已经进入为期10年的劳动力高峰期,约在2015年前后,劳动力人口将达到约93亿人的峰值,而后才开始逐渐减少。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关键。
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有两条主要途径:
1、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实行教育公平原则。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不再产生出新的文盲、半文盲。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现状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
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因此,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劳动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制约障碍。 目前发育不成熟的市场制度,特别是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迟缓,对城乡劳动力资源无法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就现状而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农民及其家庭在城镇流动迁徙还面临诸多障碍。 一是劳动者的身份(国有企业职工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工)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如在招工管理、岗位限制、次序控制、歧视性收费等),以及严厉的户籍制度、不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缺陷,这种缺陷使现在的“农业人口”很难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来,也是农村更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二是受利益调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大都在苦脏累险等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的行业、工种。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却常常被企业主或包工头恶意拖欠、过度剥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保护市民利益,而农民工带来的公共wenmi.net卫生乃至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则被过分的夸大,其贡献在城里的“主流社会”中也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仍然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身份的歧视,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可能获得的劳动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和
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越来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得去”“留得下”的社会障碍。 三是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的比重为9%,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左右。从绝对水平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看,大都是在简单较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务工,其中以体力劳动为多,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在上岗后边干边取得的。这种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工业化进程,难度是不难想见的,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身障碍。 2、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大量增加,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保险基金、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努力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路数、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务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劳务输出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信息网络不畅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实障碍。 一方面我市一部分乡镇没有上网的的条件,与市劳动力信息网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全国性乃至境外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工作,也使我们的劳务输出工作有局限性。 4、组织化输出比重小,依靠品牌占市场能力弱。从我市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形成看,劳务输出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劳务输出的规模上,盲目和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小规模的输出占整个输出人员的比重还比较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季节性输出人数较多,常年性输出人数较少。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还不成规模,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据了解,目前除了双阳的“境外劳务”、榆树的“北京保安”在外具有一定影响外,其它的劳务输出还限于一般性劳务输出状况,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占领市场的优势和能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大城乡就业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在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城乡统筹就业存在着制约障碍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作为产业主体,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其作为基础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农村的财政投资,在农村安排资金和项目时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应积极投资农村道路、电网、水利工程建设等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就业。 ——发挥农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发展多渠道贸易,增加劳动与技术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要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特别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注意挖掘其中的就业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围绕“大长春”城市群的目标,有计划地把我市城郊的乡镇扩为城区,促进周边城乡向卫星城镇发展,以大思路的理念谋划城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化发展目标,把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规划建设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并逐步将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使之尽快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地,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带动就业的增长。 ——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连片开发,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方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界限,逐步开通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依靠竞争性的市场传递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供求状况和信号,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获得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到2012年基本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达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就业服务覆盖至整个城市、乡村。 ——逐步建立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制定完善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规划,在劳动力市场中基本消除城乡、身份等各种歧视性行为以及对进城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城乡劳动者人人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利,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用人单位间实现合理流动,就业场所有比较可靠的安全卫生保障,能够体面地工作。同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就业统计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积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基地,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运作,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组织纵向、横向联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境内农村劳动力派遣向江浙、广东、西北一带推进;境外向新加坡等东南亚
周边国家辐射,提高长春市劳务输出在全国(仍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拓展北京“长春保安”的服务领域;提升广州“长春建安”企业的影响力;巩固日本、韩国果品包装、使馆劳务业务等,打造好长春的品牌,扩大长春劳务输出的知名度。 ——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者返乡创业,用“劳务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发展,利用他们在外形成的新观念、掌握的技术技能、管理经验和积累的资本的优势,发挥能人效应,创办实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拉动就业增长。同时,通过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措施,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为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人口管理、教育、住房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扩大农村的经济发展。 ——建立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引导、规范和推动农村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抓好“五支队伍”和“两项工程”,即农民技术员队伍、乡村干部队伍、农村信息员队伍、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待转移劳动力队伍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民企业家和高素质农民共同组成的骨干力量,为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农村内部的充分就业。同时,逐步实施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职业培训和流动就业职业培训。探索建立农村职业技能鉴定和相关职业资格的基本制度,实现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提升农村劳动者市场就业的竞争层次。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截至2007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5.1%。2007年,全县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市18.5%;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从我们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相对较为稳定。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措施的采取,无论是在家种地还是外出务工的农民,都感到自身利益得到了切实保护,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看,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据统计,2005年、2006年、2007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仅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以下。2007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4.6%,亲友帮带的占39.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青壮年劳力居多。2007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看,201名转移劳动力中,18―30岁、31―45岁和46岁以上的分别占57.2%、36.8%和6%,农村转移的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水平为主。2007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问卷调查的201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52.7%、38.8%、6.5%和2%。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上涨。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三年来,桃源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15亿元以上,人均劳务收入近2000元,占农村住户人均总收入的35%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目前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3233.8元,比外出务工前增加7860.7元,增长1.5倍。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样本家庭中33户对当前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减少,而耕地面积并未相应减少,2007年末,桃源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分别比2005年和2006年增加1.4万亩和1万亩。同等面积的耕地由相对较少留守农民耕种,人均收入自然增加。
2.返乡创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了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开始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桃源县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县返乡创业成功的有240人,兴办企业128家,在解决3293人的就业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桃源县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04年6月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技术和管理水平,投资100万元成立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上缴税金153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7年公司再投资88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亿元,当年上缴税金上千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土地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虽然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据我们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从对桃源县深水港、八字路、青林和车湖垸4个乡镇的调查情况来看,荒田比例低的只有1%,高的达10%,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如八字路乡海家溶村何某,家有5.3亩水田,夫妻俩长期在外务工,4亩田无偿转让给他人耕作,余下的1.3亩田由于面积小、位置偏不好耕种而荒芜,荒田比例达24.5%。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科技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57%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50%以下。从外出务工家庭的农牧产品产量来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2.农产品结构升级不快。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桃源县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远高于全市40%左右的平均水平,是全市9个区县市中占比最高的(见表2),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不能发挥正常的灌溉功能。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田灌溉设施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多,农业生产成为副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二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劳力缺乏;三是由于大部分人长年在外,公益事业集资难度较大。凡此种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
4.社会问题突出。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管理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是,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在调查中了解到,车湖垸乡有一老人,老伴早逝,儿媳和孙子均在外务工,去年冰雪灾害期间冻死在家中,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情景之凄凉可想而知。据桃源县公安部门一次网吧清理结果显示,长期出入网吧的农村少年占6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少年。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村最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我们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应用措施:探究:总结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含义的分析
所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转移农业劳动力,进行第二、三产业结构的劳动力转移优化。随着国家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城市范围的逐渐转移,这是我国市场经济运作的一种趋势。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常见的现象,这是社会经济体制不断优化的一种标志。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块的分析,可以保证当下的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这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化的一种途径。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两个环节是相互协调的,是当代市场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目前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中东部地区、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良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经济待遇问题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城市的转移,在此过程中,应该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非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1.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日益成熟,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市场劳动力体制依旧是不健全的,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性的缺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有些城镇、城市并不能就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展开具体的就业体制的健全,难以确保农村劳动力的统一性、科学性的规划应用,正是这种城乡统筹策略的缺乏,才导致现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操作过程中的麻烦。我国城乡的劳动力中介组织体系也是不健全的,难以确保农民就业群体的自身利益的保护,难以就城镇转移问题及其农民收入问题展开剖析,影响了现阶段的农民劳动力环节的正常应用。由于确保必要的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农民外出务工转移工作不能得到科学的配置,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正常开展。
受到我国社会就业市场性质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是不平衡的,经常出现某些岗位的过度饱和,有些岗位过度缺乏的现象。这对于农民工不合理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当然这与农民工的自身技能环节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就业岗位对于技能要求比较严格,即使是建筑类型的岗位,也需要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这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知识教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首先是农民工基础教育体系的缺乏,其教育水平普遍低下,专业技能比较单一。其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从事搬运工、建筑工等,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作岗位的需要,比如需要一定的机械维修技能、电焊技能、车床技能等。
目前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也是难以得到维护的,这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在就业过程中,农民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也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权益,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应用,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是非常不乐观的。比如社会上一些错误就业观念的影响,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随着时代得到发展,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应用,关于行业限制、工种限制等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受到国家硬性制度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军在就业过程中依旧被歧视。随着农村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如果依旧保持原有的工资,是很难满足农民的正常生活的,上述几个因素都影响了农民工流动性就业。
2.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对方案的优化
为了满足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对体系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进行劳动力市场体系的优化,进行城乡市场劳动力体制的优化、统一,进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健全。在劳动力市场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劳动力网络资源的共享,实现其统一规划,确保城乡区域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健全,积极做好劳动力岗位供求信息的相关工作。通过对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体系的优化,确保城乡统筹模式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也要进行行政干预,确保一些劳动力资源配置政策的出台,要按照市场的具体需要,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在工作过程中,政府要明确好自身的角色,确保劳动力市场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就业服务网络的优化,确保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城乡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健全。
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劳动力结构的平衡,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展开优化,比如进行农民工技能的培训,比如建筑工程、水利建设等技能培训工作的应用,确保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培训过程中,也要积极进行新型技术模式的应用,确保符合市场的培训模式的应用。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性质、居住特点、流动特点,还可以展开夜校教育、函授教育等模式的开展,确保农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过程中,也要进行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社会矛盾的协调,进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城乡区域的市场工作模式,展开跨区域的合作机制的应用,进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应用,进行劳动力市场监察工作的强化,以有效解决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进行市场劳动法的有效落实。针对一些劳动环境差、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展开行政处罚模式及其经济制裁的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体制健全过程中,也要进行企业社会保障模式的应用,进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结语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剖析,可以更好的进行应对措施的优化,从而优化劳动力市场,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班)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白晓梅.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1)
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两年来,我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和问题。本文就此作些分析,供参考。一、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现状
20__年是我市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各项培训任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1.51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30.77(完成省计划的270.76)。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48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24.82(完成省计划的580.56);农民转移技能培训4.49万人,完成省、市年度计划的128.5(省、市计划相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98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49.09(完成省计划的159.45);后备劳动力培训1.56万人,完成市年度计划的164.47(完成省计划的367.65)。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了75.75。总结各地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落实责任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障。市委、市政府把农民素质培训纳入了今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市委专门下发了丽委〔20__〕1文件,对今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把它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个方面实事之一,分解给相关市领导。20__年上半年,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市里及时调整了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县(市、区)也根据领导和机构变动及时调整了领导和办公机构。八月份市委、市政府在云和县召开了培训转移工作现场会,各县(市、区)分管书记、县长、素质培训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市委副书记陈荣高,副市长肖建中分别进行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12月27日又召开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协调小组会议,就20__年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20__年的培训工作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还把素质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丽委〔20__〕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把农民素质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为了鼓励和调动各县(市、区)的工作积极性,市里专门拿出资金,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进行单独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各县(市、区)也把这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对乡镇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云和县召开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并与乡镇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乡镇又将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和驻村干部,明确了奖罚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莲都区除了把素质培训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外,还与农业局、劳动局、教育局、经贸局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制,对乡镇进行考核评比,给予一定奖励。缙云县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多次召开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缙云县职业技能培训券管理实施办法》、《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缙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乡镇考核办法》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内容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做到“五个针对,五个突出”。
我市属欠发达地区,财政实力不强,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山多地少,人员居住分散,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家中妇女、老人、小孩多,但拥有生态、侨乡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因此,各地立足__实际,发挥__优势,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呈现出明显的“五个针对,五个突出”的特征。
1、针对务农劳动力素质提高,突出__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的实用技术培训。__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林产品等产业和产品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为了把这些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做大做强,各地围绕这些产业,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庆元县是中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地和 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香菇城”和世界“香菇之源”。全县有2万多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为了提升这一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该县除了对农户进行面上良种和原辅材料选用、制菇场地要求、规范管理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外,还聘请省、市专家对骨干农户按出口卫生标准等要求,进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目前该县50以上的产品出口日本、欧洲等国和地区。茶叶是松阳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门就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和制作前沿技术培训,使松阳茶叶上了一个档次,并建起了10万亩的名茶基地;同时,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种植和经营大户,以松阳茶叶市场为依托,在县外建立基地和承包经营,做大了松阳茶叶产业,促进了松阳农村经济的发展。
2、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突出以来料加工为重点的就地就业转移培训。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的58从事一产,为实现农闲季节的充分就业、解决妇女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各地突出抓了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目前全市有近5万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如庆元县针对农村和社区闲散妇女劳动力多的情况,以政府埋单方式邀请外地优秀经纪人、工商和法律等部门的专家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然后由经纪人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加工技术培训。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扶持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有1.3万多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加工费达1400多万元。缙云、云和、松阳、遂昌等地也以政府埋单的方式开展来料加工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业。
3、针对增强农民外出开发创业能力,突出__传统优势产业的技能培训。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外出创业的传统,龙(泉)庆(元)景(宁)菇农、缙云的鸭农等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各地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云和县聘请省农科院和本地知名专家,不间断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并对各乡镇推荐的有5年以上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职称证书和技术合格证书。同时,把这些获得证书的农民冠以“云和师傅”,极力加以宣传,把他们的信息资料制作成网页,为“云和师傅”走向全国搭建信息平台。异地开发的领域已从最初的单一的食用菌延伸到了茶叶、玩具、水电、运输等行业,有60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的135个县。
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低的现状,突出职业技能培训。从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大多属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劳动报酬低,转移稳定性差,而劳务市场上技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为此,我市各地努力克服资金紧、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全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9万人,占农民转移技能培训的41.01,比去年底提高近3个百分点。如遂昌县以“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大特色工种为培训重点,着力打造“遂昌技工”品牌。对参加电工、车工、钳工、焊工等技工类培训的农民,允许其参加再次培训,即“取得初级资格证书的,可参加中级培训;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可参加高级培训”,不受职业技能培训券1人只能享受1次的规定限制。同时,调整并提高了对“遂昌技工”品牌培训项目的政府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最高补贴600元,调整提高为:电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电焊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1200元;车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800元;钳工,每合格1人政府补贴700元。
5、针对__侨乡优势的发挥,突出以跨国就业为重点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青田县依托华侨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出国务工,全面实行国际劳务免费培训,县财政对经培训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标准的每人补贴300元,属欠发达乡镇的,每人补贴400元。加强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对县职业技术学校、总工会、县劳动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全面摸底、充实、登记和造册,鼓励社会兴办了18家英语、厨师等国际劳务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农民出国就业需求,通过定向、委托等培训形式,着力抓好基础外语、厨师和服装等国际劳务培训,发放了5889本职业技能证书,为农民出国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1、培训券制度。遂昌、缙云县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行培训券制度。他们的具体做法: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劳务办)统一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券”发放到各乡镇,再由乡镇政府在组织村、社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培训券发放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学习时间、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向县财政兑现培训经费。由于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学校,各培训机构之间为争取更多的培训券,增加了培训设施,聘请好的师资,开设适应农民需要的专业,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政企联合。近年来,我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各地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员组织发动方面的优势,企业有良好的设施、师资等优势,实施政企业合作搞培训。青田县工业重镇温溪,制鞋业发展较快,他们就委托意尔康、格瑞斯等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实行车间授课,岗位实习,定期考核鉴定,并根据合格人数给企业支付必要的培训费。培训合格的人员,去留自由,愿意留在企业务工的,企业优先安排岗位。今年已培训387名学员, 经统一考核后,384名合格人员被代培企业聘用,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深受企业和农民的欢迎。青田县飞鹤度假山庄以前经常招不到员工,自从设立了餐饮服务技能委培点后,已有20多位学员结业后直接留在山庄工作。企业负责人说,举办培训班不仅能创收,而且成了招收员工的最佳途径,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定点招收学员、定点培训、定点就业“一条龙”。云和县云丰乡与本县最大的玩具企业建立长期的政企合作关系,实行“五个定”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岗位、定技能)开展培训。缙云、遂昌、莲都等地也与本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政企培训就业合作关系。
3、定向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转移,为此我市各地加强了市场需求调研,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定向培训。缙云县今年初专门组织人员,对18家不同产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员工素质情况和用工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本地企业有大量的用工空间,为此,他们召集了县内100多家上规模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用工方向和标准要求,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今年为这些企业定向培训电子电工、服装车工、焊工、保安、超市管理人员、宾馆服务等人员20__多人。
4、订单培训。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如松阳县与省火电公司、省送变电公司、新安江电力公司订有长期合同,是三家公司的经济协警培训基地,每年为他们培训上百名保安员。这种方式有利解决农村劳动力怕培训后就业难的后顾之忧。
5、来料加工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培训、就业都在家门口,上可敬老下可顾小,方便群众,文化程度要求又不高,比较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失为解决当前“招生难”的一种良好方法。
由于我市的培训模式比较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深受群众欢迎。
(四)监督管理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民就业转移。
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各地始终把提升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效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1、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按照“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方便农民”的原则,各地整合教育、劳动力、经贸等部门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资源,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以乡村成校或其他社会办学渠道为教学培训点,以相关企业为技能培训实习依托的培训网络。同时各地还制定了考核培训机构绩效的评价标准,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及时取缔,考核不合格员不予发放相关证书。对培训项目实行招标,根据专业、费用、培训后就业率等条件在定点培训机构中进行招标,招标书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布,由素质培训办公室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单位,签订有关协议,明确双方义务、责任。通过规范培训基地行为,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2、加强监督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为了促进各地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市时加大了对各地培训情况的核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机构调整后)组织人员以电话随机抽查、到学员就业地召开座谈会、培训现场等方式向学员了解学习、就业、费用,以及学习、就业过程中有那些困难等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各地共同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各地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力求做到训前有计划、训中有检查、训后有核查。云和县对定点培训基地不仅认真抓好每期培训班的训前计划审核,而且做到训中跟踪检查,坚持普遍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公开明查与临时暗访相结合,对培训机构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有力地推动了培训质量的提升。同时,对技能培训,除了来料加工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无等级的专业外,鼓励其考取等级证书,财政按取得等级证书的人数与培训机构结算培训经费,这样就迫使培训机构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3、创新培训服务,促进农民就业。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开展农民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使农民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而做好培训服务工作,是实现能够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升就业的关键。我市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经验。如云和县组建了63个各类服务组织,其中异地联络服务机构就有49个,为外出创业农民提供维权、信息、帮助协调经营过程中的困难等服务;成立了14个县乡(镇)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中心,为滞留在农村的老人、小孩提供帮助,以解决外出创业农民的后顾之忧;组建了一支170人的村级转移工作联络员队伍。一年来为农民解决了各种纠纷120多件次,该县领导还先后八次120多名各级领导前往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市慰问外出转移开发的农民,做了大量的改善开发环境、维护合法权益的工作。遂昌县强化了培训后的服务网络建设,把工作网络向乡镇、企业延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配合、企业参与”的服务工作体系;通过乡镇建劳动保护站,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举办大型劳务招聘会等方式促进农民转移。缙云县今年拿出50万元资金奖励给介绍农民就业成绩突出的中介组织。巾帼公司是坐落在青田县海口镇的一家缝纫工培训基地,每年培训缝纫工在600人以上,周边乡镇的农民都慕名而来,除了该基地与外地服装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业不成问题外,巾帼公司在向企业输送工人时,会代替企业和工人签订用工合同,明确企业在工人上班一个月后,将工人全年工资总额的70打入巾帼公司的工人专用账户,由巾帼公司,合同还规定了用工企业和缝纫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资双方的权益。农民缝纫工认为,通过巾帼公司介绍出去打工,在工资上有保障,他们也放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素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培训档次还较低;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宣传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加强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建议
1、突出培训重点。一是要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合作社社员、经营大户为重点,加大标准化和新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二是围绕异地开发,开展创业能力提高培训。进行农业异地开发是我市的传统,也是__的优势,加大对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实用技能提高的培训。三是围绕就地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加强合作力度,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针对农村妇女多、外出难的问题,开展来料加工培训,使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四是围绕特色劳务输出,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技能培训,如出国务工培训,工业园区用工[文秘站:]培训等。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劳动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制约障碍。
目前发育不成熟的市场制度,特别是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迟缓,对城乡劳动力资源无法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就现状而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农民及其家庭在城镇流动迁徙还面临诸多障碍。
一是劳动者的身份(国有企业职工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工)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如在招工管理、岗位限制、次序控制、歧视性收费等),以及严厉的户籍制度、不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缺陷,这种缺陷使现在的“农业人口”很难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来,也是农村更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二是受利益调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大都在苦脏累险等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的行业、工种。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却常常被企业主或包工头恶意拖欠、过度剥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保护市民利益,而农民工带来的公共卫生乃至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则被过分的夸大,其贡献在城里的“主流社会”中也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仍然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身份的歧视,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可能获得的劳动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越来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得去”“留得下”的社会障碍。
三是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的比重为9%,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左右。从绝对水平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看,大都是在简单较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务工,其中以体力劳动为多,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在上岗后边干边取得的。这种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工业化进程,难度是不难想见的,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身障碍。
2、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大量增加,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保险基金、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努力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路数、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务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劳务输出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信息网络不畅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实障碍。
一方面我市一部分乡镇没有上网的的条件,与市劳动力信息网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全国性乃至境外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工作,也使我们的劳务输出工作有局限性。
4、组织化输出比重小,依靠品牌占市场能力弱。从我市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形成看,劳务输出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劳务输出的规模上,盲目和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小规模的输出占整个输出人员的比重还比较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季节性输出人数较多,常年性输出人数较少。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还不成规模,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据了解,目前除了双阳的“境外劳务”、榆树的“北京保安”在外具有一定影响外,其它的劳务输出还限于一般性劳务输出状况,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占领市场的优势和能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大城乡就业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在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城乡统筹就业存在着制约障碍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作为产业主体,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其作为基础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农村的财政投资,在农村安排资金和项目时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应积极投资农村道路、电网、水利工程建设等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发挥农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发展多渠道贸易,增加劳动与技术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要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特别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注意挖掘其中的就业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围绕“大长春”城市群的目标,有计划地把我市城郊的乡镇扩为城区,促进周边城乡向卫星城镇发展,以大思路的理念谋划城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化发展目标,把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规划建设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并逐步将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使之尽快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地,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带动就业的增长。
——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连片开发,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方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界限,逐步开通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依靠竞争性的市场传递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供求状况和信号,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获得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到2010年基本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达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就业服务覆盖至整个城市、乡村。
——逐步建立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制定完善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规划,在劳动力市场中基本消除城乡、身份等各种歧视以及对进城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城乡劳动者人人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利,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用人单位间实现合理流动,就业场所有比较可靠的安全卫生保障,能够体面地工作。同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就业统计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积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基地,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运作,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组织纵向、横向联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境内农村劳动力派遣向江浙、广东、西北一带推进;境外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周边国家辐射,提高长春市劳务输出在全国(仍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拓展北京“长春保安”的服务领域;提升广州“长春建安”企业的影响力;巩固日本、韩国果品包装、使馆劳务业务等,打造好长春的品牌,扩大长春劳务输出的知名度。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理论”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因此,在此阶段,其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当国家的经济正进入高速的阶段,从而使得工业化正处速时期的阶段,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相应地向非农业部门和城乡部门移转,从而逐步消除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定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得存在大量闲置的人口使劳动生产率几乎为零的一种现象。根据南充2013年年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2013年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758.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2.35万人,占总人口的76.7%,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市。但与此同时,全市农民平均耕地所占比率很小且不足一亩,人口的数量与土地的面积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南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历程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壮大按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整体发展趋势来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从人口数量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南充市城镇人口的比重一直在不断地上升,2005年,城镇人口仅占南充市总人口的25.6%,到2012年,城镇人口的比重已达到39.3%。而相对应的,农村人口从2005年的所占劳动人口74.4%,降低到2013年的61.7%。
(二)转移速度具有滞后性
虽说南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一直不断扩大,但在转移速度方面来说,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主要是由于南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问题。
(三)转移规模仍然比不上输出规模
2012年南充的富余劳动力210万,其中175万转移输出,而真正是选择留在南充的只有20%,其他人都是进行省外或省内以外出打工的方式输出了。
三、南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南充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直接实现了农民收入增加,南充目前农民年均收入8555元,而据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统计,南充农民家庭的70%收入来自于外来务工收入。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原有的“小农意识”不断地受到冲击、动摇和消除,从而使农村整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嫁接到农村的全过程。
(二)南充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产生的消极影响
农村主要劳动力稀少,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民选择异地打工,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很多农村的农田被闲置荒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开发,给南充市的农业发展还是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农村基础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社会稳定性方面的消极影响。
目前,南充许多农村中的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都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兴建。
四、南充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门去解决主要问题所在为南充市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南充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发育滞后,南充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所以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地提高南充市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南充市乡镇经济建设,健全南充市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与水平。
关键词: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43-1
1 保定市阳光工程培训情况现状
阳光工程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 保定市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2.1 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具有保定特色的阳光工程政策体系
一是突出了培训与就业的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了阳光工程的长效机制。在全市全面启动了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培训体系。
2.2 认定培训基地,全方位构筑阳光工程培训网络
通过公开、公正、公平面向社会招标并经过市阳光办对100余所培训机构认真审核,确定64所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为最初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后来根据实际情况都在逐年增加及变化。市阳光办印发了《关于确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的通知》,并通过省阳光办在《燕赵都市报》上进行了公示。
2.3 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完成
中央、省两级财政每年都会按时下达保定市阳光工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积极出配套资金,大部分县(市、区)资金到位情况较好,从而确保了每年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
2.4 签订目标任务书,夯实培训机构责任
全市阳光工程工作会议上市阳光办与各县(市、区)阳光办并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各培训基地法人代表签订了责任书,使全年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了基层培训单位。
3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成效显著
3.1 各地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针对保定市农村劳动力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综合素质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安全观念不强的现状,全市重点开展了以劳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职业指导、普通话、安全生产常识、城市生活常识、实用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课时,内容涵盖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安全生产和卫生防疫等方面。
3.2 订单培训、促进就业
转移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转移培训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度。为切实提高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率,千方百计扩大订单培训,实现三个结合:一是技能培训与品牌劳务相结合。二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三是培训和招商引资相结合。
3.3 规范的创业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民工小老板
创业培训主要使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掌握技能,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各县(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乡镇根据自愿报名情况和所具备的条件,开展创业培训。
4 保定市建章立制,加强督导,实行阳光操作
4.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建立培训基地招投标制度。二是建立“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将培训任务、专业、人数、开办时间、收费标准、国家补助经费、就业去向等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公布接收群众监督。三是建立了按月、按季报告制度。四是建立了项目资金专项管理制度。五是建立了阳光工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建立了项目资金专项管理制度。
4.2 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阳光办,采取听、看、查、问等形式认真执行定时核查与不定期抽查、暗访制度,严格对项目的监管。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劳动监察大队的职能,依法定期检查,维护了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为阳光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外部环境。
4.3 科学执行第一节课制度
各级“阳光办”都强化责任意识,主抓工作的同志每个班第一节课,“阳光办”的同志都要到班上检查招生简章,核实学员身份,讲解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讲明补助金额,同时做好培训质量的抽查工作。
5 加强宣传,增加“阳光工程”在农民中的认知度
市县(市、区)阳光办及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阳光工程”。印制阳光工程明白卡、宣传册,利用农闲时机,深入农村,宣传阳光工程,让农民家喻户晓。
6 保定市实施阳光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定市在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隐性失业率高,劳力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和推荐就业的人数占农村现有富余人数的比率很低;三是培训质量还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四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现象,少数单位包括农民自己对农民工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6.2 提出建议
6.2.1 整合资源,加强引导 加大劳务输出协调力度,充分发挥省驻京、津办事处的作用疏通培训后的出口,每年由省牵头,开展信息交流,形成整体合力。
6.2.2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工程政策深入民心 积极与广电部门联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好的作法、典型学员等。积极与镇、村各级联系,加大阳光工程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
河南省浚县辖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452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6万亩。全县总人口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5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40余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5.2万人,中专及以上学历的8619人,高中学历29091人,初中学历163772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4576人,其中村组干部3648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523人,大学生村官318人,其他87人。
浚县现有劳动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高中、农业高中等培训机构17家,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可容纳2500人同时参加培训,涉及缝纫、电子、电器、电焊、机械加工等15个技术专业;职业高中开设农村电气技术培训班2个;农业高中开设种植专业、养殖专业两类培训班6个班级。该县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其中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服务、农村经营管理等培训2000人,其他1.3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数量不足。浚县农村实用人才缺乏,而且分布不均,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村实用人才较多集中于第一产业,年龄趋于老化,不少人年龄在50岁以上。农村实用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2.文化素质偏低。实用人才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不足30%。文化的缺陷对农村人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有很大影响。浚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缺乏科学规划,培养滞后,自由发展,有而不尖,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3.培训模式单一。目前,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多。浚县农村人才主要依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和自学等方式来培养,缺乏系统化培训规划,影响了人才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4.农村劳动力培训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浚县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大多数以自主创业或外出打工为主,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在政策和项目资金上也很少扶持,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不利于专业人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对策
当前,浚县农民对培训的需求有种植业中的作物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等技术,养殖业中的对家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高中、初中毕业的学生需要进行电子、服装、加工、服务行业的培训。此外,农民还迫切需要那种在农闲季节能够创业致富的劳动技能型培训。
1.提供政策支持。实用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相结合,使有一定技术专长并发挥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享有相应的待遇。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要重点给予扶持。
2.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带动优势,开展科技下乡和专家与实用人才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涉农专家现场指导,上门服务,及时帮助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3.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和项目上向农业大县倾斜,对特色农业开发和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实用人才创办的示范基地倾斜。同时,通过设立实用人才发展基金、成立实用人才互助会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大中型企业和外商投资参与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