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据保险专家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的前瞻性预测,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保险业结构的调整,新增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对人才的需求,社会保障体质的发展都会增加市场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但是,保险人才市场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失衡。一方面需求与供给量严重失衡,造成保险业界不断地挖墙脚现象;另一方面保险人才供给出现了岗位、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脱节,保险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保险公司招聘的岗位大多为营销员,而毕业生由于存在行业和岗位偏见、缺乏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往往希望直接做管理、内勤等,同时保险公司对人才的从业经验要求较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具备这些要求,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质的失衡。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保险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定位于保险营销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二)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考评体系不健全。根据我院保险方向2011年培养计划,保险方面的相关课程有保险学原理、保险实务、保险精算、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缺少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缺少保险单填制、保险销售、保险理赔、保险查勘等实践课程。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其他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都没有明确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计划来看,其中只有大二暑假以后的实践环节,但此环节多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以效果并不佳。这关键是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考核体系,学生暑期的实习更多的带有应付性,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提高。同时,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是由不同老师来完成,缺乏统筹安排与协调,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金融实验室还有待完善。目前,我院金融控制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具有了标准的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在实验室即可获得与证券公司相同的实时股市行情及相关信息,据此进行模拟投资实习,除了虚拟资金外,与实际投资完全一致。另外,具有完善的金融各领域的考证题库,但缺少保险的实践操作,比如保险单的填制,保险出单系统的模拟,保险理赔等的模拟操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脱钩,教学方式单一,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我院保险方向缺乏完善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体系,各环节相互脱钩,实验项目无法进行,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实习等过于形式化,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所形成的论文很少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文章质量不高。目前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侧重于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但终归纸上谈兵,与现实差距较大。
(五)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我院现有三名保险专业教师,一名是保险专业毕业,另外两名是金融专业毕业,无任何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另外,学院管理体制使得老师难以有课余时间参与保险公司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空有理论缺乏实践,也难以教给学生符合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虽然专业基础扎实,虽然备课充分,但难免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难以正确把握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思考
(一)完善教学计划和实践考评体系。首先,要完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习等,比如增加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课程等;其次,完善实践考评体系,针对大二学生暑期的实习,一方面学院可事先联系并指定实习地点,其次对于实习加大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中得到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次,端正学生的就业理念,不要只想着到保险公司当管理人员,而应该具有从基层干起再逐步晋升,脱离基础环节的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内勤及其他管理方面工作的。
(二)完善金融控制中心有关保险方面的实践项目。金融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够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及证券操作方面的实践,应该增加保险单填制、保险理赔、保险系统操作等保险方面的实践软件。
关键词:案例教学 保险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299-02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4.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5.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1.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2.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3.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要点。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讨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重新审视案例的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自身也应当总结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收稿日期:2011-05-19
作者简介:郑玉华(1976-),男,湖北潜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崔晓东(1972-),女,河南巩义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严继莹.保险学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案例教学 保险学 运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
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4.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5.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1.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2.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3.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要点
。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讨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重新审视案例的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自身也应当总结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严继莹.保险学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杨敏.关于保险学课程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关键词】保险学教学;案例分析法;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法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因此保险学课程的教学也是金融专业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制度,保险与其它金融制度既有联系,也有不同。其联系体现在保险同样把资金融通运动作为研究对象,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保险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后盾,可以为投保的经济个体提供风险保障的产品。
近代的保险起源于海上保险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特有的风险分摊机制,从起初的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简单的风险分摊和损失补偿制度,一直到今天的以大数法则为基础的精算制度作为技术核心、以风险分摊为主要职能,以损失补偿为手段、以稳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保险制度。保险将全社会的风险准备资金汇成一股不可忽视的资金洪流,从把将它的触角伸展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社会上的每个个体,保险都是一项他们不得不给予重视且和自身密切相关的经济制度。保险在从近代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嬗变中,通过各项原则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的完备,逐渐蜕去原本与赌博类似的赔偿机制,演绎出以最大诚信为基调,维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制度。与此同时,保险业形成了以险种设计为关键,以市场营销为主线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这与金融业的其它领域的生产方式具有一致性。保险业的这种性质使得人力资本成为保险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因此,保险学人才教育成为保险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保险学科课程的教育质量,培育出保险业需要的相应人才,是摆在保险学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从事地方高校金融专业的保险学课程教学已有十数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摸索出适合保险学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包括: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种方法。即:以保险学基础理论作为教学核心,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作为主线,为学生将来进入实务部门工作做好准备;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研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事实表明,该教学模式在笔者任教班级取得良好收效,获得学生好评。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而且,对于化解理论知识的枯燥性、抽象性,使之具体生动,与保险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对保险学的学习热情,较之单纯讲解理论,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上有更大的优势。尤其是与实务结合异常紧密的保险理论,如果不结合案例,教学效果会差强人意。
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须遵循如下步骤进行:根据课程内容对案例进行筛选、在分析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容纳理论知识点、案例分析结果应简洁凝炼。
(一)案例选择
案例分析教学法中所应用的案例应该特色鲜明,有一定的侧重点。首先,该必须理论突出。在分析该案例的过程中,应以该理论为主要分析案例材料,不能选择那些枝节过多,而且枝节对结果影响很大的案例,因为这种案例会模糊学生的注意焦点,使得知识点过于分散,不利于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侧重讲解某些知识要点。而过于纷繁芜杂的案例,对于那些对保险知识还知之甚少的学生,分析起来难度较大,不易领会教师要向他们传达的知识,因此,筛选案例的原则是短小精悍、要点凝炼。
其次,案例的时效性同样重要。有些保险理赔个案由于发生时间比较久远,和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已经严重脱节,尽管这些案例也能够反映一部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但是它们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会使学生对这些案例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案例的时效性非常重要,要选择近期发生的案例,对于那些发生时间过于久远,应该注意取舍。
再次,案例的真实性也非常重要。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最好是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择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真实的案例更具有冲击力,能够反映保险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由于这些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案例中的细节非常真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保险学理论如何联系实际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分析过程
学生对保险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消化和理解,而案例分析无疑是帮助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首次接触到相关的案例,往往会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此刻教师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又不能直接灌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中的分寸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的。
有鉴于此,教师在案例分析伊始,首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请学生考虑这些问题的答案。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答案,对于他们针对同一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将这些答案纷纷列出,由大家来判断分析,看他们中的多数人到底选择哪种答案,再要求他们陈述理由,并将学生陈述的要点记在黑板上。在主要观点陈述完毕之后,整理这些观点,再将正确的处理方法告诉学生,并且告知他们这样处理的理由,结合教材上的理论要点,让他们自己重复一遍分析过程,同时对照之前学生给出的处理理由,找出他们错在哪里,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案例数量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教师应该为每个理论知识要点分配两个以上的案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第一个案例详细分析与说明,从中获得学生是否已经初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技能,在确认学生的熟练程度后,列举其它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后分析。教师只判断分析结果的正误,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过程仔细梳理,找出谬误所在。
(三)理论重述
这一步骤建立在学生已经具有自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当学生对理论内容掌握熟练之后,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将理论教学上一个台阶,使之深化和升华,从理论的描述发展到对其内涵外延的解释,这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研讨教学
保险学教学中亦常常应用研讨教学法,该方法注重在讨论过程的参与度。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对讨论问题的不同看法,对该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并且可以深入挖掘讨论主题,能在讨论中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讨论者的思维层次和思路也会进一步提高。
案例分析与研讨教学在保险学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案例分析是教学内容的革新,而研讨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案例分析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二是,教师的角色是旁听者,学生作为讨论的主角自由发挥。两种方式的优劣都比较明显。后一种方式的特色是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度,但讨论过程有可能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不过,优点在于可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在小组中,讨论气氛会更加活跃,组员之间可以就不同意见进行充分的辩论,最终形成一种或者数种结论。而各个小组之间的结论可能会有雷同,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些结论汇总,余下的环节和前述教师主导的案例分析法类似。此外,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每个小组利用摄像头将讨论过程制作成视频交给教师,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的情况,如: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
三、实践实验教学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突出的金融专业学科,保险学的教育方式也应该与之相对应。保险人是保险行业所需人才最为集中的岗位,从本质上看,保险业是一项人力密集型的产业。保险人承担着保险展业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合格的保险人,便成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称职的保险人应该能够了解参与保险各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熟悉保险单的各项条款,了解保险制度的种种原则和相应理论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由此,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便成为保险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在每个学年给学生提供一周到两周的实习机会,给学生一个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渠道,在实习完毕,要求他们提交实习报告,对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收获做出总结,并且对下次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出自己的规划。这样对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利的。
一、课程内容模块划分
该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保险学基础知识、保险分类及各个险种的功能和意义、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三个模块的划分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差异为依据,紧密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保险学基础知识以讲授法为主,讲解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制度、保险合同等保险学基础知识以及保险市场各参与者,同时辅以结合时事热点的新闻视频或案例导入、启发提问、随堂习题练习和讲解、头脑风暴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主要章节课后设置了章节小测环节,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给予学生即时反馈,二是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查缺补漏对易错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二个模块保险分类及各个险种的功能和意义,包括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和社会保险三篇。在介绍社会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内容。该模块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个险种的功能和意义,会利用互联网资源测评保险产品,还需要具备应用相关保险产品转移个人和家庭所面对的风险的能力。因而该环节中,除了以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本人还设计了小组营销对抗赛的模拟实践环节。提前一周将小组营销对抗的题目及要求下发给对应的小组,确保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和本周的小组营销对抗赛题目相匹配,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本模块的最后一周,设置了综合应用课,精选2-3个课程中使用过的案例,利用所学的关于险种的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三个模块,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部分主要要求学生通过在保险学实训软件平台上完成个人及团队实训任务,扮演保险公司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操作不同险种的投保、录单、核保、承保、保全、理赔、续保、退保等流程,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和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增进对于第一二模块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二、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
教师精选案例,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提前一周分发案例,案例正文之后会有相应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通过在课程中提问互动、头脑风暴、提交小组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案例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同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加强了课程互动,另一方面也提升其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使用的案例小部分来源于教材,大部分来源于新闻热点事件和本人自生活中搜集的真实案例,每年根据当年的新闻热点进行调整更新,达到70%以上的案例更新率。同时,同一个案例可以结合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案例中当事人的保障规划分析,不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规划。
(二)小组营销对抗赛模拟实践
在小组营销对抗赛中,10个小组分别扮演保险公司人或经纪人角色,向特定客户或者潜在客户推介保险产品,每两个小组推介同类但不同形态的产品进行相互对抗,教师对内容和营销效果进行评分,听众学员模拟客户对产品进行投票,微信公众号推广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小组成绩。该环节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提前一周将题目下发给对应的小组,小组自行利用教材、互联网、教学资源库等资源研究产品的优缺点,挖掘卖点,进行营销包装,并于下堂课进行营销展示,以此确保当周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本周的小组营销对抗赛题目相匹配,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该任务的设置通过小组对抗和在线网络营销,营造模拟真实情况的保险营销环境,使学生真切体验保险营销的过程,包括客户需求分析、产品和竞品研究、产品呈现、客户关系管理、个人形象管理等,提高学生对于各险种功能和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保险产品测评、开展保险营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