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要求范文

课程建设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要求

篇1

一、正确的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

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性工作。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要求从专业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建设规划,逐步建设优质的教学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把网络课程真正建设为“示范性课程”。目前,对会计网络课程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页或网站的形式出去,在建设过程中,以为只要相关网站建立起来,这项工作便结束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形式。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首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期的开发建设、后期的不断优化更新维护等等;其次通过高职高专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学院相关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促进学院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手段、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环境。

二、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网络课程建设,要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网络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三)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三、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一)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全新的、全面的会计核算的教学软件,严格按会计核算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分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建立单项会计实验操作模块,同时设计综合的业务操作规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的会计操作及要求,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供、产、销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做到全过程的会计实务一体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拓展会计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业务,适应信息社会给传统会计业务带来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

(二)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是指教师模拟企业现实情景,提供财务数据、图表等实验材料,并从模拟企业情况或环境出发,设计有关财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的性质,根据已有的会计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索问题,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及发展学生分析、整理所需财务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研究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如在学生探究财务问题时,引导学生确定问题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的融合。

篇2

关键词:高校课程建设;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125-04

在我所熟悉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大学课程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内主要从事大学课程研究的知名学者寥寥可数,湖南师范大学刘旭教授可以说是少数几位研究大学课程的知名学者之一。他从撰写题为《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的博士学位论文开始,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大学课程这一研究方向,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大学课程的研究论文。近来,刘旭教授给我传来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拜读之后,深有感触,故也想谈一点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看法。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本,高校课程建设要有更高的追求”。

一、高校课程建设的4种倾向及其评价

把握好当前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动向,这是提出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看法的基础与前提。自2004年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以来,我参与了20余所高校的规划调研或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对近10余年来高校做了什么以及对未来5~10年高校想干什么,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就刘旭教授新作中所关注的课程而言,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呈现出4种较为明显的倾向。

一是精品化倾向。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此后,各个省市、高校也相继出台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办法。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促动下,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申请更多的、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成效也主要是按照精品课程的数量与级别来衡量。各个层次的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程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应有地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高校过于看重精品课程的标签,只关注那些能够给学校带来声誉的课程,企图用少数几门贴上国家级、省部级标签的精品课程来证明学校课程建设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做法确实很有“收获”,故课程建设中出现精品化的倾向就难以避免。

二是国际化倾向。2001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本科专业,要力争用3年时间保证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该《意见》还要求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一些重点高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有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采用双语授课的。有使用中文教材,但采用全英语授课的。还有直接聘请外籍人士来承担某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我所在的学校去年就开设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从国外聘请的。随着高水平大学把人才引进的主渠道由国内转向国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倾向还会越来越明显。

三是技术化倾向。我们做教师的,这些年最大变化的大概就是用粉笔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都转换成了PPT文档。课程建设技术化倾向最显著的表征即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采用。在这方面,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们似乎也更热衷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我在本校参与组织了3期新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技术研修班。每一期研修班我都要请2~4位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来给新进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在示范课后的交流环节,我发现教学示范者最乐于与大家分享他的课件制作经验,而新进教师也最关注示范者课件制作的经验。除采用多媒体授课之外,课程建设的技术化倾向还表现在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将成熟的课件及课程资源挂在网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法。

四是实用化倾向。毋庸讳言,这些年来高校最受诟病的就是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当高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这一不足又被不恰当地放大。而事实上,各高校在课程建设等诸多人才培养环节,为解决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投了大量的经费。高职院校在聘用双师型教师、开设实用性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努力自不待言,即使是我所在的这一类学校也非常关注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企业所希望的“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临沂师范学院(现已更名为临沂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种“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力图把社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知识、技能、技术转化为课程教学的内容。

上述4种倾向基本上可以反映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大致情况。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我个人认为这4种倾向适应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回应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突飞猛增,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高校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实用化倾向与此密切相关。融入全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力推进的两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高校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与技术化倾向则是这两个主要挑战促成的。由此可见,上述4种倾向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若从消极的方面来评价,上述4种倾向都是外力促动的结果,是功利化思想向高校课程建设领域渗透的一种反映。特别是当我们进一步深究各高校课程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时,过于关注少数课程、过于看重名分、过于追求政绩等不良现象便一览无遗。据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现已暂停。教育部之所以暂停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或许就与有些高校不择手段地获取国家精品课程的名分有关。说到底,课程建设并没有足够地重视高校培养人的内在要求,没有充分体现人本化的思想。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能够明白,我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更高期望与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阐述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刘旭教授在其新作《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研究》中指出,受历史上形成的知识课程观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课程研究、课程编制及课程实施仍然延续的是客观知识逻辑,从而导致高校课程的“为人性”被遮蔽,课程的本体价值被弱化,课程目标、结构、实施途径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若要开创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新局面,刘旭教授指出,课程研究首先要确立人本范式,“从人出发考察大学课程,反思大学课程本身中的人的含义”,提出符合人的发展逻辑的大学课程观,并以此去影响和促成大学课程的人本化改革。

我对国内外课程研究状况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能否用“知本”来概括我国当前高校课程建设逻辑及理论研究范式,以及高校课程建设与理论研究是否必须遵循某一逻辑或范式的转变路线,我尚无资格给出评价。但是,受刘旭教授的启发,基于对当前高校课程建设4种倾向的分析,我也认为“人本”的提法对于提升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彰显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在价值,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二、何谓“人本”及其实施对策

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充分阐述了他对大学课程“为人”内涵的理解。他认为,“大学课程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为人”是大学课程的核心使命。“为人”的大学课程首先应尊重并维护人的地位,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其次,大学课程的实施应遵照人的发展逻辑,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和自由精神,其内容与方式要体现生成性,其安排必须遵循人的身心规律。刘旭教授的观点我完全赞同,这里我也谈一点自己对“人本”的理解。

所谓“人本”,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借用林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表述方式,教育教学或者是课程建设中的“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of the students,by the students,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属于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也可以翻译为“适于学生的”,意即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两种理解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只有学生也成为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高校课程才能更有效地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属于谁的,其答案很难与学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当前的高校课程首先是属于专家学者的,有关部门依靠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以“规划教材”、“推荐教材”、“统编教材”、“经典教材”等名目正试图“垄断”全国的教材市场,不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还要看各个高校使用权威教材的情况。其次,高校课程是属于任课教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当大的教学内容选编权,不少教师就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理解水平和研究成果来决定授课内容的。如果说,高校课程属于专家学者和任课教师还可以理解的话,高校课程要适合于学生则是必须的。可是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否适于学生,这个问题则很难回答。据我所知,很多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不少教师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乃至成人教育学生讲的是同一门课程,所讲内容与方式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受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风气的影响,在认真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或根据学生需要来决定讲什么、怎么讲的老师,现在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by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通过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协作者。我在美国访学期间,选听了几门课程,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多,教学目的似乎与是否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无关。因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较多,老师很难把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但是,他们也不在乎是否完成了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因为我还没有遇见有哪位老师接着讲授上次课尚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美国高校的课程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本身,也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教育理论研究界,大家一直在呼吁,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把独白式的教学转变成为交互式的教学。这些年来,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许多高校在推进研究型教学、团队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一些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受高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张和高校大量补充新进教师的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降低,高校课程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化远远滞后于其他方面的进展,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障碍。

“for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为了学生的”,意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上讲,学生终归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重视课程建设的高校,应该是对学生比较负责任的学校。高校的职能与事项繁多,没有多少工作比课程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更为直接和更有价值。但是,从各高校和部分教师重视课程建设的动机来考察,为了应对检查评估的有之,为了扩大学校影响的有之,为了争夺资金资源的有之,为了获取声誉和晋升职称的有之。当然,无论动机如何,学生总还是会受益的。问题是,当没有了一些外在奖赏与压力的时候,课程建设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又将如何呢?“为了学生”的课程建设,首先强调的是课程建设应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唯其如此,才能将所有的教师号召至课程建设的行列中来,才能为课程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而且,做过教师的都很清楚,课程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受内在信念驱动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倾向于从学生的积极反应中获得某种补偿。其次,“为了学生”也要强调课程建设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或听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高校课程建设或课程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了学生”的深层内涵也必然包括对“教给学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怎么教学生是最有效的”等课程或教学基本问题的艰苦探索及持续改进。

关于课程人本化的应对之策,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当然,其所提出的应对之策与他对课程人本化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基于我对“人本”的理解,这里简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设法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本化是课程建设的高层次追求,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则是对高校的基本要求,如果基本要求尚不能保证,追求高层次的课程建设目标更不现实。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状态,达到人本化的课程建设目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二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是直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人,教师自身的素养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最终效果。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改观,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素养则亟待有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素养上不来,课程建设的人本化诉求也不可能有大的成效。

三是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建设“人本化”的提法首先是在倡导一种观念,实现课程建设人本化目标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这样一种观念。观念的作用是无形的,是弥散的,比任何一种课程人本化的手段、技术或方法更有价值,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尤其如此。

篇3

明确三大支撑体系

基于内训课程体系能力要求的内训师队伍建设的三大支撑体系分别为内训课程开发体系、内训师培养体系及内训师管理体系。其中,内训课程开发系统包括:内训课程教学研究、体系规划、体系开发、体系管理、课程组织实施及课程评价反馈等模块;内训师培养体系包括内训师成长培养、角色认知、能力素质模型、六大关键能力及相应工具箱等几大模块;内训师管理体系则包括人员甄选、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激励等几大模块。

系统设计思路

笔者认为,对于尚未建立内训师队伍的电力企业,应着手先建立内训师培养体系,进而完成基础课程开发,再逐步建立内训师管理体系。从时间上看,基于内训课程体系能力要求的内训师队伍建设以三年规划为宜。以金湾发电公司为例,系统设计流程如下:

内训师培养体系

(1)人员分类定义。根据分析,金湾内训师队伍的最初构成由两类人员组成,其一是中层管理者,其二是核心骨干员工。中层管理者不仅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团队成长的教练,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更是每个管理者的职责,每个中层管理者都应该从技术管理走向教练管理,从而提升内部“传、帮、带”的能力,发挥好教练作用,成为传播企业文化、传授专业技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桥梁。核心骨干员工是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掌握了丰富的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经验,通过系统培训,将这些技能和经验开发成课程并进行分享,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员工的整体操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节能增效的企业经营目的,同时,也保证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对培养接班人意义重大。

(2)人员甄选。在尚未建立科学的能力素质模型评价前,我们定义了甄选规则,对于所有的中层管理者,要求必须纳入内训师培养体系中。除了前面人员分类定义中所讲到的中层管理者的定位,中层管理者还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此,领会上级意图及战略方向,清晰传递给下级执行,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内训师的培训增强了中层管理者对课程的开发认识,建立了体系概念,理顺了讲解流程,提高了表达能力,有效保证了上下之间的良好沟通。因此,公司定义所有的中层管理者都必须成为内训师并开发自己工作领域内的业务课程。对于核心骨干员工,甄选的程序分为部门推荐及公开报名两种,前者对每个部门的推荐人数做了规定,保证了参培人数,后者虽然没有限制,但总人数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总体控制,将内训师培训人员数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核心员工”的定义,如对工作年限、业绩等进行初步的限定。

课程开发体系

(1)基础课程开发。基础课程的开发伴着初期内训师队伍的培训同时开展。初期内训师队伍,无论是中层管理者还是核心骨干员工,所开发的课程均为自己工作领域内最熟悉的,具有容易上手进行编写及演绎的特点,可以培养并建立内训师基本的自信心,稳定队伍初期成长建设。

(2)精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开发是指内训师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开发能力后,根据企业最新需求,以团队开发的形式,重新开发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新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高――该课程的内容设计、讲师水平、效果评估在金湾公司乃至粤电集团内都是“有高度、领先性”,值得在全系统内推广;广――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应该覆盖于金湾公司或粤电集团在该领域内最广泛的员工,课程在该专业领域的通用性强,具有普及教育意义;专――该课程聚焦在解决特定领域、特定岗位的普遍性、反复性问题,理论扎实、知识点演绎能深入浅出,案例聚焦在本行业特性,案例素材来自于一线、展示手段视频化、角色扮演场景化、学习氛围生动化;不可复制性――该课程由于属于定制化开发,所以拥有独立知识版权,从法律意义上不可复制。

(3)课程e化。所有课程最终将通过内训师的不断演绎和修改,形成企业内部共同认可的精品课程,开发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对精品课程进行企业内部认证,做到一门精品课程配置多名专业讲师,最后进行e化后上传至公司教育培训网。

内训师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包括甄选、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激励等几大模块,是构筑企业科学培训管理系统的关键,该体系的建立包括网络平台的搭建,做到需求随时受理、课程及时开发、素材同步积累、课件同时更新。在考核与激励环节,注重的是内训师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在线评价,分析内训师潜在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进行后续培养,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一支专业强、技能精、授业好的企业内训师队伍。

理念的应用

内部培训具有五大优势: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及时性;可以更快地满足企业内部培训需求;能够针对员工存在的普遍问题自主开发培训课程,授课内容和案例更贴近企业实际情况,更容易为员工接受;内训师有更多的时间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跟踪,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培训成本大大减少,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情况

2012年底,公司针对中层管理者开展了初期内训师培训,培训从内训师角色认知、公众的表达魅力、培训实战技巧、灵活教学方法、PPT制作方法、课程开发技巧六大模块着手,分层分级地通过“培养―实践―辅导―修正―考核”几大阶段进行内训师培训。从反馈、跟踪及学员提交的课件质量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学员普遍掌握了授课的基本流程及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课程开发能力。

2013年4月,针对进阶培训的工作顺利开展,此次进阶培训的重点定位是巩固与深化学习成果,增加实践训练机会,通过教练式辅导,开展专项课程开发、专项课程授课应用,让内训师能力指标在实践中应用与深化,使得“知行合一”,并产出集合“编导演”的“完整课件”,为公司的课程体系与内训师体系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同时,拟定中层管理人员授课计划,开展授课水平演绎与初步鉴定。此次授课是内训师第一次走上讲台,因此,根据课程内容,创造较为轻松的授课环境及确定培训人员对象便显得格外重要。目前,中层管理人员已授课20余场,从授课现场、学员评价及问卷调查统计来看,讲师的表现可圈可点,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上台的演绎,培养了自信。作为组织部门,第一时间把学员评价及建议反馈给讲师,这对提供课件修改意见及提高授课水平至关重要。

2013年6月,基于核心员工的内训师培养同时展开,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促进骨干员工的培训成果同步于中层管理者,建立企业第二支基于技能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内训师队伍。在对核心员工进行定义后,采取的部门推荐和自愿报名方式显然是合适的,一方面保证了人员数量和质量,一方面又引入了积极主动的因素,激发了培训人员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计划,针对核心员工的培训,将分三阶段进行,6月完成核心员工内训师初级培训,接下来中级、高级内训师培训将相继开展,围绕的重点是根据专业组建团队开发精品课程。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础化学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度课题,基于高职药品(药学)类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药用基础化学课程优化与整合研究(课题编号Ⅻ36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43-01

随着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发展,高职教育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何让基础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满足职业需求、甚至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和瓶颈。专业课程改革可以“校企合作”,可以“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案,甚至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然而,基础课程改革路在何方?面对专业课程改革屡试不爽的一些办法,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者只能望而兴叹!确实有勇于尝试者,拿专业课程改革的种种办法来改革基础课程,结果落了个邯郸学步的下场,显然专业课程的改革方案并不一定适用于基础课程改革,如果一味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改革方案对基础课程改革更行之有效呢?笔者以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为例,提出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

一、顺应职业教育特点,凸显化学课程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体现专业服务性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加强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需求。另外,由于化学本身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理论和化学技能源于化学实验的经验总结。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把握。

在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践教学中,要想实现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不仅仅要增加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更要合理安排实验项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在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各种改革尝试,有的院校将实验项目进行单独设课,并采用模块化形式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培养,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化学技能培训体系[2];有的院校通过开放实验室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强化技能培养[3];有的则干脆效仿起专业课程改革方式,将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搞成基于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形式[4]。但无论是哪种改革方案,都往往流于形式上的改革,教学内容多数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验项目依然是传统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依然是亘古不变的教学内容,唯一变化的是项目的先后顺利和项目教学的方法。因此,现行的化学实验教材还没有一套编写体例非常好、药学专业服务性又非常明确的教材。所以,各大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自行编写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求的校本教材是基础化学实践课程改革的一种不错选择。

为了增加基础化学课程对于药学专业的“服务性”特色,实验项目设计时应巧妙安排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技能训练。如以常见药物的含量测定为切入点设计化学滴定分析实验项目:①HC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②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③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④I2标准溶液的配制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在酚与FeCl3的性质实验中,加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硫酸链霉素和盐酸四环素等药物的定性鉴别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化学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及未来职业岗位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基础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带动理论教学改革

化学实验离不开化学理论的指导,在做好化学实践技能系统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对理论教学进行配套改革。否则,理论教学将成为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制约因素。

传统化学课程的设置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使得化学实践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践教学内容里大量充斥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感受不到任何成就与喜悦,因此,实验课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颠覆这样的传统,革新课程改革理念,让药用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排头兵,是彻底改变现有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先导,在充分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理论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成为实践教学的知识构建平台,而实践教学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最终能很好地实现药用基础化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学的有机统一。

药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大胆删减一些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理论性太强但应用性不足的内容(例如物质结构等知识)来节约学时;合并相关教学内容(如各类有机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等);增加基础化学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知识,这样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做到知识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基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既要肩负起“基础性”铺垫作用,又要兼顾到专业“服务性”功能,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基础性和服务性有时会成为矛盾的双方,偏重了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太注重基础性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学时而影响到服务的展示;反之,太注重服务性而缺失了基础性,又往往影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因此,如何掌握好这基础性和服务性的“度”成为基础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8): 11~15.

[2]吕红,凡靖. 改革高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9, 8(5): 93~94.

[3]曾平莉,王东. 药学类《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 10(4): 87~88.

[4]陈任宏,唐省三,崔英,叶斌.基于药品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块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 29(17): 8~10.

篇5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创新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下面,笔者围绕矿用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下自己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企业―平煤集团承办高职院校,《矿用电气设备》是我院全国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三门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其定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宗旨围绕“服务于工矿企业”。教学设计基于煤矿岗位用人多且基础应用的电修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要求,将学习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由专职与现场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三段式”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煤矿电修车间;借助现场实训设备等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参与考核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个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工程实践、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多方位能力。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矿用电气设备方面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维修工艺与方法,把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学习任务开发

《矿用电气设备》课程在知识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对同类知识点、技能点序化,开发出8个学习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保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更换;(4)直流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直流电动机的故障及检修;(6)矿用隔爆磁力启动器的故障查询与排除;(7)矿用隔爆馈电开关的故障查询与排除;(8)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查询与排除,

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从课程总学时、开课学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学媒体与工具、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设计

1.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矿用电器综合实训室和电气设备装配车间。同时增设多种教学媒体,为“行动导向三段式”教学中的第一和第三阶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与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实践联系实际,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室的补充,缩小学生校内所学知识、所见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差距,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教师团队。聘请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承担第二阶段的现场教学任务,校内的专职教师承担第一、三阶段的校内教学任务,形成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4)学生团队。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生团队,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团结协作,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知识,采用启发引导、演示操作、团对协作、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课用到以前讲过知识或上次讲到问题时间长,采用提问方式;讲到设备结构到校内实训室观察或采用多媒体,讲到故障分析采用分组讨论,讲到检修进行演示,作业一般布置开放分析内容,教师对学生个人及团队,针对其出勤、提问、讨论、作业、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及评价。并布置下现场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团队带着工作任务及对企业实际岗位的质疑到校外实习基地,由兼职教师(师傅)讲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兼职教师(师傅)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明确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系统)完好标准,设备(系统)检修质量标准等。学生分工协作,进行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通过拍照、抄录、向师傅求教等多种方式,学习企业文化,获取经验知识。兼职教师(师傅)根据学生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

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的实际工作岗位和所学实践技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疏理,并将在现场的见闻和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实现校内外所学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学生团队通过自制的PPT文稿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团队之间互评,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考核,学生与教师同时参与评价,并且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采用过程考核,包括团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对团队评价;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和实操等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结果考核。

五、教学效果

经过06、07、08三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欣喜的说:矿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极大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课堂灵活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使课堂内外都投入极大学习热情,现场教学使我们既学到理论又掌握技能,同时学到企业文化。实训基地企业领导与师傅感慨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理论知识扎实,虚心好问,实践技能学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企业愿留。

通过对矿用电气设备课程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8.

[2]唐帼丽,张进明.精品课程:高度优化教育资源的载体[J].北京教育,2004,(10):33.

篇7

关键词:研究生;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2-02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来深化教学改革。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彻底、高校持续扩招、课程设置调整不到位等问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倡导加强和改善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步骤,对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也包括加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学工作。

一、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抓住了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教育成果的优劣主要反映在课程建设上。在人才培养中,课程具有关键性、引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课程是一种文化依归和传递,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大集结,也是科学技术的经验总结,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指南。在高等学校,有目地、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基础性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可以锻造一种关注教学质量、关注课程建设、关注人才培养的校园氛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应该持之以恒,以点促面,推动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建设精品课程的内涵是:通过建设合理的师资、恰当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条件、完善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生精品课程是信息化、现代化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有很强的名牌效应、示范效应,有着自己的特色风格,普遍受研究生欢迎的课程。当然,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社会现在和将来教育教学思想,切实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切实推进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引导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综合示范性的课程,是同类课程中的佼佼者。精品课程应该是代表学校教学质量的课程。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强调课程主持人必须是教授,且师德良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课程的衔接,如本科、硕士、博士等相关课程的衔接,同时也要考虑同层次之间其他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并要求不断精选、吸纳具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特别是本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包括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整合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常态。如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体练市教学、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上,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且具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等高水平实验的技术;在教材建设上,要求选用优秀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声像资料,教学软件要求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且开课至少3次以上,选课人数较多。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有效的文献资料、教学资料必须齐全。明确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定位,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

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建立学术水平强、人格魅力高、具有教学热情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合理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教师队伍素质的相对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研究生精品课程改革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条件。但有些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如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一门精品课几乎依赖个别老师一人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与效果。

2.管理措施不到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措施不到位,很多学校缺乏具体的考核指标。重视立项,轻视结项,跟踪检查不及时。网络视频公开度小,且效果不突出;教案讲义示范性也不强,研究生精品课程总体建设效果不明显。

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建议

1.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研究生精品课是一项十分具体的工作。规划具有指导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蓝图,主要内容:切实体现和实践学校办学理念、整体目标;本校课程和教学应达到的具体步骤和具体要求;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业务评价考核、激励科学的管理办法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应做到: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建设实践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研究生优秀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力量,科学管理,加强整体学科建设。其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2.根据发展需要,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在于教学团队。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和大话,精品课程建设注定不会成功。一般情况下,凡是有一定学术造诣、具有亲和力、爱岗敬业的教师讲授的课程都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单打独斗不能建设一个完善的精品课程体系,最多是一两门课程而已。事实上,在任何时候课程建设都必须有一支业务素质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整体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建设精品学科体系,不可能培养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研究高水平的成果。精品课程的核心是人,是教师队伍,是教师群体。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石,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没有教师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精品课程建设将沦为空谈。因此,要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实现新老有序交替,合理搭配,造就大批教学名师梯队,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要围绕课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学院和课程项目小组都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从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上加强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加大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力度,吸引年轻教师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队伍中来,鼓励梯队中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出国进修等,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科学管理,健全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通过不断建设、不断检查、不断验收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可采取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建设目标和要求,通过分阶段验收和项目结题验收来进行质量跟踪和监控。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定后,签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合同书》,合同书必须载明项目进展计划及阶段目标、项目完成时预期成果、经费开支预算计划等内容,并分阶段检查。对工作进展好、成效显著的课程加大资助力度,并向上一级推荐研究生精品课程的遴选;对进展缓慢达不到预期目标或经费使用不当的课程,限期改正,如果没有达到整改要求可以停止资助并将取消精品课程建设资格。开展研究生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竞争性评比,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校研究生课程的整体水平,推动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让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龙头课程”,带动整个课程建设,形成一种氛围,让大家“精品”理念深入人心,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建立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课程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佳琪,郑燕林.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2010,(5).

[2]方贵庭.关于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中国商界,2008,(4).

[3]罗南书,赵鹤平,吴文平.西部欠发达地区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刘德华,刘志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5]罗汝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研究[J].职业教育,2013,(1).

[6]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7]张乐勇,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谈[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篇8

关键词:课程建设;经验;问题

一、财经院校课程建设回顾

早在1995年国家教委就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来推动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意见中就教授上本科讲台、双语教学、多媒体授课等方面提出要求。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了高等院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十年历程。财经院校在此背景下纷纷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三层架构设计,课程建设成为各院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各高校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862门,746所高校的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明确“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课程建设等重点建设内容都是前期课程建设内涵的进一步延伸。

在全国高校注重课程建设,落实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积极开展并长期坚持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以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为要求,以三“百”工程(即打造百门精品课程、凝练百部精品教材、培养百名教学名师)和教学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全面课程建设活动,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带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截至2010年,我校已经建有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这些精品课程基本覆盖了学校的重点学科,显示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经院校的学科特色,如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的“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学”。同时精品课程结构分布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均衡发展,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如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人文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建设都得以体现。随着三“百”工程的开展和深入,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凝聚,达到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截至2010年,全校共建设校级以上精品课程54门,精品教材71部,实践教学系列教材25部。学校共评选教学名师28名,优秀主讲教师37名。

二、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课程建设实践既体现了一般财经院校的普遍特征,也突出了学校“厚基础,上水平”的特色。

1.“质量立校”的理念贯彻实施

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泛参与、精益求精”的课程建设实践,学校“质量立校”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在学校层面,有校“质量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财务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部分专家组成,有关课程建设情况能直接反映到学校“质量工程”最高决策机构。在教学管理层面,有教务处领导下的精品课程建设支持与服务小组,为课程建设提供咨询、检查、评审等服务。在学院教学层面,有由院长领导下的教学副院长负责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专业课程建设。在教师层面,有由课程负责人任组长、由多名主讲教师参加的教学团队负责具体课程建设,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经验丰富、社会认同度高的高素质教学队伍。由此,通过课程建设,学校从上到下形成了对质量的关注和认同,对质量的要求和追求。

2. 课程建设形成相应的制度与保障

首先,学校形成了系列规章制度以开展课程建设。学校制订了《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教学项目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各项办法和措施,明确规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实施策略和经费管理办法。各学院也都依据本专业建设的特色相应制定与完善课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其次,课程建设经费得以保障。课程建设内容很多,特别是在创精品的过程中要求很高,如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考试题库、实践与实验教学、教学评价等,学校大力投入经费进行建设,优先保证资金到位。学校公共经费建设不仅直接投入课程建设,如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课程建设等,还通过专业建设划分到学院,由学院根据各专业特色要求,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展开课程建设。最后,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制定了《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设定“优秀教材奖”、“优秀课程奖”,对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奖励。此外,在教师职务聘任过程中,也考虑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将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明确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和任职条件范围。

3. 搭建课程建设平台

围绕课程建设,学校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服务于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交流平台,以此来促进课程建设。

学校搭建了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所有课程均可上网,每位教师均可在网络上建设自己的课程平台,所有获评的国家、北京市和校级精品课程也都挂在网络平台上,对所有学生开放。网络课程建设方便了学生的使用,不仅教学计划、课件上网,而且网上还提供了辅助学习的各方面资源,提供了提问答疑的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形成网上互动。网络课程也方便了跨专业选修课程中因为专业背景欠缺而导致的学习难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反复学习理解有关的内容。2009年网络课程建设开展以来,共计300门次课程搭建了网络课程平台,开始使用网络辅助手段展开教学,涉及教师100多名。目前已经有600多万人次使用了网络课程进行学习。

由于很多教师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在学校停留时间较少,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2008年,学校开始开展“精益课堂”工程,通过开展全校性的由全体教师参加的互相听课、教学观摩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心得,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精益课堂”实施以来,全校参加听课的教师达到560余人,累计听课达到3800余人次。2008年学校成了教师促进中心(OTA),为释放教师潜能,促进教师追求卓越教学提供平台。OTA通过网站、主题午餐会、一对一的教师私密性帮助、教授教学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以来,OTA共帮助和指导教师教学工作30余人次,受益教师达百余人。

三、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财经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 教学与科研矛盾

首先,财经类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中专业研究一枝独秀,教学深入研究与实践很难开展。近年来,随着科研经费的不断投入,科研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瞄准全球一流期刊或者国内的权威期刊上发表高层次文章,而且还要申请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财经类院校还需要与实践部门合作从事有助于社会科学决策的横向课题。因此,教师往往只能全力以赴进行专业研究,而忽略教学研究。科研任务重的教师完成基本课时量工作压力就已经很大了,更不用说参与深入的教学研究。其次,新教师的科研导向更为严重,从而影响教师体系建设。由于强烈的科研导向和高校的聘任制度,新教师的聘任基本只能从应届博士生中挑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很难转入教师系列。一则实践部门出来的从业人员往往在纯理论研究中处于弱势,学校科研门槛太高;二则即使入职后,科研导向的晋升制度也使得他们的发展空间有限,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能给他们的职称晋升太多帮助,反而造成了弱势。因此,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常常缺乏优质师资,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很多案例都是来自二手资料,不是自己亲自编写的案例,更不是自己的亲身实践。在强调实践创新,在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反而是埋头于理论工作,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到实际部门锻炼学习的机会和意愿,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2. 课程建设与利用矛盾

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教师建设、平台建设等,这些都存在着建与用的矛盾。首先教材建设各自为政,精品教材的使用率不高。每所高校都希望建有自己的精品课程,因此都积极鼓励编写自己的教材,在课堂中使用自己的教材。这样往往造成矛盾,究竟是用国际著名教材,是用国内的国家精品教材,是用本校的精品教材?其次,由于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学生跨校选修的学分认定不普遍,教师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教师团队建成后,资源往往仅限于服务于本学校课程讲授,很难服务于更多的学生,服务于社会。最后,精品课程建设后使用率不高。由于精品课程往往来自于本校的重点学科的专业课程,而非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本校实际使用的学生不多。虽然精品课程已经上网,但是受限于网络技术条件、网络课程质量以及知识产权的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精品课程并没有对外形成应有的影响力。仅以我校为例,网络课程上点击率最高的是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而非精品课程。

3. 教与学的矛盾

课程建设都强调教学方法的改进,强调从“教”向“学”的转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弹性学习等,但是在现有的高校管理体系下很难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互动循环难以真正实现。首先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形成了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在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很难改变学习方法。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可能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不能真正激励学生学习。其次,部分丧失学习目标的学生不能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来达到目的。虽然大类招生以及转专业制度的试行,给一些学生在校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仍然由于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制度等不能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少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学心理而丧失学习的自主性。最后,学校受到毕业率、就业率等评价指标的影响,会选择让学生尽可能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或出国留学等。没有末位淘汰的压力,学生“学”的能力难以激发。政策较难执行。

四、课程建设展望

回顾已经取得的一些经验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我校课程建设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1. 不断完善现有评价体系

借鉴国外建立教学岗位系列,设立教学型教授,使得教学实践与研究和专业研究一样重要。提高教学研究的地位,定期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

2. 充分利用现有精品课程

在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按照“遴选一批、建设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课程建设思路,瞄准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已有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任务,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在未来五年,通过推动课程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 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课程建设的目标仍应坚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适时修订自编教材,不断提高教材质量,配套完善和适时更新相关的辅助教材和文献资料,制作完成高质量的系列软件资源,不断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到国内外教学单位培训和挂职锻炼,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加强同实际部门横向交流的同时,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基地建设联系起来,让教师将实践经验不断充实到课程中来。引进、补充新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教师团队合理化的梯队建设,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步入课堂。

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 精品课程 优化 建设

中图分类: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156—03

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培养我国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这项基本功,不断打造适应时展的精品课程。

一、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评估

自2001年开始,面对社会上因为高校扩招对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担忧,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提出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这可以说是精品课程的前奏。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各教育单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也随即展开。从我国提出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毫无疑问,有关部门是希望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前进步伐。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五六年的建设,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方面,出现了一批精品课程。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计划在2003--2007选拔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实际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仅2008年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650门,其中本科课程400门,高职高专课程200门,网络教育课程50门。2007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精品课程的出现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来。

2.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涌现了一些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检索,其中,已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章多达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这些研究从多角度,在多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作出了研究。一是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意义、问题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据某一具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做出了个案研究,这是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结合自己承担的课程建设的实际,分析了课程建设的思路、经验和具体做法。三是针对高职高专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关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论述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和具体的做法。

篇10

关键词:高职学院 课程建设 健康发展

1、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1.1、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围绕课程建设进行的

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培养的载体,它是人类在各个专业领域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总结,是一种文化传递,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发展前沿的反映。它维系着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相关的管理和行政工作。它实施在课堂、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社会实践中,它沟通着学校与企业、行业,推动着学校的教育、科研,促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密切联系,不难看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作用。

1.2、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根本

课程质量是一个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过程、学生质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以提高课程质量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是学校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点。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计,在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传承与创新的并重,以及体现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些都是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

2、提高课程建设的几点措施

2.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

高职学院都明确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院教学建设的基本任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为课程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从被动开始转为主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与经验,如“校企共建、通力合作”就是近年各高职学院进行课程建设经验的结晶。

2.2、优化课程设计,以“说课”形式深化职教改革

“说课”活动开展以来,最大的成效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引入了“课程教学设计”的观念,从传统的“备教学内容”深化到知识、技能、能力实现的设计、实施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形成了一些如“赛事驱动型”、“工作任务驱动”等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课程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3、案例教学、课堂实训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近年来,高职学院各专业选用国家高职“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相关专业正在着手组织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系列“规划教材”。

2.4、加大实践课程,改善实训条件

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进度设计中,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得以保证。其次,高职学院也加强了课程实践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课程实践教学有显著改善(作业与实践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与企业的课程合作教学等)。同时,由于高职学院课程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课程建设认识、方法、管理尚存在不足,课程建设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学院关于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精品课程常态化建设的任务不具体、不明确,推进课程标准研制的工作较为滞后,专业特色课程(包括选修课)的开发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教师深入开展“课程设计”的教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由中青年教师领衔的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建设推进不足。

3、课程建设方法与实施手段

3.1、重新站位,以职业课改为抓手制定特色的课程建设规划

通过新的课程管理办法的制定,健全完善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和协调部门工作职责,明确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建立有效的课程建设水平评估体系,修订课程建设的奖惩办法。课程建设一定要结合学院课程建设资源可开发与可利用的实际,突出重点与特色。

3.2、持续有效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学院经过近年来的精品课程集中建设,对于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般要求与规范都已经熟悉。进一步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数量与质量上有所突破,关键在于集中解决精品课程中突出的问题与矛盾。一是要“开门建设”。二是坚持常态化的建设任务的落实,以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突破口,突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特色。三是在保持“展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程的“网络化与交互性”,要实现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上课程资源的“同步”。四是要建立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的维护与更新、可持续开发与建设的“终身责任制”。五是要设立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项预算,新增必要的教学设施与设备,如影音采集与编辑设备等。

3.3、高屋建瓴,针对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思路

关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进一步明晰基本的改革思路,即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终点”来指导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虽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定位在理论上普遍都是接受的,但在实际的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还是存在着培养“通才”“泛才”或是“专才”、“一专多能、一专多通”的认识差异。根据高职学院各专业的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及需求预期,应该分别明确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具体思路。

4、建立注重过程,兼顾结果,全面审查的考核方式

篇11

[关键词]教育资源;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支撑推动

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高校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拥有或者能够为其使用的,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文化、信息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要素的总和。精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其中,教育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二、教材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③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91页。

篇13

学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按照“目标明确、改革创新、师资优化、条件先进、管理严格、教学优秀、质量一流、成果突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课程建设科学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学生应用,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工作。现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1门,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的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一是对学校在建的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不断进行完善、充实,使其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二是明确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2016年,我校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就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指标、评价标准等五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所有达到建设周期的重点建设课程,按照此评价体系和标准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稳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是做好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指导工作。2017年,我校组织评审专家对2015年立项的16门课程进行了中期检查,充分掌握了各个课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基本情况,并提出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内容。学校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帮助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组教师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目标。

四是积极开展课程资源与平台建设工作。学校要求每一门建设课程都要制定明确的课程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教学录像、演示文稿、试题库、案例库、专题讲座库、文献检索系统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2016年学校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在线课程中心平台。教师依托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从完全依托线下教学,过渡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

篇14

关键词:中职学校;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设置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中职学校应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高标准打造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整体提升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最终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

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优化的教学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完善的配套教材、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队伍素质过硬,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为主,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二是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三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独特,手段先进,善于运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等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相关课程标准、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完善配套,课程教材要有精品系列教材体系;五是实训(实践)课程丰富,大力开展实践性、实验性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丰富;六是管理机制健全,拥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二、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走特色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优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是一个有力的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可用来带动和推进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为此,中职学校要谋求优势地位,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强力打造办学特色、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中职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二)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牵引,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全面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内容、体系、模式、施教等方面的建设,推广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品牌,可以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术科研能力,由此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能够保持稳定的教师队伍。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保证。课程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只有精品课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因此,中职学校的品牌课程应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程体系,高标准打造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四)精品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中职学校建设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已任的良好氛围;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可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质量保证体系,这比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本身更为重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创建精品课程,树立教学品牌,是中职学校国家标准示范校检查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亮点,进而通过精品课程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办学质量,将极大地提升中职学校发展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与需求,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质量和特色突出、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课程,确定加以支持,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并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整体性、综合性课程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将某一门课程作为特色优势学科,着手重点扶持,使其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形成中职学校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然后再由其成果带动其他各学科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而在这支教师队伍中,需要有学术造诣高、在该学科影响力强、具有一定领导能力或协调能力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要倡导团队精神,避免单打独斗。因些,中职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三)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从系统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一是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把握好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建设的主线,改革不适应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使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全面建设相适应。二是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技术。三是融教学与教研为一体,将教研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四是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编写和制作优秀的系列化教材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非常有必要。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主要由学科骨干教师和主讲教师负责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主讲教师除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外,应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配套建设,将专业课程教材与实训、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内容、新技术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教材要反映课程的特色,重视中职学校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机制。中职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机制,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凡经过建设,认为已基本达到条件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组撰写自评报告与自评总结,提供所需数据和材料。学校组织专家对课程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进行初审,并采取考察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估,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逐项打分,评定出该课程的总分数与等级,写出评估结论。学校应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例如: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对优秀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任课教师可优先推荐申报上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对课程组在出版课程相关教材时优先给予资助。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建设不同特色的精品课程,推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兆信.以质量为核心加快精品课程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