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7:41: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课程建设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正确的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
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性工作。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要求从专业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建设规划,逐步建设优质的教学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把网络课程真正建设为“示范性课程”。目前,对会计网络课程建设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是:会计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是把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页或网站的形式出去,在建设过程中,以为只要相关网站建立起来,这项工作便结束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高职高专网络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形式。高职高专会计网络课程建设首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期的开发建设、后期的不断优化更新维护等等;其次通过高职高专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学院相关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促进学院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手段、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环境。
二、会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网络课程建设,要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网络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三)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大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并积极探索用现代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的新路子,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并留有根据技术发展及时补充和更新的“接口”,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三、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一)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全新的、全面的会计核算的教学软件,严格按会计核算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分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建立单项会计实验操作模块,同时设计综合的业务操作规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的会计操作及要求,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供、产、销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做到全过程的会计实务一体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拓展会计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业务,适应信息社会给传统会计业务带来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
(二)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是指教师模拟企业现实情景,提供财务数据、图表等实验材料,并从模拟企业情况或环境出发,设计有关财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的性质,根据已有的会计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索问题,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及发展学生分析、整理所需财务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研究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如在学生探究财务问题时,引导学生确定问题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课程建设;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125-04
在我所熟悉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大学课程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国内主要从事大学课程研究的知名学者寥寥可数,湖南师范大学刘旭教授可以说是少数几位研究大学课程的知名学者之一。他从撰写题为《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的博士学位论文开始,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大学课程这一研究方向,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大学课程的研究论文。近来,刘旭教授给我传来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拜读之后,深有感触,故也想谈一点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看法。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本,高校课程建设要有更高的追求”。
一、高校课程建设的4种倾向及其评价
把握好当前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动向,这是提出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看法的基础与前提。自2004年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以来,我参与了20余所高校的规划调研或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对近10余年来高校做了什么以及对未来5~10年高校想干什么,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就刘旭教授新作中所关注的课程而言,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呈现出4种较为明显的倾向。
一是精品化倾向。自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此后,各个省市、高校也相继出台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办法。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促动下,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申请更多的、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成效也主要是按照精品课程的数量与级别来衡量。各个层次的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课程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应有地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高校过于看重精品课程的标签,只关注那些能够给学校带来声誉的课程,企图用少数几门贴上国家级、省部级标签的精品课程来证明学校课程建设的成就。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做法确实很有“收获”,故课程建设中出现精品化的倾向就难以避免。
二是国际化倾向。2001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本科专业,要力争用3年时间保证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该《意见》还要求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一些重点高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有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采用双语授课的。有使用中文教材,但采用全英语授课的。还有直接聘请外籍人士来承担某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我所在的学校去年就开设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是从国外聘请的。随着高水平大学把人才引进的主渠道由国内转向国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倾向还会越来越明显。
三是技术化倾向。我们做教师的,这些年最大变化的大概就是用粉笔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所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都转换成了PPT文档。课程建设技术化倾向最显著的表征即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采用。在这方面,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们似乎也更热衷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我在本校参与组织了3期新进教师教学方法与技术研修班。每一期研修班我都要请2~4位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来给新进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在示范课后的交流环节,我发现教学示范者最乐于与大家分享他的课件制作经验,而新进教师也最关注示范者课件制作的经验。除采用多媒体授课之外,课程建设的技术化倾向还表现在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将成熟的课件及课程资源挂在网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做法。
四是实用化倾向。毋庸讳言,这些年来高校最受诟病的就是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当高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这一不足又被不恰当地放大。而事实上,各高校在课程建设等诸多人才培养环节,为解决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投了大量的经费。高职院校在聘用双师型教师、开设实用性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努力自不待言,即使是我所在的这一类学校也非常关注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企业所希望的“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临沂师范学院(现已更名为临沂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种“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力图把社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知识、技能、技术转化为课程教学的内容。
上述4种倾向基本上可以反映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大致情况。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我个人认为这4种倾向适应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回应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突飞猛增,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高校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实用化倾向与此密切相关。融入全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着力推进的两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高校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与技术化倾向则是这两个主要挑战促成的。由此可见,上述4种倾向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若从消极的方面来评价,上述4种倾向都是外力促动的结果,是功利化思想向高校课程建设领域渗透的一种反映。特别是当我们进一步深究各高校课程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时,过于关注少数课程、过于看重名分、过于追求政绩等不良现象便一览无遗。据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现已暂停。教育部之所以暂停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或许就与有些高校不择手段地获取国家精品课程的名分有关。说到底,课程建设并没有足够地重视高校培养人的内在要求,没有充分体现人本化的思想。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能够明白,我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更高期望与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阐述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刘旭教授在其新作《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研究》中指出,受历史上形成的知识课程观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课程研究、课程编制及课程实施仍然延续的是客观知识逻辑,从而导致高校课程的“为人性”被遮蔽,课程的本体价值被弱化,课程目标、结构、实施途径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若要开创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新局面,刘旭教授指出,课程研究首先要确立人本范式,“从人出发考察大学课程,反思大学课程本身中的人的含义”,提出符合人的发展逻辑的大学课程观,并以此去影响和促成大学课程的人本化改革。
我对国内外课程研究状况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能否用“知本”来概括我国当前高校课程建设逻辑及理论研究范式,以及高校课程建设与理论研究是否必须遵循某一逻辑或范式的转变路线,我尚无资格给出评价。但是,受刘旭教授的启发,基于对当前高校课程建设4种倾向的分析,我也认为“人本”的提法对于提升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彰显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在价值,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二、何谓“人本”及其实施对策
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充分阐述了他对大学课程“为人”内涵的理解。他认为,“大学课程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为人”是大学课程的核心使命。“为人”的大学课程首先应尊重并维护人的地位,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其次,大学课程的实施应遵照人的发展逻辑,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和自由精神,其内容与方式要体现生成性,其安排必须遵循人的身心规律。刘旭教授的观点我完全赞同,这里我也谈一点自己对“人本”的理解。
所谓“人本”,我在给学生上课时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借用林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表述方式,教育教学或者是课程建设中的“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of the students,by the students,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属于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也可以翻译为“适于学生的”,意即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两种理解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只有学生也成为高校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编制的参与者,高校课程才能更有效地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属于谁的,其答案很难与学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当前的高校课程首先是属于专家学者的,有关部门依靠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以“规划教材”、“推荐教材”、“统编教材”、“经典教材”等名目正试图“垄断”全国的教材市场,不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还要看各个高校使用权威教材的情况。其次,高校课程是属于任课教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当大的教学内容选编权,不少教师就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理解水平和研究成果来决定授课内容的。如果说,高校课程属于专家学者和任课教师还可以理解的话,高校课程要适合于学生则是必须的。可是要问当前高校课程是否适于学生,这个问题则很难回答。据我所知,很多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不少教师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乃至成人教育学生讲的是同一门课程,所讲内容与方式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受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风气的影响,在认真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或根据学生需要来决定讲什么、怎么讲的老师,现在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by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通过学生的”,意即学生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协作者。我在美国访学期间,选听了几门课程,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多,教学目的似乎与是否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无关。因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较多,老师很难把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但是,他们也不在乎是否完成了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因为我还没有遇见有哪位老师接着讲授上次课尚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美国高校的课程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本身,也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教育理论研究界,大家一直在呼吁,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把独白式的教学转变成为交互式的教学。这些年来,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许多高校在推进研究型教学、团队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一些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受高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张和高校大量补充新进教师的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降低,高校课程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化远远滞后于其他方面的进展,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障碍。
“for the students”可以翻译为“为了学生的”,意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应该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上讲,学生终归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重视课程建设的高校,应该是对学生比较负责任的学校。高校的职能与事项繁多,没有多少工作比课程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更为直接和更有价值。但是,从各高校和部分教师重视课程建设的动机来考察,为了应对检查评估的有之,为了扩大学校影响的有之,为了争夺资金资源的有之,为了获取声誉和晋升职称的有之。当然,无论动机如何,学生总还是会受益的。问题是,当没有了一些外在奖赏与压力的时候,课程建设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又将如何呢?“为了学生”的课程建设,首先强调的是课程建设应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唯其如此,才能将所有的教师号召至课程建设的行列中来,才能为课程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而且,做过教师的都很清楚,课程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受内在信念驱动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倾向于从学生的积极反应中获得某种补偿。其次,“为了学生”也要强调课程建设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或听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高校课程建设或课程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了学生”的深层内涵也必然包括对“教给学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怎么教学生是最有效的”等课程或教学基本问题的艰苦探索及持续改进。
关于课程人本化的应对之策,刘旭教授在其新作中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当然,其所提出的应对之策与他对课程人本化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基于我对“人本”的理解,这里简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设法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本化是课程建设的高层次追求,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则是对高校的基本要求,如果基本要求尚不能保证,追求高层次的课程建设目标更不现实。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状态,达到人本化的课程建设目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二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是直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人,教师自身的素养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最终效果。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改观,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素养则亟待有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素养上不来,课程建设的人本化诉求也不可能有大的成效。
三是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建设“人本化”的提法首先是在倡导一种观念,实现课程建设人本化目标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这样一种观念。观念的作用是无形的,是弥散的,比任何一种课程人本化的手段、技术或方法更有价值,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尤其如此。
明确三大支撑体系
基于内训课程体系能力要求的内训师队伍建设的三大支撑体系分别为内训课程开发体系、内训师培养体系及内训师管理体系。其中,内训课程开发系统包括:内训课程教学研究、体系规划、体系开发、体系管理、课程组织实施及课程评价反馈等模块;内训师培养体系包括内训师成长培养、角色认知、能力素质模型、六大关键能力及相应工具箱等几大模块;内训师管理体系则包括人员甄选、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激励等几大模块。
系统设计思路
笔者认为,对于尚未建立内训师队伍的电力企业,应着手先建立内训师培养体系,进而完成基础课程开发,再逐步建立内训师管理体系。从时间上看,基于内训课程体系能力要求的内训师队伍建设以三年规划为宜。以金湾发电公司为例,系统设计流程如下:
内训师培养体系
(1)人员分类定义。根据分析,金湾内训师队伍的最初构成由两类人员组成,其一是中层管理者,其二是核心骨干员工。中层管理者不仅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团队成长的教练,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更是每个管理者的职责,每个中层管理者都应该从技术管理走向教练管理,从而提升内部“传、帮、带”的能力,发挥好教练作用,成为传播企业文化、传授专业技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桥梁。核心骨干员工是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掌握了丰富的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经验,通过系统培训,将这些技能和经验开发成课程并进行分享,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员工的整体操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节能增效的企业经营目的,同时,也保证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对培养接班人意义重大。
(2)人员甄选。在尚未建立科学的能力素质模型评价前,我们定义了甄选规则,对于所有的中层管理者,要求必须纳入内训师培养体系中。除了前面人员分类定义中所讲到的中层管理者的定位,中层管理者还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此,领会上级意图及战略方向,清晰传递给下级执行,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内训师的培训增强了中层管理者对课程的开发认识,建立了体系概念,理顺了讲解流程,提高了表达能力,有效保证了上下之间的良好沟通。因此,公司定义所有的中层管理者都必须成为内训师并开发自己工作领域内的业务课程。对于核心骨干员工,甄选的程序分为部门推荐及公开报名两种,前者对每个部门的推荐人数做了规定,保证了参培人数,后者虽然没有限制,但总人数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总体控制,将内训师培训人员数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核心员工”的定义,如对工作年限、业绩等进行初步的限定。
课程开发体系
(1)基础课程开发。基础课程的开发伴着初期内训师队伍的培训同时开展。初期内训师队伍,无论是中层管理者还是核心骨干员工,所开发的课程均为自己工作领域内最熟悉的,具有容易上手进行编写及演绎的特点,可以培养并建立内训师基本的自信心,稳定队伍初期成长建设。
(2)精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开发是指内训师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开发能力后,根据企业最新需求,以团队开发的形式,重新开发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新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高――该课程的内容设计、讲师水平、效果评估在金湾公司乃至粤电集团内都是“有高度、领先性”,值得在全系统内推广;广――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应该覆盖于金湾公司或粤电集团在该领域内最广泛的员工,课程在该专业领域的通用性强,具有普及教育意义;专――该课程聚焦在解决特定领域、特定岗位的普遍性、反复性问题,理论扎实、知识点演绎能深入浅出,案例聚焦在本行业特性,案例素材来自于一线、展示手段视频化、角色扮演场景化、学习氛围生动化;不可复制性――该课程由于属于定制化开发,所以拥有独立知识版权,从法律意义上不可复制。
(3)课程e化。所有课程最终将通过内训师的不断演绎和修改,形成企业内部共同认可的精品课程,开发体系的终极目标是对精品课程进行企业内部认证,做到一门精品课程配置多名专业讲师,最后进行e化后上传至公司教育培训网。
内训师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包括甄选、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激励等几大模块,是构筑企业科学培训管理系统的关键,该体系的建立包括网络平台的搭建,做到需求随时受理、课程及时开发、素材同步积累、课件同时更新。在考核与激励环节,注重的是内训师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在线评价,分析内训师潜在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进行后续培养,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一支专业强、技能精、授业好的企业内训师队伍。
理念的应用
内部培训具有五大优势: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及时性;可以更快地满足企业内部培训需求;能够针对员工存在的普遍问题自主开发培训课程,授课内容和案例更贴近企业实际情况,更容易为员工接受;内训师有更多的时间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跟踪,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培训成本大大减少,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情况
2012年底,公司针对中层管理者开展了初期内训师培训,培训从内训师角色认知、公众的表达魅力、培训实战技巧、灵活教学方法、PPT制作方法、课程开发技巧六大模块着手,分层分级地通过“培养―实践―辅导―修正―考核”几大阶段进行内训师培训。从反馈、跟踪及学员提交的课件质量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学员普遍掌握了授课的基本流程及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课程开发能力。
2013年4月,针对进阶培训的工作顺利开展,此次进阶培训的重点定位是巩固与深化学习成果,增加实践训练机会,通过教练式辅导,开展专项课程开发、专项课程授课应用,让内训师能力指标在实践中应用与深化,使得“知行合一”,并产出集合“编导演”的“完整课件”,为公司的课程体系与内训师体系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同时,拟定中层管理人员授课计划,开展授课水平演绎与初步鉴定。此次授课是内训师第一次走上讲台,因此,根据课程内容,创造较为轻松的授课环境及确定培训人员对象便显得格外重要。目前,中层管理人员已授课20余场,从授课现场、学员评价及问卷调查统计来看,讲师的表现可圈可点,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上台的演绎,培养了自信。作为组织部门,第一时间把学员评价及建议反馈给讲师,这对提供课件修改意见及提高授课水平至关重要。
2013年6月,基于核心员工的内训师培养同时展开,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促进骨干员工的培训成果同步于中层管理者,建立企业第二支基于技能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内训师队伍。在对核心员工进行定义后,采取的部门推荐和自愿报名方式显然是合适的,一方面保证了人员数量和质量,一方面又引入了积极主动的因素,激发了培训人员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计划,针对核心员工的培训,将分三阶段进行,6月完成核心员工内训师初级培训,接下来中级、高级内训师培训将相继开展,围绕的重点是根据专业组建团队开发精品课程。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础化学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度课题,基于高职药品(药学)类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药用基础化学课程优化与整合研究(课题编号Ⅻ36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43-01
随着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发展,高职教育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何让基础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满足职业需求、甚至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和瓶颈。专业课程改革可以“校企合作”,可以“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案,甚至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然而,基础课程改革路在何方?面对专业课程改革屡试不爽的一些办法,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者只能望而兴叹!确实有勇于尝试者,拿专业课程改革的种种办法来改革基础课程,结果落了个邯郸学步的下场,显然专业课程的改革方案并不一定适用于基础课程改革,如果一味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改革方案对基础课程改革更行之有效呢?笔者以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为例,提出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
一、顺应职业教育特点,凸显化学课程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体现专业服务性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加强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需求。另外,由于化学本身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理论和化学技能源于化学实验的经验总结。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把握。
在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践教学中,要想实现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不仅仅要增加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更要合理安排实验项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在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各种改革尝试,有的院校将实验项目进行单独设课,并采用模块化形式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培养,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化学技能培训体系[2];有的院校通过开放实验室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强化技能培养[3];有的则干脆效仿起专业课程改革方式,将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搞成基于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形式[4]。但无论是哪种改革方案,都往往流于形式上的改革,教学内容多数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验项目依然是传统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依然是亘古不变的教学内容,唯一变化的是项目的先后顺利和项目教学的方法。因此,现行的化学实验教材还没有一套编写体例非常好、药学专业服务性又非常明确的教材。所以,各大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自行编写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求的校本教材是基础化学实践课程改革的一种不错选择。
为了增加基础化学课程对于药学专业的“服务性”特色,实验项目设计时应巧妙安排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技能训练。如以常见药物的含量测定为切入点设计化学滴定分析实验项目:①HC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②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③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④I2标准溶液的配制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在酚与FeCl3的性质实验中,加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硫酸链霉素和盐酸四环素等药物的定性鉴别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化学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及未来职业岗位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基础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带动理论教学改革
化学实验离不开化学理论的指导,在做好化学实践技能系统培训的同时,一定要对理论教学进行配套改革。否则,理论教学将成为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制约因素。
传统化学课程的设置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使得化学实践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践教学内容里大量充斥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感受不到任何成就与喜悦,因此,实验课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颠覆这样的传统,革新课程改革理念,让药用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排头兵,是彻底改变现有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先导,在充分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展开理论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成为实践教学的知识构建平台,而实践教学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最终能很好地实现药用基础化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学的有机统一。
药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大胆删减一些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理论性太强但应用性不足的内容(例如物质结构等知识)来节约学时;合并相关教学内容(如各类有机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等);增加基础化学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知识,这样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做到知识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基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既要肩负起“基础性”铺垫作用,又要兼顾到专业“服务性”功能,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基础性和服务性有时会成为矛盾的双方,偏重了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太注重基础性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学时而影响到服务的展示;反之,太注重服务性而缺失了基础性,又往往影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因此,如何掌握好这基础性和服务性的“度”成为基础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8): 11~15.
[2]吕红,凡靖. 改革高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9, 8(5): 93~94.
[3]曾平莉,王东. 药学类《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 10(4): 87~88.
[4]陈任宏,唐省三,崔英,叶斌.基于药品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块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 29(17): 8~10.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创新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下面,笔者围绕矿用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下自己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大型企业―平煤集团承办高职院校,《矿用电气设备》是我院全国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三门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其定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宗旨围绕“服务于工矿企业”。教学设计基于煤矿岗位用人多且基础应用的电修工作岗位。结合岗位标准要求,将学习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由专职与现场兼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三段式”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煤矿电修车间;借助现场实训设备等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参与考核过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整个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工程实践、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多方位能力。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矿用电气设备方面的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维修工艺与方法,把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2.学习任务开发
《矿用电气设备》课程在知识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确定知识点、技能点和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对同类知识点、技能点序化,开发出8个学习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保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更换;(4)直流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直流电动机的故障及检修;(6)矿用隔爆磁力启动器的故障查询与排除;(7)矿用隔爆馈电开关的故障查询与排除;(8)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故障查询与排除,
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主要从课程总学时、开课学期、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学媒体与工具、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施设计
1.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矿用电器综合实训室和电气设备装配车间。同时增设多种教学媒体,为“行动导向三段式”教学中的第一和第三阶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2)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与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实践联系实际,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校内实训室的补充,缩小学生校内所学知识、所见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差距,教学中的第二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3)教师团队。聘请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承担第二阶段的现场教学任务,校内的专职教师承担第一、三阶段的校内教学任务,形成专兼结合“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4)学生团队。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生团队,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团结协作,各有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工作)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知识,采用启发引导、演示操作、团对协作、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课用到以前讲过知识或上次讲到问题时间长,采用提问方式;讲到设备结构到校内实训室观察或采用多媒体,讲到故障分析采用分组讨论,讲到检修进行演示,作业一般布置开放分析内容,教师对学生个人及团队,针对其出勤、提问、讨论、作业、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核及评价。并布置下现场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团队带着工作任务及对企业实际岗位的质疑到校外实习基地,由兼职教师(师傅)讲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兼职教师(师傅)进行演示操作,使学生明确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系统)完好标准,设备(系统)检修质量标准等。学生分工协作,进行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通过拍照、抄录、向师傅求教等多种方式,学习企业文化,获取经验知识。兼职教师(师傅)根据学生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团队之间进行互评。
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将校内所学知识,与校外的实际工作岗位和所学实践技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疏理,并将在现场的见闻和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实现校内外所学理论实践知识的整合。学生团队通过自制的PPT文稿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生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团队之间互评,提出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种考核,学生与教师同时参与评价,并且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采用过程考核,包括团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和教师对团队评价;课程结束后,以答辩和实操等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结果考核。
五、教学效果
经过06、07、08三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欣喜的说:矿用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极大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课堂灵活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使课堂内外都投入极大学习热情,现场教学使我们既学到理论又掌握技能,同时学到企业文化。实训基地企业领导与师傅感慨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理论知识扎实,虚心好问,实践技能学的又快又好,这样学生企业愿留。
通过对矿用电气设备课程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是促使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